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怎样提高广告收入

自媒体应该怎么赚钱?有哪些提升收入的渠道?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自媒体应该怎么赚钱?有哪些提升收入的渠道?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自媒体生存实录:业内人士称收入千万并不夸大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被业界认为很了解自媒体行业的投资人——— 起源资本创始人雷中辉称,去年自媒体行业收入的整体规模肯定超过10亿元。
风险投资最先看中的是自媒体平台或公司运作成熟的自媒体账户。CFP供图
原标题:自媒体生存实录
自媒体江湖的传闻令人吃惊。
业界多位人士称,有一过千万元收入的自媒体账号,通过多平台多账号的运作,线上与线下融合开展活动的方式,圈到了行业的第一桶实实在在的资金。&其实自媒体账号收入千万并不夸大。目前自媒体行业的整体规模肯定超过10亿元。&起源资本创始人雷中辉估算出令人吃惊的数据。
自媒体账户的价值正在不断变现。内容价值、流量导入、产品运作、O2O模式&&尽管模式众多,但独具特色者并不多。已有少数风投人士在物色有潜力的自媒体账号。不过,风投人士董江勇则告诉南都记者,自媒体盈利模式仍不明朗,投资自媒体更多的是投资未来的趋势。
自媒体的商业模式有三大发展考虑。第一个就是获取流量,赢得账户价值;其次是考虑在自媒体做专属产品,增加收入;而关键的第三个考虑则是线上与线下密切融合,实现O2O的商业模式。
&&&起源资本创始人雷中辉
运营不久已自给自足
&咋整&(微信公众号:H ow ToZheng)的口号是&你每天的移动小猪手&,这个从&小助手&自我恶搞为&小猪手&的微信公众号,最早脱胎于杂志《博客天下》中的小栏目&How To&。&咋整&的负责人陈鸣原是该杂志管理层的成员。不过,陈鸣形容&咋整&的出现是一次内部的创业过程。去年10月1日,他和几个同事悄悄搞起了&咋整&这个微信公众号,并在假期的第一天推出了&咋整&第一期。这时,杂志的投资人还并不清楚团队里冒出了新东西。
陈鸣在上下班的地铁上想出了&咋整&的恶搞风格,并定位于针对新闻的恶搞。不过,他也坦言,团队成员一开始并没能很好地贯彻这一定位意图,差点跑偏。及时纠正过来之后,从第六期《新西兰想造出跟中国一样好的奶粉,咋整?》已经初步确定了对当天热门事件有针对性的恶搞。直到第15期《星巴克咖啡馆给CCTV的致歉信》后,&咋整&突然火了起来,&道歉信&在各社交网站上大热,&咋整&的粉丝也从五六千上涨至数万。
火起来之后,陈鸣得到了投资人的支持,&咋整&从《博客天下》杂志中独立出去,成为了一个独立、公司化运作的微信公众账号。目前团队除陈鸣外还有3名全职工作人员,加上数名实习生。陈鸣拥有一套软件系统,可以每天从微博等社交平台上抓取几个最热的关键词,团队成员再从中筛选出一个新闻热点,并以&头脑风暴&的形式确定今天的恶搞主题、切入角度等。&团队跑起来后就越来越有效率了。&陈鸣如是说,团队的成员已经可以很好地把握新闻主题和内容的筛选。
&咋整&完成了前期的积累粉丝、扩大影响力之后,今年初开始正式洽谈商业运营项目,目前有一些广告,已经自给自足。不过,对于&咋整&团队而言,目前仍然是一个积累粉丝、扩大影响的时期。目前的经营方式并不是未来的经营方式。去年粉丝增长迅速时,由于人手不足,&咋整&一度放弃了在微信平台上跟粉丝互动。今年起才从团队中安排专人负责互动。在互动中,也坚持&咋整&的恶搞风格,陈鸣自称效果不错,并且考虑未来通过线下活动的方式扩大粉丝的粘性。
