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定机械通风柜 风量中的全面通风柜 风量量

查看: 2311|回复: 6
【每日一贴】中央空调知识问答150例(根据网络资料整理仅供参考) ()
本帖最后由 xzffzx 于
09:04 编辑
1.暖通上的自控部分暖通专业需做哪些工作?& &暖通上的自控部分暖通专业需做提出控制功能,提出实现过程及提出控制要求的事,较 重要的是提出控制点的各要素及其精度。2.防烟系统中的泄压阀和余压阀是不是一回事?& &防烟系统中的泄压阀和余压阀基本上是一样的3. 空调水系统何时采用连续补水何时采用间歇补水?二者各有何优缺点?空调水系统采用连续补水还是采用间歇补水取决于系统漏水量。4.为何管道通风机的内径与标准风管直径不一致?为此接管时是否还必须得设软连接?管道通风机的内径与标准风管直径不一致是因为两者分别执行不同的标准。一般管道通风机为此接管时是否还必须得设软连接,但软连接不允许用来做&&变径管。 5. 地下室空调房间如用全新风空调方式,其排风量取多少?& &地下室空调房间为何要用全新风空调方式?常规全新风空调方式其排风量要作风量平衡计算确定。6.何时用带调节阀的风口?& &需要调节该风口的风量时就要用带调节阀的风口。7.为何风管平面布置图中不标标高?& &常见的风管平面布置图中不标标高与制图标准及制图习惯有关8. 机械全面通风中,送风口与排风口高度如何确定?机械全面通风中,送风口的高度根据送风射流的要求和不影响工艺操作来确定,排风口的高度与污染源有关。9. 长度超过20米的内走道是个什么概念?& &长度超过20米的内走道是个什么概念请仔细看GB50045-95的内容及其说明。10.是不是不管是两头有疏散楼梯还是一头有疏散楼梯,只要长度超过20米都得加机械排烟? & &有没有疏散楼梯与内走廊长度是否超过20米几乎无关!11. 柜式空调机组与组合式空调机组是不是不一样?区别在哪?何时用柜式,何时用组合式? & & 国内质量较好的柜式空调机组与组合式空调机组使用同样的配件和箱体结构。区别主要在风量和功能段方面。常规的柜式空调机组一般风量在36000立米/时以下。常规的柜式空调机组一般由三段左右的功能段组成。12. 消防电梯与普通电梯有什么区别?& & 消防电梯与普通电梯在机械设备和轿箱等方面没有什么区别,主要差别在控制方面, 消防电梯多底层电梯厅内的消防员开关供火灾时强降用途。且消防电梯必须有独立的电梯机房,供电为在该独立的电梯机房内切换的双路供电。13. 高层建筑中的消防控制室做什么用?& &高层建筑中的消防控制室一般集中了该建筑物的所有消防系统控制开关和监视器。要求24小时值班。14. 新风进口管与新风机组进口相接需不需加软连接?如不需,有时进口尺寸为750X420。找不到标准风管与之相接怎么办?& & 新风进口管与新风机组进口相接处一般可以不加软连接。新风进口管与新风机组进口间可以设变径管。15. 如一风支管仅有一个百叶风口,且设于风管末端,风口风速上限值低于风管风速上限值,此时接风口时是加变径还是将整个风管加粗?
.风口处处理16. 是否空调下送风一般用散流器而不用百叶风口?空调下送风时如果采用百叶风口,那么你的刚做好头发的漂亮MM(或者就是你)在该百叶风口垂直下方停留时就基本上等于头发白做了17. 风管管径据说按风速确定,那么是不是应尽量使管段风速相等?如果这样,将会使风管变径特别频繁,出现一个送(回)风口就要变一次径,这样是不是不合理?& & 按风速确定风管管径是设计参考值,且是一个范围。非唯一数值。但实际的设计图中出现过一个送(回)风口就要变一次径的情况也是正常的18. 实际工程设计时,空调机组型号如何确定?& & 实际工程设计时,空调机组的风机系统规格由系统计算时的风量(含新风量及回风量)以及风系统阻力平衡计算所得的风机压头决定。空调机组的盘管规格由盘管冷热负荷的热力计算确定。空调机组的功能段由设计的空调系统其他功能要求决定(例如室内湿度、室内含尘浓度等等)。19. 齿轮供油泵出口需不需加止回阀?& & 齿轮供油泵出口可以不加止回阀,但设计时一般均设 20. 是否每台冷冻水循环泵的出口都应装压力表和温度计?为何有的工程不设?& & 每台循环泵的进出口都应装压力表
21. 小的齿轮油泵还需不需设软连接?
& &&&不管大小,各类存在机械运动有可能将震动传递给其配管的油泵均应该设软连接。例如用不锈钢软管。
22. Y形过滤器能否装于立管上?如不能,那什么样的过滤器可装于立管上?
& & Y形过滤器可以装于立管上!但一般要求流向从上往下。(
23. 高层建筑的地下停车库(位于北方需采暖的地区)需不需设采暖?为何有的工程设了有的工程没有?
& & 高层建筑的地下停车库(位于北方需采暖的地区)需不需设采暖取决于采暖的目的。如果采暖的目的仅是车库内的与消防有关的水管不被冻坏,可以用仅对与消防有关的水管防冻的办法。(
24. 如设有自动喷淋,防烟分区能否超过500平米?
& & 是否设有自动喷淋仅与火灾发生的烟量有关而基本与防烟分区划分的关系不大
25. 旋流送风口与散流器特点
& & 旋流送风口通常用于大空间(&4米)而需要送风冷射流快速衰减的场合。散流器常用常见的3米左右(及其以下)吊顶高度场合。
26. 一大面积房间如用风机盘管空调,其风机盘管台数如何确定?
& & 除非必须,大面积房间尽量不要采用风机盘管空调。原因是风机盘管未必能够满足该大面积房间的空气处理热过程要求
27. 燃油溴冷机供油干管上的快速切断阀选什么阀?
需不需设快速切断阀?手册上说需要,为何有的工程上不加?
& &&&快速切断阀通常指的是手柄转90度就完成开关的油用切断阀
28. 何时加副线,何时加两个过滤器?
& & 油过滤器是应加副线或并联两个过滤器取决于该油系统是否能停一会儿
29. 风机盘管如设有三通阀调节水量,需不需在图上显示出来?
& & 风机盘管设三通阀调节水量基本上会失败。但风机盘管设有关控制阀一般可以画一张风机盘管大样图来表示。
30. 室外油管路(包括贮油罐)暖通专业需不需做配管设计?
& & 应该由你配套做室外油管路(包括贮油罐)配管设计。这次注册设备工程师考试中就包含这一部分动力工程的内容
31. 需不需设空气分离器?
& & 燃油溴冷机燃油系统中,各燃烧器前应该设置燃油空气分离器
32. 燃油溴冷机燃油系统中为何有的手册中要求设空气分离器,而有的工程不设?
& & 日用油箱中只能设回油管而不允许接开口排放的溢流管。
33. 实际工程设计中,确定空调送风量时,是按消除余热、余湿法,还是用消除显热法近似求得(G=Qx/(1。01(Tn-To)))?
& & 实际工程设计中,脱离所选择的设备谈风量计算没有任何意义!
