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淘大课堂课为内容创作者提供付费功能

所谓知识经济,就是可以让知识直接变现的市场,他有别于我们过去“一定要是实物才能变现”的市场和观念。&br&&br&主要还是人均GDP的提高,带动了这波现象,以下是截至2014年的人均GDP的官方数据:&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ecb86a351ddd_b.png& data-rawwidth=&507& data-rawheight=&32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7&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ecb86a351ddd_r.png&&&/figure&&br&到2016年,预测的人均GDP应该是55000左右。当大家每天还在为柴米油盐酱醋茶而愁的时候,自然“买正版还是买盗版”就成了争议的话题。当人们吃饱喝足以后,追求精神文明自然就成了新的需求,甚至这些年我还听到“我们欠周星驰一张电影票”,还看见很多人玩着玩着盗版《巫师3》,最后觉得实在对不起制作组,又跑回Steam去买正版的。从初中看周星驰一直长大,这么多年,从来没有听到过这种声音。玩了那么多年的盗版游戏,也从没有见过谁玩着盗版突然良心大发又去买正版的。所以说“穷生奸计 富长良心”这话,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br&&br&当然,这里面也有移动互联网的的崛起(依靠手机就能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而不是像以前一样端坐在电脑前)、支付方式的成熟(至少以前不能用支付宝的时候我是从来不在苹果消费的)等诸多原因,&br&&br&对于学习者来讲,这自然是好事。最明显的一点就是:我记得当我跟上一代人交谈的时候,他们最常跟我说的话就是:“你们这一代有些道理一定要早点明白,不要像我们这一代稀里糊涂地过日子,一段大好日子就这么过去了。”我一直没有到底要明白些什么,于是毕业以后,浑浑噩噩地过了几年:每天按时上班、拿着几千块钱的工资,便以为这就已经是大多数人的生活了。&br&&br&但是在接触了一些90后的时候你会发现,他们比我们这一代又强多了:他们将自己的时间安排得很好,他们有自己清晰的目标,有职业规划,更重要的是有极强的执行力。因此你现在也发现,很多优秀的90后诸如胡辛束、李叫兽冒了出来,&br&&br&而在我以前读书的时候,我压根就不知道这些所谓的时间管理、知识管理,也不知道怎样做To do list,生活、学习、工作都以为循序渐进就行,于是这么浑浑噩噩地就过来了。如果早点知道这些,也不至于到了现在才懂得发力。&br&&br&之所以90后会如此地突飞猛进,在这里,互联网的作用应该功不可没。他使得所有人受教育的成本变得极低,过去你要受到良好的教育,你必须一步步读书,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最后到大学,才可能接触到优秀的教育资源。而现在,你只要愿意付费,就有各个行业的大牛来教你,甚至回答你的问题。&br&&br&虽然付费者付得不多,然而在教学者的一方,因为互联网的原因,听课人数多,基数大,教学者的收益并不少,以葛巾这场Live演讲就知道了,目前的价格是50块钱,促销的时候我记得也有10块钱。3万个人听,一场下来收入并不低。&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021faee2498_b.jp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13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021faee2498_r.jpg&&&/figure&&br&&br&在另一方面来讲,知识经济这一波也给了“新媒体”很多机会。过去的新媒体大部分收入都是靠着甲方来养活,跟甲方对接也是一个极为繁复的过程,往往一个公众号的商务运营者,首先要推掉绝大部分广告。推完以后签合同、约档期、打款、写稿、改稿、开票,整个过程都极为复杂。而这一波,可以使一些新媒体从中解脱出来,自己养活自己,而不需再依赖于甲方。&br&&br&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知识经济这一波不仅仅是对学习者有利的,对知识的供给方也是有利的。&br&&br&说到知识付费的历史,实际上,知识经济、线上课堂、先试听再付费这些并不是什么新鲜玩意,早在十年之前就已经有了,但是一直没有发展起来。要大家免费看都愿意,要人掏钱真是要了命。因此,才有了高晓松、袁腾飞、罗振宇这些免费的知识ip——大家都为了变现愁白了头,只好先不管三七二十一,先通过免费吸引了流量和关注再说,再通过其他渠道,打广告、跟人演讲、引流做电子商务来变现。即使今天看起来风光无限德罗辑思维在最开始的时候也为变现愁白了头,只好搞出个“罗辑思维会员”的不伦不类的玩意,还打着“爱就供养”的口号,自出版书籍、卖杯子这些都是后来的事了。直到有了“得到”这个App,哥们才挺直了腰杆。&br&&br&当然,即使在付费经济时代,高晓松、袁腾飞、罗振宇本身也是难变现的,因为他给人的感觉是“有趣”,而不是“实用”。比起“有趣”,人们更愿意为“有用”来买单。这也是“罗辑思维”在知乎里经常引起激烈争论、而“得到”App很少被黑的原因:“泛知识”你很难说得清他是有用还是没用,很多人得出的结论是“最后关键还是得看自己”。而“专知识”则不一样,这些人他们本来就是各自领域的大牛,讲的都是自己专业方面的知识。&br&&br&像王煜全的《前哨》,就只关注科技创业:&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ae410aad5c6ae90f4ce0fa_b.jp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13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ae410aad5c6ae90f4ce0fa_r.jpg&&&/figure&&br&令人惊讶的是刘雪枫的《雪枫音乐会》,其实古典音乐是一个非常细小的分支,即便在经常听音乐的人群当中,听古典的人也极少。虽然在他的试讲视频下面,全都是黑他的,但订阅这个专栏的人数居然超过了王煜全,达到了5万之多。&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d20f85ca7ad4f792c29cdbc_b.jp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13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d20f85ca7ad4f792c29cdbc_r.jpg&&&/figure&&br&熊太行也是深耕人际关系方面的专家,其本身也是心理咨询师。早在开专栏之前。个人认为这个是受众最广的,这个专栏刚开,预测后期将超过前两者。毕竟人际关系问题的解决,是所有人的共同需求。&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a4c614672eca79fafa5da7_b.jp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13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a4c614672eca79fafa5da7_r.jpg&&&/figure&&br&&br&未来的付费经济趋势必将是两条:第一,快速在各自的领域里站位,赢得口碑。这个动作相当于当年各大App急着抢占流量入口,这也是你所问的为什么这些大v现在都急着开课的原因,先在消费者心里造成刻板印象,导致消费群体一旦想到要学创业科技就想起王煜全、一想起人际关系处理就想起熊太行的效果。第二,当一个后来者发现在一个领域不能再站位时,会开始往下面的细分领域继续站位,直到不能再分为止。这也会使得以后的课程将越来越细分化。&br&&br&总之,kol的这个风口一直在变化。从过去微博里的段子手的兴起、到后来微信公众号的深度阅读、再到这一波知识经济,历史的种种表明,谁把握好了风口,谁就能抓住未来。
所谓知识经济,就是可以让知识直接变现的市场,他有别于我们过去“一定要是实物才能变现”的市场和观念。 主要还是人均GDP的提高,带动了这波现象,以下是截至2014年的人均GDP的官方数据: 到2016年,预测的人均GDP应该是55000左右。当大家每天还在为柴米油…
&p&你好,我是一位老师,也算是有知识的人,关于这个问题最近也做了一些思考,很乐意与大家一同分享交流。&/p&&br&&p&1、澄清你的问题&/p&&p&
知识经济,这个词实在太大了,我们先把问题变得更加具体一些。其实你想问的是知识变现,再具体些,是&b&个人知识的变现问题&/b&。&/p&&p&2、个人知识变现的前世今生&/p&&p&
知识变现,如果要追根溯源,中国最早将知识变现的人,应该是我们的祖师爷孔老夫子了吧!(此处三鞠躬,拜一拜)对的,&b&古代的教师,可以说是,真正的贩卖知识的一个行当,而且还是个人创业&/b&。想象一下,当年,孔子坐在家里,跟那些毛头小子讲一些仁义道德,然后就把钱给赚了!&/p&&p&
后来,慢慢地慢慢地,教师就被学校收编了,个人知识变现的特征就弱化了,而且知识分子与金钱的关系也变得暧昧了,&b&好像知识分子就应该是两袖清风的形象,而有钱的财主地主则往往是目不识丁,没文化没脑子的。&/b&这就是中国社会文化中,对知识与财富关系的刻板认识。&/p&&p&
知识分子变现的能力也越来越薄弱,尤其是在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书读得越多,越不会挣钱,而自己身边那些小学、初中就辍学混社会的,现在一个个都是腰缠万贯、盆满钵满。&b&同学会见面,还酸酸地对你说上一句:哎,我不像你们,书读的少,没文化。&/b&&/p&&p&
如今,互联网的风刮起来后,尤其是以罗胖为代表的一群新知识分子的个体崛起,&b&忽如一夜春风来,又唤醒了知识分子们的荷尔蒙,想要把满腹经纶化作黄金屋。&/b&&/p&&p&
那么,我们究竟要考虑哪些问题,要如何去实现呢?&/p&&p&3、知识变现的经济学问题——供需关系&/p&&p&
知识变现,本质上,还是经济学范畴的问题,所以先要回到经济层面上来看。而且经济学,开篇就跟我们讲了一个问题:供需关系。&/p&&p&
那么,我们来看看,在这个知识变现的市场上,现在是一个什么样的供需情况。&/p&&p&先来说“供”,互联网经济,有一个优势就是门槛低,对于每个人都公平地一样低,低到只要WIFI,只要终端,就能做生意了。但这是双刃剑,当时一个市场门槛过低的时候,供给一下子就会充满整个池子。所以,就有了“一夜之间全是微商代购”“一夜之间全是公开课”“一夜之间全是公众号”“一夜之间全是直播”。每个人都想成为知识的供货商,那结果会怎么样?&/p&&p&
再来说“需”:没错,很多知友都提到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了闲钱和闲功夫来消费知识了。这从宏观上,从历史阶段看,的确如此。但如果从每一个个体的微观层面去分析这个“需要”呢?罗胖对于国民时间总量的提法,提醒我们,每个人每天的时间总量是不变的,每天我们要把时间用于工作、家庭、锻炼、交际,能够花多少时间用于互联网学习。每个人都在说自己有多忙,我们所谓的那部分知识消费的主要人群,也恰恰是生活节奏最快、压力最大、最忙最累的一群人。&/p&&p&
这就是知识变现的供与需,用罗胖跨年演讲中的一句话就是&b&“做公众号的,比看公众号的多”!&/b&(所以他们选择了做了APP,公众号的市场早已饱和了。)&/p&&p&4、得到:一份200元一年的报纸。&/p&&p&
