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图这门课是不是闭卷

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调查问卷
问卷概况:
页 已被引用
请您如实填写,谢谢参与调查。
本页为该问卷的详细内容,不可回答,仅供预览。如果您要使用该问卷,请点击页面下方的引用按钮。
Q1:1.请问您是哪个年级的学生?
Q2:2.请问您所就读的专业类型是
A.经济学 ○
D.教育学 ○
Q3:3.除了《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程外,您还看过其他有关马克思注意的著作吗?
A.看过,并有所感悟 ○
B.看过,但不知所云,没有收获 ○
D.不想看,没兴趣
Q4:4.您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马克思主义的?
A.老师授课 ○
B.受同学朋友的影响 ○
C.自己查阅相关书籍 ○
D.报刊杂志 ○
E.网上了解 ○
F.参加有关的实践活动
Q5:5.您认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课程设置
A.非常合理 ○
B.比较合理 ○
C.不合理 ○
Q6:6.您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主要作用是:
A.改善知识结构 ○
B.提高思维能力 ○
C.提高理论水平 ○
D.坚定理想信念 ○
E.没有作用,浪费时间而已
Q7:7.您认为马克思主义原理课应该更注重
A.理想信念的教育 ○
B.理论知识的传授 ○
C.认识能力的提升 ○
D.综合素质的培养 ○
Q8:8.你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动力是
A.必修课程,为了修学分 ○
B.兴趣爱好 ○
C.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习了对时间很有帮助 ○
Q9:9.您认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考核方式最好是
A.写课程论文 ○
B.开卷考试 ○
C.闭卷考试 ○
D.写论文与考试相结合
Q10:10.您以后会将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吗?
A.毫无疑问会 ○
C.视情况而定
Q11:11.您觉得马克思主义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大吗?
A.影响很大 ○
B.有较大影响 ○
C.有点影响 ○
Q12:12.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学习,您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
A.更加坚定 ○
B.没什么变化 ○
C.更加模糊 ○
D.说不清楚
Q13:13.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您持什么态度对待?
A.理论和实践相互联系,深刻认识其优缺点 ○
B.是种相信共产党的指导是正确的,没有个人看法 ○
C.持消极态度,排斥社会主义,对其痛心疾首,仰慕资本主义制度 ○
D.持观望态度 ○
E.不发表任何意见
Q14:14.您认为马克思主义还会在我国长期发展吗?
Q15:16.您认为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怎么样看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必修课
A.无所谓,有这么课程就上,没有就算了 ○
B.引导即将进入社会的大学生学习符合我国国情的哲学理论体系,为社会主义培养接班人 ○
C.把它作为哲学课程的起点,引导大学生学习哲学,提高思想 ○
D.这是社会生活唯一所必须的哲学认知,所以是每个专业都要学 ○
Q16:16.您希望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程中学到什么?
B.经济学 ○
C.政治学 ○
D.没想过,根本就不想学这门课
<input type="hidden" name="proj_title" value="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调查问卷">
其他方式登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大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课程编码】
【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
【课时】54学时
【学分】3学分
【课程性质、目标和要求】
1、课程性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础性课程,是全校本科各专业学生的公共必修课。它是一门系统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课程,把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有机融合在一起。旨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坚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奋斗的理想信念。
2、教学目标和要求:
必须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唯物论、辨证法、认识论和历史观相一致的原则,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运用马克思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问题,为学生树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自觉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扎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教学时间安排】本课程计3学分,其中,课堂教学36学时,学时分配如下:
【教学内容要点】
第一讲 绪论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怎样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必然性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4、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5、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功能
三、主要教学内容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1、马克思主义的含义。
2、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属性。
3、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实践基础。
2、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3、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与发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三)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1、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鲜明的政治立场
3、重要的理论品质
4、崇高的社会理想
(四)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1、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
2、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
四、课堂讨论选题
1、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性。
2、如何学习马克思主义?
