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好的孩子就能成大器晚成第一季吗

为什么爱运动,体育好的孩子更能成大器?
为什么爱运动,体育好的孩子更能成大器?
世上只有两种孩子:一种喜欢运动,一种还不知道自己喜欢运动。苏女士的奶奶是日本遗孤,因此她全家1999年就搬到了日本东京。刚到日本的时候,她和弟弟要报读学校。校长问:你们是不是中国来的?
苏女士很惊讶。我们还没提交材料呢,校长怎么知道是中国来的?
后来校长告诉她,他是从他们胳膊的粗细看出来的。
因为她和弟弟的胳膊细白嫩幼,像豆芽一样,一看就知道很少体育锻炼,而日本的学生,由于锻炼很多,胳膊都结实有力。
这些话让苏女士恍然一惊。
后来她在日本坐地铁时留心观察了一下日本的孩子,无论高矮肥瘦,看上去都很壮实。
这让苏女士很惭愧,但惭愧的是:十几年来,中国孩子的体质没有变得更好,反而更差了。
近年来,中国学生军训可以猝死、长跑可以猝死、体测可以猝死、打篮球也可以猝死,不是过重就是过瘦,近视率接近90%,2016年,仅有17%的小学生经常运动。
梁启超说:"少年强则中国强",强首先表现在身体素质。中国在奥运会上拿的金牌一届比一届多,但在中国孩子弱不禁风的身体之前,我们赢尽奥运金牌也枉然!
最近清华大学一条规定,在朋友圈炸了:从2017年本科新生开始,游泳将与毕业绑定。
也就是说,如果到毕业学生都还学不会游泳,学校将不给他毕业证!
清华这么做,是因为游泳是必要的求生手段,但其实同时也是极好的运动。
08年,清华就开始恢复长跑作为学生必修课程,达不到要求一样不准毕业。
不知道是可笑还是可悲,和当年长跑规定一样,很多网友觉得这项新规"不可理喻",甚至对之大加嘲讽,高中学霸界更是哀鸿遍野。
他们给出了"合情合理"的理由:
游泳这东西,男生或者家在海边的学生有优势,女生从小到大没游过,恐怕很吃力;清华又是长跑又是游泳,"体育特困生"要是上了这学校得吃不少苦头;
要是从小到大都没游过泳,那就去学好了;要是觉得上了大学就是享福,那就别上大学好了。
赵本山曾经说过一句"名言":
只有一个方法能使中国足球10年之内赶上世界一流:高考加一门足球。
运动真的被当做一门要考试、直接跟毕业挂钩的学科的话,我们没有理由相信中国学生会不爱运动。
哪怕最终没让孩子们爱上运动,至少可以为他们锻造一副稍显健康的躯体,而不只是干瘪乏味的灵魂。
有人整理过中国小孩和美国小孩的成长差异:
1-4岁:基本相同;
5-8岁:美国父亲会带着孩子去打棒球,中国孩子开始沉溺于各种培训班。
9-12岁:美国的孩子早已把运动当做日常,打球、跑步甚至健身都是最爱的放学活动;而中国孩子很多已经戴上了眼镜,过重的学业负担压榨他们的课余时间,对于成绩的狂热使他们不思运动;
13-18岁:美国孩子的肌肉开始成型,体魄明显强于中国的同龄人。中国孩子此时在为中考、高考努力,运动甚至在初三、高三全面"撤退",为备考让路。
19-23岁:美国孩子一部分进入大学,一部分在社会工作,但都有更多的空余时间健身锻炼,开始享受人生最美好的年华;而中国孩子终于摆脱了长年的考试压力,宅在宿舍、家里,放浪形骸,"自由自在"。
对于体育课,很多人的童年回忆就是:
上课之前,数学老师进来说一句话:"体育老师有事,这节课改上数学。"
世上有两种孩子:一种喜欢运动,一种还不知道自己喜欢运动。
但在孩子没来得及发展处自己喜欢玩的运动之前,学校、家庭教育已经扼杀了孩子的这种潜能。
我们的教育,是不是该反思哪里出了问题?
