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mac提示感染病毒毒是什么意思

孩子有这些表现说明得了病毒性肠炎_嘟嘟医生_腾讯视频已解决问题
5个月的婴儿病毒感染
我的宝宝刚5个月,第一天发烧38.5度,这4天体温一直在37度至37.7度之间,医生说像是病毒感染,用护彤和再林有两天了,请问可以用抗病毒药物吗?如果可以,用哪种好?谢谢
浏览次数:251
用手机阿里扫一扫
最满意答案
正常小儿的基础体温为36.9℃~37.5℃。一般当体温超过基础体温1℃以上时,可认为发热。其中,低热是指体温波动于38℃左右,高热时体温在39℃以上。连续发热两个星期以上称为长期发热。&上述基础体温是指的直肠温度,即从肛门所测得,一般口腔温度较其低0.3℃~0.5℃,腋下及颈部温度又较口腔温度低0.3℃~0.5℃。&我的原则是38.5度以下,不要吃退烧药,打退烧针,要给宝宝多喝水。注意环境温度是否过高。在炎热的夏季,气温很高,婴儿自身调节体温的能力又差,妈妈抱着婴儿时热气不易散发,使体温升高。但是这种发热一般时间不会太久,再给孩子放在凉爽的地方,稍微扇一扇,给孩子饮一些清凉的水果汁,或给孩子洗个温水澡,几小时后体温就会降到正常。在冬季,如果室内温度过高,婴儿又包裹得过多,也会使婴儿体温升高。&若高烧38.5度以上,请立即让医生确诊是病毒感染的,还是细菌感染的,病毒感染就用抗病毒药(如:利巴韦林),细菌感染的就用抗菌素(如头孢类),不要急于退烧,烧只是表象,要把病因找出来。&另外我想说的是不要迷信输液。医生说了,可以吃药的不要打针,可以打针的不要输液,关键是要用对药,而不是用重药。&注意是否有细菌或病毒感染的情况存在。&主要的症状及原因有以下:&发烧的同时流鼻涕&&感冒(感冒症候群)&咽喉痛&&咽喉炎、扁桃腺炎&持续发烧39℃左右,白眼珠充血且出眼屎&&游泳池热&在高温场所发高烧的同时,筋疲力尽&&中暑症(日射病)&腮腺肿胀&&流行性腮腺炎&耳朵流水、情绪不稳&&中耳炎&咳嗽得喘不过气来、呼吸困难&&肺炎&牙床发红、唾液多&&口腔炎&呕吐、抽筋、前囟门凸起&&脑膜炎&呕吐、抽筋、意识不清&&肺炎、急性脑病&尿的次数多、血尿&&尿道感染&发烧的同时,抽风&&热性抽筋&我的孩子有一回发烧,也是的,退烧药才吃下去,不一会就退下去了,过了几个小时又烧起来,如此反复。送去医院看了,验了个血,为病毒性感染引起的发烧,病毒性感染的一个特征就是反复发烧。&医生并没有开退热针,也没吊瓶,只是开了3针抗病毒针,打了3天果然就没再高起来过。宝宝发烧了吗?&宝宝到底有没有发烧,粗略来说,使用耳温枪测量后的体温,高于摄氏37.5度时,就表示宝宝身体不适了,此时家长们必须注意宝宝是否有什么症状;若体温到达38度以上,就表示宝宝真的发烧了。&宝宝如果只是38度左右的微烧,但精神状况还是很好,则不用急着马上带宝宝就医,可以在家先行照顾,不需给宝宝吃退烧药,只需提供流质的食物与水份,依宝宝所出现的症状判断发烧的原因,若仍不清楚,可以打电话谘询相关单位。若宝宝向家长们抱怨自己很不舒服,或是体温高于39度时,再考虑给宝宝吃退烧药,但吃完退烧药后,不论是否有效,一定要再就医治疗,否则一般38度左右的发烧,建议不用采取退烧措施,让宝宝自然痊愈,反而可增强宝宝的抵抗力。&&&&&孩子发烧,别急着降温&&&&&&首先别忙着退烧,而是要搞清楚孩子发烧的原因。发烧不是一种疾病,它就像是身体的一个警钟,提醒你身体内部出现异常情况。