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公的有没有,一起交流,公考练习面试用什么软件

24小时热门版块排行榜&&&&
本帖被评价44次,作者lampardlxj增加金币 34 个
(小有名气)
在线: 55.3小时
虫号: 671883
行测专项练习--中公
中公的行测专项练习,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 本帖附件资源列表
欢迎监督和反馈:小木虫仅提供交流平台,不对该内容负责。
本内容由用户自主发布,如果其内容涉及到知识产权问题,其责任在于用户本人,如对版权有异议,请联系邮箱:
19:39:44,&962.17 K
19:39:24,&2.08 M
19:38:38,&2.07 M
19:37:54,&907.24 K
& 收录本帖的淘贴专辑推荐
& 猜你喜欢
已经有72人回复
已经有18人回复
已经有42人回复
已经有7人回复
已经有50人回复
已经有14人回复
已经有110人回复
已经有9人回复
已经有5人回复
已经有3人回复
& 本主题相关价值贴推荐,对您同样有帮助:
已经有8人回复
已经有268人回复
已经有40人回复
已经有103人回复
已经有10人回复
已经有3人回复
已经有70人回复
已经有11人回复
已经有19人回复
已经有143人回复
已经有282人回复
已经有6人回复
已经有1140人回复
已经有72人回复
& 大家感兴趣的资源:
已经有6人回复
已经有7人回复
已经有15人回复
已经有15人回复
已经有19人回复
已经有10人回复
已经有20人回复
已经有15人回复
已经有2人回复
已经有30人回复
已经有79人回复
已经有163人回复
已经有110人回复
已经有439人回复
已经有389人回复
已经有917人回复
已经有95人回复
已经有9579人回复
已经有5568人回复
已经有7593人回复
五星好评 &顶一下,感谢分享!
相关版块跳转
English Cafe
招聘信息布告栏
公务员考试
我要订阅楼主
的主题更新
小木虫,学术科研互动社区,为中国学术科研免费提供动力
违规贴举报删除请联系客服电话: 邮箱:(全天候) 或者 QQ:
广告投放与宣传请联系 李想 QQ:
QQ:&&邮箱:
Copyright &
MuCh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小木虫 版权所有最好在网上买。&br&在学校书店买很难买齐。话说当年小弟就是在卓越、淘宝等各大淘书网站搜罗了许多复习材料。&br&&br&小弟是12年考的公务员,13年正式上岗。当年小弟也是逼得没法考了公务员。因为我们学院有考公务员的传统(小弟专业太次,不好就业,所以很多人都选择了考公务员),所以一届一届累积下了许多考公务员的经验。,看到楼主悲伤绝望的与其,小弟大概可以和楼主交流交流。&br&&br&&strong&首先说买书。&/strong&&br&公务员教材有很多牌子,其中最大的有两个,一个是中公,一个是华图。其他杂七杂八的牌子楼主可以直接忽略。其实基本上市面上所有公务员考试教材都是你抄抄我,我抄抄你,内容不尽相同,所以,教材只是准备公务员考试的第一步,并且是最不重要但是又必须经历的一步。&br&&br&小弟推荐中公教材,因为中公教材很全面(这个后面会陆续讲到)。&br&&br&中公教材就这逼样。&br&&br&话说小弟推荐中公,并不是觉得其他的教材不如中公好,仅仅是单纯觉得他配套齐全。当年我一个好兄弟和我一起复习,他就用的是华图的,结果成绩也很好,考了三次,三次全是岗位第一,后来选了一个比较中意的走了。&br&&br&&strong&第二,复习方法。&/strong&&br&这一块很重要,其实公务员考试并不难,我们班有七个男生准备考(临时打酱油的不算),其中五个都考上了,我们专业年级一共才95人,第一次就考上了20来个,三次(第一次11月份省考,第二次2月份选调,第三次4月份省考)一共考上了30多个,差不多三分之一都考上了,基本上只要认真准备了都上了。&br&&br&大概向楼主介绍一下公务员考试的科目。&br&一是行测,二是申论,各占一百分&br&&br&&strong&但我们这里重点要说行测。&/strong&&br&行测是做选择题,又分五个板块&br&数量关系、语言应用、逻辑推理、数据分析、常识判断&br&这五个板块全是选择题,一般120分钟的考试要做120以上选择题,所以平均下来每道题思考时间不到一分钟(还没有算填写机读卡的时间),所以绝大多数人是做不完题的。&br&&br&这五个板块,数量关系往往是绝大多数人硬伤,因为这里涉及数学运算,想在一分钟内做出来几乎不可能,所以很多人就怕,但小弟建议楼主平时练习的时候最好每次都把数量关系放在最前面做,克服第他的恐惧;而常识判断楼主可以直接忽略,考试时直接凭感觉做。我曾经在我们学校的学霸湖旁边看到有些学弟学妹早上拿着常识判断的资料晨读背诵,其实这很徒劳,你背再多,可能只能提高一两分,常识判断涉及天文地理,无所不包,你认为你能在短短几个月内提高多少?对于常识判断,就得摆出一副傲娇姿态,爱答不理。&br&&br&&strong&再说说申论。&/strong&&br&申论建议楼主不用买教材,建议报个信得过的培训班。小弟在这块就是报班搞定的。因为申论说白了就是写文章,要是楼主有工作经验, 特别是写过公文,这一块应该不会太难。各个教材给出申论答案的标准千差万别,如果只看教材,很容易写成模板文章。那样是得不了高分的。&br&&strong&BUT!!!!报班也是有风险的,要是培训班比较水,那就纯粹骗钱了。&/strong&&br&申论这一块,也不是没办法,只是在这里小弟用三言两语很难说清楚,所以建议楼主报班并且多思考,自求多福了。&br&&br&&strong&第三,重点是做题。&/strong&&br&小弟建议楼主到各大网站搜罗公考资料的原因就在这里。&br&刚刚说看教材只是第一步,重点是这里,那就是题海战术。&br&&br&建议楼主把全国各省市面上能买到的真题全做了(&strong&注意,是真题,不是预测题&/strong&)。真题模拟度很高,楼主可以通过做真题较为明了地了解自己进步情况。而模拟题难易程度不一定,有些偏难,有些偏易,对准确掌握自己学习进度会造成一定的阻力。而且楼主也不用相信什么押题押得准不准的问题,你做一套行测真题你就知道行测题根本没法押。&br&&br&如果楼主一天做一套真题,最好花两个月时间做个七八十套题,每天坚持不断的做,然后分析错题,看之前的错题,看错题才是王道。&br&&br&建议买真题的时候首选中公,次选华图,如果中公、华图都没有,再买其他杂牌子。