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形是不是个什怎么组词两个字

晖字的怎么组词_百度知道
晖字的怎么组词
我有更好的答案
春晖余晖朝晖
采纳率:96%
来自团队:
字的怎么组词 、澄晖、华晖、光晖、冰晖:晖光、斜晖、丹晖、晖素、晖盈、晖晖、倾晖、重晖、春晖、晖映、韶晖、青晖、残晖、璸晖、贞晖、晖暎、祥晖、诡晖、晖声、晖丽、西晖、行晖、璧晖、瑸晖、徂晖、宵晖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方形的形可以怎么组词_百度知道
方形的形可以怎么组词
我有更好的答案
形变、形旁、笔形、外形、矩形、形容、形势、队形、原形、无形、形状、雏形、地形、形制、词形、象形、情形、畸形、穹形、形似、圆形、图形、现形、形声、体形、变形、形成、环形、相形、梯形、显形、形体、扇形、形式忘形、形骸、口形
采纳率:88%
来自团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欢迎访问四川省广元外国语学校-(www.scgw.net)_课题研究_教育科研 - 欢迎访问四川省广元外国语学校-(www.scgw.net)
教育科研资讯(第6期)
&&发表日期:日&&
作者:科研部
&&&&【编辑录入:】&&点击量:2483
2010年高考理综四川卷考点梳理及试卷分析………王& 棚003
2010年六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语文卷考点梳理………范银萍004
2010年四川高考思想政治考点梳理及试题评析……张伟平005
2010年广元市语文初中毕业试卷试卷评析…………郭& 艳006
2010年广元市中考语文卷考点梳理…………………何开珍008
2010年高考文科综合四川卷考点梳理………………吴& 君009
2010广元中考试卷考点梳理…………………………殷秀梅012
广元市二0一0年中考英语试卷考点梳理…………朱& 玲013
2010年广元市中考英语试卷考点梳理及试卷评析…杨逸淼016
2010年春季小学六年级质量监测考点梳理…………朱明明018
2010年广元中考英语试卷考点梳理…………………何& 丹020
2010年小学六年级语文试卷考点梳理及试题评析…张& 茜022
2010年四川高考数学(理科)试题考点梳理………李长江023
2010考点梳理及试题评析……………………………苏& 秦025
2010年广元中考数学试卷……………………………张生皎026
2010年高考四川卷文科综合(历史)考点梳理………吴清华027
2010年小学六年级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卷考点梳理……………………………………孙& 丽030
2010年广元市初中英语毕业生及高中阶段学校
招生考试试卷考点梳理& ……………………………蒲文敏032
2010年广元市初中毕业生及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试卷考点梳理…………………………………………吴晓霞035
2010年广元市利州区小学六年级语文试卷
考点梳理及试题评析…………………………………赵洪檎037
2010年广元市中考英语考点梳理及试卷评析………李培会039
2010春季小学六年级质量监测考点梳理……………侯& 英041
2010年中考英语试卷考点梳理………………………………………………王& 晖043
广元市二0一0年数学中考试卷考点梳理…………………………………尹& 辉044
2010年小学六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考点梳理………………………朱术春045
2010年中考物理广元卷考点梳理……………………………………………方& 丹047
2010小考数学卷考点梳理……………………………………………………陈凤娟049
2010年中考考点梳理及试题评析……………………………………………高杨旭050
2010年初中中考质量检测英语试卷评析……………………………………王& 华053
10年六年级数学利州区考点分析……………………………………………王薇玮055
广元市二0一0年初中毕业生化学试卷考点梳理…………………………向丽娟056
2010年中考考点梳理及试题评析……………………………………………左文明057
2010年中考考点梳理及试题评析……………………………………………周俊花057
2010年中考考点梳理及试题评析………………………&&&左文明&060&&&&&&&&&&&&&&&&&&&&&&&&&&&&&&&&&&&&&&&&&&&&&&&&&&&&&&&&&&&&&&
广元市利州区2010年春季小学六年级
数学质量检测考点梳理………………………………………………………张& 欢063
10六年级数学卷考点梳理……………………………………………………冯亚莉064
2010年高考语文(四川卷)考点梳理………………………………………欧& 扬069
2010年利州区小学六年级语文试卷考点分析………………………………王显成070
2010年四川省理综试题考点梳理……………………………………………胡& 霞072
2010年高考英语卷考点梳理及试题分析……………………………………宋& 燕073
2010年小学六年级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卷考点梳理………………………吴小林076
2010年初中语文毕业试卷考点的梳理………………………………………董仙莲079
2010年六年级语文试卷考点梳理及试题评析………………………………王秀清081
2010年四川省文科综合政治试卷分析………………………………………李& 丹082
2010年小学六年级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卷…………………………………肖兴琼084
2010年中考试卷考点梳理……………………………………………………刘泓岑085
2010年广元市中考数学试卷考点梳理………………………………………陈海燕088
2010年高考理综四川卷考点梳理及试卷分析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区别及微生物相关知识
原核生物的细胞结构、新陈代谢、生物固氮、生殖方式
理解实验的相关知识
实验设计方法、操作、鉴别、现象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总光合速率与净光合速率的关系
人体生理调节及变化
人体的体温调节、代谢变化、产热与散热过程
细胞分化、细胞工程、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不同类型的细胞全能性、细胞分化发生的变化、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分泌蛋白的运输方式
免疫、实验的方案设计、血糖平衡、体温调节、激素分泌的调节、种间关系、生态系统
抗原与抗体的关系、免疫系统、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设计、生态因素的影响、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关系
生殖发育、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基因分离与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配子形成与减数分裂的关系、简单计算杂交后代某种类型出现的概率、伴性遗传、细胞质遗传、纯合子致死现象
具有相对性状的遗传杂交实验设计及后代概率的计算、细胞质遗传的特点
一、主要特点:
1、纵观整个生物卷,发现试题难度适中,难度系数约为0.74。
2、题型稳定,与前几年试题一致
3、知识面广,重要考点基本覆盖都有涉及。
4、材料新颖而考查学生综合能力。图表分析题出现的比较频繁,选择题和简答题中都出现了,考查了学生从图表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分析的能力。
5、选择题难度不大,所涉及的都是老生常谈的考点。如第一题考查了硝化细菌和酵母菌的区别,第二题考查了书本实验的知识,第三题也是用新材料考查了光合作用。简答题利用新材料考查生态和遗传等主要考点,其中也适度设计了其他重要知识,如实验设计、利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好题评点:
我觉得选择题的第3和第4题比较好,它举的都是我们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例子,考查了
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检验了我们学生是否能利用书本上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尽管材料新颖,但归根结底都是回归到我们书本知识的。这类题也会是今后几年常见的题型。
我觉得简答题31题的第1小题出得很不错,平常我们学习具有相对性状的生物时都是用一对等位基因来表示的,比如Aa。但是这道题它只用了一个HVA基因表示,这里要是我们学生能想到把HVA替换成Aa来解决问题的话就会很容易了,否则就会出现困惑,不能解决问题,所以考查了同学们的举一反三和替换的思维。
三、差题修订:
我觉得31题的最后一个填空的问题设置指向欠妥,容易误导学生,应该更清晰的说明在F2个体中计算基因N的频率时,到底死亡个体算不算在种群数量总数中。
2010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语文卷考点梳理
看拼音写词语
根据拼音写词语
根据汉字的音形义组词
一二组多音字,三四组形近字
感情色彩相同的词语
转折、并列
体味词语重点字
写出分类成语的近义词
古诗积累与应用
按要求完成句子
缩句反问句病句仿写
缩句反问句病句仿写的应用
看图得结论
语言组织能力
对作者的了解
兜的查字法
两种查字法
音序和部首
按要求填空
在原文中找答案
选择正确的字
近义字选择
理由有理有据
1.应用文(通知)2.半命题作文
命题作文(审题、立意、选材、构思,书写)
2010年四川高考思想政治考点梳理及试题评析
一、考点梳理
24题(选择题):
考点:①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因素
②影响商品销售量的因素:第一,商品的价值量。第二,生产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第三,商品价格
25题(选择题)
考点:考查引起通货膨胀的因素,同时也是考查学生对通货膨胀的概念的理解程度。
26题(选择题):
考点:①房地产中房价上涨的原因。②国家的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市场调节的缺陷)
27题(选择题):
考点:考查我国三大产业中的第三产业(信息产业),同时也是考查学生对第三产业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28题(选择题)
考点:①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②我国对外贸易的状况。
29题(选择题):
考点:①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的分析和理解。②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区别
30选择题(选择题):
考点:查查学生哲学知识:矛盾的观点(主次矛盾)
31题(选择题):
考点:对时事政治的考查,打造“阳光政府”是我国政府一个由管理型政府转型为服务性政府一个关键。同时也是考查学生的政治常识。
32题(选择题)
考点:我国的民族政策
33题(选择题):
考点:考查哲学常识(人的认识规律)
34题(选择题):
考点:考查政治常识(国家利益决定国家关系)
35题(选择题):
考点:考查时事政治:①低碳经济。②消费对低碳经济的影响
38题(材料分析题):
考点:考查哲学常识(因果联系)
39题(材料分析题)
考点:考查时事政治(科学发展观),同时也是考查学生政治常识
二、试题评析
2010年四川高考文综卷总体来说还是比较温和,凸显四川特色,就思想政治这科来讲,高中三大板块儿所占比重平分,贯穿去不得是近段时间的时事政治(房地产、低碳经济、打造阳光政府等)。主观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时事政治的关注度以及对材料的分析与学科知识的完美结合。出题的思路更加人性化,实用性强。
从全部考题来看,我分别找出了一道出的好的题和出的稍微次一点儿的题,供大家讨论:
1、好题:38题的第二小问
