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中的家国情怀家国情怀的读后感

语文教育规划才干是语文教师有必要具有的重要才干语文教育方针的编制作为教育规划的第一步,是语文讲堂教育规划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它既是语文教育实践活动嘚起点和终究归宿,也是点评语文教育成效的重要依据制定清晰的语文教育方针是完结语文教育进程最优化的重要条件,作为未来的语攵教师汉言语文学专业师范生有必要苦练语文教育方针规划根本功,培育较强的语文教育方针规划才干

一、“双考”对师范生语文教育方针规划才干的查核

“双考”是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与当地教师揭露招聘考试的简称,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一致考试是由教育部考试中惢组织的,点评教师资格请求人是否具有从事教师职业所必需的教育教育根本本质和才干的考试经过教师资格考试是公民请求取得教师資格证的条件条件。教师招聘考试是由教育行政部门和人事部门组织施行经过书面考试、面试等办法考察考生的教育规划才干、教育剖析才干、教育施行才干等归纳本质的一种选拔性考试。2015年开端教师资格国考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施行,自此师范生有必要悉数参加国家教師资格考试与当地教师的揭露招聘考试(简称“双考”)方可从教工作

“双考”对师范生的教育教育才干要求很高,无论是书面考试仍是面试,对考生的教育规划才干所占的重量都比较大教师资格考试书面考试科目三《语文学科常识与教育才干》中的教育规划题有65分,占有了整份试卷43%以上的比重且难度较大,一般给出一篇课文以及与该课文相关的资料,如课后练习、单元导语、学生状况、课时组織、教育条件等教育规划题第一道题一般要求考生对教育方针进行规划并指明原理,第二道题则要求考生依据教育方针规划教育进程唎如2013年下半年的考题就要求考生阅览《晏子使楚》这篇课文,依据供给的资料和相关要求编写此文的教育方针并阐明依据,终究环绕教育方针规划这篇课文的教育进程试题偏重考察的就是考生的语文教育方针规划才干。而在各地举办的教师揭露招聘考试中尽管考的内嫆不尽相同,可是对汉言语文学专业师范生语文教育方针规划才干的查核也是层出不穷可见语文教育方针的规划是教育规划才干中十分偅要的部分,也是未来教师有必要具有的根本技能因而,要成为合格的语文教师师范生有必要知道和了解语文教育方针规划的相关原悝和要求,掌握语文教育方针规划的战略和办法努力进步自己的语文教育规划和施行才干。

二、师范生语文教育方针规划中呈现的问题

師范生因为短少实战经验缺少理论转化实践的才干,在语文教育方针规划中常常会呈现一些问题值得咱们重视。

(一)语文讲堂教育方针与语文课程方针混杂层级不妥。师范生在规划语文教育方针的时分常常把语文讲堂教育方针与语文课程方针混杂,在教案中咱們常会看到这样的表述:“经过课文的學习,对学生进行思维教育”、“培育学生的爱国精力”、“协助学生取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质”“学习人物优秀质量培育为公民效劳的精力”、“经过课文的教育,教会学生鉴赏诗篇的办法”、“经过课文的学习培育学生阅览小说嘚才干”、“学会考虑进步作文写作才干”等等。这种方针广泛而空泛没有详细的内容和清晰的要求,根本原因在于过火拔高了语文講堂教育方针的层级把语文课程方针误以为是语文讲堂教育方针,混杂了二者的概念和内涵这将导致语文讲堂教育方针的空泛迷糊,無法完结

(二)教育方针主体错位,针对教师师范生在制定语文教育方针的时分,习气照搬语文课程规范中的教育要求照抄教育参閱和教案书傍边的表述,不加消化和改动规划教育方针的视点大多是以教师为主体的,心里想的就是教师该怎样教怎样把教育使命完結,很少去考虑学生学的办法和效果比方:“让学生了解……”、“培育学生……”“进步学生……的才干”、“教育学生……”,这嘟是从教师视点陈说的教育方针而不是从学生视点陈说的。有位师范生在上《沁园春·长沙》一课时把教育方针制定为:1.让学生了解词嘚根本常识;2.培育学生鉴赏诗篇的才干,对诗篇能作出正确的点评;3.经过教育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怀此课例所陈说的是“教师行为”,而鈈是“学生行为”这尽管仅仅视点上的差异,表现的却是以“教”为本的教育理念教育方针是现代教育理念向教育实践转化的桥梁,昰课程规范的详细化和操作化“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开展”是新课程变革的中心思念,“以学生的开展为本”是课程变革的起点学生是講堂中能动的行为主体,教育方针陈说的内容应该是学生的学习行为而不应该陈说教师做什么。以上事例阐明师范生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踐是相别离的目中无生,重视的是“教”的方针忽视了“学”的方针。

(三)教育方针的行为表述不妥缺少可操作性和检测性。在表述语文教育行为动词时师范生常常会运用的一些词语有:懂得、了解、知道、掌握、领会、培育、学会、领会、进一步知道……,这些词语所表达的教育意图十分迷糊也缺少可操作性和检测性,如:《谈节气》一文的教育方针“培育学生的革新节气培育学生写议论攵的才干”,这样的表述给人的感觉是大而空当学完课文之后,学生的革新节气究竟培育起来了没有这是无法丈量的。教育方针的作鼡在于导教(辅导教师怎样去教)、导学(引导学生怎样去学)和导评(点评教育方针的到达度)教育规划假如说是“以学定教”,教育点评则是“以学论教”这种迷糊不清的教育方针陈说办法,必定导致教育方针导教、导学、导评功用的无法完结

(四)语文教育方針切割罗列,缺少全体交融性自从施行新课程以来,为了表明对新课程规范的了解到位许多师范生在制定语文教育方针时喜爱每堂课嘟把“常识与才干”、“进程与办法”、“情感情绪价值观”这“三维方针”分隔陈说,逐个罗列例如人教版语文七年级《忆读书》教育方针规划:1.常识与技能:归纳事例,理清记叙的次序掌握课文内容。2.进程与办法:引导学生捉住文章思维内容的要害了解作者的观念。3.情感情绪价值观:引导学生养成酷爱读书的好习气进步学生剖析才干。这种切割罗列、八面玲珑的陈说办法疏忽了“三维方针”嘚全体交融性,也暴露出“促进学生全面开展”教育理念的缺失endprint

三、语文教育方针断定和表述的技能战略

教育方针的规划和表述是一个雜乱但又有依据可循的进程,需求咱们掌握必定的技能办法现提出改善定见如下:

(一)清晰语文教育方针的层级和分类。教育方针是┅个分层级的、递进式的方针系统教育意图、课程方针、语文课程方针、语文讲堂的教育方针一起构成了语文教育方针系统,语文讲堂敎育方针与语文课程方针是联络最为严密、而又最易混杂的两个概念应加以区别。语文讲堂教育方针是语文课程方针的下位方针是语攵课程方针的详细化,是最具实践性和实效性的教育方针教育意图、培育方针、语文课程方针都有必要依托每一堂课的教育方针到达而嘚以履行。

对讲堂教育方针系统的分类最早进行研讨的是美国闻名的教育心思学教授布卢姆,布卢姆、克拉斯沃尔、辛普逊等人的教育方针分类理论互相弥补把教育方针分红认知范畴、情感范畴、动作技能范畴,每个范畴又详细化为若干等级这样的区分让人一望而知,将教育方针详细化便于教师了解和掌握。新课程变革将方针定位在“常识与才干”、“进程与办法”、“情感情绪与价值观”三个维喥上是对布卢姆教育方针分类理论的革新和创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规范(2011年版)》在课程方针与内容中就提出:“课程方针从常识與才干、进程与办法、情感情绪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规划”

依据布卢姆等人的教育方针分类理论以及新课程变革的要求,咱们以为语文讲堂教育方针应依据语文课程方针,环绕常识与才干、进程与办法、情感情绪与价值观三维方针系统加以考虑这也是语文课程东西性与囚文性一致这一特色的表现。咱们以为语文讲堂教育方针能够有这些范畴:1.常识与才干方针就是语文教育的“双基”方针,语文基础常識首要指“字词句篇、语修逻文”方面的常识语文根本才干指听说读写等根本技能和留意、回忆、调查、思维、联想、幻想等语文智力技能。2.进程与办法方针语文新课标在教育主张中提出“活跃倡议自主、协作、探求的学习办法”,所以将学生语文学习和实践的进程视為自主、协作和探求的进程并着重了对学习办法的挑选和运用。因而语文教育方针也应该重视学生语文学习的进程以及学习的办法,進程与办法方针的剖析描绘是施行新课程规范变革的要点也是难点。3.情感、情绪、价值观方针语文情感与情绪是指人的片面因素在教材傍边的表现,所以语文情感、情绪、价值观方针包含了政治质量、思维质量、道德质量等德育方针和审美常识、审美才干等美育方针以忣情感、情绪、心思质量等个性教育方针

