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次,从加息到缩表到减税,减税,对于中国经济有什么影响

美国加息缩表减税等动作对中国楼市的影响
美国国会参议院已经投票通过减税方案,特朗普减税政策实施可走上日程。美国走在加息缩表期间,美元回流,房地产和股票市场不断上扬,减税又可以使流回的资金发展实业,可谓良性发展。
一图明了美国减税情况
为了应对制造业回流美国,或国内企业到美国投资,中国预计也会跟进减税,现在中国国内制造业租金成本,人工成本很大,实体行业赚钱已经很难,越来越多的企业走上了开发房地产,炒房的道路,减税可以加大制造业的利润竞争力,分流炒房炒股资金。
虽然中国政府没有跟进美国步伐加息,但是现在市场上的实际利率已经上浮,10年国债利率达到了4%,房贷利率绝大多数也已经上浮,虽然基准利率没加,但是市场上的资金成本已经提高,M2增长速度减缓。
结论:随着资金收紧,明年中国大概率会跟进加息,楼市将经历小寒冬,特别是涨幅过高的城市,如果厦门南京等房价将调整。
笔者作为一位金融分析专家同时也关注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大宗商品无一不与经济相关联,如果有投资油 ,股票, 铜,专业铸就品质,实力成就未来,投资路上笔者山灵将亦师亦友与你携手同进,分享交流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第一黄金APP下载
第一黄金网公众号
只要美联储走上紧缩之路,中国经济就将遭受负面影响。但在缩表情形下,中国面临的净溢出效应弱于加息。
8月1日讯 美联储日前发布的7月会议声明宣布将“相对迅速地”启动缩表,暗示最早今年9月开始。高盛认为,若美联储和欧央行都走上紧缩之路,与加息相比,缩表带给中国的负面影响最小。美联储理事Lael
Brainard曾建立模型用以展示加息或缩表对其他国家产生的影响,其模型包括美国和欧元区这两个有贸易联系的地区。高盛则在模型中加入中国和日本,假定美联储和欧央行在政策利率和资产负债表政策上遵循泰勒规则,日本央行采用收益率曲线控制,中国利率水平则并不改变。在这种假设之下,高盛指出:与缩表相比,加息对美元带来影响更大。若美国经济增长情况在两种情形下相同,加息对美国净出口和通胀的影响更大。相对于缩表,加息对其他国家带来的正面溢出效应更甚。与缩表相比,在美联储加息情形下,欧元区经济增长和通胀更高。对日本而言,加息情形下的经济增长和通胀更高。只要美联储走上紧缩之路,中国经济就将遭受负面影响。但在缩表情形下,中国面临的净溢出效应弱于加息。若欧央行和美联储均采取紧缩政策,中国和日本又将遭受何种影响?高盛将欧央行和美联储都收紧政策分为四种情形——美联储和欧央行都加息,美联储和欧央行都缩表,美联储缩表、欧央行加息,以及美联储加息、欧央行缩表。其指出:为了应对美联储加息带来的冲击,欧央行需要进行更为激进的紧缩。如果美联储采取缩表措施,欧央行则并不需要过于紧缩。若欧央行和美联储均采取加息策略,日元贬值程度最大,日本经济增长和通胀则因此而受到正面影响。在四种情形之下,中国经济和通胀均受到负面影响。其中,美联储加息、欧央行缩表给中国经济增长带来的负面影响最大,美联储和欧央行均加息带来的负面影响次之,美联储和欧央行均缩表带来的影响更小,美联储缩表、欧央行加息带来的负面影响极小。高盛总结称,美联储缩表的计划将有益于中国,但对欧元区和日本的经济与通胀则不是个好消息。
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周五(7月28日)德国联邦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受食品价格飙升的推动,...
周四(7月27日),欧洲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银行贷款增长意外疲弱...
欧银管理委员会委员诺沃特尼周三表示,欧洲央行可能从明年初起减少资产购买...
而关于对欧元区经济复苏和通胀回升的判断,欧洲央行认为,欧元区的全面复苏...
欧洲央行公布利率决议,此次会议上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决定维持主要再融资利...
