陨石这个网名怎么样是陨石么

世界十大著名陨石介绍!你都见过吗?世界十大著名陨石介绍!你都见过吗?搞笑MR百家号1.纳米比亚霍巴陨石重约60吨作为坠落于地球的最重陨石,霍巴陨石的重量几乎是排名第二的艾尔·查科陨石的两倍。这颗陨石的表面积超过6.5平方米,重量在60吨左右。据信,在坠落地球过程中,霍巴陨石的飞行速度因与地球大气层之间发生的摩擦大大降低,使其在落地之时得以保持完整并且大部分露出地表,而不是埋入地下。其异乎寻常的扁平外形说明,这颗陨石甚至能够像漂石一样在水面上跳跃前进。霍巴陨石的含铁和含镍比例分别在84%和16%左右。虽然在地球上“定居”已经有近8万年历史,但它仍旧是迄今为止已知坠落地球的重量最大的天然形成铁块。基于巨大的重量,这颗陨石自1920年被一名农夫发现后便一直未被搬离发现地。1920年,这名农夫在田间耕作时发现了这颗含铁陨石。当时,他听到刺耳的刮擦声,所养牛群受惊之下突然停止不前。现在的霍巴陨石毁坏程度较为严重,但每年仍吸引数千名游客一睹它的庐山真面目。2.阿根廷艾尔·查科陨石 重约37吨一颗巨大的铁陨石坠地之后分裂成卡姆珀·德尔·塞罗陨石群,同时在阿根廷形成一个面积60平方公里的陨坑,陨坑名字与陨石群同名。位居最重陨石排行榜第二位的艾尔·查科陨石便是铁陨石的最大一块碎片。毫无疑问,如果将卡姆珀·德尔·塞罗陨石群视为一颗陨石,这颗陨石将轻松问鼎此次最重陨石排行榜。1969年,人们利用金属探测器发现了藏身地下5米处的艾尔·查科陨石。实际上,有关其周围陨坑(年代可追溯到年前)的报告早在1576年便已浮出水面,当地土地居民更是对其了如指掌。1990年,当地一名阿根廷警官让“陨石猎人”罗伯特·哈格偷盗艾尔·查科的企图最终化为泡影,当时他已经将这颗陨石运出阿根廷。3.约克角阿尼希托陨石 重约31吨阿尼希托陨石是在约克角发现的体积最大的陨石,被因纽特人称之为“帐篷”。它的重量达到31吨,是迄今为止人们搬运过的最重陨石。1818年,有关这颗格陵兰陨石的传闻便传进科学家的耳朵,但直到1894年,美国北极探险家罗伯特·佩里才在当地一名向导的帮助下锁定它的方位。佩里用了3年时间将巨大的阿尼希托陨石运上船。为了运送这颗陨石,格陵兰修建了其唯一一条铁路,修建过程得到因纽特人的巨大帮助。最后,佩里以4万美元的价格将阿尼希托陨石卖给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这颗陨石表面积达到12.1平方米,现仍保存在自然历史博物馆。为了便于展览,博物馆方面还专门修建了一个展台,展台支撑物直接托住陨石的基岩。4.墨西哥巴库比里托陨石重约22吨巨大的巴库比里托陨石是毋庸置疑的墨西哥最大陨石,同时也是坠落地球并最终幸存的最大太空物体之一。这颗弯曲的铁陨石重量估计在22吨左右,长达达到4米,在库利亚坎的Centro de Ciencias de Sinaloa(一家非盈利性机构)展出。由于巨大的个头加之不同寻常的外形,这颗陨石成为吸引游客的一个最大所在。1892年,美国地质学家吉尔伯特·埃利斯·贝利于发现了巴库比里托陨石,并在当地人的帮助下将其从地下挖出。据悉,贝利是受芝加哥《洋际报》委托前往中南美洲寻找陨石的。与所有陨石一样,巴库比里托陨石也以发现地的名字命名。5.格陵兰阿格帕里利克陨石,重约20吨阿格帕里利克陨石于1963年被瓦格恩·布奇瓦尔德发现,是格陵兰约克角大陨石的第四个主要碎片。约克角大陨石碎片共有两个上榜,另一个便是跻身第三位的阿尼希托陨石。阿格帕里利克陨石的重量不到20吨,现保存于哥本哈根地质博物馆。约克角大陨石在大约1万年前撞向地球,是坠落于地球的最大铁陨石之一。几个世纪来,生活在陨石碎片附近的因纽特人便将其用作制造工具和武器所需金属来源,1818年,有关陨石存在的传闻最终传进科学家的耳朵。1818年至1883年间,科学家进行了5次远征,寻找传闻中的陨石,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6.坦桑尼亚孟伯希陨石 重约16吨孟伯希陨石于1930年被发现,当时被当地人视为一块神石。