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女生去鄯善去鄯善县当老师好不好吗?

内地女生怒撕港独海报!流利英文打脸回击:我只是做了一个中国人该做的事
都是中国人,还拽什么英语啊,何况英语还那么渣!
事情要从最近的内地女大学生,在香港中文大学怒撕“港独”海报说起。
女生因为校园民主墙贴满了“港独”海报,生气地将其撕掉。
被校学生会阻拦,质问为什么要撕掉海报。
女生说:我听不懂粤语。
学生会人员直接开讲英语。
女生用流利的英文霸气怼回:如果你要跟我讲民主,你可以贴上去,那我也可以撕下来!
学生会代表学生,我也是学生之一,我没同意你们贴这些观点啊!
谁给你们的权利?
学生会被质问的吞吞吐吐:学生、同学们还有学校。
女生再次回击:我也是学生之一,我不同意你们贴!你们没有权利这样做!
两军对垒,女生完美KO对方。
类似的事件近几年来在香港并不少见。
2014年9月,香港大学学生会刊物《学苑》竟然制作20页“港独”专题,公然主张要“突破港独禁区”,实行“香港民主独立”。
2015年6月,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及树仁大学的学生会代表,在维园举办晚会,公然焚烧《基本法》。
2016年8月,香港大学校长马斐森在开学典礼上,首次明确表态不支持“港独”。
然而,港大学生会长孙晓岚竟然在演讲中公然鼓吹“港独”,说出了“香港不是中国”的言论,声称在校内讨论“港独”永远不应是“禁忌”。
2016年11月,香港专业进修学校(港专)一批应届毕业生26日趁毕业典礼奏国歌时,竟举“反人大释法”标语闹事,当场侮辱国歌。
Katy大学时申请到香港中文大学的交换生,大学室友是香港本地人。
从入住的第一天起,这位香港室友就没讲过普通话。
Katy曾问过室友:你会讲普通话吗?
室友竟说:不需要会,我的母语是Cantonese和English。
Katy以为自己听错了:Cantonese?
室友坚定的说:对啊,香港本来就有自己的独立语言。
Katy无语:我知道了,不就是方言么。
祖国方言种类丰富,比如shanghainess, Beijingness等等。
Cantonese也配叫自己的独立语言?
更让Katy生气的是,在室友眼里,内地人的形象就是:土和豪。
室友有次问她:你们中国人是不是很有钱啊?每次来我们这儿都是大把大把的刷卡,就像没买过东西一样,几十个袋子往回拎。
Katy知道,跟她讲再多的“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也是白搭。
她生气的怼回去:是啊,大陆还得养活港澳台这些兄弟姐妹啊,没有钱用什么养活这一大家子啊。
最让Katy觉得不可理喻的是室友的护照。
香港回归时,中英政府协商,颁发了BNO和特区护照两种签证。
BNO就是英国海外公民护照,这本枣红色护照并不能在英国长期居住,只是英国海外二等公民。
而中国政府颁发的特区护照,则可以免签进入134个国家。
这本宝蓝色的护照,代表的是中国提供的领事保护,及特区护照免签国家数字的激增。
在香港,已有80%的人更换为香港特区护照的时候,室友一家人仍固执的办理枣红色的BNO。
而室友给出的解释是:二等公民是也是英国公民!
为什么宁愿做人家的二等公民,都不愿意做祖国受到优待的香港同胞呢?
