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大学差点有远大志向远大的人和一个大学好点甘于平庸的人哪个会发展的更好?

当前位置: >>
中国大学校长演讲录(集中国大学校长演讲之大成)
[集中国大学校长演讲之大成]中国大学校长演讲录【中国大学校长演讲?精彩语录集锦】 ◆同学们,面对即将到来的新征程。我看到你们已经跃跃欲试,只待振翅高飞!如同当初父 母送别你们到北大前夜的叮嘱,今天,我仍如他们一样。 ――北京大学校长周其 凤 ◆你们选定的是民族进步的方向, 你们个人的发展机遇和国家的发展进步必然紧密相连。 没 有什么理由让你们徘徊,或者用你们常说的一个词叫“纠结” ,但凡落在你们面前的挑战和 机遇、责任与使命,你们每一个人,要责无旁贷地以“秒杀”的精神和气势将其承担起来! ――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 ◆从此, 当你再次聆听母校的名字时, 你将倍加感动。 从此, 母校将亲切地称呼你为 “校友” 。 你们是母校永远的思念和牵挂,母校将永远是你们事业的坚强后盾。 ――北京理工大学校长胡海岩 ◆在北京理工大学的精神中,充满着“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迈。正所谓 好青年顶天立地,好青年志在四方,好青年承天下之兴亡。 ――北京理工大学校长 胡海岩 ◆我们每个人都有三个母亲:一个是生育你的妈妈,另一个是教育你的学校,再一个是培育 你的祖国。昨天,当你告别家乡,母亲说过: “常回家看看” 今天,当你走出校门,母亲 。 要说: “常回校看看” 明天,当你飞往海外,母亲会说: 。 “常回国看看” 。 ――北京邮电大学前任校长林金桐 ◆我希望北邮的毕业生“干大事,挣大钱,当大官” ,或者说得文雅一点:承担更多的社会 责任。 ――北京邮电大学前任校长林金桐 ◆我知道你们聪明,但我更希望你们正直;我知道你们能干,但我更希望你们坚强。努力去 做一个有“担当”的人,在家里,你是可以信任的亲人,在社会上,你是可以信任的下属或 上级;由于信任,你受到尊重,这远比由于诱惑,你被猎取而幸福得多! ――重庆大学 校长林建华 ◆未来,如果你位居庙堂之高、权居国家之重,毋庸置疑,母校的老师和同学会为你骄傲; 如果你在平凡岗位上做一个善良的工作者, 成为一个高尚事业的追随者, 以自己的辛勤努力 而持续推进社会的进步,那么你也上对得起国家民族,下对得起母校的培养,我和老师们会 永远在校园里,为你平凡而踏实的人生喝彩。 庆大学校长林建华――重◆请别忘记,当大家取得成就的时候告诉母校,让母校和你们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当你们 遇到挫折和苦闷的时候,也向母校倾诉,让母校和你们一起排解心中的忧愁。 ――东南大学校长易红 ◆一场场精彩绝伦的告别演出, 你们用真心描绘着四年难忘的大学生活; 一篇篇感人肺腑的 毕业留言,大家用深情书写着质朴、纯真的感悟。 ――东南大学校长易 红 ◆不得不承认,我们所处的时代,真正的科学精神有着被逐步消解的危险。很多人追逐的是 Fashionable Science, 有的甚至可以被戏称为 Bikini Science。――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 ◆将来,你的手无论握着笔、握着枪、握着手术刀,操控着显微镜、仪表或者试管,捧着法 律文书或拿着话筒,都不要忘记,你的手或许将成为时代的推手。不要小看自己,但是也不 要高看自己。 你若作为老师, 你在课堂上一句无心的抱怨很可能轻易就破灭了胸怀壮志的青 年的梦想;作为研究人员,你的一念之差会把高端的化学实验室变成毒品工厂。 ―― 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 ◆未来的幸福在自身的安宁,在自身的和谐。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你就能守住内 心的安宁,依靠自己的努力和拼搏,不需要在别人面前说你爸是谁。 ――华中科技大学 校长李培根 ◆“什么是母校?就是那个你一天骂他八遍却不许别人骂的地方” 。多么朴实精辟!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 ◆佳木秀而繁荫, 人才众而校兴。 ――兰州大学校长周绪红◆希望你们以“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迎接挑战,攻坚克难,用你们日益增进的能力、 日渐丰富的思想,服务社会,奉献人民,成就自我;以乐观豁达的心态和自信,直面人生的 高潮与低谷,失落与坎坷, 用你们不断丰富的学识、 不断升华的境界,成就有意义、 有价值、 有创造的未来。 ――兰州大学校长周绪红 ◆人生的成功不是钱,不是权,也不是名,而是把你的潜能发挥到极致,推进人类社会的进 步,这就是成功。 ――南方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技大学前 任校长朱清时 ◆同学们刚刚毕业, 你们正面临的人生选择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次。 希望大家在作出自己一生 中的这次重大选择时,眼光要看远些,视野要开阔些,不要盲目赶潮流。人生最好的机遇往 往是在别人还未重视的地方。 ――南方科技大学校长、 中国科技大 学前任校长朱清 10. ◆亲爱的同学们, 我们的大学, 不是一群楼房, 也不是一堆书本, 而是一种历久弥新的精神, 这就是实事求是的精神。 ――南开大学校长、 天津大学前任校长 龚克 ◆我不想引用“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因为真实的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只 有肯吃苦、能吃苦的人才能真正破浪前行。所以,我祝愿大家刚毅坚卓、自强不息,艰难困 苦,玉汝于成! ――南开大学校长、天津大学前任校长龚克 ◆感谢同学们,在 BBS 上称我为“军哥”而不是“军叔” ,使我能够充满激情地去工作; 感谢同学们在 funshow 论坛上的拍砖与灌水,都充满了对暨大的爱;感谢同学们在过去四 年对学校发展的建言献策,使暨大能够快速发展。 ――暨南大学校长胡军 ◆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时代和舞台,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精神使命和引领者。 ――暨南大学校长胡军 ◆今天的毕业典礼,见证的不是学生生涯的结束,而是铸就未来辉煌的开始。 ――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 ◆只有有民族责任感和国家责任感的大学,才能培养出对社会、民族和国家负责任的学生; 只有勇于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承担责任的学子,才能真正成为国家栋梁、社会精英。 ――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 ◆没有人愿意生活在贫穷困厄中,可是,人生的路没有坦途,永远的一帆风顺即便在童话里 也不存在。理想就像黑夜里海上的灯塔,它让你在挫折和失败中永远怀抱着希望,而有了希 望才会坚持,只有坚持,不抛弃,不放弃,才会有最后的成功。 ――上海交 通大学校长张杰 ◆?任何一个国家的大学都是这个国家的思想、 精神和道德的制高点, 都是这个社会的良心、 公平和正义的最后堡垒。大学毕业生的精神和道德修养,决定着国家社会未来的面貌。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 ◆荔园倡导毕业五部曲,找一门工作,立足;建一个家庭,立身;谋一番发展,立业;作一 份贡献,立功;守一种理想,立德。守理想,作贡献,是高境界。 ――深圳大学校长 章必功 ◆凡是在社会生活与社会活动中积极参与、认真负责、奋力作为的,无论力量强弱,作为大 小,都是社会精英;凡是在社会生活与社会活动中无所用心、游手好闲、冷淡麻木的,无论 学历多高,文凭多厚,都不是社会精英。锻造精英,是荔园之梦。 ――深圳大学 校长章必功 ◆坚强很重要,人生道路不会一路坦途,未来的工作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困难或窘 境,不要怯懦不前,要相信,世界上总有路可走。 ――天津大学校长李 家俊 ◆今天你们拿到的天津大学毕业证书不仅仅是一份荣耀、一份肯定、一份证明,更是一份沉 甸甸的的责任,这是一份“天大”的责任,这份责任就是――振兴中华! ――天津大学校长李家俊 ◆你们从困厄和苦练中积累的人生阅历,将超过从书本中汲取的知识。经过风雨磨砺,你们 的人生会变得更加丰盈、厚重和博大。 ――武汉大学前任校长 顾海良 ◆我希望你们能永远包蕴平和、理性的品格,永远持有谦和、融通、平常之心,永远保持敏 于感知、拒绝平庸、勇于创新的追求。 ――武汉大学前任校 长顾海良 ◆我很希望同学们的感恩能从感谢自己的父母开始, 可能有同学至今还没有给自己的父母买 过一盒点心或送过一件礼物, 我希望你们领到第一份工资时能给自己的父母买一个小小的礼 物。 ――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 ◆我说假如现在有人问我你这 7 年做了哪些你自己感到满意的工作, 我会说自己最满意的就 是厦大学生的自信心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厦门大学校长朱崇 实 ◆从某种意义上说,今天的毕业典礼,和你们四年前的入学典礼,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只 是意味着又一段必将引人注目的开始,都只是见证辉煌的起点。 ――中国科技大学校长 侯建国 ◆创校初期, “不要命的上科大”这句话开始广为流传,50 年后,中国科大依然是中国校风 最淳朴的大学。有一种说法:1860 是中国科大每年本科招生的常数,这个常数的由来是因 为科大每年举行毕业典礼的礼堂只能坐这么多人。 ――中国科技 大学校长侯建国 ◆你们在这几年里,也见证了浙江大学事业的进步,学术水平的提高,见证了一所中国名校 走向世界一流的历史性步伐。更重要的,你们不仅是这一发展的见证者、受益者,更是这一 发展的参与者、创造者。 ――浙 江大学前任校长潘云鹤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漫长的人生征途中,秉承求是精神,脚踏实地,追求真理,在学习和工 作中勇于进取,敢于超越,善于创新,在各自的领域开创出新的天地。 ――浙江大学前 任校长潘云鹤 ◆创业还是打工, 沿海还是内陆, 考研还是不考研, 出国还是不出国??这都没有标准答案, 需要你们量体裁衣,仔细斟酌。做最喜欢做的事,到最需要的地方,实际上也是个人兴趣与 社会需要的最好结合。 ――中国农业 大学校长柯炳生 ◆做不喜欢的事,是人生的一种必须。人生最大的快乐,就是做喜欢做的事。但是,人生中 不可能永远只做喜欢做的事。 ――中国农业大学 校长柯炳生 ◆ “行为精英、 心为平民” 是我们对每一个人大人的期望和要求。 名牌大学培养出的所谓 “社 会精英” ,如果丧失了平民之心,离开了当代的社会实践,即使掌握着高深的理论,也会丧 失更好地为社会作贡献的实际力量。 ――中国人 民大学校长纪宝成 ◆做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的人大人,就要在发展个人兴趣专长的过程中,在正确处理个人、 集体、 国家关系的基础上保持个性、 彰显本色, 并在心怀天下、 心系人民中不断净化、升华。