这块来自太空的巨石是坠落于坦桑尼亚的陨石家族中的“大块头”,重量估计在16吨左右。与很多陨石一样,人们并未发现孟伯希陨石撞击地表时应该形成的陨坑的任何迹象。这可能说明,这颗陨石在落地之后像漂石一样滚动,又或者因为已经“定居”数千年,当时形成的陨坑早已不见踪影。1930年的时候,孟伯希陨石还只露出半个身子,余下一半被埋于土壤之中。现在,人们已将陨石周围土壤挖空并且在其下方修建了一个底座,但最初的着陆地还是得到保护。7.美国威拉姆特陨石重约15.5吨威拉姆特陨石表面积为7.8平方米,重约15.5吨,是在美国发现的体积最大的陨石。这颗陨石表面布满凹坑,含铁比例为91%,含镍比例为7.62%,现保存于俄勒冈州的最初发现地,撞击地面时形成的陨坑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美国土著人将威拉姆特陨石视为神物,对其十分敬畏,直到今天仍主张应将这颗陨石归还他们。在现代发现威拉姆特陨石的人是移民埃利斯·休斯,发现时间为1902年。意识到自己所发现之物的重要性之后,休斯付出整整3个月的辛勤汗水,将陨石从俄勒冈州钢铁公司拥有的土地上搬离了0.75英里(约合1.2公里),此举的目的就是让陨石成为自己的私人财产,但他的行迹最终败露。在此之后,这块陨石以2.6万美元的价格售出,后在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展出。8.中国新疆铁陨石新疆铁陨石陨落于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准噶尔盆地,重约30吨,高137cm,长242cm,宽185cm,现陈列于乌鲁木齐展览馆。------------------------------------------------------------------------9.Fukang橄榄石石铁陨石2000年的一天,阜康市的一位居民在当地戈壁滩上发现了一块重达一吨以上的橄榄石石铁陨石。2004年阜康橄榄石石铁陨石在几经转手之后,以人民币上百万的价格被美国一位买家所购得。并且被运至美国。2005年2月初,阜康橄榄石石铁陨石在美国被切割分解后公开出售,售价在每克26美圆左右。据国际陨石学会公布的资料表明,陨石发现日期为2000年;陨石分类为橄榄石石铁陨石;总重量为1003公斤;发现地点为 44°26'N, 87°38'E(或许并非是真正的发现地)。富有传奇经历的阜康陨石几经周折,流落国外,不禁令人扼腕叹息,国内没有明确的立法来承认发现者的权益,相关机构又因为经费原因不愿意出高价来收购这些陨石,只是希望发现者捐献出来或者只愿意付出一点很小的代价。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年代,这样的做法,实在让人觉得耐人寻味。博物馆可以花钱收购文物,为什么天文台馆就不行呢?听说有还有很多人都在在寻找第二块阜康,阜康地处中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较适宜陨石的露天保存。希望真的存在第二块阜康。陨石名称:FUKANG陨石分类:Pallasite发现日期:2000年发现地点:中国新疆陨石总重:1003公斤10.吉林陨石日15时许,在中国吉林省吉林地区陨落了一场世界罕见的石陨石雨。这颗流星体顺着地球公转的方向追上地球,进入地球大气层的入射角约16度。进入大气底层时,由于冲击波的作用,它的表面物质受热熔融、气化,形成一个火球(称火流星)。吉林陨石雨陨落过程中,可观察到火球,并伴随爆裂的巨响。陨石雨分布面积近500平方公里,共收集到陨石样品100多块,2700千克。其中最大的吉林1号陨石重1770千克,落地时陷进6.5米深的土层,是世界上最大的石陨石在吉林陨石中,共发现约40种矿物,其中26种为透明矿物,如橄榄石、斜方辉石、白磷钙矿、长石、锆石、透闪石、黑云母、蛇纹石、方解石、方英石、石英等,14种为不透明矿物,如铁纹石、陨硫铁、铬铁矿、钛铁矿等。经化学分析与岩矿鉴定,吉林陨石属于H5型高铁群普通球粒陨石。