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已鼻出血怎样可预防脑卒中预防指南

原标题:脑卒中康复手册(含早期、中期、后期),康复人必备!

此期患者一般表现为迟缓性麻痹,没有随意的肌肉收缩,也不出现联合反应,机体基本处于全面松弛状态;相当于Brunnstrom恢复阶段1-2期。

早期康复的基本目的是防止日后会严重影响康复进程的合并症,如肿胀,肌肉萎缩,关节活动受限等;争取功能得到尽早的改善,预防并发症。

1、正确体位:教会家属和护理人员采用正确的体位摆放,包括仰卧位,健侧卧位和患侧卧位的方法,要求每2小时翻身一次,并拍背数下。

2、翻身练习:双手交叉前平举,分别向两侧转动,双足撑床。

3、床上自我辅助练习:双手交叉前平举,上举过头,侧举,指鼻, 双腿屈曲撑床抬臀,双脚交叉侧移等。

4、床边被动运动上肢:肩胛带,肩关节,肘关节,腕指关节。

5、床边被动运动躯干牵拉,背肌挤压刺激。

6、床边被动运动下肢:髋关节,膝关节及踝趾关节。

7、促进肌肉收缩的方法:利用对肌肉的突然牵张,引起肌肉收缩。

9、床头抬高坐位训练:床头渐抬高,每个位置患者能维持30分钟,则渐加10度再训练,直至能床边坐起,无靠位平衡练习。

10、面,肌刺激:张口,鼓腮,叩齿,伸 ,顶上腭等,冰冻棉(或冰块含服)及味觉刺激。

11、呼吸控制练习:要求患者深吸气-缓慢呼气,放松。

12、坐训练:在床头抬高未达90度前,首先训练患者侧后单手支撑抬头抬肩的动作,直至能支撑坐起。

13、坐位平衡:正确坐姿,床边坐位平衡,包括前后左右各向。

14、坐位操:以加强平衡训练,包括双手交叉前平瘵,侧瘵,双手交叉指鼻,双手交叉向前指物;健侧下肢肌力训练等,可教会家属及护理人员,然后一日多次督促患者练习。

15、床到轮椅(或椅)的转移。

16、坐站练习:如有条件可早期给予患者床站立,帮助患者重获垂直感,重获对抗重力肌的控制,重获血压的自身调节,改善立位平衡和克服直立性低血压。一般情况下脑梗塞患者要求在入选治疗组3-4天后达到床边坐位,二周内可训练站立,辅助力量视病情而定;脑出血患者应尽量在二周内达到床边坐位,四周内达到站立。

17、健手做力所能及的日常生活活动:吃饭、穿衣、洗漱等。

18、应用电刺激:低频直流电刺激,TENS等。

19、应用肌电反馈技术

20、应用推拿针灸治疗

21、应用脑循环治疗促进脑血液循环

指导患者和家属每日若干次完成1、2、3、8、9、10、11、17等项;4、5、6、7、12、13、14、15必须由治疗师完成每日一次,每次45分钟;18、19、20、21、22可由各单位自行确定进行与否;23、24如无进行专业的此项训练,治疗师在功能训练过程中应进行简单的语言训练包括简单的发声练习等;并负责患者的心理疏导以求患者尽可能的配合和以最佳状态进行康复治疗。

