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支教个人总结后回来自己创业,国家将给予怎样的优惠政策

[转载]豪计划---大学生创业十年风雨路
大家好,我是刘潍豪,中国90后网络行销奇才!这是我的老师经铭老师的一本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前言(序)&&&&&&&&&&&&&&&&&&&&&
创业是一种激情
创业是一种精神
创业同样也是一种奉献
创业更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
  创业是一代又一代人契而不舍的最求,然而在创业的旅途中却又充满了许许多多的艰难险阻。一不小心甚至还会酿成,一失足终成千古恨的悲剧…….
  创业又是一个多么令人心动的名词,创业同样也是一个令人感伤的话题。渴望成功的你、渴望创业的你、如今你准备好了吗?
&&&&&&&&&&&&&&&&&&&&&&&
&&&&&&&&&&&&&&&&&&&&&&&
上篇:激情彭湃的网络科技时代
  随着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网络成为我们一种必不可少的工具,在网络不断前进的道路上,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人采用着不同的方式来创造着自己的事业,不过还是有好大一部份人利用了现在的网络科技。形形色色的创业方式在我们身边演绎着,呈现给我们许许多多的创业故事。我们的创业鼻祖就是走在了网络科技的最前沿,使更多的创业者前仆后继。
一、大学生创业鼻祖----全球首富比尔盖次
二、中华女大学生创业第一人---武汉天行键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玲玲
三、中国第一家大学生创业公司---北京视美乐科技有限公司邱红运、王科
四、休学创业第一人---北京易得方舟科技有限公司
五、大学生创业第一人经铭---从首家大学生创业公司到服务新农村建设
六、南京大学生创业第一人---用自己血的经历与感悟点醒后人
七、广州大学生创业第一人---以首家城市生活指导网站成为广州大学IT界却。。。
八、上海大学生创业第一人---傅章强(总书记曾称赞这位上海大学生创业第一人:敢学、敢说、敢做)
九、吉林大学生创业第一人26岁身价百万
十、东北大学生创业第一人---董一萌
十一、浙江大学生创业第一人---田宁(浙江大学首家学生公司盘石计算机网络有限公司总裁)
十二、岛城大学生创业第一人---青岛十年装饰有限公司
十三、大学生个体创业第一人---毕业就自己当老板
十四、大学生创业指导第一人---黄一鸣大学生成功学第一人
十五、中国大学生创业第一门户网站---(中国大学生创业网)
十六、中国的比尔。盖次---金津2年10亿杭州科技有限公司总裁)
十七中国最大的校园网---校内网
中篇:新时期的创业革命
当代大学生与新农村建设
一、新知青运动的路
二、新农村建设需要人才
三、农村的舞台真的很大
四、女大学生扎根农村创业
五、大学生毕业回农村创业“感动重庆”
六、江西好兄弟,家乡创业情
七、毛永江:回乡毕业,回到农村自主创业
八、创业路上有奔头创业,学会与渔民交朋友
九、事业,扎根农村越做越大&
十、成功创业六大因素
十一、现代23岁大学生农村创业当猪倌 带着大家一起干
十二、大学生家乡建果业天地
十三、大学生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有所作为
下篇:异军突起的80后
一、娱乐界
二、体育界
三、文学界
四、平民界
    中国大学生创业简史
  大学生自主创业就是大学生通过个人及组织的努力,利用所学到的知识、才能、技术和所形成的各种能力,以自筹资金、技术入股、寻求合作等方式,在有限的环境中,努力创新、寻求机会,不断成长创造价值的过程。大学生创业已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国家不断推出针对大学生创业的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各地政府部门也都推出了针对大学生的创业园区、创业教育培训中心等,以此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部分高校也创立了自己的创业园,为学生创业提供支持。
  我国最早的大学生创业计划诞生于清华园。1998年5月,首届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举办,一时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大赛历时5个多月,共有320名同学组成98个竞赛小组递交了114份作品。随后,大学生创业热在全国迅速传递,成千上万大学生投身其中。一时间,创业成为大学里最时髦的辞藻和大学生成才的新捷径。从1998年到2008年,中国大学生创业经历了许多风雨,这十年,是激情飞扬的十年,是义气奋发的十年,是梦想成真的十年,也是不堪回首的十年?
  现在,面对不容乐观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创业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一种新趋势,创业实践能力已成为21世纪大学生们的重要素质,大学生创业再度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当"创业"这一字眼越来越抢眼,众多大学生纷纷投入创业潮中,甚至部分高校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然而,这些大学生真正明白创业?真正认识了创业吗?
中华女大学生创业第一人——武汉天行键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玲玲;中国第一大学生创业公司——北京视美乐科技有限公司邱红运、王科;从山东省首家大学生创业公司到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大学生创业第一人经铭……这些中国第一个吃螃蟹的创业大学生,如今他们都怎样了?这些创业型大学生当初的激情与现实是怎样碰撞的?他们又经历了怎样的挫折和机遇?
  大学生对创业拥有十足的热情,面对比尔盖茨创造的微软帝国。由而成为世界首富,我们无不羡慕憧憬。所以对自己的创业之路也充满了幻想,缺乏理性的思考。然而我们忽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那就是中国的教育模式与美国的教育模式有着巨大的差别,比尔盖茨在学校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对他的创业成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少,对社会了解甚少,对商场上的待人接物,为人处事方式不太习惯,缺乏必要的经验和技巧,在与生意合作伙伴应酬方面往往会遇上意想不到的困难,商场上所需的一系列手续对大学生而言更是繁重的压力,因此,说到经验那就更是空穴来风了。同时,在他们当中有一大部分人是迫于就业压力不想去面对这一残酷的实事,为了逃避现实而被迫选择自主创业,对于创业过程中的一些困难没有做过充分的估计,对选择的行业也没有做过认真的分析,便匆匆做了决定,等等这一切一切的原因导致大学生创业成功率非常低。本书收录了中国大学生创业的一些典型案例,记录了这些学子创业的全过程,以及剖析了他们失败的原因,特别一些血的教训值得去分析与警示。本书将一些失败与成功的案列将一一进行分解,将一个个典型的创业学子真实的创业故事展现在大家面前。
  谨以此书送给那些为中国大学生创业就业做出贡献的学子,同时也给如今正走在创业路上或正打算创业的大学生创业学子们能够带来一些借鉴。
&& 上篇:激情彭湃的网络科技时代
  随着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网络成为我们一种必不可少的工具,在网络不断前进的道路上,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人采用着不同的方式来创造着自己的事业,不过还是有好大一部份人利用了现在的网络科技加以自己的努力奋斗创造着奇迹与辉煌。形形色色的创业方式在我们身边演绎着,呈现给我们许许多多的创业故事。我们的创业鼻祖就是走在了网络科技的最前沿,使更多的创业者前仆后
&&&&&&&&&&&&&&&&
大学生创业鼻祖
      (美国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
  比尔盖茨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软件业堪称的头号人物,以其个人资产衡量也属世界首富,倘若人们仅从这些结果把他推崇为“神”,那就太糟糕了。盖茨的成功是商业达尔文主义和全球资本主义联姻的奇迹,也是自由竞争和市场强权双重杠杆游戏下的神话。不容否认,盖茨在经营微软时确实有过人的能力,并有许多好的管理方法值得学习,但也应客观的看到,在盖茨的背后,实际是由千千万万、大大小小的软件人才们撑起了微软帝国.
  爱他、恨他,都无法漠视他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在加州硅谷的一次会议上,盖茨发表了一篇关于IT业未来方向的演说,随后是提问时间。一个美国工程师对盖茨说:“我正在找工作,我工作过的公司被贵公司挤垮了,因为贵公司发觉道我们的产品很有前途。我有一个可爱的小女儿,她的梦想是有一个小沙池河一付小秋千。我不敢奢望一间您那种豪宅,我只想买一间带一个小后院的房子。小女儿问我,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买房子,我告诉她,要等到我有稳定的收入,银行才肯贷款给我们。我来开会前,小女儿嘱咐我问清楚,什么产品是您肯定不会去做的,以便我好选工作。另外,很对不起,我不想替您工作。”
  1999年,《福布斯》公布全球富翁名单,盖茨再次以900亿美元遥遥领先,最近,甚至有消息说,他的财富以超过1000亿美元,稳居世界首富之席。盖茨创办并领导的微软无疑是最成功的公司之一,盖茨无疑是最成功的商人之一。他的举止与他的成熟总不协调。说话语掉尖锐高亢,满口俗话,态度傲慢甚至粗鲁。但是他的动作又隐藏着充沛的精力和高昂的情绪。盖茨是世人羡慕、敬畏、奉承和恐惧的对象。这些强烈的情绪,令人无法对他的行为做出理性和正确的判断。但无论你爱他、恨他,你都无法漠视他。有人说:“盖茨对软件的贡献就像爱迪生对灯泡的贡献一样,集创新者、企业家、推销员和全能的天才与一身。”而Mitch
Kapor则说:“他精明干练、飞黄腾达、冷酷无情且缺乏道德,他是个恶毒的欺凌弱小的人。”
盖茨的成功是商业达尔文主义和全球资本主义联姻下的奇迹,也是自由竞争和市场强权下的双重杠杆游戏下的神话。他的成功在《微软的秘密》一书中得到了很好的概括总结,值得所有企业尤其是软件企业借鉴和学习。但盖茨的故事必然是五光十色的多面体,我们从他的一个角度来透视他的发家史。
从小就是电脑迷
  日,比尔.盖茨生于美国西部华盛顿周的西雅图。父亲是律师,是他早期打官司的重要帮手。母亲是教师,后来在盖茨与IBM历史性的合作中起过关键作用。
  盖茨从小欢快活泼,是一个高能量的孩子。不论什么时候,他都在摇篮里来回晃动。接着又花许多时间骑弹簧木马。后来,他把这种摇摆习惯带入成年时期,他带入了微软公司,摇动了整个世界。
  盖茨自小酷爱数学和计算机,在中学时就成为有名的“电脑迷”。保罗.艾伦(PaulAlan)是他的最好的校友,两人经常在湖滨中学的电脑是玩三连棋的游戏。那时候的电脑是一台PDP8型的小型机,学生们可以在一些相连的终端上,通过纸带打字机玩游戏,也能编一些小软件,诸如排座位之类的,小比尔.盖茨玩起来就得心应手,在程序上略施小计,就使自己座位的前后左右都是女生.