现在讲知识变现,怎么都绕不开“得到”这个APP,这么一个令人眼睛一亮的产品,属于互联网教育中的首创,也是APP中的爆款,它的吸金变现能力也是杠杠的,看着每一个订阅栏目的订阅人数,很多人都会情不自禁地去计算一下,罗胖你丫赚了多少了!&/p&&p&
我们不得不佩服这种变现模式的创意!(受小生一拜、再拜、三拜!)&/p&&p&
但模式归模式,撇开模式,还是得来看看核心的本质。&b&细细一想,它其实就是一份报纸,&/b&里面有若干专栏,有科技专栏、有音乐专栏、有鸡汤专栏……每个专栏一年200,基本上算是一份日报,如果订全所有专栏,订阅整份报纸,一年就好几千了。&/p&&p&
以前没APP的时代,这些大牛就在报纸杂志上写专栏,你要喜欢就订刊;现在有了APP,就把专栏挪到了APP,一个专栏卖200。现在,实体的报纸算是死了,可电子报怎么就几万人去订了呢?人民群众的学习热情如此高涨了?如果看报,也算是学习的话,那也就认了。&/p&&p&
这不得不说罗胖的营销了&b&。他说,滴滴打车是你的御马监,美团外卖是你的御膳房,那么“得到”就是你的翰林院!我的个亲娘类,都把我们当皇帝伺候了,这几百块钱算什么!&/b&&/p&&p&
但你再想想,不对吧,滴滴打车,那可真的是专车,从哪到哪只接送你一人;外卖也可真的是专供,专门给你做一份送到你家里;&b&可罗胖,你这可是批量印报纸啊,如果这也能算翰林院的话,那《人民日报》《新闻联播》早已经是我们的“政治局”了!&/b&所以,我这里说一句,&b&教育的O2O,绝不是做传媒,而是一对一式的家庭教师模式,这才能说是翰林院吧。&/b&&/p&&p&
再说一下,这份报纸的含金量。就说说标题最火,诱人无数的《实现你的财富自由之路》。一看标题,就让人血管喷张,就有点像让你每天抢到涨停板的感觉。但内容呢,就说最开始的那个“注意力”。李老师说道:“我们最宝贵的资源不是时间,而是注意力!”哇!颠覆了我这么多年的认知!醍醐灌顶!受益匪浅!哥哥姐姐们,帮帮忙好伐啦,你小学老师教导你们做事要一心一意、专心致志,你们听不进去,跑这里花钱来意淫获得知识的快感!&/p&&p&
下午,学校还要开期末总结大会,先就写到这里吧。之后还会继续更新,先预告一下,之后的几个话题:&/p&&p&5、不同类型知识的变现:技能类、人生方法论类(俗称鸡汤类)、K12应试知识类、生活趣味类……&/p&&p&6、互联网学习动机、时间、对象&/p&&p&7、当学习成为一种娱乐&/p&&p&8、个人知识变现可能的路径&/p&&p&--------------------------------------------------过年分割线---------------------------------------------&/p&&p&过完年,放完寒假了,又开始一个新的学期,教师的职业生涯,就是由一个学期、一个假期循环构成的。好了,把年前留下的这个问题继续补充。&/p&&p&5、不同类型知识的变现。&/p&&p&我们知道,知识是分不同类型的,所以,不同的知识在互联网变现的方式、潜力也是不一样的。我们具体来看看。&/p&&p&&b&(1)职场技能类&/b&&/p&&p&身在职场的人,总会有一种抱憾,恨当年自己在学校里为什么不好好学专业技能,等到上班了,领导派任务了,才发现自己很多事情都不会,这时候想要再去学,发现既没有老师,也没有时间了,空有满腔的热情。&/p&&p&所以,对于职场人士的工作技能类的知识,是非常有市场的,那么多如饥似渴的职场菜鸟嗷嗷待哺。你会发现,办公软件操作类的、外语类的、财务类的课程会相当火。&b&举一个例子,只是教教PPT的一叶知秋,就这样把知识变现了。我的天那,当年计算机老师在机房里教你们PPT的时候,你们都在干嘛呢?偷偷上网是吧,聊个QQ是吧!&/b&&/p&&p&除了动机需求旺盛之外,&b&职场技能类知识大都是标准化的,所以学习者的习得也是立竿见影的,看得见成效的,这也就进一步促动了学习者为此买单,变现更为顺利。&/b&&/p&&p&&b&(2)k-12知识类&/b&&/p&&p&这一部分,主要是指我国基础教育体系中的知识,再说白点,就是基础教育应试知识,整套整套的教材里的各科知识,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社会、历史……等等。&/p&&p&这类知识,原本是由国家的教育系统来提供的,照理说,没互联网啥关系。但是因为应试教育的体制放在那里,竞争的惨烈程度搁在那里。这就为这类知识的变现提供了市场。最早的时候,是由大学生从中介那里得到资源,上门做家教,这算是个人知识变现了,可后来就被机构抢占了市场,现在线下补课,基本上就是去上培训班了,多这就有点跳出个人知识变现的范畴了。&/p&&p&到如今,互联网起来后,就再次给个人知识变现提供了机会,完全可以绕开机构,实现O2O模式。关键就看你怎么做了,要考虑这几个问题:&/p&&p&一是,学习者的需求,说实话,学生对于这些知识的需求,那完全是被逼无奈,这与职场人士的学习需求有着天壤之别了。&b&所以,本质上还是被动学习。如何调动学习者的兴趣,这是一点。&/b&&/p&&p&二是,学习的效果。这与技能类也不同,&b&从速度上看,达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从评价标准看,又非常的严苛,就一条,考试成绩提高,无他。&/b&&/p&&p&三是,看了上面两点,感觉做这个难度很大,但有一个优势就是,它并非学习者本人买单,而是家长。家长的消费动机,又不是简单地从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出来,&b&有很大一部分家长的消费心理是这样:人家都在补,所以我们也补;补总比不补强。&/b&就冲着这样的消费心理,你说市场大不大。&/p&&p&&b&(3)生活趣味类知识&/b&&/p&&p&这一块的知识内容五花八门,包括了很多,比例乐器、健身、化妆、美食等等,&b&是属于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学习,完全发自学习者内心兴趣、意愿的学习,为了实现自己更加丰富、有趣味的生活,这与为了考试、为了工作的知识学习,就是两码事了。&/b&&/p&&p&所以,从学习者动机上讲,这一块是非常强烈、自愿的。但是,问题也恰恰在于这种纯属自发的学习,&b&缺少了外部强加的约束(工作、考试)之后,往往变得比较随心所欲,如果是个自觉性高的学习者,自然没有问题,如果是自觉性很差的,那么就无法完成完整的学习,学习的完成率就会很低,&/b&尤其是在互联网状态下,让你分心的事实在太多了。&/p&&p&&b&也正是因为这种松散的学习状态,学习者的支付意愿也会下降,最好就是免费的课程,随便看看,因为他们对学习结果的期望并不高。&/b&&/p&&p&&b&(4)人生方法论类知识(俗称心灵鸡汤)&/b&&/p&&p&除了上面这些具体的知识外,还有一类知识也特别有市场,这就是人生方法论,俗称心灵鸡汤。这类知识并不涉及具体的某一类学科知识,它是关于人生的、关于生活的、关于思想的、关于认知的、关于方法论的。&/p&&p&这似乎是很多自媒体最擅长的一项,当然熬鸡汤的水平还是有高下之分的。&b&低级一点,纯粹用文学的手法,给你的心灵一些慰藉,咋一看有点道理,但听多了就腻了,对人生的指导意义也不见得有多大,所以就被贬称为鸡汤了。&/b&&/p&&p&当然也有高级一点的,它以心理学、生涯规划等等知识作为体系,加之讲授者个人的人生阅历、经验,再辅以一些实用性的工具、测试、程序,一下子就不觉得是鸡汤了,就有了知识的获得感,仿佛学习了之后,必能成就人生。这里还是以“通往财富自由的必由之路”为例,我想,那几万人不可能认为自己掏200元,只是为了去喝一年的鸡汤吧。&/p&&p&我以为,&b&这类知识其实就是现代人生哲学,哲学里包括了你对人生的认知和方法论。只不过加以现代社会包装罢了。理,还是那些个理,几千年颠扑不破的真理(因为不具证伪性),怎么说都对,最后还得看自己。&/b&&/p&&p&那么这一类知识,如何变现呢?&/p&&p&&b&我想,第一呢,把点缩小一点,人生太大,不如找一个具体点领域,学业规划、职业生涯、婚姻家庭,都行。&/b&&/p&&p&&b&第二呢,要形成知识体系,做成课程,&/b&而不是一篇又一篇零散的鸡汤文,这一点,就是古典、李笑来做得比别人高明的地方。这样学习者就有了支付的获得感。嗯,我花了200元买了一年的课程(假如换个说法,我掏200元,你每天给我发一篇文章,这感觉就差多了)。&/p&&p&&b&第三,最好能够帮助学习者去执行,而不仅仅是听道理。&/b&&/p&&p&&b&这里多说两句,这也是为什么,公众号不适合做知识变现的平台,公众号的媒体属性非常强,所以它更多的适合资讯类信息、或者工具类产品,但不适合做需要知识体系的课程。所以你看看,自己现如今最常看的公众号,一定是资讯类,或者是工具类,而再好的美文,每天看,真的会审美疲劳的(想吐!)&/b&&/p&&p&&b&-------------------------------------------------持续更新------------------------------------------------&/b&&/p&
你好,我是一位老师,也算是有知识的人,关于这个问题最近也做了一些思考,很乐意与大家一同分享交流。 1、澄清你的问题 知识经济,这个词实在太大了,我们先把问题变得更加具体一些。其实你想问的是知识变现,再具体些,是个人知识的变现问题。2、个人知识…
&p&知识经济,也就是通过知识的变现去实现收益,是&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目前最高效的变现模式之一&/a&。&/p&&h2&知识变现相对于其他的变现模式,其优势有以下三点:&/h2&&ul&&li&&b&收入稳定&/b&:内容付费的人群十分稳定,多为”愿意为优质内容付费“的优质用户。基本每天新增的用户和新增的收入是成正比例关系的,由于高质量文章的不断沉淀和积累,使得后来者也愿意继续支付年费 —— 也就是在收入方面具有长尾效应,创作的每一篇内容都发挥出它应有的价值。长尾效应是保证自媒体作者收入稳定最重要的因素。&/li&&li&&b&用户的留存和黏性更高:&/b&在信息泛滥的时代,一个免费的资讯,一个付费的资讯,用户会认为哪个更优质呢?更何况是自己认可,并且已经为此支付了一笔钱的资讯呢?无论是从逻辑上看,还是从数据上看,订阅类优质内容,其用户留存和黏性,都远远超过普通的免费内容。&/li&&li&&b&产生正向循环:&/b&作者不再需要处理合作方谈判、反复确认内容和排期等繁杂事项,把时间更多的花在专注内容创作上,制作出用户喜欢的内容。更好地打造“你负责认证,我们负责帮你赢” 的粉丝经济。节省了时间成本,作者产生的内容更加高质,自然容易带来更多的付费用户。反过来又会给予作者正向的刺激。在正向的反馈循环下,互联网内容环境的生态更加健康。&/li&&/ul&&p&— — — — — — — — — — — — — — — —&/p&&p&利用知识变现进行转型的,一般有三类人群,分别是:互联网从业者、普通爱好者、线下技能拥有者。题主的问题主要是围绕着普通人如何进行知识经济转型,那么下面我就针对 “ 普通爱好者 ” 的定位来进行详细讲解吧。&/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970a85dc3fbc3a9a2d94b5b0bb465796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60& data-rawheight=&3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970a85dc3fbc3a9a2d94b5b0bb465796_r.jpg&&&/figure&&h2&一、确定知识产品的定位&/h2&&p&对即将要做的事情或者产品进行定位是一件很基础的事,无论你是知识付费还是别的互联网行业,都离不开对产品的定位分析。