同时,发烧也是我们身体对付致病微生物的一种防御措施,从某种程度来讲,适当的发烧有利于增强人体的抵抗力,有利于病原体的清除。所以如果孩子不是高烧,就不要急于马上退烧,否则会掩藏真正的病因。  引起孩子发烧的病因有很多。上呼吸道感染、肠胃炎、扁桃腺炎、肺炎及一切传染病都有可能出现发烧的症状。另外,一岁以内的小宝宝也可能因泌尿道感染、肠胃病、手足口病而出现发烧的情形。许多情况必须经由医师判断,才能知道发烧的真正原因。&细菌或病毒,两类感染用药完全不同&一般来说,细菌与病毒是造成宝宝受到感染的最常见致病源,这两种情况导致的发烧,处理办法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是细菌感染,只要选准抗生素,治疗效果就会很好。如果是病毒感染,目前还没有特效药,可以服用病毒灵、板蓝根冲剂、金银花等。病毒感染的发热到一定时间就会自行下降,切不可因为发烧就眉毛胡子一把抓,什么药都一股脑用上。&  宝宝发烧,药别混着吃&  是否给孩子吃退烧药,需要权衡一番利弊。药物当然可以改善孩子的病情,让宝宝舒服点儿;但也很可能带来一些副作用。世界卫生组织建议2个月以内的婴儿禁止使用任何退热药品。在一般情况下,药物退热治疗应该只用于高烧的孩子。服用的方法和剂量一定要按医生的要求去做。我们建议:在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再给孩子吃退烧药。如果孩子以往有高热惊厥史,不妨在38摄氏度时就给孩子吃退烧药。&  尤其应该注意的是:常有很多家长给孩子混合使用不同种类的退烧药物,有些性急的父母,用了口服药半小时没退烧,又加栓剂,然而各种药物的持久性不同,混用可能使药效重叠。结果烧退得太猛太急,使得体温速降至36摄氏度以下。又产生新的问题。家长可以选定一种退烧药,熟悉它的使用剂量和间隔时间,使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透视发烧3阶段&一般婴幼儿发烧会有下述的顺序,但不一定每个状况都会发生,有时宝宝不会经过发冷阶段,会直接发热,但发烧时有发冷症状的宝宝,大多会烧到39度左右,也会比较难受,当然有时候发烧也会发生排不出汗的情况,因此三阶段的过程家长可作为参考,但不能概括每个宝宝的发烧过程喔!&1.发冷&原因&症状&当宝宝受到感染时,体温调节中枢会自己调高,以保护自己,但是当体温还没上来前,身体会有产热机转,主动把热带到身体中心部位,这时四肢循环会变差,产生手脚冰冷的状况。发冷是发烧的前期,测量体温时可能还不到38度,但宝宝会全身打冷颤,甚至有畏寒的情形。&处理&为宝宝添加衣服,并让他多喝些温水,帮助体温上来,以减轻宝宝的痛苦,当宝宝有发冷症状时,千万不要急着帮宝宝降温,这样做反而会让宝宝更不舒服。2.发热&原因&症状&宝宝发烧时体温攀升,这时皮肤摸起来很烫,表示宝宝已经在发烧了,许多家长们为了让宝宝快点出汗而为其添加更多衣服,却容易让宝宝体温更高,宝宝身体会更加不适!处理&这时家长们应保持室内通风,并让宝宝多摄取些温开水,为宝宝脱去身上多余的衣物。3.出汗&原因&症状&当宝宝因受到感染而发烧时,体温会自动升高以保护人体,等到感染情况稳定时,人体不需要再派出抗体与白血球来对抗细菌,这时为了降低体温点,把热量带走,所以会产生排汗状况,以降下体温。处理&当宝宝出汗时,表示身体正在散热,家长们应该帮宝宝擦去身上的汗水,以避免汗水阻塞毛孔,阻碍宝宝降温。&&&&&&物理降温的最佳方法&  &除了药物退烧,运用一些物理方法也可以帮助发烧的孩子降温。