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骨性腰椎椎管狭窄窄13mm14mm属于严重吗

1. 病因及发病机制
椎管是由韧带、纤维环连接相邻各椎管的椎孔而构成的管道。它的前壁是椎体、纤维环及后纵韧带;后壁是椎弓和黄韧带;两侧有椎弓根及上下关节突和关节囊,并以椎间孔向外开放。临床上椎管被人为地分为中央椎管(亦称主椎管)和侧椎管。中央椎管大体上指沿椎弓和根内缘连线以内的部分或硬膜囊所占据的部分。椎管内含脊髓、神经根、脊膜、血管(主要是静脉丛 )及硬膜外脂肪,在第一腰椎以下则为马尾神经,神经根相对较长。当椎管狭窄时,上述椎管内结构受到刺激、压迫,就会产生缺血缺氧而功能紊乱。
正常腰椎管,马尾神经约占硬膜囊横切面的21%,其余空间为脑脊液所占据。硬膜囊和椎管壁之间有硬膜外间隙、脂肪和血管,故腰椎管发生狭窄时马尾神经可有一定的缓冲余地。当狭窄达到一定程度后, 接近压迫马尾及神经根的临界度,此时如直腰或后伸,使椎管内压力增加。静脉回流不畅,静脉压增加,血流缓慢,从而造成马尾神经和神经根血氧下降,此时就会出现神经性间歃性跛行。狭窄进一步发展,对马尾神经造成持续性压迫,临床上就会出现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
引起椎管狭窄病理改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椎体后缘骨质增生,后纵韧带肥厚、骨化,椎间盘突出,可造成中央管前后狭窄或侧隐窝狭窄;
关节突肥大增生,可从后方造成侧隐窝狭窄,压迫神经根;
椎弓根短缩或内聚,造成椎管矢状径或横径狭窄;
黄韧带增厚,从侧方、侧后方或后方造成椎管狭窄;
椎板增厚,从侧方或后方压迫马尾神经;
椎间隙变窄,常为椎间盘突出所致,使神经根扭曲、受压;
椎体滑移;
硬膜外病变,如硬膜外脂肪增生、纤维化,硬膜外血管增生曲张,硬膜外束带粘连,硬膜囊缩窄、压迫等。
腰椎管狭窄症主要表现为腰椎椎管矢状径缩小,与横径关系较小。1952年Huizinga曾测量47具腰椎骨骼标本的矢状径,其最小值自第1腰椎至第5腰椎依次为14mm、13mm,12mm,llmm、12mm。1977年Eisenstein测量443具骨骼,矢状径下界为13mm,无1例在Ilmm以下。1975年Verbiest通过测量及观察,提出矢状径在10mm及以下者为绝对狭窄,10~12mm相对狭窄。
对腰椎管狭窄综合征引起的间歇性跛行解释是:MagnaesW究发现,腰椎椎管狭窄症病人体位由屈曲伸直时,狭窄处硬膜囊内压力逐步升高,到完全伸直时可达88~171mmHg(11.8~22.8kPa),行走时可高达191mmHg(22.5kPa)。这种间歇性的硬脊膜囊内、外压力变化产生对神经根的间歇性压迫,是导致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的原因之一。PaBreig研究尸体椎管发现,当脊柱从屈曲到伸直时有下列变化:
腰椎管短缩2mm,其中所包含的神经组织同样缩短变宽;
黄韧带纤维松弛和横径变宽;
椎间孔变窄。正常的椎管有充分间隙允许硬膜和神经根的正常活动,但当椎管有狭窄时,能使椎管减少的任何因素均可能阻止硬膜和神经根的收缩和伸展。在站立或行走时,腰椎前凸增加,这样减少了椎管容积,阻碍神经组织在椎管内的滑动,进而影响它的微循环。
Nelson的解释是由于下肢肌肉的舒缩使椎管内相应脊神经根部的血管发生生理性充血。继而静脉游血以及神经根因受牵拉而发生微循环受阻,使神经根缺血。在坐位或下蹲时,脊柱前凸减小或变成轻度后凸,椎管容积增加,血液供应及微循环得到改善,症状因而缓解。另外压迫和血液循环障碍可以引起充血和水肿等炎性反应,其过程中产生的炎症介质具有强烈的致痛和刺激作用,也是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的原因。
1976年Alnoldi等对椎管狭窄症讨论后提出一个国际分类法:
先天性————发育性椎管狭窄症
软骨发育不全o
获得性椎管狭窄症
中心部,即主椎管狭窄;
周围部,即侧隐窝及神经根管狭窄;
退变性脊椎滑脱。
混合性:先天性(发育性)、退变性及椎间盘突出三者,任何两种混合存在。
椎弓崩裂滑脱。
医源性:椎板切除术后、脊椎融合术后及髄核溶解术后。
创伤后晚期改变。
其他:畸形性骨炎、氟骨症等。
Nelson则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而Verbiest则强调先天性和发育性椎管狭窄。临床通常将其分为:
原发性或发育性椎管狭窄;
继发性主要是退行性变椎管狭窄;
浪合性椎管狭窄。Verbiest等认为椎间盘膨出在发育性椎管狭窄症中是发病主要因素。继发性椎管狭窄症最主要的表现是退行性狭窄。
根据Arnoldi等(1976)分类:
先天发育性狭窄(congenital
developmental Stenosis)
特发性狭窄(idiopathic stenosis);
软骨发育不全性狭窄(achondroplastic stenosis)。
后天性狭窄(acquired
退行性变性(degenerative
stenosis )狭窄:
中央管狭窄(central portion stenosis);
外周部狭窄(peripheral portion stenosis):即侧隐窝及神经根管狭窄(lateral recess and nerve-root canals stenosis);
退行性变性腰椎滑脱或前移(degenerative spon-dylolisthesis )。
混合性狭窄:
先天性狭窄+退行性变性狭窄+椎间盘突出;
退行性变性狭窄+椎间盘突出;
先天性狭窄+退行性变性狭窄。
脊椎分离(spondylolysis)、脊椎滑脱(spo- ndylolisthesis) .
医源性狭窄(iatrogenic stenosis):
椎板切除术后狭窄(post laminectomy stenosis);
脊椎融合术后狭窄(post fusion stenosis)(前路/后路);
髓核溶解术后狭窄(post chemonucleolysis)。
外伤性狭窄(post
traumatic stenosis)。
其他:Paget病、氟骨症(fluorosis)。
3. 临床表现
多为60岁以上老人,发病隐渐,表现为腰痛及间歇性跛行。67%~78%的患者都有腰痛,且常伴有广泛下肢痛,疼痛常涉及骶部。劳累后加重,卧床休息后减轻,经常反复发作,步行后疼痛加重。另一特征性症状就是间歇性跛行,约占72.8%,即直立或行走50~200m距离后,下肢出现逐渐加重的沉重、乏力、胀麻、疼痛,以致被迫改变姿势或停止行走,稍弯腰或蹲坐休息数分钟后好转 同时患者还可有腰部后伸受限和疼痛,这是因为椎管内有效间隙减少或消失,当腰椎由中立位到后伸位时,除椎管后方小关节的关节突及黄韧带被挤向椎管和神经根外,椎管长度缩短,椎孔变狭、椎间盘突向椎管、神经根横断面增加,以致椎管内压力急剧增高,因此脊柱后伸必然受限,并由此出现腰痛。另外,患者还可出现根性坐骨神经痛。体格检査时,轻者常无明显体征,重者可出现直腿抬高受限,可有疼痛出现。
骨性椎管前后径和横径窄小;
椎板呈垂直方向增厚,小关节面和椎弓根增厚;
脊髄造影:小的硬膜外病变引起明显充盈缺损和不同程度阻塞;
马尾神经根明显显示。
腰椎管前后径明显狭窄,正常前后径为15~25mm,平均16~17mm,&15mm即可疑狭窄,&11.5mm更有临床意义。硬膜驀较大者椎管狭窄必须证实有前后径&11.5mm、椎管与硬膜囊比例失调,椎管内脂肪受压及硬膜囊受压变形;
椎体后缘骨赘后伸;
椎体上下关节突增生与肥大,使腰椎管呈三角形,即呈侧隐窝狭窄;
黄韧带肥厚,正常者&5mm,异常者>5mm,是腰椎椎管狭窄的重要因素;
后纵韧带钙化;
椎间盘突出,可见于多个椎间隙,并压迫脊髓。