中国科学工作者对吉林陨石进行了现场考察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对吉林陨石的形成已有初步的认识。形成吉林陨石雨的母体是一颗在太阳系空间运行的重约5吨的流星体,它的运行轨道呈椭圆形,轨道的远日距约4.2亿公里,近日距约为1.5亿公里。陨石坠落的时候表面温度约2'500~3'000K,周围空气的温度在1万度左右。它在距地面30公里以上的高空为直线弹道,在23~17公里高处发生多次小爆裂,而在约19公里的高空发生一次主爆裂,于是,大小不同的碎块以不同的速度和轨道向地面降落。在陨落过程中陨石经历了复杂的受热过程,因而在陨石的表面包上一层厚约1毫米的熔壳,熔壳上有各种形态的气印和花纹。温馨说明:1.加强真品、赝品鉴定知识传播,提醒广大藏家理性收藏,尽可能远离赝品、多藏真品!2.反对对艺术品市场的利益垄断,反对抹黑民藏,努力推动民藏健康发展!3.加强文物保护正能量传播,呼吁全社会重视并切实加强文物保护,留住中华民族的基因血脉!感谢留言、赞赏-分享是一种美德、转发本平台推出的原创文章!本刊客服微信永欣ID长期免费为天下藏友免费交流鉴定古董古玩更多相关资料搜索(百度)(搜狗) 擎引。。。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搞笑MR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对各大八卦事件的看法跟解析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吉林陨石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吉林陨石是指日15时,随着一阵震耳欲聋的轰鸣,空前的降临吉林,由此成为奇观。吉林陨石降落在吉林市和及蛟河市近郊方圆500平方公里的平原地域内。当时共收集到较大陨石138块,总重2616公斤,现被收集展出。其中最大块重1770公斤,是目前世界最大的。这块陨石冲击地面造成状烟尘,并且砸穿冻土层,形成一个6.5米深,直径2米的坑。这块陨石属于H球粒陨石,该陨石呈棕黑色,上有气印。一号陨石溅起的碎土块最远达150米,造成的震动相当于1.7级地震。吉林陨石就其数量、重量、散落范围以及科技含量,在世界上都属罕见。
吉林陨石历史
吉林陨石是吉林市世界级的旅游资源,被称为“宇宙使者、天外来客”。它是在日陨落到的。其中最大的三块陨石,分别被命名为吉林一号、二号和三号陨石。  吉林一号陨石落在了吉林市十社。穿透了1.7米深的,遁入地下6.5米。坑口直径为2.1米。从一号陨石坑中取出的陨石净重为1770公斤,体积为117x93x84立方厘米。是世界之最。
据天文学家们推算,吉林陨石这位“宇宙使者、天外来客”,本是47亿年前形成的。它的运行轨迹应该是在火星与之间,在大约八百万年前的一次剧烈的中瓦解了,于是诞生了吉林陨石母体。 除了它的重量为世界之最以外,同时还创造了另外一个世界之最和一个奇迹,就是它是世界上目前最大的一场。雨区降落的范围非常广,分布在东西长72千米,南北宽8.5千米,总面积近500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在这个区域内居住着上万户人家,而且是在白天,竟然没有造成一人一畜的伤亡、一个建筑物的损坏实在称得上是奇迹了。因此说具有降落范围广、数量多、重量大的特点。
吉林陨石成分
经测定,吉林陨石的母体原是太阳系火星与之间中的一颗行星,年龄约为四十六亿年。大约在八百万年前,在运行时和其它星体相撞,发生了一次大爆裂,脱离出小行星带而落到地球表面。据科学分析,吉林陨石属于,即。它由近四十种矿物组成,含有十八种元素,是极为珍贵的宇宙样品。
在吉林市展览大厅里,陈列着闻名中外的标本。
日15时,一颗陨石以每秒40公里的速度,从的方向后面追上地球,以每秒十几公里的(陨星的速度减去的速度)撞入。
