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安全的管理应做到工作做到三不要求,不麻木,不添乱,不出事

小站会根据您的关注,为您发现更多,
看到喜欢的小站就马上关注吧!
下一站,你会遇见谁的梦想?
许纪霖作文贺周有光先生茶寿
张闳酷评莫言:批判时如献媚;献媚时如批判
在现代中国文化和社会生活中,文学所扮演的角色非同一般。在某种特殊状态下,它甚至会以一个&救赎者&的面目出现,承载着世人的全部梦想。想一想&四五运动&天安门广场上的诗歌和杂文的功能,就不难理解这一点。北岛式的&救世主义&色彩的文学,始终是中国人心目中的文学范本。
文学在诺贝尔奖坛上的缺席,甚至比其他奖项的缺席来得更令人痛心疾首。它所彰显的不仅是文学和精神文化上的不足,更是被视作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整体性的精神萎顿的象征。人们对于文学的诉求并不只是在语言艺术方面,政治正义和道德纯洁等方面的使命同样也要求文学来承担。无论是本土传统中的鲁迅,还是诺贝尔奖得主索尔仁尼琴、米沃什等人,&德艺双馨&的文学是几十年来中国人的精神寄托。文学对于中国人来说,始终承载着&救赎&的梦想。人们渴望通过诺贝尔文学奖的肯定,让文学成为一代人的精神&救赎&。人们也在诺贝尔文学奖所标榜的文学理念中,看到了这种&救赎&的希望。
然而,长期以来,中国当代文学对这个时代欠债太多:现实关怀的债务、政治正义的债务、道德担当的债务、艺术完美性的债务,等等。作家们的怯懦、无聊,乃至无耻,无不触目惊心。现实生活中道德愈是沦丧,对于文学的道德洁癖就愈发严重,文学的&救赎&使命就愈发迫切。然而,莫言的获奖被理解为对当下文学的整体性的肯定,这让人们的&文学救赎&梦想突然间归于破灭。现在,既然在莫言身上集中了中国作家的荣光,他也必将承载他们的耻辱。事实上,莫言本人十分清楚这一笔债务的性质,他的文学写作,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还债&,他在现实生活中的亏欠,在文学中要加倍地偿还。在我看来,这也正是他在文学中不断追求艺术上的神奇效果和现实批判性的动力所在。但还不够,在他获奖之后,他还必须还当代作家的集体性的债务。无论是在精神赎罪的意义上还是在文化消费的意义上,他都必作为头生子,成为献给文学神殿的祭品。因此,对于莫言来说,今年的斯德哥尔摩既是神坛,又是祭坛。
从根本上说,莫言的文学是1980年代的那场&新文化运动&的产儿。在那个既开放又禁锢的年代,有限的表达自由使得文学表达显得更为重要,也更有用武之地。莫言在艺术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也正是他跟现实生活和政治之间纠结不清的关系的结果。现实生活中的莫言,正如他本人的笔名&莫言&所表达的那样,他深谙&祸从口出&的生活教条,一直在小心翼翼地规避迎面而来的政治旋风。而他在自己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则是通常为人们所诟病的所谓&无节制的&聒噪。
文学对于他来说,似乎是一种补偿。莫言身上表现出一种言说的悖论。一方面是话语的膨胀;另一方面是禁声。一方面是言辞的聒噪;另一方面是沉默。正如他在小说《丰乳肥臀》&雪集&一段所描述的那样。他笔下的汪洋恣肆的话语洪流,仿佛要穷尽表达任何事物的言辞。依靠不断地聒噪,不断地向空气中吐露着话语的泡沫,以掩饰内心失语的焦虑和对禁言的恐惧。这是&沉默的辩证法&。莫言深谙这种辩证法,他通过矛盾的话语暴露了当下中国言说的悖谬处境。莫言的文学话语活动,即是一种言说与沉默的自相矛盾。
这同时也是一种&沉默的政治学&。他的作品有时是以一种空前的勇气,突击到现实生活中的危险地段,而且发出尖锐的批判之声。另一方面,他又以不断膨胀的话语泡沫,来掩盖其真实意图。只有在这些让人不胜其烦的聒噪声中,莫言才敢大声说话,并说出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不公的愤怒。这个不停地吐露泡沫的螃蟹,偶尔露出他的那对有力的大螯,构成对现实的抗议和威胁。
人们往往一般性地谈论文学应该干预政治,文学不应该也不可能脱离政治,等等。然而,文学应该如何干预政治,则语焉不详。比起作品来,人们更爱看诺奖得主的受奖演说辞。那里面,作家往往更加直截了当地表明文学立场,文学应该如何如何,云云,而缺乏阅读文学作品本身的耐心。
事实上,莫言文学的政治性是显而易见的。莫言自己也宣称,他的文学大于政治,很显然,他在提醒读者,不应该将文学的政治性与政治本身等同和替换。莫言文学的政治性,即是在他的话语的世界里,颠覆现实中的政治秩序。莫言的这一政治批判的惯用手段即是&戏仿&。戏仿的修辞规则是游戏性的,这是莫言小说最重要的文体方式之一。戏谑的言辞、动作和仪式,构成了制度化话语方式的严肃性的反面。戏仿文本以一种与母本相似的形态出现,却赋予它一个否定性的本质。它模拟对象话语特别是对政治意识形态话语的严肃的外表,同时又故意暴露这个外表的虚假性,使严肃性成为一具&假面&。这也就暴露了意识形态话语的游戏性,或干脆使之成为游戏。
戏仿使制度化的母本不可动摇的美学原则和价值核心沦为空虚,并瓦解了制度化母本的权威结构所赖以建立的话语基础。因而,可以说,戏仿的文本包含着至少是双重的声音和价值立场,它使文本的意义空间获得了开放性,将意义从制度化文本的单一、封闭、僵硬的话语结构中解放出来。从这一角度看,戏仿就不仅仅是一种否定性的美学策略,它同时还是一种新的世界观念和价值原则。这一点集中地体现在小说《欢乐》中。中学生齐文栋的生理感受和心理活动、瞬间场景的描述、各种知识话语片断、俚语、俗话、顺口溜、民间歌谣,等等。这些话语的碎片相互嵌入、混杂,在同一平面上展开。卑俗与崇高的等级界面消失,被淹没在多重&声音&混响的话语洪流之中。这种混响的&声音&,杂芜的文体,开放的结构,形成了一种典型的(如巴赫金所称的)狂欢化的风格,既是感官的狂欢,也是话语的狂欢。狂欢的基本逻辑,它构成了制度化生活的权威逻辑的反面,它从话语的层面上否定和瓦解了制度化的世界秩序。狂欢化的原则是对既定的生活秩序的破坏和颠倒。但这种看上去仿佛巴赫金所称的&狂欢化&风格,在某种程度上依然是一种伪装。好像一位顽童借过节的喜庆氛围,大干平日里不敢的恶作剧。
莫言的小说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现代小说的范本。他并不因为对写作的伦理承诺的恪守,而把叙事艺术处理为一种简单粗劣的道德美餐。各种各样的人物声音各自拥有自己的&真理性&和一定支配权力。在这个权力的国度里,严肃性和&硬度&是话语的权力的保证。但莫言的戏谑性的模仿则打破了这些话语自身的完整性和封闭性,打断了其支配力的连续性,使之变成了种种荒谬的东西。话语各自的&硬度&被相互抵消,抵消它里面包含的支配的权力。
莫言的文学世界错综复杂,诡黠怪诞,呈现出一种极为复杂的结构和重叠交错、自相悖谬的立场。在《红蝗》的结尾处,莫言明确地道出了自己的写作理想就是将那些在意义和价值方面彼此矛盾、对立的事物混杂在一起,&梦幻与现实、科学与童话、上帝与魔鬼、爱情与卖淫、高贵与卑贱、美女与大便、过去与现在、金奖牌与避孕套&&互相掺和、紧密团结、环环相连,构成一个完整的世界。&或许在莫言看来,不如此不足以表达当下中国现实生活的复杂性和荒诞性。惟其荒诞,才显写实。从这个意义上说,莫言是一位现实主义作家。而所谓&迷幻现实主义&(Hallucinatory Realism),在表达现实的时候,肆意制造迷幻的效果,在莫言那里,既是美学策略,也是政治策略。莫言的文学以其内在的复杂丰富,来反抗外部的简单粗暴;以其悖谬和滑动,来抗拒政治权力对文学的直接征用。
但这依然无法完全为他本人现实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政治奴性辩护。他本人在某种程度上也很清楚这一点。其实,写作的莫言一直在批判做人的莫言。他在《生死疲劳》中,让&莫言&小丑化,在《酒国》中让&莫言&庸俗化,都可视作一种间接的&自我赎罪&行为。在莫言那里是一种充满了反讽的和意义悖谬的东西,这不仅是针对现实世界的,同时也是针对他自身的和普遍人性的,这也正是莫言文学批判的深刻性所在。底层生活经验,练就了他的这种狡兔一般的生存本领。一方面是强烈的介入,一方面是委蛇的闪躲。这就是莫言的&话语策略&。因此,他的批判有时看上去像是在献媚,同时,他的献媚,有时看上去像是在批判。这是莫言的狡诈之处,也是他的危险之处。
莫言本人在一篇文章中,提到鲁迅的寓言《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让他印象深刻。而今天看来,鲁迅的这个寓言在某种程度上也可说是一幅莫言的精神肖像。作为北方农民的儿子,莫言温柔敦厚、谦和老实。然而正如《檀香刑》中的高密县令所说:&本官一向认为,老实就是聪明。&在现实的公共领域里,莫言是则&聪明人&。这个聪明人谨小慎微,善于投机取巧,在需要表明立场的场合,却闪烁其辞,王顾左右而言他。他在法兰克福书展上的演讲中,谈到了歌德和贝多芬的为人处世之方式的比较,为自己的怯懦和圆滑寻找辩护。以现代知识分子的标准来看,这是一种十足的&乡愿&哲学。不过,&乡愿&虽是道德的敌人,还不至于被道德原教旨主义者推向判罪的审判台。而身为官方作协副主席,则是一个在当权者面前唯唯诺诺,卑躬屈膝地抄录独裁者文艺训令的&奴才&。毫无疑问,这是当代中国作家普遍的精神病症。
但是,诺贝尔文学奖显然不是对&聪明人&和&奴才&的莫言的褒扬,虽然它被人们怀疑有这种效果。作为文学家的莫言,是一个在文学中充满对权贵的尖刻嘲讽、对罪恶的愤怒诅咒和对不公的高声抗议的&傻子&。或如莫言本人所说的:&日常生活中,我可以是孙子,懦夫,是可怜虫,但在写小说时,我是贼胆包天、色胆包天、狗胆包天。& 他的愤怒的利刃,必须裹挟在一大堆废话的刨花当中扔出去。或者像《天堂蒜薹之歌》、《酒国》、《生死疲劳》等作品中那样,假装借助&傻子&及其变种&&盲艺人、酒醉者或驴子等家畜&&发出前所未有的激愤勇敢的抗议之声。
今天,围绕着诺贝尔神坛上的这份文学祭品,人们议论纷纷,从各自的角度上看到了各种不同的莫言,并加以赞成和反对,争执不休。这场争论才刚刚开始,而我的文章则应该结束了。在鲁迅寓言中,&慢慢地最后出来的是主人。&这个角色最容易被忽略的。获得诺奖之后的莫言,堪称文学之王。然而,他会成为寓言中的那位&主人&吗?