(2)结合材料二,运用国家职能的有关知识,分析国家继续出台系列惠民措施对增加人民收入,改善民生的作用。(10分)
原因:①考察的知识点比较细,学生审题容易
②将时事材料 完美的与学科知识相挂钩
③考查的内容很切合生活,充分体现党和国家对民生问题的关注
2、差题:31题(选择题)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意味着
& ①政府的一切行为都要 对人民负责
& ②政府的 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
& ③政府要把人民利益与谋求自身利益相统一&&
& ④公民对任何国家工作人员都有批评的权利 [来源:学科网ZXXK]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原因:选择支的第④个:公民对任何国家工作人员都有批评的权利。这里的公民包括人民和敌对分子,这里的如果说是敌对分子的话,就不能对任何国家工作人员随意的批评了,但是答案却又把④选项给弄进去了,所以此题值得商榷,
2010年广元市语文初中毕业试卷试卷评析
一、主要特点
1.题型稳定,与近几年的中考题型基本一致。
2.今年更注重对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注重回归课本。
3.文言文题型考查到位。
4.注重语文和实际生活相联系。
二、我认为好的题——四
现代文阅读《写满梦想的琴音》
1、四个小题分别是按照对现代文理解的方法来对学生的知识进行考查的,整体感知——内容理解——语言品味——写法探究。
2、题型全面,并且层层递进。
三.我认为较差的题——三(16)
1.尽管题中写的——可用文中原话回答可以让学生回归文章中去找然后理解,但是这一大题这种问法过于多,对学生的考查不全面。
2.这一题是三大题较后面的,在前面几个小题的考查后,我认为这道题不能再仅仅回归到课文,应该跳出课文,让学生有自己的思考。
我认为应该去掉“可用文中原话回答”这句话。
命 &&&题&&& 角&&& 度
判断字音是否正确(前后鼻音、多音字辨别)
判断语段中字形(形似字、同音字辨别)
词语在语段中的运用,联系词义和语境辨别)
找病句(搭配、成分残缺、关联词语)
古诗文名句
(1-5)填上下句,(6-7)理解性默写、作家、作品、情节、主题、句式
了解名著、进行下句仿写(人物及其故事)
修辞-比喻句,语言运用积累
理解诗歌,紧扣“春”理解,提取意象
在理解意象基础上建构意境画面
文言文实词
常见实词含义、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文言文实虚词
相同实虚词词义辨析(试卷上给的文言文和书本上重点文言实虚词)
文言文翻译
关键词含义(1)“从”“先达”(2)“以”“足”“者”“若”
在理解主旨基础上结合现实谈看法
重点语句理解
对文章重点语句理解
分论点提取
通过作者的论据来找论点
联系上下文提取信息
重点段落作用
过渡段承上启下作用
文章主要内容的把握
重点语句的理解
重点字词的理解
重点句写法:埋下伏笔,设置悬念
半命题、话题作文 二选一
2010年广元市中考语文卷考点梳理
命& 题& 角& 度
重点字词的读音、多音字的应用
易混字词的正确写法(同音字、形近字)
在明确词语含义的基础上,联系语境、理解词义,领会词语的感情色彩
能辨别几种常见的语病(关联词的搭配错误、句子成分残缺、词语搭配等等)
古诗词默写
1-5填上下句&& 6-7理解默写(注意错别字)
熟知名著中的故事情节、能说出主要任务的个性特征(联系名著内容仿写)
仿写原文(抓住事物特点能熟练运用排比、比喻等手法仿写句子)
了解诗歌中体现特定环境的词语
翻译诗句、了解诗句的画面美、想象诗歌描写的情境
文言实词(课内)
掌握常用文言实词的含义、通假字、古今异议、一词多义
对比课内外常用虚词的含义(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
文言文句子翻译(课内)
重点实词虚词的翻译(从、之、执、以、者、之、若)
体会作者感情、辩证看待别人观点、联系实际发表自己见解
把握作者感情和文章主要内容
从整体上把握文章
提取信息、体味重要句
举例论证分论点
联系上下文、提取信息
过渡段的作用
整体上把握全文
联系上下文,体会文章具体问题的因果联系、把握文章主旨
通过理解重点字词把握人物情感和文章主旨
把握文章的写作技巧、了解铺垫的作用
考查学生道德情感文的写作(书写美观、语言优美、主题鲜明、感情基调积极向上)
卷试题评析
一、主要特点
1、& 题型稳定,符合大纲、课标要求。
2、& 考点明晰、涉及内容较广。
3、& 试题难度大部分偏低,个别题型偏难。
4、& 文言文重难点把握到位。
5、& 现代文答题方法灵活(即可用原文又可自己概括),但试题稍偏简单、个别题型重复。
6、& 与近几年的中考题型基本一致。
7、& 命题内容紧扣教材。
二、好题点评
1、选择题题型稳定,考查了拼写、错别字、词语运用、病句,考查了学生对音、字、词、句的掌握情况。
2、第二个现代文阅读即18.19.20.21题较好,18题从整体上感知全文,考查了学生对关键词的提取,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19更深次的理解全文内容,考查也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20题品味重点字词,通过对关键字的分析和探究,21题考查了学生对文章写作技巧的掌握。总的来说,这个题有层次,有深度,有广度,考查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3、诗歌鉴赏题较好,考查了诗歌的意象和意境,层层深入。
三、差题点评
1、较欠缺的题是第一个现代文阅读理解,我个人认为此题题型重复,可将16题改为“在原文中寻找答案,并用现实生活中自己或其他人创造发明的感悟和经验来举例论证”修改后此题做到了知识点的课内外结合。
2、7题偏难,答题范围太窄,由于时间的限制,学生得分较难。可
改为用“友情、学习”等作为仿写对象仿写。
2010年高考文科综合四川卷考点梳理
两汉时期对外交流
根据历史地图考查丝绸之路路线,突出“史地综合”思想,彰显文科综合意识
隋唐时期中印交流
中外交流的代表人物,强化对基本史实的记忆
通过对史家观点分析,考查宋朝文化,凸显文明史观,“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重农抑商政策
考察我国古代商业政策——重农抑商政策产生的原因、背景、含义及发展状况,强化史学概念意识
材料信息解读、儒家思想中对人的尊重,渗透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
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分布
考察学生对材料信息的解读和归纳分析能力
考察近代中英关系、禁烟运动,渗透全球史观意识,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考察“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内容及意义
改革开放后的经济体制改革
考察学生对史料、图片信息解读,紧扣热点“改革开放”
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通过对史料的解读,考查学生分析、概括、归纳能力。
近代西方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对上海格局的影响
通过图片展示,考查学生解读图片信息,分析图片信息的能力。
法国大革命
考察法国大革命中采用激进斗争方式产生的影响
一战后的世界格局
考查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一战后的世界格局的变化,突出获取和解读信息、论证和探讨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战后的国际关系
通过对史料的解读,考查二战后国际关系中的欧美关系,揭示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
全球化进程
考查史学理论运用、全球化进程,突出“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
通过对文字材料、图片、数轴的解读,考查学生对于材料归纳和分析能力。
考查史学理论运用,启导历史学习要重视辩证思维
一、主要特点
2010年高考文综四川卷历史试题立足于书本,突出对考生分析历史史料分析能力和历史学科素养的考查,考题灵活,考点分布合理。其一大特点是注重对学生运用知识能力的考察,和新课改的历史教学理念靠近,符合“学以致用”这一思想。考题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题型稳定,近几年来高考文综试题一直都是以选择题和材料分析题为主。
2、难度适中,难题易题交叉呈现合理分布,先易后难符合人类的思维特点。如选择题第12、13题难度较低,材料分析题第37(1)、(2)题难度较低,依次向后试题难度逐渐增加。
3、注重历史基本史实的考查,同时要求学生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选择题第12、15、18等题。
4、此次考试中出现了直接对史学理论进行考察的试题,直接考察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学科分析能力。如选择题22、23题。
5、个别材料分析题难度较大,且出现史政材料混合,容易让学生混淆而分不清其属于历史知识考察还是是对政治知识的考察,是一类较新颖的试题形式,有利于新课改的过度。如材料分析题37(3)、39(4)。
二、好题评点
通过对2010年高考文综四川卷考题的研究,我觉得此套试题中的第37大题是一道比较成功的试题。37题是一道比较传统的、典型的材料型问答题,此题以人权问题为核心内容,图片资料与文字信息相结合,图片既有数据统计图表又有《穷人国与富人国》漫画,使得整套试题严谨而不失生动,洋溢着历史气息,试题内容和形式有机统一。同时试题覆盖了中国古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有关人权保护的内容,其中第四则材料将政史两学科有机结合,带有一定的迷惑性且注重考查学生分析材料和归纳信息的能力,37题的第3、4小题设问灵活,有一定的难度,利于考生之间拉开差距,特别是第4小题是开放性试题,答案不拘谨于一点,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此外,第18、22、23等小题也是比较成功的试题。第18题材料涉及到四川省,本土性较强,同时18题还是“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类型的选择题。要正确做出本题,一方面要求学生要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另一方面要求学生要理解图片信息,将图片信息和材料信息相结合进行推导分析。通过对长效热点“改革开放”的考察,既要求关注国家大政方针,有体现现实问题——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历史反思,彰显史学的借鉴功能。第22、23小题既注重教材知识的考查又关注历史理论知识的运用,对学生理解分析能力的考察较全面。
三、差题修订
&&& 第 13题“隋唐时,中印交流促进了双方文化的发展。下列人物中为此做出了重大贡献的是”此题无论从设问还是所给答案上看都过于简单,就难度而言较适合于初中生。对这道题的修改可从对题干的修改着手,可改为“隋唐时,中外交流促进了各国文化的发展,其中对于我国佛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人物是”。改过后的试题一方面考察了隋唐时中印、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另一方面也考察了在交流的过程中中印之间交流更有利于我国佛学的发展,而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则偏向于我国文化的外流。
广元2010中考试卷考点梳理
重难点字词的字音、多间字字间辨别
辨别同音字、形近字
重难点词语的理解及联系语境推断词义
句子结构及成分搭配
常见的病句类型:动宾搭配当;滥用介词;关联词使用不当
古诗文名句
(1-5)填写上下句,(6-7)理解性默写
名著、仿写
作品人物内容,对仗句式
修辞:修辞格-比喻;词语锤炼(修饰语)
体会重点字词
从古诗中提取有效信息
诗歌意境及情感
理解诗歌内容及体会诗歌情感
文言实词(课内)
常见文言实词的意思:古今异义;通假字
文言虚词(课内)
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及意义:一词多义
文言翻译(课内)
重点字词意义:从、先达、以、适、若等