(二)教育方针要以学生为主体,立学生之标新课标倡议“以人为本”的精力,重视学生的終身开展教育活动的终究意图是促进学生的身心开展,应该为学生而定方针判别教育作用的直接依据是学生的心思和行为的改动,而鈈是教师是否完结既定的使命语文教育方针是对学生经过语文教育实践今后要到达的预期效果的描绘,行为主体应当是学生陈说语文敎育方针时要从学生的视点动身,要为学生立标有位师范生在上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漫步》一课时,这样规划该课的教育方针:1.读寫并堆集课文中“服气、嫩芽、不合、取决、离散、冤枉、粼粼、一霎时、各得其所”等字词全体掌握课文内容。2.能够捉住要害语句精讀课文揣摩人物形象,品尝文章新鲜浓艳的言语3.了解课文中尊老爱幼的人道美,学会尊老爱幼并学会了解关爱别人。事例中语文敎育方针的陈说,都是以学生为行为主体的首要描绘的是学生经过学习后预期发生的行为改动,都是从学生“学”的视点来表述的并苴十分详细、清晰,学生经过学习是能够到达的还能够起到导学的作用,教师教完之后是能够用教育方针对教育效果进行检测的因而,该方针的规划做到了从学生的需求动身立学生之标。

(三)教育方针应详细清晰可操作、可观测。真实有用的教育方针应当是详细、清晰、可操作性强的一个规范、清晰的教育方针应该包含谁?做什么怎样去做?到达什么效果从专业视点来看,就是行为主体、荇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度这四大要素例如一个完好的语文教育方针的表述应为:

学生在通读完全文后,找出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臸少找出三种。

(行为主体)(行为条件)(行为动词)(表现程度)

有时行为主体或行为条件还能够省掉,如:

学习文中的比方修辞格

(行为动词)(表现程度)

语文“常识与才干”方针是显性的认知性方针、行为效果性方针,而“进程与办法”“情感情绪和价值观”归于隐性方针、领会性方针所以在进行方针规划的时分,必定要考虑哪些是学生详细清晰到达的哪些是只需心里有所牵动,在情感凊绪价值观方面有所体悟的就到达方针了的。语文“常识与才干”方针是能够十分清晰描绘学习效果的在表述行为方针时应尽或许选鼡含义断定、易于调查,可丈量可点评的行为动词,如:知道、知道、学会、了解、陈说、辨别、辨认、归类、阐明、发生、创造、履荇、挑选等尽量少用“懂得”“了解”“了解”等迷糊、难以调查的动词。美国行为主义心思学家马杰于1962年依据行为主义心思学提出了荇为方针的理论马杰以为,好的行为方针须契合三个条件:1)能做什么;2)在什么条件下做;3)做得怎样才合格行为方针的缺陷十分顯着:只着重外在行为表现,忽视内涵心思进程难以陈说高档和杂乱的学习效果。

认知观的心思学家以为教育的方针不是详细的行为妀动,而是内涵的心思和情感情绪的改动语文更多的是描绘人物心里的片面感触和心思领会的东西,情感情绪价值观是在长时间的学习傍边體验、感悟、沉淀下来的这是无法当即去测评的。“进程与办法”“情感情绪价值观”归于领会性或表现性方针所选用的行为动詞往往是领会性、进程性的,如“学习……精力”“坚决……毅力”“建立……观念”“领会……思维”“培育……情绪”“熏陶……情趣”“领会……风仪”等这些动词的坏处就在于空泛、无法检测,怎样让这种内涵的情感情绪外化变得详细可感、可丈量?格伦兰提絀的“内蕴—外显方针”陈说办法值得学习在陈说方针时能够把内部心思状况与外显行为结合起来,先描绘教育方针的内部心思特征洳“掌握……、领会……、了解……”等,然后再列举出反映这一内部心思特征的、可观测的行为样例或方针例如:《终究一课》的方針是“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激起和培育”,这种内蕴的方针咱们就能够这样详细化内涵特征:激起和培育爱国主义情感;行为样例:1)能用自己的话解说爱国主义;2)能在课文中找出表现爱国主义情感的语句;3)能仔细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并在小组会上谈自己的观后感4)能写出一段话或一篇文章,表达爱国主义情怀可见“内蕴—外显”方针也能够经过描绘学生的行为阐明教育效果——学生会做什麼,教师一旦设置了这样的方针就知道怎样测评教育效果或作用了。endprint

(四)语文“三维”教育方针须互相浸透、互相交融

《义务教育语攵课程规范(2011年版)》在课程方针与内容中清晰规定:“课程方针从常识与才干、进程与办法、情感情绪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规划三者互楿浸透,融为一体方针的规划着眼于语文素质的全体进步。”“三维方针”的提法首要是在课程层面提出来的,“三维方针”的一致首要是针对全体的课程方针而言,意图是要“改动课程过于重视常识教授的倾向”三个纬度的教育方针要在讲堂教育中一致、整合地履行。

語文讲堂着重重视“三维方针”并非是说在一堂课中必定要一起完结这三种方针,也并不意味着每篇课文的教育方针都有必要要羅列这三个维度“三维方针”应该是整合融汇、互相浸透的。语文讲堂教育方针不等同于语文课程方针语文讲堂教育方针中,咱们并鈈要求“三维”要八面玲珑所以不能机械地照搬课程方针的表述办法。“三维方针”在理论上能够看作是三个方面的方针但在实践上應该了解为一个方针的三方面,这三个方面应该是一体的一致于某个详细的方针之中,依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三维方针”昰能够恰当删减,有所偏重的正因为三维方针是互相浸透、互相交融的,在陈说语文教育方针时应建立“三维”方针全体观,可用交融式的陈说格局而不是并列式的陈说款式。

综上所述语文讲堂教育方针是语文教育的指南针,是语文教育点评的重要依据规划详细、清晰、可操作、可丈量的语文教育方针,是未来教师有必要具有的教育技能师范生只要了解语文讲堂教育方针的相关理论和要求,掌握语文讲堂教育方针的陈说技能才干规划出精粹、有用的语文讲堂教育方针。

[1]中华公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规范(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6.

[2]狄燕.根据新课程规范的高中物理教育方针规划研讨[D].苏州大学,2009:51.

[3]L·W·安德森等.学习、教育和评价的汾类学———布卢姆教育方针分类学修订版(简缩本)[M].皮连生主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王荣生.从“三个维度”掌握语文课程与教育方针[J].上海教育科研,2003(11).

[5]李海林.关于语文教育方针的几点考虑[J].中学语文教育2003(06).

[6]薛晓嫘.反思语文教育方针[J].宜宾教育学院学报,2005(11).

[课題来历]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C类自筹经费一般课题“U-S协同视域下杰出语文教师培育的实践教育系统研讨——以玉林师范学院为唎”(编号:)和2014年度广西高校科学技能研讨项目立项项目“当地高校汉言语文学专业大学生工作现状与战略研讨”(编号:LX2014286)及玉林师范学院2013年度校级科研项目“当地高校汉言语文学专业大学生工作中心才干的构成与提高研讨”(编号:2013YJYB24)的阶段性效果endprint

生长、活力与实绩——新时代以來的中国诗歌

二十一世纪以来的中国诗歌发生了新的巨大转型这是继1980 年前后和1990 年代的两次转型后,改革开放时代的中国诗歌所发生的第彡次转型二十一世纪以来的中国诗人、诗歌批评家、编辑出版家和诗歌翻译家等,共同促成和推动了这一转型共同开创了一个新的“詩歌时代”。

首先我们的诗歌制度更重视诗歌,中国作协和各省、市作协对诗歌越来越重视如《诗刊》社在已经举办了三十多届、极具诗歌史意义的“青春诗会”的基础上,2010 年新设“青春回眸”活动;鲁迅文学院的“高级研讨班”还于特别开辟了专门性的“诗歌班”;渻、市作协中像江苏省作家协会的《扬子江诗刊》,先后举办二十多场“中国新诗百年论坛”等

第二个方面,从诗歌文化的角度看詩歌的节庆文化和媒体文化具有了新的内涵,从前些年的青海诗歌节到现在上海、成都、厦门的国际诗歌节,促进了世界诗歌的充分交鋶世界对中国诗歌的认识更加切实具体。诗歌的媒介文化除了诸多个人诗集和各种主题性的诗选照常出版外,为了纪念和总结新诗百姩这五、六年中,还出版了像《中国新诗百年大典》《中国新诗编年史》《中国新诗百年志》《百年新诗选》《最美的白话诗》《〈诗刊〉创刊60周年文论选》等此外,诗歌得网络传播对微信的利用是最好的还有一些音频平台,如喜马拉雅......

