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地理学二级学科既是古老的又是年轻的学科

您的位置: &
区域经济地理学的学科性质与任务
优质期刊推荐简介/历史地理学
对几大古都的历史地理进行的研究历史地理学以历史时期的地理环境为其研究对象。其研究内容曾长期局限于研究历史人文地理。从50年代起,美国克拉克等特别强调了历史自然地理研究的重要性。现在多数认为历史地理学的研究除去理论和方法论的探讨外,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①。研究历史时期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及其规律的学科。研究较多的领域是历史气候、历史植物地理、历史地貌和历史水文地理。②。研究历史时期人文地理环境的变化及其规律的学科。、、、、、等各种各样的活动场所,都是人类长期活动的产物。历史人文地理学研究较多的是历史人口地理、城市历史地理和历史经济地理等。③历史地理学。④历史地图研究。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要价值。在理论方面,历史地理学是从现代地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分化出来的,而它的发展又大大丰富了现代地理学的内容。历史地理学的任务,不仅要尽可能地去“复原”过去时代的地理环境,而且还要揭示地理环境发展演变的规律及其特点。因此,历史地理学研究不仅有助于地理科学的前进和理论发展,也影响到历史科学的发展。在实践方面,对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如荒漠化问题已成为当前世界地理环境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在现代历史地理的考察中,揭示了中国西北地区一些前汉时期的草原后来变成了荒漠,以及这一演变的具体过程。这不仅加深认识当前该地区的地理环境,而且有助于防治荒漠化和改造沙区的工作。又如对城市的研究,仅满足于及其地理诸因素的考察,是难以说明一个城市的起源及其发展规律的。唯有通过历史地理的研究,“复原”已经变化或消失了的当初赖以发展的各种自然的和人文的因素,才能认识这一城市的起源和发展的全过程,揭示出其发展的规律,从而为今后的规划和建设提供必要的依据。开展区域历史地理的研究,总结人类过去的活动对该地区地理环境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及其规律,已成为国土开发和区域建设中的重要依据。&
发展简史/历史地理学
东汉班固于公元1世纪撰写《汉书·地理志》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大致可划分为 3个阶段:古代沿革地理的起源和发展;沿革地理向历史地理的演变;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沿革地理的起源和发展& 沿革地理研究在中国起源很早,班固于公元1世纪撰写已开其端。此后历代相继,至宋代已形成一项独立的研究,代表性著作有王应麟的《通鉴地理通释》;到清朝,早期的《读史方舆纪要》,晚期的,代表了封建时代中国沿革地理研究的最高成就。&在西方,沿革地理的研究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数量上,都难以与中国相比拟。1848年出版的T.麦考利《英国史》第一卷第三章关于1685年历史地理的描述,虽然有人认为它是历史地理学的“典范”,但该章及其以后出版的一些以“历史地理”命名的著作(如E.A.弗里曼1880年的《欧洲历史地理》),实际上仍以记述疆域或政区变迁为主。被称为俄国历史地理奠基人的18世纪B.H.塔季谢夫对历史地理任务的解说,也只限于历史时期疆域、位置、地名、边界、民族、移民、村落以及地方行政机构的描述,与中国传统的沿革地理研究内容基本一致。总之,19世纪及其以前“历史地理”一词在西方虽已广为应用,但实质内容仍属地理的范围。 沿革地理向历史地理的演变& 这个演变过程是随着近代地理学的发展而出现的。近代地理学始于西方,德国I.康德于18世纪中,在柏林大学开始讲授自然地理课程,与又分别为和的早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当时直接影响到历史地理学发展的,是李特尔在柏林皇家科学院的演讲《地理科学的历史因素》(1833),以后是德国的《人类地理学》(上卷,1882,下卷,1891)。美国在年分别完成的《美国历史及其地理环境》和《地理环境的影响》,竭力宣扬,但在她去世之前写成的《地中海地区的地理及其与历史的关系》(1931),却是代表历史地理研究方法的一部重要著作。法国针对地理环境决定论提出了,其著作《人文地理学原理》(1921)对于现代历史地理学的理论发展有一定的影响。1910年出版的提出了历史地理学研究的目的和内容,还著有《历史地理学》一书。 20世纪初,日本即已成立了历史地理学会,并创办刊物《历史地理学》。教授小川琢治利用中国古籍研究历史地理,著有《支那历史地理研究》及其续编。 历史地理学名称在20世纪初由日本传入中国。但其内容仍未超越沿革地理的范围。年在北京大学主讲《中国地理沿革史》,这是沿革地理第一次被列入大学课程,且在课程内容上已不限于的演变。30年代前期,顾颉刚在燕京大学和北京大学讲授《》,在辅仁大学讲授同一门课。当时影响更大的是由顾颉刚发起的“”,以及由顾颉刚和谭其骧主编的《禹贡》半月刊。《禹贡》自第3卷第1期开始,其英译名称正式改为《中国历史地理》,这是“历史地理”一词用于中国出版物的开始,虽刊物内容仍以沿革地理论文为主,但为以后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培养了人才。
形成发展/历史地理学
李特尔在柏林皇家科学院的演讲《地理科学的历史因素》20世纪20年代末到40年代是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形成时期。德国1927年出版的《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一书,有专节论述历史地理学,指出历史地理学既不同于,也不能局限于国家疆域和地点的描述,它是对“过去时代进行的地理考察”。同时,德国用历史地理的方法来分析地理景观,提出要研究(人类活动影响之前的景观)如何转变为(人类文化所创造的景观)。此后,他又用20多年的时间研究中欧地区原始景观,利用地名考证和古代希腊罗马的地理文献,重建了公元5世纪时的林地和空地模式,追溯了文化景观的演变过程,写成3卷著作《早期中欧聚落区域》(、1958)。
一些重要的历史地理专著的出现,为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35年出版的英国W.G.伊斯特《欧洲历史地理》,叙述了欧洲罗马帝国至19世纪铁路兴起时期的聚落地理、政治地理和经济地理的历史演变,内容上已完全不同于过去以研究疆域政区为主的同一名称的专著。1936年一部更为重要的历史地理专著问世,即英国主编的《1800年以前的英格兰历史地理》。达比在本书序文中简明扼要地说明了历史地理学的性质、特点和方法,对于后来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1948年,R.H.布朗的《美国历史地理》出版,该书描述了从15世纪末北美大陆被发现后直到19世纪20年代,美国国土由东向西逐渐开发过程中的地理变迁。上述三部著作,标志着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形成。与此同时,美国的、A.H.克拉克和苏联的В.К.亚聪斯基在理论上和研究方法上,都对历史地理学的独立发展有一定的贡献。 以后,代表性著作有达比的(初版,1976年又分别出版《1600年以前的英格兰历史地理》和《1600年以后的英格兰历史地理》)。达比还利用1086年英格兰全国土地丈量清册组织力量进行研究,从而复原了11世纪英格兰的地理,共有6部,在年间陆续出版。美国D.W.米尼格的《大西洋的美洲,》(1986,为《美洲的形成》的第1卷)。苏联 В.С.热库林的《历史地理学:对象和方法》(1982),系统地论述了俄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过程以及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性质、任务和方法,并以区域历史地理的研究实践作了具体说明。日本菊地利夫的《历史》(1977)是论述历史地理学理论和方法的专著。 西方历史地理学被系统地介绍到中国,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1950年,在以达比为代表的现代历史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的影响下,撰文阐述了“沿革地理”与“历史地理”之间的本质区别,指出历史地理学的研究“以不同时代地理环境变迁为主 ”,“从先史时期开始,举凡每一时期中自然和人文地理上的重要变迁”都在讨论之列。其后因为受苏联地理学说的一些消极影响,历史人文地理学在一段时期内未能在中国(大陆)得到发展,但整个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却是有很大成绩的,主要在历史气候、城市历史地理、区域历史地理,以及古代地理名著的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例如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1972)。侯仁之的《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1979)、谭其骧的《》(1987)、史念海的《河山集》(第1集,1963;第2集,1981;第3集,1988)、黄盛璋的《历史地理论集》(1982)、陈桥驿的《水经注研究》(1985)和陈芳惠的《历史地理学》(1977,台湾省出版)。的编绘虽然仍以沿革地理的研究成果为主,但在范围、内容和精度上都有重要发展,如谭其骧主编的()、侯仁之主编的《北京历史地图集》(1988)和、徐圣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上册,1980;下册,1984,台湾省出版)。
研究对象/历史地理学
历史地理学以历史时期的地理环境为其研究对象。这里所谓历史时期的,是限于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地理环境。人类出现在地球上已经有几百万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岁月里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从而在自然环境中打上了人类活动的烙印,甚至创造出只有在人类的活动下才能出现的地理现象。但是,人类的活动所引起的地理环境的变化是个逐渐演变的过程,这一演变过程只是在原始农业出现之后才日益明显和重要。据今所知,原始农业的起源至今将近1万年,距今1万年前在地质史上是第四纪全新世的开始,在考古学上则是由旧石器时代进入到新石器时代。在此以前,自然环境变迁一般属于的研究范围;在此以后,自然环境变迁一般则属于历史地理学的研究范围。事实上,和历史地理学在具体的研究工作中是相互渗透的。在过去很长的内,历史地理学研究主要限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期。文字记载以前很长的一段先史时期,常是历史地理学和古地理学交叉研究的范围。
研究内容/历史地理学
历史地理学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内容曾长期局限于研究历史人文地理。从起,美国克拉克等特别强调了历史自然地理研究的重要性。现在多数学者认为历史地理学的研究除去理论和方法论的探讨外,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历史自然地理、历史人文地理、区域历史地理和历史地图。相应地形成4个研究领域。
