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电能把年轻人中风前兆兆调理正常吗

DDS调理偏瘫方法介绍
偏瘫又称“半身不遂”,因脑血管意外所致,是以一侧肢体瘫痪、口眼歪斜、舌强语涩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症。多见于有高血压病史的老年人,中医学称为“中风”’、“卒中”、“偏枯”。
中医学认为,本病是为风所害。《诸病源候论》指出:“中风者风气中于人也。”不论是外感之风或者内动之风,必以肝木为之内应。肝喜条达,肝阳易升,肝气以疏泄为顺。
若肾阴不足,或肝血亏损,则可致肝阳上亢,肝风内动,气血逆乱,上扰清窍,神明不能自主,故病人出现意识模糊,神志不清。肝主筋藏血,血虚阴亏,筋脉失养,因而口眼歪斜,舌强语涩,肢体偏废不用。
治疗应以“治痿独取阳明”为指导,重点在手、足阳明经施术,其次是膀胱经。病程在半年以内者为初期,治以活血化瘀为主;半年以上者为后期,治以补益气血为重,以扶正固本、强筋壮骨。
病程若在一年以上者,则推拿效果较差。本病治疗时间较长,故在治疗过程中应视病情的变化而改变手法的刺激量、操作时间和重点部位等。
DDS调理偏瘫方法
1、治疗原则:舒筋通络,行气活血。
2、基本操作
(1)头面及颈项部操作:
①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用生物电推印堂至神庭2~3分钟:依次一指禅推印堂、睛明、阳白、鱼腰、太阳;四白、迎香、下关、颊车、地仓、人中等穴,往返1~2次,并配合抹、按、揉2~3分钟;扫散头部两侧(重点在少阳经)1~2分钟,拿五经1~2分钟,擦面部1~2分钟。
②患者坐位或俯卧位。拿揉颈项部两侧2~3分钟,按揉风府0.5~1分钟,拿揉风池、肩井2~3分钟。
(2)上肢部操作:
①患者取坐位或侧卧位。用生物电沿患肢外侧、前侧、内侧往返掖2~3分钟,以肩关节、肘关节及其周围为重点,同时配合患肢外展和肘关节屈伸的被动活动;按揉曲池、尺泽、手三里、合谷等穴各一分钟;推抹腕部、手背、手掌各一分钟;理五指1~2分钟,同时配合腕关节及指间关节屈伸的被动活动;捻五指1~2分钟,配合拔伸手指一分钟。
②患者取坐位,按患侧肩胛骨周围及颈项部两侧2~3分钟,配合患肢向背后回旋上举及肩关节外展内收等被动活动;拿揉上肢3~4遍,配合活动肩、肘、腕关节,摇肩、肘、腕关节各5~6遍;搓患侧上肢2~3遍。
(3)背部及下肢部操作:
①患者取俯卧位。用生物电自上而下按揉脊柱两侧2~3遍,重点在天宗、心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肾俞等穴;掖脊柱两侧2~3分钟;掖臀部、大腿后部和小腿后部各1~2分钟,以腰椎两侧、环跳、殷门 、委中、承山及跟腱部为重点,同时配合腰部后伸和患侧髋关节后伸的被动活动。
②患者取仰卧位。拿揉患肢向下至踝关节及足背部2~3分钟,重点在伏兔、膝眼、足三里、解溪等穴,配合髋、膝、踝关节的被动屈伸和下肢的内旋活动;拿揉委中、承山、解溪等穴各1~2分钟;按揉风市、梁丘、膝眼、阳陵泉、解溪等穴一分钟;搓下肢1~2分钟。
3、辨证施治
(1)肝阳上亢:沿督脉和膀胱经自上而下推腰背部2~3遍;自上而下按揉膀胱经诸背俞穴2~3遍;推桥弓2~3分钟;擦腰骶部2~3分钟。
(2)气滞血瘀:一指禅推、按揉上脘、中脘、下脘、气海、关元等穴各一分钟;摩腹2~3分钟;按揉百会、足三里等穴各一分钟。擦督脉2到3分钟。
