大学生参加招聘会心得可以参加全民快滴吗

全民快滴现在可以接单了吗?_百度知道
全民快滴现在可以接单了吗?
全民快滴现在可以接单了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为您推荐: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在全民创新环境下,大学生如何实现自我_百度知道
在全民创新环境下,大学生如何实现自我
在全民创新环境下,大学生如何实现自我
我有更好的答案
去参加比赛,别把目标定的太高,不易实现,找个指导老师,争取些经费支持,当然。得了奖可以参加本校的大学生创新项目团队(小组),这种比赛很多的,一起完成某个项目。或者拉起一个小组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无标题文档
主办:嘉应学院党委
(2006年第七、八合期 总第166、167期)
第一版(要闻版)
市委刘日知书记来院调研并慰问教师
在第22个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市委书记刘日知和副市长郑少伟、陈卫平等,在学院领导李俊夫、程飚、王舒平、邱国锋、侯宪华及院长助理李友文、薛访存等陪同下,先后来到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田家炳图书馆、游泳池建设工地、工业中心大楼和嘉应学院医学院科技大楼、华夏基金大楼等地,深入调研学院教学情况、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和教师队伍结构、素质、待遇等情况。刘日知对嘉应学院及其医学院取得的成绩感到非常高兴,鼓励嘉应学院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和学科调整,把嘉应学院办成一所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在全省有一定地位,在同类型院校中质量较高、特色明显的地方性、多科性大学。在嘉应学院医学院,刘日知一行慰问了南粤优秀教师何崇明,来自浙江、扎根梅州的省先进德育工作者蔡磊,课堂教学评估一直名列前茅、多次被评为省先进班主任、先进德育工作者钟秀乔等教师。刘日知和他们亲切交谈,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表示市委、市政府一定会重视并努力解决教师们的实际困难。
  刘日知还向在育人第一线上辛勤耕耘的全市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送上节日的祝福,同时希望广大教师为梅州教育事业再立新功,进一步推动“人才战略”的实施,为梅州山区实现跨越式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雷近芳和市政协副主席、嘉应学院医学院负责人邹浩元,市委办、市教育局、市卫生局有关负责同志陪同调研、慰问。
  (院宣)
 学院召开中层干部会议部署新学期工作
本报讯8月30日上午,学院召开学年度第一学期中层干部会议。学院领导李俊夫、程飚、王舒平、邱国锋、侯宪华、院长助理李友文、薛访存及全体中层干部100多人出席了会议。
  会议由纪委书记侯宪华主持。院长程飚传达了全省山区工作等会议精神,并对上学期迎评工作作了总结,对新学年工作作了部署。他说,上学期预评估工作达到了预期目的,让我们看到了自己的优势,也看到了不足;随着教学行政用房搬迁、教学仪器设备1400多万的投入及47个硕士(教授)的引进,多项硬件指标已达标,学校办学能力得到大大提高。今年上半年,学院通过多方筹集资金,在省市政府及众多乡贤的大力支持下,学院财政做到了“三个确保”,在众多建设项目开工后,学院财务运转正常。程院长指出,新学年及以后工作,我们一定要适应形势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努力培养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加快专业改革的力度和课程结构调整,按本科教学水平的要求培养合格的本科生,加强科研工作,把我院办成具有鲜明“侨乡特色”的普通教学型本科院校;现在已进入评估冲刺段,全校教职工要以最好的精神状态迎评,保证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顺利通过。
  接着,李俊夫同志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上学期学院党委以评建工作统揽全局,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学院各项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总结起来有“四新”:一是校园面貌有了新的变化:二是师资队伍有了新的加强:三是后勤保障有了新的改善:四是社会声誉有了新的提高。“四最”:一是市财政支持力度历年来最大;二是教学设备投入历年来最多;三是招生形势历年来最好;四是体育运动成绩历年来最优。对今后工作,李俊夫同志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要认真学习江泽民文选,围绕教学抓党建,全力以赴做好迎评工作;现在已到了最后冲剌阶段,各级各部门要看到成绩,看到差距,做到万无一失。他最后指出,学院今后工作一是要加强发展,把嘉应学院做得更大;二是要提高质量,把嘉应学院办得更强:三是要加强管理,把嘉应学院做得更优;四是要继续努力,把当前工作做得更好。
  会上,王舒平副书记传达了省教育厅关于规范收费,预防商业贿赂工作会议精神,要求做好2000年以来图书、教材、实验设备采购及基建工程招投标等项目的自查自纠工作,充分认识规范收费的重要性,切实抓好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
最后,邱国锋副院长就本学期评建20项重点工作作了具体的部署。他说,各职能部门从第三周开始要做好教学评估、网页检查更新等工作,十月份结合校运会举行评估誓师大会,全院教职工要以良好的精神状态,争取以良好的成绩顺利通过评估验收。
(党办、院办)
2006年新生开学典礼暨军训工作圆满结束
  本报讯9月6日上午8:00,伴随着和熙的阳光,2006年新生开学典礼暨军训动员大会在世纪文化广场隆重召开。学院领导李俊夫、程飚、王舒平、邱国锋、侯宪华,院长助理李友文、薛访存,承训部队领导、各系领导、辅导员等和1800多名新生参加了此次大会。大会由党委副书记王舒平主持。
  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始。程飚院长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首先向广大新生表示热烈的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院的基本情况和办学特点。程院长还向新生提出了五点殷切的希望:迅速转换角色,以更好地适应大学环境;牢记“勤俭诚信,立己树人”的八字校训;遵守校规校矩;珍惜宝贵时光,争分夺秒学好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坚持全面发展的理念,把自己造就成为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
  教师代表政法系教授郭柏春、学生代表张家豪、新生代表许泓楠和承训部队领导也先后发言。
  动员大会结束后,全体新生在负责军训的教官带领下,开始为期12天紧张而富有意义的军事训练。此次军训包括军事理论课、队列训练及瞄准、射击等内容。
  9月17日上午,2006级新生军训汇操总结大会在世纪广场举行。学院领导李俊夫、程飚、王舒平、邱国锋、侯宪华,院长助理李友文、薛访存等和学院相关部门领导及梅州市武警支队官兵、全院1800多名新生参加了此次汇操总结大会。
  在汇操表演过程中,新生们整齐的步伐、洪亮的口号声、标准的动作和武警战士精彩的搏击表演赢得了现场阵阵掌声。经过一番激烈的角逐,政法系、中文系、外语系、财经系、音乐系和数学系获得了汇操表演前6名。随后,学院领导等对实弹射击成绩优秀的个人和汇操表演前6名的系进行了颁奖表彰。至此,我院2006级新生为期12天的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课的教学工作已圆满结束。
(院宣 冯考琼 郑俊)
省委组织部林华景副部长再次莅临我院考察
本报讯9月6日晚,广东省委组织部林华景副部长率领考察团全体成员,在市委组织部同志陪同下再次莅临我院考察新班子上任后的学院发展情况。学院党委负责人李俊夫、院长程飚、副院长邱国锋等陪同考察。
林副部长一行考察了已启用半年多的田家炳图书馆、新竣工使用的综合办公楼、工业中心大楼等,并认真听取了李俊夫、程飚等工作情况汇报。林副部长对我院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够迅速扭转工作局面,重新团结和凝聚师生员工齐心干事业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要学院领导转达对全院师生员工的亲切问候,衷心希望嘉应学院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越办越好。 
 (党办、院办)
新学期升旗仪式隆重举行
  本报讯
9月4日,伴随着清晨的第一缕曙光,学院领导李俊夫、程飚、王舒平、邱国锋、侯宪华、院长助理李友文、薛访存和党委办、院长办、组织人事处、宣传统战部等单位及物理系师生齐聚世纪文化广场,以隆重的升旗仪式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早上7点20分,随着雄壮的国歌声响起,武警战士振臂一挥,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全场师生注视着五星红旗直至升到顶端。学院与武警梅州支队共同举行了庄严的升国旗仪式,使学生们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洗礼,一万多名学子迎来了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
  (院宣)
香港梅州联会募捐100万元资助250名学子
  本报讯
7月28日至29日,应香港梅州联会邀请,学院党委负责人李俊夫率领院长助理、党委办院长办主任李友文,校友会秘书长陈亮谦等专程赶赴深圳,与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梅州联会会长林光如先生会晤,就香港梅州联会发起的“资助嘉应学院贫困学子爱心传送活动”具体事宜进行了专题座谈。会议决定,香港梅州联会募捐的100万元助学款将资助我院250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大学生,并且此项助学活动要一届一届办下去,让更多的贫困优秀大学生获得关爱和资助。
今年5月,当香港梅州联会获知我院仍有1000多名大学生亟待援助时,立即向该会同仁及海内外乡亲发出了助学倡议书。此次慈善助学活动开展近3个月来,在香港、美国、加拿大和印尼等众多客属社团、乡亲,甚至非客籍人士中掀起一股感人的助学热潮。至此,我院爱心助学基金新增资金达200多万元,受惠贫困生增加了650多人。  
(党办、院办)
我院全面完成今年本科招生计划
省内招生1860人
今年我院省内招生1860人,全面完成省内本科招生计划,其中普通类1692人、艺术类110人、体育类58人。学院今年的招生情况体现出两个鲜明的特色:一、生源比去年更加充足,在补报志愿前顺利完成本科招生计划,还有45名出档考生因录取计划额满原因而予以退档。这是学院自升本以来首次不用录取补报志愿考生。二、校本部新办专业历史学、心理学(师范)、公共事业管理及医学院新上本科专业药学、护理学专业均顺利足额完成招生计划,这在同层次院校同类新办本科专业的招录工作中是少有的。
在此次招录工作中,学院34个本科专业招生计划圆满完成。今年学院的热门专业有:师范类的英语、汉语言文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等专业;非师范类的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商贸英语、法学、公共事业管理、财经等专业。 
 (学生处、院宣)
我院3项“151工程项目”顺利通过结题验收
本报讯7月13日,由广东省高校教育技术中心组织的专家组对“151工程”申报结题的82个项目进行了评审,专家组依据《广东省高等学校现代教育技术“151工程”建设规范》,利用网络对我院申报的广东省高校现代教育技术“151工程”项目进行远程验收。经专家组审议,我院由彭宇坚老师负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潘文涛、黎松强老师负责的水污染控制工程,陈申宏老师负责的叶剑英思想研究,这3项“151工程项目”顺利通过结题验收。
(教育技术中心)
我院参加全国高师田运和省大运会喜获丰收
本报讯7月22日下午,第四届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大学生田径运动会在福建师大落下帷幕,首次组队参赛的我院体育代表团以“8金2银1铜”的好成绩,在省市师院组中金牌总数雄踞榜首,团体总分名列第四。
在高师田运会上,杨岸亿同学在男子标枪决赛中勇夺金牌,历史性地实现了我院体育健儿在全国赛事中金牌“零”的突破;李贵祥同学在800米单项赛、陈坤和同学在400米栏单项赛、何凯俊同学在5000米长跑赛中,分别夺得1枚金牌;在4x400米接力赛中,李根、李贵祥、刘伟健、陈坤和同学为我院赢得了沉甸甸的第8枚金牌。此外,在4x100米接力赛中,同是这4位同学获得银牌。