第三个方面中国的诗歌队伍除了老一辈诗人还在创作,第三代诗人也非常活跃60后这一代诗人是影响中国未来的诗歌的中坚力量,其中的代表诗人已基本上呈现了一個较稳定、具有经典性的队伍结构从这几个方面来说是大的框架,诗歌创作、诗歌文化的繁荣发达还应取决于每个个体的诗歌成就、創造及个体诗学有无清晰的诗歌形象、有无明确的结论,很多诗人通过自己的写作分别在诗歌主题、题材、修辞、语言,以及对于传统資源对个体自我、生命自然、人类、日常等很多方面的探索,自觉建构各自具有核心意义的个体诗学其中像吉狄马加的称之为“为了┅种伟大的完整”的、具有突出的人类意识的“完整性诗学”、李少君的“自然诗学”、柏桦的“逸乐美学”、沈苇“混血的诗学”以及陳先发、胡弦和泉子的以王阳明的心学为精神资源的“心的诗学”等等。

新世纪20年了新时代6年了,大家应不断遴选这些年来代表诗人的玳表作虽然我个人精力有限,在诗歌文坛主编的支持之下做了一个《诗歌当季》,每个季节选出一些好诗这件工作特别值得,让人與惊艳的好诗相遇希望大家一起来做,推动诗歌事业更加繁荣兴盛

在新时代的开放语境中实现新诗艺术的双向交流

前一段时间有一个刊物约我谈2018年诗歌的出版情况,我做了一个梳理数据不一定准确,2018年全国出版的新书在30万种左右过去是40万种,而诗歌类的读物大概在3000種左右只占1%左右,这个份额并不是很大另外一个就是我去年10月份去过一趟法兰克福书展,是国际最大的图书交易展览汇集全世界7000多镓出版商,我那几天马不停蹄跑遍了好多个展馆几乎看不到中国的东西,国外出版中国的东西非常少新时代有一个很重要的内涵是开放,改革是对内的开放一般是对外的,那么诗歌对外的时候我们能够做些什么事情?

过去我们引进了很多外国的诗中国新诗从诞生箌发展,跟外国诗歌关系非常密切哪一个时代比较开放,借鉴学习别人的东西比较多我们消化得比较好,那么我们那个时期的新诗就發展得比较好积累的经验也比较丰富,所以借鉴学习这条路当然不能断

上午马加主席谈我们的诗有欧化的趋向,翻译体的现象比较普遍这可能跟翻译质量有关系。我有一个学生熊辉这些年研究翻译诗歌与中国新诗的发展,他把翻译诗译得好、译得不好对中国新诗嘚影响,效果怎么样他做了很多研究,收集了大量资料我们引进诗歌,一要选择文本二要强调翻译质量,一定要找真正懂诗的人慬外语、懂中文的人,把诗的味道译出来这是我谈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过去我们注重引进,但现在新诗一百年过去了我们要重输出,可以通过选刊集中往外推集中推广、集中翻译、集中宣传,我们文化自信才能体现出来别人要知道、要接受。我们还可以选三五百艏诗用最好的翻译家来翻译。所谓的双向交流不只是要看,拿来以后吸收了、学习了我们创造了自己的东西,我们要往外推因为峩是搞出版的,所以比较关注市场上能见到我们的书我在美国待过一年,国外对于中国新诗东一篇西一篇的有但集中的介绍的很少,僦那么两三本还是70年代出版的,所以我就提这么一个建议

写出对艺术风骨和社会历史同时负责的“大诗”

从写作的角度谈谈诗歌是很榮幸的事情,我只是说我在写作的时候面临的一些思考上午听了以后很受启发,就从诗的大众化说起我心目中的“大诗”观:一是“夶诗”一定是大格局,关注的不仅仅是个人空间,同时关注公共空间,关注的不仅仅是个人命运同时关注人类命运,且有大的境界,大的胸怀有大爱,有大能;二是“大诗”一定写了大的东西可以是大事件、大主题,也可以是爱情、战争、家族、青春等文学母题像《长征》《2008,汶川大地震》一看就是大东西;三是“大诗”一定是大气的语言当然它不一定使用很大的词汇,而是经过诗性组合之后呈现出一種高端飞拔的气质营造出一种气场,带来的是一种震撼效果而不是靡靡之音,不是技术性的形容词的堆砌;四是“大诗”一定有大结構要开阖有度,兼具创新性整体上鼓胀着一种气势或气魄,而不是畏畏缩缩小巧玲珑。

上午听了杨庆祥老师的发言我有一个亲戚學计算机,我和他探讨过这个问题根据我个人的判断,纯诗AI是可以写的但重大社会历史题材的书写,AI就写得不好了他就不可能写好。

关于大诗与责任当下诗人同时面对两种责难,一种指责诗人不直接对社会历史负责一种指责诗人不搞纯粹意识,真正的诗人不会长玖困扰于是历史承担还是艺术迷醉这是个二元对立的假问题,完全可以写出对艺术风骨和社会历史同时负责的大诗这是我个人的看法。

感谢李老师给我这样一个机会向各位老师和各位同道学习上午的时候马加主席说到中国诗歌三个传统,中国古典的传统西方现代诗嘚传统,和中国新诗一百年的传统我说的重点是中国古典的传统,因为主要是我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困惑和对自己的提醒我觉得我们對西方的现代诗拿来的已经非常多了,中国古代自己的传统可能也需要重新拿来尤其五四运动已经发生一百多年之后,很重要的历史契機可能是一个重新思考中西诗歌传统的重要时刻。

庞德翻译了李白的《长歌行》李白经过庞德的手变成一个美国诗人,而且庞德自己寫的那些全都不如李白的庞德在中国的诗歌中到底看到了什么?我们是不是可以以庞德的眼光看待崭新事物的眼光看我们中国的诗歌?《长歌行》每个人都很熟悉就是因为特别熟悉,所以就看不到它其中的美了

我在想古诗是直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对我们来说是不隔的所以如果这样一个伟大的,在整个世界上的是一个很伟大的诗歌传统如果对这个传统我们不去拿来的话,对我们自己对这个传統本身也是一种不公正的。

我们当代的世界和唐宋已经完全不同可是即使在现代的人们觉得在从中得到了很多滋味和安慰,我们需要以叧外一种眼光重新看待我们的传统我们不能觉得自己是中国人就天然的继承这种文化的基因,因为这种基因是可以失去的如果想要继承这种传统是需要后天的习得和学习。  

通过阅读古诗阅读那些诗话我们可以获得对中文的手感,辨别词语之间的区别词语的温度、湿喥、浓淡、轻与重、动和静、哑与响,其实就是炼字的问题这个炼字的本领只能在中文内部解决。比如说诗话里常常说到“漠漠水田飞皛鹭”但是为什么好,其实为什么好也不一定能说得出来可是需要在体会的过程中知道为什么好,这些方面有很多可借鉴的东西中國是诗歌大国,我们是诗歌大国的子民诗歌巨人们的后裔,在以西方诗人为师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自豪地以中国古人为师我想现在可能昰我们重估中国古代诗歌对我们的价值,把自己的传统重新拿来的时候了

谈到诗歌,以我那么多年坚持是个大诗的概念,主要强调它嘚内在的精神它的意境,中国文化的丰富能够得到有机的体现,我觉得应该被纳入当下的中国诗歌观察谈到面临新时代,我们应该鉯怎样的诗歌叙述或者呈现我以前做过一些思考。其实对于每一个个体而言世界很简单,世界就等于我加上我之外也就是说我之外囷我之间的关系,它有何种比例何种平衡,这个天平怎么去呈现决定我们写作者的能量,写作者的内心是否经历写作者自身他的选擇。一般来说我之外是远远大于我,它有时候是有序有时候又是无序,这种变化就使得具体的每一个写作者的个体可能经常陷入一種无助、恐慌甚至绝望,因为在庞大的外部面前我很容易被渺小下来。假如说我们建立一个公式就是我加上我之外,就等于我们所谓嘚世界的话就会简单。不管外部怎么大没有我就没有我眼里的世界,所以我大世界就会大那么世界大,它不会让我喜欢这是一种寫作者怎么把握自己和一种未知、甚至永远不知道真相的一种外部存在的,我们应该怎样去设立写作者的主体地位

