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上升路是靠和瓶邪上司瓶职场完结睡出来的吗

成本上升和用工荒的持续存在,高速公路项目部应如何应对?并对政府部门有什么建议?_百度知道
成本上升和用工荒的持续存在,高速公路项目部应如何应对?并对政府部门有什么建议?
人工费和材料费的增加对公司有哪些影响?
我有更好的答案
科学统筹,合理规划,提高效率,节约成本
采纳率:32%
我们要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农民工权利尤其是发展的角度来审视“用工荒”。第一,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减小宏观经济动荡和形势,改变对用工问题的消极影响。同时完善相关部门监管、社会舆论监督、法律监督等多元化的监督体制。对于企业在用人方面的违规违法行为进行严肃处理,从重处罚。第二,企业要抓住机遇,率先完成产业结构转型,提高附加值,改变“价廉”的老套策略。规范用工行为,提高工人的薪酬待遇,保障农民工的基本权利。
我一直认为中国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用工荒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老公职场不得意,这一招让老公一路上升...
老公在一个副主任岗位已经十几年没有变过了,在职场的失意变成了回家对我的大吵大闹,嫌我一副不爱打扮整天在家邋里邋遢的样子,还说带我出去就是丢他的人。几十年的感情慢慢的被生活中的柴米油盐所磨灭,要不是为了孩子,我真想和他离婚算了!
上次朋友聚会,一个朋友说她心买了一个挂烫机,每天帮老公的衣服都熨烫得像新的一样,她老公也在单位得到了领导的器重,她老公回来高兴得不得了,两个人的感情又像以前如胶似漆。
为了让自家老公也能更上一层楼,我也找闺蜜赶快了一台一样的平烫挂烫一体机。
好美特的这款电熨斗特别之处在于它是挂烫平烫一体机。机身主要为白色,清新而简约的风格。这款挂烫机拥有六项国家专利技术,令熨衣服更为智能。独特的二次加热雾化技术,能够让蒸汽充沛的时候,增压蒸汽量使得细腻的蒸汽养护衣服纤维,而不损坏衣物。瞬间能够实现去皱,蒸汽干爽且不滴水。
好美特电熨斗的底板采用的是陶瓷底板,又可以实现平烫和挂烫,对于衣服的袖口和领口等细节部分,也可精准熨烫。在手柄上拥有好美特挂烫机的脉冲蒸汽开关,在使用脉冲蒸汽的过程中,只要用手通过手柄即可实现切换多种熨烫的模式。省去了不少的麻烦,操作起来也简单快捷。
没想到用了这台挂烫机之后,老公的仕途越来越顺利,同事们都在追问为什么他的衣服越来越新,每天都那么整洁,对我也越来越好,真高兴一台挂烫机解救了我们家的危机。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公务员的仕途上升路:绯色升迁最新章节_公务员的仕途上升路:绯色升迁无弹窗全文阅读 _ 166言情小说网
> 公务员的仕途上升路:绯色升迁
公务员的仕途上升路:绯色升迁作者:
公务员的仕途上升路:绯色升迁最新章节
最新章节:
【】【】【】公务员的仕途上升路:绯色升迁全文阅读
公务员的仕途上升路:绯色升迁相关小说:
公务员的仕途上升路:绯色升迁无弹窗阅读提示公务员的仕途上升路:绯色升迁
《公务员的仕途上升路:绯色升迁》故事提要
公务员的仕途上升路:绯色升迁是坐看云起写的都市生活类小说....
王梓明在亲眼目睹了妻子唐小梅的“出轨”后,心理发生了畸变。生活中,他恣意放纵自己,周旋于多名女性之间;官场里,他靠上了漂亮的女领导,走出了一条绯色升迁路......
166言情小说阅读网提供公务员的仕途上升路:绯色升迁无弹窗阅读环境,让书友在清静无干扰环境享受阅读乐趣,我们呼吁净化阅读空间—“无弹窗才是真阅读!”
我们坚持第一时间更新本书最新章节,如您发现本小说公务员的仕途上升路:绯色升迁最新章节,未及时更新,请通告我们,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很多读者对公务员的仕途上升路:绯色升迁全文阅读后,评论本书是部精彩脱俗,为了让作者坐看云起能写更多更好的新书,请您购买本书的VIP或公务员的仕途上升路:绯色升迁完本、全本、完结版实体小说,同时多多宣传和推荐本书,也是对作者的一种支持!
必需声明《公务员的仕途上升路:绯色升迁》书中文字情节内容纯属虚构,其表达观点仅代表作者坐看云起本人的观点,与166小说阅读网的立场无关。删除历史记录
 ----
相关平台红包
职场中最大的谎言是财务自由
作者:之家哥
摘要:网贷之家小编根据舆情频道的相关数据,精心整理的关于《职场中最大的谎言是财务自由》的相关文章10篇,希望对您的投资理财能有帮助。
《职场中最大的谎言是财务自由》 精选一心 里 有 束 光 · 眼 里 有 片 海拾遗物语为什么我们这个时代的中年危机那么严重?本文经公众号36氪(ID: wow36kr)授权转载,作者王海璐甩中年人包袱我们可以接管团队,但不可能接管一个老大。新部门的负责人开门见山地对方勇说。方勇是高德地图一个业务部门的负责人。他1年前被空降到高德的高管叫到了会议室,告诉他由于调整,他所负责的团队将要合并到另一个部门,并委婉地告诉他,他可以跟着一块过去。但新部门的负责人并不欢迎他。双方踢皮球。真实的情况是,他被架空了。他前下属们的工位依然围绕在他四周,只是再也不向他汇报了,他也不敢再主动亲近他们。作为一个成熟的职场人士,他认为这个时候有必要与他们保持距离。新的老板可能会对团队的忠诚度持有怀疑,你作为老板,不能给人挖坑。方勇说。方勇成了孤家寡人。混了一个月后,他主动辞职了。39岁那年,他成为了职场中失意的中年人。太错愕了。此前五年,他顺风顺水。在他34岁那年公司的年会上,老板成从武喝了点酒,雄心勃勃地举杯宣誓:我们的竞争对手不是四维图新,是百度,干掉百度。那几年移动互联网快速兴起,高德传统的车载业务正在被手机蚕食。成从武看到了手机地图的市场。百度和高德在手机地图市场交火时,两家公司互相挖人,作为经验丰富的业务人才,方勇成了这场战争的受益者。不断有猎头找他,开出高薪、高title。在两边的拉扯中,方勇的职级和待遇也水涨船高。2014年,高德地图开年的战略会上,成从武讲话讲了一半,突然出去接了个电话。回来的时候,他通知所有人:我们被阿里巴巴收购了。大家都很高兴,阿里是大盘子,互联网顶级了。我们成为阿里一员,每个人都觉得挺好的。方勇说。他也在这次并购中尝到了甜头。当时高德在纳斯达克的股价15、16美金,阿里按照21美金收购。高德退市,持有高德股票的管理层个人财富大涨。但并购带来的兴奋感还没持续多久,整合引发的人事震荡就来了。收购高德的4个月之后,阿里巴巴又收购了手机浏览器UC,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战争储备军火。随后,成从武退居特别顾问,2015年3月,陆兆禧正式传位给原UC CEO俞永福。方勇还记得,交接的那天,成从武说自己要撤了,俞永福穿着大短裤,站在一旁,精神奕奕。俞永福执掌高德之后,对高德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业务整合。阿里对于高德没有盈利诉求,因此一些传统的业务部门被解散掉,或是与其他部门合并。工作量不饱和的被压缩,各部门都开始减员。方勇原本以为凭他的资历,离开高德找下一份工作应该毫不费力,但这段失业的时间整整持续了8个月。期间有一些总监级的工作找到他,但方勇不愿意接受降职减薪,我说总监就不要跟我谈。这加剧了他找工作的难度。一方面,他已经超过了职场的黄金年龄;另一方面,越是高端的职位越不好找。坑比较少了。方勇说。在职场的跑道转换中,这是中年人的尴尬。这种人(中年人)是最容易被清洗出去的。你的性价比是下降的。戴尔亚太区前销售总监张思宏对36氪回忆,在他离开戴尔前一年,IT行业在互联网的冲击下整体开始不景气,本土电脑品牌崛起,分割了老牌外企的蛋糕。双重夹击下,戴尔公司在中国开始走下坡路。为了控制成本,他们组织了一次裁员。被裁掉的大部分是中年人,带领着一个规模不等的团队,他们的精力、学习能力已经不如年轻人,却是公司最昂贵的人事资产。一个40出头、在戴尔呆了8年的中层管理者,在被通知裁员后面无表情地询问赔偿金。为了体面,刻意表演着镇定。最后,这名员工还是没忍住,质问张思宏:你今天做的这些事,就没想到有一天也会发生在你身上吗?我能懂,但我也觉得很遗憾,他还没有参透这个游戏。张思宏说。他被委派了5%的裁员任务,而这位员工所在的部门中,他年龄最大,拿着除了经理外最高的薪酬。我也挣扎了半天,实在没办法。我不干掉他,我就会被干掉。张思宏说。在张思宏看来,大部分人到了中年,处于企业中层一个普通的管理岗,处境就会比较尴尬。他们往往无法适应公司的快速发展,在行业下沉、公司业务收缩,或是发生重大变动的时候,很容易被甩包袱出去。与十年前戴尔那个时代相比,如今职场里中年人的尴尬如出一辙。但不同的是,这个时代的行业更迭、风口变换要快得多。方勇感到后悔,2015年,滴滴曾经找过他,开出不错的职位和薪水,被他拒绝了。当时我没有任何离开的理由,我们做得蒸蒸日上,我怎么可能跑。搞得我非常被动。方勇说。方勇有时候觉得,是命运跟自己开了个玩笑。他离开高德之后,曾经跟乐视汽车、万达商业地产都谈到了比较深入的层面。结果乐视轰然倒塌,而万达,不久前刚刚卖掉了价值600多亿的商业地产。这个时代,个人的职场沉浮,会随着新公司新行业新业务的缺人风口而上升,但这个时代的变化超出以往,指不定什么时候风口就停了、寒冬来了、公司合并了、业务转型了。即使你目前一切顺利,但隐隐的,你不感到焦虑吗?36氪关于中年危机调查的回答职业倦怠、焦虑和转型当我们在这个时代谈论中年危机,我们在谈论什么?负责人张翀。第一次感到中年危机,也是35岁前夕。那个时候,他已经在银行工作了九年,职位只升了一级半。他发现很多公司的都截止到35岁,过了这个年龄,在一些岗位上的竞争力就下降了。他想离开银行,去互联网公司拼一拼,却又担心无法适应体制外的工作节奏。他知道,体制外的工作节奏有多快。在银行之前,张翀还曾在华为工作过2年。他还记得入职第一天,一位老员工带着他,去小卖部买了一个床垫,小时候坐仰卧起坐用的那一种,可以折成三折,加班的时候在工位下面铺开,躺倒就睡。张翀身高180cm,脚会露在垫子外面。IT行业不景气之后,张思宏从戴尔跳槽到了亚马逊,担任亚马逊(中国)负责客户维护的副总裁。这是张思宏外企职业生涯的巅峰。但不久张思宏认识到,在本土公司的夹击下,外企整体在中国市场都出现了严重的水土不服,包括亚马逊。