在8月中旬东莞举行的省大运会上,我院健儿共获了“3金2银3铜”的优异成绩。其中女子健美操甲组6人,徒手健美操获甲组6人各获金牌一块;陈坤和在400栏决赛获金牌一块。
学院领导考察广州部分高校
  本报讯8月11日至13日,学院领导李俊夫、程飚、王舒平、邱国锋、侯宪华,院长助理李友文、薛访存等在广州先后到广东金融学院、暨南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等院校,就办学、招生、专业设置、教师聘任、实训设备的配置等问题进行了实地考察,并与各校领导深入交流。
  在广东金融学院,该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炳坤接待了学院领导一行并陪同参观了龙洞校区校园环境,并考察了该院规划建设的新区和肇庆校区模拟沙盘示意图,学院领导对该院近年来的迅速发展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暨南大学,该校党委书记、副校长蒋述卓与我院领导进行了亲切座谈。蒋书记表示近期将到我院考察,并欣然应允今后会协助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来我院访问讲学,以提高我院科研尤其是客家学研究的学术影响力。
在广东技术师范学院,该院党委副书记李月、罗海鸥,副院长潘自勉、林卓、冯灿仪等热情接待了我院领导一行。学院领导在参观该院校区后,专门到该院投资1亿多元的“广东工业实训中心”进行深入考察,详细了解了实训中心的整体规划、学科应用、实际使用等情况,对其先进的设备仪器及应用实训水平有了深刻的认识。
李俊夫亲切慰问暑期坚持工作的财务处后勤处干部职工
本报讯7月27日上午,学院党委负责人李俊夫在院长助理、财务处处长薛访存,财务处副处长黄白雁陪同下,亲切看望了暑假坚持加班的财务处全体人员,对大家在暑假期间坚守岗位表示感谢和慰问。李俊夫说,学院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财务处一定要把工作做好、做扎实,提高整体核算水平,为学校的建设发展管好、用好各项经费。
  8月1日上午,李俊夫同志在院长助理、党委办院长办主任李友文陪同下,亲切慰问了暑假坚守工作岗位的后勤处干部职工,并代表学校对后勤处全体干部职工尽职尽责、为学校建设和发展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慰问和感谢。听取后勤处处长曾向前汇报工作后,李俊夫对后勤处在目前学院经济比较紧张的情况下,能本着“能省则省、花少钱多做事”的原则,“又快、又好、又省”搞好各项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希望后勤处广大干部职工再接再厉,为学院建设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党院办、后勤处)
邱国锋副院长检查继教成教暑期工作
本报讯7月19日,学院副院长邱国锋到继教院(成教处)检查工作。邱副院长在听取了继教院(成教处)的工作汇报后,对继教院(成教处)新一届班子上任以来所做的工作表示了肯定,并就继教院(处)目前较紧迫的问题,如专业设置、招生宣传、生源组织、继续教育培训等问题进行调研后指出:继教院(处)要进一步抓好规范管理,近期要重点抓好招生宣传工作,确保顺利完成今年招生任务。要抓住机遇,下大力气,努力促使学校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同时又要加强管理,尤其是加强对校外联合办学点的指导、督促和监控,提高成人教育教学质量,把我校的成教继教事业做大做强。
(继教 成教)
我院召开2006年成教招生工作会议
本报讯8月3日下午,我院在德龙会堂会议室召开了2006年成教招生工作会议。学院领导李俊夫、邱国锋,继教院(成教处)领导汤耀新、余潮青、叶维权,梅州市各县(市)、区教育主管领导,以及广州、深圳、东莞、揭阳、汕头、潮州、河源等地教学点负责同志共4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邱国锋副院长主持,李俊夫书记作了讲话,汤耀新处长介绍了相关工作情况。
  针对目前成人教育面临的形势,李俊夫同志指出,成教工作者要实现“三个转变”:一是转变观念,变被动为主动:二是转变战略,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多层次、多学科相结合;三是转变作风,服务上门,送教上门,以市场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
继教院(成教处)汤耀新院(处)长介绍了今年成人高等教育招生的相关政策,并就今年招生工作提出五点意见:一是诚信合作,开拓未来;二是共同努力,互惠互利:三是挖掘优势,讲清讲透:四是宣传政策,惠及考生;五是服务周到,考生至上。  
暨大党委书记蒋述卓来校考察
  8月18日下午,暨南大学党委书记、副校长蒋述卓,应邀专程来我院考察。学院党委负责人李俊夫,副院长邱国锋,院长助理、党委办院长办主任李友文等与蒋书记进行了亲切座谈。
在听取李俊夫现场介绍学院近一年来的建设发展情况和参观校园后,蒋书记对我院能够克服各种困难,步入发展的新轨道表示赞赏,还希望以暨大的品牌和各种资源优势,为带动我院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作出努力。
(党办、院办)
龙岩学院领导来校考察交流
  8月23日下午,龙岩学院院长李泽率领副院长李源江,院长助理、党政办主任朱闽,教务处长戴瑞琳等一行6人来校考察。我院党委负责人李俊夫、副院长邱国锋,院长助理、党委办院长办主任李友文,教务处长林勤青、后勤处长曾向前、评建办主任陈旭东等,陪同龙岩学院领导考察了我院校园环境和办学条件。
在座谈会上,两校领导就“十一五”发展规划,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以及后勤服务保障工作等进行了深入交流。
(党办、院办)
华师大徐福荫博导来校讲学
  9月18日下午,华南师大教育信息技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徐福荫教授来我院作了《信息技术的教与学》专题报告。报告会由教育科学与技术系主任王金道教授主持。
  徐教授指出,教育教学要促使教师建构多种教学方式,开发学生潜能;改善教学系统绩效,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他在报告中所倡导的一些新颖的信息技术教育理念,如“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没有万能的学习理论”,“没有万能的教学思想”等,使师生们耳目一新。
  (教育科学与技术系&
美国旧金山中华总商会代表团访问我院
7月27日下午,在省外办和市外事侨务局领导的陪同下,以白兰女士为团长的美国旧金山中华总商会代表团一行6人访问我院。学院外事处处长巫春华会见了客人,向客人介绍了我院的基本情况,并陪同他们参观了校园。代表团成员对我院美丽校园和客家、侨乡特色留下深刻印象。并认为要充分发挥地方高校作用,使地方高校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外事处)
印尼狮子会潘万鑫会长来访
8月16日上午,印度尼西亚狮子会基金会潘万鑫会长一行30人,在梅州市和梅县有关部门负责人陪同下来校访问。学院党委负责人李俊夫,院长助理李友文,以及党委办、院长办、外事处等部门的同志接待印尼乡亲,并向客人们介绍了学院的基本情况和办学特色,感谢以潘氏宗亲为代表的印尼乡贤对嘉应学院所做出的积极贡献。潘先生一行对我院的师范教育、侨乡和客家特色表示赞赏,并表示将积极联络印尼乡贤,为家乡、为学院的发展贡献力量。
我院开放法国留尼旺青年学生夏令营
7月29日下午,由来自法国留尼旺的18名客家华裔青年学生组成的夏令营在我院开营,省、市有关部门领导参加了这一开营活动。夏令营成员在我院学习期间,由我院安排汉语、客家话和中华文化、客家文化的学习、考察活动。
第二版(理论与探索版)
&“四个梅州”发展战略与高等教育发展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四个梅州”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提供人才及智力支持的高等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显得更加重要。研究梅州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以推动全民共同关心、支持梅州的高等教育发展,提高高等教育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服务的能力,则变得十分迫切。
  一、“四个梅州”发展战略与高等教育发展的互动关系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火车头,是现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的基本环境,在人类文明与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物质和意识双重载体的巨人作用。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是综合实力的竞争。而一个城市的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实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文化积淀和科技的进步,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人才、离不开教育。教育与人才是增强城市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高等教育则是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重要部分。
  古今中外城市发展历史及实践证明,大学因城市而立,城市因大学而兴。地区及城市综合实力的提高是教育发展的基础,而教育在地区及城市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中起着无法替代的巨大作用。因此,教育发展与地区发展及城市建设是互为前提、互相推动的,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地区及城市发展是密切相关的。一个地区、一座城市的发展,需要人口、高新技术产业以及先进的科技、文化、教育等诸要素向其聚集,聚集越多、质量越高,城市的作用与功能就越大,而高等教育则可以为地区及城市培养一流的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力,从而提高人口的整体素质。同时,高等学校还是聚集了各类型、各层次人才的地方,通过科研、交流、合作等活动,可以明显增强地区及城市的科技、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实力和作用,进而扩大城市的影响,推动地区及城市快速发展。
  高等教育的发展还可以带动地区及城市相关产业,如交通运输、房地产、服务业等的发展,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以一个大学生一年总体消费一万元计算,嘉应学院现有学生12000多人,一年就给梅州带来1亿多元的直接消费,还不包括教职工及学生家人到梅州时的消费。可见,高等教育的发展,对地区及城市的繁荣和发展起着巨大作用。发展高等教育,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建设,更可以直接推动地区及城市经济发展,促进相关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有效地优化产业结构,转移农业人口,加快城市化建设。而城市化建设加快又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机遇和动力。因此,高等教育发展与地区发展及城市化的建设是互为前提、互相推动的。而“四个梅州”发展战略的宗旨,就是为了促进梅州地区及城市的发展,因此,“四个梅州”发展战略与高等教育发展是互为前提、互相推动的。
  二、发展高等教育应是“四个梅州”发展战略的题中之义
  梅州地处山区,经济欠发达,城市化程度低,城市品位及综合实力亟待提高,先进的科技、文化、教育、现代工业等城市要素的聚集尤显迫切。梅州需要把高等教育发展作为重要的资本投资,通过劳动大军整体素质的提高,缩短城市科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从投入到产生效益的时差。“四个梅州”发展战略决定了梅州的发展需要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列入到梅州发展建设的整体规划中。众所周知,中小城市与大城市之间,除了社会经济发展差异外,在高等教育方面也存在相当大差距,如果不采取措施加快高等教育的发展,这种差距将日益拉大。在“四个梅州”发展战略实施的大背景下,高等教育已成为有效转移农村人口,提高人口素质,推动梅州发展的重要途径。借鉴国内外经验,我们必须根据教育发展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和迟效性的特点,把高等教育列入梅州的发展规划,采取措施,内涵和外延发展相结合,使其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