行测每年答案是不公布的,直接给分。而各个公考机构之所以有答案全是自己做出来的。对于数量关系、数据分析之类的题还好说,答案比较固定,但是对于语言应用,那很大程度凭语感,就容易造成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我和我那兄弟两个复习时,就遇到过,他用华图,我用中公,结果同样的题,两边给出的答案不一样。&br&而楼主首选中公,是因为中公相对正规,华图也不错,但是最好认准一个牌子,这样的话思维逻辑比较统一。要是中公确实没有了,那就用华图。杂牌子给出的答案个别不靠谱,但是都还好,毕竟争议题就那么一两道,影响不大。行测考的是综合成绩,而不是一两道题的得失,所以有那么一两道争议题,一两道极难题,大不了放掉,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无论楼主平时练习时还是临场考试时,请务必记住这个道理。&br&&br&&strong&好吧,关于在做题方面,再总结一下:&/strong&&br&&strong&1、多做真题(不用担心真题不够做,只要你用心找,绝壁能在网上翻出你想都没想过的真题,预测题拍边站)&/strong&&br&&strong&2、多看错题&/strong&&br&&strong&3、放眼大局,不要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strong&&br&&br&&strong&第四,强化训练&/strong&&br&刚刚说行测做真题,看错题,做得多了,自然会发现自己的弱点在哪里。这个时候就需要进行强化训练。&br&行测五个部分(数量关系、言语应用、逻辑推理、数据分析、常识判断)中,常识判断完全不用管,最多就是每次做题的时候,看错题时多看看。其他四个板块,根据个人情况以及时间安排,安排专题强化。&br&&br&强化训练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专项教材(专门就一个板块讲解),一个是专项题库。&br&&br&这两个阶段,一共八本书,如果时间充裕建议八本书全搞定。如果时间不充裕,就挑自己薄弱的做。小弟做了六本,而且没做完,因为后来复习时间不够了。但是相当受用。&br&而这八本书,建议也用中公的,中公的书籍是配套的,加上之前的教材,外加这八本书,一共八本,是一个系列,很完备。这就是小弟推荐中公的根本原因。&br&&br&一般情况下,复习到强化训练了,已经算是半个高手了,经过几十套真题的洗礼,一般情况下,考个乡镇机关一般的岗位问题不是很大,&strong&但是没有用心做题或者智商确实不够的除外(这里说智商不够并不是侮辱他人,关于这个问题小弟会在后面加以讲述)。&/strong&但是如果想要追求比较理想的地域、岗位,强化是必不可少的。&br&&br&&strong&五,其他补充说明&/strong&&br& 这里有几点要向楼主说明一下。&br&1、公考比较公平。公务员考试相对是比较公平的,我大学一同学要考老家某岗位,他老家区上组织部副部长是他爸铁哥们儿,当时拿了一些东西想表示(自己脑补),那位副部长直接把东西推了回来,说,考,还是需要自己努力,但是考上了叔罩你;我另一高中同学考我们区某岗位,他爹是我们区某个牛逼部门的一把手,但是他进入面试了依然被刷下来了。当然,我们不排除有很黑的地方,但是总的来说,公务员考试比较公平,小弟就是寒门子弟,不也考上了吗。&br&&br&2、运气少不了。考公务员不光是复习好就一定能考上,不复习就一定考不上的。公务员考试涉及的因素有很多,除了个人考试水平以外,还要考虑报考岗位、地域、报考人数、发展前途还有比较大一部分的运气成分在里面。举个栗子,某个岗位发展前途很好,但只招一到两个,很多人就不敢报,结果最后该岗位居然出现了真空,考生最后以不算特别高的分就录取了。这种事我同学有遇到。所以,考试前做好各项准备是必不可少的,最好研究研究同级别区县相同岗位往年招收分数。这个需要花比较多的功夫。因为小弟当时准备的时候还在读大三,空闲时间比较多,而且身边很多同学都要靠,于是相互交流经验与信息,省了不少力,如果楼主单枪匹马作战,额。。压力确实比较大。&br&&br&3、智商是硬伤。这个并不带任何人生攻击成分。小弟遇到好几个,只看了几天书就考很好的,甚至我还遇到过行测考93分的,这些人真的是天才,总之我是自认干不过他们。我们观察过很多岗位第一,往往都是没怎么准备就考上了的,包括我们学院笔试考第一名的一个女生,一个藏族姑娘,她上课老是睡觉聊天,好几次都被老师点名批评过,但是人家成绩一直在我们年级排前几。后面我们那届考试时她考了第一名,她的同学和室友都不信,因为他们说平时她在图书馆全是在睡觉。而我另外一个朋友,很努力,很用功,但是考了三四次全失败了,因为他反应比较慢,做题总是做不完。最后大四毕业后勉强考上了他家附近乡镇的一个岗位,也算是有了个比较好的结果吧。比较他们二人而言,智商真的是硬伤。要是楼主智商够,我觉得你可以直接碾压和你竞争的学渣们,如果楼主觉得自己不是天才,最好就笨鸟先飞,踏踏实实准备。&br&&br&&strong&4、分析分数。&/strong&各个地方每年的考题难易程度都不一样,分数并不是绝对的标准,而且要是一个岗位报考人数太多也会水涨船高,所以分数只是一个参考,并不是绝对值。小弟是四川考生,小弟就用四川考试来分析分数吧。&br&&br&总的来说,四川考题比较容易。河北、湖北、河南、陕西、山西这些省的考题比较适中,黑龙江、重庆、四川偏易,广东最简单。山东、福建、浙江、江苏、天津偏难;北京、上海、西藏、吉林是变态(不是题难得变态,而是题型变态)。如果楼主是这几个省的考生,那我只能说我打这么多字全百打了。其他考题不管难易,都是刚刚我说的那个复习系统,但这几个,我只能说呵呵呵(别问小弟为什么这么了解各省真题难易程度的,难道你天真的以为我会告诉你这些省市真题我全做过吗?)&br&&br&好吧,言归正传,以四川为例。首先对于一般对手而言,申论是拉不开差距的。通常只要文章有逻辑性,不反党反社会,写出来的文章都能得50-55左右,57-60算是写得比较好,算个江南七怪,上了60算比较不错了的,上60就是个坎,相当于全真七子。要是上了65,黄蓉级别;上了70,郭靖杨过;上了75独孤求败;上80就是扫地僧了。大部分人停留在50-55。而一般的乡镇岗位江南七怪的级别能够保底。全真七子级别已经能够横扫一大片了。从一般水平到全真七子,相差最多也就10分左右,差距很难拉开。&br&所以请楼主一定要记住一句话:&strong&低手比行测,高手比申论!