历史自然地理学& 研究历史时期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及其规律的。历史时期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早已引起人们的注意,但进行深入的研究是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达比的一系列著作,为历史自然地理学奠定了基础。中国自50年代以来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1982)是这一时期的初步总结。历史自然地理学如涩一样,也有各种不同的分支和领域,现在研究较多的是、历史植物地理、历史地貌和历史水文地理。 历史气候这个领域的研究成果以中国和苏联为主,如M.A.博戈列波夫在1907年已发表《论俄罗斯欧洲部分在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动》;中国1981年出版《全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包括年旱涝分布图510幅,及年实测降水量分布图119幅。其中,以竺可桢的成果最为显著,他以毕生精力进行研究,1925年就发表《中国历史上气候之变迁》。 历史植物地理这是从苏联Е.В.武尔夫的研究开始的,出版《历史植物地理学引论》,以后又出版《历史植物地理学》。他在30年代的著作中即明确指出,历史植物地理是研究"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植物界的变迁”。中国学者在这一领域也进行了不少研究,如文焕然的《试论七、八千年来中国森林的分布及其变迁》。 历史地貌索尔于所发表的《景观的形态》,讨论了人类活动引起的地球表面的变化。中国学者曾昭璇等的《浅论》(1985),较为系统地探讨了这个问题;侯仁之、对沙漠历史地理,史念海对黄土高原的历史地理,陈吉余等对河口、海岸在历史时期的变化等,均有研究成果。历史地理学历史水文地理达比在1936年出版的著作中对英格兰的在历史时期的变化作了系统的探讨;中国谭其骧、史念海对黄河水系历史时期的变迁,谭其骧等对长江水系历史时期的变迁,曾昭璇对珠江水系历史时期的变迁,均有较深入研究。此外,在历史动物地理、历史土壤地理等方面,中外地理学家也都有专文陆续发表。随着各自然要素的历史地理变迁研究的深入,历史综合自然地理研究也已开始受到重视。 历史人文地理学& 研究历史时期人文地理环境的变化赴其规律的学科。人是改造自然的主导者,是各种人文地理现象和环境的创造者。农村、城市、田园、矿区、道路、港口等各种各样的活动场所,都是长期活动的产物。与此同时,创造了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的文化,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因此,历史人文地理学与现代人文地理学一样,也有许多分支,但研究程度远不如现代人文地理学。其中研究较多的是历史人口地理、城市历史地理和历史经济地理等。 历史人口地理中外学者在这方面都进行了大量研究。在西方,对之后的世界人口大迁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在中国,研究工作则几乎涉及秦汉以来的历代王朝的人口分布和变迁;各地区的历史人口地理也有研究,例如对辽金至中华民国期间北京城市和郊区人口的变化及其地理分布的研究。 城市历史地理中外学者这方面的研究也是大量的,其中以和中国的成果较为瞩目。例如美国J.E.Jr. 万斯关于西方文明发展过程中城市作用和结构的专著(1977),被誉为城市历史地理的代表作;美国P.惠特利研究古代中国城市的起源和特点,发表了专著(1971);美国G.W.施坚雅主编有《》(1977),第一次把中心地学说引入中国城市历史地理的研究。在中国,侯仁之等结合北京等城市的规划工作进行了城市历史地理研究,特别对几大古都的历史地理进行了较多研究。 历史经济地理苏联学者比较重视这项研究,出版有《国外经济地理学的历史地理学导论》(1963)、《15~17世纪的俄罗斯农村》(1980)等书。在中国则以农业历史地理的研究为主。 另外,历史文化地理、、历史军事地理等领域也都有研究专文发表。 随着历史自然地理学和历史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深入,区域历史地理学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代表性著作有达比关于英格兰历史地理的几本专著,的《美国历史地理》,苏联В.З.德罗华热夫的《苏联历史地理》(1973)。中国有《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1982),和在台湾省出版的王恢编著的《中国历史地理》(1975)、石璋如等合写的《中国历史地理》(1983),后两书仍以传统的沿革地理的内容为主。 历史地图研究历史地图的绘制,从3世纪时中国的《禹贡地域图》至今,已有1700年的历史。至今不少国家已有大型的国家历史地图集的出版。例如出版的由R.C.哈里斯主编的第1卷,很有特色。但对历史地图的理论和绘制内容的研究还有待深入。
性质和地位/历史地理学
对历史地理学学科的性质。一直有不同的意见:①认为是的辅助。以苏联亚聪斯基为代表,А.Г.伊萨琴科等苏联学者至今持有这种观点。②认为是人文地理学的一部分。以英国伊斯特为代表,这个观点至今在中国地理学家中有一定影响。事实上历史自然地理学的兴起和发展,使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早已越出人文地理学的范围。③认为是现代地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以英国达比、中国侯仁之为代表,这个观点愈来愈受到历史地理学发展的证实,也被愈来愈多的学者所承认。
研究意义/历史地理学
历史地理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要价值。 理论方面& 历史地理学是从现代地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分化出来的,而它的发展又大大丰富了现代地理学的内容。历史地理学的任务,不仅要尽可能地去“复原”过去时代的地理环境,而且还要揭示地理环境发展演变的规律及其特点。因此,地理学研究不仅有助于地理科学的前进和理论发展,也影响到历史科学的发展。 实践方面& 在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如问题已成为当前世界地理环境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中国西北广大干旱区和半干旱区就遭受到荒漠猾的严重危害。干旱区生物体与环境之间处于脆弱的相互依存的平衡状态,这种平衡状态极易遭受破坏,一旦破坏之后则很难恢复;加上干旱和大风频率极高的气候特征,地表含有大量的沙质沉积物,为荒漠化的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在这种情况下,人类的一些活动破坏干旱生态系统的平衡,便出现荒漠化。在现代沙漠历史地理的考察中,揭示了中国西北地区一些前汉时期的草原后来变成了荒漠,以及这一演变的具体过程。这不仅加深认识当前该地区的地理环境,而且有助于防治荒漠化和改造沙区的工作。又如对城市的研究,仅满足于现状及其地理诸因素的考察,是难以说明一个城市的起源及其发展规律的。惟有通过地理的研究,“复原”已经变化或消失了的当初赖以发展的各种自然的和人文的因素,才能认识这一城市的起源和发展的全过程,揭示出其发展的规律,从而为其今后的规划和建设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 开展区域历史地理的研究,总结人类过去的活动对该地区环境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及其规律,已成为国土开发和区域建设中的重要依据。在文化教育、文化交流以及文化的建设等方面,都需要开展历史地理学的研究。现今世界上凡有条件的国家,都已把本国的历史地理列在大学之内。
研究方法/历史地理学
历史地理学,作为正在不断发展的科学,需要有好的研究方法不断推进,补充新的血液,增加新的生命力。那么,针对这门学科的性质特点,有哪些方法可供选择呢?1、历史文献研究法就是以某研究任务为中心,收集相关文献资料,整理关键信息,找到重要线索,得出重要结论。收集文献的范围比较广泛,像历代正史的地理志,专门的舆地之书,各种相关笔记、诗文、杂录、碑刻、图画等。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去粗存精,去伪存真,进行严格考证。2、实地考察法研究学科的最好方法是取得第一手新鲜资料。而一手资料需要进行实地考察。例如对地形地貌的相考察,研究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对古遗址等的考古研究等。3、多学科交叉演进法每一门新兴学科的发展,以及不断壮大,都离不开从各学科当中吸取营养。历史地理学更是如此。历史地理学是在一定的时间,特定的空间尺度范围内研究历史现象和地理演变规律,因此,首先就与地理学结缘,但又不是直接研究地理事物的位置,地形地势等纯地学内容,而要与时间挂起钩来,因此,还应该特别注意吸收取史学的地理类要素。该学科的交叉本质也就决定她一诞生就是一门杂食学科。不仅如此,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伴随传统的研究方法外,还应该不断把现代信息技术学科的营养植入其体内,吏其更加便捷,动态,丰富的呈现历时的变化规律和要素,为更多的人所接受并发扬光大。此外,像语言学,民鹆学等相关学科都会成为其不断发展的力量。展望 首先,历史地理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它的进一步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如何加强理论上的研究以促进本门学科的进一步发展。近年来,历史地理学的专题研究和区域性的描述,在一些国家中与日俱增。但是在此基础上如何进行理论上的总结,虽已引起重视,但亟待深入探讨。如在建立系统历史自然地理学的同时,如何发展综合历史自然地理学:传统的绝对空间的概念已经发生变化,和也已不能再认为是绝对对立的了,这些基本概念的变化,如何影响历史地理学的发展等问题。二是在研究方法上如何积极引进新的科学。近年来放射性碳测定、孢粉分析、树木年轮等方法,已经开始被应用到历史地理学的中来,但计量方法和航空热红外、遥感技术的应用,还有待引进。它们的引进必将有助于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其次,国家历史地理专著的写作和国家历史地图集的编绘,已受到历史地理学界的重视。但是像达比主编的英格兰历史地理专著还不多,这需多年的集体努力才得以完成。至于国家历史地图集的编绘,在加拿大也是经过多年的分工合作才于1987年出版其第 1卷。中国沿革地理的研究和沿革的编绘,长期以来成就突出。但是,足以反映历史地理学研究成果的国家历史地理和国家历史必图集的编绘,还有待进行。中国国家历史地图集的编绘已由谭其骧组织力量在进行之中。
考研前景/历史地理学
研究对象是历史时期的人地关系,脱胎于传统的舆地学,是一门既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它的研究领域,主要有4大块:
1、历史地理学理论与方法:包括学科属性之确定、地理学方法、历史学方法等。
2、历史自然地理研究:包括地貌、水文、气候、动植物、自然灾害、海陆变迁等。
3、历史人文地理研究:包括政区、疆域、经济、城市、人口、交通、军事、社会、文化等。
4、历史地理文献研究:包括传世文献、佚失和出土文献等。
历史地理专业主要培养掌握历史地理的基础理论与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历史地理研究工作的能力,并能够在本学科与相关学科做出有理论及实践意义的成果。
就业前景/历史地理学
历史地理学专业毕业后,能够从事中国历史地理及其相关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也能胜任区域规划、环境保护、新闻出版、方志地名、水利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以及为政府决策部门作专题研究等。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地理科学进展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23次
参与编辑人数:12位
最近更新时间: 09:45:30
贡献光荣榜
扫码下载APP学科在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价值
时间: 23:06:01
