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思维一个月就好了症用药一个月已经没有症状了,什么时候可以停

&王滋&心理咨询师个人网站
& & && & & & &
当前位置: &
&一次强迫症讲座——我成功治愈一名强迫思维患者的案例
王滋的咨询范围:强迫症以及其他神经症。;
一次强迫症讲座——我成功治愈一名强迫思维患者的案例
各位强迫症的病友,各位老师:&&&&&&&&&&
大家晚上好。 我是王滋,网名bech_wang,现在是扬州市心理协会会员,若水强迫症治疗中心首席心理咨询师,中国强迫症联盟心理咨询师,扬州阳光心灵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师。今天很荣幸的受到婷婷的邀请,来给大家进行一场关于强迫症的演讲。我也曾经是一个强迫症患者,我能体会到强迫症给大家带来的精神上,躯体上的痛苦,所以我希望通过我的演讲,给大家在强迫症的治疗道路上有所帮助。如果真能达到帮助的效果,我会很高兴的。
上次讲座,我和大家理论的分析了一些关于强迫症的情况。讲座后,有许多病友联系我,说:“相对于强迫症的理论,我们更希望知道的是关于这些理论在实践治疗中的运用。王老师,你能不能和我们具体讲讲关于强迫症治疗的一些具体情况。”应大家的建议,我这次讲座和下次讲座就和大家分别讲讲我在若水强迫症治疗中心进行的关于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治疗的病例。这2个病例现在已经恢复了85%以上,基本达到了痊愈的标准。
今天就讲讲关于强迫思维的治疗的那个病例吧。他做了半年疗程共24次咨询,现在已经返校学习,用他的话说“这次疗程使他发生了脱胎变骨的变化。”
背景介绍:小刚(化名),男,17岁,内向。父为公务员,在市政府工作,母也为公务员,在区检察院工作。小刚为独子,父母对其要求极为严格,小刚小学学习成绩很好,为班上班长,年年三好学生,初一初二成绩也为前几名。但中考没考好,上了一所普通的高中,父母觉得很没面子,就经常责骂他,各方面的压力造成了他强迫症的爆发,现在在家休学半年。
第一次咨询是他爸爸妈妈陪同来的。之前小刚爸爸给我预约过。
走进若水强迫症治疗中心工作室的时候,他爸爸妈妈走在前面,小刚走在最后。当三人走到我面前时,我发现小刚脸上无一点血色,整个身体比较僵直的竖着(因为当时他的情形不像站在那里)我伸出手对小刚说:“很高兴认识你,小刚。”他茫然的看着我,没有任何表示,既不伸手,也不开口。此时我似乎有些感觉到他的病情比较重,因为在他进门时,他是走在3个人最后,从行为上可以读出他不想治疗,至少排斥治疗。在我想和他握手时,他没有任何的反应,原因有可能是不愿意和我合作。
坐下来之后,他妈妈简单介绍了他的情况。之后为了咨询获得最大的效果,我请他父母离开咨询室,在走廊上等他。
刚开始,他什么话都不说,只是静静的低着头,使我不看着他的脸。
大约沉静了二十分钟之后,他突然说了一句:“王老师,我会不会疯掉或者得精神分裂症。”我感觉到这有可能是个极佳的突破口。于是我对他笑着说:“能害怕自己得精神分裂症的人,一般是不可能得精神分裂症的。”他笑了,这是我从进门直到现在第一次看到他笑。我意识到这个问题有可能是压抑他很久的问题。在心理学上,判断一个人是正常还是精神分裂症的主要方法是三原则和有无自知力,是否主动求医这几个方面。通过与他的对话,我知道他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相统一,知情意相协调,人格无重大变化,是有自知力的。虽然他的求医行为是开始是有些被动的,但是从后面的咨询知道他对于强迫症还是比较渴望治疗的。所以我判断他是强迫症,并不是精神分裂。虽然国外曾有报道强迫症转化为精神分裂的案例,但是只有极个别,我倾向于认为他们一开始诊断失误,把精神分裂症中的类似强迫思维的症状把它诊断为强迫症了,另外可能是患者同时拥有强迫症和精神分裂症。
听了我这个问题的答案,他很喜悦,他对我说:“王老师,我被这个问题折磨了几年了,我就害怕自己疯掉,王老师,你能再回答我一遍吗?”我说:“你不会得精神分裂的。”