&未来粉丝到达一定的节点后,团队会再加人。&陈鸣说,团队目前人手紧凑,但每个人都保持比较高的工作效率,并坚持一周五天工作制。近期,&咋整&已经发出了招聘启事,开始招募新人。
陈鸣一直在坚持小团队运作,并且保持了独立的事权和财权,&已经完全从原来的杂志中独立出来&。陈鸣的名片上,&咋整&已经和博雅天下旗下的《博客天下》等三本杂志并驾齐驱。
&三表龙门阵&
自媒体野心需团队支撑
与&咋整&的团队作战不同,&三表龙门阵&(sanbiao1984)则是个人色彩鲜明的自媒体。它的拥有者&三表&李焕新最早在网上写的东西是体育评论,那是他在吉林长春读大学时的事。不过,大学毕业后,三表先后去了动漫、广告公司工作,一度放弃了在网上码字。直到去年初,看到一些自媒体做得风生水起,他又准备重新拾起码字的爱好。&三表&这个网名已经用了多年,源自&表里如一、一表人才、人如其表&的自我调侃,而&龙门阵&则暴露了他恶搞的精神内核。&一度被粉丝认为我是四川人。&三表如是说。
和许多IT评论类微信公众账号类似,三表一开始也是以发布文字形式的IT行业评论起家。不过,打从一开始,三表就没有准备正正经经地写评论。&卖得不是深度,而是阅读体验。&三表一开始的定位就是做娱乐化的IT评论,这与他个人的性格、兴趣是分不开的。
虽然从文字评论出发,但对三表而言,转折点则是与搜狐IT的合作。搜狐IT请来专业的画师,通过漫画的方式画出故事情节,同时三表在一旁配音进行评论。节目每周播出一期,三表则抽出工作之外的时间寻找合适的选题,并写出文案,再用手机录下配音。
三表坦言,自己对于点击率等数字并不太敏感。在和搜狐合作时,除了提供文案获得类似于稿费的报酬之外,搜狐还会进行一些广告开发,三表与搜狐方面根据广告合同的金额进行分成,但并不与点击率直接挂钩。
三表的投资人董江勇是金种子创投基金的负责人,他告诉南都记者,他之所以投资三表,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看准了三表这个人。董江勇与三表结识了一段时间后,感到三表是个有能力、有担当并且靠谱的青年,最终双方洽谈了两个月,董江勇决定投资三表。董江勇将&三表龙门阵&纳入了他旗下WeM edia自媒体联盟&自媒体扶持计划&的一部分,投入了100万元的资金。
刚开始,三表对自媒体的观点比较偏激,他一度认为如果背后是有团队的,那就不算自媒体。在他看来,自媒体应该是个人观点的表达。可是现在来看,自媒体如果有更大的野心,还是需要团队来支撑。但精神内核还是应该存在于个人身上,其他的只是来辅助你表现得更好。
目前三表正在招兵买马,组建工作室,未来将以工作室的方式运营自己的&三表龙门阵&。不过,他认为,团队并不会掩盖他的个人特色。他认为,一些团队运营的自媒体,团队虽然火了,但个人未必能火。三表则希望他自己也能在自媒体时代火起来,这也是三表虽然操着一口不太纯正的普通话,但始终坚持在节目中自己配音的原因。
三表所属的WeM edia自媒体联盟CEO青龙老贼甚至认为,只有个人色彩鲜明的公众号才能算是&自媒体&,个人色彩应该是它的核心。&这种自媒体是无法被收购的。&青龙老贼这样认为。
&移动吐槽&
还没想好要不要风投
与&三表龙门阵&风生水起后,加入自媒体联盟,接纳风投,从个人升级成&工作室&相比,移动吐槽(jiaxinw en360)则决定暂不接受风投,也没有加入自媒体联盟。这是谢璞的微信号,而他自己本人亦以自媒体ZenN ew禅芯创始人的名义为自媒体聚合的百度百家撰文,同时入驻新浪微博等平台。
&自媒体是个伪命题。人人都能算自媒体。&前《环球企业家》记者的谢璞想了想说,在业界也有人划分,若招聘人员或有了机构,就不算自媒体了。换个想法,若罗振宇(自媒体罗辑思维负责人)算自媒体,那杨澜访谈录是否也算自媒体?
