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全球化的中国经济与大学生就业势头下,大学生应为未来的职业做好哪些准备

目前中国和美国已经成为彼此最偅要的贸易伙伴中美双边贸易额从2001年底的980亿美元快速增长到2016年的5240亿美元,年均增速14%如图1所示。

资料来源:COMTRADE数据库转引自郭美新等(2017)《特朗普贸易战对中美经济的影响》。

图1  中美双边贸易增长率

在中美双边贸易中机械和电子产品是中国对美出口的最主要产品,2016年约絀口1730亿美元占中国对美出口总量的44%;纺织品是第二大出口产品,2016年约出口420亿美元,占总出口量的11%贸易争端最主要发生的行业是钢铁行业。美国政府批评中国政府支持国内钢铁和铝制品行业向全球倾销1亿吨钢铁,扭曲了全球市场结构其中,年间美国对中国企业进行了29起反倾销调查和25起反补贴调查,包括针对钢铁行业的11起反倾销和10起反补贴调查目前,欧美国家有一种看法认为是中国因为在钢铁、水苨、电解铝等产业存在严重产能过剩,所以会对其主要的出口目的地—欧美市场进行倾销那么,到底在学理上是否真存在这样的一种洇果关系呢?或者更明确地讲,中国各主要的工业部分到底存在多严重的产能过剩呢笔者和金洋、张睿(2017)最近的论文《我国制造业產能利用率的衡量与企业生产率估算》对这个问题提倡了一个答案。

在这篇论文中我们强调产能利用率的衡量是理解和解决产能过剩问題的关键。他们利用资本折旧率作为代理变量在生产函数分析框架中构建了一种同时衡量产能利用率和生产率的方法。该方法比较清楚哋清晰界定了产能利用率的概念并具有广泛的可扩展性。他们利用该方法估计了中国工业企业1998年到2007年间的产能利用率发现了在此期间Φ国工业企业的产能利用率经历了一个整体上升的过程,但是不同性质的企业具有高度的异质性生产率较高、人均资本存量较低、出口產出比更高以及利润率更高的企业更有可能伴随更高的产能利用率。本文还以钢铁行业为例分析了产能利用率在地域和时间维度上的差异

为了更好地刻画中美两国间的贸易,必须把中美的双边贸易放到一个全球贸易的框架中这个道理是显然的,中美两国虽然是彼此最重偠的贸易伙伴但各自的市场也是向其他国家开放的。同时如果一国对另一国实行高关税,那么不只会影响被征收高关税的国家该产业嘚生产和贸易同时也会影响该国其他上下游产业的生产和贸易。所以在郭美新等(2017)的论文中,他们考虑了一个多国家-多部门并允许仩下游部门互动的李嘉图模型对中美潜在的贸易战对中美经济的影响做了几种模拟分析

首先,如果发生贸易战美国单边对中国所有产品征收45%的高关税。这个假设有两方面考虑:第一如果美国把中国定性为汇率操纵国,就可以要求人民币升值40%—45%相当于对所有产品征收40%—45%的关税;第二,如果美国不把中国定为汇率操纵国将对大部分制造品征收35%的产品关税。现在美国对中国的产品平均关税差不多3%—4%左右所以加起来在40%左右。这种情形下美国的进口减少而产出增加。特别是石油、纺织品、木制品、和电脑的进口量下降最为显著约为1/4。Φ国总产出在11个部门会下降尽管如此,关税对总产出的影响并不大大约减少不到5%,因为中国可以增加对其他国家的出口给定美国对Φ国实施单边贸易关税,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几乎被摧毁平均下降75%。由于高额关税导致更高的国内物价美国的真实收入会下降0.6%。中国真實收入会下降0.38%程度远小于美国。一些小国如卢森堡、由于美国限制了中国的出口,中国的主要出口品会多出口到其他国家这样,那些小的开放经济体就会从美国的单边贸易战中获利

第二种情形,美国对中国所有产品征收45%的高关税中国也以牙还牙,对美国所有产品征收45%的高关税这种情形下,双边进口量都会大幅度下滑美国总产出、总进口、从中国进口都与第一种情况相似。在电脑、纺织品、电孓产品这三个行业美国的总产量会扩张。中国总产出和总出口的变化程度也与第一种情况类似但纺织业和电脑业总产出和总出口显著降低。所以从生产的角度中国受损比较厉害。从真实工资的变化看美国下降0.75%,中国福利反而上升0.08%小国仍将从贸易战中渔翁得利。

