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大学生每天都在忙什么忙着置办“行头”,父母得要花多少钱才够

  儿子在北京读大学,每个月给2000生活费,有时候不够,他姐也会补贴一些,
  结果前几天打电话来说不够,每个月要3000,自己很纳闷上个大学现在要这么多钱了?
  我和老公是事业单位职工,他是管理层,2个人的薪水加起来每个月1.5万,加上五险一金,没房车贷。
  这不,昨天被老师邀请到学校聊聊天。
  结果:
  我听见老师与儿子的对话。
  你爸妈一个月就算挣10万那是你爸妈的,那不是你的。
  法律上规定了超过18岁父母就没有养育你的义务了,
  也就是说你父母现在完全可以一分钱不给你,而他们也没有任何错,明白吗?
  当然我说的是很无情,可是在法律上就是这么一个道理
  只是说这个事,你父母现在给你的是亲情,而你只知道索取
  现在生活费2000都嫌少了,等以后你买房买车,动不动开口几十万,你还不跟你爸妈翻脸?
  真不知道你这个学是怎么上的, 怎么会这么不懂事?回去好好反省下写封检讨我。
  听到这样的对话,我也认真思考了下,大家都来交流交流.
  各位为人师表的老师们,也来讨论一下...
楼主发言:25次 发图: | 更多
  我3年前上大学(在二线城市) 一个月生活费500, 自己勤工俭学、做点小生意,反正也没让自己饿着,毕业的时候也自己存了5万块钱做创业用。  至少我感觉在学校的时候培养的工作意识和承受的赚钱压力对我现在做自己的事业有极大帮助
  我也是大学生,女生,一个月3000。我觉得刚刚好。偶尔可能会不够……我在的旅游城市物价比较高,吃的方面开销也大……还要出去社交玩耍,反正我自认为真的一点不敢乱浪费了!男生可能买游戏装备之类玩耍请客交女朋友花钱多吧。反正我是女生,衣服化妆品开销真的好大的(不追求名牌,但是女生看到喜欢的真的忍不住要买)当然,我也有同学一个月一千!但是她们属于只吃饭,不出去玩不买衣服不买化妆品不在除了吃维持基本生活以外花费任何!这种大学生活有什么意思!
  我女儿今年高考了,630分(北京,满分750)。她们学校的一本率是100%。   我准备按每月3000元供应。 她自己还有2万元以前的存款,自己可以作为机动费用。  我不太倾向于在大学期间为了多挣钱而打工。
  我大学四年,没花过家里一分钱,毕业后我出国没要家里一分钱。大学四年,出国两年,去年回国,我银行卡存款四万多。虽然四万在很多人眼里不算钱,但是对于孤身一人的我,我觉得是一笔巨款。
  你给孩子3千?这么多,太溺爱了吧,会惯坏的,不过如果家庭好那也正常
  我上高中的时候,08年~还没住校,单单伙食费和自己的零用,买衣服去玩七七八八的车费,2000多~有时候不够也是让我妈寄,偶尔超出就3000多~现在花钱是大手大脚,没经济观点!但是都是我自己挣的,开始工作后,从没找父母要过钱了,这点我自己还是骄傲的!坚决不啃老!!!
