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比西的使用方法及净用量是什么意思

今天是4月是
注射用比西酯(Ⅰ)说明书
医学百科提醒您不要相信网上药品邮购信息!
版本: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02年公布的第二批化学说明:注射用比西酯(Ⅰ)说明书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日药监注函[2002]58号《关于公布第二批化学药品说明书目录的通知》发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说明书是规范修订后的建议参考样稿,企业如有疑异,可提出修改意见。〔症〕应与原批准的内容一致;〔〕、〔〕等项内容,企业提供的说明书不能比样稿所列的少。对于说明书样稿中的空项或未列全的项目,应要求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如商品名、等。【药品名称】通用名:注射用比西酯(Ⅰ)曾用名:商品名:英文名:Bicisate for Injection汉语拼音:Zhusheyonɡ Bixzhi本品主要成份:。其化学名称为:N,N-1,2亚乙基-双(L-半胱氨乙酯)(ECD)::C12H24N2O4S2o2HCl量:397.39【】本品为白色冻干块或粉末。【药理毒理】本品不作药用,无单独的药理毒理,为高锝[99mTcO4]的易完整通过。【】【适应症】本品仅用于制备高锝[99mTc]比西酯(两步法)。【用法用量】临用前,在条件下,将高锝[99mTc]酸钠注射液2~5ml注入本品中,轻轻振摇使。另取1ml注入注射用锡中,轻轻振摇使溶解后,将其全部至含锝[99mTc]瓶中,混匀,室温放置5分钟,即得锝[99mTc]双注射液。注射,成人一次用量为370~740MBq,最大注入量不得过5ml。酌减。【不良反应】【】【事项】本品仅在具有《放射性药品使用许可证》的医疗单位及“即时标记放射性药品生产企业”使用。本品如变色或,不得使用【孕妇及妇女用药】禁用。【儿童用药】慎用。【老年用药】【药物相互作用】尚不明确。【药用过量】【规格】每瓶含比西酯0.5mg,20mg【】,在2~8℃暗处条件。【包装】【】【批准文号】【生产企业】企业名称:地&&& 址:邮政:电话号码:传真号码:网&&& 址:
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为开放式编辑模式,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关于医学百科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链接及网站事务请与Email:联系
编辑QQ群:8511895 (不接受疾病咨询)化 肥 的 一 些 基 本 常 识【肥料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5,916贴子:
化 肥 的 一 些 基 本 常 识
化 肥 的 基 本 概 念
肥料是直接或间接供给植物的必需营养,以提高其产量、改善其品质的物质,而就是这种物质中的一种,化肥是的简称,是以矿物、空气、水为原料,经化学及机械加工制成的肥料。那么什么是植物所必需的营养呢?通过对植物体进行化学分析发现植物体内有70多种元素,这些元素是否都是植物所必需呢?研究人员做过试验,并提出了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标准,一种元素属于植物所必需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植物在缺乏这种元素时就不能正常生长、结实;二是当植物缺乏这种元素时其他元素不能替代,只能依靠补充这种元素来解决;三是这种元素在植物体内起着固定的生理作用,即必要性,不可替代性和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否则这种元素就不能称之为必需营养。根据这个定义,植物必需的营养包括: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铁、锰、锌、硼、铜、钼和氯等16种元素。碳、氢、氧主要靠空气和水供应,而其余的元素大多来自土壤和肥料。严格地讲,只有给植物提供含有一定数量上述元素的物质才能叫做肥料。
有些元素目前还没有被证实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元素,如硅、钛等,但是这此元素可以促进某些植物生长和提高产量,对于这些元素常称为“有益元素”;有些元素如镉、砷等,在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起中毒,这些元素被称为“有害元素”。
营 养 平 衡 原 则
植物正常生长发育开花结果需要多种营养元素,而且各种营养元素之间存在着平衡的比例关系。如增加氮肥的用量则需要相应地提高磷肥、钾肥以及中、微量元素肥料的用量,如果单纯提高一种营养元素,其它营养元素不进行相应的调整,那么即使提高了这种元素的用量它也不会很好地发挥作用,“植物为了生长发育,需要吸收各种营养,但是决定植物产量的却是土壤中那个相对含量最小的有效植物生长因素,产量也在一定限度内随着这个因素的增减而相应地变化。因而无视这个限制因素的存在,即使继续增加其他营养成分也难以提高植物的产量”。也就是说,土壤供应能力相对最低的营养元素对植物产量的提高起决定性的作用,进行无土栽培时,营养液中能否满足植物生长需要的元素对植物产量的提高同样起决定性作用。早在1840年德国化学家“李比西”就形象地用木桶作比喻来说明营养平衡的作用(见图)。组成木桶的木条代表不同的营养元素,木桶的盛水量代表产量。如果木条的长短不同,木桶的盛水量取决于最短的木条,如果想增加木桶的盛水量就需要加长最短的木条:如不增加最短木条的长度而增加其它木条的长度,对增加木桶的盛水量毫无作用。
致力于各种肥料登记证代理和技术支持服务,现已为数百家肥料企业办理了各种肥料登记证!优质高效的专业服务,得到了业界的一致好评!同时也赢得了企业快速稳健的发展.
