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脱!这两字用广东话你是谁怎么说怎么说?

情景对话甲:(粤)陈生,睇落你唔係几似南方人噃。
(普...... 
情景对话甲:(粤)陈生,睇落你唔係几似南方人噃。
(普...... 
情景对话甲:(粤)出差好辛苦架,你要顾住身子至好呀。
  光棍guāng g&n一词在现代俗语,多指称没有老婆的男...... 
粤语中含世界两字的词汇俗语说行得快,好世界。这句俗语如果指向...... 
粤语语法学习
粤语词汇学习
粤语有声阅读
粤语常用对话学习
学唱粤语歌
粤语影视欣赏
粤语常用例句
热门视频教程
学习资料下载
首页要求PR ≥ 5,PR & 5的已移至内页,敬请见谅。——查看: 9229|回复: 17
学习《白话解脱道论》
本帖最后由 捧雪填井 于
08:41 编辑
& &&&《清净道论》与《解脱道论》的有着特殊的关系,连结构都差不多,依戒定慧三学展开。《解脱道论》成书于2世纪左右,优波底沙著,比《清净道论》要早。汉译本为南朝梁代扶南国(今柬埔寨)沙门僧伽婆罗译,12卷。历代各版汉文大藏经均收录。本ID决定对比学习 《清净道论》与《解脱道论》,借以学习佛法。本ID发现了两本论书在很多方面的不同,心,心所,色法,等等。例如,《解脱道论》里的纯八法聚与《清净道论》里的有差别。《解脱道论》里的清净八法聚:“地、水、火、风,加上色、香、味、触(身入),这八法共生而不相离,这就是所谓的八种清净聚。”这明显就是《清净道论》里的纯八法聚:地、水、火、风、色、香、味、食素。很可能,《解脱道论》在八不离色的归纳上与《清净道论》的差异或许是古老文献在多次传译中的错误和失误导致的,毕竟那个时代信息交流方面是落后的。通过比对二论,除了学习佛法知识外,我们还可以窥见阿毗达摩研究的进化脉络。
& &&&在对比学习二论的时候,本人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下一些心得体会。当然,这些文字仅仅是个人知见,浅陋而错误百出,其目的也只是通过写这些文字带动本人查阅相关资料,让自己的心沉入对这些法相的理解和研究,以期增进对佛法细节和全局的整体知识。
第一章:因缘1
第二章:戒8
第三章:十三头陀32
第四章:定48
第五章:觅善知识57
第六章:行64
第七章:行处72
第八章:行门81
第九章:神通225
第十章:慧243
第十一章:方便行250
第十二章:圣谛智303
1. 《皈敬颂》
礼世尊应供正遍知
顶礼释迦牟尼佛,他是世上最尊贵者,他是应该供养的阿罗汉,
他遍知世上一切正确的知识。
2. 《开经偈》
戒定智慧, 无上解脱,
随觉此法, 有称瞿昙。
戒和定,是无上解脱的大智慧,这种无上的大智慧,是被人称颂的瞿昙佛(buddhagotama),在觉悟的过程中发现的。
3. 《序分偈》
若人脱众难, 已得离诸着,
成就于胜分, 心畏生老死。
乐善乐解脱, 令到泥洹乐,
未到有彼岸, 亦令得具足。
广问修多罗, 毗昙毗尼事,
此解脱道我, 今当说谛听。
如果一个人想要脱离一切苦难,他必须先脱离一切内入、外入等执着,必须在正道修行上获得一定的成就,同时要对生、老、死生起畏惧心。乐于行善,乐于修解脱道的人,他必然能获得泥洹的乐趣。即使今世不能登达彼岸,他也必然能够一切具足。要多多的向善知识请教有关修多罗( sutta ,经)、毗昙(abhidhama,论)和毗尼(vinaya,律)。清楚的认识到,解脱道,就是我们向往的正道。
现在,你们仔细的听,我开始为你们详尽的叙述。
本帖最后由 捧雪填井 于
08:43 编辑
4. 释《开经偈》
什么是戒?
戒,就是一切与佛教有关的威仪。
定,就是不乱的意思。
慧,就是有知、有觉。
解脱,就是远离一切系缚。
无上,就是不再有烦恼(漏)。
随觉,就是觉知后而有所得。
法,就是指四圣谛法。
瞿昙(gatama)是佛陀的姓氏。
有称,就是尊称佛陀为世尊——世界之尊。
以戒、定、慧来修行解脱道,能够获得最大、最多、最高,无
法计量的殊胜功德,这就是所谓的无量。
5. 五解脱道
什么是解脱道?
解脱道共有五类:一、伏解脱。二、彼分解脱。三、断解脱。
四、猗解脱。五、离解脱。
5.1. 伏解脱
什么是伏解脱?
现起修行,以初禅压伏诸盖,这就是所谓的:伏解脱。
5.2. 彼分解脱(所缘部分的解脱)
什么是彼分解脱?
现起修行,达到部分之定后,所缘的诸见解脱,这就是所谓的:
彼分解脱(所缘部分的解脱)。
5.3. 断解脱
什么是断解脱?
修出世间道能断灭诸结,这就是所谓的:断解脱。
5.4. 猗(轻安)解脱
什么是猗(轻安)解脱?
证得道果时,身心快乐轻安,这就是所谓的:猗解脱。
5.5. 离解脱
什么是离解脱?
证得无余泥洹,这就是所谓的:离解脱。
6. 释解脱道
解脱道就是为了获得成就圆满具足的道路,以戒、定、慧为基础,获得圆满具足的成就,就是所谓的:解脱道。
什么是解脱道?我现在开始详细述说。
为什么须要述说解脱道?
很多积善的人,都乐于获得解脱,可是从来没有人告诉他什么是解脱。或许他根本就不了解什么是解脱。又不现起修行压伏诸盖,或以不正确的方法修行。一个人如果不正确的了知解脱,就好象一名孤独的旅人,在没有向导的协助下远游他乡。虽然他厌恶于一切苦,就是无法获得解脱。想要解脱,可是没有解脱的因缘。
怎么说呢?
想获得解脱,必须先要有解脱的因缘。
佛陀说:“虽然有些众生,尘劳染着非常微细,可是因为不曾听闻正法,他终究会退转的。”
佛陀又说:“僧众啊!有二种因缘,能让你们生起正见。”
6.1.1. 二种因缘
什么是二种因缘?
一、从他人处听闻。二、以正念自己去理解。这就是解脱的因缘。
为了让无法压伏诸盖的人,生起厌离心,从而获得解脱,因此须要述说解脱道。
为了让以不正确的方法压伏诸盖的人,弃除不正之道,为了让他们从禅定中获得解脱之道,因此须要述说解脱道。这么一来,就好象远行的旅人,获得了好的向导。
本帖最后由 捧雪填井 于
08:53 编辑
6.2. 三阴(蕴)
要压伏烦恼,获得解脱之道,必须三阴(蕴)成满。
什么是三阴?
三阴就是:一、戒阴。二、定阴。三、慧阴。
6.2.1. 戒阴(蕴)
什么是戒阴?
正语、正业、正命及它们所摄的一切,就称为戒阴所摄。戒阴能聚集种种戒功德。
6.2.2. 定阴(蕴)
什么是定阴?
正精进、正念、正定及它们所摄的一切,就称为定阴所摄。定阴能聚集种种定功德。
6.2.3. 慧阴(蕴)
什么是慧阴?
正见、正思维及它们所摄的一切,就称为慧阴所摄。慧阴能聚集种种慧功德。
6.2.4. 小结(三阴)
当这三阴获得圆满时,就能获得伏解脱之道。
修行者,应当修习三学。
什么是三学?
三学就是:增上戒学、增上定(心)学、增上慧学。
持戒清净,就能成就增上戒学。
修定精进,就能成就增上定学。
智慧增长,就能成就增上慧学。
还有一种说法:持净戒能成就戒学,有了净戒心后,就能进一步的成就增上戒学。
修定能成就定学,有了定心后,就能进一步成就增上定学。
修慧能成就慧学,这就是所谓的有慧慧学。
有了慧心后,就能进一步成就增上慧学,这就是所谓的有慧增上慧学。
6.3.1. 戒学
什么是戒学?什么是增上戒学?
有相戒,就称为戒学。达分戒,就称为增上戒学。
其二:凡夫戒,称为戒学。圣戒,称为增上戒学。
6.3.2. 定(心)学
什么是定(心)学?
欲界定,就是定学。
什么是增上定(心)学?
色界定和无色界定,就是增上定学。
此外,有相定就是定(心)学。
达分定及道定就是增上定(心)学。
6.3.3. 慧学
什么是慧学?什么是增上慧学?
世间智,就是慧学。四圣谛及其相似智、道智,就是增上慧学。
譬如,世尊为钝根人说增上戒学,为中根人说增上心学,为利
根人说增上慧学。
什么是学?
学一切可以学的,学增上学,学无学,都称为学。
譬如:学以上三学,就是在学如何压伏诸盖的解脱之道。
6.4. 三种清净
三学能成就三种清净,就是:一、戒清净。二、心清净。三、见清净。
于此,戒成就的是戒清净。定成就的是心清净。慧成就的是见
戒,清除一切过患及其染垢,所成就的是戒清净。
定,清除一切缠缚及其染垢,所成就的是心清净。
慧,清除一切结使及其染垢,所成就的是见清净。
戒能清除恶业垢。
定能清除缠缚垢。
慧能清除结使垢。
因此,三种清净,就是压伏诸盖的解脱之道。
6.5. 三种善
除三种清净之外,能压伏诸盖,得入解脱之道的,还有三种善。
三种善:一、初善。二、中善。三、后善。
戒就是初善。定就是中善。慧就是后善。
6.5.1. 初善
为什么戒会是初善呢?
肯精进的修行人,获得永不退转的成就。因为不退转而生喜;
因有喜而踊跃;因为踊跃而身猗(轻安);因身猗(轻安)而乐;因为乐而心定。这就是所谓的初善。
6.5.2. 中善
为什么定会是中善呢?
因为定能生起如实知见。因此,定是中善。
6.5.3. 后善
为什么慧会是后善呢?
因为慧已得如实知见,因而厌恶于一切过患。因厌患而离欲;因离欲而解脱;因解脱而成就自然知见。
6.5.4. 小结(三善)
就这样,当三种善道已获得成就的同时,也得入伏解脱道。
6.6. 三种乐
当一个人得入伏解脱道后,就会生起三种乐:一、无过乐。二、寂灭乐。三、正觉乐。
以戒获得无过乐。
以定获得寂灭乐。
以慧获得正觉乐。
就这样,以三学成就而获得伏解脱道的三种乐。
当一个人得入伏解脱道后,远离二边,得入具足的中道。他以戒的善性,清除一切贪欲染着,于无过乐中,情生欣乐。
他以定弃除了身体的羸赘,于寂灭乐中,心增喜乐。他以慧分别四圣谛获得具足的中道。于正觉乐中,深怀爱乐。
远离二边,获得具足的中道,就是伏解脱道。
得入伏解脱道后,以戒清除恶趣,以定清除欲界,以慧清除一切有。
修行者,于戒多修,于定慧少修,成就须陀洹果(初果)或斯陀含果(二果)。
于戒、定多修,于慧少修,成就阿那含果(三果)。
戒、定、慧三学圆满具足,成就阿罗汉果,获得无上解脱。
本帖最后由 捧雪填井 于
09:25 编辑
一、什么是戒?
二、什么是戒相?
三、什么是戒味、戒起、戒足处?
四、什么是戒功德?
五、什么是戒义?
六、什么是戒、行差别?
七、戒有多少种,它们又怎样生起?
八、什么是戒的初、中、后?
九、障碍戒道的法共有多少种,戒因又有多少种?
十、戒的种类有多少种?
十一、怎样才能令到戒清净?
十二、什么是令戒安住的因缘?
1.1. 三种戒
什么是戒?
戒一共有三种,就是:一、思戒。二、威仪戒。三、不越戒。
1.1.1. 思戒
什么是思戒?
经常这么思维:“我不造作恶业,如果我造作恶业,我将承受恶
1.1.2. 威仪戒
什么是威仪戒?