抓住文言大意,理解主旨
联系实际,积极思考,勇于表达自己意见
体会重要句,提取信息
把握文章内容
提取概括句
通过论据找分论点
品味重要句,提取信息
通过论据找分论点
重要段落、重要句型的表达作用
句段作用:内容上;结构上
提取关键词
理清线索,把握情节发展过程
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感情
联系上下文理解语词深义
联系上下文理解语句深义
重点语句的作用
命题作文(审题、立意、选材、构思,书写)
一、主要特点
1、题型稳定,与近年中考题型基本一致,没有出现偏难偏怪的题目。
2、难度偏低。
3、注重对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同时也注重对语文能力的检测。
4、回归教材,对于课本内知识的考查占据了大部分的内容。
二、好题评点
试卷中的第四大题现代文《写满梦想的琴音》阅读是一道很好的题,其原因如下:
1、这篇文章的选材非常好,感染力也非常地强。
2、题型设计好,形式多样,问题层层递进:有填空题、简答题,并对文章的内容、思想情感、语言表达及艺术手法等方面都进行了考查,全方面地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和语言感受力和表达力。
3、问题表达清晰,易于回答。
三、差题修订
试卷中的第三大题的阅读题设计得不是很好,《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是课本内的篇目,对大部分同学来说都是比较容易的,题型设计单一,多是对文章内容的考查,而且问题与问题之间没有一种层层递进的关系。
这一篇议论文,这种文体在初中阶段比较少见,因此可以加入一些的议论文文体知识的考查,也可加进一些对议论文语言的考查。
广元市二0一0年中考英语试卷考点梳理
名词性物主代词(人称代词的主格、宾格)
乐器名词前定冠词的用法
现在进行时的用法
表示“用某种语言”的介词固定搭配
非谓语动词的用法
词义辨析(has been与has gone的区别)
口语,情境交际
动词短语辨析
数词的运用
形容词的比较级
副词的用法
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中一般现在时态表将来
宾语从句中连词的选择
定语从句中关系代词的运用
& 命题角度
语境;上下文联系
连词(转折词)
短语考察(副词)
根据语境,词语辨析
形式主语(指示代词)
短语more than
Everyday与every day的区别
第三部分 口语运用
&&& 口语运用部分主要的考点和命题角度是口语交际,情境对话,共两小节(后设四个选项每题选填一个选项),每小节四个小题,每题一分。
第一节的单词拼写和第二节的短文填空都是考查的词汇,每题都为一分,第一节中74题考形容词,75考名词复数,76考副词,77、78考非谓语动词。第二节中主要是根据上下文联系和首字母提示填出正确的单词。
第三节 书面表达
&&& 这部分为综合运用题,以为广元市写一份简介为题,本题分值12分,在整套试卷中占很大的比重,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所学词汇、句型的综合运用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一、主要特点
二0一0年广元市中考英语试卷命题呈现出个4主要特点:
1.题型稳定,与前3年试题一致;
2.难度适中,难度系数约为0.75;
3.注重基本素养的考查,考查句法、语法、词汇的题量适中;
4.综合运用部分(书面表达)中考查的话题贴近考生的生活。
二、好题评点
第19题I want to be young and beautiful. And I don’t mind _____ young people think of me.(1分)
A.doesn’t&&&&& B.what&&&&& c.that
这是单项选择的第2道题,考点为宾语从句中连词的选择,考查了考生们分析句子的能力,确系好题:①符合《课程标准》与《考试说明》“能体味和推敲重要句子在语境中的具体含义和作用”②考点明晰,直指英语教学的核心——学生英语基本素养的培养,考查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③题干简洁,要求明确,分值合理(1分)。
另外,第56、57、58、59、60题均不错:阅读题型灵活,采用综合分析、推理判断、细节理解、主旨大意等多种题材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差题修订
口语运用部分第66至73题中选项太少没有障碍选项,应该多设置两个干扰项。
可修订为:在(A)中添加:& E.Do you love it?&&& F.How are you?
2010年的中考试卷,内容上突出用英语的理念,试题注重情景的设置,提高了思维含量,彰显了英语作为语言工具的学科特点。整套试卷既较好地体现了选拔和甄别的功能,又对初中英语教学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一、试题的整体特点
1.导向性。
(1)坚持“导向”与“选拔”并重的原则,积极探索最佳的命题导向。试题注意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试题体现了基础性、普及性和前瞻性的特点,有利于学生的创造力发挥。
(2)试题难易度有梯度,循序渐进,由易到难;重点知识重点考查,所有试题不偏不怪,避免了繁、难试题,对初中英语教学有较好的引导作用。
  2.注重科学性。试卷严格依据初中英语《课程标准》和中考《考试说明》,试卷结构合理,简约。试题语言准确、明了,言简意赅,科学规范,问题指向明确,没有人为设置审题障碍。试卷题意适中,知识覆盖面广,试卷难度分布得当。试卷语言材料地道规范,体裁多样,题材丰富,难度适中。
  3.突出时代性。试题内容紧贴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试题题干情境化和生活化设计,避免了单纯考查语言知识的现象,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适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在语言材料上,选择了时代感较强的主题,突显了整张试卷的时代性。
  4.渗透开放性。试卷在一定程度上创设了一些学生可自由发挥的情景和题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给学生留下足够的可发挥空间,改变了主观题答案过于单一的情况,做到了主客观试题答案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有机结合。
  5.体现公平、公正。试题的命制以《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为依据,紧贴教材,兼顾了城乡学生的实际差异。作文给出了提示要点,降低了英语作文的难度,体现城乡公平。整套试卷精心选材,确保了题型、内容、难度符合《考试说明》的要求,
  二、各题型的考点分析与评价
  1.语言知识运用
  单项选择填空主要考查学生在特定的语境中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2010年的英语试题充分发挥了单项选择填空命题形式灵活、针对性强、覆盖面广、测试信度高等优势,所设考点涵盖了《考试说明》所规定的初中阶段应掌握的各项最基础的语言项目,考查的范围涉及到词汇知识、语法知识、习惯用语、表达法及其运用,且各测试点的词汇都是《课程标准》要求掌握的词汇。在尽量照顾试题的覆盖面,考查常用词汇的意义和用法的同时,对于专项的语法知识考查侧重在那些可以典型地反映初中毕业生英语学习水平的语法项目,并适当降低了该部分考查的难度,避免了偏题、怪题。
今年英语的单项选择填空题注重通过对话和上下文给考生创设完整、明确的情境,在多数试题上可以明显看出“语境”在选确定正确答案时的作用,避免了为语法而考语法的试题,坚持从能力的角度考查学生对各种语言知识的掌握,重点考查学生在理解句子、短语、上下文意思的基础上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从而体现英语作为语言学科在语言的形式、意义和功能上的统一。
单项选择考点梳理
词义辨析,联系上下文,考查语境
名词性无主代词
不定代词,近义词区分
定冠词的用法
非谓语动词
时态,词义辨析
介词短语的固定搭配
数次的运用
副词的辨析
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
宾语从句的连词
定语从句的关系代词
口语与情境交际
  2.完形填空
  完形填空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2010年完形填空第一篇短文内容源自八年级上册课文,但略做了修改。学生都熟悉,难度较小。第二篇文章属于科普文,告诉学生怎样让自己身体保持健康。文章长短适中,设空均匀,考点丰富。既考了单词又考了短语;既侧重了动词、名词的考查又兼顾了形容词、介词、连词等的考查。试题的考点主要设在词语搭配、习惯用法及语法知识的应用能力和逻辑推理上,充分体现了对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考查。
  3.阅读理解
  2010年中考英语试卷中阅读理解的五篇材料的选材,在题材和体裁上丰富多样,力求内容积极,贴近生活,并引导学生快乐生活,积极学习;语言上简洁、地道、流畅。
&&& 第一篇为应用文,介绍电影信息,运动赛事,节日促销,组团远足等各种服务项目,引导学生留心生活中的各类信息。
&&& 第二篇短文是一篇对话形式记叙文。文章以一个富翁和一个老者的对话,告诉学生现在的幸福很多是前人为我们种下的,老者言辞恳切,使学生领悟到为他人付出也是种成就和幸福。
&&& 第三篇文章属于说明文。主题突出,观点明确,告诉学生在学校学习不仅是听课,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方是最重要的。
&&& 第四篇文章同样是议论体短文。通过一些有成就的前人出身卑微,却身贫志坚,靠自己的努力功成名就的事迹来跟现在某些家庭条件很好却不思进取的学生作对比,提醒学生应该学习前人的奋斗精神,靠自己努力取得成功。
&&& 第五篇是记叙类文章,以一个小男孩寻找爱与幸福的简单故事,告诉学生幸福可以是送人玫瑰,手留余香,而爱很简单,一个真诚的微笑便能让我们感到爱的力量。
下表为阅读理解题型分布:
阅读理解题不足之处:缺少文化交际类文章。
4. 口语运用
考查学生在日常交际中对口语的运用能力。难度较低。
&&& 5.写作
单词拼写注重基础,以考查学生基本词汇和基础语法内容为核心,所涉五个单词均为四会词汇,且拼写比较规则。
短文填空讲了美国著名高尔夫选手泰格·伍兹的成长历程,内容通俗易懂,考查了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准确、得体地使用单词的能力,意在培养学生的语境意识和基本的语法能力。
书面表达为要点提示作文,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要求写一篇广元旅游指南,很有本土特色,基础好的学生可以灵活发挥,展示水平,基础弱的学生也有话可写,同时在引导学生热爱家园关心城市建设方面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总之,2010年的中考英语试卷的命制科学严谨,充分考虑了我市的初中英语教学的实际。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渗透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对我市初中英语教学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2010年春季小学六年级质量监测考点梳理
【编者按:此文和P41相同。】
数的表示方法
线段的确定方法
合数质数的确定、数位的确定
生活中的数学
折扣的计算
数位的意义
因数、倍数、公因数、公倍数、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的计算方法
乘法的表示方法、意义
单位之间的换算率
认识图形(分数的意义)、分数,百分数,小数的相互转换
理解正反比例
几何的初步认识
面积的变化
几何的初步认识
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应用
几何的初步认识
面积计算、理解图形
几何的初步认识
对称轴的确定
物体体积的计算
圆柱体和圆锥体体积公式的关系应用
考察个体与平均数的关系
分数的意义
生活中的数学
抽屉原理的应用
简单概率的计算
生活中的数学
闰年的计算方法
找规律的方法
生活中的数学
利息的相关计算