不管是学校,还是家长,还是孩子自己,脑海中都有个根深蒂固的"信念":
运动与学习冲突。
要学习,以第一为目的;要运动,可以,但同样以金牌为目的。
如此一来,运动就不再是运动,它成了另一种形式的考试。我们的思想,从来都是非此即彼,绝不调和,而不是兼容并济,和谐发展。
因此,我们要不就是培养考试机器,要不就是培养比赛机器:
许多运动员即使拿了金牌银牌,退役之后由于没有适应社会的技能,一样生活得悲催。
在雅典奥运会后,有人总结了一份国外金牌选手的简历:
赛艇女子单人双桨冠军,是一名时装设计师,毕业于德国时装学校;
射击女子飞碟多向冠军,职业是"农业保护官",大学学的是农业科学;
柔道女子冠军,大学学的是法国文学,职业是警察;场地自行车冠军,职业是法律书记员,23岁才开始训练;
实在令我们汗颜。真正的体育精神,是通过运动,加深对生活的理解和热爱。
因此国外运动员很多都是业余选手,而中国的运动员很多都拼尽全力,甚至赖以为生,既禁锢了精神,也伤害了身体。
运动既不应该是生活的负累,更加不应该成为唯一的生活;相反,运动是我们感受生活的其中一种方式,虽然有可能是最重要的一种。
我们以为督促孩子认真学习,孩子就能拥有完美的人生。
虽然身材不太好看,但最起码脑袋富有,自律自信,事实是这样的吗?
只知道做题,会变得头脑僵硬,不知变通;只认得分数,会变成嫉妒成性;只知道五年高考三年模拟,会变得精神空虚。
我们不缺有知识的学者,教授,我们缺的是人格健全,灵魂丰满的人,他们即使处在人生谷底,依然不改其乐,甚至能自娱自乐。
有句话说你的脸是你灵魂的模样,其实也可以说:你的身体就是你灵魂的模样,身体和灵魂,是生命的两面,尊重自己的身体,就是尊重自己的灵魂。
一个连自己身体都管不好,甚至还要糟蹋的人,怎么可以相信他的灵魂之美?蔡元培说完美人格首在体育,运动不是别的,只是灵魂的操练。
柏拉图说:神给人进化的两种管道--教育和运动,教育,是人走出愚昧无知的管道,而运动,是人走向平庸走向强大、突破自我的管道。
《奇葩大会》曾经来过一位老师,讲有位学生觉得自己活不下去,他就带学生去喝酒,喝完酒就去工体看球。他对学生说:"跟着骂。"
学生诉苦:"我不行。"
" 有什么不行的,老师给你起个头。"
结果他们就骂了一个整场,出来后,学生对他说:"我从来没有感觉到自己这么痛快过。"
后来这个学生办了一张北京国安的联赛季票,逐渐摆脱了生活的不快。
这位老师总结:"体育场是治抑郁的。"
当你觉得生活欺骗了你,运动就是生活对你最大的补偿。
无论你亲身沉浸在运动中,还是仅仅作为旁观者,在身体碰撞、忘情吼叫时,大脑产生多巴胺、血清素、正肾上腺素,这些神经递质的作用就是让人心情愉快、精神亢奋。
经过运动洗礼的人,才更能重拾对生活的信念,更有可能三观正当、心理健全。
阿甘智力不如常人,但他有种特殊的运动天赋--跑步。
他为了躲避别人的追赶,跑进了大学校园,误闯橄榄球比赛,教练见他跑起来无人能及,正好把他收编进队里。
结果-,阿甘因此进了大学,成了学校里的橄榄球巨星。
不是说单凭运动才能就能进大学,但美国大学确实经常优待体育特长生,不论你的出身、收入、甚至智力状况如何,运动杰出的人更容易在校园里成为闪闪发光的明星。
热爱运动者之所以与众不同,首先在于勇往直前的意志,像阿甘一样,只要一听到"跑",即使前面是刀山火海、豺狼猛虎,能避开就避,不能避就闯过去!
其次是遵守规则的意识,每种比赛都有规则,每种规则都是镣铐,比赛就是带着镣铐跳舞,谁越能适应镣铐,他越能舞出精彩。
最后,运动能够帮助人深入灵魂,发现自己,你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潜力在哪里,那就让身体告诉你。
运动的时候,聆听来自身体的声音,确定自己应该走向何方,释放更多潜力。
当你感到人生迷茫、生活无措的时候,如果还没得病,就去田径场跑两圈吧--没有什么事情,是跑两圈不能解决的。
如果有,那就再跑两圈。为何热爱体育的孩子大多学习成绩不好?
