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期间非常努力学习的人后来都混得怎么样了

大学毕业后混得好的都是哪些人?努力吧,少年!
邻居开理发店的,儿子在北京百度上班,月薪三万,二媳妇儿在暴风影音上班,月薪两万多。我一个堂姐,保险公司上班,月薪多少不知道,今年三十未婚,房子三套,自己说都贷款的,天天加班。邻居公务员夫妻,一个月薪七千,一个五千,奖金不知道,但买的衣服大多价值不菲。亲戚开肉串店,自己说年收入三十万左右,儿子读的幼儿园学费每月五千,有外教的。三叔,房地产包工头,开宝马叉六,我曾经借他的车拍照炫富过。
月薪几万哪算得上有钱,只能勉强算得上小康,工薪阶层,暂时温饱无忧而已。以我自己为例,目前安家在深圳,985小本,税前年薪80左右,太太985小硕,税前年薪35左右,双方家庭都无权无势无钱,全靠自己,目前二套房(一套80平,一套120平),每月房贷2万,二辆车无车贷,养车费用1年5万。
只有一个小孩,还好深圳幼儿园有政府补贴费用不是很高,加上参加外面的几个兴趣班,一年费用在8万左右,每年带小孩一到二次境外旅游,花费6万左右,二大一小的商业保险每年6万港币,七算八算根本剩不了几个钱。每每与我的一线经理喝酒聊天,都会被他批评教育不够努力,挣钱太少。
实际上你看到全是表面现像,现在二线城市研究生毕业生的工资也就是4000元左右,一些年轻人如果不是本地人,每月工资支付了房租,生活费,基本上也所剩无几。真正能拿到月薪几万的,实在是精英中的精英,大部分人生活压力比较大,别看好多人买房买车,你可能不知道他们可能背了要一辈子远不完银行贷款。
北京我呆了10多年了,月薪1万多的有的是,在搂点,一年搞个二三十万很正常,如果老婆一般就算8000吧,夫妻两个人一年40万,真的很普通,很多人都说赚不到,那是当然,基本工资能有几个钱,主要还是看你赚活钱的能力。拿老师来说,一般4'5千算高了,可有几个老师靠工资活着,随礼都讲究,都是赚外快,没有赚外快的能力,靠死工资,你永远都是穷人。
我跟我老婆都在上海,月薪加起来2.5万。原来租房2700/月,上海生活,正常消费真不贵,三四千绝对够。大概这样3年,15年房价大涨前我们在上海买个套150万的房子,不到60平,房子虽然小点,但是总算有个窝,每月还贷4000多,我觉得过的也不错。
说说我的情况,我大学毕业十年,高中同学联系比较多,他们大都上了一些好大学,现在基本都月薪过万。低于一万的不多,我高中不好好学习。上了二本。现在月薪到手也过万了。我是做生产经理的。在三线城市。过得也很苦逼,一步一个脚印爬上来的。
我同学上的大学好一点的有的在阿里巴巴,月薪加奖金三万多,有的在北京搞外贸拿提成年收入近百万,不过要经常跑国外出差,有的在中建三局,工资就是用来打打牌的,到手收入不明,有的在投行年终奖就有几十万,有的在华为年薪大约五十万。只有我搞生产,还有一个同学搞技术的。年薪也就十多万。其实我想说的是平台和行业很重要。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面试了2000个年轻人才发现:混得好的都有这5种特质
Bytedancer
[摘要]:面试了2000个年轻人才发现:混得好的都有这5种特质  张一鸣&,今日头条创始人,2013年,他先后入选《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的创业者”和《财富》“中国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
  张一鸣演讲整理:
  为何毕业多年后
  原本水平差不多的同学都拉开了差距?
  大家好!各位都非常年轻,我今天来的时候挺有压力。因为我毕业快11年了,看到你们,真是觉得“长江后浪推前浪”。
  我去年参加了武汉的校招,感觉新一代年轻人的素质确实都非常好。我昨天就在想,今天应该跟大家分享什么。想了想,先把题目拟出来,把乔布斯的“Stay&hungry,&Stay&foolish”,改成“Stay&hungry,&Stay&young”。
  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毕业后的工作经历和体会。另外,我作为面试官,过去10年里,可能面试过小2000个年轻人。有的和我在一家公司,有的去了别家公司,他们发展差别其实非常大。从算法层面上讲,我们把这叫做“正例”和“负例”。我想分享一下:为什么“正例”和“负例”发展差别这么大?