此时咨询室里的气氛不像才开始那么窒息了,有了一些欢声笑语。后来我们也谈了各自的爱好,当得知我们都喜欢书法时,我们有了共同的话题。这是一种积极关注,就是从患者身上找出他们的优点,让他们不再排斥自己,不再全盘否定自己,也是为了咨询的更好的开展。
就这样,我们结束了第一次的咨询。当咨询结束后,他主动提出下次咨询的时间,我愉快的答应了。当我送他走到门口的时候,他自己开了门,从这个行为我可以读出他已经变被动行为方式为主动行为方式了,这是个可喜的变化。
回家后,他爸爸打电话给我,说小刚在家能主动的活动了,并不像以前一天到晚的躺在床上,而且能做家务了,偶尔也学习学习了。这是个很可喜的变化,说明他通过咨询,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效果。当然这只是个开始。
第二次咨询
一周后,小刚按照我们预约的准确时间来到了我的工作室,而且他是一个人来的。我很高兴,因为他不再像以前那样排斥心理咨询了,因为他准时来了,而且不和爸爸妈妈一起来,说明他对心理咨询的态度有了变化。
他见面就说:“王老师,你好,我想问你一个问题行吗?”我说:“可以啊!”
他说:“为什么我的强迫症不受我的控制,相反我是很排斥它的。”
我说:“强迫症的定义就是我们明知这件事情不需要做,但是我们控制不住还是要做。就拿你的强迫思维来说吧,有些强迫思维的症状我们知道没有必要,但是我还是要想,还是要做。最可怕的是思维具有闯入性,你不知道下一刻想的究竟是什么,所以你不停的在恐惧,在害怕焦虑。”
“对的,王老师,我告诉你个秘密,这个秘密我父母都不知道,”小刚说,“你知道我初中为什么成绩变差了吗?因为初三时我们班分来一个漂亮的女英语老师,那女孩子真的是天仙下凡,有一次我上着她的课,突然脑子中出现个肮脏的念头,我要强奸她。当时我的心里特别害怕,我是个很胆小的人,很内向,话不多,但是我怎么脑中出现这个想法,是不是我很卑鄙,很龌龊,王老师。之后我就特别害怕上她的课,一上她的课就害怕自己做出什么出格的行为。后来我不仅害怕上英语课了,语文,数学,所有的课我都没心思上了。”
这时我似乎明白了他的强迫症的刺激事件,造成他成绩下降的原因,我说:“小刚,我很理解你的心情,你对这个念头感到很难受。我要对你说的是,这个念头很正常,你不必对它产生恐惧,产生害怕。”
他睁大了眼睛继续听我讲下去,“心理学上把这些不合常理的想法叫做杂念。像我要变成超人去飞等等。由于这种杂念具有闯入性,任何时候都会进入我们的脑海。不仅是你,任何人,包括我,也与你产生过类似的想法。为什么呢?因为你当时处在青春期,青春期的性意识开始懵懂,你会喜欢上异性,特别是漂亮的异性。所以这个观念是正常的,但是正常人为什么不会产生强迫症呢?因为他们对这种杂念不关注,杂念自然来了也就自然走了,而我们强迫症病友却认为这种观念是不正常的,所以一排斥,强迫症就出来了。所以我们对待这种杂念的态度就是让它自然而来,自然而走。这也是森田疗法的精髓,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哦,王老师,我明白了,正是我对正常思维的排斥,所以造成了我的强迫症的爆发。我对它的态度应该是顺其自然为所当为,不关注它。”
随后,我们谈了一些森田理论的内容和方法,他结束了第二次的咨询并预约了下次咨询的时间。
第三次咨询
“王老师,我想问你一个问题:你上次给我说的是森田叫我们什么都不需要管,我当时明白了,但是回家后我什么都不管,想睡觉的时候就睡觉,想吃的时候就吃,我一段时间都长了8斤肉了,我好像有些怀疑森田理论了。”
我说:“你把森田的意思理解错了,森田叫你什么都不管,是叫你对症状什么都不管,让情绪自然来自然走.。因为每个人的情绪都有个过程,从起初到高潮再到消失,它是独立存在的,不受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森田让你顺其自然为所当为,什么都不要管,让它自然来自然走,是叫你对症状不要管。但是它没有让你对生活不要管,如果让你对生活不要管,那么你想干嘛就干嘛,你想抢银行就抢银行,你想杀人就杀人,那岂不是乱套啦。”
听了这话,他又笑了,我们大家也都笑了。之后我们也谈了其他的关于森田的一些东西。结束了第三次咨询。
(中间又咨询了几次,没有什么重要的内容,再次不再赘述。)
第五次咨询
小刚问:“王老师,森田叫我们顺其自然为所当为,什么症状都不管,但是我们有些事情是现实中的问题,我们也需要不管吗?”