&&&&&&&&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赵荣等编著,《人文地理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人文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2.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地理环境的结构、分布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以及人地关系的学科。3.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人文地理学研究具有其特定的内核,即地理学的传统研究范式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具体包括三大主题:一是人地关系的传统;二是区域研究的传统;三是空间分析的传统。把以上三大传统范式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二、简答题1.分析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1)人文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又称人生地理学。它是地理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学科之一,“人文”二字与自然地理学的“自然”二字相对应,泛指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仅指社会文化现象。人文地理学一般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社会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狭义的人文地理&&&&&&&&&&&&学则指社会文化地理学。(2)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对于地理学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人文地理学同经济学、人口学、政治学以及环境科学、生态学、区域科学、行为科学结合,可以为解决世界性的资源短缺、人口危机、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以及城市问题等作出贡献,尤其是对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起到重要作用。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和研究课题中,有许多也是其他学科的基本研究内容之一。如经济地理学对于经济学、人口地理学对于人口科学、城市地理学对于城市科学、政治地理学对于政治学、军事地理学对于军事科学、民族地理对于民族学、语言地理对于语言学、宗教地理对于宗教学、人种地理学对于人类学,都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3)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人类的作用(尤其是人的素质)和科学技术的作用日益显著,使得地理学人文化的趋势加强。人文地理学地位的提高,将使地理学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2.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征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中的社会科学,它既有社会科学的特性,又有地理学的特点。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点是: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1)社会性(2)区域性:①区域性是地理学的基本特性,也是人文地理学的特性之一。人文现象的地理位置的研究,它的分布范围、界限、类型、规律的研究,区域特性和区域条件的研究,区域划分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以及地图的编制等,都是区域性的体现。②人文地理学与其他人文科学的差异,根本点之一也在于人文地理学包含了区域研究的特性,重视了区域特征的差异性和相似性。(3)综合性:①综合性的特点,来源于地理事物的多样性和整体性。②人文地理学自身的优势也在于他在综合研究一个区域的人口、经济、社会、文化、政治、聚落等方面形成发展的条件、特点、分布规律和人地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后,在一个更高层次上发现问题,提出解决矛盾的构想。三、论述题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任务(讨论人文地理学科在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价值)人文地理学作为一种知识体系和认识活动,不仅具有科学认知的价值,而且还能直接指导&&&&&&&&&&&&和参与社会实践。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任务和对社会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对科学认知的贡献及其学科建设任务:①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理论;②区域开发的综合研究;③加强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2)积极参与社会经济实践,提高其应用价值。(3)文化教育功能,为普及人文地理知识服务。2.为什么说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科中的社会科学?人文地理学的社会特性体现在哪些方面?(1)人文地理不同于自然地理学,它是一门社会性较强的地理学科。社会科学以人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人文现象的分布是社会现象的空间形式,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经济活动,研究社会现象的地域结构是人文地理学的具体研究领域,不同地域人文现象分布的发展和变化,虽然受自然环境、技术条件因素的影响,但是主要还是受制于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人文因素,其中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是最基本的因素。(2)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还突出的反映在其历史性上。各地区的人文现象的分布面貌是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的,因而在不停的运动中,比如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人口的分布和迁徙、政区和疆域的变革、文化传统的继承和传播、聚落的形成和分布等,人文地理学研究要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要有动态的观点,要求把现代人文地理现象作为历史发展的结果和未来发展的起点,要求研究不同发展时期和不同历史阶段人文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以及演变规律,预测其发展方向,更好的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第二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一、名词解释1.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2.文化生态关系:在一定地域内,自然环境要素是文化系统形成与发展的基地,社会文化环境是文化系统演进的动力,文化影响人们对环境的作用,使环境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两者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文化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关系,就是文化生态关系。3.文化整合:文化除了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和精神文化外,它们各又可分为不同的文化特质。在一个文化系统内,各文化层次,各层次的文化特质在功能上形成协调,这就是该文化系统文化整合。4.文化景观:居住于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文化景观是文化的一面镜子,它反映了不同文化集团的差异与特征。二、简答题1.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题(1)人文事象的空间表征——文化区(3)文化与环境的关系——文化生态学化整合(5)文化现象综合体——文化景观2.文化区的分类★★★★★(掌握概念和各分类之间的对比)(1)形式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现象,或者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地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的文化区。(2)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扩散(4)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文实现了&&&&&&&&&&&&形式文化区的特征是,它具有一个文化特征表现典型的核心区,文化特征相对一致又逐渐弱化的外围区以及边界较为模糊的过渡带。例如:两个民族之间存在国界;语言文化现象等。(2)功能文化区:是指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功能文化区的特征:功能文化区的中心位置明确,对该区内某种功能起着协调和指导作用,但不一定居于分布区的几何中心。并且因其中心位置及边界的界限确切、中心的功能性作用、区内的功能联系而与形式文化区具有显著差异。例如: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农场、一个教区等都是一个功能文化区。(3)乡土文化区:是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自我意识。乡土文化区的特征:与功能文化区的差异在于,既无功能中心,又无明确的边界;与形式文化区的差异在于,其区内缺乏形式文化区那种文化特性上的一致性。例如:美国东南部是一个具有特殊历史与文化的地区。3.文化扩散的类型★★★★★(掌握概念)(1)扩展扩散:是指某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地传递,其所占据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大。扩散现象的特点:空间上的连续性,新的分布区由旧的分布区扩大而形成,旧的分布区较小,而位于新的分布区内。扩展扩散根据传播情况不同,又可以分为三类:①接触扩散或传染扩散:是指某种文化现象易于为接触者所接受,几乎接触该文化现象的人,如同接触到易于传染的病菌一样,就自然地接受了这种文化现象,从而实现了其扩散。②等级扩散:指该文化现象的传播,或接受该文化现象的人,在空间上或人群等方面,&&&&&&&&&&&&存在等级现象。③刺激扩散:指某种文化现象受某种原因而无法在另一地存在,不得不将原文化现象做某种程度改变,使其得以在当地存在,得到传播。(2)迁移扩散:是指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往往由于拥有这种文化的人、群体迁移到新的地方,遂将该文化传播到该地。迁移扩散的特点:传播速度快,距离远,与原文化区在空间上不连续。4.文化生态关系的类型(1)直链型文化生态关系:环境决定论认为人和自然对文化的关系是单向的、完全由自然决定的;“强”式文化生态关系认为环境强有力的决定、限制和影响着人类文化的行为和文化过程。环境以单向因果关系的过程强有力的决定着文化,环境对文化的作用是因果直链型关系。(2)网络型文化生态关系:强调人的选择能力,把自然与人看成是双向影响。认为自然对人类文化发展提供了各种可能性,经过人的选择才能在特定环境下创造最佳文化。(3)社会体系中的文化生态关系:研究人类环境关系中人对环境物象、观念的研究,探索和环境有关的人类行为动机,解释人对环境所产生的知觉决策的行为激励。