  1972年的一个夏天,年龄比他大3岁的保罗拿来一本《电子学》的杂志,翻倒143页上,指着一篇只有十几个自然段的文章,对比尔说,有一家新成立的叫英特尔的公司推出一种叫8008的微处理器芯片。两人不久就弄到芯片,摆弄出一台机器,可以分析城市内交通监视器上的信息,于是又决定成立一家命名“交通数据公司”(Trof0Data)的公司,不过,两位少年的游戏很快结束了。1973年比尔上了哈佛大学,保罗则在波士顿一家叫“甜井”的电脑公司找到一份编成工作。
  两位伙伴经常会面,探讨电脑的事情。1974年春天,当《电子学》杂志宣布英特尔推出比8008芯片快10倍的8080芯片时,比尔和保罗已认定那些像PDP8型的小型机的末日快到了。他们在芯片背后已看到了对每个人来说堪称是完美电脑的辉煌前景:个人化、适应性强而且最重要的是不超出个人购买力。一句话,英特尔的8080芯片将改变整个工业结构。
  法律与恩人
  如苹果砸出牛顿的智慧一样,个人电脑突入盖茨的脑海也有一个外在的启蒙者。这就是1975年1月份的《大众电子学》杂志,封面上Altair8080型计算机的图片一下子点燃了保罗.艾伦及好友比尔.盖茨的电脑梦。
  这台世界上最早的微行计算机,标志着计算机时代的开端。这个基于8008微处理器,却是一位虎背熊腰的大汉作品的杰作,他叫埃德.罗伯茨,当时他经营的MITS公司陷入困境,情急之下发明这台危机。还在哈佛上学的盖茨看到了商机,他打电话表示要给Altair研制Basic语言,罗伯茨将信将疑。结果,盖茨和艾伦在哈佛阿肯计算机中心没日没夜地干了8周,为8008配上Basic语言,此前从未有人为微机编过Basic程序,盖茨和艾伦开辟了PC软件业的新路,奠定了软件标准。
  1975年2月,大功告成,艾伦亲赴MITS演示,十分成功。这年春天,艾伦进入MITS,担任软件部经理。念完二年级课程,盖茨也飞往MITS,加入艾伦从事的工作。那时他们已有创业的念头,但是等到Basic被广大用户接受,此前他们是不会离开罗伯茨的,他们有待羽翼渐丰。
  微软诞生于1975年,但当时微软与MITS之间的关系十分模糊,确切的说微软“寄生”于MITS之上。1975年7月下旬,他们与罗伯茨签署协议。期限10年,允许MITS在全世界范围内使用和转让Basic及源代码,包括第三方。根据协议,盖茨他们最多可获利18万美元。罗伯茨在全国展开了声势浩大的宣传,生意蒸蒸日上。借助Altair的风行,Basic语言也推广开来,同时微软又赢得了GE和NCE这两大客户。盖茨和他的公司声名大振。腰杆子一下硬了许多。
  盖茨和艾伦开始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的公司上,但他们仍在MITS兼职。1976年底,MITS内部出现波动,1977年罗伯茨将MITS卖给Perterc公司。Perterc要把软件作为交易的一部分,这个这个争端最后诉诸仲裁。在盖茨父亲及其律师朋友的帮助下,盖茨侥幸获胜。若干年后,罗伯茨仍忿忿不平,觉得自己被人出卖了。因为MITS已付足了20万美元,应该取得这批软件的所有权。“真是倒霉,这个裁决完全是错误的。”盖茨也承认这个裁决对罗伯茨是不公平的。
  但1995年,盖茨与艾伦的对话中,谈及此事时,口气完全不一样:“他们想把我们饿死,我们甚至付不出律师费,他们想以此(指停止给钱)逼迫我们就范,我们也差点妥协了。”此时,功成名就的盖茨开始以另一种语气来回顾这段至关重要的历史。因为这就是微软颇不寻常的起步,如果输掉这场官司,盖茨不得不从头再来,即日微软的历史就得改写。
  但1995年,盖茨与艾伦的对话中,谈到此事时,口气已完全不一样:“他们想把我们饿死,我们甚至付不起律师费,他们想以次(指停止给钱)逼迫我们就范,我们也差点妥协了。”此时,功成名就的盖茨开始以另一种语气来回顾这段至关重要的历史。因为这就是微软颇不寻常的起步,如果输掉了这场官司,盖茨不得不从头再来,今日微软的历史就得改写。
  艾伦回忆道:“这场官司让人心有余悸,如果我们输了,我们就得从头再来,比尔让他老爸出点子,我们一直如坐针毡。但这以后,微软再也没有借过钱。”
  罗伯茨这位微软的“功臣”,也因此成了微软的“罪人”。
  但不可否认的是事实是,正是MITS,确定了盖茨和艾伦作为程序员的地位,跻身这个新兴行业。是MITS,积累了微软发展的第一批资金,同时他们目睹并参与了MITS从设计到生产,从宣传到销售服务的全过程,锻炼的了市场能力。盖茨以法律武器,打败了自己的恩人,从此法律从了他唯一的“恩人”。
  盖茨结束软件业的开发传统
  艾伦离开MITS后不久的1977年元旦,盖茨正式退学。解决了与MITS的关系后,两人开足马力,准备大干一场。
  早期的微机用户都是一群穿牛仔裤、听摇滚乐、不满现实、怀着将“计算机还给人民”的信念,图谋改变世界的年轻人。他们依靠俱乐部的展销会,彼此交流,互购产品。他们拒绝赤裸裸的商业,他们不像盖茨那样野心勃勃,追逐财富和成就,而是出于某种信仰,一种痴迷的爱好。当时最著名的家酿俱乐部,就主张开放制度,向所有的人免费传播软件编码和内部运行情况。正是这种开放的理想,促成了早期的PC业,以为他们是早期最主要的消费者、发明者、革新者和制造者。
  盖茨一方面赞同这种理想,因为可以帮助他的软件形成广泛的标准;但另一方面,他又不愿让自己的软件成为免费午餐,他要开启一个钱眼。
  起初,爱好者们对硬件兴趣浓厚,软件只是眼中的配角。大家从来没有意识,要花钱买别人的软件,不是为了商业利益,甚至不是为了使用计算机,而是为了显示机器的能耐而已。因此在他们眼中,软件仅仅是一种玩具,甚至还不是工具,更不是商品。
  早期盖茨和艾伦也只能从开创性的工作中更多的体会创造的乐趣,而不是财富的滚滚到来,但是盖茨会等时机一到,来向大家收钱的。
  盖茨是第一个提醒人们重视软件非法复制问题的程序员,也是盖茨结束了家酿俱乐部所倡导的开放传统(如今这一传统又由Linux得以复兴)。后来,盖茨也反复使用这个伎俩:先让大家用上他的软件,上瘾后,再收钱!
  1976年1月,盖茨写了一封“致业余爱好者的公开信”,发表在“家酿俱乐部通讯”和其它一些地方。信中指责对Basic的广泛非法复制行为,并将这样做的业余爱好者称为是贼。这封信成了微软发展的旗帜和宣言。生意是好的,而且很好,但盖茨的嘲骂并不起作用,因为大家对他将Basic语言标出500美元的天价,更为不满。他们看不出这么该的定价有什么依据。
  后来,软件业一次又一次试图用盖茨的手段来保护他们的软件。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大多数公司仍把非法复制作为开拓市场的手段,包括微软自己。因为没有一定程度的开放性(也就是非法复制传播),任何一个新产品都无法获得足够的市场动力。那些挥舞着大棒的,都是为了已经成功地确立了市场地位的产品。
  微软为软件业的发展确立了新的规则,这是未来软件业发展的极大动力。但是微软也给自己留下了很多“后洞”。可以说,今天软件业的许多游戏都是为软自己制定的。出于公司的商业利益,这套规则漏洞百出,也是情有可原的。比如盖茨赖以扬名立身并最终发家致富的Basic语言,是60年代达特默斯学院的两位教授制造的。而微软起飞的翅膀DOS,更是基尔代尔的“临摹品”。
    微软鱼跃龙门
  盖茨的精明,可以确保微软成为一家成功的公司,但是要成为未来软件业,乃至整个计算机业的霸主,微软却不得不依赖“神助”。
  最早干起计算机软件编程的不是盖茨,而是他的朋友和竞争对手加里-基尔代尔。这位海军研究院里的教授,在PC研制上起过重大作用。作为最伟大的程序设计员和设计家之一,他搞程序主要是出于缜密思维的雅兴,而不是为了赚钱。他为英特尔8008芯片写出了PL/I这样大型的、复杂的计算机语言,他是解释型Basic程序的发明者,他所开发的CP/M操作系统更是差点断了盖茨飞黄腾达的美梦。
  如果70年代初王安能觉悟到PC的力量,就不会有微软。而如果没有基尔代尔这个堪称“PC之父”的先驱,也不会有今天的微软。
  与MITS合作期间,盖茨和艾伦用Basic开发了一个简单的DOS,但很不好使,而且和别的微机不兼容。
  MITS的竞争对手IMSAI公司则找到基尔代尔,以25000美元买下了CP/M的许多使用权,马上把盖茨的“杰作”给盖了,CP/M成了70年代末、80年代初最具影响的PC操作系统,可在当时流行的上百种PC上运行。
  基尔代尔最大的遗憾就是错过了与IBM合作的天赐良机,而将这一机会拱手让给了盖茨。1980年,IBM准备进军PC市场,想购买CP/M操作系统。盖茨表现出十足的骑士风度,愿为IBM安排与基尔代尔的会晤。因为此时,盖茨手中除了Basic还一无所有。
  对这项本世纪最值钱的买卖何以错失的问题上,有很多版本。有人说谈判时基尔代尔刚好不在,他妻子多露西觉得IBM的协议对自己不利,没有爽快地签下协议,而心急火燎的IBM退而求其次,就决定与盖茨联合开发新的操作系统。
  为了赶时间,盖茨选中了西雅图电脑产品公司蒂姆-帕特森搞得一个叫“快手和下流”(Quick and
dirty)的操作系统,连公司带人一块买下。将产品作了一番改进,包装后就成了后来名震天下的MSDOS。其实帕特森的产品是在基尔代尔老版本的CP/M8086上作修改和简化而成的。
  1980年11月,IBM与微软签订了合同。“蚂蚁”傍上了巨人,而且后来也成了巨人。
  可是,盖茨不但否认基尔代尔的作用,而且大言不惭地将帕特森树成了“DOS之父”,出现在他的著作以及无数的出版物上,以此来掩饰自己的老底。“历史是用钱写成的”,这一点对盖茨来说最明白不过。电脑史上第一位硬、软件全能型的天才基尔代尔渐被人们忘记却,而踩在基尔代尔之上的盖茨却成为全球首富。正如一位基尔代尔的崇拜者言“每一位PC用户都欠加里。基尔代尔一份情,而比尔。盖茨和他的微软公司欠得比谁都多”。
  微软腾飞之路
  日,IBMPC问世.负责这个项目的唐.埃斯特利奇成了PC也的”教父”,他也是IBM中唯一让盖茨诚服的人。这位“教父”在1984年给IBM带来40亿美元的收入,光这一块就可成为美国第74大公司,也是仅次于除去这一部门IBM和DEC的第三大电脑公司。埃斯特利奇对PC的眼光可以与盖茨媲美。只是IBM官僚病复发,换上了洛伊来代替他的位子。洛伊对PC几乎一窍不通,这位自以为很高明的人为微软留下了一个史无前例的空子
  1985年6月,微软和IBM达成协议,联合开发OS/2作系统。根据歇息,IBM在自己的电脑上可随意安装,几乎分文不取。而允许微软向其他电脑厂收取OS/2的使用费。当时IBM在PC市场拥有绝对优势。兼容机分额极低,洛伊几乎不假思索地同意了。而到了1989年,兼容机市场已达到80%的分额。微软在OS/2作系统的许可费上,短短几年就赢利20亿美元。
  当然,双方在OS/2上的合作未能持续下去。微软从1981年就开始开发后来就称之Windows的OS/2作系统。
  Windows最初版本与OS/2有很大关系。1985年,Windows1.0问世,才真正成为一个产品。而1995年8月,Windows95发布,正式把微软推向计算机业的颠峰。而1992年IBM
OS/22.0销售仅100万套,Windows3.0却达1000万套。
  没有了埃斯特利奇,IBMPC就失去了活力。IBM霸主地位日渐降低,是失去了对手的盖茨成为无冕之王。1992年,著名电脑作家Robert&
Cringely说“如果说IBM是PC宇宙中的上帝,那么盖茨就是教皇。”而且他正式将微软命名为“偶然帝国“