此期患者可明显的表现出上肢的屈肌协同运动和下肢的伸肌协同运动,并逐渐可做到某些肌肉关节的独立运动,相当于B恢复3-5期。

抑制协同运动模式,尽可能训练肌肉关节能够随意的独立的运动,提高各关节的协调性,渐恢复患者的运动能力。

24、抑制上肢的痉挛模式。

25、伸展躯干促进和改躯干活动性,抑制躯干紧张,痉挛。

26、双手抱膝左右轻身体以控制上下肢痉挛。

27、肩关节屈下用患手触摸治疗者手再触摸自己前额,然后再触摸自己对侧肩以训练肘关节随意屈伸功能。

28、肢体放置与保持活动:在患手活动期间,指示在任意一个角度停住,并保持在此位置片刻以提高患上肢的空间控制能力。

29、肩关节各向关节自主运动:肩前平举,肩外展,肩外旋。

30、肘关节各向自主运动:肘,展,前臂旋后。

31、腕指的自主运动:腕背伸,侧偏,拇指外展,对指等。

32、肩带的活动:向上、向外、向下。

33、桥式运动训练髋关节伸展控制。

34、髋内外,外展的控制训练:健侧中立位患侧做,患侧中立位健侧做。

35、膝关节屈伸展控制训练。

36、髋伸展位膝关节的屈伸展控制训练。

37、患者悬垂位训练下肢准备负重运动。

38、俯卧位屈患膝训练。

39、患侧上肢支撑训练。

40、患侧上肢下做小范围屈伸肘关节。

41、患手向前推物或双手交叉拾物。

43、前臂旋转压橡皮泥。

44、患侧下肢屈髋运动。

45、手指夹拾小物体(越过中线)。

46、健侧下肢肌力训练。

47、患侧下肢屈伸膝运动。

48、站立平衡训练:左右前后移动重心。

49、站立平衡操:双手交叉(可视情况而定)前平举过头,前平举后躯干左右旋转等。

50、坐站控制训练,及分解练习。

51、双手支撑墙面做肘关节屈曲伸展运动以促进肘关节伸展或者患手独立支撑。

52、双腿前后站立,重心移动以小范围屈伸患膝。

54、屈髋屈膝准备迈步。

55、患侧下肢内收、外展和下降骨盆训练。

56、扶持下单腿分别站立。

57、低迈步训练以控制骨盆上提下进行迈步。

58、双杠内步行训练(三点):健侧上肢向前扶杆——〉然后患侧下肢跟进——再健侧下肢上前一步。

59、持拐杖步行训练(三点、二点):健手持拐向前——患下肢向前迈出——健足跟上。

60、上下楼梯:上/健手扶——健侧下肢——患侧下肢下/健手扶——患侧下肢——健侧下肢

61、床边ADL训练:洗漱、穿脱衣服、二便处理等。

以上各项基本需治疗师帮助与指导完成,一般每天1-2次,每次45分钟,每周练习4-5天,家庭内一天一次,下午可指导家属练习一次。

所有的关节应保持最大关节活动范围,并治疗是在无痛或患者能耐受的范围之内,避免暴力,以轻柔手法为宜;治疗师应给适当的保护,辅助力量应由大到小,鼓励患者独立完成。

此期患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用患侧肢体,相当Brunnstorm恢复阶段5-6期。康复训练的目的在于如何更加自如的使用患侧,如何更好的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通过训练掌握的技能,提高各种ADL能力,在保证运动质量的基础上提高速度,最大限度提高生活质量。

继续前一阶段的训练,进一步巩固,提高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63、手指的精细动作加强训练。

64、侧方行走训练7先向健侧后向后侧。

65、改善步态训练:骨盆放松,屈膝加强训练。

66、改善步态训练:踝背伸牵伸。

67、促进患侧下肢支撑能力:站立位,健腿在前,患腿在后,指示重心前移,患足足跟不能离地。

68、促进患侧下肢支撑能力,患肢负重,健肢前后迈步。

69、做站立位两足轮流交叉运动。

70、家庭ADL指导。

此期训练以社区康复医生和家属及志愿者帮助为主,每周3—4次。两周一次家庭随访或门诊随访。

73、腕背伸夹板——屈腕痉挛

关于家属及志愿者的培训:

每2周培训1次,由康复治疗师上门或者家属到医院进行,培训内容为患者的家庭训练方案方法,要求患者家属和志愿者每2周记录一次训练内容。

要求治疗师早期一个星期记录一次,病程第二月起以后2周记录1次,记录内容为:患者的功能状况,现阶段的问题;现阶段的康复目的;现阶段的治疗内容,可将前述内容编号填入,有补充可填写在其它栏内。

