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国内加入英语学习者圈子

上国内顶级商学院:圈子、圈子、还是圈子-留学-光明网
您想去哪里?
&&封面故事
&&往期回顾 & && &
上国内顶级商学院:圈子、圈子、还是圈子
记者_王众 覃巧云 实习记者_徐可 张婉若
&&&&导语:行业大佬可以在商学院通过混圈子探寻商业发展模式和自己行业之外的可能性。而小规模创业公司老板或大公司内职位相对较低的部门主管选择中欧,则是为了寻找潜在的投资商、合作伙伴,甚至是跳槽的机会。&&&&无论是为了升职、转行还是创业,读MBA最大的吸引力绝不是专业知识,而是混圈子,且是多重圈子。每个桃李满天下的教授本身就是一个圆心;学生和教授可以构成一个教学相长的圈子;同桌的你和隔壁的他构成了同学圈,毕竟“一起同过窗”是最稳固的情谊之一;商学院数不清的高端活动,又提供了一个“抱大腿”的精英圈;毕业以后,大家又成了校友圈。&&&&用充分的钱、权打造优质的学术圈&&&&不仅学生讲究圈子,老师也讲究圈子,不夸张地说,长江商学院(以下简称长江)的成功仰赖于打造了一个对教授们极具吸引力的研究圈子。&&&&长江最得意的成绩之一就是“教授治校”,长江商学院助理主任朱慧轶与招生部高级经理冯月圻都表示,这是吸引诸多名校商学院教授愿意回国执教的重要原因。长江现在有40多位常驻教授,其中83%曾任职于国外顶尖商学院,甚至拿到了终生教职。“这个比例在中国是最高的,”冯月圻非常自豪。&&&&能吸引如此多教授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地利。长江有雄心引入顶尖教授,同时他们也非常务实,对自己和教授都有非常现实的定位。朱慧轶跟《留学》记者分析:“我们的教授大都以华人为主,他们希望用西方的方法论研究一些中国的问题。在中国研究中国经济的地域便利,是他们在西方无论多顶级的学院中都无法得到的。”&&&&尽管现在中国问题成了最热门的研究课题,但国外的研究环境还是很有局限。首先是接触不到第一手资源;其次是思维方式不同,欧美学者有自己固定的思维模式,这些模式与欧美的经济发展有关,和中国的实际情况却有差别。&&&&吸引这些教授的还有EMBA课程和CEO项目中的各界大佬们,当这两帮人同时走进长江时,招聘和招生就进入了良性循环。大佬们希望通过和顶尖的学术头脑交流,让自己多年的经验上升到理论层面,以此推动自己和企业的提升。教授们既然要研究中国的经济,就离不开中国企业的支持,能与大佬们深入交流,是双赢;能深入探访一个个在外界看来神秘、高大的企业,更是求之不得的优势。&&&&这种良好的互动让长江有了自己的案例中心。这里用于教学的案例不是美国货,而是土生土长的中国原创,包括互联网金融业的代表性企业、阿里巴巴、还有唯品会,都是长江的校友企业。他们都为长江的案例中心贡献了非常宝贵的素材,同时也成了长江教授做学术研究的强大后盾。冯月圻介绍,长江商学院的学术研究水平在同行中排名全球第六。&&&&与他们优势互补、资源匹配的EMBA、CEO项目班筛选严格,要求至少是副总以上级别,基本都是四五十岁、极具管理经验的一批人。不过冯月圻提到:“这个班对职位要求严格,与年龄没有太大关系,现在有不少创二代、富二代也看中了这些资源。”&&&&读MBA不要趁早&&&&但MBA班的学生,被要求一定要有丰富的经验。长江商学院MBA班的学生平均工作年限为5.3年,大部分的学生都工作过5~10年。&&&&“我们比较重视年龄,太年轻、没有经验的学生上课不够有感觉。但是真是到了三十八九岁,也许已经在自己的领域里有所成就了,也不是特别适合。他们的经验太丰富,容易思维固化,可能转型欲望没有那么强,接受力就不够强。”&&&&&这批求升职、求转型的人从长江出来后都能得偿所愿吗?根据长江商学院的就业调查报告:30%会走向金融行业,10%左右去了咨询行业,5%~10%的毕业生会选择创业,而且创业的人数还在增加。&&&&至于毕业后的起点,还是得现实点,毕了业就能当上总经理的情况比较少。大部分毕业生的起点集中在:金融行业的主管,咨询行业的资深顾问或进入企业的战略部门。飞跃最成功的记录是毕业了就做总裁助理。“假以时日,这些人经过奋斗都能成为独当一面的管理层,他们构成了我们现在的校友圈。”&&&&好好学习是混圈子的法宝&&&&对MBA学生来说,长江一个很大的吸引力和优势是资源打通—所有的班都是同一批教授上课,不会把教授们分门别类地分开,这就意味着教授成了各班学生之间的桥梁,也极大地方便了教学。&&&&比如大佬们会和教授讨论商业议题,或者干脆拿出自己的公司或项目供教授做研究;那么MBA的学生就能优先成为研究团队中的一员。同样,教授自己拿到的项目也会邀请MBA的学生一起完成。比如研究互联网的课题里就有腾讯的项目。这些项目是现在进行时,研究本身就是在为企业做战略咨询。&&&&很多时候,这些活生生的项目背后主导人就是同届EMBA班或者CEO班的某个老总,或者毕业不久的某位校友。表现出色了,就不难得到他们的赏识,这个“他们”,可能成为MBA学生毕业后的老板、创业时的投资人或是几年之后的合作者。&&&&课程创新是MBA发展的小皮鞭&&&&红极一时的案例教学,不过是学生们坐在教室里讨论教授撰写的商业案例。在商学院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课程创新成了每家商学院的必修课。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招牌菜,“整合实践项目”,为学生提供了深入企业实地考察并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这堂必修课要求每6个同学组成一组,在一个导师组的指导下,用一学期的时间完成一个特定的企业实践项目。这期间,教授会带领学生一起对某个企业进行调研与诊断,全面分析企业的竞争态势和存在的问题,为转型企业的管理问题提供战略、市场、人力资源、财务等解决方案,或者为企业的业务拓展提供商业计划。&&&&对于企业和学生,这是双赢的契机,学生能尽早参与商业管理实践,企业也能与光华管理学院在学生就业、案例开发、咨询服务等方面开拓合作机会。&&&&光华MBA今年3月底新推出的另一发力点是行业模块课程周,为学生介绍一些热门新兴行业的前沿动态,让学生在常规学习之外,进一步开拓思路与眼界。课程周试行阶段,互联网经济、新金融、医疗健康、文化四大备受关注的产业就被列入其中。&&&&学生在五天的时间里获得了与百度、阿里、腾讯的高管、乐视网副总裁、尚高资本中国区副总裁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分享了关于行业现状和未来趋势的见解,针对具体案例和问题进行了讨论。&&&&作为今年刚上马的项目,行业模块课程要成为一个完善的培养体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今年的课程周主要以相关嘉宾的经验分享为主。学生在五天里接触了大量宏观的、个人化的信息,确实达到了拓展知识广度的目的;但短时间内的信息交流是否能保证深度,密集的讲座式教学能被学生消化多少、多大程度上转变为切实的实践,都未可知。&&&&该项目若真正意在培养兼具知识宽度和行业深度的管理人才,那么未来与整合实践项目的互相渗透与配合也许才是长远之道。&&&&够牛你就能刷脸&&&&中欧商学院是商学院里的老大哥了,这所由中国政府和欧盟共同创办的商学院是亚洲有史以来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进入《金融时报》世界排名前十的商学院。&&&&中欧校友、某科技公司创始人张先生告诉《留学》,对于社会名人类申请者,成绩并不是主要的衡量因素。虽然MBA项目要求GMAT分数,但参加中欧的笔试同样有用,学校甚至开设辅导班帮助申请者更好地应对考试。&&&&笔试是为了刷掉20%的申请者,起决定作用的是面试。比起只在某一领域有建树的精英,中欧更想招收能为其他行业分享普遍管理、经营理念的大佬。&&&&中欧主打的MBA项目是全英文授课,其余项目多以中文为主,中文班和英文班的学生在背景和培养目标上相差甚远。英文班的学生多是外企高管和外籍人士,目的也更加偏向纯粹的学术研究;而中文班的人员构成则更加丰富,以国企高层和民企创始人为主,也有官员、作家、电视主持人等等。&&&&在中文课堂上,身边发生的事经常成为案例,无论是学生之间的讨论,还是和教授的交流都极有针对性。比如说,一次教授拿中石油管理低效为例子讲课,学生中来自该企业的员工马上反驳,并提出专业的意见。这样的例子在中欧的课堂上数不胜数。&&&&阶层不同,目的就不同。中欧有部分学生是小规模创业公司老板或大公司内职位相对较低的部门主管,他们选择中欧则是为了寻找潜在的投资商、合作伙伴,甚至是跳槽的机会。&&&&对于真正的行业大佬来说,他们在商学院可以通过混圈子探寻商业发展模式和自己行业之外的可能性。张先生最初在软件领域发展,在其公司业务做到行业顶尖水平时来到中欧商学院给自己充电,在此认识了不少大佬,半只脚踏进了咨询圈;现在,他为软件公司提供管理咨询服务,正式成为了咨询人。&&&&无论哪个商学院,教授、校友圈都是最大的优势;换言之,这里不是读圣贤书的地方,越是懂得整合资源、越能够如鱼得水。??