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 ◆在毕业仪式上,一次握手,一声问候,同学们让我摸摸脑门,拍拍肩膀,或者抱一抱、击 个掌,甚至要求捏捏我的脸,无不令我感到中大大家庭的温馨。有的同学搂着我说“校长, 我舍不得离开中大” ,我感受的是孩子们离别时对父母的眷恋。 ――中山大学 前任校长黄达人 ◆透过你们,我看到了一个个知礼、诚信、勤奋、阳光、敢于超越,勇于担当的中大学子的 身影,看到了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希望。 ――中山大学前任校 长黄达人 ◆武汉大学要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要成为“顶天立地”的大 学,武大的学生也要成为“顶天立地”之人。 ――武汉大学校长、重庆大学前任 校长李晓红 ◆对于我,你们可以选择“爱我或者不爱我” ,而对于你们,我只能选择“爱你们或者更爱 你们” !此般感情,是师生情,是朋友情,你们离开学校,变换的只是从学生到校友的称谓, 但永恒的,是我们的情谊!再过 20 年,李晓红,一位 70 岁的退休老人,依旧愿意在这里 等你们,将去学点新歌,上台再为你们演唱祝福! ――武汉大学校 长、重庆大学前任校长李晓红 ◆事实上,一个人不应该期望可以很快很易取得回报,大学毕业生在机构里从基层做起,然 后晋升至掌权位置的情况屡见不鲜, 这或者要经过多年才达到, 但如果你现在努力累计所需 经验,就能在未来有所收获。 ――香港大学校长徐立之 ◆人才是香港最宝贵的资源, 香港过去百年的成就全赖本地的人才素质和我们的独特的历史 背景,你们可以视自己为本港优质的产品。 ――香港大学校长徐立之 ◆学术研究没有边界与时间限制,也不是科学家的专利,它的大门向我们每个人敞开。 ――澳门大学校长赵伟 ◆希望你们在大学阶段所开始的学术研究能够对你们的将来产生积极的影响。 希望你们怀着 探索的热情迎接明天, 在人生的旅途不畏惧困难与失败, 并抓住每一次学习的机会挑战自我。 ――澳门大学校长赵伟 ◆毕业典礼用英文来说是 commencement,又是“开始”的意思。这表示从今以后,你们要 “开始”踏上人生的另一旅程,进入一个叫做“社会”的大学,而那旅程的曲折、起伏、艰 辛绝对倍于你们以往的旅程。 ――台湾大学校长李嗣涔 ◆人生的目标不应只是求取生存的学问、社会的地位,还应该加上探索生命的奥意。唯有了 解生命的本质,才能从内心里对人产生真情、热情,也才能促成互相关心、互相了解、互相 信赖的群体;我们的社会也才容易产生积极的、有为的、富理想性的创造力。 ――台湾大学校长李嗣涔 【周其凤】 (北京大学校长)曾经燕园学松柳,何处落脚不成材――在北京大学 2012 年本科生毕 业典礼上的讲话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嘉宾,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今天,又一届毕业生将从这里启航,迈向人生新的征程。年年相似,送走的是青春跃动 的身影,留下的是我们值守校园的难忘记忆。在这走与留之间,便有了我们今天这份留恋和 期盼。 首先,我要代表全校教职员工,向圆满完成学业的同学们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向辛勤抚 育你们成长的爸爸妈妈,向悉心教导你们的老师,向关心帮助过你们的每一位朋友,致以衷 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大学时光,似长又短。对于从这里走过的你们,相信与湖光塔影相伴的几年,将是人生 中最美好、最骄傲、最难忘的一段岁月。你们的行囊中,一定还会珍藏着当年北大录取的通 知书;你们的背包中,一定会有“从知道到懂得”,记录你们成长岁月的那“15 张日记合 影”;面对你们手中的车票,也许有人会轻叹一声“在错的时间遇见对的人”;但你们的内 心深处,“北大”一定早已揉进最柔软的地方,你会在未来不经意间为曾在这里走过,感到 温暖、充满微笑,催发自豪和奋进! 这也许就是北大的印记! 同学们:今天,就要毕业了。看着你们头戴学士帽、身着学位服,我感受到了荣誉和骄 傲!你们是学校付出后的回报,你们承载着学校未来的形象和声誉!我希望你们永远尊敬这 份荣誉! 青春可以有多种方式去记忆,但属于我们的青春,这一刻我们共同见证! 我记得,你们入学时正是 2008 年。那场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灾难的疼痛至今仍然没有完 全消除。地震摧毁了家园,但摧毁不了坚强的意志和奋斗的决心!不管是来自灾区的你们, 还是同样经历过灾难和困苦的你们,顶住压力,克服困难,终于完成学业,迎来了今天的毕 业,你们是优秀的,你们以自己的努力和成绩给家人、给社会、给国家,当然也给你们自己 的青春做了最好的告慰! 我还记得,在 2009 年的那个夏天,你们为了准备国庆游行,放弃了暑假,在烈日下坚 持训练。或许你们也曾抱怨训练太苦太累。但十月一日那天,你们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昂 首走过天安门城楼,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我相信你们所有的苦和累、汗与泪,都化作了 心中满满的骄傲与自豪!北大方阵――“我的中国心”,那是北大学子献给祖国的礼物,那 是属于北大 2008 级的“成人礼”! 同学们,2008 年的秋天,你们来北大求学;两个月后,我回到北大,担任校长。四年 来,我和大家一同学习、一同生活。北大教给大家很多,而大家也教给我这个校长很多。我 们曾经一起在新年狂欢夜上唱歌, 我努力学习你们所使用的话语, 用心来体会你们这代人的 快乐和郁闷。只要有时间,我会到未名 BBS 上看一看,认真阅读校长信箱里面的每一封来 信。大家对学校工作包括对我本人提出的批评,我诚心接受。我感受到每位同学和我一样, 深爱着北大。这里我向大家表示深深的谢意,感谢你们对学校工作的理解、支持,当然也有 批评和建议!正是大家的共同努力,才有了北大的发展和进步,也希望在未来,同学们一如 继往地支持北大、帮助北大! 同学们,未来是全新的,充满了未知与挑战。北大给了你很多,但给不了你们所需要的 全部。在未来的日子里,你们会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也会感受到逆境的苦涩,体悟到面对十 字路口时的彷徨与困惑。人生难免会有低谷,但在那时要把它作为放慢脚步、思考人生、积 蓄力量的阶段。要相信人生有起有落、有喜有忧。无论选择了怎样的人生路径,无论遭遇到 怎样的艰难困苦,你们都要永远牢记北大人的精神和品格,脚踏实地、心无旁骛,朝着设定 的人生目标,志存高远,再出发! 我希望你们永远保持读书学习、探索新知的习惯。知识能够改变命运,学习能够重塑人 生。读书学习,是让你们长久葆有敏锐思维、开阔视野、创新能力和进取精神的最好方法。 过去四年,你们接受了中国最好的本科教育,广泛汲取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艺术领 域的学术菁华。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是走上工作岗位,还是选择继续深造,我都希望你们 能保持永远学习、探索新知的人生状态。 作为一代国学大师,曾经任教于燕京大学和北京大学的钱穆先生,与同代其他思想家、 学问家不同,他没有念过大学,更没有留过学,他从乡土中完全靠自身努力,通过勤奋始一 而终的学习最终成为史学巨擘。法学泰斗芮沐先生是我国经济法和国际经济法学科的奠基 人,如同做学问一样,先生喜欢追求新意,对新鲜事物有着特别的兴致,即使年事已高也经 常到中关村电脑城、图书城去,遇到新型电子产品便会走上去亲自体验。他们不仅传授给我 们知识,更给我们树立了坚持学习的榜样! 学习不仅是一个目的,应该成为我们的生存方式。学习需要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但这永 远都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前段时间,很多媒体都报道了我们学校一位保安甘相伟,他在北大 西门站岗,很苦,很累。但他坚持读书,到处“蹭课”。他写了一本书叫《站着上北大》, 我在他书的序言中写道: 我不只一次地对北大同学们说过, 最聪明的学生应该是那些能够最 大限度地利用北大资源武装、提高自己的学生。相伟在这方面的智慧简直发挥到了极致。同 学们到社会中,希望你们善于利用各种学习资源。不断学习思考,不断追求新知,只有这样 你们才会不断丰富自己, 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永远处于优势。 相信社会是个大课堂, 你们会在那里同样书写一份合格的答卷! 我希望你们永远保持不畏困难、坚毅卓绝的品性。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为学为人亦都 如此。今年是老校长马寅初先生诞辰 130 周年。当年《新人口论》遭到错误批判的时候,马 老表示“我对我的理论有相当的把握,不能不坚持,学术的尊严不能不维护”。这种“坚持 真理,不畏权势”的赤子情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考”的学术追求,值得我们永远学 习。 人生有起有落,如同比赛有输有赢。欧洲杯昨天凌晨结束了,相信在座的同学有很多看 了全部比赛。16 支球队,也许再次印证了“足球是圆的”。但落后时不放弃,被动时不慌 乱,平淡时不焦躁,占优时不骄傲,这样的球队就能战胜自已,超越自己,走得更远! 北大人历来不缺少雄心壮志,也不缺乏挑战巅峰的勇气,一走出校门,你们将被社会高 度关注,但“系出名门”不等于成功,能够被认可才是关键。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打完小组 赛,还有淘汰赛,问鼎冠军更是艰难!所以,始终坚守对未来的希望,始终保持坚毅卓绝的 奋斗精神,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才会迈上人生的巅峰。 去年十一月, 我来到我们考古实习基地, 我看到了同学们在周公庙遗址考古现场的学习 和生活情况,深深地触动了我。远离燕园,这些同学们的生活不可谓不苦。同学的脸被晒黑 了,说话的声音响亮了,吃饭的饭量也大了。但让我感动的是他们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精 神状态是那么的饱满,他们对专业的投入是如此的执着。在给我的汇报中,一位女同学有这 么一段话:一把手铲,一副手套,一片天地;一个队伍,一个院子,一个集体;选择一个事 业,像做灰坑一样做到底;整理好自己的生活,像整理资料一样整整齐齐;安排好自己的人 生,像统筹一个探方一样仔仔细细;考古,是一种态度,一种方式,一种神圣;在这里,我 们在播种, 也在收获; 我们挖掘的是历史, 也是属于民族、 属于自己的意义。周公庙的旅程, 正在进行,也将伴随我们的成长进行下去,一天,一辈子。 同学们,我为他们而感动,我相信他们也代表了你们! 我还希望你们永远保持胸怀天下、为国为民的抱负。一百多年来,家国天下的情怀、心 系苍生的风骨、 报效祖国的追求, 已经融入一代代北大人的血脉, 成为我们共同的精神烙印。 作为一个拥有共同使命的优秀群体,我们最大的追求,不仅仅是个人事业的成功,更是国家 的昌盛富强和民族的崛起复兴。 前几天,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的时候,很多同学在农园食堂观看现场直播,为中 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而欢呼。 几十年来, 在中国航天事业乃至整个国防科技事业的发展过 程中,北大人也积极参与其中并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未来,北大的贡献率应该更高,这样的 希望就寄托在你们大家的身上。