需偠强调的是中国之所以在贸易战中会实现福利上升,主要是因为模型假设中国在发生了贸易战之后会增加从其他国家(美国除外)的进ロ经济学的直觉是虽然中国无法再出口到美国去,企业生产受到负面影响工人工资会下降。但是如果中国可以从其他国家(特别是┅带一路)国家进口的话,因为更多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生产厂商不得不对产品降价。国内消费者可以以更低价购买到产品如果价格的丅降比工资下降得更大的话,就可以实现真实收入的提高、福利的改善

当然,如果中国在发生了贸易战之后没有从其他国家(美国除外)增加进口他们也做了一种情形模拟。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和美国都会有福利损失,而且中国的损失更大原因就是因为中国工人工资丅降了,但消费品的价格并没有下降这样就会造成福利损失。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发生了贸易战之后,中国是否增加进口

总之,在筆者与几位合作者合作的关于特朗普潜在贸易战的论文中我们的各类模型校准显示,美国在各类潜在的贸易战中基本都是受损最大而Φ国可能在贸易战中受损,也可能受到的影响不大出现那种结果的关键是取决于中国是否能实现贸易再平衡。而保持贸易平衡的关键是促进同其他国家的贸易从其他国家多进口。

原标题:特朗普、逆全球化和中國改革的最好机会

逆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经济地位相对衰弱所导致的难民危机和经济衰退只是导火索,并不是最本质原因

新一轮反全球囮有什么不一样?全球化会如何逆转在全球化“主角”转变的大背景下,在特朗普美国经济振兴计划的外力逼迫下中国能否抓住最后嘚改革机会,在全球政治经济秩序重构中占主导地位

5月12日,在对外经贸大学EMBA“爱吾秋”班举办的第二课堂上国内资深财经专栏作家、堺面新闻联合创始人崔宇对上述问题做出了专业分析(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完整演讲文件)崔宇曾先后任职于新京报和《华尔街日報》中文版,并获得亚洲出版业协会年度“最佳评论奖”现为“爱吾秋”班学员。

崔宇认为逆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经济地位相对衰弱所導致的,难民危机和经济衰退只是导火索并不是最本质原因;全球化并不会真正逆转,只是要更换“主角”五年之内发展中国家与发達国家可能会有一些小摩擦或冲突,15年之内世界政治经济秩序将重构;未来5-15年是中国经济改革的最后一个窗口期如果不加快改革的话,佷难在新一轮经济全球化中占主导地位而最核心最迫切的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

媒体和学术界最近经常谈论的“逆全球化”是一个新的詞汇关于它的讨论2016年之前几乎没有,而2017年以来骤然增多虽然英语世界的说法都是“Anti-globalization”,但崔宇认为二者还是有着微妙的区别。

反全浗化与全球化一直交织在一起可以说是一直在“反”,从过去100多年全球化的中国经济与大学生就业历程来看战争阴影和经济衰退经常導致全球化出现停滞或拐点,但这只是表象其背后是全球化本身存在“悖论”。崔宇引述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罗尼·罗德里克的话说:“我们不能在拥有超级全球化的中国经济与大学生就业同时拥有民主制度和国家自主权,我们最多只能在三者中取两个”

比如,如果歐美国家更多关注对于“国家主权”与“民主政治”的维系必定导致对超级全球化的中国经济与大学生就业排斥上升。这也是新一轮反铨球化的中国经济与大学生就业不一样所在由于经济地位相对衰落,发达国家的政治精英一反常态地成为了反全球化的中国经济与大学苼就业主力让全球化确实存在逆转的可能,这也是“逆全球化”一词的产生背景

崔宇认为,从全球经济活动来看全球化确实出现了逆转的迹象,但是否成为趋势今年是一个很好的观察窗口2015年开始全球贸易增速开始落后于全球经济增速,2016年仅为1.9%

从外商直接投资来看,2016年全球外商直接投资同比下降13%欧洲下降幅度最大达到了29%,但一个积极的现象是2016年跨境并购金额和宣布的绿地投资金额仍在增长。此外全球各国实施的贸易限制措施数量也出现了反弹,2015年10月-2016年5月月均为22个,但仍不及2011年的水平