热门排行榜
本栏目文字内容版权归第一黄金网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美元加息+减税+缩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最近美国第三次加息.加息意味着把钱存到银行,获得无风险的利息更高,同时贷款的利息也更高,因此:美国国内的资金会更多流入银行.由于资本具有逐利的特性,
在其他国家的资本看到流入美国更有利可图,看到了一个更低的资本洼地&.必然会离开所在国而流入美国.
好比在中国,外资在十年前的2007年,因美国处于金融危机,美国政府调用降息+扩表等政策,导致国内资金外流,
外流的地点有四个可以选择,一是日本,二是俄国,三是欧洲,四是中国.&由于日本80年代已经经历过一次资产升值和大幅度贬值,至今没有恢复元气,日本民众是断然不肯吸纳这么国际资本,俄国跟美国不对调,政策上有风险,国际资本断然也不敢进俄国,而欧洲各个国家体量太小,主要是人口少,发展潜力小,国际资本也不会进入.
最后是中国,中国人口多,极度渴望发展,最重要的是胡温政府看起来很听话,因此,国际资本大量流入中国.
那么资本大量流入中国,中国外汇大量增加,导致国内被兑换出来的人民币大量增加,必然会造成钱多的局面,钱多会造成通货膨胀,而且资本具有逐利色彩,来你中国肯定要能生财的,在各方面利益的博弈下,中国政府出台了四万亿政策,给国际资本找好生财的地方,同时借助国际资本的力量大力发展我们中国,大量投资基础建设,比如高铁等.当然也推高了中国的房价,重复了80年代国际资本进入日本后的路子,这也就是中国房价为什么会上涨的根源.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房价上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房价下跌.美国基本上每十年会调整一次经济政策,用十年降息政策把资本赶入到其他国家,推高其他国家的资产价格,形成泡沫.再用十年时间加息政策,把其他国家的资产引入回本国,造成其他国家的资产价格大跌,刺破泡沫(拉美国家因泡沫刺破,导致国家破产,造成很多家庭悲剧),然后再循环进入下一个十年降息政策,让本国的资本抄底其他国家的资产,就这样周而复始,因此美国这一套政策被成为"剪世界的羊毛"
2007年国际资本流入中国,推高了房价,2016年底美国开始加息,国内较敏感的资本之前已经开始外流,比如李嘉诚大量抛售大陆房地产资源,反应稍微迟钝一点的万达,也给自己设立了一个小目标,用国内的资产做抵押,去银行融资外汇,到国外大量投资,购买艺术品等.想用这种金壳脱壳的方式来进入价值洼地,这样天真浪漫的目标被阅历丰富的我党给无情挫败.
在外汇上从政策上锁死外汇出逃.在房价上,不准资本家们抛售资产,用政策限购限售一线房地产,把资本赶到二三线城市,等二三线城市的房地产涨的差不多,下一步的招式就是再出政策锁死二三线城市的房地产.
众所周知,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靠三架马车拉动:投资+消费+出口.
中国07年大量的投资基建,导致现在大量的生产过剩(因为房地产泡沫已经很大,韭菜们已经三成首付都付不起,内需不足),不能再靠投资基建拉动经济.同时房地产吸收了天量社会资金,很多家庭把父母的养老金都拿出来买房,已经没有足够的资金再去消费其他,导致国内消费不足,最后房地产的升值,导致人力成本急剧增加,生产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没有竞争力,出口这辆马车也被废了.这也就是,"房地产绑架了中国经济"的由来
怎么办?中国经济怎么办?!
