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把句子补充完整整 ——————————————,因此我们称景德镇为"瓷都"?

瓷都景德镇
瓷都景德镇
景德镇位于江西省的东北部,与安徽省接壤.东晋时景德镇称新平镇,据史书记载:"东晋立新平镇于昌南",遂改昌南为新平.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因新平镇在昌江之南,就改称昌南镇.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为浮梁县,据县志说:"有民众在溪
伐木为梁"因此得名。.
景德镇的名称始于宋景德元年.北宋时期,昌南镇的瓷器得到宋真宗皇帝的赏识,便将昌南镇改为景德镇."景德"正是宋真宗五个建年号之一,景德元年即公元1004年,用皇帝的建年号命名城镇,说明当时宋皇对这个地方的重视,而这个名称能保留到现在,这在全国都是少见的.
1949年景德镇解放,单独建市.同年5月5日成立景德镇市人民政府.1953年6月,政务院批准景德镇市为江西省直辖市.现在,全市共有二县二区,市区面积为3274.44平方公里,城区面积124平方公里,市区人口约62万.城市人口31万人.1982年,景德镇被批准为我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景德镇气候温和湿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1763.6毫米,最高气温为41.8度,最低温度10.9度,年平均气温17度左右.由于季风的影响,冬春多偏北风,春夏之交梅雨绵绵,夏秋之际晴热天多.这种气候对农业和瓷业生产有利.景德镇能长期存在和发展,有它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
景德镇处于鄱阳湖水域的昌江之滨.昌江上溯安徽祁门,下接波阳,全长182公里,市境内长度为96.9公里.江水穿城而过,还有南河环城东南,西河贯穿西岸,形成三水环城之势.以昌江为主流的大小河流,给景德镇的瓷业带来了许多方便.其一是确保瓷业用水,"造瓷首需泥土掏炼,尤在精纯".其二是提供了水上运输.载量大安全节省运费.
景德镇的河流还有一个作为动力的特殊作用.古代制瓷矿石全靠人工粉刷,所耗人力甚多.本地劳动人民充分利用天然水流落差的动力,在一些支流上安装起水轮车和水锥,用以粉碎瓷石.据资料统计,昌江之上水椎最盛时超过六千支.每当春夏水发,车轮旋转,水椎翻腾,响声隆隆,真是"重重水椎夹江开,未雨殷传数里雷".
这种粉碎制作瓷料的方式,省人,省事,省钱,可称得上是一大奇观.
瓷器是中国三大发明之一,景德镇是千年不断的窑火产瓷胜地.景德镇自古以来就有"火焰城"之称,山环水绕,中央一洲,瓷窑林立,火焰照天.无怪伟大的文学家,考古学家郭沫若来景德镇考察时写下"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的名句.
瓷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进化的产物,是古代生产技术和文化艺术的结晶.瓷器源于陶器又精于陶器.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食"就需要器,在原始社会,由于雷电常引起森林大火,大火烧过的土显得很硬.据说就是这个现象给人以启示,用粘土在火中烧烤,得到不易透水的容器,这就是最早的陶器.我国大约在五六千年前就已经发明了陶器,到了东汗时期(公元25---220年),我国最早的容器已经脱胎而出.瓷器与陶器不同,它有优于陶器的硬度,透明度和光泽度,吸水率大大低于陶器.它比陶器坚固耐用,造型美观;又比铜器,漆器造价低廉;瓷器以瓷矿石为原料,陶则以陶土为原料;瓷烧成温度在1300度左右,而陶在800度左右.
传说在古代,中国瓷器第一次传到欧洲时,那美妙坚硬的器具令外国人惊讶,不知道它叫什么,只知道来自于神秘的东方中国,于是就称它为CHINA.这就是为什么"瓷器"又是中国国名的另一种解释.
对于景德镇瓷器的起源与发展,史书上作了比较详尽的记述.宋以来,有蒋祁的&&陶记&&,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等,一般文献记载,"新平冶陶,始于汗室",至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但从现已经发掘的古窑址来看,最早的兴烧年代在唐末五代,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根据出土瓷片检测分析,这时的制瓷技术已经相当成熟.
唐朝末年,藩镇割据,造成五代十国(公元907---960年)的分裂局面.当时,在南方战祸较少,北方人民大量南逃,江南人口剧增,经济发展一片繁荣,促使景德镇瓷业展现出"村村陶埏,处处窑火"的兴烧景象.
在众多的窑址中,以湖田古窑址最为著名,现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公元960---1279年赵宋统一了中国,封建经济高度发展,瓷业生产显著进步,景德镇也因独创青白瓷而名扬天下.宋代造瓷在釉色方面崇尚青色为贵,对釉色有诗为证"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般颜色作将来".
宋代是我国瓷业蓬勃发展的时期,有河北定窑,河南汝窑,京都官窑,龙泉哥窑,禹州均窑,并称五大名窑。有的以釉色见长,有的以纹饰取胜,有的胎薄如纸,各有特色,相竞千秋。景德镇窑原来与名窑相比较有逊色,自从独创青白瓷以后,即与各名窑所产青瓷争一日之长。那么何为青白瓷呢?景德镇在宋代中期,仿效青白玉的色调和温润的质感,创造性地烧造出一种"土白,质薄,色润"的青白瓷,使瓷器艺术达到历史高峰,博得了朝廷高度赞赏.这种青白瓷大部分在胚体上刻有暗花,薄而透明的花纹,内外均可见,釉面隐形现青色,故又称影青瓷.十二世纪初,宋室南迁,北方名窑受挫,名工巧匠也随迁来到景德镇.因此,镇窑烧瓷技艺又有了重大发展,已形成与各名窑相抗衡之势.
公元1271---1368年,随着新品种的增加,元王朝又将镇窑推向遥遥领先的地步.宋以前的历史王朝,多以纯素的白色表示悲哀,对白色有一种禁忌的心理,因而崇尚青瓷,忌讳白瓷.元代白瓷的发展,与统治民族蒙古族的"国俗尚白,以白为吉"有很大关系.从技术上而言,白瓷的原料不如青瓷易得,白瓷表面施用透明的玻璃釉,要求胎质比青瓷精良.&&
&&精瓷是高温的产儿,元代白瓷在胎质上有重大变革,应归功于高岭土。由一元配方发展为瓷石到高岭土的二元配方。高岭土是一种性能良好质地纯净的制瓷粘土,含三氧化二铝成分高,耐火度强。
元代景德镇在发展白瓷的基础上,进一步研发出青花,从而开辟了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青花瓷是一种白地兰花的釉下彩瓷,以氧化钴为着色剂,光在坯上作画,再施一层薄釉,经高温烧成。它既能体现素白瓷的美,又能体现钴蓝色的雅,一青二白,令人赏心悦目。