生物电经络疗法就是以中医经络学为原理,生理学为基础,把古老的中医学同现代西医反射学、生物电学技术创造性地结合在一起,将专用“生物电疗仪”输出的电能经过人体调控后,根据人体经络的走向与病症所处部位,采用适当电量运用各种手法,用电能刺激经络,使电能迅速传导,瞬间打通人体受损、萎缩的经络,使人体气血畅通,机体免疫功能增强,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疗法原理与作用:
1、疏通经络。体控电疗法是利用电能在人体内的流动,来激发经气,疏通经络。人体经络畅通,则血脉和利,血脉和利则苛疾不起,精神乃居,达到祛病健身的目的。
2、促进血液循环。生物电能渗透到人体后,使血管扩张,血流阻力及血液粘度降低,改善微循环,增加细胞的储氧及排除二氧化碳的能力,对于预防治疗心脑血管病有奇迹般的功效。
3、活化细胞。能够增加人体生命电能,提高细胞粘膜吸收能量,调整人体电位平衡,活化提高多种酵素,使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增强。
4、活化神经与肌肉组织。应用电流刺激神经、肌肉组织后,可使低落的神经兴奋活跃起来,促使肌肉有规律的收缩,强化、增减肌肉,复健并修补软化受伤的肌肉。因此用体控电疗法治疗中风、痹症及肌肉萎缩,疗效显著。
5、调节消化作用。电疗对多种内分泌腺体具有调节作用,可调节受内分泌腺体控制之脏器,如消化系统。
6、具有消炎作用。电疗可使白血球的数量增加,使其灭菌能力增强,达到消炎之作用。
7、具有止痛作用。电流注入神经时,可舒缓因神经过度紧张而引起的各类疼痛。
8、消除疲劳。电疗过程中,可促使体内安多分(ENDORPHIN)具有兴奋及愉快感,同时消除疲劳。
9、净化身体。由于血液循环的加快,快速代谢并排除体内酸性物质,使血液碱性化,使粘附在血管壁的胆固醇、甘油三脂等物质分解代谢,改善体内环境。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DDS生物电对中风、脑血栓、脑梗塞、脑溢血后遗症调理手法
我的图书馆
DDS生物电对中风、脑血栓、脑梗塞、脑溢血后遗症调理手法
DDS生物电对中风、脑血栓、脑梗塞、脑溢血后遗症调理手法
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 本病多由脑血栓、脑出血、脑梗塞导致半身不遂。轻者行动不便肢体麻木,重者一侧肢体完全瘫痪。此病近年有明显上升趋势。过去为老年病,现在中青年也不少见,危害极大,是临床较难治的兵种,病因多为高血压、高血脂、脑动脉硬化、情绪急躁、酗酒纵欲、劳累过度、脑外伤等,此病治疗应以通经活络,调节阴阳平衡为主。 取穴:大椎(GV14)凤池(GB20)风府(GV16)百会(GV20)肩颈敏感点、肩髃(LI15)曲池(LI11)外关(TE5)合谷(LI4)等。 调理手法: 选通达督脉,循经穴逐渐调治,(脑出血病人必须稳定后用此法一般应在发病30天后施治)一天一次,每次30-40分钟,十天一个疗程,生物电理疗对该病有特效。曾用生物电理疗法一次使完全失去运动能力的患者恢复了行动自如。结合足反射疗法,首先打开穴位,取肾俞(BL23)大肠俞(BL25)小肠俞(BL27)膀胱俞(BL28)(肾上腺,肾脏,输尿管,膀胱)。进行点压开穴动作要领:每个穴位点压8-10秒钟。以病人能以承受的力度为准,经肾俞、大肠俞、小肠俞、膀胱俞。(肾上腺,肾脏,输尿管,膀胱)依次顺序点压开穴,然后根据病人需要治疗的具体部位进行点穴治疗。 上肢瘫痪:取天宗(SI11)曲池(LI11)内关(PC6)外关(TE5)合谷(LI4)等穴位,进行点压8-10秒钟。 