34. 确定制冷站装机容量时是不是用冷(热)指标乘建筑面积的方法估算出冷负荷后再乘1。1-1。2的系数?在施工图设计时确定制冷站装机容量时应该用该建筑物的24小时典型日冷热负荷计算数据表中的各自最大值乘以一个小于壹的同时使用的系数
35. 手册中给出的冷(热)指标是对某个房间说的还是对整个建筑说的?或者说是用于估算某个房间的冷负荷还是用于估算整个建筑的冷负荷?
& & 手册中给出的冷(热)指标仅用于在助工到工程师阶段的初学者参考。独立承担设计后应该自己老老实实地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详细24小时逐时计算
36. 何谓压入式空调水系统?
& &&&压入式空调水系统一般与水泵与机组的前后关系有关,常规指的是机组位于水泵的压出端。
37. 何谓空调水系统的冲洗阀?装于何处?
& && &空调水系统的冲洗阀一般是设于整个水系统下部排水的阀门
38. 空调冷水管保温为何不用聚胺酯?
& && &空调冷水管保温为何较少使用聚胺酯泡沫塑料与其价格及阻燃性能有关
39. 室外冷水线保温用什么材料合适?用玻璃棉行不行?
& &&&小弟认为较为稳定的用于室外冷水线保温材料是全套使用福乐思
40. 直燃溴冷机油管线通常用什么阀门
& & 直燃溴冷机油管线通常用油用球阀或油用柱塞阀
41. 燃油直燃溴冷机油管线需不需设吹扫线?
& & 燃油直燃溴冷机油管线需不需设吹扫管线与采用什么油品有关
42. 燃油直燃溴冷机日用油箱是否选厂家定型产品,而不是自己加工制作?
& &&&日用油箱既可以选厂家定型产品,也可以参考以前的动力设施国家参考图由安装公司加工制作
43. 为何同一层空调房间,有的用侧送风,有的用上送?
为何同一层空调房间,有的用侧送风,有的用上送? 是因为有不同的室内装饰要求和气流分布要求。同一层空调房间并不表明这些空调房间具有完全相同的室内装饰要求和气流分布要求。
44. 一般民用建筑的空调余湿量如何确定?餐厅饭菜散湿量如何确定?
& &一般民用建筑的空调余湿量主要按人数及其活动量确定。餐厅饭菜散湿量大约是人员的一个附加系数。
45.空调房间空调送风口的数量如何确定?如根据面积确定那么多大面积对应一个风口?回风口呢
& & 空调房间空调送风口的数量根据送风射流计算来确定。
空调房间空调回风口的数量根据室内温度分布的均匀性要求和室内气流流场的要求来确定,一般的舒适性空调场合可以仅设置一个回风口
46. 何时用防火阀,何时用防烟防火阀?
& & 没有防烟防火阀而只有排烟防火阀,它与普通防火阀的主要区别在于动作温度和电动操作机构
47. 选空调机组时,发现其冷量满足要求,风量远小于要求值,怎么办?样本上给出盘管加热能力时,入口工况为15C或者17C,而工程所在地区的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为-11C,如何修正?
选空调机组时的规格时,标准做法是按照其额定风量来选择
实际的量由供应方与需求方的平衡点来决定,为何你只是从需求方的角度考虑问题?第96题也类似
48. 为何有的空调机组加消音器,有的不加?
& && &空调机组是否加消音器要经过消声设计计算来决定。
49. 机械通风中送排风口的尺寸如何确定?如按风速选,那风速取多少?
& &&&机械通风中送排风口的尺寸如何确定?按风速选是没错,送风口风速取多少取决于送风的射流要求,而排风口的风速取多少取决于距离污染源的距离和噪声等因素。
50. 板式排烟口与多叶排烟口的适用范围各是什么?
& &&&板式排烟口(均带远动装置)一般用于排烟口面朝下安装的场合。而不带远动装置的多叶排烟口一般用于排烟口面垂直安装且人工可以操作的场合,带远动装置的多叶排烟口既可以用于排烟口面朝下安装的场合、也可以用于人工操作不着的排烟口面垂直安装场合。
51.排风、排烟合用管道的管径计算是按排烟量计算还是排风量计算?排烟时,排风口是不是应联锁关闭?如何联锁?是不是应有专门的风口?
应分别计算排风、排烟风量,取较大的进行管径计算。排烟时排风口最好连锁,可采用带24V电信号的防烟防火风口。
52.一般民用建筑的空调余湿量如何确定?餐厅饭菜散湿量如何确定?
一般民用建筑的空调余湿量为人体散湿,成年男子在室内温度为25度时散湿量为61g/h(静坐状态);餐厅饭菜散湿按照人均11.5g/h计算(一般指中餐厅)。
53.你们计算空调送风量时是用查I-D图法还是用简便法?用查I-D图法,点的位置往往取不准,算出的数值出入很大,怎么办?
当然采用软件来计算,比如同济出的“易思暖通系统”就非常好。
54.为何冬季用散热器采暖不考虑新风,也不考虑除湿而空调则需考虑?
无它,只是因为经济问题,散热器要是加上新风、加湿(不是除湿)系统效果更加理想。现在就有散热器系统加全热交换器新风机(内含自动加湿器)的设计,使用效果好极了。
55.为何夏季普通分体空调不考虑除湿也不考虑补新风,而中央空调则考虑?
同上原因。
56.高层建筑中的消防控制室做什么用?
顾名思义,消防控制室的作用就是所有涉及消防的喷淋系统、照明系统、警报系统、消防送风排烟等等的控制中心。
57.消防电梯与普通电梯有什么区别?
一、消防梯在其它电源切断时,仍能利用消防专用电源运行。二、消防梯井底有排水设施。三、消防梯自首层到定层运行时间不能大于60s。四、消防梯内设消防专用电话……
58.柜式空调机组与组合式空调机组是不是不一样?区别在哪?
何时用柜式,何时用组合式?
本质上没有区别。不过组合式空调机组可以做的风量更大,还可以加入中、高效过滤器;淋水室;加湿器;可以做二次回风系统。一般层高比较高大的敞开式大空间宜采用组合式空调器。
59.暖通上的自控部分暖通专业需做哪些工作?
常规设计中一般有一下几方面:1、制冷制热机房内设备运行及热力调节控制;2、机械排烟以及正压送风系统的自动控制;3、末端设备(如风机盘管、新风机等)的冷媒变流量控制;4、冷媒变流量系统的压差控制系统;5、空调机组的变风量控制;等等。
60.防烟系统中的泄压阀和余压阀是不是一回事?
一般来讲就是一回事。
61.空调水系统何时采用连续补水何时采用间歇补水?二者各有何优缺点?
一个正常运行的空调水系统,循环水的损耗相当少,一般说来都是间歇补水。
62.为何管道通风机的内径与标准风管直径不一致?为此接管时是否还必须得设软连接?
管道通风机的进出风口的风速一般比较大,连接风管时一般要先变径使风速合理。设软连接是为了减振,而且不能在此软连接上变径。
63.一般的加压送风口、排烟口是不是都带电动执行机构?
一般都带。但楼梯间的正压送风口可以采用自垂式百叶风口。
64.为何标准图98N4上(P73)的多叶排烟口/送风口却没有?而该图中的远控多叶排烟口/送风口则有?