我希望你们始终牢记:对于北大人而言,“服务国家战略” 任何时候都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传统、一份责任和一世担当。 北大始终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 可以说,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一所大 学像北京大学这样对一个国家和民族产生过如此重大的影响! 光荣属于过去, 我希望我们的 同学在未来延续这份光荣传统,都能够成为推进历史发展、社会进步、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的贡献者! 亲爱的同学们,不要忘记今天因为激动、因为离别、因为自豪而流下的泪水,永远不要 忘记师生之情、同窗之谊,永远不要忘记心中的誓言和时代的召唤! “曾经燕园学松柳, 何处落脚不成材”这是我今年为《北大博雅》系列丛书《村土寸心》 一书的题词,这本书记载了 25 位北大校友在祖国各地基层工作的感人事迹。今天我把这句 话也送给大家。希望同学们走出校园,不管扎根何处,都能以强烈的使命自觉和责任担当, 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的有用之才,无愧于“北大人”这一光荣的称呼!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奋斗,一起拼搏,用扎扎实实的行动,在未来不同的岗位中,延续 北京大学的光荣与梦想,谱写辉煌壮丽的人生篇章! 谢谢同学们! 祝福同学们! 学术、忠诚、价值――在北京大学 2012 年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是一个喜庆的日子,同学们圆满完成学业即将被授予硕士、博士学位。经过多年的 耕耘和磨砺,你们终于迎来了人生中这灿烂辉煌的时刻,我由衷地为你们感到骄傲。首先请 允许我代表学校的全体教职员工,向获得博士、硕士学位的全体同学们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向你们的导师,向你们的父母家人以及所有关心、帮助、支持你们的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 意和深深的问候! 不经意间,你们是我在这个宏伟殿堂送走的第四届毕业生。每年这个时候,我都能感觉 到,重彩华章、鼓乐喧腾的背后,是潜藏在大家心底的淡淡忧伤和深深眷恋,身后流逝的岁 月在这一刻相聚之时,一幕幕会在大家心中涌动。昨日的相守相伴仿佛触手可及,明天却只 能在记忆中重温和搜寻“那些年”的点点滴滴。 过去的几年,大家将自己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交给了北大。在这片美丽的园子里,你们 沐浴未名博雅的秋月春风,领略名师学者的睿智博学,欣赏百年讲堂的雅乐俗剧,体验“五 四”、“一体”的竞技夺标,这也许就是大家的“北大记忆”,是大家珍藏的也会在不经意 间,总会对他人提起的“我们那时的北大”! 作为你们的校长和老师, 我最欣慰的是能够伴随你们走过青春的迷茫和感悟, 收获“从 知道到达懂得”的成长; 我最自豪的是能够见证你们以青春的责任和担当, 在取得个人进步 的同时也为学校赢得良好的赞誉。 尽管由于各种原因, 学校不可能完全满足你们的全部诉求, 但你们对学校永远给予理解支持和爱护。这里,我也代表学校向你们表示深深的感谢! 老校长蔡元培先生曾讲过,“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亦 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研究生教育是养成学者的基础过程,是创造知识的重要阶段。为 了探究真理,为了攀登科学的高峰,当然要付出许多艰辛。但我相信,这样一段集中精力、 心无旁骛的读书时光对大家而言,是短暂而弥足珍贵的。 即将迈出校门, 同学们也许会反思这些年母校到底给自己的人生带来了什么。 我也常常 在想, 北大的研究生教育究竟应当追求怎样的目标?你们在这里除了知识的增长, 还将收获 什么能够对未来的社会生活更有意义? 蔡元培先生说,教育是成就人格的事业。那么,研究生教育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学 术人格。 对学术事业的神圣感和敬畏感是成就学术人格的前提。 今年正值老校长马寅初先生 130 诞辰周年,马老曾用“牺牲主义”来诠释“北大主义”。 当年《新人口论》遭到错误 批判的时候,马老表示“我对我的理论有相当的把握,不能不坚持,学术的尊严不能不维 护”。 这种“坚持真理, 不畏权势”的赤子情怀, “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考”的学术追求, 值得我们永远学习。我还希望大家在以后的研究中,学会融会贯通,勇于创新,注意积累, 耐住寂寞,敢于坚持。不管在什么时候和条件,都要自觉维护学术尊严、恪守学术道德。要 尊重他人,尊重读者,拿出让读者尊重的学术作品。在座的同学们都会记得,在我们每个人 的学位论文最后,我们都要在“原创性声明”页上,郑重地写上自己的名字。这不只是学术 行为的要求,更是对自己一段或许精彩、或许艰辛的人生答卷。 学术人格的锻造,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精神之旅,是涵养用敬、 修辞立诚、博观约取、厚积薄发的人生阅历,更是一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事业献 身、为人类谋福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当然,北大给大家的滋养还不仅如此。尽管在座的同 学毕业后有着不同的选择,或扎根基层,或负笈海外,或留守燕园,或纵横职场,但不管你 们将要走什么样的道路, 我都希望, 你们在北大所造就的学术人格能够成为未来学习、 工作、 生活的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 同学们,坚守学术人格离不开对学术的忠诚。作为新时期的优秀青年人才,我们在注重 “才”的同时,更应把这份“忠诚”化为我们的高贵品格和人生操守,不懈追求,这忠诚首 先是对理想的忠诚、对国家的忠诚。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今年 5 月 4 日,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 90 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为广大青年提出 5 点希望。首要的一点, 就是希望广大青年坚持远大理想, 勉励广大青年把个人奋斗同人民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共同理想的奋斗紧密结合起来,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矢志不渝朝着崇高 理想奋进,在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奋斗中创造人生辉煌。 北京大学从创立之初起就和我们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北大学子也一直把自己对理想、 对事业的追求同祖国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 京师大学堂第一任总监督张亨嘉在就职仪式上 只对学生说了一句:“诸生听训:诸生为国求学,努力自爱。”这是北大历史上最简短的校 长演说词。那句“为国求学”,朴实无华而又庄严无比。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事业 献身、 为国家昌盛和人类谋福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从一开始就烙印在每个北大人的内心深处, 融入进每个北大人的精神气质当中。 我希望同学们不仅要对国家忠诚, 还要对你们所从事的事业忠诚, 对你们的家庭、 朋友、 同事忠诚。忠诚是一种品质,是一种操守,也是一种责任,一种荣誉!在这个世界上,并不 缺乏有能力的人,但众多有能力的人能够汇聚一起成就事业,一定是能够忠于共同目标,团 结一致的结果。 同学们, 毕业后你们将要实现人生角色一个重要转变, 你们不再单单是在象牙塔中的学 生,你们作为社会个体,将要履行更多的社会责任。你们和别人是相同的,但又是不同的。 你们是经过大学和研究生阶段教育和培养走到社会的,更重要的,你们是北大的毕业生。最 近,《人民日报》连发四篇署名文章,探讨“我们的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价值”。我希望大家 也能认真去思考一下这个问题。我们做好学术,是学者的本分;我们坚守忠诚,是做人的要 求;但我们除了这些,还应为我们这个社会的文明进步,为这个时代的和谐发展,为这个历 史的进化提升,发出我们的声音,做出我们的行动!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社会转型往往伴随着不同价值观念的交织。但是我们每 个人的是非判断、行为选择并不是就没有遵从,我们的自由也不是没有节制。社会有公德、 国家有法律,做人有底线。我们不能无视那些普遍规则和原理。我们不能以丑为美,以恶为 从,我们不能随意消费我们的荣誉和尊严,也不应该对世事淡然人情冷漠。我们能够客观公 正地看待问题,同样我们也能够理智清晰地处理事情。我希望我们每位同学,走出校门在社 会这个大舞台也同时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 “曾经燕园学松柳, 何处落脚不成材”这是我今年为 《北大博雅》 系列丛书 《村土寸心》 一书的题词,这本书记载了 25 位北大校友在祖国各地基层工作的感人事迹。今天我把这句 话也送给大家。希望同学们走出校园,不管扎根何处,都能以强烈的使命自觉和责任担当, 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和对人民的有用之才,以无愧于“北大人”这一光荣的称呼! 同学们,未来的路还很长,希望你们每一步都走得稳当、走得踏实。请用心去经营你的 生活,用心去从事你的事业。母校期待着你们的成功!期待着你们平安、进步、幸福! 同学们,请记住北大! 北大将永远矗立在你们的身后! 让我们共同努力,相聚在下一个辉煌的时刻! 北大永远欢迎你们! 祝福你们! 以成长的名义――在 2012 年新年联欢晚会上的致辞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晚上好! 崭新的 2012 年即将到来。在这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首先我代表北京大学,向全校教 职员工,向世界各地的校友,向所有关心北大、支持北大的朋友们,还有最亲爱的同学、未 名 BBS 网民朋友们,致以最诚挚的问候和最良好的祝愿! 同学们,今晚我们在这里共迎新年。我知道现在正值考试周,大家时间紧张。但是,我 希望坐在这里的你们,暂时放下心中的焦虑,尽情去享受晚会的精彩与欢乐,尽情去释放青 春的灿烂与激情! 回首 2011,你们让我感到无比骄傲。