【视频】两分钟看懂脑卒中

大脑是人的神经中枢,结构复杂而精细,稍有损伤,轻则功能缺失,重则危及生命。在临床上,又被称为“生命禁区”。

13年来,九江市中医医院脑病科主任宗志涛行走在这一“生命禁区”,用仁心与仁术不断创造着奇迹,挽救了一个又一个生命,也减少了患者四处奔波求医的艰辛和劳累。

医技精湛 临危救治济苍生

在山间、海上搭桥,气势磅礴间充满着工匠的智慧,你总会感叹那是巧夺天工。但你肯定没见过在大脑里搭桥,高倍显微镜下,医生用一根比头发丝还要细上好几倍的针线,将患者自身的颞浅动脉与颅内大脑中动脉吻合,使颅外血管直接参与颅内供血,这是指尖的艺术,也是医者技术精湛的有力证明。

去年年初,正在上班的张先生,突然感觉头晕头痛,还伴有阵阵恶心,言语突然变得不清晰,很快便昏迷了过去。同事见状急呼120将他送到了市中医医院。查头颅CT提示颅内大量出血,确诊为烟雾病。

烟雾病会导致大脑的供血受阻,若想彻底解决,唯一的方式就是通过“脑血管搭桥技术”,建立足够的侧枝循环血管环路。但该手术操作难度非常大,很容易出现围手术期并发症,甚至是致残致死。所以,除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大型三甲医院有规模开展外,其他省市医院仅有零星病例。

但该院脑病科主任宗志涛早在2016年初,就带领团队开始积极开展“脑血管搭桥”临床工作,并成功开展多例“烟雾病”脑血管搭桥手术。在宗志涛及其团队给张先生实施了该手术后,三天后患者就能下床,一周就恢复出院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这项高精尖的技术之所以能被宗志涛成熟掌握,得益于早年的勤学笃行。宗志涛曾于2005年至2010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及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工作学习五年,为中国首批系统化培训的神经外科高级专科医师,曾师从解放军总医院周定标、许百男教授,北京天坛医院王忠诚、张俊廷、张力伟、王硕、高之宪、林松、刘庆良、唐凯等一大批国内知名神经外科教授,共参与各类神经外科手术2000余例,主刀完成各类常见颅脑肿瘤手术200余台,独立完成脑血管介入手术100余台,积累了丰富的手术经验。

不负众望 科室跃居领头羊

近年来,九江市中医医院在脑病治疗上的实力闻名遐迩,业界赞誉。不仅单鼻孔经蝶窦垂体瘤切除术、癫痫灶切除术、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脑瘫SPR术、周围神经肌腱松解术等多项手术填补了九江市空白,同时还是北京天坛协作医院,并签约成为“北京天坛神经系统疾病专科联盟”成员单位,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天坛标准”的医疗服务。这其中,学科带头人、科主任宗志涛功不可没。

2010年9月,宗志涛调入九江中医医院,肩负组建成立脑病专科的重任。带着领导的殷切期望,宗志涛一方面利用自己的精湛医技,完成了多台高难度手术,使脑病科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日益广泛;另一方面带领团队在医疗、麻醉、护理等方面整体接受北京天坛医院的规范化培训,并邀请多位天坛医院首席外科专家,长期作为医院的特聘专家,亲临医院对一些疑难重症疾病的处理进行指导,来院讲学、会诊、手术、查房。

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市中医医院脑病科即成为了江西省级临床重点专科、中国临床神经科学峰会(CNS)暨天坛神经系统疾病专科联盟第二批成员单位,每年完成各种神经外科手术200余台,其中大部分为难度较大的脑肿瘤及血管病手术,推动了九江神经外科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也使九江及赣、鄂、皖等周边省市的神经疾病患者,不用再远赴北京、上海等地,在市中医医院就能得到诊治与康复。