本文选自《号外》2012年第11期
荒诞年代-----大跃进时期的宣传画
天朝得多少个“魔幻现实主义”的文学奖亦不为过呀~~
瞭望中国:青年有梦想,国家才有未来
日 & 汤嘉琛 & 深度观察 &
瞭望中国杂志特约撰稿
前不久,由商务印书馆、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等评选的年度国内汉字揭晓,&梦&字高票当选。评委会认为,这个字成为年度汉字的原因是,2012的中国,实现了奥运梦、飞天梦、航母梦、诺贝尔奖梦、GDP赶英超法等强国梦。
若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种宏大叙事的视角来解读,&梦&字当选当之无愧。过去这一年的中国,确实是荣耀与关注齐飞,&中国梦&也确实已成为一个流行词汇。然而,如果我们将目光聚焦于这个国家的百姓,便会发现,这个&梦&字所寄托的涵义,除了对国家荣耀的确认,更有升斗小民对未来的殷切期待。
在如今日渐逼仄的现实中,梦想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谈论梦想也是一件很遥远的事。尤其对今日中国的年轻人而言,&梦&已经成为一个非常奢侈的字眼。
不敢做梦的年轻人
年轻人的生存状态,是一个社会最生动的表情。陈丹青先生曾讲过,他第一次去美国的时候大吃一惊,因为他看到街上的年轻男女,人人都长着一张没受过欺负的脸。回头看看我们身边的年轻人,很多人却是每天都板着一张受过欺负的脸,一张苦大仇深的脸,一张为琐事焦虑不堪的脸,一张看不到出路的迷茫的脸。
读脸识人心,中国年轻人的生活状态,已经被这些表情&出卖&。在本该以梦为马的年纪,如今绝大多数的年轻人,却已经几乎不敢做梦。在残酷现实的逼迫之下,他们无法遵从年轻人的特质和天性,无法按照内心的意愿和兴趣行事,只能一再向现实妥协和退让,耗尽青春,磨平棱角,到最后换取一种庸常的生活。
这个时代,中国人看待成功的标准已越来越世俗,物质层面成功与否,越来越成为最具说服力的标准。这种价值观层面的异变,贯穿于从小到大的所有教育之中,渗透在柴米油盐的生活细节之中,并最终转化为年轻人所必须承受的压力。
沉重的生活压力是个包袱,它使得本该恣意青春的年轻人,只能在漫漫人生路上步履沉重地&蜗行&。在中国,三十岁似乎被普遍地当成了一个分水岭。在人们的观念中,如果一个人在三十岁之前还没能买房买车,还没能结婚成家生子,还没能在事业上有一番作为,旁人就会觉得他这一辈子就将&不过如此&了。他们会被主流社会舆论视为另类,甚至被贴上&社会青年&、&反面案例&的标签。
前段时间,媒体就报道了一个&另类&的新闻人物&&河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2008级研究生苗卫芳。他曾因考研成功而被视为全村人的骄傲,但当他在毕业之后找不到工作,最终只能回家种地时,苗卫芳的父亲迫于压力服毒自杀,村里人也用他的事例教育孩子说:&看他这么多年学都白上了,以后不要跟他学。&
世俗的压力,重塑了年轻人的价值观,并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年轻人的人生航线。他们不能随心所欲地去追逐自己的梦想和抱负,不敢无所顾忌地体验生活和闯荡青春,只能被动地&迎合&那些世俗的成功标准,用所有的努力去过一种按部就班同时也了无生趣的生活,努力成为主流社会价值所能接受的那一类人。
现实让年轻人几乎忘记了梦的颜色,即便有梦,也都世俗得可怕,单调得可怜。在很多年轻人的人生蓝图上,这辈子所要做的最重要的事,不是发现自己的潜能和价值,也不是如何让世界变得更好,而是努力找一份好工作,攒钱买一所大房子,结婚成家然后为人父母,再接着就是为子女绷紧发条。当然,在圆梦的过程中,他们也会将这一套生存哲学和价值观,原原本本地传承给自己的下一代。
被现实绑架的青春
曾几何时,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被众多年轻人视为圆梦之地。在他们看来,这些大城市里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好的文化氛围,更便捷交通和休闲,以及更广人脉和交际。&宁要北京一张床,不要外地一套房&,是很多年轻人当时的典型选择。在这些城市的发展过程中,确有不少人实现了自己的个人梦想。
然而,情况在近些年已经悄然发生变化,年轻人在大城市的路越走越窄,很多人开始被迫选择离开。2010年,&逃离北上广&甚至成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舆论热词。躲在这个热词后面的,是一群在社会底层苦苦挣扎的&蚁族&,是一群在生活、工作、爱情等方面都深感无力的&屌丝&,是年轻人被现实绑架的青春。
最现实的压力,不是城市里水涨船高的生活成本,而是不断飙高的房价。
在我们的文化传统中,房子常常被认为是维系安全感和归属感的重要元素。房子本质上只是一个住处,但如果不能在自己生活的城市买一套房,始终会让年轻人有一种浮萍一般的飘零感。然而,现实正如西班牙《世界报》一篇文章所说的那样,中国的高房价,已经毁灭了年轻人的爱情,也毁灭了年轻人的想象力。
年轻人本可以吟诵诗歌、结伴旅行,但现在的年轻人,刚刚踏出大学校门的时候就已不再年轻。他们的生活,从一开始就是物质的、世故的,不能体验一段浪漫的人生,只能像中年人那样为了柴米油盐精打细算。他们最现实的梦想,就是有朝一日能够买一套房。为了实现自己的&房奴梦&,他们不敢旅游,不敢生病,过年不敢回老家,甚至不敢要孩子,每天都在患得患失、斤斤计较中过日子。
同样的压力,来自于工作。
当年轻人将买房视为自己的&崇高理想&,失业就会成为一个非常令人恐惧的字眼。那些不敢失业的年轻人,常常都陷在自己并不喜欢的行业里,做着自己并不擅长的工作,满腹牢骚却又如履薄冰,进退维谷。
当然也有捷径可走,比如想方设法成为一名公务员,拿到一个&铁饭碗&。近些年,公务员考试一年热过一年,每年都动辄出现逾百万人一起涌向公务员考场的壮观场面。那些年轻人,并不见得对公共事务管理有多热心,也并不见得有多愿意&为人民服务&,他们所看重的,其实是一个公务员身份所依附的附加值。
只不过,这注定是一条潜规则和幸运对垒的路。那些有钱有势有背景的人,可以动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将自己的子女变成&萝卜招聘&的主角;而那些&没有背景,只有背影&的人,往往只能成为悲情的陪考角色,甚至可能因为没考上而失去爱情&&有很多家长已经将考上公务员作为重要的择婿标准。
说到爱情,则是一个更加沉重的话题。
以前有一种说法认为,80后的悲剧在于&事业上和官二代竞争,感情上和富二代竞争&,其实这是很多年轻人共同遭遇的悲剧;以前还有一篇广泛流传的文章,标题很惊悚却很写实,叫做《我们的校花都在同学爸爸的床上》&&无需有太多道德批判,但其中的现实令人唏嘘。
然而,我们这里谈论的主要还是那些生活在城里的年轻人,城市之外的年轻人的处境,其实更加艰难。那些乡村里的年轻人,虽然不知道&阶层固化&、&社会断裂&、&资源分配不公&等名词,但艰辛的现实早就让他们意识到,这是一个&有钱的人越来越有钱,没钱的人越来越没钱&的社会,这也是一个读书未必能改变命运、勤劳未必能致富、打工未必能翻身的时代,谈论梦想还不如吃顿饱饭。
给年轻人新的&中国梦&
无论在哪个时代,无论在哪个国家,年轻人都是一个社会最富有活力和创造力的群体。年轻人的问题,就是一个国家所要解决的问题;年轻人未来,往往能决定一个国家的未来。当年轻一代在现实的泥沼里步履蹒跚,当年轻人不再拥有灵动不羁的青春,当年轻人不敢拥有梦想,这个社会将会充满危机。
当下,很多人在谈论&中国梦&的时候,都习惯于高屋建瓴地从&世界民族之林&、&人类历史文明进程&等高度出发,也惯于以国家的视角和利益作为基调。国家的荣耀确实与个人的福祉休戚相关,但从中国的现实出发,执政者或许有必要将目光稍稍放低,试着从微观视角来关照每一个人尤其是年轻人的&中国梦&。
给年轻人一个崭新的&中国梦&,必须以公平作为底色。
无论是城市里朝九晚五的年轻人,还是每天在田间地头忙碌的年轻人,所要求的并非是绝对意义的平等,而是在机会、资源分配方面拥有起码的公平。今日中国最突出的一个社会危机,就是城乡之间、不同阶层之间的差距日益成为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造成这种局面的关键原因,就在于社会的公平机制出了问题。
中国如今的很多政策和决策,都是以城市人的利益为出发点的,而且大量非户籍人口还被排除在&城市人&的范畴之外。这种决策机制,势必造成公平危机,使得一些地区成为无法被阳光照到的暗地,也使得一些人无法公平地分享改革成果。改变这种局面,最核心的举措是尽可能赋予全社会公平的发展权,而这有赖于执政者在户籍制度、养老制度、医疗改革、教育资源分配等方面有更大作为。
给年轻人一个崭新的&中国梦&,必须让他们有更多的选择。
既然是梦,原本就应该五彩缤纷。如果所有年轻人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都高度雷同,宛如小学生考试的&标准答案&,这不仅将是每个个体的悲剧,也将是社会和国家的悲剧。一个新的&中国梦&,应该有文明社会本该具备的多样性。
动辄逾百万人参加公务员考试,恰恰说明公务员已经不再是一种正常职业,也说明有关部门需要用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和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的方式,让公务员能够像教师、医生、建筑工人、设计师等一样,尽快回归为一种普通的求职选择。
年轻人不愿在本乡本土发展,宁愿背起行囊远走他乡,这说明很多地方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入死胡同。年轻人出走导致&空心化&,这其实也是地区经济发展失衡的一个关键原因,在中共高层要求提升城镇化建设的质量和效益时,如何增强地区吸引力和发展潜力,让年轻人有更多的出路和选择,将是一个重要命题。
给年轻人一个崭新的&中国梦&,要有更加理性的社会价值观。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世俗社会之中,社会主流价值观与年轻人的生存状态有密切关联。虽然没有谁能将价值观强行灌输给社会,但却可以通过社会教化的方式,引导人们去理性看待成功、财富等社会元素,让社会共识成为帮助年轻人更好地实现人生追求的&正能量&,而不是成为阻扰他们追逐洒脱青春的绊脚绳。
当然,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形成,与我们所处的发展阶段有关,也与我们在不同时期所遭遇的社会问题有关。如果执政者能够切实解决年轻人所面临的各种困境,能将各种具有现实针对性的改革落到实处,社会价值观的理性回归自然可期。
年轻人的未来决定国家的未来,年轻人的&中国梦&汇成整个国家的&中国梦&。当我们为这个国家的奥运金牌数、军事实力、经济指数等欢欣鼓舞之时,也该将目光对准生活在这个国家的具体个人,尤其是那些有梦不敢梦的年轻人。
(短文)学术的意味——陈寅恪为毕业生论文所作批语的启示/葛兆光
& &近年来,学界谈论学术,多标举陈寅恪&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其实,学术唯有形成一套严格的方法,具有一个独立的评价系统,才能摆脱行政、传媒和其他各种学术之外因素的影响。&
  在1936年清华大学历史系张以诚的论文《唐代宰相制度》前面,陈先生评语是:大体妥当,但材料尚可补充,文字亦须修饰。凡经参考之近人论著,尤须标举其与本论文异同之点,盖不如此则匪特不足以避除因袭之嫌,且亦无以表示本论文创获之所在也。&