光明网版权所有700被浏览503,346分享邀请回答1784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954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  
有道词典开学版发布 新增圈子社交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有道词典开学版新推出的圈子功能,在更大程度上有效聚拢了一拨兴趣相同的英语学习者,用户只需词典首页点“看动态”,进入圈子首页注册登录,就可互相关注,并且实时关注对方的状态,以及关注人的粉丝信息等。根据英语学习者的不同学习需求,有道词典的圈子专门开设“E口同声”“影音先锋”“考研备战团”“译路有你”等10个学习板块,用户点击屏幕右下角“编辑”按钮,选择希望发帖到的学习板块,就可与板块里同道人展开互动。
  练口语 读美文 一键到达
  同时,有道词典开学版首页也对“看天下”全部栏目做了“原创精选”、“语言学习”、“世界大观”等系统分类,更加方便用户查询看天下各类文章,有练口语、听力或者翻译能力提升等各种英语学习需求,都可以直接分门别类各栏目一键到达。
  有道词典开学版已在360手机助手独家首发,同时在苹果IOS和各大安卓应用商店也全部上线。谈及有道词典开学版的发布,有道词典产品总经理包塔表示,“从目前的5亿多用户总数来看,有道词典已经获得了用户的充分认可。我们也希望通过新推出的有道词典开学版,让更多英文学习者聚集到一起,给学习者提供一个随时随地、按人所需、高效的学习平台。”
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京公网安备号京网文[7号ICP:31欢迎加入动感英语圈子_动感英语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691贴子:
欢迎加入动感英语圈子收藏
快试试吧,可以对自己使用挽尊卡咯~◆◆
&&&&本人于昨晚成立了动感英语的学习圈子(),成立的目的就是想认识一些英语爱好者,尤其是英语初学者,凭着对英语的热情,一起去学习,一起进步!
&&&&创建过圈子的朋友都知道,刚创建圈子会有一段孕育期,在一定时间内要有一定的人数才能正式正立,我就想怎样才能吸引目标圈友的加入呢?当然,我可以疯狂地加人,那么这样总可以达到10人以上吧。可是我想,这样的意义不大。最后我想通过这篇文章来做宣传,喜欢英语,真想学英语的朋友欢迎加入我这个圈子。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来帮助大家!我保证:在这个圈子,绝对没有“等级”之分,无论你水平如何,我们都一视同仁。希望想加入的朋友也要保持这样的心态来和圈友相处。
&&&&成立这个圈子是基于我的英语学习博客的,地址是:&.我这个博客成立了两三个月,更新还是挺频繁的,大家可以上去看看。现在在非工作时间里,我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英语学习上。
&&&&顺便说一下我自己,让大家知道我的水平:本人彭志君,2003年至2007年就读于广东一所普通的师范院校,但自己并不是师范专业的。在大学期间,凭着自己以前留下的基础,第一次考四级就刚好过了,但是考六级考了五六次还是没能通过,可见自己的水平还是很差的。毕业之后坚持学英语,就成立了我那个英语博客一直坚持到现在。完毕!
&&&&最后还是欢迎英语爱好者加入这个圈子,大家可以交流、分享学习心得!构建一个有良好氛围的圈子!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95d4ed6cd664f_b.jpg& data-rawwidth=&479& data-rawheight=&7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79&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95d4ed6cd664f_r.jpg&&&/figure&&br&&p&把头上的雪看成是头屑的有几个是直男?我告诉你,你可能弯了。&/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0db61f102d5f426fb95291_b.jpg& data-rawwidth=&554& data-rawheight=&3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0db61f102d5f426fb95291_r.jpg&&&/figure&&p&昨天澎湃新闻网官方微博发了这么一条新闻,看完后我拈花一笑,憋出了一个响屁。心里想着:&/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681f8d0022ccc11a11ed35b51eaf8bdb_b.jpg& data-rawwidth=&276& data-rawheight=&35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76&&&/figure&&br&&p&首先这里champion的意思是:
&/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dfe239fa50f4a_b.jpg& data-rawwidth=&551& data-rawheight=&14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1&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dfe239fa50f4a_r.jpg&&&/figure&&p&然后everyday在这里的意思是普通的,不是每一天的,区别于every day,虽然老美自己有时会混用:&/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f334e51c5ad5097eaa91_b.jpg& data-rawwidth=&534& data-rawheight=&3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f334e51c5ad5097eaa91_r.jpg&&&/figure&&p&所以希拉里那句话应该这么理解:美国平头老百姓迫切需要一位捍卫他们利益的总统,老娘我就为这个来竞选大美利坚总统!!!&/p&&p&用这个例子来作为今天话题的引子我想不唐突。&/p&&br&&p&哦,忘了解释为什么一开始放了一张美女的照片:由于Web预览里小图是这位美女而来看我这个答案的的举下手,我保证不打你。虽然屌丝为难屌丝很不人道,可你们也太猥琐了。为了你们这些熊孩子好好学习,我真是操碎了心呐。&/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030d7c79df2b2839a5cd_b.jpg& data-rawwidth=&216& data-rawheight=&22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16&&&/figure&&p&-------------------------------------------------------严肃的分割线-----------------------------------------------------&/p&&br&&p&接下来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阐述我对这个问题的想法:&/p&&p&1、什么是一词多义&/p&&p&2、英文为什么会有一词多义&/p&&p&3、一词多义掌握不牢靠会有什么危害&/p&&p&4、克服一词多义干扰的理论方法&/p&&p&5、克服一词多义的实践号召&/p&&p&一、什么是一词多义&/p&&br&&p&普通读者理解的一词多义是包括polysemy(多义词)和homonym(同形异源)的。&/p&&br&&p&我先介绍一下什么是homonym (同形异源)。&/p&&p&Homonym最早来自希腊语homonymon,homo意指(同一),onym指name, 就是说(两个意思)具有相同的名字。严格意义上说,同形异源现象指语言中词源上没有联系的词碰巧用相同的字母表征。例如,bass1表“巴斯鱼”时,它的语源是古英语 bass2表“声音,如低音或男低音”时,它的语源是意大利语basso。凭我个人经验判断,这种类型的一词多义现象比例非常低,并且很多字典里也会注明是来自不同语源,当然也不存在什么黑魔法帮助你更有效地理解他们。&/p&&br&&p&Polysemy一词也来自希腊语,poly意指many(许多),sem指sense or meaning(意义)。指语言中一个语言形式具有多个不同却互有联系的意义的现象。一开始那条微博里,当你为自己战斗取得胜利的时候你就是冠军,当你为别人战斗的时候就是他们的支持者捍卫者。这就是典型的一词多义现象。下面有海量的原创例句知乎首发,亮瞎乃们的钛合金狗眼本汪概不负责。&/p&&p&接下来本文讨论的一词多义就特指polysemy(多义词)这种情况。&/p&&p&二、为什么会有一词多义现象&/p&&br&&p&人类语言要发展先得在大脑中有事物的概念,然后用符号去实例化(看到这个词程序狗们有没有颤抖),当需要表达的概念越来越多,符号也就相应地越来越复杂,记忆的压力越来越大。到了这一阶段人类所有语言都不约而同地迈入了一词多义时代(常用单词中单义词极其罕见)。但是,这里需要特别色厉内荏地指出,绝大多数母语是汉语的英语学习者极其容易忽视的一个关键问题——中文和英文在处理新兴事物的命名上,大相径庭(我这成语运用水平简直到了火树银花的境界)。简单举个例子,战国前,汉语肯定早就有了这云和梯这两个字。&/p&&p&当鲁班为了攻城发明这玩意之后面临一个问题&/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783d3b03a88a0bbfc5e9fe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48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783d3b03a88a0bbfc5e9fe_r.jpg&&&/figure&&p&这货要该叫什么?汉语就用云和梯这两个字一拼接,叫了云梯。但是英文就不是这样了,他有cloud和ladder, 但是云梯就不知道是什么鬼东西了(我就是不查,任性)。看过&i&&b&T&/b&wenty Thousand Leagues Under the Sea&/i& 的乡亲们对这部小说语言上最大的印象是什么?反正我满脑子剩下的都是这些Hairtail,Herring,Salmo,Bass,Corvina,Milkfish,Mullet,Cod,Tuna,&/p&&p&Sea Bream.......都是鱼。在有些语境里老子真不知道这些是鱼还是哥斯拉。虽然我也不知道鳕鱼长什么样(不过知道什么味道,深海鳕鱼堡么么哒),也不知道鳕这个字有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但我起码知道鳕鱼是一条鱼。对了就说你呢,看什么看就是你Cod(鳕鱼), 你长这鬼样我怎么知道你是鱼呀!人类通过语言来表达的东西在不同种族中相差不至于太大,但英文碰到新东西习惯性弄出个新单词,汉语往往是拼凑出一个新的词语。当英语膨胀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不管是造字的还是用字的都想偷个懒,所以一词多义现象就“泛滥”了。&/p&&br&&p&当我写&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英语学习过程中如何有效地提升词汇功底? - Matrix_Frank的回答&/a&&/p&&p&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在思考,英文单词跟汉语什么东西更接近。现在我有了自己初步的答案,在用法上英语单词跟汉字接近,都需要搭配周围单词得出一个完整的含义,但是在语义上跟词语接近,一个单词往往会用多个汉语词语去描述,而英语词根在含义上就更接近汉字,一个字就能表达完整意思的汉字就相当于英语本族语了。要是在引入汉字的偏旁部首跟英文词根之间的关系,就更有意思了。这中间的复杂关系就像:我今天上课玩吸铁石,被语文老师发现了,她来没收,后来吸在她的大戒指上了。她当时就哭了,跑去找校长打了一架,男教导主任看着校长眼眶红红的。&/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fb266e819dc1ea003e532b_b.jpg& data-rawwidth=&425& data-rawheight=&4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5&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fb266e819dc1ea003e532b_r.jpg&&&/figure&&br&&p&三、一词多义掌握不牢靠会有什么危害&/p&&p&刚才澎湃新闻闹的笑话的确让人很开眼界,不过很多观众可能一点都笑不出来吧,因为你们自己也不知道champion竟然还有捍卫者的意思,更不明白champion为什么会有捍卫者的意思。