我党为了应对时代的挑战,为了代表中国人民最根本的利益,提出了"一带一路"的战略计划,构想把中国过剩的大量的产品卖到其他国家,要想富先修路,给中东国家修建铁路,沿路扩展中国制造.熟悉经济的朋友应该熟悉这个套路,这就是美国曾经实行的著名的"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官方名称为(European
Program),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对欧洲国家的发展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果世界没有路让我出口,我就修出一条路!&&对内锁死一线城市的房地产,未来再锁死二三线城市的房地产,防止资本外流.同时大力淘汰落后产业,大力发展互联行业和电动能源车等高科技行业.&
我们可以看到两个马叔叔带着支付宝和微信向外扩张,华为获得国家政策扶植去国外攻城略地(之前是扶植联想,可惜是个阿斗),我们可以看到比亚迪\乐视\格力等公司要造电动汽车,背后都是有国家的意志所在.&
之所以扶植新能源车,
有以下几方面的战略考虑,一是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污染排放,有牌可以跟国际环保组织博弈.二是减少对石油的依赖,避免国家战略资源被国外石油大国的背后资本(美国)掐住喉咙,三新能源车跟传统燃油车有很大的不同,中国无法跟传统燃油车同一起跑线生产,没有丰富的技术积累.但新能源车中国和欧美差距并不是很大,一旦中国电动汽车发展起来,就会占领已经被国外汽车占领的万亿汽车市场,相当于解决了内需问题(如果你爱国,就买比亚迪股票吧.),当然还有"雄安新区"计划等,都是国家战略的提现.
对于我等屁民,除了要自我奋斗,该怎么应对历史的进程?
借用电影&教父&里面的台词"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带给你这些。我工作了一辈子,来养家糊口,我没有道过歉,我不愿意当个傻瓜,做那些大人物手中的提线木偶。我毫无歉意,这就是我的命运".
我认为,首先要看懂表面现象背后的逻辑,如果有错,就修正自己的逻辑,但绝不要当一个大人物手中的提线木偶,轻易说出"房价会一直上涨"的话而没有论据.机遇与挑战并行,危险和收益并存,中国阶级还没完全固化,阶级上升渠道仍处开启.轻资产上路,伺机而动.&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未来的人民币汇率与外汇储备走势将会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在中国央行当前的稳健货币政策下,适时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灵活采用多种调控政策,保持人民币汇率与外汇储备的稳定是应该基本的策略与方向。
加息和“缩表”都是央行收紧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二者相互补充。加息会直接推升短期利率水平并传导到长期利率,进而影响家庭消费和企业投资,从而对国家经济形势产生影响。
“缩表”是央行缩减自身资产负债表规模,正如购买债券、扩张资产负债表会压低长期利率一样,“缩表”则会直接推高长期利率,推升企业融资成本,从而令国家金融环境收紧。
随着美国经济回到稳步复苏的轨道,美联储超宽松的货币政策也要回归常态,这既包括联邦基金利率要逐步回升到中性水平,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也要收缩到相对正常的水平。否则,长期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导致美国经济过热,鼓励金融机构过度冒险、加大杠杆,可能催生资产泡沫和通胀飙升的风险。
人民币汇率和外汇储备是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币汇率是影响我国国际贸易、收支体系的主要因素,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雄厚的外汇储备是我国经济金融实力强大标志,同时是弥补我国国际收支逆差,抵御金融风暴,稳定汇率以及维持国际信誉的物质基础。
两者既相互区别,又密不可分。因此,保持人民币汇率与外汇储备的稳定是我国金融稳定安全的前提与保证。
历任美联储主席一直是《福布斯》“全球最具权力人物排行榜”的常客,而且往往高居前列,凸显美联储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特殊地位与无与伦比的影响力。毋容置疑,美联储的加息步伐与“缩表”计划将极大影响我国人民币汇率走势与外汇储备增减。
美联储加息对中国的影响如何?
