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崖边的金鱼公主桩考虑近边尺寸吗

当前位置: >>
桩基础设计计算书
桩基础设计计算书一、确定桩基持力层、桩型、承台埋深 1.设计资料 某厂房上部结构荷载设计值为轴力:N=7460kN, 弯矩:M=840kN.m,柱截面 尺寸 600mm*800mm。建筑场地位于城郊,土层分布情况及各层土物理性质指标如 表中所示,地下水位位于地表下 1.0m。从各测点的静力触探结果看场地土具有 不均匀性,东部区域的比贯入阻力 ps 平均值要高于西部,局部地区有明浜,埋 深近 2m。 地质报告如下表所示: 土 液 压缩 抗剪强度 容重 含水 层 层底埋 孔隙比 性 模量 土层名称 ?(kN 量 C(kP 编 深(m) e 指 ?(°) (MPa /m3) w(%) a) 号 数 ) ② 褐黄色粉质粘土 ③ 灰色淤泥质粉质 粘土 2.0 6.0 14.9 20.0 24.0 &34.0 18.0 17.8 17.0 18.0 18.5 18.0 27.8 38.8 53.1 35.4 24.7 35.5 0.81 1.09 1.51 1.02 0.71 1.02 0. 48 1. 18 1. 29 0. 80 0. 31 0. 87 30(2 1) 14(9 .8) 12(8 .4) 16(1 1.2) 36(2 5.2) 22(1 3.0) 25(18) 19(13) 10(7) 18(13) 25(18) 22(13) 6.4 4.5 2.1 4.8 7.8 4.9比贯入 阻力 (MPa) 0.59 0.57 0.62 2.27 4.76④ 灰色淤泥质粘土 ⑤ ⑥ 灰-褐色粉质粘 土 暗绿色草黄粉质 粘土⑧ 灰色粉质粘土注:表中括号内为西区的数值。 2、确定桩、承台尺寸与材料等 初选承台尺寸:3.0m×2.0m×1.4m;柱初选为 400*400 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方 桩。桩身混凝土用 30 号,型式详见标准图集。 3、选择桩基持力层,确定荷载情况 由设计资料可知,作用在承台底面中心的荷载为: 轴力:N=7460kN, 弯矩:M=840kN.m。 初选桩基础为边长为 400mm 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方桩,打入土层⑤灰-褐色粉质粘1 土 0.5m,控制最后贯入度 e 小于 50mm,此基础桩基按照摩擦桩进行设计。所以 可以得到桩长为:嵌入承台 0.05m,锥形桩尖 0.5m,故有: 总桩长为:L0=0.05+6.0+14.9+0.5+0.5=21.95m二、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 根据《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中确定单桩容许承载力的经验公式,初步预估 桩的竖向承载力符合要求。Ra=qpaAp+upΣqsiaLi=+4*0.4*(25*6+14.9*25+40*0.5)=1221KN 按照相同条件下的静载实验结果,经过分析和比较,综合确定采用 Ra=1300KN,等验算完群桩作用后再复核承载力要求。 三、确定桩数和承台尺寸 采用平板式承台,且顶面埋深较浅,初步拟定承台埋深为 2.0m,则有: 作用在承台顶面的土体荷载:Gk=18*2.0*3.0*2.0=216KN 所以桩数为:n? F ? G 7460 / 1.35 ? 216 ? ? 4.25 Ra 13002 取 Sa=3d=1.20m,并考虑到 My 比较大,取 5 根桩进行设计。 故布置桩平面如下图所示:四、单桩承载力验算 1)轴心受压作用下: G +F Qk ? k k 7460 / 1.35 ? 216 n ? ? 1148 &Ra=1300KN,满足要求 5 2)偏心受压作用下:max Qkkmin ? QK ?(M K ? H K h) xmax ? xi27460 / 1.35 ? 216 (840 / 1.35) ? 1.1 ? ? 1148 ? 141 ? 1289 KN 5 4 ? 1.1 ? 1.1 &1.2*Ra=1560KN,故可以满足要求,表明桩基选用无误,但以下还需进行 群桩效应下的承载了,估计可以满足设计要求。 ?五、群桩承载力验算 根据本基础工程设计要求,结合《桩基规》 ,本基础桩中心距 Sa 较小, Sa=3.0d,显然应该按照群桩效应和承台效应重新验算单桩承载力设计值 Ra。 《桩基规》根据大量的基桩侧阻、端阻、承台土的阻力测试结果,经分析, 应按照以下方式确定各项群桩效应系数值,然后再按相关公式进行验算。Sa Bc 由 d =3.0 ; l =0.093 i 查书上所给表有: ? c =0.110 i e,? c =0.630e由 Ac =5.41m?, Ac =2×3-5.41?=0.59m?