  什么是“Stay&hungry,&Stay&young”?“Stay&hungry”,大家都知道,就是好奇心、求知若渴、上进心。但为什么要说“Stay&young”?
  我觉得年轻人有很多优点:做事不设条条框框,没有太多自我要维护,经常能打破常规,非常努力、不妥协、不圆滑世故。
  10年过去了,有的年轻人,依然保持着这些很好的特质。我觉得这就算“Stay&young”。
  “Stay&young”的人基本没有到天花板,一直保持着自我的成长。相反,很多人毕业后提高了技能,但到一个天花板后,就不再成长了。
  我先分享我的个人经历
  我是如何在毕业第2年就成了
  管理四五十人团队的主管?
  2005年,我从南开大学毕业,加入了一家公司叫酷讯。我是最早期加入的员工之一,一开始只是一个普通工程师,但在工作第&2&年,我在公司管了四五十个人的团队,负责所有后端技术,同时也负责很多产品相关的工作。
  有人问我:为什么你在第一份工作就成长很快?是不是你在那个公司表现特别突出?
  其实不是。当时公司招聘标准也很高。跟我同期入职的,我记得就有两个清华计算机系的博士。
  那我是不是技术最好?是不是最有经验?我发现都不是。后来我想了想,当时自己有哪些特质。
  1、我工作时,不分哪些是我该做的、哪些不是我该做的。我做完自己的工作后,对于大部分同事的问题,只要我能帮助解决,我都去做。当时,Code&Base中大部分代码我都看过了。新人入职时,只要我有时间,我都给他讲解一遍。通过讲解,我自己也能得到成长。
  还有一个特点,工作前两年,我基本上每天都是十二点一点回家,回家以后也编程到挺晚。确实是因为有兴趣,而不是公司有要求。所以我很快从负责一个抽取爬虫的模块,到负责整个后端系统,开始带一个小组,后来带一个小部门,再后来带一个大部门。
  2、我做事从不设边界。当时我负责技术,但遇到产品上有问题,也会积极地参与讨论、想产品的方案。很多人说这个不是我该做的事情。但我想说:你的责任心,你希望把事情做好的动力,会驱动你做更多事情,让你得到很大的锻炼。
  我当时是工程师,但参与产品的经历,对我后来转型做产品有很大帮助。我参与商业的部分,对我现在的工作也有很大帮助。记得在07年底,我跟公司的销售总监一起去见客户。这段经历让我知道:怎样的销售才是好的销售。当我组建头条招人时,这些可供参考的案例,让我在这个领域不会一无所知。
  以上就是我刚毕业时的特点。
  10年观察
  我遇到的优秀的年轻人都有这5大特质!
  后来,我陆续加入到各种创业团队。在这个过程中,我跟很多毕业生共处过,现在还和他们很多人保持联系。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看到的一些好和不好的情况。总结一下,这些优秀年轻人有哪些特质呢?
  第一,有好奇心,能够主动学习新事物、新知识和新技能。今天不太谦虚,我把自己当做正例,然后再说一个负例。我有个前同事,理论基础挺好,但每次都是把自己的工作做完就下班了。他在这家公司呆了一年多,但对网上的新技术、新工具都不去了解。所以他非常依赖别人。当他想要实现一个功能,他就需要有人帮他做后半部分,因为他自己只能做前半部分——如果是有好奇心的人,前端、后端、算法都去掌握、至少有所了解的话,那么很多调试分析,自己一个人就可以做。
  第二,对不确定性保持乐观。比方说头条最开始时,我跟大家讲:我们要做1亿的日启动次数。(当然,现在不止1亿了,我们现在的日启动次数已经差不多5亿。)很多人觉得,你这家小公司怎么可能做得到呢?大公司才能做得好。所以他就不敢努力去尝试。只有乐观的人会相信,会愿意去尝试。其实我加入酷讯时也是这样。那家公司当时想做下一代搜索引擎(最后也没有做成,只做了旅游的垂直搜索)。我不知道其他人怎么想的,我自己觉得很兴奋。我确实没有把握,也不知道怎么做,但当时就去学,就去看所有这些相关东西。我觉得最后也许不一定做成,或者没有完全做到,但这个过程也会很有帮助——只要你对事情的不确定性保持乐观,你会更愿意去尝试。
  第三,不甘于平庸。我们在座各位,在同学中已经非常优秀了。但我想说,其实走向社会后,应该再设定更高的标准。我见到很多大学期间的同学、一起共事的同事中,有很多非常不错的人才,技术、成绩都比我好。但10年过去,很多人没有达到我的预期:我觉得他应该能做得很好,但他却没有做到。
  很多人毕业后,目标设定就不高了。我回顾了一下,发现有同事加入银行IT部门:有的是毕业后就加入,有的是工作一段时间后加入。为什么我把这个跟“不甘于平庸”挂在一起呢?因为他们很多人加入,是为了快点解决北京户口,或者当时有些机构有分房补助,可以购买经济适用房。
  后来我就在想一个问题,如果自己不甘于平庸,希望做得非常好的话,其实不会为这些东西担心:是否有北京户口,是否能买上一套经济适用房?