家庭常用的物理降温方法一般有酒精擦浴、冰枕降温或温水擦浴三种办法,那么,哪种方法最适合宝宝呢?&  酒精擦浴是以前人们常用的退烧方法,但是现在不提倡给宝宝用这种方法,用酒精擦拭宝宝的身体,会造成孩子皮肤快速舒张及收缩,对宝宝刺激大,另外还有可能造成小宝宝酒精中毒。&  用冰枕或冰敷额头方式退烧,是许多家长经常采用的。但六个月以内的孩子不宜使用这种方式,因为小宝宝易受外在温度影响,使用冰枕会导致温度下降太快,让宝宝难以适应。另外,宝宝发烧时全身的温度都升高,局部的冰敷只能有局部降温作用,倒不如温水擦拭宝宝全身效果好。&  温水擦浴就是用37℃左右的温水毛巾擦孩子的四肢和前胸后背。使皮肤的高温(约39℃)逐渐降低,让宝宝觉得比较舒服。这时还可以再用稍凉的毛巾(约25℃)擦拭额头脸部。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这些降温处理时,如果孩子有手脚发凉、全身发抖、口唇发紫等所谓寒冷反应,要立即停止。为什么呢?当病源侵入人体后,体温都要升到一个相应的温度,这就是设定温度。降低设定温度是给孩子退烧的关键。因为设定温度若不改变,散热的同时,身体仍然会发动产热作用来达到目标体温。这时用冷水给孩子擦澡,企图通过散热来退烧,不但无效,反而让孩子发抖寒战,非常痛苦,所以必须先用退烧药物,降低设定温度,这时再辅助物理散热,体温才会真正降下来。&  多穿点还是少穿点?&  宝宝发烧后,常常有一个问题让家长犹豫不决:究竟发烧时应该多穿衣服免得发抖,还是脱掉衣服帮助散热?其实,加减衣服要配合发烧的过程。当设定温度提高、体温开始上升时,孩子会觉得冷,此时应添加长袖透气的薄衫,同时可以给予退烧药。服药半小时之后,药效开始发挥,设定温度被调低了,身体开始散热反应,孩子会冒汗感觉热,此时就应减少衣物,或者采用温水拭浴帮助退烧。&  孩子发烧时不可多吃鸡蛋&  孩子发烧后,通常都会出现食欲不佳的现象,这时候应该以流质、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为主,如奶类、藕粉、少油的菜汤等。等体温下降,食欲好转,可改为半流质,如肉末菜粥、面条、软饭配一些易消化的菜肴。另外,要多喝温开水,增加体内组织的水分,这对体温具有稳定作用,可避免体温再度快速升高。&  当孩子发烧时,许多家长觉得应该补充营养,就给孩子吃大量富含蛋白质的鸡蛋,实际上这不但不能降低体温,反而使体内热量增加,促使婴儿的体温升高,不利于患儿早日康复。&  几招简单的退烧法&  (1)多数宝宝发烧是因为受凉感冒引起,如果宝宝发烧时手脚冷,舌苔白,面色苍白,小便颜色清淡,父母可用生姜红糖水为之祛寒,在水里再加两三段一寸长的葱白,更有利宝宝发汗。&  (2)如果宝宝发烧咽喉肿痛,舌苔黄,小便黄而气味重,说明孩子内热较重,这时不能喝姜糖水,而应喝大量温开水,也可在水中加少量的盐。&
答案创立者
以企业身份回答&
正在进行的活动
生意经不允许发广告,违者直接删除
复制问题或回答,一经发现,拉黑7天
快速解决你的电商难题
店铺优化排查提升2倍流量
擅长&nbsp 店铺优化
您可能有同感的问题
扫一扫用手机阿里看生意经
问题排行榜
当前问题的答案已经被保护,只有知县(三级)以上的用户可以编辑!写下您的建议,管理员会及时与您联络!
server is ok寨卡病毒属黄病毒科,是一种通过伊蚊传播的虫媒病毒。这让很多妈妈担心自己的宝宝会不小心感染上。那么,寨卡病毒究竟是什么?感染的症状有哪些?该如何治疗呢?没有感染,该如何预防呢?
