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烦帮我找几篇好的畅销作家写作全技巧的老师的一句话给了自己很大的影响的文章,最好能用到作文上

教作文有窍门:作家老师的58个建议_起点中文网_小说下载
扫描下载起点读书客户端
  作文难教,教作文最累——这种想法恐怕是所有语文教师的共识了。因为写好作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个体天赋差异的真实存在,后天积累的“贫富”不均,练习的多寡不同……都是作文教学需要面对的问题。
正因为如此,我们的作文教学才需要更多的实践和思考。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在教学内容上,作文课几乎是空白。很多的作文课,我们的语文教师自己也不知道到底要教什么,只知道作文课要让学生写一篇作文。于是乎,题目一出,要求一列,就让学生写作,在写作方法与技巧的指导上明显不足,学生能不害怕作文吗?能不讨厌作文吗?
“作文到底能不能教?”“作文课到底教什么?”“作文怎么教?”本身喜爱写作,又从事作文教学十多年的我,一直在思考着这些问题。
我认为作文是可以教,也是必须教的。虽然很多有写作经验的人说,自己的写作能力不是老师教会的,主要是靠自己从大量阅读中体悟出来的。这话有一定道理,但很多老师没有认真体味到这句话也是对我们作文教学长期无作为的委婉批评,却顺手牵羊地拿来作为“作文不是教会的”的借口。
作文课之所以独立开课,不单纯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次写作实践或者展示写作才华的机会。它不是一次作文竞赛,也不是一场作文考试,更不是为了追求张扬个性而天马行空的自由表达。它是根据语文课程安排的要求和学生写作能力的需要来设定的具体课堂,它有明确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现在的作文教学打着“自由”的旗号,用课外的自由写作来取代课内的严格训练,实际上就是把“写作教学”降低到“自修写作”的原始层面,简单地以为只要我们给了学生自由,他们就能自由,而忽视了学生要达到自由表达的境界是需要经过长期严格的系统训练的基本规律。
作文教学是个复杂的研究领域,学生学习作文,虽无定法,但有规可循。那么,作文课上教什么?我认为主要是两个部分——“找米”和“熬粥”。
我在一些作文公开教学的课堂上,看到不少老师开创了许多新的作文教学形式,努力打开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但透过这些自由的课堂,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在帮学生“找米”,都奉行“有米粥自成”的作文教学理念。当然谁都没有为“无米之炊”的能耐,帮助学生“找米”是必要的,但我始终以为,“找米”只是其中一部分。我们要教会孩子学会观察、选取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作为作文素材;我们也可以现场“造米”,通过游戏竞赛、实践活动等丰富学生的生活,让他们有话可说,有事可写。
但作文课的教学中心应该是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把米做成粥”。“有米自成粥”的学生当然或多或少会有几个,但是大部分学生是“有米难成粥”的。所以,在作文课上,一定要进行写作方法的指导,让学生“课内取法,课外用法”,这才是真正得当、得法的作文训练。
其实写作和游泳一样,教师教给学生的方法要简单易行,不能是高深的写作理论,而学生还要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来领会方法。因而,从小学三年级起,学生正式进入习作阶段后,我便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在作文教学过程中适时教给学生一些基本方法,渗透一点写作技巧,如:三年级时给学生弹性框架来整理作文思路,告诉他们把“写清楚”放在第一位;四年级时教会学生描写的“三步骤”,要动用“五官”摄取素材;五年级时指导学生如何点面结合写好场面,让他们学一点“卖关子”的技巧;六年级时告诉他们如何逆向思维求异出新,如何用“特写镜头”避免作文“流水账”……这些方法都来自我自己的写作体会,我又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深入浅出地在课堂上讲解实践,因而显得简单易行。在小学四年的习作生涯中,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特别喜欢我的作文课,而他们的写作能力在潜移默化中也逐步提升。
如今,我将自己这些年来在作文教学上的做法和思考,用文字记录下来,是期待着有更多的同仁能与我共同探讨作文教学中规律性的东西,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使写作训练也成为提高学生感受生活、认识生活的能力的重要途径,而我们也可以由衷地感叹一句:教作文原来也可以很轻松!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孩子刚刚迈入习作的门槛,这时,他们积累的词句比较匮乏,生活阅历也不够丰富,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一个层次。往往还没开始学,不少孩子就已被“作文难啊”“到三年级你可要努力啊”等诸如此类的话弄懵了,以致战战兢兢,愈发紧张,愈发写不出好的作文来。
所以,我们不要急于让孩子动笔,而是上一节“作文预备课”,用浅显易懂的方式告诉学生——作文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来,别把作文当回事儿,只要我们把经历的事、看到的景、心里的话,用文字组织起来,写到纸上,形象地告诉别人,这就是写文章了。这样,往往能消解写作的神秘感,使学生处于放松的状态,从而对写作文充满了向往,急切地想进入作文的世界。
我们知道,认识事物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的文章才能真实生动。所以,我一向认为,在习作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他们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而对三年级学生来说,教给他们观察方法主要是指导他们学会有顺序地去观察——或从上到下,或从远及近,或由表及里,或先人后景。在让学生动笔前,边和学生一起观察边指导,教授观察方法,使学生懂得观察的重要性,逐步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细致观察的习惯,让眼睛先成为他们收集材料的主要途径。
至于要不要交给学生构段构篇的方法?是让学生随心所欲地写还是给他们一根拐杖?这是不少老师在三年级作文教学中的困惑。在我看来,从低年级只需要写几句话的“写话”过渡到中年级写段为主的“习作”,这个跨度其实很大,孩子非常需要老师的帮助。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关注学生的需要,可以给孩子一定的范文,让他们有章可循;也应该出示一些“弹性框架”,让孩子能理清习作思路;还可以巧妙地渗透一些写作方法,如送个开头结尾从而领悟谋篇布局的奥妙,教会他们把“写清楚”放在第一位,展示在作文中让“静”物“动”起来的写作妙招……
作文起步,我们要“扶”孩子们一把,降低写作坡度,架设“阶梯”,让学生能“攀”上去,摘着“果子”。有了老师给的框架,孩子就会明确自己该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往里面添砖加瓦。我们的教学重点就围绕怎么把这块砖、那块瓦合理地加进去,加进去之后又如何做到富有艺术性地展开。虽然框架一致,但内容并不千篇一律,就像别墅,外面看起来一样,里面却是各具特色。只有让学生在三年级时把片段写具体,做到条理清晰,结构完整,到了高年级,我们才可以教他们如何谋篇布局,写出新意。
学生完成作文,这并不是我们习作教学的终点。教会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告诉他们好作文的标准是什么,“攻其一点”进行作文讲评,这也是三年级作文教学非常重要的环节。因为对于刚接触作文的孩子,点滴成功,都会激起他们巨大的探求欲望。而信心是每个人的内驱力,一旦有了信心,他们就会知难而进,不断进步。因此,我们要从激励的目的出发,对文中的闪光点,哪怕是一孔之光,都不要吝啬赞美的语言,给予适当点评和充分肯定,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们细致观察、勤于写作的兴趣,真正让三年级的作文起步成为“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
1.上一节作文预备课
每到入学季,那些一年级新生就像一群刚出壳的小鸡,叽叽喳喳,对校园的一切都感到特别好奇,但又显得似懂非懂。有经验的老师们总会上一节预备课,和小朋友进行简单的交流,沟通师生感情,同时讲一讲新学期里该准备哪些文具用品,要遵守怎样的学校规定。如此一番,才逐步进入正规的课堂教学。
其实,在我看来,从三年级开始起步的作文教学,也应该上一节预备课。因为这一时期的作文教学是最棘手的,学生积累的知识少、不会行文、句段不分、标点不熟悉、表达不连贯、不会审题、不会立意……可谓全是问题。若是一开始就让孩子动笔写,这样的跨度太大,孩子很难适应,对作文还是一头雾水,根本不知从何下笔。
要想写好作文,首先应该懂得作文是怎么一回事。有些同学把作文看得很难,很神秘,所以一听说要写作文了,就怕得不行,被这种心理支配着,不可能喜欢作文,更不用说写出好文章来了。
所以,一上课,我就在黑板上工工整整写下“作文”二字,问孩子:“你们知道什么是作文吗?”一时间,小手如林。虽未正式写过作文,想必以前的老师早有提及,家长也反复强调它的重要性,孩子们对“作文”二字,似乎并不陌生。
一个孩子答:“作文就是老师让写的文章。”另一个孩子答:“考试要考的,占很多分。”又一个孩子答:“作文就是有一个题目,按照题目来写的文章。”……一番交流,你便可以看到,孩子对于“作文”存在着多少认识上的误区,而这些将直接导致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不够,主动性差,也从而影响其作文能力的提高。但是,源头在哪里?就在我们这些大人身上,我们又有几个人能准确地说清楚,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作文?
听完孩子们的一番言论后,我微笑着说:“大家说的都有一点道理,但都不够全面。作文其实并不难,也没什么神秘的地方。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要接触到、听到、想到许多的人和事。把这些人和事告诉别人,如果用口来讲,就是说话;而用笔来写,那就是作文。可以说,作文就是用笔来说话。平时,你们谁也不会为说话发愁,那么用笔来说话又有什么犯难的呢?”随即,我打开一本书,继续道:“瞧,这本书上这个小作者的文章,就可以让更多的人读到他的经历,分享到他的感受,多好呀!”孩子们一听,顿时来了兴致。
“正因为写完的作文是给别人看的,所以我们写作时,要注意些什么呢?”我眨眨眼睛,故意卖个关子。
孩子们开始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一个孩子说:“写作文要让别人看得懂自己讲了些什么,要让别人能够读明白。”另一个孩子补充道:“还要让别人爱看,要是写得没劲,别人刚读了一段,就跑了。”
这时候,有同学笑出声来,但大家都表示非常赞同。
我顺势引导:“是的,写作文既然是为了交流,当然要让别人能看懂,做到语言通顺,这就叫做——写清楚。要让别人爱看,做到绘声绘色,这就是——写生动。”
我把“写清楚”“写生动”两个词写在了黑板上,继续问孩子:“今天,老师也想写篇作文,就写一写暑假里我去青岛看海的经历,你们希望从我的文章里读到什么?”孩子一听,老师写作文给他们看,顿时来了兴趣,你一言我一语,都表示想看看我笔下大海怎么美,旅游中有哪些乐趣。
我微笑着问:“去青岛,我乘了六个小时的汽车,为啥你们不愿意听我说我买了哪些东西做准备,汽车师傅怎么开车的,我在车上看了哪些电影呢?”孩子们叫道:“这些没劲,不要听,我们要听重点!”太好了!我立刻就把“有重点”三个字写在黑板上,告诉学生,这也是写作文必须特别注意的一点。
看到孩子们按捺不住的神情,我也不吝笔墨,出示了自己的“下水文”《青岛之行》——
暑假,我到青岛去旅游,这是一个旅游者向往的好地方。来到海边,我便迫不及待地穿上泳衣,光着脚丫,向大海跑去。站在海边眺望,大海一望无垠,天和海真像连在一起似的。(看见的)俗话说:“大海无风三尺浪。”当我跳进大海里的时候,才真正感受到海浪的力量。海浪由远而近,一个接着一个地向海边袭来,有一米多高。我一会儿被海浪高高托起,一会儿又跌入低谷。若不用力抵挡,就被冲到海滩上。浪花溅到嘴里咸咸的,打在脸上让你睁不开眼。(做过的)在大海里游泳就像跟海浪搏斗,其乐无穷。(想到的)晚上,凉风习习,我在海滩上散步。晚上的大海更可爱,这里并不静寂,不但有踊跃的“夜游者”,还有许多像我这样悠闲的散步的人。浪花轻轻地拍打着海滩,仿佛唱起小夜曲(听到的),沙滩上留下了我们一串串的脚印。青岛之行让我感受到了大海的魅力,真是让我流连忘返!