  在同年清华大学国文系刘钟明的论文《有关云南之唐诗文》前面,陈先生的评语是:本论文范围甚狭,故所搜集之材料可称完备,且考证亦甚审慎。近年清华国文系毕业论文中如此精密者,尚不多见。所可惜者,云南于唐代不在文化区域之内,是以遗存之材料殊有制限,因之本论文亦不能得一最完备及有系统之结论。又本论文题&有关&二字略嫌不妥,若能改易尤佳。&
  从两篇评语中,可以体会陈寅恪心目中学术的意味:&
  第一,对研究所涉及的文献资料之搜集与解读。首先指的是基本文献,张文讨论的是一个制度史的问题,但是对于历史文献却并没有特别充分地掌握,所以在文章中陈先生曾经几次对他的依据提出质疑;而对于刘文,由于它前有唐诗文篇目,各节有注释,文末有引用书目,陈先生则称赞&搜集之材料可称完备&。其次指是否标举前人的研究论著,这不仅关系到学术研究的道德原则,而且关系到一个学术史的问题,只有一一标举前人研究成果,才可能判断这一研究的价值,刘文有此项,故得到陈先生的高度评价。&
  第二,对研究主题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关系。刘文评语中有一句话相当有深意,即&所可惜者,云南于唐代不在文化区域之内,是以遗存之材料殊有制限,因之本论文亦不能得一最完备及有系统之结论&。显然这不仅是说材料不足,而是对这个课题意义的惋惜,很多人都误以为陈先生只讲考据,注重资料,其实陈先生的考据及课题的选择常常是有深意的。&
  由于人文学科评价标准的不确定性,容易被一些&伪科学&式的评价机制所入侵。要制止人文学科里的南郭先生,就要从教育开始。作为教师,在指导学生的时候,他的审查标准、价值评价及他自己的研究趣向,实际上已经向学生传递了关于学术的看法,现在进入学术界的一批又一批新学人,是否能够薪火相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先生。陈先生对于弟子有时似乎过于苛刻的要求,不正是在捍卫一种学术的边界么?&
   & & & & & & & & & & & & & & & & &(葛兆光《光明日报》)
自由主義首先是一種氣質,其次才是一種觀念
五岳散人:我们与世界差了一个台湾海峡
&  看到台湾明星伊能静因为某些言论而被禁言、甚至传出她会被休息的消息,不免长叹一下:颟顸与短视是双胞胎,蛮横与无知是连体婴,多年的经验教训也是唤不醒这样的智商。或许我这话是站在自己立场上说的,做出这种决定的人从来不会站在民族大义、祖国统一的角度,而是以个人利益、政府利益来看罢了。
  我不想就事论事的说这件事,倒是想说说我曾经走过的一些城市与国家。当然,不是说大陆的城市,那些城市已经万城一面,说不上有什么特色了。
  去年我在欧洲的时候主要停留在巴黎。巴黎之美是世人皆知的,我住在塞纳河的左岸&&没错,就是那个著名的左岸,对面就是巴黎圣母院,从巴黎圣母院沿着塞纳河而行,就能够到卢浮宫,然后顺着小凯旋门的那条大街走,路过协和广场之后就进入了香榭丽舍大道,到达凯旋门。再从凯旋门出发,沿着那放射形大道的其中一条走下去,能够走到埃菲尔铁塔。
  我每天走在巴黎的街头,从来不预约出租车,也不去坐相当方便的地铁,就是走路、不断的走路,每一步都是风景。如果走累了,随便找个街头的咖啡馆坐下,看着巴黎的美女们匆匆的走过、聚在街头抽烟。她们走路、抽烟遵循着一种优雅,这种优雅使得她们轻易的就能把自己与游客区分开。
  而当走在左岸的时候,随处都能见到出现在建筑教科书、明信片当中的景色,一直到再见到一处的时候,连惊讶这件事都忘了。
  我走在京都的街道上,所感受的东西比在巴黎更多。这是一个看上去异常熟悉、而又异常陌生的地方。我从无数古建筑的复原图里见到过这些场景,只是那是中国古城的复原图。有一种东西叫做文化血脉,如同弥散在出生之地的空气当中,每当看过了高楼大厦而午夜梦回的时候,说不定会回忆起这样的场景。如今,这样的场景活生生出现了,但这个城市叫做京都,它不在中国的版图之内。中国的版图里,已经没有这样的城市了。是的,我负责任的说,没有了,再也没有那种唐风宋骨的优雅。
  还有世界上的很多城市,那种美是无可替代的。可回忆起我生活的北京,很多已经改变了,如果你站在一个很高的高楼望下去的话,可以看看我们这六十多年的建筑,这些建筑代表了各个政治时代的审美情趣,从仿制的前苏联式样,到后来那种浓墨重彩的大绿帽子民族风,再到急匆匆修建起来的普通居民楼,这些年建设的各种山寨欧洲小区,这个城市的灵魂已经没有了,哪怕是有着红墙碧瓦的故宫、颐和园,也只能使得这个城市如同被砍伐净尽的、修了广场的树林,只留下了最大的那棵树,告诉人们说,这里也算曾经有过文明。
  走在这个城市里的人也变了,变得面目模糊,甚至有时候面目可憎。走在很多城市的街头,人们的咀嚼肌都是放松的,随时可能对你笑出来,在这里已经很难看到这样的景象。陈丹青先生说过,我们与他们最大的区别,就是他们有着一副没有受过欺负的表情。至今我也想不出比这句话更好的形容。
  我们失去了什么?我们失去了文明。如果文明只是高楼大厦、奔驰宝马,想必我们这里是文明,至少在大城市里是文明的。但我们真的已经没有文明可言了,或许有些人还在坚守着一些东西,更多人选择向这个时代投降。我们失去了所有的优雅,而优雅这件事的土壤是人文、思想以及创造力,我们已经被扼杀了,自出生之后被慢慢掐死。
  文明从来都是一个内在的尺度,只有明白这个尺度并且固守的国家,才能保存着自己的历史与价值,并且不断的把优秀的东西汲取到自己的思想里。
  那么,我们距离真正的文明有多远?我希望有机会的人都去看看台湾,三十多年前他们经历了一次脱胎换骨的变化,亚洲第一个共和国的荣光重归,在不拒绝历史的同时跟上了时代的车轮,文明重新回到了那片土地,如果你去台湾的话,看到的脸与巴黎、东京、纽约有相似处,也是有一种没有受过欺负的表情。一个人如果生活在公平成长的环境里,想必都会有这样的表情吧。
  所以,我们与文明、与世界差了一个台湾海峡。别说什么血脉相连了,血液里不光是DNA,还有一些其他东西在其中,没有这些,只能是同样的血、不同的族。
马克·夏加尔——让纳粹憎恨的犹太画家
&&& 马克&夏加尔&&代梦寻疆
  《生日》,1915年
  &在我的画里,我过着我的人生&&&画家夏加尔,同时受到两个不同阵营领袖的厌恶或意欲摧毁:革命导师列宁宣布其是个&精神错乱的左派分子&;1937年纳粹元首希特勒将其作品定性为&堕落艺术&。要其如此承受不安与恐吓的命运,夏加尔是谁?他到底创作了什么?
  日,一大早数千市民齐齐向柏林中央消防局门前的广场上聚集,约4000件艺术品堆积如山,随之被点燃,市民亲眼目睹了这场焚毁&堕落艺术品&的闹剧,夏加尔3幅作品在此付之一炬。两年前的夏天,纳粹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在慕尼黑展示&堕落艺术&,600件被没收的艺术品,夏加尔有多幅作品在其中。
  成为画家的心手之梦
  125年前,俄罗斯小镇维台普斯克的扎哈尔是虔诚的犹太教徒,他憧憬着儿子成为一名负责执行教规、律法并主持宗教仪式的犹太拉比,他将8岁的夏加尔送入了学校。5年过去,父亲愤怒了,这个孩子居然要学绘画,他怎么敢?
  犹太教有明确规定: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作什么形象但夏加尔十分执着,最终疼爱儿子的母亲让步了。5卢布交给维台普斯克的本美术学校时,母亲还在想着本先生的评语:&他有些天赋??&1910年23岁的夏加尔来到巴黎,两年中艺术创作突飞猛进,脱胎换骨。他说:&我在俄国时期的绘画全然没有光线,在俄国一切都是幽暗的褐色与灰色。然而一来到巴黎,我被千变万化的光线与丰富的色彩所震惊,我的眼睛亮起来了。&
  1912年夏加尔在法国完成了作品《米尔》,他的诗人朋友桑德拉尔则建议的法文标题为《我和村庄》。桑德拉尔在夏加尔的画中看到了一幅怎样的村庄景象呢?
  《我与村庄》,1912年
  我与村庄&&眼里梦中的永恒
  《我和村庄》画面基本上可以划成三个部分,形成一个不规则的Y型平面分割。上面的V形中包含着许多信息:一座东正教教堂,一排正反皆有红黄绿齐备的房子,一对男女&&黑衣男人肩扛长镰,紫裙女子则头朝下立着。右侧是一个手执小树的犹太男人,露出绿色的左半脸,一顶紫边小帽扣在头上,一根坠十字架的项链挂在脖子上。男人与一头呈现右侧脸的牛用眼神温和的交流着,一个挤奶工和一头奶牛镶嵌在牛脸上。红红的圆圈圈住了尖尖的鼻子,瘦削的下巴脸庞和灰白色的牛嘴。
  夏加尔世界为何如此与众不同,进入这个神秘的路径又在哪里呢?夏加尔交出了密码:&我描绘的事物是我从俄罗斯带来的。他们身上沾染了巴黎的气息。&让我们看看夏加尔在作品中展示的每一样事物吧!
  为什么要表现倒立的人或物?夏加尔如此解答:&如果我画了一些被切割后颠倒放置的牛头,或者,有时甚至会将整个图像颠倒,那并非是出于要创造出一种文学性的效果。而是要将一种产生于精神上的冲击力置入我的画面。&绿色面孔的犹太人是什么含义呢?绿色的面孔可通常含有三种含意:醉酒、古埃及冥神和复活者。哈西德的传说中,小孩子出生前本来知道世界上所有的事情,但出生的时候,天使会在他的嘴巴上按出人中,让他失去记忆,变成一个什么都不知道的婴孩降临。夏加尔描绘的这个绿面孔的男人可以是自己、父亲或者祖父,手持的生命之树寓意生生不息,种族的延续不断。
  也许大家会有疑问,夏加尔的作品为何被希特勒划入&堕落&行列?自诩为米开朗基罗第二的希特勒认为艺术是对人、动物和物体忠于自然的复制,而犹太艺术家做不到,同时希特勒认为犹太艺术家的作品&没有故乡的情感联系&,因此他们是&文化毁灭者&。
  夏加尔家乡在画中的是这般色彩绚烂、充满诗意,为何画家没在让他魂牵梦绕的故乡终老呢?
  《七个手指头的自画像》
  故乡在争执中远离
  十月革命终于让犹太人获得了平等的公民权利。1918年9月,夏加尔被委任维台普斯克美术委员,海外载誉而归的他回到故乡筹建美术学校。
  十月革命一周年到来,飞舞的犹太人、绿色的牛,还有标新立异的图案出现在维台普斯克市民房屋的外立面,然而首长们对夏加尔&艺术降临到城中&的做法产生了不满:&怎么母牛是绿的?为什么马在空中飞翔?这是怎么回事?这与马克思、列宁有什么关系?&学校里也不平静,关于主义的争执也愈发频繁,他聘请的教授马列维奇、李西茨基已经把持了学校。马列维奇结集的&新艺术促进会&小团体,倡导至上主义,李西茨基信仰科技和工业美学,与夏加尔对古老犹太童话的热爱与梦幻的描绘大相径庭。不与人争执的习惯让伤心的夏加尔接受了国立犹太剧院新建工作,1920年举家迁往莫斯科。60个月日轮转,夏加尔用九幅纪念性油画将犹太人剧院43.5平方米的观众大厅装饰一新,这些浸满犹太历史和传统的作品中荒诞与真实并存,古老的传说与当下的生活交融。结果前卫的风格遭到了学院派的猛烈攻击,犹太民族文化的呈现引起了克林姆林宫关注&&形式到内容哪有革命的气象?马列维奇此时风头正劲,成为革命艺术的代表,列宁对艺术家原本的的态度是&让这些资本主义造就的人才,经过改造为无产阶级服务&,最后列宁发话&&他严厉指责夏加尔是个&精神错乱的左派分子&。
  故乡、祖国都不需要他的艺术,没有艺术,夏加尔不知自己活着还有什么意义,&我离开俄罗斯不是为了政治,而是为了艺术。&离去本是为着归来,只是夏加尔不会想到这一去半个世纪才得转身。
  1941年的夏加尔
晶报:让沉默者开口,让悲伤者前行
摘要:媒体对社会的监督和批判是&充满爱意的表达&。只有基于爱,才会披荆斩棘、锲而不舍地去了解一个社会的真相,以及发掘它的本来面目,并试图理解它,解剖它和唤醒它。15通电话竟换不来一个答复!兰考7名孤儿火灾遇难事件发生后,人民日报记者向民政部发出采访要求,一直在等待回应,一直没有消息。面对这样的冰冷现实,许多人的第一反应恐怕是:人民日报尚且如此,若换作其他媒体想要采访民政部,还指不定会碰上什么钉子!