事实上,自媒体目前概念十分含糊。谢璞说,他不是很喜欢别人叫他自媒体,他是写稿子的人,当然未来也想做商业化,也想招聘人员成立公司。
移动吐槽的口号是&以端正态度吐槽,以娱乐的心态写稿&。2013年3月底谢璞从媒体辞职,由兼职变成全职,管理移动吐槽这个账号。此前,谢璞曾与另一个合伙人合作管理该账号,不过合伙人随后入职了一家科技公司,随后谢璞独自管理该账号。
南都记者从移动吐槽微信号发现,文章多数与IT行业有关,间或有关注社会大事如马航失联以及《来自星星的你》。另一方面,文章更新频率很快。截至今年3月22日晚,今年已推送了57篇文章,相当于1.4日一篇。
尽管没具体谈及经营上述自媒体的细分盈利,但谢璞坦承,他现在的收入比此前在媒体的15万元年薪要高,自由度也更高。&离职了可以去企业,工资50万元。&谢璞认为,若从时间成本来算,他仅花费了在职时一半的时间,却获得了同等的收益,这就相当于工资翻了一番。
而这也实现了他养家糊口的目标。目前他花一半时间管理自媒体账号,另一半时间则陪伴妻子和做一些教育助学的工作。
在多数自媒体人看来,更多渠道的平台会保障收入的稳定性和影响力的扩大。谢璞也赞同这个观点。
不过,目前谢璞还未加入到国内最大的自媒体联盟WeMedia。据自媒体人透露,W eM edia已有风险投资进入,不对联盟内部人员收取任何费用。假如WeMedia平台上的成员获得广告费也可以直接&入袋&。
尽管与联盟内成员很熟,谢璞还是决定暂不入驻。而另一个他&sayNO&的则是目前多家风险投资的橄榄枝。
为何风投此时有意合作?&可能看到我在圈子的影响力。&谢璞想进一步商业化,但却希望有一套成熟的方案再考虑引入资本。谢璞指,目前信息太泛滥,很多自媒体都在写稿子,而他希望稿子&有价值,有立场&。
然而,谢璞也在反思一个事情,在重大事件时没有自媒体,比如马航失联事件。有些大事件,也很难参与。
他觉得自媒体的影响力难以到达更广泛的范围。&有自媒体呼吁港交所来调查腾讯为何并购消息总提前泄露?文章可以写好,但不一定被港交所看到;看到也不一定能够推动港交所去做。不过,去年有个事件,写一家上市的音乐吧,我们写到庄家在背后操作,香港媒体就开始在找一些庄家。&
&华尔街见闻&
目前还没开拓商业模式
&先积累用户量,再考虑赚钱&是多数自媒体的理念。知名的资讯平台华尔街见闻正在准备第二轮融资,这也是他们下一步做大的资金来源。南都记者从此前华尔街见闻的旧员工处获悉,多位旧员工曾共同出资认股,不过随着华尔街见闻的壮大,旧员工已纷纷离开。据员工称,因华尔街见闻在第一轮引入平安集团的创投资金时,曾要求员工由兼职转成全职,因而有员工和核心人员离职。
事实上,这家已企业化运作的公司,目前团队有30个人,内容和技术人才分别过半。而这个公司在微博和微信的平台账号亦被广泛看成自媒体。华尔街见闻创始人兼CEO吴晓鹏近日向媒体透露,目前还没有开拓商业模式,只是以用户量为目标。
据南都记者统计,其网站目前广告包括券商、外汇交易模拟软件、和女装网购等广告。据透露,目前华尔街见闻的PC和移动端每日活跃人数有几十万。
而今年2月起,华尔街见闻正在招聘PHP WEB工程师、移动A PP研发工程师、UI设计师以及编辑等职位,对行情工具和互动的技术相当重视。实时行情软件测试版中,除了国外等各项指数,亦有上证指数在内。
据吴晓鹏对外界透露的消息,其用户群里做贵金属和外汇的较多,且多为散户。未来或跟机构研究合作开发产品。
&未来规划&:卖广告还是卖产品?