下肢瘫痪:取悬钟(GB39)承山(BL57)阳陵泉(GB34)足三里(ST36)伏兔(ST32)环跳(GB30)等穴位,进行点压8-10秒钟。 面部瘫痪:取百会(GV20)四神聪(EX-HN1)太阳(EX-HN5)上关(GB3)翳风(TE17)晴明(BL1)地仓(ST4)等穴位,进行点压8-10秒钟,健侧患侧分别点刺圆揉,最后点刺患侧合谷1-2分钟。 预防中风:1-4月前,拇指、食指麻木、或足腿发酸麻,高血压不时头晕曲池(LI11)合谷(LI4)内关(PC6)阳陵泉(GB34)足三里(ST36)三阴交(SP6)双侧十二穴。春夏气海(CV6)夏秋关元(CV4) 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 中风后遗症-陈旧型:气血瘀滞,经络不通,上肢软弱,肩不能抬举,肘不能伸屈,手不能持握,下肢拘急,强直无力,行动困难。凤池(GB20)肩井(GB21)肩髃(LI15)曲池(LI11)尺泽(LU5)合谷(LI4)中渚(TE3)环跳(GB30)风市(GB31)阳陵泉(GB34)阳交(GB35)绝骨(GB39)丘墟(GB40)太冲(LR3)上午针健侧,下午针患侧,手法都用补。 中风后遗症-顽固性:日久,太筋软短,小筋驰长,肩脱,肘挛,脱垂,手握,胯、膝、踝、强直,脚内翻,马蹄足,走路瘸拐,脚或增地,肩髃(LI15)透臂臑(LI14),腋缝透胛缝,曲池(LI11)透少海(HT3),外关(TE5)透内关(PC6)阳池(TE4)透大陵(PC7)合谷(LI4)透劳宫(PC8)环跳(GB30)透风市(GB31)阳关(GB33)透曲泉(LR8)阳陵泉(GB34)透阳陵泉(SP9)绝骨(GB39)透三阴交(SP6)昆仑(BL60)透太溪(KI3)太冲(LR3)透涌泉(KI1)丘墟(GB40)透申脉(BL62) 对于刚刚发病的人,经过第一次点穴理疗后,病人的相关部位应该马上能动,此时应该脚病人自己活动几次,每天进行两次点穴治疗,第二次时间应该相隔4小时以后才能进行第二次治疗,值得一提的是:治疗前要求病人一定要吃饱,进食后休息1小时才能进行点穴治疗。病人绝对不能空腹治疗,理疗后1个小时内不能接触冷水。 最佳理疗时间: 如果病人是初发病时,待病人的病情相对稳定后,即可对病人进行点穴治疗,如果患者及家属配合的好,大约22天左右可以治愈,完全可以达到生活自理。如果陈旧型两个月左右见效,顽固性五个月左右见效,也看各个人体质。
TA的最新馆藏[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偏瘫】DDS生物电理疗告诉你如何调理
对于中风偏瘫患者来说,及时进行正确的治疗很关键,只要采用正确的康复方法,对治疗中风偏瘫是有很大帮助的,下面我们针对此问题进行具体介绍。
中风偏瘫患者应先从简单的动作开始从肢体的近端坐至远端,逐级训练,最终达到患侧肢体的功能恢复。中风偏瘫家属在做被动运动时,应缓慢而柔和,有规律性,避免用力牵扯或大幅度动作。中风偏瘫患者慢慢地逐步增加被动活动的幅度和范围,每日进行并要持之以恒。
在做被动运动时,病人的健侧上下肢最好也要做相同的动作,这样可以通过健侧神经冲动的扩散刺激患侧的肌肉兴奋性冲动的产生,有利于患肢的功能恢复。中风偏瘫家属要经常给患者进行被动运动上肢被动运动先从肩部开始,家属及陪床人员一手扶住病人肩部,另一手托住病人肘部,将上臂做外展、内收及向上、向下运动。动作要轻柔,防止因肩关节周围肌肉松弛造成关节损伤或脱位。
做前臂被动运动时,家属一手托住中风偏瘫病人手腕,掌心向上,另一只手托住肘关节,将前臂做屈、伸及内旋运动。手的被动运动方法是家属一手握住病人手腕,另一只手握住病人手指,做腕关节屈、伸及各手指的屈伸运动。