关于美联储加息对人民币汇率与外汇储备影响。自日,美联储宣布启动近十年来首次加息以来,分别在日、日、日和日进行4次加息,联邦基金利率从0-0.25%调升到1%-1.25%。
历史经验看,美联储每次加息,都会触发美元指数上涨,带动美元对其他货币升值,引起原油、黄金、白银等大宗商品下挫,加速资本回流国内市场。
同时,美联储加息影响的不仅是美国,对于新兴市场国家而言,影响也许更大。在过去30年中,每次美联储加息、美元升值都伴随着新兴市场的危机。年美元升值引爆拉美债务危机;年衍生亚洲金融危机和俄罗斯债务危机;2011年至今美元总体升值,造成拉美、亚洲新兴市场国家及金融市场反复震荡。
本次美联储加息对我国人民币汇率与外汇储备业产生重大影响。
首先,对于人民币汇率而言,美联储加息即意味着美元指数上涨,无疑让人民币汇率承压下跌。
从2015年底美联储首次加息以来,人民币整体呈现贬值趋势,其中: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CNY)从日开盘6.4722暴涨到日盘中最高点6.9633,贬值幅度接近5000个基点;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CNH)从日开盘6.5231一路贬值至日盘中最高点6.9872,逼近7.00整数关口。同时,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也由日6.4738跃升至日阶段最高点6.9570。
其次,从2015年12月以来,我国外汇储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从303.62亿美元一路下行,最低下探至982.04亿美元,跌破3万亿整数关口。由于资本逐利的天性,美联储加息实质上提升美元资产收益率,进一步传导到人民币资本项目。同时,由于近期以来加息频率明显加快,外汇储备也将承受更多压力。
2017年初以来,央行针对外汇储备下降势头与人民币贬值压力,适时出台有关监管政策,对资本出入境进行一定管控措施。从成效上来看,之前市场普遍担心的热钱外流趋势看起来得到缓解,外汇储备在触底反弹中。同时,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自央行提出逆回购因子后,近段时间也强势升值,从6.90附近一直冲高到6.75以内。
总体上来看,当前人民币维持对美元升值的态势,其根本原因在于外贸出口的恢复,在汇率形成机制引入逆周期调节因子的提振下,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对美元突破空头,双双大涨。
虽然近期人民币的强势上行难以从根本上扭转贬值预期,但是央行宣布在人民币中间价机制中引入“逆周期调节因子”,作为未雨绸缪之举,有助于在国内经济动能放缓和金融监管政策趋严之际释放货币政策的腾挪空间,热钱外流趋势将会以进一步得到逆转。
最近,美联储再度放出暂缓加息的风声,与近两年巨量资金流入美国但其复苏后劲乏力、其资产负债表已至高位、受财政政策影响等因素有关。随着美国经济增速的放缓,各项指标数据的疲软,加息预期的进一步降低,美元指数走弱,预计下半年人民币升值与外汇储备回升将会进一步得到体现。
美联储缩表如何影响人民币汇率与外汇储备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美联储曾有6次“缩表”,对应着四种情况:
一是进行数量控制以遏制通胀,以年及年为典型;
二是极端应急手段的退出,以年及年为典型;
三是美国债务形势改善对美联储持有资产的“挤压”,以年为典型;
四是被动收缩,以年为典型。
其中,年大萧条期间的“缩表”对随后几年美国经济造成重创,其余几次“缩表”对经济的冲击则较为有限。经验上,“缩表”节奏快慢和信息传递是否充分是决定“缩表”影响的关键。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自2008年底至2014年10月,美联储先后出台三轮量化宽松政策,通过购买美国国债及其他机构债券来压低长期利率,刺激经济增长。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已从金融危机前的不到9000亿美元膨胀至当前的约4.5万亿美元,对GDP的占比也由6%上升到23%,在此之下,美联储加快收紧货币政策的意愿不断提升。
事实上,自退出QE以来,“货币政策回归正常化”就成为美联储官员反复涉及的话题。早在2016年初耶伦就曾表示“美联储将在利率略微升高之后启动缩表进程”。而2016年底纽约联储的调查显示,各大外资投行交易部门普遍预计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允许资产负债表在2018年中期开始收缩。2017年2月,耶伦在发表半年度货币政策时表示,希望循序渐进地缩减资产负债表规模,随后在4月5日公布的3月FOMC会议纪要显示,只要经济数据保持强劲,美联储应会在今年晚些时候采取缩表措施,对资产负债表进行缩减。
6月22日,美联储发消息称,美国34家最大型银行全部通过第一阶段的年度压力测试,表明其能承受“企业贷款市场压力增加,商业地产价格下跌35%,银行预计在九个季度内将损失4930亿美元”的最严重情况。
6月27日,耶伦在同英国社会科学院主席座谈时专门提到,“我希望在我们有生之年不会重演类似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我也不相信我们会遇到”。实际上,这就是美联储年内“缩表”底气提升的一种反映。
7月26日,美联储在货币政策例会后发布声明,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1%至1.25%区间,货币政策依然保持宽松,以支撑劳动力市场的进一步改善,同时促使通货膨胀率回到2%。并表示,在经济发展形势与预期一致的条件下,有可能“相对较快”地启动“缩表”计划。