  我孩子现在小学,我从来不给零花钱,孩子也常常问我们家有钱吗?我跟我老公都是一致的回答,我跟你爸爸有钱,你没钱,要想自己变有钱人要好好学习,自己赚钱,我们只抚养到你18岁,接下来你就要靠自己的能力赚钱了
  我觉得2000足够了。  我一表妹大学家里给2000,在我们这里算不错的水平。这马上要毕业了,找工作大部分实习期只有1500,作死不愿意去,嫌钱少,说赚的还没生活费多。  家里条件好是优势,但要注意别惯孩子,把优势变劣势。  说实话,你们遇到这老师不错,现在的老师谁会管这么细啊。
  吃饭是吃不掉多少钱。可是买买买很费钱。(千万不要让上了大学的孩子玩相机,耳机,钢笔,复合弓,机械键盘等。也不要让女孩子刷服装搭配和护肤品推荐。)
  你儿子花钱大手大脚。我14年前读大学,在广州,600元够用了。现在我问问我的学生,1200左右每月就够了。
  @肉小包2 三年前我一个学期的生活费才这么多
  2010年入学,生活费按年给,一年1w2花完了自己想办法,lz狠得下心可以试试我爸妈的办法
  那不也是你宠出来的么,孩子没有金钱观念
  09 年上大学,生活费一直低于800.二线海边城市,吃的饱,穿的暖。
  3000多了点,上海小孩都不要这么多的。不能溺爱啊。还是要有意识的去引导。以后孩子大手大脚习惯了,就不好了。
  08年 大学 一月1000元生活费 后来出来上班 也就才1000多块钱的实习工资 那时候郁闷好长一段时间 我觉得现在的家长一定要给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念 省的以后找工作上班麻烦
  03年那会我们上大学,第一个学期,一学期才花销1000多,学习也是一点没耽误,朋友也没耽误交,不一定钱给的多就是爱  
  08年在武汉上大学,月生活费500~600,包括衣食住行,多吗?  大二开始从来没问过爸妈要一分钱,学费贷款交的,生活费全是自己挣的……好吧,我承认虽然我一直都在拒绝哥哥姐姐的资助,但是是姐夫帮我找的暑假找工,还有跟初中同学跑去湖南永州一个工地上干苦力一个月。  大四刚开学不久,学长介绍一个兼职,一百块一天,包吃包住,干了四十多天,因为当时跟老婆认识不久,为了给老婆过生日就跑回武汉了。  大四准备毕业,老爸准备帮老妈搞养老金申请(好像是什么什么资格的,记不清了),家里钱不够,我还准备拿5000文给老爸。  如果不是大四的时候跟老婆谈恋爱,估计毕业时手头有差不多一万块……  别问我,我也不知道哪来的钱,打工,兼职,还有奖学金吧,我都不知道省吃俭用省着省着就有那么多钱了……  家里一直困难,但在班里,至少我觉得比那些拿着贫困资助整天打游戏的同学好多了,大一时因一念之差,觉得自己是班长,贫困资助应该先给别人,直到大三才能进学校的贫困生库,但是貌似就得过一床被子,最搞笑的是有个女同学一学期我帮她申请了两三千块的贫困资助,反过来说我从来不干事。  对了,忘了说,武汉的冬天真冷,大学四年就买过一床被子,三件套,一百块钱左右。  从来不觉得我比其它同学少了什么,至少我穿着体面,很多同学不相信我困难。  说这么多不是为什么,就是觉得现在工作了,特么的比以前还难,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去走,马蛋,几年了感觉什么提高都没有。