我说:“这涉及到一个关于问题分类的情况。在心理学上,我们把问题分为2个类型。一种叫做常形问题,一种叫做变形问题。常形问题有2个条件,第一个是与现实相关,是大家公认的大事,像工作的选择,摆在你面前的一份工作与你即将跳槽的那份工作的选择,这个问题就是常形问题。第二个就是与道德有关,无论你站在那一边,你都能把一边看为是道德的,而另一边是不道德的。像选工作的问题,就是这样。而变形问题也有2个条件,第一是与现实无关,像强迫症病友考虑的吃不吃药的问题,吃药怕肝硬化,不吃药怕治不好病,这就是变形问题。第二个是与道德无关,你不能说吃药是道德的,不吃药是不道德的。或者相反都不成立。需要说明的是,强迫症症状思考的问题都是变形的。
当我们知道了问题的分类后,我们就可以做出选择了。当问题是变形的,也就是强迫症状的问题 出现的时候,我们可以不想,因为想是没有用的,它本来就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当需要做出选择的常形问题出现的时候,想也是没有多大用的,关键的是要做,是要行动,只有行动才能看到结果。”
第八次咨询
小刚刚走进我咨询室就迫不及待的对我说:“王老师,你给我做完咨询后对我的帮助很大。最近我发现我有个问题,事情是这样的,我家有个邻居是因为肺癌死亡的,自从他死后,我对肺部的关注就特别敏感,越关注我就越恐惧,越恐惧我就越呼吸不畅,越呼吸不畅我就紧张,越紧张我就越关注,我好像进入了恶性循环。王老师我该怎么办?”
我说:“小刚,你就是典型的森田说的疑病性体质。这种体质的典型特征就是对身体的过分关注,害怕自己得病,特别敏感。你因为别人的肺癌而关注自己的肺是正常的,但是由于你的疑病素质使你过分的关注于你的肺部,由于精神交互作用,使你的症状固着于此,所以你走上了恶性循环。知道吗?”
小刚疑惑的看着我,说:“王老师,什么叫做精神交互作用啊?”
我说:““精神交互作用”精神指注意集中于某个感觉,此感觉变的过敏,这个感觉的过敏,更使之固定于此感觉,此感觉的注意进一步互相作用,感觉越来越过敏的精神过程。
& && && &此恶性循环反复的过程中,产生了不安恐怖,引起植物神经系统的紊乱,即产生所谓的精神身体症状,精神交互作用又常常导致症状的固定。像你因为邻居因肺癌死亡而关注肺,因为过分的关注肺而使你感觉你的肺有异常,你感觉你的肺有异常而使你更关注于你的肺,如此循环,就叫做精神交互作用。你的疑病素质是你强迫症生根的土壤,精神交互作用是你强迫症的作用力。”
听了我上述的讲解后,小刚对强迫症的发病机制有了一定的了解。
第十次咨询
小刚问:“王老师,森田疗法教我们顺其自然为所当为,但是我心中还是有种恐惧,就是害怕万一,如果万一得了肝炎怎么办?万一得了艾滋怎么办?万一煤气爆炸怎么办?万一我的家人都死了怎么办?”