肥 效 与 肥 害植物不同生育时期对营养元素的种类、数量和比例要求都,但是,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常有这样一个时期,即对某种营养成分要求的绝对数量虽然不多,可是在这个时期如果这种养分不足,将影响植物以后的生长发育,即使以后再供给这种养分或采取其他补救措施,也很难纠正或弥补损失,这个时期叫做“植物营养的临界期”,植物营养的临界期多出现在植物发育的转折期,如萌发出苗初期主要依靠种子中贮存的营养,当种子贮存的营养消耗殆尽,开始依靠吸收营养时,这个由靠种子供应营养转变为依靠根系吸收营养的转变时期,就是植物营养的一个临界期。所以,苗期是施用的重要时期(特别说明:幼苗期施肥千万不可与成年苗施肥混为一谈,其施用的量或浓度一般是成年苗的三分之一至五分之一,好多人在幼苗期不敢施肥,或一施肥就伤苗,十有八、九与这有关)。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还有这样一个时期,这个时期肥料的营养效果最好,称为“营养的最大效率期”。此时期一般出现在植物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大多出现在春、秋二季)。这个时期吸收营养的能力特强,植株生长迅速。在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施肥,增产效果十分明显,经济效益较高,这就是“肥效”。植物的营养最大效率期与营养临界期同等重要,同是植物营养的关键时期,保证这二个时期有足够的养分供应,对提高植物的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众所周知,施肥的目的是为了增产和提高品质,但是盲目增加施肥量往往适得其反,植物对肥料的吸收利用有一定的限度,当缺乏营养时施肥可以明显增加产量,在一定范围内产量的增加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再增加施肥量产量并不相应增加;如果再继续增加施肥量产量还会下降而且还会对植株造成伤害,这就是“肥害”,这种现象符合一个抛物线的原理,初始阶段由于营养缺乏,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产量增加到一定水平后,再增加施肥量产量也基本保持稳定;如再增加施肥量,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下降。这种现象在施用微量元素时尤为明显。
各 种 元 素 在 植 物 中 的 作 用
氮 元 素的主要生理作用: 它在植物体内是蛋白质和核酸的主要组成元素,在蛋白质中的平均含量为16%~18%。蛋白质是构成原生质的基础物质,核酸是携带遗传特性的重要物质,植物缺乏氮素就不能维持生命,。氮素也是多种酶的组成元素。酶在植物体中控制各种代谢过程并具有催化作用。氮素还是叶绿素的组成元素。叶绿素是植物叶子内制造“粮食”的工厂,利用吸收的太阳能、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分合成有机物质。此外,某些维生素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和生物碱(烟 碱、茶碱等)的组成也需要氮。植物缺乏症状: 植物缺氮症状从外观上容易看出,最明显的是叶色淡绿甚至发黄,植物出现早衰,其次是叶片薄而小,植物果实小,子粒不饱满,植株矮小。氮素在植物体内能再度被利用,即在缺氮时能将老叶中的蛋白质分解,释放的氮素供幼嫩叶利用,因此植物缺氮时下部叶片先黄化,逐渐向上部叶片扩展,可作为判别缺氮的显著特征之一。植物过量症状: 氮素过量也不利于植物生长发育,因为过量的氮素会与较多的碳水化合物形成蛋白质,剩下少量碳水化合物用作构成细胞壁的原料。所以细胞壁变薄,叶片柔软多汁,易感病。从植物外观上易看出:叶片肥大、茎秆细弱,植株徒长。块根植物地上部旺长,地下部小而少。氮肥的施用技术:
氮肥的最大特点是易挥发,所以,氮肥不适宜表面撒施,最好是浇施或埋施。以尿素为例,