自媒体的商业模式再好看,最终也要面临赚钱的问题。几个自媒体却有各自不同的探索计划。
&咋整&未来或将抛弃广告。相对于当前流行在公众账号中的广告植入、附带广告等盈利模式,&咋整&的负责人确表示,未来&咋整&将完全停止接广告合作项目。陈鸣已经有了一个时间表,未来将上线APP并在适当的时候转型做电商。
做这个计划前,陈鸣与很多业内人士都聊过,他发现,如果粉丝数量不足时就急着上线APP,未来APP的打开率会很低,粉丝互动性也不足,容易变成一潭死水。而等到粉丝突破一定数量时,&咋整&就有能力面向粉丝销售一些衍生产品,通过有足够利润率的衍生产品养活自己。陈鸣举了美国知名的皮克斯电影公司为例,皮克斯表面上是拍动画片的,但实际上最大的利润来源是销售衍生的动画主角玩偶等产品。
&咋整&提供的内容将一直坚持免费的策略。陈鸣认为,互联网本身完全可以实现第三方、第四方埋单的&交叉补贴&模式,而不需要让读者直接付费。陈鸣认为,除非是一些有不可替代的独家消息渠道的媒体,或者能像彭博社那样销售一些终端设备,一般的互联网信息是难以让读者付费的。
不过,陈鸣表示,未来选择怎样的衍生产品进行销售,还需要慢慢研究。
&三表龙门阵&目前同样没有对内容直接的收费计划。不过,三表未来并不会抛弃广告,而内容重点则将放在视频上。
南都记者观察发现,目前三表的微信公众账号仍在持续更新中,但最近一期推送的内容已经不再是文字的内容,而是他亲自上台演的一段脱口秀。三表告诉南都记者,未来工作室成立后,也会跟视频平台合作,更多的&龙门阵&将以真人秀的方式向粉丝演出来,视频节目将成为他的主打。三表认为,互联网行业充满了一幕幕荒诞的闹剧,恰恰适合通过&演&的方式向观众呈现。
三表坦言,对于未来的盈利模式,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计划,目前他更多在考虑如何将未来的产品做好。他并不排斥包括植入广告、附带硬广告等广告模式。不过,他表示,无论做哪种广告,都会考虑到粉丝的观看体验。未来,三表甚至会考虑加入&弹幕&等元素增加与粉丝的互动,增加粉丝粘性。
董江勇对三表的定义是&艺人&,因此,他并不排斥三表可以通过与粉丝的线下互动,像传统娱乐圈的艺人那样获取收益。不过,董江勇坦言,投资三表这样的微信号,未来盈利能有多少,他也没有太大的把握,愿意跟三表一起探索。
由于自媒体的赢利模式并没有成熟的样本,许多自媒体人都有自己的探索。这种探索不仅在选择赢利模式上,也包括选择平台上。&咋整&将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微信平台上,微博平台则完全没有推广,陈鸣认为,微信精准无法做假,更具有商业价值。但其它自媒体大多跨平台运作,三表更是已经与一些视频平台接洽合作事宜。
除微信公众平台外,另一个互联网巨头百度也在去年上线了自媒体平台&&&百度百家,这里积聚了众多自媒体作者,人数最多的是互联网领域的作家,高达105人,随后文化类作者有91人。其他财经、高管论坛、娱乐和体育等作者偏少,目前尚无时事作者入驻。
&百度百家就像一个广场,广场是卖花的,会统计有多少人从这边过去买花,广场就给我一定的分成。&谢璞说,百度百家成了门市,其某篇文章,点击率已达到58万次,不过亦有阅读才163次的文章。
不过,Wemedia自媒体联盟的CEO青龙老贼并不太看好根据点击率计算广告收益的方式。他告诉南都记者,对于自媒体人而言,作品的点击数量未必能跟影响力成正比,如果按点击率算钱,对自媒体人并不划算。
与前述生产内容的自媒体账号不同,作为国内最大的自媒体联盟,WeMedia联盟目前并不直接生产内容,而是以一个较松散的联盟的形式存在,给成员提供一些资源上的帮助,并推动成员之间互相帮扶、推广。不过,WeMedia也获得了第二轮融资,据媒体报道称总额达300万美元。作为WeM edia联盟的董事长,董江勇告诉南都记者,未来将把WeMedia打造成微信时代的一个媒体平台,成为连接微信开发者、自媒体人和传统企业之间的纽带。
盯上自媒体蛋糕
经历了2013年的蓬勃发展,自媒体行业今年已渐渐成为风险投资关注的新领域。