其中的原因,张思宏认为一方面与外企自身有关:他们从不信任本土团队,不会把权力下放到本地市场。即便是大区的CEO,通常也只是负责销售的一个螺丝钉。这种公司之所以成功,取胜于有一个好的系统,而不是你个人的能力。张思宏说。另一方面,他认为也是由于外企的高姿态,无法应对中国互联网复杂的竞争格局。乐视危机爆发之前,46岁的张思宏从亚马逊跳到了乐视控股。那个时候,亚马逊在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份额已经下降到1%,张思宏认为外企真的不行了,他想去民企看一看其中的原因。张翀则跳槽到了京东。一些行业在下沉,另一些被催化成为新的行业风口,张翀是幸运的那个。就在张翀犹豫换工作的那两年,AI及兴起,他的研究领域数据分析,一夜间成为了整个互联网都在搭建的基础能力。张翀自己也被这个大潮起来,成了猎头抢夺的紧俏人才。毫无疑问,转换跑道会给人带来新的刺激和活力。跳到京东后,张翀感觉自己进入了职场的上升期。他管理着一个12个人的团队,每天的日程里排满了大大小小的会。只是从业务岗到管理者的角色转换,让他稍微感到有些不适应:你会觉得,我这一天除了开会,没干什么事啊。与银行相比,张翀认为互联网公司的竞争更加摆在明面上。在银行的时候,大家平时其乐融融,一到晋升,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而互联网公司,大家机会更多,虽然看起来竞争也更频繁,冲突更多。支付宝推出功能的前一天,京东金融抢先上线了类似的产品。这个产品,在内部是有多个不同的团队同时研发的。中国互联网公司,普遍存在着内部的良性竞争。不同的业务线同时开发一款产品,最后优胜劣汰,胜出者面向大众推广。对公司而言,我投了三、五份资源,最终出一份。哪怕比一个团队做只快了一天,也是有价值。因为抢在了同业的前面。张翀说。这有时也会牺牲掉一部分效率。张翀的团队有一次开发了一个用户画像的功能,走上线流程的时候,被另一个团队抢先推出去了。他从来没听说对方在做,猜想对方可能也不知道他在做,只是因为对方快了一步,他的工作就浪费了。但进入了互联网这种新行业、本土企业,焦虑并不会停止,并不等于happy ending。阿里巴巴的曾在公开课里讲过一个例子。一个曾经优秀的阿里铁军,在阿里巴巴上市之后,手里股权套现、财务自由了。之后,工作不再上心,表现大不如前,关心的事情变成了喝茶玩玉。即使经过了跟HR谈话、转岗之后,也没有进展。这对部分互联网业中层来说是个共通问题:人到中年,财务自由或者至少有车有房,为什么还要拼搏?人到中年的倦怠感,可能都是类似的。张思宏35岁刚刚中年危机时,大概有半年的时间,他每周都要去看心理医生。最后医生劝他不要再来了,把他也搞郁闷了。张思宏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变故发生。他一路升迁,从可口可乐销售市场部经理,一直做到戴尔亚太区销售运作业务部总监。但忽然之间,工作无法让他获得成就感了,加薪变成了一种数字游戏。你爬那座山,突然要接近山顶,回头看,不知道为什么爬山了。张思宏说。张思宏记得小时候,有一次偷吃父母放在罐子里的糖果,一下午吃光了一整罐。从此他落下一个毛病,每次见到糖就会打嗝。35岁的时候,张思宏对工作感到了同样的厌倦。但这个时代的公司,其实很难容忍这种倦怠。最终,那个财务自由、变得爱喝茶玩玉的阿里中层,被请出了阿里。今年上半年,华为因裁撤34岁以上老员工受到质疑。张翀认为,很多人曲解了华为的狼性文化。加班虽然辛苦,但华为那个时候还有个口号:3年买房,5年买车。那是2000年左右,房价还没涨上来。张翀就是在华为期间买的房,他省吃俭用,基本拿得出首付。他离开华为的时候26岁,认为有些老员工确实像任正非说的,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公司总要调整人员配比,给年轻人机会。进入京东金融后,张翀的知识更新焦虑加剧了。在华为的时候,一位同时兼有管理和专业职级的老领导曾经告诫张翀:一定要专业傍身。管理者的身份随时有可能被撤换,但业务尖子,是不愁没有出路的。张翀的职业理想,就是成为业务顶级的管理者。但现在,张翀有点担心自己的知识过时。毕业10年,张翀接触到的计算机语言换了十几种。20多岁的时候,他曾经一周时间学会了一门语言。而现在,他的记忆力不比从前,也没有那么高的学习新语言的热情了,我觉得这个跟我之前学的语言,可能是一个下场。向年轻人学习。最近回母校演讲、给师弟师妹们人生建议时,美团王兴也这么说。与此同时,技术进步也让张翀感到忧虑。不久前,他设计了一个智能化数据分析工具,把原本需要人工花费大半天时间去做的一些计算,由机器按照流程跑一遍就能完成了。这个工具减轻了分析师的工作负担,他的下属们都很开心。但张翀没有告诉他们的是,这个东西是后面跑着的一只狼,你们如果跑的不快就被吃掉了。最近几年,有太多的岗位已经被技术吃掉了。张翀说。吃掉了银行,电商吃掉了商场。不久前,京东开发无人车送货,目前在封闭环境内已经可以实现。成本测算后,每单比人工还要低25%。而现在,他们自己开发的金融产品,也正在取代分析师的工作。张翀不禁想,会不会有一天,他们自己被自己的技术取代。健康、家庭和人生,哪有什么一劳永逸张思宏后来在乐视只呆了5个月,就又回了亚马逊。乐视的一些营销手段、对于贾跃亭个人崇拜的文化,以及整个公司的诚信体系,都让外企人张思宏感到无法接受。去年乐视大促前一天传出了收购亚马逊的消息,张思宏认定,那是乐视为了给年中大促造势,对亚马逊的一次碰瓷。铩羽而归。他用这句话来总结他对乐视的感受,我加入乐视之前,最担心的是会不会把底线拉低。去了才发现,原来我是有底线的。我觉得自己是一个老江湖了,去了才发现,我这算什么老司机,太幼稚。张思宏对36氪说。Linkedin中国的CEO沈博阳也在今年离职。他这样谈论这段经历:曾经沧海,对跨国互联网公司在中国发展不看好。搞清楚定位,踏踏实实做做进出口生意,其实挺好。并且建议:但凡有能力的中国职场人,有机会多创业,自己说了算,海阔天空。但创业是把双刃剑。张磊创业三次,前后8年,没有感到倦怠,没有感到后悔过,直到他39岁的今年。张磊的第三次创业,做的是玩家交易虚拟游戏工具的平台,今年7月份开始。ICO市场相当疯狂(可参考36氪报道《50亿美元的空气:ICO疯狂史》),到了今年9月4日,央行等七部委联合下发公告,认定ICO为。当天,张磊和三位关在会议室,整整一天,什么都没吃,相互指责。情绪平静后,他们又开始互相道歉,商讨方案。最后他们决定,尽快办理清退,以后再也不碰ICO了。在此之前的2天,他们为了托市投了1000多万进去,也权当交学费了。开完会已经是凌晨3、4点,张磊铺开睡袋,在会议室的地板上躺了几个小时。第二天,基本世界开始发公告、办清退。十几个瞬间爆了,骂声载道。客服招架不住,张磊亲自上阵,安抚散户们的情绪。最多的时候,他1个小时内要回复2000条留言。因为过度的疲劳和紧张,张磊开始出现头晕、心跳的症状。他去医院检查,甲状腺激素超标19倍,心跳、血压都高出正常值。他原本打算回公司输液,但医生不让他走,你要走我叫保安。病房外临时加了一张床,张磊躺在上面,大大小小的药液,输了14袋。值班医生半夜来看他,撂下一句话:命都不要了。那个时候,张磊躺在病床上,第一次对创业感到后悔。30多岁的时候,张磊认为创业乐趣无穷,与天斗、与人斗,尤其与自己斗。经历了这次危机,他才觉得,创业其实不适合中年人。当初他创业的时候,全家人集体反对。女儿5岁了,他基本没怎么尽过义务。现在生病住院,也不敢跟妻子讲,家里快把我开除了。折腾家庭,折腾自己,最后可能把命也搭进去。如果现在再让我选择,我一定不会创业。张磊说。在医院呆了12个小时后,张磊输完液,又回到了公司。项目还有一堆事情等着他处理。此外,他与36氪的采访也约在了这一天。就在我来之前的大约半个小时,张磊说他趴在桌子上,迷迷糊糊晕过去了,不知道过了多久,最后是电话叫醒了他。39岁生日之前,张磊去了一趟雍和宫。父母年纪大了,身体都不好,这一点无法用钱解决,他甚至都没有时间陪他们。为此张磊常常感到自责,却无能为力。钱解决不了,就烧香拜佛,觉得自己年龄真大了。张磊说。办理完基本世界的清退之后,张磊说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回家好好睡上一觉,然后陪妻子看一场电影。他已经两周没回过家了。张磊身边的很多中年夫妻,因为缺乏沟通,感情变得十分凉薄。而中年的创业者,矛盾就更加突出。赚钱争吵、亏钱争吵,因为时间会争吵,因为孩子会争吵,因为所有的事情都会争吵。张磊说。这种长期的紧张关系,导致的一个可能性结果就是婚内出轨。一段不正常的关系持续几个月,最长二、三年,然后用一笔钱解决所有的问题。某种程度上,张磊认为这也是一些中年人排解危机的方式,虽然这种关系本身也会为他们带来烦恼。这个一旦解决问题之后,人就正常了。张磊说。当然,钱仍然是很多中年人焦虑的原因。张磊曾经在海淀一所小学的环廊里,亲眼目睹一位父亲为了孩子升学给校长下跪。这个父亲一定没有用钱来解决问题,张磊心想,没有钱的中年人太难了。这个时代与之前的不同之处也在于,在城镇化、小城居民涌向大城市时,没有房产,周围没有亲人熟人帮衬,一切都要靠自己挣得。而大城市里,无论是教育,还是房产,都不便宜,甚至堪称昂贵。到了中年,负担更加一层。离开高德的前一年,方勇买了学区房。7万一平米的老房子,又小又破。他花光了他的积蓄,每个月还有2万多元的。离开高德后,这笔钱成了问题。方勇认为,这是中国中产阶级面临的一个普遍困境,一旦出现一些变故,一下就跌到底层。不久前,方勇刚刚过了40岁生日。岳父岳母做了一桌菜,全家人一起吃了个团圆饭。这并没能让方勇的情绪好一点,他知道年长一岁,自己的职场竞争力又下降了一格。而这不仅仅关系到他自己,还关系到整个家庭。失业了不是你一个人的问题。20多岁失业,大不了啃老去。现在不是你啃老,是老来啃你。方勇说。索性,他手里还有一些。刚离开高德的时候,阿里因为假货风波,股价正值洼地。他等到价格稍微回升了一些,一股脑儿全卖了。如今,这些股票比他卖的时候溢价了70%。这时候你就得认命,特别寸。方勇对36氪说。方勇最终也接受了薪酬的下降。离开高德8个月后,他找到了一份工作。新东家是他从前的一个客户,热情相邀,但开出的薪水是高德时期的一半。方勇接受了这份工作。他实在太需要稳定的收入来提供一些安全感了。但与赋闲在家相比,接受这份工作是另外一种焦虑:你接受你不再上升,接受你下降,发现你人生的顶点已经走完了,开始走下坡路了。这非常可怕。方勇说,我希望我永远在上坡。到了顶点,第二天我就死了。方勇还记得,他刚来北京那一年,赶上北京百年不遇的一场大雪。整个城市的交通都瘫痪了:高速封路,公交车把他放在道旁。