  借助强大的市场优势和金钱实力,微软屡屡实施“吸功”。将许多其他公司创造的新技术新功能纳入自己的产品,尤其是Windows之中,是其成为无所不能的百宝箱。这种形势下,弱小的软件公司的确无法与微软一起参与这场游戏。
  的确,微软虽然已是一个庞大的帝国,但还从未曾真正通过自己原创的设想,开发出市场上巨大的产品。其起家Basic并不是自己发明的,DOS也是从其他公司买来的,Windows用的是X
erox和苹果的技术,Excel其实是Lotus123的复制品,Web浏览器也是借助网景的创意开发的,Word纯粹是
Wordstar、WordPerfcet
的跟风……这些模仿的产品够成了微软第二主要力量。而一些他自己的创意个产品,如Bob、MSN、Slate、Mungo、Park等则无一成功。
  帝国告成
  当然,微软的光芒也吸引了美国反垄断法的注意。1990年,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开始调查微软的市场行为,主要是针对其*作系统与应用软件一起捆绑销售的方式,这种搭售方法正是反垄断法“专政”的对象之一。不过作为信息时代的美国传奇,微软习惯了法律对它网开一面的照顾。
  1993年,司法部接管调查工作,才使微软有点紧张起来。1994年,司法部对微软的市场行为作出限制性裁决。尤其是当微软准备购并财务软件市场的领头羊----Intuit公司,司法部挺身而出,指控&
这起兼并为非法,微软不得不放弃了这个烫手的山芋。
  1995年,法院作出裁决,禁止微软将不同软件产品强行捆绑,这与其说是司法部的胜利,不如说是双方体面的“言和”。因为微软毫发未损,而且也认定这项将束之高阁。
  微软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其好战的本性及一贯咄咄逼人的策略,用比尔。盖茨的话来说:“任何会动的东西。都是我们的猎物。”也正是非凡的野心和一往无前的气势,成为微软不断成功的动力源泉。20多年来,微软如同一头风度翩翩的大白鲨,游进了金鱼池中,令对手闻风丧胆。在比尔。盖茨的率领下,不但在原有的业务领域内巩固了垄断地位,也频频开拓可供占领的全新疆界。
  1994年元旦,这位世界上最具价值的年近40岁的单身汉终于结婚了。成家后的盖茨并没有收敛自己的野心,而且他马上投入了一场更赤裸裸的野蛮战争中:围剿网景公司的浏览器。这是一场力量悬殊的肉搏,胜利的天平必然要向盖茨倾斜。但是,这场计算机史上最惨烈的战争不会有任何胜利者。盖茨在市场上笑傲江湖,但他的代价可能任何人都难以估量。1996年,盖茨喜得千金,但反垄断法也开始收网。
  如今微软已成为了业内的“帝国”。除了主宰PC*系统和办公软件外(这是微软的命脉)。还插足个人财务软件、教育及游戏软件、网络*系统、商用电子邮件、数据库及工具软件、内部网服务器软件、手持设备软件、网络浏览器、网络电视、上网服务以及近20个不同的万维网站。拉尔夫。纳德说:“与约翰。洛克菲勒不同,盖茨清楚地认识到,他的垄断行为没有界限。”除了反垄断法,他已天下无敌。
       中国女大学生创业第一人
      (华中电子科技大学李玲玲)
      “中国大学生创业第一人”初战落败始末
  曾几何时,李玲玲仅仅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在校女大学生,但是,她却在媒体爆炒下成为炙手可热的新闻人物。去年8月1日,凭着“高秆喷药器”和“新型防撬锁”两项专利,以及从武汉世博投资公司获得的10万元“大学生创业风险资金”,华中科技大学新闻系96级学生李玲玲正式创立了她的“武汉天行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一度成为社会热点。然而,仅仅一年过去,她所开发的专利技术高杆喷药器迄今还是样品,她与武汉世博公司的矛盾变得尖锐化、公开化,已成“一拍两散”的局面。公司已陷入瘫痪,目前账面只剩100多元。李玲玲本人也抛开公司拂袖而去。
  李玲玲的公司是得到武汉世博科技项目投资有限公司10万元的风险投资而成立的。世博公司为大学生创业设立了100万元风险投资基金,专门为大学生创业设立风险投资基金,这在全国还是第一个。据悉,当时提出风险基金申请的大学生有200多人,世博公司为何对李玲玲情有独钟呢?世博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文振奕说,当初投资李玲玲的项目,世博公司只花了10天的时间,很仓促。我们当时太相信李玲玲所得的“金奖”(李玲玲的高杆喷药器获“亿利达”青少年发明奖、防撬锁获第七届中国专利技术博览会金奖),既未请专家进行技术论证,又未进行市场调查。同时,也没有对李玲玲作为“经理人”的素质进行考查,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些对于我们来说都是教训。此外,在公司的创办过程中,世博公司与天行健的“企业行为”掺杂了一些感情因素。比方,看李玲玲一脸学生模样,世博公司曾答应无条件为天行健公司作担保,让李玲玲向银行贷款。按协议世博公司占60%的股份,李玲玲占40%的股份,但却让李玲玲担任了董事长。这些,在规范的操作中是不会发生的。
  李玲玲今年7月13日在本地某报上发表的一封“公开信”中说:“实践证明,我作为大学生创业的具体实践者,在某种程度上,已沦为广告意义上的‘概念’操作。”文振奕反驳说,李玲玲的意思无非是被动地被炒作了。其实世博公司从来就没有想过怎么去炒,即使是炒也有着深刻的社会底蕴。我们是把大学生创业当作一项事业在做,是我们和社会碰撞的结果,代表全社会对大学生创业的深切关注。至少有两件事李玲玲不是被动地被炒:今年1月13日,高杆喷药器进行试模,绘制图纸的胡继文工程师由于不知道最后效果,不愿意新闻记者到场,李玲玲却带了许多新闻记者来。还有一次是今年3月中旬,在李玲玲的诗集首发式上,她自己请了学校领导、作协人员、记者等参加。的确,李玲玲从一个农家女变为大学生创业潮中的弄潮儿,媒体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各种媒体纷纷不惜版面予以报道,仅半年多的时间,世博公司就收集了厚厚两大本关于这件事情的报道。一位资深记者说,大学生的创业热情的确需要鼓励,新闻媒体的关注是正常的,但不能过头,过头就会捧杀。各种桂冠戴在李玲玲的头上,不利于李玲玲潜下心来创业;名目繁多的座谈会、见面会、讲演、节目录制等社交活动也会使她飘飘然。文振奕副总经理还说,李玲玲的天行健开业后,常常是做做停停。公司仅有3人,但总是不停地更换。尽管只占40%的股份,但在天行健的管理运作中,李玲玲却只按自己的意志行事,世博的意图根本贯彻不到公司的运作中去。他对高杆喷药器试模后的产品很不满意,说像地摊货。而李玲玲则对高杆喷药器两度出模比较满意,并称客户订单已达30万套。由此,双方在合作中的不同意见慢慢积累成矛盾。今年以来,世博开始不参与天行健的日常事务。直到李玲玲的九通网站开通,世博才知道李玲玲有了“新的事业”。李玲玲目前是武汉天骄网络信息有限公司和武汉防盗门开发公司两家公司的执行总经理。她在确定世博公司不会再做资金投入而天行健公司账上只剩100多元时,另谋出路。她认为,大学生风险投资正因为是新鲜事物,天行健注定成为一种实验品。现在看来,公司从我与世博签订协议、草拟章程、融资渠道,到产品开发、拓宽发展空间等等,都存在显而易见的问题。
  曾经有人以《平平淡淡看玲玲》为题,谈到一个观点,那就是以一颗平常心看待大学生创业,成功也好,失败也好,都无关紧要,关键是努力去做。其实风险投资一般而言是成三败九,甚至九死一生,所以李玲玲创业失败不足为奇。在美国的硅谷,每天都有几千家公司诞生,每天也有几千家公司倒闭。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会主席、身为学生创业者的杨宏杰说:“世博公司对李玲玲的项目风险投资失败,不能就此对大学生创业加以否定。事实上世博公司投资的另外两个大学生创业公司运转情况良好。从李玲玲身上,我们可以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创业者可能出现的问题:大学生创业者普遍存在的一个心理,由于社会经验不足,通常会把一切想象得很美好,很简单。所以,后来者应该充分了解创业中的困难。同时,社会各界应该积极扶持和帮助这个新生事物成长。
  东湖开发区创业中心主任龚日韦说:“李玲玲只有21岁,还是个孩子,面对从天而降的荣誉,如何能保持心理的平衡?最重要的,是不要让刚刚鼓舞起来的创业热情受到挫伤。风险投资在我国才刚刚起步,需要反思的东西还很多。在风险投资中,成功和失败都非常正常,应该采取更宽容的态度。而对于李玲玲,既不应同情,也不该指责。这件事情的意义应该在于,让社会感觉到风险投资的不容易,要吸引更多的资本和资金投入这项事业。”
他认为,社会的浮躁风气造成和膨胀了李玲玲的浮躁心态。
  “高杆喷药器”图纸的绘制者、武汉思凯新技术开发公司工程师胡继文也认为,社会不应过多地将目光投射在这些创业者身上,这对他们的发展不利。
  东风环宇汽车网络贸易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5岁的创业者袁玲玲说:“李玲玲一旦当了老板,就不能单纯以学生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而应该把自己放在企业家的位置上,‘学生老板’有待于进一步成熟起来”。
  春天公司高级经济师安金明说:“大学生创业存在明显缺陷,主要表现在他们对实际工作毫无了解。很多大学生有一点技术,而对市尝对营销缺乏认识。这怎么能做一个合格的经理人呢?大学生在创业前最好先在规范的公司中实习一阵子。此外,风险投资公司在选择项目时要慎之又慎。要考察项目技术含量、市场前景,也要考察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大学生创业固然是新事物,但应以平常心去对待。创业者需要的是辛勤的耕耘,而不是花里胡哨。”
  大学毕业后独立创业的湖北嘉华科技开发公司总裁任梅友这样评价李玲玲事件:“这件事的背后是整个社会的急功近利与好大喜功。但从一定角度上讲,世博和李玲玲也都有浮躁的一面。”
  华中科技大学吴其铭教授认为:“大学生创业有它的先天不足,从校园进入社会需要相当长的适应时间,从心态的调适、对公共关系的把握到对市场和营销有所认识都存在一个磨合过程;而与此同时,风险投资公司除了考察项目的技术含量和市场前景外,对人的把握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课题。”&&
  这个因成为“全国大学生创业第一人”而声名鹊起的大学生,这个一度被舆论“捧上天”又“摔下地”的女孩,据说是无意间向外界透露出打工的想法,而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职场与商场,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在性质上却有天壤之别。当了几年“老总”、早已习惯于独当一面的李玲玲,面对自己可能发生的“转型”,做好了充分应对的准备吗?在作出“转型”的选择之前,她又在商场上经受了哪些磨砺,在思想上接受了怎样的洗礼呢?