&/strong&&br&&br&相对申论而言,行测有上线无下限。行测80是顶尖高手,75是高手,70是比较好的水平(大部分上线的行测分数就在这里),55-65是参考人员主要集中地带,50一下的也很多,这里就不多说了,总的来说,行测是没有下线的,考多低的分都可能。行测相当能够拉差距,差距拉再大都有可能。所以,楼主最好先狠抓行测,把行测搞上70分,再加上申论55,这就是125,如果楼主会选岗位,进面试还是有可能的。如果把行测搞上75,你就可以呵呵呵了,130一般的岗位问题都不大了。&br&所以楼主最好以行测70为目标,75为更高追求,上了70,就猛抓申论,争取把申论搞上60。&br&&br&最后再多说一点独家心得,做行测一是一定要舍得,做不来的甩掉,别犹豫。特别是言语应用,做的时候能分析分析,不能分析直接凭感觉走;二是别怕数量关系,多练练就没事儿,别在平时练习的时候就放弃了,哪弱抓哪。&br&做申论一定要全面客观实用,切忌愤青,切忌不理性。对于一些社会上的问题,特别是政府问题,别老是一味批评,要仔细分析到底是哪里出的问题。举个栗子,就说强拆这个问题,别老是抨击政府,理性点看待,政府哪些地方做得不对,被拆住户哪些地方做得不对都得分析,分析的目的不是为了批评谩骂发泄,而是要想办法解决处理。处理不能从一两个角度解决,该从多角度解决,全面的角度解决。提出的方法不能太理想化,要结合实际,别学生气,解决问题才是王道,喊再多的口号不实用都是扯淡。所以客观、全面、实用申论的三个很重要的方面。&br&&br&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楼主有帮助
最好在网上买。 在学校书店买很难买齐。话说当年小弟就是在卓越、淘宝等各大淘书网站搜罗了许多复习材料。 小弟是12年考的公务员,13年正式上岗。当年小弟也是逼得没法考了公务员。因为我们学院有考公务员的传统(小弟专业太次,不好就业,所以很多人都选择…
日更新。自从在知乎分享经验之后,很多朋友加入了qq群,我也帮助了很多朋友考取公务员岗位。在帮助他人的同时,自己也养成了时刻学习的好习惯,并于2016年裸考笔试第一,面试第一的优秀成绩考取到省直机关,实现跳槽升级,有机会我会单独开贴分享一下跳槽经历。&br&后期学习跳槽是之前学习经验的延伸,学习知识的积累,一切都在自然而言中发生。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2017年,让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相信会突破自我!加油!下面是之前的原文经验:&br&--------------------------------------------------------------------------------------------------------------------------------------------&br&&br&本人是参加的2013年省考公务员考试,考试成绩&b&行测73.3,申论75.5,笔试总成绩148.8&/b&(接近150的变态线)。报考的岗位要求是大家报都不敢报的,传说中的三不限岗位(不限学历,不限专业,不限党员:此类门槛低,报名比例高,一般分数也高)。因为学的专业受限,否则也不会报考三不限。(如果有公考大神请绕道,本文只针对第一次考公或者公考失败再战者)&br&
曾经我也是一名公考失败者,在2012年12月份参加了山东省警察招聘,惨败。&b&分数行测56.2,申论53,公安基础知识56.没有一门上60分,经历十分惨痛&/b&。然后在2013年1月份开始准备省考,于日(山东省参与联考)取得了欣慰的成绩。虽然说成绩不是特别高,但是在三个多月的时间内达到这个分数我也很满足了。&br&
现在已经入职上班了,谈一下学习感悟,希望能给考公的同学们,朋友们提供帮助。能力有限,忘批评指正。经验如下:&br&&br&&b&一:行测(不需要报外面的培训班,就是集体组团做题。自控力太差可以报,跟着学一轮)&/b&&br&&br&&br&
1.数学是绝对不能放弃的!把数学放在了第一条,可能有人要骂我了,数学属于大部分考公同学的难题。数学为什么不能放弃?因为它的分值是行测最高的分值题目之一。放弃了数学,相当于放弃了大量的分值。所以从你决定考公开始,如果时间比较充裕在三个月或以上,我认为首先开始学习数学,必须系统的学习,分块进行学习。我的数学学习一轮需要一个月(我的数学基础还是可以,这一个月不仅学数学,但是一半甚至以上的精力绝对在数学)。&br&
2.言语理解和逻辑分析。 这两个模块有比较相通的地方,就是需要每天都做一点,要时刻保持那种感觉。类似于语感,隔的时间太久做,会有做题吃力感。言语理解需要整理自己的词汇本,里面有不熟悉的成语和实词虚词,我的言语理解比较薄弱,到最后正确率也没有冲破70%这个坎。(言语理解推荐看顾斐)逻辑分析,提分比较容易,类似于公式,无非就几类。&br&
3.资料分析。资料分析的分值也是行测最高的分值题目之一。此类题耗费时间长,正确率低。但是做完对答案时候,发现其实一些数都会算,还是错了。关键两点:没有掌握迅速找到题干主语;粗心大意算错或者代入错数值。(一)迅速找到题干主语
迅速找到,十分关键!资料分析一般是五道小题,每道题和材料的分段顺序基本一致。所以找的时候一定要迅速,不能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找主语上。(二)粗心大意算错或者代入错数值
粗心大意属于不该犯的错误,每道题都要核对好
时间,单位,名称
三点。不要代错数值!&br&解决了这两点只需要好好计算就行了,一般没有很难得公式。&br&
常识不多讲了,没有办法系统学习,触及的方面太多。法律,文学,哲学,社会主义,热点等等等。我的建议是常识不复习,考前半个月关注一下热点,政府工作报告等。考试时,常识会就会,不会就是不会,发现不会直接蒙,切勿耽误时间。&br&&b&二:申论(不需要报培训班!完全是坑钱啊,教的都是模式化,不是思维方式)&/b&&br&我的申论分数75.5,真心的很激动。我复习申论完全没有头绪,写完看中公或者华图的答案,总感觉自己写不全面,而且大作文基本是抄材料,不会写。复习了一个月的时间,申论一点成效都没有,当时感觉崩溃了。幸亏碰到了好的老师给我指点,带我看了一些好的文章,并且带我做了几份完整的申论真题。让我对申论,毫不夸张的讲,茅塞顿开。瞬间知道了申论考得是什么!&br&