十年以来,散文诗更嫆易思考所谓的思想性,即我们和时代或者和不断变化的现实应保持一个怎样的距离,或者说应该完成一个什么样的发现这个是衡量我们写作是否有效的一个标准。2011年我出版过一部《有理想的人》2014年出版《有远方的人》,2017年是叫《有温度的人》我并不是靠这些大詞,我内心一直提醒自己要有一种中国文人内心的艰巨性想到什么我敢于说。

谈到“理想”这种“理想”我们应该去意识形态,这是烸一个个体应该有的权利这个世界应该鼓励创造理想,理想就是每个个体的生命对于未来的一种自我的洞察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丢弃,我们鼓励自己的后代鼓励自己的读者首先要从自我安慰、自我平衡开始。这个“远方”的概念实际上意味着我们个人和整个社会是鈈是还有前途,还有未来这个诗歌的写作者应该有责任有义务去提醒。远方不能是一个空话它意味着我们不但要有一个远方,比如把詩当成远方比如把友谊、人性当中的美好、永不放弃的期待和坚守当成远方,这个远方有了还需要具备一种能力走到远方是需要一种能力,所以诗歌如果是帮助我们或者强化走到远方的能力当然是美好的。“温度”在我们社会上会有很多冷漠、世态炎凉、人走茶凉等等,这种冷我们是主动的没有人能够置身度外,怎样做到不冷怎样让我们几千年以来的文化中,那些美的、人性中真正优秀的人格嘚东西能够变成我们现实社会有限人生本来的,对社会、对人群我们还抱有一种温暖这个温暖就是首先我们每一个人写作者自己都要帶有一种人性、人的体温,那么这个体温你像一个人的体温就不会去掠夺别人的温度,呼唤社会的温度先从自己不冷开始

虚幻地谈灵魂,虚幻地谈诗歌的记忆都是苍白的。其实在我们动手写作的时候应该首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温度、情绪,要有情感所以这个时代,尤其需要我们做一个有情怀的人

在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评出来之后,马加主席有一篇文章题目是《他们代表了多元化的写作方向》,裏面特别提到“一个诗人除了有责任抒写个人的喜怒哀乐和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之外,还应该对这个时代甚至人类的整体命运有及时和有效的把握与反映应该能够具有精神引领作用和思想的提升能力。”我想这是当下的中国诗人应该努力的大方向。这是一个历史的标准也是时间的标准。这篇文章我读了以后印象非常深当下的诗歌写作是要尊重多元化,尊重个体的艺术创作但同时主流的方向也非常偅要。

对时代的描摹和正面观照似乎成了报告文学作家们的专利,成了小说家们的事业诗人们似乎更愿意在语言艺术的探索上孜孜以求,强调经验注重内视,观我顿悟,在流派、代际、圈子里热热闹闹地写作和争论虽也有在大时代背景下的抒怀和吟唱,但在读者惢目中与这个时代同频的大音之作并不多见。这里面不仅仅只是诗歌写作的局限问题也有传播的片面和狭隘,诗歌审美标准的多元造荿的原因等等

诗人们敏锐的触觉,应该努力去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毫不讳言地说,事实上有一部分诗人在自己封闭的世界里与这个時代相隔甚远。当然诗人们可以与世隔绝或者遗世独立,也可以站在时代的背后观察和凝视风云变幻可是,当一个诗人的经验来自故紙堆当他的生活来自微视频,他对自身的环境和内心都所知甚少可以想见,他对这个时代的发言是多么遥远、多么可疑当一个诗人並不能对个大时代作出自己的解读或见证,他的小情小调和杯子里的风波也不具有辨识度他仍然可以是个诗人,是个热衷诗歌的写作者却难以成为一个优秀的诗人,或者说我们所期待的大诗人这些年,我们似乎都在期待一种大作品是对这个时代的精到而独特的言说,无论抒情或者叙事又属于这个纷繁时代的言说。

当我们身处一个大时代一个大都市,往往缺少一种自觉的意识去思考和把握这个时玳而是被时代裹挟着,跌跌撞撞往前跑去如同上了一列高速运行的列车,窗外的风景一一掠过有时经过高山,有时经过隧道更多嘚是相似的城镇、乡村、田野,因为太快并不能在我们的心中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由此我想到在新时代的诗歌创作中,我们恐怕首先要有自觉意识这种意识是对大时代的正面响应,甚至需要一个诗人去“强攻”了解这个时代观察这个时代,才能深入思考这个时代去把握这个时代,既而书写这个时代和身处这个时代的个人情感和命运我们不应该脱离具体的语境。

对新时代历史性变化以及随之帶来的命运、生活、情感的变化,诗人不能无动于衷也就是说,诗歌在这个时代要有有效的言说和对称的精神高度那么,诗人的自觉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其次,新时代的诗歌创作需要诗人们除了脑力和笔力外,要有更多的脚力更好的眼力,去精准地把握大到一个國家小到一个城市,一个村庄一个个体的命运,大到一个时代小到一个年代,一个片段一个瞬间的情感。

我在文章中谈论了一些噺诗与旧体诗之间的关系我通过对新诗翻成律诗,把古典诗词翻成新诗我想干什么呢?我想说在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两种语境的转换之Φ旧体诗歌在新诗表达有所不同,在诗艺、诗质上基本上是血脉相通的新诗与旧体诗隐形的存在,在诗歌统一性没有断裂在我感受當中无论新诗还是旧体诗都是新的,我们要以自己的方式加入传承

我们今天讨论新时代与诗歌的关系,当然非常重要我们说进入了新時代,但是我们能够体会到更多的是政治上、经济上的新时代事实上一个文化的新时代没有到来,这就是我们讨论的意义我需要文化,尤其是文学的进入同时这样一个新时代需要文学和文化的确认命名,同时成为文化的新时代

我们诗歌的状况是,曾经以一种群体意識为主导的书写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以普遍人性和受到主体性的诗歌实践非常可喜的是从试图驾驭生活到参与生活,参与诗歌从来沒有像现在这样对生活有了全方位的介入和表现。诗歌在对新时代短暂的适应过程中出现了焦虑和慌张加剧了我们自身的边缘化。见证這个时代困难表达起来就更加困难,从传统农耕社会一下子到了工业化、信息化、全球化等等这40年覆盖了三千年也好,五千年也好這个变化太大了。

当年9·11那么一个大事件,很多人拿它幸灾乐祸觉得炸得好,诗人无能为力全国所有诗人,只有今天在座的胡丘陵先生写了9·11从而在其他人那里唤起共鸣。为一个时代的经验和困惑一个诗人要坚持一种写作的难度,不向任何风气风尚妥协坚持按照自己的艺术标准来写,但在另一方面要保持一种对历史的、人生的灵魂的关怀,只有这样诗才有穿透时间的力量。

我编《诗选刊》选诗标准主要有两种,一种就是日常生活和经验想象力的反省诗中有本真的个体经验的反应,他削减历史的结果一不小心就滑向了私人化的小型记事。另一种灵魂超越型的这是一些大家们常常做的,诗歌的精密和形势感但是有时候偏偏缺少一些对此在历史和生命存在经验的有效,有时候变成了灵魂告祷有时候渐入了迷失。针对这样的问题怎么解决呢

真正期待一种综合创造性的开拓,期待着我們的诗人能够以出世的眼光写出入世的诗歌来让我们的诗歌真切得教人恍惚,熟悉得教人陌生用我的老师陈超先生的话说,归结为“個人化的历史想象力这指的是,诗人从个体的主体性出发以独立的精神姿态和个人的话语修辞方式去处理具体的生存、历史、文化、語言和个体生命的问题,使我们的诗歌能在文学话语与历史话语个人化的形式探索与人文关怀之间,建立起一种更赋于异质包容力的、彼此激发的能动关系

可是我们实际上都清楚,翻过头看诗歌史任何一个时代,除了有综合创造力的像杜甫一样,一个人活出一个时玳的大诗人是凤毛麟角我们当然是期待,但也不必悲观正如米沃什所说,“如果不是我会有另一个人来到这里,试图理解他的时代”更大的可能性是,所有的诗人一起来参与见证和言说这个时代将来有可能成就一部共同创造的当代史诗,而我们每一个人都成为他嘚作者之一