北大男篮的小伙子们在 CUBA 比赛中,勇夺北京 赛区冠军,用拼搏的汗水为学校赢得了竞技场上的荣誉;北大山鹰社的同学们不畏困难,攀 登素珠链峰,并实现全员登顶,再次展现北大学子敢为人先,心存高远的品质;在学术领域, 第二届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中, 张瑞祥、 章博宇两位同学获得全能金奖, 范晨捷、 匡斯萌、 叶立早、张瑞祥四位同学组成的团队获得了团体赛唯一的金奖;这一年,我们有 9 篇博士学 位论文获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有 40 位研究生入选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我们还 有许多高质量学术论文在国际和国内高水平刊物上发表。 我所点到的这些不足以代表优秀的 你们,但这一切,让学校看到你们在成长,让学校为今天的你们感到荣耀和自豪! 回首 2011,你们同样带给我感动。我记得,你们为了给贫困地区儿童提供安全、营养 的午餐,放弃五一休假爱心义卖的场景;我记得,你们踊跃报名,当大运会志愿者,甘于奉 献,热情服务的身影;我记得,你们毅然决然,穿上军装,打起行囊,让青春在军营闪光的 时刻;我还记得,当“阳光大厨”离我们而去,你们满怀深情写下的怀念文章和帮扶他的家 人的倡议和行动。 燕园是一个萦绕着梦想与光环的殿堂, 也是一个普通但始终充满着爱心的 家园。在我眼中,你们每一个都是出类拔萃,最可爱的孩子。因为从你们的言行中,我看到 了北大学子最闪光的品质,那就是友爱、坚韧和奉献! 回首 2011,我们要向很多人说声感谢。感谢我们敬爱的老师,他们诲人不倦,一间间 教室里,回荡着他们传道授业解惑的声音,一本本书稿中,闪耀着他们的真知灼见和对真理 的探索。他们治学严谨,一方面细致入微的批改你们的作业,另一方面偶尔还要纠结如何多 给你一分半分,以免“正态”。正所谓责之深,爱之切。正是他们,伴你们一路成长。今天, 在座的由同学们评选出的“最受学生爱戴的十佳教师”,代表了你们内心的选择,也是老师 们的最大荣誉,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向他们致敬! 北大是一个温馨的大家庭,就在我们欣赏晚会、分享欢乐的此时此刻,或许在清冷的灯 光下,食堂的工作人员刚刚结束一天的忙碌,才开始享用晚餐;而我们的保安兄弟则正在凛 冽的寒风中,维护着燕园的安全。我真心希望,我们始终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在我们走过路 过他们的时候都能对他们报以微笑!在我们向家人问候新年的同时,也向他们以及所有为我 们成长默默付出和奉献的普通员工表达我们最诚挚的敬意!我们还要感谢社会上那些所有关 心北大,关心同学们成长进步的爱心人士,是大家共同托起教育振兴的梦想,是大家共同为 我们创造了一个美好的成长年代! 同学们, 2011 年是你们成长的一年,也是我们可爱的北大继续发展进步的一年。这一 年,根据汤森路透“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公布的数据显示,北大进入全球前 1% 的学科达到了 17 个。我们新增了 8 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0 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 权点; 这一年,国际数学研究中心、人文学苑、北医三院新门急诊楼、 运动医学楼相继落成, 学生活动中心也开工建设, 不但为学校增添了亮丽的景观, 也为进一步提高教学科研能力和 服务水平创造了条件;这一年,学校新增“973”首席科学家系列项目 12 项,国家社科基金 重大项目 6 项, 同时还有 7 项课题被立为重点项目。 学校师资队伍也喜获佳绩, 鄂维南教授、 刘忠范教授、严纯华教授、朱玉贤教授、梅宏教授和高文教授当选“两院”院士,是全国新 增院士最多的高校,也是近十年来北大新增院士最多的一年。现在,北大已经形成了以两院 院士、资深教授、长江学者、千人计划、973 首席、863 首席和国家杰青为核心的近 500 人 的拔尖人才梯队, 他们为北京大学的学术创新和学科发展注入了充沛动力。 这里我要代表学 校党委和行政, 再次向我们的全体老师, 向你们在过去一年所取得的突出成绩表示热烈的祝 贺!向你们为学校的进步和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老师们,同学们,刚刚过去的 2011 年,对于北大来说,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我们 还记得,1998 年和 2008 年,在北京大学建校 100 周年和 110 周年之际,党和国家的最高领 导人都曾亲临北大视察,发出了“创建”和“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号召。这在中国高 等教育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大事,北大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事业,上升成为国家战略、民族工 程和世纪规划。4 个多月前,刘延东国务委员亲自出席全校教师干部大会,对北大创建世界 一流大学提出了“勇担使命、再立新功,示范引领、走在前列,抓住机遇、大有作为”的总 体要求, 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北大的高度重视, 也吹响了北京大学加速发展的 “集结号” 。 面对 2012 年,北大需要承担起更加艰巨的责任,需要我们更加艰苦的努力! 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珍惜这每一分每一秒,珍惜人生的每一 次机会,让我们以成长的名义,满怀喜悦、满怀憧憬,满怀感恩、满怀激情,去迎接更加美 好的明天! 最后,祝愿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在北京大学 2011 年本科毕业典礼上的讲话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嘉宾,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同学们顺利地完成了学业、即将跨入人生的新阶段。在这个充满喜悦之情与美好 憧憬,却又带着一点点离愁别绪的日子,我首先代表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向毕业生们表示最 热烈的祝贺!向辛勤哺育你们的父母、悉心教导你们的老师,以及关心和帮助过你们成长的 每一位朋友,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同学们,从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起,你们的人生开始与北大结缘。你们就像来自全国 各地的种子,在燕园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大学时光虽然短暂,却真的是值得一生铭记的 最美好岁月。前些天,我看了一部同学们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叫做《此间的少年》。 “令狐冲”、“郭靖”、“黄蓉”、“穆念慈”……这些少年,让我感觉到无比亲切。尽管作为一部 电影,它还有些稚嫩,反映的大学生活也只是一个侧面。但我却深深地感觉到:青春,是如此 美好!也许,这些同学,他们现在就坐在你们中间,而这样的故事,我想却会年复一年,在 这个园子里继续上演。因为,北大,是青春的北大,北大人的青春永不落幕! 同学们,典礼结束后,你们会依次跨过学位门。在那一瞬间,我想你们也许会下意识地 回回头,看看这一路走来的过去时光: 你们一定不会忘记,29 楼下那铺满银杏叶的小径、未名湖的塔影、静园的草坪、还有 那电教、理教里悠然的“学术”小猫;你们不会忘记在图书馆抢占座位的身影,在医学部和燕 园之间选课的奔波; 你们不会忘记在三角地卖力地派发传单的场景, 自己鼓起勇气走上舞台 参加十佳歌手大赛的瞬间;你们不会忘记求职的艰辛、提交论文的忐忑以及为了 GRE、托 福和雅思红宝书的折磨;你们不会忘记 BBS 上的“十大”,寝室里熄灯后的“段子”,以及在 深夜依然随时满足你食欲的西门鸡翅和小白房; 当然, 你们也不会忘记入校时骑着三轮帮你 拉行李的憨厚师兄,还有后来坐在你自行车后座的可爱师妹…… 你们不会忘记相伴走过的同窗好友、 为你们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 以及在宿舍楼前一笔 一画写下各种通知的楼长;你们不会忘记在北大学到的知识、科学研究的方法、认识社会的 视角、为人立世的原则;你们不会忘记,奥运志愿服务中被汗水浸湿的衣背、汶川和玉树地 震引发的同学们的关切,以及亲赴灾区参与抗震救灾服务的经历;同时,你们也不会忘记北 大人“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精神品格和“以天下为已任”的胸怀气魄……正是这些人、 这些景、 这些光阴和故事,让你们体会到了什么是爱,什么是痛,什么是青春,什么是成长! 经过岁月的沉淀, 这些一定会深深地融入你们的血脉与灵魂, 成为你们身上永远不会磨 灭的“北大印记”。 当然,我也希望,你们一定要忘记:请你们忘记成绩单上的分数绩点。荣耀也好,郁闷 也罢,那真的只是“浮云”;请你们忘记曾经和同学之间发生过的不愉快。多想想那些纯真的 友情,你们就不会那么的“伤不起”;也请你们忘记在食堂打饭时,那略显拥挤的人群令你有 多么的不愉快, 还有那因为校园建设施工的噪声影响了你晚起的好梦……忘记这些, 放下这 些,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你们将拥有更加广阔的舞台,拥有无限的可能和无数的机遇。我 衷心地祝愿:我的每一个学生都能轻松前行,飞得更高! 同学们,面对即将到来的新征程。我看到你们已经跃跃欲试,只待振翅高飞!如同当初 父母送别你们到北大前夜的叮嘱,今天,我仍如他们一样。 我知道,过去几年,你们不仅刻苦学习了专业知识,也广泛涉猎了其他领域,掌握了学 习和研究的基本方法, 实现了“专”与“博”的均衡发展。 这是北大赋予你们的宝贵财富。 未来, 我希望你们永远保持读书、 思考的习惯, 善于汲取精神营养, 不断提升知识底蕴和人文素质。 今年三月,我和中文系的本科生一起开了一次班会。此次班会的主题是“阅读?生活”。给我 印象很深。我想,作为一个北大人,如果能时时寻找出几个值得研究的学术问题、发展出一 些不限于工作的兴趣思考,那一定会为人生的成功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过去几年,同学们都参加过许多的文化交流活动。北大是一个开放的大学,也是一座国 际化水平较高的大学,这是一个包容、和谐、多元的校园。正所谓“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 并行而不相悖”。我们北大的学生,要保持这种胸怀。在多元文化交流碰撞的国际舞台上, 善于学习,善于合作,同时也要做好中华文明的继承者、传播者和创新者,以平等的眼光和 开放的胸怀迎接世界! 同学们,除了这两点我最想叮嘱大家的,还是希望同学们始终保持胸怀祖国、心系苍生 的抱负。 今年是建党九十周年。 我们刚刚举行了隆重的庆祝活动。 北大始终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 连。两个月之前,我们的第十二届研究生支教团收到了胡锦涛总书记的回信,总书记对北大 学子志愿服务西部给予了高度肯定,寄托了殷切期望,并且再一次强调了向实践学习、向人 民群众学习的重要性。 这么多年来, 我们北大支教团的同学, 不畏艰难险阻、 不计个人得失, 把在北大学到的知识带到西部边远地区, 为改变西部基础教育的落后状况作出了贡献。 