勇于创新 中西结合惠患者

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卒中患者800多万人,且每年有大约150-200万新增病例,其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让许多人闻之色变。脑卒中发病时,西医通常采取溶栓治疗,而病发3-4.5小时内为溶栓治疗的“黄金”时期。

然而现实生活中,不少脑卒中患者都不能在“黄金”时期得到溶栓治疗且溶栓成本较高。因此,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让中医药参与脑病治疗、康复和预防也十分关键。

为挽救千千万万脑病患者的生命,宗志涛带领脑病科搭建了脑卒中“绿色通道”,在有限条件内建立起卒中单元模式,在病人发病早期就由专业医师进行规范的康复治疗,并利用几千年来中医治疗中风病的优势,采用针灸、推拿、传统中药汤剂等“内治”、“外治”相结合,配合现代医学的正规治疗,在挽救病人生命的同时,达到最大程度的生活自理,重新回归社会。同时结合中医优势,对各种急重症开颅患者实行早期康复针灸介入干预,配合中药开窍醒脑,活血化瘀等治疗,真正开创性的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慢性脑血管病、脑外伤、癫痫等各种颅脑外科、神经外科疾病,大大减小了致死、致残率。

医德高尚 病人利益摆第一

一个好的医生不仅要会看病,更要有爱心,把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是最大的医德。

在多年的从医生涯中,宗志涛始终以高超医术济人,以高尚医德立身。他的电话总是保持24小时待机状态,无论早晚,科室或者病人随叫随到,对病人热心、贴心、暖心,受到了病人的信任和好评。在他的心里,一直拿住院病人当亲人,出院病人当朋友。许多病人在出院时都愿意留下他的电话,有什么疑问或不适会打电话咨询,每次他都会不厌其烦地耐心解释,直到病人满意为止。

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宗志涛总是想方设法为病人减轻经济负担,比如在手术过程中,利用患者自己的筋膜替代人工硬脑膜等办法,尽量少采用费用高昂的人工材料,并且坚持只做必要的检查和治疗等原则,在手术成功率、治愈好转率等指标全市领先的条件下,治疗费用却比平均费用降低了30%—50%,深受患者好评,被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卫生计生委评为“全省卫生计生系统先进个人”,还被市卫生局授予全市卫生系统医德医风标兵称号;对于患者感谢的“红包”, 宗志涛总是一一谢绝,在他看来,这是自己应该做的。

脑病科主任、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王忠诚院士得意门生。毕业于大连医科大学,曾师从解放军区总医院周定标、许百男教授,北京天坛医院王忠诚、张俊廷、张力伟、王硕、刘庆良等一大批国内知名教授,共参与各类脑病手术2000余例,其中独立完成各类颅脑创伤,自发性脑出血手术300余台。

擅长:诊治颅脑损伤、脑血管疾病、颅脑肿瘤、脊髓肿瘤、癫痫、脑瘫、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等疾病。

坐诊时间:周一至周五(南院9楼)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本节所述中风,是真中风,也称脑血管意外,脑中风。

脑中风是一组以脑部缺血及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又称脑卒中或脑血管意外,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主要分为出血性脑中风(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缺血性脑中风(脑梗塞、脑血栓形成)两大类,以脑梗塞最为常见。脑中风发病急,病死率高,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致死性疾病之一。中风的死亡率也有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由于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目前认为预防是最好的措施,因此,加强对全民普及脑中风的危险因素及先兆症状的教育,才会真正获得有效的防治效果。

1、头痛:无论是脑出血或脑梗死,头痛非常常见,亦是一个重要的脑中风症状和信号。

2、呕吐:一般是伴随头痛一起出现的,也非常常见,其特点是多为喷射状呕吐。如遇有呕吐咖啡色(酱油样或棕黑色)液体,表示病情非常为重。

3、眩晕:眩晕还多伴有呕吐或耳鸣,是脑中风的症状中比较常见的。

4、一侧肢体和面部的感觉异常。

5、口角流涎(流口水):出现口角斜、流口水或食物从口角流出的现象,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6、突发的视感障碍:表现为看不见左或右的物体或视觉缺损,也可以表现为一过性的眼前发黑或眼前突然飞过一只蚊子的感觉。

