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小组面试:哪些做法一不小心就会违反规则 英文

MBA小组面试:哪些做法一不小心就会违反规则|MBA面试|小组面试|MBA_新浪教育_新浪网
MBA小组面试:哪些做法一不小心就会违反规则
MBA小组面试:哪些做法一不小心就会违反规则
  MBA小组面试你了解多少呢? 想不想知道它的攻略?这里都为你们准备好了!
  MBA小组面试基本流程是怎样的呢?大致分为四个环节。
  准备环节
  考前会进行抽签分组,进场宣读面试规则,流程,发放案例。
  材料阅读环节
  材料的长度,时间通常在5-10分钟不等。在阅读过程中,考生可以记录,标记,要求独立完成,不能交流。
  讨论环节
  这是考擦的核心和重点,时间一般在30分钟以上,不同学校在形式上也会有所差异。有的学校要求分组对抗式辩论的形式,有的学校要求每一个考生在纸上做出个人观点之后再自由讨论,有的学校在这一环节不作任何额外的要求,让考生自由发挥。
  总结环节
  确定一个发言人,对整场讨论的过程和结果做一个总结性陈述。有的学校会让考生自荐来陈述,有的学校是指定某个考生,还有的学校要求轮流来做总结陈述。
  小组面试中有哪些不小心就会违反规则的做法呢?
  一是“无领导”:
  面试官没有给任何考生分配角色,而是让所有考生自行安排,自行组织,这意味着没有一个人具有支配别人的权利。例如:如果一个考生试图通过命令的方式强行影响其他人,这实际上违反了规则。在实际过程中,有的考生自荐或者推荐一位总结能力思维较高的人去扮演领导者,不影响规则,因为这是内部综合考量的结果,并没有约束力。
  二是“讨论”:
  要知道,单纯的轮流发言和讨论是有很大区别的,我们需要的是彼此间的信息交换,考察真正的重点是产生在观点之间的交互和碰撞,排斥,融合上。小组营造的讨论氛围很重要。
  三是“滥用举手表决”:
  这一原则在团队人数众多的时候比较常见。但当组里按人员只有10人以内的情况下,这一原则应建立在两个基础之上:1.案例中要求团队必须就一问题形成一致的角色。2.经过充分讨论,意见还是不统一,即便具备了这两个基础,也要意识到举手表决是一种不得以使用的方法。
  无论案例的内容如何,考察的重点都是有关团队精神。具体地说看你有没有参与精神,有没有领导才能,有没有协调能力,有没有牺牲精神。总之,是看你在团队中的角色胜任程度,以及你对团队的贡献。那么在小组面试中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发挥自我们角色的价值呢?
  1.互相了解。
  组员大多第一次见面,可以相互了解彼此的专业,分享面试的经验。
  2.学会倾听。
  不要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先听再说。
  3.言简意赅。
  语言要简练,表达重要信息。通过自己所熟悉的经典案例来支撑论点,一定要切题。
  4.辩证看待。
  分析问题和提出你的观点,最好辨证分析,要有逻辑思维,从现象看到本质。
  5.控制节奏。
  如果你作为一个leader,在大家出现分歧的时候,要注意方向,善于综合分析归纳不同的观点。
  6.合作意识。
  要有整体观念,不能只顾自己的观点,这是一场讨论,不是个人观点的pk,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求同存异,最终要充分发挥团队的智慧,实现一个强有力的观点。
  小组面试一定要注意团队,考官看重的是你的合作意识,你所担任角色对团队的贡献。希望你们在面试中发挥团队的力量。
  本文选自的新浪博客,点击。
  小编注:本文为转载新浪博客文章,观点只代表作者本人,不能代表新浪立场,新浪尊重原创。
  责任编辑:实习生沐阳
(收录2595所大学、506个专业分数线信息、提供29省专家服务)
三步报志愿
47029人已测试
100139人已测试
分数线查询
找专家报志愿
一对一服务
咨询电话:
01058983379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927|回复: 0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861 小时人品币74890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210帖子精华9好友
签到天数: 41 天人品币74890 帖子
本帖最后由 草莓大福 于
11:29 编辑
宾大耶鲁的申请潜规则:千万别一不小心进入招生官黑名单——老美关注的哪些点其实被你忽视了
10:52:27 上传
1、分数“潜规则”
美国人也在乎分数
在目前的留学语境中,美国名校往往被舆论塑造成一个完全不在乎考试分数的地方。其实这又走进了另一个误区。事实上,在美国学校,你的成绩单究竟是不是A+还是会直接影响家长、老师和同学对你的评价。因为“分数”低而产生的自卑、自闭、被他人孤立等问题,在美国也大面积分布。