陨石从东向西的方向飞到吉林地区上空后,与空气剧烈摩擦,产生冲击波,使陨星燃烧,发出强烈耀眼的光辉,成为一个大火球,拖拽着长长的尾巴。于15时1分59秒,飞临吉林市郊区上空,由于稠密大气层的阻力,使陨星发生爆炸,隆隆的爆炸声延续达好几分钟之久。
陨星爆炸后,分裂成碎块向四面散落,形成蔚为壮观的。大量的碎小陨石散落在永吉、两县,遍及7个乡镇,18个村。东西长72公里,南北宽8.5公里,散落在面积达50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最大的三块陨石沿着原来飞行方向,继续向西前进,分别坠落在吉林市郊区三台子村、孤店子乡。其中最大的一块,于15时2分36秒坠落在永吉县境内,着陆时,陨石穿透1.7米厚的,陷入地下6.5米深,地层表面形成一个深3米,直径2米多的陨石坑。当时震起50多米高的土浪(蘑菇云),溅起的土块飞到百米以外,造成了相当于1.7级地震的震动。陨石雨散落的面积这样大,这样瑰丽奇观,在世界上还是第一次。
已收集到的陨石标本有138块,加上碎块有3000多块,总重量达2.7吨。其中3块超过100公斤,最重的一块达1770公斤,比在美国收藏的一直居世界陨石首位的诺谷吞石还要重691公斤,被命名为“吉林一号陨石”。
陨石是闯入地球的天外来客,它带来了珍贵的宇宙信息,科学家们称陨石为“太阳系的考古样品”。在几十亿年的时间里,它经历了太阳系的整个演化过程,记录了许多数据。
吉林陨石在47亿年前太阳系形成的初始时期就形成了,比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39亿年还早很多。那时它是一颗小行星,遨游在火星与之间。八百万年以前,因为偶然的碰撞,小行星破碎了,从此偏离了自己正常的轨道,在太空中飘荡。这样飘荡了八百万年后,进入了地球引力,最后以每秒15千米的向地球陨落。
(吉林)陨石形态多样,有长方形、六面体、锥形等,尖端多呈钝弹头形。表面有黑棕色厚薄不等的溶壳,壳上有擦痕和气印,壳厚0.2-1.0厘米。陨石含有43种矿物,其中9种是地球上所没有的。主要是、、少量、、等,具有典型的,球径在0.5-1.0毫米之间,故定名为“橄榄石、”。(陨石还含有多种与生命物质有关的有机化合物,如氨基酸、核酸、脂肪酸、色素等)
的陨落,有助于天体起源、、生命起源、空间科学的研究,以及和基本粒子的研究。因此引起了国内外科学界的高度重视,许多国内外天体科学界人士前来参观吉林陨石雨展览。
根据陨石内所含各种元素数量的多寡,陨石可以分为三大类。
,也就是。含铁质较丰富,主要由铁、镍组成。其中铁约占91%,镍占8%,其他还含有少量磷、硫、铜、碳等,经过酸蚀后,在它表面可以看到铁镍合金结晶。
陨石铁,即铁石陨石。它主要由等量的铁和硅酸盐类矿物质所组成。里面的铁和镍如同海绵状排列在氧化硅矿石之内。此外,还含有少量的氧化镁、纳、钙、铝、铜、锰等。这一类也称为“古橄榄镍陨石”。在陨石中是少见的。
陨石,亦称。1976年陨落在吉林地区的就是这一类。主要由硅酸盐矿物组成,里面最丰富的矿物是、,此外还有大量硅、及少量的铬、磷、铁、镍、锰等元素。这类陨石通常是由熔融状态后凝成的球形结晶所组成,所以又叫。也有不含球形结晶的,叫做。吉林地区陨落的即属于球粒陨石。
博物馆位于南岸世纪广场。占地面积1公顷(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是中国第一个以展出陨石雨为专题的博物馆。博物馆内收藏着世界最大的石——吉林一号陨石以及全世界十几个国家送来的各类陨石标本。通过大量的实物、图片、图表和录像,系统地介绍了陨石知识和吉林市的来龙去脉。
有关陨石的传说
据说在隋朝年间,天上的太阳、月亮、星星都由一个神仙管理,白天将太阳挂到天空,晚上把太阳摘下来,再把星星和月亮挂上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神仙感到很乏味。
一天,隋炀帝请神仙下界喝酒,神仙非常高兴。席间,看到一个如花似玉的姑娘翩翩起舞,一罐罐美酒飘香,他们喝的酩酊大醉。到了晚上,神仙东倒西歪地去挂星星,由于手发抖,一颗星星没挂好掉了下来,将砸了一个大坑。