其实很多人都知道或者是看过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单纯疱疹,但是其实有相当一部分的人不知道单纯疱疹是可以传染的。那么,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是怎样的呢?会通过什么途径传染呢?
很多孕妈在怀孕前都会做单纯疱疹病毒的检查,其中会有igg和igm的指数及其阳性和阴性。其中单纯疱疹病毒igg阳性表示该女性曾经感染过单纯疱疹病毒,并且产生了抗体。
单纯疱疹病毒是一种常见病毒,通常分为两种,即单纯疱疹病毒1型和单纯疱疹病毒2型。其中单纯疱疹病毒1型常感染口咽部,尤其是龈口炎最常见。另外,单纯疱疹病毒1型也会引起脑炎、皮肤疱疹性湿疹。
宝宝感冒有很多症状,其中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发烧。宝宝病毒感冒发烧了,父母也一起忧心,那么,宝宝病毒感染发烧怎么办?宝宝发烧后怎么护理?一起来看看吧!
妊娠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在临床上是一种性传播疾病,主要是孕妇在妊娠期间或妊娠前感染了巨细胞病毒。这种病不仅能影响孕妇自身健康,还可影响到宝宝,孕妇千万不要大意。
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其主要感染小肠上皮细胞,引起腹泻。轮状病毒每年在夏秋冬季流行,故又称秋季腹泻,期感染途径主要为粪口或口口途径,临床表现为急性胃肠炎、腹泻。
风疹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传染病,它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在这个季节特别常见。风疹病毒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只有了解它的病因以及传播途径,我们才能更好地做好风疹病毒的预防,避免风疹的发生。
轮状病毒主要经粪一口或口一口传播,借由与接触弄脏的手、弄脏的表面以及弄脏的物体来传染,亦可通过水源传播或以气溶胶形式经呼吸道传播。那么,轮状病毒感染怎么治疗呢?
在诺如病毒的高发季节,特别是对于抵抗力比较低的幼儿来说,更容易患上。如果患上诺如病毒,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治疗怎么做呢?
小儿病毒感染发烧怎么办?小孩发烧经常会让家长们手足无措,因为各种关于发烧给孩子带来的伤害让家长们不敢掉以轻心,但一定要针对发烧的具体病情来采取措施。
日,记者采访到了维港健康工作人员,获得关于HPV病毒和HPV疫苗感染的具体资讯。
轮状病毒感染怎么才算好转?喂养宝宝的难度是很大的,特别是在宝宝生病的期间,家长朋友需要对宝宝的症状进行科学的了解,并采用科学的护理方式减轻症状。
随着流行病风险日益增加并严重影响母婴安全,了解孕期病毒感染机制与防治措施变得格外重要。那么,怀孕初期病毒感染怎么办?