我说:“小刚,世间所有的事情都是不确定的,未来是未知的,我们总也无法预测未来,所以我们活在当下很重要。也许这些话你听说过一些,那么我们来一种相反的假设。当万一真的发生了,你该怎么办?假设你真的得了肝炎,万一你真的得了艾滋,万一你家真的煤气爆炸,你该怎么办?”
“如果我得了艾滋,我就自杀,如果我得了肝炎,我就去杀人……”
我笑了,说:“不见得。也许如果你得了艾滋,你不会那轻易的自杀,因为你知道了生命的宝贵,如果你得了肝炎。你也不一定杀人,因为你知道了健康的重要,你不会因为自己的不健康去造成别人的不健康……等等等等,你只不过现在把后果想的太严重了,万一是小概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但是如果它一旦发生了,你再怎么想也没有用,因为它是客观存在的,是不随你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我用以前对我讲的一句话劝勉大家:“如果你想预防万一的发生,你做的唯一的事情就是做好万分之九千九百九十九。”
第十三次咨询
小刚问:“王老师,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我在强迫症状出现的时候,转移下注意力,对焦虑情绪能起到很大的缓解作用。王老师,我能不能这样做来治好强迫症啊?”
我说:“转移注意力的确是个不错的方法,当你脑海中出现一个杂念的时候,你有意人为的转入另一个杂念,你对前一个杂念的焦虑就会减轻许多。你有没有想过这是什么原理呢?”
小刚摇了摇头。
我继续说到:“其实你这也是运用到了森田的理论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当你想第二个问题时,你的第一个问题消失了吗?没有,那为什么焦虑程度会下降呢?因为你把第一个杂念压入潜意识里了,接纳了它,让它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所以它产生的焦虑就下降了。但是你这种方法最好别多用……”
“为什么?”小刚问。
“因为是用了“二斤肉原理”罢了,我说,“你这个只是症状的更迭减轻了焦虑,究其本质来说,症状没有改变。所以说最根本的解决方法就是森田,让它顺其自然为所当为,这样你才能打破精神交互作用,走出强迫症。”
小刚听后,点点头,说:“王老师,我懂了。”
第十七次咨询
小刚如约来到我的工作室,他对我说:“王老师,我最近总是患得患失,害怕这害怕那,我该怎么办呢?”
我说:“这是我们强迫症病友性格共同的特征,既怕这又怕那,究其本质而言是完美主义在作怪。我们想既抓住这个又抓住那个,但是这种可能性是很小的。我们必须相信一点:有舍即有得。比如你选择工作的时候,有2分工作在这里,一份钱多但是很辛苦,一份钱少但是很轻松。我们强迫症病友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就会问自己:为什么没有钱又很多而且又很轻松的工作呢?这时强迫症病友的完美主义在作怪。他们并不知道世界是守恒的,有得到的就有失去的,没有单面的只有得到的或者单面的只有失去的。再打个比方说吧,强迫症病友很关心吃不吃药的问题,吃药又怕肝硬化,不吃药又怕病不好。他们并不知道这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而已罢了。”
听了我的叙述,小刚点点头说:“王老师,你说的太对了,世界每一样事物既有好的方面也有坏的方面,是辨证统一的,是守恒的。我们思考问题要具有二元性,是辨证统一。谢谢你,王老师,你给我的帮助太大了。”
第二十次咨询
(这时候小刚的强迫症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他已经能到学校上学了,根据心理学关于咨询疗效的评估中的一条,强迫症的效果评估可以根据患者的行为改变来判定,这时我知道小刚的强迫症已经差不多恢复了60%左右,但是还没有真正的走出来。)
小刚按照预约的时间来到了我的工作室。他对我说:“王老师,我最近陷入了所谓的森田理论强迫中了,我对“顺其自然为所当为”产生了强迫,一遇到具体的事情时,我就条件反射似的出现“顺其自然为所当为”这八个字,我该怎么办呢?”