远离一切可能令你可能犯错的地方。
1.1.3. 不越(护)戒
什么是不越(护)戒?
持戒的人,善于守护自己的身(行动)与口(语言),不令犯错。
1.1.4. 小结(释戒)
此外,戒同时有“断”的意思。威仪于一切善法,就是戒。
如阿毗昙所说:
以出离法,断灭一切生起欲望的欲望(欲欲),就是能离恶的戒。
这戒就是:思戒、不越(护)戒、威仪戒。
以不嗔恚,断灭嗔恚;以光明断灭睡眠;以不散乱,断灭掉戏;以见法起,断灭疑悔;以智,断灭无明;以喜,断灭无可乐;以初禅,断灭五盖;以二禅,断灭觉、观;以三禅,断灭喜;以四禅,断灭乐;
以空入定(空无边处定),断灭色想,乃至嗔恚及种种想;以识入定(识无边处定),断灭虚空;以无所有处定,断灭识入想;以非想非非想定,断灭无所有;
以无常见,断灭常想;以苦见,断灭乐想;以无我见,断灭我想;
以过患见,断灭爱想;以无染见,断灭欲想;以灭见,断集;以削见,断厚;以分见,断聚;以生灭见,断常;
以无相见,断相;以无作见,断作;以空见,断入;
以增上慧见,断执着;以如实知见,断无明执;以过患见,断居执;以所缘观见,断非所缘观见;以转散见,断和合执;
以须陀洹道,断见一处烦恼;以斯陀含道,断粗烦恼;以阿那含道,断细烦恼;以阿罗汉道,断一切烦恼。
这就是所谓的戒——不越(护)戒、思戒、威仪戒。
什么是戒相(戒的特征)?
以威仪破除非威仪。
什么是非威仪?
非威仪就是破法。
破法共有三种:
一、破波罗提木叉法(patimokkha-dhamma,别解脱律法)。
二、破缘法。
三、破根法。
2.1.1. 破波罗提木叉法
什么是破波罗提木叉法?
对自己的行为无惭、无愧,不正信并远离如来所说的法。
2.1.2. 破缘法
什么是破缘法?
生活在虚华的形饰中,永远无法满足。
2.1.3. 破根法
什么是破根法?
不好好的看守好自己的六根门(眼、耳、鼻、舌、身、意根),远离正念与慧。
2.1.4. 小结(戒相)
以上三种颠倒(覆)就是非威仪,也称为戒相。
戒相,就是说戒的“所缘”,戒除的目标,有戒的心需要时时对比、注意、警惕、回避、避开的那些“破法之相”,相当于战士需要时时避开地雷一样。
3. 戒味、戒起、戒足处
什么是戒味(戒的功能)?什么是戒起(戒的形成)?什么是
戒足处(戒的根源)?
无过失的乐,就是戒味。
无忧就是戒起。
三种善(无贪、无嗔、无痴)就是戒的足处。
非常殊胜的喜悦,就是戒味。
不悔,就是戒起。
覆(颠倒)的诸根,就是戒的足处。
什么是戒功德(利益)?
不悔就是戒的功德。
世尊告诉阿难尊者:不后悔于自己所持的善戒,就是功德(利益)。
此外,戒是:无过之乐,是上等种姓,是珍惜财物。
持戒者所处之地,就是佛地。于佛地:浴无水、香普熏、影随形、伞可覆。于戒地者是圣种,戒是一种无上的学问,是通往善趣之道。
如果一个人肯持戒,因持戒而成就无畏惧。获得显贵及圣德的亲朋戚友所爱戴,也成为一切亲友的依怙。
戒是一种非常庄严的善行、是一切行的领导。戒是功德处、是供养处、是可贵同学处。
于诸善法不畏惧、不退转,成就一切意愿清净,至死不忘。成就伏解脱乐方便。
这就是无量无边的戒功德。
什么是戒义?
与冷、增上、行、自性、苦性、乐性的意义所相应的,就是戒义。
此外,头义、冷义和安义,也是戒义。
为什么头是戒义?
一个人要是没有头,一切诸根就不会再执取于诸尘,这时候就称为死。
同样的,比丘也应该以戒为头。如果头一断,就会失去一切善法。因此,在佛法中,他同样的被当作是死了。这就是为什么头义就是戒义。
为什么冷是戒义?
就好象在全身涂抹胜冷旃檀,热气因此消除,成就欢喜。
戒也好象胜冷旃檀(candana)一样,能灭除犯戒所产生的恐怖、畏惧的心热,成就欢喜。这就是为什么冷义就是戒义。
为什么安是戒义?
一个人如果持戒,他必然风度、仪表整齐肃穆,不会生起恐怖、畏惧。这就是为什么安义就是戒义。
本帖最后由 捧雪填井 于
10:58 编辑
6. 戒、行差别
什么是戒、行差别?
修行、精进、受持头陀,是行不是戒。
一般上,戒也被称为行,戒也被称为威仪。这和受被称为行是同样道理。
戒有多少种?
戒种共有三种,就是所谓的:善戒、不善戒、无记戒。
什么是善戒?
善戒就是善的身、口业,及过着无过患的生活(正命)。因此,所获得的果报可爱。
7.2. 不善戒
什么是不善戒?
与善戒相反,恶的身、口业,及过着充满过患的生活(邪命)。因此,所获得的果报不可爱。
7.3. 无记戒
什么是无记戒?
无漏身、口业,及过着无有过患的生活(清净命)。无记业没有报。
这些戒怎么生起?
善心所生起的是善戒。
不善心所生起的是不善戒。
无记心所生起的是无记戒。
8. 戒初、中、后
什么是戒的初、中和后?
受戒是初,不逾越(守护)是中,欢喜是后。
9. 障碍戒道法、戒因
障碍戒道法共有多少种?戒因又有多少种?
障碍戒道的法,共有三十四种:1.忿、2.恼、3.覆、4.热、5.悭、6.嫉、7.幻、8.谄、9.恨、10.竞、11.慢、12.增上慢、13.
傲慢、14.放逸、15.懒惰、16.贪欲、17.不知足、18.不从智、19.不正念、20.恶口,21.恶友、22.恶智、23.恶见、24.不忍、25.
不信、26.无惭、27.无愧、28.营身口味、29.狎俗、30.亲近女人、31.不敬师学、32.不摄诸根、33.于食不节、34.初夜后夜惰不禅诵。
这三十四法是解脱道的障碍,这些障碍导致戒行不圆满。戒行不圆满则必定退失。
如果将这三十四种障碍法,反其道而行之,就称为戒因。
戒的品类共有多少种?
戒共有三大类:二种戒、三种戒和四种戒。
10.1. 二种戒
什么是二种戒?
10.1.1. 二种戒之一
其一:性戒和制戒。
本来就不执行的身、口业行此处指不善业,后来在佛陀判断后,更不执行,这就是所谓的性戒。
本来执行的身、口业行此处指不善业,后来在佛陀判断后,而不执行,这就是制戒。
性戒以信、精进能获得具足。制戒以信持、念持能获得具足。
10.1.2. 二种戒之二
其二:退戒、得戒。
什么是退戒?
会衰灭败退的戒行,不算是戒。
什么是得戒?
得成各种善法,弃除一切非戒法(不善)。就好象切断光源后,就不会再有影子。
由于非戒已断,离于恶趣,得入正戒,就能趣向于善道。已断非戒后,就能成就住分(身心安住)。
10.1.3. 二种戒之三
其三:世间戒、出世间戒。
什么是世间戒?什么是出世间戒?
于修习圣道果时,所获得的戒,是出世间戒,其余的都是世间戒。
修世间戒获得圆满具足,出世间戒有所成就,才能解脱。
10.1.4. 二种戒之四
其四:有量戒、无量戒。
不具足的戒,就是有量戒。
具足的戒,因为是佛陀所判断(制订),因此称为无量戒。
10.1.5. 二种戒之五
其五:有边戒、无边戒。
什么是有边戒?
一个人,为了世间的利养,为了胜出,为了亲戚、朋友,或为了自身、性命,但不逾越道德规范的行为而持戒。他所获得的利养为有限度(有边),所获得的称誉也有限度(有边),自身性命也一样有限度(有边)。这就是所谓的:有边戒。
什么是无边戒?
一名比丘,为了世间的利养,为了胜出,为了亲戚、朋友,为了自身、性命,如法而受持净戒,不起犯戒之心,更何况是故意去犯戒。这就是所谓的:无边戒。
10.1.6. 二种戒之六
其六:有依戒、无依戒。
什么是有依戒?
一切与爱、戒盗(戒禁取)相应的戒,都是依见而起;一切与自誉、毁他相应的戒,都是依慢而起;这就是有依戒。
什么是无依戒?
如果想要成就于解脱,所资用的就是无依戒。
缺乏智慧的人,乐于有依戒。有智慧的人,乐于无依戒。
10.1.7. 二种戒之七
其七:梵行之初戒、有学微细戒。
什么是梵行之初戒?
由正业、正语、正命所摄受的戒,就是梵行之初戒。
什么是有学微细戒?
有学圣者的轻戒,就是有学微细戒。
10.1.8. 二种戒之八
其八:有心相应戒、无心相应戒。
什么是有心相应戒?
初学梵行者之戒,就是有心相应戒。
什么是无心相应戒?
就是初学梵行戒之外的轻戒。
声闻行者于梵行之初,坚守戒上戒。因此,这些与无心相应的轻戒是可以触犯的。
为什么呢?佛陀说,触犯轻戒并不障碍解脱之道。
10.1.9. 二种戒之九
其九:无犯戒、清净戒。
什么是无犯戒?
声闻圣人所持的戒,就是无犯戒。
什么是清净戒?
诸佛及一切缘觉佛所持的戒,就是清净戒。
10.1.10. 二种戒之十
其十:时分戒、尽形寿戒。
暂时所持守的戒,就称为时分戒。
入佛门后,从师所教,誓愿尽形寿(终身)持守的戒,就称为尽形寿戒。
时分戒的果报受时间限制。尽形寿戒的果报不受时间限制。
10.2. 三种戒
什么是三种戒?
10.2.1. 三种戒之一
其一:止恶不犯戒、已受不犯戒、已断不犯戒。
什么是止恶不犯戒?
虽然尚未触犯,即使在最坏的情况下也不会触犯,这就是止恶不犯戒。
什么是已受不犯戒?虽然已经触犯了,但是以后绝对不会再度触犯,这就是已受不犯戒。
什么是已断不犯戒?圣道行者以圣道断灭诸恶之因,这就是所谓的已断不犯戒。
10.2.2. 三种戒之二
其二:触戒、不触戒、猗戒。
注:此处的触所指的是执取触,意思是生起执取心后而有所行动。猗即不再有嗔恚的轻安。
什么是触戒?
以有为相,初见即生爱受的戒,就是触戒。触戒属于凡夫善戒。
什么是不触戒?
解脱道所资用的戒,就是无触戒。
什么是猗戒?
猗戒,就是所谓的阿罗汉戒。
10.2.3. 三种戒之三
其三:依世戒、依身戒、依法戒。
什么是依世戒?
一个人因为对世间的苦有恐怖心,以护持世间的意念,除灭一切恶法,这就称为依世戒。
什么是依身戒?
一个人因为恐惧于自身性命的无常,以持戒除灭诸恶法,这就称为依身戒。
什么是依法戒?
一个人因为惊畏于法的消亡,持戒护持于正法,除灭一切不善,这就是所谓的依法戒。
10.2.4. 三种戒之四
其四:所愿不等戒、所愿等戒、无所愿戒。
什么是所愿不等戒?
热恼于他人受持净戒,这就是所谓的:所愿不等戒。
什么是所愿等戒?
受持净戒是为了现有乐及未来解脱乐,这就是所谓的:所愿等戒。
什么是无所愿戒?
受持净戒纯粹为了饶益他人,对所持戒从不后悔,这就是所谓的:无所愿戒。
10.2.5. 三种戒之五
其五:清净戒、不清净戒、有疑戒。
什么是清净戒?
以不犯及犯已能悔这二种因缘,所成就的净戒,就称为清净戒。
什么是不清净戒?