  有人说体育运动能增强小孩的团队意识、拼搏精神,培养小孩健全的人格;也有人说过早参与体育运动会让小孩贪玩好动,不利于静心学习。为何体育好的孩子大多学习成绩不好?参与体育运动对孩子的成长到底是利是弊?
  问:为何热爱体育的孩子大多学习成绩不好?
  观点1:我用自身的经历回答这个问题。我从小喜欢体育,小学就在校队,一直到中学也是。我学习成绩在小学初中一直中等,因为体育成绩好,所以保送了本校高中,但因为我的学校是重点高中,同学们都是高分考上来的,所以一上高中就显出了差距,这一年过的浑浑噩噩的,期末考在年级考试大排队时排在倒数后十名,但得这反而激发了我在赛场上不能输的性格。(其实我体育成绩很好,能进全国前三名,高一就是国家一级运动员,保送上大学是没问题的)我放下心来,开始认真学习,成绩居然突飞猛进,到高考时,我的成绩超过重点线,进了一所211的大学。我只是想用自身经历说明,爱好体育和学习成绩没有必然联系,而且我认为,正是我从小练习体育,在学习时反而有优势。一是不怕吃苦,二是善于想方设法解决困难(体育比赛可不是光拼体力,还要动脑子)三是临场发挥出色(我感觉每次考试都比同学放松,能快速进去考试状态)。
  观点2:怎么说呢,在城市里的,回家别坐车,多走几步就够锻炼了,有些人离开车就活不了了,你让我们这些有车却坚持锻炼的人怎么说,别说浪费时间,有走着两步的时间即能呼吸呼吸新鲜空气,又能锻炼身体还能一边背着题多好,别说不可能,我现在正在这么做。
  观点3:纵观我学习生涯期间,身边总会有一些体育好成绩又好,或者是打游戏好成绩又好,又或者是去夜店成绩又好的人。你还是见识得太少了。
  观点4:不是体育好的孩子学习不好,而是如今学习主要比拼的是课外付出时间。体育好的孩子每天、每周都要拿出大量的时间进行训练,而其他的孩子都在补课,成绩差距自然而然就产生了。
拥有千万粉丝的网红大V王尼玛为什么不露脸,每次做节目时,都戴着…
暴走大事件木子大尺度真的有吗?在暴走大事件第三季里木子凭借高颜值…
王尼玛自称被监控登上了热搜,最后创始人兼CEO任剑出来解释其实是…
崔雪莉ins和猫喝奶是怎么回事?这又是什么情况?据悉,韩国艺人雪莉…
近日,雷佳音式壁咚视频在网络上大火,姿势妖娆,臀部要翘,还得配着《…
现在网络语言真的太多了!不得不佩服网友们的脑洞强大啊!前段时间的…
贴吧也好,直播弹幕也好,现在经常能看到小改改这样的称呼,很多人…
司马老贼禁赛事件 smlz司马老贼个人资料微博和夕阳打架真相。现在电…
深海先生恋童真的吗被抓事件始末,举报者烨风迟遭人肉个人资料被挖…
关注微信 获取最新资讯!相关文章推荐
两性热门话题
杜蕾斯是生活中很常见的避孕套品牌,问题是有些人并没有使用过,安全性自然是最关心的事情。那么,杜蕾斯避孕套好用吗?
异地恋对于每一对情侣来说都是很艰难的,异地恋为什么会分手?异地恋虽然辛苦,但是只要心在一起,一切都不是问题。
脖子左侧有个小包,按动可以游动,是什么?...
大家都在看
电话:010-
电话:010-
原创文章精选
扫一扫关注我的热心医生
快速免费咨询医生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早让孩子学习各种体育项真的好吗? 快来听听专家说法 | 北晚新视觉
早让孩子学习各种体育项真的好吗? 快来听听专家说法
日讯,前两天,有一段视频在朋友圈流传很广,一个外国朋友带着一个两三岁的孩子一起单板滑雪。拐弯角度大的地方,这个外国朋友直接将孩子举起来,在空中“飞翔”。
一开始,不少人给视频点赞,羡慕这对父子很是潇洒。但很快,也有人评论,这么小的孩子参加这样的运动真的合适吗?速度这么快,万一摔伤怎么办?