  媒体对社会的监督和批判是&充满爱意的表达&。只有基于爱,才会披荆斩棘、锲而不舍地去了解一个社会的真相,以及发掘它的本来面目,并试图理解它,解剖它和唤醒它。
  15通电话竟换不来一个答复!兰考7名孤儿火灾遇难事件发生后,人民日报记者向民政部发出采访要求,一直在等待回应,一直没有消息。面对这样的冰冷现实,许多人的第一反应恐怕是:人民日报尚且如此,若换作其他媒体想要采访民政部,还指不定会碰上什么钉子!
  兰考大火,举国震惊。7条鲜活的生命就此逝去,他们还是些未谙世事的孩子。无论如何,&收养所火灾系儿童玩火所致&的官方结论绝不能为此事画上句号,而眼下兰考方面欲以将当地6名&芝麻小官&停职检查的方式平息事态,也引发新华社&6名官员岂能担7条生命全责&的尖锐质疑。
  如果说大火夺去7名孤儿的生命令人心生悲痛,那么火灾之后的官场怪状则令人心生悲凉。25年来承担起民政、妇联、红十字会等部门职责的&爱心妈妈&袁厉害,被大火夺走7个孩子,紧接着又被当地政府认定为&非法收养&,心灰意冷的她表示&以后再也不敢收养孩子了&。面对公众诘问,兰考方面问责乏力、丢卒保车的做法,以及民政部面对媒体采访极尽推诿之能事,都将麻木虚伪的官僚作风展现得淋漓尽致。
  作为中国第一大报,人民日报就兰考7名孤儿火灾遇难一事采访民政部,是履行媒体责任,是受亿万人民的委托去采访。对于兰考大火,民政部虽非直接责任方,但却难辞其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规定,行政机关应当将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闻发布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开。当兰考大火成为公共事件,面对鼎沸的舆论,民政部本该在第一时间主动站出来说明情况,但眼下的情形是,即使中共中央机关报提出采访要求,民政部也冷面以对。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公开表示,&要创造条件让人民讲真话& 、&要创造条件让人民监督政府&。媒体是社会的守望者,鼓励媒体开展舆论监督是对公民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尊重,也是社会良性运行的重要保障。已故新闻界巨擘大卫&布罗德曾谈到,&丑闻&、&坏事&,以及被毁灭的美,都是社会的客观存在,揭露它,批判它,最终让公众认知它,抛弃它,才有益于政府的廉洁效能,有益于社会的进步。媒体对社会的监督和批判是&充满爱意的表达&,只有基于爱,才会披荆斩棘、锲而不舍地去了解一个社会的真相,以及发掘它的本来面目,并试图理解它,解剖它和唤醒它。但眼下看来,一些政府部门更愿意将媒体视作洪水猛兽,认为媒体存有当然的恶意。遇到同自己有关的丁点儿负面信息,或是第一时间推责,或是以沉默应对质疑,或是极力遮丑、捂盖子,甚至千方百计地阻挠媒体开展正常的新闻报道工作。
  媒体和公众希望听到来自民政部的声音,是因为兰考事件的熊熊火光将我国救助收养机制的种种缺失映照得格外刺眼。假如民政部总是沉默,且这种沉默始终无法打破,那么官方的冷漠和颟顸将随着沉默一道蔓延,并为下一桩惨剧的出现埋下伏笔。
  从这个意义上讲,让沉默者开口,也是为了让悲伤者前行。我们需要追讨正义以告慰逝者,需要用更完善的社会救助机制给予生者前行的勇气。在15通电话之后,在亿万双眼睛的注目之下,民政部是否能切切实实地&转作风&,公众拭目以待。
新京报社长:忠实记录时代前进步伐为人民发声
戴自更说,新京报将依然坚持进步的美好的价值观,忠实记录时代前进的步伐,做到为人民的呼声发出自己的声音。
《南方周末》:兰考大火之前的“弃婴王国”
08:33:19 &来源:南方周末 &作者:雷磊 实习生 习宜豪
摘要:起火的小楼,已是过去近三十年来袁厉害所能提供给孤儿们的最好的居住环境。袁厉害有那么多的爱,却只有那么少的钱。
没声息地死去
  致命的大火几乎是在张喜梅出门去医院的同时燃烧起来的。作为袁厉害家的&保姆&,63岁的张喜梅另一个身份是医院的临时工,大火燃起的1月4日这天,她是离开袁家小楼的最后一个大人。
  此前,孩子们刚刚吃了她煮的面条。矮胖的&母亲&袁厉害已经出了门,她要用那辆破旧的电动三轮车送4个孩子去兰考县城关镇东街小学。而袁厉害的母亲张素叶也在之后离开,这个72岁的老人家的任务是送智障孩子袁晶晶去残联学校上学。过去27年里,袁厉害是河南省兰考县远近闻名的&弃婴妈妈&,这栋小楼住着她收养的14个弃婴。
  早晨8点30分,河兰考县城关镇中山北街县卫生局西侧这栋小楼里仍显得生气热闹。五孩、扎根和小哑巴已经起床,小十坐在客厅的旧沙发上正在看电视,旁边油腻的桌子上杂乱放着奶粉罐子和七八个奶瓶。两个捡来不久的婴儿躺在床上,平常爱赖床的小雨还睡得香甜。
  孩子们中最大的&五孩&袁申大约有20岁,患有小儿麻痹症的他行走迟缓。大人都离家了,&弟弟妹妹&多是还没到学龄的幼儿,照料的任务就落在这个仅有简单表达能力的年轻人身上。
  事后官方的火灾调查报告显示,大火是由这帮没有任何安全常识的孩子在客厅玩火所致。2012年5月,南方周末记者曾进过这栋大火袭击之前的两层、共四间屋子的小楼。起火点所在的客厅位于一楼。当时,客厅除了电视机、电视柜、一排已经破旧看不清颜色的布艺沙发、一张木桌子外,还有一辆自行车,一堆孩子的旧衣服,堆在角落里。
  已经无法还原大火燃起的具体过程,但迅速蔓延的火势显然超乎了袁申的应对能力,他甚至都没能拯救自己。
  客厅隔壁以及二楼的两间屋子,都是小孩们的住处。上楼需通过一楼卧室的木质楼梯。楼道狭窄,屋子里横竖几张木架床,上面是小孩的衣物和棉被。很快,火从客厅蔓延到隔壁卧室,再从木质楼梯蹿上二楼。
  &妈妈家的位置黑烟直冒。&第一个发现着火的家里人是袁厉害的亲生女儿杜鹃,她已怀孕五个月,走在皮鞋厂附近的道路上,猛然意识到&大事不好&,赶紧联系了丈夫郭海洋。等郭跑到小楼时,房屋早已被刺鼻的浓烟笼罩,除了火苗的噼啵声,几乎听不到其他的声息。
  邻居吴芳(化名)回忆,她刚吃完早饭,忽然听到外面&噼噼啪啪&的响声,&那是大火烧东西的声音&。从窗户望出去,她发现对面袁厉害家一楼窗口冒出黑烟。五分钟后,一楼的窗口出现明火,二楼的两个窗户也开始浓烟滚滚。
  郭海洋从烟尘热浪中摸到了屋里,房间的木门正在燃烧,&火苗蹿到20公分以外&。他试图进屋去救孩子,但瞬间&头发被烧焦,脸上像沾了烙铁&。他跑回院子里,披上浸水的棉被再次往屋里冲,&比半夜还黑&,房间就像一个火炉,他的手一直没有探到孩子。感觉快被烤出油来了,撑了不到半分钟,他退到院子的东北角,扶住墙呕吐起来。
  消防车还在路上。赶来救火的养子袁松发现还有一个豁口,这个二十岁的小伙子冲进去将小十抱了出来。猛烈的火势让救援的尝试一次次失败,围看的人们束手无策。
  9点4分,大火被扑灭。除了自己跑出来的袁聪聪和被抱出的十孩,死亡的消息伴着消防队员靴子踏水的声音一个接着一个传出来。四个孩子在被抱出小楼大门时已经离世,三个在之后的救治过程中因伤过重死亡。
  而此时,他们的&母亲&袁厉害正在急匆匆赶回的路上,她刚刚接到女儿杜鹃的电话。47岁的农妇还不知道,她经营27年的&弃婴家园&以一种惨烈的方式走向终点。
袁厉害收养了上百名弃儿。其中许多都是残疾、智障的孩子,照顾他们,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爱。 (刘栋杰 图)
&弃婴王国&
  袁厉害难以想象自己近三十年前开始的&慈善事业&,会结下如此苦果。按照现行法律,非法收养出现事故,将可能给她带来数年刑期的牢狱之灾。
  事故发生之后,惊惧的她悲伤而懊恼,但当被问及&还收不收孩子&的问题时,她的回答依然是肯定的。27年来,她的&犟脾气&让她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穷人慈善家。通过提供极为贫乏的生存条件,她建造了自己的&弃婴家园&。
  时间回到1986年,袁厉害还在兰考县人民医院门口摆摊,三个小孩的接连出生让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由于同医生们熟识,她常接一些掩埋死婴的零活,埋一个报酬二十元。
  王丽兰是袁厉害的好友,她曾是兰考县城关镇计生办主任。她介绍,兰考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人们的收入很低,那时尚未有外出打工的潮流。&那时养一个有缺陷的孩子负担太沉重了。&王丽说,绝大多数父母都选择狠心抛弃有缺陷的孩子。兰考县也有着&重男轻女&的传统,女婴占当地弃婴中的多数。
  当地人介绍说,当时一些大月份引产和有缺陷的孩子就常被扔在垃圾堆或者医院的厕所里,有些被冻死或者溺亡。靳艳玲曾在兰考县人民医院的妇产科工作,医疗条件那时很差,按时接受妇检的孕妇很少。孩子出生前,父母对其健康几无预计。&死胎、有疾病的新生儿,都比现在要多。&
  &有一次我从医院抱一个孩子去埋,突然听见他的哭声,我给吓到差点丢地上了。&袁厉害对南方周末记者回忆道,四处找不见孩子的父母,她一狠心就抱回家了。后来,她给这孩子取名叫做&海洋&,这是她收养的第一个孩子。
  一发不可收,袁厉害不断将这些被抛弃的婴儿抱回家中。她成为远近闻名的&爱心妈妈&,她的家庭逐渐变得庞大,不堪重负。王丽兰说,当时袁厉害的收入每月有百余元,比她这样的公务员还略高,但随着孩子数量的增加,收入被摊薄,日渐窘迫。
  为了养活这些孩子,袁厉害将自己的小女儿杜鸣送回丈夫的老家。杜鸣一直跟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到12岁。在这期间,杜鸣只见过妈妈袁厉害两次,&一次是7岁那年,一次是9岁那年&。袁厉害&不顾家&的行为终于触怒了老实巴交的丈夫,1995年,他跟袁厉害终于闹翻离家,回到河北农村老家的敬老院做伙夫。