知道后非常生气,认为神仙不忠于职守私自下凡喝酒,故将神仙贬到人间做苦力。百姓看到天上的星星掉下来,纷纷议论,认为不是好兆头。果然,不久隋朝就灭亡了。
.中国陨石网.[引用日期]
.百度空间[引用日期]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找到陨石真能一夜暴富?这或是“圈套”的开始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原标题:找到陨石真能一夜暴富?这可能是“圈套”的开始
澎湃新闻记者 袁璐 实习生 黎赕 耿璐 蒋玮琦 喻琰
透明的玻璃器皿里,铺着蓝色硅胶颗粒状干燥剂,一颗颗形状各异、黑色或褐色的陨石安静地躺在上面。
赵志强小心翼翼地把它们安放在工作室隐蔽的角落,不无自豪地向来访的客人展示和介绍,这些或来自主人公漫长地野外搜寻,或颇费功夫从他人手中所购的石头。
作为“天外来客”的陨石,附着神秘与想象,引来无数人竞相追逐,有“陨石爱好者”、商贩、拍卖公司,也有像赵志强这样的“陨石猎人”和藏家。
从寻陨、鉴定到拍卖、收藏,由于规则不明,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形成了一个鱼龙混杂又盘根错节的江湖。
2007年,能源商人赵志强在英国开会,在伦敦的市场上看到了几块“不一般”的石头,一问得知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毫不犹豫”掏出2000元人民币买下四块。
回国后,赵志强带着国外淘来的陨石四处鉴定,从那之后“一发不可收”。
第一次野外寻找陨石是在五年后,他跟着一个地质队奔赴新疆库木塔格沙漠。那里戈壁千里,荒漠绵延不尽。
赵志强回忆,进入库木塔格一个小时后,发现了一块陨石疑似物,磁铁瞬间将其吸住。他兴奋不已,一手拿着石头,一手拿着酒瓶子,边喝酒边跳舞。
“不敢相信,神奇”,他形容那次冒险——后来他再去过几次,都无功而返。
赵志强投注大把时间找陨石,去的最多是有“死亡地带”之称的新疆罗布泊,致命的风暴曾将他困在荒漠里,没有信号,夜晚温度极低。有次他负重几十斤物资在风沙里跋涉了150公里。
那次行动,赵志强发现并收集到16块“疑似陨石”,其中13块被确认为陨石,经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检测后,申报至国际陨石学会,后来被命名为“罗布泊陨石”、 “楼兰陨石”、“小河陨石”和“兴地陨石”,这也是四大陨石富集区。
“陨石猎人”把野外寻陨称为“猎陨行动”,但找到“猎物”是小概率事件。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行星科学家、中国首位卡尔·萨根奖得主郑永春博士此前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解释,在地球上,每天大概有上百吨来自太空的物质降落,它们大部分是很细小的颗粒——宇宙尘,主体在大气层里就已经烧完了。一些比较大的天体没有烧完的部分散落到地球,多是落在大海、陆地上无人居住或人烟稀少的地方。
依据目击者所述,常识和经验分析的民间寻陨行动,如摸石头过河,更多时候如大海捞针,有时靠的是运气。
有一次,赵志强在内蒙古锡林浩特的草原上耗了十几天,“地毯搜索”也是一无所获,有“目击者”说陨石飞到了赤峰,他追到了赤峰,到那之后又有人说往南飞了,直到最后毫无踪迹可循。
赵志强通常会叫上熟悉当地环境的人一同猎陨。而他的朋友张勃风格迥异,他目标明确,喜欢单独行动。
除了目击者,张勃常在国际陨石学会和古籍文献中寻找陨石的线索:比如国际陨石学会的数据库里记录了历史上陨石坠落地和发现地的信息;而古籍文献、《左传》《史记》等史书、诗词里有时会透露“异样天象”的讯息。
2015年,张勃特地前往南丹境内的山区,花了半个月时间搜寻,最后找到了两块南丹陨石。他的依据之一是史书的一项记载,1516年(明朝正德十一年)在广西南丹县发生了巨大的陨石降落。