在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家长不愿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早早地让孩子学习各种体育项目。但他们并不知道,像跆拳道、滑雪、街舞、拔河这些运动,孩子太小参与并不合适。本报记者采访了一些专家,听听他们的专业说法。
四岁孩子进跆拳道馆吓哭了
市民黄女士经常在电视里看到专业人士练习跆拳道的画面。“那些人穿着专业的道服,腰部扎着不同颜色的带子,看上去很是潇洒,很有阳刚之气。”黄女士说。
黄女士小的时候,由于家里条件所限,她没有机会学习各种特长。现在黄女士小两口的生活条件好了,儿子刚四岁时,黄女士就领着他进了朝阳区的一家跆拳道馆,想给孩子报个班学一学。“这样孩子将来填写各种资料表格时,特长那一栏,就不用像我一样,只能填‘看书’来充数了。”黄女士说。
跆拳道馆的教练听说黄女士想给孩子报班,倒是满口答应,连说没问题。但一会儿训练刚开始,跆拳道馆里的大学员们“呀呀”地大声叫喊起来,黄女士的儿子吓得大哭起来,谁都哄不了。
最终,黄女士带着孩子离开了那家跆拳道馆。她担心孩子因此产生了心理阴影,以后不爱跆拳道了。
在北京开有一家跆拳道馆的李旻福教练说,平时的确有家长将三四岁的孩子就送到武馆来,有的孩子左右还分不清,这种情况下,孩子学习时很可能产生抵触情绪。
李旻福教练建议,五岁以上的孩子可以学习跆拳道的基本动作。七八岁的孩子,身体的柔韧性以及头脑的接受能力都不错,是学习跆拳道比较好的时候。
两三岁孩子不建议滑雪
就职于一家互联网公司的杨先生,曾经是一名国家二级运动员,大学时是学校三级跳远纪录保持者。他的儿子今年4岁,但他不太希望儿子过早地接触体育运动。
“现在也就是跑跑步、跳跳远,做些比较简单的运动。”杨先生说,等儿子再大一点,他会让儿子报个篮球之类的兴趣班。“孩子进行体育锻炼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强身健体,促进长个儿,其他的就不敢奢求了。”
杨先生认为,走专业路线是要看天赋的,而有天赋的人毕竟只是极少数。杨先生最引以为豪的,是他2005年参加大运会时创造了学校的三级跳远纪录。但在那次大运会上,杨先生仅获得了第八名,比第一名差了将近一米,这就是业余和专业的距离。
杨先生建议,太小的孩子运动时,一定要注意别受伤。“我身边有一位朋友,爱好滑雪,孩子才两三岁,也被带到雪场上,其实他的做法我并不赞成,万一摔一下很容易受伤的。”
北京南山滑雪学校校长曲忠说,身边确实有个别案例,很小的孩子就开始滑雪,滑得还不错,但并不是所有孩子都适合这么早滑雪。
曲忠认为,三四岁孩子可以在家长陪同下进行滑雪体验,主要是让孩子感受到在冰雪上玩耍的快乐。等到五岁了,孩子可以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慢慢开始学习滑雪的基本动作。
学轮滑也不是越小越好
市民于女士特别注重孩子的教育和身体发育,儿子只有几个月大的时候,她就给孩子报名参加了一些早教班。这些早教班也是让孩子做一些简单运动。
等到孩子三岁的时候,有一次去公园玩,很多小朋友在学轮滑。于女士也鼓励儿子参与,没想到儿子很快就学会了轮滑。“只要孩子高兴,他愿意学的运动,我都支持他参与。”于女士说。
但也有人告诉于女士,太早学习轮滑,可能会对孩子正在发育中的骨骼产生影响。这是真的吗?于女士至今感到很困惑。
一家三甲医院的骨科专家说,轮滑是一项需要腿部和脚踝力量的运动。一般来讲,低于三周岁的幼儿腿部、脚部的力量太弱,无法借助轮滑鞋控制好身体的平衡。而且轮滑鞋有一定的重量,穿着轮滑鞋会大大增加幼儿的腿部负担,从而影响身体的发育。
这位专家说,由于孩子的身体情况不完全相同,一般情况下,不建议四岁以下小孩学习轮滑。将来孩子四岁以上了,肌肉力量符合练习轮滑的条件了,家长最好为孩子找一个专业的教练。一个合格的教练会让孩子在练习前做足充分的热身准备,练习完成后也会做相应的放松训练,这样可以将运动损伤的概率大大降低。
为了避免长时间运动对幼儿身体带来伤害,建议初练者滑5至10分钟就休息一会儿,熟练的孩子总滑行时间控制在30至40分钟左右。
另外因为轮滑难免摔倒,不论是初学者还是轮滑高手,摔倒时膝盖着地几率最高,因此护具中以护膝最为重要。还有头盔也很重要,万一摔倒,头部是最需要保护的部位。
