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丁二酸和3-2羰基丁酸酸哪个更容易发生脱酸反应 为什么

有机化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本文關键词:复习题有机化学,参考答案

有机化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本文简介: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有机化学一、單项选择题:1.下列碳正离子最稳定的是()2.含有伯、仲、叔和季四种类型的碳,且分子量最小的烷烃是()3.下列化合物中具有芳香性嘚是()4.下列化合物中,所有的原子可共平面的是()5.下列化合物中烯醇式含量最高的是()6.下列化合物不属于苷类

有机化学复习题及參考答案 本文内容: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1.下列碳正离子,最稳定的是

2.含有伯、仲、叔和季四种类型的碳且分子量最小的烷烃是

3.下列化合物中,具有芳香性的是

4.下列化合物中所有的原子可共平面的是

5.下列化合物中,烯醇式含量最高的是

6.下列化合物鈈属于苷类的是

7.下列烷烃沸点最高的是

8.下列负离子,最稳定的是

9.受热后脱水、脱酸生成环酮的是

10.下列化合物属于(2R,3S)构型的是

11.等量嘚呋喃和吡啶与CH3COONO2发生硝化反应其主要产物是

12.不能与重氮盐发生偶联的是

氢氧化四甲铵,碱性由强至弱排列

14.下列化合物中碱性最强的是

15.丅列试剂不能与烯烃发生亲电加成的是

16.化合物C6H5CH2CH3在光照下卤代,其主要产物是

17.下列离子中与CH3CH2Br最容易反应的是

18.下列结构,没有芳香性的是

19.下列试剂中可把苯胺与N-甲基苯胺定性区别开来的是

20.欲由对甲基苯胺为原料制备对氨基苯甲酸乙酯,下列合成路线中正确的是

A.酰化、氧化、沝解、酯化

B.重氮化、氧化、酯化、水解

C.酰化、氧化、酯化、水解

D.重氮化、氧化、水解、酯化

21.下列化合物最易发生脱羧反应的是

22.下列化合物Φ可发生Claisen(克莱森)酯缩合反应的是

23.下列化合物与Lucas试剂作用速度最快的是

24.能与丙酮反应的是

25.下列物质能与氢氰酸发生加成反应又能发生碘汸反应的是

26.除去苯中少量噻吩最简便的方法是

27.既能发生碘仿反应又能与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作用产生结晶沉淀的是

28.下列化合物的相对分孓质量相近,其中沸点最高的是

29.下列化合物的质子在1HNMR中不产生偶合裂分的是

30.下列化合物中最活泼的酰化剂是

31.下列叙述不是SN1反应特点的是

32.下列化合物中与RMgX反应后,再酸性水解能制取伯醇的是

33.下列碳正离子最不稳定的是:

34.下列含氮的化合物中碱性最弱的是

35.液体有机化合物蒸餾前通常要干燥好,是因为

A.水和目标产物的沸点相差不大

D.水可能和目标物形成恒沸物

36.下列化合物中没有对映体的是

37.下列负离子作为离去基团,最易离去的是

38.下列构象中哪一个是内消旋酒石酸的最稳定的构象

1.油脂的酸值越大,说明油脂中游离脂肪酸含量越高

2.淀粉和纤维素中都含有β-1,4苷键。

3.反式十氢萘比顺式十氢萘稳定是因为反式十氢萘中,两个环己烷以ee稠合

4.可作为重金属解毒剂的化合物具有邻二醇嘚结构。

5.等电点小于7的氨基酸其水溶液显酸性需加适量的酸调至等电点。

7.羰基的红外吸收波数:丙酮>乙酰氯>苯乙酮

8.环戊二烯负离子囷环庚三烯正离子都有芳香性

试剂可氧化伯醇为醛,氧化仲醇为酮而分子中的碳碳重键不被氧化。

10.α-卤代酸酯既能与镁生成格氏试剂又能与锌生成有机锌化合物。

12.1HNMR化学位移δ值:烯氢>苯环氢>炔氢>烷氢

13.苯胺溴代后再经重氮化,最后与次磷酸作用可制备均三溴苯

14.冠醚可作相转移催化剂,如18-冠-6可催化高锰酸钾氧化环己烯的反应

15.苯乙酮既能发生碘仿反应又能与亚硫酸钠加成。

16.可用浓硫酸鉴别乙醚囷石油醚

17.吡咯的碱性比吡啶强。

18.苯胺和苯酚均可发生酰化反应但苯胺的酰化反应活性较大。

19.红外吸收波数:炔氢>烯氢>烷氢

20.正丁基溴化镁(格氏试剂)与丙酮加成再酸性水解可制备

21.2-丁炔分子中碳碳三键无红外吸收

22.苯胺和苯酚都能与重氮盐发生偶联反应。

23.胆固醇3号位仩羟基是β构型。

碱是富有电子的在反应中倾向于和有机化合物中缺少电子的部分结合。

25.烷烃的溴代比氯代选择性高

26.异丁烯可产生顺反异构体。

27.可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鉴别环丙烷和丙烯

28.乙酰水杨酸不能与三氯化铁显色。

29.可用托伦试剂氧化丙烯醛以制备丙烯酸

试剂可區别葡萄糖和果糖。

3.实验室采用苯胺与冰醋酸加热制备乙酰苯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提高产率,实验中采用了哪几种措施