7、突发的言语不清和吞咽呛咳症状:表现为病人说话不清,吐词困难,喝水或吞咽时呛咳。

8、意识障碍:变现为神志模糊不清、呼吸不应、打呼噜,严重的可出现深度昏迷。

以上为当代对中风的认识;

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

本条提出了中风与痹病的区别。词义明确,当代人容易理解。所以本节的中风就是现代的脑溢血,也就是真中风。与现代的认识基本一致。

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喎僻不遂。

本条提出了中风的脉象以及中风的症状与原因。这样的分析无法引导临床治疗。

现代人已经不认可古人的这个结论了。

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府,即不识人;邪入于藏,舌即难言,口吐诞。

本条讲了中风的症状,以及中风的原因。对当代人来说不需要再多详解了。古人分析原因是为了找到对症下药的方法,现代人不必纠结于此的。

侯氏黑散 治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外台》治风癫)

按照条文理解,应该是中风了,症状为“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的情况;按照今天的理解,是中风先兆或中风轻症者。

“四肢烦重”好理解;就是四肢沉重,几乎无法走路;

“心中恶寒不足”该如何解释?心主神明,心不足,该是神志不清吧,恶寒该如何?表示突发吗?

从老师的病例看,本方属治疗脑缺血性中风先兆出现的四肢烦重,神志不清等症状的方子,有降压作用。

有研究认为,本方有降压与降脂的双重作用。现代有多篇论文讲述 本方治疗高血压有持续的疗效,不反弹。

寸口脉迟而缓,迟则为寒,缓则为虚;荣缓则为亡血,卫缓则为中风。邪气中经,则身痒而瘾疹;心气不足,邪气入中,则胸满而短气。

“身痒而瘾疹”为“邪气中经”;

“胸满而短气”为“心气不足”。

以上都不足以指导临床。是古人或金匮要略时代人在探索中风病的原因与治疗方法的。

为古人的探索精神点赞。

风引汤 除热,瘫、癎。治大人风引、小儿惊痫瘈瘲,日数十发,医所不疗,为除热方。

除热,就是有解热功能;

“瘫” 解释为不能动弹;

“癎” 出《素问·大奇论》等篇。又名胎病。一种发作性神志异常的疾病。说明《内经》早已指出病因中的遗传因素。古代癎、癫两字通用,故癎亦称癫。《备急千金要方》称为癫癎。俗名羊癎风、羊癫风。

“惊痫” 因受惊而发作的一种病;

“瘈瘲”的意思是筋脉痉挛;

从古代病名上看,就是现代的“癫痫病”。

古代把疾病看成是由风引起的,故名风引汤。

由于中风的症状与“癫痫病”接近,故把风引汤也列入中风类。 

脚气的解释见后;总之,就是四肢麻木类型的病。

防己地黄汤 治病如狂状,妄行,独语不休,无寒热,其脉浮。

本条在中风条目下,其实不是中风(脑溢血),因为可以自由走动,说话。且不是蓄血症发狂的一种;

宋老(宋孝志)常以此方治疗神经衰弱、尤其是彻夜难眠者,疗效卓著。我吸取宋老经验,除失眠之外,有时还将此方用于癫痫、痹证、皮肤病、高血压病、中风后遗症的治疗。

“病如狂状”,并非真狂。从其“妄行,独语不休”之临床特征看,当属“癫证”范畴。癫与狂都是精神失常疾病,但癫表现为过分抑郁状态,情感淡漠,沉默痴呆,独语不休而语无伦次,甚则形如木僵,俗称文痴;而狂则表现为过分亢奋状态,歌笑不休,动而多怒,打人骂人而不避亲疏,甚则逾垣上屋,俗称武痴。故癫为阴,狂为阳。若癫证现阳狂之象,为阴病见阳证,其病为重,预后不佳,正如《灵枢