磷素的生理作用: 它是组成生物体的重要元素之一,其他元素不能代替,磷素是核酸、核蛋白、磷脂、植素、磷酸腺苷和酶的组成部分,并参与植物体内多种代谢过程,核蛋白由核酸与蛋白质合成,是细胞核和原生质的主要成分,多分布在幼叶、新芽、根尖等生长旺盛部位,担负着细胞增殖和遗传变异功能。磷脂与蛋白质形成膜质结构,既具有亲水性又具有疏水性,可增强细胞的渗透性,磷脂又是含有酸性基、碱性基的两性化合物,扩大酸碱度的调节,可提高植物抗盐碱能力。植素是种子中磷的一种贮存形式,植素含量高时种子质量也好,并有利于生育后期淀粉的积累。磷酸腺苷是植物体内能量贮存和供应的中转站。酶与磷酸盐参与植物体内物质的合成、运转及各种生物代谢。土壤中磷素的转化:磷的固定
在一定条件下土壤有效性磷可转变为难溶性磷,也称为磷的固定,其有效性下降;难溶性磷也可转变为有效性磷,称为磷的释放,其有效性提高。磷在碱性土、酸性土和中性土中的固定程度不一样。土壤有效磷在石灰质碱性土中易形成磷酸八钙(
),植物不易吸收。水溶性磷主要被土壤中铁、铝固定,生成难溶性的磷酸铁和磷酸铝,占无机态磷含量70%以上,其中相当大的部分被氧化铁胶膜包裹为溶解度更低的“团蓄态磷”。此外,土壤有效磷的一部分还会被土壤微生物暂时固定。土壤有效磷在接近中性的石灰性土壤中比较稳定。它主要被固定成磷酸二钙,吸附在土粒表面,细度很高,较易被土壤中的酸性物质转化为磷酸一钙。磷的释放
土壤有机质、水分的含量以及酸碱度对磷的释放有较大的影响。有机质含量高能为微生物提供充足的“食物”,促进磷细菌繁殖,加强土壤中难溶性磷的分解;有机质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有机酸类物质,有利于磷的释放;有机酸还能和土壤中的活性铁(或铝)形成络合物[Fe(OH)2.有机酸],减少对磷的固定。土壤水分适宜有利于磷酸盐的扩散、水解,易被植物吸收。酸性土壤在淹水状况中,酸性减弱,还原性增强,一部分“闭蓄态磷酸铁”还原为“非闭蓄态磷酸铁”,磷的有效性提高;在落干期间相反,土壤有效磷下降。
接近中性的土壤不仅有效磷比较稳定,而且是土壤微生物的良好环境。因此,酸性土壤加入适量的石灰,而碱性土壤加入磷石膏等酸性物中和,既能减少土壤有效磷的固定,又有利于难溶性磷的释放。植物磷素缺乏症状: 植物潜在缺磷阶段从外观上难以诊断,只是当缺磷严重时植株会出现“僵苗”,水生植物会出现“坐蔸”,植株的分蘖、抽穗、开花和成熟会延迟,果树会落花、落果。植物磷素过量症状: 磷肥施用过量不像氮肥那样敏感,但易引起植物早衰,影响产量和效益。磷肥的施用技术:
磷肥最大的特点是易被土壤所固定,磷肥在土壤中移动性差,活动的范围很小,当季利用率不高,但后效很大。所以,磷肥一般以作基肥为主,以追肥为辅。
钾 元 素钾素的生理作用:植物体内全钾(K2O)含量与氮相近,约占干物重的1%~5%。钾在幼叶、幼芽和根尖中的含量较高,而种子中较低。钾在植物体中以离子形式存在,迄今尚未发现有机化合物的组成部分中含有钾。但钾的最重要功能是以60多种酶的活化剂形式广泛影响植物的生长、代谢和产品的质量。
(一)促进淀粉和糖分的合成
钾充足时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增加对氮的吸收,促进单糖向蔗糖、淀粉的方向合成。纤维类、糖料等植物的淀粉和糖分含量提高,瓜果的果实中糖酸比更适宜。
(二)增加油脂和蛋白质的含量
钾能加速氮素、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和转化,提高油料作物的粗脂肪和棕榈酸的含量;增加其他作物的蛋白质含量,但在试验中发现,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在同一植物体内,其中一种含量增加,另一种含量往往下降。
(三)增强植物抗逆性
钾能使植物体内可溶性氨基酸和单糖减少,纤维素增多而细胞壁加厚;钾在植物根系内累积所产生的渗透压梯度能增强水分吸收,钾在供水不足时能使叶片气孔关闭以防水分损失。这些功能可增强植物抗病、抗旱、抗倒伏、抗盐的能力。植物钾素缺乏症状: 植物缺钾症状一般在生长中后期才逐渐表现出来,首先从老叶开始向上扩展,如果新叶也表现缺钾症状,表明缺钾的程度已经相当严重。一般症状为:叶片呈蓝绿色,脉间失绿。中部叶缘焦枯,叶片皱褶、卷曲,甚至全叶焦枯而不脱落。果实小,着色差。茶花缺钾的症状:新梢多,叶片局部黄化,叶片卷曲,叶脉透明黄化,花朵小,甚至会开畸形花。钾肥的施用技术:钾肥最大的特点是在土壤中移动性较小、易淋失。钾肥最好不要表面撒施,可浇施或埋施。