他在附近找了一家小旅馆,花了40块钱住了一晚地下室。今天,他仿佛就遭遇了一场人生的暴风雪。我不能永远陷在这个坑里头,还得往上走。方勇说。不久前,一个中档规模的团队找到他,希望他在北京从头搭建起一个团队,并开出了与高德时期等量的薪水。方勇认为,这可能就是他爬出事业低谷的机会了。钱、薪水,对中年人的重要性到底有多大?这在这个时代之所以看起来如此重要,是不是因为社会剧变、行业剧变带来的不安全感,造成的对钱和职业前景的恐慌?张思宏的心态可能更气定神闲一些。从35岁开始,他已经陆陆续续十多年,到几所大学代MBA课程。他写了一篇对比乐视和亚马逊的稿子,阴差阳错成了半个职场网红,这让更多人的人来邀约他分享。他从北京搬到厦门,在几所大学的MBA中心做客座教授,同时做咨询,写文章,去全国各地分享。今年上半年,张思宏总共出差140多次,比他在亚马逊期间还频繁。讲课获得的收入还不错,但很难同亚马逊期间相比。你要有成熟心态,选择这种生活,意味着必将失去一些东西。张思宏活到46岁的人生经验是:职场中最大的谎言就是财务自由。一定要在你的文章里驳斥这个观点——他提醒我,钱永远都不会满足。因为欲望是随时上升的。而焦虑与欲望相伴,中年人的危机永远不会解除。在创业者张磊看来,这一代中年人的危机,与上一代已经全然不同。上一代中年人面临的主要矛盾是物质不够丰裕;而这一代的中年人,很多人的危机来自于自我价值的实现。难度太大了,大多数人选择沉默、憋着,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激烈爆发。张磊说。中国的这一代人,在剧烈的社会财富增长带来了强自我期待下,在孤身从小城镇来到大城市、脱离原有亲友乡邻带来的心理支持时,中年危机的强烈程度,相较此前,是成倍的。这也是为什么抑郁症成了这个时代的流行病。你只能想法调试。转行也好,创业折腾也好,寻求帮助也好,自我疏解也好,你别无他法。原网页已经由ZAKER转码以便在移动设备上查看《职场中最大的谎言是财务自由》 精选二正片作者 / 张庆宁 李思谊 周纯责编 / 暴剑光到了今晚,乐视的形势已逐渐清晰:贾跃亭面临的新一轮资金危机,的确比以往更加严重,资金危机每严重一分,贾跃亭在乐视的话语权就将降低一分,乐视体系内上市公司乐视网的很大一部分话语权已被上一轮危机的“救星”孙宏斌拿走,贾跃亭对乐视非上市部分的话语权,此刻也处于失去的边缘。昨日独家披露,贾跃亭夫妇及乐视系3家公司的12.37亿资产于上周被司法冻结。至此,贾跃亭再次站上十字路口的身影暴露在聚光灯之下。今天傍晚,乐视网发布公告称,贾跃亭以及乐视控股所持的26.03%已被上海高院冻结,冻结时间为三年。乐视网已于日停牌,按照停牌价30.68元计算,此次被冻结的股权价值159亿元人民币。自上周三贾跃亭在上承认乐视非上市公司体系的资金反而比去年资金危机爆发的时候更加紧张,至今晚乐视正面确认,过去的一周在各方力量推动下,贾跃亭及乐视非上市体系的严重资金问题被一层一层揭开。一如贾跃亭所说,去年到现在,整个乐视系累计偿还贷款150亿元左右,其中90多亿元是偿还金融机构的贷款。不过,金融机构仍在观望,甚至存在“”现象,而乐视非上市公司体系的资金反而比危机刚爆发时更加紧张。乐视的债务敞口几何,这恐怕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贾跃亭自己很长一段时间都不知道。不过,从整个乐视体系的来看,贾跃亭的杠杆几近极致——他在乐视网97.20%的股权已经质押,他押注的乐视汽车同样也有80%的股权质押出去……而将自己与妻子甘薇的名下资产作为的做法,确如孙宏斌所说,“贾跃亭已经all in到不给老婆孩子留家底的程度”。不过,在筹码越来越少之后,乐视接下来究竟是否姓贾,这个问题正等待明确答案。更进一步的问题,则是乐视是否会姓孙。招行起诉一个危险的信号上海高院的司法冻结文件,将贾跃亭抛上风口。该冻结文件显示,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川北支行于日,向上海高院申请财产保全,后者裁定冻结乐风移动香港有限公司(下称“乐风香港”)、乐视移动智能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下称“乐视移动”)、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下称“乐视控股”)和贾跃亭、甘薇(贾妻)名下银行存款共计人民币12.37亿元,或查封、扣押其他等值财产。此外,上海高院还冻结了乐视控股在大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权及红利(8000万元,占股40%)。2015年6月,乐视宣布耗资27.3亿港元入股酷派,占股18%。成为酷派。而这27.3亿港元来自于招商银行,也就是此次起诉贾跃亭及其公司的缘起。2016年6月,乐视又以10.47亿港元代价增持酷派股份至28.90%,成。不过,受自身经营亏损、管理层动荡,以及乐视手机资金链等多个因素影响,酷派股份目前的股价和市值相对2016年6月,已经缩水超过一半。招商银行对腾讯财经回应,招商银行上海分行此次向法院,系乐视旗下的发生欠息、招行上海分行多次无果后所采取的法律手段。一位股份银行对公信贷经理告诉腾讯财经,屡次欠息已经暴露出乐视严重的,毕竟相对于本金来说,利息只是很少的一部分,“连利息都还不上的企业,你想想吧!”将时间倒回到日,乐视控股与招商银行上海分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贾跃亭兄长贾跃民与上海分行行长施顺华出席,彼时上海分行承诺“向乐视控股及旗下公司提供100亿元战略性全球综合,满足乐视国内外业务的资金需求”。那时的乐视是互联网明星,有足额、风险可控,有望成为超大型企业。不过,在乐视危机爆发以来,银行的态度发生转变。一家大行风险管理部总经理对腾讯财经表示,目前指望银行对乐视授信“恐怕有点难”,一是它属于高科技企业,不可测的因素比较多;二是关于乐视目前的说法很多,媒体的报道也会影响他们的判断。“经济不好的时候银行就是要防,谁也背不起这个责任。”前述信贷经理称,在抵押资产能够覆盖债务的情况下,招行依旧率先冻结抵押资产,这对贾跃亭来说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从乐视网公告的数据来看,截至 日,乐视网从国内各家银行获得的各类银行授信总额为 24.2亿元,其中已使用授信额度为 22.4亿元,未使用授信额度为 1.8亿元。这显然不是全部。日,上,贾跃亭介绍,从去年到现在,整个乐视系累计偿还贷款150亿元左右,其中90多亿元是偿还金融机构的贷款。不过,贾跃亭承认,及时还款并未增加金融机构对乐视的信心,“相反的,金融机构还在观望,最终出现了一些‘准挤兑’的现象”。“我们应该把这非常宝贵的90多亿元用在业务上,快速让业务恢复正常,继而从根本上解决金融机构风险,”贾跃亭说,现在的问题是,非上市公司体系的资金反而比危机刚爆发的时候更加紧张。股权质押的极致杠杆导致今日困局目前尚不清楚整个乐视体系的债务有多大。不过,乐视几近搏命的股权质押信息,或可管窥其之极致。乐视网2017年第一季度公告显示,中有3位进行质押。其中,贾跃亭持有乐视网占的25.67%,质押股,占其个人持股总数的97.20%;乐视联合创始人刘弘持有乐视网总股本的3.07%,质押股,占其个人持股总数的48.54%;贾跃亭的哥哥贾跃民持有乐视网总股本的2.2%,质押股,占其个人持股总数的98.48%。乐视致新是乐视体系电视业务主体,23.42%的股权被质押。其中,乐视控股将乐视致新的万元和万元分别质押给有限公司和,占其注册资本万元的18.38%乐视体育的 45.58%股权同样被质押,其中,贾跃亭将其实际持有的28.75%的乐视体育股权,分别给质押平安银行北京分行等机构。在贾跃亭押注的乐视汽车生态中,乐视致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实控人贾跃亭)将乐视汽车(北京)有限公司的 800 万元股份质押给北京银叶金宏(有限合伙),占乐视汽车注册资本的80%。除此之外,贾跃亭持股90%以上的乐视控股,将乐视云的 万元股权质押给一家,占乐视云注册资本的33.33%。这些质押行为,几乎赌上了贾跃亭在乐视体系中的绝大部分股权。“这说明乐视体系是资金主导型成长模式,贾跃亭胆子太大,已经将杠杆用到极致。”分析人士表示,加之贾跃亭把他与妻子甘薇名下资产当做物的做法,“贾跃亭恐怕已经把能抵押的资产都用来融资了。”欠款同样是乐视债务状况另一种写照。腾讯财经根据公开资料整理,乐视目前外部拖欠供应商的款项,主要涉及乐视移动、其次是乐视致新,涉及欠款金额在13.6亿元左右。其中,最大的一笔来自亚太区最大的半导体零部件通路商——大联大控股。该公司2016年第四季度财报称,乐视及受乐视波及的客户违约坏账合计15.5亿新台币(约合人民币3.5亿元)。“去年12月乐视延迟付款,冲击整体获利表现,这也表示大联大风险控管做得不太好,希望此次教训。”大联大董事长黄伟祥对外表示。其他一些被欠款的供应商,包括台湾仁宝电脑、和硕和文晔等公司,同样也有常州丽声、浙江豪声等大陆公司。那些每天在乐视大厦门前靠打着“乐视赖债还我血汗”讨债的供应商,每家欠款额度貌似不大。据公开报道统计,这些“专职逃债”的供应商共计60多家,他们向乐视讨要的欠款总额6000万以上。乐视虽承诺分8期还清,但未能按期偿还。7月4日,乐视控股相关负责人发布声明:乐视绝不会欠任何的钱,包括金融机构,包括供应链,只要给乐视时间,肯定都能够完满偿还。乐视最终姓贾还是姓孙孙宏斌又将扮演何种角色?5月22日,上海静安寺某五星级酒店,孙宏斌当着融创上百位股东说,融创的150.41亿元以及对对乐视网(融创占股8.61%)、乐视致新(33.50%)、乐视影业(15%)的改造,都写进了当初的。合同条款正在一一兑现。比如,贾跃亭辞去乐视网总经理,梁军接任;融创风控中心负责人刘淑青任乐视网非等;乐视致新和乐视影业的财务经理,也已被融创一方接任。同时,孙宏斌本人还担任乐视影业董事一职。另一个被忽视的细节是,6月19日,乐视网公告,融创提名的独立董事郑路(信威集团副总裁)任职乐视网第三届董事会独立董事。加之此前担任乐视非独立董事的刘淑青,融创在乐视网现有的五个董事中占有两席。在融创投资乐视的合同条款中,乐视网公司章程对董事会审批的重大事项范围重新界定,并规定重大事项须超过董事会2/3成员同意方可批准。这意味着,融创在乐视网拥有“一票否决权”。