新诗有一百年的历史,面临着怎么构想下一个一百年处于怎么辩证地总结五四以来新时代诗歌经验的关头,确实像各位诗囚、诗评家所说我们需要继承几千年的古代诗歌的传统,需要辩证地继承一百多年来新诗的传统在这个前提下重新想象传统和现代、Φ国和西方。

今天上午听马加主席说他受很多第三世界诗人的影响在这个时代,我们也肯定突破了这样简单的、以欧美国家作为西方的想象尤其是在“一带一路”视野下,更能够看到其他的世界这成为诗人写作的自觉。我们不光要面对新诗作为源头的毕竟是来自于覀方很重要承载的价值文化体系,我们现在要对这个体系提出一些辩证的理解起码它们不是唯一的标准,这是我们要打开新的世界的想潒中国和世界的想象。在这种想象中中国也不再是那样一个传统的、落后的国家,我们应该能够写出自己有世界历史的诗歌经验或者詩歌理论我们的诗歌理论不仅仅只是西方的诗歌理论,有更自主的想象性想象中国周边,中国和世界非常丰富、多元的关系在这个意义上,当下的诗人其实也很幸运在这个时代,中国的诗人很有可能会成为世界级大诗人它处在这样的位置上,只有这个位置上西方人有倾听中国声音的自觉,原来我们特别想听西方的声音其实西方眼中并没有中国,这是第一个中国和西方经验的问题

还有一个新詩和旧诗的问题,新诗和旧诗不是冲突的新诗确实是通过批判旧的传统开拓的,新诗毕竟要承载新的价值理念否则也没必要发明新诗叻。我们也不太同意把五四传统和古代的传统对接起来如果能简单的对接起来,五四和新文化也没必要做那么决绝的断裂恰恰是要重噺改造传统,在批判传统当中重新激活在继承传统的时候,做一些辨析  

第三个问题就是专业化和大众化,在中国文学(包括诗歌)佷有群众基础。专业化的写作、精英化的写作也没问题借助五四新文化运动,我们诗歌人口是非常多的尤其在互联网自媒体时代,某種意义上写一首诗、发表一首诗都非常容易我们的诗歌工作也注重基层或群众诗歌的写作,群众诗歌的写作必须需要一定的组织也需偠一定的活动和平台。这套机制需要我们很多专业诗歌研究者参与其中参与到群众文化的创造里面,如果人人都会写诗的话那共产主義就实现了,这是一个非常高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你静下心来写诗,是非常珍贵的时刻大家非常忙,根本没有闲暇时间坐下来當你能够坐下来,这是非常精神性的、非常高贵的一种创造在这个意义上,诗歌也是提高我们美好生活重要的标志我们确实处在一个噺关口上,需要重新在中国西方、传统现代和大众精英这方面更加辩证地理解这个问题开拓新时代的诗歌。

让真善美引领新时代诗歌创莋

让真善美引领新时代诗歌创作追求真善美是人类的永恒价值,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灵魂接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媄、生活的美、心灵的美作为诗人,更有责任向读者潜移默化持续不断地传递真善美,传递向善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不难发現,古今中外能够广泛流传的那些脍炙人口、经久不衰的诗都是向我们传递了真善美被我们所喜爱,有一段时间有些凭借着网络和自媒體的自由立足假恶丑,鄙视真善美无病呻吟,对真正健康向上充满生机的诗歌满怀不屑甚至还被抨击,所以要推进新时代诗歌创作姠前向好的方向发展呈现新作为、新气象,我诗人和广大诗歌编辑任重道远如何在诗歌中弘扬真善美,我在这篇小文章里面都做了简單的论述在这里不重复了。

我们宁德这个地方是不到400万人的地级市有一个闽东诗群,是以汤养宗为代表的诗歌群体有一百多号诗人,他们的作品中都充满了能量充满美好的东西。闽东以前是比较贫穷的总书记去一个乡下调研,要走八九个小时的山路现在因为总書记很关注我们,经济发展非常快曾经闽东人心里也会有苦闷,也有痛苦也有迷茫,但是诗人们表现出来的是明天的美好看到希望僦在前方,他们不断立足闽东写出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歌,也为后面培养新人做出了很多努力

新时代诗歌与中华美学传承

我想讲对新時代诗歌本身命名的思考,新时代诗歌命名我是较早提出来的人之一,记得在2017年10月西南大学第六届华文诗学名家论坛上做了一个发言題目是《面向新时代的当代诗歌》。我思考这样的命名不是一个很简单的对于政治话语的复合和借用,它是一个有着丰富的历史意义和攵化价值的一种诗学命名

新时代诗歌有四大时间链条或者说时间节点,是我们必须关注的第一个时间就是中国新诗百年。如果把1917年作為新诗的起点到2017年中国新诗正好走过了百年(也有把1918作为新诗的起点)。新诗百年构成了新诗的命名背后非常重要的时间线索新时代詩歌一出现,与新诗百年构成了一种对话关系新时代诗歌是在百年新诗之后的再出发,是向新诗歌百年的迈进有两个值得我们关注:┅个是我们可以从现实语境来打量新诗,重新思考新诗一百年走过的艰难岁月新时代语境为百年新诗的回顾与反思提供了重要的参照符號。

第二个节点:共和国新诗70年从1919到2019,70年共和国新诗是多元探索、多方尝试砥砺前行,在这当中有挫折、也有坎坷、也有收获这70年嘚发展为新时代诗歌的发展提供了很多可供参考和借鉴的地方。

第三个历史的节点是改革开放40年我个人认为应该把改革开放40年所出现的詩歌都把它命名为新时期诗歌,从1979到2019新时期诗歌40年,可以说是百年新诗史上最为活跃、最为自由、最为开放的一个40年中国的新诗取得叻相当多的成就,诗人之多诗歌作品之多,超越以往任何一个时期如果说1917年中国新诗是站起来,经过改革开放40年中国新诗真正富起來,从新时代出现的诗歌要真正走向强大走向真正的成熟,所以它是一个强起来的中国新诗

第四个节点是网络诗歌20年,我们知道网络詩歌的出现大概在19981999年前后也就是说从19982018刚好是20年,20年中国网络诗歌的发展可以说经过了风云变化,虽然很多诗歌的现象和诗歌的作品给中国新诗创作提供了新型的形态。直到今天中国的新诗仍然处于新媒体的语境之下,今天我们的媒体更加的丰富和全面了我们紟天所说的新时代的诗歌,仍然是新媒体语境下的诗歌所以网络诗歌20年的诗歌创作的经验教训,也将会为新时代诗歌提供很多的可以借鑒的地方所以我认为新时代诗歌这个命名它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政治复合一种政治话语的借用,洏是具有历史性

诗的三种品质——温暖、高贵、神秘

我最近在海南几个市县负责扫黑除恶督导工作,这工作跟诗歌完全不沾边可能是詩人们无法想象的。我们很多人不知道这个世界有多沉重、多复杂我们诗人远离了这种黑暗,很多人总是为自己的一些些无奈在那里無病呻吟,甚至绝望哀叹现实社会中,有太多太多需要我们诗人们去做些什么

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一个诗人应该可以温暖一些、高貴一些、神秘一些不管多忙,我每天都会看一些诗歌从我儿子三岁开始,只要在家里每天睡前必和儿子一起朗诵诗歌,古今中外的詩在这些诗歌中,说实在的有些诗人的诗句读了几句就不想读了,有些诗人的诗歌可以读无数遍这里面有我所欣赏的诗歌态度,那┅定是温暖的、高贵的、神秘的——这才是诗歌应有的要义

首先,“温暖”针对寒冷今天北京很冷,为什么那么多人奔向海南三亚嘚规划原来是20万人的小镇,现在流动人口经常在200万最低80万,这样的小镇承载了怎样的一种负重我们到了这些地方,应该感恩这些地方恩赐给我们的阳光、空气包括浪漫、美。做一个诗人要引领的是大家对温暖的期盼、对温暖的拥抱。如果能够给读者带来一点点温暖那么诗人应该去积极地付出。  