知乎上总有很多小白来问每天背100个单词背一年会是什么效果。我的态度很明确,试试呗。英语学习道路上如果一开始没有养成好习惯,很多弯路是必不可少的,这叫“祛魅”。只有经历&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aike.baidu.com/view/240578.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艾宾浩斯&i class=&icon-external&&&/i&&/a&记忆曲线背了两个月红宝托福考了80分,狂背新概念想去感动美国教授结果雅思6.0,口语写作还都5.5这种落差,才不会被各种东方各种航道各种王子公主各种教父教母忽悠。人跟人悟性的差距有时候比人跟猪的还大,但还好你自己撞墙了会知道疼,会知道回头,会知道持之以恒四个字的重量,会知道科学高效不是靠诉诸煽情就可以的,会知道欲速则不达简直就是宇宙真理。&/p&&br&&p&有些孩子听了我这么一说又要跳出来惊呼,&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aike.baidu.com/view/240578.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艾宾浩斯&i class=&icon-external&&&/i&&/a&记忆曲线是伪科学,新概念落伍了。你是主要矛盾搞错了才导致最终结果出问题,就像你在Linux上运行QQ客户端一样,QQ好不好?当然很优秀,但这只胖企鹅和那只瘦企鹅尿不到一个壶里你能怎么办?你需要顺着瘦企鹅的脾气,然后打开一个Web版的QQ。有这个疑惑的孩子电话号码请私信我,你一定很好骗,尽管我普通话很性感。喂您好我是舜天航空公司请问排骨米饭有需要的吗?&/p&&p&为照顾文科生附下图&/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fb2a40a1d2fcebc9c87cac0_b.jpg& data-rawwidth=&604& data-rawheight=&2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fb2a40a1d2fcebc9c87cac0_r.jpg&&&/figure&&br&&br&&p&还有很多人反映听听力,做阅读的时候好像什么都听懂看懂了,但又好像什么都没记住。今天说的这个一词多义很大程度上就是这个问题症结所在。一个20个单词的句子里,只要有三个像champion这样的用法,每个单词好像理解了60%,整句就完全抓瞎了。这还不算你来来回回看了五六遍呢。&/p&&br&&p&四、克服一词多义干扰的理论方法&/p&&p&理论部分总体上可以概括成:&/p&&p&一词多义的语义发展机理可以分成转喻和隐喻&/p&&p&一词多义的语义发展过程可以分成辐射和链式&/p&&br&&p&在这里你看到转喻隐喻可千万别以为是修辞方法。在认知语言学界早已肯定转喻,特别是隐喻是人类认知描述世界的基本手段。认知语言学大拿Lakoff 和 Johnson就在调查报告中指出,普通英语语言中大约70%的表达方式来自隐喻。并且语言学的核心是语义学,语义学的核心是概念的认知过程,概念认知过程的核心是隐喻(Gibbs&Matlock2001).&/p&&br&&p&当有个先知说了这么一句话The theory can not hold the water. 周围的人都可以理解并开始广泛运用,那么hold water就被当做一种词义确定了下来。但这里其实是把theory比做一种容器,说他盛不了水,也就是说这个理论不靠谱。 有些隐喻并不是那么常用,就没有把它当做一条词义确立下来,在我们平常看来它就是一种普通的修辞手法。&/p&&br&&p&在后面论述开始之前,我先帮语文不及格的同学复习一下什么是转喻什么是隐喻。&/p&&br&&p&4.1.1
转喻的概念&/p&&p&转喻就是拿一个事物的某一个特征去指代它,转喻的重点不是在“相似”,而是在“联想”。转喻又称换喻,或借代。比如The ham sandwich is waiting for his check,在餐馆中服务员除了知道顾客点的&/p&&p&菜外,通常对他们的其他情况一无所知,因此当服务员不得不提到某一具体顾客的时候,他们店的菜便是最明显的参照点。&/p&&br&&p&4.1.2
转喻的简单举例
一些简单的转喻你会很好理解,比如&/p&&p&bottle既可指“盛液体的容器”(This bottle is full of water)也可以指“液体”本身(I would like to drink two bottle of wine);&/p&&p&lamb既可以指“动物”(The lamb is running in the field)也可以指肉(John ate lamb for breakfast)。&/p&&p&Window可以是We will install the window(整个窗户),可以是His brother is still sitting in the window(窗户的部分空间),也可以是He Painted the window yesterday(窗户的框架)。再比如tongue有舌头,语言的含义,brain有大脑智慧智力等含义,harvest有秋季收获等含义。Dramatic是戏剧的,他引人来看就引申出引人注目(very noticeable and surprising)的,看戏过程中会高潮迭起就引申出影响深刻的令人兴奋的(exciting and impressive)这样的意思。这些都是基于一个特征进行提取替换的过程,运用广泛之后,他就被当做这个单词的一条意思确立了下来。&/p&&br&&p&4.1.3转喻的深度举例&/p&&p&但还有好多联想狂野的转喻就很容易让人产生困惑,比如nurse有护士,照顾护理和怀有敌意(She still nursed anger and resentment)的意思(有时候被细心护理的病人不一定能康复甚至挂掉,这种情况谁都不好受,就引申出来怀有敌意的意思。如果还不理解出门左转天朝医患关系陈列馆欢迎莅临指导)。再比如vault,一开始是坟地的意思,因为隆起就有了拱顶穹窿,也因为私密安全就有了金库的意思,也因为隆起有了动词背身跃起和名词撑杆跳。buck一词你去美国传统字典里查会发现有十多项解释。但是它们都是从最原始的公鹿这个意思演化而来的。公鹿有角(就有鹿角的意思),古时候用鹿皮做货币(就有美元的意思),人们就会猎杀他,但他会用鹿角抵抗(就有抵抗的意思),抵抗不过的时候就会逃跑(就有弯身跃起的意思)。&/p&&p&转喻在这个过程中既有含义贴切,围绕核心意向(bottle,lamb,tongue等)的借代,也有随着时间在借代的基础上发生迭代(这是我为了装逼自己创造的,语言学家不造这个事,帮我保密),这种深度的转喻往往引起学习者的困惑,造成学习上的负担。有什么解决方法呢?中二病的同学出来走两步,你们大显身手的时候来了。这个事在查字典的时候多联想多归纳,学习词根词源,它能够帮你系统化地构造出这些联想而不是自己瞎想。在这篇文章末尾我给出微信号,欢迎加入交流学习,当然我保留踢走潜水看客的权力,这种人是一个群体走向衰落内讧低效的力量源泉。这是我在地震局呆了大半年切身体会到的。&/p&&br&&p&4.2.1 隐喻的概念&/p&&p&至于隐喻,他的工作机制是概念映射,其映射方式是从一个认知域向另一个认知域的结构映射,可以叫成源域和目标域。这是为了说明我不是凭空瞎想而引用认知语言学的学术定义。其实说通俗一点就是面向的对象不一样。比如我们把“垂直”概念映射到“数量”概念域,就会得到像prices may rise/go up/ skyrocket等这样的隐喻含义。在汉语中,比如这句话:妓女不能靠性欲接客,人不能靠兴趣学习。隐喻是我这篇文章的重头戏。&/p&&p&转喻和隐喻最大的区别就是后者是视角的变化,在新的视角下寻找相似性。这种例子老多了(自行脑补某个地区的腔调)。&/p&&br&&p&4.2.2
隐喻的具体举例&/p&&p&还记得我一开始那个champion的例子是怎么解释的吗?当你直接拿着单词表,champion后面有冠军,支持者捍卫者这两个看起来没什么联系的意思的时候肯定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但是当你转化一下对象(用面向对象的思想来看这个问题,我承认我写Java走火入魔了)。你为自己战斗直至胜利,就是冠军的意思,当你为别人战斗胜利的时候你就是他们的支持者捍卫者(英文就是supporter)。有时候我会感慨,我们学英语如此辛苦跟中英文间的差异大实在太有关系了。英文的这种模糊其实是很偷懒的,很容易归纳的,但因为中文单个词语能描述地太过精确反而阻碍了我们更好地掌握英语。我一开始贴的是牛津高阶的解释可能感觉不是特别明显,那柯林斯里的解释里这种面向对象的思想就呼之欲出了。&/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1b27ca1addda32f4d60e_b.jpg& data-rawwidth=&553& data-rawheight=&2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3&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1b27ca1addda32f4d60e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dd4503d39aece39b5d379d7aed454193_b.jpg& data-rawwidth=&553& data-rawheight=&4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3&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dd4503d39aece39b5d379d7aed454193_r.jpg&&&/figure&&br&&p&由对象之间的转化而引起的多义中,你需要做的不是记住这个单词的具体含义,而是牢记单词本身的中心含义,然后主动去搜寻他的搭配,champion后面跟什么,如果跟的内容和champion of a person, a cause, or a principle这种模式匹配上,比如Everyday Americans need a champion(a champion of everyday Americans)就跟这种模式匹配,他就必须是这个意思,跑都跑不掉。英文的这种表义形式跟中文差别太大,中国人凭着直觉去学英语学得很糟糕是有原因的。脱离成年人的母语语系去判断一种语言难不难学都是耍流氓。英文很多优秀的规则,比如今天讲的这种模式匹配,中文没有对应的概念,反而容易让人抓瞎。&/p&&br&&p&我读字典的时候会特别留意这种情况,所以就多举几个例子&/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70f22a7b7f343e7f0033_b.jpg& data-rawwidth=&553& data-rawheight=&21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3&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70f22a7b7f343e7f0033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c6fc3ca5a6ba84de41bda52d53def5eb_b.jpg& data-rawwidth=&553&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3&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c6fc3ca5a6ba84de41bda52d53def5eb_r.jpg&&&/figure&&p&这是很明显有两个对象,分别是something和somebody。