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入门啊。。。

用户等级:小学五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258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4-20 16:23
查看: 1531
物理不好的看过来~~~
【力 学 部 分】1、速度:v =S/t
2、重力:G=mg
3、密度:ρ=m/V
4、压强:p=F/S
5、液体压强:p=ρgh
(1)、F浮=F向上-F向下 (压力差)
(2)、F浮=G-F支 (沉底)
(3)、F浮=G (漂浮、悬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7、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8、理想斜面:F/G=h/L
9、理想滑轮:F=G/n(n表示绳子段数)
10、实际滑轮:F=(G+G动)/ n (竖直方向)
11、功:W=FS;W=Gh (把物体举高)
12、功率:P=W/t=Fv
13、功的原理:W手=W总
14、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
15、机械效率: η=W有/W总×100%
16、滑轮组效率:
(1)、η=G/ nF(竖直方向)
(2)、η=G/(G+G动) (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3)、η=f / nF (水平方向)
【热 学 部 分】
1、吸热:Q吸=cm(t-t0)=cmΔt
2、放热:Q放=cm(t0-t)=cmΔt
3、热值:q=Q/m
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 η=Q有效利用/Q燃料×100%
5、热平衡方程:Q放=Q吸
6、热力学温度:T=(t+273)K
【电 学 部 分】
1、电流强度:I=Q电荷量/t
2、电阻:R=ρL/S
3、欧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1)、Q=I?Rt(普适公式)
(2)、Q=W电功 (纯电阻电路)
5、串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R=R1+R2
(4)、U1/U2=R1/R2 (分压公式)
(5)、P1/P2=R1/R26、并联电路:
(1)、I=I1+I2
(2)、U=U1=U2(3)、1/R=1/R1+1/R2 [ R=R1R2/(R1+R2)](4)、I1/I2=R2/R1(分流公式)
(5)、P1/P2=R2/R17、电功:
(1)、W=UIt=Pt=UQ (普适公式)
(2)、W=I?Rt=U?t/R (纯电阻公式)
8、电功率:(1)、P=W/t=UI (普适公式)
(2)、P=I?R=U?/R (纯电阻公式)
【常 用 物 理 量】1、光速:c=3×10^8m/s (真空中)
2、声速:v=340m/s (15℃)
3、人耳区分回声:≥0.1s
4、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
5、标准大气压值:760毫米水银柱高=1.01×10^5Pa
6、水的密度:ρ=1.0×10?kg/m?
7、水的凝固点:0℃
8、水的沸点:100℃
9、水的比热容:C=4.2×10?J/(kg·℃)
10、元电荷:1.6×10^-19C
11、一节干电池电压:1.5V
12、一节铅蓄电池电压:2V
13、对于人体的安全电压:≤36V(不高于36V)
14、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
15、家庭电路电压:220V
16、单位换算:(1)、1m/s=3.6km/h
看看吧!对学物理有好处!!
【初中物理易错知识点】●平均速度只能是总路程除以总时间。求某段路上的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只能是总路程除以这段路程上花费的所有时间,包含中间停的时间。 ●密度不是一定不变的。密度是物质的属性,和质量体积无关,但和温度有关,尤其是气体密度跟随温度的变化比较明显。 ●天平读数时,游码要看左侧,移动游码相当于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定不变。只要是匀速直线运动,则速度一定是一个定值。 ●受力分析的步骤:确定研究对象;找重力;找接触物体;判断和接触物体之间是否有压力、支持力、摩擦力、拉力等其他力。 ●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了力,受力不一定改变运动状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受力也包含受平衡力,此时运动状态就不变。 ●惯性大小和速度无关。惯性大小只跟质量有关。速度越大只能说明物体动能大,能够做的功越多,并不是惯性越大。 ●惯性是属性不是力。 ●物体受平衡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这两个可以相互推导。物体受非平衡力:若合力和运动方向一致,物体做加速运动,反之,做减速运动。 ●压力增大摩擦力不一定增大。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有关,但静摩擦力跟压力无关,只跟和它平衡的力有关。 ●摩擦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强和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杠杆调平:左高左调;天平调平:指针偏左右调。两侧的平衡螺母调节方向一样。 ●1Kg≠9.8N。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只能用公式进行变换。 ●两个物体接触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还要看有没有挤压,相对运动等条件。 ●动滑轮一定省一半力。只有沿竖直或水平方向拉,才能省一半力。 ●画力臂的方法:一找支点(杠杆上固定不动的点),二画力的作用线,三连距离(过支点,做力的作用线的垂线)、四标字母。 ●动力最小,力臂应该最大。力臂最大做法: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一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 ●月球上弹簧测力计、天平都可以使用,太空失重状态下天平不能使用,而弹簧测力计还可以测拉力等除重力以外的其他力。 ●液体压强跟液柱的粗细和形状无关,只跟液体的深度有关。深度是指液面到液体内某一点的距离,不是高度。固体压强先运用F=G计算压力,再运用P=F/S计算压强,液体压强先运用P=ρg h计算压强,再运用F=PS计算压力(注意单位,对于柱体则两种方法可以通用)。
请关注【西安中考】微信号:sxzhongkao
咨询请加中考交流QQ群:
扫一扫或者长按下面二维码加入微信交流群
名校学霸师资、定制专属教学方案、陪伴式教学让孩子效率翻倍。
Powered by初中物理光学竞赛题(水中凹凸透镜汇聚问题).这两题看上去一样,为什么第7题选A第15题选B啊
初中物理光学竞赛题(水中凹凸透镜汇聚问题).这两题看上去一样,为什么第7题选A第15题选B啊7.右图中的容器内有一个凹面镜,容器内注满水,平行于主轴的光线经凹面镜反射后会聚于焦点,且焦点低于水面,设此时焦距为f.若其它条件不变,将水抽去,设焦距为f 1 .再在容器里注满折射率比水大的液体,设焦距为f 2 .则( ) A.f 1 =f = f 2 B.f 1 < f< f 2 C.f< f 1
f> f 2 第7题图 15 如图所示,在空气中平行于玻璃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会聚于主光轴的一点S,若把凸透镜浸没在水中,会聚点S’ ( ) (A)在S的上方,(B)在S的下方,(C)与S重合,(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这是高中的知识,光线从一种介质到令一种介质,其折射率是不同.第7题的光线完全没有发生折射,所以不会涉及折射问题.第8题的光线是从玻璃到空气,之后再是从玻璃到水中,其折射率当然会变.光线从空气到玻璃的折射率要比从水到玻璃中的大,再把光线反过来
我有更好的回答:
剩余:2000字
与《初中物理光学竞赛题(水中凹凸透镜汇聚问题).这两题看上去一样,为什么第7题选A第15题选B啊》相关的作业问题
往返直线C的路程是 2√(a&sup2;+b&sup2;)-(a+b) ……这是物理题么…… 、用数学的方法来解的话因为△为 一角30°的特殊直角三角形所以 初始与末位置 形成了直角 (以上为解题初始思路)然后……方法很多种…… 应付填空题的话…… 画图做就OK
不平衡了:液体会对浸入其中的物体产生浮力的作用,你肯定也有过游泳的经验,相信不难体会,一个手指的话也有浮力,只不过很小.液体对手指有向上的浮力,手指反过来会对液体有向下的压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个压力会通过液体传递到杯底,最终会对天平的不平衡“贡献”力量
害群之马嘛!英语固定用法啊!就是用sheep
你一定要多加练习,不管怎样,要多长时间才能做完,一定要把它做完,不能够偷懒,并且,做完后再去看答案,如果错了的话,把题目看透,自己订正,如果对了的话,也要看答案的过程,看看解题思路是否相同,若不相同的话,就把他的解题思路也看懂,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的.我建议你不要把初中奥数看的那么那么难,其实初中的奥数也只是一个陷阱,
凹凸透镜 凸透镜是中央部分较厚的透镜.凸透镜分为双凸、平凸和凹凸(或正弯月形)等形式. 薄凸透镜有会聚作用故又称聚光透镜,较厚的凸透镜则有望远、发散或会聚等作用,这与透镜的厚度有关. 将平行光线(如阳光)平行于轴(凸透镜两个球面的球心的连线称为此透镜的主光轴)射入凸透镜,光在透镜的两面经过两次折射后,集中在轴上的一点,
冰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保持在熔点(0℃),放在炉火旁和地窖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一样,都是0℃.放在炉火旁的周围温度较高,冰水混合物吸热较快,故熔化得较快.