以明知故犯及已犯不悔,令戒行不清净,这就是不清净戒。
什么是有疑戒?
以不分别处(不明辨自己所处)、犯(过失)、行(行为)这三种因缘,所成就的就是有疑戒。
如果坐禅人,能够对自己不清净的戒行,深深的生起惭愧、懊悔之心,同样能获得清净戒之乐。清楚的明了自己的有疑惑(愚痴),是一种过失,也能得到安乐。
10.2.6. 三种戒之六
其六:有学戒、无学戒、非有学非无学戒。
什么是有学戒?
七学人(初、二、三道、初、二、三果及阿罗汉道)所持的戒,就是有学戒。
什么是无学戒?
果位阿罗汉所持的戒,就是无学戒。
什么是非有学非无学戒?
凡夫所持的戒,就是非有学非无学戒。
10.2.7. 三种戒之七
其七:畏戒、忧戒、痴戒。
什么是畏戒?
有些人畏惧于罪行,不敢为恶,这就是所谓的畏戒。
什么是忧戒?
一个人思念于不在身边的亲友,所暂时生起的愁苦,就是忧。因为愁苦所然,而不造作恶业,这就是所谓的忧戒。
什么是痴戒?
有些人受持牛戒、狗戒,就是所谓的痴戒。痴戒若有成就,则成为牛狗,如果不成就,则堕入地狱。
10.2.8. 三种戒之八
其八:下戒、中戒、上戒。
什么是下戒?
一个人被自身所触的不知足所感染,而生起的上烦恼、上上烦恼、大烦恼,这就是所谓的:下戒。
什么是中戒?
一个人被自身所触的知足所感染,而生起的细烦恼,这就是所谓的:中戒。
什么是上戒?
一个人对自身的无所触,感到知足,这就是所谓的:上戒。
下戒圆满成就令人具足,中戒圆满成就令天具足,上戒圆满成就令得解脱。
本帖最后由 捧雪填井 于
09:53 编辑
10.3. 四种戒
什么是四种戒?
10.3.1. 四种戒之一
其一:退分戒、住分戒、胜分戒、达分戒。
什么是退分戒?
一个人不清楚解脱道上的障碍,舍离于精进,明知故犯,犯错后又怕他人得知,这就是退分戒。
什么是住分戒?
一个人持戒有所成就,生起不放逸心,但是还没有生起寂灭见,这种成就称为住分戒。
什么是胜分戒?
一个人因持戒而令定圆满成就,生起不放逸心,但是还没有生起寂灭见,这种成就称为胜分戒。
什么是达分戒?
一个人因持戒而令定圆满成就,生起不放逸心,同时又生起寂灭见,这种成就就是达分戒。
10.3.2. 四种戒之二
其二:比丘戒、比丘尼戒、不具足戒、白衣戒。
什么是比丘戒?
波罗提木叉威仪,就是比丘戒。
什么是比丘尼戒?
波罗提木叉威仪,就是比丘尼戒。
什么是不具足戒?
沙弥戒、沙弥尼十戒,式叉摩尼戒,就是所谓的不具足戒。
什么是白衣戒?
优婆塞、优婆夷五戒及八戒,就是白衣戒。
10.3.3. 四种戒之三
其四:性戒、行戒、法志戒、初因戒。
什么是性戒?
逾越自己的本分或分内的戒行,就是性戒。
什么是行戒?
宗族(姓族)、国家乃至外道所制订的戒行,就是行戒。
什么是法志戒?
菩萨一入娘胎所持的净戒,就是法志戒。
什么是初因戒?
菩萨戒及摩诃迦叶戒,就是初因戒。
10.3.4. 四种戒之四
其四:戒戒(苦戒)、集戒、灭戒、灭道具足戒(道戒)。
什么是戒戒(苦戒)?
一切善戒和不善戒,统称为戒戒。
什么是集戒?
一切善心集善戒和不善心集不善戒,统称为集戒。
什么是灭戒?
得善戒灭不善戒,得阿罗汉灭善戒。就是灭戒。
什么是灭道具足戒?
四正勤,就是所谓的灭道具足戒。
如果只是分别受持这四圣谛法,只能称为精进,而非持戒;因此只能称为正勤,不能称为戒。
10.3.5. 四种戒之五
其五:波罗提木叉威仪戒、命清净戒、根威仪戒、缘修戒。
注:缘修戒即缘修四事戒,或资具依止戒。
10.3.5.1. 波罗提木叉威仪戒
什么是波罗提木叉威仪戒?
一名比丘受持波罗提木叉威仪戒,受到该戒的护持,无论在住、行、行处方面都获得具足,畏惧于细微的罪行,正在接受一切可以学习的可学戒。这时候,该比丘就称为师法比丘。师法比丘同样受持凡夫善戒。
波罗提木叉威仪戒还包括了有学戒、无学戒和不动法戒。
所谓的波罗提木叉就是戒之起、初、行、护、威仪、脱、无缚等,是一切法,因此也称为:正受善法。
波罗提木叉的本义,就是不逾越(护持)身、口业,这就是波罗提木叉的威仪所在。
受护持(覆),就是持波罗提木叉威仪戒的成就。
住,就是摄护于四威仪,众行已具足。
此外,波罗提木叉还包括了非行与行。
10.3.5.1.1. 非行
什么是非行?
一名比丘,如果以杖竹施刑于他人,或招待他人共享美味的食物、或招待他人共同沐香汤浴、或喜欢批评他人的美或丑、或调戏妇女、或夸耀自己的成就、或随意远行,到处去找朋友,象这样的行为,违悖了佛所制订的净戒,这就是所谓的邪命自活,也就是非行。
于此,非行又可分为:1.身非行、2.口非行。
10.3.5.1.1.1. 身非行
什么是身非行?
一名充满轻慢心的比丘,居住于僧团中,以为自己很了不起,看不起僧团中的大德,我行我素,目中无人,抢坐上位,坐时不端庄,拍肩笑语。要不然就赤着脚上座,要不然就穿着皮靴。年长的大德高僧靠路边行走,他却走在路中央。行为标新立异,因此导致僧众互相轻恼。要不然就欺凌弱小,或推选人品低劣者为领导。要不然就是在浴室烧柴煮水。关闭门户时不征求他人的意见。在河边沐浴时不管有没有他人在身边。喜欢赤搏与人打架。到他人家里作客,不守秩序,行坐粗鲁。或在没有人看到的地方调戏妇女。或让女孩子摩触他的光头。以上这些过失,就是所谓的身非行。
10.3.5.1.1.2. 口非行
什么是口非行?
一名比丘,对前辈大德没有恭敬心,没有征求他们的意见就擅自说法或说戒(波罗提木叉戒)。讲话时指手划脚。到他人家里,只顾问女人的名字。或问有什么食物,可以孝敬他,他很想进食。这些因口而犯的过失,就称为口非行。一切错误的行为,就称为非行。
10.3.5.1.2. 行
什么是行?
一切与非行相反的,就是行。
此外,一名比丘如果有有恭敬及惭愧心,所成就的威仪无所欠缺,善于摄护诸根,又能节饮食,于初夜、后夜不睡眠,精进习禅,成就智慧。少欲知足,不狎世务,起勇猛心,受到同学们所敬重。这就是所谓的行。
10.3.5.1.3. 行处
什么是行处?
行处分为二类:非行处与行处。
10.3.5.1.3.1. 非行处
什么是非行处?
一名比丘,如果逛妓院,或流连于寡妇、女性、男妓、比丘尼的住所,或上酒肆,或经常亲近国王及诸大臣,或亲近外道及一些不如法的伴侣,象这样的比丘,对佛法全无信乐心,对四众也没有一点饶益,甚至令人讨厌,这就是所谓的:非行处。佛陀说:“比丘行非梵行处。”就是指这一点。
10.3.5.1.3.1.1. 非梵行处
什么是行非梵行处?
从纵欲于女色这点,就很清楚的知道什么是行非梵行处了。
10.3.5.1.3.2. 三种行处
此外,还有三种行处:1.依行处、2.守护行处、3.系缚行处。
10.3.5.1.3.2.1. 依行处
什么是依行处?
亲近善知识,依善知识所行为榜样,获得成就,建立十种功德:1.未闻得闻,2.已闻令其增广,3.闻已令其增广,4.断除疑悔,5.正见,6.清白,7.能随法学,8.深信勇猛,9.以戒闻施慧,10.念念增长。这就是所谓的依行处。
10.3.5.1.3.2.2. 守护行处
什么是守护行处?
一名比丘,如果有必要到他人家里,或行走于村子里,目光所及,不超过前面十尺。威容整肃,才能获得他人的敬仰。不看象马车乘及男女游人,不偷窥他人屋里的情况,行走于路上乃至横街窄巷,都不可以东张西望,这就是所谓的守护行处。
10.3.5.1.3.2.3. 系缚行处
什么是系缚行处?
佛陀说:“一名比丘,还无法放下自己的家人和住所,这就是所谓的系缚行处。”能够让你以正行,获得成就的行处,就称为具足行处。
10.3.5.1.4. 畏细罪
什么是畏细罪?
一名比丘已所学已圆满,连最微细之罪,都不愿触犯,这就是所谓的畏细罪。
10.3.5.1.4.1. 微过见畏
此外,如果是因为不善心的生起,即使微细过、微细罪,也应该远远的避开,避免微过心的生起;远远的避开一切见的过患,就称为畏见出离。这也就是所谓的:微过见畏。
10.3.5.1.5. 可学戒
正在接受一切可以学习的可学戒,这可学戒指的是什么?
正在接受一切可以学习的可学戒,所指的就是逐步的学习七聚威仪,也就是所谓的波罗提木叉威仪戒。
注:七聚是七种戒律:
1、波罗夷戒(parajika-sila)。亦称弃戒。是逐出佛门、断头、不可恕罪。
2、僧伽提尸沙戒(sanghadisesa-sila)。亦称残戒。残身,忏悔尚可宽恕。
3、偷兰遮戒(thullaccaya-sila)。亦称大障善道戒。大罪、重罪。前二罪未遂,或独立产生。
4、波逸提戒(pacittiya-sila)。亦称舍堕戒。蓄不该蓄,遗不该遗。先将不该蓄之物,舍于僧团,再行忏悔。
5、婆提舍尼戒(patidesaniya-sila)。亦称向彼悔戒,比丘戒中有四条,触犯后可向一人当面忏悔。
6、恶作戒。指身业,是行为上的小过失。
7、恶说戒。指语业,是言语上的小过失。
10.3.5.2. 命清净戒
什么是命清净戒?
命清净戒,就是不犯邪命。
10.3.5.2.1. 邪命
什么是邪命?
邪命就是懈怠、谄曲、示相以嗔骂、示相以施望施。
10.3.5.2.1.1. 懈怠
什么是懈怠?
懈怠共有三种:
一、用计谋牟取所欲得之物(缘计懈怠)。
二、以虚假的威仪,向他人强索四种供养(威仪懈怠)。
三、颠倒是非,炫耀自己(谄曲懈怠)。
注:四种供养,就是四事:衣服、饮食、卧具、汤药。
10.3.5.2.1.1.1. 缘计懈怠
一名比丘,如果心中怀有邪恶的贪念,贪图财物利养及华丽的衣物,在追求这些物欲的过程,肯定态度粗俗恶劣。如果没有这些贪念,他肯定会更得到他人的愍惜。以谋略而得四事,就是所谓的:缘计懈怠。
10.3.5.2.1.1.2. 威仪懈怠
一名比丘,如果心中怀有邪恶的贪念,贪图财物利养,以虚假的威仪,向人宣称他要进入禅定,要为他人诵读经典,骗取群众供养。这就是所谓的:威仪懈怠。
10.3.5.2.1.1.3. 谄曲懈怠
一名比丘,如果心中怀有邪恶的贪念,以谄曲的言辞,向人宣称,他已得圣法,已安住于清净寂静,已得入深邃的禅定,向人展示各种过人之处,为了获得自己的利益而大事为自己宣传。这些行为,就是所谓的:谄曲懈怠。
为了供养活命而吹嘘自己
10.3.5.2.1.2. 谄曲
为了满足自己的贪念,不惜对虚假的方面,以美丽的言辞加以称赞,歪曲事实、颠倒是非,为了获得自己的利益而谄媚他人。这就是所谓的:谄曲。
为了供养活命而吹嘘别人
10.3.5.2.1.3. 示相
什么是示相?