脊髓造影 能系统地了解椎管全部管径,显示出椎间盘平面处前后受压的狭窄征象,可见有不同程度充盈缺损,可能有多处,呈蜂腰状影像。在腰部过伸时,狭窄更明显=
MRI检査 腰椎退行性变及骨质增生清晰可辨。椎间盘多处突出,压迫硬膜囊,呈脊髓前方凹陷状切迹,硬膜外静脉丛受压,回流受限,在椎间盘上、下呈髙信号。黄韧带肥厚,从硬膜囊后方压迫脊髓呈凹陷状切迹。腰椎管狭窄受压在RM上呈囊珠状变形。狭窄下端的脑脊液受阻,其中蛋白成分升高,在T2加权像上呈高信号。
B超检査 对椎间盘突出检査定位准确率高,可测出髓核突出的位置、大小和形态。并可显示椎间隙、椎间盘、腰椎管和神经根管,可测量出狭窄的距离和部位。
大多合并腰椎间膨出或侧陷窝狭窄症。
其他辅助检查:
椎管狭窄症的辅助检查
X线平片:在发育性或混合性椎管狭窄者,主要表现为椎管矢状径小,椎板、关节突及椎弓根异常肥厚,两侧小关节移向中线,椎板间隙窄;退变者有明显的骨增生。
在侧位片上可测量椎管矢状径(图2),14mm以下者示椎管狭窄,14~16mm者为相对狭窄,在附加因素下可出现症状。也可用椎管与椎体的比值来判定是否狭窄。
CT、CTM及MRI检查:CT检查可显示椎管及根管断面形态,但不易了解狭窄全貌;CTM除可了解骨性结构外,尚可明确硬膜囊受压情况,目前应用较多。此外,MRI检查更可显示腰椎椎管的全貌,目前大多数骨科医师已将其作为常规进行检查。
椎管造影:常在腰2、3椎间隙穿刺注药造影,此时可出现尖形中断、梳状中断及蜂腰状改变,基本上可了解狭窄全貌(图3)。由于本检查属侵入式,目前已少用。
侧隐窝狭窄症的辅助检查
X线平片:于X线平片上可有椎板间隙狭窄,小关节增生,椎弓根上切迹矢状径变短,大多小于5mm,在3mm以下者,即属侧隐窝狭窄症。此外,上关节突冠状部内缘内聚亦提示可能有侧隐窝狭窄性改变。
CT、CTM及MRI检查:CT检查能显示椎管的断面形状,因而能诊断有无侧隐窝狭窄及有无神经根受压;CTM检查显示得更为清楚。MRI检查可显示三维影像,可同时确定椎间盘退变的程度、有无突出(或脱出)及其与硬膜囊、脊神经根之间的关系等。
椎管造影:用非离子型碘造影剂omnipaque、isovist造影可见神经根显影中断,示有侧隐窝狭窄或神经根受压征,但此种检查不易与椎间盘突出症所致的压迫相区别。
椎管狭窄症的诊断:本病的诊断主要根据前述的三大临床症状特点,尤应注意长期的腰骶部痛、两侧性腿不适、马尾神经性间歇性跛行、静止时体检多无阳性发现等,为本病特征。凡中年以上患者具有以上特征者,均应疑及本症而需做进一步检查,包括:
X线平片:在发育性或混合性椎管狭窄者,主要表现为椎管矢状径小,椎板、关节突及椎弓根异常肥厚,两侧小关节移向中线,椎板间隙窄;退变者有明显的骨增生。
在侧位片上可测量椎管矢状径(见图2),14mm以下者示椎管狭窄,14~16mm者为相对狭窄,在附加因素下可出现症状。也可用椎管与椎体的比值来判定是否狭窄。
CT、CTM及MRI检查:CT检查可显示椎管及根管断面形态,但不易了解狭窄全貌;CTM除可了解骨性结构外,尚可明确硬膜囊受压情况,目前应用较多。此外,MRI检查更可显示腰椎椎管的全貌,目前大多数骨科医师已将其作为常规进行检查。
椎管造影:常在腰2、3椎间隙穿刺注药造影,此时可出现尖形中断、梳状中断及蜂腰状改变,基本上可了解狭窄全貌(见图3)。由于本检查属侵入式,目前已少用。
侧隐窝狭窄症的诊断:凡具有腰痛、腿痛、间歇性跛行及伴有根性症状者,均应疑有侧隐窝狭窄症,并做进一步检查:
X线平片:于X线平片上可有椎板间隙狭窄,小关节增生,椎弓根上切迹矢状径变短,大多小于5mm,在3mm以下者,即属侧隐窝狭窄症。此外,上关节突冠状部内缘内聚亦提示可能有侧隐窝狭窄性改变。
CT、CTM及MR检查:CT检查能显示椎管的断面形状,因而能诊断有无侧隐窝狭窄及有无神经根受压;CTM检查显示得更为清楚。MR检查可显示三维影像,可同时确定椎间盘退变的程度、有无突出(或脱出)及其与硬膜囊、脊神经根之间的关系等。
椎管造影:用非离子型碘造影剂omnipaque、isovist造影可见神经根显影中断,示有侧隐窝狭窄或神经根受压征,但此种检查不易与椎间盘突出症所致的压迫相区别。