1.字体。字体十分重要啊,我在参加公务员入职培训的时候,负责给这些公务员披卷,发现了他们的字都写得很好,最起码看着舒服。你考虑一下如果你的字写得龙飞凤舞,监考老师看了你的字,在看到干干净净的字,他会认真的看哪个?!我披卷的感觉就是:字写得差,看都不看。给个中肯的分数,不高不低。字写得好,我会有耐心的看啊!如果内容也可以,那么就是中高分,毫不夸张。&br&
2.语言书面化。不得在考试卷内出现口语大白话,文字一定要有公文的感觉,精简。一般申论会有字数限制,需要做的就是在有限的字数发挥出更多的内容。&br&
3.不能全篇抄材料。抄材料是比较快捷写题的方法,但是不能抄!你可能会说,我有朋友就是抄材料,分数还不错,但是!他是全篇的抄材料吗?!你要在原有的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删减加工优化。如果你都抄,那么披卷的看不出你水平,相当于让他再看一遍材料。&br&&br&时间有限,大体先写这些。有要考公的,可以加qq群,一起交流。&b&现在总群&a href=&tel:&&&/a&(满),一群&a href=&tel:&&&/a&,二群 &a href=&tel:359855&/a&,三群 &a href=&tel:372367&/a&(满)。&/b&&b&(群内禁止讨论杂事,发现踢出)&/b&&br&&b&新创建了微信公众号,请关注,会发干货及最新资讯资料。&/b&&br&&b&微信公众号:公务员考试资讯第一线&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eixin.qq.com/r/-kPJ0fXEBKh7rbGy9xbs&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weixin.qq.com/r/-kPJ0fX&/span&&span class=&invisible&&EBKh7rbGy9xbs&/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 (二维码自动识别)&/p&&br&--------------------------------------------------------------------------------------------------------------------------------------------&br&上方是分割线。&br&&/b&ps:忘记说了,学习期间不要做模拟题!一定要做真题,理解出题人思路,模拟题没有营养。求点赞!举手之劳!
日更新。自从在知乎分享经验之后,很多朋友加入了qq群,我也帮助了很多朋友考取公务员岗位。在帮助他人的同时,自己也养成了时刻学习的好习惯,并于2016年裸考笔试第一,面试第一的优秀成绩考取到省直机关,实现跳槽升级,有机会我会单独开贴分享…
自问自答。只是将自己公考的经验整理分享一下,仅为参考。&br&一:报考前信息搜集&br&1.报考的项目。一般公务员公开招录考试分为两大类,一类为&b&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开考试录用,&/b&也就是俗称的国考。国考的考试信息一般发布在网站:&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m.scs.gov.cn/2015/UserControl/Student/StudentIndex.aspx&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系统&/a&上,考试流程大致如下:&u&1&b&.阅读上一年公告。&/b&&/u&确定自己是否具有参加国考的条件。&b&年龄&/b&:本科生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应届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人员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b&文凭:&/b&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通常要求是拥有本科学历;&b&无犯罪记录;&/b&是否是在职公务员。&br&2.&b&&u&报名时间流程&/u&&/b&:(以2015年国考为参考)&br&&strong&报考申请:&/strong&日8:00至24日18:00期间,这个时间段用来干嘛?&b&用来选择报考职位,不是说随便填一个职位就好了,这个关系重大!而且众多新手之所以考试失败也往往是因为不注意这个!&/b&这个时间你需要干的两件事。&b&第一查看职位表&/b&,目的有二,&b&第一个是看哪个坑能报&/b&,符合条件(专业,党员,基层工作经验),一定要看清所报职位的相关要求。对于模棱两可的职位要求,一定要看清!不然过了面试,复审不过就得哭死好么?不清楚怎么办?不是上知乎!不懂要去就去打电话!电话在哪里?职位表后面有个大大的考务咨询电话!符合&b&更重要的是&/b&,要看哪个坑跳下去不死人。这个得和历年报考人数来对比分析,每年考试放出的职位其实都差不多,各大培训机构都会有报考人数数据搜集,所以在选择职位的时候,不要心高气傲,也不要随意敷衍,花一个小时时间分析一下自己想要报考的职位是不是大坑!一般&b&大坑&/b&的特点有:肥水部门,三不限。不要因为离家近,位置好,有前途就冒冒失失的跳下去,要知道肥肉吸饿猫,而你暂时攻击力不高。&br&&strong&查询资格审查结果:&/strong&日至26日期间登录&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m.scs.gov.cn/2015/UserControl/Student/StudentIndex.aspx&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系统&/a&查询是否通过了资格审查。通过资格审查的,不能再报考其他职位。&strong&日8:00至24日18:00&/strong&期间,报考申请尚未审查或未通过资格审查的,可以改报其他职位。所以一定要去看有没有通过审查,因为现在培训机构会每晚统计报考人数,所以大家学精明了,都赶在最后两天报考,这时候,要注意一定不要太晚,因为最后两天工作激增,一旦有点小问题,资格审查失败:&b&日18:00至26日18:00期间,报考申请未审查或未通过资格审查的,不能再改报其他职位。&/b&&br&&strong&查询报名序号。&/strong&通过资格审查的人员,请于日8:00后登录考录专题网站查询报名序号。