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大数据会带来机器智能给教育带来怎样的挑战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大数据给教育带来的思考
下载积分:290
内容提示:大数据给教育带来的思考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8|
上传日期: 02:46:02|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29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大数据给教育带来的思考
关注微信公众号&& &&&&&&&&& &&&&&&&& &&&&&&&&&
学校简介 管理机构
语文 数学 英语 音乐 美术 科学 体育 心理教育 信息技术
泡泡作品展 泡泡实践活动 泡泡写作吧 学习天地
教师风采 工会活动
家长感言 家委会活动
学校大型德育活动 国旗下中队活动 班级特色德育活动
阳光“心”闻 亲子关系 特别关注
读吧新闻 教师读书沙龙
当前位置:>
推荐:大数据会给教育带来怎样的挑战
&&&&作者:桐下读吧&&&&点击数:374
在这场教育的变革中,最严重的问题已经不是教育资源的缺乏,而是毫无天分的教师在错误的方向上还在“勤奋地工作”,教育界将“重新洗牌”。只有三种最基本的东西在今后的大数据时代是学生用的到和必须学的东西:“第一是阅读,第二是搜索,第三是辨别真伪”。大数据会给教育带来怎样的挑战 大数据带给教育的变革从根本上来说是教育理念的变革。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云技术、物联网和基于二者的大数据技术正推动教育发生着翻天覆地的改变。未来教育在互联网等技术的作用下变的越来越个性化,通过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将有利于个性化教育,标准化的学习内容由学生自组织学习,学校和教师更多的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教师由教学者逐渐转变为助学者。在逐步到来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教育与学校教育将逐渐分离,更多的交往互动、个性化服务和灵活的学制将使学校获得新的生机。 未来的教育有两件事情总让职业选手郁闷不已:科技的未来,科学家们从来没有作家预测得准;而教育的大师又往往不是教育学出身的。如果2013年我们要凑出第三件,那就是:能够既准确预测科技还能准确预测教育的,这个人既不是学科学的也不是学教育的,这个人叫托夫勒。1970年,托夫勒写了第一本畅销书《未来的冲击》,在书中托夫勒不仅批评了以哈钦斯为代表的面向过去的教育、支持了以杜威所代表的面向现实世界的教育,更创造性地提出了明确的面向未来的教育:小班化、多师同堂、在家上学趋势、在线和多媒体教育、回到社区、培养学生适应临时组织的能力、培养能做出重大判断的人、在新环境迂回前行的人、敏捷的在变化的现实中发现新关系的人和在未来反复、或然性和长期的设想下的通用技能。43年后的今天,基于云、物联网、数据库技术、社会网络技术等的成熟应用,托夫勒当年感性预知的理念性的东西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信息不仅仅是一种视觉和感官的东西,更是可捕捉、可量化、可传递的数字存在。于是从1970年到现在,教育悄悄发生了一场革命,教育革命一词,正是托夫勒最早所说,而今天,我们已经明确知道带来这场革命的真正原因:那就是大数据。曾介绍过“数据”与“数字”的区别。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学生考试得了分,这只是一个“数字”;如果把这分背后的因素考虑进去:家庭背景、努力程度、学习态度、智力水平等,把它们和分联系在一起,这就成了“数据”。正在发生的这场教育变革与之前的远程教育和在线课程的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不过是“数字”而已,后者却是“数据”——数据的集中以物联网、云计算等综合技术的成熟为基础,数据是过程性和综合性的考虑,它更能考量真实世界背后的逻辑关系。由于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美国从1997年以来的十多年,在家上学的人数迅速增长至超过5%,这些孩子学习成绩和参与社区超过同龄公立学校30%以上,教育不再是每个学生必须接受的事情,互联网的作用确实在增加、增大。然而,如果就此断言未来的教育会消失就错了。正如随着印刷术的普及,教师的比例并不是减少而是大幅度增加一样,大量的信息垃圾的出现,反而需要更多的教师进行指导。未来的教育在互联网教育的推动下,会更加个性化和更加普及,只不过教师和学校的定义和内涵需要重新定位。云技术、物联网和基于云技术和物联网的大数据是教育变革的技术推动力量。在向大数据时代、知识时代跨越的过程中,知识将无处不在。