&/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b2a385fec061dfc9f687b5_b.jpg& data-rawwidth=&553& data-rawheight=&1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3&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b2a385fec061dfc9f687b5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c6d2d45da7f6a3cdd8bf_b.jpg& data-rawwidth=&553& data-rawheight=&24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3&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c6d2d45da7f6a3cdd8bf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3f590ec2cf_b.jpg& data-rawwidth=&553& data-rawheight=&24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3&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3f590ec2cf_r.jpg&&&/figure&&p&Apprehension在词汇表里写着领悟,逮捕和担忧,我相信你肯定抓瞎了。某东方名师跟你说这叫熟词僻意,你背就是了。但是我们去分析一下他的作用对象,一个sb, 两个sth,他的核心含义是prehend(抓,comprehend里的也是这个意思),feeling猛地抓紧了一下,抓住一个人,抓住一个思想,分别对应惊恐,逮捕和理解。这样子理解的话一切都是这么的令人心旷神怡。&/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d164ab52f390ae37e0bab88077cbed33_b.jpg& data-rawwidth=&434&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d164ab52f390ae37e0bab88077cbed33_r.jpg&&&/figure&&p&我就是这么逗比你来打我呀。&/p&&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3b490d909a90d44cd3d7f6_b.jpg& data-rawwidth=&553& data-rawheight=&8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3&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3b490d909a90d44cd3d7f6_r.jpg&&&/figure&&p&当对象是文字概念这些东西的时候,obscure就有很难理解的意思(我反对用晦涩的,费解的这种很晦涩词语甚至成语去解释英文单词),当obscure的作用对象是人或者文字概念以外的事物的时候,他就是没有名气的,小人物的意思。如果你还有些词根知识。这个单词就更加生动了:&/p&&blockquote&c. 1400, &dark,& figuratively &m gloomy,& from Old French obscur, oscur &dark, clouded, dim, not clear& (12c.) and directly from Latin obscurus &dark, dusky, shady,& figuratively & from insignificant ancestors,& from ob &over& (see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etymonline.com/index.php%3Fterm%3Dob-%26allowed_in_frame%3D0&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ob-&i class=&icon-external&&&/i&&/a&) + -scurus &covered,& from PIE *(s)keu- &to cover, conceal& (see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etymonline.com/index.php%3Fterm%3Dsky%26allowed_in_frame%3D0&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ky&i class=&icon-external&&&/i&&/a&). Related: Obscurely.&/blockquote&&p&这里说的是,ob(over)+scure(cover), 他的基本含义是在sth.上盖上一些东西。这个东西如果是文字概念,那当然就是不容易理解的的意思,这个东西如果是人和其他的事物,那就是不被人所知道的的意思。&/p&&br&&p&4.2.3 隐喻引起的多义对读者的影响&/p&&p&绝大多数人只关注这个词本身的意思,这是受汉语的影响,因为汉语的单独词语就能够很具体地表达一个特定的含义。但英文不是,他的单词虽然有不同意思但这种多义来源于他作用于不同的对象,同一个单词在不同的语境中能呈现出许多不同的意思,说话人已经把这些产生相互联系的规则内化了,因而没有必要用不同的词型去指称这些有区别但又相互联系的含义,这样多义词就成为语言简练的一个主要手段。(这段话是从一篇博士论文里摘下来的,是不是看起来很吃力,叫你不要读博士嘛,人话都不会说了(活跃气氛需要,各位PhD多有得罪),不用担心我这篇文章的理论基础,为了写这篇文章我基本把知网里这个话题的论文都浏览过了,国内这个话题起步地很晚,有两篇博士论文和三篇期刊论证的还算认真,其他的真。。。)&/p&&br&&p&我们学生基本上都脱离他的作用对象而去死记单词的各个含义,即使全部背熟了(当然这是完全没必要也没可能的),你也不可能快速精确地反应出这个单词在这个句子中到底是哪种意思,反而你不知道这个单词有这种搭配的时候你倒还能猜出个八九不离十。这应该就是那么多人建议你多阅读的原因吧,虽然他们也说不出什么让人信服的道理,最多只能说到学习搭配为止,单纯强调搭配概念太宽泛。&/p&&br&&p&分析清楚英语能力提升的内在机理,然后把时间精力花在刀刃上,效果是不言而喻的。我谈英语学习喜欢谈方法的内部逻辑而不是具体哪一种材料,材料大致符合现有水平的情况下还需要一种偏执的喜爱并且持之以恒,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你对自己的方法产生哪怕一点怀疑,你是没有什么能力去对抗人类对未知的恐惧。你以为我现在还在说学英语吗?&/p&&br&&p&4.2.4
隐喻多义中对象之间的映射关系总结&/p&&p&写到这里你可能满足了,不过我没有。在实际操作中,如果你有主动而非被动地去归类各个作用对象的话,你对单词搭配和含义的理解会更具象。这个工作在我能看到的论文里都避而不谈或者讨论了但没结论,我建了几个模型比如:&/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ecccb82f7ce_b.jpg& data-rawwidth=&508& data-rawheight=&4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ecccb82f7ce_r.jpg&&&/figure&&p&但这个模型在实践中运用地很生硬,被我抛弃了。接下来我介绍一种最简洁,相对也比较具有概括意义的模型:&/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c258ec5fc550c38ba755e50f6a26af23_b.jpg& data-rawwidth=&241& data-rawheight=&16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41&&&/figure&&br&&p&接下来举例分析。&/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3bb3bbfeff835d26ef1d8cf9_b.jpg& data-rawwidth=&553& data-rawheight=&6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3&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3bb3bbfeff835d26ef1d8cf9_r.jpg&&&/figure&&p&Quell 的作用对象分别是人类心理与周围世界的时候,含义就变成了消除和镇压。&/p&&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38a3de34a_b.jpg& data-rawwidth=&553& data-rawheight=&1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3&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38a3de34a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d97f1cafc_b.jpg& data-rawwidth=&553& data-rawheight=&1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3&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d97f1cafc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171cb40f490e76eaa82dcd15e1b346fe_b.jpg& data-rawwidth=&553& data-rawheight=&2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3&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171cb40f490e76eaa82dcd15e1b346fe_r.jpg&&&/figure&&p&Demolish的本义是拆毁建筑物(the factory was demolished in 1980)&/p&&p&当他拆毁的域变成理论观点(对象是人类世界)时,他获得了“推翻,驳倒”的意思,当他拆毁的对象是食物(对象是实物)时,就引申出“饥饿,狼吞虎咽”的意思。&/p&&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c1afed9afec_b.jpg& data-rawwidth=&554& data-rawheight=&8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c1afed9afec_r.jpg&&&/figure&&p&我在知乎上看到很多人吐槽virtual这个词既有真实的又有虚拟的,到底什么时候是真实什么时候是虚拟的呢?这其实仅仅是实物世界映射到计算机世界的正常现象,只是中文翻译出现了歧义。计算机里的内容是通过离散采样仿真现实世界的,从这个角度来看virtual就只有真实的这么一个基本意思,只是在计算机世界里用到virtual这个词的时候,他有自己所指代的东西。&/p&&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88a08cc62cdaee300098efa781e35d8c_b.jpg& data-rawwidth=&553& data-rawheight=&4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3&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88a08cc62cdaee300098efa781e35d8c_r.jpg&&&/figure&&p&这是典型的把周围事物映射到人类世界的情况。&/p&&br&&p&4.2.5