“这是老师写的一篇作文,你们来点评一下。”这下,孩子们激动了!“老师,你写了我们感兴趣的部分,并且把大海的特点写生动了!”“在文章里,写到了自己看到的、做过的、想到的、听到的内容。”“这篇作文先写白天的海,再写晚上的海,我认为写得比较有顺序,读上去比较清楚。”……
学生一一点评,我肯定了他们从中悟出的一些作文之道,接着告诉他们:“的确,这就是说话和作文略有不同的地方,平时说话,我们使用的是口头语言,往往是一边想一边说,来不及仔细琢磨,难免有意思不明、层次不清、用词不当、语义重复的情况。不过,说话时出现了这些毛病,容易补救,别人没听明白可以再说一遍,说错了可以立即改正。作文出了这些毛病,就不行了,因为写文章的人不能守在读者的身边,随时改正出现的毛病。所以,写作文要先想好写什么内容、怎样才能写得清楚明白,并且还要使人爱读、爱看,对吗?”学生点点头,若有所悟,虽然他们还没有正式开始写作文,但至少已经知道到底什么是作文,怎样才算是在作文中把话讲清楚了。
在我看来,作文教学的第一课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写作兴趣和热情,一定要精心准备,“一炮打响”。上一节作文预备课,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作文,并从此“死心塌地”地爱上作文,这便是作文教学成功的第一步——有时,甚至是一多半了。
2.弹性框架理思路
对于作文教学,有些老师不得其“法”,便认为作文训练是学生自己的事,因而经常能在作文公开课上听到这样的话:“请同学们发挥想象,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更有甚者,认为“作文就是玩儿”,习作训练主要靠学生的悟性,很少指点,一味地强调学生多读、多看、多想、多写,至于怎么读、怎么看、怎么想、怎么写,却又不甚了了。
我不完全否定这样的观点。的确,教师如果过多地指导,势必给学生作文的思路和创新造成限制,但这并不是说,指导不重要。特别是对于刚起步学习写作文的三年级孩子,他们就如同一群正要学飞的大雁或是刚学会走路的娃娃,现在就完全放手,他们就能飞能跑了吗?
我认为,作文教学的起始阶段,还是应该注重传授一点作文训练的方法,给学生一点“规矩”,让他们在规矩里成“方圆”。其实,对此古人早有精深的阐述。《周易》里就有“言有序”的话,孔圣人也认为“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而刘勰在文论巨著《文心雕龙》的“总术”一章中也说:“才之能通,必须晓术。”这个“术”,就是写作的法则。
三年级学生当然不可能如成年人一般思路清晰,语言顺畅,所以他们所写的作文在我们看来就显得幼稚或者混乱。我们作为作文启蒙者,自然不能打击他们的积极性,但也要用一种正面的、探讨的方式和他们交流,慢慢让他们的思维变得更“成熟”。我们可以和孩子们探讨,共同拟个框架,比如文章主要从哪几部分来写,每一部分都写什么,要表达什么样的感情或意思,然后让孩子按照这个框架来写。这样,写出的作文在思路上就会清晰很多。
给作文框架的目的是降低写作难度,让初写作文的孩子先“入格”,为的是今后能顺利自然地“出格”。所以,我给的作文框架是有一定弹性的,既能帮助学生们理清作文思路,也可以使学生的作文不至于千篇一律,做到有“框”而不死板。
比如,第一篇习作就是写《假日之旅》。一个暑假,不少孩子都随家长外出旅游,各地风光自然见得不少,也有一些趣事囧事值得一说。每每交流这些素材的时候,孩子总是说得起劲,等落到纸上,却是东一言西一语,要么就是流水账。怎样让他们在作文中突出重点,写出印象最深的旅途风光和个人经历呢?我给他们搭了这样一个框架:
假期,我和____(谁)一起去________(什么地方)旅游。
________真是个好地方。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写看到的美景)真让人心旷神怡!于是,我情不自禁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写自己的活动)
这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点)之行真让我流连忘返!
这样的框架一搭建,孩子就自然而然将作文的“重头戏”放在一处风光景色的描写上,并能着重写一写自己的旅途见闻、活动。而“_____真是个好地方”是一个中心句,渗透了围绕中心写具体的要求。不少孩子很快完成了他们的“第一篇”作文。
接下来,是指导孩子学着写自己,题目很是有趣,叫《我的自画像》。仿佛是个小画家给自己临摹一样,但孩子的观察力不够,到最后总是写得“千人一面”——瓜子脸、樱桃嘴、柳叶眉、眼睛赛过黑珍珠……一群小帅哥小美女,读他们的作文,根本分不清谁是谁,而这其实是作文的失败。
怎么办?一个作文框架就这样诞生了——
我是一个聪明可爱的小___孩,今年___岁了,我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________。
  我个子________,长着_____________,最与众不同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下你就会对我过目不忘了。
我最大的特点是________。不信,瞧!(具体写一个事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听了我的介绍,你现在已经对我有所了解了吧,愿意和我交朋友吗?
这样一来,孩子纷纷发掘自己的与众不同之处——有的写自己有一个西瓜太郎的发型,有的写自己脸上有一些俏皮的雀斑,有的写自己一笑起来有两个可爱的酒窝……如此,每个孩子都真正地“画”出了有个性的外貌特点。而“我最大的特点是_______”,则引导孩子抓住自己性格、爱好等方面最突出的一点来写,并通过一件具体的事情,将其写生动。
有的孩子写了自己的爱好——
我是名副其实的书呆子。在我的几个书柜里,密密麻麻地摆满了许多书,《中华上下五千年》《十万个为什么》《夏洛的网》《爱的教育》《昆虫记》……我都看过。我有空时看书、没空时也抱着书,就连上厕所也不例外。每次妈妈让我把书放下,我总是说:“再看一小会儿!”妈妈常抱怨说:“你的一小会儿比一小时还长。”虽然看书并不轻松,但我学到了不少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
有的孩子写了自己的特长——
我的演讲很棒。记得那次关于感恩的主题演讲比赛,我演讲的题目是《感恩老师》。演讲时有好多同学都看着稿子念,而且还用稿子遮着脸,不敢看评委老师。我可就不同了,把稿子放在一边,面带微笑,胸有成竹,声音抑扬顿挫,还带上手臂的动作。评委老师都说我表现不错,我拿到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也有的孩子写了自己存在的小毛病——
我这个人最大的缺点就是粗心。就拿上次期末考试来说吧,妈妈在前一天晚上就指导我复习,让我一定不要粗心,特别是计算题,要保证完全正确。当时我信心满满,告诉妈妈我一定会考出好的成绩。结果,我看错了题目要求,这下可惨了,才考了八十多分,妈妈虽然也没说什么,可我很难过。哎,这就是粗心造成的后果。
搭建弹性的框架,不仅使初学作文的孩子“言之有序”,更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知晓怎样才算是围绕一个中心写具体。而这,不正是三年级作文教学需要解决的最大问题吗?如此一来,真可谓“四两拨千斤”!
3.送个开头结尾又何妨
古人用“凤头、猪肚、豹尾”来比喻文章的结构,说的是文章的开头要像凤头一样漂亮,正文要像猪肚一样饱满,结尾要像豹尾一样有力。因此,写好作文的开头和结尾,是作文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三年级的作文训练是由一二年级的“写话”逐步过渡到片段练习的,这时的作文教学就出现了一个颇为尴尬的问题——因为只是片段的训练,不少老师就仅仅指导学生写好片段,让学生围绕一个中心句将段落写具体,不少孩子习惯用“有一次”作为开场白,然后就直接写自己经历的一件事情了,让文章显得有点没头没尾;而有的老师则要求学生在习作中加上开头和结尾,但对于刚刚开始写作的孩子而言,似乎又是拔高了要求,显得有点儿操之过急了。这样说来,三年级的作文要不要写开头和结尾,倒成了一个两难的问题。
我大多数时间从事高年段的作文教学,发现不少学生到了五六年级,似乎还是很害怕或是很讨厌写文章的开头结尾。
作文课上,有的孩子看到作文题,总是磨蹭半天,为一个开头苦思冥想,动笔艰难,而且,他们的作文开头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说一些与主体内容无关的绕弯子的话;没有文采,不吸引人;开头过长,造成头重脚轻的局面;只会使用叙述一种表达方式,不会使用修辞等等。可一旦开了头,尤其是有了一个好的开头后,写起文章来却又是洋洋洒洒、文思如泉、一气呵成。
而等到结尾时,有些孩子眼见作文大功告成,结尾就草草了事,真的就成了“虎头蛇尾”。更为糟糕的是,很多孩子习惯在结尾处大呼口号,大表决心,认为这样的结尾才是“振聋发聩”、掷地有声。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现在想来,其实是因为在中年段的作文教学中,我们一向把重点放在片段写作的训练上,开头和结尾似乎成了可有可无的附属品。
但是,在我看来,文章的开头就是整篇文章的门面。商店的门面漂亮,就能吸引来很多顾客;文章的开头好了,不仅能带动全篇,使文章的写作思路流畅、顺利地展开,而且能抓住读者,引人入胜。然而,给文章开个好头并不容易,作家高尔基曾说:“开头第一句是最难的,好像音乐里的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好长时间才能找到它。”
成功的结尾能使读者更深入、更透彻地理解文章内容,进一步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能唤起读者的思考与共鸣,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结尾当如撞钟,“清音有余”。
因此,在中年段的作文教学中,虽然并不要求为文章写开头和结尾,但也不能忽视,毕竟最终是要写完整的篇章的。
我的做法是在片段练习时,不妨送一个开头和结尾给孩子,让他们从三年级起,就有“篇章”的意识,这也不增加孩子们的学习负担。在“赠送”开头和结尾时,我巧妙地根据作文的类型,让开头结尾各不相同、各具特色,从而渗透文章开篇收尾的写作技巧。这样,到了高年段,学生独立完成篇章练习时,就能根据文章的内容与中心的需要,顺利地写出灵动的开头和结尾来。
我送过的开头有这样几种:
(1)交代事件基本要素式——
假期,(谁)带我到(什么地方)去旅游,这是一个旅游者向往的好地方。(《假日之旅》)
(2)开门见山直接点题式——
教师节到了,我决定自己动手做张贺卡给老师,以表达对老师的感谢。(《做贺卡》)
(3)环境描写渲染气氛式——
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到处一片漆黑,而书房里却亮着灯光,文具王国里一点儿也不平静。(《文具盒里的故事》)
(4)名言警句歌曲引用式——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每当哼起《童年》这首歌,我都会忍不住想起小时候发生的那些趣事。(《童年趣事》)
(5)设问开场吸引读者式——
此时,教室里一片欢腾,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原来,今天我们班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比赛——桌上拔河。(《桌上拔河》)
诸如此类的常见文章开头,让刚刚作文上路的孩子知道文章从哪儿“起笔”,从什么问题写起,正所谓“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我送过的结尾也五花八门:
(1)自然顺畅结果交代式——
文具盒是我学习上得力的帮手,我会永远珍惜它,爱护它!(《我的文具盒》)
(2)照应开头首尾呼应式——
听了我的介绍,你现在已经对我有所了解了吧,愿意和我交朋友吗?(《我的自画像》)
(3)画龙点睛全文总结式——
从那以后,每当我退缩的时候,我都会想起这一幕。因为我知道,我也很出色!(《我也很出色》)
(4)含蓄深刻启发联想式——
所谓“熟能生巧”,大约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吧!真盼望下一个课间十分钟的到来,我又可以大显身手啦!(《踢毽子的乐趣》)
(5)直抒胸臆表达感情式——
完成这张贺卡,我心里特别高兴。它虽然没有买来的精致、美丽,可它却代表了我对老师的敬爱啊!(《做贺卡》)
俗话说:“织衣织裤,贵在开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一篇好文章,要有引人入胜的开头,也要有耐人寻味的结尾。对初学写作的小学生来说,这不是一下子就能掌握的,要随着知识的增长,写作水平才能逐步提高。而如果不时收到老师“赠送”的开头和结尾,不仅降低了他们的写作难度,更让他们有所得、有所悟,自然而然地领略文章开头和结尾的妙处,从而顺畅地过渡到篇章的写作,这不正是我们所期待的吗?所以,送个开头结尾又何妨!