简单的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质数合数以及除法的表示
半个圆的计算
图形的画法及其计算
数与数的简单运算
估算的方法
四则混合运算
四则混合运算的步骤方法
解方程的方法、书写
分数的含义、单位的互换
正方形面积
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单位互换
圆的面积、周长
圆的相关计算
比例的计算
统计图、面积
统计图的画法、百分数的计算
主要特点:
1、2010年春季小学六年级质量检测卷命题呈现出:
2、题型稳定,紧扣教学大纲;
3、难度系数约为0.75,难度适中;
4、注重数学思维方式的考察与锻炼,以及数形结合、归纳思想的应用;
5、对图形面积公式之间的联系与变换的相关计算难度教大,对学生饿的能力要求较高。
好题评点:
一、(12)本题为填空题的第十二题。考点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应用。首先要清楚三角形面积=底×高,考点清晰;其次要分析题目的用意,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再次要通过转换的思想,将不同的三角形转换为同底等高的三角形,进而得出相等的关系。
六、(3)这是一道紧扣生活的应用题目。应用题首先要读懂题目的意思,对题目所给的数据之间的关系要清晰明了;其次要思考该题需要运用什么相关的知识解决问题。此处应先求出前轮的侧面积,即是前轮工作一圈压过路面的面积,在结合每分钟滚压过的圈数求出一分钟压过路面的面积,最后乘以工作的时间,求出结果。
此外好题还有一、(2),三、(5),六、(1)。
差题修订:
A(5)这是一道图形应用题,根据本题的题意,意要做出圆形统计图。但根据新课标要求,圆形统计图的作法不要求学生掌握,次题超纲,建议删除此小问。
2010 年广元中考英语试卷考点梳理
单选,完型
正确运用人称代词,不定代词等的用法,人称代词的主格、宾格、形容词性和名词性物主代词
根据词义,及上下文,选择合适的词,区分近义词间的用法区别
根据动词短语及其固定搭配,相近短语间的区分,此题考了初中阶段常见动词用法(如play,stop)。而14题则考查了系动词的用法。
初中主要接触的六大基本时态:一般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现在进行时,过去进行时,现在完成时。其中10题考了完成时中have been和have gone 的区别
单选,单词拼写
考查介词的正确运用
6,11,66-73
单选,口语运用
对话及口语
考查学生口语运用和交际能力
根据情态动词在感情、状态上的用法区别,考查学生对情态动词的掌握
单选,完型
比较级和最高级
考查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用法
单选,单词拼写
根据语义和上下文正确运用形容词,副词
根据句意和成分正确运用从句:状语从句,宾语从句,主语从句等。
完型,单词拼写
根据主谓一致原则,选择正确的名词形式
根据句意选择连词
信息型阅读
训练快速阅读和任务型阅读,主要考查学生处理,查找信息的能力
46-50,61-65
根据对故事,情节的描述,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理解型阅读
根据一个中心观点展开讨论或陈述,考查学生分析能力
根据已给信息,组织语言,并作一定扩展
一.试题优点:&
1.注重基础
  整套题体现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要求,不出偏题难题和怪题,整卷都体现了基础性,有利于引导学生摆脱题海,落实“减负”要求。同时对考生理解真实语料提出相应要求,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以更科学地检测考生综合使用英语的能力。
2.体现实用
  这套试卷不仅仅在语法点上对考生进行检验,还在很大比例上回归了语言的本质属性:实用性。大量的试题在英语语言习惯的前提下创作而成,有清晰的语境,语言地道新颖,强调了情景交际中的英语口语应用。  
3.时代性强
  作文贴近生活。既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又能让学生放松紧张的考试心情,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正常水平,也体现语言的文化性和语言学习与时俱进的特色。
二.试题缺点:
1.填空题部分:介词考查不够。
2.阅读理解部分:有两篇均为记叙类文章,缺少了科技文。并且5篇阅读难度安排不够合理,没有呈现出梯度。
3.口语运用部分:选项没有干扰项,难度过于简单,不符合初中毕业生应具备的水平。
4.题型不够完整:缺少听力。
三.试题对今后的教学导向
1.淡化语法、加强能力考查始终是英语教学评估的方向,加强试题基础知识和强化能力检测是本试卷对今后英语教学的积极导向。
2.试题杜绝偏题和怪题,强调基础性和原创性。其目的在于引导日常英语教学恰当运用英语教材,强调最基本语言知识的落实。
3.试卷紧密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和开放性试题要求设计,引导英语教学体现学以致用、与时俱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教学目标。
4.初中英语教学需要强调对语言能力的全面培养,加强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强化交际,努力在实际运用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体现语言的工具性。
2010年小学六年级语文试卷考点梳理及试题评析
作者,作品
读拼音,填字词
音,形,义结合
多音字,形近字组词
词语感情色彩
对不同感情色彩的词语分类
语境填写,搭配,复句关系
补充成语,根据意思归类积累
原文积累背诵
名句默写,语境默写
改写、仿写句子
长句与缩句,陈述句与反问句,病句,仿写(词语锤炼、对偶)
图表推理,通过现象推理,总结
作者,作品,称谓
音序,部首,笔画
代指,作者感情,写作意图
形近字比较,同音字比较,易混字
阅读,原文找
重点语段理解,提取信息
从作者情感角度把握句子含义,原文找
重点语段理解,提取信息
作者情感和作品主题
本体,喻体,原文找
与作者观点做比较,并表达自己见解
应用文写作;半命题作文(审题,立意,选材,构思,书写)
四川省广元市201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及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试卷充分考虑学生实际生活和身心发展水平,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向,着重考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得体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的能力,不出偏、难、怪、僵的题目,切实考虑英语语言使用的实际情况,提供真实、完整的语境,使用地道、典型的当代英语素材,反映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基本要求。
1、内容结构稳中求变,稳中出新。
试卷中带有明显的延续性,继承性和创新性。(1)整体保持稳定“听力”,“积累运用”,“阅读理解”,“习作”四大版块稳定不变。(2)注重发展和创新,更加注重学生语言的积累和分析运用能力,较好检查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和阅读能力,体现大语文观。
2、很好渗透了新课程理念
(1)强调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学生的终生发展。此试卷在背诵运用中题量也增加。分为课文原文填写和古诗文名句的积累,其中,古诗积累以归纳,联系生活推理原句,进一步体现了对学生运用能力的考查。(20强调学生个性体验,张扬个性阅读。如在课外阅读中,要求写自己的观点,与作者的观点相比较,培养语言能力;同时,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
1、好题评点
第6题,从命题角度来看,很有创意。打破了传统的考察学生记忆的能力,这道题不但很好了考查了学生对成语的记忆,而且能根据词义能推理出相关的成语,即近义成语。也反映了学生的词语积累量和运用能力。很新颖的填空题。
2、差题修订
第20题,出了过于浅显。题虽然不在于难度,而在于角度。但这道题,没有很好的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因为学生可以直接在原文中很容易的找出很简单的答案,没有体现出出题的层次性和针对性。所以,应多从考查学生理解思维的能力出题,是对学生能力的一种检验。
2010年四川高考数学(理科)试题考点梳理
复数的基本运算
考查复数的基本运算性质
函数的连续性
考查函数的连续性、分析图像的能力
对数的运算性质
考查对数的运算性质
二次函数的图像性质
考查二次函数图像的性质
平面向量的加减法,向量数量积的运算
考查平面向量的加减法,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及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
函数图像的平移、伸缩变换
考查三角函数图像的平移、伸缩变换
考查了利用线性规划解决实际问题中最值问题的求解策略
数列、数列的求和及极限运算
考查数列、数列的求和及极限运算
椭圆的第二定义、椭圆的离心率及不等的解法
考查椭圆的第二定义、椭圆的离心率及不等的解法
排列组合知识
考察了相邻问题捆绑,不相邻问题插空的解题策略
球与多面体组合、球面距离、余弦定理
考查球与多面体组合、球面距离、余弦定理及空间想象能力
均值不等式
考查均值不等式
二项式定理
考查二项式定理的r+1项的求法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考查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及圆中弦的求法
线面角、线线角、及二面角的平面角的计算
考查了线面角、线线角、及二面角的平面角的计算,由于本题没有固定结论可用,因此,也考查了学生的知识的积累
本题是一道有关集合问题的新定义信息题,考查了学生利用新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互独立事件、互斥事件等概率计算
本题考查了相互独立事件、互斥事件等概率计算、考查运用所学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异面直线、公垂线、直线与平面垂直、二面角、三棱锥的体积
本题主要考查了异面直线、直线与平面垂直、二面角、正方体、三棱锥的体积等基础知识,并考察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考查应用向量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两角和的正、余弦公式、诱导公式、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
本小题考查两角和的正、余弦公式、诱导公式、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等基础知识及运算能力
轨迹方程、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
本小题考查直线、轨迹方程、双曲线等基础知识,考查平面解析集合的思想方法及推理能力。
数列的项、等差数列、数列的求和
本题主要考查数列的基础知识和化归、分类整合等数学思想,以及推理论证、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反函数、不等式、导数
本题考查函数、反函数、不等式、导数及其应用等基础知识,考查了化归、分类整合等数学思想方法,以及推理论证、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0考点梳理及试题评析
排列、组合
两点确定一条线段
排列、组合
数的读、写
质数、合数
百分数的应用
整数、小数各数位上数的意义
因数、倍数
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的求法
用字母表示数
用字母表示数的具体含义
名数的改写
时间、容积、面积、人民币单位之间的进率
用数表示阴影部分
分数与百分数、小数间的联系与转换
正、反比例
圆的面积计算方法
空间想象能力