怀孕病毒感染对胎儿影响多大?怀孕期间如果受到病毒感染就容易影响到胎儿的健康,严重的话会导致胎儿畸形,影响到其正常的发育。
宝宝病毒感染反复发烧怎么办,这是很多朋友想了解的事情。5岁以下的宝宝免疫力相对较低,要是使用抗生素和大量使用退烧药,对宝宝将来影响很大。
账户未绑定手机号儿童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的区别是什么?_教育指南_百度教育攻略
现在的生活中,类的疾病越来越常见,很多时候让年轻的家长朋友们防不胜防,只能着急。而且,对于儿童类的疾病,很多时候疾病的名称很相似,确实两种病例,不能一概而论,造成病情的拖延。今天,我就来跟大家一起,分析一下关于儿童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的区别。
儿童发热是各家医院儿科急诊最多见的情况。发热是身体对病原体入侵产生的一种反应,发热时孩子免疫功能增强,白细胞动力和活性增强,有利于清除入侵的病原体。现在,大部分儿童发热是由于病毒感染所致。患病毒性时,患者发热的时间较长、体温较高,但感染中毒症状却不重,多为自限性的。
由于目前并不能及时准确地确定致病病毒的种类,而且也没有绝对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因此这种情况根本没有必要输注抗菌药物。而细菌感染却是人类致死的主要杀手,细菌感染时会出现感染中毒症状。细菌感染就应使用抗菌药物,因为严重的细菌感染可能会引发或其他相关严重并发症而致人死亡。 那么该如何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呢?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很重要。如果高热时孩子略显萎靡,而当热退时孩子精神反应如常,多为没有感染性中毒症状。此时多是病毒感染所致,只要多喝水,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吃些抗病毒的中药,高热时适当使用些退热药即可。
但若孩子精神萎靡、、动作减少无微笑、少动懒言,则是疾病严重的预警标志,说明孩子病情可能较重,需及时就诊获得适当的治疗。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http://gl.baidu.com 不知道朋友们通过上面我给出的特别详细的,科学的介绍以后,朋友们对于儿童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的区别应该有了一些掌握。其实,两种疾病的差异虽然不大,但是只要年轻的家长朋友们注意观察,就一定能掌握很多经验在里面。我的孩子是怎样感染的乙肝病毒?
最近,有几位母婴阻断失败的乙肝妈妈总是问我这个问题:“我的孩子是怎样感染的乙肝病毒?”“是宫内感染,还是产时感染,或是产后感染?”“为什么孩子出生时没有检查出来,甚至出生一个月时检查还有抗体,怎么后来又被诊断为母婴阻断失败?”
乙肝母婴传播阻断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乙型肝炎的母婴传播有三个途径:宫内感染、产时感染和产后感染。宫内感染是指胎儿在母亲体内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母亲体内乙肝病毒的感染;产时感染是指母亲在分娩的时候,新生儿吞咽了含有乙肝病毒的母血、羊水、阴道分泌物,或在分娩过程中因子宫收缩促使少量母血渗漏入胎儿血循环引起婴儿感染;产后感染实际上属于乙肝病毒的“水平传播”,主要是通过哺乳和生活中密切接触传播。国内外大量研究证明,在没有使用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进行母婴阻断的情况下,产时感染占绝大多数,约为80%~85%,产后感染约10%~15%,宫内感染约5%~10%。因此,产时感染是乙肝母婴传播中最主要的途径。
但在目前已经使用了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的母婴传播阻断措施后,阻断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宫内感染。这是因为新生儿出生后立即注射了乙肝免疫球蛋白会有效地清除母亲在分娩过程中污染到新生儿体内的病毒,保护新生儿免遭乙肝病毒感染。而且,乙肝免疫球蛋白的保护作用可以持续至少42~63天,4个月后基本清除[1, 2]。而此时,新生儿已经接种了两针乙肝疫苗的接种,大约有80%~95%的婴儿已经通过自己的免疫系统产生了抗体[3],完全能力抵御产后与母亲密切接触导致的乙肝病毒感染。因此,目前的母婴传播阻断失败病例基本上都属于宫内感染所致。
如何诊断乙肝病毒的宫内感染?