  第一,在发展规划上,要把高等教育与梅州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做到既有长远目标,又有近期实施的项目。要把嘉应学院的发展建设纳入“四个梅州”发展战略,列入城市功能建设布局定点,给其发展留足用地。当前,嘉应学院的发展受到周边环境及用地的制约,极大地增加了学院发展的成本,阻碍学院进一步发展壮大。
  第二,在政策措施上,要根据高等教育公益性的属性,建立保障经费政府投入的主渠道畅通和投资多元化的机制,并积极为嘉应学院的发展引进外来资金。当前,虽然嘉应学院党政领导想方设法不断争取政府投入及华侨捐资,但资金缺口仍然很大,制约嘉应学院办学条件的更新改善。
  第三,在组织实施上,要把高等教育的发展建设,作为梅州现代化的先导和重要手段,提高梅州文化品位的重大建设项目来抓。切实重视嘉应学院的发展,协调解决办学中存在的问题,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在梅州的实施。
  第四,在环境建设上,要把梅州城市建设与改善嘉应学院周边环境结合起来,解决市政、道路、公交、治安等方面问题。要充分利用宣传工具,引导全市人民都来关心高等教育的发展,支持和参与嘉应学院的建设,形成良好的软、硬环境氛围。当前,虽然多方联合整治,但嘉应学院的周边环境仍存在一些问题,民事、治安、刑事案件时有发生,给师生工作、生活造成极大不便。
  三、推动梅州发展是梅州高等院校的责任和义务
  嘉应学院一直以来以培养中小学师资为主要任务,为梅州地方经济、社会、教育发展作出了极大贡献,但由于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学科专业少,适应“四个梅州”发展战略需要的专业人才,目前虽有培养输送,但规模小,留得下的更少。梅州的高等院校必须通过自身的发展完善,推动梅州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首先,要科学定位,认真制订和实施学院的发展战略规划。要努力想办法克服基础薄弱、缺乏特色等问题和不足。规划要着眼于突出特色、人才战略、提高质量、科技创新等方面的突破。要做到学科专业发展的定位与梅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吻合,学科专业结构与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相一致,要大力发展与新技术、新产业相关的学科专业,加快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和技能型专门人才。
  其次,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在保证教学质量、合理的学科专业结构和良好的社会效益前提下,不断扩大学校的规模。嘉应学院必须通过加大投入,充实和改善基础条件,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根据需要和办学条件,逐步发展二级学院。
  第三,充分利用学院聚集人才的功能,发挥人才资源的作用,为梅州的创新发展服务。众所周知,高校是各类专门人才聚集之地,是新知识的生长点,具有强大的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的能力。嘉应学院应充分利用现有人才,广泛引进人才,在改善和壮大教师队伍的同时,发挥人才与资源优势的作用,主动承担梅州的各项科研项目,并积极寻找合作对象,有选择有重点地开展与梅州经济发展密切联系的高新技术和社会前沿课题的研究,为梅州的科技创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报务。
  第四,实行多种办学模式,发挥学院在区域内的辐射功能。目前,梅州大企业主要与广州地区的高校合作,与嘉应学院的合作较少,这既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又浪费了嘉应学院自身的人力资源优势。要开辟校企合作办学的道路,探索建立产、学、研合作的机制,为梅州建设的技术创新作出应有贡献。
  第五,发挥大学人类社会发展“动力源”的作用。高等院校既是培养有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人才的摇篮,也是人们终身学习和提高各种能力和才干的“加油站”。嘉应学院应该发挥人才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各类型教育,满足不同行业、不同要求的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和需求,促进梅州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四个梅州”发展战略的实施和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建立在科教兴市的思想基础上;建立在从政府到市民、各行各业、社会各界共同关心、共同努力、全力支持,促进高等教育与梅州发展相互推动的行动上;需要梅州从事高等教育的人员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努力进行教育教学模式、管理制度方法、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的创新,努力提高高等教育对梅州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作者系教务处教学研究科科长、讲师)
大力推广普通话增强民族凝聚力
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共同语言是民族形成的最突出特征。它不仅具有语言的一切属性,同时作为民族公用的语言,还承载了大量的民族情感信息,推广它无疑会增强民族凝聚力。现代中华民族的共同语就是普通话。现阶段,在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中,在国内发生巨大的变革的条件下,普通话作为交际工具,作为整个民族文化的载体,推广它会加速民族文化的交流,加强民族的情感联系。这一行为之于增强民族凝聚力的作用值得我们仔细研究。
从政治方面来看,推广普通话可以促进民族团结,维护民族稳定。
  语言文字不仅仅是由语音、语义和语法构成的一个简单的符号系统,它还有着极强的社会功能,可以作为巩固政权维系团结的一种工具。新中国成立不久,国务院发出《关于推普的指示》,明确将推广民族共同语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加以实施,并专门成立了推普工作委员会。推普成为巩固新生政权,维护民族统一的重要政治行为。改革开放带来的新形势更加巩固了普通话的政治地位。1982年新宪法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2000年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其中第2条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它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普通话作为全国通用语的地位。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间形成了一种相互尊重、平等友爱的关系,但多数民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有的还有自己的文字,如藏族。在汉族地区,由于历史或其他方面原因如经济长期落后、文化不发达,交通不方便、社会联系少等等,造成方言复杂,甚至一县之中就有几种方言,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存在语言上的障碍。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国内各民族的团结尤为重要,统一的中华民族,如果没有一种统一的,全国通用的语言,各民族之间将会产生一种潜在的离心倾向,因此,普通话成为维系民族感情的纽带。推广普通话这样一种规范的,全民性质的语言可以更好地沟通交流,求大同存小异地实现民族稳定。此外,香港、澳门顺利回归加快了祖国实现完全统一的步伐。但由于历史原因,港澳地区的官方语言以英语和葡萄牙语为主,作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掌握民族共同语无疑会密切两地与大陆的交流,加深两地人民对大陆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性。
二& 从经济方面看,在社会主义经济形式下,推广汉民族共同语可以促进各地、各族人民大融合,实现民族经济的共同繁荣。
  语言的发展与经济密不可分,西欧、日本等许多国家在其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历史阶段,向全民提出学习共同语的需求,并最终完成了共同语的普及。
  我国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人与人、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具有直接性、自发性、民间性。具体表现为全国人口大流动和地区人口多元化的状况。据最新统计,目前我国长期漂泊在外的流动人口已达八千万。以广州为例,广州市流动人口占常住人口的38%。市场经济体制带来了全国市场的统一与开放、商品流通及人才的流动,地区之间、民族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列宁说过,经济流通的需要往往使居住在一起的人“学习大多数人的语言”,而所谓“大多数人的语言”在当今形势下就是普通话。普通话成为现代化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要想在经济竞争中取胜,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普通话的使用不可或缺。正如许嘉璐在1997年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报告中所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提出了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高的要求”,“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成为人们的自觉要求”。目前普通话的推广工作应由政府行为为主转变为社会行为占主导,人们对普通话的态度也须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这样,才能在人们的经济生活中更加充分地发挥普通话的交际功能,提高其经济地位。
三& 从文化方面来看,推广普通话可以让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年轻一代,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增强民族自信心。
  语言属于文化的范畴,是文化的基础。它构成了人的文化环境,塑造了人的文化心理,文化的任何表现与语言功能密不可分,只有具备了共同的语言,才有共同的文化,才会形成民族的凝聚力。
  进入20世纪80年代,普通话作为中华民族的共同语,在这个民族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责无旁贷地担当起捍卫民族文化,弘扬传统文化的使命。中国在发展中日益强大,世界对日益发展的中国也充满了好奇,学习汉语成为国际上一股热潮。外国人曾传说,中国是“长城、兵马俑和汉字之国”,方言复杂,汉字繁难,如果在我们国内不普及共同语,汉语的国际流通功能无法提高,中国文化将无法与世界文化进行对话和交流。
  中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吸引着海内外游客参观中国,认识中国,我们如何向世界介绍自己的民族文化?不能用方言,也不能用少数民族语言,只能用具有全民性的,代表中华民族的语言――普通话。在介绍的过程中,人们一方面掌握了自己的民族共同语,另一方面重新认识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心,而这种自信心也成为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社会迅速整合的思想资源。另外,随着科技的发展,传播媒体层出不穷,收音机、电视机、电脑等成为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手段,它们以普通话为工具创作了多样的文艺形式,这不仅宣传了普通话,同时对人们学习普通话有示范作用。人们在效仿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普通话,也拥有了共同关心的内容,从而逐渐形成共同文化心理。这种共同文化心理体现了社会平等和社会参与的精神,从而丰富了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内涵,增强了民族文化的凝聚力。