不久釉里红也出现了,它以氧化铜为着色剂,烧成白地兰花。釉里红制作工艺较青花难于控制,元代精品甚少。
景德镇的瓷匠们不满足青花与釉里红,又烧出青花釉里红,它集彩青料与红料于一器,红蓝相衬,体现二者综合之美。其烧制技巧比前者的难度大。1964年出土的一件青花釉里红雕花盖罐,乃极为罕见的珍品,显示出元代景德镇工匠的高度技巧,现作为国宝藏之。(故宫博物院)
自明代公元年间,朝廷在景德镇正式设立御窑,由官府经营,又称官窑,专烧御器贡京师。明代全国开设瓷窑四十多处,除浙江泉窑仍以青瓷为著,其他窑场多因战祸和技艺变得萧条,惟有景德镇成为全国烧造中心,天下窑器聚会之地。
明代凡御窑出品瓷器皆冠以帝王年号,首推宣德窑成就最高。宣德窑所烧的“祭红”是一杰出的发明,传说以西洋红宝石研末和入釉中,汁水莹厚如玉滴,色彩鲜艳泛宝光。
说起烧窑,实乃火中取巧,最为辛劳,一般三日为准。开窑时,工匠需用湿布包裹头身,手戴厚布浸水手套,才可入窑取器,又乘热搬进新坯烘烤。火侯稍有不当则出现瓷坯变形阴黄等毛病。在此,小汪留给大家一个问题,看火师傅积累经验,眼明心细,探测温度,凭的是什么呢?就是一口痰。
明末战乱,镇窑一度受到影响,直到清代康乾盛世使得景德镇瓷业发展达到了历史高峰。
鸦片战争后,中华大地内忧外患,千载名窑由停滞走向衰败。直到解放后,在党和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才使古老瓷都再获新生。
小汪侃了这么久的景德镇,现在就快到了,大家肯定有兴趣买一些带回家的,可大家又不是研究瓷器的专家,下面,小汪就借此机会给大家介绍一下几种著名的瓷器。
景德镇瓷器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罄四大特点。还有青花瓷、青花玲珑瓷、颜色釉瓷、粉彩瓷四大名瓷。
青花瓷居景德镇四大名瓷之首,始创于元代,青花瓷是一种在釉下饰有青翠欲滴花纹的瓷器。青花工艺多种多样,有手绘贴花和印花三大类。
青花玲珑瓷始创于明永乐年间,俗称米通,外国人又称它为“嵌玻璃的瓷器”。它是在青花的基础上,在泥坯上刻出各种各样的镂孔,再填入玲珑釉料和配上青花纹饰。
均红釉,釉色红而浓艳,釉层中有细小裂纹。因均红釉最初为河南禹县均窑出品,故名。
郎窑红釉,似初凝的牛血,器物内外有较大的龟裂纹理。因其产于清朝督陶官郎廷极督烧的郎窑,故名。
祭红釉,以铜为着色剂的红釉,釉色深红,红不刺目,红中微紫。祭红始创明宣德,因皇室用它作祭器,故名。
三阳开泰,在乌黑发亮的釉面上,呈现出三处扁圆形的红釉,形同初升的太阳。红釉四周,喷出黄、青、绿三色好似初升的太阳,故名。
现在我们来到了西市区的蟠龙岗,马上将要参观的是古窑瓷厂。顾名思义,里面展示的制瓷工艺、工具、作坊和瓷窑都是古老的。
大家可能察觉到了,这里没有隆隆的机器声,道路是用青石板铺成,电线杆、电线等现代设施被隐藏起来了,是否有脱离喧嚣城市的清新之感呢?古窑建于80年代,占地40余公顷。建厂的目的是为了保留和继承明朝以来景德镇的传统手工制瓷技艺,再现明、清时期官窑和作坊、柴窑的制瓷过程。可以说,这里是保留陶瓷文化的重要遗产。
这一字排开的四栋古作坊称为坯房,每栋占地600平方米,外形和内部布局基本一样,但制作的产品不同、工艺和设备也有差异。请大家进入。。。。。。。
请看,古代的制瓷作坊就是如此,它由正间、廒间、泥房和内院四部分构成。正间和廒间南北相配,泥房居西,中间为长方形的内院。各间均向内院敞开,组成一个封闭式的庭院,光照好,建筑、工匠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正间是坯房的主体,坐北朝南,采光充足,瓷坯制造的各道工序,全在这里完成。这是辘轳车,是制作瓷坯的主要设备,它们排列井然有序,各工种操作环环相扣,严谨而且协调。请上看,那个被称为坯架,用木料托着一排排瓷坯半成品,这样的设置使正间的上部空间得到充分的利用。
廒间就是仓库,它靠近东门,方便原料运送。
请看西面的泥房,这里很阴凉,里面是经过精制的泥料,它比和好的面粉还细腻。工匠师傅正在用脚踩,以后还要存放一段时间,再拿去做坯。请各位思索一下,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是为了消除夹杂在泥料中的有机物和空气,因为这些东西都影响瓷坯的质量,所以泥料存放时间越长,揉打越充分,越有利于提高瓷器质量。
我们来看看内院,这是瓷坯自然干燥的场所,中间2米多的长方形水池上的木架子,统称为晒架塘,它可是古老作坊内重要设施,而且非常巧妙。是否有哪位女士或先生解释它妙在何处?水池和晒架一上一下,利用了空间,减少了占地。池内的水大部分是下雨天储存起来的。水是陶洗泥料所必需的,因而既方便又省力。除此之外,还有更深一层用意。我们知道水分是要蒸发的,而蒸发量又随着气温和湿度的变化而变化。天气炎热干燥时,池内水分是蒸发加快,增加了池上方晒坯区域的水分,也就是说这部分的气候得到调节,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架上坯体的干燥速度,坯体干燥缓慢,收缩就均匀,用高温烧制时,就可减少或消除成瓷出现裂纹的毛病。
瓷坯大部分是在辘轳车上完成的。你们看,工人师傅坐在上面,用木棍使劲搅动车盘,让它快速转动,这时进行做坯或旋坯。看师傅放一团泥在车头,随着它的转动,一个碗的雏形就出现了,这就是做坯,俗称拉坯。碗瓶罐缸等器皿都是这样拉出来的,可见拉坯师傅的双手多么灵巧,真可称得上是万能模具!
请看,这位师傅正在聚精会神地旋坯,拉制出来的初坯干至一定的程度,再到辘轳
车上用刀削成符合要求的坯体,称为旋坯或利坯。坯体放在中心的木桩上,师傅根据坯体的外形尺寸要求,使不同的刀具来旋坯体多余部分。他基本不用什么测量工具,控制坯体的形体靠的是眼观'耳听,手摸.眼观与手摸似乎可以掌握,但耳听是怎么回事呢?所谓耳听就是弹指听音.旋坯师傅根据坯体的不同部位,指弹后发出不同的声音,来决定何处下刀,旋削多少.一件坯正是经过旋坯师傅高超的手艺,一丝不苟的旋削,变成一个形状规矩的半成坯.当然,弹指听音,绝非易事,是陶瓷艺人长期丰富经验的结晶.清朝著名督陶官唐英说:"款式粗细,关乎旋手之高下,故旋将为紧要之工."
下面我们来看看画青花.青花是釉下彩,青花料主要成分是氧化钴,在坯胎上画好青花纹样后,再上一层透明釉,入窑一次烧成.她们右手拿一支特殊的毛笔,笔尖很细,但笔头是鼓的,饱蘸青花料.碗坯在她们左手迅速转动,右手下笔潇洒自如,轻重粗细恰到好处.大家可以看下手表,画完一个碗要多久?只需10多分钟.
到此,我们就欣赏了整个瓷坯的制作过程.
那么,瓷坯是如何变成瓷器的呢?要把它们送入窑炉内,经过1300多`C的高温烧成.下面我们就去窑房看看吧!
只有景德镇才有的柴窑就在这座古朴的屋子里,请大家留意一下那根烟囱,它们顶部不是圆形,而是钢笔尖形,与众不同.为什么呢?有专家讲是为了减少风力对烟囱抽力的影响,使烟囱抽力不会时大时小,比较均匀.
柴窑又称镇窑,是古代制瓷重要而又关键的设备.这座柴窑已列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以松柴为燃料,是烧制某些特色传统瓷,尤其是颜色釉瓷最合适的窑炉.柴窑长达18米,呈长锥形,犹如半个蛋壳.尾部直接有厚80\90毫米的薄壁烟囱.