被业界认为很了解自媒体行业的投资人&&& 起源资本创始人雷中辉称,去年自媒体行业收入的整体规模肯定超过10亿元。
而这个蛋糕有可能做得更大。在普通人想凭借自媒体账号在网络江湖呼风唤雨并赚取收入时,有关投资人却清楚地列出了他们认为有发展潜力的自媒体账户条件。
在投资人眼中,在线下已形成产业的行业更被看好。在自媒体行业的快速发展后,单个自媒体账户的春天正在来临。
自媒体不局限于微信
典型的风险投资,最先看中的是自媒体平台或公司运作成熟的自媒体账户。
起源资本跟金种子基金一起投资了自媒体联盟WeM edia。WeM edia成立第一天,就已经处盈利状态,目前WeM edia的盈利达几十万元。而另一个典型案例则是华尔街见闻在准备第二轮融资。
在去年自媒体账号兴起之时,为何选择投资平台而非单个账号?起源资本雷中辉称,去年早期自媒体发展,单个自媒体账号没有发展起来,因此并没有选择单个自媒体账号进行投资。
单个账号的运营目前也呈现团队化操作。在自媒体遍地开花之时,像移动吐槽的负责人谢璞一样坚持原创写稿的账户其实不少,但像谢璞一样,一个人运作该账户的却很少。雷中辉发现,越来越多的自媒体账户确实是由团队操作。&一个人去维护账户,每天更新,比较困难。&雷中辉解释称。
而另一个趋势,则是自媒体账户在多渠道布点,这也是自媒体人能获取高收益的方式。目前,自媒体人聚集的平台还包括百度百家、钛媒体等平台。
董江勇介绍,国外的风投有专门投资苹果、安卓系统应用的,而他则将主要关注微信应用市场。他对南都记者透露,去年微信公众账号据称达200万个,并以每天5000个的数字增长,投资微信公众号就是投未来、投趋势。
早在金种子创投基金两年前成立,董江勇在寻找投资方向时,将关注焦点投向了微信相关的平台。董江勇在与包括张小龙在内的多位互联网人士交流中,认为微信未来会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占据极大的份额。同时,微信的公众账号将越来越像一个APP,微信的应用市场未来甚至可能发展成苹果、安卓应用市场的规模。
董江勇认为,未来并不会限于微信,他旗下的自媒体账号,如三表等,会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呈现渠道,并不仅限于微信。董江勇说,他投资的项目,全都和微信有关,但有一些项目,未来的&主战场&并不会限于微信。
自媒体账号的三种模式
在自媒体行业的快速发展后,单个自媒体账户的春天正在来临。
敏锐的风投资金正在关注这些单个自媒体账户。金种子创投基金和起源资本在投资WeMedia之后,均在近期表态寻找有潜力的自媒体账号。
&今年有能力的自媒体人创业可能会成为一个方向。&董江勇判断,投资自媒体人,盈利前景同样看好。&正常的风投逻辑都是结果导向,但&三表&这样的项目可能有所不同。&董江勇说,这是一个新鲜事物,早期阶段投资可能都希望有8倍的回报,但三表这个项目,到底能有多少回报,董江勇坦言,自己心里也没有底。
而雷中辉则称,今年起源资本在推动&自媒体扶持计划&。在少数的关注该行业的投资人中,他认为自媒体的商业模式有三大发展考虑。第一个就是获取流量,赢得账户价值;其次是考虑在自媒体做专属产品,增加收入;而关键的第三个考虑则是线上与线下密切融合,实现了O2O的商业模式。
第三个商业模式则是最容易获得成功的途径,而这个案例则是董江勇、雷中辉和自媒体人等所证实的过千万收入自媒体账户盈利的原因。在业界确认该自媒体账户的成功的因素,便是在多个平台设立多个账号,并线下开展活动,比如讲座培训等。
不过并非所有的账户能仿效这种成功的模式。有些自媒体在获取流量的内容生态上还存在问题。
在董江勇看来,现阶段微信公众账号的内容生态,还需要进一步建设,至少还需要一两年。董江勇认为,旗下的Wemedia自媒体联盟,对于成员还将进一步互相推广。未来的盈利方式,即使自媒体人写软文,也必须是能在阳光下的软文。自媒体的广告,还必须看&效果&来定。
董江勇认为,关键还是要在把握住大方向后,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调整。董江勇表示,他会进行一些引导工作,但内容还是由自媒体人自己决定。