  民族凝聚力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在历史的各个时期都有自己的丰富内涵,现阶段民族凝聚力主要表现在:经济实力、综合国力的提高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进行的各项社会主义实践中、对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发展上,而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大力推广高度发展的,规范化的民族共同语――普通话不仅是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具有相同民族文化心理的人们对语言趋同性的必然要求。
  (作者是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教研室讲师)
提升美术课堂气氛& 提高美术教学质量
现阶段是我院迎接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关键时期,全院必须以迎评工作提高对教学问题的认识,立足于以迎评促进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课堂教学是本科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是教学活动的一个基点。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有效的教学效果,如何营造一个活跃的课堂氛围至关重要。
  美术课堂教学需要讲解的理论知识较少,且许多理论知识,学生并不是通过老师的一次讲解就能完全理解和接受,还需要在反复的绘画实践中去领悟。反复实践的过程是相当枯燥的,而且美术课程的安排一般都带有阶段性的特点,一个课程一般持续几周,一周内十几个课时,一天起码4个课时,这个阶段学生常会表现出厌学情绪,为了让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热情,就必须营造出一种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美术基础教学中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就不能提高课堂效率。那么在美术基础教学中,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课堂内容要新
  美术基础教学中,感性因素占很重要的位置,理论知识是在绘画的实践过程中逐步被认识和理解的,而人只有在头脑活跃的状态下,才能敏锐地捕捉到对象的特征。要使学生保持活跃的状态,首先要让学生有想画的激情和冲动,每个人对新鲜事物都充满好奇和表现欲望,因此,在进行素描基础教学内容上切忌呆板、重复,要有新意有趣味,经常不断地变换,只有这样,学生在每一次课堂上才能保持一种强烈的表现欲望。
  例如以前我给学生上石膏素描课时,教学方法总是停留在让学生反复再反复的基础上,画了很长时间,收效甚微,甚至出现滑坡现象,有些成绩较好的学生越画越不理想了,问其原因,都说内容缺乏新鲜感,没感觉。于是我就把石膏像和陶罐水果、衬布等组合在一起,成为一组有石膏像的静物,学生走进教室一看,都很感兴趣,表现得非常积极,画得也很认真,形体、调子都把握得较好。以后我就在课堂内容上经常动脑筋,力求有新意。如在速写课上,借助一些道具,布置一些场景等,或是带学生到户外写生,把课堂教学转移到大自然和日常生活的场景中,力求每一次都能抓住同学们的心,带给学生新鲜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学生的进步较快,也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课堂形式要灵活多样
  美术基础教学课堂形式要多样,基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室内写生课。室内写生课是美术基础教学中的主要课堂形式,有一位伟人说过“实践出真知”,只有在反复的写生实践中才能真正领悟到艺术的真谛。学生只有通过反复的写生实践,才能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室内写生课内容要注意几个问题:首先是静物或者模特的摆设和安排要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其次,写生时光线的布置,可以把灯光和自然光相结合,特别是在素描基础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不同的光线明暗,表现不同的调子效果,更全面地掌握结构关系,提升造型和把握明暗色调的能力。
  2、室外写生课。室外写生课也是美术基础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因为室内物体的形体、色彩等各方面都受到一定的局限,而大自然的美千姿百态、绚丽多彩又和谐统一,当人置身于大自然之中,就能感受到一种无比完美的艺术气氛,经常组织学生到自然之中去写生,可以提高学生的美术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
  3、写生和临摹结合课。在基础绘画课中写生的比重最大,这容易让学生产生学习疲劳,教师可以在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写生后适当地临摹一些优秀的作品,因为任何一种创新和发明都是在吸收和借鉴有关文化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师在此过程中加以辅导。通过临摹名家的作品,认真地分析,吸取其精华,融会贯通,以便在自己的实践当中学以致用,更快地提高绘画表现能力。
  4、观摩课。美术基础教学又是一个直观的教学,它强调人对事物的某种直观感受。教师把讲解和示范两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就更能让学生理解绘画步骤并能较快地掌握。同时还可以创造机会,让学生多看美术专家绘画过程的录像,多进行观摩,让学生吸取众家之长,为己所用,这样才能发挥自己的个性。
  5、课堂讨论与评价课。课堂讨论与评价课可以穿插进行,在学生实践了一段时间后,再以多种方式让他们回到理论中来,课堂中可以对照学生的作品,把教师讲评与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全班展评相结合。通过这些讲评、自评、互评、让学生在交流中相互触动,更加了解自己,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进一步激发灵感。另外,教师的评价方式要科学,要用发展的方式评价学生的作品,以体现人文精神;要用美的法则,规律(均衡、比例、节奏、参差、统一、多样和谐)加以引导;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评价语言应客观并能肯定学生的成绩,多鼓励学生,这样才能达到评价的目的。
  6、专业竞赛课。在课堂中可以开展一些小竞赛,比如在基础素描中进行速写比赛,在版画课中进行短时间的刀法训练比赛等等,通过竞赛可以让学生更快地看清自己尚存在的不足,找出差距,可以较快地提升技巧。
  7、参观课。参观课同样也是美术基础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经常让学生参观画展可以增强学生的绘画兴趣,开拓眼界,了解当今美术界的发展动态,增强学生的创作欲念,使学生确定学习方向和目标。同时使学生的视觉感受能力、视觉理解能力、空间表现能力、造型能力得到更好的训练。
  美术课堂形式是灵活多样的,可以互相穿插进行,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保持学习的兴趣,这对于提升美术课堂氛围和提高教学质量非常重要。
  另外,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美术教学既是当前教学改革的必然发展趋势,同时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一种必然要求。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较而言,现代多媒体教学的实效性强,有省时、省力、直观、灵活、生动、节奏快、容量大等特点。比如,在和设计专业的同学讲结构素描时,运用Flash动画可以将“近大远小、近低远高”的透视规律直观地呈现出来,即使是枯燥的理论知识也能使学生一看就懂、一学就会;还可以在Flash制作的运动画面中随心所欲地变化字体,使学生从中掌握美术字体的变化规律,同时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如:在以往的美术欣赏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资料来源往往局限于书本图片或几本书籍、杂志中的精彩图片,但那一张张小得可怜的图片使学生即使睁大眼睛,也看不清楚。如今,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导入各种信息,并有机组合,声形并貌,这样,学生无论在课堂的任何角落都能看得清楚,也不会因为教师的语言不够生动、演示的画面过小而对美术失去兴趣。多媒体应用也能给美术课堂教学带来非常大的好处。多媒体光盘资料容量大,选择性强,在课堂教学中能用资源建立一个美术欣赏和知识传授的平台。电脑多媒体教学演示直观、生动、形象,图形、文字、声音相结合,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三、师生关系要融洽
  教师和学生是教育的两个主体,是教育与受教育的关系,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因为这一点许多的老师把自己的位置摆得很高,有意识地在师生之间划上一道鸿沟,使学生不敢接近,那样老师就不能真正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就算对学生有所了解也只是片面的。学生的秘密也不愿告诉老师,缺乏配合的主动性,是不利于教学的。因此我认为要搞好师生关系首先是老师要放下架子,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同时老师在对学生的作品作评价的过程中要做到公平、公正。平等地与每一位同学交往,不能偏爱。有的学生性格比较外向,敢于同老师交往,有的同学比较内向,那么老师就应主动和他谈心,关心他的生活和学习,让他克服心理障碍,使之遇到问题时,敢于主动找老师帮助解决。只有成为学生朋友的老师,学生才敢接近,师生关系才能融洽,才有利于教和学。
  其次要公平对待优等生和差生,优等生是指专业能力强的学生,差生是指专业能力差一点的学生。美术基础教学是一种辅导性的教学,因此在辅导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公平性。对领悟能力强的学生要辅导他成为全班的领头羊,把他的画作为范画重点讲解,肯定他的优点,号召学生向他学习,这样学生容易接受并指出他的不足和发展方向,鼓励他向新的高度进军。在辅导优等生的同时,不能忘了差生,从某种意义上说要更多地辅导差生,首先是要肯定差生作品中的优点,指出其中的不足,帮助他解决;要多给差生示范,让他们学习老师的作画过程,帮他们树立信心,还要强调学习方法动性。只有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才能树立起老师公正的形象,增强老师在班级中的地位和威望,老师才能真正发挥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在美术基础教学中,只有在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中,老师才能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学生才能在学习中充分表现出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不断地绘画实践过程中,掌握理论知识,提高绘画水平。
  总之,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应该把专业的特殊性与本科评估的要求结合起来。坚持“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把本次评估作为美术系改革、建设和发展的机遇,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争取在此次本科教学评估中,评出好的成绩,完成美术系历史性的跨越。
  (作者是美术系助教)
浅析国家助学贷款学生还贷现状及对策
1999年,国家开始实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国家助学贷款是由中央和省级政府共同推动的一种信用助学贷款,由国家指定的商业银行负责发放,对象是在校的全日制高校中经济确实困难的本、专科学生和研究生,目的是帮助他们支付在校期间的学费和日常生活费。助学贷款政策规定:每生每年可贷款人民币6000元;学生在校期间的贷款利息的50%由财政贴息,50%由学生本人承担。学生毕业后第二个月开始还贷,四年内还清。