钙 元 素钙素的生理作用:第一,以果胶酸钙的形态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中胶层,使细胞与细胞能联结起来形成组织,并使植物的器官或个体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缺钙引起染色体不正常。第二,中和植物体内代谢过程产生过多且有毒的有机酸,特别是钙与草酸结合形成不溶性的草酸钙而消除有机酸的毒害。第三,钙是植物体内一些酶的组成部分与活化剂,如钙是α-淀粉酶的组成部分,三磷酸腺苷酶中也含有钙等。第四,有助于细胞膜的稳定性,促进钾离子(K+)的吸收,延缓细胞衰老。此外,钙还能减低原生质胶体的分散度,使原生质的粘性加强,与钾离子配合,能调节原生质的正常活动,使细胞的充水度、粘性、弹性及渗透性等维持在正常的生理状态,有利于植物的正常代谢。钙还能消除某些离子过多的毒害,为酸性土施石灰、碱性土施石膏提供了理论依据。植物钙素缺乏症状:植物缺钙时首先在新根、顶芽、果实等生长旺盛而幼嫩的部位表现出症状,轻则凋萎,重则坏死。根尖停止生长,附近又长出许多幼根,枯死后又在上边长出,使根系变短,有时会成根瘤状。嫩叶沿中脉及叶尖产生红棕色或深褐色坏死区,坏死区扩大后,枝条基部及顶端开始落叶,严重时枝条尖端及嫩叶似火烧状,小枝条死亡。钙肥的施用技术:常见的钙肥有硫酸钙(石膏)、碳酸钙(石灰)、骨粉等。碱性土壤宜用“硫酸钙”,酸性土壤宜用“碳酸钙”,盆栽花卉一般用骨粉为宜。石膏施用量每亩一般15~25公斤。石灰(熟)施用量每亩一般50~75公斤。石膏、石灰最好能与农家肥料混合施用。
锌元素锌的生理作用:第一,锌是一些酶和辅酶的组成部分。酶是一种具有催化活性的蛋白质,对植物体内物质的水解、氧化还原及蛋白质、淀粉的合成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证明,锌是一些脱氢酶、蛋白酶和肽酶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这些酶包括碳酸酐酶、磷脂酶、黄素酶、二肽酶、谷氨酸脱氢酶、苹果酸脱氢酶、乙醇脱氢酶、L-乳酸脱氢酶、D-乳酸脱氢酶、D-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D-乳酸细胞色素C还原酶和醛缩酶等,最早证实含锌的金属酶是碳酸酐酶,它的活性与植物体内含锌量呈平行的关系,缺锌使碳酸酐酶活性降低。这种酶在植物体内分布很广,主要存在于叶绿体中,它的确切生理作用仍不清楚,现已知它能催化二氧化碳(co2)的水合作用( ),使二氧化碳进入植物体内水化,形成重碳酸盐和氢离子,促进光合作用中二氧化碳的固定。第二,参与植物体内生长素吲哚乙酸的合成过程。吲哚乙酸是植物自身合成的一种生长素。锌参与吲哚和丝氨酸合成色氨酸的过程。而色氨酸是吲哚乙酸的前身。植物缺锌时生长素含量下降,导致生长发育出现停滞状态,叶片变小,节间缩短,形成小叶簇生等症状。第三,以某种方式影响叶绿体的形成,禾本科类植物缺锌时,叶片维管束鞘细胞中叶绿体的数目减少,叶绿体的片层结构遭到破坏。因此,降低了植物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的积累。第四,与植物碳、氮代谢的关系密切。在缺锌情况下,植物体内总氮量变化不大,但氨基酸态氮的含量增加,蛋白质态氮的含量下降,说明蛋白质的合成受到影响。缺锌植物中大量积累α-酮戊二酸,α-酮戊二酸是形成糖类化合物和蛋白质的中间体。α-酮戊二酸与胺结合形成氨基酸和蛋白质,与碳氢化合物结合形成糖和淀粉。α-酮戊二酸的大量累积,既影响了蛋白质的生成,也影响了淀粉的生成。第五,锌是稳定细胞核糖体的必要成分。植物缺锌还使核糖核酸和核糖体减少,近年来发现正常的核糖体含有锌。缺锌时这种细胞极不稳定,说明锌是稳定细胞核糖体的必要成分。第六,对生殖器官的影响。在缺锌情况下,花蕾呈长椭圆形,萼片表皮毛稀少。随着花蕾的生长,花药长度只相当于正常花药的1/3左右,花柱和子房比正常植株略粗壮,但花蕾不能开放,且开始脱落,并且花药中不能形成正常的花粉粒。此外,锌在某种程度上能稳定植物的呼吸作用,提高抗逆性,锌还能调节植物对磷的吸收和利用。缺锌时,植物对磷的利用减少,导致体内无机磷大量积累。植物锌素缺乏症状:
木本植物缺锌通常表现为小叶簇生,称为“小叶病”,主要表现在新梢生长受阻,节间缩短,叶小质硬并簇生枝顶。受害轻时新梢虽有生长,但叶小,生长缓慢,有些枝条除顶端簇生叶外,其他部位不发叶或叶片脱落成“光杆”。到夏季,生长受阻的枝条可能部分会恢复生长,长出正常叶片,但秋季或翌年春季仍可能再显病状。锌肥的使用技术:
基肥: 每亩用1~2公斤七水硫酸锌与10~15公斤细干土拌匀,均匀撒施。也可混入农家肥料一块撒施。