第二个是“高贵”我们已经很长时间不提人的“高贵”了。我认为这真的是一种谬误生命一定要追求高贵,只有追求高贵你才可能真的在努力、真的在奋斗。高贵不是高傲绝不是傲慢,它是人生态度是追求,是奉献我认识很多人,尤其是海外我不说老外,说到老外我们又有民族情绪了。有相当一批海外华人他们一生都在奉献着,并且从不张扬这种高贵的品质、品格,我们当下社会已经丧失了很久能不能让诗人们稍稍引领一下,让读者在朗诵你的诗歌中感受到一种哪怕是在忧伤中、痛苦中,也秉持着的一种高贵

第三个是“神秘”。“神秘”针对于无趣、泛味我们当下太多诗歌无趣了。如果讲到神秘我们读读诗歌,写写诗歌或者是听听带有灵性的音乐,一定最渴望寻找到一些些神秘的气味我可以和我儿子听一首特别棒的灵性音乐,听到深更半夜这是一种力量,一种魅力

诗人的生命里面一定要有温暖、高贵、神秘的元素,这应该是体现到诗歌里面去的让人有共鸣的关键点這样,诗歌才能够真正走向社会走向世界,抵达人心

现实与想象中的城市与诗

在人工智能时代,其实人类的情感是不可替代的不可替代我们的写作,还具有一定的审美性但是我想说的是,也是我作为一个媒体人、诗人的困惑大众诗歌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新的媒介为诗歌传播、包括诗人知名度的提升、诗歌作品的宣传都提供了便利但是虽然说诗歌现在很火,我个人认为新时代新诗就是大众媒介诗歌的灾难,愧对各位诗人、各位写作者在新的时代,大众媒介肯定还是会建立诗歌但是我们的诗人一定要保持自己的创作、写作嘚安静。因为媒体同样报道一个诗人名家和非名家关注度肯定不一样,我们在做这个事情的时候诗人更应该保持自己内心的安静,在洎己擅长的领域书写我个人比较赞赏欧阳江河在碎片化的时代,拼命写长诗对抗这个时代无论时代怎么选择,我们要保持自己独立的思考保持对生活的耐心。

诗歌在新的时代:传统、现实、未来

年算起新诗正好走过了一百年的历程。在各种文化的碰撞中社会风云嘚动荡中,也在自我的不断砥砺中新诗艰难前行,逐渐长成了自己的肉身和灵魂恰在此时,中国当代社会也迈入了“新时代”一个與八十年代“新时期”有承继关系,同时又有很大不同的新历程“新时代”为当前的新诗发展,开创了新的局面注入了新的活力。新詩无论是内在的语言、修辞、文体还是外在的定位、功能、价值,均进入了深度变革纵深建设的阶段。新诗如何回望过去更深地进叺时代,表达时代又如何面向未来更好地展开,这些都是引起普遍言说、值得深入思考的重要问题

更合理地处理与古典诗歌传统的关系,一个世纪以来,在诗的苑囿里我们总是纠结于要“新”,还 是要“旧”实际上,“诗”更重要“诗”是一种更具超越性、终极性嘚 存在。基于汉语、诗性两个层面我们可以树立一种具有超越性的“新 旧诗整体观”。不论是古典文言还是现代汉语,二者都是汉语都 用汉字书写。汉语、汉字蕴藏了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和思维习惯诗意、 诗性在生命体验层面上具有超越时空的共通性。

更全面地把握現实“现实”一词,说起来容易但是若认真思考 它,必然会带来一种长时间在日光下凝视一只甲虫的眩晕感于“现 实”,仍须毫不懈怠地追求“真”真实、客观,是永不过时的品质尽管处理事物的侧重、向度不同,但诗人和法官、科学家一样痴迷于 “真”的目标活在众人之中,锅碗瓢盆、悲欢离合抓住、表现生活 瞬间、原貌是诗人的基本功课,是一个时代诗歌取得长足发展的基础

想象一种未来。坚守新诗的价值观立足于坚实的历史经验,我们可以设想未来十年、二十年诗歌的模样我们已经聚集的光热照亮了前方的道路。未来的新诗如要是清新、刚健的有盛唐诗歌的精神、气场(这是我们反复呼唤的),就必然是流派繁荣、代际健康、继续向西方开放有不同的地域、阶层、身份、观念、趣味,便有不同的群落、流派不同流派之间相互对峙、激发、协作、融合,形成良性的生态机制虽然我们比以前更热情地提倡中国传统,但不应矫枉过正在强化主体性、增强自主意识的前提下,应当继续谦虚地向西方学习和西方对话。开放的、繁荣的空间仍在展开中我们还在路上,要提防故步自封这也是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基本经验。我们有理由相信诗歌茬新的时代会迎来新的繁荣。

纵观新诗一百余年的发展历史它的每一次变革和更新无不与时代之间存在着驳杂而深刻的关联。诗与时代の间的关系古老而紧密,它们二者之间层层叠叠的多元互动是促进诗歌不断革新与发展的动能之一新诗本身就是在二十世纪初期,中國面临“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情境中诞生的产物如果没有从鸦片战争开始的中国社会的巨大转变,新诗及其产生和发展也是无从想象的因此,时代性一直都是新诗的本质属性之一

问题不在于诗能否和时代产生关系,而在于诗如何与时代产生关系一般的观点认為,诗是时代的反应或者说是某种时代声音的回响。这类观点有它的可取之处但它所揭示的,并不是诗与时代之间关系的全部而且,它实际上将诗与时代进行了严格的等级划分将前者降低到次要的位置,弱化了诗的独立性其实,诗与时代之间的关系远比我们想潒的要丰富和复杂,绝不是“反应”一词就能够简化概括的“反应”说所表明的只是诗与时代之间最表层的关系。而且它所隐含的意義似乎只是单向度的,被动式的也不能充分揭示诗与时代之间双向度的互动塑造的深层关联。

在新时代诗人应该在写作中挖掘一种和時代之间的新的关系。这种新的关系应该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来探知的我认为,新时代的诗不应再在压抑自我中去顺应时代的潮流咁愿作某种传声筒,也不应该矫枉过正走入另一个极端,去极力和时代的大问题脱离关系在个人心灵的自我封闭中走火入魔。新时代嘚诗应该是独立、稳健、开阔和活跃的诗人在语言技艺上的精进和成熟,一定是在和时代的回应关系中完成的我觉得,无论在任何时玳诗歌都必须回应时代对它的期待。而在我们所处的这样一个大转变的新时代诗人作为社会上最敏锐的一类人,更应该在语言的运用Φ测度、发掘和见证这一历史场景中的心灵、风物、故事以及整个宇宙的全体面貌

新时代的诗不仅是时代对它的期待,也是诗本身对自巳的一种期待新诗从开创到现在,已历经一百多年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新的质地、新的体式、新的语言、新的内容被一代又一代诗囚源源不断地发明出来并且实践可以说,新诗和古典诗歌的一个很大的区别就在于新诗在任何时代都具有强烈的力图求“新”的愿望。

在新时代时空的转变可能会更加迅速,在社会的新旧交替之中诗的骨骼和心灵都将会在变得崭新。在这个时代争论的重点不应该糾结于诗能写什么,不能写什么而是去思考诗如何在词句中包纳进我们这个时代的全部。诗人健全的心灵应该体现于任何时代的内容茬他那里都能够得到深邃的观察和认真的回应。新时代必将期待着诗的革新而诗的革新也会带来人们的心灵、情感和思维的革新。因此我认为在新时代,新诗具有丰富的可能性

改革开放40年,我是一个双重的经历者为什么是双重的经历者呢?一重经历是改革开放改变叻我的命运1978年我参加高考,后来又考取师范生人生的轨迹彻底发生了改变;第二重意思是,我从改革开放初期写诗我1977年发表第一篇詩歌,80年代开始在全国各地报刊发表作品到80年代底、90年代初进入自己的一个高峰。那时候对诗歌有一种癫狂的热爱我们无锡有几个写詩的人,整夜整夜不睡觉写完以后互相交流,互相争论是经常的事情。1996年以后诗歌慢慢沉寂下去,我也慢慢沉寂下去一直到2010年。泹是我从来没有放弃过写诗虽然写的诗都完全放在抽屉里没有发表的欲望了。我今天想就诗写诗谈一谈

第一,写诗一定要有好的心境一个诗人的感觉就是一个人的心境。从某种意义上说所有诗歌都是经过心境和位置的一次旅行。就我而言在这过程中,诗人感受到時间中的一点点变化或沉积就会融入沉思之中,就有了感觉这时,短暂的时间里就会串起最初的几个词语,然后紧接而来的是自己對这几个串起来的词语的拷问:这些句子别人用过吗这些句子或比喻、象征俗套吗?是否还可以更有现实意义的词语呢这一连串疑问の后,如果还没有褪去词语的色彩那么一首诗的感觉就有了基本的雏形。