“缩表”预期的强化,无疑会加剧全球市场的资金紧张,考虑到欧洲乃至其他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可能性上升,“缩表”带来的风险也在不断提升。美联储“缩表”一旦成行,势必对全球主要经济体产生一定冲击,世界各大央行将会出台一系列措施进行应对。
对于中国央行而言,在目前“去杠杆、强监管、防空转”的金融大环境下,同时随着刚刚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的落实以及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的筹备设立,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和系统性风险防范职责将进一步凸显,未来不排除央行主动提前开展“缩表计划”,必然会对人民币汇率和外汇储备形成冲击。
首先,对于外汇储备而言,如果美联储真如多数机构而言于今年9月开始削减资产负债表,“缩表”使美联储债券持有规模减少,将直接带动美债收益率上行。未来,随着“缩表”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全球流动性将呈现边际收紧,对新兴经济体增长前景将构成负面冲击,部分新兴经济体将面临资本流出、金融波动性上升的风险。
随着美债收益率的上行,国际流动资本诸如“热钱”和境外投资将会重新汇入美国国内资本体系,加剧我国资本外流与外商境内投资减少的压力,势必对外汇储备稳定产生较大影响,增加央行宏观调控决策难度。
其次,对于人民币汇率而言,美联储“缩表”相对于加息而言是更为严厉的货币紧缩政策。美元货币紧缩,本币升值空间提升,外币贬值压力加大,人民币汇率贬值风向敞口加大。
由于美元在全球货币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各新兴经济体的汇率都主要盯住美元,当前市场虽然对美联储下半年加息有一定预期,但如果美国加息节奏放快、又增加“缩表”操作,新兴资产价格仍然面临重估。同时短期来看,美国特朗普新政推行受阻,预期落差导致美元指数回落,人民币保持相对稳定。
但美联储的紧缩政策对美元指数仍有支撑,如果美联储加息、“缩表”双料政策同时奏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仍将承受压力。如果压力过大,我国国内货币政策可能要被迫收紧。
2017年下半年美联储货币政策展望
当前,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美联储主席耶伦在众、参两院表态的不一致性,还是美国商务部公布数据不及预期性,都给美联储货币政策前景蒙上阴影。
美联储看似自相矛盾的政策取向,根本上是其政策目标互相矛盾、首鼠两端的结果。尽管美联储反复强调政策的独立性,但美国财政政策毫无疑问是影响其决策的重要因素,特朗普政府的减税政策和基建计划的影响不容忽视。可以预见的是,接下来,美联储或将以温和缓慢的节奏推行政策,平衡各方情绪,今年下半年加息与缩表计划不会一如既往的顺利,可能存在反复与变盘的可能性。
过去两年来,美联储货币政策的转向也并非完全按照预期设想演进,未来走向同样受到包括特朗普政策变化等诸多因素的干扰。这些变数给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货币政策调整提出新课题,如何把握需要认真考量。
因此,未来的人民币汇率与外汇储备走势将会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在中国央行当前的稳健货币政策下,适时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灵活采用多种调控政策,保持人民币汇率与外汇储备的稳定是应该基本的策略与方向。
注:(作者汪杰系北京博睿达鑫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晓璐系民生银行北京分行高级项目经理)
只要您有干货观点或文章,欢迎投稿入驻华尔街见闻名家专栏,联系邮箱:
<span class="related-post__meta__item__text" data-v-8.01.03 文/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span class="related-post__meta__item__text" data-v-7.12.19 文/ 王剑
<span class="related-post__meta__item__text" data-v-7.12.19 文/ 何帆
<span class="related-post__meta__item__text" data-v-7.12.06 文/ 何帆
<span class="related-post__meta__item__text" data-v-7.12.26
总篇数 <span class="text" data-v- 篇 曾任职于中国农业银行总行公司业务部\投资银行部、农银国际、国泰君安固定收益总部,华英证券固定收益部、国海证券投资银行部、华夏幸福基业等多家国内外知名机构,主要从事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银团贷款、股票/债券承销与发行及企业财务顾问、资产证券化、房地产与PPP产业基金及互联网房地产金融众筹等投融资相关工作。
曾任职于中国农业银行总行公司业务部\投资银行部、农银国际、国泰君安固定收益总部,华英证券固定收益部、国海证券投资银行部、华夏幸福基业等多家国内外知名机构,主要从事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银团贷款、股票/债券承销与发行及企业财务顾问、资产证券化、房地产与PPP产业基金及互联网房地产金融众筹等投融资相关工作。 总篇数 60 粉丝 477为什么美国缩表会影响到中国大妈?