孩子练习的是灵敏性和协调性
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的邹志勇博士说,一般的孩子,参与各种运动,主要还是为了锻炼灵敏性、协调性和柔韧性。
邹志勇博士建议,3至5岁的孩子,平衡和协调性训练,推荐游泳、跳绳等运动项目。拍球走训练也可以。锻炼孩子的灵敏性,推荐花样跑、投篮等。
另外,根据孩子的发育特点,最好为孩子选择一些锻炼柔韧性的体育项目,像简单的舞蹈、折返跑、全家参与的慢跑等等。注意这三个方面,就可以全面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
这些运动孩子不宜过早参与
1.不宜经常拔河
拔河时,孩子身体或后仰,或前倾,或侧身,四肢用力维持在固定的位置上,特别是两队处于势均力敌时,往往要持续一定的时间。而孩子的骨骼和关节很娇嫩,容易受伤变形,在拔河这种强度大的运动下,孩子全身肌肉处于持续的紧张状态,不利于肌肉的正常发育。另外,拔河时常要持续性憋气,影响有节律的呼吸。因此,拔河并不是一项适合孩子的经常性运动。
2.不宜掰手腕
由掰手腕比手劲而引起软组织扭伤及肱骨骨折的事例屡见不鲜。孩子掰手腕前一般很少做准备运动,全身的肌肉从原来的松弛状态一下子变成紧张的收缩状态,因此,很容易造成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的扭伤。
来源:北京晚报·北晚新视觉网 记者:许前程 王琪鹏 李环宇
一开始,不少人给视频点赞,羡慕这对父子很是潇洒。但很快,也有人评论,这么小的孩子参加这样的运动真的合适吗?速度这么快,万一摔伤怎么办?
在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家长不愿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早早地让孩子学习各种体育项目。但他们并不知道,像跆拳道、滑雪、街舞、拔河这些运动,孩子太小参与并不合适。本报记者采访了一些专家,听听他们的专业说法。
四岁孩子进跆拳道馆吓哭了
市民黄女士经常在电视里看到专业人士练习跆拳道的画面。“那些人穿着专业的道服,腰部扎着不同颜色的带子,看上去很是潇洒,很有阳刚之气。”黄女士说。
黄女士小的时候,由于家里条件所限,她没有机会学习各种特长。现在黄女士小两口的生活条件好了,儿子刚四岁时,黄女士就领着他进了朝阳区的一家跆拳道馆,想给孩子报个班学一学。“这样孩子将来填写各种资料表格时,特长那一栏,就不用像我一样,只能填‘看书’来充数了。”黄女士说。
跆拳道馆的教练听说黄女士想给孩子报班,倒是满口答应,连说没问题。但一会儿训练刚开始,跆拳道馆里的大学员们“呀呀”地大声叫喊起来,黄女士的儿子吓得大哭起来,谁都哄不了。
最终,黄女士带着孩子离开了那家跆拳道馆。她担心孩子因此产生了心理阴影,以后不爱跆拳道了。
在北京开有一家跆拳道馆的李旻福教练说,平时的确有家长将三四岁的孩子就送到武馆来,有的孩子左右还分不清,这种情况下,孩子学习时很可能产生抵触情绪。
李旻福教练建议,五岁以上的孩子可以学习跆拳道的基本动作。七八岁的孩子,身体的柔韧性以及头脑的接受能力都不错,是学习跆拳道比较好的时候。
两三岁孩子不建议滑雪
就职于一家互联网公司的杨先生,曾经是一名国家二级运动员,大学时是学校三级跳远纪录保持者。他的儿子今年4岁,但他不太希望儿子过早地接触体育运动。
“现在也就是跑跑步、跳跳远,做些比较简单的运动。”杨先生说,等儿子再大一点,他会让儿子报个篮球之类的兴趣班。“孩子进行体育锻炼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强身健体,促进长个儿,其他的就不敢奢求了。”
杨先生认为,走专业路线是要看天赋的,而有天赋的人毕竟只是极少数。杨先生最引以为豪的,是他2005年参加大运会时创造了学校的三级跳远纪录。但在那次大运会上,杨先生仅获得了第八名,比第一名差了将近一米,这就是业余和专业的距离。
杨先生建议,太小的孩子运动时,一定要注意别受伤。“我身边有一位朋友,爱好滑雪,孩子才两三岁,也被带到雪场上,其实他的做法我并不赞成,万一摔一下很容易受伤的。”