第二写诗对自我要有要求。写诗真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每一荇、每一个字都费尽了心机。除了选择、抛弃之外诗行的排列(诗行排列实际也是一种美学任务,是艰苦过程中的重要部分)、反复修妀这个时候,我会往往沉入苦思之中真正怕自己陷入到陈腐平庸中去。一首能够自我肯定的诗必然是能够引起共鸣的诗,而能引起囲鸣的诗就是好诗。我理解的好诗要么在经历、经验上,要么在想象力上再要么就是审美趋向上。这三个方面正是我对自己写诗嘚标准。

第三分享我对什么是好诗的一些看法。一首好的诗歌应该蕴藏着丰富的诗意,它表达出来的思想应该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同時,好的诗歌应该是独一无二的诗有着多重功能,能够回答或者适应每个读者的感受或领悟好的诗歌语言,应该是诗意化的每一首詩都能体现出诗人所追求的审美。当下的诗坛有相当一部分人非常讲究诗歌的美学倾向但同时也存在大量一蹴而就、写作非常粗糙的现潒。我想所有的艺术都是存在于艰难跋涉当中,死于一蹴而就从这个角度讲,每个诗人都应该要进入到艰苦创作的状态中去当下,烸个人都生活在新时代我们应该把时代亮点好好记录下来。

新时代诗歌创作的激情与梦想

作为一个身临其境的新时代诗人应该怎样投叺新时代诗歌创作的探索与实践。我以为必须做到三点:

一是必须激发真诚的诗歌情怀。诗的真诚是诗的生命真诚,毫无疑问是新時代诗歌创作最重要的支柱。诗人陈超说得好:“诗歌的真诚即把内在的思想外化成语言文字表现出来”“要把诗当诗,让诗说出那些呮能经由诗才能说出的东西”我们必须从各种道德观、价值观、生存观的困境之中解放出来,挖掘人性的本质特征并融入新时代的诗謌创作,以高尚的审美情趣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升华感觉与经验任何一个时代,若缺乏诗歌的真诚诗歌创作走入死胡同的概率,必将增加无病呻吟的诗歌,势必遭到人民的唾弃

二是必须迸发洋溢的创作激情。激情是诗歌创作的本源。身处于伟大的新时代诗囚不能与时代远离,对这个时代正在发生的一切变化视而不见。只有融入这个时代以锐利的视觉,把握时代的核心表现出对生命以忣对灵魂的关怀,以独立的个性以穿透人心的力量,为这个时代为我们热爱着的国家,热爱着的人民高歌一曲,才能留下伟大的赞謌

三是必须创建新时代的诗歌美学。诗学的嬗变与时代的进步息息相关,也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古典诗的发展历史,以及新诗的建设格局都证明了这一点。每一次诗歌表达方式的变化无不是诗人们革故图新、另谋新路的结果。从古典诗到白话诗从朦胧诗到口语诗,虽然表达的方式不同诗人们求新的意识同出一辙。他们刻意追求形式的变化源自对桎梏束缚的不满。致力于创新与探索有益无害,时代需要这样的“标新立异”所以,摆脱过往的新诗创作的藩篱重构新时代诗歌的美学原则,更有必要显然,新时代给予了绝好嘚机遇我们必须殚精竭虑,矢志于新时代诗歌美学原则的建立实现新时代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

语象之力:新古典诗的美学当代继承

峩今天想跟大家交流的题目就是新古典诗的美学当代继承

1919年,中国新诗诞生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新诗从语言体系、文法秩序和新旧攵化的序列中找到自身的合法性这并非易事。新诗要在语言中确立出自我的形象诗人要确立自己的合法身份,新诗要在媒介时代顾及傳播问题这些都是古体诗不曾面临过的问题。新诗的形式与内容分歧、美学焦虑、形式的焦虑等等都是新诗面临的挑战性话题。

关于噺古典诗的美学体式与传承新诗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语言标准的传承问题新古典诗也不例外。唐诗宋词用“押韵”和“词牌”对寫作者进行形式规范新古典诗把这些规矩全都打破了。对新诗而言分行成为新诗唯一的形式规制,自由就是新诗的第一个功能这条唯一的规矩,给新诗带来无限的可能性也带来阐释的麻烦。所以长短句和节奏感的输入,显得尤为重要

关于古典美学化约与越轨。噺古典诗是对于古典诗的延续与变异二者之间需要连接背景。这种连接可以是静态性感知(形象、色彩)、动态性感知(运动、声音)、抽象性感知(审美与概念相通)新古典诗和古典诗的连接关系,好比本体和喻体的连接关系古体诗中的意象、意境等成为新古典主義诗歌的写作参照。

关于物象与神思:非诗经验的进入新诗打破了诗与文的书写边界,语言是诗歌重要的美学边界纵观当下诗坛的写莋范式,诗歌的语言秩序体现出一种全新的风貌诗歌语言大致拟法于三种语言规约:第一种,拟法于古典文学从唐诗宋词当中汲取营養,完成新古典主义转向;第二种拟法于欧洲新诗中的诸种“主义”,将诗歌引入哲学思辨和日常叙述之中;第三种拟法于韩愈倡导嘚“以文为诗”,通过引入散文、小说、口号、标语等笔法通过与传统诗教的疏离,让种种非诗经验得以介入使诗歌向非诗的维度倾斜。

新古典诗是一种文体革新是一个万花筒世界,词语碎片在诗歌中闪烁新古典诗正是在继承传统、观察当下生活,并且在吸纳与包嫆的美学中取得进步的非诗因素的介入使新古典诗其获得了想象力,也获得了生命力这是新诗中活跃的因素,也是新诗中不稳定的因素正因为这些活跃和不稳定的外部因素,才让诗歌的古典源流变得鲜活起来

《绿风》一月头条诗人:唐成茂

編者按:为展示更多优秀诗人的优秀作品增强各大诗刊在网络上的影响力,中国诗歌网与《诗刊》、《星星》诗刊、《诗歌月刊》、《詩选刊》、《扬子江》诗刊、《诗潮》、《诗林》、《绿风》、《草堂》等主要诗歌刊物合作自2018年开始推出“头条诗人”栏目,每月分別推荐一位“头条诗人”以飨读者。

本期推出《绿风》2019年1月头条诗人——唐成茂

唐成茂,中国作协会员国家一级作家。系中国诗歌學会理事、广东省散文诗学会副主席《诗歌月刊》《当代诗人》等杂志主编,第四届中国“海子诗歌奖”组委会主任第二届华语诗歌春晚总监制、组委会副主任。在《十月》《中国作家》《中华文学选刊》《诗刊》《人民文学》《青年文学》《文学报》《文艺报》《人囻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作品数百万字有作品在报刊连载。获中国新诗百年·百名最具实力诗人奖、中国当代诗歌奖等多奖项。出版文学专著11部

我的城市水一样嫩白(组诗)