五、课外作业选题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什么?
第二讲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实践的基本观点,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根本方法,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打下理论基础。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哲学的基本问题
2、世界的物质本质和辩证本性
3、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
4、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5、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三、主要教学内容
(一)物质世界和实践
1、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1)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2)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2、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2)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3、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1)规律及其客观性
(2)意识的能动作用
(3)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是辩证统一
(二)世界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1、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1)事物的普遍联系
(2)事物的永恒发展
2、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1)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3)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4)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
(三)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1、唯物辩证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1)唯物辩证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2)唯物辩证法是伟大的认识工具
2、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1)辩证思维方法
(2)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四、课堂讨论选题
1、物质世界多样性统一的原理对我们认识和处理问题有何意义?
2、从普遍联系的观点中,你是怎样理解和看待条件的?
五、课外作业选题
1、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的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2、如何理解实践的本质和作用?
3、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方针的正确性。
4、质量互变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掌握这一规律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何指导意义?
5、试用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说明怎样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事业?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理解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掌握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价值与价值观,真理与价值的关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关系,认识论与思想路线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
2、认识的本质及发展的辨证过程
3、真理的客观性、相对性和绝对性
4、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5、认识论和思想路线的关系
三、主要教学内容
(一)认识与实践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
(2)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2、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本质的不同回答
(2)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本质的不同回答
3、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1)从实践到认识
(2)从认识到实践
(3)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二)真理与价值
1、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1)真理的客观性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3)真理与谬误
2、真理的检验标准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3、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1)价值及其特性
(2)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3)价值评价的功能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
(4)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三)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3、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相结合
四、课堂讨论选题
1、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
2、何谓真理与真理何在?
五、课外作业选题
1、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如何理解认识过程中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意义更加重大?
3、怎样理解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4、简要论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5、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应当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社会发展的动力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观点,提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正确认识历史和现实、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性和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4、社会形态发展的一般规律
5、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6、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三、主要教学内容
(一)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1)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
4、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1)社会形态的内涵
(2)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3)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4)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二)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1、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2)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社会现象
(2)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是认识阶级社会的科学方法
(4)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
(5)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3、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4、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2)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
(三)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2)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3)从社会历史的整体联系和具体过程中认识和把握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
(4)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5)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2、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1)普通个人与历史人物
(2)历史人物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作用
(3)从必然与偶然的辩证统一中理解个人的历史作用
(4)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科学方法
四、课堂讨论选题
1、学了唯物史观对社会历史的本质的揭示对你有何启发?
2、怎样理解社会交往和全球化问题?
五、课外作业选题
1、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有哪些变化?分配机制有哪些改变?
3、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思考和分析我国当前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和解决这些矛盾的途径。
4、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的一些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在实践中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第三讲资本主义理论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入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历史必然性,认识私有制商品经济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正确认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实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资本原始积累及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中的作用
2、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规律
3、劳动价值论及其意义
4、剩余价值论及其意义
5、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表现形式与经济危机
6、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的特点和本质
三、主要教学内容
(一)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2)资本的原始积累
(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2、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2)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3)价值量的决定
(4)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
(5)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6)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3、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1)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1、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1)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2)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2、资本主义所有制
(1)所有制与所有权
(2)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
3、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1)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
(2)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
(3)资本积累
(4)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
(5)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6)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4、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三)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1、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1)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
(2)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2、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1)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形成
(2)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
四、课堂讨论选题
1、如何理解“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的特殊性和一般性是什么?
2、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
五、课外作业选题
1、货币流通与经济的关系如何?如何运用货币流通规律的理论防止通货膨胀?
