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超级电容器三元锂电池充放电曲线线的异常

当前位置:
&求教:超级电容器恒流充放电曲线分析
求教:超级电容器恒流充放电曲线分析
作者 deng_gigi
我所做的氧化物电极材料其充放电曲线(T-E)有较明显的平台,线性关系不蛮好,这是不是说明这种材料的电容性能不好呢?我可不可以说它更适合作为电池材料?对这方面理解的不够,还望大虾指点!
按你描述的情况,这种材料应该更适合做电池材料!!
这样的计算容量好不好算啊,不知道取哪段好……
这样的计算容量不好算啊,不知道取哪段好……
取上面的吧,感觉下面斜的那部分浪费了
取的区间大了吧,算出来的数很乐观,但是心虚啊
那确实啊,说到我心里去了!我一般就把平台部分截掉,
但我想问的是,这种材料是不是不适合做电容器材料呢?
我做的材料也出现了这种情况,又做了些相关实验,总结起来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参比电极选择不对。我在碱性电解液中用饱和甘汞电极就会有这种情况,不知用Hg/HgO参比电极会不会有类似的情况,看文献有些做的是很好的。
2.放电区间的选择问题。把让我们又爱又恨的那段去掉。
3.电解液的类型。我换了一种电解液,结果出来的型很正,充放电曲线全是直线,而且充放电效率也很高,
充电曲线出现平台,意味着电压升高与电量的增加不成线性,可能原因是存在氧化还原反应:
1、如果该反应是欠电位可逆氧化还原反应,属于赝电容行为,有利于提高比电容,其判断依据是能够在放电时能够完全释放出来,即充放电效率高;
2、如果该反应不是欠电位可逆氧化还原反应,属于副反应,其判断依据是不能够在放电时完全释放出来,即充放电效率低。
请问楼上,什么是欠电位可逆氧化还原反应?
24小时热帖
下载小木虫APP
与700万科研达人随时交流超级电容器充放电动态特性分析--《电子元件与材料》2015年08期
超级电容器充放电动态特性分析
【摘要】:试验研究了超级电容器大电流充放电下的动态特征。结果表明:充电循环次数对电容器最高温度、电容值影响不大;充电电流的增大会引起有效的端电压范围缩短和过充电现象,同时造成电容温度升高,在电流为160 A时温度超出正常工作60℃的温度上限,电容值也呈明显降低趋势;在电容充放电过程中应该充分控制充电电流,保证电容器组件中各个单体的均衡充放电和贮能量最大化。
【作者单位】:
【分类号】:TM53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盖晓东;杨世彦;雷磊;席玲玲;;[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李忠学,彭启立,陈杰;[J];电池;2005年02期
张琦;王金全;;[J];电气技术;2007年08期
祁新春;齐智平;韦统振;赵艳雷;;[J];高电压技术;2009年12期
张慧妍;程楠;景阳;;[J];电力电子技术;2011年12期
张炳力,赵韩,张翔,钱立军;[J];汽车研究与开发;2003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贤泉;郑中华;;[J];船电技术;2011年04期
汪忠;余淼;帅璐;王四棋;杨世凯;;[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1年12期
文越华;程杰;曹高萍;杨裕生;;[J];电池;2006年05期
曲芳;杨朋;杨忠礼;;[J];电工技术;2011年10期
刘雪冰;程明;丁石川;;[J];电气应用;2012年05期
陈才明;;[J];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2011年04期
常春贺;许平勇;武树飞;王新荣;;[J];电气技术;2008年09期
李妍;荆盼盼;王丽;许轶珊;杨增涛;张步涵;毛承雄;;[J];电网技术;2012年01期
常春贺;王荣;龚询;朱忠尼;许平勇;;[J];电源技术;2009年04期
王兆秀;陈爱国;;[J];电源技术;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炳力;徐德胜;方运舟;;[A];2009海峡两岸机械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9年
张炳力;徐德胜;方运舟;;[A];安徽节能减排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郭凤仪;杨宁;董讷;;[A];第18届全国煤矿自动化与信息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ZUO XLI Guo-Z;[A];第26届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晋波;[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郎俊伟;[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张晶;[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王新宇;[D];中南大学;2011年
武国良;[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于海芳;[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周新民;[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张彦廷;[D];浙江大学;2006年
孔治国;[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樊桢;[D];湖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白鑫;[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唐丽;[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王慧云;[D];山东大学;2010年
国帅;[D];东华大学;2010年
刘婷婷;[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刘祎;[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衣冠超;[D];吉林大学;2011年
彭道福;[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汪江卫;[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岳伟;[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桂长清;[J];船电技术;2003年01期
张娜,张宝宏;[J];电池;2003年05期
张步涵;曾杰;毛承雄;王云玲;;[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8年04期
严俊;赵立飞;;[J];华北电力技术;2006年10期
唐黎标;[J];湖北气象;2004年02期
刘建新;[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王金全,王春明,张永,徐晔,贾东升;[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6期
王亚君;宁武;孟丽囡;;[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易宁;何腾云;;[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S1期
Chris R;[J];今日电子;2010年01期
李晶;赖延清;金旭东;彭汝芳;刘业翔;;[J];电池工业;2010年03期
;[J];电源世界;2010年08期
刘春娜;;[J];电源技术;2010年09期
刘春娜;;[J];电源技术;2010年12期
高晓林;;[J];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2010年06期
于凌宇;;[J];电源技术应用;2010年03期
Bob C牛纪元;;[J];汽车维修与保养;2011年07期