 带着这些疑问,《商界名家》记者走进了李玲玲的生活……17岁时接受杨振宁的颁奖与住有房、行有车的目前相比,李玲玲小时候的家庭条件只能用一个字来概括:穷。务农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一方面是为了养育李玲玲和她弟弟,一方面还要给瘫痪在床的奶奶治病。玲玲姐弟俩几岁起就自己独立生活,做饭、洗衣服、照顾大小便不能自理的奶奶。冬天洗衣服特别冷,要敲开池塘里的冰。玲玲家住在江心,去城里要坐渡船。因为出门太早回来太晚,99%的情况下,渡船上只有父亲一个乘船的。父母亲的操劳程度可想而知。李玲玲目前吃苦勤奋的精神受益于家庭的熏陶。眼见家人通过自己努力从一穷二白到现在的样子,李玲玲对改善自己的生存环境信心十足。她坚信,凡事只要你肯付出,就会有好的收成。
  李玲玲从小就对科学小发明有着浓厚的兴趣,这主要是受父亲的影响。很早的时候,玲玲的父亲就发明了沼气自动跳闸开关,被全国数十家报纸报道过。当时在全国,很多人不远千里到玲玲家学习、取经,给玲玲父亲的感谢信装了满满一抽屉。玲玲从懂事起,目睹父亲鼓捣这个,研究那个,对新事物的好奇之心让玲玲深受感染。父亲在武汉打工时,看到防盗门,就自己学着做。玲玲还记得父亲亲手做的第一扇门是用板车拉回去的,不很美观,但特别结实、耐用。
  农村每到夏季,蚊虫成群,不时在人的身上叮咬一口。吸血不说,还让被叮咬的人奇痒难忍。好在有“灭蚊剂”。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那些小东西总是躲得高高的,让当时身高不足1.6米的李玲玲望“蚊”莫及。不得已,玲玲只好站在凳子上进行“杀蚊”行动。但年幼的弟弟此时却总是出来捣蛋。他要么是摇晃着凳子取乐,要么做其它看起来好玩却十分危险的动作。李玲玲不得不动一番脑筋,与狡猾的蚊子和顽皮的弟弟“智斗”。怎么办呢?增加灭蚊剂的长度成为最佳选择。李玲玲最初是用一根竹竿扎在药瓶上,用线一拉,但每次只能拉一下,很费事。经过多次改造,加上父亲的帮忙,一个高杆喷雾器的小发明终于成功了!
  高竿喷雾器的横空出世,让李玲玲捧回了一个“亿利达青少年发明奖”。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亲自为李玲玲颁奖。杨振宁握着李玲玲的手说:“以后我们中国人得诺贝尔奖的希望就在你们身上。”李玲玲傻乎乎地连连点头:“好好好,我一定努力!”
  那是1995年,年仅17岁的李玲玲正就读于湖北省枝江市第一中学二年级。
  “金点子姑娘”进入风险投资者视线
1996年,18岁的李玲玲如愿以偿地考入华中科技大学(原华中理工大学)新闻系。在大学里,李玲玲如鱼得水,其聪明才智在此得以充分展示。
  颇具浪漫气质的李玲玲是个不折不扣的文学爱好者。她经常在课余时间写些散文、随笔、诗歌。粗略算算,从中学到大学,玲玲在各类刊物上发表的文学作品足足有200多篇。为了一门心思抓好学习,李玲玲一进大学就曾宣言“大学里不谈爱情”。聪颖的玲玲,将自己青春时期燃烧的激情,寄托在了文学创作与科学发明之中。
  当然,李玲玲始终没有忘记搞她的小发明。受父亲防盗门的启发,李玲玲发明出一种防撬锁。1999年4月,在第七届中国专利博览会上,该发明荣获金奖。
  敏感的媒体闻风而动。华中科技大学校报盛赞李玲玲,称“我校新闻系96级的金点子姑娘李玲玲,继高竿喷雾器等多个小发明获奖之后,再次为我校争光,捧回了第七届中国专利博览会金奖”。武汉市几家主流媒体湖北日报、长江日报、武汉晨报、武汉晚报、楚天都市报、湖北电视台、武汉电视台等,不惜版面与时间,对此进行深入报道。
  与此同时,李玲玲和她的专利,一起进入了一家风险投资公司——武汉世博公司的视线。
  世博公司是一家官办民营性质的企业,由武汉市计委、经委和东湖开发区三家共同出资,于1999年6月初成立。该公司每年有2000万元投资,专门用于科技创新项目的转化。时任公司总经理的王一鸣博士认为,作为第一笔投资,既要讲回报,又要起到拉动新机制运行的作用。因此,公司决定从设立大学生风险基金入手。王一鸣这样解释世博公司的初衷:“我们建立大学生风险金就是要推出一种全新的科技产品运作理念,而不是为了给某个人提供一个就业的机会和饭碗。”针对李玲玲的发明,王一鸣说,很多发明都是学术味很浓的东西,特别是理工科学生,喜欢钻牛角尖,发明出来的东西往往脱离了生活,像李玲玲这样与生活十分贴近的专利非常少。所以,公司不怕李玲玲这样的学生多了没钱给,而是怕人太少了,钱花不出去。李玲玲得天时、地利与人和,成为世博公司第一笔投资的对象。
  面对合作邀请,李玲玲是怎么考虑的呢?据说,玲玲的两个专利——高竿喷雾器与防撬锁,有人曾开出60万的高价,要购买专利。对此,李玲玲说:“如果卖掉的话,别人到底了不了解这个东西,对我而言是个疑问。但我自己肯定了解自己的发明创造,我自己更知道怎样来把这个东西做出来并推向市场,并加以改进。”
  这样,李玲玲与世博公司一拍即合,双方签订协议:由世博公司出资60万元(实际到账10万元),成立天行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李玲玲以专利入股,占公司
40%的股份,出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世博公司占60%的股份。公司的经营内容就是将李玲玲的两个发明进行产品化并占领市场。
&&&&&&&&&&&&&&
中国第一家大学生创业公司
(曾一举获得4000万元风险投资的北京视美乐科技有限公司邱红运、王科)
  中国学生的聪慧和勤奋是世所公认的。然而长期以来,中国的环境并没有为他们提供充分展示自已才华的机会。在21世纪到来之际,中国孕育人才的环境也在发生变化,人们的社会观念在改变,社会逐渐开始认同冒险和创新。此时,中国大学校园里的莘莘学子们终于冲破传统的历史习俗,开始了学生创业的道路,清华学子们创办的北京视美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为其学生创业的先行者。
一、 创业者背景
  王科,清华大学自动化系1999年应届本科毕业生,视美乐公司的法人代表;
  邱虹云,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本科生三年级学生,是1998年全国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大赛惟一的特等奖得主,任视美乐公司技术总监;
  慕岩,清华大学在读研究生,创业者协会创办人之一;
  杨锦方,清华大学研究生,第二届创业计划大赛会长;  
  徐中,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读MBA(工商管理硕士),公司的内部管理者。
二、创业激情
  视美乐公司的诞生似乎有点戏剧性。最初使王科、邱虹云、慕岩和杨锦方(现慕、杨二人退出,徐中加盟)产生创办视美乐公司的想法,源于清华大学每年一度的创业计划大赛。清华创业计划大赛是一些除了“头脑和双手”以外,一无所有的创业者就某一项具有一些市场前景的新产品或者服务,通过创业计划书向风险投资家进行游说以取得投资为目的的竞赛。在第二届创业计划大赛上,邱虹云展示,格外引入注目。当王科看到邱虹云的集光学、机械和电子于一体的成果后,以其在外资企业工作的经验,认定如果将这一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推向市场,前景一定十分乐观。于是便找到慕、杨二人商议,决定说服拟将技术以几十万元转让的邱虹云,共同创办公司直接将产品推向市场。
  这在中国创业环境尚不通畅、机制还不健全的情况下,是创业激情使几个热血青年走到了一起。
  1999年4月,4个年轻人自筹资金50万元,北京视美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宣告成立。
  2001年该公司被国内某上市公司收购。
  2002年进入中关村国际孵化器,开始产业化孵化进程。
三、诱人的科研成果
  风险投资,其最大的风险在于创业产品的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和财务风险。创业者用以吸引风险投资的手段不仅在于自已的想法或者产品具有创意或者创新,而且要求产品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
  视美乐的主要产品――多媒体超大屏幕投影,是一种集光学、电子学、机械等多领域专利合成技术的创新型高技术产品。其投影的清晰度比目前数字电视机要高出1倍,其50-150英寸的可调屏幕更有独到之处,其价格却是目前市场价12万元的1/6。
  该产品可接收电视信号并可将图像直接投影在墙壁或幕布上,可播放电视、
DVD、VCD、计算机等多种模拟及数字信号;可通过Internet网收看世界各地的节目,与高级音响组合可建立真正的家庭影院。
  产品的市场和空间和前景自不待言。该产品本身的技术关键在于它的光路部分。传统的影音设备提供商都有高档大屏幕显示设备,其光路采用的是任何光学工程师都可以想到的解决办法。而邱虹云却运用自已独特的思路解决光路问题,不仅使具有同等性能的产品价格下降很多,而且产品设计中使用了破坏性结构,使模仿和解构都较为困难;因而大增强了产品的市场壁垒作用,使产品的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
       休学创业第一人路鲁军
  (中国第一个研究生休学创业者曾与马云、等共同创业)
  创业回放——日,清华大学16号宿舍楼519活动室里,20来岁的刘颖靠一台老式的PC机开通了他的个人网站“化云坊”,并一跃成为教育网内最大的个人网站之一。随后,鲁军、童之磊、马云、陈曦和刘颖5人在宿舍的仓库里把“化云坊”演绎成了易得方舟公司。1999年5月,易得方舟成为“清华大学第二届学生创业大赛”诞生的首批学生创业团队。日,鲁军作为清华大学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申请休学获得批准,成为中国第一个休学创业的大学生。1999年8月,在获得第一笔私人投资后,他正式创立北京易得方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任总裁。2000年5月,公司又成立了北京易得方舟中文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易得方舟鼎盛时网站的日页面浏览量突破300万,注册用户达到15万。但到了2000年年底,易得方舟账上只有几千元钱。到了2001年9月,鲁军已经无力交纳每个月12万元的服务器托管费,宣布放弃网站,离开了易得方舟。
