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幼师虐童事件对幼师启发不仅仅是不讲职业道德那么简单,还有倒置社会伦常啊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素质问题的探讨及分析――由虐童案引发的思考
文章摘要:各地幼儿园连续曝出幼儿教师“虐童”事件:“广东番禺女童被摔导致全身瘫痪”、“太原儿童被老师狂扇数十耳光”、“浙江温岭幼儿教师以虐童为乐”等,引发中国社会深刻反思,幼儿教育事业亟需要关注,同时也反映了当前形势下部分教师职业道德缺失比较……
摘要:针对各地幼儿园接连曝出的幼儿教师“虐童事件”,分析此类事件存在的深层次社会根源,即公立幼儿园供应不足、幼儿师资缺乏、教育投入不足、法律法规不健全等.在深刻剖析根源的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为杜绝“虐童”事件的再次发生提供借鉴.
关键词:幼师,虐童事件,师德建设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教师,其知识结构的优劣和道德水准的高低,愈来愈成为受关注的焦点.虐童事件频发,值得整个社会深思,加强幼儿教师的师德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一、当前“虐童事件”频发 &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幼儿教育是儿童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教师的职业本是最充满爱的行业,幼儿教师面对的是群天底下最可爱的天使,幼儿园是他们从充满保护的家庭走向社会的第一步.2012年以来,各地幼儿园连续曝出幼儿教师“虐童”事件:“广东番禺女童被摔导致全身瘫痪”、“太原儿童被老师狂扇数十耳光”、“浙江温岭幼儿教师以虐童为乐”等,引发中国社会深刻反思,幼儿教育事业亟需要关注,同时也反映了当前形势下部分教师职业道德缺失比较严重.
二、“虐童事件”多发的原因分析 & &探索虐童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为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提供理论支撑.
(一)公立幼儿园供应不足 & &长期研究国内外学前教育问题的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庞丽娟向记者介绍,2009年全国学前教育毛入学率仅50.86%,是我国各级教育中普及率最低的阶段,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而且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正规幼儿园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优质幼儿教育已经成为当下各地城市的稀缺资源.在很多城市,“入园难”成为很多家庭的一大心病.公立幼儿园太少,想尽办法能进去的孩子,家长要花动辄几万元的“赞助费”.更多的孩子因为家长找不到“门路”,只能进规模小、管理差的私立甚至非法“幼儿园”.无资质的“幼儿园”选人用人标准低,管理乱,往往成为虐童事件的重灾区.较多幼儿园不是教育主管部门所办,存在着一系列的不规范问题,包括教师上岗,许多就是经过一个短训班就上岗了.这是当前虐童事件不断发生的主要原因.
(二)幼儿师资缺乏 & &各省政府办公厅都有发布幼师资历要求,幼儿园园长、专任教师、保育员等均应取得岗位任职资格,实行持证上岗.尚不具备相关任职资格的在岗人员,要通过在职培训、自学考试等方式在三年内取得任职资格,逾期仍未获得任职资格的一律不得担任.然而,从各地学前教育的发展实际看,大批“无证上岗”的老师支撑起了学前教育的半壁江山.各幼儿园对于规定置若罔闻,主要原因在于社会需求量大,而幼儿师资相对缺乏.许多幼儿园选择幼师的条件非常低,只要愿意从事幼师工作,就可以上班,没有更多的资质和素质方面的要求.
(三)教育投入不足 & &对于“太原儿童被老师狂扇数十耳光”这一恶性虐童事件,山西太原教育部门称“涉事幼儿园是一家‘黑’幼儿园,已多次发文要求整改”.然而依照教育法,教育监管部门应严肃依法取缔,教育部门仅发文而没有实际的治理行动,这与地方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不足有关.由于政府教育投入不足,教育资源缺乏,不合格的幼儿园承担着向孩子们提供学前教育的重任.即使发现有问题存在,没有更多的经费投入到幼儿园的建设中,对不具资质的“黑幼儿园”也只能枉开一面,这遗留了虐童事件再次发生的隐患.
(四)法律法规不健全 & &法律最大的功能不是惩罚而是震慑,让施暴者意识到其施暴行为是要负法律责任的.当前儿童暴力问题上,面临最大的挑战是施暴者往往不会承担严重的法律制裁,法律的震慑功能没有发挥出来.刑法上没有虐童罪,根据罪行法定原则,无法做到有法可依.我国虽有《未成年人保护法》,但这部法律对于虐童事件没有专门的规定,表述较为笼统,修改、完善相关法律已显得迫切和重要.
三、杜绝幼师“虐童事件”的措施 & &虐童事件时有发生,对幼儿教育乃至整个国民情绪都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笔者在深刻分析问题根源的基础上,找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杜绝类似事件的再次出现.
(一)加大幼儿教育投入 & &加大幼儿教育投入,建设更多合格的幼儿园,是避免虐童事件发生的根本.当前,我国教育投入总体不足,其中学前教育投入经费又只占教育总经费的1.3%,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随着城镇化推进,不少地方的学前教育供需矛盾将会进一步扩大.在公办幼儿园短时期内难以满足社会需求的情况下,加大对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的培训力度,十分迫切.不能在发生虐童事件以后简单化地辞退当事人、关停相关幼儿园就算了事.