7. 鉴别诊断
本病间歇性跛行症状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颇相似,后者足部青紫,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疼痛持续存在;本病足部无异常,疼痛与走路或久站有。
非手术治疗 对轻度椎管狭窄,症状较轻,对工作、生活影响不大者可采用非手术治疗,如卧床休息,服用布洛芬、吲哚美辛等消炎止痛药物,推拿、理疗、腰带保护及体疗等。封闭疗法亦常有效,可松解粘连 消除肿胀,减少疼痛。
手术治疗 适应证:
症状严重,经3个月以上非手术治疗无效者;
神经根和马尾神经广泛被压受损或瘫疾者;
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椎管狭窄者;
椎管狭窄合并腰椎峡部不连与滑脱;
经椎管造影、CT、MRI检査证实有局部明显狭窄并伴有相应的临床症状者。
原则:充分暴露,去除病变,彻底解除对神经根和马尾神经的压迫,同时应尽量保留骨和软组织结构,以减少损伤并保持脊柱的稳定性。
李迈等认为手术的方式选择应以狭窄的程度、范围和狭窄的类型而定。对马尾型腰椎椎管狭窄行广泛椎板切除或双侧椎板扩大开窗减压术;对神经根型腰椎椎管狭窄症行单侧或双侧神经根管减压术 ,对混合型则行单侧或双侧椎板和神经根管同时减压术。在彻底解除压迫因素的前提下,尽可能少破坏结构,尽量保持脊柱的稳定性,根据实际情况,可做单侧开窗、双侧开窗、多节段开窗手术,全椎板切除术适用于严重椎管狭窄症。减压术后对脊柱稳定性有影响较大时,应做内固定同时做脊柱融合术。1974年Larocca主张在椎板切除后,裸露的硬膜用明胶海绵覆盖,但亦有学者认为此易形成瘢痕粘连,不如硅胶及皮下脂肪,近来有人用生物膜作遮覆物,取得良好的效果。
术前巳存在失稳如退变性滑脱及退变性侧凸者,或术中小关节减压切除过多及同时椎间盘切除者,减压后应重建脊柱稳定性,可采用椎弓根钉板或钉棒系统,或椎体间融合器加椎弓棒行内固定。
经治疗后,一般预后良好。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昨天做大畸形,查出宝宝双肾积水,一边14mm、一边13mm,建卡医院都给我拒绝查了.哎,害怕极了!?胎儿这迹象是不是很严重?_育儿问答_宝宝树
昨天做大畸形,查出宝宝双肾积水,一边14mm、一边13mm,建卡医院都给我拒绝查了.哎,害怕极了!?胎儿这迹象是不是很严重?
当时年龄:
还没有宝宝
请问您的年龄,结果
最佳回答者:
宝妈,我跟你年龄差不多,现在也是宝宝双肾盂积水,值和你差不多的。我刚开始是在我们市医院检查出肾盂积水,后面我直接去市上级权威大的医院再检查,但宝宝肾盂积水又增加了,不好的是还检查出羊水增多。昨天做了羊水穿刺,现在还在等结果。医生说只要不超过15mm都没关系的。现在我们都还没有超过这个值还有希望的,相对来说我比你严重点,你至少其他蛮好,但我觉得你还是应该去大医院找个专家帮你分析一下,看医生建议需不需要做羊水穿刺或者无创。你的担心和害怕我超有体会,但有什么办法现在只能放宽心态,宝妈我们一起加油,祈祷我们的宝宝没事,祈祷我们宝宝能健康顺利的出生....
宝宝树孕育【图文】椎管狭窄全面讲解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椎管狭窄全面讲解
大小:14.87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上一篇:下一篇:
9:54:48 15:27:45 15:26:41 9:59:54 9:57:5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腰椎水平椎管狭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