  一个学生,所消费的无非主要是吃和日常用品。这两项加起来每个月1000足够了。不要拿地区物价水平差异来说事儿,学生,又不养车、又不供房,更不需要养家,动辄每个月2、3千,平心而论,家境很好,无所厚非;家境一般,还要如此供养,只能说家长对于如何培养自己的孩子,脑筋并不是太清晰。  本人在江苏一稍好些的三线城市,家庭月消费,包括供车,养一个读小学的孩子,也不过5000元左右。一个学生,无论你说是在北京、上海,或是哪里读书,月消费3000 都不太可能是那种明事理的人。现状是,大批大学毕业生,一旦毕业,甚至可能根本拿不到3000的月薪,乃至直接失业。这样的消费水平,只能说是畸形的——还是那句话,家里土豪,毕业工作不愁者,不在此讨论之列。  另外,特别说一下女生的情况。有些女生会借口要买衣服、化妆品等等,说是3000仍然很紧张。这个,说实在话,我不懂,一个纯消费者,为什么会有那么充分的理由要拿爹妈的钱去买化妆品,都是豆蔻年华,需要搞得花枝招展的么?你在这个年龄,皮肤就那么不自信了么?一个月,吃饭,一千吃得很好了,另外两千,买衣服和化妆品?我靠,很多工作了的,待遇不错的白领也未必舍得每个月都花两千在买衣服和化妆品上吧?  当然,本人穷屌丝一枚,无法理解许多女生的想法和做法。大学生,基本是成人了,即便你没有能力养活自己,起码也得懂的父母赚钱养家之不易,能省点,就省点吧,能做到这一点,也起码表明你懂的体谅父母的辛苦。  说实在的,个人认为,大学生,除了基本的生活开销,拿谈女朋友、买衣服、吃饭、化妆品等理由证明自己没乱花钱,这个实在有些说不过去。如果以这些个项目为理由向家长要钱,那每个月一万、两万都可以,因为这种开销是没边界的。  上面的这些话,可能有些人看了不舒服,那就对不住了。
  儿子明天要回来了,让他爸暑假给他找一份兼职 整天的无所事事的
  另外,根据个人经验,考虑到目前城市消费水平差异,一个大学生在外面基本吃用生活开销可以控制在:  一线城市:1500元/月上下  二线城市和消费力强的三线城市:1300元/月上下  三线城市:1100元/月上下。  其实有些家境不好的同学,每个月五六百一样地活,家境好的,一个月几千者,也大有人在。学校周边的宾馆、饭店,往往都是学生客,过个生日,搞个派对;玩手机动不动爱疯,差的也要小米(反倒是老师们都只用左右的,反差强烈),家长如果不节制地供钱,四年后收获的,未必是幸福。
  当然,上面的参考值,只是个人看法,每个人家境不同,适当上调或下调,无可不可,但太多或太少了,显然都不太合适。太多了,养成孩子沉溺享受的品性;太少了,孩子容易自卑。   个人看法,对于普通人家的孩子,给个基本生活费,其它的,自己想谈朋友、想买衣服、想买化妆品,想旅游,自己赚钱去。那这些理由花父母的钱,说不过去。
  中国式父母教育真可怕。你孩子读的什么大学啊,北京大学出来还找不到工作呢!现在一个月要三千生活费,以后出来还要养活全家,得赚多少?就算父母积累了一定财富,谁能保证父母过世后又能大手大脚花几年。你们是在慢性杀害孩子。
  08年 大学 一月1000元生活费 后来出来上班 也就才1000多块钱的实习工资 那时候郁闷好长一段时间 我觉得现在的家长一定要给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念 省的以后找工作上班麻烦
  给2000不少了,不过要过偏高品质的生活肯定是不够的,但是不够这部分完全应该自己兼职打工等等解决,而不应该找家长要,男孩子上了大学都没有这个概念的话楼主要考虑一下自己的教育问题了
  我孩子现在小学,我从来不给零花钱,孩子也常常问我们家有钱吗?我跟我老公都是一致的回答,我跟你爸爸有钱,你没钱,要想自己变有钱人要好好学习,自己赚钱,我们只抚养到你18岁,接下来你就要靠自己的能力赚钱了
  我上大学的时候一个月就八百,今年毕业。家和学校坐公交一个小时就到的那种,导致每个星期回家拿200??那种生活真是醉醉哒。表示真的不够用。
  哪里的辅导员还会管你一个月生活费多少啊 碰上了好老师
  我姐半年花了一万,我家 还是农村,我爸说她花得多她还生气
  @肉小包2 我也是在家里照顾女儿上学 现在才小学5年级,不能像你孩子一样将来养成乱花钱的习惯,从小培养合理管理自己的财产,楼主是做什么投资呢 我也学习一下,也让我女儿早点接触
  我刚大学毕业,现在甚至工作,我大学时家里就给基本的吃饭钱,要交学费那期就给8000(学费不定的),不交学费那期就给两三千,我四年还不都过来了,自己平常做点兼职,我们宿舍其他人她们是家里给一个月,我也没觉得我吃的穿的比她们差。