没有找到此标准图。
65.为何有的制冷机房设空调,有的只设通风?(都在同一地区)
要是有钱的话,设置空调系统最好了,工人师傅有福气了!
66.地下室空调房间如用全新风空调方式,其排风量取多少?
房间内排风量为送风量的90%,连接该房间的走廊排风10%。
67.机械通风中,送吸风口选什么样的合适?
最便宜的就是百叶风口了。
68.何时用带调节阀的风口?
风量调节要求不严格的时候。但最好在风管上设置调节阀。
69.机械通风中送排风口的尺寸如何确定?如按风速选,那风速取多少?
当然是按照风速选了,不过不同的场合允许风速差别很大啊,主要为了控制噪声。建议有人员活动的区域送风风速不要大于3.5m/s;回风风速一般是送风风速的1/2。这样噪音控制比较容易。
71.为何有的空调送风口还设防烟防火阀?
有这样的事?难道是不在一个防火分区?或者…
72.为何风管平面布置图中不标标高?
你也可以标啊,不过太乱了,还怪怪的…
73.1.机械全面通风中,送风口与排风口高度如何确定?
第一,根据气流组织的需要;第二,配合装修天花高度。
74.1.长度超过20米的内走道是个什么概念?
这你还用问吗?
74.2.是不是不管是两头有疏散楼梯还是一头有疏散楼梯,只要长度超过20米都得加机械排烟?
是啊是啊。你想火一烧头都大了,哪里还知道找个近处的楼梯走啊?
75.1.据《高规》8。4。11条:“设置机械排烟的地下室,应同时设置送风系统,且送风量不宜小于排烟量的50%”,而有的系统排风、排烟合用,是否其送风机也应有两个风档,低风档供正常通风换气,高风档用于排烟补风?
先按照正常通风选送风机,其送风量大于排烟量的50%,则ok;否则可以考虑双速风机,不过双速风机…哈哈,也不容易选啊,风量不是大了,就是小了,实在不行,还是选两台风机算了,各用各的,省的麻烦…
75.2.为什么有的系统送风机只有一个风档?而其风量远小于排烟量50%?
真的,有这样做的?做错了吧?或者还有其它自然进风口,比如车库的出入口等?
76.1.何谓中庭?
按照我的理解,中庭就是连接两层或多层的共享空间,也叫做四季厅。
77.1.板式排烟口与多叶排烟口的适用范围各是什么?
区别不大。
78.屋顶排烟风机出口选什么样的风口合适?
排烟风机出口最好向上(或连接风管先上)出风,连接一个防雨风帽即可。
79.走道的排烟量是不是按走道面积乘60或120算?将走道看成一个防烟分区?
走道的排烟面积为走道的地面积与连通走道的无窗房间或设固定窗的房间面积之和,不包括有开启外窗的房间面积。
80.1.风机型号尚未确定时,如何确定风机出口动压?
当然是先进行风管系统的阻力计算了。
81.2.是不是确定风机全压时,应求其出口或风管出口动压再加风管阻力损失?
全压=静压+动压
82.何谓合流风机?
83.中庭的冷负荷如何估算?
还是计算一下比较有底。
84.为何有的空调机组加消音器,有的不加?
只要空调机组本身噪音能符合要求,是不需要加消声器的,可这样的机组有吗?
85.1.新风如从室外直接取风,其风口用什么风口合适?
带过滤网的防雨新风百叶风口。
863.2.如从风道取风呢?
还需要风口吗?
87.1.高层公建中的一些房间(如蒸煮间、油炸烤箱间)的冷负荷指标从手册中查不到,如何估算这些房间的冷负荷?
以前对工人师傅的工作环境不太注意,所以一般手册上都查不到这些指标。有条件的话计算一下最准确,偷懒的话可以参照火锅城的负荷指标。
885.1.选空调机组时,发现其冷量满足要求,风量远小于要求值,怎么办?
你是不是选了8排管的机组?可以选6、4或3排管的机组。
89.2.样本上给出盘管加热能力时,入口工况为15C或者17C,而工程所在地区的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为-11C,如何修正?
你查的是一次回风工况,试试查一下新风工况。还不行?根据盘管的负荷计算公式计算一下啦!
90.冬夏季选一个空调机组供冷热,如冷量满足要求,供热量过大怎么办?
a、机组内设单独的加热盘管,比如是2排管的加热盘管。
b、调节热水供回水温差,比如也调到5度温差(加大流量)。
91.1.何时用防火阀,何时用防烟防火阀?
需要输入输出电信号时采用防烟防火调节阀。
92.1.空调房间空调送风口的数量如何确定?如根据面积确定那么多大面积对应一个风口?
根据气流组织来选。送风到达人员活动区时射流扩散的范围各风口应无缝隙连接,不留死角。各种风口的射流状态差别很大,比如双层百叶和散流器。
93.2.回风口呢?
回风口要求差一些,甚至一些没有障碍的大空间也可以只设置一两个回风口,效果基本不受影响。
94.为何同一层空调房间,有的用侧送风,有的用上送?
一般层高较低(如3m以下)允许采用侧送风,可以局部吊顶,减少投资;3m以上的吊顶空间尽量采用下送风,否则冬季效果很差。
95.为何有的走道用全新风空调只有送风无排风?
这种设计不合理,不是送风量减少很多,就是大门刮台风!再说能量浪费严重啊!
96.为何有的工程装于墙上的排风机用斜流,用轴流的不行了?
这两种风机的全压范围不一样,看你内部接什么系统了!
97.实际工程设计中,确定空调送风量时,是按消除余热、余湿法,还是用消除显热法近似求得(G=Qx/(1。01(Tn-To)))
??不懂。
98.1.确定制冷站装机容量时是不是用冷(热)指标乘建筑面积的方法估算出冷负荷后再乘1。1-1。2的系数?
要求不是很高的建筑物不需要。毕竟还有个同时使用系数嘛!
99.2.手册中给出的冷(热)指标是对某个房间说的还是对整个建筑说的?或者说是用于估算某个房间的冷负荷还是用于估算整个建筑的冷负荷?
是指每个房间的。否则整个建筑就一间房安装空调怎么算?哈哈!
100.何谓压入式空调水系统?
你说的是不是泵的出口接冷水机组啊?
101.1.何谓空调水系统的冲洗阀?
空调水系统安装完成后需要冲洗管道系统内的泥沙、铁屑等杂物,打开此冲洗阀门,可以使污物不经过冷水机组、过滤器等设备,以免损坏。当然了,系统以后清洗的时候也很方便啊!
102.2.装于何处?
由施工单位现场安装在便于排水的地方,当然最好是在管路的最低处。
103.空调冷水管保温为何不用聚胺酯?
这种东西……不是不能用啊,不知道消防上能不能通过。
104.2.手册中给出的散流器最大送风速度是对颈部尺寸说的还是对底部尺寸说的?
当然指的是喉部风速了!
105.1.空调回风口一般用什么形式的?
单层百叶加过滤网。
106.1.空调冷水线水力计算是查图还是查表?
小管径差表,大管径查图。
107.2.查图时图上没有DN250的管子怎么办?