肢体的被动运动亦先从近端开始即髋关节的被动运动,将患肢膝关节屈曲,然后中风偏瘫家属一手扶住患侧膝关节,一手扶住髋部,做左右转动动作。小腿运动的方法是家属一手扶住踝部,一手握住膝部,做膝关节的伸屈运动。足部活动时一手握住踝部,另一只手捏住脚趾,使足做背曲及向左右旋转运动。
正确的偏瘫康复先从生物电理疗开始
DDS生物电调理偏瘫方法
1、治疗原则:舒筋通络,行气活血。
2、基本操作
(1)头面及颈项部操作:
①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用生物电推印堂至神庭2~3分钟:依次一指禅推印堂、睛明、阳白、鱼腰、太阳;四白、迎香、下关、颊车、地仓、人中等穴,往返1~2次,并配合抹、按、揉2~3分钟;扫散头部两侧(重点在少阳经)1~2分钟,拿五经1~2分钟,擦面部1~2分钟。
②患者坐位或俯卧位。拿揉颈项部两侧2~3分钟,按揉风府0.5~1分钟,拿揉风池、肩井2~3分钟。
(2)上肢部操作:
①患者取坐位或侧卧位。用生物电沿患肢外侧、前侧、内侧往返掖2~3分钟,以肩关节、肘关节及其周围为重点,同时配合患肢外展和肘关节屈伸的被动活动;
按揉曲池、尺泽、手三里、合谷等穴各一分钟;推抹腕部、手背、手掌各一分钟;
理五指1~2分钟,同时配合腕关节及指间关节屈伸的被动活动;捻五指1~2分钟,配合拔伸手指一分钟。
②患者取坐位,按患侧肩胛骨周围及颈项部两侧2~3分钟,配合患肢向背后回旋上举及肩关节外展内收等被动活动;
拿揉上肢3~4遍,配合活动肩、肘、腕关节,摇肩、肘、腕关节各5~6遍;搓患侧上肢2~3遍。
(3)背部及下肢部操作:
①患者取俯卧位。用生物电自上而下按揉脊柱两侧2~3遍,重点在天宗、心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肾俞等穴;
掖脊柱两侧2~3分钟;掖臀部、大腿后部和小腿后部各1~2分钟,以腰椎两侧、环跳、殷门 、委中、承山及跟腱部为重点,同时配合腰部后伸和患侧髋关节后伸的被动活动。
②患者取仰卧位。拿揉患肢向下至踝关节及足背部2~3分钟,重点在伏兔、膝眼、足三里、解溪等穴,配合髋、膝、踝关节的被动屈伸和下肢的内旋活动;
拿揉委中、承山、解溪等穴各1~2分钟;按揉风市、梁丘、膝眼、阳陵泉、解溪等穴一分钟;搓下肢1~2分钟。
3、辨证施治
(1)肝阳上亢:沿督脉和膀胱经自上而下推腰背部2~3遍;自上而下按揉膀胱经诸背俞穴2~3遍;推桥弓2~3分钟;擦腰骶部2~3分钟。
(2)气滞血瘀:一指禅推、按揉上脘、中脘、下脘、气海、关元等穴各一分钟;摩腹2~3分钟;按揉百会、足三里等穴各一分钟。擦督脉2到3分钟。
案例见证:
这位阿叔中风后偏瘫了八年多的时间,八年来右手右脚一直没有知觉,到处求医花了很多钱也没有效果,右手一直在胸前位置手指没打开过没动过。经过唐老师的调理,第二天就可以把八年多没有动过的手举起来了。
点击阅读原文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DDS生物电对中风、脑血栓等后遗症调理手法
DDS生物电对中风、脑血栓、脑梗塞、脑溢血后遗症调理手法
本病多由脑血栓、脑出血、脑梗塞导致半身不遂。轻者行动不便肢体麻木,重者一侧肢体完全瘫痪。此病近年有明显上升趋势。过去为老年病,现在中青年也不少见,危害极大,是临床较难治的兵种,病因多为高血压、高血脂、脑动脉硬化、情绪急躁、酗酒纵欲、劳累过度、脑外伤等,此病治疗应以通经活络,调节阴阳平衡为主。
取穴:大椎(GV14)凤池(GB20)风府(GV16)百会(GV20)肩颈敏感点、肩髃(LI15)曲池(LI11)外关(TE5)合谷(LI4)等。