柴窑是景德镇瓷工智慧的结晶,它综合运用了热工学、力学、材料学等。其容量一次可转烧8-15吨日用瓷,以颜色釉为例,一窑能同时烧造出100多种离奇的瓷器;它的热效率高,烧1公斤瓷器仅耗2-2、4公斤。
请看这窑房,也很独特。梁柱都是砍去枝丫,削去树皮的自然躯干,工匠巧妙地利用弯曲的木材作为构架,使房屋结构大为提高。二楼用于堆放松柴,楼面每平方米负荷超过一吨。据说明代景德镇发生一次地震,许多房屋倒塌,而这窑房却巍然不动。
这里窑工们正要满窑。满窑就是将装有各种瓷坯的匝钵按预先设计放入窑内。20余名工人配合默契。要装满全窑,大约需8小时;然后封上窑门,点火烧炼,需延续24小时左右;接着熄火冷却,至少一昼夜以上。最后从窑内取出就是各种成品瓷了。
从古到今,镇窑从没有用过什么测试仪器和设备帮助工匠控制烧炼过程。烧制瓷器靠得是老工匠们的经验,严密的劳动组合和精细分工。全窑有一位技术总管,称为把桩师傅。他是柴窑烧瓷的总工程师,技术问题全找他。在瓷器烧至将熟未熟时,停火的时机最为关键,烧炼时间过头,瓷器会发黄,甚至出现倒窑;火侯不到,瓷器不熟。这时靠的是把桩师傅的一双眼睛。他除了从窑的望火口观看火焰颜色外,还借助唾沫,根据唾沫在火中的瞬间变化,来作出判断。柴窑烧瓷的确有几分神秘色彩,有关把桩师傅的传奇故事也不少,其中童宾跳窑的故事广为流传。
童宾是明万历年间著名的把桩师傅,他技术高明,为人正直,深受窑工们敬仰。当时他受命为皇家烧制特大号青花龙缸。皇家贡品,不仅个头大,而且要求不能有任何暇疵,即瓷器表面须万里无云,这在当时是极难作到的。童宾和瓷工们想尽办法,多次烧造不成。眼看交货日期渐进,皇命难违,瓷工们身家性命攸关。身负重任的童宾为了瓷工们的活路,在烧造龙缸的关键时刻,乘人不备,毅然纵身窑火。童宾虽忘,可龙缸却奇迹般烧成了。大龙缸确实可谓稀世珍品,万里无云,白如明玉,青龙飞腾,呼之欲出。童宾投窑后,激起了民变,全镇暴动,焚烧衙门和官窑厂房,太监头只身逃走。事后,官府为缓和人心,在瓷工和居民的强烈要求下,只得为童宾立祠,称为风火仙。
关于瓷都的故事浩如烟海,小汪也不一一说明了,下面请自由参观。
景德镇陶瓷馆简介
景德镇陶瓷馆坐落在市区风景秀丽的莲花塘畔。南临市中心广场,十九路公交车从门前经过,交通十分便捷。该馆是一九五三年由中央文化部拔专款建造,一九五四年一月建成正式对外开放,是新中国成立后建馆最早,规模较大,藏瓷丰富的一所陶瓷艺术专业性博物馆。
展出共分两大部分:一是古代部分,二是现代部分。古代部分按历史年代进行陈列,现代部分按品种系列陈列。展出的实物资料从唐五代开始,距今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五代白瓷已达到现代瓷质的标准,有“假玉器”之称,陈列之物多为窑口出土。
宋代:藏瓷主要是出土和湖田窑址发掘而得,有碗、盘、碟、执壶、魂瓶、瓷雕等,不少完好无损,难得一见。
元代:藏瓷代表作有元青花、白瓷等。如浮梁“瓷局”为柜密院烧制的印有“福、禄”纹卵白
圆盘,据介绍在全国各大博物馆收藏也不过四、五块,极其珍贵。
明代:馆藏有十分珍贵的永乐宣德官窑青花瓷,嘉靖大龙缸和行销波斯等国的青花大盘,以及万历五彩等完整器数十件。
清代:馆藏清代宫廷用瓷十分丰富,有釉上、 釉下、青花斗彩、墨彩、古彩、颜色釉
、象生瓷等,不少是国家一、二级文物,有的堪称镇馆之宝。如乾隆时期的百鹿尊瓶、八蛮进宝双耳瓶、九桃瓶等都是这一时期顶级之物。
民国时期:这一时期尽管受连年内战,日本侵华、洋瓷倾销等影响,景德镇陶瓷生产
到严惩打击,成为历史的低潮。但仍有一大批陶瓷技艺人员不畏艰难,刻苦钻研,勇于探索,活跃在陶瓷美术界亦有名气的画师。如名噪一时的“珠山八友”,成功地将中国画技法成功地应用在陶瓷釉上装饰上,开一道先河,成为一代宗师,在海内外享有盛誉。我馆藏有他们等人佰余件作品,是海内外其他博物馆无法比拟的。
新中国成立后,景德镇陶瓷生产得到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陶瓷品咱从7大类发展到13大类,250多种系列,2000多个器型,万余种花面。在各类名瓷中获国际金奖26个,国家金奖11个,银奖11个,部省优奖336个,国家新产品开发奖4个。其中大部分由我馆收藏。
建国后政府为表彰在陶瓷美术方面卓有成就的技艺人员,先后命名了55名陶瓷美术家,12名国家师工艺美术大师,36名省级工艺美术大师,他们的作品我馆都有收藏。
&“文革”是一个特定时期,此时陶瓷艺术发展因动乱而
障碍,但千年积淀的陶瓷内在之美仍在顽强延续。如我馆收藏的六套“样板戏”瓷雕,“世界人民热爱 主席”大型瓷雕,
主席接见“红卫兵”多块大型瓷板画像等几百件作品。作品之多、品质精良,时代性鲜明是任何博物馆和藏家不可比拟的。
公元851年,一位阿拉伯商人曾向他的同胞这样描述他见过的一件来自中国的奇妙物件:这是一个叫做瓷器的花瓶,它像玻璃瓶一样透明。花瓶里的水从瓶外面都能看见,但它竟然是用泥土制成的。
瑶&&&&&&&&&
这种方砖一样的东西叫“不子”,它是景德镇传统的制瓷原料。几千年来景德镇人就是用这种原料演化和抒写了一个个关于制瓷的神话。促使这种瓷土形成的正是景德镇第一山“高岭山”以及号称景德镇的母亲河——昌江。而它们的由来还要追溯到亿万年那场巨大的地壳造物运动,大量的山石的堆积沉淀造化出了今天这样一个风光秀美的古镇——瑶里。
  这条逶迤清丽的瑶河静静地流淌了几千年。呈“Z"字形的河水将瑶里古镇一分两半。作为景德镇陶瓷的发祥地,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这里就窑火熊熊,直到明朝初年,景德镇兴建官窑,这里的瓷窑外迁,瑶里才逐渐沉寂下来。
  瑶里古名窑里,顾名思义,它应该和制瓷行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自古以来,瑶里就是景德镇制瓷原料釉的中心。几千年来,它一直保存着最自然和古朴的天然环境。生活在这里的世代乡民时刻沉醉在这清秀灵韵的山水之中。
乡村居委会带领浮东矿的妇女挑采制瓷的原材料釉果,有些特殊的组织,因为这里的成员都由矿工家属组成。
  当时的瑶里村居委会的妇女就在这里开会、分发挑采瓷石的任务,挑瓷的原料主要是由妇女们在附近的山上挑瓷石来完成。她们每天要挑着瓷土往返数次,路途遥远,十分辛苦。她们就这样一直干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如今那个年代的诸多事情已经渐行渐远了,今天这里仍然遗存下来了大量的古作坊。在饶南古窑遗址的手工业作坊里,依然保存着制瓷原料釉果的加工过程。
  瓷石粗淘的过程是这样的:将瓷石捣细后,铲入淘洗池中搅拌和淘洗
。其中颗粒较粗和重量较大的则迅速沉到池底,而细粉状的则溶入水中,成为浑浊的浆体,然后再用木桶舀入排沙沟,其中较粗的颗粒再次沉降在排沙沟里,较细的则流入沉淀池。再将沉淀的浆体舀入稠化池进一步沉淀浓缩,再舀入泥床,待干到一定程度时,即可制作瓷石不子。
  那么,瑶里为什么能够成为历史上不同时期的瓷业中心呢?这和它独特的地理和自然条件是分不开的。瑶里境内林木茂密,山中盛产瓷石,历经数百年开采仍蕴藏丰富;境内的瑶河是昌江的东源头,支流遍布全境,水力资源十分丰富,不仅可以淘洗瓷土、设置水碓还为交通、货运提供了便捷的水路。瑶里境内分布着大量上等木材——黄山松。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使瑶里的瓷业生产规模得以长盛不衰。
  用松柴烧窑,是景德镇瓷器在质量上优于其他地方的重要原因。千百年来,景德镇瓷窑不知烧掉了多少树林。在景德镇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一里窑,十里焦。”意思是说,烧一窑瓷,要耗费十里的树林,由此可见烧窑的不易。作为一个有着几千年点火烧窑史的瑶里,瑶里人最懂得山林对他们的意义。
  700多年前,在瑶里发生了一个"杀子禁伐"的故事。相传元末明初,为争夺山林权属,汪湖村与梅岭村发生严酷的争斗,眼看着被视为风水宝地的古树林将毁于一旦,在县衙调解下,两村立下"伐树杀头"的约定。不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汪湖村老族长年仅8岁的儿子上山砍倒了一棵拇指粗的小树,再次引发两村的争斗。为平息事端,老族长大义灭亲,手持利刃将亲生儿子杀死。从此以后,两村村民再无纷争并共护森林。这座山取名为"罪山",以此警示后人。正是千百年来瑶里人对森林的悉心保护才林木得以茂盛的生长,才有景德镇的瓷窑延续千年和窑火不断。瑶里也因此才有了今天的山清水秀。
  而在这山清水秀的古镇还有一个千古不变的民俗。瑶里的村民从来都不吃瑶河里的鱼,即便是瑶河里的鱼老去了,人们也是将它们的尸骨剁成细块再次投到河里。在瑶里人看来,游鱼是这里天然的“清道夫”,这样做可以保护水质的清洁,又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善举。
岸上的这块禁渔的标牌警示着村民和南来北往的过客。
  勤劳朴实的瑶里人之所以对山林和鱼水有着如此深厚的感情,还因为瑶里曾经因为过度采矿伐木、烧窑制陶从而引发水土流失,这曾经给瑶里人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正是经历过这样的灾难才使瑶里人们格外珍惜自己的生存环境、精心护呵自己的生存家园。
  在景德镇制瓷历史上曾有过一个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南宋末年景德镇制瓷原料中的硬质瓷土非常缺乏,瓷窑所烧出的瓷器竟然不能独立成形,景德镇瓷业开始面临原料危机。而在这个时候景德镇瓷工在一个偶然的发掘过程中找到了一种新的制瓷原料,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高岭土。那么作为制瓷原料高岭土是怎样的呢?