?癫狂》篇说:“癫疾者,疾发如狂者,死不治。”但“死不治”,也并非绝对不治。有关癫证治疗,叶天士认为当分虚、实,“癫之实者,以滚痰丸开痰壅闭,清心丸泄火郁勃;虚者当养神而通志,归脾、枕中之类主之”(《临证指南医案》)。防己地黄汤所主之癫证,为血虚生热,邪并阳分所致,故现“如狂”之阳分征象,“其脉浮”,正是血虚受风之标志,总属本虚标实,虚中挟实之候,故治疗当以养血清热,祛风散邪为法。本方重用生地,并绞浓汁,侧重入阴分以养血清热;轻用防己、防风、桂枝,并浸于酒内,在于取轻清之性,入于阳分以散风祛邪;甘草和中补气,调理阴阳。待阴分血充,则阳分风熄。阳分风去,而阴分自安。临床上,防己地黄汤不惟治精神情志之疾病,凡属“血虚受邪”者,皆可化裁使用。

故吾师认为防己地黄汤可治中风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及精神症状,当然亦可治其他原因引起的精神症状。

防己地黄汤亦可用于治疗脑卒中后引起的不自主运动;黄仕沛老中医认为,防己地黄汤治“病如狂,妄行,独语不休”,可治中风患者的认知、运动功能障碍及精神症状,由此引起的谵妄、乱语、肢体舞动、嘴巴抖动均有效。并提出:百合地黄汤、防己地黄汤均治精神异常,均重用生地,说明生地对阴津亏耗所致的精神神经障碍有效。

《古今录验》续命汤 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持,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姚云与大续命同,并治妇人产后去血者及老人小儿)

并治但伏不得卧,咳逆上气,面目浮肿。

1、“中风” 指治疗中风,脑卒中;

2、“痱”治疗痱子,一种皮肤病。

我把中风与痱分开来解读。

3、(黄仕沛)原文可以这样理解:“身体不能自收持”,指四肢肌力下降,肌张力降低;“冒昧不知痛处”,指感觉障碍;“口不能言”,指语言欠清晰,吞咽功能障碍;“拘急不得转侧”指肌张力增高及伴发神经性疼痛的症状;以上症状均为神经系统疾病。

“但伏不得卧,咳逆上气,面目浮肿”指的是重症影响呼吸或伴发肺部感染;

神经系统疾病在累及运动系统时,造成肌力、肌张力障碍;累及感觉系统时,影响深、浅感觉及复合感觉;累及后组颅神经,出现呼吸困难,言语、吞咽障碍。

当然,中风(脑溢血)也必然的危及神经系统;与黄师是言论不矛盾。

从现代人对中风的判断上,以上几条具属于中风的范畴。故本方就是治疗中风的方子。

总结:续命汤治疗中风的方子;特别是中风引起的运动系统的疾患。

在治疗高血压患者时,先用汤剂,则续命汤;后以侯氏黑散调理;

中风先兆或中风后遗症应首选该方;

对痱子这种皮肤病应该也有效;

《千 黄汤 治中风手足拘急,百节疼痛,烦热心乱,恶寒,经日不欲饮食。

1、此处的中风,也脑为溢血式中风;