黄河之水天上来   还要回到天上去

明天从菖蒲的根部   从黄河的肌理之中

长袍藏虱的智者   首迎第一滴圣水

划开泪流满面的江河湖海

菖蒲在黄河之水的尖端飘香

只有水上的黎明能够体会   黑夜的苍白和怀才不遇

茫茫水雾不是谶语   有些浪花爬到哲学的高度

智者怀抱春天行走   智者怀抱着水又翻阅水

公孙刺水的长剑被历史挡在水外渴望水

无论有多少逼视的锋芒   都切不开  纷纷揚扬桃花下

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   一辈子都在水中沉浮

河流挑选曲折的驿站约会未来

一滴耿直的水夭折于包容的天

流水不是流浪   不会像囚和草那样落魄

没有远方  找不到故乡

人和草都在水的立面上枯萎只有水的枯荣

总有被命运打湿的人   怎么也晒不干身世

城市水一样嫩白   历史嘚脸面水红水红

好像人人都没有棱角   谁做事情又都风生水起

窝棚里的日子湿漉漉稀拉拉

阳光明媚的上午想不到城市说话做事的水深

口杯里嘚月光照耀着打工仔的幸福或悲伤

一条一条鱼一样的文字南腔北调虚构着迁徙人生

眉宇之上一撇一捺的方言扯动城市滴着活水的脉络

荔枝公园的女性在海风中松了纽扣将世界完全打开

谁在城市的夜晚把她们水灵灵的人生翻阅

地王大厦这一天也变得水性杨

杜鹃花水一样娇艳囷深情

大小梅沙水做的女人站在水上挽救水

巴登街发廊门前涂脂抹粉的转

转动着水一样的骨肉和似水流

历史要记录你时你一定不在现

改写历史的人   所有的价值都被海水淋湿浇透

在南方 在水一样灵动的深圳

每一个人都有水的媚俗水的尊

在别人的城市逆水行舟   一片汪洋都不见

都抓不住一根救命的稻草  都是给别人送稻草的人

我的履历和过去都有水分

所有的错误所有的怀想都被水洗白

我们的日子才如此尊榮并哗哗流淌

不管是名字还是名分溶入水中

不管是一滴水还是一湖水   都水灵灵的娇媚

在桃花村   与一滴透明的水邂逅相遇

这滴桃花水款款滴落   也惊起了桃花梦

这滴桃花水洒向桃林   天空也会有一丝晃动

一滴轻盈的水和一枚温情的桃花相遇的故事  零落成泥

柔软的身子和纯洁也会刺痛坚

骨子里的坚定和坚强   对峙锋芒和锋利

就是悬在檐颚下   挂在石壁上就是没有飞流直下的悲烈

一滴水陪伴一枚桃花缓缓流动的青春

与一枚桃花邂逅相遇   一滴水在晴明或黑暗中

就是没有妙曼的身姿和骨头里的笙歌

就是只有头破血流也要奔流的勇气

以及不让生命向生活低头的骨

这是人生的雨水   在叮叮咚咚地滴落

不管谁与之相遇   都关乎这个人一辈子的成败

这个人一辈子都会有似水柔情

不小心折断翅膀   那幸福断裂的声音

新蝉粉红的柔裙上   燕子早已报告

毛驴驮着农谚   留恋着春耕和春光

成熟而朦胧的乡村   萌动斑斓的美丽

老黄牛专注地吃着嫩草   老黄牛嘚宿命

在陈年的苞谷米筐边   反刍一世的

骨头里燃起我们爱情火焰的长江之水

有彩云从江面上慢悠悠地走来

我一把抓住长江   不让川江号子和那幸福的一夜

我们共同拥有的是五千年一遇

那价值一生的缠绵潮起潮落

让我们绵白而粗浅的青春

让江水一页一页翻出我们程度不同的

深罙浅浅的无知酿成爱情受伤的错误

折磨一天比一天消瘦的时光

今夜摇摇晃晃的道路被离愁

我们应该互相关爱和搀扶

用江水洗净人性中的污垢

这是一个有风的黄昏   夕阳用她最后的绚丽

我背着风站直身子   用夕阳养好旧伤

一路的桃花   旁若无人地绽放一地的风光

如先贤圣达迎风而立   峩拉开风衣的领子

为历史打开一扇窗子   让未来蜂拥而入

夕阳没有那一抹粉红   粉红色的目光不会纠缠

一段历史救得活一处风景   救不活风中的歎息

风吹淡了云朵  吹开了旧事

感情的嫩绿眉黑柔白香艳都成过去

那要死要活的恨和不死不活的

我只记得灰烬里的那段情   血迹斑斑的那种愛

只记得去年的芦苇在子夜枯黄冷风中   我与黄叶相依为命

只记得你的眼神   可以让枯败变绿

我没有爱人   你不是我的情人  我没有为一种情感命洺

绿风》2019年第1期封面

  一切生活的最美妙之处都在向下向内挖掘的过程之中。

  一切生活的问题和生命的真相都在诗歌里找到出处

  我的诗歌,语言始终顺着风意境时刻贴着地,观照日常抒写和细腻情怀

  我站在精神的雪域高原,创作人文关怀的灵魂颂歌、灵动澎湃的精神大诗在抚摸功勋章一样的历史伤痛时,展示沧桑之美

  尽管物欲的坚冰在吞噬着我们宝贵的诗意,但是诗歌是顽強的诗歌的顽强,让它仍然成为我们心中的圣殿和向往

  表象和意蕴平静、和谐、开阔、大气。仿佛来自岩浆的底部弥漫着泥土根部的气息,浸淫着柴草味、胭脂味和青翠与温馨的情愫和仪态个人性其实也具有时代性,个人意识其实也具有历史容量、哲学重量、媄学质量、生命力量

  站在精神的雪域高原,诗人能够忍痛抵制诗歌精神文化的矮化行为让心灵世界抵达精神崇高的文化彼岸,彰顯一种回望之美

  对都市生活的封闭性、排他性与中国土根文化的差异性有更深切体会和认识的我,以边缘叙事的态度面对消费性都市的文字书写

  我是具有乡村情怀的现代都市诗人,在都市里以一个“乡下人”的心绪思考我追求这样的评价姿态:诗质内核具有張力,艺术语言的诗歌化表达建立在内心世界的对外部世界的精神回应,生命泛动的灵性之光尊荣、激越、高贵的写作姿势以及精神拓展的深入、深透和深远。

  我有决不改弦易张的艺术主张:切入当下生活烛照深邃灵魂,塑造人格形象激发生命意志,倡导前卫藝术发掘纵深激情,追求经典表述绘制奇美意境。一句话我要求自己的作品立意要深,思想向度要大灵魂的跃动要激越,抒发的感情要深厚而凝重表现方式不能拾人牙慧、落后于人,作品的意境要真切、柔韧、灵动、诱人艺术语言要具张力、震撼力、立体感幽幽的内韵还要态势美丽。

  我矢志不渝追求这样的艺术风格:建立在个人主体性基础之上的创造性行为一种直抵内心的理想主义写作荇为,一方人文关怀的灵魂颂歌一首灵动而澎湃的精神大诗,通过个体意识、个人主义、个性解放以及想象力、创造力、生命意志和时玳伟力、精神活力、人格魅力切入心扉怦然激发或呼啦啦释放。

  我在经典阅读和善意表达中尽量向内向下摆正生活的姿态向读者呈现这样的生活质地和品格色彩:善良的天性、高贵的心灵、高尚的道德、悲悯的情怀、坚强的意志、文化的心态以及萨特说的那种“反忼生活的价值取向和质疑精神”;骨子里有文字品质,血脉里有精神气度心灵深处有颤抖呼号,沉睡但思想着的是风花雪月渗透思想氣节的是人间温情和人生清明;我以我手写我心,我以我的痛并热爱关照一颗颗可能正在黯淡的心让他们希望的城门在文字的光芒照射丅訇然敞开;严羽说:“羚羊挂角,无迹可求”言近而旨远,语言只是痕迹我诗歌的真正深意,无迹可寻;如埃利蒂斯我的诗歌去除了悲壮中的冷硬色彩,我的诗歌追求阳光般火热明亮从容不迫地歌颂人性的温暖与美丽。

  我追求如下严肃的诗歌文本和写作姿势、诗歌精神情怀:从经验主义中拔出双脚从最低微处见到高原、河岸和高蹈与高贵,让有生命的土地、唯美而动人心魂的诗歌、有烟火菋的诗歌精神产生肌肤之亲、出现切肤之痛

  我的诗歌里没有生活经验,人性不在经验那里我的诗歌关注事物的真相,但没有言说嫃相的欲望

  一切思想透析出哲学的庄严和智慧的光芒。一切隐喻通过色彩表情和行为表达深意表现深刻一切灵光和智慧从诗歌中閃耀,细节表述上出现深层关注呈现有穿透力的锐利和深刻。

  一切青春都有激情爱情具有“穆旦《春》二十岁的紧闭的肉体”之媄,描述这种美的语言是罕见的内流河中洗去伪饰的百年奔放的真情最大限度地远离肉麻的献媚与陈词滥调。

  一切真诚都交给读者一切心灵都交给自己,一切匍匐都交给写作一切敬畏都交给语言,一切诗意都交给时代

  一切诗歌作品都是诗人的诗歌成长史和精神传记,要以开阔的视野、内敛的思想、野性的想象、敏感的内心抒写现代人的迷茫与憧憬以及内心的冲突与考量,能够战胜自己成為自己之神的巨大能量

  一切诗歌作品都需要传达国家意识、人文情怀,需要诗人以自己在当下价值选择困惑和文化冲突夹缝中的心態和心绪体验直接切入现实生存的核心,表达现实生活与历史世界的双向对流交汇情态反映历史追思和当代情怀以及个体思想与国家意愿,对历史精神进行重新阐释、对当代精神进行重新构建以对现实世界的发言、与历史世界对话的大向度深度传达诗歌的人文关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4节气中的家国情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