为了个人的利益而说法,他出于私心,所说的法不能普及于大众,这就是所谓的:示相。
10.3.5.2.1.4. 嗔骂示相
什么是嗔骂示相?
大声喝骂,令人对他产生畏惧;或凭空捏造是非,毁谤他人;或以暴力挟持他人,这些就是所谓的:嗔骂示相。
10.3.5.2.1.5. 以施望施
什么是以施望施?
少许的施与,要求巨大的回报,这就是以施望施。
10.3.5.2.2. 小结(命清净戒)
行于以上诸恶的人,就称为邪命。
此外,以杖竹施刑于他人,或招待他人共享美味的食物,或招待他人共同沐香汤浴,或占卜解梦、观察星相,或以解禽兽语推断吉凶,或满口脏话,或从事外道之焚花火祭,或从事商业买卖,或从军打仗,这些都称为邪命。
如果不触犯一切导致邪命的恶行,就称为命清净戒。
10.3.5.3. 守护根威仪戒
什么是守护根威仪戒?
于见、闻、觉、知,于色、声、香、味、触、法等烦恼染着,受持不犯,这就是所谓的守护根威仪戒。
守护根威仪戒,以九种行圆满成就:1.以恶为相断诸根、2.彼对治不作意、3.如救头燃终不暂舍、4.如见难陀以威仪、5.伏恶心、6.于戒相心自在、7.于定相心自在、8.于不守护根人远离。9.于守护根人和合。
10.3.5.4. 缘修(四事)戒
什么是缘修(四事)戒?
10.3.5.4.1. 八种乞食行
于已观修行乞食上,共有八种行法,:1.不为凶险,不为自高。2.不为装束,不为庄严。3.为此身住,为自调护。4.为除饥渴。5.为摄受梵行。6.常自思惟,饮食为除先病不起新疾。7.当以少自安。8.无过安住。
10.3.5.4.1.1. 八种乞食行之一
什么是不为凶险,不为自高?
一名比丘,经常这么思维:如果我修行乞食,是为了贪食、勇健、凶险、戏暴、争竞、驰走,那就是凶险行。如果我以高慢、自举、不知厌足的态度乞食,那就是自高行。这两种行为,就好象一个嗔怒的人被人打倒在地上。
10.3.5.4.1.2. 八种乞食行之二
什么是不为装束,不为庄严?
乞食时不特意的装束打扮,乞食时不以外相的庄严取悦他人。
穿着和相貌,能令人生起爱乐心,导致情欲上的不满足,也导致他的人生充满欲望,成为有欲之人。
10.3.5.4.1.3. 八种乞食行之三
什么是为此身住,为自调护?
乞食是为了肉身的安住,是为了心灵的调护。贪着于身心的安住,就好象谷类对肥料的过度需求。
10.3.5.4.1.4. 八种乞食行之四
什么是为除饥渴?
乞食只是为了解除饥渴,借助少量的食物,勤修梵行,就好象是在疮疥上涂抹药物。
10.3.5.4.1.5. 八种乞食行之五
什么是为摄受梵行?
为了修行,为了乐得圣道,需要借助于少量食物之力。修行时,观想食物犹如食子。
10.3.5.4.1.6. 八种乞食行之六
什么是常自思惟,饮食除先病不起新疾?
在进食前之前这么思维:我之所以进食,是为了治疗已存在的疾病,和防范未来的疾病。象这样的修习,就好象在服食汤药。
10.3.5.4.1.7. 八种乞食行之七
什么是以少自安?
以少量的乞食功德,自安己身。经常这么修习,就好象是病人获得医生的治疗。
0.3.5.4.1.8. 八种乞食行之八
什么是无过安住?
以少量的乞食功德,自安己身。这种修行方式,就是无过。不令自身因为没有无过智慧所困扰,就称为无过安住。
10.3.5.4.1.9. 小结(八种乞食行)
适量的饮食,能对治懈怠。于初、中、后夜也不会昏睡,成就安隐的禅定。
一名比丘,应该于这八种乞食行法中,观想于修行、观想于乞食,并持之以恒的如实修习。
10.3.5.4.2. 四种乞食观
此外,这八种与乞食有关的行法,可以简化为四种观法。就是:可断观、事观、以少自安观、以少功德观。
10.3.5.4.2.1. 四种乞食观之一
什么是可断观?
不为凶险行乞食,不为自高行乞食,不为身装束行乞食,不为首脸庄严行乞食,这就是所谓的可断观。
10.3.5.4.2.2. 四种乞食观之二
什么是事观?
乞食是为了肉身的安住,是为了心灵的调护,是为了解除饥渴,是为了摄受梵行。这就是所谓的事观。
10.3.5.4.2.3. 四种乞食观之三
什么是以少自安观?
进食是为了治疗已存在的疾病,和防范未来的疾病。这就是所谓的以少自安观。
10.3.5.4.2.4. 四种乞食观之四
什么是以少功德观?
我以少量的乞食功德自安,无过成就安乐住。这就是所谓的少功德观。
本帖最后由 捧雪填井 于
10:50 编辑
10.3.5.4.3. 三种乞食观
此外,这四种观法,又可简化为三种观法:断二边观、中观、具足观。
注:此三观一体,断二边得中观修行具足。
以断二边观断除欲乐、执着,这就是所谓的乞食是为了解除饥渴、治疗已存在的疾病,和防范未来的疾病。以断二边观,断除系缚于身体的疲惫。其余的中观和具足观都
应当修习。
现起观想于衣服:衣服只是为了抵御风寒,避免和蚊虻蚁蚤的直接接触,为了不生起羞耻心,为了遮掩肉体的丑态。这就是具足观的修行。
观想于服药或疾病,也是同样的方法。
什么时候,最适当观想于进食与服药?
在进食前最适当。
至于衣服及卧具等,在最初得到时最适当。
此外,任何一种东西,都是观想的好题材,在任何日子,任何时候都应当这么进行观想:我之所以能生存,都是因为有了这些物质。
10.3.5.4.4. 戒受用
10.3.5.4.4.1. 四种受用
先师向我陈述了四种受用:1.盗受用、2.负债受用、3.家财受用、4.主受用。
10.3.5.4.4.1.1. 盗受用
什么是盗受用?
犯偷盗戒的人,获得受用。
10.3.5.4.4.1.2. 负债受用
什么是负债受用?
那些无惭、无愧,过着不正当生活(邪命)的人,获得受用。
10.3.5.4.4.1.3. 家财受用
什么是家财受用?
肯努力(精进)的人,获得受用。
10.3.5.4.4.1.4. 主受用
什么是主受用?
洁身自爱的圣人所获得的受用。
10.3.5.4.4.2. 二种受用
此外,还有两种受用,就是:1.秽污受用、2.清白受用。
10.3.5.4.4.2.1. 污秽受用
什么是秽污受用?
有些修行者,虽然有惭愧心,但是不能起观,所获得的受用不具足。这就是所谓的污秽受用。
10.3.5.4.4.2.2. 清白受用
什么是清白受用?
修行者拥有惭愧心,能起观,知道自我节制,有厌恶想,这就是所谓的清白受用。
10.3.5.4.5. 小结(缘修戒)
因为受用清白,加上恒常修习禅定,对所缘修的四事了了分明,这就是所谓的缘修四事戒。
10.3.5.5. 小结(四种戒)
于四种戒,可获得下列成就:
一、修行律威仪戒,能获得深信上的成就。
二、修行命清净戒,能获得深精进上的成就。
三、修行根威仪戒,能获得深信上的成就。
四、缘修四事戒,能获得深智慧上的成就。
于此,命清净戒是附属于律威仪戒。
为什么呢?
要断灭一切事,并非命所能作,而是持戒清净心安所能作。
身口业威仪,这二种戒,是附属于根威仪。
为什么呢?
以善守护心,以善守护身、口业。因此,修行四事,就是根威仪戒。
为什么修行四事戒,是根威仪戒呢?
已经知道集相(苦因)的依止处,对正念、正定生起厌离心,
正如世尊所说:“一名比丘只要还能吃饭,就应该知道他自己五欲具足。”
在这里,律威仪戒和命清净戒是戒阴(蕴)所摄,根威仪戒是定阴(蕴)所摄,修行四事戒是慧阴(蕴)所摄。
11. 戒清净
怎样才能令到所受的戒成清净?
一名比丘在接受禅法之初,于七聚威仪中观想于自身。如果一旦触犯波罗夷戒,就要被逐出僧团,戒行无法具足。如果能受持具足戒,就是获得胜法。这是先师所说的。
如果触犯僧伽提尸沙戒,可以当众忏悔。触犯其余的戒,只须要向一人当面忏悔。如果是犯生活不检点(邪命)戒,要针对所犯的戒,进行忏悔。忏悔后,就不能够再重犯。同时要表态,今后所有触犯根威仪戒及修行四事戒的事都不能做。这就是受持净戒。
受持净戒,能获得未来的胜上威仪。
任何人都应该这么观想于清净戒,观想于现在所作的身、口业,或即将造作的身、口业。日夜不停的观想,以善行灭除恶行,安住于清净戒。这么做,就能令所受的戒成清净。
11.1. 戒清净相
什么是戒清净相?
与戒相应的一切烦恼,以不怠惰、不退转、不懊悔,得入禅定,圆满成就,这就是所谓的戒清净相。
12. 戒清净住
令戒清净住的因缘有多少种?
戒清净住共有二种:一、称量犯戒过患、二、称量持戒功德。
12.1. 称量犯戒过患
什么是称量犯戒过患?
一个人若犯戒,造成非功德成住于一切恶处。不敢面对四众,心怀疑机,刁难有智慧的人。放弃或逃避净戒的人,不可以教他修禅。犯戒的人受天人的鄙视、受众人的憎厌。
犯戒的人应该反省于自己所犯的戒。见到他人在赞叹持戒的功德时,才后悔不深信于净戒。不持戒的人,于四众中每每要起忿诤。于亲友中多遭人嫌怨。背着持戒的人与恶人结成朋党。象这样的人,是不可能获得殊胜的定法。一个人若犯戒,无论他如何掩饰,都无法遮盖他丑陋的一面,就好象是身上淋满屎尿的人,到处受人憎恶。一名模范的持戒者,就不一样。虽然现在身陷瘀泥,他明白不受污染的莲花将来必定盛开。对众生无所饶益时,心中常生起忧悴。一犯戒就马上忏悔。心不安隐时即将烦恼贼锁于狱中。不乐圣法的旃陀罗无欲王,虽然拥有听闻智慧,也乐于建立功德,但不受人们所尊敬,好象燃烧的牛粪一样,他的功绩被人忽略了。一个人活跃于不如法之处,死时必定神志昏忘,所行的禅定,也必然是恶道。以上所列举的种种犯戒过患,都是可以称量的,这就是所谓的称量犯戒过患。
12.2. 称量持戒功德
什么是称量持戒功德?
如果将犯戒过患,做大转变,以善取代恶,以持戒取代犯戒,所成就的就是戒功德。戒功德同样可以称量,这就是所谓的称量持戒功德。
在称量犯戒者时,发现他们心意沮丧委屈,情志退散。
在称量持戒者时,发现他们行深精进,信敬心倍增,成为精进人,成为信敬人。
护持净戒的人,就好象蚂蚁守护它们的卵,犁牛守护自己的尾巴,父母守护他们的独生子,单眼的人守护唯一的眼睛,巫师守护自己的身体,穷人守护他那微薄的财产,船夫守护他赖以维生的船只。
在所有的一切守护中,我所修持的净戒,是更应该加以守护。
在守护净戒的过程中,心也同样的被净戒所守护,安住于禅定。心安住后,净戒也同样的受到守护,这就是所谓的称量持戒功德。
1. 受持头陀
一名持守净戒的坐禅人,一心想要成就殊胜的善功德,又想成就头陀功德,要怎么修行才能受持头陀功德?