2、由于中风(脑溢血)而致手足拘急,一身关节俱疼、烦热、心乱、恶寒而不欲饮食,本方治之。

3、本方与续命汤的区分:续命汤为中风后的半身不遂立法;本方为中风后的“手足拘急,百节疼痛”立法。

《近效方》术附汤 治风虚头重眩,苦极,不知食味,暖肌补中,益精气。

本方治正虚外受风寒,感觉头重,眩晕不已,饮食乏味者。法宜温阳补中,益精气。

从配方看,与桂枝附子汤去桂加术一致,其主治为外受风寒突发的关节疼痛。且感觉头重,眩晕不已,饮食乏味等症状。

本方不是中风(单指脑溢血)。

崔氏八味丸 治脚气上入,少腹不仁。

这个方子是现代常用的补肾方,原文的“少腹不仁”症状,为“脚气上入”引起的;在金匮要略及以前年代的“脚气”病,不是现代“脚癣”、 “香港脚”的脚气;而是把双脚麻木称为“脚气”,现代则把这个症状人命名为“周围神经麻痹”症。祥见下篇的釩石汤,有专家考证了。

另震颤麻痹与金匮要略年代的“脚气”相关吗?

震颤麻痹该病的主要症状为震颤、肌强直、运动徐缓和姿势反射丧失等,总之是逐渐加重的、以全身僵硬、震颤为主的随意运动障碍。患者多为老年人。且此证常见“尿失禁”。

我怀疑,金匮要略年代的“脚气”是不是现代的震颤麻痹?

“脚气上入”引起“少腹不仁”则是“少腹”部位不能控制小便了,是现代意义上的震颤麻痹,或俗称帕金森病?

现代俗称为“尿储留”或“尿失禁”的症状;

赵洪均老师经常用该方该汤剂,与补中益气丸改汤剂的合方治疗震颤麻痹与单纯“尿储留”或“尿失禁”的症状的患者。

看来老师是深得“金匮要略”的精髓啊。

如此来看,在治疗震颤麻痹的“尿失禁”,该用“崔氏八味丸”合釩石汤洗脚吧。

《千金方》越婢加术汤 治肉极热,则身体津脱,腠理开,汗大泄,历节风,下焦脚弱。

这个在水气和湿气篇吧。

总结:古人对中风的认识有不到位的地方,分析更是不能指导临床,这也是世传治疗中风的古方不多且认识混乱的原因;当然,不能苛求古人了。

………………………………………………………………

以上条文不足以指导临床的诊断与治疗,现将赵洪均《医学中西结合录》的相关内容摘录如下:

一、急性脑血管病的诊断

面对一个急性脑血管病的患者,医生要做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判断:

1、判断急性脑血管病是缺血性的还是出血性的,特别是判断有无严重的出血。

严重脑血管破裂大多很典型,一般是突然昏迷、瘫痪(若早期深昏迷则不容易出现肢体瘫痪)并呕出较多血样液体。这是最需要做ct的情况。

2、判断急性脑血管病发生在脑干或离脑干较远。

严重的脑干血管意外,以生命指征严重受损为主要表现。比如休克(可有大汗淋漓)、呼吸衰竭,此即中医所说的脱证。较轻时也可表现为吞咽障碍,口周麻木等,但一般没有偏瘫和昏迷。严重的脑干血管意外常常迅速死亡。没有这些表现而以深昏迷、严重偏瘫为主时,说明血管意外离脑干较远,但比较严重。此即中医所谓的闭症。

3、判断急性脑血管病发生在颈内动脉系统还是椎—基底动脉系统。

椎动脉、基底动脉和小脑意外一般没有偏瘫,也少见昏迷,但多见吞咽障碍、严重头晕目眩、恶心呕吐和共济运动障碍。大脑动脉意外则相反。比如最常见而且典型的急性脑血管病多发生在大脑中动脉,这时多有严重偏瘫,也多见昏迷。这种偏瘫的感觉障碍和运动障碍是交叉的,即感觉障碍和运动障碍不在一侧。面部的瘫痪和肢体的瘫痪也常不在一侧。