;[J];汽车零部件;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健伟;倪文彬;王登超;黄忠杰;;[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0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张琦;郑明森;董全峰;田昭武;;[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0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马衍伟;;[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7分册)[C];2010年
刘不厌;彭乔;孙玥;;[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2分册)[C];2010年
周建新;沈湘黔;;[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Ⅲ[C];2004年
张丽明;胡耀强;詹亮;凌立成;;[A];第20届炭—石墨材料学术会论文集[C];2006年
吴雅仙;唐致远;王虹;;[A];第二十七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程杰;曹高萍;杨裕生;;[A];第二十七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王会勤;李升宪;程翰;钱敦勇;朱刚;王志安;;[A];2006中国动力电池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周冬兰;高立军;汪涛;张宁;;[A];2007高技术新材料产业发展研讨会暨《材料导报》编委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赵文;[N];科技日报;2004年
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高级会员
于凌宇;[N];中国电子报;2008年
许柏松;[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1年
;[N];中国电子报;2011年
宗宝泉 通讯员
应明阳;[N];科技日报;2011年
山西 刘红强 编译;[N];电子报;2013年
云南 徐军艺 编译;[N];电子报;2013年
常丽君;[N];科技日报;2013年
辽宁 张应建 编译;[N];电子报;2013年
贵州 周威 编译;[N];电子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海东;[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工研究所);2006年
孙谊;[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宋金岩;[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王新宇;[D];中南大学;2011年
张莉;[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张慧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工研究所);2006年
殷金玲;[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孔治国;[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王凯;[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葛军;[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理化技术研究所);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谭强;[D];黑龙江大学;2009年
刘艳英;[D];厦门大学;2008年
柴庆冕;[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董楠;[D];黑龙江大学;2010年
刘小宝;[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吴雯;[D];复旦大学;2010年
蔡建军;[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翟宇;[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杨贞胜;[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季煦;[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拒绝访问 | www.bzfxw.com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www.bzfxw.com)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feb2c-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超级电容充放电实验曲线与理论误差太大 - 电子元器件论坛 -
中国电子技术论坛 -
最好最受欢迎电子论坛!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超级电容充放电实验曲线与理论误差太大
10:40:27  
我的毕业设计是用a/d转换、单片机和上位机软件绘制超级电容充放电曲线,电路是这样的:
A/D转换接在超级电容两端。上位机软件绘制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因为电容有内阻,内阻的分压会导致电压突降,通过压降值可以算出法拉电容的等效串联电阻。然后根据电容放电公式模拟理论曲线如下:
蓝线为分压后的曲线,现在的问题是实验曲线和理论曲线明显不一样,理论曲线更接近直线,实验数据曲率更大,不像是e指数下降的曲线。具体某一时刻的数据也对不上。还有十几天就答辩了,求分析下原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助理工程师
19:43:24  
放电电阻太大,理论放电曲线是空载情况下,也就是说是电容充电完成后将电容断开电路连接。
这种测试方法,始终是不准确的,因为测试的时候测试电路需要接入超级电容,放电时&&测试电路就相当于超级电容的放电电阻,这样会照常电容不断的通过一个等效电阻进行放电,故放电结果不等于理论结果。
23:51:31  
放电电阻太大,理论放电曲线是空载情况下,也就是说是电容充电完成后将电容断开电路连接。
这种测试方法, ...
我还是不太明白,能不能再解释解释。按我的理解,电容放电时应该是带负载来绘制放电曲线的,它的时间常数等于总的电阻乘以电容C。还有就是测试电路阻值问题,A/D转换之类的器件,理论上相当于电压表,对电路总电阻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的。
助理工程师
08:00:54  
不行滴&&你测试电容的时候就不行的&&我现在做的这个项目就是对电容进行测量,和你的一样的 。但是经过两个多月测试发现,测试电路对电容影响太大。设你的分压电阻为&&R& & 电容为C& &电容电压为U,者电容电荷为Q=UC& && & 电阻中电流为I=R/U,Q=UC=IT,所以,只要你接电阻了,就会有电流,电流不一样,放电时间T不一样,你得到的曲线不一样。不信的话你改变电阻试一试。分压电阻取值的时候要取 兆欧或者几十兆欧 ,几百兆欧级别的,要不然光放电电流就几百微安,你算下一分钟应该下降多少
等待验证会员
07:38:45  
我觉得楼上不对,你去看看一阶电路测量的那个公式推导过程,就是应该有电阻存在的,但是我也不懂误差来源是什么
Powered by
供应链服务
版权所有 (C) 深圳华强聚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充放电曲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