  公元1712年,当欧洲盛行仿造中国瓷器的时候,法国传教士昂雷科莱于首先来到景德镇传教。他来到景德镇后对景德镇制瓷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这种神奇的泥土,让这位欧洲来的传教士着迷,但他没有把这种泥土当作神灵来崇拜,而是把它的样品送进欧洲科学家的实验室。然后他以"惊奇的发现"向国外介绍高岭土。在此后的一百多年,也就是1868年,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也来到高岭考察,在他的名著《中国》第三卷中,他对高岭土做了详细介绍,并用"高岭"的发音创造了一个新的英文单词---KAOLIN,从此高岭闻名世界。高岭土也成为国际黏土矿物学的专用术语。
  早期的高岭土出自高岭山,它是由花岗岩风化而成。在元、明、清历代史料中,多次提到高岭土。明末宋应星撰写的《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在这部书里,景德镇的陶瓷工艺从原料到成品的全部生产过程被详细的记录下来。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说:"一名高粱山,出粳米土,其性粢软,两土和合,瓷器方成。"这里所说的高粱山就是景德镇的高岭山。
  高岭土的发现与当时所用的单一的瓷土矿石构成了二元配方,所谓的“二元配方”就是瓷石和高岭土混合而成的产物。这不仅解决了制瓷原料的不足,也给景德镇瓷业带来一系列重大的变化。可以说它的使用是中国乃至世界制瓷史上的一次革命。&
  高岭山的高岭土开采时间为明代万历年间到清代乾隆年间后期,两百年的大量开采,留下了大量的白色尾砂和许多采矿遗迹。今天我们可以看到的古矿坑多采用坑道开采方式,这种方式延续了两百年,在这两百年间,成千上万吨的高岭土都是以这种方式从坑道中采出,所以现存的坑道都很深,里面比较大,洞口却很小。当年运输矿土全凭人力,可以想见当时的艰辛。
  “接夫亭”
坐落在高岭古道上,是当年矿工每天挑瓷的必经之地。几百年来的风雨侵蚀,如今这里已是人去楼空。置身与此仿佛看到了矿工家属翘首期盼丈夫归来的情景。在接夫亭下面坐落着的这个石亭叫“水口亭”,它是高岭山上标志性的建筑,也是当年矿工休憩的场所。不同的是它比较敞,许多矿工们采矿回来都可以在这个地方长时间的休息。在水口亭的前面是一个弯曲的山路。这里青山叠翠,流水潺潺,矿工每天挑着瓷土往返于山水之间。这一级级的青石板铺砌的山路目睹了一代代的挑瓷工人辛勤的劳作场面,可以说它印证了发生在那个时代的诸多往事。
  很难想象这个位于高岭山下,十分不起眼的小村庄就是今天人们常说起的高岭村。高岭土就在它对面的高岭山上发现的。高岭村是高岭土成长的摇篮,过去高岭山上的矿工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这里至今还保持着古老的农耕生活。
  东埠是古代浮梁四大名街之一,也是当年货物的集散地。高岭山上的瓷土运到山下的东埠码头。然后再将大量的高岭土、瑶里釉果和窑柴运往景德镇。这麻石板上的深深的凹痕就是当年运送高岭土时独轮车留下的痕迹。东埠村前流过的这条河承载着东埠与外界的联系,当年众多货船云集于此,两岸店铺节次鳞比的排列在这里,可谓灯火通眠,十分热闹。
  景德镇的兴起与发展是和这无数小船的来往紧密相关的。明代裣事缪宗周在《咏景德镇兀然亭》诗中说:陶舍重重倚岸开,舟帆日日蔽江来;工人莫献天机巧,此器能输郡国材。这首诗描述了当年景德镇瓷业繁荣和水运忙碌的景象。
  距离景德镇两百公里的虎口是鄱阳湖和长江的汇合处。公元1084年,苏东坡考察了那里并写下了脍炙人口的《石钟山记》。这位大诗人泛游江面的时候太过于专注于石钟的声音而忽视了身后这万顷碧波上装有中国瓷器的货船。
  其实关于昌江的故事还有很多。尤其要提到的是昌江的一条重要支流,景德镇东部的南山瀑布。南山瀑布位于景德镇的最高峰五股尖上,五股尖的海拔大约是一千六百一十八米,关于这条瀑布还有许多的传说故事。据说八仙之一的何仙姑因为迷恋这里的风光曾在这里驻足停留。
  传说当年八仙游吟浮梁的时候,何仙姑看到飞流泉水,想下来洗澡,后来吕洞宾躲在旁边窥视她洗澡,何仙姑这时发现有人偷看,她慌慌张张提着白纱就飞上天,这时候她的白纱由于挂到了一个石头上使她落到了瀑布下。我们现在看到瀑布下有一个瀑布的形状就像白纱,至今还在那里晃动。当她上天的时候,鞋子落下了前面一个山上,所以前面一个山也叫鞋山。鞋山的名字就是何仙姑那个鞋子的来由。
  神山秀水给了人们无限遐想和思考的空间。美丽的故事,动人的传说终究会流传下去,留给人们的还是那种对山水的依恋和感激之情。千百年来,昌江一直是景德镇的生命线,是人们心中的母亲河,它将景德镇周边山区的制瓷原料源源不断地运往景德镇同时也把精美的景德镇瓷器运到世界的各个角落。
  景德镇的陶瓷在得天独厚的山水熏陶下,在绵亘数千年的历史颠簸与行程中辗转迁移,景德镇瓷器经过历史上几个朝代的推陈出新,在不断的发展与变化中生存、演化和蜕变。勤劳的景德镇人也因此创造了不朽的辉煌。
  如今世代生活在古镇瑶河两岸的人们更是将这昌江水视若珍宝,因为他们的生活早已与这条河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了。他们深深懂得“瓷从山水来”这个道理。
  太阳一出哎,满天啰红哎,红光喜照呦瑶里峰啰。瑶里人民哎,干劲啰高喂,翻山越岭哟摘茶忙啰。
这是一双能点石成金的手。是这双沾满泥浆的手,做出了永垂史册的元代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是这双干瘪的手,做出的造型新颖、工艺精致的成化斗彩鸡钢杯,曾拍卖出了2000多万港币的高价;还是这双粗糙的手,做出了薄如蛋壳、轻如蝉翼的“卵幕杯”,据说映着光亮能够照见指纹。一双看似再普通不过的手,在景德镇悠久的制瓷史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然而所有这些奇迹的发生,都离不开一个在景德镇被称为“坯房”的地方。景德镇的瓷工就是在这个地方,既分工、又合作,完成了所有的制坯工艺。用一双手,雕琢着泥石,书写着历史,一招一式之间转眼便是千年。