调理手法:
选通达督脉,循经穴逐渐调治,(脑出血病人必须稳定后用此法一般应在发病30天后施治)一天一次,每次30-40分钟,十天一个疗程,生物电理疗对该病有特效。曾用生物电理疗法一次使完全失去运动能力的患者恢复了行动自如。结合足反射疗法,首先打开穴位,取肾俞(BL23)大肠俞(BL25)小肠俞(BL27)膀胱俞(BL28)(肾上腺,肾脏,输尿管,膀胱)。进行点压开穴动作要领:每个穴位点压8-10秒钟。以病人能以承受的力度为准,经肾俞、大肠俞、小肠俞、膀胱俞。(肾上腺,肾脏,输尿管,膀胱)依次顺序点压开穴,然后根据病人需要治疗的具体部位进行点穴治疗。
上肢瘫痪:取天宗(SI11)曲池(LI11)内关(PC6)外关(TE5)合谷(LI4)等穴位,进行点压8-10秒钟。
下肢瘫痪:取悬钟(GB39)承山(BL57)阳陵泉(GB34)足三里(ST36)伏兔(ST32)环跳(GB30)等穴位,进行点压8-10秒钟。
面部瘫痪:取百会(GV20)四神聪(EX-HN1)太阳(EX-HN5)上关(GB3)翳风(TE17)晴明(BL1)地仓(ST4)等穴位,进行点压8-10秒钟,健侧患侧分别点刺圆揉,最后点刺患侧合谷1-2分钟。
预防中风:1-4月前,拇指、食指麻木、或足腿发酸麻,高血压不时头晕曲池(LI11)合谷(LI4)内关(PC6)阳陵泉(GB34)足三里(ST36)三阴交(SP6)双侧十二穴。春夏气海(CV6)夏秋关元(CV4)
中风后遗症-陈旧型:气血瘀滞,经络不通,上肢软弱,肩不能抬举,肘不能伸屈,手不能持握,下肢拘急,强直无力,行动困难。凤池(GB20)肩井(GB21)肩髃(LI15)曲池(LI11)尺泽(LU5)合谷(LI4)中渚(TE3)环跳(GB30)风市(GB31)阳陵泉(GB34)阳交(GB35)绝骨(GB39)丘墟(GB40)太冲(LR3)上午针健侧,下午针患侧,手法都用补。
中风后遗症-顽固性:日久,太筋软短,小筋驰长,肩脱,肘挛,脱垂,手握,胯、膝、踝、强直,脚内翻,马蹄足,走路瘸拐,脚或增地,肩髃(LI15)透臂臑(LI14),腋缝透胛缝,曲池(LI11)透少海(HT3),外关(TE5)透内关(PC6)阳池(TE4)透大陵(PC7)合谷(LI4)透劳宫(PC8)环跳(GB30)透风市(GB31)阳关(GB33)透曲泉(LR8)阳陵泉(GB34)透阳陵泉(SP9)绝骨(GB39)透三阴交(SP6)昆仑(BL60)透太溪(KI3)太冲(LR3)透涌泉(KI1)丘墟(GB40)透申脉(BL62)
对于刚刚发病的人,经过第一次点穴理疗后,病人的相关部位应该马上能动,此时应该脚病人自己活动几次,每天进行两次点穴治疗,第二次时间应该相隔4小时以后才能进行第二次治疗,值得一提的是:治疗前要求病人一定要吃饱,进食后休息1小时才能进行点穴治疗。病人绝对不能空腹治疗,理疗后1个小时内不能接触冷水。
最佳理疗时间:
如果病人是初发病时,待病人的病情相对稳定后,即可对病人进行点穴治疗,如果患者及家属配合的好,大约22天左右可以治愈,完全可以达到生活自理。如果陈旧型两个月左右见效,顽固性五个月左右见效,也看各个人体质。
本文来源于:http://www.flsdds.com/【飞莉施】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飞莉施通过系统化、专业化、国际化的运作,传播健康、收益健康、增值生命。
共同开创生物科技产业的光明未来,实现国富民强、幸福安康的中国梦。
今日搜狐热点DDS生物电疗-中风调理篇
DDS生物电疗-中风调理篇