虽然“港独”事件像灾难纪录片一样,每年都要回放几次,可有些人仍是很理智的。
有次讨论到当前国际形势时,group work里的成员Sam,是香港本地居民。
他说:组织“独立”抗议的leader才是真正的野蛮人。
他还告诉我,占中事件发生时,同学拉他一起去参与,但是他都拒绝了。
他说:放眼当今形势,中国虽然不是世界第一大国,但是实力对第一大国美国都是威胁。
他说自己去内地旅游的时候,体验到网上购物、扫码支付、O2O、共享经济,这些简便快捷的生活方式。
那一刻他彻底明白,组织抗议的人可能这辈子都没有踏出香港,他们对内地的印象仍然停留在几十年前。
“其实,很简单的一个现象就能看出来,九十年代的时候内地明星都往香港跑,可是现在,香港的导演、演员都频繁的出现在内地的各种节目中。”
他说自己真正开始了解内地,并从心底认定香港就是中国的一部分,是因为小时候爷爷经常教他唱《我的中国心》。
他说:那时候真的不明白,就那几句歌词,他竟能翻来覆去的唱好几遍。
可当后来我真的爬了长城,看了黄河,我才真的懂了这些歌词里的感情,懂了爷爷心底的牵挂。
在香港,真正把国家装进心里的人很多,只是高调的“港独”声音盖过了他们的心声。
事件发生后,大家都在给姑娘的英雄主义情怀点赞。
称赞她真是给了这些“港独”支持者一记响亮的巴掌。
可是大家不知道这个女生一个人承受了多大的压力。
她说:香港中文大学有个主页,就是讲中大发生的各种事情的,据说上面“骂声一片”,还有人说要人肉我。
问及女孩怎么看自己这次的举动时,女孩的回答出乎意料。
她说:我很惶恐的,一直不敢发声,因为被骂得很惨。
港媒底下香港人把我骂得很惨,我昨天其实有自己偷偷打开看一下,幸亏我看不懂粤语,但是我读得懂他们用英语骂的,总之就是骂得很难听很难听。
确实觉得挺失望的,因为我觉得我做的是一件对的事情,但是却这样搞的好像我做错了。
甚至在女生走后,“港独”支持者用各种侮辱性词汇辱骂内地学生。
事件越炒越热,大家都在为女孩担心的时候,女孩发出一篇声明。
在这篇声明中,女孩感谢大家对她的支持和关注,但也希望大家减少对她的关注。
并声明港中大的政治立场和整体水平。
之后,港中大校长沈祖尧先生对此次事件做出回应:“港独”不但违反基本法,亦和我个人意愿相违背。香港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不争的事实。
女孩当初有勇气撕下“港独”海报,撕下他们丑陋的面具,就是希望更多爱自己国家的人发出声音,去淹没这些聒噪之声。
而现在,有国家、有校长、有更多的人站在她背后,告诉她:我们和你一样的爱着这个国家。
还记得当初在影院看《战狼2》时,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那是因为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装着一个词:国家。
身处安稳世道太久,渐渐地这个词就被越藏越深。
可是我们忘了,有一群人正在用生命维护我们的安宁。
正像电影里说的:
我们将要守护的这个地方,终年荒无人烟,如果没有这场战斗,我们可能一辈子不会来到这里。
这里没有青山绿水,没有金银宝藏,可是在我们军人眼里,这里是最美的地方。
因为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境线,是我们必须用生命和鲜血誓死捍卫的地方。
有的人,在真正的战场守护这一方安宁。
可有的人,却在安宁之中不愿满足,总想用自己那可憎的灵魂玷污干净的城池。
所有正在为名族团结、为国家统一奔走忙碌的人,不论你现在是什么身份,不管你站在那个国家的领土上,请记住,在你的身后站着一个强大的祖国!
澳大利亚:
公号转载须经授权,并不得用于微信外平台。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内地女生在港读大学的新鲜生活 - 中国东南广播公司 (网络实名:东南在线)
&gt&gt 内地女生在港读大学的新鲜生活
内地女生在港读大学的新鲜生活
网络实名:东南在线 &
  去年,香港多所大学首次通过全国统一高考招录湖北考生,10余名湖北学子由此前往香港读大学,有些学生获得四五十万港币的奖学金。
  半个月来,香港八大高等学府陆续启动“2006年内地本科生入港求学计划”,在湖北省也有招生意向。
  面对如此机遇,您和您的孩子是不是也有点心动?想知道真实的香港大学生活吗?想了解成功的报考经验吗?