(4)和谐文化生态关系:强调环境对文化的影响,更加强调文化对环境的影响和文化与环境双向作用的协调性。5.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区别和联系★(1)区别:自然景观是指自然界原有物态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景观,它的形成很少受到人类影响,诸如自然形成的河流、山川、树木等。而人文景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精神需求,在自然景观基础上附加人类活动的形态痕迹,集合自然物质和人类文化共同形成的景观,如风景名胜景观,园林景观等;二是依靠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综合运用文化和技术等方面知识,形成具有文化审美内涵和全新形态面貌的景观,如城市景观、&&&&&&&&&&&&公共艺术景观、建筑景观等。(2)联系: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共同组成了文化景观。但是,今天在地球表面上的所有自然现象的综合体可以说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一定的人为作用的影响,完全纯的自然现象综合体是不存在的。6.人文地理学理论的多元性(1)区位论——严格来说是经济地理学与城市地理学的核心理论,而不是人文地理学的核心理论,狭义的人文地理学不包括经济地理学。(2)文化景观论——通过过去或现在人文活动的结果,研究该地区的人以前的各种活动,恢复其以前的活动过程。弊端:只是过去人文活动的结果,并不能说明人文活动的动力和原因。(3)行为论——把心理学的有关成就引入地理学,发展成为人文地理学一个新的分支:行为地理学。弊端:只能说明人在某种环境中的一些行为。(4)人地关系论——人文地理的基本理论三、论述题1.分析文化区研究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意义★★★(1)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生态学、文化整合和文化景观成为人文地理学的基本主题,文化区是人文事象的空间表征。(2)文化区是具有相似的文化现象和特征,或具有某种特殊文化的人所占据的空间或地区,文化区是某种文化特征的分布地区。人文地理学以文化为核心理论来统帅人文地理学的各分支学科的人文地理现象。(3)文化区由不同类型的文化为对象来分可分为三类:①形式文化区;②功能文化区;③乡土文化区2.结合实例分析文化扩散的特征★★★&&&&&&&&&&&&(1)扩展扩散的扩散现象的特点是空间上的连续性,并且其中各种文化现象的扩散速度是不同的,有的速度慢,有的速度快。(造纸术与呼啦圈传播速度的对比)(2)迁移扩散的特点:由具有该种文化的人传播出去,比扩展扩散要快,易于保持该文化本身特点。迁移到远处,使该文化出现些孤立的点或小区,与其原文化区在空间上不连续.(中国饮食文化、中国功夫)(3)某些边界对文化有屏障作用(南非边界阻止外来电视节目),完全不能通过的屏障是不多的,比较多的是可部分通过的可渗透屏障(加拿大要求在本国出版的外国杂志须含一定量本国题材)。(4)某些文化现象,在一地的传播有速度快慢的波动和周期现象(追逐时尚的文化现象)。3.文化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文化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在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地理环境通过影响人类活动,而对文化施加影响。生产力越低,这种作用越明显。而随着科技发展,两者关系变得复杂,一方面,人类能动作用增强,改造和利用自然能力增加,在自然环境不那么优越的条件下,也可以生存。另一方面,自然环境也慢慢成为具有人类痕迹的自然环境。具体为:(1)地理环境为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例:因为文明的发生和发展,需要剩余劳动时间,故世界古文明均位于地理条件优越的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2)环境条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加速或延缓作用。在一定条件下,自然条件的优越与否影响着文化的发展。(例:波利尼西亚群岛土著人的石器生活。地理环境的变化,对文化发展施加一定的影响。)(3)环境条件差异性的影响:不同地区具有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不同,因而各自的生&&&&&&&&&&&&产发展方向不同。(例:在生产发展早期阶段,人类以农业生产方式为主,由于地理环境的无数变化和等机构成不同,使各地形成不同的农业区域特征。)(4)人类活动产生的文化,改变了自然面貌形成文化景观。(例:梯田文化。)4.试述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生态、文化景观和文化整合之间的有机联系。★★★(1)文化区:具有相似的文化现象和特征,或具有某种特殊文化的人所占据的空间或地区。即文化区是某种文化特征的分布地区。(2)文化扩散:指某种文化从一地区扩散到另一地区,从上一代传递到下一代,包括扩散、交流、传承等意,是指文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续过程。(3)文化生态学:用人类生存的整个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生态理论研究文化产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社会分支学科。(4)文化整合:文化除了可分为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和精神文化外,它们各又可分为一些文化特质。在一个文化系统内,各文化层次、各层次的文化特质在功能上形成协调,这就是该文化系统实现了文化整合。(5)文化景观:居住在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亦称人文景观。(6)文化区是人文事象的空间特征、文化扩散是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生态是文化与环境的关系、文化整合是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文化景观是文化现象的综合体,上述五者为人文地理学的五大主题。(7)只有了解文化的时间过程,才能深入认识文化区的空间特性,文化的空间现象的研究应与时间过程相结合。在一定的地域空间中,人、文化、环境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地域文化系统。文化生态学主要研究地域文化系统的组成、功能、结构、空间特性和时间动态,系统要素之间与系统要素内部发生的各种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机制。文化整合最先发生的是文化冲&&&&&&&&&&&&突,结果往往促进新文化的产生,文化整合的变化发展总是在一定的地域之中。文化景观具有空间变化和时间变化。5.讨论为什么人地关系理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1)人文地理学的学科性质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并且,人地关系、区域研究、空间分析是人文地理学的三大主题。(2)人地关系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客观关系,其影响到人文地理学的各个要素和方面。(3)20世纪60年代,面对人口剧增、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生态失调等全球性问题使得人类开始意识并谋求人地关系中的和谐论,逐步确认,成为人文地理学理论的革新。6.探讨人在人地关系中的作用(1)环境决定论——过分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忽视各种因素之间复杂关系。人在该理论中几乎不起什么大的作用,居于从属从属和被支配的地位。(2)可能论——注重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认识积极地力量。生活方式是决定某一特定人群将会选择那种可能性的基本因素,心理因素是人类与自然的媒介和一切行为的指导者。(3)适应论——强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限制(4)生态论——主要研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反应,侧重分析人类在空间上的关系。(5)环境感知论——人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受其环境与文化的影响在头脑中形成一种印象,这种由环境产生的印象就是环境感知。人一旦形成环境感知后,他对现实环境的认识和理解,就必然受已存在的环境感知的影响,这样,人群对该环境做出的反应和决策必然以不全面的理解为依据(6)文化决定论——人通过文化在人地关系中起决定性作用。(7)和谐论——人类要支配自然,首先要服从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共生和谐关系。7.以“和谐论”阐述如何协调人地关系&&&&&&&&&&&&(1)协调的目标是一个由多元指标构成的综合性战略指标,应包括生态、社会、环境等多远指标构成的一个综合性发展战略目标;(2)要保持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3)合理利用资源,维护资源的永续利用,寻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对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使社会生产力和自然生产力保持和谐共生;(4)整治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8.其他学科对人地关系的探讨有什么实践意义★★★★(1)汤因比的“挑战与迎战”学说(三原则)①挑战与应战:古埃及人面对冰后期气候回升,草原变为荒漠,生存环境恶化,有三种选择,其一是迁移,二是以耐旱动物维持生存,三是训化动物和从事农业。埃及人选择了尼罗河岸农业。②逆境美德:五种逆境刺激产生美德,一是困难地方的刺激,二是新地方的刺激,三是打击的刺激,四是压力的刺激,五是遭遇不幸的刺激。刺激使人奋起,从而战胜困难。③中庸之道:刺激必须有限度。适度刺激使人产生应激反应,找到解决困难的途径和措施,从而改变环境,重塑文化景观,推动社会进步。汤因比将客体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与主体的人结合起来,并从其相互关系和彼此相互影响的力度来分析其挑战,这为人地关系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2)马克斯·韦伯探索资本主义工商业与新教之间的关系,由命定论分析出宗教思想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即命定论坚信若被上帝获救,唯一办法是尽力于自己的职业,通过这种信念的支持,新教中的信徒们勤勉于世俗职业劳动,杜绝享乐,积累财富,使资本积累时期形成中产阶级人格特征,即“新教理论中的资本主义精神”,促进了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对于人地关系的探索,韦伯介绍的是思想先变化,再改变生产与环境,这对资本主义社会中新的人地关系&&&&&&&&&&&&的精神作用进行分析有所启发。(3)年鉴学派中的地理观:人的生活方式不只是地理环境主宰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心理等许多复杂因素作用的结果。把对人类历史的研究与对人类生活的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以地理环境为基础了解历史,在时间过程中研究人地关系。9.依据文化地理学中人地关系图式说明人地关系★★★★★由斯宾塞和托马斯提出,这图式是一个社会文化系统的人地关系模式。其中四个要素,即人口、自然生物环境、社会组织和技术。人口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并具有一定文化的群体。