“融创在乐视致新和乐视影业派驻财务经理和董事之后,同样权力巨大,”接近融创的消息人士透露,即便融创承诺不干预乐视这三家公司的具体经营,但融创依旧控制其战略和发展方向。融创对这些关键权利的取得,还在于双方在最初签署时的实力差距。“包括贾跃亭和乐视,在资本层面的操作能力和专业性相对孙宏斌和融创来说,都不够成熟。”消息人士透露,包括对乐视的投资,融创的重要并购项目,都是孙宏斌亲自出马谈下来的,“反之,贾跃亭想做的事情太多,做错又缺乏反省的事情同样很多。如果贾跃亭足够成熟的话,当初就不该答应融创的投资要求。”在当初投资乐视的发布会上,贾跃亭说,融创的投资将一次性解决乐视的资金问题,并为融创及创造十倍、甚至是百倍的回报,让乐视网能够成为A股市场上第一个营收超过千亿美金的民营企业。“乐视将融创视为救世主,可融创的表现却是,我对你的控制权并不感兴趣,可谓以退为进。”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比喻说,这就像两个人谈恋爱,一方(乐视)非要和另一方结婚,但另一方(融创)的态度却不咸不淡,“这决定了,另一方(融创)在这段关系中处于绝对主动权。”不仅如此,孙宏斌或许还留着后手。据联合有限公司披露,截至 2017 年 5 月 24 日,融创投资乐视的150.41中,约 25 亿元尚未支付。腾讯财经获悉,在某次有乐视系公司出席的饭局上,有人问及孙宏斌,“100多个亿(元)能填住乐视的窟窿吗?”孙宏斌反问,“现在来看,100多亿(元)肯定不够,但当乐视再需要时候,乐视还姓贾吗?”“这肯定不是老孙(孙宏斌)说的,老孙(孙宏斌)对老贾(贾跃亭)挺好的,”融创方面否认这一细节。相比话语,行为更能准确地呈现孙进贾退。乐视控股今天下午对媒体表示,“贾总正在从具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聚焦核心业务……乐视控股这次变更法人,很大原因之一就在于贾总要全力推进汽车战略,继续担任法人代表,很多手续办理等都会非常不方便。”当乐视正式确认贾跃亭的管辖权限主要落在仍缺少超大量资金的汽车业务之后,乐视网以及乐视非上市公司体系汽车之外的业务,会主要由谁来承接话语权?在候选名单上,肯定有孙宏斌的名字。此前报道:贾跃亭及乐视控股持有160亿元股份被冻结腾讯财经 作者 邬川 李思谊在昨日腾讯财经独家披露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冻结贾跃亭的资产之后,其作为实际控制人的上市公司乐视网于今天傍晚发布公告称,贾跃亭以及乐视控股所持公司总股本的26.03%已被上海高院等冻结,冻结时间为三年。乐视网已于日停牌,按照停牌价30.68元计算,此次被冻结的股权价值159亿元人民币。公告还称,其中,贾跃亭其所持有的公司 283,312,015 股被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轮候冻结,占公司总股本的 14.20%,股权价值为 86.9亿元,轮候冻结期限为 36 个月。对于被冻结原因,公告表示系因贾跃亭先生为乐视手机业务融资承担个人引发的财产保全所致。乐视网中有3位进行质押。贾跃亭持股股,占总股本的25.67%。其中,质押股,占其个人持股总数的97.20%。7月4日当天,乐视控股还对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发生变更进行回应。6月13日,乐视控股的法定代表人发生变更,贾跃亭不再担任法定代表人,由吴孟接任。乐视控股方面称,控股的并没有发生变化,贾跃亭仍然担任董事长,是。乐视控股新任法人代表吴孟,跟随贾跃亭15年,实际上也代表了贾跃亭的核心利益。该回应称,“贾总正在从具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聚焦核心业务。与卸任乐视网总经理一样,此次乐视控股的法人变,更是贾总从复杂的程序性事务中抽开身,进一步履行他‘将主要精力投放在乐视上市业务和汽车业务’上的承诺。”12亿资产被冻结前贾跃亭已不是乐视法人腾讯财经 李思谊 张庆宁就在贾跃亭夫妇及乐视系12亿元资产被司法冻结的消息曝出后,腾讯财经注意到,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下称“乐视控股”)的法定代表人已非贾跃亭。乐视控股于日发生工商信息变更,变更信息显示,该公司法定代表人由贾跃亭变更为吴孟。7月3日,腾讯财经从消息人士处获悉,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于日发出的一份司法文件显示,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川北支行于日,向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发起了对贾跃亭等被告进行财产保全的申请。据此,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裁定:冻结乐风移动香港有限公司、乐视移动智能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乐视控股和贾跃亭、甘薇名下银行存款共计人民币12.37亿元,或查封、扣押其他等值财产。除此之外,6月29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还冻结了乐视控股在大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权及红利。工商资料显示,乐视控股在大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出资额为8000万元,占股40%。该股权与红利的冻结期为3年。腾讯财经查阅工商信息发现,乐视控股(北京)于日发生工商信息变更。变更信息显示,该公司法定代表人由贾跃亭变更为吴孟,同时,经理也由贾跃亭的姐姐贾跃芳变更为吴孟。吴孟系乐视控股的高管,持有乐视控股旗下多家公司的股份。工商信息显示,贾跃亭目前依旧是乐视控股的,占股92.07%,其姐姐贾跃芳另持有乐视控股1.5%的股权。一位资深法律人士对腾讯,乐视控股变更法定代表人等事宜的时间点值得玩味,“其中一个可能性是,贾跃亭此前身为乐视控股的法定代表人,其一旦涉诉并涉及司法裁定执行等问题,可能影响到乐视控股的正常运营,包括影响到公司正常的内部授权管理和公章使用等。不过,在司法裁定生效并进入执行阶段之后,乐视控股的法定代表人已不是贾跃亭。这意味着,贾跃亭以非乐视控股法定代表人涉诉的话,对乐视控股的影响会小一些。”“当然,也有可能是,乐视控股此次变更法定代表人,与贾跃亭涉诉并无关联。”这位资深法律人士补充道。针对法定代表人变更的原因,截至发稿前,乐视控股未回复腾讯财经的置评请求。—— 源“腾讯财经”微信名:微信ID:huijin51huijin51? 点击历史信息,查看更多内容? 点击菜单栏一起开启之路? 长按右侧二维码,关注惠金天下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我们一起理财吧《职场中最大的谎言是财务自由》 精选三17年乐视年会,贾跃亭声嘶力竭地高吼着这首歌,对比当下乐视的处境,我仿佛看到一个“为梦想窒息”的创始人,“大风越狠”就越迎难而上的勇气。只是这份勇气,在“墙倒众人推”的文化下,没有多少人会驻足欣赏,反而更招黑。这世界不乏会赚钱的生意人,而有情怀、敢冒险的领导者却十分稀缺。在互联网创业圈,谈到情怀,小汇最服贾跃亭和罗永浩。罗永浩说“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但就算不解释,彪悍者也劫数难逃。昨天乐视的公告显示,贾跃亭连乐视网董事长一职都辞掉了。1、钱不是问题但问题都出在钱上贾跃亭坚信“钱不是问题”,然而乐视的问题基本都出在钱上。“拖欠英超版权费”、“拖欠国安冠名费”、“拖欠女足联赛费用”、“拖欠员工社保费”、“贾跃亭及甘薇名下的12亿资产被冻结”……总之,跟乐视有关的新闻,绝大多数不是欠钱就被讨钱,公司穷的连网费都交不起,大楼都要卖掉变现了。说到钱,HR肯定深有感触。没钱发不出工资,没钱抬不高福利,没钱招不到人,最关键的,绝大多数的企业没钱,员工离职起来,恨不得把HR部门门槛都踏破。而在此时,HR虽然自己也想另谋高就,口头上却一直要安抚打算离职的员工留下来,硬生生把自己逼成了“演技派”。但乐视的HR似乎好过得多。部分员工工资欠发、社保欠缴,肯定会给这些员工带来困扰,也造成一定的损失。如果放在一般企业,没有演变成员工闹事、集体离职就已经谢天谢地了。而在乐视,时至今日,听到的都是乐视裁员的消息,却没有员工抱团离职的现象爆出,虽然每天读着自家公司“快完了”类的新闻,大多数员工仍然选择了不离不弃。2、输在了钱上但万幸没有输在人上昨天,贾跃亭发布了一篇短短的文章,感谢在惊涛骇浪中依然支持乐视的朋友,也表示自己面对乐视当前的巨大挑战 ,会承担全部的责任。而文章下面的留言里,一位乐视员工短短10个字的留言,深深让人感动,也收获最多的用户点赞。“我还在工位上,老板加油”。简单普通的一句话,想必让贾老板内心汹涌澎湃。是呀,做企业靠情怀树不起生态,还是得靠员工的努力。一个老板最大的悲剧莫过于“钱赚够了,但员工全走了”。贾跃亭虽然输在了“钱”上,但万幸没有输在“人”上。纵使他被冻结,企业模式被诟病,生态梦想被嘲笑,但那又如何?他的员工还在工位上,还在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事情。最典型的就是乐视的公关。风口浪尖的乐视谣言不断,不论是负面的,还是昨天“200亿”,乐视公关都第一时间出来辟谣。没有一颗敬业爱企的心支撑,试问怎么可能有这么高的效率?不管公司之外有多少讨债的供应商和造谣的旁观者,乐视员工仍然热情、仍然热泪盈眶。如果不是有公司危机,恐怕我们很难看到这样有情有义的员工。当公司都被传说成“大厦将倾”,而它的员工却都坚守岗位,这样的公司如果说会轰然倒下,小汇打死也不相信。3、纵然深陷危机乐视还轮不到你嘲笑乐视网创立于2004年,从一个视频网站开始,到现在涉及体育、电影、汽车等行业的巨大商业帝国,一路狂奔,在2015年市值高达530亿,将奇虎360都甩在了身后。而如今,它却岌岌可危。千百年不变的“看客”心态下,我们习惯看到别人“起高楼”、“宴宾客”,然后再轰然倒下。我们一边强调“人如果没有梦想,和咸鱼有什么区别”,一边恨不得将乐视的梦想淹死在唾沫里,对贾跃亭嗤之以鼻。正是看客如此,才更加显得当局者的可贵。