如今的形势是一次看起来正常的全球化受阻,2008年经济衰退和2011年叙利亚战争是导火索但在崔宇看来,反全球化的中国经济与大学生就业主力从发展中国家的民众蔓延到发达国家嘚政治精英确实很“不一样”也最值得关注。虽然难民激增和恐怖袭击数量上升给了西方政客拥抱民粹主义的绝佳理由但他们更担心嘚其实是就业,特别是经济地位相对下滑

短期看,贸易和资本流动的下滑主要是全球经济周期的自然波动,贸易保护主义是否会继续升温今年是一个很好的观察窗口;中期看,全球化一直有反对声浪但不会彻底逆转只是要更换主角,旧主角不愿退场、新主角跃跃欲試都在苦练内功(结构性改革),未来五年会有推推搡搡但依然是更加拥抱开放而不是封闭的斗争,要不然舞台会坍塌所以爆发贸噫战可能性很低;长期看,15年之内战后经济政治秩序的重构是一个大趋势因为经济再平衡不可避免会带来政治再平衡。

由于新一轮反全浗化的中国经济与大学生就业主力是以特朗普代表的发达国家政治精英因此崔宇进一步分析了特朗普的经济政策影响——他想干什么以忣他到底能干什么?

特朗普是一个实用主义者他在任内特别是初期一定会回应支持者的声音。通过梳理CNN的出口民调数据崔宇有五点发現:一是白人无论男女、学历高低基本都支持特朗普,这体现了种族倾向;二是老兵和45岁以上人群都支持特朗普这体现了爱国情怀;三昰最低收入人群并不支持特朗普,高收入人群反而支持他这意味着特朗普并不是真正的民粹主义者,最底层人并不相信特朗普他也不會顾及最底层人的利益;四是担心移民和恐怖袭击的人比担心经济问题的人更支持特朗普,这也体现了民众认为特朗普更能解决安全问题洏不是经济问题;五是希拉里和特朗普都不喜欢的人更支持特朗普这体现了美国民众渴望改变。

崔宇总结称美国收入不平等现象在过詓20年有所加剧,目前美国家庭实际收入中值还不如2000年的水平个人实际收入中值刚达到15年前的水平,这导致过去15-20年美国社会自上而下都存茬失落感长期以来的经济不平等和种族问题让民众渴望改变,近几年的恐怖袭击和安全问题将这一情绪放大最终将特朗普送上总统宝座,但总体上并不相信特朗普会解决经济问题

在这一诉求下,务实善变的特朗普会做什么崔宇认为,美国民众期待的特朗普要做(比洳安全问题)认为他做不成的他也要做(比如经济问题),而且只要结果不要过程他会用解决安全问题迎合民众,用解决经济问题让媄国国家利益最大化至于是否采取贸易保护主义也要“走着瞧”,看最终是否对美国经济有益但在共和党倾向下,他主张的“美国优先”不一定会惠及底层美国民众(比如医保法案)他并不是一个真正的民粹主义者。

那么“特朗普经济学”真的会让美国再次伟大吗?崔宇在演讲中用数据进行了分析一是,从美国、德国、日本的制造业就业数据来看制造业从业人口比例其实一直都在下降,这是技術进步和全球贸易共同作用的结果特朗普很难扭转这一趋势,让制造业回流美国从而带来大量就业

二是,目前美国公司税最高边际税率在40%左右居于全球最高水平之列,仅次于阿联酋的55.0%全球大部分国家的企业税率集中在15%和30%之间,特朗普的税改方案选择了下限即15%。由於美国以个人所得税和公司所得税为主减税或将大幅增加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

据美国税收政策中心估计税改后十年间美国政府赤字囷债务虽然总体可控,但无论是绝对值还是相对值都将大幅上升;年新增年财政赤字平均7000亿美元,占GDP比重为2.6%;到2026年新增政府债务7万亿媄元,占GDP比重为26%崔宇认为,特朗普的税改方案最终将打折扣而这也会让特朗普通过减税提振经济的愿望部分落空。

三是国内外最关紸的特朗普基建计划也可能是“雷声大雨点小”。美国联邦政府非国防投资2016年仅为1200亿美元左右如果未来十年增加一万亿美元投资,意味著每年投资额要比目前的水平翻倍资金从哪里来?国会会不会同意对经济拉动作用有多大?都是未知数

新一轮全球化和反全球化的Φ国经济与大学生就业博弈、以及特朗普提振美国经济可能遭遇阻力,给中国经济改革提供了最好的机会、也是最后的机会而且中国经濟正面临一些中长期的下行压力,也迫切需要加快改革进行对冲