4.把“写清楚”放在第一位
每到写作文,很多孩子都会问我:“老师,这篇文章要写多少字呀?”我总是笑着回答:“写清楚就行!”
开始时,孩子们都觉得这个要求挺简单,比从前老师规定要写满多少字容易应付。可是,渐渐他们发现,“上当了!”要写清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一个孩子交上来他的作文本,写了这样一段话,百来字,在他看来自己已经将出去玩的经历写清楚了——
星期天,妈妈带我出去玩,看见一条不起眼的小河。它清澈见底,我心想:这条河挺干净的,不仔细看还真没发现呢!我又低头看了看,这才发现小河里还有小鱼小虾呢!它还可以让人看见它深处的石头,河底的石头真是千奇百怪呀!
这段话中有些语句顺序颠倒,表达得不够清楚。因为在一般情况下,我们总是先看到清澈见底的小河,由此发现河底的石头,接着才留意到水中嬉戏的鱼虾,最后发出感叹,“不仔细看还真没发现呢”。除此之外,“它还可以让人看见它深处的石头”这句话,两个“它”究竟指的是小鱼小虾还是河水?这里指代不明确。你看,要想“写清楚”并不是易如反掌啊!
在习作过程中,学生更多的是关注自己写了多少字,认为写够了字数才是好作文;而老师往往喜欢在字数上规定过严,认为字数多的文章才算写具体了。
其实,“写清楚”和“写具体”侧重点并不相同。写作教学的“写清楚”指的是把内容写得容易让人了解、辨认;“写具体”指的是把内容写得细一些,写出一些细节来,做到不抽象、不笼统。在我看来,把话“写清楚”应该是作文最基本的要求,把话“写具体”则是进一步的要求。在三年级作文起步阶段,我们更应该把“写清楚”放在第一位,因为它有利于切实打好写作的基础。
当你发现学生的作文有“表述不清”的毛病时,最好的办法,其实是一个“笨方法”——先让孩子说清楚,再写清楚。“讲好”是写好第一步要做的工作,讲得不好、不清楚、不生动,这些毛病肯定会在写的时候表现出来。讲,是一种直接的交流,通过讲,会让孩子从对方的反应中明白哪些是生动的、吸引人的,哪些则让人不怎么爱听,因而写时就会有所侧重——对方爱听的多写,不爱听的少写或不写。
每逢要写作文,我总是对学生说:“先不着急写,你们先说一下嘛!”让他们个别交流或是互相说说作文思路,好的作文必须经过这样一个如烙饼翻个儿的工序,再落在纸面上,才会清楚明白。
三年级的学生在写“我的同学”之类的作文时,常犯的一个毛病是前后颠倒,说不清楚。于是,我便要求他们先说后写,下面是我和一位学生的对话。
师:这一次你准备写谁?
生:我想写我的同桌。
师:你同桌,可以呀!你怎么看他呢?
生:他成绩很好,是我的偶像。
师:他个头如何?胖瘦程度?
生:他的个子比一般同学高一些,瘦瘦的。
师:那么他的长相,有特别的地方吗?比如:他的眼睛、脸、头发……
生:(沉思)哦,对了!他剃了小平头,带了400度的近视眼镜。
师:看上去真有学问!他为什么会成为你的偶像呢?
生:你瞧他整天挺悠闲的,学习时间并不长,但每次考试他都能轻轻松松地拿高分,真是厉害!
师:你能举个例子说明他的“厉害”程度吗?
生:那天,我在做数学作业,有道题目很复杂,我演算了半天也没搞定。他走过来,一会儿就解决了。
师:怎么解决的,一旁的你观察他的神态了吗?
生:他一会儿凝神思考,一会儿伏案打着草稿,突然说:“我会了,我来教你吧!”
师:太好了,你能把咱们上面的问答连接在一起写成一段话吗?
下面是这位同学的习作:
新学期,我多了一个新同桌。他的个子比一般同学高一些,身材瘦瘦的,一头乌黑油亮的小平头,透着几分成熟。一双小眼睛藏在400度的眼镜片后面,看上去很有学问的样子。在学习上,同桌是我的偶像。你瞧他整天悠闲自在的,埋头于书堆里做习题的时间并不长,但每次考试他都能轻轻松松地拿高分,真是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一天中午,我在做数学作业,有道题目很复杂,我演算了半天也没理出个头绪来,便向同桌请教。只见他一会儿凝神思考,一会儿伏案打着草稿,突然说:“我会了,我来教你吧!”然后他边给我讲解边演算,这真让我刮目相看。
你看,这不是一篇很不错的习作吗?
中年级学习“写清楚”填补了由“写话”到“写具体”之间的一段空白,形成了连续的阶段性目标要求。打好基础,不拔高要求,让学生在“说清楚”的基础上“写清楚”,才可以实现到“写具体”的自然过渡。
5.观察是一种可贵的能力
这天,我从学校食堂旁经过,忽然一股淡淡的香味一下子就黏住了我的脚步。抬眼向那绿叶间望去,挨挨挤挤,密密麻麻,全是黄米粒般的花蕊,小小的桂花就这样悄然绽放。
“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桂花一点点、一簇簇、一堆堆,如繁星点点,点缀在那绿色的绒布上。浓郁的花香毫不吝啬地散发出来,陶醉了天空,陶醉了飞鸟,也陶醉了树下驻足观赏的我。望着这满树灿烂,一种柔柔的情怀不由溢满了心底。这是多好的写作素材!不是正打算让孩子写《校园一角》吗?就写校园里的桂花树吧,我为自己的发现感到得意。
  兴冲冲地疾步走进教室,教室里也充溢着淡淡的香气,窗口的孩子情不自禁把鼻子凑向窗外,深深地嗅了两下。我笑着问学生:“你们留意过学校食堂旁的桂花树吗?那些桂花美吗?”
我认为学生对校园的一切已经相当熟悉,不需要再去观察了。没想到孩子们面面相觑,除了能说出桂花很香外,支支吾吾说不出什么所以然来。也许,这就是所谓的“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正因为日日相见,习以为常,那些本来再熟悉不过的事物,在孩子们眼里,也许还生疏得很呢!
作文时的选材虽然是从长期记忆中提取信息,而这些信息的积累却来源于平时的观察。这就要求学生平时多留心身边的事物,仔细观察这个多彩的世界,写作文时,再从大脑中提取相应的信息,用所学过的语言准确地将之描绘出来。
对三年级学生来说,他们也许比成人会“看”,因为他们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似乎可以看到许多成人忽略的细节。但真正的观察不仅仅是“看”,而是一个很复杂的思维过程。它包括用眼看、用耳听、用鼻闻、用舌尝、用手摸、用脚踩……动用全身感知器官,把得到的材料综合起来,通过分析思考和精心筛选,提取最有价值的素材,这才叫观察。
怎么让学生学会观察?当然,方法比结果更重要。因此我不急于带着孩子直接走到桂花树边,而是站在十米开外,远望这一株葱郁的桂花树。我告诉孩子,我们要由远及近地观察桂花树,先从整体感知它的样子。学生充分调动了自己的观察想象能力,有的说桂花树的形状就像一把张开的绿色大伞,有的说桂花树虽然矮小,但枝繁叶茂……
接着,我带学生们到桂花树的面前近处观察,要求他们抓住桂花树的叶片、花色、花形、花香等,一部分一部分去观察。孩子们走近桂花树,仔细地观察起来。他们有的拿自己的手掌去试叶子大小;有的扒开树叶,细瞧那些害羞的“桂花姑娘”;有的用鼻子凑近桂花,嗅了又嗅;有的在风吹过时,感受那一场香气袭人的桂花雨!……
孩子们通过观察,感到自己果真长了见识,看到了平时从未注意过的景象。他们很是兴奋,把自己的新发现用小本子记录下来,作为作文的素材。
两节课后,作文本收上来了,我看到不少优美的语段,几乎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
远看,桂花树树干笔直,树叶葱绿,它舒展着自己优美的枝条,充满生机。近看,绿叶间一朵朵、一簇簇星星点点的桂花,正羞涩地在树上笑呢!仔细端详,鹅黄色的四个花瓣,中间还有着更深一些的黄色花蕊。花朵儿随风摇曳,好似穿着黄色纱裙的少女在翩翩起舞,真是美不胜收。
从远处,你几乎看不到桂花的模样,只能闻到它的香味。走近一看,你会发现桂花的花朵很小,这一朵朵雪白雪白的小花是由四片花瓣组成的,四片花瓣的中间,是一粒粒小米似的淡黄色花蕊。从花蕊中散发出一缕缕沁人心脾的香气,使人感到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远远望去,点缀在绿色中的黄色小花,就像星星在向我们眨眼睛。走近细瞧,几朵芬芳扑鼻的金色小花,簇拥着长在花枝上,藏在叶丛中。一阵秋风吹来,满树的桂花颤动起来,好像跟同学们点头打招呼,还不时飘飘洒洒下起了“桂花雨”,给大树底下铺上了一地金子,这景象别提有多美了。
从远处看,小小的桂花躲在密密层层的绿叶中,显得十分害羞。走近一看,它们一团团,一簇簇,挨挨挤挤,已经开得好不热闹。有的还是绿色的小花苞,像米粒般大小,但看起来饱胀得要破裂似的;有的开出了两三片花瓣,微微露出了花蕊,显得特别娇嫩;还有的花瓣全开了,像一把把金黄的四叶伞,为树叶增添色彩。满树的桂花竞相开放、含笑枝头,散发出浓郁的清香,使整个校园都浸在桂花的香味中。
瞧,孩子们笔下的桂花是如此花香四溢、摇曳多姿,若是没有用心用情地观察,又怎能将校园里的这棵桂花树写活呢?