  &我就是想让这些孩子有个活命。&这些嗷嗷待哺的稚儿们令袁厉害没有办法回头,放下就意味着放下这么多条生命。随着&爱心妈妈&在街坊邻居中传开,很多人直接抱着孩子就往她家里送。这些被抛弃的孩子们,就像&淘沙&一样集中到了袁厉害的家中。袁厉害对南方周末记者说,最多的一年她收养了十多个弃婴。
  跟着袁厉害时间最长的袁申被送到袁厉害家里时看起来已有五六岁,没人知道他的生日。抱她来的是孩子的奶奶,她告诉袁厉害孩子患有小儿麻痹症,也有智力障碍。&孩子的爹妈离婚,没人养,只有送你这儿&。袁厉害本不想收养,老太太一直乞求,袁又给收下了。
  袁厉害能做的不过是延续他们的生命而已。为了安置越来越多的孩子,袁搭在县医院门口的窝棚不断加宽。王丽兰看着都有些不忍心:孩子们挤着睡在木板床上,连被罩都没有的棉絮盖在他们身上,为了防寒棉絮的四角被用水泥砖头压住。床边是和孩子一样排成一列的奶瓶。为了养活这么多孩子,袁夜里都常蹬着三轮送货,回到窝棚,她就瘫在藤椅上睡觉。
  有十多年的时间,袁厉害带着一批兔唇或者白发的儿童走在路上,是兰考小城的独特景观。2005年,袁厉害带着两个患白化病的孩子赶火车,奇异的&母子组合&引起了乘客们的注意。在人群中,这个穿着旧红袄身材肥硕的中年女人讲述了自己十数年收养弃婴的故事。乘客深为故事感动,并向当地媒体转述。
借助媒体,袁厉害以及她的孩子们的故事被传播开来。人们把她建立的家庭称为&弃婴王国&,但袁厉害从来不是一个国王,她只是嗷嗷待哺的孩子们口中的&妈妈&。
做了二十多年好事,袁厉害对于自己的所作所为有些自负,但她也发现要说清自己&是个好人&很难。 (刘栋杰 图)
与政府的&默契&
  在兰考县流行着一句话:焦裕禄第一,袁厉害第二。这令袁厉害感到自豪,虽然她没上过学,没钱也没啥地位,但落了个好名声。虽然是家喻户晓的名人,但经济上的窘迫还是逼得她要去政府部门争取救助。
  多家媒体的报道都证实,袁厉害曾带着孩子们去民政部要求办低保,孩子们又哭又闹,但除了大家都很尴尬之外就没什么结果了。当地官方对她不可能不熟悉,事实上,当地医院捡到弃婴也直接送到袁厉害的家中。2012年4月27日,跑了二十多里路,兰考县公安局爪营派出所的民警将出警时收到的一名弃婴送到了她家。袁厉害说自己听不得小孩哭,没办法还是抱进了屋。
  通过多年的沟通,袁厉害同当地政府部门保持了一种奇特的平衡关系。对袁厉害的收养行为,官员们在二十多年间大多数时间里都采取默许态度;一遇媒体报道,官方又表示这是非法收养。这与火灾发生之后当地民政部门的表态一脉相承。
  隔三岔五,袁厉害会去民政局找救助。主管救济的兰考县民政局原党组副书记李美姣出示的一份表格,统计了2004年到2006年9月底民政部门对袁厉害的救助情况:5900元、1200斤面粉、6床被子、8件衣服;其他项目里包括130件旧衣服和4件方便面。
  兰考县民政局原社救股股长多年和袁厉害打交道,他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虽然我们很肯定她收养孩子的行为,而且我们也不能强制要求她去提高条件什么的,她确实尽力了。&他说自己了解袁本来没有工作,条件有限,不能为孩子提供更好的环境。
  更为吊诡的是在2011年,袁厉害遭前来帮她照顾孩子的志愿者举报涉嫌&非法收养&,袁厉害的许多孩子都没有到民政部门登记,不符合收养法。遭举报后,袁厉害为20个孩子登记,并到公安机关注册了户口。凭着手续完善,兰考县民政局又给她的20个孩子上了低保。这样,她每个月能领到1740元。
  因为办理户口程序复杂,袁厉害的孩子们很多都很难说得清来由,她能迅速办成这些事儿,很难说清是她的个人行为。对此,兰考县副县长吴长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承认,这一过程确实有不符合有关规定的地方。
  而在私下,由于在街头同各色人群打交道多年,袁厉害在兰考县也有了自己的&特殊能力&。常年都有人请她帮进政府机构办事儿,使得她在各个机构都混熟了脸。她加入自己侄女开的中介公司,揽一些说情调解的活儿;县城里的地产开发商遇上了钉子户也会想到她,请她摆平,她收取一定的中介费用;甚至,她还带来了工程队把县城的三条大马路修了修。&别人开价5000,她能3000拿下&。之前,她还请了建筑队,建了个十户的自建房卖。
  袁厉害的经济状况改变了,她有了比较可观的收入,她自谦地说每年&也就弄几万块钱&。条件变好了,但孩子却保不住了,政府机关常来游说让她把孩子送到福利院。
  &我都养这么大了,有情感了舍不得。&袁厉害也有自己的想法,她想留下这些孩子。坊间关于她&送孩子要钱的说法&不胫而走,兰考县民政局社救股原股长冯杰也曾对媒体表示,他相信这其中有金钱利益。王丽兰说,有些领养人想要给几百块钱作为感谢是有的,她见过的最高是700块钱。也有袁厉害的家属在接受采访时说,她最高收过2000元的。
  袁厉害也想过把孩子送到福利院。早年她曾将孩子抱到开封市福利院,福利院一看孩子有残障就拒收。按照规定开封市福利院本来是不收兰考县弃婴的,媒体报道后,才勉强开始接受。
  2011年,袁厉害几次将几个白化病和脑瘫的弃婴送到开封福利院,但遭到了开封福利院的拒绝。袁厉害只好学那些家长,把孩子往福利院门口一放就跑。&我在前边跑,福利院的工作人员在后边追,边追边骂。&
外界对于袁厉害的质疑,过去27年间从未间断过,很多人怀疑她是将小孩作为牟利工具。&如果我这样做,你们可以枪毙我。&袁厉害说。图为火灾发生后,袁厉害在火灾现场向警方介绍情况。 (中新社图片)
&命若垃圾&
  &让孩子们有活命&是袁厉害一直以来的精神支柱。这一简单信念受到最直接的挑战,是她在2011年底前往东方卫视参加的一次节目录制。在节目录制的现场,其他嘉宾尖锐质疑了她的收养资格,觉得她不应该收养这些孩子。
  &这让我感到很伤心。&在录制现场袁厉害和孩子们哭作一团。
  进入大众视野之后,袁厉害开始感到别人嫌自己没有文化。做了二十多年好事,袁厉害对于自己的所作所为有些自负,但她也发现要说清&是个好人&很难。
  从2009年开始,摄影师卢广多次前往兰考跟拍袁厉害和她的孩子们。他拍下的照片令人无法直视:在一片天地里,一个老人拿着铁锹正在挖坑,而身边则是一具白花花的婴儿尸体。卢广后来回忆说:&拍这张照片时,我的整双手都在发抖。&
  有一次他去袁家探访,正好碰到一个老人往垃圾堆里扔东西。&仔细看了一下,竟然是个死婴。&老人是袁厉害以每月400元的工资雇来照顾弃婴的。
  一个生命就这样被处理掉,这方式让摄影师难以接受。之后,他将自己的摄影作品命名为:&命若垃圾&。
  在火灾之前,南方周末记者曾多次前往袁厉害收养弃婴点探访。袁厉害曾将不少孩子都安排在&花园&,&花园&只是县城的一群小别墅和县人民医院家属楼包围的一个三角地,因为它靠近一片花圃而得名。名字透着诗意,临时搭建的窝棚却相当粗陋,旁边还有散发臭气的垃圾堆。屋子里到处是脏衣服和垃圾,散发着令人作呕的臭气,许多流浪狗和流浪猫也经常在这里借宿。六十多岁的张喜梅在这里吃力地照顾着孩子们,孩子们&尿不湿已经完全湿透粘在小屁股上,除了咳嗽、眼部有病,还有拉稀的迹象&。
  在糟乱的&花园里&,半大孩子们连裤子都没穿地打作一团,有时还会冒出令人难堪的脏话,引得袁厉害大笑。南方周末记者多次在这里看到过袁申,他总是穿着一件灰色带有白色线条的短袖、黑色的裤子和脏兮兮的球鞋。
  &只有跟着妈妈,我们才能有饭吃了。&在那一次采访中,袁申表达吃力,但他努力表达着自己的想法。
  在&花园&的孩子,也是经过挑选剩下的,这些孩子们的残疾包括小儿麻痹、白化病以及智障或脑瘫,这三种病不像唇腭裂和心脏病可以由政府资助治愈。这些孩子没有人愿意收养,袁厉害也不喜欢他们。袁厉害喜欢健全长得好看的,比如双胞胎。而&花园&孩子多连名字都没有,他们被按照身体的缺陷命名:&豁妮&是一个兔唇女孩,&白头&是一个白化病男孩。
  2011年,一个在这里照顾小孩的河南大学生志愿者实在无法理解孩子们的生存状况,向当地民政部门举报袁厉害&非法收养&。一时间沸沸扬扬,袁厉害的捐款使用、领养收费均受到质疑。袁厉害也感到她面临的危险,随着她变得&宽裕了一些&,越来越多的人质疑她丧失了作为一个穷人慈善家的纯良,而是将小孩作为牟利工具。
  &如果我真是卖小孩,逮住了把我枪毙。&在此前的采访中,这个47岁的农妇赌咒发誓道。
  卢广和王丽兰都相信,袁厉害真心爱孩子,他们相信这个人。但就是她的支持者也不能否认,袁厉害在经济条件变好之后,并没有改善孩子们的境况。
  袁厉害自己也对南方周末记者承认,开始她照顾孩子很细心,后来多了就照顾不过来。那些&花园&里的孩子常常几个月见不到她。
  2013年1月4日,大火骤起,兰考县随即免去了民政局局长杨佩民,民政局党组副书记李美姣,民政局社救股股长冯俊杰,兰考县城关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金卫东等六人的职务。剩下的10个孩子一次性被开封市福利院接收,开封市福利院院长这一次显得颇有先见之明地表示:袁厉害的&弃婴王国&出事只是时间问题。
  在2011年9月媒体热议&弃婴王国&的事迹之后,袁厉害接受了一位广东老板资助的10万元钱,在四皓村转租了一块5亩地30年的承包权。她打算建一圈平房,将孩子安置过去。2012年12月,兰考县的申请也得到批准,上级财政拨付县民政局90万元,计划建设一个有200-300个床位的福利中心。
  民政部有关负责人9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兰考火灾事件暴露了孤儿救助体系存在漏洞。就民政部门而言,将从中吸取深刻教训,依法履行职责,主动做好对个人和民办机构收留孤儿的管理,全面提高孤儿收留养育能力。
  河南兰考县宣传部官员则对中新社记者做出如下表示:&7个孩子的生命,6名干部的担责,若能换来孤儿救助体系完善及社会进步,我感觉值了。&
  但这一切都不会再与袁厉害和她的孩子们有关了。
火灾之后,袁厉害心脏病发作,在病床上昏睡不醒 (封舟 图)
  袁厉害,正躺在兰考县人民医院的病床上,当地政府婉拒了南方周末记者对袁的采访要求。