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组合图形的面积
扇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
对称图形及对称轴
圆和圆锥的体积
等底等高圆锥与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
平均数容易受个别数据的影响
分数的意义
分数的意义
百分数的意义
平年及闰年的判断方法
找规律和整数除法
利息计算方法
奇数、偶数
奇数、偶数的概念及判定
自然数、质数、合数
圆周长与半周长的区别
平面图形的特点
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
各种数的运算
各种数的运算
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解方程的方法
方程的含义及解方程的方法
分数应用题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面积单位间的换算
空间想象能力及面积单位转换
圆柱侧面积的计算
联系生活实际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扇形统计图
各种统计图的特点及优势
百分数应用题
根据统计图获取信息及解决问题
2010年广元中考数学试卷
乘方的各种运算,及积的乘方和幂乘方得区别
将平面镶嵌应用于生活中
抽样调查和普查
抽样调查和普查
数轴以及圆的位置关系
用数轴来表示两圆的位置关系
观察图形的排列规律得出函数式
乘方的知识
考察底数不为零,而次数为0与-1的乘方运算
提取公因式以及完全平方公式运算
区分平移,位似,旋转,轴对称的特点
科学计数法
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
中位数的概念
绝对值以及分数有意义
在保证分数有意义的情况下取绝对值
正确理解三视图,并将其抽象为立体图形
利用圆锥的相关数据求出圆心角
扇形分布图
理解扇形分布图的比例分配
函数的自变量与函数值的对应关系
解不等式组
不等式组的解法
解不等式组的步骤
将整式化为最简并代值
三角形相似,三角函数,圆面积
以圆的直径为一边的直角三角形,三角形相似的性质
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
函数的表达式与点的对应关系
列表法,树状图
概率的认识
仰角,俯角
仰角与俯角的定义
二元一次方程组
将实际问题化为数学问题
菱形,三角形
菱形以及直角三角形的特殊判定
二次函数的相关知识
抛物线与其他知识的综合应用
(一):2010年广元中考数学试卷全面考察了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生活常见的问题,既考察了学生对初中数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又考察了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整卷凸现了亲切,实践,操作,见好就等特点,让学生以平静的心态进入考试的状态,让各个层次的学生考出自己的水平,但要做对,做完试题,没有扎实的数学功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体现了数学中考的选拔功能,有较好的区分度。
(二):注重对'双基"核心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水平,代数方面主要涉及”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统计应用”“简单的概率计算”,考查学生对概念,法则及运算的理解应用水平,如t16的分式化简并求值,几何方面主要涉及“基本图形的性质"图形间的基本关系”,如t18圆中三角形相似的问题。总的来说,试题形式多样,基础题中以常规试题为主,知识覆盖面广是本套试卷的最大特点,考查双的比重较大,体现了以人为本,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理念。
(三):我自认为试卷中的好题为:t5,用图形的运动变化来考查函数,较好的考查了学生用数学眼光看问题的能力;t10,要求学生根据信息表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并作出决策,有效考查了学生获取数据进行科学决策的能力水平;T12,给出几何体的三视图,逆向考查长方体的体积,有一定的思维含量;t22,借助函数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有效考查了数学建模思想。
我认为出的比较差的题:t17,第一小问与第二小问知识考查重复,显得多次一举。
2010年高考四川卷文科综合(历史)考点梳理
丝绸之路的路线
由历史地图切入,考察文明通道丝绸之路。体现出高考命题的“史地综合”,注重历史事件的空间范围。图片来源于教材,突出了对教材资源的重视。
中外文化交流的代表人物
突出历史人物的主体,强化对基本史实的记忆。
由史家观点切入,设计新材料。“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在强调对基本史实记忆的同时,突出了对于材料有效信息的获取和解读。
封建社会基本经济政策
对于“重农抑商”这个重要的历史概念,要准确把握其本质,准确理解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政策。
儒家思想基本观点
由史学著作切入,考察学生阅读材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
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特点、积极作用
以史料切入,考察学生对于的材料的概括能力。
此题设计了一个新的情景(林则徐给英王的信)切入,巧妙的考察了鸦片战争的背景之一,表明当时中国思想意识落伍。
民主革命时期党的政策
通过对民主革命时期共产党的活动切题,突出对党的政策的记忆和理解。
通过图片、报刊信息设计出“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类型的选择题,试题质量高,考查长效热点“改革开放”。要求学生关注国家的大政方针。
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通过史学著作切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能力。
近代西方列强发动战争对上海的影响
通过一组图片来展示上海城区的变化,考查学生观察图片得出信息、并分析信息影响的能力。
法国大革命三阶段
法国大革命屡考不鲜,此题整体处理了法国大革命的三个阶段,隐形考查法国大革命的背景、面临的形势及意义。
一战后国际关系
由历史上政治家的言论切题,考查一战对于国际关系的影响,要求结合一战的影响进行推理。考查通过现象分析本质和知识迁移的能力以及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二战后的美欧关系
通过国际关系对策切题,强化对史料的识读揭示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突出对获取和解读信息、研讨历史问题能力的考察。
世界的整体性
通过表格的形式,考查横向的世界,铅华对史实的基本记忆和理解。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和问题
通过文字材料、图片、数轴展示信息,主要考查学生对于材料的解读、归纳和分析能力。
史学家对于史学方法的认识,启导历史学习的辩证思维。
2010年高考四川卷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在题号、分值分布、难度等方面与往年相比没有变化,保持四川卷一贯平稳发展的风格。本套试题足于书本,突出对考生分析历史的能力和历史学科素养的考查。试卷紧依《考试大纲》要求,内容基本涵盖高中历史学科内容,试题科学、规范、准确,难度适中、区分度较好,保证了试题的科学性、公平性、竞技性、连续性、创新性;整套试题在全面体现历史学科的整体特点又有四川本地特色。我认为四川卷有以下特点:
1、立足课本,突出能力。近年来高考历史学科的考察已经突破了历史学习一味强调死记硬背的误区,但是这不意味可以忽略对基础知识的全面掌握,恰恰相反识记基本史实依然是回答和分析历史问题的立足点。第14题:历史学家陈寅恪指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通过历史学家的言论考察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演变,考察学生对整个中国古代政治文化各个时期的演变的掌握,只有在全面掌握这一部分知识才能具备得出正确答案的前提,另一方面试卷题目并不是直接考察学生史实掌握,而是通过历史学家言论、历史人物、历史情境等方式进行考察,这就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学科素养和历史学科思维能力;这一能力的考察在继续强调主流历史价值判断的基础上,更着重于考生依据历史史实客观地进行历史推论的能力。
2、试题立意深远,形式多样、创新,形式上创新体现在材料形式新颖多样,试卷中引用的各类图片多达5幅,包括丝绸之路路线图、宁江机床厂广告图、《穷人国与富人国》漫画、上海城区构成演变过程示意图等,数据统计图表2个,历史学者的评价等,使得整套试题严谨而不失生动,洋溢着历史气息,试题内容和形式有机统一。
3、古今中外连贯,核心知识点展现历史发展各个阶段不同社会领域的特点。如15题通过对宋代科学文化变迁这样一个核心知识点以此来考察考生对古代科学文化领域的认识和把握;第16题通过古代“重农抑商”这一经济政策考察考生对中国古代经济领域的认识和把握。这类试题需要考生对历史知识有个整体的把握和认识,否则很难考出理想分数。&&& 4、此次考试中出现了直接对历史学科素养进行考察的试题,直接考察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学科分析能力,符合课改的指向标,不失为本套试卷的闪亮点,如第22题考查历史研究、历史学习应“多角度地认识和考察史实”;例如37题(3)。
高考历史总体上上保持稳定,在以后的复习备考中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于培养自己的历史思维能力。如中国古代史需从政治、经济、文化、对外交往等方面进行复习,对历史事件把握需从其发生的背景、原因、过程、结果、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掌握;二是。面考生也需要加强学科思维方式和学科素养的培养、关心时政热点、分析时政热点;找准时政热点与本学科的切入点,学会运用本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论对时政热点问题的内涵进行全面的分析,特别应加强对本土热点问题的关注。
二、好题点评
&&& 本套试卷中37题的(3)设计比较好,在2010年暑期培训中专家也提到了,这个题的三个小问可以从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来理解。&& 从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最根本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考查了学生历史概念的记忆。从过程与方法---------------要求学生对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变化过程以及体会我国政治民主化的曲折及进步,从而认识历史是曲折的向前发展的。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感知到我国民主政治进程的发展演变、进步和完善,从而激发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主人意识。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随着课改脚步的日益临近,现在的高考也在向课改靠拢,高考试卷中也能体现新课改的要求。
三、差题修订