2、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和作用是什么?如何运用价值规律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
3、为什么说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4、简述马克思平均利润学说及其意义。
5、简述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分析其积极进步作用和局限性表现在那些方面。
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掌握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的进程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科学认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正确理解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特点及其实质;深刻理解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坚定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特点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特点和实质
3、资本输出与垄断资本的国际扩张
4、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其后果
5、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实质
6、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及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三、主要教学内容
(一)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1、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1)生产集中与垄断的形成
(2)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
(3)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
(4)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2、垄断资本主义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作用
(2)垄断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的扩展
(3)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3、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
(1)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2)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3)经济全球化的后果
(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
(1)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变化
(2)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3)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
(4)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
(5)政治制度的变化
2、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1)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
(2)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三)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1、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2、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1)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
(2)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度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四、课堂讨论选题
1、为什么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部分质变?
2、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有哪些表现?如何认识其变化的原因?
五、课外作业选题
1、垄断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说垄断不能消除竞争?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哪些表现形式?
3、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什么?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会变成资本主义世界的附庸吗?
4、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5、有人认为二战后资本主义是“垂而不朽,腐二不朽”,你怎么看待资本主义在二战后的发展状况?
第四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了解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过程;把握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认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心;明确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坚持党的领导的自觉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进程
2、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
3、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4、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5、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主要教学内容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2)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2、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1)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2)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3、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4、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1)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国家政权
(2)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
(二)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
1、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论述
(2)对社会主义本质和基本特征的认识在实践中深化和发展
2、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1)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
(2)必须充分认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和长期性
3、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1)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2)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4、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曲折前进
(1)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的客观性
(2)社会主义在自我发展和完善中走向辉煌
(三)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1、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1)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2)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3)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
(4)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
(5)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
2、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领导核心
(1)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的领导核心
(2)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领导核心
(3)坚持和改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
四、课堂讨论选题
1、怎样理解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2、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和本质特征。
五、课外作业选题
1、如何理解自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以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状况?
2、如何理解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3、怎样理解社会主义事业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具有怎样的重要意义?
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主要观点;深刻认识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和长期性;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2、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3、共产主义社会理想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和长期性
4、实现共产主义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5、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三、主要教学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1、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1)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2)在剖析资本主义旧世界的过程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3)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详尽的细节描绘
2、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
(1)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2)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3)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二)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1)共产主义理想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
(2)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规律的必然要求
2、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
(1)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终目标
(2)实现共产主义是全人类解放的根本体现
3、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
(1)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实现共产主义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
(2)当代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转变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3)正确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
4、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1)实现共产主义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3)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四、课堂讨论选题
1、在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认识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空想社会主义者有何本质区别?
2、如何在大学生活中体现自己的理想信念追求?个人理想如何才能与社会理想一致起来?
五、课外作业选题
1、既然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的必然,为什么又要人们去努力追求?既然共产主义的最终实现是个漫长的过程,为什么又说“共产主义渺茫”论是错误的?请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观点予以正确解答。
2、有人说:“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能讲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不应提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否则就是脱离实际。”请用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的关系来分析评论这观点。
3、如何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现实社会意义?
【成绩考核方式】
1、成绩评定总则:采取百分制,学生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70%。
2、平时成绩评定:根据考勤、课堂讨论、作业情况给定平时成绩。
3、期末考核评定:闭卷考试。
【教材与参考书目】
1、指定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修订版。
2、参考书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资本论》、《哥达纲领批判》、《德意志意识形态》
2)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反杜林论》哲学篇、《自然辩证法》有关章节
3)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九封通信》
4)列宁:《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o恩格斯》、《论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中的几个特点》、《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谈谈辩证法》、《辩证法的要素》
5)毛泽东:《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实践论》、《矛盾论》、《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改造我们的学习》、《为人民服务》
6)斯大林:《论列宁主义的基础》、《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7)邓小平:《解放思想,事实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8)江泽民:《论“三个代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江泽民主席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分组讨论会上发言》
9)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10)习近平:《在2010年经济全球化与工会国际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扎实做好保持党的纯洁性各项工作》、《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马列学院 / 审核:)
版权所有: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联系电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