北京南山滑雪学校校长曲忠说,身边确实有个别案例,很小的孩子就开始滑雪,滑得还不错,但并不是所有孩子都适合这么早滑雪。
曲忠认为,三四岁孩子可以在家长陪同下进行滑雪体验,主要是让孩子感受到在冰雪上玩耍的快乐。等到五岁了,孩子可以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慢慢开始学习滑雪的基本动作。
学轮滑也不是越小越好
市民于女士特别注重孩子的教育和身体发育,儿子只有几个月大的时候,她就给孩子报名参加了一些早教班。这些早教班也是让孩子做一些简单运动。
等到孩子三岁的时候,有一次去公园玩,很多小朋友在学轮滑。于女士也鼓励儿子参与,没想到儿子很快就学会了轮滑。“只要孩子高兴,他愿意学的运动,我都支持他参与。”于女士说。
但也有人告诉于女士,太早学习轮滑,可能会对孩子正在发育中的骨骼产生影响。这是真的吗?于女士至今感到很困惑。
一家三甲医院的骨科专家说,轮滑是一项需要腿部和脚踝力量的运动。一般来讲,低于三周岁的幼儿腿部、脚部的力量太弱,无法借助轮滑鞋控制好身体的平衡。而且轮滑鞋有一定的重量,穿着轮滑鞋会大大增加幼儿的腿部负担,从而影响身体的发育。
这位专家说,由于孩子的身体情况不完全相同,一般情况下,不建议四岁以下小孩学习轮滑。将来孩子四岁以上了,肌肉力量符合练习轮滑的条件了,家长最好为孩子找一个专业的教练。一个合格的教练会让孩子在练习前做足充分的热身准备,练习完成后也会做相应的放松训练,这样可以将运动损伤的概率大大降低。
为了避免长时间运动对幼儿身体带来伤害,建议初练者滑5至10分钟就休息一会儿,熟练的孩子总滑行时间控制在30至40分钟左右。
另外因为轮滑难免摔倒,不论是初学者还是轮滑高手,摔倒时膝盖着地几率最高,因此护具中以护膝最为重要。还有头盔也很重要,万一摔倒,头部是最需要保护的部位。
孩子练习的是灵敏性和协调性
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的邹志勇博士说,一般的孩子,参与各种运动,主要还是为了锻炼灵敏性、协调性和柔韧性。
邹志勇博士建议,3至5岁的孩子,平衡和协调性训练,推荐游泳、跳绳等运动项目。拍球走训练也可以。锻炼孩子的灵敏性,推荐花样跑、投篮等。
另外,根据孩子的发育特点,最好为孩子选择一些锻炼柔韧性的体育项目,像简单的舞蹈、折返跑、全家参与的慢跑等等。注意这三个方面,就可以全面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
这些运动孩子不宜过早参与
1.不宜经常拔河
拔河时,孩子身体或后仰,或前倾,或侧身,四肢用力维持在固定的位置上,特别是两队处于势均力敌时,往往要持续一定的时间。而孩子的骨骼和关节很娇嫩,容易受伤变形,在拔河这种强度大的运动下,孩子全身肌肉处于持续的紧张状态,不利于肌肉的正常发育。另外,拔河时常要持续性憋气,影响有节律的呼吸。因此,拔河并不是一项适合孩子的经常性运动。
2.不宜掰手腕
由掰手腕比手劲而引起软组织扭伤及肱骨骨折的事例屡见不鲜。孩子掰手腕前一般很少做准备运动,全身的肌肉从原来的松弛状态一下子变成紧张的收缩状态,因此,很容易造成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的扭伤。
来源:北京晚报·北晚新视觉网 记者:许前程 王琪鹏 李环宇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网页至朋友圈(点击二维码隐藏)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
新视觉·新媒体
北晚新视觉微博
北晚新视觉手机版
北京晚报APP
北晚新视觉微信
新视觉影社微信
地址:北京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0号北京日报社新闻采编中心205室 电话:010-邮箱:takefoto(at)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号公安机关备案号:09讨论:你的孩子体育好吗_亲子杂志_亲子中心_新浪网
讨论:你的孩子体育好吗
  新浪网友:
  我经常在单位发表一个论点,孩子一定要好。老板就嘲笑我:“那能怎么样,现在谁不比学习!”