小结&/p&&br&&p&很多人都推荐柯林斯,说是语境理解,很多人推荐英英字典,特别强调英英解释精确。其实都只有说对了一半。柯林斯的优秀在于把这种面向对象的精神清晰地点明,作为最重要的因素摆在你眼前让你去理解去辨析,但如果不是有意识地去把握这种由作用对象差异引起的单词含义区别,再丰富的语境你也理解不了为什么这个单词要有这么多意思。英英字典的解释是很通俗的,但他的例句是有门槛的。我是重度字典阅读者,但除了柯林斯的单词释义值得我扫一眼分析一下各个词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其他字典的解释我一般是不看的,只读他们的语法成分和例句,那些字典里的释义跟几个中文词语堆砌区别不大,各个版本字典用法的深度解析等我积累足够素材了再写相关文章。&/p&&br&&p&正确的查(读)单词的方法应该是把握作用对象,多进行语义间的链式和辐射的归纳,科学联想,精读例句,对顺眼的例句多造句。我自己学手机开发也是为了贯彻这个学习理念,当然这是后话。&/p&&br&&p&六、克服一词多义实践的号召&/p&&br&&p&首先总结一下今天说的内容。这个。。。好像没多少东西,你们自己整理吧。&/p&&p&然后说说具体操作层面的。一词多义的难点在于隐喻中把握不了对象间的转换;在转喻中会有比较抽象的借代。比如crawl这个词你一眼看去会有爬,缓慢前进,拍马屁的意思。这个词既有转喻又有隐喻。隐喻:当作用对象是动物的时候就是爬,是交通工具项目进展的时候就是缓慢前进的意思。转喻:人匍匐在地上爬的样子和他趴在地上跪舔的样子发生借代,就有了拍马屁这个意项。这样子这些释义就不再是孤立的,而是链式和辐射式发展的。猥琐的英语培训界(我目前也在这个界里坐台,哦不,坐班)只有英语单词间狂野没有节操的联想,却难觅英文单词内科学有效的举一反三。&/p&&br&&p&我打算建一个群,在合适的时候组织群内朋友为这一项工作添砖加瓦,这样你一是可以内化这种理解方式把它变成英语学习地一件利器,二是只贡献很小一部分工作就能够享受到大家的成果。&/p&&br&&p&最后如果知乎团队给我一个专栏也可以定期把部分整理内容发在这个专栏里。具体实例化可以看这篇文章:&/p&&p&&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group_id=537536& class=&internal&&一词多义理解该怎么具体化操作? - Frank Huang 的回答&/a&&/p&&br&&p&不过,壮士,都看到这了顺手赏个赞吧。否则我多少有种被嫖了没拿到嫖资的赶脚。&/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f3bab178dcc1e91d5b35_b.jpg& data-rawwidth=&390& data-rawheight=&40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90&&&/figure&&br&&br&&p&最后欢迎关注公众号:江南词器厂&/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3f84df6a307bf_b.png& data-rawwidth=&1761& data-rawheight=&81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761&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3f84df6a307bf_r.png&&&/figure&
把头上的雪看成是头屑的有几个是直男?我告诉你,你可能弯了。昨天澎湃新闻网官方微博发了这么一条新闻,看完后我拈花一笑,憋出了一个响屁。心里想着: 首先这里champion的意思是:
然后everyday在这里的意思是普通的,不是每一天的,区别于every day,虽然…
&p&学习英语的第一步是什么?&/p&&p&很简单,&b&选准教材,找对环境。&/b&&/p&&br&&p&沪江君分别从英语学习的六大模块(口语、听力、写作、翻译、词汇、语法)推荐了一些经典优质的英语学习书籍给大家。欢迎补充~~&/p&&br&&h2&&b&口 语&/b&&/h2&&p&&b&《走遍美国》 (Family Album, USA)&/b&&/p&&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aba4f658fe168_b.jpg& data-rawwidth=&460& data-rawheight=&4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aba4f658fe168_r.jpg&&&/figure&&p&《走遍美国》也是典型美语教材了,在全球35个国家同步使用。讲的是生活在纽约的Stewart一家三代的生活故事,通过教学节目中演员的表演,鲜活地展示了美国的风土人情和社会生活,寓教于乐,妙趣横生。&/p&&p&这套教材是在数十位英语专家和作者通力合作之下,费时8年()制作完成。&/p&&p&它的内容编排也是一反套路,不讲单词语法,而是结合了文字、录音、录像、实景、卡通、广播、电视等方式,把它们都融汇到鲜活的故事当中,深入浅出。沪江君看来,这套教材的优点就是&b&发音清晰、体态语言丰富,而且语速适中,适合模仿。&/b&这套教材的主要目标是快速提高听说能力,同时在语法、阅读和写作方面起到辅助作用。&/p&&p&其最突出的就是“交际教学法” (Communicative approach)。尤其以“非语言交际”(Non-verbal communication)和“跨文化交际”(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为其特点。&/p&&blockquote&&b&前者——非语言交际&/b&,即通过剧中演员们的演技,把表情和体态语言发挥得淋漓尽致,使学习者有交谈的“临场感”;
&b&后者——跨文化交际&/b&,则接着美国文化与生活的单元,细述美国生活,使学习者透过对美国文化和生活的体验,学到活生生的美国英语。&/blockquote&&p&很适合喜欢美式英语,并且有一定基础的人学习。&/p&&br&&h2&&b&听 力&/b&&/h2&&p&听力方面要提:&b&step by step 和 listen to this&/b&。也是不能再经典了&/p&&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b45b693fe2fcdd6b24e20d3_b.jpg& data-rawwidth=&350& data-rawheight=&35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0&&&/figure&&br&&p&Step一共四册,有无基础的小伙伴都适用。这套丛书按照初级、中级、高级的难度划分编写了有针对性的听力练习,要一步一个脚印,并且提供了详尽的解析,方便掌握听力技巧。&/p&&p&沪江君个人认为改版后的3000版没有2000版好用(仅代表个人观点)。&/p&&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0abbeab46f74_b.jpg& data-rawwidth=&277& data-rawheight=&31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77&&&/figure&&p&有点基础的可以用《listen to this》,这个系列语速相对快一点,听力难度也大些,英音美音都有,英音偏多。第二册来练耳朵,听完第二册差不多托福,雅思听力能应付。第三册主要是新闻听力,但是很多素材都已经过时了。&/p&&br&&p&不过沪江君了解到,在听力练习上很多童鞋不怎么会用教材。其实大家可以自己每天听听VOA、BBC、经济学人等听力材料。&b&尽量做到精听,泛听容易变成恶性循环。&/b&当然,在做别的事儿的时候也可以开着当背景音乐练练感觉~&/p&&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hjenglish.com/new/zt/bbclearningenglish/%3Fch_campaign%3Dpd13298%26editorid%3Dfa8a55b4&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BBC英语学习干货戳这里&i class=&icon-external&&&/i&&/a&&/p&&br&&h2&&b&写 作&/b&&/h2&&p&写作方面的书,沪江君要首推这本!——&b&【背最好的范文英语专业八级考试精品范文100篇】&/b&&/p&&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717daa61eafb444c1c193_b.jpg& data-rawwidth=&290& data-rawheight=&29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0&&&/figure&&p&备考过专八的同学一定知道这本,神器一般的存在~~~虽然书名写的专八,但&b&四六级专四专八考试的作文模板通吃&/b&!可以称得上是英文应试写作届的速效救心丸啊!&/p&&p&为什么这本书有这么好的效果?首先作者是两个人,中外合编教材。外国作者杜鲁门(Matthew Trueman),加拿大多伦多人,Matthew现居中国,在公司和企业担任高级翻译和英语文案策划。&/p&&p&这种合编教材有一个&b&最大的好处就是,它既遵循英语思路,又紧扣中国考试情况。&/b&&/p&&p&每一篇文章都不讲废话,思路清晰,言简意赅。重要的是传达出范文的思路考量,教会学生站在出题人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注意逻辑严谨。&/p&&p&备考应试作文,强推这本。&/p&&br&&p&接下来要推的这本是&b&《The elements of style》风格的要素&/b&&/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cbee85a55c139add4643d_b.jpg& data-rawwidth=&288& data-rawheight=&46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88&&&/figure&&p&这本书是当前流传最为广泛的指导书籍之一。虽然很薄,但是非常有用!内容实用、语言简洁易懂、对于英文写作规范很有帮助。&/p&&p&&b&《The elements of style》&/b&一开始是美国常春藤盟校康奈尔大学英语写作教材,是美国康乃尔大学英文系教授威廉o斯托克(William Strunk Jr.)于1918年初版,其学生著名散文作家怀特(E.B.White)将师作重新编修、补充后出版;一上市便名列畅销榜,问世至今,历久不衰。&/p&&p&一个人必须首先了解规则才能够去打破它。这本经典的指导书是每个英语学生和写作者的必读之书,&b&包括11条“英语用法的基本规则”,11条“写作的基本原则”,写作格式的注意事项,一份“常被误用的单词和短语清单”。&/b&&/p&&p&这本英语写作手册在中国赴美国的留学生中享有广泛的声誉,几乎是每一个出国留学者必备的英文写作指南。&/p&&br&&p&这本是沪江君迄今为止读过最好的英文非小说类文学作品(non-fiction)写作指导!——&b&《On Writing Well》&/b&。该书远远超越单纯意义上的应试写作概念,想要了解真正意义上的英文写作一定要看哦~&/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4a7e311d9c07bad7dd88c_b.jpg& data-rawwidth=&294& data-rawheight=&45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4&&&/figure&&p&如果你读了这本书,你会发现英文非小说类写作看重的是简洁地使用有自己风格的语言清晰地表达观点,并站在读者的角度去思考自己文字的实际作用。&/p&&p&它还分别对&b&采访类、游记类、传记类、科学科技类、日常工作、体育、文艺批评与评论、和幽默类&/b&写作给出了十分具体的建议。&/p&&p&市面上大多是英文原版,但语言较为通俗。整体来说也比较容易懂。如果大家对写作有兴趣,并且希望改进自己的文章,On Writing Well是一本必读的书。它不仅可以给人关于写作(不只是英语写作)的启示,而且语言富含哲理性。曾被被《纽约时报》誉为“&b&写作圣经&/b&”。&/p&&p&当时纽约时报这么说:&/p&&blockquote&&i&“On Writing Well is a bible for a generation of writers looking for clues to clean, compelling prose.” — New York Times&/i& &i&《图书馆杂志》也称赞它是好看易懂的写作指南,字里行间充满对写作的热爱和尊重。&/i& &i&“Not since The Elements of Style has there been a guide to writing as well presented and readable as this one. A love and respect for the language is evident on every page.” — Library Journal&/i& &i&这是给几代美国人带来启发的写作经典,文风流畅,非常朴实。经典永不过时,值得反复阅读,可以通过它提升自己的写作。&/i&&/blockquote&&br&&h2&&b&翻 译&/b&&/h2&&p&翻译这块,&b&张爷爷的英译散文&/b&口碑一直很好,&b&专治文学翻译&/b&,学翻译的小伙伴应该都是人手一本!看完他这个系列中的两三本,国内各大英语考试中的文学翻译都不是事儿!