我说:“忘了森田,忘了所有去生活。”
他惊讶的看着我。
我说:“我先给你讲讲理论强迫的形成机制吧。当我们才接触森田的时候,森田理论对我们的影响很大,我们遇到事情都会按照森田的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去做事情,我们感谢上天让我们遇到了森田理论,我们恨不得把森田理论的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每天大声念一万遍。但是渐渐的我们对森田理论产生了强迫,遇到什么事的时候就条件反射似的就出现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搞的我们很头疼。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最先森田理论指导我们行动的时候是在意识层面,当我们具体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经过我们的唤醒,它会从意识中跳出来指导我们的行为。但是如果时间久了,森田理论会进入到我们的潜意识层面,不需要我们唤醒而直接条件反射的形成作用。而我们一直在唤醒它,所以我们产生了强迫。不知你听懂没有。”
小刚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其实这个听懂听不懂没多大关系,关键的是下面,”我又说,“当你产生了理论强迫的时候,这时你该做的就是什么都不管它,什么森田,什么强迫症,都抛开,去生活,去学习,去工作,这样才能突破最后一层窗户纸,治愈强迫症。”
第二十四次咨询
小刚按照预约时间来到若水工作室。一进门他就说:“王老师,我现在走出理论强迫了,我能真正的去生活,去学习了。因为我知道真正的生活,真正的学习就是真正的随其自然。”
我竖起大拇指,对他说:“你这个三个真正所表达的意思在思想高度上可以和江泽民主席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媲美了。”
小刚笑了。
我说:“理论强迫是强迫症治愈过程中的一个很重要问题,也是最难的一个问题。我那时花了4个月才从中走出来。真正出色的演员并不是演技怎么怎么棒,而是他投入戏中角色,把自己当成是角色的人物。这样你无论做出什么动作,做出什么神情,那都是好的,都是正常的。”
“最后和你总结一下这段时间咨询的总的效果。小刚,你经过在若水强迫症治疗中心的半年疗程,已经恢复了85%左右,这在强迫症治疗中属于成功的案例,恭喜你,你已经基本痊愈了。其实森田疗法治疗强迫症,它更多的是带给患者一种人生观,价值观,这种人生观价值观简单的说就是改变你能改变的,接纳你不能改变的。强迫症的治疗,与其说是治疗,不如说是态度的转变。让自己与人生的河流一起流淌,到哪儿说哪儿的话,不抱怨,不极喜,以一种豁达的人生观,价值观去生存,去发展。
最后我要提醒你小刚,虽然你现在差不多走出强迫症了,但是你不能高兴的太早,强迫症还有个反复的问题,就是症状会重新出现,甚至比以前更严重。所以你不能掉以轻心。如果症状反复了,你可以凭你以前咨询得到的东西来解决,如果实在解决不了,你也可以来问我。我那时最后走出强迫症的时候,用了半年的时间在对待反复上,我有很多经验可以帮助你。最后我恭喜你已经基本走出强迫症。”说完我伸出手,他立即伸手与我相握,我能感觉到他的手很有力量,凭着这股力量,我 相信他的强迫症能够痊愈。我祝福他!
以上就是我在若水强迫症治疗中心做的一例强迫症康复成功案例。对于强迫症,我们各位病友首先在信心上就不能输给他,要相信自己能够痊愈。在此祝大家早日康复!如果大家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东西,可以在qq上或者网站上给我留言。我的qq是,网址:。
&咨询师信息
证书编号:
备注:心理咨询行业性质需要来访者(心理困惑者)
提前预约, 提交心理困惑内容,才能安排咨询。
其他文章推荐
提示:任何关于问题的建议都不能代替咨询师的面对面诊断,所有门诊时间仅供参考,最终以机构当日公布为准。网友,咨询师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
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心友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 晋ICP证号有以下特征就是强迫症的表现,你中招了吗?药不能停啊!
有以下特征就是强迫症的表现,你中招了吗?药不能停啊!