  的确,我们做父母的是希望孩子出人头地,希望孩子聪明伶俐,希望孩子事业有成,但我想,每个父母最大的希望,是让孩子一生都快乐。一个人的才华并不一定就决定他一生能过上快乐的生活,因为上帝是公平的,才能越大,责任就越大,加在身上的担子就越重,生活给他的打击就越重,也不一定决定他会成功(只是成功的几率要大),所以有一个乐观的态度、坚韧的精神是很重要的。
  体育,能给人带来快乐,爱好运动的人年轻,不少运动,就是一个挑战自我、战胜自己的过程,在战胜自己的过程中,人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体育,培养出良好的团队精神,使孩子学习友好相处,互相协作,爱运动的人朋友多,难怪不少公司的团队训练首选体育项目。
  体育,培养出坚忍不拔的精神。其实,运动员和我们一样,经历一场比赛后筋疲力尽,只是他们痛苦的阈值比常人要高得多,孩子会学会为了目标吃苦奋斗。跟中国学习好的孩子在学校吃得开不一样,在美国运动场上的佼佼者往往是同学眼中的英雄,不想评论二者的优劣,但我总想让孩子热爱体育总是没错的。关于早上学的讨论,让我想起了这个问题,总觉得早教里讨论识字阅读的多,这方面的少,忍不住抛块砖。
  越越妈:因为我就是因为体育不好特别自卑,更糟糕的是我的个子很高,有1.68m,我的自卑可想而知了吧?可是我个人认为体育素质是有很大的遗传因素,我不知道能否通过锻炼来弥补,我特别希望越越在这方面比我强。最好有一个体育方面的爱好。
  mickeybaby2003:我从小喜欢体育,读书时除了下大雨,每天早上天不亮就起床跑步,寒暑假也从不间断,唯一停止过的就高考那3天。后来生孩子时,我能在XX岁“高龄”顺产,产后又恢复迅速,被同学、朋友称为奇迹,全靠少年时候打下的基础。所以让女儿“女从母业”应该是很自然的事:)
  小雨点妈:小雨点在大班毕业,和在上小学之前的一年的空闲时间,我的计划之一就是让她去练习之类的。今天送二个孩子上学,和老师说起她们班有的孩子星期六,星期天的种种补习,我还在和雨爸说我们好像尽是陪玩。
  我非常在意孩子均衡的发展,我想,我永远不会是一个要求孩子在学习上拿第一的妈妈,对人生来说,真的不重要。(当然,如果她快快乐乐地拿第一最好)双休日,我们经常去爬山,深圳的南山上下2个小时,她们爬地比我还轻松。
  everest:我是在打球之类需要技巧的项目比较好,需要力量的很差。但是结婚之后被先生揪着锻炼,也就养成了长跑习惯,还学了攀岩。体育这东西,不仅是培养团队精神和增强体质,而且真让人自信。以前(不好意思,最近一忙顾不上了)每周起码跑三个五千米,每次大汗淋漓冲到终点,心里都特别舒服,觉得没有什么事是我做不到的。
  我儿子现在还不到三岁,还看不太出来,不过出去爬山已经自己走了,上山下山走个两公里没问题。他在幼儿园每天在户外活动三小时左右,再加上我们的培养,相信他将来体育不会差。
  望望妈妈:因为年龄的差距造成在体能上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一直想问翩翩的体育如何,感觉也许一般般啦。我也希望女儿的体育好点,不过看看她跑步的姿势就知道跑不快,我当年可是跑步健将。我希望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能够有时间带望望跑步,我感觉这对提高体质挺重要,只有健康的体格才有能力做别的。小熊妈,看了你列举的数据,羡慕啊,真为小能的脱胎换骨感高兴,希望望望能有这么一天。这段时间我挺注意让她增大活动量的,上周日天气很暖和,只穿单衣都够了,周一骤然降温,居然下起了雪。我没注意,还是带望望跑呀跑的,可能吹着了冷风吧,有点感冒,真灰心。不知雨雨这几天怎么样了。
  悠ran24:一直想写一篇女儿学球的心得,可一直不敢写,看着人家女孩子或跳舞或弹琴,总觉的打球好象有些另类,不过,当我每次看到娇娇与小伙伴打比赛的时候,总会被她的快乐所感动,那种快乐不是我能描绘出的,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一种快乐的宣泄。
电话:01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器晚成第二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