&b&报名序号是报考人员报名确认和下载打印准考证等事项的重要依据和关键字,请务必牢记。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一定要记住报名序号!一定要记住报名序号!一定要记住报名序号!&/b&身份证号大家都不会忘记,但报名序号不好好记录下来,转眼就忘,虽然能找回,但很繁琐。&b&还有一定要记住考务系统登录密码。&/b&别问我为什么?说多了也是泪&b&。&br&&/b&&br&&b&报名确认和打印准考证。&/b&这个环节一般是在上个环节半个月之后,所以要时刻关注&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m.scs.gov.cn/2015/UserControl/Student/StudentIndex.aspx&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系统&/a&。这两个环节需要注意的:一,提前去照个&b&蓝底证件照&/b&,因为要上传照片,不是红底白底!二,&b&准考证一定要多打几张&/b&!考上了资格审查是要准考证的!我见过太多因为准考证乱丢而恨不得剁手的人了,当然要是不嫌麻烦,那就乱丢吧。&br&好了,报考流程就这样。&br&省考的流程和注意事项参照国考,不过一般是当地人事网,所以百度一下&b&XX人事网&/b&就能知道,比如:&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ynrsksw.c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云南省考试中心&/a&。&br&&b&省考报考流程:查阅公告——查阅职位——报名——考试。&/b&&br&&b&二、备考计划。&/b&&br&&b&计划往往赶不上变化,也是因人而异的,所以还是要根据自己的水平和学习程度来备考,因为是给第一次参加考试的人看的,所以就简单的以国考为例来写一下备考计划。(自己搬过来)&/b&&br&(假定考试):&br&&b&第一阶段:夯实基础&/b&&br&参考时间:2015年9月至日共计40天&br&备考目标:透彻理解教材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各种题型,对精选习题加以强化练习,巩固复习效果&br&备考资料:hehe~机构历年国考真题+haha~机构专业教材2本其它(自己根据时间和需要看着买就行)&br&第一步:&br&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一般大家都会忽略考试大纲,但是偷偷告诉题主,考试大纲里秘密多多。这个时候考试大纲如果没出,就看2015国考考试大纲。&br&花一天分析历年真题和大纲的,了解近几年各个知识板块重点考查内容和考查趋势,有针对性的加强重点考查知识的复习,避免防止盲目复习。比如说数学运算部分近年来常考的十大题型和常用的八大解题方法;图形推理除了常规题型的考查,还出现了新题型、且题量较大等,资料分析重点考查题型和常用解题技巧等都是有写的。&br&剩下的39天,根据行测教材,安排时间。(特意去找了本某公2016的教材书,一共410页)&br&共5大模块,410页,如果题主均衡发展的话,那就一天看11页吧。&br&此阶段情绪:抓狂,蛋疼,厌烦&br&这个时候可以适当采取交叉复习。&br&&b&第二阶段:专项提升,重点突破&/b&&br&【参考时限】日至日共计30天&br&阶段特点:做题的准确率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模拟成绩感觉还是不给力。&br&复习资料:模拟卷,教材(有条件有毅力可以买模块宝典等专项教材)&br&方法:&br&第一步:,通过做真题或者模拟题,查找自己的薄弱环节。&br&要一定注意时间!养成习惯!&br&总结适合自己的解题方法。在标准时间内答题,并查找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专项训练。&br&第二步:利用专项教材查漏补缺,做题分析归纳经常出错的题型和擅长的题型。&br&这个阶段就看题主的各自的情况了。&br&阶段情绪:唉呀~不错哦~有点爽了&br&&b&第三阶段:冲刺巩固,难点攻克&/b&&br&【参考时限】日至日共计10天&br&备考目标:整体上把握考试,化零为整。&br&备考资料:5套真题卷(多么稀有的资源啊),上阶段做过的题目。&br&阶段安排:&br&第一步,做真题。&br&两天一套,上午行测,下午申论,第二天总结分析。&br&通过真题练习考生可以来积累临场经验,感受考试气氛,掌握做题节奏,提高应试能力。一定要分析!分析!分析!找出错误原因和改进方法,记忆下来,避免以后再犯。&br&第二步:将之前复习做过的题目中知识点、题型、方法技巧等,进行一次集中的整理和归纳。&br&&b&第四阶段:实战模拟,临考冲&/b&刺&br&【参考时限】日至共计7天。&br&准备材料:真题5套。&br&步骤:做!做!做!模拟考试!确定好自己的考试答题爱好和步骤,比如说先做哪个模块!一天做一套!&br&这5天不要让人打扰你!手机关机!&br&第五阶段:玩儿!&br&最后两天好好玩,多吃饭!haha~&br&高智商题主复习计划:考前三天做一套题目就行。&br&&br&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而且行测申论这种东西,除了少部分人,大多数人要提升分数都是要花大力气和一定精力去的,过程比较枯燥和压力大,所以可以找一起的小伙伴备考,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可以上上知乎,搜索一下关键词&b&:公务员 压力 失败 坚持
&/b&,喝点鸡汤。&br&&b&第三、资源分享。&/b&&br&&b&说了这么多,不给点福利,谁会点赞哦。&/b&&br&&br&&br&链接: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pan.baidu.com/s/1kTJ1Bf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百度云 请输入提取密码&/a& 密码: wg36
&b&根据自身情况筛选&/b&&br&&br&也不骗评论了,就这样吧。也不知道有没有人看到,看到的可怜可怜,给个赞可好?