坐禅人的个性不一样,修行的目的也不一样,有些人是为了减少欲望,有些人是为了知足长乐,有些人是为了无疑惑、灭爱欲等,有些人是为了获得勇猛精进的增长,有些人自给自足不受外施,有些人为了令心安住,有些人为了断灭一切执着,以善护戒。头陀行具足一切定法,能获得最初的圣种子,是最殊胜的功德观。
什么是头陀法?
头陀法一共有十三支:
依身相应二支:1.粪扫衣支、2.三衣支。
依食相应五支:3.行乞食支、4.次第乞食支、5.一坐食支、6.食节量食支、7.时后不食支。
依坐卧相应五支:8.无事处坐支、9.树下坐支、10.露地坐支、11.冢间坐支、12.遇得处坐支。
依勇猛相应一法:13.常坐不卧支。
注:粪扫衣为pamsukula 的音译,意思就是尘堆衣。粪帚衣是惯性错误。
2.1. 略说十三头陀支
修头陀行为什么要着粪扫衣?
只要能真心的受持粪扫衣,就是真性,其他的还有什么做不到呢。
为什么要受持粪扫衣支?
切断一切居士的布施。
为什么要受持三衣支?
切断穿长衣的欲望。
为什么要受持行乞食支?
切断接受他人请食。
为什么要受持次第乞食支?
切断超越乞食。
为什么要受持一坐食支?
一坐后不再坐。
为什么要受持食节量食支?
切断贪欲。
为什么要受持时后不食支?
切断后望之食。
为什么要受持无事处坐支?
为了安住于聚落。
为什么要受持树下坐支?
切断居住屋舍之心。
为什么要受持露地坐支?
切断坐众有盖处之心。
为什么要受持冢间坐支?
切断坐于其余胜处之心。
为什么要受持遇得处坐法?
切断一切贪乐之处。
为什么要受持常坐不卧支?
远离寝寐。
3. 释十三头陀支
3.1. 受粪扫衣支
为什么要受持粪扫衣支?
如果与居士们同样衣着,见到居士们的衣着时,就会生起求乞等过患。
当了解接受衲衣有接受衲衣的功德时;如不接受,反而断了居士们布施的功德;居士们所供养的衲衣,是可以接受的。
注:粪扫衣与衲衣,广义上没有差别,侠义上衲衣指百补衣或百家布衣。
3.1.1. 受衲衣功德
什么是接受衲衣的功德?
接受居士们所供养的衲衣,于修行并无缺陷。因为不是心中的贪念或染着于所想要拥有的,丢失了也不会忧虑,再说也不会有盗贼看得上。
知足于所拥有的衣着,不再奔走经营。毫无疑问,这是善人所修行的善业。接受衲衣与殊胜的善行相应,现起法乐住,令人羡慕,
能够获得正受。这些都是接受衲衣的功德,接受纳衣是佛陀特许的。
3.1.2. 衲衣品类
衲衣共有多少种?
衲衣共有二种:1.无主守护、2.世人所丢弃。
被弃置的冢间布、市肆布、路边布、垃圾布,都属于无主守护的布料,经过漂洗浣染后裁制成衣,得而受持。
裁剪后所剩余的布料,端破布、缘破布、牛、蚁、鼠啮布、烧残布,裹尸布或外道的衣服,这些都属于世人所丢弃的布料。
3.1.3. 受法、失法
什么是受持粪扫衣法?
一名比丘,不接受居士所布施的衣物,就是受持粪扫衣法。
什么是失粪扫衣法?
一名比丘,如果接受居士所布施的衣物,就是失粪扫衣法。
3.2. 受三衣支
为什么要受持三衣支?
一旦拥有长衣,就必须清洗照顾,因此生起执着。当了解受持长衣的过患,又见到受持三衣的功德时,该比丘应该这么思维:从今日起,我弃舍长衣,受持三衣。
3.2.1. 受三衣功德
什么是受持三衣功德?
没有积蓄的牵绊,可以做长期的游学,也不会有经营。造作之心,这是善人所行。节约自身的人,知足长乐,有如鸟儿翱翔于空中,无所顾恋。毫无疑问,这就是善人所应该学习的善法。
3.2.2. 释三衣
什么是三衣?
僧伽梨(双衣)、郁多罗僧(上衣)、安陀会(下衣)。就是所谓
3.2.3. 受法、失法
什么是受持三衣支?
比丘不蓄三衣之外的一切衣着,就是受持三衣支。
什么是失三衣支?
接受三衣以外的衣着,就称为失三衣支。
3.3. 受行乞食支
为什么要受持行乞食支?
如果接受他人请食,会妨碍自己的净业。不为了取悦他人,也不与不如法的比丘共坐一处。当清楚的明了接受他人请食的过患,又看见乞食的功德时,该比丘应该这么思维:从今日起,我不再接受他人请食,受持行乞食支。
3.3.1. 受乞食支功德
什么是受持行乞食支的功德?
依自己心里所愿,行止自由,不希冀他人供养膳食,消除懈怠,断灭骄慢,不贪滋味,饶益众生,常于四方,心无恚碍。毫无疑问,这是善人所修行的善业。
3.3.2. 请食
请食共有多少种?
请食共有三种:1.似请(明施暗请)。2.就请(有心相请)。3.遇请(巧遇而请)。
3.3.3. 受法、失法
怎么受持乞行食支?
断除三请,就是受持行乞食支。
什么叫失乞食支?
接受三请,就是断行乞食支。
3.4. 受次第乞食支
什么是受持次第乞食支?
一名比丘依次第于聚落沿街挨户乞食,如果获得美味的食物,下次就不能再回到该家乞食,如果重返,就是受持常食。如果怀疑所获得的食物是有人蓄意相请,要尽量的避开那一家人。当清楚的了解非次第乞食的过患,见到次第乞食的功德时,该比丘应该这么思维:从今日起我舍弃非次第乞食,受持次第乞食支。
3.4.1. 受次第乞食功德
什么是受持次第乞食支的功德?
以平等心,饶益一切众生。弃除憎、嫉等恶行。断灭游狎的过患。不召唤或驱使他人。少说话、不急促行走、远离一般百姓家。就好象是十五的月亮,因为不常出现,才会受到人们的瞻仰。这毫无疑问是善人所行的善业。
3.4.2. 释次第乞食
什么是次第乞食?
一名比丘到聚落乞食,从最后一户开始,一家一家的乞食,这就叫做次第乞食。
3.4.3. 受法、失法
怎么受持次第乞食?
严格遵守次第乞食,就是受持次第乞食支。
什么是失次第乞食?
不依次第,跨越邻比,就是失次第乞食支。
3.5. 受一坐食支
什么是受持一坐食支?
与二坐或以上,多次进食多次洗钵相违的,就称为一坐食。当清楚的明白非一坐食的过患,又看见一坐食的功德时,该比丘这么思维:从今日起我舍弃非一坐食,受持一坐食支。
3.5.1. 一坐食功德
什么是受持一坐食支的功德?
不贪多、不嫌少,无欲、无诤,断除一切烦恼病,不妨碍起居,自己获得安乐。这毫无疑问是善人所行的善法。
3.5.2. 受法
怎么受持一坐食支?
舍除三边:坐边、水边和食边,就是受持一坐食法。
3.5.2.1. 坐边
什么是坐边?
吃饱后还不离座,就是坐边。
3.5.2.2. 水边
什么是水边?
吃饱后不以水洗钵,还想再食,就是水边。
3.5.2.3. 食边
什么是食边?
在进食的时候,生起最后想,或狼吞虎咽,就是食边。
3.5.3. 失法
什么是失一坐食支?
若有二坐,就是失一坐食法。
水及生病时的药食,是佛陀所准许,不算失一坐食支。
3.6. 受食节量食支
什么是受持食节量食支?
如果饮食无节制,体重增加,睡意浓重,对食物生起贪乐心,永不满足。当清楚的明了非节量食的过患,又见到节量食的功德时,该比丘应该这么思维:我断灭于食物上的贪恣,受持食节量食支。
3.6.1. 食节量食功德
什么是受持食节量食支的功德?
不放纵口腹之欲,依量进食。食不节量不但会造成对食物的憎恶,也会造成身体羸弱。当了解放纵口腹之欲所造成的过患时,就不应该再放纵了,断灭对食物贪婪的病态思想,同时也断灭一切懈怠。毫无疑问,这是善人所修行的善业。
3.6.2. 受法、失法
怎么受持食节量食支?
在进食时,应该好好的思量,需要多少的食物,适度的进食,
不挑剔、不过量,这就是受持食节量食支。
什么是失食节量食支?
与受持食节量相反的,就是所谓的失食节量食支。
3.7. 受时后不食支
什么是受持时后不食支?
切断一切对食物的妄想,远离长食(全天进食)。当清楚的了解长食的过患,又见到时后不食的功德时,该比丘应该这么思维:从今日起,我断于长食,受持时后不食支。
3.7.1. 时后不食功德
什么是受持时后不食支的功德?
断灭对食物的贪乐,以节制保护自身,远离世俗的饮食习惯,熄灭对食物营求之心。饥饿时不能向人透露,不随心所欲进食。毫无疑问,这是善人所修行的善业。
3.7.2.时后食
什么是时后食?怎么受持时后不食支?什么是失时后不食支?
时后食有二种:1.不节边。2.受持边。
3.7.2.1. 不节边
什么是不节边?
不节边,就是指受持长食。可向个别人士忏悔,永不再犯。
3.7.2.2. 受持边
什么是受持边?
受持边,指虽在时内,一食(二十一揣)后又取一揣食。
3.7.3. 受法、失法
什么是受时后不食支?什么是失时后不食支?
不受持长食,就是受时后不食支;受持长食,就是断时后不食支,也就是所谓的失时后不食支。
3.8. 受无事处坐支(受阿兰若支)
什么是受持无事处坐支?
城市中喧闹复杂,识触五尘,心生染乐。又见人潮往来,去来纷动,不适合于修行。当清楚的了解此有事处之过患,又看见无事处坐支的功德,该比丘应该这么思维:我从今日起,断于城中住,受持无事处坐支。
3.8.1. 无事处坐功德
什么是受持无事处坐支的功德?
远离城市的喧闹、减低五尘的识触及染乐、避开往来纷动的人群、得见十种语功德。最殊胜、最可爱、天人欢喜。不乐狎俗、乐得寂寂、乐少声、从心坐禅。毫无疑问,这是善人所修行的善业。
3.8.2. 最后无事处(俱舍,kosa)
什么是最后无事处?怎么受持无事处坐支?什么是失无事处坐支?
远离城市,居住于郊外,但是不能过于偏远。在城门口的柱界,由不相关的人士(中人),以标准四肘弓五百箭之遥,内为最后无事
处,外为偏远处。
3.8.3. 受法、失法
什么是受持无事处坐支?
不居住于城市,就是受持无事处坐支。
什么是失无事处坐支?
居住于城市,就是失无事处坐支。
注:原文作国中,根据阿含经改为城市。汉译舍卫国,实际上是拘萨罗的首都(城市),是舍卫城之误。
3.9. 受树下坐支
什么是受持树下坐支?
舍弃有顶盖之处,修不积蓄行,对治贪爱求索。当清楚了解非树下坐过患,见到树下坐功德时,该比丘这么思维:我从今日起,舍弃有盖之处,受持树下坐法。
3.9.1. 树下坐功德
什么是受持树下坐支的功德?
要真正乐于树下坐,才可持受树下坐支。断却一切世俗的交往,远离一切经营造作。与天人一样栖止于树下。切断一切因住处所生起的嫉妒远离爱着。毫无疑问,这是善人所修行的善业。
什么树可以栖止?什么树不可以栖止?
在正午时分,树影所覆盖的范围内,或无风时树叶所飘落的范围内,可以栖止。空心、腐烂的危树,或已经有鬼神居住的树,不适合栖止。
3.9.3. 受法、失法
怎么受持树下坐支?
栖止于一切无顶盖之处,就是受持树下坐法。
什么是失树下坐支?
栖止于有顶盖之处,就是失树下坐法。
3.10. 受露地坐支
什么是受持露地坐支?