  2000足够了,不过刚开学那个月会多点,很多东西要置。  我儿子准备大二,北京。。。平均一月一千多点点。
  女生,在杭州,一般2000左右,可以自己做做兼职,反正生活基本潇洒了
  用多少生活费跟家庭经济条件关系不大,主要看孩子懂不懂事。  我表哥的孩子在上海念书,家里条件很差,开学他妈陪他去报道的,交完了所有费用才走,可是他接着两个月一口气花了8000,一说他花得多就跟他奶奶装可怜,说什么面包要8块钱一个都舍不得吃,同学一起看电影过生日不好意思不去之类的,好像一个月4000还活得很委屈似的。他妈很极品,她儿子花钱多她也不管,出不起了就直接找我大表哥也就是孩子大伯要钱,很无语…
  虽然这几年物价涨了很多。但是三千还是多。
  是的,现在刚毕业的都拿不到3000
  2000就能过得不错了,真是要问你们这些家长从小是怎么教育孩子的价值观的了
  一个月三千,绝对太多了(如果自己能赚这个钱,那例外),我刚毕业一年,坐标中部四五线城市,一个月七八百是正常的。
  10年在天津开始读大学,一个月1500。但是买衣服鞋的钱另算,因为基本都是回家的时候买。后来14年考研最后几个月一个月2000。感觉1500一个月还能余一两百,但是后来谈恋爱了就没剩下过。现在在北京读研,每个月1000的补助,不给家里再要生活费了。
  教育的问题,我和堂弟相差3岁,我读大学生活费300,他400,他自己说如果吃食堂其实完全够了,但是因为是男生,经常和其他同学出去吃炒菜喝点啤酒肯定不够,他也没向家里伸手,自己和几个关系好的男同学自己整兼职,当然他毕业10年了,按照我和他差3岁的标准,3年才涨100生活费,那我们算1年涨100吧,10年就是1000,现在1500也够了,我同事的儿子正在读大学,基本生活费是1500,有时候不够多给一点,但是不是每个月都不够,现在的孩子真是太娇惯了些
  读研的经过。。其实大学的食堂还行。一天大概20元就够了,有时出去和朋友玩吃个饭一算 。。一个月1500肯定够,要是说天天去下馆子。。。。那肯定不够。。
  如果是在一线或者经济特区这种差不多啊 如果不是的话 可能是你儿子交女朋友了 花销比较大
  有条件的情况下当然要给自己孩子更好的 但要以他人格健全为基础。  我一线城市十年前上中学时候目测班里同学平均一个月花3000都不止 祝你幸福。多少钱都有多少的活法 有条件就别跟自家孩子过不去
  我只想说好多人上班挣的工资到手还没有3000呢
  哎,07年的一个学期2000块生活费都过来了
  看有没有女朋友了,我没有女朋友的时候一个月600都嫌多,找了女朋友后一个月就飙升到2000了,这个还不算意外支出,比如报辅导班啊,买电子产品啊什么的
  感觉压力好大,还能不能养得起孩子了
  正常开支的话1200足够了,买衣物这些开支另算,男孩儿的话,谈恋爱,买烟,交友这些开支可能多点,其实每天吃饭是花不了多少钱的,坐标二线省会城市。我们班很多学生花钱都很节省的,很多学生都不怎么爱问父母要钱了,我的钱都是父母一次性给几千,用完了再给,但是我不会乱花,所以我父母比较信任我。
  现在的大学生这么阔绰了么?我以前一月1000,毕业6年了,基本还是够花的,还能买买衣服呢。父母给基本的就好了,想要更多零花可以自己打工赚啊
  物价上涨的好快哦。  我读大学的时候,第一年炒面才3块钱,毕业的时候5块了。。。
  不知道你们怎么想的…不过我是本地读书爸妈只给一千打死不多给,我也活得挺滋润啊~我小伙伴们外地的大概也是两千左右…
  去年刚毕业,沈阳上的大学,一个月2000以内,我花钱还算比较多,衣服什么的也爱买
  我05年上大学500,10年上研究生1000,包括买衣服。读研的时候我们班好多同学一个月才几百块钱,可能人大了,比较不好意思对父母提太多要求,够吃饭就行了