&&& 试卷中存在的不足:第一是计的问题过多,学生时间紧导致难度偏大。如37题(1)设计了三个问题,而分值是4分。修订---根据材料一分析孔子对用“俑”随葬态度理由。这反映了他的什么思想?(4分)”把“态度”这个问题隐含起来。除判断是非等简单的问题外还是应该坚持两分一点,踩点给分。&& 第二是在材料题中涉及到了一些专有名词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应给予注解,例如37题的材料二“实际工资指数” 。通过查阅实际工资指数( index number of real wages)是反映职工在不同时期用同样数量的货币工资所换得的商品和服务数量变动情况的指数。工资可分为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两种。考察职工实际工资率的变化,能较好地反映职工实际生活水平变化趋势,分析通货膨胀的程度。计算公式职工平均实际工资指扣除物价变动因素后的职工平均工资。职工平均实际工资指数是反映实际工资变动情况的相对数,表明职工实际工资水平提高或降低的程度。计算公式为:职工平均实际工资指数=报告期职工平均工资指数/报告期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0%&。由此可见这已经超出了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在考试过程中会对考生起误导作用。
2010年小学六年级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卷考点梳理
一听力(4分)
根据听到的短文填空
(38分)累
根据拼音写词语
字音、字形
多音字组词、形近字组词
词语的感情色彩
辨析每组词语的感情色彩
关联词语的运用
句子的衔接、语感、关联词的使用
成语的使用及积累
把成语补充完整并能正使用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古诗的积累与运用
修改、仿写句子
缩句、句型(反问句)、句式(主、谓、兵)、仿写排比句
三、口语交际
概括、提取信息
根据图表数据分析提取信息
发表自己见解
四、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文学常识、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的方法、文段理解、朗读的语速语调
理解文段内容
(二)课外阅读
同音字、形近字
概括主要原因,提取要点
概括、比较不同之处
理解文段内容
把握作者观点
作品主题与作者观点
命题作文(审题、立意、选材、构思、书写)
一、主要特点
&&& 广元市2010年小学六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命题呈现出以下主要特点:
1.题型稳定,与前3年试题一致;
2.难度适中,难度系数约为0.8,符合教学质量检测的需要;
3. 试题涵盖面广,重视知识的积累与运用,注重语文基本素养的考查,注重了对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和思想的考察;
4.试题的命制具有很强的层次性和逻辑性;
5、试题注意考察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写作表达意在激发学生的写作愿望,写作对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生活的体验和积累的基础上自由地选择,自由地表达,从而写真话,抒真情。试题不仅注意了文学作品的考查,而且注意了应用文写作能力的考查。
二、好题评点
积累运用的第五题的第二小题“古诗积累与运用(6分)”
这是积累运用第五题当中的第二小题,考点为你对古诗的理解与运用,确系好题:①符合《新语文课程标准》与《考试说明》的要求。②考点明晰,考查学生理解和运用诗句的能力。③设题角度多维,综合考查学生语言涵咏水平和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④题干简洁(7字),要求明确(积累与运用),分值合理(共6分,每题2分)。
三、差题修订
口语交际第一小题“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一结论。(2分)”
此题表述欠妥,误导考生。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一结论,学生会只把卡通画所对应的数据所反映的情况表述出来,从而忽视了时尚杂志、武侠小说、文学名著所对应的数据所反映现象,此类没有明确对象,让学生无所是从,造成答题不完整,看似简单,但是学生很难得到高分。
可修订为:“你从表中卡通画、时尚杂志、武侠小说、文学名著所对应的数据得出了什么结论?(2分)
广元市2010年初中英语
毕业生及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试卷考点梳理
&& 【编者按:此考点梳理和下文相同。】&&&&&&&&&&&&&&&&&&&&&&&&&&&&&&&&&&&&&&&&&&&&&&&&&&
名词性物主代词
定冠词的固定搭配
现在进行时的用法
介词的固定搭配
口语、运用
非谓语动词stop to do sth 与stop doing sth 的辨析
不定代词、句义理解
祈使句的否定形式
短语的语义辨析
口语、运用
情态动词must 与have to 的辨析
动词短语语义辨析
主系表结构
形容词作表语
数词短语的运用
形容词比较级
副词的用法
条件状语从句中一般现在时表将来
上下文联系
动词词义辨析
形容词辨析,语境
识记固定搭配
形容词辨析,语境
It作形式主语
短语more than
名词、短语
分析、运用
分析、运用
分析、运用
分析、运用
分析、运用
分析、运用
分析、运用
分析、运用
单复数的的运用
介词+动名词
识记、理解、运用
识记、理解、运用
识记、理解、运用
识记、理解、运用
识记、理解、运用
词汇积累,语法知识实际运用
四川省广元市2010年初中英语毕业生学业及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试卷充分考虑学生实际生活和身心发展水平,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向,着重考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得体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的能力,不出偏、难、怪、僵的题目,切实考虑英语语言使用的实际情况,提供真实、完整的语境,使用地道、典型的当代英语素材,反映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基本要求。
一、试卷特点
1.试卷体现对教学的正向引导。
今年的中考试题稳中有变,注重对初中英语教学的导向作用,如单项选择题中的知识点覆盖面广,涉及代词、名词、动词、口语交际及复杂句等;阅读体裁也是包含了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等各种形式,由于5.12地震灾后取消了听力,66-73题加强了对口语运用的考查。
2.试卷结构合理,试题科学、严谨。
&&& 本套试题充分体现了基础性、普及型和前瞻性,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挥。试卷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科说明》的要求设计,不偏不怪,知识点覆盖率高,突出基础知识、重点知识考查。试卷分客观试题和主观试题两部分。全卷题量适中;考点的设置涵盖初中试题设计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有梯度,有层次,有节奏。文章选材体裁多样,题材丰富,体现了英语作为语言学科的特点;试题综合性强,语义明确、干扰项设计合理,所设问题精炼、明确,不人为设置障碍。
&&& 3.力求语境完整、真实,突出实用性。
今年注意力试题题干情景化和生活化设计,在一定语言情境中对学生英语基础知识进行考查,避免为考试而考的试题,避免了单纯考语法知识的现象。
4.试卷主题积极健康、阳光向上。
所选用的句子和文章,都注意对学生积极正面的引导,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这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健康阳光的性格,对社会充满爱心。
二、试题分析
1.&&&& 好题评点
79-83小题为短文填空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理解语境,运用词汇、短语的正确形式进行表达的能力。五道试题选择了高频基础词汇,分别考了副词、固定短语、名词、形容词的掌握和运用情况。
本题型今年有了新的突破。所给五个句子中,采用一个首字母提示,打破了以往单一汉语提示的模式,体现了考试说明的变化和指导性。本题型的变化旨在引领教师们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从“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练”的僵化思维中跳出来,致力于让学生真正掌握语言的基本规则,培养学生真正的语言能力。
2.&&&& 差题修订
41---65小题为阅读理解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这套试题中一共有五篇文章,涉及的文体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文体还是涉及广泛,但对初中学生来说,还缺乏一些文化交际的东西。这套题中有两篇记叙文,我建议将其中一篇改为有关文化交际方面的文章,以帮助学生增加文化意识。
广元市2010年
初中毕业生及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试卷考点梳理
【编者按:此考点梳理和上文相同。】
名词性物主代词
定冠词的固定搭配
现在进行时的用法
介词的固定搭配
口语、运用
非谓语动词stop to do sth 与stop doing sth 的辨析
不定代词、句义理解
祈使句的否定形式
短语的语义辨析
口语、运用
情态动词must 与have to 的辨析
动词短语语义辨析
主系表结构
形容词作表语
数词短语的运用
形容词比较级
副词的用法
条件状语从句中一般现在时表将来
上下文联系
动词词义辨析
形容词辨析,语境
识记固定搭配
形容词辨析,语境
It作形式主语
短语more than
名词、短语
分析、运用
分析、运用
分析、运用
分析、运用
分析、运用
分析、运用
分析、运用
分析、运用
单复数的的运用
介词+动名词
识记、理解、运用
识记、理解、运用
识记、理解、运用
识记、理解、运用
识记、理解、运用
词汇积累,语法知识实际运用
2010年广元市利州区
小学六年级语文试卷考点梳理及试题评析
听名人名著
听朗读写词语、句子,对字音的掌握
根据拼音写词语(前后鼻音、平翘舌、同音字)
字的音、形、义
多音字、形似字
区分词语的感情色彩(褒义词、贬义词)
根据句子大意补充关联词(并列、转折)
成语及理解
补充成语,理解大意,并进行积累拓展
课文经典句
默写课文经典句(古文、现代文)
古诗积累及运用
改写句子、仿写句子
句子转换(缩句、反问句、病句、仿写)
根据表格提炼信息并进行归纳总结,提建议
文学作品、作家
作家、作品、称谓
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
体会重点句感情
根据上下文联系,体会句子意思,代指
有感情朗读课文
用何种语速、语调朗读课文
区分同音字
反义词(原文)
读语段,提取信息
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意思
读语段,提取信息
联系上下文,区分信息不同之处
句子修辞提取(原文)
读语段,提取信息
读语段,体会重点语句
联系生活,从自身出发,表观点
应用文格式及语句表述
联系生活实际写作文,语句通顺,有真情实感
1、主要特点:
(1)难度适中,贴近生活,联系实际
(2)知识考查全面,注重基础。
(3)注重知识的积累与灵活运用,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意思等,注重语言素养。
2、好题评点:
&&& 我觉得第6小题好,即成语的积累与运用。这道题不仅考查了知道哪些成语,还通过后面的选择考查了成语的意思理解,并进行了拓展,让学生再写一个相近意思的成语。这样的考法不仅注重了基础,还进行了灵活的运用与积累。另外第8小题的古诗积累与运用,13小题的阅读等题都挺好,都从不同程度的考查了学生的积累与语言素养。
3、差题修订:
我觉得19小题的修辞填空不是很好,从原文中找出修辞并填空,这基本是原文中的句子,搬过来就是了,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过于简单,而且只是修辞填空,不能考查到学生对于文章的阅读理解,很多学生只是搬过来就是了不会去想这样的用途,不利于后面的答题。
可将此题修订为:作者把_比喻为_的宴席,把_比喻为_的快餐。这样比喻的意义何在?