  现状概述———鲁军没有确切消息,据有关媒体透露,他在北京经营一家餐馆,并准备从事与媒体相关的业务。
  笔者感言——方舟沉没了,但船长和水手都是勇敢的。鲁军作为名牌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敢于申请休学创业,这是何等的勇气和魄力。有了这种勇气和魄力,人生道路上还有什么不可逾越的障碍呢?有了创业经验教训的积累,有了过去创业辉煌的铺垫,鲁军也许正在聚积力量,蓄势待发。我们相信,中国创业英雄谱上一定会有他的大名
        大学生创业第一人经铭
(从山东省首家大学生创业公司到服务新农村建设)
  曾经被誉为“中国大学生创业第一人”,他的家乡远在江苏,当看到关于成都双流新农村建设的报道后,他毅然决然地远赴千里之外的蓉城,他的理想是——依托农村放心商店,开办“新农民服务连锁超市”,将农业信息、劳动力培训、水电气及通讯费代缴、火车票代卖等服务窗口延伸到千家万户,既服务农民,又实现商业利润……正如有人形容的:这种服务如同在给农民当“高级保姆”。
  在事业发展受阻,许多人都不相信他会成功的时候,他却对自己奋斗的前景充满了信心,因为在他的心中,他要建造的是一艘农村现代服务业的巨轮,而眼前的困难,都是前进道路上必然会遇到的荆棘。 
  ---------他既是江苏小伙子,经铭 &&
&&&&&&&&&&
开业时红红火火? 两月后冷冷清清
  11月20日,当记者走进双流县彭镇羊坪村三圣社区农民会所时,干净、宽敞的农民会所显得有些空旷,里面空无一人,一楼的放心商店门前,只有店员和一两位村民在聊天。走进放心商店里,当初摆放在商店门口上网查询信息的电脑,现在已经被拆卸了摆在商店的一个角落里。
  眼前的情景和两个多月前“新农民服务连锁超市”开业时的情景大相径庭:日,彭镇羊坪村三圣社区人潮涌动,号称“国内首家专为农民提供生活资讯服务的信息平台——21世纪新农民服务网”当天正式开通,同时,依托该网站的21世纪“新农民服务连锁超市”首家店在羊坪村开业。
  现场组织了数十家单位,提供了上百个工作岗位进社区招聘,在放心商店门口,“新农民服务连锁超市”的服务项目用喷绘醒目地勾勒出来——将开设农业信息咨询、农村水电气费代办服务、劳动力培训、火车票和飞机票代办等服务内容。“这些服务正是我们盼望已久的,如果这些服务都能在家门口办理,就是适当地给一点代办费也是可以接受的。”现场接受采访的居民们表示。在放心商店里,除了照常销售日用小商品外,一台用于查询新农村服务信息的电脑前也围了一大群人……
  当着数百名居民和省市各大媒体记者的面,经铭和他的创业团队激情满怀地宣布——“21世纪新农民服务连锁”旗舰店正式开业,将于年内在双流再发展30家采用这种模式的“新农民服务连锁超市”,在对超市的经营发展思路探索成熟后,最终将在全国30个省市的新农村示范点开设1万家加盟分店。
  可是,两个月过去了,开业当初的繁华却已不见踪影,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代办服务没启动? 商业价值难体现
  “主要是服务系统没有跟上!我们原计划要开拓的代理市场现在还没有全部运行起来!”经铭紧接着又补充道:“我们和移动、联通、电信都正在谈,县商务局、信息办、彭镇镇政府等都在积极帮助我们,争取早日拿到代理权。”
  经铭告诉记者,开业两个多月以来,“新农民服务连锁超市”主要开展了农民技能培训和农民会所服务两大项工作。就在几天前,“新农民服务连锁超市”还组织了200多名农民接受计算机培训,农民会所的网络维护和放映等工作都受到农民的喜欢,但是,原本作为主要业务的“代办服务”这一块却迟迟未能启动起来,“打乱了原来的全部计划”。“新农民服务连锁超市开业后,来了许多参观者,但还没有吸引到一个商家参与进来,连锁超市的商业价值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他说:“我们现在只有这一家店,还没有形成连锁规模效应,去找这些大公司的时候,经常会吃闭门羹。”经铭向记者透露,代办服务是整个连锁超市“最难啃,也必须要啃下来的一块硬骨头”。
  据了解,因为业务没有推开,当初和经铭一起创业的几名成员中,有两名已经回江苏继续上学,另外一名也已经去了重庆,现在,和经铭一起支撑“新农民服务连锁超市”的是镇上一位“一村一名大学生”志愿者以及经铭的女朋友。
  “除了镇上奖励了我们3万元钱,这两个月几乎没有其他什么收入,工作的推动陷入了困难。”经铭告诉记者,最困难的时候,不得不省着钱吃饭。
  困难只是暂时的 万家分店梦不变
  “城市里一条街上就有几个代办点,而广大农村除了镇上,几乎没有一个代办点,你说这里面的市场有多大?”推了推眼镜,坐在笔记本电脑后面的经铭向记者抛出了一个问题。
  “问题的关键在于规模,我们现在只有一家超市,你去找人家谈人家理都不得理你,但如果你有10家超市、100家超市同时代理,那又会怎么样?”用一个反问,经铭给记者“演算”起“新农民服务连锁超市”发展的前景。
  经铭透露,按照县上有关部门“不求做大,先做实”的思路,今年将启动金桥镇昆山村和永兴镇的“新农民服务连锁超市”,之所以选这两个点,是因为昆山村代表典型人口集中的大社区,有利于为农民代理服务的开展;而永兴镇是丘区镇,对于农民享受现代服务也具有很重大的意义。
  记者了解到,双流县商务局已经作出批复,同意整合县域内现有的农村超市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在全县没有建立放心商店的农民集中居住小区和中心村,选出10—30家进行改造和完善,建成连锁超市网络体系里的中心样板店,增加超市“信息平台、便民服务、一卡通”等服务。
  经铭透露,“困难是暂时的”,在对“21世纪新农民服务连锁超市”探索创新成熟后,将在全国30个省市的新农村开设1万家连锁加盟分店,将“新农村服务连锁超市”打造成一艘农村现代服务业的巨轮,各分店将统一品牌、统一装修,争取提供更优质更低价的服务和产品,让农民朋友获得实惠。
         西安创业
  说起西安真的打从心底有种莫名激动和惆怅,因为这是一个埋藏在我心底多年的一个心愿!
那应该是15年前的事了,18岁的我是一个非常执着的文学青年。当时我十分向往西安这座古城,因为这座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古都---是汉文化的发源地!同时这块黄土地更孕育了无数历史文人幕客,古有大书法家张旭,怀素;近有文学大家贾平凹,际著名大导演张艺谋;另外一个原因是我与西部的情节,2000年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时我非常敏感的意识到今后十年20年甚至更久,中国的发展将看西部!中国的腾飞也是看西部!
  为此,我与同学们策划了:“走到西部创业去”支援西部大开发大型社会实践活动!该活动得到了当时共青团山东省委和山东青年报领导的高度重视,可是在运营中出现了问题,故此没有实现这一理想,所以一直留下了这份遗憾!
  现在我到西安来创业,也是在圆梦。但真正能够吸引我的更应该是,西安的创业环境!
  真可谓:“创业艰难百战多”!
在创业的路途中几经坎坷,万分艰难。从一无所有到有,然后再从有到一无所有!我经历了人生中的潮起潮落,显然,我在当初的掌声和鲜花中迷失了方向。没有能好好把握自己的优势和调整正确的人生观。致使自己到手的财富又飞掉!
  做为曾经的创业明星,中国大学生创业事业的开拓者。我心中始终怀着一份崇高的历史使命感!为此,在中国大学生创业十周年之际,我推出了我人生中的第一本书:《中国大学生创业十年风雨路》,谨以此书送给那些为中国大学生创业、就业做出贡献的学子,同时也给如今正走在创业路上或正打算创业的大学生创业学子们能够带来一些借鉴意义。所谓的成功,不仅仅是指我们拥有多少金钱财富。成功的真正含义更应该是:我给这个社会创造多少价值?
如今,我准备加入的一个服务于更多创业者,帮助更多创业者成功的一个平台!他就是—“创业周刊—未来的&创业商报&”!这里云聚着来自五湖四海,志同道合的创业精英。我们将密切关注“草根创业”,为推动“陕西省全民创业工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实事。
  目前,我们正在参与2008年
“陕西省大学生社会实践、实习创业启动仪式和纪念改革开放与全民创业成果展”推广活动,同时我的第三个网站:汇通中国网暨汇通中国全民创业合作联盟和汇通中国校园创业合作联盟”也在紧密进行中.这些都是我在西安创业历程迈开关键性的第一步!
&&&&&&&&&&
南京大学生创业第一人
     (用自己血的经历与感悟点醒后人)
&& 敢于尝试,你才有可能成功?
  陶然去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科系数字传媒专业,费尽精力终于在人才市场找到了一份还算不错的工作。可是上班不久,发现所学的知识与工作中所用的有相当差距,于是萌生了自己创业的念头。?
  现在的很多大学生不愿意自己创业,就是怕冒险,不敢尝试。陶然当时有创业想法的时候,周围的人开始也不理解,但陶然还是去做了,并且成功了,他对那些不敢尝试的人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但并非每个人都曾经尝试一步步走向梦想,如果连尝试都不敢,就不可能成功,我不认为谁更高明或谁的运气更好。我能行,你也能行,当初我将我和母亲的住房卖了20万元做创业经费,就没有想过退路,把它当作自己的终身事业,准备大干一场。机遇来了,就要看你是不是一个有准备的人,当然敢冒险不代表不要有‘风险意识’,要能承受住风险和失败。”?
  选对切入点,走好创业第一步?
  选择创业领域是创业能否成功的关键。陶然认为,大学生创业不能脱离自己的学业另起炉灶,毕竟学校里所学的专业知识、思维方式、创造能力都能为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陶然选择的创业行业就是他在校学习时的强项———计算机培训。?