  04年500 魔都 寝室三个人 都这样 有个好像六百  前阵子回了趟大学城 发现吃饭大概贵了一倍不到 我觉得给个1000多差不多了
  我有的时候真的想不通,这到底是谁错了!父母穷的说孩子物质,父母富的说孩子败家。
  我父母的条件一般,说实话我很怨,怨到我觉得好无辜,凭什么说他们给了我他们最好的我就要感恩戴德,可是我活的并不好啊,从小我就知道没钱会饿死,尝尝饿到哭,不是那种说说的,是真的会哭,也不是没有吃的,你见过那种剩饭剩了好几天还要你吃的么?一年一年没见过几次肉,逼的我不爱吃肉了,更别提海鲜了,只能说自己过敏不敢吃,水果也只在夏天最便宜的时候吃西瓜,今年20多了,大学没毕业,打过兼职,做过家教,虽然没有一包方便面吃几天,可是已经好几年没吃过晚饭了,这种活的很粗糙你们真的觉得好么?我承认我物质,谁不想要一个不用饿肚子的生活,我的要求就是不必一件毛衣穿十年,从中学就没长过!不都说富养女儿么。穷人家的孩子除了穷酸气,我还有什么!
  尼玛,老子夫妻二人都在事业单位上班 二十年了,一个月拿到手也就共5000元(),到年底还要扣住房公积金和医疗保险,一年差不多只有十个月收入,这孩子上大学,我们改怎么办?
  电脑自己买的手机自己买的,活的好累,有时候真希望父母帮一把,多给点,哪怕500块也好!回头想想父母还在家吃豆腐小葱蘸酱,怎么开的了口!!!好累好累!我也不羡慕王思聪,他太有钱了要怎么花?
  我现在也是在校大学生,在天津,消费水平还不错,而且也是男孩子,我如果只在食堂吃饭也就700一个月,但有时候出去玩干什么的,最多时候就花了2000多一个月,我觉得首先你要和孩子去沟通,早知道他的钱花在了什么地方,也许他遇到什么困难了呢,然后再告诉他什么时候该花,什么时候不该花,要引导他学会理财,并去自己挣钱
  庆幸儿子懂事,我给他钱他还不要。每次都说:“你给的钱,我吃饭上学足够了,如果我想出去玩,那就得靠我自己挣或者想办法省,没脸跟你要。”
  南京一本大四 从大一起生活费就是800 大一大二的时候日子过的特别滋润 还能存点私房钱 大三大四的时候物价上涨 但是过的也还行 就是减少点娱乐开支罢了 基本也攒不住私房钱了。大三的时候做比赛项目,钱都得自己先垫着,私房钱全投进去了,还得四处借钱,当时我们小队五人穷那叫一个惨,庆功饭吃一顿10元一份的鸭腿饭那都觉的特"奢华",特开心。也不是说我爸妈对我抠,我觉的我爸妈挣钱也不容易,我也不好意思张口要,每次我爸妈打电话问我"钱还够吗?",有时候我确实穷到吃了上顿没下顿那种境界,但我还是特别倔的说"钱够,月底打给我就行"。有句话咋讲来着,自己选的路,就算爬你也得爬着走下去,没钱了就去兼职给饭店端端盘子,端盘子是个好活啊,不仅能挣钱,最重要的是还管饭,哈哈。总结大学四年,我觉得我过的还是蛮自在的,有钱就花,没钱就不花,富有富的活法,穷也有穷的活法。
  2014年大学毕业生来说说,我在重庆上的大学,物价一般般,每个月500,大三开始不问家里要钱了,每年有学校发的助学金,加上自己兼职赚钱,够养活自己,毕业的时候还有一小笔存款。
  给多少无所谓,问题是孩子毕业了能不能把生活费挣出来,如果挣不出来,孩子心情不好家长还要补助,补助多长时间?我感觉对孩子没有一点好处
  我这个月就大四毕业了,今年没问家里要过钱,都是用自己工作的实习补贴和上学期剩下的钱,结果还剩下了几千块,可以做个毕业旅行计划了。  以前我父母也算是对我比较放心,生活费都是什么时候想起来了什么时候拿,也从没计算过我每月花多少。但是我毕竟自己心里有数,平均一下每月也就六七百块钱。我是在东部省会城市985的大学,生活费比京沪算是低的,但是跟其他地方应该差不多吧,我既然能生活得不错,相信其他人应该也可以。  还有啊,今年找工作切身感受到,实习期的补贴实在是赶不上很多大手大脚的同学的生活费,平时该省还是省着吧。
  根据家庭经济收入来吧。  我其实不太赞同在收入比较丰厚的情况下,故意磨练小孩少给生活费,完全没必要。  不同家庭出身的小孩自然有不同的圈子,也有不同的消费水准。给钱太少会让小孩无所适从的。