支教 团的同学,以及这些年来扎根西部、扎根基层的北大校友,他们的共同经历告诉我们,奉献 祖国、服务人民,决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持之以恒的努力。在刚刚过去的建党 九十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特别提到,“全国广大青年一定要深刻了解近代以来中国人 民和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光荣历史和伟大历程, 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永远热爱我们伟 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让青春在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中焕发出绚丽光 彩。”这是对广大青年的殷殷期待。我希望我们的同学,今后不管在哪里,在什么样的岗位, 在什么样的境遇下, 都能够始终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 把自己的事业与人民 的事业紧密相融,只有这样,你们才能获得无穷的力量,你们的人生才会无限精彩。 同学们, 服务社会是大学的责任, 也是北大人永远的使命。 今年 5 月, 我到广州参加“圆 梦计划?北大 100”项目的开班典礼。这个项目是在广州选拔七百多名农民工进入北大网络教 育学院学习,其中一百名北大全额免费。这些青年人,和大家年纪差不多,但是早早就担负 起了生活的重担,体味到了人生的艰辛。他们也同样非常优秀。说实话,他们的讲话水平比 我要精彩。 北大能够帮这些农民工兄弟, 帮助这些新生代产业工人圆梦, 我感到非常有意义。 我校林毅夫教授有句话:“只要天下还有贫穷的人,就是我们自己在贫穷中;只要天下还有 苦难的人, 就是我们自己在苦难中; 这是我们北大人的胸怀, 也是我们北大人的庄严承诺! ” 亲爱的同学们,今天你们毕业了,你们的高中老师、父母、朋友都来为你们送上祝福。 看着你们朝气蓬勃的脸庞、略带湿润的眼眶,我不免再次想起《此间的少年》那首主题曲: “昨日依稀又重现,你站在我面前,记忆里的少年,从未改变。” 同学们,不管你们走得多远,你们永远是母校最牵挂的孩子;不管你们走了多远,未名 湖、博雅塔、五四路一定会在你梦中“依稀重现”,那是母校对你们的召唤! “就这样不知不觉,就在那转身之间,就是那过往的少年。” 大学时光白驹过隙,就在转身之间,到了说“再见”的时候。但是,亲爱的同学们,你们 的友情、爱情,还有与老师、与母校之间的这种亲情,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情感。这份情,必 将永恒! 在今天致辞的最后,我想起曹文轩老师的一段话:有那么一个人突然走向了我们,倒也 平平常常,并未见有山有水。但有人对这个人的底细却有所了解,说道:“这个人是有背景 的。”于是,人们再去看这个人时,就用了另样的眼光――仿佛他不再是他了,他加上背景, 所得之和,却要远远地大于他。 北大于我们来说,它的恩泽既表现为它曾经给了我们知识,给了我们人品,给了我们前 行的方向,又表现为它始终作为一道背景,永远地矗立在我们身后的苍茫之中。 同学们,请永远记往:我们的背景是――北大! 在北京大学 2010 年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发言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家长、同学们: 上午好! 在这神圣而庄严的时刻,十分荣幸能够代表 2010 届本科毕业生发言,与在座的每一位 分享我们的毕业心情。 毕业在即,难舍燕园。幽幽未名,巍巍博雅,展开是图书馆的油墨书香,抬头是静园藤 萝掩映的红墙;难忘是银杏树下的浪漫,回首是三角地的斜照夕阳。眼底独向未名水,胸中 不忘黄河月。北大的风景传达着一种笃实的宁静,但恰是这种宁静铸就了北大人不甘平庸、 永无止境的炽热追求。三春之晖,无以为报,谨愿母校桃李芬芳,再创辉煌! 毕业在即,难舍恩师。人头攒动的理教 117,见证了多少方家大师的风度翩翩、滔滔不 绝;历久弥新的燕南园里,曾有多少学术泰斗独对青灯、追求卓越。以心印心,言传身教, 我们学到的是老师们薪火相传的甘为人梯、胸怀天下。请允许我代表 2010 届本科毕业生, 向所有的师长们,诚挚地道一声:谢谢! 毕业在即,思绪万千。忘不了辅导员陪我们军训后晒得黝黑的脸庞,忘不了班主任与我 们把酒言欢的笑颜, 忘不了楼长写在小黑板上无微不至的叮咛, 也忘不了远方亲人的那句 “天 冷,注意保暖” 。 我们更不会忘记,一路走来、风雨共济的你、我、他。新鲜零六,我们兴致勃勃地拿着 地图探索燕园, 129 的舞台上找寻新集体的和弦。 在 酷热零七, 我们完成了第一次暑期实践, 还有那“帝国主义轰炸”下的战略转移。激情零八,我们披星戴月,用微笑服务赢得最后的 喝彩、最终的狂欢。转眼到了不诉离伤的一零年,我们一起腐败、刷夜,一起桃园结义、乐 不思蜀;我们团购毕业熊、抢购毕业衫;我们卖的不是书,是传说;看的不是世界杯,是寂 寞。 同窗四年,我们曾在最肃穆的默哀里体味“多难兴邦”的涵义,也曾义无反顾地捋起袖 子站在献血车前。我们曾在各类社团活动里打过高级酱油,也曾念着“信春哥不挂科”却依 然挑灯夜战。渐渐地,我们成了名副其实的北大土著,却要开始和 006 开头的学号告别,唯 有聆听着《再见时光》 ,感慨着青春大概。睡在上铺的兄弟,卧谈甚欢的姐妹,让我们长相 忆,莫相忘! 也许明天,我会收到来自大洋彼岸的明信片,诉说着你在异国学术殿堂里徜徉的体验; 也许,我会读到网站的头版新闻,是创业成功的你成熟而愈发坚毅的笑脸;也许,我会看到 你穿着红色的博士袍在我们合影过的西门再次留念; 也许, 我还会接到当年八卦过的你和她 那张红彤彤的婚礼请柬。无论有多少个也许,北大的光荣与梦想不会泯灭,北大人的责任与 骄傲不会改变。时时刻刻,天南地北,我们共享北大人的身份与尊严! 今天,我们毕业了,回首美丽的燕园,将湖光塔影镌刻在心间;今天,我们毕业了,对 敬爱的师长道一声珍重,您的教诲永在耳边;今天,我们毕业了,给同窗好友一个结实的拥 抱,互祝前程锦绣,互道一声:毕业快乐! 谢谢大家! 在北京大学 2009 年毕业典礼上的致辞同学们: 今天是一个值得隆重庆祝并且会让我们永远记忆和珍藏的日子!大家就要毕业了,就要 从北大出发,走上人生的新征程。作为你们的校长、老师,也作为北大的一名老学生,我的 心情和大家一样激动。看到同学们的成长,看到你们取得的成绩,看到大家值得憧憬的远大 前途,我由衷地感到高兴。在这里,我要代表学校的全体老师和员工,向同学们致以最热烈 的祝贺!向关心北大、爱护北大、支持北大的各位家长、中学校长和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和诚挚的问候! 我是去年年底回母校担任校长的。 各位同学是我在北大送走的第一届毕业生。 临别在即, 看着大家我的内心充满不舍,此时此刻,我要以怎样的话语来送别诸位呢?想了又想,还是 用我在这大半年的时间里讲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服务国家战略”来勉励大家吧。之所以 讲这个话,既是我自己学习北京大学校史的心得,也来源于我对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的思考, 还是我个人读书、治学几十年的经验总结。在今天这个庄重的场合,我想与即将离开母校的 各位同学一起来分享自己的这些思考。 新儒家的代表人物、 哈佛大学燕京学社的前任社长杜维明教授曾经这样评价北大, 他说: “五四以来,北京大学不仅是中华民族争取独立自主的象征,而且是现代中国哲学家、史学 家、文学家、社会学家、政治学家和自然科学家所向往的精神家园。仅此一端,世界其他大 学,如东京、首尔、哈佛、牛津或柏林都无法望其项背。 ” 杜先生的话,对我们所有北大人都是一种鞭策,也说明了北大之所以为北大。北大从诞 生之日起,就与国家的命运始终紧密相连。从 1898 年到现在,在中华民族解放和振兴的历 史上几乎所有的重大事件,北大人都没有缺席。为了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伟大复兴,北大人 前赴后继, 献出了智慧、 心血乃至生命。 这在世界大学发展史上也是鲜见而独特的历史贡献。 今天在座的各位同学, 在北大求学的这几年时间里, 都亲身经历了许多历史性的大事件, 对中国的和平崛起应该有着最切身的体会。 我们遭遇了罕见的大灾难, 但是灾难中我们所表 现出来的应变能力和民族凝聚力是惊人的; 我们举办了一届无与伦比的奥运会, 就在大家现 在所在的这个体育场里,国歌一次又一次地奏响,很多同学亲自参与了奥运志愿服务,你们 自信的微笑,你们所展现出来的高素质,让全世界的媒体都给予了毫不吝惜的赞美;我们还 正在经历一场百年难遇的全球金融危机, 但是就在这场危机中, 中国的国际地位变得更加举 足轻重。 可以说, 中国的崛起已经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遏的历史趋势。 国运兴, 教育兴, 北大兴。 北大只有把自己的发展深深融入到国家发展的战略体系之中, 始终牢记我们工作的意义是什 么、目的是什么、动力是什么、依靠是什么,才能够实现一百多年来几代北大人的一流大学 之梦。 北大曾经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 未来还应该继续成为推 动中国现代化的强大动力源泉,我想,只要我们做出了这样的历史性贡献,那就可以当之无 愧地说,北大是世界第一流的。 北大的发展,离不开服务国家战略;我们每一位同学的发展,同样要把服务国家战略作 为立足点和着眼点。在这里,我想给大家举一些校友的例子,也给大家提出三点希望: 第一,希望同学们培养战略的眼光,站得高一些,看得远一些,把个人的发展融入国家 的发展。 我们北京大学物理系 1949 届的毕业生、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称为“中国氢 弹之父”的于敏院士,由于种种原因,之前并没有出过国,但是这完全没有妨碍他站到了世 界科技的高峰, 因为他很早就看准了核物理这个学科发展的大方向, 也看准了国家发展核技 术的大方向。 彭桓武院士曾经讲, “于敏的工作完全是靠自己,没有老师,因为国内当时没有人会原 子核理论。他是开创性的。 ”钱三强院士也认为,正是于敏的工作, “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 的空白” 。于敏院士自己曾经讲过一段话,他说: “一个现代化的国家没有自己的核力量,就 不能有真正的独立。面对这样庞大的题目,我不能有另一种选择。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 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 ” 历史已经记住了于敏,记住了这位毕业于 60 年前的北大人,因为他用自己的智慧放射 出了灼热的能量和耀眼的光芒, 他把自己的名字和国家的强盛联系在了一起, 所以他的名字 将永恒。 我们再看王选院士、徐光宪院士,这两位国家科学技术最高奖的获得者,他们在选择科 研方向、 人生方向的时候, 也都具有了不起的眼光。 国家发展最需要什么, 他们就选择什么。 他们从来不会问国家能为自己做些什么,而是问自己能为国家做些什么。 这样的道路,一定是成功的道路。 第二, 希望同学们牢固地树立服务人民意识, 扎根到人民群众之中, 时时刻刻不要忘本。 北大的学生无疑是众多优秀青年的代表。 同学们在北大接受了中国最好的教育, 通过进 一步地努力,将来应该成为社会的精英。而所谓的精英,就是要能够给大家引领方向。