  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在2000年全面推广以来,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与支持,学校和贫困学生家庭都对此无限欢迎。截止至2005年底,全国高校累计已审批贷款学生153万人,累计已审批合同金额达122.5亿元。目前,早期的贷款学生开始进入还款期,由于部分学生毕业后就业困难、流动性大,少数学生信用意识较差,已经出现有学生拖欠还款的现象。据有关方面调查,有近20%的贷款毕业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还款违约情况,国家助学贷款风险开始显现。
  一、贷款毕业生还款违约的主要原因
  (一)学生拖欠贷款
  ――恶意拖欠
  学生在申请贷款时,只要有当地村委会或居委会出具的困难证明,银行审核同意就可以贷款了。因为是“诚信贷款”,所以没有担保和抵押,学生毕业后,学校可以提供毕业证复印件,用人单位可以在毕业生学历网上查询其毕业情况,所以对学生个人就业未造成障碍。虽然毕业前学校对学生加强了诚信教育,并协助银行与贷款学生签订了还款确认书,并在还款确认书上留下联系电话或联系地址,但有些学生毕业后却“蒸发”了,杳无音信,不跟贷款银行和学校联系,联系电话及联系地址全部更改。
  ――确实无能力,暂无法偿还
  这几年,由于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加上专业问题,就业不是很理想,一些贷款学生毕业后半年或一年内未找到工作,根本无力偿还贷款。
  ――虽已工作,但工资只够基本生活费
  因为申请了助学贷款,心里有了压力,所以贷款学生毕业后对择业显得无所选择,只得有“工”先做,不管工资待遇,先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再说。所以每个月的工资仅够自己吃饭,无余钱还给银行。
  ――贷款项目限制,既贷款又欠费
  由于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规定每生每年只能贷款6000元,个别地方经办银行为了控制风险,只给学生办理学费贷款,对住宿费和生活费不办理。对于特殊专业的学生来说,学费相对较高,6000元的贷款并未满足其每学年的学费额。所以,学生毕业时既欠助学贷款又欠学校的其他费用。毕业后只能先还学校的欠费,拖欠银行的贷款。
  (二)银行的困境
虽然国家助学贷款已实施6年了,但是由于拖欠贷款等原因,进度还是较慢的。2004年6月,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教育部、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若干意见》(即国家助学贷款新机制),对原政策进行了延长还款年限、贴息方式有变化、经办银行采取新方式、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加强贷后跟踪管理等部分内容的修改。
  对于银行来说,虽然在读的大学生是潜在的客户群,但同时也是高风险人群。国家助学贷款由于缺少相应的信用体系和监督机制,信用对于一些大学生约束力并不强。学生毕业后将在全国各地就业,虽然银行采取了一些防范措施,如将暂时保管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写入了合同,但对毕业生的约束效果不是很明显,这就给银行收回助学贷款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对于那些毕业后消失无踪,不履行告知义务或故意隐瞒联系方式的学生,银行感到头痛不已。因此,2003年,全国各高校的助学贷款工作出现了停滞的现象,银行从“惧”贷,变成了“拒”贷,使到2003级、2004级学生的贷款受到了影响,直至国家出台了国家助学贷款新机制。
  (三)学校的尴尬
  对于学校来说,一方面需要银行的支持配合,发放更多的助学贷款,解决更多贫困学生的实际困难;另一方面对于频频出现的大学生还款逾期违约现象,学校也深感尴尬无奈。虽然贷款是学生和银行之间的事,学校做的只是提供困难学生的见证工作,对学生贫困条件进行审核,但对于贷款学生的信用,学校除了尽量配合银行跟踪学生毕业后的去处外,别无办法。而且根据新机制的规定,拖欠贷款学生越多,学校所承受的风险保证金也越多,久而久之,这将成为学校沉重的负担:一是学校需上交的风险保证金将会提高,学校的资金运作将受影响;二是带来就业、招生等方面的问题;三是不利于助学贷款的顺利有序开展。
  二、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保证助学贷款顺利开展
  鉴于部分大学生拖欠贷款的情况,教育部于日宣布了加强助学贷款管理的举措。对没有按照协议约定的期限、数额归还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经办银行应将其违约行为载入金融机构征信系统,金融机构不再为其办理新的贷款和其他授信业务。对于连续拖欠贷款超过一年且不与经办银行主动联系的借款学生,将按期报送借款学生姓名及身份证号码、毕业学校、违约行为等信息,并在新闻媒体及全国高校毕业生学历查询系统网站公布。
  全面落实国家助学贷款,确保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事关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构建,笔者认为,当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在教书育人中注重诚信教育
  近年来,随着信用贷款进入校园,学生的信用受到来自银行、用人单位、科研单位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在这种条件下,诚信教育则显得具体而紧迫。因此笔者认为必须尽快在高校深入开展诚信教育,把诚实守信构建成校园文化的重要特质。“教育者先受教育”,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于广大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教师在“诚信”教育中要做表率和楷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自觉接受群众和学生的监督,用良好的教育者形象,带动学生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二)建立信用评判指标体系
  诚信素质的培养,仅仅靠诚信教育是不够的,必须辅之以信用评价。现在高校中不诚信的现象比较普遍,这些现象在很多学生眼里根本不算羞耻的事。从现行教育机制和信用体制看,主要是约束机制不够健全。因此高校必须营造信用环境和信用机制,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如我院实行的为学生建立诚信档案,笔者认为,这种做法很好,至少对学生在校期间的成长有四个作用:一是鞭策作用。让学生在一定的压力下,在面对未来的生存情况下,自觉接受诚信教育。二是记录作用。诚信档案刻录了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诚信情况,为学生以后就业提供第一手资料。第三是参考作用。一个人的成长是不断完善的过程,偶尔的错误是在所难免的,偶尔的错误不能说明或判断一个人的诚信级别,只有一份正确的诚信记录,才能宏观地判断一个人的诚信可信度。因而建立诚信档案,可给人予诚信方面的很好的考虑。四是自警作用。一个学生在校违反规定或违纪,对他以后的发展、生存、工作等可能构不成重大的威胁,但一份诚信却记载了他的行为涉及到的诚信表现。目前,我国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已在全国范围正式运行。该数据库收录了每一个贷款学生的基本信息和还款信息,贷款学生毕业后只要在商业银行开立工资等结算账户,就会在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留下记录,国家助学贷款经办银行就可以通过查询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找到其当前下落,从制度上解除经办银行的后顾之忧。面对与自己未来息息相关的诚信档案,学生怎能掉以轻心,怎能不自警呢?
  (三)在服务工作中要渗透诚信教育
  高校的学生工作都强调以服务学生为主。因此,诚信无小事,学生工作者应充分发挥服务主体自身的榜样示范作用,在服务中进行诚信教育。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事事处处守信用,重承诺,实行优质服务,取信于服务对象,这本身就是最好的诚信教育。
  (四)与用人单位共同创造诚信的环境
  良好的诚信环境,需要全社会共同营造。贷款学生毕业后,学校要及时跟踪学生的就业单位,与之建立联系,了解毕业学生上岗后的情况,一起做好诚信教育工作,督促学生及时还贷,从而实现用人单位与学校的“双赢”。
  开展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速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政策,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有效措施,充分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普遍出现了多种困难,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社会、用人单位、银行、学校、学生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让我们共同营造一个诚信的社会环境,让国家助学贷款这项民心工程健康有序地进行下去。
(作者是学生处助学科副科长)
第三版(综合版)
我院教职工积极开展救灾捐赠活动
本报讯&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救灾捐赠活动的指示精神,发扬扶贫助困和人道主义精神,学院近期在全院教职工中开展了救灾捐赠活动。学院领导李俊夫、程飚、王舒平、邱国锋、侯宪华积极带头,共捐款1900元。全院教职工也纷纷相应学院领导的号召,踊跃捐款,为灾区群众献上自己的一份爱心,最后共筹得捐款51796.70元。
学院民主党派各支部也积极开展了救灾捐款活动,共得捐款4980元,衣服80件。其中捐200元以上的有:杨兰馥、雷近芳、韩小林、黄建华、钟坚正(另捐衣服80件)等人。
(院宣、工会)
第三批“党政干部战略后备人才”培养对象暑假挂职锻炼受好评
本报讯& 市第三批“党政干部战略后备人才”培养对象培训班全体学员在市委组织部和学院组织部的安排下,于7月中旬至8月下旬分赴全市各乡镇进行了为期将近40天的暑期挂职锻炼。
  此次学员挂职恰逢我市各乡镇遭受严重台风灾害和乡镇换届选举,部分学员到挂职单位后就积极主动跟随乡镇干部加入到抗洪抢险第一线,参与疏散、转移受灾群众,防守山塘、水库、堤坝工作,并协助群众进行灾后复产、重建家园的工作等,充分展现了该培训班学员良好的精神面貌。此外,协助有关部门参与乡镇换届选举工作,抄写材料、参与宣传计划生育工作等也是学员挂职锻炼的内容。
经过磨练,学员们说,通过此次暑假挂职锻炼,觉得阅历增加了,能力提高了,思想更加成熟了,特别是部分同学经历了“惊心动魄”的抗洪抢险后更加坚定了服务基层,扎根梅州的信念,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组织部)
院关工委小结半年工作研究下半年工作计划
本报讯8月31日上午,关工委召开了专职成员会。会议由学院关工委主任陈百川主持,学院宣传统战部长、关工委秘书长刘向明及关工委的11位老同志出席了会议。
  会上,关工委副主任熊钦长首先传达了省教育厅关工委6月1日的会议精神。接着,由秘书处小结了上半年关工委配合学院迎评促建的中心工作,开展“八荣八耻”的讨论,启发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开展“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五周年征文比赛”,与青年学生交朋友,鼓励青年学生努力学习;减少学校的损失,坚持办理校(园)方责任险的投保等工作并取得较好成绩的情况。
  针对如何有效地开展下半年的关工委工作,与会同志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陈百川同志归纳总结为:1、按照中央文件的有关精神,继续抓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2、建立各基层关工委小组,江南校区,两个(师范、医学)二级分院,16个系都要建立;3、按上级的要求,建立关工委的长效机制,尽快制定出“嘉应学院关工委工作条例”;4、加强自身思想建设,努力学习江泽民文选;5、待关工委办公室地址确定后,计划开通交心电话,欢迎同学们来电谈心。
学生宿舍区自来水管网工程竣工
  本报讯8月31日下午,校本部自来水管网改造工程顺利竣工。随着学院领导李俊夫、程飚启动自来水管网总阀,我院学生长期使用沙井水的历史宣告结束。
  在后勤处处长曾向前等陪同下,李俊夫和程飚同志来到北区18栋学生宿舍检查自来水供水情况,看着白哗哗的自来水从水龙头流出,他们连声说:“不错不错,学生长期使用沙井水的历史终于结束了!”