  如果一个人一毕业,就把目标定在这儿:在北京市五环内买一个小两居、小三居,把精力都花在这上面,那么工作就会受到很大影响。他的行为会发生变化,不愿意冒风险。
  比如我见到以前的朋友,他业余做一些兼职,获取一些收入。那些兼职其实没有什么技术含量,而且对本职工作有影响,既影响他的职业发展,也影响他的精神状态。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哎,快点出钱付个首付。我觉得他看起来是赚了,其实是亏的。
  不甘于平庸很重要。我说不平庸,并不是专门指薪酬要很高或者技术很好,而是你对自己的标准一定要高。也许你前两年变化得慢,但10年后再看,肯定会非常不一样。
  第四,不傲娇,要能延迟满足感。我在这里举个反例:两个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年轻人,素质、技术都蛮不错,也都挺有特点。我当时是他们的主管,发现他们在工作中deliver的情况始终不好。他们觉得其他同事比他们做得差,其实不是:他们确实可以算作在当时招的同事里面TOP&20%,但误以为自己是TOP&1%。所以很多基础一点的工作,比如要做一个调试工具,他就不愿意做,或者需要跟同事配合的工作,他就配合得不好。
  本来都是资质非常好的人才,人非常聪明、动手能力也强,但没有控制好自己的傲娇情绪。我觉得这和“不甘于平庸”不矛盾。“不甘于平庸”是你目标要设得很高,“不傲娇”是你对现状要踏实。
  这2000个样本当中,我见到很多我原来觉得很好的,其实没有我想象中的发展好,我原来觉得不好的,其实超出我的预期。这里我也举个例子:
  当时我们有个做产品的同事,也是应届生招进来,当时大家都觉得他不算特别聪明,就让他做一些比较辅助的工作,统计一下数据啊做一下用户反弹啊之类。但现在,他已经是一个十亿美金公司的副总裁。
  后来我想想,他的特点就是肯去做,负责任,从来不推诿,只要他有机会承担的事情,他总尽可能地做好。每次也不算做得特别好,但我们总是给他反馈。他去了那家公司后,从一个用户量不到10万的边缘频道负责起来,把这个频道越做越好。由于这是一个边缘频道,没有配备完整的团队,所以他一个人承担了很多职责,也得到了很多锻炼。
  第五,对重要的事情有判断力。选什么专业、选什么公司、选什么职业、选什么发展路径,自己要有判断力,不要被短期选择而左右。上面一些例子,也都涵盖了这一点。比如当时很多人愿意去外企,不愿意去新兴的公司。06、07年,很多师弟、师妹问我职业选择,我都建议他们去百度,不要去IBM、微软。但实际上,很多人都是出于短期考虑:外企可能名气大、薪酬高一点。
  虽然这个道理,大家都听过很多遍。刚毕业时薪酬差三五千块,真的可以忽略不计。短期薪酬差别并不重要。但实际上,能摆脱这个、能有判断力的人,也不是特别多。
  这些就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谢谢!