鲁迅先生就曾说过:“学习作文,第一须观察。”我们不要吝惜时间和精力在孩子观察能力的培养上,因为观察是一种可贵的能力,它是获得写作材料的主要途径。我们在平时的作文教学当中,只要能够有意识地渗透观察方法的指导,孩子就会“得法于课堂,运用于课外”,远“观”近“察”,在熟悉的生活中发现另一个有趣的天地,从而给自己的作文提供丰富多彩的鲜活素材。
6.“好词好句”并非万能
三年级的孩子过了识字关,就逐步开始大量阅读了,可是这时候他们的作文却并没有随着阅读的增加而出现立竿见影的效果,主要问题出在词汇量匮乏,没有用词意识上。
一个家长问我:“我家孩子写作文跟记流水账一样,平铺直叙,很少见到有什么优美的句子,读起来空洞又乏味,我们大人看着很着急,怎样让他的作文里有一些好词好句呢?”
似乎作文中有了“好词好句”才是“好作文”,这不仅仅是这位家长的个人想法,其实不少语文老师也有这样的想法。在作文起步阶段,就已经有不少老师让孩子准备“采蜜本”。所谓“采蜜本”,就是在学生进行阅读时,要求他们摘抄书中好词佳句的本子。老师们希望通过“采蜜本”达到两个目的:一是督促学生真正地阅读文章;二是帮助学生丰富语言材料,以便写作文时能用上这些“好词好句”。
我翻翻学生们的“采蜜本”,不禁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本子上虽然记得满满的,但质量却不高。词语基本以四字词语或成语为主,句子几乎是清一色的比喻、拟人。更有甚者,同一个本子,前后有许多积累的好词佳句是完全一样的。看来不少孩子只是为了完成任务,他们根本没有领会“采蜜本”的用途。
也有不少孩子为了完成“采蜜”任务,往往走了捷径,买了所谓“小学生好词好句”的专用书籍。随便翻翻其中一本,里面的内容早已分门别类地概括好——比如“好词”,已经被分为人物篇、事件篇、景色篇、想象篇等。在景色篇中,描写天空的词语有“一碧千里、碧海苍天、晴空万里、万里无云”等;描写春天的词语有“满园春色、春光明媚、姹紫嫣红、桃红柳绿”等;而在事件篇中,有一栏是“喜悦的心情”,提供几种好句的模本:“这个喜讯使他的眼睛里有了神采,额头和嘴角两旁深深的皱纹里似乎也蓄满笑意,连一举手一投足都渐渐地带上了一种轻快的节奏。”“她心里喜滋滋的,脸上带着动人的微笑,像母鸡啄米似的不住地点头。”……
翻到这儿,我不禁有点愕然,难怪学生很难在作文里恰如其分地用上这些所谓的“好词好句”,因为这些词句脱离了真实的语言环境,再好再华丽都不属于孩子自己的语言,就算背得滚瓜烂熟,又有多少是用得上的?更可悲的后果是,许多学生因此养成了严重的依赖心理,不管写什么作文都想抄别人的句子和段落,最终成为“邯郸学步”。
适当摘抄和背诵一些好词好句的确是我们学习写作的好办法,但是“好词好句”并非万能。我们作文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把学到的“好词好句”统统塞到自己的文章里去。相反,随意堆砌辞藻,感觉是累赘;用词不当,会闹出笑话;陈词滥调,更嚼之无味。难道一写春天,就必然是“春光明媚,鸟语花香”,北京的春天和海南的春天会一样吗?不管是谁,激动时眼里一定“闪着晶莹的泪花”,爷爷的泪和孩子的泪怎能一般晶莹呢?这样一味追求所谓的“好词好句”,摘抄下来的东西生搬硬套,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孩子的习作就往往变成了呆头呆脑的“八股文”。
其实,并不是不用优美的句子,文章就一定会显得空洞。你看,这个孩子写自己的妈妈——
我的妈妈长得很普通,可你若是真的这么形容她,她保准跟你急。妈妈最大的爱好就是逛街,一走进商场,两眼就会放光。她穿着高跟鞋,噔噔噔噔,来来回回,每个专柜、每件衣服都不放过。我作为小跟班,早就累得不行了,可是妈妈却丝毫没有疲惫的感觉,还说这是最好的体育锻炼。试穿了新衣服,妈妈会镜子前照上三圈,还兴奋地问我美不美。当然,答案又是唯一的,我总是有气无力地回答:“非常、非常、非常美!”就盼望她早早买下,好结束这漫长的“运动时光”。
你看,整段话里似乎挑不出一个够分量的“好词”,但是我们读起来却觉得特别有意思:妈妈“一走进商场,两眼就会放光”,“还说这是最好的体育锻炼”,这些明快的口语,我们在生活中不也常常听到吗?轻快、风趣就是这段文字的个性,它使一个个方块字有了灵动的生命力。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恰当地表达真实、独特的感受,这才是习作的真正目的呀。
我知道,很多老师强调学生要积累所谓“好词好句”,其本意是希望学生写出更好的作文来,可事实却恰恰相反,脱离了原来语境的词句是没有生命力的,那些死记硬背得来的“好词好句”往往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性,反而成了学生作文水平进一步提高的拦路虎。
在我看来,真正的“好词好句”应该是符合孩子所写的这篇文章的,是准确、形象、富有生命力的。有位同学写作文时,写到一句“屋子里很乱”,这样写肯定是最不生动形象的。如果用上一些“好词好句”,会使作文有“亮点”,如写成“屋子里一片狼藉”或“屋子里乱七八糟”,都能突出屋子里乱的程度来,比最初的表达好了很多,但似乎还不够。而真正的好的语言,是通过描写,具体、生动、形象地再现当时的场景,如“屋子里,那些曾经排列得整整齐齐的书,如今是东倒西歪;钢笔闹起了分家,笔盖还乖乖地留在桌上,而笔却逃到了地上;外套凌乱地搭在椅背上,袖子却懒散地拖在地面……此刻的屋子,乱得都踏不进一只脚”。这么一段话,才真正地把屋子“一片狼藉”的景象描写出来了,比用那些程式化的“好词好句”有着更好的表达效果。
因此,学生最缺的并不是“好词好句”,而是“学会描写”。以会用几个“好词好句”要求学生,永远教不出能写好文章的学生。我们老师首先自己要明白,真正的好词好句,并不是简单的四字词语、古诗名言的堆砌,那些表达准确、描写生动的词句,哪怕它看似普通,都是值得我们赞赏的“好词好句”。
7.“活动作文”课该关注什么
生动有趣、设计合理的游戏活动可以打开学生思路,调动生活积累,减少学生习作中“假”的因素。因而,这几年“活动作文”课很受老师们的欢迎,尤其是对于刚开始接触写作的三年级孩子而言,热热闹闹的游戏,能让他们有“米”下“炊”,对作文不再发怵。可是,我却从一节“作文活动”课上,发现了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节作文课上,年轻的老师微笑着对同学们说:“大家都参加过拔河赛吧?”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参加过!”“那好,今天我们就来个桌上拔河赛!谁有尺子?”“我有!我有!”孩子们七手八脚地翻着铅笔袋。只见老师选了一把较长的尺子,在中间系了一根红绳,说完比赛规则,教室里就闹腾开了。
等三四轮比赛结束,终于到了习作阶段。老师提出习作要求,让学生写游戏情景,在学生们“刷刷”动笔的时候,我看了一下自己身边一个小家伙的作文,只见他写道——
今天,老师让我们在桌上举行拔河比赛,太新奇了,我们都很激动!
我们这次拔河比赛的赛场是课桌,“拔绳”是直尺。老师要求我们在课桌之间画一条胜负线,把米尺的中心点放在胜负线的中间,食指按在尺子的一端,用力往自己这边拉。
第一局是同桌之间进行的。老师一声令下,我就使出了吃奶的力气。这时,尺子一直往我这边移,把对方气坏了,他怎么用力也没有拔过我。
第二局是赢的人再次对决。老师一声令下,我和另一个获胜者就开始对拉起来。我用力,他也拼命用力,五六分钟后,他赢了,我有点郁闷。
最后的决赛最精彩,两个人拔了好久都不分胜负。最后冠军被我们班小胖子夺走了,教室里顿时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同学们都向他投去了敬佩的目光。啊,这个游戏太有趣了!
活动作文教学有时候存在这样一个模式,即“活动—指导—习作”,这样的教学安排使得活动与作文、活动与指导互相脱离。活动的目的是给学生提供素材,但只有素材绝不能写出好文章,如不加以指导,学生只能记流水账——没有重点,缺乏描写,这篇习作的问题便在于此。
在我看来,“活动体验”型作文指导课上的游戏是为习作服务的,它是让学生练习有意的观察,让学生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尝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的。我们不能仅仅让学生尽情活动,然后提出习作要求,让学生写下活动情景,而应该随着游戏的进展,快速敏锐地捕捉活动过程中习作指导的生发点,或者提问,或者启发诱导,随机地进行生成性的习作指导。
于是,我改造了这一节活动型作文课。为了让学生学会观察,关注细节,我将可描写的画面即时“定格”,引导学生进行描述。
既然是比赛,自然紧张激烈,当我发出“1,2,3,预备——”的口令后,全班同学立刻将两手竖在桌上,用食指尽力按住尺子,正当大家蓄势待发时,我突然“定格”——请孩子们描述老师发出“预备”命令后,教室里有怎样的氛围?自己和同桌的动作是什么样的?这时候自己心里在想些什么?