(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爱心奉献给他们.”幼儿园的孩子正处于成长的懵懂期,调皮、好动、想象力丰富,但理解力有限,照顾这个时期的孩子需要更多的耐心和爱心.各幼儿园应将当前出现的多例恶性虐童事件作为反面典型,切实加强和改进教师教育工作,幼儿园对师德师风和教师的从教行为进行全面排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置,坚决防止和制止任何伤害学生行为的发生.同时幼儿园应完善内部管理,完善相关教师管理制度,尤其是师德师风管理制度.相关部门完善教师录用制度,严格教师准入门槛,切实加强教师培训工作.把师德师风纳入对基层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的年度考核,纳入民办幼儿园年检、幼儿园等级评定.
(三)依法治园是关键 & &从问题的性质看,幼儿园出现虐童事件已不是道德问题,而是法律问题,涉事教师的行为已经涉嫌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应该由司法机关调查,追究法律责任.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关键在于依法治园,从职业角度对教师行为加以规范,教师必须履行岗位职责,不得有违反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行为.针对目前虐童法律不健全现象,国家司法机构应尽快出台相关法律,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坚决杜绝虐童事件再次发生.
参考文献:[1]《浙江处理幼师虐童事件 师德师风将纳入学校考核》,摘自《光明日报》,日.
[2]张晓燕:爱,从心开始[j].考试周刊,2012(26).
[3]黄俊芳、冯丽英: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分析[j].教育革新,2011(7).
[4]苏霍姆林斯基:《我把心献给孩子》.
[5]王静;;浅谈“幼儿为本”的幼儿园师德建设――由幼儿园“虐童”现象引发的思考[j];教育观察;2012年08期.
[6]许维素;;对儿童虐待研究分析的综述[j];社会心理科学;2004年02期.
[7]吴小平;;论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运用[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0年01期.
[8]李季湄;夏如波;;《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j];学前教育研究;2012年08期.
[9]李季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简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版.
[10]马拉古奇著,张军红等译:《孩子的一百种语言――意大利瑞吉欧方案教学报告书》,台湾光佑文化事业滚粉有限公司1999年版.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素质问题的探讨及分析――由虐童案引发的思考》由“”分享发布,如因用户分享而无意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幼儿园教师虐童事件分析及解决办法_百度文库
您的浏览器Javascript被禁用,需开启后体验完整功能,
赠送免券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部分付费文档8折起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幼儿园教师虐童事件分析及解决办法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加入VIP
还剩1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幼师虐童”案例引发的思考_百度文库
您的浏览器Javascript被禁用,需开启后体验完整功能,
赠送免券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部分付费文档8折起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幼师虐童”案例引发的思考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虐童女幼师心理有障碍?_百度知道
虐童女幼师心理有障碍?
手电、手电筒、强光手电筒、太阳能手电筒、太阳能LED手电筒选购标准1.看电池,有普通电池和锂电两种,虽然锂电为可充电电池,但寿命低,约2年,LED的寿命约10年,可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耐高温、耐老化、充放电次数多的电源电池为最佳。   2.看灯泡,灯泡熄灭的情况下,肉眼是很难区分它的好坏的,可以在点亮的情况下看灯泡的一致性。以一颗贴片LED为最佳!聚光、耐摔、永不炸灯泡,射程远,可达100米;   3.看光圈,好的LED手电筒光圈为均匀的一个圆,差的LED手电光斑分为黄蓝两色不均匀分布。  4.看亮度,好的LED手电筒亮度高,衰减速度慢。可以用流明计来测算。   5.好的LED手电筒抗震性能好,即耐摔。   6.看外观,这个大家比我会看,我不多说了。我选择的是铝合金外壳,美观大方。   7.选品牌,品牌是质量的另一个界定标准,没有好的质量不可能成为一个知名的品牌,上海唐辉电子生产的华富阳 牌太阳能LED手电筒,可以用5年,风靡日本,获得美军标认证。所以在选择手电时,需要了解一下品牌手电。根据手头的宽裕程度,可以选择不同品牌手电。
我有更好的答案
我不买手电筒,还有虐人是心理压力到了极限而旁人又刺激以至于对其人实施暴力
采纳率:21%
这标题,这补充,有,一定有。先是审美疲劳,对可爱的儿童免疫了,有的只是麻烦,就像富人喜欢吃野菜;然后是没有责任心,忘记了应该有的职业道德,一个没有内心道德准则,只有本我自我的人就会这样;最后以为那样对待儿童是种正常的事情,这种新的认知形成了,就没有了内心的反思。由于种种心理上的变态,导致了最后的结果
应该是有心里障碍。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幼师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幼儿园_虐童_事件频发的缘由及对策分析_百度文库
您的浏览器Javascript被禁用,需开启后体验完整功能,
赠送免券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部分付费文档8折起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幼儿园_虐童_事件频发的缘由及对策分析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虐童事件对幼师启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