人口的数量和文化状况在各地质监的差别往往很大。自然生物环境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空间与资源。各地环境条件和资源状况也互不相同,对人口承载能力亦不同。社会组织,亦是人类社会的文化环境。其各个单元——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和血缘关系的——通过遵循群体内一系列共同的规则、法律、习惯和规矩,使一个个单独的人组成巨大而有机的组织网,保持社会稳定并有效地发挥功能。技术是实现特定目标的手段,人们利用技术获得生存,改善生存与发展的条件。在四个要素中,技术、社会组织与人口又都在自然生物环境所提供的空间与资源的基础上进行活动。人口,作为社会的人,则又是这个社会文化系统的中心,这里面的人地关系既反映了人的主动性(例如人发明新的技术,创造新的社会组织),但又反映了受自然生物环境的约束性。&&&&&&&&&&&&第三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一、名词解释1.人文地理调查方法:是在社会成员中收集并分析有关社会现象和事件的趋势的资料,以查明区域人文地理环境或事象二、简答题1.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1)确定研究课题料(4)调查研究与实地考擦果评审2.简述不同哲学方法论对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产生的影响。(1)经验主义方法论:①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基本途径:通过调查,收集各地区的基础资料,进行整理、归纳,采用地理学的研究思路进行表述,进而解释各地区的差异,揭示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②特征:A观察是重点,通过调查及实地研究,进行经验判断与评价,得出结论;B区域研究最为典型,由于每个地方具有独特性,因而区域研究的哲学基础是例外论的;C强调综合和归纳的作用。(2)实证主义方法论对传统人文地理学的影响:①发展了人文地理学的理论。传统地理学关注地区特点因而是独特的,理论发展受到抑制;空间地理学则寻求用空间分布的普遍规律来解释各地区的独特事件。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引入,是地理学作为空间科学重建了研究内容和理论主体。②在空间科学的理论框架内更多的采用了演绎逻辑,即从某些一般性的规律出发,将其应用于特殊事件。(5)分析研究(6)研究总结、成(2)制定研究计划(3)收集、整理材&&&&&&&&&&&&③加强了人文地理学的科学化。实证研究所采用的数量化技术,意味着空间分析上的精确性,取代了传统人文地理学的模糊化推论。实证主义方法论的不足之处:①经济决定论的倾向。实证主义学派对人的看法类似于新古典经济学中“经纪人”的概念。②实证主义模型含有强烈的普遍性原理,在一个地方观察到的行为被设想为所有行为的规范。③地理系统是开放的多变量系统,难于模拟实验,无法受控重演,因而演绎模型的建立具有相对性。(3)人本主义方法论加强对人的研究,以人这个主体为出发点,重视人类行为的丰富意义和社会价值观念体系中的非经济成分。在历史地理学方面,人本主义地理学思考位于人类活动背后的动机。在文化地理学方面,重点是地方观念的研究,即人与地点之间的联系。在日常生活方面,研究主体的人和客体的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4)结构主义方法论结构主义是根据诸因素之间的关系,而不是根据事物和社会事实来解释显示。它的基本原理是,可观察的事物,只有当把它用一个潜在结构或只需连续在一起时,才是有意义的。对人文地理学的影响:①从结构的整体性去认识事物,这从地理学家强调研究区域的整体性和人地关系系统中可以看出。②试图超越地理因素寻求深层结构来解释地理现象。2.人文地理学研究中,获取和搜集地理信息和资料有哪些途经和方法。(1)地理社会调查含义:地理现象的社会调查是指对一些地理现象或有关问题,通过到各机关单位收集资料、组织召开座谈会或个别访问或观察了解一些有关事务的遗迹,取得信息。目的:社会调查的目的是直接通过对人的访问或手机查阅有关历史文献、统计资料,以实现区域地理野外考擦任务的完成。特点:调查内容广泛复杂、受人的主观影响作用大等。调查方法:访问法、资料收集法、抽样法、专家系统法。(2)科技文献:①地理科技文献;②因特网信息资料库&&&&&&&&&&&&(3)地理调查和信息获取的新技术与新方法:①遥感RS技术与地理信息的获取;②全球定位系统GPS与地理信息获取;③地理信息系统GIS与地理空间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第四章一、名词解释&&&&&&&&人口、人种和民族&&&&&&&&1.人口转变:是指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产率)的过渡。它不是一个独立自生的过程,而是与社会经济条件密切相关。2.人口转变模式旨在揭示不同类型的国家或地区人口转变过程与经济再生产类型之间的相互规律。3.适度人口的概念:是建立在人口容量概念的基础上的,前者是后者的主要组成部分。4.人口容量即人口承载:是指地球及其各个部分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所可能容纳和扶养的最多人口数量。而适度人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它实际上是一种理想人口数量。5.适度人口有经济适度人口和实力适度人口之别。经济适度人口:是指在最有利的条件下达到最高生活水平(即按人口平均的最高产量和最高收入)的人口,也即获得最大经济福利的入口;实力适度人口是指一个国家达到最大实力时的入口,即除去考虑没人平均的最高生活水平外,还要考虑国家的政治和军事所需要的人口。因此,实力适度人口在数量上要高于经济适度人口。6.人口分布:指一定时间内人口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它是人口过程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7.人口密度:一般被看作是衡量人口分布的主要指标,它反映一定地区的人口密集程度,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通常用每平方千米常住的平均居民数量来表示,称为人口算术密度。8.农业人口密度:是指一个地区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农业人口数量。9.营养密度、比较密度分别是一个地区单位耕地面积上的人口数量和单位农用地上的人口数量,所谓农用耕地、林地及草原牧场(后者按3:1折算成耕地)。这些指标可以更清楚的表示一个地区人口分布的实际状况和土地的承载能力。10.人口移动:广义的人口移动包括所有人类个体在空间位置上的移动。通常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叫人口迁移,而暂时离开居住地的人口位置变动叫做人口流动。11.人种:即人类的种族,是指具有共同起源并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这些特征包括肤色、眼色、发色、发型、身长、面型、鼻型、血型等。它按人们自然的体形和遗传特征加以区分,人种属于生物学和体质人类学的范畴,是人类自然属性的一种表现。12.民族:是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群共同体,是人们最主要的社会划分形式之一,属于历史学、社会学范畴。13.民族的形成一般认为民族的形成经历了氏族、部落(族)和民族三个发展阶段。民族是比氏族、部族(落)更高级的人群共同体。民族的出现是氏族部落制度瓦解的结果。民族是个历史范畴,民族在一定的社会物质生产条件下产生,也会在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下趋于消亡。14.民族的特征:①共同语言;②共同的地域;③共同的经济生活;④共同心理素质。15.民族分布:可以分为形式分布区和机能分布区。16.民族省:分散居住在其他民族分布区的少数民族分布区面积大的可以称为民族省,小&&&&&&&&&&&&的可以称为民族岛。17.塥坨:指一民族受某种压力或歧视而居住在市区内某地区的民族聚居区。这包含着贬义,是指受歧视民族在城市中的聚居区,特别是有色人种的聚居区。18.民族邻里:是指民族聚居所形成的街区。19.民族机能分布区:是指按民族的聚居地域而建立的行政管理体制。例如,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建立不同等级的自治机构,行使自治权。20.城市民族聚居区空间发展上分四个过程:核心区阶段、中间地区和边缘地区、聚集点、民族聚居。21.民俗:又称民间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民俗是各族人民历代相沿积久而形成的风尚、习俗。具体反映在服饰、饮食、居住、生产、节庆、礼仪、禁忌等方面。22.流行文化:指当今风行的、大众的时尚的文化。作为一种新文化动向,尽管有时转瞬即逝,但也有的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流变或在为新的文化而长久存在,甚至掩盖了传统文化。如欧洲和北美,流行文化几乎是完全淹没了民间文化,而在日本,则是传统文化(艺会、相扑、茶道)和流行文化(洋服、摇滚乐、棒球)并存。二、简答题1.农业革命之前的人口(1)人口数量:1万年前地球上疏散地分布着1000万原始人类。(2)农业革命前人口发展特征包括:①极低的人口密度;②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③最后两个特征是人口的分布和迁移,一般选择朝阳、干燥、场地较为开阔、地势较高、接近水源、&&&&&&&&&&&&能有效地抵御外来危险的场所作为固定或半固定营地,因而原始人类的分布又相对集中。2.农业革命与人口增长(1)一万多年以前,地球上出现了农业。在此后的几千年内,农牧业基本上取代了采集和狩猎,成为人类主要的生产方式,使世界人口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2)从目前掌握的材料来看,亚洲西南部、东南部以及美洲中部的农业均为独立演化的观点得到认可。(3)农业社会与采集狩猎社会的一个最大区别就在于,它能支持更高的人口密度。(4)农业社会时期人口发展特征:即婴儿存活率低,阶段性的饥荒和低营养,对流行病的抵抗力差,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死亡率呈现大幅度波状态,出生率也相应变化,平均寿命低。3.工业革命对人口增长的影响(1)工业革命与人口死亡率的下降①高死亡率是前工业社会世界人口特征之一。但自18世纪中叶,死亡率就开始持续下降,这种下降的趋势一直延续到19世纪。死亡率的下降最早是从欧洲各国开始的,并由此引发了欧洲各国的人口变化。②医疗卫生技术进步和日益完善的服务引起的作用最为直接,是大幅度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因素。(2)工业革命与人口出生率——先上升后持续下降在工业化早期的一个短时期内,欧洲一些地区的人口出生率曾一度上升。进入20世纪后,出生率仍持续下降的原因:①计划生育及控制生育的有效性;②妇女晋升机会增;③一些离婚率高的国家人们对传统家庭体系稳定性的怀疑;④现代人的求学、接受培训、就职和恋爱生涯占用了较多的时间,相对地推迟了生育行为;⑤现代社会将一名婴儿培&&&&&&&&&&&&养成人并使其接受高等教育将花费相当的代价。(3)工业化过程中人口发展的特点:①在工业革命之前的15世纪,世界人口增长已经开始加速。据统计,世界人口在15、16、17、18世纪分别增长了28.2%、11.9%、47.5%和80.6%。可以看出,从18世纪后半叶的工业革命开始,世界人口增长幅度明显加大。;②人口增长及自然变动情况在发达地区和发展中地区之间出现了分化。发达地区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都趋于下降,发展中地区在后期死亡率才开始下降,出生率却居高不下。4.世界人口增长趋势(1)日被联合国定为世界60亿人口日。并且,世界人口每增长一个10亿,所用时间在逐渐缩短。世界人口的第1个10亿用了近100万年的时间。从19世纪初至1930年的100余年时间里,实现了第2个10亿。1930年到1960年已发展到30亿。从1960年到1975年,世界人口由30亿发展到40亿。1975年至1986年,世界人口的第5个10亿过程只用了12年。从1987年至1999年,世界人口用了13年便突破了60亿大关。