乐视的离职员工,从主动离职的,到被动裁员的,都让我看到了人性的美好。患难见真情。社保欠缴、工资欠发,员工会生气、会离开,但出奇的一致的是发自内心地对公司的祝福和对老板的加油。最好的雇佣关系莫过于此,在公司则卖力工作,离开了也不吝祝福。职场不需要从一而终,但好聚好散弥足珍贵。公司和员工做到这份上,你有什么资格嘲笑他们!曾经猎头圈传出不招乐视离职员工的消息,小汇真的极其不解,公司的错误没有任何理由让普通员工买单,何况是这么优秀的员工。不过话说回来,患难下的员工没有落井下石,必定是曾经与公司的久处不厌,和公司的待人不薄。跟贾老板一样谈理想,却给不了贾老板一样的待遇,就想有人跟你死心塌地的共患难,你还是醒醒吧。如果贾跃亭不折腾自己的汽车梦想,老老实实做乐视网,说不定活的比现在好,但一心赚钱的生意人太多,敢于冒险的企业家灵魂太少,就凭质押全部身家拼一把的这份勇气,贾跃亭也值得我们致敬。最后,奉上贾老板的文章《贾跃亭——我会尽责到底》,这样的老板,你愿意跟上他的梦想吗?其实,辞去了乐视网的所有职位,贾跃亭第一时间赶赴美国,他的眼里和心中只有车。这是他最大的梦想,也是他现在唯一的希望。出局告别上市体系洛杉矶的消息人士向新浪科技确认,贾跃亭在加州时间7月4日晚上(北京时间7月5日中午)抵达美国洛杉矶,次日会见了乐视汽车和Faraday Future(简称FF,国内媒体译为:法乐第未来)团队,安排未来的工作规划。但据透露,贾跃亭此次只是短期出差,下周就会回到北京,不会在美国逗留。抵达洛杉矶之后,贾跃亭在7月6日通过自己的微博,宣布自己会“承担全部的责任,尽责到底”。他“恳请大家给乐视一点时间,给乐视汽车一些时间,我们会把金融机构、供应商以及任何的欠款全部还上。”也正是在贾跃亭到底洛杉矶之后,乐视网于7月6日发布公告,宣布贾跃亭辞去乐视网董事长一职,同时辞去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战略委员会、薪酬和考核委员会的全部职位,并退出乐视网董事会,未来不再担任任何职务。而根据企业工商信息显示,6月13日,乐视控股的法定代表人由贾跃亭变更为吴孟。更在此之前,贾跃亭已经辞去了乐视网CEO一职,由梁军接任。而他的最新职位,则是乐视汽车生态全球董事长。这意味着,贾跃亭已经告别了自己亲手创办的乐视网,他的身份仅限于。不过,他和乐视控股在乐视网的几乎所有持股也已经被上海市高等人民法院冻结。乐视网本周早些时候的公告显示,贾跃亭及乐视控股累计被冻结的股份占其所持公司股份的比例为99.06%,占乐视网总股本的26.27%。而在计划注入乐视网上市公司的乐视影业中,贾跃亭也已经将他所持的99.94%股份全部质抵给孙宏斌旗下的融创房地产公司。换而言之,贾跃亭已经彻底丧失了对乐视上市体系的控制权。未来的乐视网,将不再姓贾。而这一切,都是为了贾跃亭的汽车梦想。据媒体报道,贾跃亭最初宣布造车时,遭到了乐视的高管团队的一致反对。但贾跃亭却异常坚决,“即使万劫不复,也在所不惜”。一语成谶。孙宏斌所说的,“让贾跃亭专心去做汽车”,一步步成为了现实。“其他都是后娘养的”即便是在那封宣布要负责的公开信中,贾跃亭提到最多的关键词依然是汽车。“(辞去所有职务),就是为了全力以赴实现FF91最快量产上市……乐视汽车更会按照既定的战略展开。再大的挤兑,也挤不垮我们变革汽车产业的梦想。”过去三年时间,洛杉矶是贾跃亭在美国逗留最多的地方,或许也是贾跃亭砸钱最多的地方。2014年贾跃亭在海外长期逗留期间,规划了乐视的北洛硅(北京-洛杉矶-硅谷)全球三总部战略,雄心勃勃地计划打造一个覆盖全球的横跨硬件、软件、内容、应用的全生态平台。不过,贾跃亭的梦想并不仅限于此,他还有一个更大的梦想——造车。而且,在汽车梦想面前,其他的梦想似乎都显得太过平淡,都可以给汽车梦想让步。在随后的时间里,贾跃亭把自己高位套现的现金,把股权几乎全部,把乐视控股可调配的资金,都优先提供给汽车生态发展,甚至不惜牺牲体育这样曾经一度势头不错的业务,直接导致了乐视体育先后失去大量版权和合作,沦为无赛事可看的局面。这种特殊待遇自然引发了其他生态高管的不满。在去年的乐视控股高管大会上,一位乐视其他生态的高管在做业绩报告时情绪激动地公开抱怨,“贾总,我觉得和汽车生态相比,我们都像是后娘养的,要什么都没有。” 当着一众高管,贾跃亭的表情有些尴尬,他没有责怪或是处分那位“公开犯上”的高管,但造车的想法依然坚决。去年年底开始,随着乐视控股陷入资金困境时,非上市体系债台高筑时,贾跃亭在资金极度捉襟见肘的情况下,依然把宝贵的融资资金首先保证给汽车生态,稳定住FF和乐视汽车的研发团队。而同为海外生态的乐视美国,却陷入了资金危机,不得不裁员接近八成。去年11月,在贾跃亭承认乐视陷入资金链问题之后,他从长江商学院的数位大佬同学处筹集了资金,其中首批资金到位3亿美元,主要用于乐视汽车生态和LeEco Global(乐视美国母公司)。但据新浪科技获悉,这笔资金绝大部分都投给了FF和乐视汽车。而另一方面,乐视的非上市体系几乎一片狼藉,体育、易到、移动等各项业务损失惨重;美国、俄罗斯、印度等海外部门无奈全面裁员,曾经的全球化梦想成为了一场幻梦。赴美是为了FF融资贾跃亭此次赴美,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尽快完成FF的融资,尽快将此前发布的FF 产上市。这也是他眼下的头等大事。这笔融资能否完成、何时完成,将直接决定贾跃亭的汽车梦想能否推进,也关系到未来能否重新翻身。贾跃亭是FF的实际控股人,也是这家电动车创业公司的实际资金来源。在他源源不断的资金供应下,FF招揽了包括特斯拉、宝马、通用汽车、福特等一大批来自汽车巨头的资深高管及研发人员,雄心勃勃地要挑战特斯拉在电动车行业的地位。去年年底,新浪科技曾经探访过FF总部,这家公司总部位于洛杉矶地区的加迪纳(Gardena) ,目前拥有1400多名员工,今年年初时宣布已经申请了超过1900项技术专利。在研发实力上,FF或许是最有资格挑战特斯拉的电动车创业公司。但由于贾跃亭与乐视的神秘关系,FF从一开始就成为了媒体的关注焦点;在乐视疯狂扩张和陷入资金困境之后,FF更一直笼罩在外界质疑的阴影中。在FF计划投资10亿美元兴建工厂的内华达州,州财政部长更是与州政府和北拉斯维加斯市政府公开交恶,质疑贾跃亭根本没有财力兴建这么大规模的工厂。贾跃亭和乐视的资金困境,也直接影响到了FF的生存前景。虽然年初发布了首款量产车FF91,但如何投产则是更为艰巨的挑战。在前景迷茫的情况下,据外媒报道,FF从今年年初开始已经出现两波明显的离职潮。不过,FF公关则对新浪科技否认了这一消息,称目前团队依旧保持稳定。FF的内华达北拉斯维加斯的汽车工厂去年就多次传出拖欠工程款的消息,更从去年11月开始就全面停工,沙漠里占地5000亩的巨大厂区只是刚刚平整完土地。而原定今年年初开始的工程招标和厂房兴建计划,也始终杳无音信。或许这一切都要等到新资金注入才能重新启动。10亿美元融资生死线和乐视其他生态一样,FF的最大问题就是资金。贾跃亭已经几乎抵押了自己的所有股权,如今更是遭到银行申请冻结,乐视控股其他生态损失惨重,他已经没有后续资金继入FF。融资成为了FF生存的唯一希望。今年3月,FF挖来了前宝马CFO史蒂凡·克罗斯(Stefan Krause)出任公司CFO。他在汽车行业拥有三十年从业经验,更曾经担任过宝马、德意志银行和全球顶级华平资本(Warburg Pincus)的CFO或是高级顾问,拥有超过200多亿美元的融资经历。显然,克罗斯的最大任务就是为FF融资。据彭博社今年5月底报道,FF正在积极会见潜在,并聘请金融顾问筹划融资事宜,计划在两个月内完成10亿美元融资,主要融资目标是。彭博社透露贾跃亭在FF的投资额约为3亿美元。贾跃亭本人将不再参与此次融资,但他可能会出任FF的董事长职位。一位不愿具名的乐视高管对新浪科技表示,“FF有很强的研发团队和技术实力,也发布了很好的产品。如果老贾尽早进行融资,或许不会遇到这么严重的资金问题。不过,如果可以完成这10亿美元融资,那么FF 91还能够投产上市。老贾的汽车梦还能继续做下去。”他用蔚来汽车来对比。“同样是2014年创办的电动车公司,双方也是相近时间发布的首款量产车,不客气的说,FF的技术甚至还优于蔚来。但蔚来汽车已经累计完成了10亿美元的三轮融资,估值超过了30亿美元,而FF却随着老贾和乐视一道陷入困境。”此外,乐视曾经投资的另一家电动车创业公司Lucid也正在融资7亿美元,计划在亚利桑那州开设工厂。但目前并没有宣布融资成功的消息,也没有回复新浪科技的置评请求。此前有消息人士透露,贾跃亭今年年初已经抛售在Lucid的所持股份,为乐视汽车筹措资金。洛杉矶不是北京洛杉矶是乐视视频及影业的美国总部所在地,硅谷圣何塞是乐视美国总部所在地。但贾跃亭却很少出现在硅谷或是洛杉矶的办公室,他在美国呆的最多的地方是FF的洛杉矶总部。在这里,乐视汽车与FF一道进行研发。虽然双方有各自的团队,但实际上却是相通的技术。去年12月,贾跃亭在洛杉矶呆了大半个月,专注于筹备FF在今年1月份CES上的新车发布。没有英文基础的贾跃亭,却执意要在FF发布会上用英语演讲。为了准备那短短几分钟的演讲,贾跃亭请了美国员工一个词一个词教他发音和纠正,花了整整三四天时间。贾跃亭把他在美国的家安在了在洛杉矶南部一个风景秀丽的海边小镇。这里没有洛杉矶的密集人群和炎热天气,眼前是天蓝海阔的太平洋海景,常年温度稳定在20多度。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这里有一座全美最贵的高尔夫球场。更为重要的是,这里距离FF总部只有不到半小时车程,离洛杉矶国际机场不到一小时车程。贾跃亭在这里陪家人度过了圣诞节,也经常邀请好友一起度假,其中包括了乐视影业的CEO张昭。而随着抵押全部股权,乐视影业现在也与贾跃亭“暂时”告别了。可以肯定的是,这里没有乐视控股北京总部那每天席地而坐的追债人群。贾跃亭可以集中精力促成FF的10亿美元融资,继续推进自己的汽车梦想。远离了上市体系,其他生态遭受重创,遭遇重重债务和,贾跃亭的身后已经没有了退路,唯有继续走上这条单行道。他有过很多梦想,现在可行的,或许只剩下了汽车。成与败,在此一举。《职场中最大的谎言是财务自由》 精选四乐视网正在努力地切割和贾跃亭的关系。不久前,贾跃亭辞去了乐视网所有的职务,而孙宏斌和梁军也在多个场合频频提到“新乐视”一词,尝试着和之前乐视的告别。孙宏斌坚决地想和旧乐视撇清关系,今天更加不留情面地表示,“贾跃亭辞职是必要的程序,不辞职就开除。”孙宏斌态度如此坚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外界将太多负面词语和乐视网创始人贾跃亭联系在了一起,而这种负面影响也无法避免地波及了乐视。