  当一个学生说出“我们的食指都死死地按住尺子,都想获得这一场比赛的胜利”时,我顺势引导:“你注意到对方此刻的表情、动作了吗?”孩子答道:“对方眼睛目不转睛地盯着20厘米长的尺子,脸绷得紧紧的,而且涨得通红,一脸着急地等候裁判员的发令。”好!这一描述挺形象,我接着引导观察:“你注意到了周围观战同学的反应了吗?”有孩子描述道:“这一刻,教室里忽然安静了下来,紧张的比赛氛围让围观的同学们也握紧了拳头,似乎要给选手力量……”
游戏继续,精彩不断……就这样,我在游戏过程中“定格”画面,引导学生关注细节,即时进行口头作文,这一下,习作有了鲜活的感受和语言。孩子们重新完成的作文可圈可点——
我一开始死死地按住尺子,让对方没有可乘之机。只见他鼓着腮帮,两只眼睛直瞪着我的手指。我知道比赛到了最关键的时候,我将全身的力量都集中在两根手指上,鼻尖也沁出了细细的汗珠。对方也寻找着机会,他用手指摇晃起尺子,拔回了几寸,我的心情也越来越紧张了。这时,由于他连续比赛,手上已渗满了汗珠,手指悄悄地向后打着滑。眼瞅着他正准备将手指挪动一下时,我抓住了这个机会,趁热打铁,猛一发力,尺子不仅拔到了中线,还反超了几寸。啊,我终于赢啦!
进入决赛阶段,教室里弥漫着紧张的气氛,但两个选手似乎都很轻松,只见一个同学用两个手指夹住直尺,脸上一副志在必得的神情。而另一个也不甘示弱,脸上带着必胜的微笑。但是,一声令下,两位“高手”却都不敢轻敌,他们皱紧眉头,目不转睛地盯着桌上的红线,食指和中指紧紧地按着尺子,生怕自己的“城池”落入他人手中。大家都屏息凝神,等待着“历史性”的时刻的到来!
你看,在活动中伴随着习作指导,我用随机的“提问”“谈话”和“交流”引发学生“观察”“想象”“描述”。由于学生“亲历”了活动过程,注意观察了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自然写起来得心应手,一篇篇行文活泼的作文就此“问世”了,而不再是原来那种“脚踩西瓜皮——写到哪里算哪里”的“流水账”了。
其实,在我看来,“活动作文”课上的活动不是重点,我们的目的是通过预先设定的游戏活动,以模拟的、缩微的、典型的、袖珍的方法让学生懂得怎样去“观察”,什么是“细节”,何时进行“心理描写”,这才是课堂的关键所在!
8.为模仿正名
在近年来的作文研讨会上,我几乎没有听到过老师在公开场合谈“用范文来引导学生写作”的观点,而各级杂志上的作文教学论文也无一例外,几乎都在畅谈学生习作的“自由”“个性”“创新”。可是,现实的作文教学,尤其是中年段的作文起步教学,老师们运用最多的方式就是模仿。毕竟,从蹒跚学步到健步如飞,从咿呀学语到口若悬河,从一笔一画的临帖到飞笔走龙的书画,孩子的一切学习成果都受益于模仿,何况作文乎?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就曾言:“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
但是,作文教学能不能提倡模仿,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反对者认为,这不是在助长“抄袭”之风吗?模仿不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性和自我想象力吗?赞同者则反问,音乐课上,学生通过模仿学会了唱歌弹琴;美术课上,学生通过模仿学会了构图绘画;体育课上,学生通过模仿学会了跑步跨栏;数学课上,学生通过模仿学会了公式运用;作文,为什么就不能模仿?不模仿,孩子表达能力从哪里来?
乍一看,两种意见都有一定的道理,这就使我们的教师特别是新手教师感到困惑,不知从何处下手。让学生模仿习作吧,怕成为变相抄袭,怕今后在孩子们的作品中只能看到别人的影子,而缺少自己的思维;拒绝模仿吧,自己往往又陷入“作文课不知如何上”的迷茫、尴尬境地。其实,这种困惑主要是因为我们简单地认为,“模仿”就是对个性的扼杀,就是创新的天敌,在不知不觉中把“规范”与“个性”、“模仿”与“创新”对立起来了。
我们主张自由表达作文,前提是孩子掌握了众多的写作方法,能够根据需要而自主选择。而写作方法,不是孩子创造的,是他们模仿和积累而来的。从小学生的作文现状来看,大多数学生想象力丰富但语言贫乏,一些孩子心中有话想说,而写出文章来却是语序混乱,毫无重点;还有的学生表达不出来,勉力为之,也是言不及义。“入乎其中”方能“超乎其外”,要想直抒胸臆,下笔成文,关键在学会作文的表达形式,而这形式的习得,应从模仿而来。
而被很多人诟病的学生模仿的习作千篇一律的现象,这并不是模仿的错,而是我们不懂得如何让学生正确模仿。有的老师为了省时高效,允许学生把语言的具体内容也模仿下来了,所以学生写不出有真实思想的作文来。我们现在重点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让学生在模仿作文形式的同时,不会发生情感的复制,从而避免“假大空”现象的发生。
曾听过一个趣事,老师布置了一个作文题目,要求孩子写一种身边的植物。某位同学第一次写的作文不合格,老师要求重写,这孩子看到同桌写的《西瓜》一文得到老师的表扬,于是,就仿照写出了《北瓜》的作文,完全是照搬照抄。哭笑不得的老师在这篇《北瓜》的作文后面写了一句评语:“只知道有西瓜、南瓜、冬瓜,我倒还不知道这世上竟然有北瓜呢!”
其实,这就是作文模仿最常见的误区。学生在模仿时,往往只见范文内容而不见范文的表达形式,常出现仿写范文故事情节甚至情感复制的现象。
我们应该认识到,作文模仿的应该是范文的形式而非内容。当我们细读一篇范文,被文中表现的情感深深打动的时候,我们不是要去复制这种情感,也不是要去模仿营造出这种情感的故事情节,或是去套用表现这种情感的文字,而是要看范文是怎样表达这种情感的,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用了什么样的结构形式,如果自己写类似的文章会如何去表达,这些才是我们要重点思考的,也是应教会学生去模仿的。只有明确了这一点,作文教学的模仿才不会步入误区。
那么,如何才能让孩子在学习方法的同时,又避免雷同和套用的现象呢?在我看来,老师不要提供单独的“范文”,而要提供多个“范文”,至少需要两个文本,这两个文本要有一定的共性——要么是谋篇布局相同,要么是语言风格相仿,要么是描写手法类似等,侧重于形式的相同,而内容则各具特色,从而对“应该怎样写”形成一种简练、直观的现身说法。
比如,三年级的孩子特别富有想象力,但是很少有孩子在作文中将这种童趣写出来。我曾给过两个这样的作文片段作为范例——
大家好,我的名字叫企鹅,我来自南极。提到这个,你们肯定会问我怎么能适应寒冷的南极呢?哈哈,我告诉你吧,我的羽毛与鸟类的羽毛可大不一样,羽柄短而宽,羽毛又细又密,呈鳞片状。这些羽毛重叠起来,不但风吹不进,就是海水也浸不透。羡慕吧!我还会像小刺猬那样,把身体踡成一团,在原地赖着不走,这可是撒娇时最好的办法。我的肚皮是白色的,后背是黑色的,我总爱双臂紧贴着身体,走起路来一摇一摆的,像个不倒翁。觉得我可爱吗?那就欢迎大家到南极来做客,你们就会看到我哦!
大家好,我的名字叫书包。我是用化纤做成的,个头不算大。我的身体分三层:第一层里面的小伙伴都是小主人的生活用品,如红领巾、手帕,它们都安安静静地躺在我的怀抱里,不吵也不闹,却随时做好准备,等待小主人的征用。第二层里面都是一些活泼好动的小家伙,如毽子、跳绳,我每次都得把“门”关好,否则它们准会迫不及待、争先恐后地“跑”出去,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第三层是小主人用来放学习用品的地方,如笔袋、书和本子都在这里休息。在学校的时候,小主人一会儿从我的怀里拿出笔袋,一会儿取出语文书,一会儿又翻出练习本,让我忙得不可开交,真想和他抗议。不过,看着小主人好学的模样,我每次都把抗议咽了回去。不知不觉,我已经跟了小主人两年了,我希望能一直成为他的好伙伴。
你看,两个片段,内容并不相同,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用了拟人的手法,把文章里的事物写得活灵活现。不必多费口舌讲解,读一读,就可以让学生领悟:“哇!原来作文可以这样来写,真是太有趣了!”你若是让学生试着用这样的方式,写一写《玩具们的故事》或是《我心爱的小动物》,他们准能写得妙趣横生,让你忍俊不禁。有时候,我发现孩子并不缺乏生活素材,缺的是用什么办法把这些材料“粘”到一起,即用什么方法把它们有机组合到一起。这时,如果我们能给个范本,等于给学生找到一个容易的切入点,这样学生写起来就比较顺手,时间一长,自然能够激发出他们写作的兴趣。
模仿得多了,学生的写作思路也就拓宽了,能够选择和整合不同的作文形式,模仿也就具有了个性。有时,他们也会对以前学过的课文或是读过的范文,在写法方面有了新的体会。这种模仿在整个过程中,都伴随着学生自己的想象力,由此产生的“新的体会”不就是学生创造性的体现吗?而这样的模仿,就已不仅仅是为了模仿而模仿了,而是“自立其法”,这才是模仿的正道。
9.作文也需要“预习”
在阅读教学中,预习已然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的作用不言而喻。其实,我们的作文教学也应倡导学生作前预习。如果作文课上老师常常搞“突然袭击”,要到上课时才亮出作文题目,学生在缺乏生活积累和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完成作文,不陷入困境才怪呢!
在我看来,从三年级开始,就要让孩子学着进行作文“预习”。那么,预习哪些内容呢?重点在于让学生在作文前学会观察和用心体验。
我们经常在一些作文里看到这样的描写:“她长得很漂亮”“他非常生气”“表演了精彩节目”“朗诵了动人的诗篇”“会场布置庄严大方”“披着节日的盛装”等。我们如果深入问一问:她哪些地方长得漂亮?他生气时是怎么样的?节目精彩在哪里?诗篇是怎样感动听众的?会场是怎样布置的?节日的盛装又是怎么样的?很多孩子很可能回答不出来,因为他没有切身体验,或者是没有细致入微的观察。
所以,在作文前,我总是先引导学生观察相关的景、物、人、事,为学生习作内容的确定做好准备。例如,要让孩子写作文“介绍家乡的一处景物”,课前,我就利用春游的好机会,带领孩子观察烟波浩渺的太湖。为了写好《可爱的小动物》,我则提前一周布置孩子去观察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从外形、脾气、进食、嬉戏、休息等方面加以关注。
一个孩子写的《小猫“疯”了》的文章,就特别让人捧腹。他写了自己家的小猫玩弹球时种种调皮疯狂的举动,描写得十分真实生动,不仅让小猫的活泼可爱跃然纸上,更精彩的是写出了自己观察小猫时的心理活动,“像发了神经病一样”,“我气坏了,真想把它捉来狠狠地揍一顿”等,给文章增添了许多情趣,处处流露出孩童的天真。而这样的片段,若不是学生在动笔前的观察准备,又怎能在课堂上四十分钟内“妙笔生花”?