  为此,武汉晨报教育新闻推出这期特别报道,记者连线采访了5位正在香港求学的武汉女生,她们以亲身感受描绘出一幅幅真切的港式大学生活图,以其求学经历与您一同分享有借鉴意义的报考技巧及求学本领。
  在中大健身,4年仅需10元
  周卉姊:去年毕业于华师一附中,现就读于香港中文大学商科奖学金基础班。
  就读感言:勇气不足,慎来香港。
  ●拿着50万港币去中大
  去年8月28日,17岁的周卉姊满怀成为一名精算师的憧憬走进香港中文大学。一切都是那么新鲜:陌生的环境、或刚或柔的粤语――在这个从小独立惯了的女孩眼里,却并不让她觉得紧张。
  去年,香港中文大学被教育部列为国家第一批录取重点高校,通过“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计划”在内地招收本科生,湖北首次被纳入招生范围。
  这个消息在即将参加高考的卉姊心里泛起涟漪。以她平时的成绩而论,如果高考发挥正常,考上北大、清华也有可能,但喜欢挑战的个性使她越来越向往另一个舞台――香港。
  高考成绩出来,卉姊考了646分,其中英语145分(满分150分),位列全省第148名。
  6月28日,香港中文大学首次来汉参加高招咨询会。卉姊大方的谈吐、流利的口语,给招生负责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几天后,校方以50万港币的全额奖学金,盛情欢迎周卉姊报考香港中文大学。
  周卉姊事后谈道,奖学金固然是促使她下决心赴港求学的重要因素,但她更看重的是其开放的学术交流机遇和挑战。
  ●和香港“有钱人”同寝
  此次被中文大学录取的湖北学生中,有几个都是周卉姊在华师一附中的老同学。但大家分属于不同的书院(相当于内地大学中的“学院”),各书院相距较远。卉姊所属的崇基书院创建于1951年。
  崇基书院可以自己选择室友,寝室每年都可能调整。分派寝室那天,卉姊刚好和一位香港本地女孩站在一起。闲聊中得知,那个女孩是中文系大二学生,正希望有人帮她指点一下普通话,而卉姊也特别想有个香港同伴教她说粤语。两人一拍即合,住进了同一个寝室。
  后来,卉姊才知道,室友很厉害,同时兼任3份家教。在香港,家教也是很受欢迎的,每小时薪酬差不多一两百港币。室友念书的费用基本上是自己负担。卉姊笑言,香港特区政府规定内地本科生不可以打工,室友在自己眼里,自然可称为“有钱人”。
  ●10元钱可健身4年
  说起寝室,卉姊显得很兴奋。虽说只有12个平方米,却是设施齐备,大桌子、大衣柜、洗衣机……每层楼还设有一间公共厨房,烤箱、冰箱、微波炉、吧台等等,只要不嫌麻烦,想吃什么都可以自己做。
  中文大学内也不乏一些饭菜可口的餐厅,也有很多学生光顾,但相对内地而言,价格稍显高了点,随便吃一餐大概就得20多元。
  有了厨房就不一样了。卉姊说,厨房的利用率很高,如果当天课程不太紧张,她都情愿自己下厨,饺子、面条、煲仔饭,不知不觉把自己养胖了不少。
  控制体重成了另一个问题。好在学校提供了健身场所,而且超级优惠,10元钱办一张学生健身卡,大学期间可到青睐的健身场所“为所欲为”。
  ●说英语容易讲粤语难
  依照中文大学相关规定,除医科及护理学课程外,所有本科课程均采用灵活的学分制度。一般学生必须至少修完99个学分,修满3年才能毕业。而对于像卉姊这样的内地生来说,由于中学只读6年,则须修满123个学分才能毕业。多出的24个学分,主要是在基础年学习语文、通识教育等课程获得,这些课程基本上都采用纯英文教学。
  “纯英文倒没什么,讲不好粤语才麻烦。”卉姊说,到中文大学以前就知道香港高校普遍是用英文教学,在招生录取时,英文够不够好也是各校选拔学生的一个必要条件。英语还不错一直是她的一颗“定心丸”,来了之后才发现不懂粤语是行不通的。
  在基础年,学校专门为内地生开设了一门粤语课,每周约6小时,占3个学分。一个学期下来,听是没有大问题了,可说依然是卉姊心里的一个疙瘩。
  卉姊坦言,平常与人交流一般都用英语或普通话,除非对方实在听不懂,她才会勉为其难讲粤语。
  ●年满18岁,打电话才能享受优惠