  “在景德镇的老坯房里面,一般都有一组水塘,在水塘的上方是晒坯的架子,叫晒坯架,水塘和晒坯架组合在一起,景德镇人把它叫做晒架塘。这个水塘起什么作用呢?它主要是在雨季的时候可以蓄水,作坊里面很多操作过程是需要用到水的。另外一个作用就是在夏季天气炎热的时候,下面的水分蒸发速度会比较快,对上面的坯体的干燥速度会起到一个调节作用。”
  晒架池与正间作坊的坯架仅隔一条过道,从作坊的坯架将摆满泥坯的挑板移至庭院中的晒坯架上只需转身即可,在当地多雨的季节,将晒架上的坯件移到作坊中,也很省时省力,其设计的合理性让人叹服。
  在坯房里所有工序都井然有序,并且分工也非常明确。在开始作坯前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准备泥料,传统的踩泥俗称“踩莲花墩”。
  踩练过的泥料在做坯之前还要用手搓揉,称为“捺泥”,目的是将泥料中残余的气泡排出,并使水分进一步均匀,以防止瓷器在烧制过程中产生气泡、变形或坼裂。
  在做坯工序的中间有一条地坑,用来安放制坯和修坯的辘轳车,做坯工人可以席地而坐,在景德镇,人们将坐在地坑里工作的工人叫地下工人。这些工人的位置不是乱坐的,而是按照生产流水程序坐的。
  拉坯师傅是坯房里最重要的、也是技术最高的一个工种,一般坯房里的师傅头都是由他来担任的。如果从生产流水线的角度讲,整座坯房的成型工艺,都是从他这里开始的。
  拉坯成型后,在碗的底部用手指把碗坯与余泥捏断,斜放在长型料板上,俗称“栽坯”。这看似简单的工艺,实则不易,关键是每个碗的形状,大小均需相差无几,泥量的控制,仅这量感的把握就不是一两年能达到的。
  在陶瓷成型中还有一道重要的工序――利坯,也称“修坯”,利坯师傅的工作是将坯的整体凹凸修平,产品的规格样式,产品的美观都要依靠利坯师傅的手艺。因此,利坯师傅在坯房中的地位仅次于拉坯师傅。
  利坯工人不仅需要熟悉泥料性能,而且要熟练掌握造型的曲线变化和烧成时各个部位的收缩比,因为不同部位在高温烧成时的收缩率和受力情况不一致,因而利坯时要严格把握不同部位的泥坯厚度,以防止烧造时变形。
  利坯是整个成型操作中难度最大、技术要求最高的一道工序,所以,利坯工人一般是从小开始学艺,经过十几、二十多年的实践摸索后,才能成为个中好手。
  在景德镇历史上曾经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坯房佬,坯房佬,淘泥做坯双手搅,弯腰驼背受煎熬,死了不如一根草。”
瓷工们常常一辈子干一种重复的劳动,有的甚至连体形都有些改变。
  景德镇的陶瓷装饰分为釉下装饰和釉上装饰,釉下装饰是指直接在泥坯上进行艺术装饰加工,后上釉,烧成瓷器称为“釉下彩”。在已经烧成的瓷器釉面上进行装饰加工的工艺称为“釉上彩”。从事釉上彩绘的作坊,当地人称为“红店”。红店最初只是一个家庭手工作坊,镇中的居民,只要粗通绘画,便可买些白瓷胎来画,一家人皆可以此为生。红店的工作习惯是白天睡觉,晚上生产。一是因为夜晚安静少有闲人打搅,二是一些技艺高超的艺人比较保守,生怕自己设计的画面被别人学去。
  在景德镇,坯房和窑房是分开的,从坯房挑坯到窑里去烧,往往要经过几条街穿过几条巷,镇上有条不成文的规定,凡是撞倒了挑着的坯,不仅要赔偿所有的损失,还要请挑坯师傅吃顿米粉肉。
  景德镇的坯房相当于现代瓷厂中的原料制备和成型车间,而窑房好像是现代瓷厂的一个炼烧车间。景德镇传统的柴窑房从外面看起来更像一座富有特色的江南民居,每栋窑房面积约一千平方米,因为要承担一百多吨重的压力,所以都建得十分牢固扎实。
  历史上,景德镇烧窑的主要燃料是松木,另外还有蕨棘和松枝,烧松木的称为柴窑,烧蕨棘和松枝的称为槎窑。松木经久耐烧、温度高而均衡,多用来烧细瓷,而槎窑多烧粗瓷。
  景德镇的镇窑,是综合了龙窑、马蹄窑、葫芦窑优点的基础上,并参考北方馒头窑的长处,又根据当地的松柴燃烧温度高、火焰长的特性而修建的。它在结构上,不用任何异型砖,没有复杂的排烟装置,也不用任何附属设备,仅以投柴时间以及投柴量的把握即可控制窑内适当的氧气和温度。
  “我们看到在窑顶的两侧和头上,码放了很多砖。这些砖起什么作用呢?我们知道,窑在烧到1300多度的时候窑顶会有一些变形。通过这个砖来调正窑顶的变形,所以这个砖也叫做压“棚砖。我们还可以看到,在这个窑顶上头部中部和尾部有三个孔。在它的尾部有一个抽率很大的烟囱。通过烟囱的作用,在烧成的过程中,使窑内的气压低于窑外的大气压,通过这三个孔要抽入一部分的冷空气到窑里面,对整个窑体起到一个保护作用。”
  从镇窑的基本结构上看,它不仅从力学角度考虑到了窑体各部位的受力情况,而且更多地从热力学角度上照顾到窑体材料的高温性能和整个窑体的高温变形情况,并运用高超的砌筑技术和合理的结构设计,很好地解决了窑炉在常温和高温下可能出现的情况。镇窑的一个尤其独特的地方是全窑居然不用一块耐火材料,而只用普通的粘土砖,却能使窑体经受住;以上的高温。
  自古以来景德镇的瓷器都是泥做火烧,本来是那么平凡的一团泥,在那些灵巧的艺人们的手上加加工,再放到火里一烧,就成了一件精美的瓷器,熊熊的窑火让窑工们感到神秘、感到敬畏。千百年来,如果说农民敬畏的是老天,那么景德镇的窑工们敬畏的却是窑火。烧瓷器可谓是火中求财,因此,烧窑之前,窑工们都要焚香更衣求窑神保佑烧一窑好瓷器。
  装窑,在景德镇俗称“满窑”,景德镇窑由于窑型及结构上的特殊性,所以在装窑技术上也特别考究,满窑的关键在于合理安排火路,保证全窑通风流畅,以使燃料能充分燃烧,否则极易导致生熟不均。
  满窑后,要砌临时的火床和窑门,窑门上嵌入两个匣钵作为窑眼,其作用是为了便于窑工掌握。
烧窑的总指挥,在景德镇俗称“把桩师傅”。他对烧窑的全部技术了如指掌,在烧窑时既是指挥者,也是看火者,他决定什么时候投多少柴,什么时候投干柴或湿柴,什么时候可以熄火。这些完全是由把桩师傅凭经验根据窑内火势来决定。那么,把桩师傅如何判断窑内的瓷器烧没烧好呢?