  作者:张一鸣
  来源:Bytedancer(ID:Bytedancer)
私募基金基金经理:近6月收益:9.99%近1年收益:25.76%基金经理:近1年收益:22.7%今年收益:1.3%
根据《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四章第十四条规定:"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销售机构不得向合格投资者之外的单位和个人募集资金,不得通过报刊、电台、电视、互联网等公众传播媒体或者讲座、报告会、分析会和布告、传单、手机短信、微信、博客和电子邮件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宣传推介。"
格上财富谨遵《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之规定,只向特定投资者展示私募基金产品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推介建议。
合格投资者是指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机构和个人:
(一)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机构; (二)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
前款所称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
阁下如有意了解或进行私募基金投资,请注册成为格上财富用户以确认您的合格投资者的条件
阁下如有意了解或进行私募基金投资,请注册
成为格上财富用户以确认您的合格投资者的条件
进行调查问卷
根据基金业协会规定,您尚未完成调查问卷
进行调查问卷
您的测评结果未满足相关规定,建议重新测评
您的专属理财顾问会给您详细解答
感谢您的垂询!稍后为您服务!
马上咨询敬请致电理财热线:400-080-5828
咨询服务(预约成功后,格上财富专业顾问将在1个工作日内与您联系)
咨询阳光私募
理财服务咨询
订阅格上财富周报
咨询信托产品
咨询私募股权
订阅格上研究报告
我愿意接受格上最新的产品和活动信息通知
风险揭示:投资有风险,当您/贵单位进行投资时,可能获得投资收益,但同时也面临着投资风险,比如资金损失风险、运营风险、流动性风险等。您/贵单位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相关风险揭示书和投资协议、公司章程或者合伙协议等文件,充分认识投资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可能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14被浏览1,409分享邀请回答2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副主任医师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郑英君大夫本人发表
学习障碍问题
状态:就诊前
希望提供的帮助:
医生我那时候还没有调试过来,家人就硬是给我报了复读班认为复读哪有考不上的,我浑浑噩噩进入到了高四,复读让我压力更大,我觉得思维联系紊乱了,尤其是理科讲究逻辑,但我更加错误联系他们,面对文字,我开始让自己相信这个字就这么读,就这么写,就是这个意思,他们就是这样的联系,努力让自己在这种状态中,可是我慢慢发现,这样状态也是不对的,因为没有信心没有兴趣,就这样混沌的过了高四,虽然考上了,但是我并不开心,一直陷在那种状态中不能自拔
后来大学,我放任自己不去那么用力读书,因为我还是看到文字就会心悸,紧张,脑袋还是沉重的,但是我总想要恢复自己的学习能力,我一遍一遍的回忆以前小时候认知文字的记忆,一遍一遍的写,试图重新认知他们,但是总是无果,心情总是得不到放松,状态一直到大学毕业,到现在工作,注意力一直都不能集中,工作换了几份,虽然每份都有坚持一年以上,也有两三年的,但是总感觉有压力,累,总想逃避,总感觉无法精神跟自我无法统一协调起来,应该是高中青春期那会就一直没有统一协调起来。
我一直得不到放松, 文字之间都是枯燥的联系,事物之间的联系枯燥的,我很难开心,也不容易伤心,感觉自己对任何事情没兴趣,没激情,就是机械的做着,以前觉得就这样算了,但是我总是不甘心,有空我就去写字,试图重新找回当初融合顿悟的兴趣,有时甚至会自己分析视听觉和大脑处理信息的流程,希望能让自己找到方法,走出来,但是这样做让自己更痛苦,难道我一辈子就这么下去吗, 我怀疑自己有阅读障碍,思维障碍,去网上查但都是小孩的病症,我发病的年龄不符合,但是我肯定的一点就是我的病就是我年轻青春期失败的学习经历导致的,我该怎么办?
后记: 我工作期间曾去医院自己看过病,,就去广州军区机关医院看过精神科,他们用机器测过,医生说我的5-羟色胺偏低,轻微抑郁症,不严重,开了药给我吃,我查过都是一些中成药,没有西药,吃了只是让我睡眠好些, 后来我就没吃了,去年我还到深圳灵通心理咨询机构做过心里治疗,也没有开药,医生说我能相对生活和工作,社会功能没有退化,就给我疏导,做过一个疗程,但是效果也是不明显,我还是无法很清明,我要的我能通透,开心,不要再有学习障碍,我真的还能回来吗,都这么多年了,我到底该看什么医生?
青春期时候的精神障碍到现在还能治好吗?跪谢!