目前,仅就知识传播而言,教育资源正在经历的是平台开放、内容开放、校园开放的时代,这是前所未有的。未来的教育会是怎样的?主流的模式必将是:视频成为主要载体;教育资源极其丰富;翻转课堂;按需学习;终生学习;不以年龄划线;远程教育的提法将消失;距离不再是问题,教育在学校之外发生,等等。 大数据的支撑作用传统的教育兴盛于工业化时代,学校的模式映射了工业化集中物流的经济批量模式:铃声、班级、标准化的课堂、统一的教材、按照时间编排的流水线场景,这种教育为工业时代标准化地制造了可用的人才。而大数据教育将呈现另外的特征:弹性学制、个性化辅导、社区和家庭学习、每个人的成功。世界也许会因此安静许多,而数据将火热地穿梭在其中,人与人(师生、生生)的关系,将通过人与技术的关系来实现,正如在2013年的春节,你要拜年,不通过短信、电话、视频、微信,还能回到20年前骑半个小时自行车挨家挨户拜年的年代吗?大数据时代,无论你是否认同技术丰富了人类的情感,技术的出现,让我们再也回不到从前了。大数据与传统的数据相比,就有非结构化、分布式、数据量巨大、数据分析由专家层变化为用户层、大量采用可视化展现方法等特点,这些特点正好适应了个性化和人性化的学习变化。目前教育变革的讨论,过于集中在在线教育(远程、平板、电子、数字),这正像任何一个科技让人们最先想到的都是偷懒的哲学,自动化时代最先想到的是卓别林演的自动吃饭机,多媒体时代人们最先想到的是游戏。在线教育本身很难改变学习,在这场教育革命的浪潮中,由在线教育引发的教育由数字支撑到数据支撑变化(教育环境,实验场景,时空变化,学习变化,教育管理变化等等),确是很多人没有在意的巨大金矿。教育环境的设计、教育实验场景的布置,教育时空的变化、学习场景的变革、教育管理数据的采集和决策,这些过去靠拍脑袋或者理念灵感加经验的东西,在云、物联网、大数据的背景下,变成一种数据支撑的行为科学。在美国宾州,有一个叫做EDLINE的网站,将学生的每次作业、每次考试记录在网上,完成学生的日常GPA积累,这个网站的技术并不难,然而能够坚持下来的数据积累,对于学生、家长和教育管理非常重要,大家都知道,美国的大学入学GPA非常重要。依靠这个GPA再加上学生的SAT和ACT所提供的分析报告以及志愿者活动资料,就决定了学生的大学去向。教育将继经济学之后,不再是一个靠理念和经验传承的社会科学和道德良心的学科,大数据时代的教育,将变成一门实实在在的实证科学。 东华大学实验数据可视化在上海的东华大学,学校正在将10多个学院的数十个实验室管理起来,通过物联网和云的技术将实验系统连接起来,实现实验室数据的整合、分析、可视化、报表,依靠数据,不再依靠人的上报。目前的经济,已经进入后工业化的大数据时代:经济结构转向服务经济,劳动力大规模转向服务业,职业分布由工厂转向办公室,社会焦点从围绕生产转向围绕创新;同时,人与机器的主流社会关系也逐渐转向人与数据之间的关系。若干年后的社会的竞争是以服务和创新为核心的,然而我们的教育还围绕着减少犯错和标准化的魔咒。大数据教育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标准化的教育将转向网络完成而人才培养和个性化将主要由学校承担:越来越小的班级、越来越近的学校、越来越聚焦的教育支持、越来越个性的培养方式,将使教育摆脱工业化时代。“为什么数学课每天都有,而舞蹈、音乐和体育课一周一次呢?”罗宾逊这个疑问逐渐得到改观,针对性和多元的教育目标正在普遍得到认可,尤其是在私立学校中。 大数据带来的挑战印度教育科学家苏伽特?米特拉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1999年,他去了印度的很多偏僻的乡村,那里的人既不懂英语、也没见过电脑。苏伽特?米特拉在孩子们经常聚集的街头的墙上装上连接互联网的电脑屏幕,配上鼠标,然后离开那里。几个月后,试验表明,孩子们无师自通,学会了使用电脑。在以后的十多年里,苏伽特?米特拉在印度、南非、柬埔寨、英国、意大利等地还进行了类似的以生物、数学、语言等为内容的教育实验。结果证明,在不需要老师或科学家输入逻辑和程序的情况下,学习者可以独立自主地完成学习,这就是“自组织学习”。由此,苏伽特?米特拉对教育作了建构主义的重新定义:教育是一种自组织行为。认识到了“学习是一种自组织行为”,那么,教师和教学机构的作用便要重新定位。互联网的不断普及,网络资源进一步开放,在线教育就不能仅仅是把传统的课堂搬到网络上,这样的做法也许更加违背学习规律。NMC(新媒体教育联盟)在做了相关历史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诸多人类的学习行为:社会学习、可视化学习、移动学习、游戏学习、讲授学习等,每一种学习方式,在信息和知识的载体方面,基本上都有相应的技术基础。换言之,技术既可能扩展人类的学习方式,也可能限制人们的学习方式。一旦有新的技术出现,这些新技术改变信息和知识的传播模式,那么,人类的学习方式也会相应地产生根本性的变化。在互联网时代,开放的社会和资源将进一步解放人们的学习,越来越多的人不用呆在学校里被动地接受学习,他们将会把自组织学习发挥得淋漓尽致。美国新的在线教育的浪潮,那些拥有巨额粉丝的大学教授,轻易能够拿到数千万美金的创业基金,对于传统的大学,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正是这个背景下,促动了大学改革的神经:再不顺应潮流,那么校园将不是最优秀教师的聚集地。