  光有冲劲是不够的,资金哪里来?这是大学生创业的最大障碍,陶然当时也被资金问题深深困扰着,房租、电脑、水电费用、广告投入、教材成本……七七八八一算,一个最简单的基本培训班起码要15万元,其中光管理费用?注册登记费用等创业“起步价”,一年也不少于元,但是他并没有放弃。他偶然从报纸上看到了工商部门鼓励大学生自主就业的优惠政策,欣喜之下,他很快就找到了工商局,甚至还写了封信给南京市市长,在各方的关注下,他没有花一分钱就领到了营业执照,按照有关优惠政策,他免交了个体工商户登记费、个体工商户管理费等费用,让他在省下了一笔资金的同时也免掉了一些繁琐的手续。去年8月“怡然科技公司”开张了,那是一家计算机培训公司,他也成了南京市工商部门出台鼓励大学生自主就业优惠政策后受惠的第一人。现在公司经营良好,在南京市场上的知名度也很高,短短几个月,他就开了一家分公司。?
  边做边学,勇于面对失败和挫折?
  很多大学生觉得自己没有管理经验,不愿意一毕业就自己创业,想先去企业里工作,积累一点经验,这种普遍心态,陶然不置可否,他只是说:“不要把它框框化,应该因人而异,我在大学里选学了商学院的课,也读了很多哈佛MBA的书,我觉得在书上学到的一些管理模式和方法正好可以运用到实际中来,在实际创业过程中,我也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有的人没有学过,或者不了解,先去企业里锻炼也未尝不可。”?
  他的公司现已初具规模,伴随而来的是竞争对手越来越多,压力也越来越大,他说,在遇到困难时,心态最重要,要有不怕输的精神,他举了几个例子,前不久,他一个很好的广告创意因为资金的问题被竞争对手抢走了,他没有放弃,而是很快又想到了另外的广告创意和对手竞争。还有一次,他们精心准备了很久的广告条幅被市容收走了,追回广告条幅的过程很繁琐,要和不同部门的人打交道,但这对刚出校门不久的他来说其实也是一次锻炼,尤其是他学到了很多人际关系方面的东西。陶然说:“在遇到困难和处理难题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很多东西,也深深意识到自身的一些不足,其实创业最大的障碍和敌人就是自己,要想取得成功一定要战胜自己!”?
  脚踏实地,不轻言放弃?
  虽然取得了点成绩,但陶然并没有松懈下来,而是不断充电学习着。他告诉记者,自己会专一在这个领域中踏踏实实地做下去,再大的困难,他也能克服。他有一个远大的目标,就是大力发展加盟连锁店,把“怡然”打造成南京乃至全国培训行业的品牌。陶然说,只有做大做强,才能在兼并与合并的过程中找到话语权。?
  他告诫现在准备创业的大学生们,不能被局外因素左右,切忌冲动,面对好的就业政策要清醒地找到自己的定位。首先,不能盲目投资,必须进行合理的市场调查和资金预算;其次,在创业过程中要戒骄戒躁、务实苦干,敢于面对失败和挫折,时刻保持学习的状态,只有具备了这些基本要素,创业之路才能走向成功。?
广东大学生---IT界创业第一人
  (以首家城市生活指导网站成为广州大学生IT界的第一人却。。。)
  昔日创业之星网上传黄入狱“广东大学生IT界创业第一人”卢伟麟获刑18个月因筹建广州“首家城市生活指导网站”而成为广东大学生IT界创业第一人的卢伟麟,因在网络上“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昨天获刑18个月。根据公安机关的鉴定,去年4月初到9月期间,共有866名手机注册会员浏览卢伟麟等人建立的“我爱电影网”上的51部色情淫秽电影。866人下载淫秽电影
  由卢伟麟等7名广州各高校大学生创建于1999年的智诺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智诺公司),以经营计算机网络工程及计算机软件开发为主要业务。去年4月初,智诺公司与信洲数位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下称信洲公司)签订协议,合作开发电影网站业务。智诺公司负责提供服务器及与营运商进行结算,而信洲公司负责提供电影资料,开设成人区以淫秽电影吸引会员。双方计划以会员手机注册的形式收费而牟取利益。
  据公安机关鉴定,在“我爱电影网”131部电影中,淫秽色情片为51部。短短几个月间,共有866人在该网站注册,智诺公司从中获利6万多元。公司员工戴某称她曾多次听到卢伟麟吩咐公司技术部员工李坚,要“经常、及时地更新和上传更多的色情淫秽电影到‘我爱电影网’,以吸引更多客户”。
  被告曾是创业英雄“这么年轻!”当卢伟麟等6人被押上庭时,旁听席上出现一阵骚动。一个星期前,卢伟麟刚刚过完自己26岁的生日。4年前,还在中山大学上大三的卢伟麟创办智诺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筹建广州“首家城市生活指导网站”。包括卢伟麟在内的7人团队被媒体誉为“开创广东大学生在IT界创业的先河”,“正式吹响广东大学生创业第一声号角”。打开智诺公司的主页,媒体在1999年至2002年间对卢伟麟和智诺公司的报道一览无余。智诺公司的主页是这样描述执行总裁的:(卢伟麟)中山大学管理学学士。读书期间(创业前)已有多项为大型企业成功策划(SONY、壳牌石油、康师傅等)的经验。(卢)在大学三年级时创办智诺数码,开了中山大学的先例。(卢)在韩国访问期间,被韩国媒体誉为“年轻却务实的实证主义者,有着超越年龄的成熟”。(他)目前主要负责公司之整体策划、管理运作、决策工作,同时担任中国最大的体育数据sp逸挥科技&&&&&&&&&&&&&&&&
  上海大学生创业第一人 傅章强
  (总书记曾称赞这位上海大学生创业第一人:敢学、敢说、敢做)
  傅章强走来了,从上海海运学院走进了浦东软件园,从一文不名的学生成为拥有五家公司的老总。他一手创办的必特软件有限公司不仅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还将公司发展的战略目标扩展到了北京、福建、武汉、广州等国内一些省市,蓄势向国际市场进军。
  江总书记在视察浦东软件园时,曾称赞这位上海大学生创业成功第一人:敢说、敢学、敢做。
  自己开公司
  傅章强创业的起点并不高。他出生于闽北山村,父亲务农,只念过几年书,母亲基本不识字,虽然没有任何背景和依靠,但他勤奋努力,善于捕捉、把握机遇。
  1995年9月,刚升入大学三年级的傅章强仅凭着对计算机知识的强烈渴求和满腔热忱找到系里的计算机专家程景云教授,要求加入程教授的课题组。当时,程教授并没有怎么看中这个课题组中的唯一本科生,但渐渐地,教授发现,这个学生往往是一清早便钻进机房,中午啃两个面包,直至次日凌晨一两点钟,满天星斗时才钻出来,这样的勤奋在大学生中是少见的。在勤奋的学习中,傅章强的才华和灵气开始逐渐显露出来。“搞项目要去工厂,他从来没去过,却很快就能熟悉工厂的各种运作并且运用自如;他以前从没搞过科研,一上手就能从技术到项目管理得头头是道。”程教授为傅章强的聪明和能干感到自豪。
  1996年,傅章强顺利地直接升入本校的研究生,开始跟随他的导师程教授作课题研究。在导师的推荐下,傅章强担任了上海市科委“九五”攻关项目“白玉兰产品数据管理系统”总负责人之一。市科委的项目完成以后,同行评价都非常高,认为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但接下来的命运却是“高束焉,庋藏焉”。傅章强高兴不起来,感到一种幻灭:花了国家大量经费辛辛苦苦做出来的成果,通过鉴定之后就被束之高阁,鉴定会开成了“追悼会”。
  如何避免这种巨大的资源浪费,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呢?他决定:自己开公司!他相信:科研成果只需适当包装、完善,完全可以大范围推广,产生巨大的社会价值!