喷施:用0.1%~0.2%七水硫酸锌溶液对叶片进行喷雾,间隔一周左右再喷一次
硼元素硼的生理作用:.参与植物体内糖的运输与代谢
缺硼时,植物体内的碳水化合物代谢发生混乱,植物叶中糖累积而茎中糖减少,表明糖的运输受阻。缺硼时糖类不能运输至生长点,引起生长点死亡。在有硼的情况下,有利于糖穿过细胞膜的运输。
与植物体内生长素合成或利用有关
虽然没有证实硼在生长素代谢中起某种特别的作用,但是芳基硼酸(酚基硼酸的微生物)对根的生长肯定有促进作用。硼还能间接控制植物体内吲哚乙酸的活性及含量,保持其促进生长的生理浓度。缺硼时会产生过量的生长素,抑制根系的生长,硼能抑制吲哚乙酸活性,因而有利于花芽的分化。
影响植物体内细胞伸长和分裂
这主要与硼影响核酸的含量有关。硼和核糖核酸(RNA)的代谢有关,缺硼时核糖核酸明显降低,植株组织中果胶物质显著减少,而纤维素含量增加,细胞壁具有异样结构,韧皮部薄壁细胞和一般薄细胞壁增厚,使这些组织易于撕裂。木质素形成受阻,木质素的含量下降。而硼能促进植物根中木质素的形成。
与6-磷酸葡萄糖络合,抑制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的活性
缺硼时,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的活性增加,导致含酚化合物的积累,这些化合物的积累同植物组织出现的褐色坏死有关。如植物缺硼时出现顶芽褐腐病、根心腐病等。
对植物生殖器官的建成和发育的影响
缺硼时,植物的生殖器官及开花结实受到的影响最为突出,不能形成或形成不正常的花器官,表现为花药和花丝萎缩,花粉管形成困难,妨碍受精作用,甚至生殖器官受到严重破坏,花粉粒发育不能健康进行,形成“花而不实”等现象。硼能促进D-半乳糖的形成和L-阿拉伯糖转入到花粉管薄膜果胶部分的数量,促进花粉萌发,有利于花粉管的生长。植物缺硼的症状:植物严重缺硼影响到植物的叶、花、果以及根和茎的正常生长,使外部形态发生异常,根据这些异常,可以直观判断植物缺硼状况,不同种类的植物缺硼症状也不一样,但是有共同的特征,这便是生长点死亡,维管束受损,根系发育不良,内部的潜在性异常现象早已存在着,到孕蕾和开花期最为显著。硼肥的施用技术:基肥:每亩用硼砂0.5公斤拌细土10~15公斤均匀撒施,然后翻耕、整地。喷施:用0.2%硼砂水溶液或用0.1%硼酸水溶液对叶片进行喷雾,间隔7~10天再一次。
钼的生理作用
1.促进氮素代谢
钼在植物体内最主要的生理功能是影响氮素代谢过程。植物将硝态氮吸入体内后,必须首先在硝酸还原酶等的作用下,转化成铵态氮以后,才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而在这一转化过程中,钼又是硝酸还原酶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在缺钼的情况下,硝酸还原反应将受到阻碍,植株叶片内的硝酸盐便会大量积累,给蛋白质的合成带来困难。此外,在合成蛋白质的整个过程中,钼都能发挥其不同的作用。
2. 参与根瘤菌的固氮
生物固氮是由固氮酶催化的,固氮酶由两个蛋白组分组成,一个是钼铁氧还蛋白,含有钼和铁两种金属元素;另一个是铁氧还蛋白。这两种蛋白单独存在时都不能固氮,只有两者结合时才具有固氮能力。固氮作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化反应过程,其机理尚未完全搞清,钼在固氮酶中也是起电子传递体的作用。
3. 钼与维生素C的形成有关
植物缺钼时,维生素C的浓度显著减少,对植物补施钼肥后,维生素C的浓度显著上升,并在数天后恢复正常,可见钼与维生素C的形成有关。
4. 钼与植物的磷代谢有密切关系
钼酸盐影响正磷酸盐和焦磷酸酯类的化学水解作用,也影响到植物体内有机磷和无机磷比例。
5. 参与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过程
钼在光合作用中的直接作用还不清楚,但缺钼会引起光合作用水平的降低,糖的含量特别是还原糖的含量降低,表明钼也参与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过程。
6. 钼是一些酶的活化剂和抑制剂
钼能促进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是酸式磷酸酶的专性抑制剂。植物缺钼的表现