得e Aci c Ac ?c ? ? ? ?e Ac Ac =? ? 0.11 5.41 ? 0.63 0.59 =0.161 6 6 i c查表得 ?c ? 1.70,所以考虑承台底土的抗力,并用以下公式进行基桩竖向承 载力计算:R ? ?sp Quk Qck Quk qckAc ? ?c ? ?sp ? ?c ?sp ?c ?sp ?cn=(0.80×/1.65)+4×0.4×1.64×( 25×6×+14.9×25+40×0.5)/1.65+216×0.16/1.70=1157kN 由于 5KN&(+Gk)=5741KN,故满足要求 六、群桩沉降计算 本设计建筑物为厂房,属于乙级建筑,但是设计桩基础为摩擦型群桩基础, 预制混凝土桩穿过软土层,应该考虑桩基础的沉降计算,假定桩群为一假想的实 体基础, 按与浅基础相同的方法和步骤计算桩端平面以下由附加应力引起的压缩 层范围内的地基变形量,计算过程中,土层的压缩模量按实际的应力实验曲线确 定,同时,基底边长取承台底面边长为 2.0m,还要引入桩基等效沉降系数加以修 正。具体的计算步骤为: (1)分层:将桩端以下平面土分为若干层,分层厚度为 0.4b=0.8m. (2)确定地基沉降计算深度:按附加应力与自重应力比小于 0.2 来进行确定。 (3)计算各分层土体的平均自重应力和平均附加应力,由 P1i 和 P2i 的实验曲线 查得相应的孔隙比。 (4)分别计算每层土体的变形量△Si. △Si=∑ (e1i-e2i) ×hi/ (1+ e1i) (5)累加 si 可以得到最终的沉降量 S,乘以桩基计算经验系数为 1.0,再乘以基 等效沉降系数 ψs=0.112(查《桩基规》可知) 采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如下表所示: 故有总的沉降量为: S=1.29+1.59+1.97+1.3.42+3.20+2.55+3.46+3.0+2.95+2.55+1.29=27.26cm4 桩端平面以下沉降计算表自重应 力 ? czi (KPa) 189.7 196.2 202.8 209.4 215.9 222.5 229.0 235.6 246.1 256.7 263.26 269.82 276.36 0 0.4 0.8 1.2 1.6 2.0 2.4 2.8 3.2 3.6 4.0 4.4 4.8 深宽比 z/b 附加 应力 平均自 重应力 平均附 加应力分层点 编号深度 zi(m)分层厚 度 hi (m)应力系 数 i? zi (kPa )536.3 524.3 372.9 247.9 186.7 144.9 115.9 92.8 76.2 62.8 54.73 50.97 47.76? czi(KPa)? zi ( kPa )总的平 均应力 (KPa) e1i孔隙比分层 沉降量 Si(cm) e2i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23.9 0.8 1.6 2.4 3.2 4.0 4.8 5.6 6.4 7.2 8.0 8.8 9.623.9 0.8 0.8 0.8 0.8 0.8 0.8 0.8 0.8 0.8 0.8 0.8 0.81.00 0.977 0.695 0.462 0.348 0.270 0.216 0.173 0.142 0.117 0.102 0.095 0.089192.95 199.5 206.1 212.65 219.2 225.75 232.3 240.85 251.4 259.98 266.54 273.09530.3 448.6 310.4 217.3 165.8 130.4 104.35 84.5 69.5 58.765 52.85 49.365723.3 648.1 516.5 429.9 385 356.2 336.7 325.4 320.9 318.7 319.4 322.50.805 0.815 0.826 0.869 0.876 0.886 0.895 0.896 0.896 0.886 0.856 0.8430.776 0.779 0.781 0.789 0.801 0.826 0.813 0.825 0.826 0.826 0.826 0.8151.29 1.59 1.97 3.42 3.20 2.55 3.46 3.00 2.95 2.55 1.29 1.225 七、桩身结构设计 由于本设计采用混凝土预制桩,桩身结构可以参照标准图集进行选用,故 在计算书内部不再详细说明,直接参照北京地区混凝土预制桩图集,施工图内部 所示的桩身结构大样仅供参考,详见图集,此处不再赘述。 八、承台设计 1) 、示意图:2) 、承台的基本尺寸: 承台边缘至桩中心距: C = 400 mm 桩列间距: A = 1100 mm 承台根部高度: H = 1400 mm 纵筋合力点到底边的距离: as = 70 mm 方桩边长: Ls = 400 mm 3) 、荷载设计值:(作用在承台顶部) 竖向荷载: F = 7460.00 kN 4) 、选择承台的材料: 承台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30,故有 fc = 14.30 N/mm2 ,ft = 1.43 N/mm2 钢筋强度等级: HRB335 ,fy = 300.00 N/mm2 5) 、验算承台过程: 1.