  我能说我一学期生活费才三千不。活的也很滋润啊,不过那是十年前了。
  坐标重庆。02年我上大学家里一个月给500;08年我妹上大学一个月给800,算是普通水平吧。父母都在事业单位上班。
  现在在广州读大三……每个月才一千块的我是不是拉低了大学生的生活水平……
  无论哪个城市的大学,2000都已经过得很好。花掉3000以上,唯一的原因就是根本没心思花在读书上。。。:)  不绝对,仅供参考!
  大学毕业刚好10年,大学开学一次性从家里拿2000无左右到学校,说是花完再说。一般情况下,不会再要。要说够么?肯定不够,且还谈一个女朋友。一般做家教,一个星期两次,一次50元,一月400元吧。那时候人单纯,不太会做生意。05年大学毕业,继续上研究生,假期跟着同学上函授课,一次能得2000多,但不是每个学期都能找到。毕业时,手里记得是有1万多?一个同学赚了20多万(以前是中学老师,读书其间去补习学校上高三课),同时考上川大博士。我上铺,赚了9万多,同时考上川大和云大博士,因个人原因选择了云大。  说了这么多,感觉如果纯花钱,不自己挣,2000怕真不够,3000也不太够花吧,不知道钱来得不易。
  我是在校大学生,女生,一个月2000只够平时的吃和在校,一旦需要自己购置衣物,聚餐,外出旅行,聚会,2000根本不够。我在北京前3的学校,补贴多,但饭菜早餐少于5块,午餐少于15,晚餐少于10块基本上不能吃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水果比较贵,每天按10块算,加酸奶5元,零食5元,这是日常吃上要1350。然后买书,打印,偶尔需要去咖啡厅开会,起码200。然后会有生活用品150,护肤品150,这就1850。这只能满足校内开销,如果需要去外面走走,吃东西,可以看出是根本不够的。
  不能拿北京的物价跟别的城市比,我在自己的市读高中一天三顿也花不了10块,但北京孩子一个人在外,不是自己做饭,而且蔬菜水果价格贵,人工成本高,基本上每天纯吃饭少于25就会吃的很小心,会缺少幸福感。
  其实楼主可以去自己孩子的学校食堂超市逛一逛算一下大致物价,差不多就可以判断,比如昌平区大学的开销肯定是比海淀区的低很多。
  @埃文周
20:25:00  我也是大学生,女生,一个月3000。我觉得刚刚好。偶尔可能会不够……我在的旅游城市物价比较高,吃的方面开销也大……还要出去社交玩耍,反正我自认为真的一点不敢乱浪费了!男生可能买游戏装备之类玩耍请客交女朋友花钱多吧。反正我是女生,衣服化妆品开销真的好大的(不追求名牌,但是女生看到喜欢的真的忍不住要买)当然,我也有同学一个月一千!但是她们属于只吃饭,不出去玩不买衣服不买化妆品不在除了吃维持基本生活以外......  -----------------------------  好吧,你这个生活水平是偏高点,毕业出去自己赚钱估计刚开始都很难养活自己,赚钱不易,建立合理消费观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大一新生开学装备花费过万 学生攀比家长无奈
[提要]俊(化名)今年考上了省会一所一本院校,还有十几天就要开学了,这几天他正忙着置备开学用品。除了基本的生活用品,小杨还花8000多元买了一部三星手机和一台戴尔电脑。
  杨俊:仅手机、电脑就花了近万元
  杨俊(化名)今年考上了省会一所一本院校,还有十几天就要开学了,这几天他正忙着置备开学用品。除了基本的生活用品,小杨还花8000多元买了一部三星手机和一台戴尔电脑。
  &我很喜欢摄影,想着再买一台单反,可是家里死活不同意,我现在正在央求已经工作的姐姐给我买一台。&小杨告诉记者,手机和电脑是前爸妈承诺只要他考上一本院校就当礼物送给他的。&我报的专业是国际经济与贸易,其实用电脑并不是很多,但是自己买台电脑看电影、查资料比较方便。&小杨告诉记者。