彩虹姐聊生活
话说彩虹姐最近老是有很多可怕的莫名其妙的想法,比如看到说有什么人出了什么事,我就会想要是我至亲的人也出了这样的事,该怎么办?又或者看到网上说现在人贩子多么猖獗,抢孩子手段花样百出,我又会很紧张:要是我的孩子也遇到这样的人贩子该怎么办?然后就会陷入无止尽的恐慌焦虑中,并且用我那丰富的想象力将事件无限放大延伸不能自拔。彩虹姐一度认为自己得了精神病。后来咨询了心理医生,说是强迫症的典型症状,这强迫症到底是什么呢?
百度百科:强迫症(OCD)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类型,是一组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其特点为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一些毫无意义、甚至违背自己意愿的想法或冲动反反复复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患者虽体验到这些想法或冲动是来源于自身,极力抵抗,但始终无法控制,二者强烈的冲突使其感到巨大的焦虑和痛苦,影响学习工作、人际交往甚至生活起居。
近年来统计数据提示强迫症的发病率正在不断攀升,有研究显示普通人群中强迫症的终身患病率为1%~2%,约2/3的患者在25岁前发病。强迫症因其起病早、病程迁延等特点,常对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世界卫生组织(WHO)所做的全球疾病调查中发现,强迫症已成为15~44岁中青年人群中造成疾病负担最重的20种疾病之一。另外患者常出于种种考虑在起病之初未及时就医,一些怕脏、反复洗手的患者可能要在症状严重到无法正常生活后才来就诊,起病与初次就诊间可能相隔十年之久,无形中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因此我们应当提高对强迫症的重视,早发现早治疗。
图片来自网络强迫症状具有以下特点:1.是患者自己的思维或冲动,而不是外界强加的。2.必须至少有一种思想或动作仍在被患者徒劳地加以抵制,即使患者已不再对其他症状加以抵制。3.实施动作的想法本身会令患者感到不快(单纯为缓解紧张或焦虑不视为真正意义上的愉快),但如果不实施就会产生极大的焦虑。4.想法或冲动总是令人不快地反复出现。
图片来自网络首先需要鉴别正常的重复行为,以免草木皆兵、诊断扩大化。几乎每个人都会有些重复行为或有既定顺序的动作,比如离开家前会反复拉两三次门以确保门关上了;刷牙总是会按照先用左手拿杯子装水,再用右手取牙刷,接着用左手挤牙膏的顺序进行。一般这种习惯行为是为了提高效率,并不让人感到痛苦,也不影响正常生活。而明确有强迫症状的患者则需要与以下疾病相鉴别:1.精神分裂症该病患者也可产生强迫症状,但往往不以强迫为苦恼,更不会主动寻求治疗,强迫思维的内容多怪诞离奇且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一般容易鉴别,但严重的强迫症病人有时也可伴有短暂的精神病性症状,应注意辨别。2.抑郁症该病患者可出现强迫症状,而强迫症患者也可产生抑郁情绪,鉴别主要是识别哪些是原发性的症状、出现在先。3.焦虑症两者都可有焦虑表现,强迫症的焦虑多因强迫思维的反复出现或强迫行为无法实施而出现,相比之下,焦虑症的焦虑可以是无缘无故、缺乏特定对象的。4.药物引起的强迫症状一些药物,如氯氮平在治疗精神分裂症过程中可引起强迫症状,但患者并不感到苦恼,停药后症状逐渐缓解消失。5.器质性精神障碍大脑某些部位的器质性病变,如出血或梗死可出现强迫症状,所以在诊断时询问相关脑血管疾病病史,完成头颅磁共振等相关辅助检查是相当必要的。
图片来自网络强迫症的发病与社会心理、个性、遗传及神经内分泌等因素有关,其中前两项是可以干预,防患于未然的。作为家长,应当为孩子构建一个稳定、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不应过分苛求,生活处事可以更具弹性,注重相互间的沟通,促进其构建健全的人格。强迫症自我筛查:1.你是否有愚蠢的、肮脏的或可怕的不必要的念头、想法或冲动?2.你是否有过度怕脏、怕细菌或怕化学物质?3.你是否总是担忧忘记某些重要的事情,如房门没有锁、阀门没有关而出事?4.你是否担忧自己会做出或说出自己并不想做的攻击性行为或攻击性言语?5.你是否总是担忧自己会丢失重要的东西?6.你是否有什么事必须重复做,或者有什么想法必须反复想从而获得轻松?7.你是否会过度洗澡或过度洗东西?8.你是否做一件事必须重复检查多次方才放心?9.你是否为了担忧攻击性语言或行为伤害别人而回避某些场合或个人?10.你是否保留了许多你认为不能扔掉的没有用的东西?如果上述症状中有一条或一条以上症状持续存在,并困扰了您的生活,使您感到痛苦,别孤军奋战,请您咨询专业的医生,让医生帮助您一同战胜强迫症。
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彩虹姐聊生活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专注精彩百姓生活,感悟人生
作者最新文章强迫症用药四年,感觉真好了,一直都在工作中,药能不吃了...