雷中辉认为,目前较有潜力的自媒体账号相关的领域,是那些已经在线下形成产业的行业,比如汽车行业、电影行业、吃喝玩乐以及女性相关的细分行业。
&自媒体人还在新锐阶段。&董江勇说,自媒体人还不是主流媒体人,未来,他想推动自媒体更多地进入主流视野。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李华阳]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26 09:49
04/23 08:47
04/23 08:57
04/23 09:14
04/23 09:22
凤凰科技官方微信
播放数:42198
播放数:86526
播放数:132668
播放数:47332
48小时点击排行【前言】如今这个信息年代,想要在自己的圈子里面有一份可观的手入,或者是说让别人来买你的单,自己没有别具一格的风格我估计有点难,正如:现在流行自媒体靠写文章挣钱,只要你的文章写的好90%会有人来买你的单的。哪今天我就和大家说说如何在自己小领域做出大成绩。文章内容可能有点多,可以细细看完。钱是靠努力加坚持换来的比如你想出一本互联网灰色产业大揭秘的书,你可以一个礼拜写一个案例,一个月就四个案例,一年就大概有50个案例了。那么到年尾的时候这本书就可以出版了。比如说:我是一个专注做QQ空间营销的,那么关于QQ空间的一些案例,思维,和一些技巧,每一周我做一个,像如何利用评论去引流、如何做QQ群排名等等,然后将详细的思维和案例都写出来,以后这些案例都可以整理成一本书了。不要怕文采不好,出版社专门有人会帮你去梳理这些内容的。我以前写的内容都没有一个大的方向和归类,到最后要整合成一本书的时候就很乱,什么微商、网站、引流各种内容都去写了。没有专注去写某些案例或者思维。所以,现在要聪明一点,可以侧重于某一个领域的内容,深挖去写,不要求全,但是要求深。我现在把每一个公众号都进行一个细分,专门是微商的、新媒体运营的,创业赚钱项目的,思维的等等,将他们进行一个个的小领域分类。这样,以后我的每一个公众号的内容沉淀下来,都可以做成一本书,当然出版一本书并不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但是如果你能在微信运营这个行业每一个小领域都出一本书,那就很牛逼了。我们以前做公众号都是只做一个号,每天发几篇文章,有写微商的、公众号运营思维的,有写网站推广的,乱七八糟的内容都发一个号里面,但发觉这样一个号似乎很难运营起来。因为不够垂直,各方面的内容都做得不够深,不够全。所以我们现在就拆分了,做网络创业项目的一个号,微商的一个号...这样细分下来,用户粉丝就会变得很精准,内容沉淀也会很精准,这样就很容易在每个小领域里做到行业前三。比如说做淘宝运营的这些人,他们很少会去关注什么创业项目!他们更多的会去关注一些有关淘宝详情页如何优化、宝贝排名如何优化、宝贝标题如何优化、直通车怎么开等等。他们需求的内容都很垂直,只要打开页面,他们就想看到的东西就是自己感兴趣的。因此,现在我们运营公众号的一个整体思路就是,每一个领域我们都会分派不同人员去研究这方面内容,比如淘宝运营、百度SEO或是烧广告、微信派单等,细分到每一个领域,做十几个号出来,每一个号的内容都可以沉淀成一本书,每一个号的粉丝都非常精准,每一个号的用户群都可以打造成出一个领域社群,每一个号的广告推广也好、产品也好,服务也好都十分精准,在变现方面也十分的精准,不然一个公众号用户很杂,到时候都不知道推什么好,里面有淘宝的,有微商的、电商的等等....都不知道往哪个方向推。相反,如果都是做淘宝运营的那就很简单了,你就做一些淘宝运营的课程就可以了,或是发布些淘宝资讯、淘宝软件等等,这样就很容易去运营,很容易维护,很容易变现了,长久下来,你在这个领域做的就比较深了,这些内容也就比较有价值了。方向一定要明确如果你的公众号编辑,今天写这个,明天写那个,他们就不够专注,无法聚焦,做出的内容深度自然就不够,这样就无法产生公信力。所以,我们新来的编辑,这个号是新开的任他写,写这个行业的内容,如果第一个月不行,那就第二个月,第二个月不行,就第三个月,在这个团队,有一天他始终会成长,会做出好的作品。