  从第一笔业务起家
  在一段时间里,全国兴起一阵大学生创业的潮流,但在商海跌宕起伏中,真正胜出的能有几何?傅章强搏击风浪,知难而进。
  当时,作为申城第一个在校大学生办的企业,“必特软件”似乎还有着违反校规的嫌疑。一开始,傅章强只能瞒着学校悄悄干。
  1998年初,傅章强在学校附近租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投资2万余元,置办了三台电脑,为创业开始磨刀霍霍了。他拟定了一份吸引风险投资的计划书,四处游说,与多个投资商和企业家联系,虽然有些公司认可了他的计划书,但却不愿出太多的资金来投资。功夫不负有心人,民营企业申德宝公司的老总被傅章强感动了,出资100万元人民币支持傅章强创业。到了年底,必特软件有限公司靠着这第一笔初始风险资金在浦东正式注册了。傅章强向记者解释说,“必特”,在英文中即是“bit”,代表计算机中的二进制,而二进制是计算机的基础,公司以此为命名,正表明办企业要从基础做起的理念。这其中,也正蕴藏着傅章强要将企业做大、做强的“野心”。
  创业之初,困难似乎也在意料之中。公司开业几个月,傅章强没有谈成一笔业务。主要原因是客户不信任由学生开办的公司,往往有的客户谈得已经很投机了,跑过来一看他的“两室一厅”,业务便就此“夭折”。傅章强一直记得第一笔业务的成交。那是一个朋友介绍他承接上海新华律师事务所的一个项目,有40多万产值,同时另有一家单位也在争取这个项目。那段时间,傅章强一没课就往事务所跑,瞅准机会义务帮他们解决电脑方面的小问题,提供业务上的咨询,甚至免费地编些小程序。“走出门,让客户了解自己,这很重要。我认认真真地做,并且把事情做好了。这样他们才会来买你的东西。”凭着这一点“小花招”,渐渐地,事务所对他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态度有了信任感,傅章强赢得了自己创业生涯的第一笔业务。
  客户间的口碑有时比自己上门推销要有效得多。第一笔业务让傅章强兴奋的同时,也充满着压力。他对自己的要求是不能松懈,要做得更好。他的客户也如滚雪球般,有了良性上升的趋势。1999年下半年,在校学生创业得到政府的鼓励和提倡,经媒体宣传报道后,一时间风起云涌,大批学生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傅章强的公司不但名正言顺地“公开化”,而且还把自己的导师和学校的一些教授吸引来协助自己的业务。从而出现了白天傅章强听导师授课、晚上导师为学生打工的有趣现象。1999年底,还在读研的傅章强招聘了第一批专职的员工,为了让公司进一步正规化,他干脆在陆家嘴的证券大厦租了200多平方米做办公场所,公司也从原来三四个人的“小作坊”向规模化、正规化过渡。
  入驻浦东软件园
  入驻浦东软件园,应该说是傅章强人生道路的重要抉择,也是必特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证券大厦每月近5万元的租金,对于创业之初的傅章强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他与浦东软件园结下了不解之缘。1999年,在上海浦东软件园建立之时,中国软件业正处于低潮时期,原先预想中的大客户包括国外的一些大公司当时并不看好张江,傅章强却认为这是必特发展的契机。当年6月,趁软件园首期工程结束、首批招商之际,必特就成了第一家谈判单位和第一家入驻浦东软件园的公司。入驻浦东软件园,对必特来讲,最现实最快兑现的好处就是700多平米办公楼三年免费的优惠。除此之外,政府对软件园的企业给予的一系列极其优惠政策扶植对必特的发展提供了很多的帮助,光是这“第一”所带来的广告效应和社会效应就是公司的一笔巨大的财富。尤其是其后的几个月,江泽民、朱镕基、李瑞环、胡锦涛、李岚清、吴邦国、邹家华等国家领导人,以及市领导陈良宇、周禹鹏等先后到公司视察,对必特发展的激励是不言而喻的。
  回忆起江总书记会见时的情形,傅章强显得异常激动。那是2000年5月的一天,离傅章强研究生毕业还差两个月,上海海运学院的领导获得消息后特意给他准备了一只大校徽,并关照他在接待总书记时一定要挂在胸前。当江总书记走进必特公司时,看到墙上公司名称“Bitsoft”后,马上将Bit的中译名念了出来,并很感兴趣地将傅章强胸前挂着的校徽上的字读了出来。当了解了傅章强的情况后,总书记表示感慨,并给予傅章强极高的评价:“敢说、敢学、敢做”
  创业成功的秘密
  短短七八年时间,从闽北山村的穷孩子成长为拥有上千万身价的知本家,28岁的傅章强以一种近乎完美的姿态演绎了一个完全中国版的知识经济的神话。傅章强成功的秘密是什么呢?他的回答就是产品的优质和创新、优秀人才的集聚、客户群体的稳定扩展。
  必特公司之所以能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顽强地生长着,靠的绝不单单是他的“大学生创业”的名头所带来的诸多优惠,他走的是一条“自力更生”之路。“自力更生”,最首要的就是要有高质量、新科技的产品。经过几年的发展,必特软件以优质的服务赢得了客户和战略伙伴的广泛赞誉,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承接到科技部、上海市科委等委派的具有重大影响的软件系统开发项目。公司除了为各个子公司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以外,目前主要从事电子政务领域的发展与推广,已具有行政审批信息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档案数字化、网上招投标系统等多个成熟产品。去年10月,福建省漳州市委书记主动找到傅章强,将漳州市行政服务中心信息管理系统这一项目委托给必特公司完成。仅经过一个月的时间必特就完成了该项目的研发工作并投入使用,如今该产品已经在国内多个省市和地区投入使用。必特公司的主打产品要数傅章强亲手研究开发的律师事务所信息管理系统了,它的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都是一流的,这让他在这个“阳光行业”里更是如鱼得水,获得了更多的客户的信任和支持。
  人才是必特发展的源动力。傅章强用人原则是“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目前,必特公司员工数目已经扩展到了100多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占了90%。同时,靠着傅章强突出的人际亲和力网罗到了一大批元老级的IT专家聚集在必特的旗下。如被称之为中国计算机学术界泰斗的徐家福教授被特聘为必特公司名誉董事长,复旦大学首席教授施伯乐、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院荣誉博士李文祥等专家组成了公司的技术顾问团。还有公司两员“大将”,第一位是傅章强的大学导师程景云教授,从傅章强参加他的课题组开始,程教授对这位聪慧、勤奋的学生就非常偏爱,专业知识上自然是倾囊相授,必特公司成立之后,程教授又来到公司帮助他的学生共同创业,这种师生之间的友谊是并不多见的。当傅章强冲进福建市场时,他还带来了一位50多岁的总经理陈生友,这员“虎将”下海前原是南平市松溪县教师进修学校校长,获得过福建省先进教育工作者等多项荣誉,在当地教育界颇有名望。老陈做着好好的校长,却被一个小年青三言两语“锁定”,毅然辞职,这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是什么样的凝聚力将他俩
“胶”在一起呢,他们的回答则是“心有灵犀”。
  傅章强成功的另一个秘诀,就是他良好的人际关系给他带来的广泛而又稳定的客户群体。以前,熟悉他的教授、同学、朋友和客户都被他的朴实、谦和所折服;现有的客户都认为必特的产品质量优良可靠,傅章强和他的企业都是具有相当良好的诚信度。其实,傅章强从大三开始做科研项目时,经常参加一些鉴定会、研讨会、展示会。这使他有机会跟同行业里的很多人打交道,并有了了解市场的机会。创业之后,他又凭着最初仅有的一点市场,用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快速地跟这些客户建立起了朋友关系,这些朋友又利用在同行中的影响帮助必特打开市场,这样形成了公司强大而稳定的客户群体。
  做中国的微软
  “做中国的微软”,是傅章强的一个梦。正是这个理想,不断地推动着傅章强和他的必特公司踏踏实实地稳步前进。短短四年的时间,傅章强一手创建的上海必特软件公司的规模、业绩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公司总资产从注册时的100万元增长到2000多万元,并拥有了上海必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必智软件有限公司、上海必特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福建必特软件有限公司四家控股子公司。同时,公司还与海运学院合作成立必特海运研发中心,在北京、广州、武汉等重要城市设有分支机构,为公司在全国范围的技术支持和市场开拓提供保障。
  近两年来,我国的网站数量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出来,但一批网站因资金问题而被迫断线的事情也不断见诸报道,也有人预测2002年是“网络破碎年”。面对这个大浪淘沙的情形,傅章强给记者肯定的回答:不会离开IT行业。他说,“现在网络领域变数很大,但无论遇到怎样的情况,都不会离开这个圈子,IT对我的吸引力太大了。如果有一天,电子商务很成熟了,已没有太大的发展空间,那时网站肯定会冒出新技术、新的信息服务模式,我可以从中寻找新的方向。”
  据路透社引述《中国日报》的报道,上海的一家软件公司,有意成为第一家在新加坡自动报价股市上市的中国高科技公司。报道指出,这家名为上海必特软件公司(Bitsoft)的企业,计划出售逾30%的股份,以筹集2000万至3000万人民币(新币416万至625万元)资金,公司已同风险投资商、官方投资公司及私人公司协商,为上市做准备。对此,傅章强解释说,上市之事,目前只是初步想法,公司正在为此事做进一步的努力,在适当时候,公司将正式向新加坡证券交易所提出申请。他表示,“上市的事,估计须等到明年的下半年,才有望实现。”
  尽管目前我国IT行业正处于低迷时期,但傅章强的信念是坚定的,他踌躇满志地规范、发展着他的公司,他正带领必特追赶着IT领域国际技术发展的潮流,他的“中国微软梦”离现实越来越近.
  & 田宁:浙大学生创业第一人
  (浙江大学首家学生公司盘石计算机网络有限公司总裁)
  “虽然现在我还谈不上成功,但是我可以自豪地说,在浙江IT界,没有人不知道我们‘盘石’。”1977年出生的田宁,是浙江大学首家学生公司———盘石计算机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的总裁。凭着一股大学生特有的热情和对IT业前景的看好,日,当时还是浙大生命科学院大四?
  学生的田宁与两个志同道合的同学,在没有任何稳定业务和直接经营经验的情况下,注册了“盘石计算机网络有限公司”。?
  “刚开始,每一天都很激动,因为做的是自己的事业,虽然对公司应该怎么发展有些迷惑。”那时,田宁既是老板也是伙计,挨家挨户上门去推销。公司接到第一单装机生意时,由于对行情不熟,进货的价格比同行高,卖的价格却比同行低,生意做亏了。但是这失败的“第一次”并没有让田宁退缩,反而激发了他的斗志。今天的“盘石”已成为我省最具规模的几大计算机配件、网络产品销售代理中心之一,电脑兼容机月销售额已跃居杭州前几位。在3年多的时间里,公司也由原来的3名“光杆司令”发展成为拥有150多名员工的浙江省知名IT企业。?
  “盘石”员工的平均年龄只有25岁左右,大都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彼此间直呼其名,融洽而平等。同时,“盘石”有着严格的规定,公司的售后服务卡上明确规定:“员工服务自带水”、“员工外出服务时,受到客户一次反映极差,扣除工资100元。受到客户连续两次反映极差,自动解聘。”此外,公司坚持每年保持10%的淘汰率。?