(2)世界人口未来增长特征:尽管人口增长率下降,由于世界人口的基数巨大,世界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长。5.地理环境与人口增长的关系(1)自然环境对人类发展的影响作用:①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人类是自然环境长期发展变化的结果;②自然环境给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生存资料的同时,人们所从事社会物质资料生产的一切物质条件也都来源于自然环境;③自然环境的优劣对人口发展、人口分布、人口密度也会产生重大影响;④自然环境对人口增长的作用集中体现在自然资源上。(1)人口的发展状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①适量的人口是开发环境的动力,没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存在,便谈不上开发环境;②过量的人口增长会对环境造成压力,从而不利于协调人口发展与环境的关系。6.人口与经济发展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人口因素突出的表现出两重性特征:既作为生产者又作为社会物质财富的消费者而存在。①人口是社会生产力不可或缺的前提和要素,人口也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社会生活、社会发展的主体。②作为消费者,人类生活和生产上的消费需要,推动着下一次的再生产运动。所以,人口是再生产运动的起点和终点。&&&&&&&&&&&&7.我国人口分布最显著的特点(1)东南半壁人口高度密集(为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西北半壁人口分布极为稀疏。(2)人口明显地集中于沿海,越往内地人口越稀疏。(3)人口的低地指向性,即人口垂直方向上的不平衡。著名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在《中国人口之分布》一文中对此进行了最早的论述,提出了自黑龙江的瑷珲(今黑河市)到云南腾冲为止的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8.中国人口分布的成因(1)自然原因: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上东部以平原为主,有漫长的海岸线,西部以山地为主,西部地区大多为高原、荒漠,土地可垦殖率低,而且远离沿海,在经济的全球组织中处于边缘腹地的地位,所以西部地区人口承载力比中东部地区低得多。(2)社会经济原因:①历史上,自宋朝以来,中国的经济重心逐渐由西部向东部转移,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转移,良好的自然环境推动了经济发展;②近代以来,东部地区便利的交通为其发展与交流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为东部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③改革开放以来,东部良好的基础使东部成为经济发展的重心,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人口的流动,西部地区尽管人口密度比中东部低很多,但西部地区人口对环境的相对压力已经大于中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的人口生理密度(以每公顷耕地面积计算的人口密度)已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人口经济密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所负担的人口)不仅高于中部地区,而且高于东部地区,比东部地区高出的幅度达50%以上。9.中国人口老龄化特点、原因及对策(1)特点:①绝对数量大;②发展速度快;③老化速度大于经济增长速度;④耦合性。(2)原因:①生育率下降,生育率是年龄构成的定盘星;②人口寿命的延长。(3)对策:①突出老年人的精神价值;②发展老年产业;③加强积累,奠定基础,细化&&&&&&&&&&&&老龄程度,抓住发展机遇;④完善构成中国特色的养老保障体系;⑤加强技术投入,加快产业调整,以技术发展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⑥培养专门老年护理人才;⑦延长退休年龄;⑧关注老龄妇女。10.人口迁移的分类1.按涉及的范围是否跨越国界,可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2.按迁移的时间,可分为永久性迁移、季节性迁移等。3.按人口迁移的社会组织形式,可分为个人迁移、集体迁移、自愿迁移、被迫迁移、自发移民和有组织移民等。11.人口移动的历史回顾(1)人类诞生以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人类最主要的经济活动是采集和狩猎,为满足最低限度的生存需要经常移动。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由早期居住的热带地区逐步向温带、寒温带森林地区迁移。(2)农业社会时期,人类因政治、经济、宗教、军事等原因,各种形式的人口迁移断断续续地进行。(3)到了近现代,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新大陆的发现、产业革命以及交通运输工具和技术的进步,人口移动的规模迅速扩大。工业革命也导致了城市化社会的兴起,促使劳动力由农业转向工业,由农村转向城市,逐步奠定了当今人口分布的基本格局。12.人口迁移的空间规律(美国人口统计学家拉文斯坦——七条迁移法则)(1)大部分的移民只是短距离的迁移,长距离的移民一般倾向于迁移到大的工商业中心。(2)乡村人口向城市或其他地区的迁移具有阶段性。(3)两地间的净迁移量在总迁移量中所占比重不大。(5)乡村居民比城镇居民更富迁移性。(6)短距离的迁移以女性居多,在较富冒险性且距离较远的迁移中男性居多。(7)大部分移民是年轻人,由祖国携带家眷全家移出是很少见的。(8)迁移的主要方向是由农业地区迁移至工商业中心,迁移的主要动机以经济为主。拉文斯坦推论道:迁移发生率与源地、目的地之间的距离成反比。也就是说,迁移的距离越长,移民的数量就越少。13.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1)流向的特点:①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大多是由穷国向富国迁移,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向欧美发达国家迁移人口是国际人口迁移的普遍现象。②由低收入国到高收入国,如美国、西欧。&&&&&&&&&&&&(2)人口结构特征:中青年、单身、男性为主,近年女性比重上升。14.人口迁移的机制(1)人口迁移和流动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口迁移是人们对特定环境中一系列经济的、社会的和政治的因素的一种反应。(2)解释迁移的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因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刺激因素;另一类是个人机动变化产生的因素。(3)尽管影响人口迁移和流动的原因多种多样,但主要的原因是经济方面,即寻找可以改善物质生活条件的“机会”,挣更多的金钱。政治因素文化因素也能引起大规模移民。国际战争或国内战争也能引起迁移潮流。社会秩序的变革和文化因素也是造成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生态环境的变化也会引起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和流动。15.流动人口趋势和特点(1)趋势:①流动规模越来越大;②流动半径越来越大;③流动高峰提前,外出时间延长;④外出民工以劳动力为主,主要从事第二、三产业;⑤流动方式以连锁方式为主。(2)原因分析:①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推行;②传统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农民对改变自己身份的渴望是深层次的社会心理因素;③国内新的经济格局的形成和重心转移是客观因素;④耕地减少、人口增加、人地矛盾突出、劳动剩余是流动人口产生的内在因素;⑤农村基层组织的失控及城乡收入差距的拉长是直接原因。16.民俗的分类(1)物质民俗:包括居住民俗、服饰民俗、饮食民俗、生产民俗、交通运输民俗等;(2)社会民俗:包括节日民俗、岁时民俗;(3)礼仪民俗:包括诞生礼仪、成年礼仪、婚姻礼仪、丧葬礼仪;(4)精神民俗:包括巫术及其民俗、宗教、信仰民俗、民间禁忌;(5)口承语言民俗:包括民间文学传承(神话、故事、歌谣、叙事诗、言语等)、民间艺术传承等。其中物质民俗中的民居、饮食、服饰,在文化景观区中最易于辨别,最能反映民俗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三、论述题1.比较人口转变理论(1)1934年,法国人口学家兰迪——“三个序列”①第一序列即原始阶段,特点是极高的出生率、极高的死亡率和极低的自然增长率;&&&&&&&&&&&&②第二序列即中间过渡阶段,高出生了、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③第三序列即现代阶段,先是死亡率持续下降、出生率却维持不变、人口增长加速,后是出生率也开始下降、自然增长率由高又转入低。兰迪的“三个序列”理论奠定了人口转变理论研究的基础。(2)1944年,美国人口学家诺特斯坦——“人口转变”理论他将兰迪的第三序列划分为三个阶段,即“高低高”阶段、过渡阶段和“低低低”阶段。(3)诺特斯坦的学生寇尔进一步深化了人口转变理论,对五个阶段进行了重新命名并提出了各阶段的数量界限。(参考书本P80)(4)英国人口学家布莱克——人口转变五阶段模式(参考书本P80)①高位静止阶段: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并达到均衡,人口增长处于静止状态。②早期扩展阶段,即EE阶段,死亡率先于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长逐渐加速。③后期扩展阶段,即LE阶段,死亡率持续下降并达到低水平,出生率也开始下降,人口增长扩张到最快而后减速。④低位静止阶段:即LS阶段,死亡率和出生率先后将至低水平并重新到达均衡,人口增长再次低于静止状态。⑤减退阶段,即D阶段,出生率继续下降并开始低于死亡率,人口呈现负增长状态。2.比较各国人口转变模式(1)西北欧模式:经济增长促使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社会经济结构及其功能也随之发生变化,导致出生率和死亡率自然、平稳、缓慢的下降。(2)日本模式发展阶段:①日本产业革命较晚,整个19世纪大体上均处于高位静止阶段;②19世纪末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属于早期扩张阶段;③20世纪50—70年代是日本人口的后期扩展阶段;④进入80年代已经进入低位静止阶段;⑤90年代中期自然增长率仅为0.3%,预计2010年前后进入绝对衰减阶段。日本模式特点:采取了强有力的人为干预生育行为的措施,因此,人口转变速度快,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北欧国家一二百年的道路。(3)中国模式发展阶段:①旧中国是高位静止的原始型;②年处于早期扩张阶段;③70年代到90年代处于后期扩张阶段;④预计2020年前后进入低位静止阶段;⑤进入2040年将处于绝对衰减阶段。中国模式特点:经济发展水平低,生育控制因素作用更强,另外,内部差异大,多种人口转变阶段同时并存。(4)印度模式:20世纪20年代之前一直属于高位静止阶段,此后进入早期扩张阶段。50—60年代,印度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2.0%,一直到90年代仍未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转变的异同(1)相同点: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人口转变不仅取决于技术因素,更重要的是取决于经济、政治、文化因素。