植物缺钼的一般症状是叶片发生失绿现象,失绿部位在叶脉间的组织,形成黄绿或橘红色的叶斑。继而叶缘卷曲、凋萎以至于坏死。叶片向上弯曲和枯萎。成熟的叶片有的尖端有灰色,蓝色褶皱或是坏死斑点,叶柄和叶脉干枯。缺钼症状首先出现在老叶,继而在新叶上出现。有时生长点死亡,花的发育受抑制,子实不饱满。钼肥的施用技术
基肥 : 每亩用10~15克钼酸铵(或相当数量的其他钼肥)与常量元素肥料混合后均匀撒施,然后翻耕、整地。钼肥的优点是肥效可持续3~4年,所以一般田间可3~4年用一次。
用0.05%~0.1%钼酸铵水溶液对植株叶片进行喷雾,间隔7~10天再喷一次。
铜的生理作用: 铜在植物中的生理作用大多与酶的活性有关。铜在植物体内与蛋白质结合构成多种含铜的蛋白酶,缺少铜直接影响铜蛋白酶所催化的生化反应,影响植物的正常代谢。铜的生理作用,按其活化的酶种类可分为以下几类:其一,铜是叶绿体中类脂的成分,对叶绿素的合成和稳定起促进作用,植物缺铜,叶绿素含量减少。其二,植物的呼吸作用和氧化磷酸化过程中重要的酶,如多酚氧化酶、维生素C氧化酶、细胞色素氧化酶等都是含铜酶。所以铜在植物的碳素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三,铜作为亚硝酸还原酶和次亚硝酸还原酶的活化剂,参与植物体内的硝酸还原过程,铜也是胺氧化酶的还原剂,起催化氧化脱胺作用,影响蛋白质的合成。在植物生殖生长过程中,铜能促进营养器官中的含氮化合物向生殖器官运转,缺铜会影响花粉受精和种子的形成,造成“花而不实”。其四,在脂肪代谢中,脂肪酸的去饱和作用和羟基化作用都需要含铜的酶起催化作用。由于铜在植物的主要物质代谢过程中起主要作用,所以施铜可以明显改善植物生长状况,达到高产的目的。其五,铜在木质素合成中起着重要作用。植物缺铜会导致木质合成受阻,厚壁组织和输导组织发育不良,支持组织软化,植物体内水分运输恶化。铜可促进植物细胞壁的木质化和聚合物合成,从而增加植物抵抗病源侵入的能力。
植物缺铜的症状表现:
一般植物缺铜不如缺乏其他元素那样具有专一性。不同植物缺铜症状的差异也很大。一般果树缺铜主要的症状是顶枯。病株顶部枝条弯曲,枝条上形成斑块和瘤状物,芽的数目增多。树皮出现裂纹,有胶液流出。顶部枝条上的叶片首先发病,最初呈暗褐色,渐渐失绿并变厚。叶缘不平整,好像被烧伤的样子,叶片有坏死和褐色区域。铜肥的施用技术:基肥
播种每亩用硫酸铜0.2~1公斤拌细土或与其他肥料混合均匀撒施,然后翻耕、整地。在砂性土壤上,最好能与农家肥混施,以提高保肥能力。一般铜肥后效较长,可每隔3~5年用一次。
用0.02%~0.2%浓度的硫酸铜水溶液对叶片进行喷雾。
铁 元 素铁的生理作用:
铁在植物体内是一些酶的组成部分。由于它常居于某些重要氧化还原酶结构上的活性部位,起着电子传导的作用,对于催化各类物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等)代谢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有着重要影响。因此,铁与碳、氮代谢的关系十分密切。1. 有利于叶绿素的形成
铁不是叶绿素的组成部分,但铁对叶绿素的形成也是必需的。缺铁时,叶绿体的片层结构发生很大变化,严重时甚至使叶绿体发生崩解,可见铁对叶绿体结构的形成是必不可少的。缺铁时,叶绿素的形成受到影响,叶片便发生失绿现象,严重时叶片变成灰白色,尤其是新生叶更容易出现这类失绿病症。铁与叶绿素之间的这种密切关系,必然会影响到光合作用和碳水化合物的形成。2. 促进氮素代谢
铁和铜一样,在硝态氮还原成铵态氮的过程中起着促进的作用。在缺铁的情况下,亚硝酸还原酶和次亚硝酸还原酶的活性显著降低,使这一还原过程变得相当缓慢,蛋白质的合成和氮素代谢便受到一定影响。铁还是固氮系统中铁氧还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生物固氮具有重要作用。3. 铁与植物体内的氧化-还原过程关系密切
铁是一些重要的氧化-还原酶催化部分的组成部分。在植物体内,铁与血红蛋白有关,铁存在于血红蛋白的电子转移键上,在催化氧化-还原反应中铁成为氧化或还原的形式,即铁能增加或减少一个电子。因此,铁就成为一些氧化酶或是非血红蛋白酶(如黄素蛋白酶)的重要组成部分。4. 增强抗病力