  2008年之前的美国经济相当于进入了加护病房,而2008年之后,像是打了一剂强心针一般,现在可以说已经度过了危险期,并且开始康复。所以美联储必须要让货币政策回归正常化。   为什么美国缩表会影响到中国大妈?   从现在开始到9月份,大家关心的重点可能是这两个字:缩表。美联储缩表代表着什么?7月26号美联储发出公报,这次公报没有加息内容。但是从这份报告可以明确地看出,在市场方面,启动缩表计划的进程相对较快,预计在今年将开启资产负债表的正常化项目。  通俗来讲,就是减少到期证券本金的再投资,逐步缩减美联储证券持有的部位。事实上,从年初开始,市场就一致预测缩表计划将从9月份开始。缩表开始启动后,预期还将市场上卖出债券以及把市场上流通的钞票收回去。  美国缩表 多头不保  缩表,多头会不会继续?大家担心的主要部分基本是美国缩表、多头不保,同样这也是目前全世界金融市场最害怕的变数。为什么缩表会引起这样的高度警戒?  第一,从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为何如此庞大来看。自2008年金融海啸之后,联储会用QE(大买美国公债,房贷抵押债券MBS,以及一些机构债券等等,利率持续维持在比较低的水准。  这种举动让资产负债表膨胀,相当于市场上依旧持续地放出货币。大量美元注入市场,对于金融市场的秩序、企业信心的维持,提振,都有正面的帮助。  当然,凡事都有两面性,美联储大量买债的做法,导致资产负债表从金融海啸前的9000亿美元,暴增到现在的4.5万亿美元,规模整体激增5倍。  至于为什么跟资产负债表相关?略懂会计学就可以知道,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在现在的资产部分,有将近4.5万亿美元,其主要组成来自于公债,大概占比55%, MBS(房贷抵押证券)大概占比不到40%,机构债券大概占比不到1%。  然而在负债部分,主要组成来自于1.5万亿美元流通中的货币。商业银行在美联储的短期存款有2.2万亿美元,其余是逆回购的合同、还有中央银行的存款。这些短期存款,多半是美联储购买资产过程中获得的。  就像开支票一样,美联储将自己出售资产的商业银行账户作为贷方,接下来就会允许资产缩水,因为如果允许资产缩水,就会消除了相同的负债,这意味着当美联储不再买进债券,让资产规模缩小的同时也可以让负债减少。  可是为什么要让负债减少呢,现在这样不好吗?若拿病情严重程度来做比较,08年之前的美国经济相当于进入了加护病房,而08年之后,像是打了一剂强心针一般,现在可以说已经度过了危险期,并且转去做康复。所以美联储必须要让货币政策回归正常化,不能总是靠打强心针,这也是很多自由市场派的经济学者一直在批评的地方。  其实,不用别人批评,美联储也知道不能长期靠政府力量来介入市场,所以趁经济回稳的时候做这样的调整。  两种方式回归正常化  让货币政策回归正常化有两种方式,一是升息,二是缩减资产负债表。  美联储从2015年底到现在已经持续地在升息,同时也带动了美元上涨。从去年年底至今年年初,就已经开始透露一些讯号:也就是说除了升息之外,美联储还有一项工具没有用——缩表。  缩表的进度越来越明显,已经排上日程,市场普遍预测今年第四季度开始,若快一点就从9月份开始。  一旦美联储展开缩表,最可能的方式是不再购买即将到期的公债和MBS(房贷抵押证券)或者减少买进的规模,这种措施就会减少负债。美国堪萨斯联储会研究报告指出,资产负债表如果规模若减缩6700多亿的美元,威力相当于升息0.25%,所以一般预期现在最可能会采取这样的策略。因为这样的话,相当于对市场上过剩的货币进行回收。而且缩表不用利率,使用升息的方式则可能会造成美元太强,这会影响美国的出口以及企业的获利。  最近美元没有那么强了,因为美元太强同样对美国政府不利。美国是靠大量举债来发展经济的一个经济实体,美元走强对美国还债是不利的。  那市场为什么害怕缩表?