&/p&&p&目前已有的知识付费课程包括有:个人成长、人文历史、商业财经、亲子儿童、外语尖货、情感生活、音乐人生、传统艺术等等,根据2017年喜马拉雅的商品销售额分布来看,其中个人成长和人文历史的销售额在总比重中足足占据了50%,由此可见,目前线上充裕的课程类型主要还是偏向于深层体系化的内容。&/p&&p&虽然根据数据我们可以得出爆款产品的类型,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就要跟随着别人的尾巴去发展,最重要的还是要看你自己的知识点是在那一方面,&b&做你最擅长的,而不是做最多人做的。&/b&&/p&&p&&br&&/p&&h2&二、合理的价格拟定&/h2&&p&合理的价格拟定决定着该课程销售额的高低,价格的拟定要根据目标用户的定位、产品的价值、课程内容的长短来进行判定的。&/p&&p&例如,如果你课程面向对象是小白的话,价格可以拟定在平常人比较容易接受的范围,例如59、159之间的,因为课程的内容比较初级,所以价格也相对的不能过高。但是如果课程的内容是比较高级的,面向于进阶者的,那么价格可以相对的提升大概50%左右。&b&因为人们有一个普遍的心理状态,就是总会感觉 “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 、“ 贵的总是好的 ” ,所以还是要适当的对价格进行调整。&/b&&/p&&p&另外,除了对价格进行确定之外,还可以采取一些必要的活动对课程进行推广宣传,例如下面这三种活动:&/p&&ul&&li&&b&一元试听&/b&:用户在不清楚课程内容的时候,可以进行一元试听或者免费试听的活动,用户可通过对课程试听的满意程度再决定是否进行购买。&/li&&li&&b&新用户优惠&/b&:对于从未购买过你课程的用户,可以让其在第一次购买时获取一定的优惠,例如买满减的活动,这样既能促进用户的购买行为,又能有效的进行用户拉新。&/li&&li&&b&价格打折&/b&:价格打折是一种比较普遍的营销方式,在微商、淘宝店中有很多类似的,而我们的知识付费课程产品就是模仿这种方式,进行对课程价格的打折,并且把原价与现价标出来,形成落差感,例如原价是1000的,现在只要800即可购买,越大的落差越容易促使用户进行消费。&/li&&/ul&&p&价格的拟定虽然对产品的销售额来说具有很大的影响,但这并不是决定性的,&b&内容的质量始终还是对产品唯一的评判标准。&/b&&/p&&p&&br&&/p&&h2&三、内容质量的保证&/h2&&p&要打造一款知识付费课程,最重要的还是课程内容的质量,内容质量的好坏往往能决定用户的二次传播能力。&/p&&p&&b&口碑与复购是检验知识产品成功的唯一标准。&/b&&/p&&p&产品口碑,是用户对付费课程讲师和内容“合格程度”的检验结果,能够直接影响打开率和复购率。近半数用户会把课程的实用性或者专业性作为评价知识产品价值的重要指标,口碑的形成主要还是靠内容,讲师的个人因素是次要的。&/p&&p&&br&&/p&&h2&四、付费产品的选择&/h2&&p&对于内容创作者来说,如何选择知识付费产品要从多维度进行考虑。&/p&&p&首先要看内容是否对他人或公众有存在价值,也要看是否能找到供求双方,然后基于合理的使用场景,通过方便的产品路径把供求双方直接连接起来。&/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4c3a10057ecd04d90cbcfb62bf6f8666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74& data-rawheight=&5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7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4c3a10057ecd04d90cbcfb62bf6f8666_r.jpg&&&/figure&&p&付费的产品大致可以分为平台型与工具型:&/p&&p&&b&A.平台型的产品(类似喜马拉雅、得到、知乎Live、分答等)&/b&&/p&&p&平台型产品本身就坐拥大量用户,这是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是双刃剑,作为流量入口,它一方面为内容输入者提供了用户,另一方面也为你的用户提供了大量类似的服务内容,从而一定程度上和商家/自媒体产生了竞争的关系,用户可能最终属于平台,对商家/自媒体失去黏性和依赖,另外某些平台接近50%的分成比例可能会对一些中小商家造成打击。&/p&&p&平台型的产品,相对内容创业人员来说,利弊同在,并且有可能弊大过利,因为在平台型产品中流量是共享的,在众多的内容课程比较之中,用户往往会挑选其中性价比最高或者内容质量最好的,而这方面的流量一般都会被大V控制,所以对于商家、自媒体而言,发展起来会比较困难。&/p&&p&&b&B.工具型的产品(短书、小鹅通等SaaS型工具)&/b&&/p&&p&工具型产品是一个技术提供商的身份,提供的是技术支撑与运营解决方案。&/p&&p&对于内容输出者来说,创建一个完全归属自己的“知识小店” ,在这个店里面,一切内容都是围绕作者打造的,从根本上杜绝了潜在的利益冲突问题。对于付费用户来说,其使用模式类似小程序:只需扫一扫(无需下载App或关注公众号),即可完成订阅、收听、购买等一系列操作,更轻量化。&/p&&p&并且,使用工具型的产品还可以避免出现付费利润被折扣的长尾现象,因为如果是长期使用平台型工具的话,你课程所产生的利润是会被平台所折扣的,并且经过时间的不断积累,到最后所损失的利润会变得十分的巨大,所以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工具型的产品平台更适用于知识付费的课程。&/p&&hr&&p&&b&短书专注于成为知识变现技术服务商,致力于为自媒体人、教育者、培训传播机构等提供更加稳固的技术支撑与更加精细的运营解决方案。&/b&&/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duanshu.com/&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短书_专注于知识变现与内容付费的SaaS型工具&/a&
知识经济,也就是通过知识的变现去实现收益,是。知识变现相对于其他的变现模式,其优势有以下三点:收入稳定:内容付费的人群十分稳定,多为”愿意为优质内容付费“的优质用户。基本每天新增的用户和新增的收入是成正比例关系的,…
&b&知识经济就是说你的专业知识,人生经验,学识,幽默感甚至颜值,都可以拿来换钱了。&/b&&br&&br&相比较于过去的实体经济,比如买一个苹果,甚至一克黄金,一份股票,这都是有实体的。&b&知识经济更多的是虚拟,非实&/b&。中学的时候老师给我讲过一个寓言:如果你有一个苹果,她有一个苹果,交换过来,我们还是每个人只有一个苹果。但是如果你有一个知识,她有一个知识,交换过来,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了两个知识。由此可见,&b&知识是可以被复制的&/b&,而且原主人没有损失(当然传播过程可能会有体力上的损失,比如演讲的话也是耗费体力的)&br&&br&&b&知识经济的另一个特性就是传播很快&/b&。得益于互联网的发展,信息传递的速度非常快。你在英国写一个段子,瞬间就可以传到中国或者美国。这显然比传统的物流要快多了。即使是要开讲座,得益于互联网,可以直接在家里就进行语音或者视频直播,这也节省了场地费。所以未来的作家真正的是“坐家”了。&br&&br&其实知识经济古已有之,比如医生,律师,教师,他们都是靠自己的知识和人生经验谋生。只是&b&现代社会对知识经济变现容易了(有支付宝或者微信更各种互联网支付渠道)和对知识经济的需求变多了。&/b&中国现在的经济应该是几千年来最好的情况,大部分人温饱已经解决,城市化也吸收了很多人口。很多人每个月的收入在扣除基本开支以外,还&b&有很多余钱可以用来进行“精神消费”&/b&,同时,大学生, 白领,上班族甚至很多蓝领,也不像过去那样需要把人生的大部分时间用来工作和做家务了(外卖洗衣机扫地机器人)他们&b&有了闲暇时间来进行精神上的追求&/b&。所以有闲钱,有闲时,是互联网知识经济的社会基础。&br&&br&我有一个朋友,报班学法语,我问她,你学法语是为了和法国人交朋友/看懂法国电影/去法国留学吗?她说,都不是,只是感兴趣,觉得好玩。所以你看,&b&有了闲钱和闲时的人们享受知识经济可能并不是为了什么很明确的目的,可以只是为了好玩&/b&。同理,知乎上开一个关于红酒的live,观众也未必是对于红酒知识有多么迫切的需求,可以只是为了好玩和好奇。但是话又说回来,因为现在中国经济腾飞,社会飞速发展,过去很多不可能的事今天也就成为了可能。比如红酒,过去即使能喝,也就是当做一种酒随便喝喝了,但是今天就要穿上晚礼服,铺上白桌布,点上蜡烛,好好的品味,那么这个时候怎么品,以及红酒礼仪是什么,就需要有人来普及红酒知识了,就不能像过去的“土老帽”那样喝了。同理,南极旅游,出国留学等等,&b&在过去不敢想的事,今天都成为了可能,但是很多人却缺乏相关的知识,这就形成了一种需求:对知识的需求&/b&。&br&&br&回想当年文革刚结束的时候,文化松绑,人们对于书籍,电影等文化知识的迫切渴望催生了一批杂志和电影电视剧的诞生。今天,当&b&人们的经济水平提高,对一些“高端”知识也存在迫切的渴望&/b&。这就是知识经济的市场需求。&br&&br&最后说一下赚钱或者转型的机会。如果你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或者人生经验,大可以通过知乎live或者微信公众号以及各类平台的文章&b&打赏功能变现&/b&。如果没有,秀一秀幽默感,抖一抖机灵,讲几个人生故事,回答一下“XXX是一种什么体验”,也是可以&b&收获几个赞的,姑且算是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吧&/b&!知乎给我们提供的,更多的是一个平台,各路大神可以在这里分享经验,收获粉丝,如果粉丝数量足够多,可以自己开一个live,即使不多,也可以开一个公众号收获打赏。另外,也会有其他平台的猎头看上你的才华找到你,&b&也可能会有粉丝需要你的才华和知识来帮助他&/b&,比如投资,问诊,学英语,这些都可以变现(当然粉丝多了就有流量就可以接广告,但是这个就不属于知识经济了)说到转型,过去可能很多人在互联网论坛或者博客微博只是为了发表观点/打发时间/灌水,&b&如果想要让自己的知识成功变现,就要学习一下排版,怎样和粉丝互动甚至还有互联网运营了,这样的话,你就不是一个普通人,而是一个自媒体或者网络IP了&/b&。至于怎样运营自媒体,就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知识经济就是说你的专业知识,人生经验,学识,幽默感甚至颜值,都可以拿来换钱了。 相比较于过去的实体经济,比如买一个苹果,甚至一克黄金,一份股票,这都是有实体的。知识经济更多的是虚拟,非实。中学的时候老师给我讲过一个寓言:如果你有一个苹果,…
