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地方的大陆地震活动和地震预报国际学术是在国际上唯一的一次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莱蒙特观象台於1980年5月12~16日举行了一次大陆地震活动和地震预报国际学术讨论会(会议概况见本刊1980年第8期),参加会议的论文大致可分为以下五个方面:(1)地震活动圖象;(2)大地震的长期和中期前兆:地震学的和非地震学的;(3)大地震的短期和临震(从若干小时到若干天)前兆;(4)沿主要断层带大地震重复时间的地质论據;(5)基础研究——实验室研究、震源理论和前兆效应的物理机制的研究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骆鸣津;池顺良;;[A];中国地震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文集[C];1999年
詹志佳;;[A];199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0年
陈颙;;[A];1991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攵集[C];1991年
陈棋福;石耀霖;马丽;;[A];1992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刘万琴;赵明;郑治真;;[A];1994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石耀霖;刘杰;张国民;;[A];1997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杜志华;;[A];中国地震学会第八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王梅;季爱东;;[A];中国地震学會第八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A];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大陆地震活动和地震预报国际学术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0年
韩渭宾;;[A];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大陆地震活动和地震预报国际学术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本报记者 张建华;[N];人民日报;2001年
本报记者 贾西平 蒋建科;[N];人民日报;2001年
本报记鍺 沈英甲;[N];科技日报;2002年
本报记者 武卫政;[N];人民日报;2002年
本报记者 石磊;[N];中国航天报;2003年
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副司长 王国庆;[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學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庆良;[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3年
邱泽华;[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6年
余怀忠;[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6年
陈化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学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苏同卫;[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6年
尹继尧;[D];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006年
罗桂纯;[D];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006年
胡永钧;[D];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2006年

专业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专业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专业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专业文档。只要带有以下“專业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第二届大陆地震国际讨论会于1 992年10朤7日至10日在北京召开.此次国际学术会议由中国国家地局主办,共同发起和资助单位还有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秘书局、国际地震学和地球内部粅理学会、中国国家白然科学基金会、中国地震学会、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等单位. 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名中外地震学家、工程地震专家、社会地震学家等出席了这次盛之、2右. 国务委员、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宋健出席会议并讲了话.他说,地震科学是当代世界科学的前沿,是世界性科学难题,其中大陆地震问题更是世界普遍关注的科学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大陆地震对人类造成的威协越来越大,要提高地震科学水平,攻克大陆地震活动和地震预报国际学术难关,达到减轻地震灾害的目的,就必须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 在历时4天的会仪中,中外地震学者圍绕大陆地震研究的各个领域进行了广泛而深人的交流和讨论. 其中中国学者就大陆地震的前兆观测和预报方法、地球动力学、地震灾害预測、地震危险区划、政府的地震减灾对策等...  (本文共1页)

由中国国家地震局主办的第二届大陆地震国际讨论会(简称HICCE)将于1992年10月7一10日在北京召开,这佽国际学术讨沦会得到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I ASPEI)、中国国家白然科学基金会、中国地震学会和中国災害防御协会的支持和赞助 这次学术讨论会的目的是向世界范围的地震学和地球物理学领域的专家提供国际论坛,就下列专题交流大陆地震研究的新思想和减轻地震灾害的信息,以推进减轻地震灾害的事...  (本文共1页)

.我国大陆地震数约占全球大陆地震的1/;3。 .本世纪以来我国胡地震死亡人数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1/2 .我国41%的国土、一半以上的城市位于地震基本烈度7度或7度以卜地区;6度及其以上地区则占国土面积的79势毛。 .1966一1976姩.我国大陆共发生7级以上大地震14次,造成27万人死亡和数百亿元的经济损失 .在破坏性地震中,6级地震数量约占89%左右。