然而,教育要想真正新生,不仅仅在在线教育上,而在于传统教育理念的变化:教师的功能,应该把低层次的和可拷贝的,交给大投入的电影模式去做,而未来,教师将成为教练,师生将走向训练场,如何从传统的篮球场,变成灯光幻影般用新技术武装的“主场”。在信息技术大革命的今天,规训与教化在撤退,支持和服务在推进。教育本质是对学习者的支持和服务,而不是对他们的规训和教化。作为万物之灵,人类本身就有逻辑推断和自组织的能力。发掘这种逻辑和自组织的能力才是正道。正在发生的教育革命并不是要把传统的课堂搬到网上,而是让新技术解放人们本来就有的学习能力和天分。学生得到解放,人力资本成倍地增长。在这场教育的变革中,最严重的问题已经不是教育资源的缺乏,而是毫无天分的教师在错误的方向上还在“勤奋地工作”。教育界将“重新洗牌”,这也是我预测未来教育的一个关键词。苏伽特说“对于教育者来说,这是一个大转变的时代。我亲眼目睹着教育界的各种力量在重新洗牌。或许我们说“教育革命”未免言过其实,但是各种变化的确在更迭着。教学模式的多元并存会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现象。但是毫无疑问,新技术从外围给教师增加了新的竞争对手。新技术的应用又导致学生在心理预期、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变化,这就从核心和内部促进着教学过程的转变。学生变了,不如以前‘好带’。这并不是坏事,在这当中,不知潜藏了多少机遇和可能性等待着有心之人去发现!”苏迦特的一个观点很具有代表性:“你能够想象和确认,你所教的和考核的东西,在今后年学生们走向工作岗位还管用吗?”为此,苏迦特分析,只有三种最基本的东西在今后的大数据时代是学生用的到和必须学的东西:“第一是阅读,第二是搜索,第三是辨别真伪”,谈到数学,苏迦特说:“也许数学,将成为一种体育运动”。基本能力加每个孩子特长的“体育运动”,构成了苏迦特心目中的未来教育,这种体育运动也许是数学,也许是领导力、是音乐、美术和篮球。数学也许是每个孩子的体育运动,也许是一部分专业运动员的体育运动,但大数据时代的数学,将不会是教育的基本标准和指向。大数据时代给人最大的难题正如托夫勒所说,来自信息过载所带来的“信道危机”。在单一的信息来源情况下,比如高考的分数、固定的复习资料,教育最好的办法是重复吸收那些经过筛选的编码信息。中国湖北省和河北省的两所重点中学,在旧的教育体制下,非常成功地迎合了高考的指挥棒。大家应该注意到,这些中学的模式只适合信息闭塞的情况,不大适合北京上海等信息过载的城市。在以网络技术无限广阔的应用所带来的大数据信息压力时代,如何搜索、阅读、辨别信息成了一个巨大的难题。 迎接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随着硬件的高速革新和软件的高度智能化,新一轮的教育信息化的浪潮已经不可抗拒地推送到了我们面前。作为教育人,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围观?等待?抵制?显然,这些都是下下之策,只可能被浪潮击垮。唯有掌握良好的“冲浪”技术,具备相应的预判能力,我们才能逐浪前行,甚至在浪尖上优雅起舞。目前,全国各地都在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建立教育的信息化服务公共平台,开展数字化校园的实验工作,设立各种“数字化学习”试点学校,开发“微课程”,开展“翻转课堂”教学研究,一对一的“E课堂”教学实践……这是一系列不断加码的举措。然而,这条路并不好走。要充分做好“螺旋式”上升的准备,最重要的是顶层设计和理念超前。当一些概念、一些观点第一次呈现在大家面前时,带来的撞击不仅仅是“洗脑”时的泥沙俱下,更多的应该是“醒脑”后的深度思考。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我们应利用大数据将“信息过载”的难题转变成为个性化的教育。例如,同样的一门课程,如《网络工程》,在计算机学院、信息学院、管理学院,巨大的知识推送和资料,如果假借大数据应用的推送,给不同的要求的学科完全不同的内容推荐,即使面对同样一个学科的不同行为习惯的学生,也会针对性地给出对应的学习策略。人类以往的知识体系和知识点在大数据背景下并不会发生变化,而学生们却可以通过大数据应用得出个性化的指导和无穷无尽的资源配套。失去了知识垄断性的学校,剩下什么呢?是教堂?是厅堂?是弄堂?还是食堂?回答不了这个问题,学校确是会成为创新的阻碍力量。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教育与学校教育将逐渐分离,正如电影院和电视机在初期竞争的时候水火不相容,而成熟以后会各得其所。颠倒课堂提供了一种学校教育与互联网教育共存的新模式,事实上,学校里更少的课堂与更多的实验室,更多的交往与更少的讲授,更多的互动与更少的灌输,更个性化的服务和更灵活的学制,将是未来学校得益于互联网教育得到新生的机会。【编辑俸耀旭】
&&&&&&&&&&&&&&&&
&&&&&&&&&&&&&&&&&&&&
&&&&&&&&&&&&&&&&&&&&&