&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07ceb1a2bf949af6a1350d8ebdf7e272_b.jpg& data-rawwidth=&1101& data-rawheight=&7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01&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07ceb1a2bf949af6a1350d8ebdf7e272_r.jpg&&&/figure&&p&2016年以来不断涌现的知识付费产品引爆了知识分享经济的热度,其中不同领域的大V们的成绩斐然:&/p&&p&&br&&/p&&p&《李翔商业内参》在得到APP正式上线,上线48小时后订阅金额超过400万;上线两周就获得了5万+的订阅,吸金超过1000万。&/p&&p&&br&&/p&&p&马东的《好好说话》音频课程在喜马拉雅FM上线,第一天销售突破500万,10天之后达到1000万。&/p&&p&&br&&/p&&p&Spencer的写作课,在自己的公众号上出售,第一期课程就卖出了过百万的销量。&/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18a59fb5a_b.jpg& data-rawwidth=&1649& data-rawheight=&8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49&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18a59fb5a_r.jpg&&&/figure&&p&眼看知识分享经济一片蓬勃生机,大V占尽了头部资源,普通人入局已经没有机会了吗?其实已有无数成功的案例告诉我们——并不是没有机会,但是成功并不容易。&/p&&p&&br&&/p&&p&&b&知识变现的必备技能&/b&&/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b6b1a892fb193d504f05a2f22b0d9619_b.jpg& data-rawwidth=&998& data-rawheight=&6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98&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b6b1a892fb193d504f05a2f22b0d9619_r.jpg&&&/figure&&p&经过分析,我们会发现,上面几个典型的知识变现案例中的大咖、专家,都已经在自己的领域有了一定的建树,并在平台上拥有一定基础的粉丝,这样在他们的付费产品上线之时,会有一定的口碑保证和粉丝拥护。&/p&&p&&br&&/p&&p&但是我们作为一个拥有一定技能却默默无闻(或是只在小范围内有所名气)的小V而言,想要实现知识变现最重要的是需要具备以下的技能:&/p&&p&&br&&/p&&p&&b&1.扎实的技能&/b&&/p&&p&&br&&/p&&p&首先,想要知识变现,你自然要有足够变现的知识的质和量——也就是打磨出一款好的产品,这是最基础的能力无疑。&/p&&p&&br&&/p&&p&像前面提到的《李翔商业内参》、《好好说话》等等,都是由真材实料的由高品质知识开发出的产品,好的内容经得起时间的检验。&/p&&p&&br&&/p&&p&做知识产品跟学习知识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自己学习吸收到的知识,想要转化成相应的产品,需要得不仅仅懂得知识,还有开始知识产品的各种相关技能。&/p&&p&&br&&/p&&p&&b&2.沟通能力&/b&&/p&&p&&br&&/p&&p&其次,你必须有让人听得懂、看得明白你在说什么的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等,都属于此类。&/p&&p&&br&&/p&&p&现在许多人有好的内容,却在开发面向全网的知识产品时遇到瓶颈,有一个很普遍的原因就是,把学员想象成“优等生”。说白了就是只要你讲的是真材实料,不管多么的晦涩难懂、平谈无奇,“优等生”都能凭自己的努力把知识吸收进去。&/p&&p&&br&&/p&&p&然而现实生活中哪来的那么多“优等生”?所以在知识产品变现、尤其是是好的知识产品变现的过程中,如何让你的知识通俗易懂、让最普通的小白也爱学能学,才显得尤为重要。&/p&&p&&br&&/p&&p&&b&3.粉丝运营能力&/b&&/p&&p&&br&&/p&&p&最后,你还得有粉丝运营能力,也就是当你成功的吸引到了一批粉丝愿意为你的内容付费,如果不运用一定的运营手段,那么这样的粉丝可能只会是“一次性”的。&/p&&p&&br&&/p&&p&据知识圈的市场调研数据研究发现,大部分老师课程的复购率特别低,用户的粘性很差,整个市场课程的平均完成率仅有10%,也就是大部分的学员都没有听完课程;而且大部分知识分享者在做课程服务的时候,缺少了后端链条的服务,同时加剧了使得学员的课程完成率低、复购率低、留存难。&/p&&p&&br&&/p&&p&如何增加粉丝黏着度,提高课程的复购率是每一个知识生产者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尤其是缺乏了口碑基础和死忠粉的小V 们。&/p&&p&&br&&/p&&p&&b&善用工具,将事半功倍&/b&&/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cb84fe097d205a42a48dbce_b.jpg& data-rawwidth=&996& data-rawheight=&6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96&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cb84fe097d205a42a48dbce_r.jpg&&&/figure&&p&&br&&/p&&p&其实不仅仅对于普通小V而已,可以说但凡知识变现成功的产品,几乎都是具备了这三大因素的,所以可能有人会觉得,本来作为一个小V,在前两点上做好已经实属不易,粉丝运营更是难上加难,是不是知识变现已经是可望而不可及呢?&/p&&p&&br&&/p&&p&其实方法也有,就是要学会善用工具。知识圈就是一个简单易用的为知识生产者服务的工具,致力于帮助知识分享者粉丝沉淀到自己的知识圈上,打造专属于自己的平台。&/p&&p&&br&&/p&&p&知识圈可与各种工具兼容,尤其方便的是可以将其放在微信的菜单栏,通过将粉丝圈起来的方式,可以与粉丝互动,在圈子内开课或者在训练营完成打卡活动。&/p&&p&&br&&/p&&p&知识圈有两个功能模块,一个是适合自媒体使用的圈子,另一个是适合线上老师和教育机构使用的训练营。&/p&&p&&br&&/p&&p&l 训练营&/p&&p&&br&&/p&&p&帮助老师一站式解决课程管理、作业互动和成就分享等需求,加强课程变现能力,提高社群活跃度和课程完成率及复购率。利用奖金打卡、老师监督、同学互评、成长反馈,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提高学习体验。&/p&&p&&br&&/p&&p&同时还支持富媒体内容编辑、观点打赏和观点分享,甚至自带裂变神器:免费邀请+分销,粉丝增长裂变不在话下。&/p&&p&&br&&/p&&p&&br&&/p&&p&l 圈子&/p&&p&&br&&/p&&p&帮助知识分享者搭建一个以知识为中心的圈子,带领粉丝一起输出高质量的知识,培养社群KOL,形成圈层文化,并采用文字、图片、语音和视频等富媒体方式分享知识,实现知识的持续变现。&/p&&p&&br&&/p&&p&想在消费者上不断重复地构建强粘性关系,实现多次消费,知识圈将能为你实现真正的粉丝沉淀,帮助小V从0到1构建属于自己的“圈子”。&/p&&p&&/p&
2016年以来不断涌现的知识付费产品引爆了知识分享经济的热度,其中不同领域的大V们的成绩斐然: 《李翔商业内参》在得到APP正式上线,上线48小时后订阅金额超过400万;上线两周就获得了5万+的订阅,吸金超过1000万。 马东的《好好说话》音频课程在喜马拉雅F…
&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18fe4ae8fbbe090322dbe6e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2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18fe4ae8fbbe090322dbe6e_r.jpg&&&/figure&&p&当今是一个知识爆炸、终生学习的时代, “学什么”、“如何学”比“学习本身”更重要。要改变观念,从解决问题为导向,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并且将其变现。本章节将从2各方面来阐述。&/p&&p&&br&&/p&&p&&b&1、寻找知识源头,提升阅读质量&/b&&/p&&p&&br&&/p&&p&读书不仅在于量,更要注重于质。就如同那句话说的:&b&量变引起质变。&/b&很多大神,在自己看了几本书之后,就告诉你,不需要看很多的书,看一两本就够了。其实,这对于那些一年都看不了一本书的人来说,就是扯淡。就好像,他已经吃了九个馒头,在吃第十个馒头的时候,感觉自己已经吃饱了,于是就觉得,前面的九个馒头都没必要吃,只要吃第十个馒头就可以了,还把这个理论分享出来给你。事实上,没有前面的九个馒头垫底,怎么会在第十个馒头的时候,就吃饱呢。&/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1cbc1a60ac8dc39cb7839f8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83& data-rawheight=&34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3&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1cbc1a60ac8dc39cb7839f8_r.jpg&&&/figure&&p&&br&&/p&&p&&br&&/p&&p&古典在书中将信息分成了四种:&/p&&p&&br&&/p&&p&(1)一手信息&/p&&p&一手研究论文,行业学术期刊,行业最新数据报告;行业大牛的最新观点等。&/p&&p&&br&&/p&&p&(2)二手信息&/p&&p&二手知识是指忠实转述一手知识,含金量也很高。例如名校教科书,以及一些经典的书和文章,还有专家推荐的书单和文章,不过在天朝,专家比较少,砖家比较多。&/p&&p&&br&&/p&&p&(3)三手信息&/p&&p&三手信息为传播而简化和极端化观点的陈述。例如畅销书。&/p&&p&平常我们阅读的畅销书其实已经是第三手的信息了,是为了传播而简化的陈述。比如《异类》这本书就是抓取了“一万小时定律”这个理论,变成了一本书。&/p&&p&&br&&/p&&p&(4)四手信息&/p&&p&四手信息是出于各种动机充满个人经验的情绪化表达。 &/p&&p&我们平常花了很多时间阅读的公号文章,各大平台自媒体的文章,其实都是第四手的信息。&/p&&p&&br&&/p&&p&最近很火的咪蒙,开了一个在线培训课,能让你月薪上万的。咪蒙写的,基本就属于三四手知识,看起来很爽,但是看完之后,发现没什么鸟用。但是咪蒙本身还是很牛逼的,人家是山东大学中文系硕士毕业。毕业论文《阮籍诗歌与玄学本体论》,一堆“有”、“无”、“形”、“名”balabalabala成功把答辩老师们闪晕。人家只是为了迎合读者才刻意改变自己的写作风格。&/p&&p&&br&&/p&&p&在知识爆炸的时代,想要提升自己的输入质量,最好的方式是能够辨别一二三四手信息,寻找一手信息,走向知识的源头。因为知识的源头是知识刚被创造出来的地方,知识浓度和质量都是很高的,有丰富的底层逻辑和基础概念。&b&我们应该尽量多读一二手信息,少看三四手信息。&/b&&/p&&p&&br&&/p&&p&&b&2、如何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b&&/p&&p&&br&&/p&&p&&b&(1)站在知识源头,萃取知识晶体&/b&&/p&&p&&br&&/p&&p&现在很多人都知道读书的重要性,确实每天抽出时间来阅读,效果却不太好,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他们缺乏思考。