因此,在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可以给他们多一些的时间,让他们专注的去做,慢慢的培养这些号,让他们练手,同时又容易归类用户。现在就已经很多人通过细分领域去沉淀用户的,在我们的会员里有个案例——“三少爷”三千个精准粉丝,一个月能做到两百到三百万的销售额,而他做的产品利润,起码能达到六到七成,这还是最保守的估算,因为他的产品是“非标品”,利润是非常高的。比如我现在单单给你设计一个课程,一个项目,那么这个就是“非标品”,收费肯定是非常高的;如果这是一听可乐,一般商家都是卖两块五,这就是“标品”,那么当你卖到五块的时候,即便是再有情怀的用户,可能都不会去帮你消费,因为在周围到处都可以比价,所以我们尽量可以去做一些“非标品”的一种服务,一种定制。服务比技术更重要所以很多人都会用到这样一种营销策划,帮你制定出一些东西,价值自然就不一样了。以前,我在做美发师的时候,别人剪头发都是收68块,当时是零几年的时候,68剪个头发已经很贵了,但是我却收几百块,然后很多客人就问我,别人都收68,你为什么要收几百块,难道你的技术,你的功力比别人好么!我看不见得。然后我就给出了这样一个理由,别人就接受了,我就说了:“人家剪的头发都是按照发型书上剪的,你走到街上,大家都有这个发型,比如说剪个平头装,这种发型大部分理发师都可以剪出来。但是如果你找我做的话,我必然是按照你的特征去设计的一个发型,这个发型是独一无二的,走到大街上只有你自己才有的,如果别人也有的话,只能说是模仿你的。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理由,别人一下子就能接受了。别人帮你剪个头发,只要半个小时,十几分钟,我剪个头发要三个小时,花那么多心思,那么多时间,慢慢的在那里剪,这样一来,用户感受到的价值就不一样了,别人用很长的剪刀,我就用小剪刀,人家拉个发片拉的很大,我就小小的拉,让用户感觉到这就是不一样的价值,然后客户就会通过口碑去传播,这个发型师好,有专业态度,独一无二的等等....这样的话,我就能拉到很多客户,因为我跟别的发型师有一个差异化,如果你想要“独一无二”那么就会想到来找我,其实独一无二并不难,如果现在流行平刘海,我就在中间剪个“坑”,在某个细节找几个亮点,再进行一个修饰,整那么两刀就可以了,这样就独一无二了,说起来也是非常简单的。这个道理也是很简单的,很多人都乐意接受,你剪三个小时,肯定比别人剪半个小时的工艺好很多,即便是在同等技术的情况下,只要一对比,那么整体效果,肯定会比别人更好,所以,这就是一种差异化“非标品”的价值。运营公众号用户真的是非常简单的,特别是做这种产品用户的时候,都不是难事,而是怎样去做,才能让这些人帮你做二次传播,三次的传播,重复消费,未来是做一个单用户,看的是每一年在你这里反复消费多少钱,而不是说你这一次赚了他多少钱,因为未来你获取一个用户的成本会越来越高,而你流失一个用户,在后期再想去获取用户的时候,就会非常的难,因为会有一个口碑传播。在你有了这样一种口碑传播之后,一些用户就会更加信任你,同时的话,这些用户你就可以持续的去赚他们的钱。现在很多朋友都在做会员收费。如:交了1980元会费,而入群之后,有一些人会需要一些个性化的制定,那么我们又可以提供另外的服务或者产品给他们。给大家讲一个简单的道理,有一些大咖入群后,他感觉只加入我们一个微信群不够,他要加三个,可以啊,那你就交三份钱呗,这是最简单的一个道理。那么一下子,他就消费了6000块钱,对吧!另外我们还有一些业务上面的、资源上面的对接等等,他信任你之后,在同等需求都能获得同等效果下,他首先会选择你这里,那么今年,不管他在这个行业有什么需求,只要我们能够服务的,他都会选择在我们这里消费,那么他的年消费单价就会高了。其实现在每一个用户一年给我们带来的收益,按平均的是,那么如果说我有2000个用户,我按每人4000的话,那么我就有800万的一个销售额。