“烧窑我们一般都是凭经验看火候,火主要是看它的颜色,看它的红白,再就是看这个眼睛。
  把桩的有决定权,什么时候熄火,什么时候烧窑。我们知道这个窑烧成没烧成,知道瓷器的好坏,我们心中就有数,这都是凭经验。”
  按照景德镇的传统,瓷器烧坏了,烧窑的是没有责任的,只是做坯的认倒霉。不管坯做得如何好,装饰得如何精彩,只要一把火没有烧好,一切就前功尽弃。而这把火烧得如何,就靠把桩师傅的指挥了。在过去没有测温仪器的年代,全凭把桩师傅的眼睛判断,这种全凭直觉的判断能力,是长期积累的经验,这种积累有的是一代两代,甚至是几代相传的。所以过去景德镇有一句老话,叫做“年可以出一个状元,但十年出不了一个把桩师傅”。
  景德镇柴窑使用的价值低廉的窑砖,虽然每年翻修更换一次,但比起价值高昂的耐火材料还是经济的,因为这些砌窑用的窑砖是放在窑炉里顺带烧成的副产品,所以窑户老板大可不必依赖别人供给建窑材料,而且换下来的窑砖还可以作为坯房和民房的建筑材料。所以,直到今天,在景德镇的老城区里还保留着许多用窑砖盖的房子。
  在景德镇,手艺的传授是以血缘家族关系为纽带的。因此从元代一直到清朝初年,景德镇居民都按族而居,成为匠族。今天的景德镇还留有几十条以姓氏为称的街弄。聚族而居的匠族集结成大大小小的行帮,进而控制、操持了景德镇的民间瓷业。
  一件陶瓷佳器的产生,是一个十分复杂又十分劳累的过程。一只普通的杯子,细分起来工序达到72道之多。在景德镇的制瓷工艺中,每道工序都简化到不能再简化的程度。炼泥只管炼泥,拉坯的只管拉坯,装窑的只管装窑,出窑的只管出窑,彩绘也是画者画而不染,染者染而不画。如此分工明细,使得瓷工们长期,乃至一辈子从事一门单一的工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使每个从事单项工艺操作的工匠的技术水平得以精益求精。
  这是一个为瓷而生、因瓷而兴的城市。小小的坯房伴随着景德镇人见证了这个城市的兴衰荣辱,正是这延续了千年的制瓷手艺支撑着这片土地历经风雨、坎坷顽强地生存下来。这里有着对昔日辉煌的时光挥之不去的记忆,有着对下一个巅峰深深地向往。
“为什么元朝的统治者没有把管理全国的瓷局设在其他地方,而设在景德镇?这是由于景德镇在那个时候,吸取了北方定窑的不少的工艺特点,烧造出了含铅氧化物很高的一种白瓷,而蒙古族是很崇尚白颜色的,以白为吉。所以就因为景德镇的瓷器是白颜色的,很符合蒙古族人的民族审美心理,所以他们就舍弃了其他的所有的地方,而选定景德镇。”
  如果说,最初景德镇是因为白瓷而得到了朝廷的青睐,那么浮梁瓷局的设立,则使景德镇的瓷器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全国各地的优秀工匠纷纷来到景德镇,使景德镇瓷器烧造技术得到极大的提高,很多新的品种在景德镇烧制成功,尤其是在元代中期,景德镇创造出了成熟的青花瓷,标志着中国的制瓷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尽管这个时候景德镇的制瓷业在全国已经是举足轻重,但它还是隶属于浮梁县的。所以元朝在这里设立的瓷局还是叫“浮梁瓷局”。
  浮梁设县是在唐代,这里曾是江南地区最重要的茶叶集散地之一,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就写道“商人重利轻离别,前月浮梁买茶去”。到了宋以后,浮梁县下属的景德镇瓷业税收数额巨大,而且在元代以后又在这里设立了专门烧造皇家和官府用瓷的御窑厂,所以使浮梁县衙被誉为“江南第一衙”。
  浮梁县的县官尽管比其他的县官高出两级,但他也只能帮助维护社会治安、并负责提供窑厂所需的柴米油盐。尤其是到了明代,御器厂的设立使景德镇御用瓷器的生产完全在皇帝的掌控之下了。
  在这些不同时期的景德镇地图中,最醒目的地方就是“御器厂”,后来也被叫做“御窑厂”。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称帝之初的洪武二年,也就是公元1369年,在景德镇设置了御器厂。初建时御器厂有窑20座,以后增加至58座,最多时达80座。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全国最好的原材料、最杰出的工匠都汇集在景德镇,使景德镇进入了独领风骚600年的辉煌时期。
  珠山是景德镇市区内一座不高的小山,珠山上的龙珠阁是景德镇的标志性建筑,从元代的浮梁瓷局到明代的御器厂,再到清代的御窑厂,为皇帝生产瓷器的御窑都坐落在这里。
  尽管御器厂在烧制时非常讲究,烧出的瓷器还是要经过层层的严格筛选才能最终送到皇帝的身边。在二十多年的考古发掘中,官窑遗址里出土了大量的瓷片,但与一般瓷窑遗址所出土的瓷片不同的是,这里出土的很多瓷片最终都能拼成一个完整的器形,也就是说,这些瓷器是被有意打碎后再埋藏起来的。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从御窑厂挖出来的一些瓷器,我们过去曾经复原过一些青花瓷,像这两个盘子就是我们上次发掘的时候修复的。当时我们修复的时候,没有感觉有什么问题,后来经过仔细观察,发觉还是纹式画错了。比如像这个龙纹,龙爪就画成了六个爪子,这边这个龙爪画成了四个爪子。我们知道明朝的典章制度规定,皇帝所使用的瓷器就是两个角,双角五爪。当时就是这个原因把它砸掉了。像这个这个盘子大概有点变形,中间有点窝下去了,当时也是这样用一个锐器把它砸掉了。我们就感觉到当时的官窑,选择是非常严格的。”
  在官窑被砸毁的无数件瓷器中,除了次品,还有一些是多余品。官窑在为皇帝生产瓷器的时候往往会有一些剩余产品,但普通人又不能使用,所以这些耗尽人力、物力而又没有任何瑕疵的精美瓷器也只能被砸掉并永久地埋藏起来。
  另外,被深埋土中的还有一些可能是当时御窑厂烧制的实验品。在2003年的考古发掘中发现的“永乐青花釉里红龙纹梅瓶”、“红釉印花盖盒”、“黑釉刻花三足香炉”以及“里红釉、外釉里红赶珠龙纹大碗”等,这些都是人们从来没有见过的稀世珍品。
  除了这些皇帝无缘一见的瓷器外,在景德镇的官窑遗址还发现过这样一些器物,这种器物在皇宫中曾深得皇帝的喜爱,但却因为一些鲜为人知的原因而几近失传。
  虽然景德镇的御窑厂为宣德皇帝烧制了大量精美的蟋蟀罐,但真正传世的却非常少。这又是为什么呢?
  “确确实实传世的蟋蟀罐非常少,目前看得到的也就那么两三个蟋蟀罐,而且没有画双角五爪龙也不知道是不是宣德皇帝自己用的。我们刘新园老师考证,这个蟋蟀罐不用的原因也可能是因为他太爱玩这个东西了,他有一个太后非常爱他,也是非常维护他的名誉,很可能在这种情况下砸碎了,没有遗留这些东西,不让后面的皇帝再继续玩这种东西。”
  也许正因为这个原因,宣德皇帝斗蟋蟀的故事只能在民间传说,直到景德镇官窑遗址的发现,才使这段历史得以真相大白。
  除了官窑遗址,在景德镇还发现过很多民窑的遗址。景德镇官窑的设立同时也带动了民窑的兴盛和发展。当时,遍布全镇的大大小小的民窑生产规模也十分庞大,从业人员达数万人,一时间形成了“官民竞市”的局面。
  民窑的出现不但极大地提高了景德镇瓷器的产量,更为重要的是,民窑的瓷器充满了生机勃勃的创造之美,而这种自然清新的艺术风格正是景德镇官窑所缺乏的。
  元朝的卵白釉瓷、明朝的宣德青花、成化斗彩、清朝康熙五彩、雍正粉彩、乾隆的镂雕瓷……景德镇御窑厂辉煌的历史是以一个一个皇帝为坐标的,那些精美的官窑瓷器都有皇帝的年号,使后人能够清晰地辨别出每一位皇帝的喜好。在这些不同风格的转换中,有一种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那就是督陶官。
  当明朝政府开始在景德镇设立御器厂的时候,就派来了督陶官。此后的几百年间,有很多督陶官被派往景德镇,专门负责监督御用瓷器的生产。
  在景德镇的历任督陶官中,清代的唐英是在中国陶瓷史上留有浓重一笔的督陶官。唐英初到景德镇时对陶瓷是一窍不通,于是他就利用九个月的时间,拒绝了所有官场上的应酬,深入到坏房窑厂,和陶工们一起生活,一起劳作,一起参加绘画等等,很快就熟悉了制瓷的各种工艺,由一个外行转变成内行。
  清朝的乾隆皇帝曾直接干预宫内制瓷事务。他不仅对宫内瓷器的用途、形状、纹样等屡屡过问,亲自审定画样,甚至对于瓷器的烧制过程也极感兴趣。唐英就奉乾隆皇帝的旨意编纂了《陶冶图》,书稿图文并茂,详尽地展示了制瓷的全部工序,被后世誉为“集厂窑之大成”,是中国陶瓷史上一部不朽的著作。
  唐英历经了雍正和乾隆两朝,在景德镇前前后后待了20多年,由他领导的御器厂被称为“唐窑”,这个时期也是景德镇为皇帝生产瓷器的最后一个辉煌的年代。
  景德镇官窑在达到顶峰后也开始随着它所依附的皇权由盛入衰,尽管如此,景德镇的瓷器早就从陆路、顺水路运到了世界各地。
  明朝的三宝太监郑和从1405年到1433年,先后七次下西洋,大明的旗帜飘扬在整个东南亚和印度洋上。在这支15世纪最庞大的舰队的船舱里,就堆积着来自景德镇的大量瓷器。它们成为郑和向太平洋和印度洋各国宣谕中华文明的最好的器物,也使无数为皇帝烧制的瓷器从景德镇官窑走向了更加遥远的地方…
  上个世纪50年代初,美国学者波普博士发表的一本专著让世界文博界震惊了:在土耳其托普卡比博物馆秘藏的数千件中国瓷器中,竟然有上百件令世人叹为观止的中国元、明时代的青花瓷精品,其中产自景德镇的元代青花瓷就有4O件。
  这些八百年前从中国景德镇瓷窑里烧成的青花器,现在摆放在离中国万里之遥的伊斯坦布尔的一个展室里。它们是如何穿越时空的隧道,让文化凝聚在这里传达历史的信息的?