相对于思考来说,阅读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因此很多人,宁愿花很多时间去阅读,而不愿意先停下来思考这三个问题思考“为什么要学”,“学什么”,以及“如何学”。&/p&&p&&br&&/p&&p&古典总结了一套读书方法:功利读书法。阅读要带着极强的目的性,这样才能提高阅读的效率。&/p&&p&&br&&/p&&p&功利读书法以解决具体问题为目标,按需分配地读书,具有极强的目的性。&b&真正能提高心智的东西,难度会偏中,读起来不会那么舒服。&/b&这就需要我们看书时,不要只从书的第一页开始看起,那样速度太慢,而且效率不高。拿到一本书,可以先看序言,大概知道这本书讲什么,作者需要传达给读者什么信息,然后再看目录,标注一下哪些是重点,哪些是自己不必细看的内容。然后再切入重点章节,系统的学习。&/p&&p&&br&&/p&&p&带着问题去看书,不仅可以筛选自己需要的书,还可以提高阅读速度和效率。&/p&&p&另外,很多人只是读书,却很少输出。因此在需要调用知识时,却什么也想不起来。&/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0eda219c17a06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95& data-rawheight=&3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5&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0eda219c17a06_r.jpg&&&/figure&&p&&br&&/p&&p&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古典总结“输出知识晶体”这个方法。&/p&&p&&br&&/p&&p&“知识晶体”:将零散的知识根据某种结构,构成一个稳定的架构。当你需要调取用到知识时,可以直接调取知识晶体。&/p&&p&&br&&/p&&p&书中例举了一个90后的小朋友,采用知识晶体的模式,已经成为了日新10万的企业咨询家,可以搞定大部分企业家。&/p&&p&&br&&/p&&p&&b&其实不管什么行业,出现的问题就那么多,关键是要把那些问题的答案熟记于心,并且灵活运用。下次遇到同样的问题,可以直接把答案甩出去。很多人为什么明明记得就是讲不出来,就是缺少知识晶体,提取知识的能力差。&/b&&/p&&p&&br&&/p&&p&提高认知效率的三个步骤:&/p&&p&&br&&/p&&p&&b&1、找到知识源头&/b&&/p&&p&&br&&/p&&p&&b&2、极其功利的读书&/b&&/p&&p&&br&&/p&&p&&b&3、萃取知识晶体&/b&&/p&&p&&b&(2)联机学习:成为知识的路由器&/b&&/p&&p&&br&&/p&&p&学习有如下3种不同的学习思路:&/p&&p&&br&&/p&&p&&b&·单机学习,也就是自学:自己发现问题,然后自己找答案;&/b&&/p&&p&&br&&/p&&p&&b&·联机学习:和同行交流,用答案换答案;&/b&&/p&&p&&br&&/p&&p&&b&·跨界联机学习:跨行学习交流,用答案换答案。&/b&&/p&&p&&br&&/p&&blockquote&如何判断自己是哪一种学习思路?可以看看自己遇到问题的第一反应:&/blockquote&&p&&br&&/p&&p&&b&·遇到问题,苦思:“这可怎么办?”想一晚上不得;&/b&&/p&&p&&br&&/p&&p&&b&·遇到问题,找书:“哪里有答案?”开始通过网络、书来找资料;&/b&&/p&&p&&br&&/p&&p&&b&·遇到问题,找人:“谁最有可能知道这个答案?在这之前我要准备些什么?”然后准备沟通,提出高质量的问题。&/b&&/p&&p&&br&&/p&&blockquote&大部分人都是单机学习者,遇到问题,自己一个人冥思苦想,也不去寻求别人的帮助。在信息闭塞的年代,自己学自己悟,才是真本事。&/blockquote&&p&&br&&/p&&p&联机学习是效果最快的学习方式,信息爆炸时代,一定不要闭门造车,需要借用和整合他人的答案。联机学习者需要具备一个底层的学习心态,走出自己的熟悉的认知领域里,去联机高手,减少习惯性的防卫,接纳新的认知。&/p&&p&&br&&/p&&p&古典举了联机学习高手李小龙。李小龙只用了5年的时间,依靠联机学习,实现自我跃迁,从默默无闻成为了唐人街的一代高手。&/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fcc1bc30fcd11a1be87cc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3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fcc1bc30fcd11a1be87cc_r.jpg&&&/figure&&p&&br&&/p&&p&&b&尝试搭建自己的联机学习网络,加入优秀的圈子,与优秀的人联机学习,这样的学习效率会比你一个人闭门造车要高效地多。而且,每一次联机学习,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收获。&/b&&/p&&p&&br&&/p&&p&&b&(3)以问题为中心,做一个终身提问者&/b&&/p&&p&&br&&/p&&p&我们不能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还要去思考“为什么要学习”。我们不需要懂得所有的知识之后,才开始动手解决问题,需要先知道问题是什么,然后根据问题去寻找答案。&/p&&p&&br&&/p&&p&学习和思考都是一件反人性的事情,如果一个知识不能用来解决问题,那就不值得学习。需要学习什么,关键在于你想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我们需要的是能够解决问题的知识。&/p&&p&&br&&/p&&p&遇到了问题,一方面我们要专注,另外一方面又强调多元,那么什么情况下该专注,什么情况下又该多元呢?古典在书中回答了这个问题。&/p&&p&&br&&/p&&p&&b&专注于你的问题,调用多元知识;&/b&&/p&&p&&br&&/p&&p&&b&在目标上专注,爱手段上多元。&/b&&/p&&p&现在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那么,该怎样去应付知识折旧?作者提到了3点:&/p&&p&&br&&/p&&p&&b&1、多读一些不容易折旧的经典,例如一二手知识&/b&&/p&&p&&br&&/p&&p&&b&2、不断更新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接受新事物。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b&&/p&&p&&br&&/p&&p&&b&3、学会提问&/b&&/p&&blockquote&提问能力也是一项很重要的能力,而且还有人专门写了一本书---学会提问。(&i&呜呜呜,可是我还没看,看了的童鞋,可以一起交流一下哦。&/i&)&/blockquote&&p&&br&&/p&&p&古典在这本书中也提到了提问的好处;&/p&&p&&br&&/p&&p&&b&1、提问能促进思考。提问的能力,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思考深度&/b&&/p&&p&&br&&/p&&p&&b&2、提问可以到逼你更新知识。&/b&&/p&&blockquote&有些问题,看似很难,但你对于那些难点进行提问,有可能就顺利地解决了。阿里巴巴也是解决问题入手的,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QQ也是解决了人的交流问题。 &/blockquote&&p&&br&&/p&&p&&b&顶级高手都是以问题为导向进行学习,而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b&&/p&&p&&br&&/p&&p&&b&(4)知识IPO:把知识变现成价值&/b&&/p&&p&&br&&/p&&p&IPO除了代表知识变现成价值。&/p&&p&&br&&/p&&p&&b&I:输入问题(Input a question),以持续解决问题为目标;&/b&&/p&&p&&br&&/p&&p&&b&P:解决问题(Problem solving),以整合多学科知识为手段;&/b&&/p&&p&&br&&/p&&p&&b&O:输出产品(Output),通过咨询研发、授课整合和写作,让思想产品化。&/b&&/p&&blockquote&如何设计自己的知识IPO?&/blockquote&&p&&br&&/p&&p&&b&第一步,你必须有一个真实的、高价值,并且有可能被解决的问题(I)&/b&&/p&&p&&br&&/p&&p&&b&第二步,不是要学习知识,而是要解决问题(P)&/b&&/p&&p&&br&&/p&&p&很多人沉迷于收集资料,但是却很少看。要以解决问题为标准,学习一个知识,首先要看这个知识对自己有没有用,如果当下有用,那就马上用起来,如果以后有用,那就做个标记,收藏起来,以后查看。&/p&&p&&br&&/p&&p&&b&第三步,输出倒逼输入(O)&/b&&/p&&p&&br&&/p&&p&把解决问题的结果传播出去,这个过程不仅可以使你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还能兑换价值,让更多的人知道你有这个能力,扩大自己的影响力。&/p&&p&&br&&/p&&p&&b&不要总是想要憋大招,从小招开始做起。&/b&不能写一本书,就写一本文章;不能写一篇文章,就写一段话。写不出一段话,那就写一句话。慢慢的积少成多,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可以构建起自己的知识体系了。&/p&&p&&br&&/p&&p&&b&不要害怕分享。&/b&只要你敢于分享,你就比绝大多数人要强了。同时,分享还可以帮助别人解决问题。最好的检验输入的方式就是输出,而检验输出的最好方法,就是实际解决一个问题。帮别人解决问题,看似是他人获益,但是自己也重新打磨了思想,修正了很多错误,促进自己的思考,自己的收益更大。&/p&&p&&br&&/p&&p&当你搭建了自己的知识体系,有自己的原创内容,知识变现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p&
当今是一个知识爆炸、终生学习的时代, “学什么”、“如何学”比“学习本身”更重要。要改变观念,从解决问题为导向,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并且将其变现。本章节将从2各方面来阐述。 1、寻找知识源头,提升阅读质量 读书不仅在于量,更要注重于质。就如同…
&p&&b&一、引子&/b&&br&&/p&&p&先来看一串数字。截至日,在“得到App”上,李笑来开设的每天更新类专栏“通往财富自由之路”已获得124289人订阅,每人年费为199元,合计销售额接近2473万元。在知乎Live上,王崇旭主讲的一次性语音讲座“人人能学会的 App 时间管理术”一个月的时间已有7994人参与,每人19.9元,合计销售15.9万元。&br&&/p&&p&李笑来是谁,王崇旭又是谁?他们是怎么做到的?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p&&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9527a54aea4623a6fadab_b.jpg& data-rawwidth=&592&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2&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9527a54aea4623a6fadab_r.jpg&&&/figure&&p&(图 得到App专栏列表 /wanttofree于日截图)&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99f9b0d1af_b.jpg& data-rawwidth=&597&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7&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99f9b0d1af_r.jpg&&&/figure&&br&(图