2010广元市中考英语考点梳理及试卷评析
名词性物主代词、形容词性物主代词、人称代词
根据语境,选择适当的名词
定冠词、不定冠词的使用
根据语境,选择正确的动词时态
“用英语”这一固定搭配中介词的使用
“事情进展得如何?”
非谓语动词
Stop to do, stop doing
Something, anything, nothing
祈使句的引导词
现在完成时has gone to
评价别人的建议
Must, have to
Turn on, turn off, turn up
系动词加形容词
原级,比较级,最高级
根据上下文语境,选择词语
条件状语从句
宾语从句连词的选择
定语从句关系代词的选择
根据语境,选择意思恰当的副词
根据语境,选择意思恰当的动词
固定搭配中介词的使用
时间状语从句中连词的选择
特殊疑问词
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特殊疑问词
定冠词、不定冠词的使用
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宾语从句连词
非谓语动词
非谓语动词作表语
Look for, look at, look over
Get, arrive, reach
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名词
并列连词but, and, or
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动词
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形容词
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副词little, much, many
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形容词
代词it作形式主语
非谓语动词
并列结构中非谓语动词形式的选择(一致)
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副词
Everyday, every day
比照问题,根据原文,选择正确选项
根据情景交际原则,选择句子补全对话
表天气的名词变形容词的规则
名词复数的表示
形容词和副词的区别
Let后的非谓语动词形式
介词后的非谓语动词形式
根据短文内容和首字母提示,填写正确的单词
描写类文章,按要求作文
1、主要特点
稳定性:本套试卷的题型与去年一致,所设计的考点也均为历年中考的常考考点。
基础性:整套试题难度适中,无偏题、怪题,基础性试题所占权重大。
梯度性:试题难易有梯度,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这种梯度不仅体现在各个板块之间,还具体体现在各个板块之中。
2、好题评点
第5题:把talk with/about和in English两个固定搭配混合在一道题中,加大了题目的难度。
第14题,在选项中设置了副词修饰动词的干扰项,使系表结构这一考点被隐藏起来。
第78题,不仅考察了介词后非谓语动词的形式,还考察了play sports这一短语中play的特别含义。
3、差题修订
第82题,前文中并没有提到Tiger made money,所以这里突然出现made more money其实并不合乎情景,more没有比较对象,从而导致答案money不容易得出。可以修订为:In 1996, Tiger became a professional golfer and began to make m&&&& , then, he became very rich and famous though he was very young.
2010春季小学六年级质量监测考点梳理
【编者按:此文和P18的相同。】
数的表示方法
线段的确定方法
合数质数的确定、数位的确定
生活中的数学
折扣的计算
数位的意义
因数、倍数、公因数、公倍数、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的计算方法
乘法的表示方法、意义
单位之间的换算率
认识图形(分数的意义)、分数,百分数,小数的相互转换
理解正反比例
几何的初步认识
面积的变化
几何的初步认识
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应用
几何的初步认识
面积计算、理解图形
几何的初步认识
对称轴的确定
物体体积的计算
圆柱体和圆锥体体积公式的关系应用
考察个体与平均数的关系
分数的意义
生活中的数学
抽屉原理的应用
简单概率的计算
生活中的数学
闰年的计算方法
找规律的方法
生活中的数学
利息的相关计算
简单的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质数合数以及除法的表示
半个圆的计算
图形的画法及其计算
数与数的简单运算
估算的方法
四则混合运算
四则混合运算的步骤方法
解方程的方法、书写
分数的含义、单位的互换
正方形面积
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单位互换
圆的面积、周长
圆的相关计算
比例的计算
统计图、面积
统计图的画法、百分数的计算
一、主要特点:
2010年春季小学六年级质量检测卷命题呈现出:
A.题型稳定,紧扣教学大纲;
B.难度系数约为0.75,难度适中;
C.注重数学思维方式的考察与锻炼,以及数形结合、归纳思想的应用;
D.对图形面积公式之间的联系与变换的相关计算难度教大,对学生饿的能力要求较高。
二、好题评点:
一、(12)&&& 本题为填空题的第十二题。考点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应用。首先要清楚三角形面积=底×高,考点清晰;其次要分析题目的用意,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再次要通过转换的思想,将不同的三角形转换为同底等高的三角形,进而得出相等的关系。
六、(3) 这是一道紧扣生活的应用题目。应用题首先要读懂题目的意思,对题目所给的数据之间的关系要清晰明了;其次要思考该题需要运用什么相关的知识解决问题。此处应先求出前轮的侧面积,即是前轮工作一圈压过路面的面积,在结合每分钟滚压过的圈数求出一分钟压过路面的面积,最后乘以工作的时间,求出结果。
此外好题还有一、(2),三、(5),六、(1)。
三、差题修订:
A(5)这是一道图形应用题,根据本题的题意,意要做出圆形统计图。但根据新课标要求,圆形统计图的作法不要求学生掌握,次题超纲,建议删除此小问。
2010年中考英语试卷考点梳理
正确运用人称代词,不定代词等的用法,人称代词的主格、宾格、形容词性和名词性物主代词
根据词义,及上下文,选择合适的词,区分近义词间的用法区别
根据动词短语及其固定搭配,相近短语间的区分,此题考了初中阶段常见动词用法(如play,stop)。而14题则考查了系动词的用法。
初中主要接触的六大基本时态:一般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现在进行时,过去进行时,现在完成时。其中10题考了完成时中have been和have gone 的区别
考查介词的正确运用
对话及口语
考查学生口语运用和交际能力
根据情态动词在感情、状态上的用法区别,考查学生对情态动词的掌握
单选,完型
比较级和最高级
考查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用法
单选,单词拼写
根据语义和上下文正确运用形容词,副词
根据句意和成分正确运用从句:状语从句,宾语从句,主语从句等。
完型,单词拼写
根据主谓一致原则,选择正确的名词形式
根据句意选择连词
信息型阅读
训练快速阅读和任务型阅读,主要考查学生处理,查找信息的能力
46-50,61-65
根据对故事,情节的描述,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理解型阅读
根据一个中心观点展开讨论或陈述,考查学生分析能力
根据已给信息,组织语言,并作一定扩展
2010年广元市中考英语试卷是以“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为命题依据,按照中考学科说明的要求以及我市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来命制的。整套试卷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今年英语试题较前几年来看体现出了“整体稳定,局部调整,稳中求进”的思路,试题形式上保持相对稳定。可能是基于照顾城乡差距取消了听力的考查。
2试题内容上突出了用英语做事情的理念,依靠情景来完成的题目相对较多,单选,完型,情景交际和单词填空等题型都有体现了英语作为语言工具学科的特点。
3.整套试卷题量以及难度适中,既考查了初中学生英语基础知识,又有一定的区分度,较好地体现了选拔和甄别的功能,对初中英语教学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4试卷突出地方特性,如写作内容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根据广元创建国家旅游城市和广元的旅游来写作,题材熟悉,与学生认知水平相适应。
具体试题分析:
1单项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在特定语境中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考查学生对所学的词汇,语法,短语,日常交际用语等方面的掌握和运用,考点分布广。在很多试题上我们可以明显看出“语境”在确定正确答案时的作用。避免了单纯的为语法学习的现象。
2完型填空文章选材新颖,语言地道,时代感强,文章长度适中,设空均匀。既考了单词又考短语,兼顾了各种词性的考查。试题的考点主要设在固定短语搭配,语法知识的应用和逻辑推理能力上,充分体现了对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考查。
3阅读理解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各种题材的能力以及从中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这是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方面之一,在试卷中占最大比例。
4词汇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词汇的掌握情况,试题所涉及的都是四会词汇,学生基本能做出来。
5写作题材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广元作为国家及旅游城市这一题材并给定写作要点写作。降低了难度,便于学生发挥。
不足之处:
整套试卷取消了听力考试,作为语言学科,缺乏听的能力考查,是不健康的英语。
缺乏主观考试题型,建议可增加句型转换,英汉互译题型。
对教学的思考:
夯实基础,加强基础知识点的掌握。
注重英语语言交际的功能,在具体语境中学习英语。
加强听力练习。
广元市二0一0年数学中考试卷考点梳理
命& 题& 角& 度
幂指数运算
幂指数的正确运算
能够平面镶嵌的正多边形
总体、样本的概念
圆与圆的位置系
通过圆心距取值范围确定
通过图形找函数关系式
实数综合运算(0次幂、负次幂)
提公因式、公式法
平移、位似、旋转、轴对称
科学记数法
正确使用科学记数法
中位数的概念和计算
分式的意义
利用其意义求未知数值
通过三视图还原,并求体积
&&&&&&&& 利用圆锥母线长,底面半径
&&&&& 求展开扇形的圆心角
读扇形统计图并计算
自变量与应变量的概念和应用
解不等式组
解不等式组并求特殊解(整数)
分式的化简求并求值
(1)三角形的相似
(2)求圆面积
利用同弧所对圆周角相等
证明并计算面积
求函数解析式
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交点性质
列表或画树状图,求概率
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
找准等量关系,答案检验
菱形的判定
证明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函数综合题
求解析式,求动点等综合问题
2010 广元市中考数学试卷的主要特点是:稳定,题型稳定,与前几年广元市中考保持一致。难度方面,基础题较多,学生得分点多,试题难度为:容易题占80%,中等题占15%,较难题占5%,总体难度系数为0.8。整张试卷代数占72分,几何39分,概率统计占17分,覆盖面比较广,&& 24题是代数几何综合题,这是分值最大也是最难的一个题目,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比较容易出错,但是第二是一个动点问题,这是每年必中考常考的题目,对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要求很高。
2010年小学六年级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卷考点梳理