&/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3bb968d1ab8f2fb18c76b8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3bb968d1ab8f2fb18c76b8_r.jpg&&&/figure&&p&在内容编写上,书中各篇均附有作者与作品的简介以及有关译文的详细注释,对翻译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如语言难点、翻译方法、历史背景等,均作了一些必要的分析讲解。&/p&&p&&b&看张爷爷这系列记得一定要做笔记&/b&,很好的句式表达和用词一定要记下来。当你完全看完一本后(记得回过头来看笔记),后面几册很容易就能看完,最后你会发现文学翻译也是有套路的~&/p&&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hjenglish.com/zt/220/%3Fch_campaign%3Dpd13298%26editorid%3Dfa8a55b4&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张培基英译散文选读书笔记戳这里&i class=&icon-external&&&/i&&/a&&/p&&br&&p&当然如果想要系统学习翻译技巧,&b&思果先生的《翻译研究》&/b&会是不错的选择。很薄的一本书,却很有料。如果你对翻译一窍不通,选择这本书作为启蒙书,整本书通俗易懂。&/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b79ca9d4c73f675c103be9b9cc25ddd2_b.jpg&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44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figure&&p&思果先生认为翻译分三等:&b&像中文、过得去、不是中文。若想译文与原文如影随行,先把欧化中文的毛病去了。&/b&思果的这本书虽然有一些是自己的经验之谈,但可以帮助你树立正确的翻译观。&/p&&br&&p&此外,钱歌川的翻译系列书也很好用。他的&b&《翻译的基本知识》&/b&同样可以用作翻译入门。不过沪江君要说的是他的&b&《翻译的技巧》&/b&,这本书不仅适合英专学生,对于想要在翻译方面有造诣的同学也是可以阅读的。编写严谨,条理清晰,注重基础知识点的辨析与讲解。&/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d80a8de78c05c4bfffb9fd_b.jpg& data-rawwidth=&264& data-rawheight=&39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64&&&/figure&&p&该书难得之处,层层深入,深浅共赏。&/p&&blockquote&第一部分系统的梳理了英语的各种句型;
第二部分是英文的惯用法和翻译,列出大量例句、用法和翻译实例,讲解十分细致。没有高深莫测而又晦涩难懂的翻译理论,大部分是实战演练,读起来却并不枯燥;
第三部分是长篇的中英互译材料,所选的主题很多样。附录部分是多篇英美名家代表作节译,每一部分还有大量习题供读者练习。&/blockquote&&br&&h2&&b&单词书&/b&&/h2&&p&“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英语任何考试都离不开词汇的积累。除了我们常用的红宝书绿宝书之外,还有很多不错的词汇书哦!&/p&&br&&p&比如&b&韦小绿(韦氏字根词典)——Merriam-Webster's Vocabulary Builder&/b&。扩充词汇量必备!!尤其是如同教科书一般到位的讲解以及精辟的例句,很受用!&/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bcfdacee68bceaa1e880d3_b.jpg& data-rawwidth=&282& data-rawheight=&46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82&&&/figure&&p&韦小绿全书共30个unit,每个unit8个词根,每个词根下四个单词,加上每个unit最后8个words from mythology and history共40个单词。&/p&&p&这本书&b&对于初学者难度会有点大&/b&,不过坚持下来,效果会让你惊喜!词根词缀的讲法不同于国内很多联想记忆法,很靠谱,例句和解释也经典,&b&一定要吃透例句&/b&。&/p&&p&友情提醒:基础不好的要谨慎,恐怕会坚持不下去,花费时间会很多。&/p&&br&&p&如果你读过且读完这本单词书——&b&Word Power Made Easy&/b&,那你对单词一定是真爱!&/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9f64baebc0c7eff7f3a7c_b.jpg& data-rawwidth=&288& data-rawheight=&46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88&&&/figure&&p&WPME是中高阶类单词书,好吧,高阶类单词书哈哈哈哈哈&/p&&p&沪江君以为,掌握了英文单词的人会比较合适本书的读者群。读完这本书辛苦是免不了的!(做好心理准备)但是,当你真正看完正本书后,你会发现不光是增加了单词量,对单词学习的看法也会改变。&/p&&p&这本书&b&相比上面说到的小绿,会相对系统全面一些。&/b&全书包括单词教学、语法讨论和独立测验,共分成50多个片段。没学完一个片段,你不仅会提高单词量,还可以掌握很多用于构成单词的拉丁、希腊语词根,利于将来的举一反三。&/p&&br&&h2&&b&语法书&/b&&/h2&&p&说到语法书,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b&薄冰语法、张道真语法&/b&。&/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aa98e96e8ef1241b83bd_b.jpg& data-rawwidth=&388& data-rawheight=&60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8&&&/figure&&p&还记得当年的英语学习领域的“薄冰热”吗?《薄冰英语语法》自1998年推出,就很受欢迎。薄冰这本书是实用英语语法。适合入门,且读起来并不累人。&/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a2e7fab17cd61e948b2a0e_b.jpg& data-rawwidth=&327& data-rawheight=&40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7&&&/figure&&p&相比薄冰语法书,张老先生的这本会更深奥,且非常详细。语法研究十分细致,因此更适合语法有一定基础的童鞋。在编写上也&b&将语法和词汇糅为一体,并融八语法学习以动词为纲&/b&的新理念。老人家对于语法词条的严谨态度着实令人叹服!&/p&&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56acf5ef78_b.jpg&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44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figure&&p&章振邦的语法丛书也可以算是老牌的教材了。~他的《新编英语语法教程》是大学生普遍适用的最经典英语语法教材!&/p&&p&他的语法丛书最大的特点就是教材内容里,对语法的“分门别类”非常详细严谨。每讲侧重几个语法要点,在每个要点之后附有大量练习,以便边讲边练。虽然内容可能略显生涩,但是包含的知识量绝对是毋庸置疑。&/p&&br&&p&沪江君再给大家推荐几本国外地道的语法书(中高阶):&/p&&p&&b&《English Grammar in Use》 剑桥大学出版社&/b&&/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2ff6b8bbee3d410f69c6_b.jpg& data-rawwidth=&309& data-rawheight=&43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9&&&/figure&&p&相信我这本书会让你爱上语法!&/p&&p&这本书又叫“语法在用”,或“剑桥语法初级/中级/高级”。语法丛书当中的一支清流,使用者好评不断。这本书很适合那些不喜欢教科书式,但想搞懂语法的童鞋。&/p&&p&据说这部语法书是西方人写给西方人的,也就是说书里的信息从传送到接收都是以“西方的思路”进行的。&b&建议大家在语法知识框架搭建起来的基础上,再读这本书。&/b&看完知识点把课后题目也做一遍,然后对照答案加深理解。&/p&&br&&p&&b&《Practical English Usage 》&/b&&/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898e340dc40acc19ca5fdb_b.jpg& data-rawwidth=&297& data-rawheight=&44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7&&&/figure&&p&这本除了语法内容外,同时也包括了词汇、发音、修辞等各方面。&b&主要针对非英语国家的学习者常犯的错误,来重点解析。&/b&&/p&&p&这本书的特点用大量的实例,释义和例句都是从当代语料库中选取的,地道可靠。书中指出了英美用法的差异,标准英语和发言、礼貌的表达方法,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别。&/p&&p&&b&比较适合英语使用者和学习者在碰到某个小词不清楚用法时去翻查。&/b&因为介绍的是practical usage,里面有很多语法细节,如果是初学者,建议从系统的语法书学起,打好扎实的基础。&/p&&p&这本书目前也有中文版,中文版增加了“英汉语法术语对照表”,中英对照,一目了然。&/p&&br&&p&最后,沪江君以&b&英语教材中的常青树&/b&来结尾吧——《新概念英语》教材。&/p&&p&如果给众多英语教材排一个座次表,《新概念英语》必然是众望所归。《新概念英语》最早出版于1967年,专为德国英语学习者编撰。&/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021f4f1c8cabc80f52eec6_b.jpg& data-rawwidth=&318& data-rawheight=&50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18&&&/figure&&p&当年的版本,怀旧不~&/p&&p&算一下年纪,这套教材应该是一个快五十岁知天命的老人啦!连这本书的作者亚历山大都已经驾鹤西去了。&/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9affcdde8b4e35c1ff60ee_b.jpg& data-rawwidth=&444& data-rawheight=&5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9affcdde8b4e35c1ff60ee_r.jpg&&&/figure&&p&摄于 北京外国语大学图书馆&/p&&p&经过1997年的修订,更换了一部分陈旧的课文,《新概念英语》这位老人又开始“精神矍铄”起来。&/p&&p&&b&为什么新概念经久不衰?&/b&&/p&&p&那要从作者——&b&语言大师亚历山大先生&/b&说起,他是世界著名的英语教学权威,曾任欧洲现代语言教学委员会理事、语言学家 、文学家。&/p&&blockquote&在&b&内容编排上&/b&,选材可谓文思兼优。每篇文章,用词的精当和写作技巧的纯熟老道,就可以准确而传神地表达丰富的意象。许多篇章折射出其丰富的人文内涵。