知乎Live 讲座“人人能学会的 App 时间管理术
/wanttofree)&br&&/p&&p&&b&二、关于时代的新浪潮&/b&&br&&/p&&p&小米的创始人雷军说:“站在风口,猪都能飞起来。”结果是,凭借着对风口的成功把握,小米硬是从0到1做成了今天拥有巨大影响力的公司,培养了大批的米粉。把握风口的能力将决定了你是能乘风而起的“飞猪”,还是一只在地上待宰的猪。至于那些连“风口”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人,自然就地失去了把握风口的机会,更别提腾飞了。&br&&/p&&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add23dea71f_b.jpg& data-rawwidth=&586& data-rawheight=&44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6&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add23dea71f_r.jpg&&&/figure&&br&(图:雷军关于风口的理论 /wanttofree整理)&br&&p&每一个时代的风口都是社会发展到特定阶段所积蓄的势能所造就的,因而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浪潮。作为21世纪新经济的代表,互联网已经从从网上虚拟化到线上线下结合(O2O),并成功渗透到几乎所有领域,用“互联网+”的方式对其进行升级再造。回顾过去,互联网造就的大风口包括门户网站(新浪、搜狐、网易)、电子商务(阿里巴巴、京东)、网络游戏(腾讯、网易、征途)、即时通讯/社交(QQ、微信、微博)、团购(美团、点评)、直播(映客、快手、陌陌)、O2O(美团外卖、饿了么)、在线教育(MOOC)、网红经济、共享经济(滴滴打车、摩拜单车)……&br&&/p&&p&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只有“变化”本身。风口不断切换,作为普通的个体,尽管我们没法去造就一个时代,至少我们可以去拥抱它——当然前提是,你知道风口在哪里。因为“先知先行者之所以能成功,正是因为他们在收割后知者的红利”。&/p&&p&&b&三、互联网迎来“内容创业”和“知识变现”爆发风口&/b&&/p&&p&&b&1、李彦宏将“内容分发”确立为百度的年度重心&/b&&/p&&p&日,百度CEO李彦宏发布了一封名为《迎接新时代》的内部信,对于百度在2017年内要做些什么进行了展望,其中最大的篇幅在讲“内容分发”。另一背景是,今日头条在短短几年时间内,依靠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精准的自动信息推荐,已经成长为参天大树,估值超过100亿美金。&/p&&p&根据2016年10月公布的数据,今日头条共有超过5.8亿用户,日活用户超过6300万,单用户日均使用时长是超过76分钟,2016年全年收入有望达100亿元。这是一个在传统媒体中仅次于CCTV和湖南卫视的数据;而在头条所处的互联网企业里,100亿的广告营收也远超传统门户网站新浪,甚至在逼近腾讯。更让百度放心不下的,今日头条确定的来发展目标,与百度当前的广告营收数字很接近:20%的市场份额,2020年前收入100亿美金。&/p&&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1f783d4e272dd41ec54cf67a838f4116_b.png& data-rawwidth=&545& data-rawheight=&29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5&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1f783d4e272dd41ec54cf67a838f4116_r.jpg&&&/figure&(图 百度内容生态 /来自网络)&br&&p&等等,超级玩家的“内容分发”战略意味着什么?超级App的“内容分发”建立在优质内容的基础上,例如今日头条在2016年至少投入10亿人民币补贴头条号上的短视频创作者,给予每一条优质原创短视频至少10万次加权推荐。是的,原来一直免费传播的内容,从今天起有可能因“内容”本身获得巨额回报。&br&&/p&&p&&b&2、马化腾确认微信公众号即将推出“付费阅读”&/b&&/p&&p&如果说你已经不常用百度,也对今日头条推荐的大众化内容不感冒,至少微信你应该是无法回避的。根据笔者(wanttofree)自己和身边的许多朋友使用App的数据统计,微信都已经是大家手机里打开次数最多、占用时间最长的超级App了,这一结果与CNNIC最新发布的调查报告一致。&/p&&p&除了用微信联系朋友 ,通过朋友圈分享和点赞,人们也习惯了关注公众号后阅读每天的公众号更新内容。擅长写“爆文”的作者可以通过公众号发布文件,进而通过朋友圈等进行“病毒式”传播,进而获得大量的关注,产生巨大影响力,然后通过影响力来建立属于自己的社群,属于自己的品牌,属于自己的变现模式,著名的例子包括罗辑思维、吴晓波频道、插坐学院、咪蒙等等。&/p&&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d673b4ee14c2a1ee5b97c0917a21efc0_b.jpg& data-rawwidth=&518& data-rawheight=&2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8&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d673b4ee14c2a1ee5b97c0917a21efc0_r.jpg&&&/figure&(图
CNNIC报告指出微信是网民最常用的APP
图/CNNIC)&br&&p&日,著名科技blog作者keso(洪波)在他的公众号“keso怎么看”中发了一篇文章,介绍了他将入驻科技媒体36kr的收费频道“开氪”并开设名为“keso的互联网洞察”的专栏的事,专栏每年订阅费用为每年199元(定价与得到App里的专栏年费一致)。鉴于keso的影响力,随后引发了一波关于微信付费阅读的小高潮。引起人们兴趣的是在keso的朋友圈信息下面,“Pony马化腾”留言说“应该等微信公众号付费计阅啊”,在keso指出“测试太久”之后,Pony马化腾又说“已经反馈,争取加快。”&/p&&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5f9c3709d3ceb3469d0dbe41f46e687a_b.jpg& data-rawwidth=&461& data-rawheight=&7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1&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5f9c3709d3ceb3469d0dbe41f46e687a_r.jpg&&&/figure&&br&(图
腾讯创始人Pony(马化腾)确认即将推出微信公众号付费订阅服务)&br&&p&可以说,微信公众号已然成为机构和个人建立与粉丝联接的最重要“联接器”,是中国互联网上“内容分发”的最主要平台之一。此前推出的“赞赏”功能只能部分解决内容产出和回报问题,但由于“赞赏”具有强烈的随机性,回报并不稳定,远称不上“变现”。当前各大微信公众号运营者更多是依靠公众号建立起的强大影响力,进而通过电商、广告、O2O(引导至线下交易,如培训行业,服务行业)。&/p&&p&现在,在多个平台已验证了“内容本身就是商品”——内容变现的可行之后,微信公众号推出“付费订阅”服务则是顺利成章的事。可以预期,对于大部分具有原创能力的公众号,有可能不需要离开“微信”本身即可完成其内容的变现,这也将推动微信朝着最大的“付费知识交易平台”这一方向发展,而微信也将为公众号的变现提供更为丰富的手段。&/p&&p&&b&四、欢迎进入“知识变现”的时代&/b&&br&&/p&&p&随着百度和腾讯这样的超级玩家加入,优质的内容资源将成为内容分发平台的争夺对象。如果说过去的内容创作更多是依靠专业平台或机构生产,如今则是新媒体和自媒体的时代,许许多多具有独特个性且能创造有价值内容的“个人品牌”将在内容产业的繁荣中迎来春天。&br&&/p&&p&让我们回过头来,再看看本文开篇介绍的李笑来在得到App专栏和王崇旭在知乎的Live讲座。要知道,得到App上的专栏和知乎Live上的讲座都是数字化的虚拟产品,内容”只需一次生产,便可多次销售“,因此随着时间的延长,可以预期“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专栏很快突破2500万元,全年销售超过3000万元是大概率事件。需要指出的是这个专栏仅仅是李笑来知识输出的其中一个渠道,事实上李笑来还运营了“新生大学”和“一块听听”的平台,以及多个收费社群。&/p&&p&而“人人能学会的 App 时间管理术”在讲座结束后依然可以持续销售,在2017年内超过20万元也是可以预期的,需要再次指出这仅仅是一次讲座的收入,一位优秀的讲者在一年里是有可能开出许多次不同主题的讲座的。&/p&&p&可能你看过一本畅销书《把时间当作朋友》从而知道“李笑来”这个名字,但在我身边朋友的调查中,知道李笑来的人仍不超过1/4。至于上面提及的另一位主讲者王崇旭,如果不是专门去检索,相信大部分人并不知道他到底是谁。&/p&&p&重点这在这里,一位知名度或社会影响力极低的讲者王崇旭,可以通过一场在线讲座输出自己在某一方面的“知识”,便可获得超过大部分人年收入的回报;而具有较高影响力的李笑来,可以通过专栏在一年内获得超过大部分一辈子所能拥有的财富。&/p&&p&一个全新的时代来临了,欢迎进入&b&“知识变现”&/b&的时代。&/p&&p&&b&五、是什么促成了“知识变现”时代到来&/b&&br&&/p&&p&没有人会否认“知识“的价值。至于为什么在很长时间里,知识并不值钱?社会上既缺少对知识产权的尊重,也缺少对普通人的“知识变现”渠道。情况近年来逐步改变,而一点一滴的”量变“逐步积累,终于导致了今天的”质变“。&/p&&p&&b&1、移动互联网的高渗透率产生了阅读学习的新形态&/b&&br&&/p&&p&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日发布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31亿,相当于欧洲人口总量,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3.2%,中国互联网行业整体向规范化、价值化发展,同时,移动互联网推动消费模式共享化、设备智能化和场景多元化。&/p&&p&由于移动互联网便捷的特性,过去人们无所事事的大量碎片化时间如今都被智能手机为代表终端设备所占据,站台、车厢、餐桌、电梯间乃至洗手间都成为人们低头看手机的地方,碎片化阅读和移动学习成为习惯。