德国 大哲学家费希特在《论学者的使命》中曾经说,一个社会中的知识精英, “他的进步决定着 人类发展的一切其他领域的进步;他应该永远走在其他领域的前头,以便为他们开辟道路, 研究这条道路,引导他们沿着这条道路前进。 ” 北大的学生应该有这样的使命感和勇气, 如果北大的学生都不敢为天下先, 那我们还能 有多少朝气?但与此同时,我希望大家在仰望天空的时候,同时要关注脚下的大地。始终不 要忘记,既着眼于长远,又要立足于现实,在任何时候,都要以国家、人民的利益为根本。 老北大的校门口挂着一块牌子,写着“学堂重地,闲人免进” 。后来蔡元培先生来当北 大校长,就把这块牌子取掉了,他主持开办了“平民夜校” ,要北大的教授和学生利用晚上 的时间,为北大的校工上课。 “平民夜校”今天仍然还在开办,就是工会、团委、教育学院 几家联合办的“平民学校” 。在座的很多同学曾在这个学校里担任志愿者,我感谢你们。我 希望,将来你们到了社会上,能够继续多做这样实实在在的事情,不要太“小资” ,不要浮 躁,要深入基层,关心时势,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要把党和国家的需要和老百姓的 疾苦当成是北大人自己的事情。 比尔?盖茨在哈佛大学 2007 年的毕业典礼上讲过一段话,我印象非常深刻,他说: “人 类的最大进步并不体现在发现和发明上, 而是如何利用它们来消除不平等。 不管通过何种方 式,民主、公共教育、医疗保健、或者是经济合作,消除不平等才是人类的最大成就。 ”我 也想把这段话送给今年毕业的各位同学,我希望你们为了促进中国社会的进步、繁荣、和谐 和稳定,作出北大人应有的贡献。 第三,希望同学们在高扬理想主义的同时,也发扬为人老实、作风朴实、学习踏实、工 作务实的求实精神。 北大的学生总是充满激情的,我们这所大学,也是中国“理想主义者的精神家园” 。我 始终都相信,理想主义者在推动国家社会的进步方面,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将来大家到了 社会上摸爬滚打,也许会磨去许多棱角,但是,北大人特有的那种理想主义的气质,应该永 远保持。 高扬理想主义,并不是要高调做人、高声说话、眼高手低。我在学校外面,常常听到别 人夸奖北大学生如何如何了不起,这个时候,我既感到骄傲,又有些担心,担心大家浮躁, 我希望同学们为人低调、老实,以诚待人,不要虚情假意;要保持朴实作风,不事张扬,为 国家为社会为老百姓做实事,不沾染浮华的习气;要继续学习,崇尚科学,认真读书,勤于 实践,大胆探索,要真正做到专业基础好,学问有功力,工作有方法,行为得拥护。 我知道有一些同学, 可能就业的情况与自己的期望值差距比较大, 我要告诉大家的是不 要气馁,要受得住磨练,我相信,真正的北大人,一定能够从最基层、最平凡的岗位干出不 平凡的业绩。 我也很高兴地了解到,今年毕业的同学中,有不少选择去了西部、去农村、去国家重点 行业和骨干企业。胡春华校友和吴奇修校友的事迹,大家都非常熟悉了,我希望大家以他们 为榜样,一点一滴去积累,一步一步去奋斗,实实在在地建功立业。 同学们! 今天,各位正站在一个历史的关键点上。我们国家的经济已经持续三十年高速发展,政 治稳定,社会保持着充分的活力,这是中国历史所罕见的盛世。国家的崛起,已经为你们提 供了人生最好的舞台。美好的画卷,正待你们用青春的力量尽情地去书写!我希望你们,把 握机遇,再创辉煌,让你们的人生在服务国家战略,为人民谋福祉的过程中熠熠生辉!我相 信大家,祝福大家,母校将永远关注、支持你们! 【陈吉宁】 (清华大学校长)看别样的风景──在 2012 年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讲 话亲爱的同学们:今天的典礼标志着你们圆满完成了本科学业,即将开始新的人生航程。很荣幸,你们是我作为校长送 走的第一届毕业生。几年来,我和老师们看着你们跟随奥运的脚印来到清华,看着你们在军训基地列队踢 正步、站着吃馒头,以及最近传到网上各种“卖萌”的毕业照;听过你们 24 号方阵通过天安门时响亮的口 号,听过你们百年校庆志愿者热情的讲解,以及“马杯”赛场上奋力的呐喊;记得你们在“微积分”课堂 上紧蹙的眉头,记得你们赶去听文化素质讲座一路飞奔的身影,以及北门外翅香园关闭时的留念――转眼 间,就到了你们毕业的时节。大学是最值得铭记的青春时光,你们在这里洒下了汗水和泪水,留下了友情 和爱情,种下了梦想和希望。今天,你们毕业了!我代表全校教职员工对你们、对你们的家人,表示最衷 心、最热烈的祝贺!同学们,毕业是一个充满怀念,满载祝福、嘱托和期望的时刻,但今天我只想在这里和你们分享两个 我最近读到的故事。第一个是关于杨振宁先生的故事。1946 年,杨先生在芝加哥大学读研,那时研究生都很穷,有一次他 在报纸上看到一则填写纵横字谜的广告,最高可以拿到 5 万美元奖金。当时参加比赛的多是家庭主妇,他 想自己总比家庭主妇强,于是就和几个同学报了名。果然,两个月后主办单位来信,祝贺他们得到了最高 分,但还有一组人跟他们的分数一样,所以要再填一个难度更大的字谜一决胜负。于是他们开始分工合作, 杨先生的任务是把韦伯大字典里所有五个字母的单词都列出来。为此,他到图书馆通宵查字典,到早上五 六点钟的时候,实在累得不行,想回去睡一觉。从图书馆出来的时候,看到地上有份《纽约时报》,大标 题写着《汤川秀树获得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一下子猛然惊醒,责问自己“杨振宁,你在做什么?” 此后,杨先生一直专注于物理学的研究,并成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我讲的第二个故事来自于《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是关于当今美国乃至全球 IT 界最有影响的企业家 之一皮特?泰尔。年轻时,泰尔为能进入斯坦福大学而展开竞争,接着为取得在斯坦福法学院学习的机会而 竞争。在这些竞争中,泰尔都取得了成功。所以毕业后,他理所当然地想要通过竞争,成为联邦最高法院 的书记员。但是这一次,他失败了。这次失败促使他放弃了成为书记员的最初设想,走出法律圈,成立了 贝宝(PayPal)公司,后来又成为包括脸谱网(Facebook)在内的多家知名高科技公司的最早投资人之一。 之后曾有人问他:“没有进入最高法院,你是否暗自庆幸?”这个问题让泰尔陷入沉思。他发现,人们总 是认为竞争中的优胜者能够脱颖而出,但是,在使自己变得更有竞争力的过程中,人们有时会错把最难达 成的目标看成是最有价值的目标,把激烈的竞争看成是价值的代名词。他认为,我们并不应该只是满足于 成为一个成功的竞争者,而应当努力成为一个出色的垄断者。因为在某个已有很多人从事、并且范式成熟 的领域努力工作,你可能比别人做得稍好,但相比之下,开拓一片新的天地并完全掌控它,会更有价值。 在这个全新的领域,你能对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同学们,在追求理想的抉择中,这两个故事给我们的启迪似乎相互矛盾,在利益或挫折面前,是坚守 还是另寻它径?我想这取决于我们如何认识理想。坚持人生的理想通常并不仅仅是学会如何放弃眼前的利 益。一个人的理想也往往不是一个可以清晰描述的宏大的目标,它更应该是一种对人生价值的执着追求、 对有真正意义的高尚生活的追求。我相信,你们作为一名清华学生,有战胜懈怠的毅力,有走出彷徨的智 慧,也有耐得住寂寞的情怀,但你们更需要的是不唯众、不跟风,不在意在普通的道路上是否比别人走得 更快,而是具有从容地行走在无人知晓的荒原上的勇气。因为只有这样,你们才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风景。同学们,你们这一届在清华有一个特定的称号,叫做八字班。在清华的历史上,八字班向来是人才辈 出,比如 1918 级的经济学家陈岱孙,28 级的语言学家吴宗济,38 级的空间技术专家王希季,48 级的数学 家丁石孙,58 级的核材料与核燃料专家陈念念,78 级的微波专家刘国治,以及 88 级的玉柴集团总经理李 汉阳,等等。我前面提到的杨振宁先生,他是 1938 年入学的,正好也是八字班,今年是他 90 华诞,与你 们一样也是“90 后”。同学们,我相信,你们一定会像你们的学长一样,成为清华为之骄傲的八字班,随着时间的流逝,清 华的底蕴终究会在你们身上慢慢发酵,不甘于平凡的基因终究会让你们理解什么是“自强不息、厚德载 物”。我相信,理想高处的风景会时刻引领着你们,让你们不畏眼前的浮云、不乱脚下的步伐;而你们对 理想的选择和坚守,不仅会决定你们人生的高度,也终究会让你们在苍茫的现实中看到更为辽阔的风景。 我相信,在你们看到别样风景的时刻,回味的不止是“舌尖上的清华”,回想的不止是教室的安静和操场 的热闹,回忆的也不止是幽美的荷塘和白发的先生。那一刻,太阳初出时,首先照耀的将是山顶的你们; 那一刻,你们也是很多人眼中别样的风景。清华憧憬着你的憧憬!愿你们在理想的追求中收获一生的快乐和幸福!谢谢大家! 【顾秉林】 (清华大学前校长)独立思考 善于作为──在 2011 年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 上的讲话同学们、老师们: 百年校庆的喜庆气氛还在清华园萦绕,我们又迎来了百年华诞后的首届本科生毕业典礼。经过四年的 学习,同学们顺利完成了学业。在此,请允许我向大家致以衷心的祝贺──你们毕业啦!同时,也向关爱同 学们成长的各位老师和家长道一声──你们辛苦啦! 大学的时光似乎转瞬即逝。此时此刻,大家有学业已成的欢乐与欣喜,也难免有同窗离别的惆怅与伤 感;有走向未来的憧憬与忐忑,大概也有回顾过去的留恋与不舍。或许你们还在感叹文科图书馆的舒适便 利,或是怀念“名厨进清华”带来的四方美味;或许你们还能记起入学时与家人在校园里的合影,而今天却 穿上学士服,犹豫着究竟要摆一个什么样的雷人造型。 而在我的眼中,你们爱真理,也爱生活;爱自己,也爱公益;爱机械制图,也爱引体向上……没有什 么畏惧与不可能,你们是阳光的 7 字班! 我记得你们在汶川地震后的献血长龙,记得你们在奥运志愿服务中的忙碌身影,记得你们在国庆游行 时喊出“祖国万岁,清华加油”,也记得百年校庆时用我的名字在人人网上写下“清华,生日快乐”,引来无数 的转载和回复……有的同学说,7 字班是最幸福的一届,因为经历了这么多的国家大事和学校大事。而我 想说,你们不仅经历了这些大事,更在这些大事中奉献了智慧、付出了辛劳、得到了锻炼和成长。我更为 你们感到骄傲! 当然我也知道,学校一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比如校园建设中的噪音、尘土和交通不便等,给大家带 来了困扰,网络收费和宿舍搬迁也有令大家不满意的地方。我觉得,同学们的批评和意见,是出于对学校 的爱护和理解。学校领导和各部门都会以虚心的态度去反思、以负责的行动去改进。在此,我要衷心感谢 你们的包容与热爱,学校也一定会与同学们一起,把清华建设得更加美好。 作为在清华学习工作了 46 年的一个“老清华人”,我能清晰地感到你们这一代人的不同特点。与我们那 个时代相比,你们知识更丰富,视野更开阔,思维活跃,多才多艺,也更加敢于展示个性、表达想法。我 由衷地赞赏你们的这些品质,也因此愿意对你们寄予更多的期待。所以,在这告别的时候,我还想与你们 分享一点我的体会,两句话八个字,希望能够对你们的未来有所帮助。 第一,独立思考。从陈寅恪先生倡导“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到蒋南翔校长坚持“不惟书,不惟上, 不惟他,不惟洋,只惟实”,清华传统的深处,始终蕴含着实事求是、独立思考的精神。无论是在学术研究 中,还是在社会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情况需要我们去分析、去判断、去决定。比如毕业时面临的选择,是 读研,还是工作?是出国,还是留下?是到企业,还是去政府?是选择这个行业,还是那个行业?