  “内地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激情令我们刮目相看。”采访中,中文大学入学处一位负责人如是评价。入港求学期间,卉姊也在向大家证明这一点。
  第一学期,卉姊给自己加了19个学分的码。从周一至周六,她的身影穿行于25节课堂之间。很多课业都需要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要求每个组员须承担相应的分工,需要发扬能者多劳、不得相互推卸责任的精神。
  “有时真的感觉好难。”卉姊说,每当这个时候就想着跟父母打个电话,缓解一下压力。刚到香港时,自己未满18岁,按规定还不能“上台”(香港有很多电话公司,可以向年满18岁的客户提供优惠的包月服务),就只能买储值卡往家里打电话。今年刚刚办了“上台”,包月只需38元。
  学姐建言 信心不足慎来香港
  当初之所以被中文大学以全额奖学金相中,除了较高的高考成绩外,与面试时所表现出来的自信关系密切,后来也是带着满腔的自信走进香港的。
  的确香港很繁华,中文大学很可爱,毕竟这儿的人文环境跟家乡是有较大差异的,学会适应前首先要试着忍受孤单,学会一个人去面对种种不可预料。所以,如果信心不足,没有勇气,建议慎来香港。
  离开电脑,学习生活没法过
  李舒:毕业于华师一附中,现就读于香港城市大学科学及工程学院。
  就读感言:学习机会无处不在,看肥皂剧也能学好粤语。
  -最后一刻改志愿
  去年高考,李舒考了637分,她在第一志愿填上了“上海交通大学”。
  后来,香港城市大学有关负责人联系到她,热情邀请她赴港求学,并提出给予每学年6万元港币的奖学金,这是该校颁发给内地本科生的最高奖学金。
  其实,6万元港币仅相当于每年学费,而到港求学所需的其他费用每年大概还要港币4万余元,这对李家而言不是个小数目。
  父亲李安平认为,香港的教育模式已与国际接轨,更利于孩子今后的发展,多付出一些代价也值得。在父亲建议下,经亲友讨论通过,李舒在提交志愿的最后一天改填了“香港城市大学”。
  -寝室像宾馆
  到城大后,李舒发现这儿与想象中的大学很不同,占地很小,武汉市任何一所大学都可能比它大。但寝室条件不是内地一般大学都有的。
  分寝室那天,管理人员交给李舒的不是钥匙而是一张门卡。寝室两人一间,每人一张单人床,书桌、书柜、空调样样齐备。寝室不统一熄灯,除用空调需额外付费外(1元/小时),上网、用水等都不需另付费。当然,好环境与高收费相关联。城大学生每年的住宿费就高达万元。
  -GPA决定"经济基础"
  这里学习不太紧张,如果愿意每天都能睡到自然醒,因为大部分课都是九十点才开始上,只有极少数日子在8时30分开课,大量时间由学生自由支配。
  李舒表示,读预科的第一学期,学校一般不会给内地生安排过重课业,而是创造机会让学生适应生活、调整状态,这段时间内地生不和香港学生一起上课,但对考试要求相同。如GPA(综合评价学生的一个标准)达不到相关要求,校方可能暂停发放奖学金。
  本学期开始,不同专业的内地生将进行分课,通常专业课有7门,学生最少得选3门,最多能选4门,还要选修1~2门非本专业课程,此外还要加强英语学习。除英语由出席率决定是否能通过外,其他都计入GPA加以综合评价。
  -离开电脑生活没法过
  李舒说,在城大电脑普及率相当高,可以说离开电脑很难应付每天的学习生活。老师会将讲义、作业及有关要求发往有关网站,校方管理部门也会将一些最新信息传到网上,这些内容大都是全英文,学生需每天关注这些信息。
  为方便学习,很多学生上课或自习都会带上便携式电脑。如果没有,还可凭学生证到专门的电脑租借点租赁。用于租借的电脑价格都不便宜,性能也非常好,如能按时归还,学生不需支付任何费用,但万一逾期,每天就罚款港币100元。如发生损坏或被盗的情况,借用人得照价赔偿。
  -看肥皂剧学粤语
  不懂粤语、交流不畅几乎是每个刚刚前往香港念书的内地生的难题,李舒自然也不例外,更郁闷的是城大上学期并没有开设专门的粤语课。
  人家讲粤语听不懂,人家讲普通话又觉得难受。于是,李舒和同学们开始找一切机会自学粤语。那个时候,学校的网站上可以收到当地的所有电视台,播放的电视剧基本上是粤语版,李舒就边看电视边留意演员的发音。一部《胭脂水粉》看下来,粤语就听懂七八成了。