108.3.查表到哪查?
《空调设计手册》
109.风口有效面积系数是否取0。7、0。8均可?
否!木制作风口连0.5都不到!
!!个人认为直燃机比较存在问题较多,平时一般不设计。所有有关的问题不做解答。
120.2.直燃溴冷机排气管道是接单独的烟囱还是建筑风道?如排气管道接入建筑风道后,建筑风道需不需做耐热衬里?
121.软水器中给出的软水流量是否为连续流量?
122.1.何时设分水器、集水器,何时不设?
分支管路较多时设分集水器。
123.2.设分、集水器的目的?
使各分支流量更容易分配、调节。
124.室外冷水线保温用什么材料合适?用玻璃棉行不行?
可以用黄夹克保温管。用玻璃棉也可以啊,不过最好做一层不锈钢保护层,又漂亮,又耐用!
125.直燃溴冷机油管线通常用什么阀门
126.1.燃油直燃溴冷机油管线需不需设吹扫线?
127.2.为何有的工程没设?
128.燃油直燃溴冷机日用油箱是否选厂家定型产品,而不是自己加工制作?
129.燃油直燃溴冷机日用油箱中已有回油管,为何有的工程还接溢流管?
130.1.燃油溴冷机燃油系统中为何有的手册中要求设空气分离器,而有的工程不设?
131.2.需不需设空气分离器?
132.室外油管路(包括贮油罐)暖通专业需不需做配管设计?
133.风机盘管如设有三通阀调节水量,需不需在图上显示出来?
你画一个大样图不就行了嘛。
134.立式多级泵为何进口法兰口径反而比出口小?
是吗?这种泵我很少用。
135.空调系统冬季采暖水线比摩阻取多少?
你还是用冷水工况来计算空调配管吧!
136.一大面积房间如用风机盘管空调,其风机盘管台数如何确定?
参照风口的数量确定方法。
137.1.旋流送风口与散流器各适用于什么样的场合?
层高很高的场合用旋流风口,散流器用在层高较低,送风量较大的场合。
138.2.各有何特点?
特点见上。
139.如设有自动喷淋,防烟分区能否超过500平米?
不宜超过500平方米。
140.高层建筑的地下停车库(位于北方需采暖的地区)需不需设采暖?为何有的工程设了有的工程没有?
一般不需要,现在的车都用防冻夜。当然,要同时有汽车修理的话,最好能设采暖系统。
141.地下停车库冬季热负荷如何计算?
主要是地面传热和通风负荷。
142.Y形过滤器能否装于立管上?如不能,那什么样的过滤器可装于立管上?
不能。你非得安在立管上吗?
143.1.是否每台冷冻水循环泵的出口都应装压力表和温度计?为何有的工程不设?
每台都应该设。不设可以省力省钱啊!
144.风管管径据说按风速确定,那么是不是应尽量使管段风速相等?如果这样,将会使风管变径特别频繁,出现一个送(回)风口就要变一次径,这样是不是不合理?
管段风速是个范围啊,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字!同时,干管与支管的风速是不一样的。
145.实际工程设计时,空调机组型号如何确定?
这你也问啊?命题太大了!够写一本书了!
146.是否空调下送风一般用散流器而不用百叶风口?
不是啊,散流器一般用在吊顶高度在3m以下的大送风量场合;3~5m之间可以采用双层活动百叶风口;再高的话,就得采用旋流风口了!
147.如一风支管仅有一个百叶风口,且设于风管末端,风口风速上限值低于风管风速上限值,此时接风口时是加变径还是将整个风管加粗?
接风口前将风管变径,使风速达到风口的合理送风风速。
148.新风进口管与新风机组进口相接需不需加软连接?如不需,有时进口尺寸为750X420。找不到标准风管与之相接怎么办?
当然需要加软连接了。再明确一次,软连接处不可以变径,它的作用是减振!另外,你为什么一定要用“标准风管”啊?你就是设计了751.2X423.66的风管,工人师傅也一样能够给你加工啊!风管是用铁皮敲出来的,不是用模子“铸”出来的!
149.选择新风机组时,样本中给出的进口空气参数与实际不符,该如何修正?样本也没给出出风参数,此时如何选择机组,才能保证出风参数符合要求?
咨询厂家,或根据公式自己计算。
150.门铰式回风口是何物?
就是可以象门一样打开的风口,清洗过滤网很方便的。
很实用的。一看就是有经验的人干的。
站长推荐 /1
汇聚各位的注考心得、体会,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分享快乐,快乐分享!
分享我的注考,你我共同进步!
时间:日----日
可以是心得体会文章,或者是考场现场照片
分享还有奖品拿哦,快来参与吧。
Powered by查看: 9204|回复: 3
暖通设计师考虑的通风系统一般规定
回复本帖可获得 5 金钱奖励! 每人限 8 次
主题帖子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21123,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78876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21123,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78876 积分
通风系统一般规定 2.1.1
一般房间的通风换气,应尽量利用自然通风。但下列情况应设置机械通风:1&&散发大量热、湿的房间;2&&散发烟、臭味等有害气体的房间;3&&无自然通风条件或自然通风不能满足通风换气要求的房间。2.1.2
机械通风应优先采用局部排风,局部排风达不到卫生要求时,才采用全面排风。2.1.3&&机械通风系统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送风要求不同的房间,宜独立设置送风系统,如:厨房、洗衣房、地下车库、变压器室、蓄电池室和柴油发电机房等。2&&产生有害气体的房间,应独立设置排风系统,且排风量要大于送风量,以保持室内处于负压状态。3&&集中设置的排风系统,每个房间的排风风支管上应有防止回流的措施。2.1.4
机械通风系统进排风口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进风口应设在室外空气较洁净的地方。2&&进、排风 底部距室外地面不宜低于2m,设在绿化地带时不宜低于1m。3&&进风口应尽量设在排风口的上风侧,宜低于排风口6m;当进排风口在同一高度时,宜在不同方向设置,且水平距离不宜小于10m。4&&直接排入大气的有害物,应符合环保及卫生防疫部门的有在排放要求和标准,不符合时应进行净化处理。5&&机械通风系统的通风量应按消防余热、余湿及稀释有害物气氛需的换气量计算,如室内同时有余热、余湿及有害物时,通风量取其中最大值。当散发有害物量不能确定时,可根据换气次数确定。不同房间的换气次数见下表:&&房间名称&&换气次数n/h房间名称换气次数n/h冷冻机房10~20地下车库+5/-6配电室8~10洗衣房20~30变电室15~30污水处理站10~15中餐厨房40~50锅炉房8~10西餐厨房30~40吸烟室10职工餐厅厨房25~35卫生间5~10面包房20~30日用油箱间5~6水泵房3~4暗室5书库4~6仓库3~4注:1 冷冻机房、变电室的通风量应按设备的发热量和设备所允许的最高环境温度计算,在方案设计和初步设计时,可按换气次数估算。& & 2&&锅炉房的换气次数只考虑排除余热,未计算锅炉燃烧所需空气量。2.1.6&&对采用机械通风的房间,应考虑风量平衡和热量平衡。 2.2 厨房通风 2.2.1&&中、高级民用建筑的厨房应设机械送、排风系统,普通民用建筑的厨房应以自然通风为主,必要时辅以机械排风。2.2.2
产生油烟的设备应设带有机械排风和油烟过滤器的排气罩,有条件时宜设自动清洗式除油装置;产生大量蒸气应安置在隔开的小房间内,并在其上部设带有机械排风的排风罩。2.2.3&&排风罩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排气罩的平面尺寸应比炉灶边尺寸大100mm,排气焯下沿距炉灶面的距离不宜大于1.0m,排气焯的深度不宜小于600mm。2&&排气罩的最小排风量按下式进行计算:& && && && && && && && && && & L=1000×P×H(m3/h)& && && && && && &&&(4.2.3)式中:L—排风量(m3/h);& &&&P—罩子的周边长(靠墙的边不计)(m);& &&&H—罩口至灶面的距离(m)。注:用上述公式计算出的排风量应按罩口面积核算罩口的吸风速度,罩口的吸风速度不应上于0.5m/s。2.2.4