  田宁有一句口头禅:态度决定成败。他认为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路,所以要尽早规划,如果今后想在学术方面有所成就,从一开始就要认真钻研;如果认定要做企业,就要有意识地多参加社会活动。谈及创业的感受和体会,他说:创业之前要想仔细,创业的时候要有韧性。
  东北大学生创业第一人26岁身价百万
26岁的董一萌,走起路来风风火火。在公司里,这个年轻的小伙子是绝对的领导者。去年,董一萌在第二届中国青年创业周上一举摘得“中国最具潜力创业青年奖”。其公司即将推出的新一代社会化搜索引擎deyeb,如果能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下一届的中国IT创富英雄榜上,兴许就会出现董一萌的名字。
  大一时,董一萌制作了中国第一部网剧《原色》,被国内200余家媒体争相报道;大三时,他创办了自己的电子公司;4年后,他成为吉林省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创业标兵。董一萌身上,还存在着太多“可能”,因为他的梦想、他的性格,和他做事的态度。
  创业的火焰再不喷发就憋死了
  2000年,《原色》让董一萌一夜成名。创作网剧并非为了自娱自乐,“就是想吸引风险投资”,才上大一的董一萌,思想明显比同龄人“超前”。
  《原色》是一部描述高中生生活的网剧,男主人公原型即为董一萌。董高中就读于当地最著名的重点中学,高二时升学压力日渐加大,他却开始炒股,因为“对中国的教育体制不抱希望”。
  入股市试水,董一萌想通过对上市公司的观察,找到一个前景广阔的行业。1999年、2000年,中国互联网第一次井喷,IT股票直线飙升,董一萌从中看到了未来,内心的创业欲望迅速膨胀。
  “凡事都要打出提前量,对人生的安排也一样。如果等到大学毕业工作两年后再做,就太晚了1董一萌认为,“无论如何,在大学里就应开创自己的事业”。
  《原色》虽然没有吸引到风险投资,却吸引了来自美国西雅图中华商务网的创业者一起创业。2001年,董一萌获得长春市新星创业基金10万元,当年9月,他的“一萌电子公司”拿到了营业执照,主营网站建设和软件开发。大三的董一萌成为东北大学生创业第一人。
  “我是一个急性子,胆子也大,心中创业的火焰再不喷发,就憋死了。”董一萌笑了,“我欣赏孤注一掷、背水一战的感觉”。
  历绝境坚持而后生
  公司开张恰逢9·11,全球IT业务滑坡,没过几个月时间,一萌公司资金枯竭,全公司只剩下了董一萌和副总两个人。濒临绝境之际,一家颇具规模的广告公司引起了董一萌的注意。“一屋子全是业务员,疯狂打电话,每月电话费8000多元,一年产值达到两个亿”,这种“电话营销、狼群作战”的运作模式,使董一萌深受启发。此后一周时间,他打遍了整个通化市药厂的电话,第二周,他就拿到了近7万元的合同单。一单单合同积累到2003年8月,一萌公司复活了。必须有自己的核心产品,企业发展才有后劲。全国上网人中近90%是通过搜索引擎寻找需要的信息,董一萌意识到,搜索引擎营销是一个黄金行当。几个月后,一萌公司推出了自己研发的“善财童子”,客户只要使用该产品,便可使其网站排在搜索结果的前几名。至2005年年底,董一萌发展了全国多个省市的代理商,并在北京建立了分公司。
  “困难面前,我犹豫过,但正是因为坚持过来了,才有发展和成功的机会。大学生创业最忌讳三分钟热血,能够集中你所有精力,做好一件有创新和实用性的小事,然后再把范围扩大,这是比较实际的做法。”董一萌总结道。
  我不是管理型的老板而是战略型的
  “董一萌虽不是学计算机的,但对这一行,他有非常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作为老板,这一点非常重要。”一萌公司的研发人员莫千聪感慨。莫千聪是受一萌公司“环境与活力”的吸引,10个月前才转投于一萌门下。
  每个月,起码有三分之一时间,董一萌是在外地奔波。“我不是管理型的老板,而是战略型的。”董一萌说
2005年11月,董一萌参加在上海举行的“国际广告数字技术展览论坛”,会上经与各国专家深入交流,他制定了新的发展框架:构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下一代人性化搜索引擎。
  今年3月,一萌公司推出了其新一代引擎deyeb的测试版,搜狐、天极等专业网络媒体报道认为“deyeb有可能成为社会化搜索领域的又一个百度”。董一萌正是凭借这一项目,获得了“中国最具潜力创业青年奖”。目前,董一萌正在寻找投资合作者。创业过程中,董一萌多次受到来自团组织的帮助,共青团吉林省委在“创业1+1”行动中,为董一萌配奋了经验丰富的创业导师,董一萌感到受益匪浅。
  “创业有可能是一种化学反应。一个人的性格、态度、做事方式都在暗中释放着某种元素,它们又与外界的支持、环境、机会等相互作用,产生综合反应。很难说最终结果,但只要去做,肯定会有回报。”董一萌说。
        岛城大学生创业第一人
       (青岛十年装饰有限公司)
  22岁的青岛理工大学大四学生高玉龙创立经营的“十年”家装公司正式开业,高玉龙也因此成为青岛第一个“学生老板”。
  早在9月16日,青岛理工大学大四学生高玉龙和李超来到青岛市四方工商分局注册大厅,带着两人与各自家里凑的三万元首期注册资金,申请办理了营业执照,并给公司起名“十年”。注册的公司股份两人各占一半,由高玉龙担当法人代表。他们在学校学的就是家装设计,从大二起,两人就在各装饰公司打工,为客户设计家装方案。根据青岛市对在校大学生创业给予支持和鼓励的规定,青岛市四方工商分局免去高玉龙二人注册公司的相关费用,以最快的速度帮他们注册成功。10月1日,坐落于青岛市四方区小村庄一处高层写字楼上的公司正式开业。
  青岛理工大学学生处的老师对此表示支持,他们表示,目前国家也在鼓励大学生创业,学校也经常搞“创业大赛”等活动引导大学生自己创业。但他们也认为,学生自己创业可以发挥大学生年轻、充满激情、创造力强的优势,不过大学生创业必须踏踏实实从小做起,学校也会引导他们往健康的方向发展。
&&&&&&&&&&&&&&
大学生个体创业第一人
&&&&&&&&&&&&&&
(毕业就自己当老板)
  2003年下半年,对25岁的梁宁羽来说,是他生命中的第一个十字路口。当时刚从广东教育学院毕业的他在就业时选择了从事个体经营。这个决定,使他成为去年第一个办理工商登记、从事个体经营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同时也成为广州市第一个享受免收多项证照工本费优惠政策的人。日前在广州市地方税务局登记分局的帮助下,记者与梁宁羽取得了联系。
          借来400元卖书起家
  2月25日上午,记者几经周折终于在一所高校大门外的书店里,见到了梁宁羽。现年26岁的梁宁羽头发很短,戴着眼镜,举手投足间透出一股书生气。
  让记者略感意外的是,挂在这个书店上面的牌子,并不是梁宁羽在工商部门登记办证的店名。“挂另外一个书屋的名称,主要是因为我最近惹上了一些麻烦。”梁这样解释。
  梁宁羽的书店经营面积有五六张台球桌大,大部分书架被各种书籍占满,书店门口摆着一台复印机和电脑,还兼营电话卡和文曲星等,看起来已初具规模。
  梁宁羽说,他走上“商”途其实是迫于生活压力。他出生在广东肇庆一个农民家庭,上面还有两个哥哥和两个姐姐。1999年,他考取广东教育学院政法系。梁回忆说,当时学校报名要数千元学费,而他进校门时身上只有家里东拼西凑借来的700元钱。为了赚取生活费,他不得不四处兼职谋生。
  1999年10月的一天,找兼职工作屡屡碰壁的梁宁羽,在中山大学门口与一个卖书的同乡阿姨聊天时,萌生了做书刊生意的念头。当天晚上,梁宁羽将卖书的想法和同学一说,也引起了同学的兴趣。他们约定,由同学出资400元作为资本,梁宁羽负责销售书刊,利润对半分。
  次日一大早,梁宁羽和同学一起找到卖书的同乡阿姨,给了她200元“介绍费”,后来把剩下的钱在她介绍的书商那里全部买了书。两人将书搬回学校打折出售,一个上午便卖了个精光。下午,他们拿着书钱又购书,当天返回学校再次销售一空。
  一天下来,梁和同学两人共赚了一百多块钱,却也累得躺在床上起不来了。同学因为卖书太累和怕影响学习打了退堂鼓。而初战告捷的梁宁羽坚定了做书刊生意的决心。从那天起,梁宁羽坚持在自己所读书学校的宿舍楼下摆摊卖书。
  带着七万元财产毕业
  “那时候我最盼望晚上6点左右下雨,因为下雨就有借口不去推销了。”梁宁羽对记者说。他介绍,当时除了下雨之外,他没有一天不去卖书。
  劳累并不是小梁面对的唯一难题。回忆起当时的情形,他显得有些情绪低落,他说,虽然自己觉得并没有影响学业,但他这种做法还是让很多的同学难以理解,认为他“市侩”,还挺瞧不起他。小梁的同学罗金文大学毕业后在一所学校任老师,他说自己对小梁在校时卖书的行为并不认同,但小梁能够卖书挣回学费和生活费也“确实不容易”。
  但“可以自己赚钱”的乐趣使小梁始终没有放弃卖书。他苦干了一个月,就赚到了两千多元钱。至2000年6月,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靠卖书除了交清学费外,还攒下六七千元买了一台电脑,一时间成了学校里的“名人”。
  上大二以后,梁宁羽开始和附近一些大学的学生社团联系摆摊和推销,随后又联系其他大学举办书展。到去年7月,梁宁羽带着他价值4万多元的书和3万余元现金走出了大学的校门。
  去年9月份,梁宁羽经过一所大学时,看到校门外的铺面在招租,于是动了开书店的念头。他说,毕业当初他也曾找过工作,但最终还是认为干个体更能适应自己的发展。他说,当初做这个决定,家里人也有所担忧。他大哥梁红礼告诉记者,读书期间梁宁羽卖书家里是出于无奈,但毕业后家里人都担心梁宁羽的选择会荒废学业,但小梁很坚持,家里人又看到他经营书刊小有成就,也都将担忧暂时放在了一边。最终在小梁的带动下,大哥梁红礼后来也决定在广州经营书刊,以便兄弟相互之间有个照应。
  10月份,他将铺面租下,开始咨询从事个体经营和办理工商登记的程序。去年12月31日前,他基本将证件办齐,成为广州应届大学毕业生登记干个体经营并享受有关优惠政策的第一人。
  我不是单纯的商人
  今年元月,随着事业的发展,梁宁羽借资10万余元买下了一辆货车,专门用来运输书刊,同时也将经销图书的事业向广州以外的地市发展,并着手在佛山等相邻的市区建立分店。
  虽然小有成就,但小梁说长期的奔波让他感到十分疲惫。谈起毕业后大多在学校教书或在单位上班的同学们,梁宁羽说,现在也有些羡慕,因为他们不用像自己这样辛苦,也没有这么大的心理压力。但他觉得现在这种生活还是更适合自己。
  从商是不是荒废了学了四年的学业?小梁认为,目前将所学的知识和经营书刊进行了有效的结合,自己不是单纯的商人。他说,自己学的是历史专业,这使他在做事时会用一种很认真的态度来对待今天的成绩,而不是为了赚点钱那么简单。
  对于大学毕业生干个体的优惠政策,梁宁羽认为“意义不大”,除了地税、工商等有关部门在办证时免收了15元至25元不等的工本费之外,其他税费都要交纳,让他感觉不到有太多实质性的优惠。
  小梁说,目前自己开店让他很烦恼的是安全问题。他说,今年1月,他和大哥在进货时被人打成轻伤,当地派出所后来将一名打人者抓获。没想到,打人的男子后来却多次打电话对他进行威胁。无奈之下,小梁只好把在工商部门登记的店名暂时改掉,以免麻烦上身。
  另外,小梁说管理经验不足也使他感觉难以适应事业的发展。因书店开在学校附近,每当学生放假,他的书店就要面临关门。现在,他要面对的是每月2000余元的房租,加上其他的税费、生活费用的开支,总负担每月需要4000余元。他说,一旦受到其他不利因素的影响,他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大学生创业有四大拦路虎
  社会学专家邱镇尧就大学毕业生创业发表看法,他认为,阻碍大学毕业生创业的因素其实很多。尽管目前国家出台了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政策,但这些政策的可操作性并不那么强。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除了资金上面的要求外,还需面临自主创业风险太大、做个体回报周期长、可选择行业少、没经验等四大“拦路虎”,所以有些大学生宁愿打工也不做个体。
  目前的环境下,自主创业意味着要承担户口、保险、福利等各种风险,一旦经营不善又要面临失业的危险,在得不到有效社会保障的情况下,大学毕业生确实不敢轻易干个体。为此,邱镇尧建议,首要的是为大学毕业生创业扫清障碍,除了设立大学毕业生创业基金外,还要拓宽进入领域。
  也有专家对大学生毕业直接创业的可行性提出不同意见。广东省社科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表示,因为学生一直在学校生活,缺乏创业所需要的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人交往的能力和相关的管理经验,所以这并不可取。
  这位专家还认为,因为创业需要一定的管理经验和实践能力,大学生一毕业就选择创业,必须在学校读书期间做一些实践准备,这势必会对学生的学业造成影响,并不利于今后的事业发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生爱心支教的意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