  不过,听跟说之间还是有段难以逾越的距离。这学期,在众多内地生的强烈要求下,城大决定开设粤语课堂,每周2节课共计4小时。
  -省钱多亏“八达通”
  李舒是个细心的女孩,明白父母送自己到香港挺不容易,平时过日子也懂得精打细算,倒也积累出一定经验。
  到香港后,首先就去办了一张学生“八达通”,乘地铁、汽车、用餐、购物都用得着,还有一定的优惠。这样每个月的生活费基本控制在3000元以内。
  -当义工还要尝试跳海
  入校后,李舒加入了一个由人文学院成立的义工组织,其主要服务对象是当地贫困家庭的孩子,照顾他们并辅导学习。
  有一次,所有义工都被召集出海,当船行到海中心时,每个义工接受了一项考验――跳海。甲板距离海面约有四五米,不管有没有“恐水症”,穿上救身衣都要往下跳。“我跳了。”李舒说,自己会游泳给了她勇气,而许多不会游泳的人凭的就是作为义工的一种信念:只要你能相信,就一定能做到。
  学姐建言 来港前收集各种信息
  要不要到香港念书,一方面取决于自己的学习成绩,另一方面还在于家里的经济条件。决定报考之前,最好到香港各高校的网站上看一看,尽可能多地收集一些信息,重点关注一下奖学金计划,有了一定了解后,不妨给校方打电话,说明自己的情况。
  高桌晚宴, 内地新生很期待
  唐丽雅:毕业于深圳大学附属中学,现就读于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生物系。
  就读感言:学习强度不是问题,人际交流还需努力。
  ●舍弃中山大学,求学香港
  尽管高中毕业证书上盖的是深圳大学附属中学的章子,但唐丽雅说是湖北学生一点也不为过。高一到高二她都在华师一附中就读,高三才转学深圳。后来去香港读大学,与这次转学也有一定关系。
  去年3月,香港各大高校分别在深圳举办“巡回说明会”,在当地引起轰动,很多家长和考生都跃跃欲试,丽雅在父母支持下填了多个申请表。
  高考结束,丽雅的成绩相当不错,随后收到香港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的面试通知。考虑到自己的成绩在香港大学排名较靠后,她放弃了面试机会。参加理工大学的面试后,她顺利通过。
  后来,中山大学也给丽雅下发录取通知书。一家人权衡再三,最终选择了香港理工大学。
  对此决定,其父唐林表示,香港是个很好的起点,希望丽雅能通过这种锻炼将来走得更远。
  ●全英文式教学压力不小
  内地生初到香港通常要修一年基础课,根据所学专业不同会有个别调整,但课程都不多,很多内地学生感觉轻松得不可思议。
  唐丽雅说,上学期总共开了香港介绍、英语、数学、化学、粤语5门课,每周课时约20个小时。大部分课都是九十点才开始上,没有晚自习,许多香港学生晚上会去逛街或进行其他娱乐,玩到凌晨很正常,次日上午如没课,睡到快中午也不鲜见。别看有的香港学生平时“弦”不紧,一到考试却相当认真。
  理大的学习强度与高中相比,显然不算什么,可唐丽雅感觉压力无时不在。学校采取全英文教学,教材均为纯英文版,自己的英语能力在内地生中也算出类拔萃,可看起专业书仍较费劲。比如化学,从教材到授课,一些专业词汇乍一看简直是天书,再加上自己本身化学底子就薄,期末考试差点不及格。
  ●学粤语闹尴尬
  尽管在深圳呆了一年多,唐丽雅仍和许多内地学生一样有“恐粤语症”。她坦言很后悔在深圳时光顾着学习,没趁机将粤语练利索,否则在香港也不会闹出尴尬。
  理工大为内地学生开设了每周两次共4小时的粤语会话课,有时还会让大家就某个主题进行情景小品表演。为学好粤语,她也曾有心找香港学生请教,但头疼的是香港学生却主动讲普通话。
  一次宿生会举办高桌晚宴,她主动跟身旁一位香港男生搭讪,用粤语询问对方“你读哪个系”,结果对方先是睁大眼睛看着她,然后礼貌地告诉她由于她发音不准变成了“粗口”。听了对方的解释,她当时真想躲到桌子底下去。
  ●高桌晚宴是“必修课”
  在理工大的录取通知书上,“高桌晚宴”是一个关键词,在理工大学生眼里,它甚至可说是门“必修课”。
  唐丽雅说,出席高桌晚宴时,女生一律要求化晚妆、着礼服,而男生要求西装革履。晚宴中,会请来当地一些知名人士做演讲,餐后还会举行舞会。