洗碗间排气罩断面吸风速度不宜小于0.2m/s。一般食堂洗碗间的排风量为500m3/h。计算补风量时,考虑到洗碗间不连续工作,可按排风量的30%计算。2.2.5&&厨房通风系统的风量应按下列原则确定:1&&厨房的排风量宜根据设备散热量和送排风温差,按平衡计算出。计算时,厨房的室内计算温度可采用下列数值:冬季15℃,夏季35℃。计算公式为:& && && && && && && && && && && && && &Q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1.gif& && && && && && && && && && &L=& && && && & (m3/h)& && && && && && &(4.2.5)& && && && && && && && && && && &&&0.348(tp-tj)式中:L—必须的换气量(m3/h);& &&&tp—室内排风设计温度(℃);& &&&tj—室外送风计算温度(℃);& &&&Q—厨房内的总发热量(显热)(W);& &&&Q=Q1+Q2+Q3+Q4& &&&Q1—炊事设备发热量(W),宜按工艺提供数据;& &&&Q2—操作人员散热量(W);& &&&Q3—照明灯具散热量(W);& &&&Q4—外围护结构的冷负荷(W)。2&&厨房排风量应大于补风量,补风量为排风量的80%~90%,使厨房保持一定负压。3&&总排风量的65%由局部排气罩排出,其余5%由厨房全面换气排风口排出。2.2.6&&厨房排风系统宜专用,整个厨房不宜只设一个排风系统,宜按每个炉灶分设,既灵活又节能,补风系统根据排风系统做相应设置。2.2.7&&有条件时,宜对夏季补风做冷却处理,可设置局部或全面冷却装置;北方地区应对冬季补风做加热处理。2.2.8&&厨房排风系统应的其他问题:1&&排风管道一般用1.5mm厚的钢板焊接制作,应尽量缩短水平管道,并应有2%以上的坡度坡向排气罩。2&&排风道内的风速不应小于8m/s。排风罩内接风管处的喉部风速应为4~5m/s。3&&应采用电机外置型的排风机。 2.3 洗衣房通风 2.3.1&&洗衣房尽量采用自然通风和局部排风相结合的方式,当自然通风达不以室内环境要求时,则设机械通风系统。2.3.2&&机械通风系统的补风应采用岗位送风和全面送风相结合的方式,如有条件宜对夏季补风做冷却处理;北方地区应对冬季补风做加热处理。2.3.3&&洗衣机、烫平机、干洗机、压烫机、人形吹烫机的上部应设排气罩,烘干机上应设排气管,排气罩的罩面风速不应小于0.5m/s。干洗机的排气系统应单独设置,不得与其他系统合并,收衣房间应单独设排风系统,且宜有消毒措施,以防病菌传染。2.3.4&&洗衣房的通风量宜按设备散热量、散湿量计算确定,设备散热量、散湿量应由工艺提供。室内计算温度可采用下列数值:冬季15℃,夏季30℃。2.3.5&&洗衣房通风的气流应使空气由取衣部分向收衣部分流动,工作区的气流速度一般不应大于0.5m/s。2.3.6&&洗衣房的排风应略大于送风,以使其保护微负压状态。 2.4 汽车库通风 2.4.1
汽车库设有分布均匀且可开启的门窗,或有开敞的车辆出入口时,可采用机械排风、自然进风的通风方式。当不具备自然进风条件时,应同时设置机械进、排风系统。2.4.2&&停车库机械通风的排风量,可按下列两种方法计算:1&&换气次数:一般停车库汽车为单层停放,可按体积换气次数计算。1)当层高小于3m时,按实际高度计算换气体积;层高≥3m时,按3m高度计算换气体积。2)商业建筑汽车出入频率较大时,按6次/h换气次数;出入频率一般时,按5次/h换气次数;住宅建筑等汽车出入频率较小时按4次/h换气次数。2&&按每辆车所需排风量:汽车全部或部分为双层停放时,宜按每辆车所需排风量计算。如商业建筑等汽车出入频率较大时,可取每辆500m3/h;汽车出入频率一般时,可取每辆400m3/h;住宅建筑等汽车出入频率较小时,可取每辆300m3/h。2.4.3&&机械进风系统的进风量一般为排风量的80%~85%。2.4.4
考虑到出入频率的不同,车库的进排风机宜采用多台风机并联或采用变频风机,以适应通风负荷的变化。2.4.5
汽车库采用接风管的机械进、排风系统时,应注意气流分布的均匀,减少通风死角。 2.5 电气及设备用房通风 2.5.1&&柴油发电机房的通风1&&柴油发电房的室温应小于等于35℃;当机组不运行时,室温应不低于5℃。2&&柴油发电机房宜设置独立的送排风系统。3&&柴油发电机房排除余热所需的排风量应根据其容量及冷却方式由计算确定,或直接采用柴油发电机厂商提供的数据。4&&柴油发电机房的送风量为排风量与燃烧空气之和,柴油发电机的燃烧空气量一般可按每马力每小时5m3估算。5&&柴油发电机房的储油间应设通风,通风量不小于每小时3次的换气量。6&&柴油发电机的排烟口与排烟管的连接宜采用柔性连接,当排烟管连接两台以 的机组时,排烟支管上宜设单向阀。7&&柴油发电机的排烟管应单独排到室外,排烟管的出口处应做消声处理。8&&排烟管的室内部分应作保温,采用耐高温的保温材料,保温层的外表面温度不应超过60℃。柴油发电机的排烟温度由厂商提供。2.5.2&&变配电室的通风1&&变压器室及高低压配电室宜采用自然通风,当自然通风不能满足排热要求时应采用机械通风方式。2&&当采用机械通风时,气流应从高低压配电室流向变压器室,从变压器室排至室外。3&&变压器室夏季的排风温度不宜高于45℃。4&&配电室的环境温度和湿度应根据相关设备所提要求来设定。设在地下的变配电室及其控制室(或值班室),当一般机械通风不能满足卫生条件要求时,应设降温装置。5&&变压器室及高低压配电室当采用机械通风时,其通风管道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制作。2.5.3&&制冷机房的通风1&&制冷机房夏季温度不宜超过35℃,冬季温度不尖低于16℃,冬季设备停止运行时的值班温度不低于5℃。2&&制冷机房,应设置独立的机械通风系统,以保证平时通风及事故通风。3&&平时通风量及事故排风量可按第6.2.8条计算。4&&氟利昂压缩式制冷机房的事故排风口均应设在距地面1.2m以下。平时通风时,排风口应在机房上、下均匀布置。5&&制冷机房应根据制冷剂的种类设置制冷剂泄露的监测器及报警器。2.5.4&&燃油燃气锅炉房的通风1&&燃气调压间等有爆炸危险的房间,通风换气数不应小于3次/h。当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置机械通风装置,按换气量不小于2次/h选择通我设备,其电机应为防爆型。2&&油泵房和贮存闪点≥45℃的易燃油品的地下油库,除采用自然通风外,油泵应设有换气不小于10次/h的机械通风装置,油库应设有换气不小于6次/h的机械通风装置。换气风量可按房间高度为4m计算。3&&设置在地面上的易燃油泵房,发其外墙下部设有百叶窗、花格墙等对外常开孔口时,可不设置机械通风装置。4&&设置在民用建筑内的锅炉房还应满足下列要求:1)2)锅炉房应有独立的送风、排风系统,送风量应大于燃烧所需要的空气量。控制室、操作室、化验室、值班室等应根据人数提供足够的新风量,并宜配置冬季供暖和夏季降温设备。 2.6 卫生间通风及其他 2.6.1
卫生间通风1&&公共卫生间、高层住宅卫生间、旅馆客房卫生间及大于5个喷头的沐浴间应设置机械排风,以形成负压。多层住宅的卫生间可设自然排风竖井,有条件时宜设机械排风。2&&设有空调系统的旅馆客房卫生间的排风量宜按所在客房新风量的80%~90%确定。公共卫生间的排风量按每小时不小于10次的换气量计算。住宅卫生间按每小时不小于5次的换气量计算。3&&高层建筑竖向设置卫生间排风系统时,宜在顶部设置集中的总排风机,并在每个卫生间设排气扇,以防各层排风量不均匀。2.6.2&&吸烟室应设机械排风,排风量可按每小时10次换气计算。2.6.3
电梯机房可采用自带冷源的空调机组降温,或设机械排风,排风量按照电梯设备的发热量和电梯机房允许温度,由热平衡计算确定。 2.7 通风机及风道系统 2.7.1