&&&&&&&&&&&&(2)不同点:①西欧等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是基于经济起飞基础之上的。在日本,紧随人口转变之后的经济发展明显为其人口转变的彻底性提供了保障。②而发展中国家,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为人口转变设置了障碍。4.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中国人口转变三个显著阶段(1)第一个阶段是从年:最为显著的特征是出生率保持在高水平的情况下,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人口再生产出现了第一次增长高峰。原因:①新中国成立之后,国民经济迅速恢复与发展,带来了人口迅速增长;②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各种危害人民生命的急性传染病很快得到控制,死亡率迅速下降,中国人口的再生产类型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就完成了从“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转变,且转变速度之快,世所罕见。(2)第二个阶段是从年:这个阶段相继经历了一个人口发展非正常时期和两次增长高峰,突出特征是死亡率保持在低水平的情况下,出生率大幅度下降。三个特殊时期:①非正常时期。年。由于政策方针失误和自然灾害影响,人口再生产的自然演变过程被中断,死亡率异常上升,1960年达到25.43‰,导致出现了人口负增长。②第二次高峰期。年是对被打断人口增长过程的补偿和恢复。③从1966年开始,中国进入了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随着“文化大革命”结束和计划生育政策在70年代中期推行,人口出生率开始下降。但是,进入1980年以后,50年代和60年代两次人口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口相继进入婚育年龄,中国人口增长进入了第三次高峰期。(3)第三个阶段是从1999年开始至今:中国人口再生产进入了“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现代型人口增长阶段,这个阶段的显著特征是人口数量长期保持着低水平增长的状态。从趋势上看,由于人口逐步老龄化,人口死亡率将略有提高。5.适度人口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意义(1)适度人口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但它的确定对于解剖某个区域的人口过剩状况以及与之相关的人口现象有着重要参考价值,所以区域适度人口的确定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制定、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的编制,区域未来人口预测以及各专项事业的评价等都有重要意义;(2)就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而言,适度人口的确定是制定国家人口战略的基础和出发点,它利于更好的执行人口政策,有助于认识人口政策的科学性、稳定性和连续性,避免&&&&&&&&&&&&对现行人口政策的误解;(3)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来讲,适度人口的确定也有着重要意义。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基本上都是在经济发达的条件下顺其自然的自动实现的,而发展中国家则完全不同,它们不仅经济落后,实际上大多数国家的实际人口已远远超过其适度人口。所以,只有及早确定科学、合理的适度人口,才能采取政策手段,促使人口转变,并使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相适应,以持续增长的经济实力保障人口转变的完成,这才是行之有效的策略。6.世界人口分布特征及一般规律(1)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①世界90%的人口居住在仅占陆地总面积10%的土地上,陆地上的大部分地区至今仍无人居住。②世界人口的88.5%集中在北半球,并且主要集中在北纬20°—60°之间的区域。③从海岸线向内地约200km范围内集中了世界人口的一半(而其面积仅占陆地面积的30%)。④海拔500m以下的低地和平原地区,其面积仅占陆地面积的57%,却集中了世界人口的80%;而占陆地面积43%的高原地区(海拔500m以上),仅居住着世界人口的20%(小面积人口稠密区和人口稀疏区)。⑤亚欧两洲合计人口占72.5%,其面积占全球陆地面积的36.2%。而面积广大的南极大陆无定居居民。⑥在各大洲(或地区)内部人口分布也不平衡。(2)世界人口分布还表现出明显的中低纬指向(暖湿地区)、近海岸指向和平原指向。(3)世界上共存在四个人类大陆:(四大人口稠密区)第一个为东亚和东南亚;第二个是南亚;第三个是欧洲;第四个为北美洲东部(特别是美国东北部)。这四个人类大陆的面积仅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4%,但却集中了世界人口的2/3以上。(4)人口最稀少地区:干旱(沙漠)地区、寒冷的两极地区、热带雨林地区和海拔5000m以上的高山地区,这四类地区面积占全球陆地面积的2/3以上,人口却不足世界人口的2%。7.分析中国人口分布的合理性中国人口分布依然不均衡,突出的特点是在土地载体上的分布东密西疏,人口在土地和经济载体上呈现逆向分布。中国人口分布的这一稳定的宏观格局是由生态系统承载力的空间差异和经济空间组织的空间不均衡性决定的。&&&&&&&&&&&&目前,东部人口密集,但是人口承载状况还是比较合理的,而且还有相当的人口承载潜力,但是上海的人口规模太大,不仅仅对土地的压力很大,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其经济承载能力;中部人口规模大,西部人口稀疏,但对这两个经济地带现有经济状况而言,人口规模仍然是过大的,当务之急是要加快经济发展,从而舒缓人口对土地载体的压力。8.分析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1)自然因素:①气候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气温和雨量来实现的。气候较为适宜的中低纬地区(如亚热带和温带)成为人类密集的地区。②地形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表现为人口分布多趋于低平地区,其原因是气温和气压都随着海拔的上升而降低,直接制约着人们的生理机能。③土壤是发展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物质基础。④水体除了作为水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所用外,还是一种重要的交通载体和通道,也是人类副食品的一个源地。海岸地区比内陆腹地具有更高的人口密度。⑤自产业革命以来,某些地区的矿产资源的开发成为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2)社会经济因素:①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②经济发展水平;③经济活动方式;④交通输条件。社会经济因素特别是生产力水平及其分布是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3)历史因素:居住历史长、开发较早的地区人口较稠密,如东亚、南亚、地中海地区;而开发较晚的地区人口较稀疏,如大洋洲。(4)政治因素:政治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也较大,有时短时间内便可改变人口分布状况。例如,两次世界大战每一次都伴随着人口大规模的移动。此外,国家的人口政策和文化因素对人口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9.分析人口自然变动和机械变动(即人口迁移)的成因,思考人口变动对一个地方未来发展的影响。(1)人口自然变动的成因: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变化,人口增长过程随着自然环境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外部政治环境、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变化而变化。(2)人口机械变动的的成因:分为两类,一类是因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刺激因素,另一类是个人动机变化产生的因素。主要的原因是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文化因素、生态环境因素。(3)人口变动的影响:①利:政治方面,为国家国土防御提供充足的战略人口,以便更好地管理边远地区;经济发展方面,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科学文化技术方面,为人才培养和教育发展奠定基础。②弊:给当地造成过大的人口压力并滋生很多问题;对迁出地意味着人才的流失。&&&&&&&&&&&&10.种族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各种族自然形态的形成与环境有密切的联系,既受环境条件制约又在环境长期影响下表现出自己的适应性。(1)肤色是人类形态最一般的特征,它的变化和地理环境有关。(2)气候对人体结构的影响,一般地说,生长于寒冷气候区的人比徨长于炎热气候区的人其身体较肥大,而后者的身体趋向于细长。(3)地理环境对人的鼻子、眼形和头发组织等身体特征亦有影响。环境对各种族的身体特征影响是巨大的,而各种族具有的特殊身体特征(黑皮肤、长四肢等)亦是适应特殊环境的结果。(4)除此之外,社会环境对其些种族特征发展也起一定的推动作用。11.世界民族的分布(1)分布概括:①世界上大大小小的民族共有3000个左右。各民族的人数差异很大。汉族是世界上人数最多的民族,占世界总人口的1/5。②目前世界上人口在一亿以上的民族有7个:汉人、印度斯坦人、美利坚人、孟加拉人、俄罗斯人、巴西人、日本人(2)世界主要民族及其分布①汉族:中国(97.8%),其次在东南亚各国、美国等。②印度斯坦人:印度(99.7%),其次在尼泊尔、巴基斯坦、新加坡等。③美利坚人:美国(99.3%),其次在加拿大、墨西哥、英国等。④孟加拉人:孟加拉国(58.7%)和印度(41.2%),其次在尼泊尔、英国等。(3)中国的主要民族分布:①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②我国现有56各民族,汉族人口最多,占总人口的92%,其余55个民族占总人口的8%,习惯上称之为少数民族。③我国民族的分布呈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分布的主要特点。④汉族分布遍及全国,但汉族人口大部分分布在东部地区;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地区甚广,占全国国土面积的50%~60%,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12.民族的迁移与集聚(1)印第安人由亚洲向美洲的迁移。大多认为主要是在二三万年前,大部分由白令海峡过去,小部分可能在较晚时期由南太平洋群岛到达南美西部海岸。(2)非洲黑人的被迫迁移。从16世纪开始,非洲的黑人被欧洲人当做奴隶大量贩卖到美洲。在美洲的黑人主要集中在三个地区:①第一是加勒比地区,从1500年到1850年之间,运到该地区的黑人总量达到400万;②其次是巴西,到19世纪中期,输入的黑人奴隶由350万;③第三是美国,输入的黑奴约50万,目前黑人达到3000万。&&&&&&&&&&&&(3)西班牙人和葡萄芽人向拉丁美洲迁移:哥伦布于1492年发现新大陆以后,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便开始向拉丁美洲各地移民。在拉丁美洲的大路上,大部分国家的现居民基本上有三部分人组成,即印第安人、白人、印欧混血型人。(4)英国人和法国人在北美洲的集聚:法国人的殖民活动开始集中于加拿大的圣劳伦斯河谷地区,以魁北克为中心。