张勃对陨石的兴趣始于2009年的一次骑行。那一年,他从三亚南部,沿着东海岸骑向西海岸。一天晚上,露宿海边帐篷,半夜迷迷糊糊醒来发现三颗流星划过,伴随着闪光和爆炸。
此后,他开始了解和收藏陨石,购买的过程中接触了“陨石猎人”,也生发了找陨石的念头。&
张勃第一次找陨石是在美国和墨西哥边境的索诺兰沙漠。他回忆,在人迹罕至的沙漠行走了几天,与毒品走私者擦身而过,最终还是一无所获。
如今,他一年有大半年都在外面找石头,去过非洲撒哈拉沙漠,也去过南极洲的冰川,但“十次里有九次都找不到”。
张勃的寻陨装备有金属探测器,卫星电话,无人机,GPS定位装置,还有帐篷睡袋、干粮便携食物等。
在他看来,要成为专职的“陨石猎人”,除了要有陨石专业知识,还要具备野外生存能力。
张勃此前做过珠宝生意,他现在的另一个身份是陨石商人。
这几年,他收藏的陨石数量累积几千块,大部分是通过购买和交换获得。除了提供样品给科研机构,自己收藏一部分,再出售一部分。&
每年中国春节前后,他会前往在美国南部亚利桑那州沙漠小镇的陨石交易市场,十几条街道上摆着各类矿物奇石。这里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一两百名“陨石猎人”,他们买卖和交换陨石,并分享自己的经历,交易相对隐蔽。
“陨石猎人”有心照不宣的“行规”:他们会线上交流陨石知识,但对各自寻陨的过程,很少透露。
“就像寻宝一样,没有人会把宝藏地点透露给别人。”陨石猎人更多考虑陨石的市场价值,如果相约一起寻找,谁发现谁得,共同发现则平均分配。
通常,国内的陨石商人从美国的陨石交易市场上低价买进货物,再回国贩卖。
张勃既购买过一克5000美金的陨石,也卖出过一克3万人民币的陨石,而普通的陨石价格可能只有几十元。“虽然不同类型和大小的价格不一,但(总体来说)陨石的价格没有具体标准。”
赵志强回忆,过去陨石都是论克买卖,这两年趋于和观赏石一样,由品相,产地等决定价格高低。由陨石开发制作而成的耳环,戒指,雕件等各种饰品也渐渐出现在各种展览会上。
张勃在上海有一家半开放的陨石工作室,展示各种陨石,交易多数时候也在这里完成。
在这间工作室,他见过许多不同身份和年龄的“陨石爱好者”,怀抱暴富梦找到他,让他鉴定所持“陨石”真伪,最后多数失望而归,“很多爱好者都不懂陨石知识,也更容易受骗”。
北京天文馆陨石资深专家张宝林告诉记者,过去,很多人收藏了很久都不知道陨石是什么,其实收藏的是铁矿石或地球的岩石。
赵志强创办的陨石网站,每个月都会接到十几名陨石爱好者对拍卖机构的投诉,“他们(拍卖机构)渗透到各个群里边,不管对方是什么石头,都估以高价,说自己可以鉴定,好多人禁不住诱惑,就上当受骗。”
赵志强解释说,这些拍卖机构通过收取鉴定费和服务费营利。交易通常在线上进行,费用从一万到几十万不等。“实际上他们并没有能力做(鉴定)”,张勃说。
今年年初,合肥商人王浩天在网上成立了一家“陨石文化交流研究会”,吸纳会员,承诺为会员藏家提供检测鉴定服务,并称与拍卖公司合作,让会员的藏品上拍。
王浩天自称陨石爱好者和藏家,仅凭肉眼就能鉴别陨石真假,成立网站是“为了扩大陨石圈子的影响力。”但运作了一段时间,会员只有7名,他抱怨自己的网站影响力不够,无法吸引太多陨石爱好者。
而青岛一家拍卖公司征集部负责人声称只用看照片就可以判断陨石的真假。他告诉客户,陨石有两种出售方式,一种是私下交易的展销会,一种是拍卖会,前者出手快但价格低,后者出手慢但价格高。展销会和拍卖分别需要5000元和8000元的服务费,成交之后公司收取10个点的佣金。
“陨石能卖到高价”, 他笃定地说:一块成年男性头部大小的石铁陨石成交价一般在600万-1200万之间。至于鉴定,“90%以上的藏品光通过照片就能看个大概,再通过我们的专家把把关就可以了。”&
张宝林说,中国一年大概发生十次陨石降落,但能被人们看到的也许就一次。由于稀有,很多人梦想以此致富。
2014年,锡林浩特发生了一次火流星事件(编注:较大的流星体陨落时产生的流星现象)。张宝林曾参与搜寻,作为团队中的专家,他根据目击者指示的方向和拍摄到的视频,计算出陨落物的入射角和位置。