  小杨还告诉记者,高考完之后他就列好了清单,衣服、拉杆箱、生活用品、床上用品、电子产品都在其中。现在东西已经买得差不多了,只有心心念的单反还没有到手。
  小杨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拉杆箱300元,衣服、鞋子等穿戴大概2000多元,新配了一副眼镜200元,父母加上自己的交通费大概1000元,学费、住宿费不到7000元,一个学期的生活费5000元,再加上买电子产品的8000多元,总共算下来2万多,而床上用品以及生活用品小杨打算到了学校再买。
  小谢:用假期打工的钱买了台电脑
  与小杨不同,谢同学的装备看起来比较轻松。&我学的专业是计算机,必须要有一台自己的电脑。&小谢告诉记者,他不想让家里有太多的负担,于是高考一结束就去附近的工厂打工,用打工的钱给自己买了一台电脑。而3000多元智能手机则是爸妈出钱给买的。
  &除了手机和电脑,我只准备了简单的生活用品、床上用品,还买了一个拉杆箱。&小谢说,上学路途比较遥远,他不打算买太多的东西。但是小谢也坦言,身边的同学也有花上万元买高端电脑的,有的手机、电脑、平板都是最高配置的,光是这些电子产品加起来就得上万。
  多数大一新生装备 花费5000元左右
  那么,这些大一新生到底为自己置备了多少新装备呢?记者对河北经贸大学新生群里50余名准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几乎所有新生都为自己置办了新装备,其中80%以上的花费在5000元左右,也有个别同学花费上万。
  网友&@挖个双人冢&告诉记者,绝大部分新生都会为自己换个新手机,据她了解,手机一般都是高配置的高端智能机,价格在3000元以上。&其实我之前那个手机也能用,只不过是有点旧了,所以就换了一个,之前的那个给我爸爸用了。&外国语专业的小张告诉记者,身边家庭条件好的同学&智能四件套&都买了,条件差一点的也会新买一个手机。
  准大学生买手机多在3000元以上
  昨日上午,记者在位于广安大街海龙电子城看到,商场内有很多准大学生在挑选手机。在该商场一楼,不少品牌的手机都有针对准大学生的促销活动,凭借录取通知书或者准考证就可以获得几百元的优惠。一位正在选购手机的准大学生告诉记者,上高中时学校不让带智能手机。今年要上大学了,想着换个手机用用。
  一名手机销售人员告诉记者,从7月份开始,手机、电脑、平板的销售进入一个旺季,购买人群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即将入学的大学生。并且准大学生挑选的手机多是3000元以上的高端智能机,还有许多学子也会添置一台时尚的平板电脑。
  除了手机和电脑,记者在二楼还看到不少学子在咨询数码相机,&上了大学空余时间比较多,想来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这当然少不了数码相机。&正在咨询一款单反相机的王同学告诉记者。
  面对孩子高消费 家长大呼很无奈
  虽然不少商家都在搞针对学生的优惠活动,但一些家长坦言,这些优惠活动对他们来说只是&杯水车薪&,根本减轻不了什么负担。&孩子能考上一所一本院校是件高兴事,一般他有什么要求都会尽量答应,我们累点就累点吧,都是为了孩子。&市民陈女士告诉记者,高昂的花费其实让很多家长有点吃不消,但没办法,为了孩子高兴,只能答应。
  正在陪孩子选购数码相机的王先生告诉记者,购买数码相机是高考前答应孩子的,孩子的高考成绩还算理想,所以得履行诺言。并且孩子离开家要去一个陌生的城市,就想着让孩子过得开心点。
  跟风、盲目攀比心理在做怪