一听力(4分)
根据听到的短文填空
(38分)累
根据拼音写词语
字音、字形
多音字组词、形近字组词
词语的感情色彩
辨析每组词语的感情色彩
关联词语的运用
句子的衔接、语感、关联词的使用
成语的使用及积累
把成语补充完整并能正确使用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古诗的积累与运用
修改、仿写句子
缩句、句型(反问句)、句式(主、谓、兵)、仿写排比句
三、口语交际
概括、提取信息
根据图表数据分析提取信息
发表自己见解
四、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文学常识、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的方法、文段理解、朗读的语速语调
理解文段内容
(二)课外阅读
同音字、形近字
概括主要原因,提取要点
概括、比较不同之处
理解文段内容
把握作者观点
作品主题与作者观点
命题作文(审题、立意、选材、构思、书写)
一、主要特点
&&& 广元市2010年小学六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命题呈现出以下主要特点:
1.题型稳定,与前3年试题一致;
2.难度适中,难度系数约为0.8;
3. 试题涵盖面广,重视知识的积累与运用,注重语文基本素养的考查;
4.试题注重了阅读能力的考察,涵盖了课内和课外的阅读;
5、试题注意考察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写作表达意在激发学生的写作愿望,写作对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生活的体验和积累的基础上自由地选择,自由地表达,从而写真话,抒真情。试题不仅注意了文学作品的考查,而且注意了应用文写作能力的考查。
二、好题评点
第三(2)题“看了这一统计结果你对同学们的建议是:(2分)”
这是口语交际的第2道题,考点为你的建议是什么,确系好题:①符合《新语文课程标准》“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与《考试说明》的要求。②考点明晰,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③设题角度多维,综合考查学生语言涵咏水平和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既有信息的筛选、语言的应用;又有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面引导。④题干简洁(17字),要求明确(建议),分值合理(2分)。
总之,好题的角度不能偏,题型不能怪,考点要明晰,不光要对学生的知识进行考查,还要对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取向进行检测。
三、差题修订
第13题“夏日,我望着这田田荷叶、亭亭荷花,再吟咏杨万里的‘(&&&&&& )。’顿觉清香扑鼻、心旷神怡。(2分)”
此题表述欠妥,误导考生。夏日,我望着这田田荷叶、亭亭荷花,再吟咏杨万里的‘(&&&&&& )。’顿觉清香扑鼻、心旷神怡。学生会把前面一句看成是对“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文学表述,一个“再”字,学生会把下一句以承接上一句的逻辑关系填上去。表述不明晰,让学生无所是从。
可修订为:“夏日,我望着这田田荷叶、亭亭荷花,不由自主的吟咏到杨万里的诗句:‘(&&&&&&&&&&&&& )。’顿觉清香扑鼻、心旷神怡。(2分)”
2010年中考物理广元卷考点梳理
噪音、环境污染
物资三态相互转化的过程
滑轮及杠杆
动、定滑轮和杠杆的原理以及在生活中的部分应用
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
机械能 = 动能 + 势能
电磁现象实验
电流的磁效应和电磁感应实验
凸透镜原理
焦距与成像
灯泡正常发光条件,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水的临界温度与沸腾时的温度
光沿直线传播,光的折射
电阻、电热
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功率、机械效率
F1L1 = F2L2
加速运动,平均速度
吹风机原理
R总= R1·R2/R1+R2
电路图中的理想模型
导线中电流方向与螺线管南北极方向,小磁针
温度计、天平
平面镜成像
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变量观察法
实物连线,滑变器的选择及应用
I = I1 + I2
Q =I^2 RT
理想电路模型
一、主要特点
2010年中考物理广元卷命题呈现出个4主要特点:
1.题型较为常见,与历届试题基本一致;
2.题目与生活紧扣,体现了学以致用的原则;
3.难度适宜,有较好的区分度;
4.注重实验,符合中学生的学习特点。
二、好题评点
第3题图中所示的简单工具在使用过程中,不能省力的是哪一项?(3分)
这是贴近生活的一道题,考点为滑轮和杠杆的使用。确系好题:①生活中常见,学生容易明白。②将物理知识运用其中,使学生体会处处皆学问。③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兴趣,积极发现生活中运用到的物理知识。
第32题也不错,是一道探究性的题,“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这道题考察了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①领悟控制变量法的实验优势。②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③真正掌握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总之,好题的角度不能偏,题型不能怪,考点要明晰。本张试卷出得很好。
2010小考数学卷考点梳理
&&&&&&&&&&&&&&&&&&&&&& &&&&&&&&&&&&&&&&陈凤娟
对两位数的认识
根据题的定义,理解排列组合
对数位的理解认识,会读数、写数
源于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对数位的理解
理解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代数的初步认识
用字母表示的代数式
单位的换算
会单位的换算,其中包括了复名数化单名数,单名数化复名数
根据图形,会用分数,百分数,小数表示数
理解正比例函数和反比列函数
圆柱体的表面积是两个底面面积和一个侧面面积之和,而该题所增加的表面积就是4个底面圆的面积之和。
几何的初步认识
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的面积是相等的
几何图形的认识与计算
根据角度的度数知道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那阴影部分的面积就是四分之一圆面积减去四边形ABCD的面积
几何的认识
物体的体积计算
圆柱体体积是圆锥体体积的3倍
数的认识,数学广角
分数的意义,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数的认识,图形周长,数学广角
找规律,利率的计算,质数合数,半圆的周长
实践与生活
实践操作,面积公式及计算
简便计算,估算,分数小数的计算,解方程
分数应用题,面积应用题,(单位的换算)生活应用题
广元市利州区2010年春季小学六年级试卷所呈现出的特点:
1、题型稳定
2、难度适中
3、注重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一、好题评点
填空题第2小题:“两点连成一条线段,6个点可以连成()条线段。”该题注重学生的发散思维,根据点的不同位置所连成的线段的条数是不同的,怎样才能找到线段条数最多的点的位置呢?这需要我们老师平时对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引导。这不仅是考学生,同时也是在考老师。
解决问题的第3小题:“一台压路机,前轮直径1m,轮宽3米,工作时每分钟滚动18周,工作10分钟前轮压过的路面是多少平方米?”首先该题源于生活,使得数学并不枯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能带动学生的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其次该题联系物体的表面积,考查学生对圆柱体的表面积的知识的理解,联系生活,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能求得该圆柱体的侧面表面积就能求得压路机前轮压过的面积。
另外填空题第11、13,选择题第1、5,解决问题第5题均不错,题型灵活多样,多与生活相联系,且考点明晰,不偏不怪。
二、试卷的不足之处
1、填空题第3题与选择题第2题考点重复
2、实践与生活题过于简单,难度系数较低
3、解决问题难度没有太大的梯度。
2010年中考考点梳理及试题评析
【编者按:此文和P57P60相同。】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运用
人称代词中名词性物主代词
不定代词,区别something, anything, nothing
根据上下文,词义辨析
定冠词的用法
非谓语动词
时态词义辨析
动词系表结构
语境中介词的固定搭配
情景交际中的口语运用
情景交际中的口语运用
祈使句的用法
数词的运用
形容词的比较级
副词的辨析
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
宾语从句的连词选择
定语从句中的关系代词选择
2. 完型填空
完型填空B篇为说明性文章,与该文有关的10个选项,尤其是31,32, 33, 34,36题,必须要仔细通读全文后根据上下文才能找出正确答案。如,31题,必须看清文章中出现here are,因此要排除B选项,而选择A。而35, 37-40题,除了要联系上下文,还要注意语法点知识。其中37题的考点是代词,命题角度是指示代词it做形式主语,38题是考查谓语动词。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
1. 文章类型分析
2.题型分析
41,42,44,46,51,52,53,54,56,61,62,63
细节推断(共12题)
43,47,48,57,58,64,65
综合理解(共7题)
推理判断(共3题)
主旨大意(共3题)
第三部分:口语运用
此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在日常交际中对口语的运用能力。
第四部分:写
1. 单词拼写:主要考查学生的词汇掌握程度。其中74题考的是形容词;75题是名词的复数形式;76题为副词;77题为非谓语动词;78题为介词后非谓语动词的用法。
2. 短文填空:主要考查学生通过阅读全文后,理解文章大意,再结合上下文对单词的综合运用。
3. 书面表达
此篇作文为按要求的说明文,学生应注意以下几点:
1)写作前先仔细审题,分析题目与要求,搞清题意。研究题目要求与关键词或要点提示之间的关系,确定主题、中心思想和要写的主要内容以及写作思路与框架。
2)确定文章的时态,注意时态前后一致,动笔之前根据题意把需要的句型、动词短语等罗列出来备用。
3)组织运用语言,运用语法知识和词汇知识,依据素材形成初稿,要做到语言表达准确、规范、地道,文理通顺,尽量使用学过的、最熟悉也最有把握的句型和结构,应尽量避免中国式英语。
4)仔细阅读全文,从整体上检查词与词、句与句之间的衔接,并作修正。最后注意认真誊写。
一. 试题优点:&
1.注重基础  整套题体现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要求,不出偏题难题和怪题,整卷都体现了基础性,有利于引导学生摆脱题海,落实“减负”要求。同时对考生理解真实语料提出相应要求,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以更科学地检测考生综合使用英语的能力。&&& 2.体现实用  这套试卷不仅仅在语法点上对考生进行检验,还在很大比例上回归了语言的本质属性:实用性。大量的试题在英语语言习惯的前提下创作而成,有清晰的语境,语言地道新颖,强调了情景交际中的英语口语应用。  &&& 3.时代性强  作文贴近生活。既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又能让学生放松紧张的考试心情,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正常水平,也体现语言的文化性和语言学习与时俱进的特色。
二. 试题缺点:
1. 填空题部分:介词考查不够。
2. 阅读理解部分:有两篇均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饺组词两个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