  五孩:小儿麻痹、智障,约20岁;小雨:先天性心脏病,约5岁;扎根:兔唇,4岁;傻妮:脑瘫,3岁;小哑巴:聋哑,2岁;男婴:脑瘫,1岁;男婴:脑瘫,7个月。七个弃儿的幸与不幸,都已经结束了。
本周冰点主图:宪法·“宪在”
《 中国青年报 》( 日 & 09 版)
&&&&日前,石家庄市劳教所举办&劳教场所开放日&活动,一个劳教学员正在表演手语操&感恩的心&。1月7日,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明确提出今年将推进包括劳教制度改革在内的四项重点工作,全力建设&平安中国&、&法治中国&。&&&&
&&&&何友摄
《中国青年报》:与媒体良性互动应是执政共识
&包丽敏 《 中国青年报 》( 日 & 01 版)
&&&&当一起突发事件引致事态扩大、冲突加剧或者公众心头的疑虑堆积时,原本需要一场良性互动来化解矛盾,但一些部门似乎没能清楚地意识到互动的迫切性。
&&&&河南兰考私人弃婴收养所的一场大火,&烧&出了一系列问题,也引发了公众的强烈关注。但是火灾发生5天,作为最高主管部门的民政部迟迟没有回应舆论关切。针对此次事件,《人民日报》记者归纳了公众关注的相关热点问题,于1月8日致电民政部寻求回应,结果打了15通电话,在不同的司局处室被来回&踢皮球&之后,只得到一句&领导不在&。这一过程的披露,进一步引发了舆论的不满。
&&&&有关负责领导&这几天身体不适去了医院,手机也已关机&的说法,相信未必是推托之辞,但一个国家部委将自身应急能力系于一名工作人员的健康之上,从而在一起成为舆论焦点的事件上失语失声,失去及时回应、引导的能力,却是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的。并且,这种被&踢皮球&的遭遇也绝非个例,在不同新闻事件中,面对不同部门,不同媒体的记者多有类似经历。
&&&&在公众等待有关部门的权威说法之时,有关部门选择敷衍、推托、拖延或充耳不闻;在社会期待围绕焦点事件有一场良性互动之时,有关部门选择回避或置之不理,甚至以某些强硬的&堵&、&压&手段来应对,这样的事例近年来时有发生。深究这种应对失措、非良性互动的原因,既有能力不足的问题,也有态度和认识问题。
&&&&当下,媒介发展一日千里,如何认识媒体、对待媒体,已成为执政者执政素养不可或缺的部分。我们早已告别&一报两刊&时代,全国成千上万家报刊,不仅仅是量的增加,更有质的演进。尤其随着互联网的崛起,跨入社交媒体时代,网络的去中心化、去权威化和参与性、互动性的增强,极大地改变了媒体环境。怎样适应这样一个全新的媒体时代,理应成为必备的执政能力。如果在一个&人人都有喇叭&的时代,还以&大喇叭年代&的思维来应对的话,会使得摩擦增多、矛盾加剧。
&&&&新闻工作者不是麻烦制造者,而是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沟通者;新闻媒体也并非心怀恶意的捣乱者,而是执政者与公众交流、沟通、互动的有力平台。说到底,怎样对待媒体和媒体从业者,关系到怎样对待公众。善待媒体,是现代治理的应有之义,不仅关乎执政能力建设,更关乎执政伦理。
&&&&善待媒体,不是应付媒体,也不是利用各种纯熟的公关技巧来&忽悠&媒体,更不是对付和&摆平&媒体,而是懂得尊重媒体,尊重新闻规律和传播规律,充分利用好媒体这一平台,与公众和社会进行良性互动。
&&&&舆情并非&敌情&,民意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敷衍民意,漠视民意,是在矛盾出现时缺少良性互动和沟通机制。
&&&&只有沟通才能达成理解,只有对话才能增进善意,只有互动才能促进共识。良性互动是凝聚执政资源的必需,理应成为治国理政的共识。
&&&&好在,1月9日下午,民政部在官网上,以问答形式,由&有关负责人&公开回应了河南兰考火灾事件。虽然有些姗姗来迟,但毕竟是互动的开始。
博尔赫斯的文学创作与情感纠葛
林一安 《 中华读书报 》( 日 & 17 版)
博尔赫斯(中)和巴斯克斯(右一)在一起
乌尔里克&冯&屈尔曼
诺拉(拉手风琴者)与她的姐姐艾德&兰赫(左图)诺拉赠给博尔赫斯的签名照(右图)
&&&&拉丁美洲作家的文学创作,大都与作家本人的爱情纠缠交结,密不可分,而呈献在世人面前的,往往均为佳作和名篇。聂鲁达如此(著有诗集《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米斯特拉尔如此(著有《死的十四行诗》三首),巴尔加斯&略萨也复如此(著有长篇小说《胡莉娅姨妈与作家》),博尔赫斯更是如此。
&&&&博尔赫斯结识并与之有过一段恋情或过往甚密的女性,为数众多,但他的爱情大多以失败告终。然而必须一提的是,博尔赫斯为这些他曾经爱过或倾慕过的女性都曾献上自己的作品,其中,不少是作家极为重要甚至颇有代表意义的宝贵文献。人为爱情激动、冲动,为爱情忘形、忘情,为爱情迷惘、癫狂,但也为爱情献上伟大的文学作品,博尔赫斯也是性情中人,作品里处处闪烁着爱情甜蜜或苦涩的火花。
诺拉&兰赫:一位极端主义缪斯
&&&&1921年,博尔赫斯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不久,就与他的堂弟吉列尔莫&胡安&博尔赫斯以及诺拉&兰赫、爱德华多&冈萨雷斯&拉努萨等文学青年一起,组建了一个青年诗人小组,探讨文学,出版诗刊。比博尔赫斯年轻六岁的诺拉,跟他沾点亲,是吉列尔莫&胡安的姨表妹。他们于当年由吉列尔莫引荐相识。此时,她只有15岁,&&&一头秀发,光泽照人;身材高挑,步履轻盈,青春亮丽&&&博尔赫斯日后这样深情地回忆诺拉。她早熟的诗才早在亲友中负有盛名。文化修养极高的博尔赫斯的父亲曾当面考过这位小姑娘。一天,他要她即兴赋诗一首,而且必须以&a&n&no&es&la&hora&(可还不是时候)作为全诗的结尾。小姑娘眉毛一扬,略加思索,便从容应对了曾任律师兼心理学教授的这位姨夫的&诘难&。在座的亲友听到小姑娘以银铃般的嗓音吟道:
&&&&灯,攀爬上
&&&&天际的一条道路。
&&&&太阳在水塘里自投。
&&&&撕成碎片的黄昏
&&&&正乞讨星辰,
&&&&远方把太阳
&&&&迎抱进他燃烧着的臂弯。
&&&&面对一轮落日
&&&&夜晚画着祝福的十字。
&&&&一种忐忑不安的期盼快醒了,
&&&&可还不是时候。
&&&&对于诺拉的诗才,此时高举阿根廷极端主义诗歌创作大旗的博尔赫斯极为赏识。一开始,小姑娘只是暗暗地在自己的小本本上写诗,悄悄地躲在客厅后面,羞怯地听着她表兄和他的文友们谈诗论艺,自己却不敢进来。后来,她的诗越写越多,终于集腋成裘。
&&&&1925年,这位不到二十岁的少女的第一本诗集《街头黄昏》面世,博尔赫斯热情洋溢地为之作序,评价甚高。他说:
&&&&&&她激情满怀,就仿佛一面在空中猎猎飘扬的旗帜&&我们倾听着她令人激动、令人心潮起伏的诗篇;我们仿佛看到,她的嗓音就像一张总能射中猎物的硬弓,而这猎物总是一颗星星。一个15岁的小姑娘的诗篇竟这么明净!这么有效!
&&&&此时,博尔赫斯视诺拉为他文学上第一位红颜知己,而这位美丽恬静的小姑娘也十分崇拜这位将来享誉世界的大作家,曾亲赠博尔赫斯玉照一帧,题上娟秀亦颇含深情的一句话:&赠乔琪&为了永远的纪念&诺拉&兰赫&。然而,诺拉有一位姐姐与博尔赫斯年岁相当,他母亲认为可以与之有情感上的往来,胆小谨慎的博尔赫斯不敢表露自己真正的爱意,这段暗恋便夭折了。
&&&&兰赫一家来自挪威。诺拉的父亲是一名勘探测绘工程师,母亲的妹妹,也就是诺拉的姨妈,是博尔赫斯的伯母。
康塞普西翁&格雷罗:初恋情人
&&&&博尔赫斯是上世纪20年代初在诺拉&兰赫的家里与格雷罗一见钟情的。在诺拉位于离布宜诺斯艾利斯市巴勒莫区不远的特罗纳多尔大街1746号的家,这位极端主义缪斯把一位端庄美丽、留着两条黑亮大辫子的姑娘介绍给博尔赫斯。姑娘原籍西班牙安达卢西亚,家境贫寒;那时候,芳龄二八。她就是康塞普西翁&格雷罗,与诺拉难分伯仲。二十刚出头的博尔赫斯十分喜欢这位姑娘,他们常常在诺拉家的庭院里,大厅内,或者街头林下,倾诉衷肠。关于这段恋情,博尔赫斯还于1922年4月写信告诉了他远在西班牙的好友苏雷达:
&&&&&&总而言之,想要以幸福的心情用上帝创造的词汇来清楚表述这位名叫康塞普西翁&格雷罗的姑娘的奇迹(美貌、端庄、俏丽),实在太遗憾了&&我们话说得很少,很紧张,又很心不在焉,嗓子眼里还有一种幸福的惶恐&&我拥抱她的时候,她竟全身颤动不已&&
&&&&后来,博氏以极端主义手法,赋诗一首,题《星期六》,诗首的题词为&A&C.&G.&,&C.G.是&他的女神&西班牙文名姓的第一个字母,题词意即&献给康(塞普西翁)&格(雷罗)&,当然,也是为了纪念他们这些青年诗人星期六的聚会,最后几句凝结着作家的真情:
&&&&昨日还只是全部的俏丽,
&&&&如今却就是全部的爱情。
&&&&博尔赫斯的一部名为《我希望的尺度》的散文集也是献给格雷罗的,他的题词为:&尊崇地献给康塞普西翁&格雷罗小姐,乔琪。&这时候,博尔赫斯主张发掘阿根廷传统中依然保有活力的东西,反对刻意追求时新。也许,作家认为,他这本散文集献给俏丽大方而又本真淳朴的格雷罗是他的最佳选择。
&&&&然而,博尔赫斯的家人,特别是他的母亲,并不喜欢这位出身卑微但美丽端庄、聪明伶俐的姑娘。1923年7月,博尔赫斯一家又远赴欧洲,遗憾地留下了这段恋情;不久,格雷罗剪去了她那两条又黑又亮的大辫子,以示断情。
艾德&兰赫:爱屋及乌的替身
&&&&艾德身材高挑,皮肤白皙,举止优雅;是乘坐仿佛蓝色的利剑一般驶离挪威的大船来到阿根廷的(见博尔赫斯专为她写的诗篇《艾德&兰赫》),说着有英国口音的西班牙语。她与博尔赫斯年纪相近,是诺拉&兰赫的亲姐姐。博尔赫斯其实暗恋着妹妹,但他的母亲却觉得艾德更为相配,从不违背母命的博尔赫斯只得爱屋及乌,勉强与之交往了。
&&&&艾德在一家银行供职,是一名水准很高的翻译。两人相识后,博尔赫斯几乎每天在她办公室门口等候,然后一起在市中心一家餐馆共进晚餐;周末,则去看看时新的电影。看样子,他们谈婚论嫁是不成问题的了。不料,当博尔赫斯鼓起勇气向她求婚时,艾德竟婉拒了。难道聪明的她看透了博尔赫斯,发现他的心上人并不真正是自己?