学生宿舍区自来水改造工程是学院新任领导督办的“民心工程”之一,在省领导、市政府各级部门和自来水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历时四个多月,总投资数百万元。
(党院办、宣传部、后勤处)
市小学计算机教师转岗培训班在我院开班
  本报讯7月26日上午,继教院在成人教育大楼举行梅州市小学计算机教师转岗培训班开班仪式。学院副院长邱国锋、市教育局局长叶维园、学院继教院院长汤耀新、计算中心主任饶拱维、市教育局继教中心主任廖锦华和参加转岗培训的150位老师等参加了开班仪式。学院邱国锋副院长和市教育局叶维园局长分别作了讲话。
  此次培训为期二十天,学院计算中心将严格按照理论学习和上机实验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培训教学,使参加培训的老师不但能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理论知识,而且还具有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成为能胜任小学计算机教学工作的教师。
新学年校园新气象
  本报讯“自来水清澈多了、热水供应充足了,想喝纯净水,直接跟学校饮用水厂联系就可以了。听说,学校的供电线路也进行了完善,以后啊,再也不用担心用电脑的时候停电了!”新学年开始了,来自惠州的大三学生小杨深深感受到了住宿条件的改变。
  针对学生所关注的问题,近期,学院大刀阔斧地投入建设:投入500万元改造自来水管网,解决了学生宿舍长期供水不足的难题;引进社会力量投资538万元重新建设热水供水系统,改变了学生宿舍热水供应不足的现象;投资1000万元建设供电专线,使学校不再受其它地方停电的影响;投资20万元建设纯净饮用水厂,为师生饮用水提供方便;投入30万元维修学生饭堂操作间设备设施,进一步改善食堂卫生条件;投资4000万元新建成工业中心大楼,并购买了全新的实验室设备。这些工程都赶在了新学期开学之际完工,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学生入学,游泳池、东区球场则正在建设中。近年来,学院投入用于改善和美化学生生活、学习环境的资金总共多达1.06多亿元。
  (党院办 院宣 后勤)
学者介绍:张正栋教授
张正栋(1968―),男,甘肃省榆中县人,嘉应学院地理系教授。1993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地理系,获理学硕士,同年留校任教,1997年调入嘉应学院任教,现为学院重点扶持学科“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学术带头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培养人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博士,中国地理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理事和广州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理事,中山大学地球资源与地球环境研究中心研究专家。主要从事GIS、区域可持续发展、土地科学等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先后在《地理科学》、《中国沙漠》、《经济地理》、《热带地理》、《人文地理》、《水土保持研究》、《干旱区地理》等刊物上发表文章50多篇。其中,在权威期刊、核心期刊发表30多篇。出版学术著作《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应用与工程》、《SuperMapGIS应用与开发教程》、《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甘肃绿洲》。先后主持、主要负责、主要参加8项省级、2项市厅级和多项学校科研项目和教改项目。其中,2002年以来的省级项目有:《韩江流域典型区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综合研究》(2005年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人);《粤东北山区特色农业生产基地生态地球化学研究》(2004年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第二主持人);《贵金属矿山清洁生产示范研究》(2003年广东省科技攻关项目,专题研究主持人);《基于万维网的区域旅游地理信息系统研制》(2002年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排名第三);《基于GIS的城市地质勘察信息模型及其综合应用》(2004年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排名第三)。
  张教授1997年以前曾多次获甘肃省教委科技进步奖。1997年获西北师范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和教学科研双骨干称号;2000年至2003年,连续四年年度考核中被确定为优秀等次,2005年荣获首届嘉应学院优秀教师奖。
蕉岭籍乡贤、校友张先生筹资20万元改造周溪河堤
本报讯7月中旬,蕉岭籍乡贤、校友张先生在学院党委负责人李俊夫陪同下参观母校时,看到东区周溪河仍有一段河堤未改造美化,当即表示,愿意帮助筹集资金完成这一工程,以报答母校的培育之恩。
  张先生筹集的河堤建设资金到位后,工程随即开工。仅用了一周多时间,河堤改造修缮工作即完工,目前花岗岩护栏已安装完毕,接下来将完成配套绿化、亮化等建设工程。这一工程完工后,东区周溪河景观将焕然一新,“一河两岸”美景与饶公桥、文祠楼等标志性景观更加相映生辉,构筑一道靓丽的校园风景线。
  (党办、院办)
学校教学督导组检查成人教学工作
  本报讯7月12日,学校教学督导专家组一行五人在继续教育学院(处)领导的陪同下,对我校校本部成人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检查。他们采取分组深入课堂听课的形式,和函授学员座谈,全面了解教师教学:工作状况、学生的到课率、学风等情况。
  督导组检查后认为,我校成人教育面授基本情况良好各系基本上能按课程表开列的课程授课;并选派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上课,学生出勤率较高:学生对教学工作反映较好。
针对存在的问题,督导组还提出了几点建议:1、各系要落实好管理人员,保证每个班都有专人管理。2、各系面授期间的调课、调课室、调老师的手续要规范。3、任课教师要认真抓好教风和学风建设,严格履行对学生考勤的职责。  
拜访校友倾听心声& 穗清学子情牵嘉园
本报讯9月9日至12日,为做好毕业生质量调查工作,为制作迎评DVD、学校迎评展览评估支撑材料,学院学生工作部、宣传统战部、校友会、教育技术中心等部门会同梅州电视台社教部相关人员,前往广州、清远两地拜访校友,并录制现场影像资料。
  在广州,出访人员先后拜访了中国女企业家协会副会长、省政协委员罗活活,省机械设备成套局的副局长姚康,广东省技术师范学院的党委副书记、博士、教授罗海鸥,省人大华侨事务办公室主任范小嫦,广州市旅游局副局长蓝小环,电信广州分公司机关党委书记王向阳等;在清远,拜访了全国劳模、人民教师奖章获得者刘桂梅,清城区第一中学校长、高级教师高仕忠等。
  30多名穗清两地的校友,先后毕业于我院的不同时期,在不同的岗位上作出了一定的成绩。母校教师的来访激起了校友们对周溪河、嘉园的回忆。姚康校友说:母校老师看人看长处、做事要努力刻苦的教导让他受惠不浅。罗海鸥校友则说,当年老师们的敬业精神令人永世不忘。今天,他能够取得点滴的成绩,应该感谢母校的培养教育。著名女企业家罗活活充满感情地说:恩师们不计报酬、不嫌艰苦的条件,敬业爱岗,待生如子的精神一直激励着她在不同的岗位上努力工作,并时刻不忘社会的责任。同时,活活校友衷心希望母校越办越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顺利通过。(校友会)
省第四届“山洽会”志愿者培训在我院举行
本报讯9月16日上午,由共青团梅州市委主办的广东省第四届“山洽会”青年志愿者第一次集中培训在学院德龙会堂举行。团委市负责人曾尚忠、学院团委书记刘思林、副书记程洁如,市团委、学院团委相关人员,以及400名志愿者参加了这次培训。志愿者们将在“山洽会”期间协助承担宾客迎送、接待安排、维护秩序和会务、文秘、展馆服务等多种义务服务活动。
  团市委负责人曾尚忠首先汇报了“山洽会”志愿者活动的有关筹备情况及梅州市举行“山洽会”的相关情况。同时,他希望志愿者们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以一流的工作为“山洽会”的成功举办贡献力量。
据悉,志愿者的培训将持续两个月,包括梅州市情、梅州市导游知识、基本礼仪、各分组服务项目的培训及实地演练等。为做好培训工作,团市委为志愿者制作印发了志愿者服务手册、梅州市导游词等材料,同时还聘请了专业礼仪老师为志愿者授课。  
(院宣 陈妹 魏彩波)
我院开展期初教学检查工作
  新学期开学第一天,为保证学期初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学院党政领导专门组成检查小组,对全校教学情况进行了巡视。教务处会同督导组和各系、室行政领导,进行了一次全校范围的教学检查工作,在检查中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障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期初教学检查工作的重点在于检查学生、教师的到位情况、上课状态,以及各项教学基础设施和资料的供应状况等等。经检查,全院期初教学工作正常有序。这次期初教学检查工作对我院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及“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教务处高旭)