因为不乐于有遮盖的地方,藏蓄东西的地方乃至树下。当清楚的明了这些地方的过患,又能见到栖止于露地的功德,该比丘应该这么思维:我从今日起,不再栖止于这些令我不乐的地方,受持露地坐支。
3.10.1. 露地坐功德
什么是受持露地坐支的功德?
不栖止于不乐之处,断除懈怠睡眠。就好象灵鹿随意奔走,无所追羡。毫无疑问,这是善人所行的善业。
3.10.2. 受法、失法
怎么受持露地坐支?什么是失露地坐支?
不栖止于有遮盖之处乃至树下,就是受持露地坐支。
栖止于有遮盖之处或树下,就是失露地坐支。
3.11. 受冢间坐支
什么是受持冢间坐支?
栖止于冢间,能抑制放逸心及畏惧心的生起。当清楚的明了其他一切栖止处的过患,又看见冢间坐的功德时,该比丘应该这么思维:从今日起,我不再栖止于其他一切处所,受持冢间坐支。
3.11.1. 冢间坐功德
什么是受持冢间坐功德?
获得对死亡的正念,获得不净相,获得非人的尊重,不放逸、压服欲念然着,生起厌离心,对可怕的东西不再畏惧,得入身空寂观,断灭一切常想。毫无疑问,这是善人所修行的善业。
3.11.2. 可住、可行
怎么栖止于冢间?
当准备栖止于冢间时,应当先观察,该处是否经常有人出没,经常有人哭泣或经常有祭祀的烟火。如果没有这一切问题,又够僻静,便是理想的栖止处。一名比丘栖止于冢间,不能把冢间当作住房,安置床座等。不要坐在有风的地方,或逆风而坐。睡觉时不要太熟睡。不要吃腐鱼、乳酪、肴肉及麻瓣等麻醉品。不要住在冢间的小屋,如果小屋已被弃置,可以将一些必需品及衣物带到冢间自用。不乞食不置钵器。栖止于冢间,一切都要抛开。当明相现起的时候,收拾好自己的衣服用具,回到自己所属的僧伽蓝。
3.11.3. 受法、失法
怎么受持冢间坐支?什么是失冢间坐支?
除冢间外,不栖止于其他一切住处,就是受持冢间坐支。
栖止于其他住处,就是失冢间坐支。
3.12. 受遇得处坐支
什么是受持遇得处坐支?
不乐于他人充满贪念的住处,又不想令他人恼怒而自行避开。当清楚的明了贪住处的过患,又见到遇得处坐法的功德时,该比丘应该这么思维:从今日起,我不再栖止于贪住处,受持遇得处坐法。
本帖最后由 捧雪填井 于
10:57 编辑
3.12.1. 遇得处功德
什么是受持遇得处坐支的功德?
寻觅自己所满意的栖止处,必然对寂静生起贪念。随遇而安,能够断除多种乐受,更能受到他人的敬重。于遇得处,能安住于慈悲,钦摄一心。毫无疑问,这是善人所修行的善业。
3.12.2. 受法、失法
怎么受持遇得处坐支?什么是失遇得处坐支?
断除一切贪住处,就是受持遇得处坐支。
如果栖止于乐处,就是失遇得处坐支。
3.13. 受常坐不卧支
什么是受持常坐不卧支?
于任何住处,都免不了睡眠懈怠或昏卧。当清楚的了解睡眠懈怠机昏卧的过患,又见到常坐不卧法的功德时,该比丘应该这么思维:从今日起,我断除睡眠懈怠及昏卧,受持常坐不卧支,不卧于一切住所。
3.13.1. 常坐不卧功德
什么是受持常坐不卧支的功德?
断灭懈怠的产生处,弃除肉身的疾病,远离染触之乐,断于昏睡,得修殊胜禅定。毫无疑问,这是善人所修行的善业。
3.13.2. 受法、失法
怎么受持常坐不卧支,什么是失常坐不卧支?
断除昏睡,就是受持常坐不卧支。
一入昏睡,就是失常坐不卧支。
4.1. 粪扫衣方便
什么是离粪扫衣支?
接受居士们所布施的刍麻、古贝、骄奢耶、钦婆罗等名贵衣料,就是离粪扫衣支。如果是因为方便而接受,不算是失粪扫衣支。
4.2. 三衣方便
什么是离三衣法?
接受长衣超过十日,或将月望衣等功德衣,当作护卧具布、覆疮布、手巾、两浴衣,这便是受施不净,是离三衣法。如果为了方便而接受,不算是失三衣支。
4.3. 行乞食方便
什么是行乞食方便?
僧次食、常赐食、行筹食、十五日食、布萨食、众食、寺食,可以接受,对受持乞食法没有影响。如果见到上述诸食过患,应该离舍。
注:布萨指初一、即斋日,在家弟子持八戒,出家弟子持身、口、意三斋,即全日不得说话、动念。十五日,即戒日或颂戒日。
4.4. 次第乞食方便
什么是次第乞食方便?
见到象马等兽,在门口互斗,应该避开,到下一家去。见到旃陀罗(贱民)、覆钵学家(外道)、和尚、奢黎、客行比丘等,在人家门口,可以跨越这一家到下一家去。这么做只是为了方便,对受持次第乞食支没有影响。
4.5. 一坐食方便
什么是一坐食方便?
正当进食时,遇到象、马、牛、蛇等兽,或下雨,或有和尚、奢黎、客行比丘经过,可以暂时停下问讯,过后再食。这么做对受持一坐食法没有影响。如果受持食节量食支或时后不食支,就没有这种方便。
4.6. 无事处坐方便
什么是无事处方便?
如果是为了受戒、忏罪、问法、布萨、自恣(夏安居)、自己生病、夏安居探病、问经疑处等事,可以因为方便而暂居聚落,这么做与受持无事处支没有影响。
4.7. 树下坐方便
什么是树下坐方便?
下雨或雨季时,可以移居室内。只要心中明白,就不失受持树下坐支。受持露地坐支、冢间坐支遇得处坐支,也同样有这种方便。受持常坐不卧支就没有这种方便。但是受持常坐不卧者,在生病时,须要以药物灌鼻时,可以暂时躺下,这么做不失受持常坐不卧支。
注:灌鼻,亦可作伤风、感冒、流鼻涕、鼻塞解。
5. 八头陀支
以上所述十三头陀支,可以简化为八支,就是毗昙中所说的八头陀支。
时后不食支,包括了食节量食支和一坐食支。
无事处坐支,包括了树下坐支、露地坐支、冢间坐支与遇得处
5.1. 五坐一支
为什么树下、冢间、露地、遇得处坐支,要以无事处坐支为代表?
如果营造房舍,就会起乐心于所经营及造作的一切,接着就会积聚财物,爱着于所营造的住处。但是这并不是真正的乐。有了这样的想法后,于树下、冢间、露地、遇得处净住。因此无事处是代表。
6. 三头陀支
八头陀支,又可简化为三法:1.无事处坐支。2.粪扫衣支。3.行乞食支。
这三种清净头陀支一样可以成就圆满。
佛陀对难陀尊者说:“什么时候才能看到你成就于无事处,受粪扫衣、不时食,趣养身命、无见所欲。”
1.什么是头陀分?2.头陀分共有多少种?3.什么是三行人修头陀行?4.有多少种头陀支与时节有关?5.头陀说头陀是怎么一回
7.1. 十三头陀
头陀分共分十三头陀支。是佛所说,是佛所制定。
头陀支并没有善、不善、无记之分。
为什么呢?
善或不善的人都与恶欲共同存在,不除恶欲则共起非法,贪乐利养,因此都是不善。
7.2. 二头陀
头陀分共有多少种?
分两大类:不贪和不痴。
佛陀说:“如果一名受持粪扫衣支的比丘,依于少欲、知足、乐静、无疑、而获得解脱,就是所谓的受持粪扫衣支。”
其余十二种头陀法也是一样,建立在不贪、不痴上。
以不贪,受持十三头陀支,能灭除贪欲。
以不痴,受持十三头陀支,能灭除无明。
此外,不贪、不痴是佛陀特别赞叹的。
不贪能生起厌患心,和无疑一样,能灭除欲染、欺诳。
不痴能灭除对身体造成的伤害和欺诳。
因此,二头陀分,就是不贪和不痴。
7.3. 三行人修头陀
什么是三行人修头陀行?
只有贪、痴行人能修头陀行。嗔恚行人不能修头陀行。
7.3.1. 贪、痴行人
为什么贪、痴行人能修头陀行?
贪行人执着于至爱,成不放逸。一旦不放逸,就能伏贪。
痴行人如痴无痴,受持头陀法,成不放逸。若不放逸,就能伏痴。
因此,贪、痴人能修头陀行。
7.3.2. 嗔行人
为什么嗔行人不能修头陀行?
嗔恚人受苦后,更促进他的恶性。就好象,热症的病人,再让他服食热性的汤药,病情会更加严重。因此,嗔恚人不适合受持头陀法。
也有一种说法,认为嗔恚人可以受持无事处坐支及在树下坐支。
为什么嗔恚人能受持这二支呢?
因为于无事处及树下,没有世间的苦。
有多少种头陀支与时节有关?
有三种,就是:树下坐、露地坐和冢间坐。当夏季时分(雨季),所有佛弟子都必须夏安居,或回到佛陀处听经及汇报修行成绩。
7.5. 头陀说头陀
什么是头陀说头陀?
头陀说头陀,共有四种:1.有头陀说头陀、2.有头陀不说头陀、3.非头陀说头陀、4.非头陀不说头陀。
7.5.1. 有头陀说头陀
什么是有头陀说头陀?
就是:阿罗汉成就头陀受(依受持头陀行,成就阿罗汉)。
7.5.2. 有头陀不说头陀
什么是有头陀不说头陀?
就是:阿罗汉不成就头陀受(不依头陀行,成就阿罗汉)。
7.5.3. 非头陀说头陀
什么是非头陀说头陀?
就是:学人及凡夫成就头陀受。
7.5.4. 非头陀不说头陀
什么是非头陀不说头陀?
就是:学人、凡夫不成就头陀受。
8. 相、味、起
什么是头陀分的相、味和起?
头陀分以少欲为相,知足为味,无疑为起。
以我所着为相,无过为味,不退为起。
9. 初、中、后分
什么是头陀法的初、中、后分?
受为初分,修行为中分,欢喜是后分。
本帖最后由 捧雪填井 于
22:33 编辑
一名坐禅人,已持净戒,又受持头陀行,于善处获得殊胜的成
就,这时候,该坐禅人还有什么须要做的?
还须要做的,就是令定生起。
以下是有关定的种种问题:
1.什么是定?
2.什么是定相、定味、定起、定足处?
3.怎么受持定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4.什么是禅、解脱、定、正受?
5.什么功德令定生起?
6.障碍定法有多少种?
7.定因有多少种?
8.定起所资有多少种?
9.定的种类有多少种、怎么生起、怎么具足?
什么是定?
定就是有清净心。一向精进,具备与寂静相等的功德,正住不乱,这就是所谓的定。此外,无论烦恼风刮的多激烈,心中一点焦虑也没有。就好象殿堂里的灯火,不受殿堂外大风的影响。如毗昙所说清净道论:如果心于正住,无所攀缘,就不会有动乱,寂静而不执着,正念定根、正念于定力,这就是所谓的定。”清净道论说:善心一境性为定。又说:以等持之义为定。即对一所缘而平等的平正的保持与安置其心与心所;是故以那法的威力而使心及心所平等平正不散乱不杂乱的住于一所缘中,便是等持。
2. 相、味、起、足处
什么是定相?什么是定味?什么是定起?定足处?
心住是定相。伏怨是定味。寂静是定起。心不受染着而获得解脱,就是定足处。清净道论说:这里的定是以不散乱为(特)相,以消灭散乱为味(作用),以不散动为现起(现状),依照“乐者之心而善等持”的语句,故知乐为定的足处(近因)。伏怨,可以理解为消灭叛乱,敌对法,盖障的意思。
什么是定的受持?