在他的印象中,那次陨石被炒到一克12万元的高价。“陨石越新鲜价值越高,包括研究价值和经济价值。”在野外放置越久,空气、水、沙土会对陨石氧化和侵蚀,它的原生态被破坏,也意味着价值递减。
事实上,目前为止,市场上并没有卖出特别高价格的陨石,受访的几位专家均认为,一些拍卖出现的天价多是炒作。
从事陨石相关工作多年,张宝林也接触过无数爱好者和收藏者,但从未见过因陨石发财的人。他清楚陨石真实的交易价格,“100元一克是高的了,还有2块钱一克,几毛钱一克,如果有人说几万一克那是瞎忽悠。”
从2012年至今,赵志强出去寻找陨石不少于60次。他说有史以来降落过陨石的地方自己都去过,一共寻得陨石二百多块。
捡回来的陨石,赵志强把它们放在密封的瓶子里,再垫上一层蓝色球粒干燥剂,以防生锈。&
受访的几位业内人士都没见过他卖陨石。赵志强说,找到的陨石,除了部分捐赠给科研机构,剩余的他都放在自己家里,并不出售。他打算以后做一个陨石展。
成为陨石猎人一段时间后,赵志强身边围聚了不少陨石爱好者。有人拿着自己收藏的陨石找他鉴定真假,赵志强凭借经验断定是假的,对方气急败坏,认定自己拥有真正的陨石,“走火入魔了”。
一次展览会上,有对夫妻开车载着一块70斤重的石头到赵志强处,得知自己那块石头并不是陨石后,妻子嚎啕大哭,并哭诉说为了检测这块石头,家里耗费巨资,已经一贫如洗。
后来再有找上门的鉴定者,赵志强不再明确给出结论,而是推荐对方去学习陨石知识。
建材商人王学良对陨石知识一无所知,偶然在网上看到介绍陨石高价格和高价值的内容后,他“感觉神奇”,于是开始接触陨石。
之后两年的时间里,王学良耗资7万元从一些商贩手里买来一批“陨石”,并期待这些“掉到地球上的宝物”升值。后来拿到紫金山天文台鉴定,认定是假的,他才清醒过来。
回忆那段经历,王学良后悔不已,形容是“盲目”和“愚蠢”的,落的让周围人嘲笑。
如今,年过五十的王学良投入40万元从博览会上购买相中的陨石,在家乡各地展出。他称,想让人们认识陨石,“少走我的弯路。”
在我国,陨石的所有权存在争议,物权法中规定的属于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中没有明文列举陨石。不过,澎湃新闻曾采访两位民商法学者,他们均倾向于将陨石看作特殊矿藏,所有权归国家。
在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中国商法学研究会会长赵旭东看来,陨石并不是典型的埋藏物,也不属于通常所理解的矿藏,但它“天然形成、可能具有一定经济价值、在此之前没有被任何人控制占有”,跟矿藏的属性更接近。
“我国法律的基本原则是,不承认谁发现就归谁所有。”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杨立新解释说,通常而言民法上无主物的“先占”是取得所有权的一个方法,但我国法律没有规定“无主物”和先占原则,他更倾向陨石是特殊矿藏,归国家所有,“但是对发现人、占有人、控制人也要给予适当的奖励。”
陨石的归属不明,某种程度也激发了民间的寻陨热情。
三年前,韦杰加入了一个陨石爱好者的QQ群。在这个群里,寻找伙伴和出售陨石是第一要务。
很多人是从奇石爱好者转移过来的,他们称彼此为“星友”,互相出谋划策。一些人把自己收藏的大大小小的“陨石”展现出来,像在推销一件珍奇的宝物。
一些出去寻陨的人高度戒备,担心信息泄露引来劫掠;而更多人跃跃欲试,认为或有希望找到陨石;每一条相关线索都会在群里引来骚动;但没有人对陨石的所在确定无疑,当然,寻陨的结果通常是落空。
常常是,陨石还没有找到,一些自称能够鉴定陨石真假和拍卖陨石的中间商或投机者就会出现。
“做的都是发财梦。”韦杰说。他想高价出售手里的石头,但询价者寥寥。后来以每克20元的价格卖出去了100多克。
去年,韦杰在网上联系了上海的一家拍卖公司,对方收取了他一千元的鉴定费,看过照片后,告知他的陨石被某个大老板看上了,愿意出价200万元,让他带着实物到公司进行仪器鉴定,实物鉴定费需要3万元。
韦杰没去。他对拍卖机构不信任,但又坚信自己的陨石是真的。“现在的陨石和多年前的玉石一样,有发展空间”,他不无乐观地畅想。