自问自答。只是将自己公考的经验整理分享一下,仅为参考。 一:报考前信息搜集 1.报考的项目。一般公务员公开招录考试分为两大类,一类为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开考试录用,也就是俗称的国考。国考的考试信息一般发布在网站:上,考…
别的不说了,就说申论吧,给你推荐一个老师,朱华,微博名字申论大湿朱华。亲测有效,本人不是托!!!!!!!!!!!!!!!!!你去听听他的,再去听听张小龙、吴红民谁谁的,你就知道朱老师有多牛逼了。ps:朱华老师的网课一般是不收钱,或者象征性收一毛钱、一块钱,比在淘宝上买便宜多了,网站地址是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17landing.cn&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17landing.cn&/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a&
再本人十分期待在知乎上的第一个赞吖。再再ps:本人不是小白吖,我先后考了国考,行测69,申论39.裸考。。未进面试。。。烟台事业编考试,体检完没去,呵呵。山东选调村官考试,所在县第一名上岸。浙江省考,行测68,申论64,进面,放弃面试。人称笔试小王子哒。
别的不说了,就说申论吧,给你推荐一个老师,朱华,微博名字申论大湿朱华。亲测有效,本人不是托!!!!!!!!!!!!!!!!!你去听听他的,再去听听张小龙、吴红民谁谁的,你就知道朱老师有多牛逼了。ps:朱华老师的网课一般是不收钱,或者象征性收…
说重点前先扯上几句闲话。不管你的考公目的是如何,不管考得上还是没考上,都争取做社会的正能量。就算这个社会,这个体制被百般诟病,面对诸多的不顺,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也要传递一种正能量。未来考上的友人们呢,则要“在其位,谋其政”,蚍蜉也可撼树,怀揣着被他人耻笑的理想主义,将一种阳光积极的态度传出去。我们没法翻天覆地改变它,但是可以让它变得更美好,对吧!&br&&br&我个人悲催的考公笔试和面试经验极其丰富,可谓有考必面,有面必被刷。在我上岸前不敢造次写心得,怕被揶揄。这次我上的岗位,我在三年前就面试过,没想到三年后回到同个岗位,这也许就是注定的了。我个人面过公检法海关以及政府某职能部门,都被无情刷下去,当然那时候也不是很想考。具体心路历程不多说,不过可见我也是悲催的小人物。关于面试的经验,等到面试时候再说,这次先说笔试的心得。&br&&br&写心得前先要强烈推荐QZZN论坛,福建板块简直是最热闹的各省分论坛。各种消息不管真假,总是可以在QZZN上看到...我个人泡行测、申论和福建版为主,国考面试时倒是泡了国考版和面试版。&br&&br&OK,言归正传。&br&&br&行测篇&br&我个人的行测一直处于中偏上点儿的水平。个人觉得行测说白了就是智力测验和常识测试,类似江苏台《一站到底》那种。&br&&br&按照行测的题型说行测吧。在此再次强调此文具有浓重的主观意识色彩,只起参考作用,本人对此文外的他人的任何言行不负任何法律责任。&br&&br&1常识&br&人人网或者QQ空间常常可以看到朋友们分享所谓《公务员常识5000题》,我也不知道谁总结归纳的,但是蛮佩服这个人的。这种题目可以看,算是增加知识面。但是现在常识涵盖社会的方方面面,我记得有一年国考的常识还考到什么核动力航母之类的军事方面知识...个人觉得常识是最难恶补的,只能靠平时的积累。若没有积累,那真的只能靠猜,这时候拼的就是运气啦。&br&对于常识题,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没有什么太多的话好说了呢。&br&&br&2语言类题&br&语言类题目就是两大类,选词填空和理解类。&br&不是吹嘘自己,因为我常年看大量的书报,比较有语感,所以语言类题目准确率较高。几乎只错在选词填空,后半部分的理解类的准确率错得很少。&br&&br&关于选词类型的题目,多做题,找出语感,再结合答案分析为什么选该选项,毕竟有时候是蒙对的咯。选词的题目做多了,加上自己的总结和归纳,往往准确率可以有大幅度的提升。就算蒙题,因为做的多,蒙的准确率都会提高。&br&&br&理解类题目无外乎类似中学时期语文题,该段话的中心大意啊,作者意图啊,云云。语文老师不是说文章主旨不是在段首就算在段尾么?此类题目也八九不离十。不过要注意文章中的转折,也就是“但书”部分,因为一个“但是”、“然而”往往改变文之主旨。同样地,递进部分也要注意,因为升华的部分也常常是考点。&br&&br&语言题不同于常识的无法恶补,做题是多多益善。虽然题海战术最老土,但是绝对没有过时啊!&br&&br&3判断推理&br&判断推理有四个部分:a,图形推理;b,定义判断;c,类比推理;d,逻辑判断。我也分段说说罢。&br&&br&a图形推理。&br&一般图形推理是五道题,这五道题,&b&我做不来!!!!!&/b&所以这个部分的分数,我是放弃的。因为我一点儿的抽象思维也没有,也没有丝毫的想象能力,所以乱填噻。&br&当然这是我自己的情况。我很消极地对待它们,不意味着你是不行的哦。你可以参考练习背后的答案,根据答案总结规律。我就不多说这个部分,多说无益反有害啊!&br&&br&b定义判断。&br&这个部分我做得非常好。因为我的总结归纳和演绎能力都不错,而且多法律定义题目,对于法科学生来说比较简单。但是法科学生都是跟同专业的竞争考试,也不见得多占便宜。&br&对于定义,无非是主语,谓语和宾语。这种题目拿来,根据题干所给因素,认定因素再对照答案,便可以得到答案。我举个例子。&br&例:&br&错觉,是指物理、生理和认知等方面原因引起的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br&以下不属于这类现象的是( )&br&A闻鸡起舞