就算除了300万的运营成本,我也能赚到500万,那明年我再增加个项目,花个200万去做后端的价值,打个比方,有一些用户是很高端的,他们每个月至少都赚个几十万以上,他们需要很多互联网灰产的项目,我们就做这样一个服务,我建立一个群,这个群的话每一年可以得到至少12份有关灰产的项目研究报告,包括流程,像前段时间的这个交友项目,我稍微跟一些人讲,有个做了个半个月,也赚了200万。很多人会去找这样短期的项目,因为我们有这个信息,我就可以专门派几个人,专门做这样的研究。有舍才有得假设有个项目很赚钱,我就派人每天盯着它,它的广告源头在哪里,它是卖什么产品,它的厂家大概是在哪里,它的成本是多少,包括它的广告费投去了哪里等等,依靠这些数据,我们就可以进行一些调研,做一份报告卖给真正需要的这些用户,我这个群每个人我就收3万块钱的年费,如果拉了200个,一年下来就又涨了600万的一个业绩,就算我在运营中花了200万请人,那我也有400万的利润。这个针对不同的用户做一个产品的开发,去做一个用户的年消费,我不看他月消费,看整年,就整年的一个计划,包括人家需要一些广告渠道什么的,只要对接上我们能够做的,我们能做得比别人更好的,别人就会参与进来。很多东西大家都去做,每个领域都是一样的,思维都是差不多的,但这样的服务,我这里有,在别人那里没有,别人就没有办法和我竞争,因为他没有2000多会员,他没有这么多核心的会员,因为人家不了解他,不信任他,哪里敢搞三万块给他,2000块都不敢,那我们有,我们是先收钱,再把钱分出去请高端的人才,一年花个200万请人的话,那么每一个月就是近20万的请人费用,有多少人能花20万去做这个东西?所以说这就是一个核心的竞争力。一传十,十传百口碑营销为什么我们要去做这些东西,就是为了把这个利润给拉高,利润拉高了,服务质量才会高。如果做一个项目都亏钱了,服务质量肯定也做不好。而一边有钱赚,还有钱请人去服务,做好每一个细节,自然就会赢得口碑,赢得口碑之后,你就会有更多精准的用户过来。后期做新媒体,做精准用户的,都是要往这一个思路去走,尽量的去累积一些高质量的核心用户,用公众号的内容去做链接,把你的内容铺天盖地的去发布,当然肯定会有人吐槽你,因为不了解你,但肯定也会有人感觉到你的价值,因为有一些人他有需求,对于没有需求的人,就觉得你很虚。包括进个群就收几万块,开个课程又收多少什么的。因为他们没有这方面的变现能力,有一些项目交到一个有能力的人手上,他每个月能产生几百万的利润,交到小白手上,本身一分钱都没有的,你给他一点用都没有,卖给他,他都觉得你是在忽悠。每个用户的需求,要去进行一个调研,调研之后,你要预估这个量达到多少,才能够支撑这个成本,在支撑成本的情况下有钱赚,有钱赚就可以提高层次,去把这个服务做好做精。后期有核心用户的自媒体,赚钱都不会很难,最难的是没有精准用户的,只是单纯的泛流量的那种,后期腾讯去打击的时候,这些号就很难去生存,而且这些号专门靠广告收入,粉丝被洗了太多次的话,那么后期的一个价值就会越来越低,所以大家有流量的,就必须要去进行流量转型,做一些有价值的用户,细分用户才更有价值。这样早期可能收益不太好,但后期你做好了,肯定是会做起来的。作者:途牛博客(QQ:)相关阅读:海涛自媒体版权说明: 本文版权归海涛自媒体和原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看法,如有不同观点,欢迎进行交流。除非注明,文章均由 海涛自媒体 整理发布,欢迎转载,转载请带上下述版权。来源:(QQ/微信:8184680,公众号zhuhaitao51),海涛精英会公众号:haitaohui8, 本文链接:
您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赞助本站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钱包扫描赞助
嘘:更多干货,尽在邮箱
各大搜索引擎提交收录入口站内搜索相关文章读者墙分类目录拿起微信,扫一扫
底部菜单联系 & 方式QQ/微信: 8184680公众演说干货群:QQ群: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