患者信息:女
病情描述:强迫症用药四年,感觉真好了,一直都在工作中,药能不吃了吗感谢医生为我快
最佳回答百姓健康网53943位专家为您在线解答
病情分析:强迫症是以反复的持久的强迫观念或和强迫动作为主要症状。病因复杂、尚无定论,目前认为主要与心理社会、个性、遗传及神经-内分泌等因素有关。主要可归纳为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临床上常用的方法包括:精神动力学治疗,认知行为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及森田疗法等。
回答时间:
Ta帮助了2477人
50岁提问时间:
病情描述:女,32岁,。。心里总觉得不干净,摸过什么东西都要去洗手,去医院看大夫说是强迫症。。该怎么才能好啊???
医生建议:你心里总觉得不干净,是强迫症,建议您心理上放松,不要用力控制自己去不想,也不要刻意去追着想,顺其自然把心放平吧。
24岁提问时间:
病情描述:请问强迫症严重的时候,发生时,在父母他人面前还能自然控制自己正常状态吗?还是不行?因为不想让他们知道发现自己不对劲!只有轻微的才可以这样吗?
医生建议:你好,有强迫症和强迫症倾向的人心理状态一般都比较焦虑,内心相对来说缺乏安全感,害怕自己做不好。这是根源。建议去专业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11岁提问时间:
病情描述:儿童强迫症的症状
医生建议:儿童强迫症的两个部分: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孩子的这两个症状常常会一起出现,有时也单一出现,这些强迫的观念和行为会影响孩子的情绪以及交往能力。
33岁提问时间:
病情描述:我的妻子自从生完孩子以后就得了强迫症,干什么事儿都要求至善至美的,听别人说可以在饮食方面多注意调理,强迫症吃什么食物好呢?
医生建议:强迫症患者应该多吃一些鸡肉,适当补充一些营养,另外要多吃一些水果蔬菜,尽量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东西,尤其是白酒,咖啡等。
43岁提问时间:
病情描述:一个月前,晚上去彩票店有一个小狗跑到了我跟前,因为我从小怕狗,当时紧张害怕,不知道它是闻了闻我还是咬了我,所幸当时穿的长裤,没有暴露在外的皮肤,回家后忘了检查,直到第二天早上才让我妈检查,没有发现伤口或者牙印,但是后来我发现腿上汗毛周围有一小圈发红,不过没有拍照片,我还在网上查了查,有人说被狗咬了有时会因为紧张而感觉不到疼痛,然后就开始怀疑被狗咬了。后来过了十几天,我发现腿上汗毛周围还有一小圈发红,不过不是同一个位置,但是和之前的发红一样,然后我就拍了照片。请问,如果被狗咬了,会不会因为紧张害怕而感觉不到被咬,感觉不到疼痛?还有请放大照片好好好看看,腿上汗毛周围的发红是怎么回事?有没有可能是被狗咬的痕迹?
医生建议:您的这种情况我们认为是属于强迫恐惧症,建议您去到大型正规医院心理咨询中心请专业的医生来为您进行心理治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治疗强迫思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