作用在承台底部的弯矩 绕 Y 轴弯矩: M0y = My+Vx?H = 840.00+0.00×1.40 = 840.00kN?m 2.基桩净反力设计值: Ni = F/n±M0x?yi/∑yj2 ±M0y?xi/∑xj2 N1 = F/n+M0y?x1/∑xj2 = +840.00×(-1.10)/4.84 = 1301.09 kN N2 = F/n+M0y?x2/∑xj26桩行间距: B = 600 mm 承台端部高度: h = 1400 mm 平均埋深: hm = 2.00 m绕 Y 轴弯矩: My = 840.00 kN?m = +840.00×1.10/4.84 = 1682.91 kN N3 = F/n+M0y?x3/∑xj2 = +840.00×0.00/4.84 = 1492.00 kN N4 = F/n+M0y?x4/∑xj2 = +840.00×(-1.10)/4.84 = 1301.09 kN N5 = F/n+M0y?x5/∑xj2 = +840.00×1.10/4.84 = 1682.91 kN 3.承台受柱冲切验算: Fl ≤ 2[β0x?(bc+a0y)+β0y?(hc+a0x)]?βhp?ft?h0 X 方向上自柱边到最近桩边的水平距离:a0x = 0.50 m y 方向上自柱边到最近桩边的水平距离:a0y = 0.10 m 承台有效高度:h0 = H-as = 1.40-0.07 = 1.33 m 作用于冲切破坏锥体上的冲切力设计值: Fl = F-∑Qi = 92.00 = 5968.00 kN X 方向冲跨比:λ0x = a0x/h0 = 0.50/1.33 = 0.38 Y 方向冲跨比:λ0y = a0y/h0 = 0.10/1.33 = 0.08 λ0y & 0.2 取 λ0y = 0.2 X 方向冲切系数:β0x = 0.84/(λ0x+0.2) = 0.84/(0.38+0.2) = 1.46 Y 方向冲切系数:β0y = 0.84/(λ0y+0.2) = 0.84/(0.20+0.2) = 2.10 2[β0x?(Hc+a0y)+β0y?(Bc+a0x)]?βhp?ft?h0 = 2×[1.46×(0.60+0.10)+2.10×(0.80+0.50)]×0.95×.33 = 13554.43 kN & Fl = 5968.00 kN, 满足要求。 4.承台受剪验算: 计算公式: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 Fl ≤ βhs?β?ft?b0?h0 (1) 垂直 Y 方向截面的抗剪计算 Y 方向上自柱边到计算一排桩的桩边的水平距离:a0 = 0.10 m 计算截面处承台宽度: b = 2A+2C = 2×1.10+2×0.40 = 3.00 m 斜截面上最大剪力设计值:Vl = 2984.00 kN 计算截面的剪跨比:λ= a0/h0 = 0.10/1.33 = 0.08 λ & 0.3 剪切系数: β = 1.75/(λ+1.0) = 1.75/(0.30+1.0) = 1.35 取 λ = 0.3 (8.5.18-1)7 承台计算截面的计算宽度:be = b = 3.00 m βhs?β?ft?be?h0 = 0.88×1.35×.00×1.33 = 6764.15 kN & Vl = 2984.00 kN, 满足要求。 (2) 垂直 X 方向截面的抗剪计算 X 方向上自柱边到计算一排桩的桩边的水平距离:a0 = 0.50 m 计算截面处承台宽度: b = 2B+2C = 2×0.60+2×0.40 = 2.00 m 斜截面上最大剪力设计值:Vl = 3365.82 kN 计算截面的剪跨比:λ= a0/h0 = 0.50/1.33 = 0.38 剪切系数: β = 1.75/(λ+1.0) = 1.75/(0.38+1.0) = 1.27 承台计算截面的计算宽度:be = b = 2.00 m βhs?β?ft?be?h0 = 0.88×1.27×.00×1.33 = 4260.55 kN & Vl = 3365.82 kN, 满足要求。 5.承台角桩冲切验算: 计算公式: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 Nl ≤ [β1x?(c2+a1y/2)+β1y?(c1+a1x/2)]?