所谓的受,就是心数(心所)法等方便定法。譬如手里拿着东西,令心作心数。或如钵中的油,心里有数。所谓的定,就是念与精进等行。譬如四马齐拉车。思惟等,也是定。就好象箭师,专心将箭杆调正。定就是为了除怨,就好象以药物消除病毒。
如毗昙所说:“敛摄就是定。从就是定。满就是定。”
4. 禅、解脱、定、正受
什么是禅?什么是解脱?什么是定?什么是正受?
禅,就是指初、二、三、四禅。
解脱,就是指八解脱。内有色想外观色等。
定,就是指三定。有觉有观等。
正受,就是指九次第正受。
4.1. 释禅、解脱、定、正受
禅、解脱、定、正受怎么生起?
因为我们都有思维,有思维就有禅(静虑)的存在。有禅的存在,心生喜乐等受。因为明了喜乐的过患,生起舍离烦恼障碍的解脱心。解脱心生起令一切平等。因平等而得方便。因方便引发定。因定而得自在。因此,定正受的生起,没有固定的因缘,但是定正受的生起必定要有喜乐心。从修禅得入正定而解脱的过程,就是正受。
什么功德令定生起?
令定生起的功德,共有四种:
1.现见法乐乐住。
2.以观乐事。
3.神通现证。
4.有(生有)具足。
5.1. 现见法乐乐住
什么是现见法乐乐住?
当坐禅人获得心定时,不再有烦恼(无漏),心起悦味,感受于出世之乐,执取就是所谓的现见法乐乐住。因此,世尊说:“他的身体,从静中生喜,获得清凉。令他逐渐获得圆满、具足和成就。”世尊也对比丘们说:“当我还是尼干乾(裸身苦行者)时,七日七夜,身不动摇,口不言说,默然端住,一向受乐。”这就是于圣法中,现见法乐乐住。
5.2. 以观乐事
什么是以观乐事?
当坐禅人,得心定事后,不再有诸盖的缠缚,调柔堪受,持观见阴、入界、等,自性安乐。从观(寻)中获得各种乐事,就是以观乐事。因此,世尊教诲众比丘:“应当修行如是一切,以心依如实知法。”
5.3. 神通现证
什么是神通现证?
一名已获得正定所坐禅人,依所证处现起五神通:如意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天眼通。这就是所谓的神通现证。因此,世尊说:“已得心定,随宜转变,如是一切,令得如意。”
5.4. 有(生有)具足
什么是有(生有)具足?
一名已获得正定所坐禅人,虽然还未到无学位,已经不会再退转了。由修定所获得的果报,令他往生于色界、无色界诸天。这就是所谓的有(生有)具足。如世尊所说:“只要稍为修学初禅,就能成为天眷属;其余诸禅,也同样令你往生天界。”如果说单纯的获得世间禅定已经不会再退转了,这种说法当然是错误的。世间禅定的确是可令结生到欲界天色界天等善地的福行乃至不动行,但是显然这业的成熟也是有条件的和有限的,例如必须临终入定等。但是这里显然不是这个意思。“一名已获得正定所坐禅人,虽然还未到无学位”,正定是八正道之一,与之相伴的其余七道支,正见正智等。这里说的是已经踏上八正道的道心生起的初三果圣人。
5.5. 小结(四功德)
以上所述说的,就是能令定一一生起的四种功德。
6. 障碍定法
障碍定法有多少种?
障碍定法共有八种:1.欲欲、2.嗔恚、3.懈怠、4.睡眠、5.调戏、6.疑惑、7.无明、8.无喜乐。一切恶法都是障碍定法。对比清净道论:欲染盖,嗔恚盖,昏沉睡眠盖,掉举恶作盖,疑盖,无明盖。这里的调戏就是掉举恶作的意思,指心的散漫飘忽无法集中于业处。懈怠就是昏沉,至于无喜乐,大概就是忧俱嗔恚心和忧俱疑相应心里的“忧”这种心的苦受。
定因有多少种?
定因一共有八种:1.出离、2.不嗔、3.明相、4.不乱、5.(精进)、6.一切善法、7.令心欢喜、8.能生法智。
参考资料一:
对比清净道论的(十种安止善巧):如果这样行道的人依然不得安止定,则他应该成就一种安止善巧。这便是他的方法──当以十种行相而求安止善巧:(1)令事物清净,(2)使诸根平等而行道,(3)于相善巧,(4)当策励于心之时,即策励于心,(5)当抑制于心之时,即抑制于心,(6)当喜悦于心之时,即喜悦于心,(7)当舍心之时,即舍于心,(8)远离无等持的人,(9)亲近等持的人,(10)倾心于彼(等持)。
参考资料二:(定觉支生起的十一缘)有十一法为定觉支的生起(一)清洁事物,(二)于相善巧,(三)诸根平等而行道,(四)适时抑制于心,(五)适时策励于心,(六)用信和悚惧使无兴趣之心而生喜悦,(七)对于正行而不干涉,(八)远离于无定之人,(九)亲近有定的人,(十)观察禅与解脱,(十一)专注于定觉支。
8. 定起所资
定起所资有多少种?
定起所资共有七种:1.戒众具、2.知足、3.覆蔽根门、4.节量饮食、5.初中后夜而不睡眠、6.常念智慧、7.住处静寂。
9.1. 二种定
9.1.1. 二种定之一
其一:世间定、出世间定。
修习圣道所获得的圣果,就是出世间定。其余的都是世间定。世间定为:有漏、有结、有缚,是流、是轭、是盖、是戒盗(戒禁取见)、是见盗(见取见)、是取、是烦恼。与这一切相违的就是出世间定。清净道论说世间、出世间两种定。三界内的善心一境性为“世间定”。与圣道相应的一境性为“出世间定”。解脱道论说世间定“有漏、有结、有缚,是流、是轭、是盖、是戒盗(戒禁取见)、是见盗(见取见)、是取、是烦恼”,这个应该理解为世间定只是镇服烦恼和诸盖障而不是根除之。
9.1.2. 二种定之二
其二:邪定、正定。
什么是邪定?什么是正定?
有一心不善,就是所谓的邪定。
每一心都是善心,就是所谓的正定。
邪定应当及时断灭,正定应当精进修持。
清净道论没有将定分为正定和邪定,认为三界内的善心一境性为世间定,就是说定都是善的。但是据阿毗达摩,定是有邪定的。十二道分: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邪见,邪思维,邪精进,邪定。可缩小为九个心所,分别是慧心所(正见),寻心所(善寻或不善寻,善寻即无嗔寻,无害寻,出离寻),精进心所(正精进或邪精进),念心所(只有正念),一境性心所(即正定或邪定,对应善心一境性或不善心一境性),见心所(即邪见),正语,正业,正命。所以,此处,我认为清净道论认定定都是善的,而阿毗达摩里的十二道分、道缘等概念里的定分为正定和邪定,二者是不一致的,而它们本身应该是一致的。
9.1.3. 二种定之三
其三:禅外行定(近行定)、安定(安止定)。
能够分辨先后的一切定,都属于禅外行定。
自然(性)而又没有间隙的定,就是安定。
9.2. 三种定
9.2.1. 三种定之一
其一:有觉有观定、无觉少观定、无觉无观定。
什么是有觉有观定、无觉少观定、无觉无观定?
初禅,有觉有观。第二禅,无觉少观。第三、第四禅,无觉无观。清净道论(有寻有伺、无寻唯伺、无寻无伺):初禅定与近行定共为“有寻有伺” 。于五种法中的第二禅定为“无寻唯伺”。如果他仅见寻的过患而不见伺的过患,但求舍断于寻而超越于初禅者,他则获得无寻唯伺定。有此差别,故这样说。于四种法中的第二等及五种法中的第三等的上三禅的一境性为“无寻无伺定”。如是依有寻有伺等为三种。
9.2.2. 三种定之二
其二:共喜生定、共乐生定、共舍生定。
初、第二禅是共喜生定。第三禅是共乐生定。第四禅是共舍生定。
9.2.3. 三种定之三
其三:善定、报定、事定。
什么是善定、报定、事定?
圣道学人及凡夫,修色界、无色界定,就是所谓的善定。
圣果学人、凡夫,往生色界、无色界,就是报定。
无学圣人,受持色界、无色界定,就是事定。
清净道论(小、大、无量):于近行地的一境性为“小定”。色界及无色界的善一境性为“大定”。与圣道相应的一境性为“无量定”。如是依小大无量为三种。不过此处更类似阿毗达摩里说的色界无色界9大善心,9大果报心及9大唯作心。
9.3. 四种定
9.3.1. 四种定之一
其一:欲界定、色界定、无色界定、无所受定。
一切坐禅人所缘修的正受行,就是所谓的欲界定。
四种禅,就是所谓的色界定。
四无色定及其善业报,就是所谓的无色界定。
四道果,就是所谓的无所受定。
清净道论(欲界、色界、无色界、离系):欲界定、
色界定、无色界定及离系定,如是为四种定。此中一切近行的一境性为欲界定。而色界等(色界、无色界、出世界)的善心一境性为其它三者(色界定、无色界定、离系定)。如是依欲界等为四种。
9.3.1.1. 四种修行
此外,于此四种定,有四种修行:1.苦修行钝智、2.苦修行利智、2.乐修行钝智、4.乐修行利智。
清净道论:苦行道迟通达、苦行道速通达、乐行道迟通达、乐行道速通达
9.3.1.2. 四种修行人
于此四种定有四种修行人:1.密烦恼人、2.疏烦恼人、3.利根人、4.钝根人。
9.3.1.3. 关系
密烦恼钝根人,以苦为修行所缘,以钝智得定。
密烦恼利根人,以苦为修行所缘,以利智得定。
疏烦恼钝根人,以乐为修行所缘,以钝智得定。
疏烦恼利根人,以乐为修行所缘,以利智得定。
密烦恼人,因为烦恼密,须要以苦来折伏烦恼。因此,须要苦
钝根人,因为根器钝,须要长时间的禅行积累,才能觉于钝智。
因此钝根又称为钝智。
以上四种修行智与四种修行人,都属于方便法,修行人于此应
当明辨(分别)。
9.3.2. 四种定之二
其二:小定小事、小定无量事、无量定小事、无量定无量事。
9.3.2.1. 小定小事
什么是小定小事?
定不随心,所获得的定事,只有小精进。这就是所谓的小定小
9.3.2.2. 小定无量事
什么是小定无量事?
虽然定不随心,但所获得的定事,却是大精进。这就是所谓的
小定无量事。
9.3.2.3. 无量定小事
什么是无量定小事?
定能随心,但所获得的定事业,却只有小精进。这就是所谓的
无量定小事。
本帖最后由 捧雪填井 于
08:47 编辑
9.3.2.4. 无量定无量事
什么是无量定无量事?