国内的陨石热从2013年开始。那年,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发生陨石坠落事件,此后,网上出现高价出售的陨石,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收藏陨石。
“人们对陨石知识的渴望与日俱增,但是,我国的陨石科普工作却严重脱节,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徐伟彪说。
他曾写过一本科普书籍《天外来客:陨石》。“陨石是地外天体碎片降落到地球的岩石样品,是人类直接认识太阳系各天体珍贵稀有的实物标本”,他在书中写道。
物以稀为贵。一些人醉心搜寻陨石的惊险体验,也有一些人费尽心机只想发笔横财。
“很多寻找陨石的人盲目,敢于冒险,不计后果。”赵志强认为,打着“陨石猎人”旗号,一心逐利的人对陨石文化淡漠,“眼里只有钱”。
在他看来,一个合格的陨石猎人,“不光要具备陨石的知识,还要思想上得过关,不能卖假陨石。”
深居研究室里的徐伟彪经常和善于在野外活动的“陨石猎人”来往,甚至合作。“他们会帮我们进行一些陨石的搜集等地面工作。”
猎人有猎人的规矩,但整个陨石圈却良莠不齐。在国内,只有一些官方的科研机构和高校里的科研室掌握陨石鉴定的方法。“但他们一般不会帮老百姓鉴定,(而且)大部分都不是陨石,没必要去鉴定。”徐伟彪说,陨石鉴定是一项精细的工作,需要用工具采样做成切片,送到相关部门检测其中含有的元素才可以确定是否是陨石,以及其类属。市场上一些鉴定机构并不科学。
“上百家假陨石组织泛滥,甚至抛开科学家认定的标准,建立了一套自己的陨石鉴定标准。敛财的方式主要是收取高额检测费,开具并不合法的检测证书。”赵志强说。
前几年,赵志强遇到一个玩玉石的古稀老人,拿着十几块陨石做成的小人物件到他那里鉴别。他一看,“明明是褐铁矿”。老人不服,坐着火车到山东找人鉴定。得到了“长江陨石”的答案和一纸证书,“他们一点地球岩石的知识都没有,都是各取所需。”
2013年,青岛一家拍卖公司的总负责人杨艺看中陨石业务,并做起陨石拍卖,在网络上或贴吧上接受咨询,帮人鉴别,征集客户。他承认,目前国内的陨石拍卖行业并不规范,价格没有统一标准,业内人士对陨石的认识浅薄,大部分客户只在乎能否拍出高价。
而深圳一家拍卖公司针对陨石鉴定方法主要是观察石头表面和利用磁铁进行实验。当陨石藏家找上门来,这家公司的首席拍卖交易顾问先让对方发来陨石图片,他直接通过图片判断陨石真伪。如果为“真”,再让对方带着实物到公司让专家鉴定,鉴定费200元,如果送拍,则另外收取服务费2万元。
陨石热催生了各种民间组织。赵志强回忆,近十年来,各种陨石组织和协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一个玩假陨石的,到处搞陨石鉴定,发假证书,在检测证书上加上‘教授’的名,挂着牌正式开始营业了。”
徐伟彪每天都会收到各种“求鉴定”的申请。很多人捧着自己的石头躲在徐伟彪工作的单位门口,等他下班。有人甚至天天堵在门口,他只能悄悄从后门离开。“一些人很偏执,我说是假的他也不会信。”
曾经有人把陨石送到拍卖公司,公司收取鉴定费后,再判定陨石是假的。这人找到徐伟彪,经过检测,陨石为真。徐替他开了一纸证明,这人将拍卖公司告上了法庭。拍卖公司的人不断打电话给徐伟彪,威胁他并让他撤销证明。
还有的人手里拿的不是陨石,拍卖公司却说是。“由他们拍卖,收拍卖费。某个一线城市有上千家这样的拍卖公司,是拍卖假陨石的重灾区。”张宝林说。
平日埋头于研究的中科院云南天文台首席专家林隽也会经常接收到陨石鉴定的请求。“真陨石的量很少,但由于知识缺乏,没有监管,商人的炒作导致很混乱。”他说,民间老百姓声称手中所持有的“陨石”,以及市场上流通的不少“陨石”都是假的。
Sina.cn(京ICP0000007)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辨别陨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