保证植物的铁素营养,有利于增强植物的抗病力。植物缺铁的表现:不同植物对于缺铁的敏感程度各不相同,一般来说双子叶植物对铁高度敏感,单子叶植物由于根部能分泌出某些能螯合铁的有机物质,能有效地利用土壤中的铁,因而较少发生缺铁现象,对铁不敏感。由于缺铁的症状在不同的植物上表现的症状也不尽相同,很难以统一的描述形式来描述,只能说个大概。缺铁多发生在多年生的植物(例如树木)上,果树如苹果、梨、桃、杏、李等都常常发生缺铁现象。主要表现为:新梢顶端的叶片变为黄白色,叶片变小、变薄,叶脉脉间失绿,有时叶脉仍保持绿色。严重缺铁时叶尖或叶缘逐渐干枯成褐色而死亡脱落。新梢幼嫩部分有时也因缺铁而干枯,形成枯梢现象。铁肥的施用技术:植物一旦缺铁其矫治相当困难,因为铁在植物体内不易移动,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往往是沾铁肥的部位可以复绿,而没有沾铁肥的部分依然失绿,如果采用土壤施肥,由于缺铁的植物往往不能利用高价铁,虽然施入土壤的铁是低价铁(二价铁),但在土壤中很快被氧化成高价铁, 同样很难被植物吸收,所以,最好的方法还是以预防为主,在土壤中保持有一定数量的铁元素,可每年或隔年每亩施用“硫酸亚铁”2公斤左右。基肥: 在播种前每亩用“硫酸亚铁”1.5~2公斤,与其他农家肥或复合肥(最好是硫酸钾型)混合均匀撒施,然后翻耕、整地。喷施 : 叶面喷施一般以有机铁肥效果较好,可用“腐植酸铁”倍液对叶面进行喷雾,隔10天左右再喷一次。如用“硫酸亚铁”进行喷雾,可用0.2%~0.5%硫酸亚铁溶液对叶面进行喷雾,每隔10天左右喷一次,直至叶片复绿为止。由于硫酸铁在溶液中也易被氧化,所以要随配随喷,不能存放,配制成的硫酸亚铁溶液应为淡绿色没有沉淀,如溶液变成赤褐色或产生大量赤褐色沉淀,说明低价铁已经氧化成高价铁,喷后也不会有好的效果。如配制硫酸亚铁溶液的水偏碱或钙含量偏高,形成沉淀和氧化的速度会加快。为了减缓沉淀生成,减缓氧化速度,在配制硫酸亚铁溶液时,在水中先加入万分之一的无机酸(如盐酸、硝酸、硫酸),也可加入千分之一的食醋使水酸化后,再用已经酸化的水溶解硫酸亚铁。
优势:生根,膨果,抗病,抗重茬,抗盐碱.&施用金满田,满田变成金.要想庄稼好,金满田是个宝&请认准金满田新型肥料.现诚招全国空白地区代理商.
叶 面 肥 料 简 介
植物通过根系表面可以吸收土壤中或营养液中的营养,供给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同样植物的茎、叶表面也可以吸收喷洒在其表面的营养,这种非根系吸收营养的现象就是植物的根外营养,向植物根系以外的营养体表面施用肥料的措施叫做“根外施肥”,也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叶面施肥”。用于叶面施肥的肥料称为“叶面肥”。其实用于根部施肥的肥料与用于叶面施肥的肥料并没有严格的界线,凡是可以溶于水的肥料均可以用作叶面施肥,只不过施用浓度要严格掌握,否则肥料溶液过浓会灼伤叶片造成肥害。
叶面施肥是补充和调节植物营养的有效措施,特别是在逆境条件下,根部吸收机能受到障碍,叶面施肥常能发挥特殊的效果,植物对微量元素需要的量少,在土壤中微量元素不是严重缺乏的情况下,通过叶面喷施常能满足植物的需要,然而,植物对氮、磷、钾等大量元素需要量大,叶面喷施只能提供少量养分,无法满足植物的需求,因此为了满足植物所需的养分还应以根部施肥为主,叶面施肥只能做为一种辅助措施。
叶 面 肥 的 种 类
由于叶面施肥具有见效快、节约肥料的特点,近年来国内、外均很重视叶面肥的生产与应用,商品叶面肥不下数百种,由于叶面肥的成分多种多样,如何分类没有统一规定,对其质量要求目前也还没有完备的标准。不过,作为叶面肥料至少应具备3个条件:1. 肥料中的水不溶物应不大于5%;2. 对植物、土壤和人、畜没有毒害;3. 叶面肥既然是肥料对植物起主要作用的应是营养元素,而添加的激素等生长调节剂物质只是起辅助的作用。
叶面肥根据营养成分可分为简单叶面肥料和多元素叶面肥料。常用的简单叶面肥料有:尿素、磷酸二氢钾、硝酸钙、硫酸锌、硫酸锰、钼酸铵、硫酸亚铁、等;多元素叶面肥料可以是几种微量元素的相加,可以是几种大、中量元素的相加、也可以是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的相加,由元素形态看,可以为无机盐也可以为络合物,由肥料物态看,可以为固态也可以为液态,近年来利用动、植物下脚料经发酵或水解,添加一些营养元素的无机盐,制成含多种营养元素和简单有机物的多成分叶面肥,除可供给植物矿质营养外,还有一些有机营养、生长调节物质,兼有营养和调节双重作用,正因为叶面肥是一种肥料,肥料的特点就是给植物提供营养,所以无论是什么物态也不管是什么形态,根据给植物提供营养这一特点,可以统一把叶面肥料分为普通叶面肥料(只含有单质化合物)、多元叶面肥料(含有多种营养元素)、含有机物叶面肥料三大类。