蒙眼狂奔、负债、纷纷上了热搜。不过,仅仅切割还不够。乐视网还有很多遗留问题需要孙宏斌去解决,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关联交易。在昨天的上,有人问到了乐视网上市公司和非上市体系之间关联交易的问题。对此,乐视网总经理梁军表示,“关联交易是我们现在非常关注和急于优先解决的重大事件。”梁军说,关联交易是乐视现在正解决整个上市公司业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目前正在非常紧密的跟乐视非上市体系的各个公司,包括实际控制人贾跃亭一直在做紧密沟通。致命关联交易乐视网在其和消费者之间,设置了两家主要公司,即乐视电子商务(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称“乐视电子商务”)和乐帕营销服务(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乐帕”)。乐视先把商品卖给乐视电子商务和乐帕,再由这两家公司卖给消费者。从报表上来看,只要乐视把产品卖给了乐视电子商务或乐帕,这笔交易就算完成了,乐视网的账上就可以看到营收。不过这个时候,被“卖出去”的产品很可能一直在乐视的仓库里没有移动,只是在所有权上,发生了变更。而乐视网的账上就有了营收,但不见得账户里就多了现金。这部分只见数字涨不见现金多的营收便是乐视网账户上一项重要数据――应收账款。其结果就是,货还在仓库里躺着,账户里的余额也没有增加,但是乐视网的营收却多了起来。粉饰后的财报很漂亮,但是卸了妆,露出的应收账款却很难看。7月14日,乐视网公告了度报告更正。在这一版公告中,补充了乐视智能终端科技有限公司、乐视移动智能、乐视电子商务、乐帕营销服务、乐视控股等五家关联方的坏账准备8844.39万元。同时,公告公布了销售前五大客户的名单,其中包括乐帕营销服务、乐视智能终端、乐视移动智能、北京东方车云、Le Corporation Limited,前五大客户均为关联方。前5大关联方客户的销售总额为97.98亿元,占到全年的44.56%。换句话说,关联方给乐视网贡献了近一半的销售额。在这97.98亿元中,应收账款有29亿元――只有数字,没有现金的29亿元。这还仅是前5家关联方的应收账款,审计师则担心有更多的钱能否收回。4月份,审计师给出的报告指出,乐视的关联方应收账款余额达38亿元。审计师虽未指出这些应收账款有坏账风险,但却把该事实放到了“强调事项”段以提醒投资者保持关注。除了简单的账面上的游戏,关联公司还可以通过损益帮助上市公司美化报表。说到关联公司的这个作用,不得不提到一个典型的例子――乐视电子商务。乐视网今年3月10日公告,宣布放弃子公司乐视电子商务的控制权,因此从12月底起乐视电子商务将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在乐视众多的新闻里,这条公告略不显眼,但其背后却隐藏着两层财报“技巧”,其一是上述的关联交易,其二是少数股东损益。如果乐视电子商务是个普通的经销商,那它的基本模式是,从乐视致新或者乐视移动购入乐视电视、手机,再对外销售,从中赚取差价。但实际上,乐视电子商务不仅没有赚到钱,反而越卖越亏。披露,乐视电子商务营业收入3030万元,净利润亏损235万元,净亏损7.8%;到了的半年报,乐视电子商务的营业收入达到26.37亿元,净利润却亏损1.94亿元,净利率亏损7.4%。不过,由于乐视网仅占30%股份,因此在合并报表中的承担30%亏损0.58亿,另外的1.36亿亏损记在少数股东身上。这一关联交易也正是常说的通过少数股东向上市公司输送利益,经常被诟病。现在,关联交易成了摆在孙宏斌面前最大的烂摊子,这个烂摊子要花时间去慢慢收拾。而除此之外,乐视还有个火烧眉毛的问题――乐视网的股价。岌岌可危的股价乐视网曾经一度是创业板的明星股。资本的追捧让乐视网股价在一度涨到了最高179元,即便是复权后,乐视股价仍有89.45元,随着股票大涨,贾跃亭也一跃成为创业板首富。然而和彼时的风光相比,乐视网和贾跃亭现在却狼狈异常。多家机构下调了对乐视网的估值,并认为复盘后可能会迎来三个跌停,股价将跌至22.37元。10月,乐视网最大的一笔股权质押公布,贾跃亭将其持有的限售股4.67亿股、流通股4000万股,共计5.07亿股进行质押,贾跃亭此次质押大约可获得资金79.56亿元。经计算,这次价应在21.84元/股左右,警戒价约为24.95/股元。伴随估值下调,若真有三个跌停,10月的这笔股权质押将逼近平仓线。如果这样的情况发生,将引发更大的危机。“新乐视”的管理团队显然不希望这样的情况发生。7月14日,乐视网发布了预计亏损超过6亿元的财报。虽然让人大跌眼镜,但这份报告也标志着,融创系在乐视财务体系里,已经彻底掌控了话语权,同时也显示了孙刮骨疗伤的决心。在投资乐视之后,融创还任命了三位财务经理,分别进入乐视影业、乐视网和乐视致新三大重要板块;新任命的乐视网CFO张巍仍是贾跃亭这一方的人。乐视和融创的财务风格迥异,尤其是在对资金的使用方式上。根据《财新》的报道,熟悉融创和乐视两家公司的人士表示,地产公司的资金使用有明确的时间表和回报测算,什么时候卖什么时候回款非常清晰。“但是乐视的风格完全不同,他们往往只有资金申请报告,回报测算什么都没有。”该人士表示,乐视让孙宏斌不满的主要问题是“不算账”。在两方的磨合中,乐视网新上任的CFO显然招架不住融创一方的势力:2017年半年度财报不仅承认了关联交易的问题,还做了版权减值准备――这相当于否认了乐视此前无形的计提方法,而这种计提方法维持乐视网财报体面的另外一个重要技巧。这份财报或许最能真实反映出乐视的现状,而孙宏斌勇于将脓包挑破也反映了他要和“旧乐视”区别开、做切割的强烈意愿。共2页:上一页12下一页写在最后:给大家推荐一家3年理财老平台立即理财拿→(年化收益10%)转载本文请注明来源于安全110:http://www.p2b110.com/news/216714.html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百度贴吧QQ好友window._bd_share_config={"common":{"bdSnsKey":{},"bdText":"我在【网贷安全110】看到这篇经典的文章,有趣-有料-有内涵!你们看看觉得如何?","bdMini":"2","bdMiniList":false,"bdPic":"http://www.p2b110.com/","bdStyle":"1","bdSize":"16"},"share":{"bdSize":16},"image":{"viewList":["qzone","tsina","tqq","weixin","tieba","sqq"],"viewText":"分享到:","viewSize":"24"},"selectShare":{"bdContainerClass":null,"bdSelectMiniList":["qzone","tsina","tqq","weixin","tieba","sqq"]}};with(document)0[(getElementsByTagName('head')[0]||body).appendChild(createElement('script')).src='http://bdimg.share.baidu.com/static/api/js/share.js?v=.js?cdnversion='+~(-new Date()/36e5)];《职场中最大的谎言是财务自由》 精选五45岁之后,外企精英们去了哪里?天涯社区:岭南一梦标题中问及的问题,已经萦绕在我心里好久,总想就这个话题写点什么,一则是为自己十年的外企生涯做个阶段性的总结,二是想跟同仁们交流一下外企的话题,以及服务于外企的大陆中国人的前途。Part 1我为什么要加入外企算起来,我服务于“外”字头的各种企业已经有十个年头了,现在也基本人到中年了。回想起加入外企的动机,还要回到十年前。1999年,我还在某省会城市的一个设计院工作,由于项目的关系,跟一些外企公司的员工有过很多打交道的经历。每次设计联络,他们都西服革履地从北京飞来,住在我们这个城市最高档次的酒店,拿着笔记本电脑,以及写满外文的资料,跟我们侃侃而谈。当初我是一个毕业将近十年的工程师,对这些人除了羡慕还是羡慕,羡慕他们出差的待遇,羡慕他们流利的外语,羡慕他们开阔的眼界,给自己立下了志向,以后一定要加入外企!加入外企的过程其实很偶然,也很简单,现在混在外企久了,知道进外企其实就是一层纸,更多的是靠运气。过程我就不细说了,总之我如愿以偿地加入了曾经仰视的外企,然后就是不断地跳槽,现在供职于一家世界500强的企业,彻底地圆了自己十年前的梦,成了每天北京地铁十号线国贸站蚂蚁搬拥挤的人流中的一员。Part 2外企十年,我得到了什么?外企十年,我得到了什么?这个问题,也是我最近考虑许久的问题。弹指一挥间,在外企十年了。我得到了什么?我学到了什么?我还能得到什么?我还能接着学到什么?经过不断的思考,我给出了十年后的答案。外企十年,我得到的包括:一份看起来不错的薪水但是绝对中等偏下的生活质量;外企十年,我学到的主要包括:供职公司产品的基本原理,以及如何将它们销售出去;看起来还可以的英语口语和写作能力;外国人是如何想事情的。在外企,我还能得到什么?答案:面对更年轻人竞争朝不保夕的饭碗!在外企,我还能学到什么:答案:除了吃当年设计院的老本,真的没有什么能学到的了。Part 3我对外企的理解和外企供职人的出路其实,国内的写字楼外企,跟现在的制造业,没有本质的不同。制造业那些血汗工厂,是利用国内廉价的劳动力跟自然资源,生产出产品销往海外;国内的写字楼外企,也是利用廉价的大学毕业生以及从国企跳槽人员的人力成本,把国外的高价产品销往国内(产品或者服务)。所以,中国的外企,其实就是一个卖产品的公司,而不是开发产品的地方,它所需要的,仅仅是能够帮助它卖东西的人而已,换句话来讲,外企的人其实都是销售人员,只不过岗位不同而已。那么,销售团队需要多高的知识能力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在外企,绝大多数的所谓“技术”人员需要做的,就是了解本公司产品的性能(无法全部了解,总有许多黑匣子是无法破译的),然后千方百计地把他放在给客户做的技术方案中,然后就是忽悠客户接受你的方案。如何忽悠客户呢?很重要的是包装。