2、申请文书“潜规则”
不要再有“孤儿院、慈善”之类的字眼
近几年来,很多学生的申请档案中,都有参加过孤儿院爱心慈善活动,致使美国的招生官觉得似乎在“作秀”。这些高频出现的字眼,恐怕已经成为了美国招生官员心目中的“禁忌字眼”。文书写作要与学生自身相符,每一个学生的文书都可以做到个性化,亮点也是多样的,我们鼓励学生参与到文书的写作中,共同创作。文书与学生自身的真实经历相符很重要。
3、面试“潜规则”
“个性”不要乱展示
不少留学生认为美国考官喜欢有“个性”的学生,于是在言行表现上十分夸张,甚至以“另类”方式博出位,其实,在美国,考官一样青睐“中庸之道”,他们同样不喜欢无厘头式的夸张“个性”言行,谦逊、礼貌、温和这些中国人的传统品质仍然是他们所看重的。
虽说美国是尊重“小众”的国度,但某些“小众”言行却是很大的“禁忌”,譬如,种族、文化歧视、纳粹、宗教偏见、性取向等。总之,别走极端,个性是在约定俗成的共识内的自我表现,是有度的表现。
4、文化“潜规则”
美国人喜欢“中国STYLE”学生
美国名校希望中国学生带来什么?一些已经被中国学子抛弃的东西恐怕反而是美国考官看重的品质。例如,中国学生在学业上的钻研精神、重复执行能力、传统礼仪品质等等。在申请美国大学时,一定要有意识地保留中国文化的痕迹,美国大学要你带给学校一些有用的东西、特别的东西。美国大学不稀罕西化的东西,你再西化也只是东施效颦。中国文化中的谦虚、含蓄、内敛、以及千年悠远的文化内涵,等等,都是中国文化的魅力。也就是说,中国学生一定要保持“CHINASTYLE”而不是“AMERICASTYLE”。
5、排名“潜规则”
专业性文理学院比名校就业率更高
在美国,一些小型的专业性文理学院,其实比那些“常青藤名校”、“TOP10名校”性价比更高。因为,这些定位准确、专业性强、硬件和软件都比较集中于某个专门领域的中小型学院,善于培养高端专才,而这些学校的就业率甚至比传统的名校还要高。
6、人情“潜规则”
“拍马屁”在美国招考面试中也管用
其实,人情现象并非中国所独有,美国的招聘、招考环节也有人情分。因此,在面试时,一个应考者或应聘者如何建立和睦、宽松的聊天环境,如何发挥自己社交上人来熟的特长,也能成为潜在的加分因素。因此,如何“取悦”考官,适度“拍马屁”,这样的“窍门”也属必修之技。
美国的人情,应该是在合乎职业道德之上的多一些注意或小心,而恰恰就是这个注意或小心,便平添了很多成功的可能。如何把握和利用好,是一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无形的东西。也就是说,见面最初几句话,能否打开交流之门,是一个面试中和几乎所有场合中最具成功力的能力。
重要的Tips:
1、AO也是放假的,圣诞、感恩节都不在办公室。所以要尽量在之前把要传真的东西传给他们。
2、有什么事情,直接打电话给办公室。Email的回复慢得无法忍受。打电话的时候注意不要打得太过于频繁。AO也是有脾气的。
3、现在的在线申请大多需要上传文件,一定在上传之前Preview一下PDF,因为有的时候你的Essay格式在填表格的时候很好,但转成PDF(也就是给AO看到的时候)会整个messed up。
4、如需提交纸制的材料(比如Financial Statement),在每一张纸上都要写上自己的名字和基本信息。AO助手一不小心把你的材料弄乱了就可能对不上号了。
5、看清楚学校的Financial Statement的递交deadline。有些学校是录取之后才需要,但非常多的学校是要求你把Financial statement也放在申请材料中的,没有收到的话可能会因为材料不齐,而不阅读你的申请!
6、问你要两张推荐信,就只寄两张推荐信。第三张很可能是不读的,特别是如果AO没有读你最想让他读的两张推荐信,那就得不偿失了。
7、PS的开头一定要吸引人,不要拖到中间才开始精彩。开头不精彩的PS基本上就是整篇文章被飞速Skim掉然后扔到Reject pile中的。
8、读你PS的多为比你大没多少岁的毕业生。不要写得太沉闷。幽默的文章会加分很多,毕竟人家一天数十份甚至近百份的申请材料,再看到一篇你的无聊文章肯定会崩溃。
多站在AO角度去思考问题,相信你一定可以顺利避开招生的黑洞。
要申请过关?来尚友找M7校友!
扫码加入,与尚友校友沟通!(长按微信二维码)
【尚友】Magic7美国MBA申请,10年专注顶级指导,保障申请结果!来自Magic 7校友的基因与传承,只为追求顶级商学院的你!
详细查询:
财富100强勋章
积分排行前100名(随积分变化,可跌出排行榜)
来了这么久为何不进去看看?
记住我的登录状态
您也可以使用其他账号登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在规则面前我违反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