&&&&&&&&&& &
&&&&&&&&&&&&
&&&&&&&&&&&&&&&&&&&&&
&&&&&&&&&&&&&&&&&&&&&&&&&&&&
主办:成都市泡桐树小学(本部)蜀ICP备号
地址:成都市支矶石街8号
联系电话:028-
技术支持:
当前在线:153人
总访问量:次大数据带来的挑战有哪些 多选题_百度知道
大数据带来的挑战有哪些 多选题
我有更好的答案
容量(Volume):数据决定所考虑数据价值潜信息;[7] 种类(Variety):数据类型性;[7] 速度(Velocity):指获数据速度;[7] 变性(Variability):妨碍处理效管理数据程[7] 真实性(Veracity):数据质量[7] 复杂性(Complexity):数据量巨源渠道[7] 价值(value):合理运用数据低本创造高价值
采纳率:71%
来自团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大数据怎样影响教育的未来
请点击标题下方的“光明微教育”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动态~
当前,教育大数据研究和应用已经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国务院《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提出“探索发挥大数据对变革教育方式、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的支撑作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强调积极发挥教育大数据在教育管理平台建设和学习空间应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十三五”期间,大数据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已成为必然趋势。可以预见,在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教育大数据研究和应用将获得更快发展。
大数据给教育行业带来重大影响
大数据技术是21世纪最具时代标志的技术之一。国务院发布的《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中提出“大数据是以容量大、类型多、存取速度快、应用价值高为主要特征的数据集合”。
大数据给教育行业带来了重大影响。基于大数据的精确学情诊断、个性化学习分析和智能决策支持,大大提升了教育品质,对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优化教育治理都具有重要作用,已成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必不可少的重要支撑。教育大数据的主要作用突出体现在:
第一,有利于促进个性化学习。基于大数据,可以精细刻画学生特点、洞察学生学习需求、引导学生学习过程、诊断学生学习结果。
通过对学习者学习背景和过程相关的各种数据测量、收集和分析,从海量学生相关的数据中归纳分析各自的学习风格和学习行为,进而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例如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运用Knewton在线教育服务系统来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系统通过数据分析区分出每个学生的优缺点并提供有针对性指导,全校2000名学生使用该系统两学期之后,毕业率从64%升高到75%,学生成绩也获得大幅增长。
第二,有利于实现差异化教学。大数据可以在保障教育规模的情况下实现差异化,一方面可以因材施教,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推荐合适的学习资源,另一方面可以达成更大的教育规模。
比如,MOOC(慕课)平台突破了传统教育中实体教室的限制,课程受众面极广,能同时满足数十万学习者学习需求。
在教学过程中,MOOC平台可依托大数据构建学习者体验模型对其线上课程进行评估,进行线上课程的再设计、改变课程学习顺序、优化教学策略,为每一个学习者提供不同的教学服务,从而实现规模化下的多样化、个性化教学。
第三,有利于实施精细化管理。传统教育环境下,教育管理部门或决策制定者依据的数据是受限的,一般是静态的、局部的、零散的、滞后的数据,或是逐级申报、过滤加工后的数据。
很多时候只能凭经验在做管理、决策。大数据根据社会各方面的综合数据来源,可实现实时精确观察和分析,对于推进教育管理从经验型、粗放型、封闭型向精细化、智能化、可视化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以学校课程设计为例,美国加州马鞍山学院所开发的SHERPA(高等教育个性化服务建议助理系统),能根据学生的喜好为他们的课程、时段和可选节次作出推荐,帮助学校课程设计咨询专家解决学生所面临的选课难题。