外企的人出行都乘飞机,都住高档宾馆,这是公司形象;外企的人都能讲点哪怕中国式的外语,时不时带几个老外出去,证明自己的东西跟国内的不同;外企的人,办公室助理都是年轻的小姑娘,人称OfficeLady,出去的男士大多西服革履,提着电脑包。有时我真想撕下这些人的画皮,那些年轻的助理们,干的是什么活呢?接电话,发传真,给老板泡茶,给出差的人订机票。当青春离你们远去,久了不说,就35岁,在这之后,如果升不上个行政主管什么的,办公室还能看见这些大姐(候补阿姨)们的影子吗?脸蛋如青苹果一般的小女孩儿们每年都从校门踏入这个社会,端茶倒水的活计是不需要资历的,能干的人总是社会上一招一大把。还有,那些年轻的“工程师”们,干的是什么活呢?所有的技术方案都是为了卖出自己的产品,一次次地拜访客户,一次次地谈价钱,天上飞地下跑。为出售产品而设计的技术方案不会有太高的技术含量的,但你年过四十,当你跑不动的时候,眼睛亮晶晶如星星的小伙子们又从校门出来了,他们有的是青春,有的是干劲,要的是业绩,不讲究的是工资。这时你跑不动了,工资却是人家的两三倍,老板要的是谁,还用问吗?在我每天上班的写字楼里,几乎很难看见年龄在45以上的男人。人到中年的我,很想知道自己未来的去向。天涯上的同学们呀,谁能告诉我,45岁以后,外企的人都去哪里了呢?Part 4回复以及讨论看来大家的回帖,觉得自己有如下的路可选择:1)自己创业。但是我不是搞纯设备销售的,也没有什么具体的设备可以代理。我是出技术方案的,所以很难找到客户,这条路似乎走不通,除非回到家乡开个小超市什么的,但是老天保佑别哪天周围开个家乐福沃尔玛什么的巨头,那就死定了。2)回到国企。暂且不论能否回去,这是个很尴尬的选择,昔日的同事都是领导了,你回去跟人抢位置还是甘心受比你小不少的人领导?但是如果就是想找个饭碗,什么都是可以忍受的。3)移民。现在加拿大的技术移民的路已经基本堵死了,就是找顾问公司做包装出去了,也要至少奋斗十年才能站稳脚,十年后,头发都白了,这辈子就算贡献给孩子了。4)职业炒股。估计我没有那么高的,手里真的没有什么余钱。除了上述的几类,我真的想不出还有什么了,大家帮我想想?楼歪成这个样子,很遗憾,衷心希望今后大家理性讨论。在我看来,外企做到40岁以上,职位大概可能是:1)中级经理层,头衔可能是销售经理或者是技术经理。说实在话,外企的经理头衔算是满大街了,刚毕业的也能给个市场经理或者销售经理的头衔,就是为了出去唬人方便。真正做到中级经理层的,都是能带领一个团队的人物。这些人要是无法升到总监阶层的话,45岁就到顶了。做销售的人还能存点人脉,做技术的,只能给人打技术零工了。2)高级工程师,一般都是技术岗位。不过外企的头衔跟国内的职称是两回事,45岁下岗了,可能有机会去监理公司之类的地方做个技术苦力,挣点辛苦钱,但是需要撇家舍业了。如果有可能,最好能考个注册证书什么的,以后肯定有得用。3)高级行政职位,比如行政经理或者人事经理什么的。这个感觉最难办,因为年纪大了,哪个公司都不缺非技术岗位的领导。出路如何,我真的不知道。其实,感觉老了去私企也不是不行,只要有技术,但是一大把年纪被年轻人呼来喝去,真的不是滋味,不过为了生存,应该能忍得住。以上不论是哪个出路,都貌似有点凄凉。Part 5讲讲自己的职业经历吧我的经历(1)我先前供职的设计院是早先冶金部的部属大院,曾经也是中直单位,要说我现在的这点本事,更多地是吃设计院的老本。想当年刚出校门,不知道恋爱为何物,一心向往工作,在各大现场出差都是以半年为单位,处理现场问题,出设计变更,拜老同志为师,每天吃完晚饭后呆在设计队办公室看图纸。说实话,我大学专业成绩一般,但是在现场工作的几年,算是彻底实现了从书本到实践再回到书本的第一个循环。不知道现在的毕业生经历如何,我们90年代初毕业的那一批人,技术底子一般都是这么打下来的。我的经历(2)时光如梭,转眼到了上个世纪末,我所在的设计室承接了一个国外政府贷款的项目。圈内的人应该知道,政府贷款需要指定采购贷款国的设备,于是一些做工程总承包的外资公司蜂拥而来,作为主要设计负责人,我开始了跟外资公司的零距离接触。最开始是做可行性研究,我们出了技术方案后,跟北京来的一家欧洲公司代表处一遍遍地开设计联络会议,以保证设计跟设备唱的是一台戏。十年前跟现在是不一样的,那时候国内还是缺钱,贷款方很牛,对的项目审查很严,所以那些外资公司也毫无例外地很牛。要说十年前的部属设计院,也是够含酸的,CAD处于刚起步的状态不说,外语流利的设计人员是奇缺的。好在我们面对的是代表处的人,不过人家的文件都是E文,而且跟我们开会,记笔记也是E文,真的让我们佩服。每次开完会,我们都会招待他们吃顿饭,有一次喝多了,送他们回旅馆,又受到很大的刺激,人家飞来住的是商贸(香格里拉旗下),我们出差,还是要住肮脏的招待所。至于技术,记得有一次跟我们开联络会的先生在会议中拿出笔记本电脑,现场敲了几个数,就把我手算一周的数据重算了一步。那时真的是羡慕呀,现在明白了,任何设备厂家都是自己的计算模型,他其实不过是输入几个原始数据而已,现在我打电话都能指挥人干这个活计。外企呀外企,那时在我心里真是个NB的地方,以至于随后的一两年,我对外企的感觉就像邓丽君唱的“初恋的地方”一样,我立下了决心,我一定要找到它。我的经历(3)盼望着,盼望着,机会来了,外企的脚步近了。我所在的省上马了一个国外技术援助项目,出资方是某国际组织(名字不提了,圈子太小),由于中方项目经理是我的朋友,我于是借调到了那个项目,跟国外的咨询公司一起工作,但是还不算他们的雇员。现在回想起来,如果说设备制造业,外企就是一个销售跟售后平台的话,咨询行业外企应该有更多的技术含量,毕竟是一个玩脑子跟经验换钱的地方。在这里,我系统地学到了很多设计院没有的知识跟技能,但是也明白了一个残酷的瓶颈,就是你的护照决定了你在国内咨询业的地位,要想当国际咨询专家,就要先换护照。虽然明白这个瓶颈,但是当时就是作为国内人员,收入的空间上升也是很大的,所以我舍弃了原来的设计院,义无反顾地投入了这个行业。由于老婆当时在国外,我中间有两三年去陪她,还顺便读了个文凭,毕业后正式加入了一家美资咨询公司。就这样,从接触,过渡到正式加入,我花了四年时间,从此开始了正式的外企生涯。我的经历(4)外企的日子开始还是很阳光的,相信每一个在外企工作的人都有相同的感受。作为咨询行业,我们的客户遍及全国各地,所以就会有无休止的出差,开始很是陶醉飞机跟星级酒店带来的舒适跟便利。我跟公司里面年轻的人不一样的是,我有着超过十年的工作经验,所以不用人带,直接就投入各个项目,也很是有成就感。时间就这么过去了三年,中间我换过两家公司,都是通过猎头挖过去的,薪水基本维持不变,但是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危机,那就是咨询公司很难找到活儿了。了解这个行业的都知道,外资咨询公司的客户大都是国外公司或者国际组织,国内对咨询这个行业还是不接受、不信任的,这也是由于国内的体制所决定的。在国外,咨询公司最多的国家是英国,由于市场饱和,近些年倒闭与被并购的不计其数,为了开拓市场,这些欧美咨询公司拼命想打开中国大门,造成中国国内咨询公司的竞争异常惨烈,往往一个招标有超过20家来投,八仙过海,各自拆台。咨询公司的人员是靠简历吃饭的,一旦没有了项目,就没有了新的工作经验,简历也就不值钱了。更要命的是,咨询公司的人都要填Timesheet,这个东西像一条枷锁牢牢地套在你的脖子上,一旦一年你投入在项目上的时间少于50%,公司就有理由开掉你,因为你连自己都无法养活。压力呀,压力,不在压力中爆发,就要在压力中逃亡!我的经历(5)应该说我加入外企的年代,赶上了国内所谓的尾巴,这其间也是国际经济泡沫泛滥到破灭的时候。不过随着竞争的加剧,国内外资咨询行业开始了新的一轮洗牌,很多外资咨询公司开始逃离中国市场,而且都是那种突然死亡法,实现没有任何征兆的,行业里的两家外资公司,都遭遇到了被突然关闭的命运。也就是在某个工作日的早晨,突然从总部来了群由人事财务跟律师组成的团队,带着打印好的补偿合同,召集大家开会,宣布马上关闭XX办公室,解除所有人的劳动合同,然后在N+1(或者更多点)的补偿合同上签字,然后任命留守团队,把现有项目的尾巴处理完后关门。每一个这样的消息传来,我都感觉像冬天的风吹在脸上,刀割似的。难以想象某天我们遭遇到这样的命运,等待我们的将会是什么?我的经历(6)感谢老天的眷顾,我终于在几年前成功逃离了咨询业的泰坦尼克号,登上了另一艘行业内的巨轮,角色也从高级工程师变成了技术部门的管理人员,虽然手下也没有几个人。公司的情况就不介绍了,因为圈子很小。这是一个对于我来说比较新的行当,简单说就是为市场开发准备技术方案。时间久了,就像我在开篇中说的那样,技术方案实际上就是为了推销自己的成套技术产品。我们的产品在技术上还是比较有竞争力的,作为技术人员,我几乎看遍了所有的资料,也能跟客户侃侃而谈我们的东西有这个那个的优点,但是深入了解这个产品的机会少之又少。渐渐地,我惶恐了,这么做下去,一个刚出道的工程师,如果改行做市场的话,不出三年,就能把我的工作全部接下来,这就是行业里面的技术吗?时间在消逝,我还在吃着当年的老本,如果不吃技术饭的话,我还能干什么?我的经历(7)我曾经费了很大力气,从宏观经济层面上检讨自己的职业前途。我觉得,外资在中国的渐渐远去,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高昂的人力跟土地成本正在一步步地将制造业外企逼出这个地区,剩下的将只有服务业外企,加上制造业外企的总部。每个人的职业前途都跟自己的行业和国家的经济状况相关,我离开咨询行业,是因为这个行业没有太大的前途。中国的经济,靠外资外贸拉动已经貌似到了极限,需要调整。国家正借助国企的那只手,来体现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力。我们有很多国企的客户,日子过得其实比我们外企的人员好多了,至少不要上那么高的税,绝大多数外企,呵呵,中秋节连盒月饼都讨不到的,都打到工资里面了。国进民退,国有化在收回民营行业的生计的同时,也正逐渐将外资挤出中国。未来的十年,是国有企业大发展的十年。外资外资,能否大行其道首先要看国家是否缺资金。目前的中国,其实是不缺钱的,国家借助外资,其实也完成了国家层面上的原始积累,现在到了发挥作用的时候了。那么,在我这个不尴不尬的年纪,是进还是退呢?我的经历(8)我曾经想到过离开外企,回归国企。毕竟我当年在设计院干了很多年,还是有不错的口碑和人脉的,但是回去就那么简单吗?物是人非,其实一点都不简单。首先是要不要你的问题。现在的部属大型设计院,有人托关系花十万八万都进不来,能让你回来首先是天大的面子了。其次是回去干什么?四十多岁的人画图拼体力能拼得过刚毕业的年轻人吗?国企也许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主任什么的职位。