D水中捞月&br&显然答案是A。题干就是告诉你物理生理认知的原因,对象是客观事物,结果是不正确的知觉。根据这个三点可以得到答案是A。&br&当然,我在这只是举个例子。每道题看清题干和答案,再分析因素,就能获得答案。大家举一反三啦...&br&&br&c类比推理。&br&白一点说类比就是寻找相似、相对应的词呗。还是举个例子。&br&例:&br&四季:春季vs蔬菜:萝卜&br&四季和蔬菜都是某样事物的大类,春季属于四季中的具体类型,萝卜属于蔬菜中的具体类型。&br&当然这只是个例子。类比不过是大类对应大类,小类对应小类,名词对应名词,动词对应动词,寻找相类似便可。还如例子:&br&教师:教室VS科学家:实验室。教师和科学家是人,为主体。教师在教室上课,科学家在实验室做实验...当然不要钻牛角,说什么教师是体育老师也可以在运动场什么的。我有个朋友就是这样钻牛角的,以前给他解题时候,我都被气死的。&br&相比较之下,类比也是非常简单的,还是那句话,题海地做呗,然后自然而然的就会做题,准确率也就高了。&br&&br&d逻辑判断&br&逻辑题多是题干给了一个研究啊、调查啊,然后问列举答案中哪个是最支持的或者是最削弱的。还有种类型就是类似高一数学的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之类,给你设定一种条件,问可得到哪个答案。&br&做这种题目,说白一点就是看清题目,在题目假定情况下,分析各个答案,寻求最值。有时候每个答案都符合,但是往往有个“力压群雄”是那个最值。&br&逻辑题目说白了就是那么几种,只是题目的形式变换,但是内在的逻辑是不变的,老话了,多做题,见识广了,就也不容易失分了。&br&&br&4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br&我偏向把数量和资料合起来说,因为本质就是数学题啊。&br&&br&a数量分析。&br&现在几乎没有数列题目了,全是应用题了。&br&我不知道你们小时候有没有做奥数,这些应用题就是奥数啊,而且是小学高年级到初一那种水平的奥数。但是因为我讨厌数学,外加考虑时间因素,我这个部分是几乎放弃的。题目我会看,但是题目只要让我觉得算起来麻烦的,我统统不做,会影响心情呢,心情不好考试就会考砸了呢。必须承认有时候真的会是这样的,虽然这我给自己的理由。&br&当然这个部分如果认真做,一定做得出来,但是大部分人时间都会耗掉非常多,有点得不偿失的感觉。&br&在应用题部分,不是说题海战术不起作用,而是奥数这种祸国殃民的东西,再怎么题海,也难有立竿见影的提升。&br&在考试时间的压力下,我是偏向建议放弃这个部分。当然啦,见仁见智啊!&br&&br&b 资料分析&br&举个理想化的例子,今年产量粮食总产量1100斤,比去年上涨10%,问去年粮食总产量。我个人觉得这个例子可以充分说明什么是资料分析。资料分析就是在文字混合数字、饼图、曲线图、表格中寻找数字,然后计算。&br&资料分析和数量分析(应用题)一样,只要做,就一定对的。但是资料分析优点在于只要简单的加减乘除,缺点是数字比较繁杂,但是相比应用题还要设XYZ之类的未知数,数字繁杂不算什么。相同时间下,资料分析的产出值绝对优于数量分析。这就是我偏向希望大家能把数量分析都做完的原因。&br&&br&而且资料分析进过题海战术,运算速度会非常的快。所以,看到数字不要怕,对它门千刀万剐就可以取得真经。&br&&br&&br&关于行测教材、试卷和一些杂碎&br&&br&教材&br&我自己是买一本教材,但是从来没有翻开,只是求得心理安慰而已。教材打完折不过三十来块,蛮买一本吧。&br&其实教材就是根据各个题目,大致归类说点儿解题思路。如此这般,不如多做题...&br&如果真的要买,中公或华图是推荐的,毕竟这两个考公大品牌,还是值得信赖下的,然后哪本便宜买哪本。&br&&br&试卷&br&我奉行的题海战术就是狂做题,真题和预测。不管省考国考,我几乎都备着一套国考题,国考题难度大于省考,题量大于省考。先做国考,把难的啃下来,后面会觉得轻松很多。&br&&br&我发现好多在职的人说:我要上班啊,哪有那么多时间啊。我想说的是,既然决定做一件事,何必给自己那么多借口呢?每天早起吧,少玩手机电脑,做题时间就挤出来了啊。&br&&br&说说做题。我每天行测两套,因为我是“久经考验”的战士了,所以做完对个答案,错题看看就得啦。我这种懒散的学习态度不可取!!!还是建议认认真真看答案。做题万万不可“不求甚解”,看答案往往会“每有会意,便欣然自得”。&br&&br&卷子嘛,还是推荐中公或者华图的,还是那句话,大品牌,可信任。&br&&br&行测的考试时间是两个小时,当然包括填涂答题卡。因为我每次做卷子,都限定自己一小时三十分做完所有题目,因为我放弃了图形推理和应用题,所以时间把握地很好。按照填涂答题卡十五分钟计算,一个小时三十分的强制时间把握,可以再考场上留下十五分钟的机动时间,这样考试时心理状态会比较从容不迫。&br&&br&平时做题是一定有瓶颈期的,每个人都有,包括我。这是时候莫怕,对对错错都是正常的,分数有时候高有时候低也是如正弦曲线一般再正常不过了。平常心加上一点点必要压力,往往能够出奇制胜....&br&&br&有友人问我要不要报班。我既不支持也不反对,我自己没有报,不知道究竟是个什么样子的班,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嘛。存在必然是合理的,但也不必迷信。&br&&br&五月天不是有歌云:我不怕千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不管你的岗位是1:n,做好准备就足矣,何必想太多以致扰乱军心呢。&br&&br&最后还是那句话,行测时间紧迫,必然是要有所取舍,根据自己情况取舍,题海战术加上归纳总结是王道。&br&&br&&br&&br&申论篇&br&&br&想谈如何写申论,真的是一件头疼的事情。