叶 面 肥 的 营 养 特 点
植物通过叶面吸收营养与根系相同,是一个主动吸收过程。不同元素进入叶片的难易程度不尽相同,同时与植物生长发育所处的状态也有一定关系,在植物发育的幼年阶段,由于正处于迅速生长时期,代谢旺盛,需要营养迫切。所以在幼年期容易吸收施于叶片上的营养,对于一个叶片来说,成熟的叶片对营养元素吸收的能力就不如正在生长中的叶片,植物生长健壮、生活力强、能量供应充分,也就更利于营养元素的吸收,因此,尽管叶面施肥可以矫治因缺乏某些营养元素所引起的生理病害,但已经出现症状后,会减弱叶片对营养元素的吸收。所以正确应用叶面肥应防患于未然,在症状出现之前就需要通过叶面来补充可能缺乏的营养元素,也就是说应该把叶面肥纳入植物全生育期的施肥计划中,当然在表现出缺乏某种营养元素的症状后,采用叶面施肥也是一项最简单有效的补救措施。
如 何 正 确 使 用 叶 面 肥
喷施叶面肥的目的无非是增加产量、改善品质和增强抗逆性,所以在使用叶面肥时首先要明确使用的目的和土壤、植物特点,不能盲目,叶面肥的营养元素主要是弥补土壤施肥的不足,或是平衡植物营养,或是在植物某一生育时期缓解临时性的供不应求。有些叶面肥中含有某些生长调节物质,生长调节物质没有营养的特点,只是调节营养元素的吸收、分配和光合作用产物的运转趋向。所以叶面肥的选用也要有针对性,一般认为在基肥施用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选用氮、磷、钾为主的叶面肥;在基肥施用充足时,可选用以微量元素为主的叶面肥,也可根据植物的不同选用含有一些生长调节物质的叶面肥。目前叶面肥的种类繁多、成分复杂,但其含量成分有较大的随意性,往往含有几种甚至十几种元素成分,以为元素种类愈多愈好。其实元素对植物是有针对性的,有些元素对植物根本没有作用,甚至还可能产生毒害,这些肥料对植物缺乏理论依据和足够的田间试验检验。所以必须强调叶面肥的配方要科学,施用叶面肥要有针对性。
由于叶面肥是直接喷施于植物地上部的表面,与根际施肥不同,没有土壤的缓冲,因此喷施的浓度非常重要,浓度低植物接触的营养元素量小,作用不明显,浓度高往往灼伤叶片造成肥害,一些肥料在粮食作物上的喷施浓度如表(见附表),此外,同一种肥料在不同的植物上的喷施浓度也不尽相同,如“硫酸锌”在粮食作物上一般喷施的浓度为0.1%~0.2%而在果树上可用0.3%~0.5%的浓度,在苹果树发芽前甚至用1%~5%的浓度(注:这里指的粮食作物可理解为草本植物,果树可理解为木本植物。——楼主释),尿素在一般作物上的喷施浓度为1%~2%,在露地蔬菜、瓜果等作物上,喷施的浓度一般为0.5%~1%,而在温室蔬菜上的喷施浓度就要控制在0.2%~0.4%,苗床育苗期的幼苗喷施的浓度不能高于0.2%。如果叶面肥中含有生长调节物质,喷施浓度更要严格掌握,如2,4-D是一种生长调节物质,在低浓度(10~20毫克/千克)时可形成无子果实,增加浓度会引起果实畸形;再增加浓度则作为除草剂使用。
叶面肥的使用方法与根际施肥不同,只能应用水溶性肥料配成溶液进行喷施,所以叶面肥必须是完全溶于水的,深沉物喷施到植物表面是不能被吸收的,叶面肥的溶液氢离子浓度大于10000纳摩/升(PH值低于5)或小于10纳摩/升(PH值高于8)均不宜作根外施用。为了延长叶面被肥料溶液湿润的时间,以利于元素的吸收,喷施时间最好选在风力不大的傍晚,有些叶面肥为了增加肥料在植物体上附着力和铺展性,有时添加一些高分子化合物以增加肥效。喷施叶面肥后如遇大雨应重新再喷一次,在选用尿素作叶面肥时应注意尿素的质量,在尿素中“缩二脲”的含量应低于1%,否则易引起叶面灼伤。
用化学和(或)物理方法制成的含有一种或几种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的肥料。也称无机肥料,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微肥、复合肥料等。它们具有以下一些共同的特点:成分单纯,养分含量高;肥效快,肥劲猛;某些肥料有酸碱反应;一般不含有机质,无改土培肥的作用。化学肥料种类较多,性质和施用方法差异较大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阿维菌素使用方法用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