  元代,景德镇的陶工们寻找到了一种新的制瓷原料――高岭土,由一元瓷石配方发展为瓷石、高岭土的二元配方。凭借这种二元配方的原料,景德镇人烧成了一种像玉一样晶莹润泽,色调白中泛青的优质瓷。在这种光亮洁白的瓷器,为青花瓷的出现提供了胎质上的条件。
  宋代景德镇还是生产以刀具刻画为装饰手段的青白瓷,而到了元代,以毛笔绘制出的青花瓷,竟能如此的精美和完善。
  在14世纪的中西亚地区,中国青花瓷美丽迷人的蓝白色调,正是伊斯兰国家最崇尚的色彩。中国青花瓷一露面,立即被各伊斯兰国家、大小苏丹奉为最珍贵的宝贝和收藏。
  经济利益的驱动,海外市场的渴求,促使了景德镇的青花瓷迅速走向了成熟。伊斯兰的商人们把他们国家生产的钴蓝料介绍给景德镇的陶工,并向他们订购大量的青花瓷,这些商人不仅为景德镇的工匠们提供青花瓷的装饰材料,同时也为青花瓷的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历史是这样的公平。当中国精美的元代艺术品在战乱中近乎绝灭时,它却由于机缘奇迹般完好地保存在万里之遥的异国他乡,茫茫沙漠和涛涛江海都未能阻挡它们的生存绵延,并成为世界性的文化遗产。
  青花瓷是用钴料在瓷胎上作画,然后盖上透明釉,在高温下一次烧成。由于花饰在釉下,因而永不褪色。青花瓷的出现,是中国陶瓷史上从以素面装饰为主走向以彩绘装饰为主的分水岭,也使景德镇一跃成为中国最瞩目的陶瓷产地。可以说,是青花瓷托起了景德镇,树立了景德镇在全国制瓷业的中心地位。
  贸易外销瓷的增多和国内所需日用瓷的大量生产,使得景德镇青花瓷的生产日益兴旺,工艺上也不断创新。画工们一方面从水墨画中寻找新的表现语言,另一方面又吸收西洋画的明暗法,创造了新的工艺――“分水皴”法。青花分水,是使用特制的含水量很大的鸡头笔,蘸满青花色料在坯胎上直接作画,用浓淡不同的料水,就出现浓淡不同的色调,而同一种青料由于它浓淡的不同,形成了色彩上的不同感受,甚至在一笔中也能分出不同的浓淡笔韵。
  1907年,一个名叫王步的九岁男孩在亲友的资助下,只身来到景德镇求师学艺。三年中,他饱尝生活磨难,以惊人的毅力和过人的悟性,迅速成为走红的青花画手。九岁学艺,一直到过世,青花陪伴着王步度过了六十个春秋,青花被他视为生命,也成为他艺术成就的最高体现。
  醉心于青花艺术的王步而立之年才娶妻生子,1935年初冬的一个早晨,王步的第三个儿子降生了,满月的那天,他向亲朋好友友宣布,他的幼子叫恩怀。几十年过去了,他的三个儿子都子承父业。自幼随父学艺的王恩怀,如今已经成就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在这个以瓷器闻名天下的古镇上,王步烧制的青花独树一帜,他独特的用笔用料,大面积的分水,既有时代气息,又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在当时的陶瓷界开创了一种崭新的画风,王步也因此被誉为“青花大王”。他晚年的创作更重视自然理法,几十年丰厚的生活底蕴,让他的青花题材仿佛信手拈来,随意而就,这些看似普通的萝卜白菜、花鸟鱼虫,却蕴含着深厚的意蕴,给人以无穷的遐想和美感。
  在明代,官窑不仅占有最好的国产钴料,甚至还从波斯地区进口“苏麻勃青”。而民窑的画工们却买不到优质的青花料,所以他们自然是“惜料如金”。这在被当地人俗称为“渣胎碗”的青花器皿中体现得最为明显。这种渣胎碗是利用大量散落在坯房里做坯的边角料制成的粗瓷碗。画工们用最简练的笔法,最快的速度在上面绘制纹样。
散发着原始图腾意味的渣胎碗纹样,似乎是一个难解的文化密码。有人说它是茶花,有人说它是镰刀。这些象征着丰收的纹样,就像是从工匠们心中自然流淌而出的音符。这曾被达官贵人看成不
登大雅之堂的下脚货,却在景德镇生产了数百年。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景德镇的不少陶艺家开始把目光重新投向这原本“不登大雅之堂”的民间青花上,开展了一系列挖掘、整理和创意的学术活动。景德镇陶瓷学院院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秦锡麟教授率先提出了继承民间青花真谛,发展“现代青花”的理论。
  秦锡麟对民间青花的探索,影响了景德镇一大批中青年陶艺家。一九九六年秋,景德镇第一所以研习民间青花传统、交流现代青花技法为宗旨的艺术沙龙——
“玉风窑”诞生了
。“玉风窑”继承了民间青花在色韵、线条、空间等方面所形成的特色,并将日新月异的时代气息融入其中。其陶艺在瓷质上追求玉的风姿,釉色滋润,白里泛青,给人一种高雅娴静的感觉。同时在造型方面,以现代人的审美观念来展示瓷质层面,从扭曲、不规则的造型中透出时代的韵律。
推崇创新、张扬个性是玉风窑最为重要的创作理念。艺术家们在这里有感而发,随兴而作。青花题材不再局限于古典的龙凤、花鸟、人物,手法也不仅仅是描线、分水等传统技艺。昔日精雕细磨的胚胎如今可以拍拍打打,自然成型。
  谁也不曾想到,两种釉料的偶然结合,竟然将青与白相交织的艺术神话续写了近千年;然而人们有理由相信,凭借着聪明才智和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在景德镇绽放的青花更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这是一只清朝雍正年间的祭红瓷碗,2002年,与它相仿的一只祭红碗,在索斯比拍卖会上竟拍出了2100万港币的天价。这样一个看似普通的瓷碗,竟有如此的神奇魔力,这与它的传奇身世不无关系。这瓷碗里,凝集着景德镇陶瓷艺人的智慧和汗水,也曾有过一个年轻的姑娘为它献出过生命。相传明朝宣德年间,宣宗皇帝突然想要用一套鲜红色的瓷器祭奠日神,于是诏令设在景德镇的督窑官加紧烧制。但是,窑工们多次试验,就是烧不出令朝廷满意的祭器来。督窑的太监每日督促、鞭打窑工,并且把一部分人关进监狱,声称再烧不出皇帝催要的红釉瓷器,就要杀人了。
  一位老窑工的女儿翠兰,听到消息非常担心,跑到了御窑厂,发现她的父亲也被督窑官投入了大牢。悲愤的翠兰纵身跳入了熊熊的窑火当中,用自己的生命抗议督窑官的暴行。两天后,当窑工们打开翠兰焚身的窑炉时,惊奇地发现,烧成的陶坯呈现出鲜血一样的红色。
  红色的祭器烧成了,人们说这是翠兰的血染红了陶坯,于是就把这种红色的陶瓷,称为祭红。
为了纪念以身祭窑的翠兰,窑工们后来在封窑门时,用砖砌成少女的形象,这个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从那以后,历代皇帝都曾不惜财力烧制祭红,但是这种殷红色的瓷器,如同神话中的宝物一样,非常难得。
  多少来到景德镇的人,都想见识一下这有着神奇色彩的祭红。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如愿以偿目睹祭红的芳容。
  景德镇上有着一百五十年历史的孙公窑,据说曾经烧出过祭红,孙公窑是在什么时候烧出祭红的?一件小小的印泥盒,能卖出80块大洋,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景德镇,这已经是城内一座大宅院的价格了。
  建于1953年的景德镇陶瓷馆,收藏了各个年代的陶瓷精品近一万件,特别是明清两代的陶瓷,这里都有收藏。
  这就是被蒙上了神秘色彩的祭红。在景德镇陶瓷馆的近万件藏品中,祭红只有九件半,其中一件明代宣德年间的祭红,收藏时只剩下了残缺的一半。
  从唐代开始,中国陶瓷艺人就发明了红釉烧制技术,北宋年间,河南禹县的钧窑完善了这一工艺,烧出了世称“钧红”的红釉陶瓷。但是,钧窑的烧制工艺还不成熟,红釉中往往掺杂进其他的颜色,而景德镇人在宣德年间烧出的祭红,从颜色的色泽和纯度上,都超过了钧窑,人们把它叫做“宣德祭”。
  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这种红釉的烧制技术莫名其妙地失传了。
  明朝宣德年后,几百年间一代又一代景德镇人,断断续续曾多次试烧这种红釉瓷器,但都没有烧出过当年那样的祭红。难道说宣德年间的祭红,真的成为千古绝唱了吗?