在&b&语言体系上&/b&,语言体系贯穿着缜密的“系统性原则”和“重复原则“。通过合理安排英语语言学习的梯度,难度呈螺旋上升结构,由浅入深,使学习者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学习效果。&/blockquote&&br&&p&国家领导首席翻译孙宁,在谈到英语学习方法时,也说过《新概念英语》课课都堪称经典!&/p&&p&孙宁前辈的原话:&/p&&blockquote&&i&“牛抗”(NewCon的昵称)课课都堪称经典,每册都有自己的风格,字里行间透着英国人与生俱来的幽默和高贵。这套教材影响之大,有很多趣闻可资佐证。&/i& &i&随便拉一个外校毕业生,让他说出一到三册第一课的标题相信都不是难事:从 Excuseme 到 APrivateConversation 到 A Puma at Large,每课都是一段美好的回忆。&/i&&/blockquote&&br&&p&从新概念英语共四本书,难度递增,每本书包含约1000词汇。一二适合初学者,三四是进阶者。具体见下图:&/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8bfb7c94189bba4496eb3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29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8bfb7c94189bba4496eb3_r.jpg&&&/figure&&p&&b&第一册&/b&很基础,主要是日常对话,简单的小笑话,最重要的是第一册很有层次的植入初级语法概念,学会了驰骋小学没问题了。&/p&&p&&b&第二册&/b&难度略有提升,偏后面的文章篇幅明显增加,难度也是。&/p&&p&&b&第三册&/b&课文长度与第四册类似,都是前面短(300-400),后面长(500-600),但是新概念3的课文更多的是故事,知识点更贴近各种常见考试(高考、四六级)的考点,应试性更强一点。&/p&&p&语法对于四六级来说足够了。对于很多留学等级考试而言,第三册的语法与词汇也是足够的。&/p&&p&&b&第四册&/b&每一篇都是特别优美的文章,更侧重书面语,对写文章,甚至是专业学术论文有帮助。第四册的关键在于语感,是一种真正英语母语国家的人思考问题以及行文的思路。&/p&&br&&p&以上书目供大家英语学习时参考,欢迎补充!&/p&
学习英语的第一步是什么?很简单,选准教材,找对环境。 沪江君分别从英语学习的六大模块(口语、听力、写作、翻译、词汇、语法)推荐了一些经典优质的英语学习书籍给大家。欢迎补充~~ 口 语《走遍美国》 (Family Album, USA) 《走遍美国》也是典型美语教材…
&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92dd15ba6bff4085cf6ddd8ab1ca7185_b.jpg& data-rawwidth=&436& data-rawheight=&30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6&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92dd15ba6bff4085cf6ddd8ab1ca7185_r.jpg&&&/figure&&p&&b&本文摘自公众号「奶爸的英语教室」&/b&&/p&&br&&p&介于我们专栏里的新同学越来越多了,月经乃至日经问题也越来越多了,希望以这篇文章来一次性解决。&/p&&p&&strong&1,如何界定零基础&/strong&&/p&&p&零基础的水平,不仅仅指那种对英语毫无基础半点不懂的,更是指&strong&对于如何提高英文能力完全抓瞎,完全不懂怎么学习的人&/strong&,这类人,就叫“零基础”。&/p&&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f9fc98b9cd2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1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f9fc98b9cd2_r.jpg&&&/figure&比如说,进了公众号,不知道点左下角,点了以后没耐心看,看了之后看不懂,这类人就统统属于零基础。&br&&/p&&p&另外就是,高考英语分数低于70%以下的,或者曾经英语也就普通四六级但是完全抛开英语三年以上的,这些都属于零基础。&br&&/p&&p&&strong&2,一个重要的评判标准:听力水平&/strong&&/p&&p&语言学习的起始基础并不是词汇语法口语什么的,而仅仅是听力理解水平,听力中最重要的是适应语速和理解能力,因此我们把听力材料按照语速分成很多级别,大家也应该听说过什么慢速英语,常速英语之类的说法。&/p&&p&&strong&如果你现在听慢速英语,属于一丁点都听不懂,或者感觉每个词都听懂了,但是合在一起成句子就听不懂,那么就肯定是属于零基础。&/strong&&/p&&p&如果你现在听慢速英语,有点困难,但是还是能理解大意,那么选择慢速英语材料比较适合你。&/p&&p&如果你听慢速英语太简单,哪怕是做听写也是一次性就能写对90%以上,但是听常速英语又太难,感觉进步很困难,难以找到合适的材料,这时候,Englishpod和American Accent Training比较适合你。&/p&&p&但最关键的在于,一定要结合自己水平选择适合材料,而不要选择过难或者过易的材料,否则学起来都不会有什么进步。&/p&&p&因此这篇原则性文章,得反复仔细阅读,尤其是i+1原则部分:&/p&&p&&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mp.weixin.qq.com/s%3F__biz%3DMzI4MzExMDU1Nw%3D%3D%26mid%3D%26idx%3D1%26sn%3D9750bee04b7fcscene%3D21%23wechat_redire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本站总原则:如何正确选择合适自己的英文学习方法和材料?&/a&&/p&&p&有相当多的傻逼,阅读理解能力有很大问题,而且非常的狂热急切盲目,不会把文章要点原则结合自身实际条件仔细思考,从而去选择适合自己的材料或者制定出一个适合自己的规划。&/p&&p&他们不会反思自身,回顾学习经历,也不爱结合实际情况思考。学习时候不带任何脑子,只想要现成的,所以看到别人说赖世雄好就去学赖世雄,别人说ESLPOD好就去学ESLPOD,别人说Englishpod好就去学Englishpod,学了一段时间,&strong&要么是因为太难,过了一两周放弃,要么是太简单,学了一两个月也没察觉到进步&/strong&。之后他们就会恼怒生气,甚至对我破口大骂。&/p&&p&网上有大量对我批评甚至辱骂的言论,基本都是因为这个。这类人特别喜欢以最简单的唯一方法,来解决所有复杂的学习问题,所以类似“只要大声疯狂喊就能学好英语”,或者“只要背诵新概念500遍就能写作无敌”,这种狂热无脑,简单粗暴的口号,最受他们欢迎。&/p&&p&从广告传播学的角度来说,使用单一,简单,整齐的口号,非常利于传播和营销推广,所以微博很多名师,很多实体培训机构,都会专门请市场人员想出一个简化的,无脑的口号概括。例如“多开口和老外聊天就能提高口语”这个概念深入人心。&/p&&p&但是对于教育来说,这种做法和思考认知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学习是一个复杂的整体,为时很长,没有任何一种材料或者方法可以贯穿始终解决你所有问题。不加思考,被口号煽动,妄图使用简单方法解决复杂问题最后结果只有失败。&/p&&p&如果哪天我开补习班,一定要我也用一句口号来概括我的教学思路,那么也只能是这句:&/p&&p&&strong&学英语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整体,必须根据自己的水平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材料和方法&/strong&&/p&&br&&p&但是适合自己的材料和方法有哪些,选择标准是什么,如何选择,就得展开很多篇文章了,所以这句口号其实不过是看似正确但是无用的废话,大家看了笑笑就好。&/p&&p&&strong&3,零基础应选教材——赖世雄美语从头学&/strong&&/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1bd9effab6da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1bd9effab6da_r.jpg&&&/figure&&p&这套书一共有音标,入门,初级,中级,语法,高级,这几个系列&/p&&p&我个人建议从音标入门一直到学完中级和语法即可,高级的难度和中级之间跨越很大,而且高级的训练重点以我的观点来看是安排有误——所谓的“英语高级”,不应该再局限在一本教材上,而应该广泛大量的输入,尤其是要重点提高自己的语速适应能力,所以学完中级和语法即可。&/p&&p&&strong&4,推荐理由&/strong&&/p&&p&我很烦说这块,但是很多人问为什么不推荐新概念1,或者为什么这样那样,实在烦了,我来解答下。&/p&&p&&strong&推荐赖世雄老师,因为它全部的课文,都配有播讲,也就是讲课。&/strong&&/p&&p&&strong&而新概念没有播讲,只有简单的课文录音,具体的重难点,你自己自学去吧。&/strong&&/p&&p&但是零基础的人是没有自学能力的,对他们来说必须要有好老师,而好老师又很难找,只能找优质的播讲类材料来代替。&/p&&p&所以我把那些问我为什么不推荐新概念1的人都拉黑了,因为之前的文章&/p&&p&&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mp.weixin.qq.com/s%3F__biz%3DMzI4MzExMDU1Nw%3D%3D%26mid%3D%26idx%3D1%26sn%3D9750bee04b7fcscene%3D21%23wechat_redire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本站总原则:如何正确选择合适自己的英文学习方法和材料?&/a&&/p&&p&这里的播讲类原则,已经很清楚的指出了这个重点。&/p&&p&针对所有教材的选择,尤其是零基础的同学,要明确这么一个概念:&/p&&p&所有的英语教材基本只分两类,&strong&一类叫教师导向,一类叫学生导向&/strong&,都很优秀,但是目标指向不同。&/p&&p&&strong&教师导向的书只利于老师上课,而学生导向的书则利于自学。&/strong&&/p&&p&EFL和ESL等英语教学研究在国外是个很兴盛的学科,也是一门很发达的生意,各种优秀教材层出不穷,目前国际上流行的著名教材,类似cutting edge, face2face, interchange等等都非常好,但是这个好,是专门针对我的,我作为一个英文水平较强的教师,我选择教材来组织课堂去教学生,这样当然很好。&/p&&p&但是当我推荐教材给学生自学时候,这类教材就一点都不好,甚至很坏,因为不利于学习。&/p&&p&所以英文教材的选用,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诡异的是很多英文老师自己都分不清一本是教师导向还是学生导向,整天就瞎推荐书籍和材料方法。&/p&&p&&strong&普通人想自学英语,买教师导向的书基本没什么用。&/strong&&/p&&p&新概念就是标准的教师导向教材,想学好必须依靠老师,而找到靠谱老师的不确定性就很大,哪怕花高价也未必,更何况到现在我也没遇到过让人满意的能把新概念讲好的老师。&/p&&p&之前看到一位同行老师在我评论区里说新概念是一套好书,认真研读对学习者裨益很大,但关键就在于,&strong&什么叫认真研读?研读分哪几种方法?按照什么流程和节奏规划学习?如何复习才能保证学习效果?&/strong&这些细节不是一句“认真研读”就能带过去的,而基础一般的自学者根本就不懂这些,谈何用好新概念?&/p&&p&所以如果要自学,远不如直接选择自学导向的教材,因为自学导向教材都配有“讲解录音”,直接把重难点都讲给你听,相当于一个好老师手把手教你学习,而不需要再苦哈哈的自己弄懂。&/p&&p&我们之前大力推荐的比如赖世雄美语从头学,全书配讲解如名师讲课般娓娓道来,再比如剑桥English in Use,图书左侧讲解右侧习题大量练习,再比如Englishpod,ESLPOD,都是带有大量播讲性内容,这些才是自学导向的好材料,学起来才能事半功倍,而且对于普通人才能真正的坚持下去。&/p&&p&&strong&学生导向的教材,非常少。但这是目前教材编写的一大趋势&/strong&,尤其是互联网在线教育越来越发达,翻转课堂玩的溜,很多材料都是以学生为对象编纂的,未来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优秀教材出现。&/p&&p&针对零基础同学,适合的还是赖世雄的发音到中级语法,不要盲目选择过多。&/p&&p&&strong&5,学习方法&/strong&&/p&&p&这套书比大部分的建议都靠谱的原因在于:这不是一个要你自己去“学习”的教程,而是一套“教”你英语的教程。&/p&&p&对于英语基础不好的人来说,自学是很困难的事,有个好老师比什么都重要,但是好老师很难找,这个时候需要的是“播讲类材料”。