&/p&&p&一方面,因为碎片化时间的利用,人们花在互联网上的时间消费大大增强,另一方面,由于移动和碎片化的需要,互联网上广为流传的内容必然是短小精悍的,让人在三五分钟内即可完成阅读和分享。&/p&&p&在信息爆炸的今天,碎片化信息漫天飞舞,大部分人都在不断接收良莠不齐的信息,具备很好鉴别和信息消化能力的人更是凤毛麟角。因此,优秀的内容分发渠道(或内容分发平台,如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将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p&&p&知识含量高的真正优质内容是时代的金矿,不光是终端用户需要它,内容分发渠道也需要它。&/p&&p&&b&2、正版数字内容集中化促进了知识产权的价值回归&/b&&br&&/p&&p&我们看到,曾经在互联网下载mp3是互联网的主要流量,而大量mp3的传播中出品方(音乐人、发行公司)难以收到与之相应的回报;曾经在互联网上大大小小的视频网站大量播放盗版剧,鲜少真正投入生产优质内容。如今数字音乐平台经过整合,只留下为数不多的两巨大,分别是腾讯系(QQ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阿里系(虾米、阿里星球),他们基本瓜分了数字音乐版权;视频网站经过撕杀,也只留下真正有影响力的若干巨头,正版片源成为视频网站的核心竞争力。&/p&&p&与此同时,包括微信公众号通过支持“原创”的生产和监督机制,都在极力推动原创知识产品和知识产权实现价值回归。越来越多的人除了愿意花金钱买时间,也开始养成花钱买“知识”的习惯。&/p&&p&&b&3、支付渠道的极度便利推动国民形成快捷支付习惯&/b&&/p&&p&与数字内容回价回归相伴的,则是近年来我国在支付工具上的创新,其中电子商务带动了支付宝,人们在线上线下的电商交费中大量使用;微信凭借社交优势固有的用户粘性,通过抢红包等游戏化手段使微信支付彻底渗透到中国几乎所有的移动互联网用户,并在小额支付场景中取得领先。支付宝和微信协力构建了极度便利的支付渠道,培养了人们形成快捷支付的习惯。&/p&&p&根据CNNIC最新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手机支付向线下支付领域的快速渗透,极大丰富了支付场景,有50.3%的网民在线下实体店购物时使用手机支付结算。如今,在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大部分消费行为通过一部手机即可完成,包括交通出行和酒店、商场便利店消费、餐饮服务业消费等等。&/p&&p&&b&4、个人品牌的崛起,越来越多的达人“为自己代言”&/b&&br&&/p&&p&过去,只有官方媒体和大机构才具有足够的“公信力”,过去十年,随着博客(Blog)、微博兴起,一大批的大V获得了数以百万的关注,成为信息传播中的关键节点,在学术上称为KOL(key opinion leader,意见领袖)。近两年,随着直播等媒体形态的崛起,大量“有趣”的人在这些平台上有意无意地触发了病毒传播的开头,成功地获得了大量的关注,成为“网红”。&/p&&p&进一步地,微信推出的订阅号,以及各大媒体平台的自媒体服务(例如百度的百家号、今日头条的头条号),吸引了许多真正有才的人成为“自媒体”,通过持续的高质量内容输出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其中的佼佼者们已经成功构建起属于自己的“个人品牌”(或称为“自品牌”)。&/p&&p&我们看到,越来越多在传统行业中获得成功的人士转型建立属于自己的品牌和社群,例如媒体人罗振宇的“罗辑思维”、财经作家吴晓波及其“吴晓波频道”、CCTV节目主持人王凯及其“凯叔讲故事”、连续创业者/投资人李笑来及其“新生大学”等。&/p&&p&同时,我们也能看到,更多的则是过去默默无闻并不知名的专业人士,凭借自己在某一领域的专长,对持通过在行、问答、知乎、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进行专业的知识创作,影响一批人,即可建立起自己的“个人品牌”,并进一步地进行基于知识的变现和运营,包括接受文章打赏、在内容里植入广告、进行付费问答、开设付费专栏和举办在线讲座等等。&/p&&p&区别于大V,网红和娱乐化色彩浓厚的“大咖”,我更喜欢用“达人”来称呼这批坚持有价值内容(即“知识”含量较高)创作和分享的人们。每一位达人所建立的”个人品牌“都有其鲜明的个性化特征,其粉丝(受众)正是因为这个人而关注,并愿意为之付费。这区别于过去只关心机构而较少关心个人的品牌传播与认知习惯。&/p&&p&达人们输出的文章/音频/视频都让人看到背后是一位形象具体有血有肉的人,他们传递的信息深深地嵌入了个人的色彩,如人们已经知道了李笑来总是结合自身的经验分享如何学习进阶,keso根据自己对互联网的理解分享自己的洞察,王凯用自己的声音给小朋友们讲有趣的故事……&/p&&p&概括起来,越来越多达人在各个平台分享有价值的内容(即“知识”),他们鲜明的个性和特点使其生产的内容具有强烈的“个人品牌”属性,因而能吸引趣味相投的千千万万个体读者。消费者通过手机不时关注和刷新,利用碎片化时间阅读和分享,通过微信、支付宝便捷地完成付费。知乎live上的大部分讲座定价为9.9元,这对于许多人只需通过微信零钱进行支付,三秒即可完成整个过程,以上构成了一个关于“知识变现”的完美闭环(生产、流通、支付、消费、分享)。&/p&&p&&b&六、个人品牌实现“知识变现”的形态、平台&/b&&br&&/p&&p&&b&1、“知识”产品的形态&/b&&/p&&p&首先,需要知道,“知识”与其他物理财富一样是一项重要的资产,无论对于个人还是组织。知道了“知识”是资产,才能理解知识为什么可以变现,以及知识是如何才能变现的。&br&&/p&&p&“知识”本质上是一种隐性的东西。每个人通过学习、实践和思考都会形成自己的知识,这些知识不像那些可见的物质化资产,它是“隐性”的。个人输出的知识通常备具强烈的“个人品牌”属性,这是其他的实物化商品所不具备的。任何人如果不把自己的“知识”显性化,没有人知道他是否学富五车,抑或才高八斗。要使“知识”能够变现,将知识进行输出和展示便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也就是需要把“知识”进行“产品化”。&/p&&p&通常地,在互联网上,适合于“个人品牌”进行知识输出的方式包括文字,语音和视频。&/p&&p&1)文字的产品形态包括撰写微博、发表日志、评论(书评、影评、时评)、专栏或连载,承载文字类内容的平台包括微博、微信公众号、简书、豆瓣、头条号等。&/p&&p&2)语音的产品形态通常是实时的主题广播、基于语音的讲座、基于语音的专栏、基于语音的问答等,承载的平台包括喜马拉雅、得到App、知乎live、分答等。&/p&&p&3)视频的产品形态则包括短视频、视频直播、PGC短剧等形式,承载的平台有优酷、爱奇艺等视频平台、以及秒拍、快手、今日头条等短视频平台,还有如熊猫TV、陌陌、一直播、NOW等诸多在线视频直播应用。&/p&&p&当然,互联网上还有一种最常见的媒体是图片,目前来看基于图片的输出和变现尚无很好的案例。另外,果壳网推出的“在行”很巧妙地选择了线下面对面交流的方式进行知识变现,这对于满足一些需要解决个性化问题的场景具有独特的效果。&/p&&p&&b&2、知识变现的主要平台及其手段&/b&&/p&&p&知识变现,本质上就是“知识产品”的销售。个人品牌的知识变现,已经有诸多渠道,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包括微信公众号、微博、知乎等等,其展现的形态分别有图文类型的文章、专栏,音频类型的讲座、专题(专栏)、视频类型的短视频、课程教学视频和视频直播,此外还包括群聊和线下的面对面交流。&br&&/p&&p&在知识变现方式上,除了最为传统的广告,分别有赞赏、付费阅读(单篇文章)、付费订阅(专栏,连载)、讲座购买、课程购买、道具付费、付费问答、付费咨询、收费社群等。&br&&/p&&p&在代表性知识变现平台和应用上,包括了微信公众号、微博(自媒体)、头条头、百家号、网易号等专栏、简书、得到、知乎Live、一块听听、分答、喜马拉雅、跟谁学、小密圈和在行等等,不同的平台对应着不同的知识变现方式。可以预期,随着微信和百度加强内容分发和并推出付费内容服务,将进一步增加知识性内容变现的渠道,丰富变现手段,助推个人品牌“知识变现”的发展。&br&&/p&&p&必须指出,还有一些可以将影响力变现的代表性平台/应用,比如一类是视频直播和短视频应用,也就是各类娱乐网红的聚集地;一类是短视频应用,由于时长较短难以承载“知识”更适合于传递“信息”;另一类是提供各类小说连载的小说网站。之所以不把这几类列入“知识变现”的平台,首先是他们通常提供的内容通常不是有价值的“知识”——除了消耗观众和读者的时间,鲜少产生“知识”价值的传递;其次是聚集于这些平台的内容输出者并非本文所定义的“达人”,二是在使用这些平台时,用户并非是“学习者”的角色。&/p&&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a2bb0d2a72f31658cdd37ff49e1f1d0c_b.png& data-rawwidth=&775& data-rawheight=&3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75&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a2bb0d2a72f31658cdd37ff49e1f1d0c_r.jpg&&&/figure&(图: 知识变现的代表性平台及变现手段 / wanttofree整理制作)&br&&p&&b&七、“知识变现”模型和理论支持&/b&&br&&/p&&p&&b&1、知识变现模型&/b&&br&&/p&&p&从知识变现模型图可以发现,知识变现是一个生产与消费的过程。&/p&&p&从用户角色上,关键的角色是从事内容制作与输出的“达人”,其次是广大的受众群体(读者/观众/听众),进而是由这些受众群体转化而来的付费用户(粉丝)。&/p&&p&总体的变现分为三个阶段,一为知识产品的“制作输出”;二是基于知识产品的运营推广,即“引流”,目标是增加曝光度,提升影响力,建立个人品牌;三是实现知识产品的变现,方式是将知识产品通过支持变现的平台和渠道进行输出,将众多关注者引导到变现平台,完成支付和消费。&/p&&p&我们可以看到,引流和变现是一个倒金字塔模型,这包括两层意思,一是98%的知识内容产品是免费输出的,2%为收费内容;二是98%以上的用户是免费用户,他们构成你的影响力范围,其中约2%是为你的内容产品付费的核心用户。&/p&&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fce1a5acd8d67d_b.png& data-rawwidth=&635& data-rawheight=&5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5&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fce1a5acd8d67d_r.jpg&&&/figure&&br&(图 个人品牌知识变现的模型 /wanttofree制作)&br&&br&&p&&b&2、知识变现可行的原因和理论支持&/b&&/p&&p&知识变现之所有具有想象空间,其中一个重要的特点是知识具备“一次生产,多次销售”的特性。当优质的知识内容生产出来之后,无论是以单次讲座、付费订阅、问答的形式,卖给一位用户与卖给一万位用户的成本几乎没有区别,因此对于生产知识的达人需要做的就是生产有价值的知识产品,建立起个人品牌,通过适当的变现渠道完成进行输出。&/p&&p&知识变现的另一个特点,是个体可以离开原先的权威平台背景而独立存在,具备特定专长的个人(即本文所指的”达人“)可以通过制作输出知识产品,通过宣传运营提升影响力,建立起独具特色的个人品牌。是的,你以前在工作和学习中所掌握的专长除了在正式工作中能产生价值之外,或者你的这些专长甚至无法获得正式工作岗位,却能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输出和变现。从知乎Live,喜马拉雅、在行、分答等众多平台上,已经可以看到许许多多有趣的知识分享案例。理解了这一点,许许多多人都有机会成为知识输出并进行变现的知识“达人”。&/p&&blockquote&&p&1000 名铁杆粉丝(true fans)即能支撑一项事业持续运转。&/p&&p&