中风,本病发作急,变化多端,常有头晕,肢麻,疲乏急躁等先兆症状,发病时以半身不遂,口眼?沸保?舌强语涩,甚者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为主证。
(1)中经络:多为肝风内动或痰浊瘀血,阻滞经络所致、病情轻缓,如反复发作,病情由轻转重,症见半身不遂,麻木不仁,口眼?沸保?语言不利,神志不清楚,舌苔黄腻,脉象弦动或缓滑。
(2)中脏腑:由风阳暴升与痰火相夹,迫使血气并走于上,或痰热蒙蔽疏窍引起病情突发,表现为突然昏仆,神志不清,半身瘫痪,口歪流涎,舌强不语等症状。中脏腑中根据病症的虚实分为闭症和脱症。
闭症:患者神志不清,牙关紧闭,双手握拳,面赤气粗,喉中痰鸣,二便闭塞,脉滑数或弦紧。
脱症:见昏迷不醒,目合口张,手撒遗尿,四肢逆冷,呼吸微弱,脉细或沉伏,如见冷汗如油,面赤如妆,脉微欲绝或浮太无限,是真阳外越之象,属危候。
选穴原则: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初病取患侧,久病取双侧,初病泻、久病补。
(1)半身不遂取肩箅(肩前下方锁骨,肩峰端肱骨大结节之间三角肌上方中央凹陷处)曲池、合谷、外关、环跳(侧卧、屈膝、股骨大转子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外1/3与内2/3交点),阳陵泉,足三里、解溪(足背踝关节前横纹中央与外踝尖平齐,当趾长伸肌腱与圹长伸肌腱之间凹陷中),昆仑。
DDS生物电调理中风随症配穴:
上肢可交替选取肩膀篌,阳池(腕背横纹上,当指总伸肌腱尺侧缘凹陷中),后溪。
下肢可交替选取风市(直立垂手,中指尖下,大腿外侧正中,奈横纹水平线上7寸,股外侧肌与股二头肌之间),阴市(髌骨外上缘3寸处),悬钟。
病久上肢加大椎,肩外俞(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下肢加腰阳关,白环俞(第4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肘部挛急加曲泽(仰掌屈时,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尺侧缘)
腕部挛急加大陵,膝部挛急加曲泉,踝部挛急加太溪。
手指挛急加八邪(手背各指缝中赤白肉际处,计8穴)
足趾挛急加八风(足背各趾间缝纹端赤白肉际处,计8穴)
语言不利加廉泉,通里。
口眼歪斜取穴:地仓、颊车、合谷、内庭、承泣(瞳孔直下,眼球与目眶之间),阳白、攒竹、昆仑、养老(腕后1寸,尺骨茎突桡侧缘凹陷中).
随症配穴:本病可交替选迎香,颧篌(目外眦直下,颧骨下缘凹陷中)瞳子篌,下关,流涎加承浆,善怒加太冲。
(1)闭症取人中,十宣穴(分布在指、趾末端)太冲,丰隆,劳营。随症配穴:牙关昆闭加地仓,颊车;失语加通里、哑门(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凹陷处中)两手握固加合谷。
(2)脱症取关元,神阙。
随症配穴:汗出不止加阴郄,复溜,小便失禁加三阴交。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飞莉施通过系统化、专业化、国际化的运作,传播健康、收益健康、增值生命。
共同开创生物科技产业的光明未来,实现国富民强、幸福安康的中国梦。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风常见症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