英国的殖民活动集中于法国殖民地南面的新英格兰及其以南的大西洋沿岸各地。美国和加拿大是英国人后裔在海外组成的重要国家。(5)美国城乡中的其它民族聚居区:目前在美国可称为民族省的聚居民族有墨西哥人、黑人、法国人。①墨西哥人位于美国的南部,东西两边的边境都属于干旱的荒漠地区,除少数地方外,几乎是无人居住的地区。②黑人民族省是美国南部利用黑奴从事农业活动的结果。③法国人在美国主要集中在两处:一是美国东北的新英格兰各州的北部与加拿大接壤的部分,这里的法国人是由加拿大法裔居民向南扩散进入美国边境的。;二是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密西西比河口及沿海的沼泽地区,这里是过去法国人在该地实施殖民的结果。13.民族的变化与整合任何一个民族,很少能够完全与外界处于长期孤立的状态,而都要与其它民族的文化相接触,并受其影响,发生变化,形成新的整合。(1)北美印度安的文化变化:传统玉米种植地位下降,玉米主食让位于面包,大家庭解体,核心家庭出现,砖房替代土坯房,电器代替传统用器,汽车替代马车,英语普及;(2)西班牙人在拉美与印第安人的整合:斗牛传到墨西哥(3)欧洲多个民族在美国的整合:美国英语、信新教的占优势,形成新民族—美利坚民族。(4)移民与民族整合:20世纪末出现了一个不同以往但规模更大的移民浪潮。14.民族对地理景观有什么影响?(1)衣:服饰受各民族聚居地的地理环境影响,如东北、内蒙古地区的民族,西北地区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西南和南方民族的服饰特点。(2)食:饮食文化的中西差异、国内的地区差异等等。(3)住:不同民居在建筑材料、建筑布局、建筑外形与内部特征上的迥异的风格。(4)民间文化:在物质、精神、礼仪等方面与别的民俗的差异以及和流行文化的不同。15.民俗地理学的研究意义(1)民俗地理学:研究一定地域内各民族人民民俗事象和民俗活动范围内文化现象的地区差异和分布规律,探讨民俗文化与当地自然环境、民俗文化与社会经济条件的相互关系,并&&&&&&&&&&&&阐明其形成、发展、演变规律的学科。(2)民族地理学研究的意义:①促进民族学和人文地理学的发展;②对我国的外交政策能发挥应有的作用;③为制定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繁荣民族经济作贡献;④促进民族团结,开展民族教育。&&&&&&&&第五章农业的起源与发展一、名词解释1.农业:是人们通过生物机能的途径把自然物质转化为人类生产和生活资料的社会基础工程。狭义的农业指耕作业,也称种植业;广义的农业则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等五个生产部门。2.传统农业的基础理论,包括七个方面。即:①农业是粮食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的来源;②农业是发展工业和其他产业所需劳动力的主要来源;③农业是工业特别是轻工业所需原料的来源;④农业是工业的重要市场;⑤农业是国家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⑥农业是出口物资的重要来源;⑦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绝大多数。二、简答题1.农业起源的地点(1)农业起源多元论——中国、西南亚、亚洲热带是农业的发源地;(2)农业起源一元论——代表人物:索尔。植物驯化的最初中心在东南亚。而中国、印度等都是其传播地区。&&&&&&&&&&&&(3)考古学目前资料的证据——西亚两河流域的新月地区是动植物的一个驯化地;(4)世界动植物的驯化——一般认为狗是世界最早被驯化的动物;在长江下游,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稻谷遗存堆积层,年代为公元前5000年,它是中国最古老的人工栽培稻所在地,也是世界最古老的人工栽培稻所在地。因此,中国是世界上作物最重要的一个驯化中心。2.农业的形成对社会发展的影响(1)农业的形成与发展对社会的影响:①人类开始有意识的保护动植物资源,使生态环境免遭无止境的破坏,并且为了发展农业以改善自身的生活,还需要有一系列的创造和发明,使科学和技术获得了一定的发展。②使人类的居住范围有所扩大。③农业的出现使人口增长速度比过去大大加快。随着农业在世界范围内的扩散,人口的普遍增长也在世界范围内成为可能。(2)农业发展给社会带来的变化:①狩猎与采集活动要不断的迁移,而农业活动则需要定居。农业是人们以土地来种植作物,当其获得的产量能满足其一年的基本需求时,人们自然回定居下来,改变其原来流动的生活方式;②农业活动的单位群体人数少;③农业活动群体大,并聚居于一处。3.农业景观与地理环境的关系(1)农业景观是环境的镜子:①农业景观反映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②农业景观反映所在地区的社会人文环境。(2)农业景观的观光价值:观光农业是以农业活动为基础,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交叉性产业,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高效农业。观光农业主要是为城市居民服务的,分布在城市周围地区,以满足城市居民体验农业生产的乐趣为主。三、论述题1.分析农业发展阶段的特点(1)原始农业——迁移农业&&&&&&&&&&&&含义:原始农业是农业起始阶段的农业类型,即迁移农业。目前只在热带地区还保留这种农业类型,其主要地区包括:①南美洲的亚马孙地区;②非洲中部的刚果地区;③亚洲的新几内亚岛、东南亚一些雨林地区。特点:①对土地进行轮种而不是对作物进行轮种,在居住区附近用刀耕火种办法清理出一块土地后,就用工具在土地上挖出坑穴,放进根、物进行轮种,“刀耕火种”是最主要的生产方式;②农作物的种子是多种多样的,混合种植在一起,杂乱无章;③刀耕火种方式导致环境恶化,地力下降,因此土地需要不断更换,但都在村落附近进行,所以定居点不需要搬迁。(2)传统农业——奴隶社会至产业革命以前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①传统农业阶段,农民经济是自然经济,农业生产基本上都是孤立进行的,是一种生计农业;②农业劳动基本上靠体力,同时也用畜力与简单的器械;③传统农业社会农民占绝大部分,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人数不多,因此在农业社会里,城镇人口远远少于农村人口。传统农业的类型:①旱作农业——主要分布于温带大陆的东岸以及副热带干旱的山地和高原,小麦占重要地位。②水稻农业——主要分布于热带和副热带地区,喜高温潮湿。分布地区集中于中国的南方、东南亚、南亚的河流两岸平原于沿海地区,还零星分布于地中海、非洲的埃及、尼日利亚、古巴、委内瑞拉、美国的密西西比河下游。③地中海农业——地中海农业是地中海气候这一特殊条件下形成的农业类型,其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多雨。主要分布于地中海周围地区,还零星分布于美国西海岸、智利中部、南非与澳大利亚南部沿海。农作物主要是小麦、大麦,以及葡萄、油橄榄、果品业、花卉业与旅游业;④游牧业——一种在干旱地区以放养食草动物一种自给自足的农业类型,分布于副热带和温带极其干旱的草原和荒漠地区。游牧者放牧的牲畜有羊、牛、马、骆驼等。(3)现代农业&&&&&&&&&&&&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①农业生产机械化、专业化、地域化程度高。机械化使从事农业的人口比例比传统农业低得多,专业化使现代农业的农场规模比传统农业生产规模大得多。现代农业与传统的自给自足的生计农业不同,它的产品不是以供给自己消费为主要目的,而是作为商品进入市场以获得利润为目的。所以现代农业亦成为商品农业。②现代农业的产品主要为居住在城镇的非农业人口提高生活消费品,保证制造业、服务业等二、三产业的顺利进行。③现代农业也在向纵深发展,形成完整的农业生产体系,与其他农业企业形成联合体,使农业社会化的程度很高。现代农业的类型:①种植园——种植园主要是指在热带地区出现的新型的、大规模的、单一作物型的集约化农场,主要种植某一种经济作物。如美国东南部、南美东北部、中美、非洲和亚洲的一些沿海地区。②谷物农业——谷物农业是面向市场专业生产谷物的农业。主要生产小麦、玉米、水稻。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和欧洲等。皮包农场suitcasefarm(农场主只需带个提包就可以进行其经营活动)、农业企业agribusiness(大型的、高度机械化的商业农场);③牲畜育肥农业——是一宗种植业与饲养业相结合的农业,主要分布在美国五大湖以南、地中海沿岸、大西洋、波罗的海沿岸、巴西东南部;④乳品业——是适应城市居民对乳制品的需求而产生的,它是专门生产流质牛奶及一些乳加工制品的农业。分布在北美五大湖地区、瑞士、法国等地大城市郊区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⑤市场园艺业——是专为市场提供蔬菜、水果、花卉等产品的农业。⑥大牧场——大牧场与一般游牧业有很大不同。首先,其规模大,放牧的牲畜达到成千上万头。其次,它不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放牧,而是由牧主雇佣一些牧工放牧。最后,不是自给自足的生产,而是将牲畜全部投放市场。这种大牧场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的干旱地区较为流行。2.四大文明古国出现的必要条件(1)埃及——①尼罗河的影响因素:充足的水源除了每年给尼罗河带来定期的洪水,还&&&&&&&&&&&&带来富有营养的淤泥,有利于小麦的种植;②农业因素:埃及具有丰富的农业种植经验技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③良好的对外防守环境:东有西奈荒漠,西有利比亚沙漠,北有大片河口沼泽,南有沙漠瀑布;④便利的运输条件:河运发达,在尼罗河上,往北顺流而下,往南借北风逆流而上。(2)巴比伦——①气候:地中海气候,冬季降雨;②水源:位于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之间的新月形地带,河水冬季来自雨水,春季来自高山冰雪融水,水源充足;③农业方面:秋种、夏收的小麦,生长期内有雨水、河水灌溉,产量较高。(3)印度——①有利的气候水文条件:热带季风气候,河流有高山冰雪融水和夏季的西南季风的雨水补给;②夏汛洪水给河流两岸带来富含营养的沉积物。(4)中国——①地形上:黄土高原边缘地区,黄土土质疏松,含矿物质多,有利于土地开垦、作物种植;②气候上:年降水量在600mm~650mm之间,气温7月平均26℃、2月平均-2℃,高温与雨季结合,利于作物生长。3.分析世界农业生产布局(1)世界粮食生产布局①小麦的分布:小麦在世界粮食作物中居首要地位。它的播种面积最大,分布范围最广,除南极以外,遍及世界各地。小麦是一种温带作物,主要分布区有,俄罗斯温带草原区的黑土带;美国和加拿大中部的小麦带;澳大利亚、印度的亚热带与热带草原区;中国的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②水稻的分布:水稻是生长在温度较高、水分充足的亚热带地区的作物。集中产区是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地带,特别是该气候带的大河三角洲、江河冲积平原和沿海平原,如中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印度的恒河流域及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其次是墨西哥湾沿岸、密西西比河下游各地区。另外,拉丁美洲部分地区、非洲和地中海地区亦有水稻种植。&&&&&&&&&&&&③玉米的分布:玉米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不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可以在世界大范围种植,各大洲高温多雨区产量更高。主要分布在北美和欧洲,特别是美国被称为“玉米王国”,其次为中国。(2)主要经济作物生产布局①棉花的分布:棉花是亚热带作物,主要生长在北纬20~40度之间的地区。亚洲中部、东部和东南部地区是世界棉花的主要产区,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世界第二大棉花种植区是美国南部的棉花带,其次是非洲东北部地区和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介绍地理学的学科性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