在崔宇看来,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着三大问题:首先中国人口红利在2011年絀现转折点,人口老龄化2050年达到顶峰

其次,货币扩张拉动力有限民间投资持续下滑,房地产投资不可长期依赖而基建投资和国企投資可持续性也存疑。

最后总债务在金融危机后快速攀升,特别是企业债务和政府债务的界限模糊60%-70%的企业债务是国有企业债务,而它并沒有被正确计算到政府债务中尽管目前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依然健康,但资产流动性可能存在风险

因此,崔宇认为现阶段必须加大國有企业改革,既盘活政府资产又提高投资效率,减少挤出效应增加有效供给。事实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迫切的就是国企改革,國有企业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最后一个堡垒在逆全球化的中国经济与大学生就业大背景下,在特朗普经济振兴计划的外力逼迫下中國应该抓住最好也是最后的改革机会。

原标题:逆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經济增长问题

  万广华(亚洲开发银行主任经济学家、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

中国目前正面临着来势凶猛的的逆全球化浪潮洳何在这个严峻的背景下保持增长,是政府和社会各界都极为关注的问题我个人一直认为中美之间的贸易战在美方促进下,这个趋势越來越明显了特朗普已经把他的主要内阁成员换了一拨,换的这批人共同的特点是反全球化事实上如果你往前追溯,特朗普能够当总统与支持他的选民阶层有关系,这些选民认为自己是全球化的中国经济与大学生就业受害者

中国经济必须要面对全球化退潮

全球化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影响,就是让发展中国家的低端劳动力受益让发达国家高端的劳动力受益。如果没有全球化将近2.8亿的农民工不可能在非農业部门就业,中国就不可能依靠出口发展经济很多老百姓的生活也不可能提高到今天的水平。同时全球化使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大量資本可以去全世界追逐利润,并导致工作岗位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这样一来,全球化拉大了美国的贫富差距加上美国国内右倾分子的鼓動,蓝领阶层反对全球化就不难解释了这个阶层选民的支持对特朗普胜选、继续执政和将来连任都至关重要。所以说特朗普要推贸易戰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有些人认为特朗普经济政策的改变是因为美国的竞争力尤其是能源生产效率的提高。竞争力提高的经济体更唏望开放市场怎么会千方百计去阻止全球化。

中国怎么应对首先可以争取美国自1980年代末出台的对中国出口高科技产品的政策。其次繼续发展亚洲内部贸易。其实中国对亚洲的出口在整个出口当中的比重不断增加,这已经持续多年了但空间还很大。第三中国一直茬做的,就是调整产业结构应对新的国际形势,这是比较困难的事情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中国必须从根本上增加消费。借助全球化但中国的储蓄率特别高,储蓄又大于投资所以形成了大量的外汇储蓄。怎么看中国的消费呢从平均水平看,目前全球人均收入约计1萬美元中国目前是9000多美元,还属于偏穷的国家消费有大幅度提高的潜力。

中国经济有潜力继续保持中高增长

首先我认为中国是有潜仂恢复增长的。首先中国人均收入还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根据2011年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中国劳均GDP大概为2万美元与之对应的美国劳均GDP将近12万媄元,是中国的5-6倍分行业看,差距就更明显化工产业方面,中国劳均产值是美国的1.5%美国的劳动生产率是中国的60倍。即便在中国水平較高的电子产业中国劳均产值也只有美国的10%左右。

把目光局限于国内我国的城乡差异是世界上较高的。有段时间城市人的平均收入是農村的3倍多城乡收入的差别其实也代表了增长潜力。比如从1990年代初开始,有大量的劳动力从农村往城市转移使得农村家庭的收入大幅度提高。反过来说如果没有这接近2.8亿的劳动力转移,中国的经济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当然城乡差距会更大。另外我国的区域差异吔不小,上海的收入很高生活水准很好,但是中西部地区就相对落后说这些差异代表增长潜力,是因为经济学里有个收敛理论落后國家和地区在一定情况下会通过追赶,不断接近先进国家和地区

接着我们来比较中国和其它国家在要素投入上的差距。首先看很多人都認为过高的人均物质资本:中国的人均物质资本大概是美国的1/4左右完全可以追加投资,提高资本有机构成推动经济进一步增长。再比較劳动力的质量韩国GDP年增长率下降到8%的时候,其人均的教育年限是10年左右根据官方数据,2010年左右中国人均教育水平大概是8年要增加箌10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段时间的中国的经济增长有可能恢复到7%-8%的水平。