原因很简单,缩表就像抽水机开始启动一样把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往回抽,所以这时候对于很多资产,尤其是那些估值过高的资产,曾经容易得到的钱都变得不再容易了,就会受到很大影响,像新兴市场,美元会往回抽,对新兴市场的股市汇市都会有比较负面的影响。  “金发女孩经济”意味着什么  有一些机构,用叫做“金发女孩经济”的名词来形容现在整个市场的状况,。“金发女孩经济”是什么?它指的是经济体内高增长和低通胀同时并存,加上利率也维持比较低的经济环境状况。  这个典故来自于一个童话故事—三只小熊。讲的是一位金发女孩到山里去采蘑菇,一不小心进入到熊的房子。这间房子里的每一份东西都有大中小三份,房间的餐桌上有粥,金发女孩很开心,她把熊房子厨房里所有好吃的东西都一扫而空,然后还舒舒服服地睡在了小熊的床上,做了一个美梦。但因为这间房本来归熊所有,所以当有一天三只熊都回来的时候,金发女孩的幸福生活就一去不复返了。有一位经济学家,便把增长进入佳境,而且通胀威胁还未来临的经济状况称之为“金发女孩经济”。任何资本市场都希望投资是在“金发女孩经济”的状态之下,这是投资者梦寐以求的阶段—即股市多头的温床,希望这个阶段越长越好,希望熊回来的越晚越好。  “金发女孩经济”最常被拿来形容的案例是,90年代的美国,还有像在这个世纪,从2003年开始,我国市场上从1000点涨到6000点的行情。经济保持成长,利率保持低水准是这样环境的共通性,同时在低利率的状况下也没有出现高的通胀,但是主流经济学家认为,这样的经济状况,实际上是虚假的,太长时间保持过低的利率,这样只会加剧惨痛的泡沫破裂之后的后遗症。  此刻全世界市场对缩表这件事情严阵以待,各种观察评论最近也陆续出炉,相对于各种报告,还有各种实际数据来看,美联储缩表,看起来是势在必行,这样发展下去对各个市场都有或多或少不同的冲击,而这个冲击是负面的。  不过,对于中国市场来说,这次的情况可能会好一点,大家认为中国可能还是赢家。高盛最近的报告相当于是多头拉拉队,之前发出中国A股现在是have to buy,即必须要买,而不是nice to have。另外,美国缩表对于中国经济,尤其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相对于世界主要市场包括对欧洲,对美国,还有对日本的影响来讲,影响是最小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我国市场相对比较封闭,过去几个月我国本身基本面包括进出口的数字,工业产出的数字都比市场预期要好,所以基本上美联储缩表的影响相对我国来讲,是能够抵抗的住的。  但可能有很多中国大妈会不太高兴,若中国大妈对全世界市场,尤其对于黄金、比特币等等研究较深,在美国缩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投机性很强的标的负面冲击会较大,大妈们需要小心噢。  (本文作者介绍:现任上海富汇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逾25年金融从业经验,历任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摩根资产管理董事总经理、台湾摩根富林明证券投资顾问公司总经理;毕业于台湾清华大学经济系。)
责任编辑:lw
禁止发表不文明、攻击性、及法律禁止言语
请发表您的意见(游客无法发送评论,请
还可以输入 140 个字符
热门评论网友评论只代表同花顺网友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同花顺金融服务网观点。
以下为热门自选股
代码|股票名称
同花顺财经官方微信号
手机同花顺财经
专业炒股利器
同花顺爱基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加息缩表减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