&/p&&p&通常的学习教材,一张CD一段录音,让你自己模仿去吧,但是赖世雄的课程不同,它的CD是老师讲课性质的,他会告诉你这段录音中的那个句子好用,怎么用,在什么场合用,这段录音中发音难点诀窍在哪里,应该怎么迅速的发对音。&br&&/p&&p&各种重点难点,一一娓娓道来,迅速扫清一切障碍,适合所有基础不好,打算“从头学”的朋友。记住,对于基础不好的人来说:播讲,比什么都重要。&/p&&p&也正因此,在学习时候,应该彻底抛弃你们以往的学习误区,即&strong&某种神妙方法,可以帮你解决所有问题。&/strong&&br&&/p&&p&很抱歉,不存在这种方法,学这本书的时候,应该抛弃所有旧的思想杂念,回到你的初中高中课堂,认真听课,该暂停时候暂停,老师让你开口模仿模仿,该记笔记就记笔记。&br&&/p&&p&&strong&这些是学习本能的问题,而不是学习方法的问题,不应该多讲,如果连基本的听课,理解,消化,吸收都做不到,那么说明学习能力远低于灵长类生物&/strong&——我可以教一个正常人,普通人,甚至一个笨人蠢人,但是非人类,真的爱莫能助了。&br&&/p&&p&所以不用纠结什么方法最有效,直接买套书,按部就班的听CD照着书学就是了&br&&br&&strong&6,补充教材&/strong&&/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fa0efb9bbb04725e07afb1f74a561dc7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fa0efb9bbb04725e07afb1f74a561dc7_r.jpg&&&/figure&&p&零基础同学学到初级,有机会的话,最好还能听听赖老师的听歌学英文,也蛮有用&br&&/p&&br&&p&这本书主要是五六十年代的golden oldies,经典老歌,非常慢速抒情,去KTV媾女堪称必备。&/p&&p&赖老师在里面讲了大量有关发音,连读,和语法知识,很零碎,但是非常有趣,对于发音听力很有帮助。&br&&/p&&p&书买是买不到了,下载地址:&br&&/p&&p&&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verycd.com/topics/280235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赖世雄教你唱歌学英语,赖世雄教你唱歌学英语续集--当代欧美金曲篇》44Hz,128K高音质版(播音级音质)[光盘镜像] - VeryCD电驴大全&/a&&/p&&p&里面还有赖世雄老师的几个访谈,堪称精湛,十分有趣,推荐观看。&/p&&p&注:&/p&&p&赖老师的《美语从头学》在大部分网店电商都可以买到。&/p&&p&非零基础同学请看我公众号的菜单栏文章,自己自由选择,注意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水平选择适当难度的材料和方法。&/p&&p&更多精彩,请关注公众号&u&&b&「奶爸的英语教室」,id: lxg-milk&/b&&/u&,或扫以下二维码,欢迎加入&/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f66931deacfab16a26f4838_b.jpg& class=&content_image&&&/figure&
本文摘自公众号「奶爸的英语教室」 介于我们专栏里的新同学越来越多了,月经乃至日经问题也越来越多了,希望以这篇文章来一次性解决。1,如何界定零基础零基础的水平,不仅仅指那种对英语毫无基础半点不懂的,更是指对于如何提高英文能力完全抓瞎,完全不懂…
我坚决不赞同用阅读的方法来提高单词量,因为这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积累单词的效率不高。&br&为什么?&br&1.你不认识的单词可能你这辈子只会在这里遇到一次。&br&即使除去科学类的专有名词,英语中用到的单词也在10万以上。但单词被用到的频率相差极大。&br&词频最高的单词是the,每100万单词中出现5万次。 &br&detail这个单词的词频在1000左右,每100万单词出现80次。&br&pistol这个词的词频在5000左右,每100万单词出现11次。&br&scarcity的词频是10000,每100万单词出现4次。&br&abscess的词频是20000,每100万单词出现1次。&br&&br&这才两万呢,别忘了,还有8万多单词呢,词频更低的你也遇得到!但你并不知道这个词的词频。那到底是记呢还是不记呢?纠结吧。&br&&br&2.阅读中记下的单词你不知道发音。&br&别告诉我有音标。音标跟实际发音是有差距的。&br&用软件或者听着真人发音mp3背单词书,都可以一遍遍被真人发音轰炸,以后听到这个词也知道什么意思,可以顺便提高听力水平。阅读中记单词就没这个优势了。&br&&br&3.不同的单词出现在不同的场景中,要想拥有native speaker的单词量,恐怕你得读的跟他们一样多,也就是读几百本不同类型和学科的书,这恐怕得花很多年。&br&&br&我现在&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testyourvocab.com&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testyourvocab.com&/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上测的词汇量是两万出头。看纽约时报没压力,别的更简单的面向大众的报纸就更不用说了。我的单词就是背出来的。&br&&br&但我背单词的方法跟普通人不大一样。&br&&br&1.单词表的选择。&br&我事先研究了单词量达到两万的话,需要背什么单词表合适。后来得出结论,不能背GRE。第一,GRE中有很多超低频词,背了没用。这里有用coca对红宝书里7000多个单词的统计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douban.com/group/topic//&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想知道吗】GRE红宝书里的词,到底有多生僻?&i class=&icon-external&&&/i&&/a&我数了一下饼图,新版红宝书中大概有2/3的词在前20000,还有1/3在两万开外,少数词开的很外。第二,GRE缺了非常多的外国人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词。就算7000个单词中有5000个在两万内,其余15000呢,背什么?&br&我后来接触到了corpus(语料库)的概念。这东西就是用大数据的方法从各种文体中自动生成一个词频表。然后我找到了当今最准确的词频表:美国当代语料库 coca。&br&这里有两篇国内对coca的介绍:&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log.sina.com.cn/s/blog_01nav5.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简介&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log.sina.com.cn/s/blog_721f33f70102uzb0.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转载][转]美国英语最新词频表&i class=&icon-external&&&/i&&/a&&br&简单的说,coca就是把年美国最有代表性的报纸,杂志,小说,学术,口语(口语可能是用的电视剧或者脱口秀之类的节目转录的)汇集起来,每部分各占1/5,生成4.5亿单词量语料库。&br&coca有很多作者生成的词频表。我买了前两万的词频表(pdf电子书),内含大数据分析自动生成的常用搭配,花了39.95刀。&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wordfrequency.info/purchase.asp&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Word frequency: based on 450 million word COCA corpus&i class=&icon-external&&&/i&&/a&&br&不想花钱的同学可以查看一个前5000词的纯单词表,复制下来放到txt里即可:&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wordfrequency.info/free.asp&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Word frequency: based on 450 million word COCA corpus&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2.背单词的工具&br&直接拿着词频表背是不现实的。因为它既没有注音也没有解释,更没有真人发音。必须用辅助工具。&br&我研究了所有IOS平台上的背单词软件,发现只有一款符合我的要求:“完美规划背单词”(这软件也有安卓版。ipad mini效果最佳~)。因为别的软件都不支持导入单词表,就这一款可以。后来发现它的抗遗忘算法做的也不错。就它了。&br&ps:这软件功能比较杂,值得仔细研究下。包括特权功能里的附加发音之类的都要选上。&br&怎么导入?&br&有点技巧的。我先用pdf解密工具将pdf文件解密(这个pdf默认是加密的,加密的pdf没法进行复制操作),然后用pdf分割文件将最后面的单词表部分单独截掉,最后网上找pdf转txt工具转换为txt文件导入软件就好了。(如果你连这个过程都觉得麻烦,恐怕你也不会坚持背下去)&br&&br&3.背单词的方法&br&将词频表导入背单词软件后,我并没有直接背。主要原因是我对软件里自带的中文解释不放心。所以,我几乎每背一个单词的时候,都用有道词典来查一下这个词。看一下有道里柯林斯英汉双解词典里对这个词的解释,包括不同词性的意思和常见用法等,然后整理一下记到“完美规划”的备注里。这个软件可以调整不同项目的显示位置,我就把备注放到最前面显示,背单词不看完美规划里自带的意思,只看我的备注。&br&自己再编辑一遍解释,这个过程的确是很耗时间的。但我觉得它还是有意义的,毕竟,背的慢比背错了意思好。而且,将单词敲入词典和看词典上这个单词的详细解释的过程,本身也有助于对这个单词的熟悉,加强记忆。&br&&br&为什么使用柯林斯英汉双解词典?因为它先用英文来详细解释这个词的意思,然后再用简洁的中文词语来总结,特别适合记单词用。&br&如果我觉得某些单词柯林斯上解释的也不准确,比如,解释跟下面其它词典差距比较大,我会进一步用ipad自带的词典或者google(不能科学上网的可以用bing)进行确认。&br&&br&从去年11月开始,我大概花了800-1000个小时来背这两万个单词,工作日平均每天5个小时,周末和节假日10个小时以上。新词在3月份就已全部背完,还在偶尔还有些复习工作。我严格按照软件的提示进行复习(不复习完是没法学新词的),现在基本记住了九成以上,少数没记住的,我相信在以后的复习和过滤当中也会被消灭掉的。&br&&br&然后,我又花了150-200个小时看了三本书,前两本都是900页+的大书,但绝对是必读材料。我是在亚马逊上买的电子版,用ipad读的。读的方法是广泛的画线,然后多次复习。第三本可以在网上找到下载,非必读,但推荐。&br&btw,为什么要学语法?因为不学语法你是看不懂英语的。或者你认为懂了,但其实作者是另一个意思。 &br&1. 新东方英语语法新思维(初级中级高级三部)
这本书可以将语法和长难句一起搞掉。&br&2. 英语常用词疑难用法手册
ps,作者陈用仪简直是神。。。 &br&3. Essential American Idioms Dictionary,idioms就是成语的意思。这本书可以解决掉常用俚语。防止有人找错,我放个豆瓣链接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ook.douban.com/subject/342423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McGraw-Hill's Essential American Idioms (豆瓣)&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现在可以愉快的阅读纽约时报了,单词基本都认识。我背单词前大概是六级550的水平,testyourvocab上测大概7000,看纽约时报痛苦不堪。。&br&&br&我觉得,如果用阅读来达到我目前这个单词量和阅读水平,至少要同样的努力加4倍以上的时间才行。&br&&br&ps:&br&1.coca上会将同一个词按照不同的词性分别排序,举个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