βhp?ft?h0 角桩竖向冲反力设计值:Nl = 1682.91 kN 从角桩内边缘至承台外边缘的距离: c1 = C+Ls/2 = 0.40+0.40/2 = 0.60 m c2 = C+Ls/2 = 0.40+0.40/2 = 0.60 m X 方向上从承台角桩内边缘引 45 度冲切线与承台顶面相交点至角桩内边 缘的水平 距离:(当柱或承台变阶处位于该 45 度线以内时,则取由柱边或变阶处 与桩内 边缘连线为冲切锥体的锥线) a1x = 0.50 m Y 方向上从承台角桩内边缘引 45 度冲切线与承台顶面相交点至角桩内边 缘的水平 距离:(当柱或承台变阶处位于该 45 度线以内时,则取由柱边或变阶处 与桩内 边缘连线为冲切锥体的锥线)8 a1y = 0.10 m X 方向角桩冲跨比:λ1x = a1x/h0 = 0.50/1.33 = 0.38 y 方向角桩冲跨比:λ1y = a1y/h0 = 0.10/1.33 = 0.08 λ1y & 0.2 取 λ1y = 0.2 X 方向角桩冲切系数:β1x = 0.56/(λ1x+0.2) = 0.56/(0.38+0.2) = 0.97 Y 方向角桩冲切系数:β1y = 0.56/(λ1y+0.2) = 0.56/(0.20+0.2) = 1.40 [β1x?(c2+a1y/2)+β1y?(c1+a1x/2)]?βhp?ft?h0 = [0.97×(0.60+0.10/2)+1.40×(0.60+0.50/2)]×0.95×.33 = 3292.02 kN & Nl = 1682.91 kN, 满足要求。 6.承台受弯计算: 计算公式: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 Mx = ∑Ni?yi My = ∑Ni?xi (1) 垂直 X 轴方向计算截面处弯矩计算: My = ∑Ni?xi = 2356.07 kN?m 相对受压区高度:ζ= 0.047710 X 向钢筋: Asx = 6049.25 mm Mx = ∑Ni?yi = 895.20 kN?m 相对受压区高度:ζ= 0.011867 ρ & ρmin = 0..承台局部受压验算: 计算公式: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 Fl ≤ 1.35βc?βl?fc?Aln 局部荷载设计值:Fl = Fc = 7460.00 kN 混凝土局部受压面积:Al = Bc?Hc = 0.80×0.60 = 0.48m2 混凝土局部受压计算面积:Ab = 3.60 m2 混凝土受压时强度提高系数:βl = sq.(Ab/Al) = sq.(3.60/0.48) = 2.74 1.35βc?βl?fc?Al = 1.35×1.00×2.74×.48 = 25377.08 kN & Fl = 7460.00 kN, 满足要求。 8、对计算结果选配钢筋: (7.8.1-1) Y 向钢筋: Asy = 6300.00 mm2 配筋率:ρ= 0.000566 ρ = ρmin = 0.0015002(8.5.16-1) (8.5.16-2)计算公式: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配筋率:ρ= 0.002274(2) 垂直 Y 轴方向计算截面处弯矩计算:9 1.X 方向选配钢筋: 计算面积 As:6049.25 mm2 采用方案:D20@100 实配面积: 2.Y 方向选配钢筋: 计算面积 As:6300.00 mm2 采用方案:D18@110 实配面积: 故有承台配筋施工图如下图所示:九、绘制施工图 (详见附图)10
更多搜索: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生活不易:农村老大爷冒险在悬崖边挖桩生活不易:农村老大爷冒险在悬崖边挖桩奇话世界百家号在农村的山上,特别是一些非常陡险的悬崖边上可以找到你想要的盆景。挖桩也多是一些农村老大爷在干,毕竟对山上的植物清楚,对山路爷熟悉。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奇话世界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满满的正能量来看这世界,了解不一样的世界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边墩桩长计算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边墩桩长计算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10被浏览6,905分享邀请回答4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桩基础设计q案例.doc 23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150 &&
桩基础设计q案例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桩基础设计框图