《美妙的星空》这样的文章更需要作前“预习”。我们班的“小才女”所写的文章刊登在了市级报刊上,她用了一系列形象的比喻,把她的观察所得,形象地描绘了出来。比如,她笔下的月亮“就像一个变化无常的婴儿,时而绷着又胖又圆的小脸,像是生气了,时而弯着小嘴,乐呵呵地笑着;时而又跟大家捉迷藏,偷偷露出半个脸来”。而星星们“仿佛刚刚从银河里洗过澡似的,亮晶晶的,闪烁着点点宝石般的光泽,是那么的迷人”。这个小女孩为什么能把星星和月亮写得这么形象生动呢?她在日记中透露了秘密——“因为老师告诉我们要写一写美妙的星空,所以我对夜空发生了浓厚的兴趣,要知道我还从来没有用心看过夜晚的天空呢。为了看月亮的变化,有时候晚上看不见,我就早上五点爬起来看,悄悄地伏在窗前,直看到东方发白……”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由此可见,通过耐心而细致的观察生活,进行充分的“预习”,就能更好地抓住事物的特征,记录下真实的内心感受,而这样的作文才是生动的。
而另一种“预习”方式——写前体验,更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作文教学形式。它主要是在课前引导学生开展相关的体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加情感体验。如写“有趣的小实验”,我就给孩子们表演了一个有趣的“魔术”——我用手把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神奇胶水”涂在书上,再把两本被涂过“神奇胶水”的书页,一页一页地互相夹在一起。然后请两个女孩上台把两本书拉开,对于她们的失败,孩子们很不服气,又推荐了班级里的“大力士”上台。两位“大力士”夸张的表演,引来阵阵笑声,同时大家也对两本书的纹丝不动感到惊奇。我趁势让孩子们描述一下自己看到的情形,并说说此刻内心的想法,孩子们很是兴奋,觉得不吐不快,而这正是动笔的好时机。于是,这趣味盎然的一幕就呈现在了孩子们的笔下——
一上课,老师就神神秘秘地拿来两本书,说要变一个魔术。同学们听了都很兴奋,纷纷猜想是什么神奇的魔术,瞪大眼睛,注视着。
  魔术开始了!只见老师将两本书抖落着,示意里面没有什么东西。接着在空气中顺手一抓,说取来一瓶神奇的胶水,可以将书粘在一起。老师说这“神奇胶水”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而且无色无味的胶水,她用手把“神奇胶水”涂在书上,同学们交头接耳,都觉得不可思议。只见老师将两本书相对着放,然后一页一页将每两张书页对插在一起,不一会儿,两本书便紧紧地“抱”在了一起。同学们目不转睛地盯着老师,期待着会发生什么神奇的事情。
老师好像看出我们的心思了,说:“下面我要请两位同学把书分开。”我们想:那还不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吗?两个人把书一拉不就开了嘛。于是上来两个女生,抓着两本书的书脊,使劲向后拉,连拉了几下,没有反应。只见她们两个人的脸上微微泛红,两本书还是纹丝不动。她们两个人换个姿势继续拉,动作有点扭曲,脸上越发的红,脖子上的青筋都能微微看到,我们下面的每个人也都屏住呼吸,盯着这两本书,僵持了好久,书还是没有拉开。
大家都觉得,这看上去是个很简单的事,怎么就不行呢,可能是女生力气太小吧。接着,上来两位人高马大的男生,他们各持一本,使出吃奶的尽头,“咿呀咿呀”地叫着,手指也拽得生疼,可两本书依然“生死相依”。下面的加油声是喊破了天,但两位“大力士”还是以失败而告终。
你看,写作前的这个小实验,让学生玩得开心,说得愉快。在活动中,我及时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其他学生注意观察、描述、想象,为自由表达、为个性习作做好铺垫。而老师、学生适度的夸张表演,便于学生观察,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和想象的空间。有了活动的体验,习作内容如活水之源,丰盈不竭。
儿童作家金波曾有一段很精辟的论述,他认为作文不是到了作文课堂上才去想写些什么,作文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生活积累,是一种审美趣味。写前“预习”,就为学生习作有话可写打好了基础,课堂上再加以老师的引导,学生习作时才会言之有物,笔下生花。
10.好作文的标准是什么
经常有学生问我:“老师,怎样才能写出一篇好作文?”每次遇到这个问题,我总觉得无法一下子说明白。因为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好作文”的定义——究竟怎样的作文才是好作文呢?好作文到底有没有标准?
这个问题见仁见智,每每讨论,往往会趋近无解。因为“文无定法”应是有年头、有来头的说法,写作的确不能等同于工厂的生产流水线,本身就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但作文的批改却需要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应努力细化,要不然就会出现因为阅卷老师的个人喜好,同样一篇作文既可能被A定为“高分文”,也可能被B降为“低分文”的怪现状。
但在教学中,对于好作文的标准,老师们普遍都表现出困惑与无奈。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觉,在教学过程中,不得不采用两把“尺”,即两套标准来对待习作——一套给日常习作,评价导向是鼓励孩子写出真实感受和体悟;但若是教材作文或是考场作文,还是会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套路,将文章写得四平八稳,毕竟谁也不敢轻视分数。
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现象?其实,语文老师不一定是作家,但一定是“作文家”,从小学到高中,甚而大学,所做作文不计其数,我们在经历了十多年的作文训练,有时是比较不科学的作文练习后,反而给自己增添了枷锁。在一次以“梦想”为主题的征文活动中,同事把自己挑选出来的班级学生优秀作文拿给我点评,我一看,这些获得老师褒奖、准备参赛的作文,无不是“成为宇航员”“保卫钓鱼岛”之类应景应时的题材,你能说这是孩子们真实的梦想吗?同事笑答,可是真实的梦想太不“积极向上”了呀!你看,正是我们对好作文的评价标准直接影响了孩子的习作方向。
我们的“两把尺”,往往让孩子的作文中“人”“文”分离。就拿《我想说些心里话》这个题目而言,我觉得非常棒,心里话谁没有,而且说心里话,显然是饱含真情,可以洋洋洒洒写篇佳作。可是,很多孩子就表示不敢真写心里话,因为“要是我抱怨作业太多,要是我反对学奥数,一定不行!真正写心里话的人,是肯定得不到高分的”。这说明题目再好,但是有一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评分标准在那里,学生也发挥不出来什么的。
所以,虽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对待孩子的作文,一定要有一个合适的标准来加以评定。如果作为评价者,你总是不置可否,无章可循,你就会发现,到了高年级,一些学生的作文会往往出现奇怪的“两极分化”——要么是诗不像诗、散文不像散文、小说不像小说的零碎的语句,形成了看似文笔很美,实则不知所云的“自我发挥”文;要么就是其立意、选材、结构、表达等多方面如出一辙,成为毫无新意、四平八稳的“八股规范”文。这两个倾向都是不可取的。
在我看来,作文就是说话,就是把日常的说话做事用文字记录下来,这应该是作文的本意。孩子要做的,其实是寻找一个轻松的方式,把生活和写作连接起来,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反映出生活中平凡而有趣、细小而难忘的事。因而,我从三年级开始,就给自己班级的学生定了“好作文”的标准,每升一个年级,增加一些内容,要求也相应提高,逐步让学生知道“好作文”到底是什么样的。
1.除了童话故事等想象作文,其他作文要写自己真实的生活,写自己真实的感想,不要胡编乱造。
2.作文片段要围绕一个意思来写,不要写和这个中心没有多少关系的句子,否则说明你在写的时候头脑糊涂,写作文没有计划性。
3.不要出现明显不通顺的句子,尽量不要写错别字。
1.不要追求什么“轰动效应”,更不要去追求“一鸣惊人”,我们日常的作文,应该写生活中让你有体会的、有想法的、有感悟的一件小事。
2.每个自然段的内容都应围绕一个要点进行写作,每节的要点组合在一起就能体现出文章的中心。
3.知道准确使用标点符号,只有上引号、前书名号才可以写在一句话的第一格中,其他符号均应写在句子末尾,没有空格就和最后一个字写在同一格。
1.每篇文章都有一个明确的中心,能让读者读懂你为什么写这篇文章,这篇文章反映了你的什么感受、观点或者情感。
2.自然段和自然段之间要有合理过渡,没有自然过渡的句子,文章就谈不少有多好,作者也就谈不上会写文章。
3.不要写长句子,句子要及时结尾,打上句号,不要出现连用多个逗号而不知道用句号的情况。
1.尽量选择自己生活中的材料写,作文选上已经写过的那些内容尽量不写。如果写的是别人常写的内容,要问问自己有没有写出新的观点或者有没有新的写法、新的谋篇布局的方式,否则说明你的写作思路狭窄,也不算会写作文。
2.文章篇幅一般不少于500字,否则读者从你的文章中能读到的有效信息就比较少。但也不要为了凑字数而写不必要交代的情节和场面,那样给人的感觉是主次不分。
3.不要写成流水作文,只介绍事情的前因后果,这样的文章粗枝大叶。要有一些细节描写,就像画一棵树,不能只画了树干、树枝就算完成了,要突出疏影横斜的枝条,或是树叶的特写,这样才能让文章生动起来。
这些“好作文”的标准,既给了孩子宽泛的写作空间,又划定了好作文的重点要义,孩子如果能在这些规范中真正写好“我的思想”和“我的生活”,他们会逐渐悟得:哦,好作文原来是这样的呀!