通风机的风量除应满足计算风量外,还应增加一定的管道漏风量,空调系统及一般进、排风系统的漏风附加率为不大于10%。在管网计算时不考虑管道漏风量。2.7.2&&通风机房应遵守下列规定1&&用于有爆炸危险房间的送、排风机房及排除有害气体的排风机房,应有良好的通风,其通风量不小于每小时1次换气。2&&排除有害气体的排风机不应与送风机设置在同一机房内。3&&有爆炸危险房间的送、排风机不应与无爆炸危险房间的送、排风机设置在同一机房内。4&&通风机房不宜直接设置在住宅、教室、观众厅、手术室、病房、录音室等要求安静的房间的上边或下边。如必须设置时,至少应有管道层隔开。2.7.3
选择通风机时,风量、风压裕量不应过大,并应进行运行工况分析,确定经济合理的台数,使调节简单,有条件时可采用变速风机,以减少运行费用。2.7.4&&通风机房装设调节阀,以便调节系统的风量及风压。调节阀宜采用百叶式或花瓣式。2.7.5&&通风管道宜采用钢板制作,当输送腐蚀性或潮湿气体时,通风管道风机及配件均应做防腐蚀处理。当采用非金属材料制作风管时,必须符合防火标准,并应保证风管的坚固及严密性。2.7.6&&风管各管段之间的压力损失应力求平衡,通风系统各并联支管之间允许的压力差不宜大于15%,如达不到要求时,应设调节阀调节。2.7.7&&全面通风的气流组织应符合下列规定1&&排气口应设在散出有害物较多的地方,而送风口则应设在散出有害物较小的地方或人员经常停留的地方。当室内有有害气体产生而又设有局部排气时,则空气可送至上部地带。2&&室内气流方向应从有害物浓度较少的地区流向浓度较大的地区,特别重要的是应使气流能将有害物从人员休息区带走。2.7.8&&选风机时,首先选用低噪声风机;考虑风机的消声时,不仅要达到室内的噪声标准,而且室外进、排风口处也要遵守环境保护部门的有关规定。2.7.9&&放散热、湿、烟、味等的房间及普通地下室均应考虑通风换气。通风换气应尽可能采用自然通风方式,以节省能源和投资。只有当自然通风不能保证卫生要求时,才采用机械通风。机械通风时又应尽量采用局部排风,当局部排风达不到卫生要求时,才采用全面排风。2.7.10
排风管道的排出口宜高出屋脊,排出口的上端高出屋脊的高度一般不得小于下列规定:1&&当排出无毒气体时,为0.5m。2&&当排出最高允许浓度大于5mg/m3的有毒气体时,为3m。3&&当排出最高允许浓度小于5mg/m3的有毒气体时,为5m。2.7.11&&风管的制作与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1&&风管尺寸宜采用全国统一规格,板材厚度及法兰材料规格应符合《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2&&矩形风管的长边与短边比,最大不应超过10。3&&风管弯头的曲率半径一般取1.0~1.5b(b为风管弯边的宽度)。当曲率半径边小中采用直角弯头时,应设导流叶片。圆风管弯头曲率半径取1.0~1.5D(D为风管直径)。4&&风管的变径,应做成渐扩或渐缩形,其每边扩大或收缩角度不宜大于30°。5&&风管系统中使用静压箱时,静压箱断面风速应小于1.5m/s。6&&弯头、三通、调节阀、变径管等管件之间间距不应过小,宜保持5~10倍管径长的直管段,以免增加风管阻力和噪声。 2.8 防火排烟 2.8.1&&设计新建、扩建和改建的九层及九层以下的住宅(包括首层设置商业服务设施的住宅)和建筑高度不大于24m的其他民用建筑,以及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时,应按国家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执行。设计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十层及十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和建高度超过24m的公共建筑时,应按国家现行的《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执行。上海市工程除执行上述规范外,还应满足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民用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DGJ08-88-2000的要求。2.8.2&&非高层民用建筑及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下列部位应设防烟、排烟烟设施:1&&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和合用前室应设防烟设施。2&&下列部位应设排烟设施:1)公共建筑中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且面积大于300m2的地上房间。2)总面积大于200m2或一个房间面积大于50m2,且经常有人仪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室。3)地下室、公共建筑中长度大于20m的疏散内走道,其他建筑中长度大于40m的疏散内走道。4)建筑占地面积大于1000m2的地上丙类仓库。5)中庭。2.8.3&&高层民用建筑的下列部位应设防烟、排烟设施:1&&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或合用前室和封闭避难层应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或设有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2&&高层民用建筑下列部位应设置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或设有机械排烟设施。1)长度超过20m的疏散内走道;2)面积超过10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房间;3)各房间总面积超过200m2或一个房间面积超过5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室;4)中庭;5)封闭避难层(间)。2.8.4
按4.1.2和4.1.3条规定应设防烟或排烟设施的部位,除建筑高度超过50m的一类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居住建筑外,宜首先考虑采用自然通风方式进行防烟或排烟。当自然通风方式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用机械防烟或排烟方式。2.8.5&&采用自然排烟时,其自然排烟口的净面积应符合下列条件:1&&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2m2,合用前室不应小于3m2。2&&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每5层内可开启排烟窗总面积不应小于2m2,且顶层应有一定的开窗面积。3&&长度不超过60m的内走道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走道面积的2%。4&&中庭、剧场舞台及生产厂房开可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该部位建筑面积的5%。5&&按本措施4.1.2、4.1.3条中采取自然排烟设施的其他场所和部位,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该场所和部位建筑面积的2%。2.8.6&&自然排烟口,宜设置在房间、走道、楼梯间的上部或靠近屋顶的外墙上方,并应有方便开启的装置。