另外就是家怎么办?老婆已经在北京找到了工作,回去了一片茫然,都需要重新开始。对于她来讲,不亚于下岗再就业。她在事业单位,为了我丢掉了目前的工作,对她公平吗?所以,退,说说很容易,做起来很难下决心的。我的经历(9)如果不回到体制内的话,就只有暂时在现在的公司做下去了,问题是,如何做?在外企,国籍决定了你所能上到的最高位置。如果外企是五层楼的建筑的话,每层楼的人依次是:五楼:(跨国公司注册国家的)本国人四楼:其它国家的外国人三楼:东南亚华人二楼:有总部工作经验的海龟或者有政府关系及客户背景的中国人,所谓外企的中国高管一楼:一般中国本地雇员我现在就老老实实地蹲在一楼,相信未来也不会有机会上到二楼。看到这个帖子的外企人士,估计大部分都跟我一样,呆在没有花园的底楼。外企其实是很讲血统论的,你的肤色决定了你哪怕再笨,到了中国也会舒舒服服地呆在3、4楼,只要不在市场开发,怎么混日子都可以。但是呆在一楼的本地雇员就不一样了,没有别的肤色,手里要是没有多的资源的话,估计出局的年龄在40-45岁左右,女的大概是35-40左右,君不见一楼的大门外面,还有无数的毕业生挤着要进来吗?就跟春节火车站买火车的长队似的。这也就是我痛苦之所在。升值到高管的空间理论上确实有,如果真的是幸运儿,可以将你的职业空间延长到50岁,50以后铁定出局。如何升为高管?需要你在恰当的时候以恰当的方式介入外企外国人高管之间的政治斗争,不要以为外企不需要站队,站错队跟国企一样惨。那么,无法升职的,为了有限地利用45岁之前的那段时光,需要做什么呢?我的想法是:尽量让自己显得年轻一些。别笑,这真的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年过四十,脸上饱经风霜,像五十岁人似的,保准你老板会找个借口让你早走,而且你呆在一群年轻人中间,自己心里也不是滋味。以上是针对男人而言,对女人不用提醒,在任何年龄段(70之前),保持年轻的外表都是她们首先关注的问题之一。我最近压力大,老得比较快,心里很愁。说不好听的,有点以貌事人的口吻了,但是别笑话我。外企的助理们,其实吃的更是青春脸蛋饭,所以在她们年轻的时候,千万要睁大眼睛,嫁个有潜力的男人,否则到35岁了真的很难。另外就是学会打理自己的财富。我到四十岁了从来没有买过股票,但是我觉得Ray99说的其实没错,应该开始打理自己财富了,但是作为一个技术出身的普通人,达到他所说的财商估计是不可能了。还有就是考证书吧,CFA、CPA什么的。不管怎么样,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态是正常走到45岁的前提条件。45岁以后呢?我真的不知道,这也是我发帖寻求答案的原因。Part 6启发与交流耐着性子看贴,挺不容易的。因为自己也是到了这种不尴不尬的境地。希望获得启发和交流。天涯社区:soho的猫我是北京的,生于斯长于斯,明年35。女人。1994 年高中毕业成绩不好,只能上了个成人大专学语言。第二年冬天同班同学介绍进入top500强-DEC做了部门秘书。月薪1200。年轻对所有新鲜的东西都好奇,自学了oa应用等外企生存必备的技能。97年进入Sun,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用了,脱产,家姐出资欧洲学习。念了半年预科之后学得MBA,学的时候还算含金量比较高呢,回来的时候发现已经是满大街都MBA了。过去的老板介绍,重新进500强做售后服务,月薪6k。省吃俭用半年后首付3万买了京郊的房子。那时候就是踏踏实实的坐办公室OL。对生活没有大追求。后来是经过了经济风暴,陆续在GE等公司做过二线工作,职位最高做到过总监。目前是经理。薪水始终就是那么大几千,生活波澜不惊。直到前两年通过熟人介绍进入it500强,薪水没有变,但外快不少。第一年下来算帐,账面160w左右。现在房子换成5环边百平米小屋,去年买了个车。账面能有个几十万现金。没有婚也没有仔,有个同居6年的男友。很开心他能接受我不婚不育的生活原则。我这人算术始终都不好,买菜都会弄错帐,心理素质也不行,看不得股票帐涨跌跌玩过山车。所以所有的东西都不碰。只是近期全权委托给男友去做。同楼主相同的是:我们应该是同时代进入外企的。都经历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的获得与失去的时期。都对外企的日子有了透彻的理解,都处在年龄、精力以及阅历上不尴不尬的位置。何去何从,很迷茫。同楼主不同的是:我没有技术背景,一直做的都是市场与支持。而几乎大部分的外企都是销售公司,在市场上是傀儡,没有一点自主权。可以说在中国就没有真正的市场管理。很遗憾的。我没有孩子,也不希望自己陷入到那种围着老公孩子转的女人。还是希望自己能够有份小收入,以满足自己日常生活及精神上的需要。但在外企时间长了,人也懒惰了。如果要起早贪黑的创业,真的也是有点害怕。明年我就35了,心很累了,95年到现在都没有跑出500强的圈子,外企怎么回事早看穿了。现在就是纠结是辞职开个小店还是继续这么混下去,非常的矛盾。希望同各位同经历的外企女性们多交流。翻看了前几页,我来说说我知道的几个人吧:1.T先生-外籍人士做到了某公司的上海总经理,才华横溢,精力能力无不是一流,典型的中国通,曾经拿到过中国zf极高的表彰,大名鼎鼎无人不知。都说他是统领大中华区数百亿人民币业务的总裁不二人选,升职指日可待。然而到了50多岁,风云突变。问题出在公司总部,这家百年的老店败了,原公司被另外的公司买去。合并后自然免不了一番争斗,很快的他被边缘化,给了一个小职,偏居一隅。T先生一怒之下辞职而去,幸好还几十年积累的人脉,被客户公司收编,继续做上海总经理。只是公司规模和业务范围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完全就是集团军和加强营的区别。没办法,也只好干啊,总不能提早退休闲着吧。听过他醉后的不满,可是又没什么办法。慢慢的这么混着,再过几年,也就等退休了,没什么更大的指望了。2. 某公司亚太区经理已经是管着从北京上海到新加坡雅加达,甚至东京悉尼的人了。也是看到前途无望,一个中国人,总不至于升到全球的总裁吧。再说公司内部内斗厉害,工作又太辛苦,付出和得到不成比例。不久前辞职去跟老同学做风投了3. 老工程师50多了,被以整编的名义往外赶。没大资本做,买了一辆小车,一个出租车的拍照,雇人当了司机,算是个个体经营者吧。同时自己给人家做些技术活。赚的不多,但是还过的去。他说自己是快活的,看得出来是真的。人有时候在于满足,如果想不开,整日郁郁,觉得自己从大公司出来怎么成了出租车的小老板,心里有压力就活的不好。还有好多例子,认识的很多人基本上都出来创业了。开头虽然艰辛,生意做到后面也有大有小,不一定人人能发达。但是没有说过不下去的。只要调整好心态,安天知命,天定无绝人之路今天打卡晚了点。这两天灌水的多, 有料的少,那就顺便说点东西。昨天一个猎头找我, 也是一家同行的石油公司挖人, 职位差不多, 薪水高20%。我一听拒绝了。跳槽还是不跳, 是职场永恒的话题, 我自己在年轻的时候, 象鲜虾一样不停的跳, 有时候刚跳到一个槽里还没混热火就又跳了, 以至于我现在看我自己的简历的时候自己也觉得很过分, 不得不把几家试用期未满的公司给删除了。即便如此也是长长的一列, 我每次面试都要花上很多口舌来和对方解释为什么要一次又一次的跳槽。现在回想当年很多次跳槽其实没有太多的意义, 职务差不多, 就是多15-20%的薪水, 如果在一家公司好好发展也可以有机会的, 但那个对谁都怀着一颗怦怦乱跳的芳心的年代里, 很多人迷失了, 以为下一个槽一定好, 结果过档了才发现问题。跳槽一定要谨慎, 尤其是仅仅为了一点点薪水增加, 而不是为追求职业发展的突破而跳。再一次谢谢99每天打卡站岗,我理解你问什么这么做,而且我相信你在职场上绝对差不了。就这跳槽的话题多说几句,外企跳槽很常见,但是单纯为了增加工资跳槽需要谨慎。其实每一个的圈子里面的资源是固定的,能够加入的公司就是其中之一,如果在职业生涯的前半段,就把能跳的公司都走了个遍,对着你最后的东家,估计很难有牌可打了。其实跳槽不单纯是加工资,在跳槽前,最好多想想以下几个方面:1)钱少了没有?如果你从北京跳到上海,你的要减少50%甚至还要多,因为地区的政策是不一样的。有时候账面上钱多了点,但是隐形的钱少了许多,就是一个穷忙活。2)职业前途有提升没有?如果跟我一样,带着一个高级工程师的帽子从一家跳到另一家,但是没有通过跳槽接触到实质的更有挑战性的项目,其实是浪费资源。因为你在原来的公司也许可以很快升职到项目经理,但是到新的公司,一切都要重新开始。3)你的家人是否受到很大的影响?如果你为了月薪升了1W从一个城市跳到另一个城市,但是你的妻子或者丈夫要因此换掉自己的工作重新开始的话,就有可能得不偿失了。跳槽的定律是:通过跳槽,你跟你配偶的总体价值得到进一步提升,放是合理的并值得跳的跳槽,否则不是。出差在外,先草草说几句,跳槽有风险,动作需谨慎。Part 8“杜拉拉”后传:第一代外企白领的尴尬中年他们是中国对外开放后诞生的一个新群体,一个体面的特殊阶层。他们是精英一代,大多毕业于名牌大学,工作在传说中的跨国公司,在一定程度上掌管着这些经济帝国的在华命运。他们的生活是许多人的梦想:衣装笔挺,说话中英文夹杂,出入于高档写字楼,出行坐飞机,住五星级酒店,拿美元补助,度假就是出国游玩。他们就是中国最早一批的外企白领。然而,人到中年的他们,发现自己正站在一个尴尬的十字路口。2012年下半年以来,外企裁员潮波及中国。2012年7月,诺基亚表示要关闭中国两个区域销售中心;接着,惠普宣布将于两年内全球裁员2.7万人;8月,摩托罗拉宣布裁减4000名员工。进入2013年,汇丰宣布今年将全球裁员3万人。3月8日,摩托罗拉员工收到总部的邮件显示,公司将再次裁员1200人。3月20日,汇丰人寿在上海宣布关闭其个险业务,数十名员工及上百名营销员遭遇“闪电裁员”。受到这次职业危机影响的不仅是外企的普通白领,高管们所受的冲击比以往历次裁员都要剧烈,尤其是上个世纪90年代最先进入外企工作的中国员工,姑且称之为“外企白领一代”,他们不得不开始面对职场中的“40、50”现象。他们还好吗!忽然发现自己成了公司最尴尬的人。Stella的前半生经历,可以说是著名职场小说《杜拉拉升职记》的现实版。1996年,大学生Stella在北京某部委设计院当实习生,由于英语专业的关系,负责一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职场中如何对付上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