&&&&艾德很漂亮,追求者趋之若鹜。除了博尔赫斯,还有画家舒尔&索拉尔、诗人爱德华多&豪尔赫&博斯科,后者竟为此殉情。
&&&&不过,博尔赫斯倒颇大度,不能喜结连理,但两人仍继续往来。艾德后来失意酗酒,终生未嫁,不久去世。博尔赫斯的一篇题为《代表大会》的短篇小说里,有一位名叫诺拉&厄夫约德的挪威妇女,而厄夫约德正是艾德的母姓,毋庸置疑,影射的就是艾德。
&&&&博尔赫斯是个有情意的人,在他的诗歌散文集《图片册》中一篇题为《1983》的短文里仍满怀深情地回忆艾德。他写道:
&&&&艾德&兰赫和我在市中心一家餐馆里谈话。桌上摆放着餐具,剩下一些面包,或许还有两个酒杯;完全有理由推测我们一起用过餐。我们好像在讨论金&维多导演的电影。酒杯里剩一点酒。我开始厌倦,觉得自己在重复已经说过的话,她却没有发现,仍在机械地回答我。我突然想起艾德&兰赫早已去世。她是个幽灵而不自知。我没有害怕的感觉;只认为向她挑明说她是个幽灵,一个美丽的幽灵,是不可能、或许不礼貌的。
&&&&梦境演化成另一个梦,于是我醒了。
塞西莉娅&因赫涅罗斯:文学灵感的启发者
&&&&博尔赫斯是在他的好朋友、阿根廷女作家玛丽亚&罗莎&奥利弗家里认识塞西莉娅的。她是一名舞蹈家,是著名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何塞&因赫涅罗斯的女儿。那天晚上,他们俩凑巧同时向主人告辞,因为彼此住得近,正好同路;于是,便产生了历时两年多的情谊。博尔赫斯的一篇著名的短篇小说《埃玛&宗兹》的题材就是塞西莉娅提供给博尔赫斯的:一名文弱娴静的女工,为父报仇,开枪杀死了仇人。此篇小说博尔赫斯成稿于1948年,同年9月,发表于《南方》杂志第167期。就这么一个简单的情节,被博尔赫斯巧妙地构筑成一个精致的故事:
&&&&埃玛&宗兹收到一封用陌生的字体书写的信件,她立刻便知道父亲已经不在人间。她心里当然明白,父亲是在蒙受了&盗用公款&这一不白之冤之后被老板逼得走投无路才自尽的。她在悲愤之余,便拿定主意决计报复;但她是一个弱女子,手无寸铁,怎么报复?况且,一个女工要见老板,又谈何容易!她了解到,老板办公室书桌的抽屉里经常放着一支手枪,只要自己进入他的办公室,就能&&。于是,她摸准老板急于掌握工厂里工人罢工的情况这一心态,打电话给他,跟他约定会面时间,以便告密。但如果得手,把老板送上西天,又如何为自己开脱?埃玛&宗兹也想好了:向警方揭露老板强奸自己的罪行。警方如要检查是否属实,那也无妨,因为自己早在来老板办公室之前,就违心地让一名船员糟蹋了&&
&&&&阅读至此,我们真的感受到博尔赫斯落笔冷峻、澄澈,不露作者半点喜怒哀乐,的确不同凡响。
&&&&而此前刊登于《布宜诺斯艾利斯年鉴》1947年2月号上的另一篇小说《永生》,也是献给塞西莉娅的。
&&&&然而,这段因缘也以失败告终。博尔赫斯后来回忆道:
&&&&&&我狂热地爱上了她,事情进行得相当顺利。我们打算到欧洲去。我想,我们会在那儿结婚。然而,一天,我们在市中心一家餐厅相聚,塞西莉娅对我说:&两个礼拜内,我要到欧洲去了。&&你是说,我们要到欧洲去了。&我纠正她。&不,我一个人去,&她回答道,&我决定不跟你结婚了。&这样,我们的爱情就吹了。
埃尔维拉&德&阿尔维亚尔:才华横溢却壮志未酬的女诗人
&&&&埃尔维拉出身一个富有家庭,曾长期旅居巴黎。也许是受到维多利亚&奥坎波主编的《南方》杂志的启发,她也办了一份刊物,叫做《磁石》,由古巴著名作家、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大师、1977年塞万提斯文学奖得主阿莱霍&卡彭铁尔()任编辑部主任,意欲与《南方》分庭抗礼,气魄不小。虽然此刊于日出版,精美华丽,还有博尔赫斯、196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米格尔&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赫拉尔多&迭戈、维森特&维多夫罗等诸多西班牙语文学界名家撰稿,惜仅出刊一期。
&&&&埃尔维拉于上世纪30年代末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由她的好友、博尔赫斯的妹妹诺拉介绍与博尔赫斯相识。她本人也极赋诗才,出过一本题为《休憩》的诗集,博尔赫斯颇为赏识,亲自为之作序。埃尔维拉雍容华贵,举止高雅,一颦一笑,妩媚迷人,深得博尔赫斯欢心。这一形象使博尔赫斯频发灵感,后来终于被写进他的短篇小说《阿莱夫》里,其中贝雅特丽齐&维特波的原型恐怕就是埃尔维拉。她对博尔赫斯也很有好感,常常去米格尔&卡内图书馆看望他。
&&&&后来,埃尔维拉精神错乱,蛰居布宜诺斯艾利斯圣特尔莫区一个黑暗、窄小的套间里。每年12月31日,博尔赫斯必去看她,而这位美丽不再的女士让博尔赫斯坐在小餐厅里,自己拿起放在桌子上的银铃,一遍又一遍地摇晃着&&
&&&&1959年,埃尔维拉因疯病,一缕香魂恨归西天。博尔赫斯痛丧女友,赋悼诗一首,追忆昔日的情缘:
&&&&我们曾经见过她娇艳俏丽,
&&&&清晨和正午曾经居高临下
&&&&把人间的所有美景向她展现,
&&&&而黄昏却又悄然地将之尽数收去&&
&&&&很多很多年以前,
&&&&我在埃尔维拉身上最先见到的是微笑,
&&&&那笑容直到最后仍然是那么甜蜜&&
埃斯特拉&坎托:死搅蛮缠的俗女
&&&&埃斯特拉是博尔赫斯的文学挚友比奥伊和西尔维娜&奥坎波的朋友,她哥哥帕特里西奥&坎托是一位与《南方》杂志关系密切的作家。她皮肤黝黑,身材修长,闪烁着一双棕色的大眼睛,妩媚动人;但博尔赫斯的母亲却死活瞧不上眼,说她&放肆,俗气&。她也写小说,在《南方》杂志和《民族报》发表过此类作品。她在埃梅塞出版社做翻译工作,还懂得一些电影和广播方面的知识。
&&&&比奥伊家常有文学聚会,作家们谈天说地,博尔赫斯更是座上常客。1944年的年末,也就是阿根廷的一个夏天,博尔赫斯与埃斯特拉一起退出聚会,徒步朝南向她的居所走去。一路上,他们又是西班牙语又是英语,兴高采烈地交谈不休。他们面对着在巴西大街上的莱萨马公园,坐在台阶上继续促膝谈心,已经走了六公里多的路,而且,已是凌晨三点钟了,似乎两人很是投缘了。第二天,博尔赫斯亲自送来康拉德的一本书。从此,赠书便成了他们之间的一种惯例。埃斯特拉的英文程度颇高,读过不少英语作家的书,其中居然包括萧伯纳。
&&&&博尔赫斯爱上了她,给她写了许多信。埃斯特拉在博尔赫斯身后出版的自传作品《逆光下的博尔赫斯》中提到的就有14封之多。而且,博尔赫斯著名的短篇小说《阿莱夫》就是献给她的。1944年左右,创作这篇小说的灵感、激情、构思以及结构,博尔赫斯简直都是与埃斯特拉共享的,再说,小说还是在坎托他们家完稿的。像往常一样,博尔赫斯在笔记本上写下初稿,由埃斯特拉用打字机打出清样,博尔赫斯进行修改;然后,再打出一份。这样,博尔赫斯的手稿以及那份经过亲笔修订的打字稿就留在他们家,由埃斯特拉保管了。
&&&&1985年,埃斯特拉经济境况窘迫,竟将这两份稿件出卖,得款27760美元。
&&&&然而当年,博尔赫斯境遇狼狈时,埃斯特拉拒绝了他真挚的爱情;而当博尔赫斯声名鹊起、地位甚隆的时候,她却常常等在国立图书馆的门口,大声嚷嚷着要博尔赫斯兑现跟她结婚的诺言,或者在墨西哥大街与玻利瓦尔大街拐角处的一家酒吧里候着博尔赫斯(作家当时工作的阿根廷国立图书馆就在墨西哥大街),要不就在附近地铁的月台上追逐博尔赫斯,破口大骂。百般无奈,博尔赫斯出入只得靠朋友帮忙了。博尔赫斯承认,他们这段情缘&十分痛苦,糟糕透顶&。
&&&&此女后来另嫁他人,谢天谢地,幸好没有再多来骚扰博尔赫斯。
乌尔里克&冯&屈尔曼:博尔赫斯的铁杆粉丝
&&&&乌尔里克出生在德国巴伐利亚一个外交官家庭,后定居巴塞罗那;青年守寡后,遍游世界各地,无所定处;上世纪40年代末,踏足布宜诺斯艾利斯。
&&&&这又是一个身材窈窕的金发女郎。她文化程度很高,嗜书如命,不久就成了博尔赫斯的铁杆粉丝。似乎是阿根廷著名作家、1985年塞万提斯文学奖得主埃内斯托&萨瓦托()把她介绍给博尔赫斯的。他们很快就亲近起来,很自然,博尔赫斯爱上了她。据说,乌尔里克对埃梅塞出版社施加了什么影响,促成了博尔赫斯的短篇小说集《死亡与罗盘》于1951年顺利出版。1955年,她把博尔赫斯的小说《另一次死亡》译成德文,在德国《每日镜报》发表。而博尔赫斯的短篇小说《武士和女俘的故事》就是献给这位女士的。
&&&&11年之后,乌尔里克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请博尔赫斯共进午餐,席间,她得知她所崇拜的偶像已经结婚,她来晚了,唏嘘不已。但是,他们之间的情谊是愉快的、融洽的,当然,也是不无遗憾的。
&&&&有人在博尔赫斯去世两三年之后说道:&博尔赫斯是生活在文学状态中的。&
玛丽娅&埃斯特尔&巴斯克斯:一位让博尔赫斯由爱至恨的女性
&&&&玛丽娅&埃斯特尔&巴斯克斯原籍西班牙加利西亚,幼年失怙,后随母移民阿根廷。
&&&&巴斯克斯是在她十六七岁的时候认识博尔赫斯的。当时,她正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哲学文学系苦攻拉丁文与希腊文,但她真正的兴趣是文学,已经读过一些当代阿根廷作家如博尔赫斯和马列亚的作品,当然,她钻研主攻的对象是博尔赫斯。
&&&&有天,她同班的同学要去拜访博尔赫斯,巴斯克斯决定也去。她记下了作家住处的地址和拜见的时间。当天,她提前一刻钟到了,第一次按响了马伊普大街994号七层B座博尔赫斯家的电铃。见到心仪已久的文学大师,巴斯克斯太紧张了,坐在起居间里忐忑不安,连博尔赫斯母亲亲自端上来的茶也不敢喝了。
&&&&此后,她没有再见到博尔赫斯。1957年或1958年,她在国立图书馆找到了她的第一份差使:协助副馆长克莱门特工作。自然,她又见到了时任馆长的博尔赫斯。
&&&&不久,巴斯克斯结识了一个名叫里奥斯&帕特隆的青年作家,此人疯狂地追求她,可她不愿意。孰料他性格刚烈,因失恋而当着他心中的情人的面,举枪自戕。巴斯克斯精神受到刺激,远赴欧洲。
&&&&回到阿根廷之后,巴斯克斯不想再去国立图书馆工作了,博尔赫斯请她担任自己的秘书,以便替代年迈的母亲的差使,盛情难却,巴斯克斯慨然允诺。从此,他们两人就常常一起散步、吃饭、看电影、读书、编书、准备博尔赫斯的讲稿&&,巴斯克斯甚至还多次陪同大师出国访问。这一时期,博尔赫斯与巴斯克斯合作编写的书籍即有《英国文学入门》、《中世纪日耳曼文学》等数部。
&&&&博尔赫斯喜欢的女孩子,要聪明伶俐、温文尔雅、美丽大方、通晓外语、喜爱文学、见解独特,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巴斯克斯就属于这一类女孩子的典型,博尔赫斯自然非常喜欢,自然也就爱上了她。不过,巴斯克斯对这位长者怀有的感情只是崇敬、仰慕,再说,彼此的年龄差距也实在太大(相差42岁),尽管博尔赫斯身体强健,还想要一个甚至几个自己的孩子。
&&&&1965年11月,巴斯克斯应邀赴阿根廷门多萨市参加书籍节,在回布宜诺斯艾利斯的飞机上,与早已相识的青年诗人奥拉西奥&阿尔马尼不期而遇,巴斯克斯立刻领悟到了自己的归属。是年12月14日,两人共结秦晋。消息传来,博尔赫斯极为伤心失望,一度失控,但也仅仅在他的诗歌和小说里寄托自己愤懑的情思。如博尔赫斯在一首题为《1964年》的短诗里,读者可以轻而易举地发现这样的诗句:
&&&&永别了,相互爱慕的手
&&&&和耳鬓厮磨,今天你的所有
&&&&只是忠实的回忆和孤寂的日子。
&&&&你给了我又夺去的幸福
&&&&必须一笔抹煞;
&&&&一切的一切必须化为乌有。
&&&&我只剩下悲哀的乐趣。
&&&&那个虚幻的习惯使我向往
&&&&南方,某扇房门,某个街角&&
&&&&再如,在博尔赫斯自认为写得最好的短篇小说《第三者》里,他也宣泄了自己的报复心理:老大克里斯蒂安和老二爱德华多是兄弟俩,没有什么正经的职业,都是干杂活的粗汉。一天,老大带回一个名叫胡利安娜、有点姿色的女人,从此两人共享,但哥儿俩也因此产生龃龉。为了避免兄弟不和,他们把胡利安娜卖到了妓院,后来干脆杀死了她。
&&&&令人震惊的是,这一暴行被描绘得既疯狂又理性!再一次显示了博尔赫斯小说创作冷峻奇崛的特色,而他希图宣泄的,恰巧正是摆脱孤独、摆脱痛苦而又无奈的困境:玛丽娅&埃斯特尔,永别了!