——《失控》作者、“硅谷精神教父”凯文·凯利&/p&&/blockquot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491ae22547cfecf87c40_b.jpg&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3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491ae22547cfecf87c40_r.jpg&&&/figure&(图
1000名铁杆粉丝产生的价值 /来自网络)&br&&p&任何从事创作或艺术工作的人,例如:艺术家、音乐家、摄影师、工匠、演员、动画师、设计师、或作者等,只要能获得一千位忠实粉丝就能维持生活。这一理论在过去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但是在今天已完全具备可行的支撑。以得到App和36kr开氪专栏每年199元的定价为例,如果获得1000粉丝订阅即可获得约20万元的年收入,这在目前的中国已然是可以支撑基本的生活需要,况且“达人”们只要持续加强运营,铁杆粉丝有可能从1000提升到10000甚至更多。&/p&&p&&b&八、总结&/b&&br&&/p&&p&我们正处在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如今迎来个人品牌“知识变现”的风口。&/p&&p&本文先以李笑来在得到App专栏和王崇旭在知乎Live讲座作为引子,然后简单回顾了互联网发展的各个风口,结合李彦宏将“内容分发”确立为百度的年度重心和马化腾确认微信公众号即将推出“付费阅读”以说明“内容创业”和“知识变现”正迎来爆发的风口。接下来,深入分析了李笑来专栏和王崇旭讲座变现,指出“知识变现”的时代来临。&/p&&p&是什么促成了“知识变现”时代到来?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分别是:(1)移动互联网的高渗透率产生了阅读学习的新形态;(2)正版数字内容集中化促进了知识产权的价值回归;(3)支付渠道的极度便利推动国民形成快捷支付习惯;(4)个人品牌的崛起,越来越多的达人“为自己代言”。&/p&&p&知识变现时代并不是大V、大咖和网红的盛宴,因为他们输出的内容往往“知识”含量偏低;相反我认为这是众多“达人”的机会,只要你具备某一方面的专长,即可通过持续的知识内容输出建立个人品牌,并借助已经成型的知识变现渠道进行变现,这是时代给每个人提供的一个全新契机。为此,本文还总结了个人品牌实现“知识变现”的形态、主要平台和实现手段。进一步地,笔者提出了知识变现模型,并对知识变现可行的原因和理论支持进行了分析。&/p&&p&&b&后记&/b&&/p&&p&我是一个高校青年教师,关注时代发展,希望通过学习、实践、思考和分享让更多人“成为更好的自己”。&/p&&p&这篇文章可能是迄今为止最全面介绍个人品牌“知识变现”的文章。我想看完本文的你已经对知识变现这一概念以及如何知识变现的可行性有了基本认识。如果你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成为“达人”,期望建立起自己的个人品牌,并进行知识变现,这正是我思考和分享这篇文章的目的。&/p&
一、引子 先来看一串数字。截至日,在“得到App”上,李笑来开设的每天更新类专栏“通往财富自由之路”已获得124289人订阅,每人年费为199元,合计销售额接近2473万元。在知乎Live上,王崇旭主讲的一次性语音讲座“人人能学会的 App 时间管理术…
&p&今年10月12日,三节课创始人黄有璨在他的一篇题为《小马宋与李笑来的“自由人”之路》文章中提到,李笑来在和小马宋的接触中给小马宋的第一个建议就是,别再依赖于“做广告、做创意”来获取收入,做广告,本质上还是一种“出卖时间来换取收入”的行为,是不先进的,如果真的想要自由,小马宋需要有“睡后收入”。&br&&br&什么是睡后收入?李笑来曾经告诉我们:睡后收入是一种被动收入,指的是就算你睡着了,你的产品还在给你赚钱。你输出一次产品,就可以自动获得长久的收益。这让我想到,睡后收入用在如今如火如荼的知识付费领域实在再贴切不过。&br&&br&&b&为知识付费的时代已经来临?&/b&&br&在刚刚过去不久的喜马拉雅“123知识狂欢节”,喜马拉雅FM宣布,平台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其中,马东领衔的《好好说话》以单日销售额555万元夺冠,易效能《时间管理10堂课》以274万名列第二,第三是狂欢节当天开启预售的《梁冬私房笔记:庄子的心灵自由之路》。&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88cf97604c1cdcfb673a6_b.jpg& data-rawwidth=&865& data-rawheight=&55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65&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88cf97604c1cdcfb673a6_r.jpg&&&/figure&这是最近知识变现一个比较耀眼的案例,在2016年,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br&&/p&&p&以李笑来在罗辑思维得到APP上的课程——《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为例,截止日,订阅人数97530位,收益约1941万。&br&&br&今年9月13日,著名营销人李叫兽推出14天改变计划,799人/元,仅限500人,推出当天瞬间满员,39.95万顷刻入囊中。&br&&br&知识网红彭小六,在赤兔APP上的一节《我是如何用周末时间创业的》课程,定价9.9元,累计销售4590人/次,也就是说累积卖了4万多元。这对于他还是小额收入。他曾经开设的知识训练营,价格249元,付费人数达到823人,也就是说单天课程收入达到20w。&br&&br&另一个知识管理的大牛易仁永澄,创造了在10分钟内收入100万的记录……&br&&br&这些都是利用知识挣钱的大牛。在长尾领域还有很多利用各类知识和技能挣钱的人。这些案例给人一种错觉:知识变现的时代已经来临,而且钱还来得特别容易。&br&&br&&b&知识变现的领域十分广泛。&/b&&br&在时间管理、写作、沟通、自媒体、PPT、阅读、知识管理、结构思考、个人品牌、理财、整理术、知识管理、演讲等许多领域,知识都在以各种形式实现变现,可以是微课、训练营也可以是书籍。这些领域霸占着多位大牛(我们也可以称他们为“知识网红”),他们各自拥有很多粉丝。为什么他们能够超越普通人,获得知识变现的红利?通常分为两种。第一,他们在某个领域深耕多年,成为该领域的“专家”;第二,他们博览群书,善于总结、归纳、体系化,能够将其他人的知识及技能点梳理为自己课程,并通过自己的实践,将课程不断改进,从而使自己变成该领域的“博家”。并且,他们通常不属于任何公司。&br&&br&&b&为什么课程这么好卖?兴趣、技能&成长和钱。&/b&&br&比如,跟龚琳琳学唱歌,可能是源于兴趣和好奇;跟PPT达人学习PPT,则是希望获得该项职场技能;跟着彭小六学习知识管理,可能是希望通过习得的方法梳理自己的知识体系,使自己能够更有方向性、更快速地成长。而知识能比较容易变现的一个重要原因,还是钱。学习者希望学习过来人的经验,让自己也像他们一样,成为下一个知识网红,像他们一样开课、培训、挣钱。学员们的心理,知识网红们当然了解。他们的文章标题已经说明了一切:&br&《从200快1天到20w一天,我是如何用知识变现的?》&br&《我是如何在10分钟内收入100万的?》&br&《靠码字月入6位数,我的自媒体创业路线》&br&《这3项能力,让你成为月入10万的“手艺人”》&br&《年轻人,如何正道之第一个100万》&br&《如何从0开始写作转到15万》&br&&br&&b&谁在买这些课程?&/b&&br&职场人和即将走入职场的大学生,或者说,正在用时间换钱的大多数人们。实际上,只要有一颗想要成长的心,都可以成为这些课程的目标受众。一个人所需要的技能、一个人的兴趣总是有很多种,这让知识网红们拥有巨大的客户群。&br&&br&&b&“知识”价格不贵,但规模效应却能放大收益。&/b&&br&课程本身并不贵,甚至大多数是顺手的零钱,或者一餐饭的费用,学习的门槛大为降低,购买者能够很轻松地做出购买决定,即使购买后抽不出时间学习,也不会觉得心疼。&br&&br&知识网红的课程以线上课程或训练营为主。这些课程通常价格在500元以下,价格在1元、8.8元、9.9元、99元、199、249元不等。虽然不贵,但依靠规模效应,他们的收入依然可观。10月19日,李笑来在知乎Live的一节课《一小时建立终身受用的阅读操作系统》课,以1元的价格销售121220人/次,这几乎是很多职场人士一年的薪水。三节课创始人黄有璨一节《内容——从业者的能力进阶路径》的课程以19.8元的价格(但愿我没记错)卖了847次,加上课程中的打赏,也是不菲的收入。这类在线课程,只要链接还存在,就可能持续带来收入,完全就是“睡后收入”。&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fad94f3b4_b.jpg& data-rawwidth=&719& data-rawheight=&12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9&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fad94f3b4_r.jpg&&&/figure&这些线上课程通常以一节课(1-2个小时)、一周、两周、21天、3个月不等。除了线上以外,还有各类线下培训课程,以及多个知识IP联合授课。线下授课带来的收入通常并不可观,但却能帮助他们扩大影响力。&br&&br&&b&知识网红们抱团发展,多渠道分发,影响力不断扩散。&/b&&br&知识网红们不仅有自己的导流渠道(微博、微信等),并且形成一个头部内容创造者的联盟。这个联盟内,他们互为资源、互为渠道。一旦联盟中的某位IP发布新的课程,联盟者们都会利用自己的渠道(微博、微信)进行推荐。所以,他们大多数共享着很多粉丝,并形成一个不断外括的影响力圈。&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470da1b636b6ff640f48c_b.jpg& data-rawwidth=&1210& data-rawheight=&8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1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470da1b636b6ff640f48c_r.jpg&&&/figure&在分答、在行、知乎Live、得到、朝夕课程、喜马拉雅、赤兔、一块听听、职场充电宝、职场充电宝、网易云课堂、社群等知识分发平台,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淘淘课是干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