实际上, 如果没有真正独立深刻的思考,就难以作出正确的决断,将来在研究和工作中也难以有真正的创见,更难 以形成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深刻认识。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见异思迁,只会失去自己前进的方向。 看到同学们毕业,不禁使我想起 40 多年前我在清华的情景。我是 1965 年进入清华学习的,刚入学 9 个月“文革”就开始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完全被打乱,但我和一些同学依然坚持学习。书本被扔到垃圾箱里, 就半夜打着手电去偷偷捡回来;学校呆不下去,就背起课本回家自学。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相信这样一 个朴素的道理: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才能成为有用之才。所以我常说,人要“循常理,不跟风”,就是要 有自己的思考、认识和坚持。我觉得,这是人在一生中有所成就的重要基础。 第二,善于作为。中国社会正处在快速发展和变革当中,方方面面的不完善、不合理乃至不公平会有 很多。这些也常常对同学们的成长带来困扰,造成影响。所以大家有时会抱怨、会批评、会发牢骚,这是 难免的,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我想提醒大家的是,仅仅有抱怨和批评还远远不够,更不能因此嘲笑和怀疑 一切,而要善于从复杂的局面中找到解决问题、改变现实的道路。 我们要有批判,更要有建设;要有质疑,更要有行动;要有想法,更要有办法。我们不是旁观者,不 是过客,我们有责任为社会的进步作出自己的一份努力。很多时候,真正去做成一件事情,比仅仅去批评 它要困难得多。不仅有外部的阻碍,还有自己内心的动摇。要克服这一切,需要我们有坚韧与智慧,付出 辛勤和汗水。而这才是清华人的底色!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不负国家和人民的期望,“成为可堪大用、 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材”。 同学们,清华过去百年的巨大荣誉,来自于 17 万名毕业生在各行各业取得的成就;而清华新百年的荣 光,正寄托在包括你们在内的新一代清华人身上。站在新百年的台阶上,在大家即将踏上新的征途之际, 我希望大家能够记住这八个字──独立思考、 善于作为, 并衷心期望各位同学在事业成功的同时, 志趣高尚、 身心活泼、家庭幸福,拥有更加充实丰盈的人生! 谢谢大家! 坚定信念 持之以恒 团结协作──在清华大学 2010 年春季研究生毕 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讲话同学们、老师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 2010 年春季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首先,请允 许我代表学校,向各位即将毕业的研究生同学,致以最热烈的祝贺!向悉心指导你们成长成 才的全体导师,以及为研究生培养工作做出贡献的广大教职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关注 清华建设发展、全力支持你们学习的家长和亲属,表示亲切的问候! 同学们在清华园生活的这几年中,共同经历和参与了许多难忘的活动。从北京奥运,到 六十周年国庆;从课堂学习,到科研实践;从国际交流,到大师讲坛??几年来,大家既受 到清华的教育和熏陶,也为清华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今天的毕业典礼之后,你们中的绝大多数将走上工作岗位。汉语中, “毕业”的意思是 学业圆满结束;而在英语中, “毕业典礼”(Commencement)还包含“开始”的意思。可以说, 毕业是终点,更是起点。如何迈出人生这新的一步,我想给大家讲一位我们身边的清华人的 故事。 上世纪八十年代,世界上出现了循环流化床技术,这是一种煤的洁净燃烧技术。它首先 在欧洲转化成了产品, 并向我国出售。 我国很想把相关技术也引进过来, 但对方的回答是 “我 们只卖苹果不卖树” ,这句话深深地刺痛了一位清华人。他从此开始潜心研究,经过二十年 的艰苦努力, 终于提出了一套完全自主创新的循环流化床燃烧理论体系和设计体系, 并付诸 产业实践,被公认为世界领先,不仅在国内应用,而且出口到国际市场。这位清华人就是刚 刚荣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我校热能系岳光溪教授。 我想,岳老师的经历,能够给大家很多启发: 第一, 坚定信念。 为什么岳光溪教授能够二十年如一日坚持奋斗在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 研发的第一线?他的理由很简单:就是国家急需,而国外技术封锁,我们必须开发具有自主 产权的先进技术。 这就是信念! 刚才董瀚校友也强调了自主创新是时代赋予大家的历史使命。 我想,勇担重任,致力创新,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发挥中坚作用──这应当成为每一位清华毕 业生的自觉信念。 第二,持之以恒。岳光溪教授的事例生动地告诉我们,没有师生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没 有无数个日夜的艰苦奋战,就不会有今天丰硕的成果。诚然,当前社会风气比较浮躁,但清 华人要沉得住气。认定的事情,就要能够甘于寂寞,有“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和气度。不计 较一时得失,而要“风物长宜放眼量” ,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做成大事。 第三,团结协作。岳光溪教授在总结成功经验时,特别强调了与产业界的团队合作。在 知识越来越丰富和复杂,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的今天,要有所成就需要更多地交流合作。各 位同学在今后工作中,应特别注意培养大局意识和协作精神。既谦虚审慎,又开放进取;既 有独立担当,又能团结协作。在共同发展中脱颖而出,实现个人更大的进步。 再过一年多的时间,清华就将迎来百年华诞,衷心欢迎同学们届时重返母校。让我们共 同回顾母校走过的百年历程,共同展望清华新的百年。也衷心期望大家在各自的道路上,志 存高远,脚踏实地,做好今日平凡之事,成就未来栋梁之才! 同学们,虎年即将到来。我在这里给大家拜个早年!预祝大家新春愉快、阖家幸福、身 体健康、事业有成, “气吞万里如虎” ! 谢谢! 【胡海岩】 (北京理工大学校长)愿大学精神永远伴随自豪的北理工人――在 2011 年北京理工大学本 科生毕业典礼上的演讲老师们,同学们: 首先,我代表学校领导和全校师生员工,祝贺 2011 届本科生与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 祝贺你们即将踏上新的人生旅途! 与此同时, 让我们共同感谢为你们成长而辛勤工作的全校 教职员工! 看到同学们风华正茂、豪情满怀,我思绪万千。四年前的夏天,我与 2007 级本科生几 乎同时来到北京理工大学这所具有光荣传统和辉煌成就的著名学府。 那时, 我和同学们拥有 同样的心情:自豪。自豪的是我们拥有了一个光荣的名字“北理工人” ,自豪的是我们的肩 上多了一份使命和责任。四年来,我们共同见证了学校日新月异的变化,共同分享了建校 70 周年的喜悦,共同凝练了“德以明理、学以精工”的校训,共同秉承着具有我校特色的 大学精神。 在同学们即将毕业之际,作为校长和学长,我要深深地祝福你们,并向同学们提出三点 希望,愿你们永远秉承大学精神。 一、秉承大学精神,志存高远、追求卓越 记得在 2007 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我向大家提出了三个问题,并期待四年后的毕业典 礼上能够得到同学们的答案。 这三个问题是: 读大学的目的是什么?如何安排好大学的学习 生活?怎样用学校的优良传统和办学理念指导自身的成长? 带着期待和关注, 我在 2008 年初参加了信息与电子学院
班的德育答辩开题报 告会,不久前又参加了这个班毕业前的德育答辩会。四年来,这个班荣获北京市“先锋杯” 优秀团支部,连续三年被评为校级优良学风班,先后有 17 人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励。 全班 28 人均获得学士学位, 其中 17 人保送或考取研究生, 另有 4 人将赴海外著名大学深造。 在德育答辩会上, 凭借优秀素质和突出学业被香港中文大学录取的吕春良同学、 获得我校直 接攻读博士学位资格并用英语出色完成德育答辩的张新禹同学等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 象。 我很高兴地看到,以这个班级为代表的北理工学子在大学精神的指引下,努力学习、克 服困难、完善自我、追求卓越。你们成功培养了独立思考能力;你们勇于面对机遇和挑战; 你们树立远大理想,以国家富强、民族兴旺为己任。因此,我可以自豪地说:同学们对我四 年前提出的问题给出了满意答案! 希望同学们在迈向新征途伊始能继续树立远大目标,开拓创新、追求卓越,在各自的学 习和工作岗位上取得骄人的成绩。 愿志存高远、 追求卓越的大学精神永远伴随自豪的北理工 人。 二、秉承大学精神,明理精工、求真务实 在同学们毕业之际,让我们再次重温校训: “德以明理、学以精工” ;让我们永远牢记徐 特立老院长的教诲: “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 。胸怀大志之人必备探索求是之才,必存求真 务实之风。希望同学们在未来的道路上多探索、多实践、踏实做事,认真做人。 在这方面,我校许多优秀教师为同学们树立了榜样。今天,我特别向同学们介绍我校材 料学院的王富耻教授。 王教授长期从事军用金属材料和工艺研究, 是我国该领域的著名学者。 在大学精神的指引下,他追求和探索客观真理,对待学术一丝不苟,对待工作踏实认真。近 年来,他领导团队在新型穿甲材料、耐高温涂层工艺等方面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解决了武 器装备研制中的难题, 连续两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 他因高尚的师德和突出的业绩当选为 北京市优秀党员、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他带领的团队获得了国防科技创 新团队、北京市教育先锋等称号。尤为难得的是,今年他领导的实验室被国家批准为国防科 技重点实验室,实现了我校在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上的重大突破。 德才双馨、严谨治学,这是王富耻教授周围的同事和学生对他的普遍评价。我相信,以 王富耻教授为代表的我校教师明理精工、 求真务实的精神将时刻激励着同学们。 在未来的征 途上, 希望你们 “求真的探索再深入一些、 求实的脚步再踏实一些、 求是的态度再认真一些” 。 愿明理精工、求真务实的大学精神永远伴随自豪的北理工人。 三、秉承大学精神,感恩回报、奉献社会 同学们,你们即将告别师长,话别同窗。 “饮水思源,常念教诲之恩” 。同学们在自由翱 翔、争取更高飞跃的同时,应牢记国家与学校的培育之恩,牢记父母与老师的良苦用心。