4、判断有无严重脑水肿。

急性脑血管病之后,多少都有脑水肿。严重脑水肿一般血压很高,昏迷很深,瞳孔缩小,需要紧急处理。

以上判断有助于早期预后,并随时处理紧急情况。但不少病例不很典型,除脑水肿容易判断外,其他判断常常不很准确。这时,需要借助CT或MR——尽管也常常不很准确。

急性期最适用于中医为主的治疗情况是:血压不高或略高,没有昏迷,没有高颅压的缺血性急性脑血管病,治疗大法是补气活血。

恢复期的治疗原则有四:一是继续控制高血压;二是调整全身情况;三是帮助受损大脑恢复功能,四是积极锻炼。

针刺有用,但不要因此而放弃其他治疗。

所有恢复期患者,都可以服用中药,大法基本上是补气活血。

如果输液,最好加用黄芩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和参麦注射液。

可惜,老师没有给出通用治疗的方剂。

从金匮要略及伤寒论中寻找治疗中风的方剂,我的结论是:

一、侯氏黑散治疗中风前的症状,即高血压。

从条文知,其主“大风”,如果认为中风就是高血压引起的,那么这个“大风”就是血压升高了,就是身体有“风”,且很大;但没有出现偏瘫等中风后的症状,故称其为“大风”;

其症状“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就是高血压患者主要的症状;且没有发展成中风。

高血压病常见的症状有: 1.头晕:头晕为高血压最多见的症状。有些是一过性的,常在突然下蹲或起立时出现,有些是持续性的。头晕是病人的主要痛苦所在,其头部有持续性的沉闷不适感,严重的妨碍思考、影响工作,对周围事物失去兴趣,当出现高血压危象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时,可出现与内耳眩晕症相类似症状。 2.头痛:头痛亦是高血压常见症状,多为持续性钝痛或搏动性胀痛,甚至有炸裂样剧痛。常在早晨睡醒时发生、起床活动及饭后逐渐减轻。疼痛部位多在额部两旁的太阳穴和后脑勺。 3.烦躁、心悸、失眠:高血压病患者性情多较急躁、遇事敏感,易激动。心悸、失眠较常见,失眠多为入睡困难或早醒、睡眠不实、恶梦纷纭、易惊醒。这与大脑皮层功能紊乱及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有关。4.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早期多不明显,但随着病情发展而逐渐加重。因颇令人苦恼,故常成为促使病人就诊的原因之一,表现为注意力容易分散,近期记忆减退,常很难记住近期的事情,而对过去的事如童年时代的事情却记忆犹新。 5.肢体麻木:常见手指、足趾麻木或皮肤如蚊行感或项背肌肉紧张、酸痛。部分病人常感手指不灵活。一般经过适当治疗后可以好转,但若肢体麻木较顽固,持续时间长,而且固定出现于某一肢体,并伴有肢体乏力、抽筋、跳痛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预防中风发生。 6.出血:较少见。由于高血压可致动脉脑硬化,使血管弹性减退,脆性增加,故容易破裂出血。其中以鼻出血多见,其次是结膜出血、眼底出血、脑出血等,据统计,在大量鼻出血的病人中,大约80%患高血压。

所以侯氏黑散应该是治疗高血压方剂。如果伴有头痛,应该与吴茱萸汤合方使用。

我对吴茱萸汤的认知就是头痛;且其在厥阴病篇,高度怀疑其为高血压性头痛。

修改:关于药量问题,我认猜测,侯氏黑散药方中的“分”,应该是一份的 “份”;即其比例为体积比。故需要修改为重量比,我初步改为:

菊花10白术10细辛3茯苓3牡蛎10桔梗8防风10党参3黄芩5当归3干姜3川芎3桂枝3白矾10。

待到自家诊所时再亲自对重量比测量一番。

二、续命汤治疗高血压后遗症

续命汤汤名已经告诉我们,肯定是大病后的补救方,续命吗。其主治为“中风”,也说明是中风后,或出现中风先兆时,救命的方子。

其主治的症状也与中风先兆或中风后的症状相符,故认定其为治疗中风先兆与中风后遗症的方剂。

或者开始给汤剂,用续命汤;病情稳定后用侯氏黑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脑卒中的二级预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