排烟口距该防烟分区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30m。2.8.7&&建筑中的下列部位应设独立的机械加压送风防烟设施:1&&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间的前室或合用前室。2&&采用自然排烟设施的防烟楼梯间中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前室。3&&封闭避难层(间)。2.8.8&&机械加压送风量应经计算确定,常用的两个基本计算方法是:压差法:即当疏散通道门关闭时,加压部位保持一定的正压值所需送风量。& && && && && && && && &Ly=0.827×A×ΔPl/N×1.25×3600& && && && && & (2.1.8-1)式中 Ly—加压送风量(m3/h);& &&&0.827—计算常数(漏风率系数);& &&&A—门、窗缝隙的计算漏风总面积(m2);& && &ΔP—门、窗两侧的压差值Pa ,对于防烟楼梯间取40~50Pa ,对于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合用前室取25~30 Pa;& &&&N—指数,对于门缝及较大漏风面积取2,对于窗缝取1.6;& &&&1.25—不严密处附加系数。风速法:开启着火层疏散门时需要相对保持门洞处一定风速所需送风量。& && && && && && && && && & Ly= nFV(1+b)/ a×3600& && && && && && &&&(2.1.8-2)式中 Ly—加压送风量(m3/h);& &&&F—每个门的开启面积(m2);& &&&V—开启门洞处的平均风俗,取0.6~1.0m/s;& &&&A—背压系数,根据加压间密封程度,在0.6~1.0范围内取值;& &&&B—漏风附加率,取0.1~0.2;& && &N—同时开启门的计算数量。当建筑物为20层以下时取2,当建筑物为20层及其以上时取3。根据以上压差法和风速法分别算出风量并取其大值,再与《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或《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中有关规定比较,取其中大值作为系统计算加压送风量。2.8.9&&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最不利环路阻力损失外的余压值:防烟楼梯间应为40~50Pa;前室、合用前室应为25~30Pa。2.8.10&&高层民用建筑防烟楼梯间的加压送风口宜每隔2或3层设置一个;非高层民用建筑的加压送风口宜每隔1或2层设置一个;前室或合用前室的加压送风应每层设置一个。2.8.11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设计中需注意:1&&防烟楼梯间和合用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宜分别独立设置。2&&建筑层数超过32层时,其送风系统及送风量应分段设计。3&&剪刀楼梯间可合用一个风道,其风量按两楼梯间风量计算,送风口应分别设置。塔式住宅设计一个前室的剪刀楼梯应分别设置加压送风系统。4&&地上和地下同一位置的防烟楼梯间需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时,均应满足加压风量的要求。5&&前室的加压送风口为常闭型时,应设置手动和自动开启装置,并与加压送风机的启动装置联锁,手动开启装置宜设在距地面0.8~1.5m处或常闭加压风阀。6&&前室的加压送风口为常开型时,加压送风量应计入火灾时不开门的楼层门缝的漏风量,可取总风量的10%~20%,并应在加压风机的压出管上设置止回阀。7&&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楼梯间或前室,当某些层有外窗时,应尽量减少开窗面积或设固定窗扇,系统加压送风量应计算窗缝的漏风量。8&&封闭避难层(间)的机械加压送风量,应按避难层(间)净面积每平方米不小于30m3/h计算。9&&加压送风的楼梯间与前室宜设置防止超压的泄压装置。2.8.12&&下列楼梯间或前室可不设防烟设施:1&&防烟楼梯间设有机械加压送风时的独立前室。2&&防烟楼梯间的前室或合用前室利用敞开的阳台、凹廊作自然排烟,或有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且面积符合要求的防烟楼梯间(建筑高度超过50m的一类公共建筑和超过100m的居住建筑除外)。3&&建筑高度低于100m的居住建筑,前室设有面积符合要求的可开启外窗的楼梯间。2.8.13&&建筑中的下列部位应设置机械排烟设施:1&&在4.1.2和4.1.3条中规定应设排烟设施,但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部位。2&&有直接自然通风,但人员密集场所中长度超过40m的疏散内走道和其他建筑中长度超过60m的疏散内走道。2.8.14&&需设机械排烟设施且建筑高度不超过6m的部位,应划分防烟分区,可彩隔墙或从顶棚下突出不小于500mm的梁或用不燃材料制作的挡烟垂壁划分防烟分区。每个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500m2。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自动控制的活动挡烟垂壁,应能就地手动控制,但下落时下端距地面的高度应&1.8m。2.8.15
设置机械排烟设施的部位,其排烟风机的排烟量应符合表4.1.15的规定。表4.1.15&&排烟风机的排烟量&&排烟系统及其设置部位&&排烟量或换气次数备注担负一个防烟分区的排烟系统≥60m3/(h·m2)风机最小排烟量不应小于7200m3/h净高大于6m且不划分防烟分区的空间的排烟系统担负2个及以上的防烟分区的排烟系统≥120m3/(h·m2)应按最大的防烟分区面积计算中庭排烟系统体积≤17000m36次/h体积&17000m3,最小排烟量不应小于/h体积&17000m36次/h2.8.16&&机械排烟系统横向宜按防火分区设置,竖向穿越防火分时,垂直风管宜设置在管井内。穿越防火分区的排烟管道,应在穿越处理280℃时自动关闭的防火阀。2.8.17&&在地下室设置机械排烟系统时,应同时设置补风系统,且补风量不宜小于排烟量的50%。当补风通路的空气阻力不大于50Pa时,可采用自然补风方式,否则应采用机械补风方式。2.8.18&&机械排烟系统中排烟口或排烟阀的设置应符合以下要求:1&&排烟口或排烟阀应按防烟分区设置。2&&排烟口应设置在顶棚或靠近顶棚的墙面上,且与附近安全出口的最小距离不应小于2.00m。设在顶棚上的排烟口,距可燃构件或可燃物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3&&排烟口与该防烟分区内的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30m。4&&排烟口和排烟阀应与排烟风机连锁,当任一排烟口或排烟阀开启时,排烟风机应能自行启动。2.8.19&&排烟风机风量应考虑10%~20%的漏风量,风压应满足排烟系统最不利环路的要求,排烟风机应保证在280℃时能连续工作30min。在风机入口总管上应设置当烟气温度超过280℃时能自行关闭的排烟防火阀,且应与排烟风机连锁,当该排烟防火阀关闭时,风机应能停止运转。2.8.20&&排烟风机和用于补风的送风风机宜设在通风机房内,机房围护结构的耐火极限应不小于2.5h,机房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设在室外时,应有防护设施并便于维护。2.8.21
排烟系统采用金属管道时,其钢板厚度按《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高压系统选用。2.8.22