东区游泳池工程进展顺利
  我院校园东区“周溪情”游泳池自7月底开工以来,工程进展顺利,已完成池区土方挖掘、垫层和底板防水等近50%的工程量。该工程位于音乐楼与化学实验楼之间,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由1个标准游泳池、1个浅水池及更衣室等辅助用房组成,预算总造价230多万元,其中梅州市委刘日知书记特批200万元作为专项建设经费,广州校友钟先生伉俪捐资30万元。该工程预计9月下旬左右竣工。
(党院办、后勤处)
学生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开班
  9月15日下午,学生党支部书记培训班正式开班,我院31个学生党支部的支部书记参与了此次培训。学院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党校副校长廖志成作了辅导发言。
辅导员系统培训开始
9月12日,为进一步加强我院辅导员队伍建设,学生工作部组织全院辅导员进行了业务知识闭卷考试,内容涵盖了教育部24号令精神、学生管理规章制度、辅导员日常工作安排、学院迎评知识等四大部分内容。此次考试拉开了为期一学年的有针对性的辅导员系统培训工作序幕。
《嘉应学院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公开发行的高等学校校报。以全面反映我院思想政治、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情况和全院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生活、精神风貌为宗旨。设有“要闻”、“理论与探索”、“综合”、“文艺副刊”四个版面。每月出版一期。热忱欢迎广大师生投送下列各类稿件:
  1.各系各部门有关教学、科研、管理、服务、思想政治活动、文体活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的报道、心得体会、评论文章,及有关的照片。
  2.广大师生结合教学、科研、管理、服务、思想政治、精神文明建设、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所撰写的理论与探索的文章,字数以字为宜。
  3.学校和各系各部门开展各项社团活动、文艺体育活动、实践活动等方面的报道、摄影作品或图片。
  4.“文艺副刊“版所需的诗歌、散文和绘画、书法、摄影、篆刻等美术作品。
  上述各类稿件,请于每月20日以前送投稿箱或送校报编辑部(综合办公楼317室,各类稿件的稿酬(含尚未领取的)也在此领取,或发电子邮件至编辑部电子信箱。文字稿请用稿纸书写,字迹清晰,欢迎使用打印稿。
电话:2186647
电子信箱:jyxb@jyu.edu.cn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之窗
同济学子来梅寻访李国豪足迹
  7月24日至27日,上海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06年暑期社会实践小组一行10人来到同济大学老校长李国豪的家乡――梅州,举行以“缅怀峥嵘岁月,共筑绿色桥梁”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25日上午,学院团委与社会实践小组进行了座谈。李超老师介绍了李国豪院士对家乡梅州和嘉应学院的关心与支持的感人事迹。同济大学学生代表介绍了李国豪院士对同济的贡献与影响。学院地理系、化学系、财经系、中文系学生代表分别介绍了梅州的地理、环境、经济和客家文化。随后,学院团干陪同同济暑期社会实践小组在梅州进行为期3天的人文寻根和环保调查与宣传等系列活动。(团委)
学院团干酷暑重走长征路
  7月8日上午,由学院团委领导刘思林、程洁如、张小琏和24名团员青年骨干组成的暑期实践团正式起程,赴福建古田开展主题为“重走古田红军路,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实践教育活动。在为期三天的教育活动中,同学们穿上红军服重走红军路,并先后参观了革命教育基地红军园、古田会址、古田会议纪念馆和著名的将军之乡――才溪“九军十八师”纪念馆及光荣亭等。
中文、音乐系学生到丰顺潘田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
  7月10日-12日,学院中文系、音乐系学生一行48人到丰顺县潘田镇开展暑期“三下乡”志愿者社会实践活动。
  中文、音乐两系志愿者首先分组到该镇的中心、潘田、华亭、新南等8个村随机走访了农户,参与劳动,进行“践行荣辱观,服务新农村”的主题社会调查,并在潘田中心小学与该校四、五年级300名学生进行了“三笔”字、声乐、舞蹈等基本功教学辅导。11日晚,志愿者们还在潘田中学为该校学生举行了一场内容丰富的文艺汇演。晚会有客家山歌、美声独唱、舞台剧、乐器表演等节目。学院团委刘思林书记和中文、音乐系师生,丰顺县委张锋副书记、丰顺县团委、潘田镇干部群众共1000多人观看了文艺汇演。
钟念军 叶裕锋 李铭)
物理系到大埔开展“三下乡”活动
7月12日至7月14日,物理系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一行11人,在辅导员老师的带领下赴大埔县大麻镇小麻村,开展为期三天的以“践行荣辱观,服务新农村”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内容包括定点或到村民家中义务家电维修,并在农村中广泛宣传安全用电常识、常用家电省电技巧以及家电的使用和保养常识,受到了小麻村干部群众的热情接待。
张海宁 刘文源 彭佛清)
计算机系志愿服务队赴兴宁开展帮扶活动
  8月21日至24日,在学院团委的组织下,为“信息直通车”加油志愿者服务队一行6人,由计算机系团总支书记带队,分别赴兴宁市坭陂镇陂宁村、理中村,开展为期4天的帮扶农村信息站建设志愿服务活动。
志愿者为两个村建设了“信息直通车”示范点网站,并赠送了一批办公软件;编写印发了“农村后备信息员培训教材”《计算机短期培训教程》;开展了一期后备信息员培训;深入当地养猪场、龙眼种植场、桂花种植场、田间地头等农村一线了解农情,组织开展了“信息直通,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主题团日活动,通过座谈会、标语、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向农村青年及广大群众广泛宣传“信息直通车”行动的重要意义和内容。
(团委、计算机系)
地理系到月梅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7月7日,地理系暑期“三下乡”服务队50多人在系党总支书记谢小康的带领下来到梅江区月梅村,开展了题为“当代大学生如何更好服务社会”的座谈会及社区走访活动。座谈会上,月梅村老人会八十高龄的李菊友先生率先发言,指出了当代大学生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学生党员与月梅村老党员同志一道举行了庄严的入党宣誓仪式。
新生军训剪影(武装部供稿)
练习实弹射击
我院选手参加省大运会剪影(体育系供稿)
我院代表在省大运会上领奖
我院选手参加女子健美操比赛
第四版 (文艺副刊版)
编者的话:
  可爱的大一新生们,当你们怀着雀跃的心情,迈进崭新的大学校门时,相信你们对未来的生活都带着几许期盼,几许好奇,或许还有着几许懵懂。多姿多彩的大学生活正向你们发出呼唤。编辑部精选了几篇文章,里面有师兄师姐们对你们的淳淳叮嘱:光阴易逝,要珍惜美好时光;他们也会告诉你们,校园美景如画,宿舍生活温馨快乐;偶尔也发表一些对逝去的流金岁月的感慨。若干年后,当你们回首自己的大学生活,也许会发现自己踏着他们的路前进,沿途风光熟悉而亲切;也许会多一些只属于自己的,不同的感悟……
转眼间的事
地理学05③班唐亮
转眼间,我一年的大学生活就这样过去了。
  上大学的第一节课就是军训,虽然我们的军训期并不那么长,只有短短的十来天,但是在那段时间里,我们用一种特别的课堂方式开始把自己融入到一个集体里,开始了同学们生活学习交流的第一课,也算是大家一起艰辛的第一课。
那时候的我们都在家呆了好几个月,而且大部分人是第一次离开家那么远,光是思家的情绪不说吧!你看看那老天爷也是那般无情:天上那个太阳公公啊,是烈烘烘地烤着的,地面上还有一个替身,原来是被光滑的花岗岩地板反射着的,简直是把我们当作平底锅上的鸡蛋来煎。还有那教官,虽谈不上是我们的长辈,却整天板着脸冲我们喊“一二三四”。我没怕过教官,但训练过程中我却很安分守己。因为大家都表现得很好,比我想象中坚强多了,所以,我告诉自己也不能差。无论多么累,边跑边喊口号,没有听到教管喊停的命令,我们也没有停。我就记得有那么几次边跑边喊,还要上坡,那种感觉当时真叫难受,我都几次快累趴下了!更有一次,各队因为避雨都回去休息,我们还扛着枪,冒着雨,在校道上冲锋。雨水打在我的眼睛,模糊了我的视线,只盼校道的尽头快点到来……
现在,我看到的是师弟师妹,他们的到来仿佛是当天的我们,那种感觉亲切而深刻,他们现在就像踏上我们挪开的脚印。当我看到他们时,已不再觉得自己那时所受的苦难是那么的了不起,什么撕肉拆骨,总而言之,当时的一口胡言简直是可笑,所以,我愿意微笑着对一个诉苦的师妹说,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咬一下牙的功夫就过去了!
  军训时也不是尽来个苦劲儿,有时也很有乐趣的。教官教的那些歌,我想以后也不会有什么机会有人再教我了,尽管那是一个自称五音不全的人唱出来的歌,但我们还是把歌曲唱得响亮。有时还真唱出感情,唱出眼泪,也许这是绿色军装的感染力吧。
  哎,还是让师妹师弟们慢慢好好训练吧,然后再开始细细品味他们的大学生活,我呢,还是继续走自己的路吧!