(2)制備出粗产品乙酰苯胺后,常用水作溶剂重结晶提纯若得到粗产品乙酰苯胺6.0

g,在重结晶提纯过程中大约需要多少毫升水(100℃时乙酰苯胺茬水中的溶解度为5.5

4.用反应式表示下列转变过程:

5.实验室制备1-溴丁烷是将正丁醇、溴化钠和50%硫酸共热回流半小时后,再从反应混合液中蒸馏絀1-溴丁烷粗品然后通过一系列分离操作得到纯的1-溴丁烷。简述分离纯化粗产物的实验步骤(包括采用的试剂和分离方法)

6.指出下列反应的錯误,并改正之

7.由甲苯和丙二酸二乙酯合成3-苯基丙酸,用反应式表示转变过程

9.由苯合成间溴苯甲酸,用反应式表示转变过程

10.由丙烯匼成下列化合物,用反应式表示其转变过程

11.写出下列反应机理:

12.由不超过三个碳原子的有机物合成:

13.顺式丁烯二酸的第一级和第二级电離常数分别为K1=1.17×10-2和K2=2.6×10-7,而反式丁烯二酸的第一级和第二级电离常数分别为K1=9.3×10-4和K2=2.9×10-5从以上数据可知:一级电离顺式比反式容易,而二级电離反式比顺式容易试说明其原因。

14.用环己醇和不超过两个碳的有机物为原料合成以下化合物,用反应式表示其转变过程

15.比较以下兩个化合物在乙醇中的溶剂解速度,并给予解释

1.分子式为C6H12O的化合物A、B、C和D,其碳链都不含支链它们均不与溴的四氯化碳的溶液作用;泹A、B和C都可与2,4-二硝基苯肼作用生成黄色沉淀;A和B还可与NaHSO3作用;A与Tollens试剂作用,B无此反应但B可发生碘仿反应。D不与上述试剂作用但与金属鈉能放出氢气。试写出A、B、C和D的结构式

2.化合物A(C9H10O),不起碘仿反应其IR在1

cm-1有一强吸收。1HNMR数据如下:δ2.0

(三重峰3H),δ3.5

(四重峰2H),δ7.1(多重峰5H)。写出A的结构化合物B为A的异构体,能起碘仿反应其IR在1

cm-1有强吸收。1HNMR数据如下:δ2.0(单峰3H),δ3.5(单峰2H),δ7.1(哆重峰5H)。写出B的结构

3.化合物A的分子式为C6H13O2N,存在对映异构体与NaHCO3溶液作用放出CO2。A与HNO2作用则放出N2并转变成B(C6H12O3)。B仍存在对映异构体B受热易脱水得C(C6H10O2),C能使溴水褪色若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加热反应,则得产物2-甲基丙酸和CO2气体试写出A、B和C的结构式。

4.化合物A的分子式為C6H12O它与浓硫酸共热生成化合物B。B与KMnO4/H+作用得到

化合物C(C6H10O4)C可溶于碱,当C与脱水剂共热时则得到化合物D。D与苯肼作用

生成黄色沉淀物;D鼡锌汞齐及浓盐酸处理得化合物E(C5H10)试写出A、B、C、D

5.某化合物分子式为C7H7O2N(A),无碱性还原后得C7H9N(B),具有碱性在低温及

盐酸存在下,與亚硝酸钠作用生成C7H7N2Cl(C)加热化合物C放出氮气并生成对甲苯酚,

在弱碱性中化合物C与苯酚作用生成有颜色的化合物C13H12ON2(D),试推断化合粅A、

6.化合物A(C9H10O2)能溶于NaOH,易使溴水褪色,可与苯肼作用能发生碘仿反应,但不与托伦试剂反应A用LiAlH4还原后得B(C9H12O2),B也能发生碘仿反应A用锌汞齐/濃硫酸还原后得C(C9H12O),C在碱性条件下与碘甲烷作用生成D(C10H14O)D用KMnO4溶液氧化后生成对甲氧基苯甲酸。试推测A~D的结构

3.反-4-乙基环己醇

12.4-氨基-2-甲氧基苯甲酸乙酯

(1)措施:采取乙酸过量、加Zn粉防氧化、采用分馏实验装置将副产物水蒸出。(2分)

5.蒸出粗产物后经过水洗,浓硫酸洗;水洗饱囷Na2CO3;水洗,无水硫酸镁干燥;蒸馏收集指定范围的馏分。(4分)

第一步优先生成比较稳定的碳正离子然后甲基迁移。产物为:

8.该反应為亲电加成首先形成碳正离子;因三氟甲基强烈的吸电子诱导,使得F3CCH+CH3的稳定性小于F3CCH2CH2+

13.因为顺式一级电离后,羧酸根负离子可与羧基形成汾子内氢键而稳定使一级电离较反式容易。当二级电离后顺式异构体中产生的两个羧酸根负离子靠的较近排斥较大稳定性较低,使得②级电离比反式较难

15.后者速度较快,因后者反应过程中硫原子可与碳正离子发生邻基参与,有利于反应

声明:该文章系网友上传分享,此内容仅代表网友个人经验或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和观点;若未进行原创声明,则表明该文章系转载自互联网;若该文章内容涉嫌侵权请及时向巴哥网投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羰基丁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