排烟系统设计中的其他几个要点:1&&排烟系统的补风系统室外进风口与排烟出口水平距离不宜小于10m,或垂直距离不宜小于3m,且进风口宜低于排烟口。2&&排烟管道宜顺气流方向向上或水平敷设,排烟风机宜设在系统最高排烟口之上。3&&当排烟口平时处于关闭状态时,除设置自动开主避外并应手动开启功能,手动开启装置的位置应便于操作。4&&一个排烟系统带几个防烟分区时,除特殊需要外,应避免防烟分区面积差别太大,若因需要,有大小悬殊面积的防烟分区,应合理设计,保证火灾中小面积的防烟分区排烟时,排烟风管和风口的速度能满足规范的要求。5&&排烟管道不应穿越前室或楼梯间,如确有困难必须穿越时,其耐火极限不应小于2h。6&&需设软接头的排烟风机,其软接头应是耐高温材料,且应在280℃温度下连续工作0.5h以上。2.8.23&&防烟与排烟系统中的风管、风口及阀门等必须采用不燃材料制作,排烟管道应与可燃物体保持不小于150mm的间隙,并应采用不燃材料进行隔热。2.8.24&&机械加压送风管道、排烟管道、排烟口、送风口的风速应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金属风管时,不应大于20m/s。2&&采用内表面光滑的混凝土等非金属风道时,不应大于15m/s。3&&排烟口的风速不宜大于10m/s,送风口的风速不宜大于7m/s。2.8.25
机械排烟系统与通风、空气调节系统宜分开设置。若合用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系统的风口、风道、风机等应满足排烟系统的要求。2&&当火灾被确认后,应能开启排烟区域的排烟口和排烟风机,并自动关闭与排烟无关的通风、空调系统。2.8.26
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管道的布置,横向应按每个防火分区设置,竖向不宜超过5层。当管道设有防止回流设施或设有防火阀,且各层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其管道布置可不受此限制。穿过楼层的垂直风管宜设在管井内。2.8.27
下列情况之一的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风管应设防火阀:1&&风管穿越防火分区处。2&&风管穿越通风、空气调节机房及重要的或火灾危险性大的房间隔墙和楼板处。3&&垂直风管与每层水平风管交接处的水平管道上。4&&穿越变形缝处的两侧应各设一个。2.8.28
一般防火阀的动作温度通常为70℃;防火阀应靠近防火分隔处设置,且在防火阀两侧各2.0m范围内的风管及其保温应采用不燃材料制作。防火阀应单独设置支、吊架,当防火阀暗装时,应在安装部位设置检修口。公共建筑厨房排油烟管道在与垂直排风管连接处,应设置动作温度为150℃的防火阀。2.8.29&&凡空气中含有容易起火或爆炸及爆炸危险物质的房间,应良好的自然通风或独立的机械通风系统设施,且其空气不应循环使用,其通风设备必须符合防火、防爆的要求。如放映室、实验室、药品库、汽车库、蓄电池室、变配电室、氧气瓶间、煤气表间等的排风系统应各自分设单独系统。2.8.30&&输送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的管道严禁穿过防火墙,如必须穿过时,管道穿过隔墙、楼板处应采用难燃烧材料将其周围的空隙堵塞密实。2.8.31&&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风管应采用不燃材料制作,但接触腐蚀性介质的风管和软接头,可采用难燃材料制作。非居住建筑中,当通风、空调系统的风管按防火区设置,且在防火分隔处设置防火阀时,风管亦可采用燃烧产物毒性较小、且烟密度等级不应大于50的难燃材料。但中防火阀两侧各2.0m范围内的风管及其保温材料应采用不燃材料制作。2.8.32&&设备和风管的保温材料,用于加湿器的加湿材料、消声材料及其粘结剂,应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风管电加热器前后各800mm范围内应采用不燃保温材料。2.8.33&&地下汽车库的面积超过2000m2时,应设机械排烟系统。1&&每个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2000m2,且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2&&排烟风机的排烟量应按换气次数不小于6次/h计算。若汽车库内无直接通向室外的汽车疏散出口的防火分区,当设置机械排烟系统时,应同时设置补风量不小于排烟50%的补风系统。2.9&&防烟、排烟设计 2.9.1&&防烟、排烟设计的基本概念防火的目的是防止火灾的发生与蔓延,以及有利于扑灭火灾。而防烟、排烟的目的的将火灾产生的大量烟气及时予以排除以及阻止烟气向防烟分区以外扩散,以确保建筑物内人员的顺利疏散、安全避难和为消防人员创造有利扑救条件。因此防烟、排烟是进行安全疏散的必要手段。防烟、排烟的设计理论就是对烟气控制的理论。从烟气控制的理论分析:对于一幢建筑物,当内部某个房间或部位发生火灾时,应迅速采取必要的防烟、排烟措施,对火灾区域实行排烟控制,使火灾产生的烟气和烟气和热量能迅速排除,以利人员的疏散和扑救;对非火灾区域及疏散通道等应迅速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措施,使该区域的空气压力高于火灾区域的空气压力,阻止烟气的侵入,控制火热的蔓延。如美国西雅图大楼的防烟、排烟系统,采用了计算机控制,当收到烟气或热感应器发出的讯号,计算机立即命令空调系统进入火警状态,火灾区域的风机立即停止运行,空调系统转而进入排烟动作,同时非火灾区域的空调系统继续送风,并停止回风与排风,使非火灾区处于正压状态,以阻止烟气侵入。这种防、排烟系统对减少火灾损失是很有效的。但是这种系统的控制和运行,需要先进的控制设备及技术管理水平,投资比较高,我国目前的经济技术条件较难达到。从当前我国国情出发,《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设置防烟、排烟设施的范围作出规定。具体的说按以下两个部分考虑:1&&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和两者合用前室、封闭式避难层按条件设置防烟设施。2&&走廊、房间及室内中庭等按条件设置机械排烟设施或采用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措施。2.9.2&&防烟、排烟设计程序防烟、排烟设计程序如图4.9.2.1所示。
进行防烟、排烟设计时,首先应了解清楚建筑物的防火分区,并且合理划分防烟分区,防烟分区应在同一防火分区内,其建筑面积不宜过大,一般不超过500m2,然后,才能确定合理的防烟、排烟方式和进一步选择合适的防烟、排烟系统,确定送风管道、排风管道、排烟口、防火阀等的位置。
中国空调制冷设备论坛
注册大礼包:即日起注册本论坛的,管理员送签名档广告3个关键词,送积分2000,威望100,贡献100.欢迎大量发帖,发帖越多广告效应越强,对于对本论坛特殊贡献的,可在分栏目送图片跳转广告。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已阅,继续!: 5 &
主题帖子积分
回帖奖励 +5 金钱
通风是借助换气稀释或通风排除等手段,控制空气污染物的传播与危害,实现室内外空气环境质量保障的一种建筑环境控制技术。通风系统就是实现通风这一功能,包括进风口、排风口、送风管道、风机、降温及采暖、过滤器、控制系统以及其他附属设备在内的一整套装置。
已阅,继续!: 5 &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通风柜风量计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