奥尔罕·帕慕克:父亲的书箱——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上的演讲
父亲在去世的两年前交给我一个小书箱,里面装满了手稿和本子。他和平时一样一副大大咧咧的样子,告诉我在他过去以后,也就是去世以后,我可以看一看里面的东西。
&&&& &&回头翻翻,看看有没有什么有用的。&我的书房,书丛中间,父亲话中带着几分腼腆,&我过去以后呢,你挑一挑,兴许有的能出版。&父亲仿佛是要摆脱一种特殊的、让他感到痛苦的拖累,在我的书房东找西找,不知哪里合适,最后轻轻地把书箱放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这是一个让父子都感到尴尬的时刻,这是一个令我永生难忘的时刻。之后,我们都长舒了一口气,又回到往日的角色,恢复了轻松、风趣的本性。和平常一样,我们开始谈天说地、家长里短,说到土耳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政治问题,说到父亲那些往往虎头蛇尾的工作,语气温和、轻松。
&&&&& 记得父亲走后,我有好几天在箱子周围转来转去,却连一个指头也没有碰它。那是个黑色的小皮箱,一把小锁,柔滑的棱角,这些都是我儿时就已经非常熟悉的。父亲短期外出或是需要从家里往公司带东西时都会用到它。我记得,父亲外出回来,我会打开这个小箱子,翻弄他的东西,而且非常喜欢里面古龙香水和国外那种特有的气味。对我来说,这个箱子是那么熟悉,充满诱惑,它承载着太多的历史和我童年的记忆。可是,我甚至不敢碰它一碰,为什么?当然是因为藏在箱子里面的东西有着一份神秘的重量。
&&& 这份重量代表什么?这份重量代表的,是一个人闭门伏案,远离尘世,以纸笔进行的倾诉&&它代表的是文学。
&&&&& 我不敢碰父亲的书箱,更没有勇气打开它,但里面有些本子我是知道的。我看到过父亲在那本子里写写画画。书箱里的东西在我并非新闻。父亲有一个很大的书房,四十年代末,这个伊斯坦布尔的年轻人曾经做过诗人梦,曾经把瓦雷里的诗歌译成土耳其文,可惜读者寥寥。一个贫穷的国家,写诗作文是难以谋生的。他放弃了。父亲的父亲&&我的祖父&&是个富商,父亲的童年和少年皆衣食无忧,他不能忍受文学写作之苦。他热爱生活,生活真是美好。我能理解。
&&&& &对父亲的书箱敬而远之,首要原因当然还是担心,担心我可能不欣赏他的作品。父亲心有玄机,未雨绸缪,故意摆出一副轻描淡写的架势。这样的态度,让有着二十五年写作经历的我觉得心里不是滋味。但我并不因为父亲对文学的轻描淡写而心生丝毫不满。我真正害怕的,我不想知道、更不想发现的是,我的父亲也许是一名出色的作家。这是我真正的担心,这种恐惧让我没有勇气打开父亲的书箱。还有一个原因连我自己也说不清楚。如果父亲的书箱里面竟有真正的、伟大的文学作品,那我就得承认,父亲的精神世界里还有一个完全不同的人。这是很可怕的。虽然人到中年,我还是希望父亲就是父亲,不要是什么作家。
&&&&& 我认为,一个作家,他的内心世界还隐藏着另外一个&我&,他的工作就是经年累月、充满耐心地去慢慢发现那片塑造了另外一个&我&的天地。说到写作,我首先想到的不是小说、诗歌、文学传统,而是伏案书斋,回归自我,独自一人用文字去创造一片新的天地。一个作家,他也许惯于打字,也许熟悉电脑,也许像我这样三十年如一日地喜欢纸笔手书;一边写作,一边品一杯咖啡或红茶,或是抽一支香烟。有时他会离开书桌凭窗而望,看到街上玩耍的孩子,幸运的话看到的是几棵大树或是一片风景,或者只能看到一堵幽黑的墙壁。他可能写诗歌,写剧本,或者像我一样写小说。但首先是作家的本务,是他伏于案头,耐心地走进内心世界,其次才是这种种差别。写作,就是把内省外化为文字,就是以耐心、执著和快乐的心情用自己的思想去探寻一片全新的天地。伏于案头,一页白纸,慢慢地加上新的文字,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我感觉到,我为自己营造了一个新的世界,同时也在塑造内心世界的另外一个&我&,如同一块石头一块石头地建起一座大桥、一方穹顶。文字就是作家用的石头,握在手里把玩,感觉它的形状、尺寸、重量,有时远远地打量,有时用手指或刀锋将文字设置摆放,以长年的执著和耐心满怀憧憬地构建一个全新的世界。
&&&&& 对我来说,写作的秘诀不是虚无缥缈、来去无踪的灵感,而是执著和耐心。土耳其有个成语,叫做&以针掘井&,拿它形容作家的创作活动实在恰如其分。古代故事里有一个叫费尔哈特的人,为了爱情开山引水。我赞赏这种精神,理解这种精神。《我的名字叫红》里,那个波斯细密画家用饱满的激情年复一年地绘制一模一样的骏马,以至了然于胸,闭上眼仍可画得活灵活现。我知道,写细密画家就是在写创作,就是在写自己的生活。我认为,作家能够把自己的生活如同别人的故事娓娓道来,能够感受语言的力量,必须做到长年伏案,献身艺术,乐此不疲。灵感天使对有的人也许从不眷顾,对有的人可能时时垂青,但她欣赏作家的这种信心和乐观;在作家最感孤独,对自己的努力、构思以及作品的价值最感怀疑的时候,也就是在作家觉得只能孤芳自赏而知音难觅的时候,灵感天使就会为他指点迷津,给他带来故事、图画和构思,使他能够把自己的世界与自己构建的世界结为一体。在我为之付出全部生命的写作生涯中,最令我感到震撼的是,一些极为得意的句子、构思、篇章似乎不是出自我的笔下,而是另外一种力量的发现和慷慨赐予。
&&&&& 我不敢打开父亲的书箱翻看里面的笔记,因为我知道,他永远不会陷入我的困惑;因为我知道,他不是一个热爱孤独的人,他喜欢交友,喜欢热闹,喜欢聚会,喜欢玩笑,喜欢和人打成一片。只是后来我又产生了另外一种猜测:我的想法、我的苦闷、我的隐忍,也许只是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写作体验中得出的一种偏见而已。也有不少杰出作家,他们并没有离群索居、抛家别子,并没有放弃市井喧嚣和红尘之乐。况且我的父亲在我们小的时候也曾一度厌恶过家庭生活的平庸离我们而去,远赴巴黎,和很多作家一样关在酒店房间,写满一本又一本。我知道,那书箱里面就有一些本子是那个时候留下来的,因为父亲把书箱交给我之前的几年就已经不再避讳那段经历。我们小的时候他也曾说起过这段经历,只是那时对自己愤世嫉俗的性格、写诗作文的理想以及在酒店房间时的心态茫然只字不提。他常对我讲,在巴黎的人行道上经常可以遇到萨特;有时又像发布重大新闻一样兴致勃勃、非常认真地跟我谈起他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我当然永远不会忘记,我成为作家,并非得益于高官圣贤,而是因为有这样一位喜欢和我谈论世界文豪的父亲。也许,怀着这样的想法,加上父亲那些让我受益匪浅的大量藏书,我是应该看看他的笔记的。父亲在世时,也曾和我一样,愿意一个人呆在房间,任思绪自由驰骋。也许这是我应该更加注意的,不论他的作品文学品位如何。
&&&&& 然而,当我忐忑不安地打量父亲留下的书箱时,我意识到,这正是我难以做到的。父亲有时会躺在书房的长椅上,放下手里的书或杂志,久久地思考。家居生活中那种插科打诨、磕磕碰碰时的样子不见了,脸上是一种截然不同的表情,眼里是一种深沉内心的神色。儿时每看到这副情景,我就明白父亲心情烦躁,所以很是担心。多年以后的今天,我才真正明白,这种烦躁正是作家与普通人的区别。身为作家,除了苦闷和耐心,首先要有远离市井喧嚣、远离红尘琐事、远离凡人生活、乐于闭门独处的冲动。我们要用文字为自己创造一个大有深意的世界,我们需要耐心,我们需要憧憬。但是,躲进小楼,与书为伴还只是第一步。醉心于阅读,倾听自己的心灵之声,与他人的思想辩论,与书交谈,形成自己的思想,构建自己的世界,如此自由而独立的作家,当首推蒙田。父亲不仅一遍遍地阅读蒙田的作品,而且极力向我推荐。不论东方西方,无论哪个国家,远离市井,与书斋为伴是作家的传统,我愿意把自己视为这种传统的一部分。我认为,只有乐于独处书斋的人,才可能创作出真正的文学作品。
&&&&& 独处书斋其实并非如外人想象的那样寂寞。首先有别人的话语、别人的故事、别人的作品,也就是所谓的传统与我们相伴。我认为,文学是人类自我认识过程中创造积累的最可宝贵的经验。人类社群、部落、民族只有重视自己的文学,倾听自己的作家才会睿智,才会丰富,才会高尚。众所周知,一个民族,只有在它最黑暗、最愚昧的时代才会发生焚烧书籍、蔑视作家的事情。当然,文学从来不仅仅是一个民族的问题。独处一室、与书为伴、踏上心灵之旅的作家,他会发现多年形成的一条文学的不二法门:讲述自己的故事如同别人的故事,讲述别人的故事如同自己的故事。文学创作就是这样一种能力。磨炼这种能力,必须从别人的故事、别人的作品开始。
&&&&& 父亲的藏书多达一千五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做到安全文明出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