下列有关浓硫酸的描述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露置在空气中的浓硫酸质量增加了 B.加热铜与浓硫酸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伸入浓硫酸中的木炭变黑了 D.用浓硫酸来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2.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根据有关信息判断不正确的是( ) 族 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V A ⅥA ⅦA 0
f=uN,摩擦力与摩擦系数和正压力成正比,这是初中物理的结论.其实这只是非常理想化、极度简化的模型,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起码这个公式只能应用于硬面物体间的摩擦,像水中船属于硬面与液体间摩擦,不能适用.实际上是速度越快,摩擦越小(因为正压力减小了),举个例子,打水漂的时候,速度越快,越不易沉入水中,说明摩擦小了,滑水也是
1.台风登陆时,风线与海岸线垂直,此时该同学看到云从南往北吹,所以该位置在台风的右半部分,又应为我国海岸线是一跳东北至西南的弧线,所以在登录点的西北部分2.一样,溶解度=溶质/溶剂,三个溶解度都相同3.音响的发声原理是磁化小磁铁,银行卡是通过巨大磁场磁化卡片,所以长期放置会导致银行卡磁场紊乱,无法使用4.应为沙尘暴密度
变大因为铁块带动水运动水增大了向下的压力
设此缸中有X勺水,原来的温度是Y而水壶中有无限的水,原来的温度是Z温差设为K=Z-Y比热容为cx*c*5=1*c*(k-5)(x+1)*c*3=1*c*(k-5-3)那么解得x=3k=20第一问:倒入7勺水,上升的温度C=7*20/(7+3)=14度.第二问:只能说,在水壶的水无限多的情况下,最多可以上升到和水壶里的水
⒈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小孔成像、影子、光斑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最大为3×10^8米/秒=3×10^5千米/秒⒉光的反射定律:一面二侧三等大.【入射光线和法线间的夹角是入射角.反射光线和法线间夹角是反射角.】平面镜成像特点:虚像,等大,等距离,与镜面对称.物体在水中倒影是虚像
2006年初中生物奥林匹克竞赛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卷面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 共50分)答题注意事项:1. 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2. 将第I卷的答案填写在“选择题答题栏”中,否则作零分处理.一、选择题1.下列哪种植物细胞死亡后还能够发挥其作用(
质量是0.4kg的铁块浸在温度保持在100℃的沸中,过一段时间后取出铁块并立即投入到质量是0.28kg,温度是19℃的清水中,混合温度是30℃.铁放出的热量=c·m·△t=0.4×(100-30)×c=水吸收的热量=c·m·△t=4.2××(30-19)解得c=462J/(Kg·℃)同理:若把这个铁块
〔题目〕柱形容器底面积是1分米2,高2分米,内装1千克的水.求:1、水的体积多大?2、水的深度多大?3、水对容器底有压强多大?(g=10牛/千克)m水 1kg1、V水=--=-------=10-3m3ρ水 1.0×103kg/m3 V水 10-3m32、h水=----=----=0.1mS器 10-2m23、P=ρ水
试题:http://zbsc.zbedu.net/blog/user_module/huangyb/main.asp?blog_id=13183答案:2006年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山东赛区初中决赛试题(课标卷)答案(刘洪斌、王明红)第Ⅰ卷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A D D D B
一、光的直线传播: 光在 真空 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3*10^8 m/s. 应用:影的形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的成因、激光准值等. 二、光的反射现象: 反射定律: 反射 光线与 入射 光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 光线与 入射 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 角等于 入射 角.在反射时,光路是 可逆的. (中间
光学:一凸透镜成像:凸透镜成像规律是指物体放在焦点之外,在凸透镜另一侧成倒立的实像,实像有缩小、等大、放大三种.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实像越大.物体放在焦点之内,在凸透镜同一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越小,像距越小,虚像越小 在光学中,由实际光线汇聚成的像,称为实像,能用光屏呈接;反之,则称为虚像,只能由眼睛感觉.有经验的
1、这个图是凸透镜的成像光路图,验证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所以可以根据凸透镜的成像提点来分析.看左边的物体放在了哪个位置,像对应成在哪个位置,像的倒立,大小有何变化,那些水平的倾斜的线(带有箭头)表示光的传播路径,2、当把物体放在距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在另一侧折射光线是不能汇聚的,所以不能形成对应的像点,不能成像.但是折初中物理怎么学(二)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初中物理怎么学(二)
辅导君与全国前十知名高校建立合作,汇集数...|
总评分0.0|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xe64e;加入VIP
还剩1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人教版初中物理_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_含答案啊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人教版初中物理_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_含答案啊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xe64e;加入VIP
还剩15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初中物理啊_百度知道
初中物理啊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光的传播方向一定会改变B 光从空气射入水里,光的传播速度会增大C 池水清澈时,人在岸边看到的池水的深度比实际的要浅些D 潜水员从水中看到岸上的树比实际的要矮些
人在岸边看到的池水的深度比实际的要浅些。是减小,光的传播速度会增大.错。垂直入射时光线不改变方向。B 光从空气射入水里。错。C 池水清澈时A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光的传播方向一定会改变
采纳率:66%
水的折射率大,折射角小,由于空气的折射率小.对A.错。不一定,若两种介质的折射率相同的话,方向就不会改变。B.错,v=c/n
空气的折射率比水的折射率小。C,所以光的速度是变小,所以折射角大,换而言之
C对……吧。A不一定,因为当入射角与法线形成的角度=0时 光传播的方向就和原来一样了。B肯定不对……D所成的虚象在实际物体的上方,就是看到的比实际的树矮高。
C 可以问百度啊 有答案的
答案是C。A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光的传播方向一定会改变.错。垂直入射时光线不改变方向。B 光从空气射入水里,光的传播速度会增大。错。是减小。C 池水清澈时,人在岸边看到的池水的深度比实际的要浅些。正确。D 潜水员从水中看到岸上的树比实际的要矮些。错。应该是高些。。
其他3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初中物理的相关知识
&#xe675;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xe6b9;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2999初中物理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