我申论国考最低拿过38,国考最高拿过56,省考最低52,省考最高72。虽然我一直很怵申论,但还是有较为显著地提高。&br&年轻时候觉得申论这种东西是假大空的,是一种颂扬某党派的新型八股文,有个万能八条就打遍天下咯。但现想来我实在太幼稚了。如果真的抱着这种观点,一定是申论loser。&br&&br&申论绝对是笔试王道,得申论者得面试。我举个我自己的例子,我考某岗位,行测七十多,申论七十多,排在我后面的名次是行测大神,行测八十多,申论六十多,我总分还是高于他,所以申论重要性可见啊。&br&&br&现在申论不是简单地罗列问题,解决问题。而是真正考验一个人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考试了。&br&我某位友人是政府职能部门的“笔杆子”,他写申论文章行云流水,云舒云卷,读起来深入浅出、逻辑严谨又不失正统和大气。他也是经过N年训练才得此神功...&br&我扯远了....&br&&br&现今申论都是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文化、教育、环保等等...&br&省考申论一般是三题。第一题是总结全篇或者某段材料中的问题,第二题是针对某段材料解决之道,第三题是“大作文”了,结合材料但不拘泥于材料写文章。&br&很多人文章打小写得好,但是并不见得作用于申论。申论是一种官化文章,要注重一种逻辑,一种文化内涵,和一种规范化模式。&br&&br&绞尽脑汁想举个例子,但是实在不知道从何说起。&br&&br&就简单说说我的申论备考吧。&br&一、我在前面推荐的QZZN论坛和中公、华图的申论卷子,多看看吧。中公、华图的申论真题卷子随便买一套和预测卷买一套,就足够了。因为热点问题几乎都涵盖了。(申论预测卷一般有12还是16套题)&br&多看这些卷子和答案,虽然不能直接套用考试中,但是或多或少都能影响文风和语感。多看,多抄,熟读,三管齐下对于语言规范化简练化的培养还是有效的。&br&有人说多看《人民日报》《半月谈》《求是》,我不反对,但是我自己是没有看。不管我常年看《南方周末》就是了...好像南方系比较犀利一点,我写申论时候对于“大作文”中问题的剖析的确会比较深刻。&br&我会把中公或华图的卷子里面答案中,我自己写不出来的句子抄下来,然后熟读。(若是能背更好,我比较懒,都是读)再看答案中文章,分析它为什么是这样的排文顺序,有什么逻辑...看多了,也就大体有个感觉了。&br&&br&二、前面说多看多抄,这仅仅是开始,这样会造成一种眼高手低的现象。我隔三四天会自己做一份申论,再根据标准答案分析自己不如人家的地方。&br&是的,不是说人家答案多好,但是跟我一样的申论loser写申论一定需要多写,比较自己的缺点,师夷长技以自强啊!&br&我自己写完申论,会对着答案分析一遍,然后三四天后会再看自己文章,然后感叹写文章时候多么图样图森破...自己再对文章有所改动。&br&这样做,起码可以在很大程度提升申论水平。&br&&br&三、对于申论问题中的第一、二两题,基本上可以“照搬原文”,但是也要有所归纳总结,注重逻辑排序,这样往往前两题比较稳妥可以拿一个基本分。&br&&br&“大作文”一般在1000字左右。我个人大作文一般分四段写。第一段是有怎样个社会现象,该现象产生怎样的社会问题。(当然是问题啦,不是让你歌功颂德的!)第二段是该问题产生的原因。无外乎经济原因,文化原因,民众意识原因,政府原因...分析原因最好一针见血,不要太拖沓。第三段是根据前一段分析的原因,针对各个原因有的放矢地阐述你对这些问题如何解决之道。第四段升华一下嘛,就好了。&br&四段中,重中之重一定是第三段。虽然万能八条已经是烂大街的东西,但还是有可以取舍的地方。&br&我蛮举个例子吧。&br&比如某问题产生的原因包含政府的不作为。那么解决之道肯定是政府要履行职能咯。我以前会这样写:政府应该制定相应政策以解决某问题,切实履行政府职能。现在我会这样写:政府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组织相关人员深入群众调查某问题产生的根源,将调查结果组织专家论证,听取群众意见,充分考虑各方意见后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切实落实好执行好法规政策,通过反馈机制及时同群众沟通...(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具体问题具体写,不会这么笼统的啦)说到底就是言之有物,不要假大空。&br&&br&其实吧,写到这里,我也不知道自己关于公务员考试说了什么。如何阐述好我自己的体会,还真的蛮难的。有点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br&不过写真的多真都是发自肺腑,算是对自己的一个时期的总结吧。也都是些自言自语,单向传递信息...看完我这不成气候的小心得,若是有问题可以留言,互动总是更好....&br&最后,祝各位考试的朋友好...\(^o^)/~
说重点前先扯上几句闲话。不管你的考公目的是如何,不管考得上还是没考上,都争取做社会的正能量。就算这个社会,这个体制被百般诟病,面对诸多的不顺,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也要传递一种正能量。未来考上的友人们呢,则要“在其位,谋其政”,蚍蜉也可撼树,…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3166 人关注
440 条内容
533 人关注
480 条内容
7526 条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考练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