11.怎样让作文有“声”有“色”
孩子们看到一篇描写绘声绘色、生动形象的好文章时,有时就会情不自禁地说:“啊,这事我也经历过,怎么就写不精彩呢?”我便告诉他们,我们写作文就好像厨师做菜一样,好的厨师除了做出一道道的美食外,还花心思处理食物的摆设,让食物看起来色、香、味俱全,让看到的人想吃,让吃过的人满意。我们写作文也要达到这个目的,要让所写的文章有“画面感”,有声音、颜色、气味,这样的作文才形象生动。
当然,对三年级的孩子说这些,他们还有点似懂非懂。于是,我布置他们周末陪爸爸、妈妈去一趟菜市场,和他们一起讨价还价,挑拣蔬菜,听一听,看一看,闻一闻,留心观察各种声音、颜色、气味,写一篇《逛菜市场》的作文。要求写出至少五种声音、五种颜色、三种气味。
这一下,孩子们来劲了,周末一过,就给我带来了不少精彩的片段——
一进市场大门,只见里面人头攒动,人声喧哗。市场分蔬菜区、鱼肉禽蛋区和商品区。我们随着人群走进了蔬菜市场。只见里边的蔬菜、水果,鲜嫩丰富,琳琅满目。蔬菜摊上绿油油的青菜,白里透青的萝卜,水灵灵的芹菜,红润润的番茄,绿衣带刺的黄瓜,各类农副产品应有尽有。两边的炒栗子的甜味、酱菜的酸味、卤菜的香味,混合在空气中,这味道顿时变得特别怪异。挑挑拣拣的顾客将狭窄的过道挤得水泄不通。突然,从南边开来一辆装满货物的三轮电瓶车,“突突突”地响着。可是“突”了老半天,才走了两三米。听,这边喊:“借光,借光!撞啦,撞啦!”那边喊:“甩卖啦!甩卖啦!今天最后一天啦!”“要尝尝吗?刮刮香的葵花籽。”“香蕉!香蕉!五块钱三斤,快来买哟!”……
一进菜场,我立刻有种压抑感,因为四周的行人像去赶集似的从你身边飞快地走过,弄不好被哪位冒失鬼撞到也不是没有可能。摊贩们的吆喝声,买卖双方的讨价还价声,家禽的叫声,屠户们的剁肉声……各种声响将整个市场变得嘈杂不已。路不宽,人很多,你会不由自主地随着人群向前走。沿街摆满了各种蔬菜、水果和土特产:有水灵灵的黄瓜,又长又嫩的豇豆,穿紫衣的茄子,又大又红的西红柿,胖乎乎的青椒,还有绿油油的韭菜……真叫人目不暇接。这时,我和妈妈来到了菜场一角的熟菜店,呵,酸甜可口的酱排骨、香气四溢的叉烧、肥而不腻的烤鸭,这些都让我垂涎三尺……
我挑了这两个写得不错的片段,在课堂上读了以后,加以夸赞,并借此告诉孩子们,作文中为什么要加入自己感受到声音、颜色、气味。我说:“你们能想象电视节目没有声音,而画面全是黑白的感觉吗?没有了声音与色彩,效果一定大打折扣。在这两个片段中,你会感受到菜场那种嘈杂、热闹的气氛,这些都是通过有画面感的声音、颜色等表现出来的,你们只要稍花心思,将它们点缀到你的作文中去,你笔下的文字也一定能有声有色。”
一个坐在前排的小男孩嘀咕道:“要是我写的东西没有声音怎么办?”我听见了,就反问:“那你准备写什么没有声音的东西呀?”小男孩站了起来,不好意思地说:“我想写蚂蚁,蚂蚁不发出声音的。”他又补充道:“我特意仔细观察过蚂蚁的,它肯定不发出声音的!”其他孩子都看着我,认为我遇到了一个难题。
我笑着反问:“怎么会没声音呢?老师可听见声音了!”看孩子们一脸不信,我就接着说:“那听老师说说看到了怎样会发声的蚂蚁,好不好?”学生们觉得“会发声的蚂蚁”很稀奇,于是全部坐端正了,听我描绘:“这天,我看到蚂蚁在搬运食物,哎呀,这个面包屑可真大,我似乎听到蚂蚁‘呼哧呼哧’的声音。一会儿,一群蚂蚁围上来在吃东西,我似乎听到蚂蚁狼吞虎咽、磨嘴绞牙的声音……怎么样,有声音吧?”孩子们频频点头,会心一笑。我说:“你们看,加上‘似乎’如何如何一下,声音如何如何就‘似乎’出来了。再比如风,风是没有颜色的,但我们可以借风带出不同色彩。风吹过绿树、青草地、蓝天、红色屋顶、蔚蓝的海,用上‘好像’‘仿佛’‘有如’,无形无色的风也变得多姿多彩起来,不是吗?”
在我的点拨下,孩子们进入状态,他们笔下的秋天也变得“有声有色”——
秋天是黄色的。有时我走在林荫路上,秋风会抚摸着我的面庞,跟我打招呼。不时,会有金黄的落叶从树上飘下来,宛如许多蝴蝶在翩翩起舞。落叶为林荫路铺上了一块金黄色的地毯,我踩上去会听到沙沙的声响,那是秋姑娘为我演奏的秋之曲。如果说叶子是报春的使者,那这里的叶子便是迎秋的顽童,它们趁着凉风为我们送来秋的讯息,继而又欢快地投向大地母亲的怀抱。
他们笔下的小狗“有声有色”——
我家的小狗欢欢全身雪白雪白的,两个像大黑宝石似的眼睛在太阳的照射下闪闪发亮,小鼻子黑黑的,两个耳朵轻轻一动就能听到周围的动静,厉害吧!它无聊时,蹲在门口,歪着脑袋,望着天空,不知脑袋里又冒出了什么想法。它高兴时,直冲着我摇头晃脑,一个劲儿地摇尾巴,还不断地使铃铛发出清脆的铃声。它还有点儿“嫉妒心”。看着我穿上新毛衣时,它就把外婆新买的毛线弄得满地都是,又在地上滚来滚去,满身都缠着毛线,好像在说:“怎么样,我的毛衣不比你差吧!”
  他们笔下的放烟花也“有声有色”——
广场上放烟花的人不在少数,绚烂的烟花衬托着快乐的笑脸。“嗵!”地面上又升起一个通体发红的大火球。它飞到半空,“啪”的一声,化作千万颗小火星飞溅开来,拖着长长的、闪光的尾巴缓缓落下,好似翩飞的蝴蝶,从空中旋落;又好似被风吹散的蒲公英,不知是哪个调皮鬼,给它们涂上七彩的颜色……
在一篇作文中,声音、色彩、味道肯定不是主角,但是,必要时适当地加入这些效果,可使文章更生动、亲切。从动笔到润色,学会让文章“有声有色”,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我们要教会孩子一些方法,让他们经常实践运用,这样才可以使他们笔下的文字富有神采。
12.让“静”物“动”起来的妙招
状物作文能够培养和提高孩子们观察事物、认识事物的能力。生活中有许多静物会被我们写进作文——比如一个文具盒,一盏台灯,一个苹果等等。但是有些同学笔下的静物特别“安静”——平淡乏味,没有生气。如何指导他们把作文中的“静”物写“活”呢?
这节作文课上,我让孩子摆出自己的文具盒,问道:“文具盒同学们每天都会用到,那么看到文具盒大家会想到什么呢?”
一个孩子回答道:“它是用来摆放文具的。”另一个孩子补充:“它可以让我的铅笔、尺子、橡皮、铅芯都摆放得比较有秩序。”
“还有吗?”我继续追问。孩子们觉得,文具盒就这点作用,似乎也没有什么可以值得说一说的了。
“同学们说出了文具盒这个物品的作用,但是在你们的描述中,一点也没有生命力,老师可以让它‘活’起来,你们相信吗?”我故意卖了个关子。
孩子们看着我,觉得不可思议。
于是,我拿起一个孩子的文具盒,眨眨眼睛说道:“那你们就听我给你们介绍这个文具盒——你瞧,这个文具盒是长方形的,它穿着银白色的外套。文具盒的正上面有两只活泼可爱的小熊,长着一双圆溜溜的眼睛,身穿一件黑色的上衣,一张小嘴笑起来是那么可爱。文具盒不仅外表漂亮,里面还住着一个和睦相处的大家庭呢!打开文具盒,就可以看到它是一只可以折叠的三层文具盒,好像是一座三层楼的楼房。第一层住着直爽的铅笔和活泼的橡皮,第二层住着快乐的水笔和沉默的直尺,第三层住着锋利的卷笔刀。它们个个整装待发,当我准备写作文时,自动铅笔笔急急忙忙从位置上跑出来,钻进我的手,让我轻松完成各项作业。当我写错字的时候,橡皮会高兴地跳出来说:‘小主人,我来帮你。’不一会儿,橡皮会把错的地方擦得干干净净。当铅笔粗了的时候,卷笔刀就会张开‘大嘴’,用锋利的‘牙齿’把铅笔削细。文具盒身负重任,总能为我照顾好这些文具用品,是一位称职的‘保管员’。”
孩子们静静地听着,我随即又问道:“你们觉得,这样描述,文具盒是不是‘活’了?”学生纷纷点头。
“那老师是怎么让一个‘静’物‘动’起来的呢?”
孩子们开始寻找方法,有的说:“老师把文具盒当成人了,比如,它穿着银白色的外套,是一位称职的‘保管员’。”有的说:“那是因为铅笔、橡皮、尺子等文具用品都开口说话了。”还有的说:“老师为这些文具用品都加上了动作,它们都会跑会跳。”
我点点头,肯定了他们的发现,并总结道:“让‘静’物‘动’起来需要一定的描写技巧,我们可以这样做——让静物有人的模样,就是借用人物描写的方法,把静物的外在形态化写成人的身材、打扮等。这样写静物,会给人以亲切的感觉,会让静物活生生地站在我们的面前。静物之所以‘静’,是因为我们没有给它加上‘动作’,所以我们可以用一些动词让它活动起来,这样,它的形象就会惟妙惟肖。我们还可以让静物开口说话,如果你愿意细心倾听,那么一定听得出每一件物品说的话。”
我让孩子们试试看,让自己的文具用品“活”起来——
文具盒里躺着穿五彩裙的铅笔姐姐、细滑的水笔、直爽的钢笔、软软的橡皮和笔直的长尺。别看它们平时沉默寡言,可是当我需要帮助的时候,它们都会很热情地来帮助我。
一支自动铅笔静静地靠在钢笔的身边,仿佛在等待着我的重用。
瞧,一个身材矮小的橡皮躲在角落里,它向来那么本分,那么规矩,是“兄弟姐妹们”最喜欢的伙伴。
如果我写错字,橡皮就会从铅笔盒里爬出来,它好像在说:“小主人,让我来吧。”它在错字上跳了一段舞,错字就不见了。
文具家族的成员从没吵过嘴,也没红过脸,它们时刻都牢记着自己的职责,共同为我的学习服务。
孩子们通过想象、联想,用上了一些修辞手法,把无生命的文具用品当作人来写,写出了其动态与感情,这样的语言多么生动形象。
给静物以人的身材、打扮,为它加上“动作”,让它开口“说话”,掌握了这个小窍门后,让“静”物“活”起来,对孩子们而言,就不再是什么难事了。快来看看他们在后一周写的水果吧——
香蕉喜欢交朋友,瞧,一串香蕉往往有十来只呢!它们靠在一起,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好像是团结的小士兵。掰开一个香蕉仔细瞧,它外形弯弯的,像月牙,像小船,还像一座拱桥。不成熟的香蕉穿着黄绿色的“婴儿服”,成熟的香蕉则穿着“黄西服”。你可别把香蕉长时间放着哦!因为,它会“变魔术”——起先,它的“脸”上会长满“黑斑”,到最后,它就会全身发黑,十分难看。
在水果王国中,我最喜欢的就是草莓了。夏天,草莓成熟了。红彤彤的草莓长在地里,像是一张第一次到城市里的小姑娘涨红的脸,害羞地隐藏在枝叶的后面,睁着一双好奇的大眼睛,仔细地打量着周围的世界。拿起一个草莓仔细端详,它是椭圆形的,有鸡心那么大。熟透的草莓呈深红色,好像一颗红油亮的玛瑙。它的头上还戴着一顶绿色的小帽子,那是点缀它的叶片。身上长着芝麻粒似的小籽,隐隐约约密布着小毛,给草莓的外形增添了一份别致。
一番描绘,孩子们笔下的这些水果立刻有了鲜活的形象,并取得富有动感的效果,读来真是形神兼备、富有童趣呀!
教会学生如何将“静”物写“活”的小窍门,就可以让静静的物品透过文字,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这就是我们状物作文教学追求的目标!