数学系03(1)班
生活的状态
数学系04(1)班庞首业
记得曾在校报上看到一篇文章,谈的是大学生要活出大学生的状态。转眼间,我的大学时光也已去了一半,一直执着于生活的我,面对那些不可挽回的时光,此刻内心思绪万千。
  还小的时候,村子没几个大学生,那时他们是真真正正的凤凰,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教子育女的榜样。我隐约从人们口中听到他们描述的美好的大学生活,打那时起,我就对大学充满了向往,但很多时候,那只是个梦。直到两年前,一纸录取通知书的到来,才宣告梦被实现了。九月开学,临行,大学毕业已工作的表姐给我忠告,“大学生活是美好的,”这更使我迫不及待,亦增加了我对眼前新生活的信心。
  我的一位老师曾说过,读书人不经历高考是一种遗憾,然而不读大学,又是更大的遗憾。初到嘉大,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校园很宽阔,人很多,心里暗喜:大学果然是个好地方。接下来的日子,我便正式踏上一段新的旅程。我穿梭于学年初社团招新的摊位之间,找寻自己爱好的归属地;我战战兢兢,却又以志在必得的心态,竞选社团的干事位置;我不懂欣赏,却又满怀羡慕的心情,流连于艺术类学生的作品前。那些日子,我的生活是充实的,尽管我不确定将时间花在学习以外的事情上意义有多大,但至少,我忙得两手不停。
  上大学之前,同学中流传一种说法,上到大学便无须刻苦学习,只要用好考试前的一个星期,准保过关,师范学生尤其如此。这仿佛也是大学生活美好的一面。想想高三是如何挺过来的?多如牛毛的习题,铺天盖地的试卷……大学,竟成了高考独木桥尽头处的一个桃花源。于是,我不再在早餐之后就一头扎进教室,背单词,记公式,而是漫步于山中树下,翻书的同时,把一部分注意力分给了叶落鸟鸣,也不再大费周章地演算习题,追赶答案。时间流逝,我依然忙得两手不停。我不知我的工作能力提高了多少,但我确定我的艺术细胞未被激活,我还是不知从何处着眼审视一幅艺术作品,这其中更重要的,是期末之后,我发觉自己专业知识未得到充实,思维能力亦未得到提升。
  被失去刺痛,我才想起表姐忠告的后半句,“但一定要抓紧学习。”于是我在干部换届的面试中,悄悄离开。
  我没法放弃学生的身份。但我并不否认社团存在的价值。只可惜当初我没处理好它们与学习的关系。我支持大学生自由发展爱好特长,但要在它们与学生本职之间找到平衡点。我现在正在进行的写作,与我的专业扯不上关系,但这并没占去我操练数学的时间,最大限度地,我只把它放与我的专业同一重要层次上。
  记得新生宿访中,一位学长谈到大学生活,风趣地将它定律般地三等分,其中,爱情占了三分之一。以往的日子里,我几乎没有爱情经历,但我也曾在跟一个女生说话时毫无来由地脸红,也曾许多次凝望一个离校的身影。相思成字,我忘不掉把信塞进她的抽屉后泛起的做贼般的心虚……雨季情怀已变作回忆,现在回想,那一张脸庞竟已模糊不清,唯有埋头苦读的日子,仍旧清晰。我或许在爱情这一方面没有发言权,但我想,我到目前为止否定了那个“定律”,或许还将继续下去。爱情是美好的,但美好的东西不止爱情这一种。
  对于过去的生活,我无法以“对”或“错”将它总结。生活本来就不是如此简单。假若必须下个结论,我会将过去否定――失败的打击更能让人清醒。尽管有时候失败会令人心灰意冷,但一旦跌进成功的迷雾中,恐怕只会丢失方向。一位作家说过,谁能在生活的输与赢之间找到平衡点,那么他就是最大的赢家。相信,能在大学生活的许多事情中找到平衡点的人,毕业后将会获得最大的收获。
朝目标奋进
中文系04②班李梦桃
想当初,载着几万父老乡亲的祝福和希望,立志用知识改变贫穷家乡的我,踏进崭新校园时,内心不禁汹涌澎湃。那份激动的心情代表着对成功的追求。
  当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双亲用长满老茧的双手将昂贵的学费递给我的时候,我的心里是如此的沉重。立下重誓决心在大学有所作为的我,却一次又一次遭到现实的重创。经济的拮据,花花世界的诱惑,每时每刻折磨着我。但是,我知道:作为一个从农村来的孩子,只有用自己的努力和艰苦奋斗,去取得好成绩,取得同学的信任,这样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多年来农村的艰苦生活,磨练了我乐观的生活态度,让我对任何事情都能坦然处之;身上那股不服输的精神,更让我不向困难屈服。我清楚地记得,大一入学时,父母为了筹学费几乎跑断了腿、磨破了嘴,他们无奈疲惫的表情像烙印一样在我的脑海中时时浮现。我打过假期工,参加过勤工助学,我努力学习,用每学期的奖学金来解决自己一部分的生活费。至于那昂贵的学费,我就亲自去向亲戚借,用自己的恒心和决心去打动他们。一年多下来,我用自己的双手和嘴,加上自己的勤劳,基本上解决了所需的费用。
  生活上的艰辛促使我在学习上不断追求进步。大一上学期,因为刚考完高考,心理有所放松,学习不够用功,还是用高中的学习方法,结果成绩平平,处于班里的中游水平。当我知道自己的成绩后,顿时呆了。当初的抱负、誓言历历在目,而现在呢?我的脑海里又浮现了父母亲那沧桑的面孔,想着入学前他们的嘱咐,深深为自己半年来的所作所为而感到惭愧。
  于是,我投入了更多的努力。下学期开学初,我就结合自己的实际制订了详细的学习计划,重视自学能力的培养,学会独立地支配学习时间,自觉、主动地学习,图书馆和自修室成了常去的地方。对于我的努力,很多人感到不解,说我那么努力究竟是为了什么?更有一些人,经常劝我说,大一不玩,以后就没有机会玩了。对于这些,我都是一笑而过,因为我知道自己身上的担子。
  进入大二,繁忙的学习,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但是,大一的学习经验,让我懂得了怎样去学习,懂得了怎么掌握学习的方法。我知道自己不能松懈,再苦再累也要撑住。很多时候,觉得累了,躺在舒适的床上,实在不想起来,但是一想到父母亲的期望,我就无法让自己偷懒,马上起来,又开始一天的奋斗。通过坚持不懈的学习,我的努力没有白费,连续两次获得了奖学金。
  通过在大学里的学习和实践,我深深懂得,无论怎样,都要有自己的目标,都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如今,我正在为一年后找一份好工作而奋斗着,我相信,在自己的努力下,我一定会实现自己的目标!
我们面对三岔路口
――与大四同学共勉
政法系03(5)班詹金锥
  宿舍深夜照例举行卧谈会,舍长陈老大宣布重大体育赛事――宿舍杯足球赛将于明晨打响。在部署好各自位置后,他又强压大家雀跃的心情,劝大家早点安寝,夺下首场赛事。
  翌日清晨,我们整装待发,雄赳赳气昂昂,直奔运动场。一场略显艰辛却不乏和谐的球赛下来,每个人都大汗淋漓,我们宿舍二比零小胜隔壁宿舍。舍友夸我就像球门前的一把锁,堪比意大利布冯。“铁将军”的称谓把我吹上了天,我摸摸后背汗津津的球衣,不知是冷汗还是热汗。在球场稍作休息后,我们照例买了可乐,凯旋归巢……
  这样的生活断断续续,却奇怪地支撑了我们过去四年的大学时光。作为插班生,当不可避免地来到大四(其实是“大五”)时,我们在嘉大也许比在校同学要看得多、想得多。
  我们看到嘉大荷花池枯荣了四次,看到嘉大幢幢高楼拔起,看到嘉大通过学士学位评估,看到周溪河水涨了跌跌了又涨,甚至摸着灯塔周围水桶般粗壮的洋紫荆树,我们也能遥想当初只有碗口粗细时对着小树苗的殷许和期盼。
  我们想到的也多。作为已经毕业过一次的大学生,我们体会过求职的艰辛,品尝过学历较低的酸楚,经历过专科毕业酒会上的依依不舍,还聆听过曾经的大学同窗工作后给我们谈起的坎坷经历和谆谆教诲。我们没理由不想得多些,现实生活的严峻从长辈和同辈那里传入我们的耳朵,相同的或不同的生活哲学一次次在脑海重现,思维乱了、心惧怕了,我们尚庆幸还有大学校园这座象牙塔给我们遮风挡雨。
  “最后一年了,”陈老大说。
  是的,最后一年了。问题是,我们该干什么?
  选择考研的人,一早就买了复习资料,新旧图书馆、田师100都可看到他们的身影。他们昼伏夜出,是选择看书的黄金时间;他们锻炼身体,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他们的背包总是鼓鼓囊囊,或是考试大纲解析,或是专业科目书籍。他们行色匆匆地行走于校道之上,背也许有点驼,那是因为背包里塞着几块“大砖头”……
  也有许多人选择备战公务员考试。他们显得轻松点,该逛街还是逛街,新电影上映了,还能第一时间下载观看。他们的床上摆着各种类型的书籍,人文类、理工类,还有艺术类。他们的提问有时严肃:“药王指的是谁?”有时却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李寻欢考试得了第几名?”――这样的问题,问神,神能知道么?
  还有人决定就业,做好了从普通职员做起的打算。他们不停地搜罗讯息,与自身专业搭配的、较有发展前途的公司或者职位有哪些,他们如数家珍一一道来,向你展现就业时清晰的轮廓。只等着毕业那天,冲进人才大潮,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陈老大递过一杯可乐,问我:“想什么呢?”
  我轻轻地摇摇头,然后冲着他傻笑一声,说:“老大,最后一年了。”透过一排翠绿的树荫,正在楼下军训的新生显得影影绰绰,他们整齐洪亮的嗓音穿透过来,极富震撼力:“一、二、三、四!”
  大学,不正好就是四年吗?那全身的力气都放在“四”上,不正好象征我们要破釜沉舟作最后的拼搏吗?
  人生有许多路口。当我们面对大学毕业这个三岔路口时,亲爱的同学们,请你告诉我,你选择了哪条路呢?
“美丽的校园”摄影作品选登
&(中区)宪梓大楼和荷塘景色
&(中区)世纪文化广场风姿
&(东区)充满历史感的饶公桥、文祠、周溪河风光
&(南区)嘉大十周年纪念楼门前一景
(宣传统战部供稿)
生命中的感动
  一直以来,最为害怕的就是,大学留不下多少感动的东西。记得刚迈进大学校门时,觉得又要四年,想来很难过。可白驹过隙,当大二过去,大三来临时,就觉得怕了――时间好快,很多事情都还没来得及做。于是,拼命地逼自己去读书,去弥补,去努力地消弭内心的不安……
  大四了,就开始悉心地搜寻自己的记忆,竭力回味四年来的每一个细节,敏感地看自己错过了多少。然后,就撮着几个朋友打哈哈,说要有机会能重来,终于知道大学要怎么过了。
  大地回潮的季节,风吹得特别湿润。当每一个细胞都打着朦胧的烟雨,抑或每一根触觉都聆听着蛙声一片夜的静谧时,内心总会涌动最为煽情的滋味,多少年后,这里有多少感动化为生命中遥远的歌谣,在我们最为思念与敏感的日子里响起?
  感动是生命完满的一种自修方式。因为感动,我们的生活才会溢满各种滋味;因为感动,我们才有了丰富的情感洒满我们生命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生命都应该有感动的东西,而在思绪飞扬的夜里,天籁之音响起期盼是对自己的一种萌生。
  于是,我轻捧起窗外的一片清新:田野刚整理过,明亮中透出一泓宁静,微黄的一道是刚抽芽的生命之绿,此起彼伏的声音是虫豸的宣号,而油油绿意的菜圃正极力淡忘刚过去的寒意……那一刻我蓦然回首,又一次感动于去年11月份的回眸一挥,那是我们实习生最大的收获。
  犹记得,那段生命为之增色的时光。我们师范生六个星期的实习期恰若一段金秋的穗芒,倏忽却又丰盈。当我们怀着忐忑、期待而又激动的心情踏入那些幽静而又凝重的校园时,是它们的宽容,为我们抹去了生命中第一段怯生的不安与无措;是那些老师的言传身教,给我们阐释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内涵。
  而更是那些充满朝气的学生,用他们的热情与包涵,淡去了我们初为人师的羞涩;用他们的支持与欢笑,鼓励了我们名叫执着的坚持。正是这些孩子们,用他们有声或无声的泪水,在那金秋醇醇的晨风里,融上他们最为纯朴与真挚的感情,为我们的生命铺上一道绚丽的光芒。在我们回眸的一刹那,不自觉地在自己的脸上淌下数行滚烫的晶莹,然后飞跃过车窗的玻璃,凝住了车辆赶路的速度,定格在无数双手一挥的瞬间……
  豁然明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生参加竞赛的意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