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用来诊断乙肝病毒的宫内感染。一般认为,出生时新生儿HBsAg和HBV DNA同时阳性,且持续到出生1个月后仍为阳性的新生儿基本上可以确定为乙肝病毒的宫内感染了。但是近些年来发现,这种诊断标准常常会漏掉许多因宫内感染所致的母婴传播阻断失败的病例。这是因为部分新生儿虽然在子宫内已被母亲的乙肝病毒感染,但血清学感染标志却表现为阴性,形成所谓的乙肝病毒“潜隐性状态”[4, 5]。
由于胎儿免疫系统尚未成熟,肝细胞也未充分发育,尽管胎儿在子宫内已经感染了乙肝病毒,但乙肝病毒的复制能力较低,对HBsAg的表达水平也较低;再加上新生儿出生时立即注射了乙肝免疫球蛋白,而来自母血的抗-HBcIgG也可抑制胎儿HBsAg表达和产生有效的免疫反应。所以,有些乙肝病毒宫内感染的新生儿,尤其是临近分娩期的宫内感染,常常表现为HBsAg或/和HBV DNA的“假阴性”,被医生们称为乙肝病毒“潜隐性状态”。随着新生儿肝细胞发育逐渐成熟,乙肝免疫球蛋白和来自母血的抗-HBcIgG滴度下降,“潜隐性状态”的乙肝病毒开始复制和表达,HBsAg和HBV DNA才逐渐转为阳性。
宝宝阻断失败,反复打乙肝免疫球蛋白能挽救吗?
前几个月,我曾经收到一位乙肝母亲的来信,说她的宝宝在出生后医生曾怀疑孩子阻断失败。为了挽救孩子,在孩子1岁以内,她先后给孩子打过6次乙肝免疫球蛋白,期间多次给孩子取血检查,孩子抗体最高达到300 mIU/ml以上,但1岁以后检查,仍然阻断失败。她问我:“有抗体了为什么还被感染?这是为什么呢?”
我告诉她:她的孩子肯定是宫内感染。如果是产时感染或产后感染,打了那么多乙肝免疫球蛋白,病毒早就被清除了。但是,乙肝病毒宫内感染则不同。乙肝病毒宫内感染后,已经在胎儿的肝细胞内扎下了“根”,形成了cccDNA。这种情况下,出生后注射再多的乙肝免疫球蛋白也不可能清除病毒了,只能延长新生儿体内乙肝病毒“潜隐性状态”的时间,到1岁以后仍然被检测出携带乙肝病毒。而且,反复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还有可能造成乙肝病毒的变异,甚至因频繁注射抗体,影响其他疫苗的免疫效果或导致其他副作用。
许多乙肝妈妈总是急于给孩子抽血,然后来信问我:“我的孩子阻断成功了吗?”我总是回答说:“别急,等打完3针乙肝疫苗后1个月检查才能最后确定。”我以前写过这样一篇博客:“我的宝宝是乙肝母婴阻断失败吗?”说的是孩子出生时血液中检测到少量乙肝病毒HBsAg和HBeAg很可能是母亲体内病毒污染造成的一过性阳性,以后会逐渐消失。今天这篇博客又告诉大家,出生时新生儿血液中没有检测到乙肝病毒,也可能是乙肝病毒“潜隐性状态”导致的乙肝病毒检测假阴性。如果孩子阻断失败,乙肝妈妈也不要盲目治疗,以免导致病毒变异或其他伤害孩子健康的问题。
参考文献:
[1]Scheiermann N, Kuwert EK. Uptake and elimination of hepatitis B immunoglobulins after intramuscular application in man. Dev Biol Stand. 7-55.
[2]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预防临床指南(第1版). 中华妇产科杂志. ): 151-154.
[3]Atkinson W, Wolfe S, Hamborsky J. 疫苗可预防疾病:流行病学和预防(第12版). 2012. 第1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72.
[4]肖小敏, 郦爱贞, 刘东洋等. 新生儿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及其转归.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9. (01): 31-33.
[5]郦爱贞, 肖小敏. 乙肝病毒宫内感染临床诊断标准的探讨. 中国妇幼保健. 2007. (04): 475-477.
[6]白淑芬, 杨立新, 吴岷岷, 唐迅.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妇及其新生儿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表现模式分析.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 932-933.
[7]肖小敏, 郦爱贞, 刘东洋等. 新生儿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及其转归.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 31-33.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蔡晧东医生博客主要介绍病毒性肝炎、传染病防治的科普知识。
蔡晧东医生的简历、出诊时间和挂号方法。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iphone 感染病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