所就诊医院科室:
广州军区机关医院 精神科
&副主任医师
建议详细来广州市脑科医院门诊治疗,正规公立三甲医院更加有信誉些。
任何星期二上午或者星期五上午都可以来就诊治疗。
副主任医师
郑英君大夫通知出停诊:5月18日因全国学术会议大会讲课,停诊1天,望周知。除此1天其他时间都正常开诊。每星期二全天和星期五上午(第13号诊室)可以现场只对初次来诊病人各加号10个,部分缓解预约号紧张问题,望周知。方法是:直接来我的门诊诊室找我取加号单再挂号就可以。望周知!
预约门诊挂号方法:
方法1、电话预约:通过广州市的020--12320进行预约,请选择“广州市脑科医院(广州市惠爱医院)--芳村总院门诊--普通精神科--医生姓名郑英君”完成预约。广州市脑科医院门诊前台电话号码(复诊才可以拨打的电话:)。广州移动电话用户也可以拨打12580预约。
方法2(广州市内或复诊时提前预约最佳方法):到广州市脑科医院门诊一楼服务台或者自助挂号机预约,此方法可以预约挂提前约一个月以上的诊号,最确切,最长可以提前8周左右预约号源。
方法3(广州市以外最佳方法): 网络预约:广州市卫生局网上挂号系统(guahao.gzmed.gov.cn 广州市统一预约挂号平台_网上挂号 12320挂号 自助终端挂号)--广州市惠爱医院(广州市精神病院、广州市脑科医院)--芳村门诊--普通精神科--第7页--郑英君,完成预约。
http://www.guahao.gov.cn/doctorslist.xhtml?HIS_CD=1011&DEP_ID=G01进行预约。请在预定就诊日期最长前7天内(至少提前1天)。
(注意:本人星期二全天和星期五上午门诊,请尽量预约上午来诊。)
医院地址:广州市荔湾区明心路36号,地铁一号线芳村站下车B2出口沿“芳村大道东”向东行走400米处(广州市脑科医院)。
(由郑英君大夫本人发表于 08:54:39)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疾病名称:学习障碍&&
希望得到的帮助:改善学习障碍和人际关系
病情描述:1.记性不好,丢三拉四,
2.对学习没有兴趣
3.在学校与同学没办法相处
4.写作业拖拉,做事慢,没有条理
5.阅读能力差,会有漏字加字情况
6.没有时间观念,没有自信
疾病名称:学习障碍,记忆力,理解能力差,&&
希望得到的帮助:我应该去看什么科?
病情描述:小孩一直以来学习差,记忆力差,理解能力差,从小就这样,学过的东西转眼就忘了,也不会跟同学好好玩。
疾病名称:疑是感统失调,学习障碍&&
希望得到的帮助:门诊挂哪科,哪位老师?
病情描述:请问下马医生孩子疑是感统失调在附二院应该挂什么科找哪位老师看?如果确诊需要做什么训练,在家里可以做吗?
疾病名称:幼儿园里学习困难,不和老师同学说话&&
希望得到的帮助:是不是有学习方面的障碍
病情描述:在家玩耍挺好的,不和生人说话!去姥姥家也不说话要熟悉一两天!玩的挺好的就是不说话。在幼儿园里也不说话,写作业困难,听不进老师的话老师的眼睛看到他的时候孩子就会马上看别处!注意力不集...
疾病名称:学习障碍&&
希望得到的帮助:改善学习障碍和人际关系
病情描述:1.记性不好,丢三拉四,
2.对学习没有兴趣
3.在学校与同学没办法相处
4.写作业拖拉,做事慢,没有条理
5.阅读能力差,会有漏字加字情况
6.没有时间观念,没有自信
投诉类型:
投诉说明:(200个汉字以内)
郑英君大夫的信息
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焦虑症,早期精神心理和行为异常、双相情感障碍(躁郁症)、失眠症、躁狂症;青少年情...
郑英君,成人精神科主任、学术带头人,广州医科大学精神卫生学院临床精神药理学教研室主任,副主任医师、副...
郑英君大夫的电话咨询
90%当天通话,沟通充分!
精神科可通话专家
副主任医师
上海精神卫生中心
广州市脑科医院
广东省人民医院
心理精神科
苏州市广济医院
副主任医师
北京安定医院
北京安定医院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学习障碍知识介绍
儿童保健科好评科室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