定已能随心,所获得的定事业也大精进。这就是所谓的无量定无量事。
清净道论:小小所缘、小无量所缘、无量小所缘、无量无量所缘。此中对于那定不熟习,而不能为到达上禅之缘者,这是“小定”,若于所缘没有什么增长而起的(定),这是“小所缘”(定)。如果那定是善加修习而能为修上禅之缘的,这是“无量”(定)。若于所缘有增长而起的(定),这是“无量所缘”(定)。次依上述之相而加以配合,当知为混合定的解释法(小无量所缘及无量无量所缘)。如是依小小所缘等为四种。
9.3.3. 四种定之三
其三:欲定、精进定、心定、慧定。
依欲修行,所获得的定事,就是欲定。
依精进修行,所获得的定事,就是精进定。
依心修行,所获得的定事,就是心定。
依慧修行,所获得的定事,就是慧定。
清净道论(欲、勤、心、观):比丘若以愿欲增上而得定、得心一境性的,称为欲定。比丘若以精进增上而得定、得心一境性的,称为精进定。比丘若以心增上而得定、得心一境性的,称为心定。比丘若以观增上而得定、得心一境性的,称为观定”。如是依于增上的为四种。
9.3.4. 四种定之四
其四:有定是佛所得非声闻所得、有定声闻所得非佛所得、有
定是佛所得及声闻所得、有定非佛所得非声闻所得。
大悲定、双变定,是佛所得,非声闻所得。
学果定,是声闻所得,非佛所得。
九次第定、无学果定,是佛所得,也是声闻所得。
无想定,非佛所得,非声闻得。
这段没有出现在清净道论中。而且无想定似乎也是佛弟子可以获得的一种定吧?巴利经藏里似乎有一篇提到外道说佛陀善于灭掉受想,大概是无想定。
9.3.5. 四种定之五
其五:有定为起不为灭、有定为灭不为起、有定为起亦为灭、
有定不为起亦不为灭。
诸欲界善、不善定,就是所谓的:有定为起不为灭。
四圣道定,就是所谓的:有定为灭不为起。
有学及凡夫之色界、无色界善定,就是所谓的:有定为起亦为灭。
一切果定及事定,就是所谓的:有定不为起亦不为灭。
9.3.6. 四种定之六
其六: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
离于五盖,成就觉、观、喜、乐、一心,就是初禅。
于初禅,离于觉、观,成就喜、乐、一心,就是第二禅。
于第二禅,离喜,成就乐、一心,就是第三禅。
于第三禅,离乐、成就舍、一心,就是第四禅。
9.4. 五种定
9.4.1. 五种定之一
其一: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第五禅。
五种禅于四种禅一样分为六支:觉(寻)、观(伺)、喜、乐、舍、一心。
离五盖,成就觉、观、喜、乐、一心,就是初禅。
于初禅,离觉,成就观、喜、乐、一心,就是二禅。
于第二禅,离观,成就喜、乐、一心,就是三禅。
于第三禅,离喜,成就乐、一心,就是四禅。
于第四禅,离乐,成就舍、一心,就是五禅。
9.4.1.1. 分别四、五禅
怎么分别四种禅及五种禅?
由于修行者所执的根器不同,因此有四种禅及五种禅的分别。
四种禅和五种禅的最大分别在于第二禅。
第二禅可分为二类:无觉无观、无觉少观。
坐禅人,获得初禅自在后,进入二禅时。于粗觉、粗观中,摄念于思维。当清楚的了知觉、观的过患时,令无觉、无观生起。
象这样的坐禅人,在第二禅时,奠定了他修四种禅次第的基础。坐禅人,获得初禅自在后,进入二禅时。于粗觉中,摄念于思维。当清楚的了知觉的过患时,令无觉生起。观还是依然存在,只不过比初禅减少了。象这样的坐禅人,在第二禅时,奠定了他修五种禅次第的基础。
9.4.2. 五种定之二(五正受定)
其二:喜满正受、乐满正受、心满正受、光满正受、观想正受。
于是初禅、第二禅,喜满,获得正受。
于是第三禅,乐满,获得正受。
于他心智,心满,获得正受。
于天眼通,光满,获得正受。
于彼所缘定,生起观智,就是所谓的观想正受。
9.4.3. 五种定之三(五智正定)
其三:就是所谓的五正智定。
1.此定现在乐,亦未来乐,报依身智起。
2.此定是圣所行,无烦恼,此定慧人修习。
3.此定寂寂(寂止)、快乐、猗(轻安),所得成就无二,不伏生死。
4.此定寂寂(寂止)、最乐、猗(轻安),成一性所得,非伏生死。
5.我此定念、入念起,依身智起。
9.5. 总结(定分别)
此外,定还有以行处、修行事及上、中、下为分别的,这许多
种定,都归类于四种禅定。
本帖最后由 捧雪填井 于
10:50 编辑
要怎样才能获成起禅定?
一名初学坐禅的人,想要获得禅定,就必须先寻找胜善知识的老师作为指导。为什么呢?一名初学坐禅的人,想要获得殊胜的禅定,如果没有善知识的指导,禅心无法安住(成不住分)。经典中这么说:“一名比丘,如果无法获得进步(成于退分),就象一个人在没有向导的协助下,独游他国。就好象大象在没有象夫铁钩的指引下,随意自行。
1. 释善知识
坐禅人所修之行,如果得到善知识的说法教诫,从中摄受,除去一切过患,所获得的就是善法。以善知识的教诲,精勤、刻苦修行,所获得的就是最胜定。有如富有的商人,备受众人的羡慕。亲近善知识,要象亲近父母一样。亲近善知识,于静,有如被系缚的大象,不再蠢动。于动,有如驾驭马车的车夫,随心所欲,想到那里就到那里。善知识有如舵手,令汪洋中的船只,有了明确的航向。善知识有如医生,消除病人的苦楚。善知识有如雨水,滋润了一切农作物。善知识有如慈母养育子女、严父教导子女。善知识是让你不会受到伤害的亲人。善知识是饶益于你的朋友。善知识是教诫你的老师。一切善法,都是依教于善知识,才获得圆满成就。世尊教诫难陀尊者时这么说:“一切梵行,都依缘于善知识。因此,要寻觅一位拥有胜善知识的人,与他交往,把他当作是你最好的朋友,向他学习。
这段太富于人情味了,不过这是梵行人的情,非凡夫俗情痴情也。
2. 二功德成就
什么样的人,才称得上是胜善知识?
具备二种功德成就的人,就是善知识。
第一种功德成就人,就是明了修多罗(经藏)、毗昙(论藏)、毗尼(律藏)的人。第二种功德成就人,就是明了业种,得善神通,得见四谛的人。具备这二种功德成就的胜善知识,都是我们寻觅的对象。
3. 七分成就
如果无法找到二种功德成就的善知识,七分成就的善知识也可以成为我们寻觅的对象。什么是七分成就?成就于可敬爱、可重、可贵、能说、忍辱、说深语、不安非处者,就是七分成就善知识。
3.1. 可敬爱
什么是可敬爱?
二位修行者,同在一处修行,以善心共同理解共住一处之乐,相互体谅,互不刁难。这就是可敬爱。
什么是可重?
戒行寂静,守念成就,不贪欲多语,就是可重。
什么是可贵?
闻慧功德成就,知坐禅可重,就是可贵。
什么是能说?
所说的一切可爱、可重、可贵、有果,这种思维能够饶益他人,且又尊重佛法,从不造作,以正念制伏摄受,对正信终不弃舍,这就是能说。
什么是忍辱?所教说的一切,都能令人理解,没有呆滞也没有绮丽的词汇,所说的和圣贤没有两样,这就是忍辱。
3.6. 说深语
什么是说深语?
通达于业处;了解分别、想念、作意、安着,都是由执着所生起的妄相。善于解说什么是如法、不如法、烦恼、取相等,同时又能够指导怎么灭除这一切妄法,这就是说深语。
3.7. 不安非处
什么是不安非处?
一切姓族的住处、都是业聚处,充满染着,是不适宜的安住之处(非住处),应该避开。如果是无事或少事之处(勘事行处),能够获得安稳,是适宜的安住之处(可住处),这就是所谓的不安非处。
3.8. 小结(七分成就)
拥有这七分成就的善知识,都是我们应该寻觅(应觅)的导师。
为什么应觅善知识?
居住于某处的某位人士,具备可重的功德成就,身为一名禅行者,应该亲自前往,向他学习。如果自己并不知道有这么一位善知识的存在,在同学告知后,也应该亲自前往觐见。当知道同学认识善知识时,先不要说明自己想觅善知识的原意,殷勤恭敬的和同学一起生活,在适当的时候,才向他提出:善知识在什么地方?什么国家?是独住还是群住?有没有比丘修习静坐?教坐禅的导师所教导的是什么法门?修这些法门能获得什么功德?一切有关的重要问题都应该发问。当同学回答,在某国、某处有某位禅师,深受人们敬仰时,在慎重的考虑后,认为适合自己,就应该亲自前往觐见,受持奉行。
换上整齐的衣服,到自己的亲教师(和尚)那里,向他表明自己要远游参学。和尚回答:“善哉!这是善人的作为,我当然随喜。这么做就是所谓的与善人共住。是善人所行之法、是依(随)法修行。有见闻的善知识,能令你获得大利益,更何况是与他共住,你当然应该前往。到了那里,千万不要放逸。对方如果是位好老师,就更应该精勤修学。任何时候,对老师都要诚信恭敬,以善语守护于自己的身、口业。通晓并理解于自己之所修,这么就能获得一切成就。伺候老师,要象初嫁女伺候公婆、姑舅。要以惭愧心,听受教诫。身为亲教师(和尚)若发现准备前往参学的弟子,于衣服、汤药等资具上有所短缺,应该如法料理。亲自为弟子说法教诫,乃至亲自送行。这时候,准备觅善知识的坐禅人,穿上整齐的衣服,恭敬的围绕亲教师、恭敬的顶礼于亲教师(和尚)足下。
参学的坐禅人在途中,不要住在野外,也不要住在低洼积水的地方。入睡前衣钵、革屣,澡灌、禅具等用具,安置于高地,避免被水弄湿。沐浴时,尽量避免造成声响。沐浴后,先整理好衣着,郁多罗僧(上衣)、衣钵、禅具,置于右肩上。将僧伽梨(双衣)卷起来,放置于左肩上。进入寺院,要先地头绕舍利塔一匝。见到比丘,问讯后,即向他了解有没有修持禅定的善知识?或修持粪扫衣头陀行、行乞食头陀行的善知识?如果有的话,再向该比丘了解,他们从什么地方来,现在住在什么地方。
经过一番了解后,如果有自己心仪的善知识,就应该留下来向他学习。如果没有修禅定的善知识,有严持净戒的律师,也应该留下来。如果没有严持净戒的律师,有精通教法的上座,也应该留下来。
如果上座大僧要为你提衣钵时,千万不要答应。如果是勤务沙弥,可以让他替你提取衣钵。如果没有人替你提取衣钵,先将衣钵放置一边。谒见上座时,应该恭敬的顶礼于其足下。然后在左右侧静静的坐下。寺院的旧有比丘,如法的为你安排床座、水及洗澡处时,要尽量顺应于他们的安排,不要造成任何不便。先要问明寺院的禁制。日落以前,先到寺院各处参观。
见到律师,问讯后向他了解自己所疑的律仪,避免将来触犯戒律。
见到毗昙师(论师)时,为了将来修慧的方便,向他请示阴、入、界等业。
见到修头陀行人,为了获得有关方面的智慧(相应慧),应该当面提问头陀功德。
住在寺院的参学禅人,每日都应该到处去向有关的人士,了解有关的问题。要离开时,先要整理好卧具及一切用具,然后到上座大僧处,恭敬的顶礼于其足下,并当面向他告辞。这些都是做客比丘的基本礼仪,参学的应该亲力亲为。当有外地的禅师来到,不论年纪大小,都应该代他提取衣钵。禅师所教导的修行法门,无论可行或不可行,都不可以马上放弃。只要是先辈学长所学的,都应该修学。想要深入的学习禅定,也必须先修学先辈学长所修学的禅法,暂时现安住下来,等待时机。当时机成熟,有了善知识禅师的消息时,亲自前往觐见禅师,恭敬的向他顶礼,然后静默的坐在一旁。当禅师问起所来何事时,要诚恳的向禅师吐露自己前来的目的。如果禅师不问,就不要开口。从此以后,即使是沐浴洗澡等小事,都要向禅师请示,依止于自己所修的行业。到了行乞的时候,要请示阿奢黎。到了进食的时候,要为阿奢黎准备盥洗用具、坐处及食具(钵)。自己取用多少食物也要先请示阿奢黎。阿奢黎将自己的食物分配给你时,要以钵接受。如法摄受于一切进食仪轨,并不是一件难事。进食后,替阿奢黎清洗食具及整齐座位。这时候,就是亲近阿奢黎而最好时候了。恭敬的向阿奢黎礼拜后,静默的坐在一旁。如果阿奢黎发问,要诚恳的回答。如果阿奢黎不发问,礼拜阿奢黎后,请示阿奢黎自己要问问题。阿奢黎答应了,才能正式向阿
奢黎发问。如果只是为了求学,而没有问题要问,礼拜阿奢黎后,在适当的时机,向阿奢黎表明来意。如果阿奢黎接受,心中的一切疑难,可以全部向阿奢黎倾诉。这时候阿奢黎会这么说:“善哉!善哉!你如法的向我请教,我当然要接受。”
11. 《行参偈》
以时而亲近, 令心无骄慢,
梵行能护法, 譬如树无风。
念法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东话的滚怎么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