  理工大每学期都举行高桌晚宴,事前会请相关老师传授礼仪、化妆、舞蹈等知识与技巧。听起来似乎都是些繁文缛节,但没有体验过的内地新生都很期待。
  ●融入香港尚待时机
  在香港近半年,丽雅交了不少新朋友,其中有不少香港人,可要想融入这个新环境,她明白自己需付出更多。
  这学期新开了一门社会服务课,丽雅和一群患有弱智或自闭的香港儿童建立起友伴关系,服务期间,她的主要工作就是义务陪孩子们聊天、做游戏。她认为,那也是繁华香港的真实一角,帮助孩子们就是帮助自己成长。
  学姐建言 面试官欣赏善于表现者
  其实是否能够被录取,最主要的因素还是高考的成绩,当然如果能够在面试中有出色的表现也会为自己博取机会。在英语功底差不多的情况下,感觉面试官会比较欣赏那些善于表现自己的人。比如,当几个人临时组成一个小团队就某主题展开讨论时,是否有协作意识是面试官所看重的,但如果能够恰如其分地彰显自己的个性,反而会令人印象深刻。
  书院式生活, 感觉像哈利?波特
  彭文婧:去年毕业于华师一附中,现就读于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
  就读感言:种种不适应都是可以克服的,只要你愿意主动交流。
  -感觉进入《哈利?波特》
  采访那天,正好是彭文婧19岁的生日,言语中满是兴奋的味道。尽管父母正等在深圳为她庆祝生日,可一说起自己的大学,小姑娘格外热情。
  彭文婧说,与内地以及香港很多大学不同的是,中文大学实行的是书院制度,这一点跟《哈利?波特》里的霍格沃茨魔法学校可以说是如出一辙。霍格沃茨的学生会通过“分院帽”分往四个学院,中文大学的学生也会被分往四个不同的书院(联合书院、崇基书院、新亚书院、逸夫书院),而她所在的逸夫书院是四个书院中最年轻的书院。
  每个书院都有其不同的特点和优势,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意义就是要让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都有一种强烈的归宿感。
  -MUA是内地生的“娘家”
  虽说以前曾到香港旅游,但长期独自一人在香港求学彭文婧自觉心中没谱。不过,好在中文大学成立有MUA(内地学生联合会)。每年内地新生到港时,往届的学哥学姐就会主动协助办理报名、开户等事项。除此之外,还会举办“迎新营”活动,头两个星期里,他们会安排所有内地新生集中住宿,还会通过组织一些贴心的活动,让大家彼此熟识,成为朋友。
  记得有一次,在自动取款机上取钱时,银联卡不知何故被“吞”,急得她到处打电话,后来还是MUA一位学姐帮她办理好挂失业务,这才避免了破财之灾。
  -“边缘感”一天天递减
  与很多刚刚去香港的内地学生一样,孤独也时常侵袭文婧。
  文婧说,她是个性格开朗的女孩,也很活跃,从小到大在同学堆里就是一个挺主流的人,久而久之也形成了她的一种“中心感”。到香港2个月后,最初的新鲜感慢慢消退,举目无亲的胆怯悄悄爬上心头,站在充斥着粤语与英语的环境里,她感到自己就像一个旁观者,一种“边缘感”油然而生。
  那个时候,几乎天天想往家里打电话,但又怕自己控制不住让父母听到自己哽咽的声音。
  文婧说,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后,她用自己的方式找到了一个“缓和带”。因为从小对音乐很感兴趣,她主动申请加入了一个乐队社团。在这个社团里,共有13名成员,除了彭文婧以外,其余都是香港学生,大家分工明确,各有所长,共同为宣扬现场音乐贡献自己的思想与力量。
  彭文婧表示,现在她结识了不少香港朋友,粤语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尽管目前还算不上核心人物,但“边缘感”正一天天递减,她相信自己会做得更好。
  -外出交流的机会很多
  文婧透露,中文大学每个书院每年都有比较丰富的交流计划,学生可通过申请前往世界各地的知名学府当交流生,包括内地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