  小杨的爸爸有点接受不了小杨这么大手大脚地花钱,他告诉记者,他们当年上大学的时候,就只带了一个铺盖卷,根本不用带这么多的东西。&身边朋友的孩子也差不多是这个情况,买完手机买电脑,有的还要相机和平板。&小杨的爸爸告诉记者,手机电脑都要高端配置的。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如今的准大学生花费如此之高呢?
  德中心理咨询中心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马春娇分析认为,准大学生的高消费行为多是跟风所致。一些家境并不富裕的学生也会模仿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同学大手大脚乱花钱,甚至有的追求名牌、高价商品。再有就是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攀比心理,看到别人买了3000多元的手机自己就要买更贵的手机,企图在心理上胜过别人、压过别人。
  消费要量力而行 家长需理性引导
  记者从省会各大高校了解到,目前绝大多数高校都允许新生携带电脑,并且每个宿舍都安装有网络端口,只要付费就可以正常上网。针对大一新生的高消费行为,河北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张老师认为,大学生配备手机、电脑是生活需要,可以方便学习,也可以方便和家人、朋友联系。所以,给孩子买手机、买电脑都可以理解。但是,家长没有必要去迎合孩子盲目攀比的心理,孩子动辄要新款,要高配。而这些高端的数码产品已经不是单单的生活需要,而是助长了孩子扭曲的攀比与炫富心态。
  而马春娇则告诉记者,现在入学的大一新生都是90后的孩子,他们追求时尚、个性,但是心智上还是不太成熟。很多学生会把穿着、使用名牌当成时尚、彰显个性的行为,从而盲目追求潮流、&超钱&消费。其实孩子身上表现出来的盲目攀比行为是和家长的教育与引导有关系的,社会上存在的、或者家长身上的攀比之风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消费观仍不成熟的孩子。她建议家长要合理控制孩子的不合理经济支出。另外,家长应多关注孩子人格、性格方面的成长,以及能力的培养。而作为一名准大学生,应该懂得理解父母,为父母分忧,而不是一味想着满足自己的欲望。
  还有一个星期左右,省会各大高校就要陆续开学了,在憧憬大学生活的同时,不少准大学生早就开始着手准备新学期的&新装备&。在河北经贸大学贴吧里,网友@张小凡同学手写了一份新生入学必备清单,里面详细、全面地罗列了新生入学需要带的东西,引起了不少同学的跟帖。有不少大学新生表示,各项装备中,数码产品不可或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单反必须样样具备。记者简单算了算,仅这些装备加起来花费就得上万元,早已超过了学费。而如此高昂的价格也让家长们有些吃不消,大喊上不起学。(记者 田思雨)
齐鲁网教育频道高校投稿邮箱为:;中小学和学前教育投稿邮箱为:,稿件请勿QQ在线或离线传送,咨询电话和传真: 。
[责任编辑:秦霞]
手机安装浏览更多山东资讯
齐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山东广播电视台下属21个广播电视频道的作品均已授权齐鲁网(以下简称本网)在互联网上发布和使用。未经本网所属公司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山东省广播电视台下属频道作品以及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生每天都在忙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