此外,该系统还通过智能分析为教师和课程设计者提供反馈,使他们能有的放矢改进教材。
第四,有利于提供智能化服务。大数据可以采集分析管理者、家长、教师、学生的各方面行为记录,全面提升服务质量,为学习者、教师、家长等提供更好的服务。
对教育大数据的全面收集、准确分析、合理利用,已成为学校提升服务能力,形成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利用数据开展精准服务的驱动力。
如在择校服务方面,运用大数据智能分析技术可助力破解教育择校感性化难题,推进理性择校。美国教育科学院推出的“高校导航(college navigator)”项目,该项目通过对全美7000多所高校各类资源指标(如所在地区、学费、奖学金资助、入学率和毕业率等)进行大数据分析并对所有大学进行排序和筛选,进而帮助家长和学生找到理想中的大学。
我国教育大数据开发利用面临难题
我国教育大数据开发利用已经具备一定基础,但还面临不少问题。自《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年)》颁布实施以来,通过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积累了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两方面大量数据;同时,我国在基于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数据汇聚方面也已初具规模,这都为开展教育大数据研究和应用提供了一定基础。然而,还存在以下不足:
第一,数据类型比较单一。不是实时采集,很多是结果性数据,而并不是及时的、过程性数据。
第二,数据规模还很不够,目前通过“两平台”和第三方服务机构积累的数据量相比于我国庞大教育规模而言还较为有限,难以满足深度挖掘分析的需求。
第三,缺乏对教育数据的深度分析、挖掘、利用。对海量教育数据的挖掘分析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缺乏有效的技术、工具、产品、服务。
第四,跨界数据的整合不够。教育行业的很多应用需求不是光靠教育系统内部的数据能分析的,还需进行跨界数据整合,比如人口数据、地理数据等对于提升教育治理水平就具有重要价值。
第五,对大数据研究和开发的支持力度不足、队伍不强。我国虽已发布大数据的国家发展计划,但对于教育大数据的各项研究还需要更多关注,不仅需要尽快考虑在教育大数据研究专项等方面进行布局,还需要一批既懂技术又懂教育的专业机构和人员,目前我们在力量准备上有所不足。
第六,教育大数据标准与安全问题面临挑战。对教育大数据的准确、规范、统一使用和管理缺乏相应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支持,在教育大数据共享、开放、交换、交易、安全等方面的有效监管和规范还不太到位,制约教育大数据的健康发展。
如何积极稳妥发展我国教育大数据
为积极稳妥发展我国教育大数据,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制定大数据教育应用的宏观规划和行动计划。基于国家大数据驱动战略,尽快编制我国教育行业大数据研究、开发、应用的宏观规划和行动计划方案,指导各级教育管理部门、教育机构推进教育大数据开发和应用。
第二,加强我国教育大数据基础建设。依托现有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中小学生学籍系统等基础数据库,建立覆盖全国的教育大数据基础平台和管理体系,一方面有利于充分挖掘利用,另一方面有利于合理监管。
第三,积极开展教育大数据的应用创新和示范。以教育机构、企事业单位为依托,在全国建立若干教育大数据应用示范区、示范点,在个性化学习服务、教育管理决策等方面开展有针对性的应用创新示范,为后续推广积累经验。
第四,大幅提升我国教育大数据服务创新能力。成立教育大数据联盟,组建专业团队,启动专项工程,针对教育大数据基本理论、关键技术和应用模式开展研究,聚焦学生核心素养、高考改革等教育热点问题,开展应用示范。
第五,加快推进我国教育大数据标准规范和法律法规建设。积极制定教育大数据采集、交易等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启动教育大数据相关标准规范研究制定工作,保障教育大数据的安全、规范获取和及时、有效利用。
(作者:杨宗凯 系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华中师范大学校长)
光明教育工作室出品
| | | | | | | | | |
内容:光明日报
图片:网络
统筹:陈鹏
制作:邢妍妍
你还会喜欢:
光明学人:
光明学人 中国学术
光明特色 人文表达
光明讲坛:
“不求标新立异,但寻实事求是。
祈愿思想灿烂,又望文才熠熠”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数据带来的好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