希 望同学们常怀感恩回报之心, 担负起奉献社会的重任,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今天出席毕业典礼的“漫步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张文东校友为同学们 树立了感恩回报、奉献社会的榜样。张文东校友 1992 年毕业于我校车辆工程专业,获工学 硕士。毕业后不久,他设计、制造出国内最早的木质高性能有源音箱,1996 年与合作伙伴 创建“漫步者”公司。如今, “漫步者”不仅已成为国内电器行业的著名品牌,而且成为在 国际化推广中成功的民族品牌。身为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张文东校友一直倡导“企业家精 神” 。他认为:企业家显著不同于商人,企业家在领导企业前进的同时,要肩负起重要的社 会责任。人的一生应该追求“人生价值” ,不在于自己取得了多少,而在于给你所曾经生活 的世界留下些什么。 以张文东董事长为代表的一批企业家校友在大学精神的激励和引领下, 追求理想、 努力 拼搏。他们在心系母校建设的同时,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报效国家。希望同学们学习校友们 的爱国爱校精神,牢记母校的重托、国家的培养和社会的关爱,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回 报学校,回报社会!愿感恩回报、奉献社会的大学精神永远伴随自豪的北理工人。 同学们,明天你们即将启动新的航程。从此,当你再次聆听母校的名字时,你将倍加感 动。从此,母校将亲切地称呼你为“校友” 。你们是母校永远的思念和牵挂,母校将永远是 你们事业的坚强后盾。希望同学们能够继续关心母校的建设和发展,支持母校,宣传母校, 尽自己的力量为北京理工大学早日成为世界一流理工大学贡献力量。 最后,我用同学们喜爱的“凡客体”向大家作赠言: 爱学习,爱思考, 爱求实,爱创新, 爱明理,爱精工; 爱展翅高飞的雄鹰,也爱口衔橄榄枝的白鸽,更爱从延安宝塔山下走来的母校。 我不是青涩学生,也不是天之骄子,更不是谁的克隆,我是新时期秉承大学精神的自豪 的北理工人! 知识报国、感恩于家、责任在天下――在北京理工大学 2010 届本科 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老师们,同学们: 首先,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祝贺 2010 届本科生顺利完成学业,祝贺同学们即将踏上新 的人生旅途! “寒窗苦读,几分耕耘,几分收获;胸怀理想,几分信念,几分成就” 。我欣喜地看到, 经过四年的大学生活,同学们的综合素质显著提高,对自己的未来人生有了独立思考,具备 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同学们在苦读求索中度过了难忘的青春岁月,在 师长引导下感受了丰富的大学文化。在同学们即将毕业时,对大学文化的感受会更真切;日 后回忆大学生活时,对大学文化的感受会更深入。因此,在送别同学们之际,我想和大家交 流对北京理工大学特有文化的感受,尤其是对大学文化精髓―大学精神的感受。 学者们认为, 大学精神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 包括大学 特有的创造精神、批判精神、社会关怀精神。在北京理工大学,大学精神蕴含着什么呢?我 观察了许多杰出校友, 接触了许多优秀师生, 从他们身上体会到的是 “知识报国, 感恩于家, 责任在天下” 。今天,我想以此作为对同学们的三条祝福和期望,与大家共勉。 一、探求真知、学以致用,实现知识报国之志 读大学在于求知解惑,在于学以致用,在于实现远大志向。知识报国是历代中国优秀知 识分子的远大志向。从延安自然科学院时期起,70 年来一批批具有远大志向的青年学子聚 集到我校接受教育,又从这里走向社会,经过历练而成为国家栋梁。在我校近 16 万名校友 中,有李鹏委员长,曾庆红副主席,叶选平副主席等著名政治家;有我国第一艘核潜艇总设 计师彭士禄院士等老一辈著名科学家和工程师, 有我国第一部天基雷达总设计师吴一戎院士 等杰出青年科技领军人才、企业家。他们志存高远,学以致用,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为我们 树立了知识报国的榜样。 最近,每当我脑海中闪现这些优秀校友的风采,就会联想到在天安门广场参加国庆 60 周年观礼的情景。 30 个雄壮的武器装备方阵, 那 凝聚了几代北理工师生和校友的重大贡献。 特别当空警 2000 率领空中第一方阵飞过天安门时,国人倍感振奋,世界刮目相看。它的总 设计师就是我校 1961 届杰出校友,中国预警机技术奠基人王小谟院士。王小谟校友在近 50 年的科研工作中,将自己的专业知识转化成为报效祖国、献身国防的强大力量。他主持设计 并研制了多种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雷达, 尤其在三坐标雷达和低空雷达方面卓有建树。 他是 我国最早探索和开拓预警机技术的专家,在空警 2000 的设计和研制中,他带领团队创造性 地提出了雷达三面阵布局等关键技术, 使我国大型预警机性能跃居世界先进行列。 他曾动情 地告诉我们: “在一生中最关键的时刻,总是在母校积累的点点滴滴知识指引着我;我愿为 国家付出自己最大的努力” 。 同学们,大学精神倡导树立知识报国的志向,勇于探求真知,乐于创造未来。希望你们 能像王小谟院士等杰出校友那样,探求真知,学以致用,知识报国,在各自的岗位上取得骄 人业绩,成长为国家栋梁。 二、人格完美、仁爱谦和,牢记感恩于家之情 读大学在于塑造人格,在于陶冶情操,在于培育仁爱谦和之心。同学们生长在一个充满 竞争的社会,即将走向一个激烈竞争的社会。面对竞争和挑战,同学们应该塑造完美人格, 依然追求仁爱之心。 几天前, 九位藏族毕业生到我办公室敬献哈达, 表达对学校的感激之情, 使我深受感动。我告诉同学们,大家应该感激自己广义的“家” 。这个“家”小到家庭、大 到国家,包括了父母、亲友、老师、同学,包括了一切帮助支持过自己的人,进而把感激之 情上升为大爱。 谈到爱心,我校有一位被广大师生所熟知的退休教师―光电学院张忠廉教授。他 1960 年毕业于我校无线电技术专业,曾长期致力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学生。退休后,他仍割舍不 下对教育事业和人才培养工作的热爱, 亲手建立起光电创新教育实验基地, 为培养学生的实 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每天按时到教育实验基地工作,常常工作到深夜 12 点。要问张忠廉教授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工作是为了什么,那就是:他热爱自己的母校北京 理工大学,热爱北京理工大学的学生,看到学生的成功就会感到无比快乐。张忠廉教授正是 以这种“对学校情真意切,对学子仁爱谦和”的精神,帮助和指导学生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 成功,自己也从中体会到无比的喜悦。 同学们,大学精神倡导大气,大气之首便是大爱和真情。做大事之人必有大爱,成大事 之人必有真情。 希望你们能永远感激教育你们的老师、 为你们服务的职工、 相互帮助的同学, 更要感激养育你们的父母、培育你们的祖国。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希望同学们能像张忠廉 教授等杰出校友那样,秉承真情和感恩,并把这感激之情上升为对祖国的大爱,对人民的真 情,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 三、胸怀若谷、放眼未来,承载兴盛天下之责 读大学在于开阔视野,在于关心未来,在于承载兴盛天下之责任。在北京理工大学的精 神中,充满着“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迈。正所谓好青年顶天立地,好青 年志在四方,好青年承天下之兴亡。 今天出席毕业典礼的我校杰出校友、 云南省昭通市市长王敏正为同学们树立了担天下兴 亡的榜样。王敏正是我校工业管理系 1984 届毕业生,曾在瑞典管理学院、新加坡南洋理工 大学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等世界名校学习和进修。 他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国务院机关工作, 从 事宏观经济、经济体制改革等研究工作。1993 年,他主动奔赴基层工作,扎根到祖国西南 边陲。 他因学习和工作经历而具备开阔的国际视野和深厚的经济理论, 到基层工作后则努力 将所学知识与工作实践相结合, 很快成长为一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学者型领导。 担任市长 以来, 他根据云南昭通的市情, 探索科学发展之路, 大力抓好交通基础建设、 产业开发、 节 能减排,使云南昭通的综合实力迅速提升,市强民富,山清水秀,他因此而当选为“2009 中国节能减排 20 佳市长” 。 同学们,大学精神倡导胸怀国家大事,关心人类未来,富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希望你 们牢记母校的重托、国家的培养和社会的关爱,像王敏正市长等杰出校友那样,做到顶天立 地,志在四方,承天下之兴亡! 同学们, 母校即将迎来七十华诞。 你们再回家时, 母校将亲切的称呼你们为 “校友” 希 。 望同学们能够继续关心母校的建设和发展,支持母校、宣传母校,尽自己的力量为母校早日 成为特色鲜明、理工为主的世界一流大学贡献力量。母校永远支持你们、欢迎你们、祝福你 们! 最后,衷心祝愿同学们身体健康、生活愉快,在今后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大展宏图!谢 谢大家! 【林金桐】 (北京邮电大学前任校长)“诚者,天之道也”――在 2004 年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三个母亲――在 1999 年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演讲同学们: 我们每个人都有三个母亲:一个是生育你的妈妈,另一个是教育你的学校,再一个是培 育你的祖国。 多少年以前,当你的第一个母亲把你交给第二个母亲,这叫做上学;多少年以后,当你 的第二个母亲把你交给第三个母亲,这就是毕业。 你会一辈子依恋你的第一个母亲, 哪怕她拥有的只是贫寒的家庭; 你会一辈子怀念你的 第二个母亲,哪怕校园里发生的故事并不尽如人意;你也会一辈子依靠你的第三个母亲,哪 怕她现在还很不富裕。 1995 年 9 月 17 日,世界银行公布统计国家财富的新办法,把国家财富分为三类:人力 资源、物质资产和自然资源。我希望你们,第一批跨入新世纪的应届毕业研究生,记住中国 在 20 世纪在人均国家财富的排名榜上的位置:第 162。人均财富仅仅 6600 美元,是世界平 均水平的十三分之一,是排名第一国家的一百二十六分之一。 我没有研究过在统计中一个博士和一个文盲的价值究竟有怎样大的区别,但是我知道, 人力资源的价值计算与教育程度、营养水平、医疗保健条件相关联。这就是说培养了一个研 究生,就是创造了一笔财富。 我们没有选择母亲的自由,我们只有为母亲奉献的义务。因此,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 态环境;投身经济建设,增加物质资产,坚持终身学习,提高自身价值,就应该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志向远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