某多层建筑一框架柱截面为,承担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设计值为:
轴力,弯矩,剪力。经勘察地基土依次为:0.8m厚人工填土,1.5m厚粘土;9.0m厚淤泥质粘土;6m厚粉土。各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如下表所示。地下水位离地表1.5m。试设计桩基础。
表 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
土层号 土层名称 土层
(m) 含水量
(kN/m3) 孔隙比 液性指数 压缩模量
(MPa) 内摩擦角
(°) 粘聚力
① 人工填土 0.8
② 粘土 1.5 32 19 0.864 0.363 5.2 13 12
③ 淤泥质粘土 9.0 49 17.5 1.34 1.613. 2.8 11 16
④ 粉土 6.0 32.8 18.9 0.80 0.527 11.07 18 3
⑤ 淤泥质粘土 12.0 43 17.6 1.20 1.349 3.1 12 17
⑥ 风化砾石 5.0
依据:承台的尺寸和结构
方,矩型,三角形,多边形,圆形
最小宽度 (50 cm
最小厚度 (30 cm
桩外缘距离承台边(15 cm
边桩中心距离承台边(1.0D
桩嵌入承台 大桩横向荷载(10 cm,
小桩(5 cm,钢筋伸入承台30d
混凝土标号(C15 cm,保护层7cm
2.1 桩基持力层、桩型、承台埋深和桩长的确定
由勘察资料可知,地基表层填土和1..5m厚的粘土以下为厚度达9m的软粘土,而不太深处有一层形状较好的粉土层。分析表明,在柱荷载作用下天然地基难以满足要求时,考虑采用桩基础。根据地质情况,选择粉土层作为桩端的持力层。
根据工程地质情况,在勘察深度范围内无较好的持力层,故桩为摩擦型桩。选择钢筋混凝土预制桩,边长,桩承台埋深1.2m,桩进入持力层④层粉土层2d,伸入承台100mm,则桩长为10.9m。
2.2 单桩承载力确定
(1)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的确定
查相关表格:
第②粘土层:,
第③粘土层:,
第④粉土层:,
(2) 桩基竖向承载力设计值。桩数超过3根的非端承桩复合桩基,应考虑桩群、土、承台的相互作用效应,由下式计算:
因承台下有淤泥质粘土,不考虑承台效应。查表时取一栏的对应值。因桩数位置,桩距也未知,先按查表,待桩数及桩距确定后,再验算基桩的承载力设计值是否满足要求。
2.3桩数、布桩及承台尺寸
由于桩数未知,承台尺寸未知,先不考虑承台质量,初步确定桩数,待布置完桩后,再计承台质量,验算桩数是否满足要求。
根据规范规定,摩擦型桩的中心矩,不宜小于桩身直径的3倍,又考虑到穿越饱和软土,相应的最小中心矩为4d,故取,边距取350mm
2.3.3桩布置形式采用长方形布置,承台尺寸
2.4计算单桩承受的外力
2.4.1桩数验算
承台及上覆土重
满足要求。
2.4.2桩基竖向承载力验算
基桩平均竖向荷载设计值:
基桩最大竖向荷载设计值:
作用在承台底的弯矩:
均满足要求。
2.5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
按如下公式验算:
各参数确定如下:,,;
持力层厚度:
;、分别为桩群外缘矩形面积的长和宽。
由《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查得:
下卧层顶以上的土的加权平均有效重度,,
下卧层软土层埋深。
软弱下卧层经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标准值按下式计算:
本题中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取84kPa,基础底面以下土的有效重度为,基础底面以上土加权平均重度,基础宽度和埋深修正系数查《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
基础底面宽度,
净桩长,内摩擦角,则
满足要求。
2.6承台板设计
承台的平面尺寸为,厚度由冲切、弯曲、局部承压等因素综合确定,初步拟定承台厚度800mm,其中边缘厚度600mm,其承台顶平台边缘离柱边距离300mm,混凝土采用C30,保护层取100mm,钢筋采用HRB335级钢筋。其下做100mm厚C7.5素混凝土垫层,如下图所示。
2.6.1 抗弯验算
计算各排桩竖向反力及净反力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90页373页20页12页20页211页305页339页29页16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只熊在悬崖边大喊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