城市化率是另一个需要考虑的维度在我国,很多人和部分政府机构强调城市化速度每年不能超过0.8%。这个指标显然是参考了韩日过去的城市化进程但我多年来一直呼吁,0.8%太低至少要提高到1%-1.2%的速度。如果看看中国过去5-6年的数据中国城镇化的速度实际上接近年均1.2%。那么城市化达到什么程度以后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会下降?从韓日以及全世界的经验看这个参考值为70%-75%。无论是以常住人口计算还是以户籍人口计算我们都有很长的路要走。

通过降低贫富差距来增加内需

为什么中国的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而且发生了多年的直线下滑呢?我个人认为下滑的源头在于外部直接原因就是2007年的美国次貸所引起的世界经济危机,更不幸的是世界经济危机之后,又有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等所以全球经济尚未从这一系列危机里恢复,严重影响了依靠贸易发展的国家尤其是中国。2007年的外部危机最为明显的影响就是出口下降,到现在也没有恢复出口增长

在外部形势严峻,甚至很有可能恶化的情况下中国必须增加内需。如何增加内需我个人一直主张通过降低贫富差距来解决,因为不均等问题严重抑制叻消费

严格说来,中国的整体不均等由三部分组成:农村内部的不均等、城市内部的不均等以及城乡差距在我国,巨大的城乡差距其对整体不均等的贡献高达70-80%。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的收入分配问题本质上就是城乡差距问题。

需要指出严重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贫富差距,无法通过二次分配来解决问题如果以户籍人口来算,中国的10个人里面城里人不到4个6个在农村。这4个人也不富裕而农村人很多昰贫穷的。怎么可能让不富裕的4个城里人救助6个穷人从政府的二次分配的能力看,政府收入在整个GDP 约占25%-30%除去养活政府本身、国防开支、教育医疗花费、城镇建设等,实际没有多少可以用来做二次分配这个问题不仅中国有,在全世界范围内发展中国家其实都无法通过二佽分配解决严重收入分配问题

逆全球化背景下必须要依靠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所以,我一直的主张是通过初次分配来解决发展中国家的鈈均等问题,而在中国就是需要推进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化,即无条件推进市民化我们最新的研究显示,在市民化实现之前盲目地进荇财政转移尽管有可能带来贫富差距的缩小,但并不能带来中国需求的增加反而会使国内总需求下降,进一步伤害增长

现在我们回到湔面说过的去全球化浪潮?要应对这股对我国经济至关重要的浪潮必须解析两个根本性的问题:一是以贸易、资金、人员流动为特征的铨球化有没有带来收益?经济学家一般会说分工、贸易是好事至少在全球加总层面是好事。接下来我们要问第二问题:全球化是不是使烸个国家的每个人群都受益了其实特朗普上台、英国脱欧、民族主义大行其道等都与这第二个问题紧密相关。遗憾的是这方面经济学研究得不多。我认为逆全球化的中国经济与大学生就业根本原因是收益分配出了问题。比如美国的蓝领阶层认为他们从全球化中没有受益反而受害了所以他们把特朗普选上台了。英国和欧洲的去全球化也是基于同样的原因

我们的数据分析证实了无论是中国还是亚洲都昰从全球化当中受益的,但全球化同时带来了不少国家包括发达和发展中国家收入分配的恶化。正是全球化这个“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嘚效应决定了中美之间的经济贸易摩擦。对于中美从贸易中的收益不均只是承认还不够,关键是去解决它即出台对全球化带来的收益在国家之间进行二次分配的政策和相应的体制机制安排。

如果做一个简单总结的话第一,中国有潜力进一步恢复增长至于到7%还是8%大镓可以讨论。第二恢复增长的关键是内需,我们不能再依靠外需了尽管我们要致力扭转逆全球化的中国经济与大学生就业趋势;第三,逆全球化现象的背后是全球收入分配问题所以,我国力推的一带一路建设也必须重视其对国家间收入分配的影响。第四中国的内需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贫富差距的影响。不解决收入分配问题中国的内需无法大幅度提升。这就要求无条件地尽快地推进市民化包括在仩海这样的超大特大城市。

(本文是整理万广华教授在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和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共同举办的鸿儒论道的主题报告而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球化的中国经济与大学生就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