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要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大面积的集中植树造林,你看是不是人工控制气候的第一步?

《自然地理》植树造林是不是为了人工控制气候?_百度知道
《自然地理》植树造林是不是为了人工控制气候?
《自然地理》植树造林是不是为了人工控制气候?
我有更好的答案
人工控制气候还比较遥远植树造林只能提高区域间蒸发量,可以提升一些降水,提升涵养水源能力,促进水循环,但不能说控制,只能说有益于调节气候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2,389被浏览725,304分享邀请回答1820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3,328被浏览325,963分享邀请回答6.1K71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5K6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2010《高考风向标》·地理电子稿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 第5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doc 48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100 &&
2010《高考风向标》·地理电子稿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 第5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一、知识结构
二、考纲解读
考纲内容 能力要求 考向定位
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概念和表现;理解人类活动与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是否协调及在当地环境下,人类应如何进行各种活动。在能力要求上突出区域识别和区域特征的具体分析应用。 近几年高考中多与自然地理、区域地理、人文地理结合起来考查各种地理现象的成因、分布及相互关系,很少单纯考查抽象知识。命题方向将把本内容与世界农业地域类型结合进行考查,如亚洲水稻种植业与亚洲东部自然带分布、季风气候等结合,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对乳畜业发展的影响,北美大陆自然带的分布与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关系等。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理解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其成因;掌握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形成和分布;能够运用地域分异规律的原理来解释说明某一区域的环境特征及成因。在能力要求上突出区域识别和结合图文资料的分析综合能力。 近几年高考中,此知识点重复率在50%左右,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多集中于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从形式上以区域图、示意图及各种变式图或热点事件为背景材料设问。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1.地球表层的陆地环境,是由许多地理要素如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等组成。而这些要素并不是简单地汇集在一起,而是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2.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个系统,除了具有每个地理要素的独特功能外,还具有各要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一些新功能,如生产功能、平衡功能等。
3.生产功能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生产功能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是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
4.平衡功能是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5.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重要表现形式。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的改变。
考点1 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1.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大气、水、岩石、地貌、生物、土壤等
2.地理要素间的物质与能量交换
大气、水、岩石、地貌、生物、土壤等地理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与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例1】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物质交换的一般情况看,图中各代号表示的物质分别是:①
(2)⑥和⑦的交换是通过
作用进行的。
【解析】解题必须紧紧把握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的条件、原料、能源以及产物和作用,理解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作用、生物呼吸作用、微生物分解作用等生理过程中与岩石圈(包括土壤)、大气圈、水圈所发生的物质交换关系。
【答案】(1)①N、P、K等营养元素和水
②植物残体和排泄物
③动物残体
⑥氧气(02)
⑦二氧化碳(CO2)
⑧二氧化碳(C02)
⑨氧气(02)
⑩二氧化碳(CO2)、重碳酸盐、腐殖质等
考点2 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
1.改造大气成分,改造大气圈。通过光合作用,植物吸收了大气中的CO2放出 O2。
2.制约陆地水的化学成分,改善陆地水分状态。生物从陆地水中吸收某些化学元素和化合物,释放另一些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绿色植物通过参与水循环,改善了陆地的水分状况。
3.改造岩石圈,促进土壤的形成。
4.改变地球面貌,形成地理环境。
【例2】关于图示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①将分散的无机物合成有机质  ②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储存在有机体内
③改变了物质存在的位置    ④联系了有机界与地理环境
D.①②③④
【解析】此图考查光合作用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的新功能
功能 生产功能 平衡功能
概念 它是自然环境具有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67页31页182页15页64页171页70页81页136页69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