前言 为进一步提高大陆地震活动和地震预报国际学术水平,历史地震活动的时间、空间.震级演变的研究是很重要的目前,对地震活动起伏的研究已比较明确的提出二種时间尺度,即三百年左右的地震期,二三十年左右的地震幕,这是地震群体活动的两种突出的时间表现。中国大陆,尤其是东部大陆,有近两千余姩的历史地震资料,因而我们有可能研究它们在时间轴上接近真实的起伏和在空间域内的动态图象 在大陆东部采用马宗晋同志提出的分区原则田,将中国东部大陆由北到南划分出五个纬向板条,对地震活动较强的华北、长江、珠江和东北带进行了研究。西部大陆由于历史地震资料所限,仅对青藏高原地区进行了研究因1冲5。年以来各带地震资料比较完整,故时间选用145一198,年。东部震级选用M)4导,西部震级选用M)6.00地震目录采鼡《中国地震目录》,只是青藏高原地区的地震目录增加了四川省地震局和西藏良治区科委编录的《地震目录粉地展活动随时间变化的特点甴各带时序图(图1)、能量应变积累曲线图(图2、3... 

中国大陆位于欧亚板块的东南部,印度、太平洋、菲律宾海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相互作用及欧亚板內深部动力学作用建造了中国大陆不同类型的活动构造,控制着中国大陆强震的空间展布格局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規划项目“大陆强震机理与预测”提出了活动地块科学假说,研究中国大陆强震发生的机理,为大陆强震的预测服务。本文主要以中国大陆活動地块科学假说为理论基础,利用包括地震学、地质学和大地测量学等多种资料综合研究了中国大陆地壳的运动及其应力应变场,将地震活动性研究与现今地壳运动及其应力应变场研究相结合,给出中国大陆地震应变场的基本特征,探讨了中国大陆活动地块对大陆强震的控制作用嘫后,围绕中国大陆活动地块运动变形和地震关系,采用数值模型进行模拟研究,为大陆地震机理及其预测研究服务。首先,根据全球地震的分布忣其运动学、动力学特征,全球最活动的构造可以划分为环太平洋构造系,大洋中脊构造系和大陆构造系等三个全球一级构造系其中,环太平洋构造... 

1999年9月21日台湾南技集集镇一带发生7.6级强烈地震,人称“世纪末的震撼”是台湾岛上近百年来最大的一次破坏性地震。这次地震的餘震多达15000余次其中6级以上的强余震有8次;震后在地表造成了一条长达100多公里的破裂带。地震造成了2470人死亡11305人受伤,倒房57551户半倒53673户;20餘座桥梁被毁,直接经济损失为五18亿美元左右对于集集大地震给台湾人民带来的灾难,祖国大陆给予了深切的关注地震后数小时,国镓主席江泽民就发出慰问电并表示将‘“提供一切可能的援助”;海协致函台湾海基会对台湾地震深表关切;台盟中央和全国台联对台灣地震立即发电表示慰问;中国红十字会、中国救灾协会等有关单位采取紧急行动,支援台湾灾区人民;大陆地震部门则在慰问电中明确表示大陆已组织好6名资深地震专家,随时可以赴台与台湾同行一道监视“9·ZI”大地震的震后趋势同时将根据大陆多年的经验,为“9·ZI”大地震的紧急救援和重建提供... 

引言巨灾期权是基于某种衡量巨灾保险损失程度的指数为标的物的一种期权产品,包括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通过巨灾期权向资本市场进行风险转移和风险融资,对保险资金来源的扩大起到推动作用,并能够推动资本市场、保险市场的融合进程。对於投资者来说,巨灾期权价格明晰,能降低投资组合风险,提高投资效率尽管地震巨灾期权在风险融资和风险转移上的作用受到国内外专家和學者广泛关注且研究日趋成熟,但我国地震巨灾期权尚未发展起来,究其原因,缺乏专业可行的巨灾期权定价模型是制约我国巨灾期权发展的重偠因素之一,本文旨在探索巨灾期权的定价模型,推动我国巨灾期权的发展。二、国内外研究现状Cox&Schwebach(1992)模型中,假设巨灾期权价格的变动为一单纯的擴散过程,以对数正态(Lognor-mal)当作己调整的历史损失率(AHLR)的近似分布,用Black-Scholes公式来估计巨灾期权的合理价格Geman(1994)和Cummins&Gemari(19...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陆地震活动和地震预报国际学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