13.为什么要写好“总分式”的段落
在高年级的作文批改过程中,总有老师抱怨学生的作文存在着句子散乱、结构模糊、缺乏中心等问题。在我看来,产生这些问题的很重要一个原因在于,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没有整体的计划性,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训练缺乏层递性,尤其是在作文起步阶段对段落的写作训练关注不够。
段落组织得不好,即使单个句子写得再好,也不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因为段落是介于句子与篇章之间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是由词句转向篇章的重要环节。一篇文章就是根据思想表达的层次,连句成段,缀段成篇,最终完成全篇中心思想的表达。
三年级上半学期的重要任务是实现从“句”到“段”的过渡,四年级下半学期的重点则是从“段”到“篇”的过渡,而在这期间我总是把指导学生写好“总分式”的段放在首位。这是因为总分式的段与篇多有共同点:一是总分段构成形式有“总—分”“总—分—总”“分—总”等,这也正是构成篇的基本形式;二是总分段的总起(结)句就是明确的中心,分述部分就是围绕中心写作的具体内容,且一层一层叙述描写,恰恰是小学写作的基本要求;三是在写作能力的培养上,训练写段与训练写篇基本相同。例如:出示总述句——相当于命题,读懂总述句——相当于审题,确定中心句——相当于立意,围绕总述句——相当于选材,突出中心句——相当于剪裁。
由此可见,总分式的段落可以说是篇的基础、雏形。中年级突出“总分段落”训练,将是顺利实现篇章写作的一个桥梁。
对于总分式的段落,学生一开始对这种结构的概念是模糊的,所以在练笔前要先向学生进行分析讲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材中学生接触最多的是总分段式,于是我就充分利用手中的文本资源,例如《北大荒的秋天》的文后习题5要求:默读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具体写“原野热闹非凡的”。我让学生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数一数这一段有几句话,哪一句话能“管”住这一段,用横线画出来。学生找到“原野热闹非凡”一句后,我又追问作者是抓住什么写出原野上热闹非凡的呢?学生很快就找到了“大豆、高粱、榛树”,接着我让学生去发现第一句和后面的句子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学生有的说:“像组长与成员一样。”有的说:“第一句就像个领头的,后面都是他的队员。”……接着我总结:第一句话直接写出了这一自然段的意思,我们把这样的句子叫作中心句。围绕中心句,作者又从大豆、高粱、榛树三个方面,具体写了原野上的热闹。第一句与后面几句话的关系就是总分关系,这样的段式结构我们叫它为“总分段式”,以后大家写作文也可用这样的方法来写。
然后,趁热打铁,我让学生模仿这一构段方式围绕“活动课上,操场真热闹啊!”写一段话。一开始,学生受二年级写话的影响,说得较为简单:“活动课上,操场真热闹啊!同学们有的在踢毽子,有的在跳绳,还有的在拔河……”于是,我引导学生:“你能给大家描述一下其中的一个活动情景吗?”这一提醒,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们调动已有的生活体验,畅所欲言,不断补充完善,再现活动课上的快乐情景。就这样,第一个成功的总分段落在孩子们的合作中完成了——
活动课上,操场真热闹啊!同学们有的在踢毽子,上下翻飞的毽子好像一只快乐的小鸟,好看极了;有的同学在跳绳,绳子甩得啪啪直响,可每个同学都灵巧地穿了过去。最有意思的是有好多同学进行拔河比赛,裁判员一声令下,同学们都使劲地向自己这边拉去,旁边的拉拉队在为他们加油。
在我看来,先品析、感悟精彩段落的构段方式,再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进行仿写练习,使读写训练落到实处,这只是训练的第一步。之后,逐步过渡到只给总起句,然后让学生围绕总起句写作。然后,适当增加一些难度,给出写作范围的提示来让学生写。在此基础上,再增加些难度让学生自己定中心选内容写作,以逐步完成由段及篇的过渡训练。
例一:出示总起句“水果店里的水果真丰富啊!”,要求根据总起句将水果店水果的丰富写具体。(给出总起句,难度指数★★)
水果店里的水果真丰富啊!有像小船般的香蕉,金黄金黄的,闻起来香喷喷的,吃在嘴里甜中带着一点点涩味。苹果像红通通的小脸蛋,咬一口又甜又脆。西瓜像圆圆的小皮球,它的表面长着深绿色的花纹,好看极了!西瓜肉鲜红鲜红的,很诱人,吃起来是那么的凉爽、可口!那边还有石榴,黄澄澄的,剥开皮,一颗一颗粉红色的果肉,亮晶晶的,像一颗颗钻石一样,味道又酸又甜!
例二:写一写节日里商店的热闹景象,要围绕一个中心写具体。(给出写作范围的提示,难度指数★★★)
节日里的商店真热闹啊!商场门口,进进出出的人好多呀!三五成群的姑娘们挽着手,嘻嘻哈哈地走进商场;父母带着孩子有说有笑地走进商场;提着大包小包的顾客,脸上带着笑容走出商场。走进商场,商场里的商品琳琅满目,柜台里的商品整齐地摆放着,自动扶梯上的人上上下下,川流不息;收银台前的顾客手里拿着单子,排着队等着收款;化妆品柜台前,女孩子在挑选询问着,营业员耐心介绍着;服装鞋帽柜前,人们挑选着自己喜欢的商品,有人在试穿选中的衣服,营业员在一旁细心介绍着;家电柜台前,展示用的电视机里播放着电视节目,顾客们驻足观看,不时评论着……
例三:题目:最_____时刻。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围绕这个题目写一个片段。(自己定中心选内容写作,难度指数★★★)
爸爸回来,是我们全家最开心的时刻了。看,妈妈在厨房里做爸爸最喜欢的菜,有新鲜美味的鲫鱼汤,有色香味俱全的木耳虾仁炒西芹,还有香喷喷的炒鸡蛋。就算妈妈忙得满头大汗,脸上都是笑眯眯的。我当然先要扑到爸爸的怀里撒娇一阵子,摸摸爸爸的“将军肚”有没有增大。然后就要爸爸陪我写作业,就算我会做的题,我也会假装说:“爸,我不懂。”嘻嘻,谁叫爸爸很少回家呢。
这个片段,小作者选择以“开心”为中心内容,下面分别写“妈妈做饭开心”“爸爸陪我写作业开心”。这两个层次都紧扣中心,从而具体写明“开心”的感受。
这种清晰、系统的“小段子”写作系列训练,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段的基本展开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段落写作能力。掌握了总分法,在作文中是大有用场的。写景、状物、写人、记事,凡是需要对事物状况、情景、特点以总的概括,给读者以集中的印象,同时又让读者了解某事物的特点表现在哪些具体方面,就可用总分法进行构思,安排顺序,形成文字。这样写的好处是思路清晰、结构谨严,既有“筋骨”,又有“皮肉”。看看下面这篇习作——
家是一个温馨的乐园,家是爱的港湾。我家由幽默的爸爸、勤劳能干的妈妈、聪明的哥哥和粗心的我组成。
  我有一个幽默的爸爸。爸爸生日那天,妈妈忙碌了一整天,烧了一桌好吃的菜肴,终于可以吃饭了。吃着吃着,妈妈说:“今天我忙碌了一整天,你们难道不夸我几句。”爸爸赶紧说:“好了,好了,那我马上写一封表扬信,贴在小区门口,这样来来往往的人都会夸奖你啦!”这时我们全家都笑翻了,老妈更是笑得前俯后仰,早把抱怨抛在了脑后。
我有一个勤劳能干的妈妈。有一天早上,睡意正浓的我被一阵锅碗瓢盆声吵醒了,我披上衣服走出去,只看见妈妈正在厨房里埋头苦干,精心准备我的早餐。我走进厨房,对妈妈说:“才六点钟呢!那么早起床准备早饭干吗呀?”妈妈慢条斯理地说:“妈妈知道你喜欢吃炒年糕,但做起来比较复杂,要洗青菜、切年糕、剥冬笋、切肉丝,一道道工序挺多的,不早点起床,怕赶不及你上学。”这一刻,我感动极了,妈妈的勤快都是浓浓的爱呀!
当然还有一个粗心的我。那次帮妈妈洗衣服,我认真地调整洗衣机的程序,还以为不会出错呢!等到衣服洗好了,就听到妈妈说:“哎,洗衣机洗的就是不干净,还是手洗的比较干净。”我突然想起来自己根本没放洗衣粉,顿时脸红了,真是个“马大哈”呀!
这就是我家,一个充满温暖和快乐的家,我为有这样一个家而自豪,我爱我家。
这篇文章就是具体的“段”形成了完整的“篇”。段落的写作练习缩小了从句子到文章的距离,减小了写作的难度,为写好文章奠定了基础。
我们进行段落训练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文体要求,能够缀段成篇,表达完整的意思。重视“总分段”的训练,这既是层次上由少到多、篇幅上由单薄到丰厚,更是内容上逐渐丰富和完善、意旨上逐渐丰满和深刻的过程。因而,这个环节不容小觑。
14.“批”和“改”是两个概念
我们学校的语文老师间流传着一个段子——“这世上最痛苦的事是批作文,比这更痛苦的事是这周的作文还没批完,下周的作文又来了!”
毫不夸张地说,批作文几乎是所有语文教师最费时、费力、费神的工作。大多数学校都要求老师对学生的作文“精批细改”,认为批得越精、改得越细,对学生帮助就越大。很多老师都锻炼出了一种习惯成自然的“积习”——看到学生的作文,就忍不住拿出红笔,就像医生拿着手术刀,开始大动干戈,想着要怎样快些铺满自己“耕耘”的痕迹。从错别字到布局谋篇,一字一句,毫不放过,只求旁批、尾批、眉批齐全,直到把自己改到头昏脑涨、心烦意乱。
其实,我很不赞同这样“事倍功半”的做法。老师既要“批”——自己发现问题,又要“改”——自己解决问题,到最后不过是老师训练了自己的思维和表达能力。更为可悲的是,这样的批改方式,让学生感到老师才是评改作文的主角,是这副重担理所当然的主要承担者;而他们是配角,只是整个评改工作的一种补充,一种陪衬,甚至是一种点缀。这就使不少孩子形成了一种坏习惯,对自己匆匆草就的作文不检查、不修改,甚至不愿意再看一遍,就马马虎虎地交差,因为在他们看来修改是“老师的事”。拿到教师评改完的作文,面对密密麻麻的红色笔迹,有时他们也只是瞥上一眼就“丢之大吉”,因为他们认为那是“老师的意见”。费力至此,学生却不能认真体会老师的批改,对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毫无裨益,真是可悲可叹!
我自认为是个“懒”老师,不该我做的,决不越俎代庖。在我看来,作文批改本身就含有“批”和“改”两层意思,我们应该把“批”和“改”分开来,自己负责批,学生负责改,“批在筋节上,改在要害处”,让学生自己悟到有修改的必要,又得斫轮之法,那才算是批改到点子上。
对于学生的作文,我历来是每篇都看,但是只批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作家写作软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