  她是一个很喜欢到处跑的人,本来想申请去法国,遗憾的是自己的法语才刚刚起步。所以,她正在申请今年暑假去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当交流生的资格,交流期限大概是1个月。对于这次行程,她表示非常有信心。
  学姐建言 来港请作好两大准备
  听说香港中文大学今年将继续面向湖北省招收本科生,真替有意赴港求学的学弟学妹们感到高兴。
  但要提醒大家的是,要想进入中文大学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自己要做到最棒。中文大学每年都会向特别拔尖的内地学生提供一笔足以满足四年学习、生活需求的奖学金,这个名额是非常有限的,如果争取到了那是皆大欢喜,可如果争取不到,到了中文大学还是有机会争取,但难度相当大。另一方面,打算来香港感受中西方文化的交融,还要作好心理准备,走出家门就要抱着开放交流的心态,敢于主动发力。
  开舞会,纯女生 宿舍得借男生
  刘雨迪:毕业于华师一附中,现就读于香港理工大学电子计算机学系。
  就读感言:将胆怯撂在一边,你就能快速成长。
  ●奖学金不是说给就能拿的
  说起进香港理工大学的前因后果,刘雨迪笑说是父亲哄她读的。去年暑假,当理工大通知面试时,她已收到了华中科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可父亲仍好言相劝,称参加面试就当多一种体验。
  当时她的内心是又想又怕,既想检验一下自己,看看自己有没有这个实力,又怕真的要去一个举目无亲的陌生地独自生活。进考场之前,还跟父亲吵了一架,赌气“玩一把”。结果,面试很顺利,理工大学愿意提供每学年6万元的奖学金。
  刘雨迪说,事实上,理工大学承诺给学生的奖学金并不会马上颁发给学生,而要进一步考察学生入校后一年内的表现,如果一学年下来,该学生的GPA达不到3.0,这6万元奖学金就有可能被取消。对于学校的这一做法,刘雨迪认为某种意义上可以起到一种督学的作用,很能锻炼人。
  ●住在最干净的“学敏堂”
  在香港理工大学这座红色城堡里,男生宿舍群与女生宿舍群没有像内地大学一样划分得那么明晰,住在楼上的男生和住在楼下的女生同属一个堂是很平常的事。
  而刘雨迪所属的“学敏堂”是一个纯女生堂,没有男生的喧闹与不修边幅,“学敏堂”显得清新雅致,在全校宿舍环境评比中,那象征最清洁的奖杯总是归她们所有。
  由于“学敏堂”的特殊性,每当举办高桌晚宴或舞会,就要向外面借男生。去年,宿生会帮她们请来了一拨香港大学的男生,令她们大跌眼镜的是,那些男生居然穿着如同哈利?波特的袍子,后来才知道那是他们的传统服饰,以此证明他们对受邀参加晚会的重视。
  ●讲不好粤语备受气
  如同内地有些城市的人比较排外一样,讲不好粤语的刘雨迪也曾受过不少气。
  有一次,堂里的宿生会举行高桌晚宴,习惯了穿运动鞋的她不得不去买高跟鞋。看中了一双鞋后,讲粤语的老板告诉她299,结果她一时没反应过来,听成了199,付钱时差点跟老板吵起来。
  不过,经过这半年的学习磨练,自己在人际交往、语言交流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起色,理工大真的是一个可以令人快速成长的地方。
  学姐建言 不要过于看重面试
  很多成绩非常不错的同学在面试时会显得缺乏信心,表现有失水准,结果错过了入港求学的机会。我认为大家不要过于看重面试,学校最看重的是你的高考成绩,面试表现好只是锦上添花。
  如何给面试官留下一个好印象,衣着得体是其一,注意不要穿奇装异服,但也不能不修边幅,青春健康就好;其二,举止要得体,保持微笑,当别人发表观点时,适时地点头表示赞同,面试结束别忘了跟大家说再见;其三,当别人不认同自己的观点时,别胆怯,别急躁,合理的部分可以表示接受,对方表示不合理的可进一步说明。 (作者:向洁、张雅琦、王伯薇)
[来源:武汉晨报]
中国东南广播公司版权所有
福建之窗网络信息有限公司设计制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疆鄯善县好不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