  1982年,景德镇市政工程队在珠山路上铺设地下电缆,景德镇考古研究所的一位工作人员路过铺设工地,发现挖开的地沟里有一层厚厚的瓷片,他马上报告文物管理部门。
  经过考古队细致的工作,发现这是一座明代的“色窑”遗址。色窑,就是御窑厂里专门烧制颜色釉的瓷窑。在这座色窑遗址上,出土了大批红釉碎片。
  考古队在整理这些瓷片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奇怪的现象,许多红色的瓷片都能黏合在一起,复原成完整的瓷器,看来这是有人故意把它打碎的。仔细一看,瓷器并没有明显的瑕疵,有的甚至非常完美,时隔几百年之久,仍然发出深沉的宝石光彩。
  明代景德镇的御窑,是朝廷的官窑,由朝廷下订单进行生产,烧出来的瓷器专供皇家使用,当然容不得成色不好的产品。因此,烧出来的瓷器要经过督窑官员的千挑万选。落选的瓷器皇帝不用,百姓当然也不能用,只好打碎深埋,这就是色窑遗址瓷片的来历。
  河南的钧瓷有“十窑九不成”的说法,表明红釉是一种极难掌握的烧成技术。景德镇的祭红比钧红还要难烧得多,按民间的说法,叫“千窑一宝”,也就是上百炉的窑火中,才能得到一、两件祭红。清朝人在《景德镇陶歌》里专门记述了烧制祭红的难度:“官古窑成重霁红,最难全美费良工。霜天晴昼精心合,一样搏烧百不同。”
  明朝的御窑,是以国家强大的财力为后盾的,也许就是因为这强大的财政支持,才得以烧出红釉瓷器,才能万里选一地挑选贡品。
  公元1705年,江西巡抚郎廷极到景德镇主持御窑厂工作,当时正值清朝康熙皇帝在位,这位历史上大有作为的皇帝,除了文治武功以外,也十分喜爱古代瓷器,于是为皇帝仿制古瓷器的任务,就落在郎廷极的身上。但是,在试烧祭红的时候,郎廷极遇到了很大麻烦。
  即便加上了许多黄金宝石,郎廷极也没能烧出宣德祭来,但是命运终究没有捉弄这位工作勤恳的巡抚大人,郎廷极成功地烧制出另外一种别具一格的红釉瓷器,人们把这种瓷器以他的姓氏命名,叫郎窑红。当年一位叫徐谨斋的人曾作诗称赞郎窑的瓷器:“……比视成宣欲乱真,乾隆万象归陶甄。雨过天青红琢玉,贡之廊庙光鸿钧。”
  那么郎窑红究竟有什么特征呢?一个是它的颜色特别的鲜艳,再一个它光洁度特别强,第三个它是有碎纹的,第四个看它的颜色是有变化的。一个作品从上到下的颜色是逐渐加深的。
  由于郎红色泽鲜艳,备受皇家的推崇,成为祭祀时使用的珍贵器具。但是,郎红的配方和工艺十分复杂,烧制时对窑温的要求也很高,还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金钱,而烧成的郎红却极少,因民间有“要想穷,烧郎红“的说法。
  从明朝宣德甚至更早的永乐年间开始,一代又一代的景德镇人,不知道试烧过多少次祭红,但是流传到世上的祭红有多少件呢?有学者统计过今天世界各地博物馆的藏品目录,结果发现,古代的祭红不足一百件。
  十九世纪,西方的学者分析出中国祭红、郎窑红的釉色化学成分,并以它的主要成色剂命名,叫铜红釉。尽管他们掌握了铜红釉的化学成分,但却始终没能烧出过与祭红相仿的红釉陶瓷。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景德镇成立了高温颜色釉的试制机构——景德镇陶瓷研究所颜色釉小组。当时国家调集人力物力,召集高温颜色釉的老艺人,共同研究铜红釉的烧制工艺。
  景德镇的陶瓷行业,虽然已经有千年的历史,但还没有走出手工业的封闭圈子。制瓷工艺尤其是釉料的配方,历来是手艺人保密的重点,世代家传,决不外泄,而且配方全凭配釉人的经验和运气。
  经过多年的反复探索试验,陶瓷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基本上弄清了铜红釉的配方成分,烧出了与郎窑红相仿的红釉瓷器,也烧出了几件与清朝年间精美程度相当的祭红。但是,这一切都是使用传统的柴窑烧制的。而一窑瓷器,要烧掉整整35吨木柴。
  1970年,景德镇陶瓷研究所的颜色釉小组,转到建国瓷厂。1986年,一项重要的工作落在了刚刚成立不久的建国瓷厂颜色釉研究所身上。
  当人们满怀希望打开窑炉的铁门时,发现烧出的瓷器不是宝石一样的鲜红色,而是沉闷的黑红色,实验失败了。同样的配方,在柴窑里能烧出郎窑红,为什么改用煤气就烧成黑色呢?问题会不会在釉料的配方里呢?
  不知道更改过多少次釉料配方,经过几个月的研制,景德镇终于又用替代燃料烧出了红宝石一样晶莹透亮的郎窑红。
  景德镇从明朝永乐年间开始烧制铜红釉,但烧成的红釉瓷器尺寸都不大,一般在40厘米以下,尤其是祭红,都是瓶、碗、碟、盒等小件器物。为什么几百年来景德镇从来不烧大件的铜红釉呢?
  建国瓷厂的科研人员在实验中发现,铜红釉对温度的要求十分严格,温差不能超过5℃,而窑内的温度在高度发生一米的变化时,就会产生10℃以上的温差。受到煤气窑烧制钧红釉经验的启发,工程师们设想,能不能再次改变釉料的配方,让烧制大件的铜红釉成为可能呢?
  不知道又经过多少次失败,终于烧制出景德镇历史上最大的郎窑红瓷器。用这个配方烧出的三百圾郎红釉美人肩花瓶,高度达到了62厘米,它们被当作国礼,送给了日本、土耳其等国家首脑。
  郎窑红只是景德镇高温颜色釉中的一个品种,在近三十年时间里,景德镇的陶瓷大师们又仿制出三阳开泰、颜色结晶釉、窑变花釉等十几种古代高温颜色釉。景德镇美术陶瓷厂的陶艺师们,还把这一工艺运用到自己的产品中,让美丽的釉色挂在了一件件陶瓷雕塑身上。
  1983年,景德镇人使用江西丰富的稀土资源,研制成功高温稀土花釉——彩虹釉,这是世界制瓷史上的一个新创举,为此获得了国家发明奖和第三十九届尤里卡国际发明金奖。它的发明人邓希平还因此获得了比利时王国的骑士勋章。
  陶瓷的艺术就是火的艺术。不同成分的釉料在不同温度、不同烧成气氛中可以产生千变万化的颜色,火改变了陶坯的化学成分,火把泥土变成了晶莹剔透的宝石。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把句子补充完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