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从会计跨跨考金融和会计难吗

2019考研必须认清的5个事实
  考研复习要少犯错,少走弯路。提醒19考生认清五个事实!  
  一、持久战≠好效果
  很多考生都认为,考研复习的时间越早越好。有的人甚至在刚刚迈进大学校门时就抱定了一定要考研的决心。但是不是准备考研的时间越长,越是持久,才能获得最好的复习效果呢?
  其实不然。
  我们应该理性看待备考时间的长短和复习效果之间的关系,二者并不是绝对的正比关系。因为准备时间过长,容易导致疲劳期提早出现。战线拉得过长,很容易使你在学习时产生厌烦情绪。而且学习效率是一个呈波动增长的曲线,如果你过早进入疲劳期,在考前的12月份还没有从波谷调整出来,将会对紧随后的考试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各学校的专业每年都会发生变化,在命题方向、命题重点、热点难点上做一些调整,有的学校在制定参考教材上也会有稍有的改动。考生要合理安排时间和规划方法,正确指引,避免造成经济、人力和时间上的浪费,导致事倍功半。
  二、跨专业考生≠歧视
  在考研的人群中,每年都有不少同学对跨专业考研心向往之。跨专业考生最明显的劣势就专业基础的薄弱,毕竟相对于"科班出身"的学生来说,跨专业考生很多都只是在考研期间才开始系统学习专业课,短时间内突击学习的效果不一定扎实。
  因此,跨专业考的学生最担心的就是复试时会受到歧视。很多人都在听说了身边的同学跨专业考失败后就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想当然地认为他们是因为受到歧视而被刷下。
  其实,跨专业考的同学面对别人失败的例子时,应该保持头脑清醒,这其中很可能是因为实力不够的原因。跨专业考的考生"半路出家"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专业基础上的劣势往往是可以通过有效的复习来弥补的。
  既然你能通过初试,就表明你在和科班出身的考生的竞争中并没有落后。你只要能在复试中向导师展示出你在这个专业上确实有足够的发展潜力,得到老师的信任和青睐,一般都能被录取。
  很多跨专业考过来人都有这样的体会,考研之初也因老师可能会怀疑跨专业考生的能力而担心不已,后来才发现,其实大多数老师都是会平等对待跨专业考生的。
  有的导师还认为跨专业考学生视野开阔、学术思路活跃,比较热衷于招收跨专业考生。比如英语、中文专业跨专业考新闻,数学专业跨专业考计算机等等。
  三、热门专业≠合适、高薪,最好
  在选择报考专业的时候,很多考生都盯着热门专业扎堆报考,认为冷门专业的研究生毕业之后不好就业,读一个热门专业将来找工作比较容易。和高考时选择专业一样,每年都有所谓的"热门"、"冷门"之说。
  其实,考生应该了解的并不是专业的"冷"和"热",而是自己究竟想学什么专业和适合学习什么专业。只是道听途说,相信哪些热门专业工作待遇很好,就头脑发热决定跨专业考,等到几年后研究生毕业,工作一段时间之后才发现自己并不适合这个让人眼馋的行业,那时再改行就有点晚了。
  所以考生在报考时一定要对选择的专业有一个客观、全面的了解,必要时可以咨询专家。
  四、历年考题≠不会考
  历年考题是最能反映命题意图、命题意向的。而不少人往往对历年考题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足够的分析。以英语为例,其实所有的解题思路技巧、阅读方法都可从50多篇历年真题中锻炼出来。
  数学、政治(尤其是材料题)也是如此。而往往有人认为考过的题今后不会再考,看了也是白搭,或者做了但不认真,马马乎乎。
  其实,历年的考研真题都是经过许多专家认真研究分析决定的,在把握命题思路和考察方向的原则上每年都是一致的。而一般的练习题无论编者有多权威,毕竟或多或少受个人思维约束,不能完全体现真题所要达到的目标。
  在专业课的命题上,虽然每年的重点都有所不同,但是根据笔者和很多考研过来人的亲身经验来看,同一考察点重复出现的几率每年都会有,尤其是这门课的核心知识,往往以变换出题角度和形式的方法来考察,这也是众多老师总结出来的普遍规律,所以考生要学会分析和利用历年试题,从中找出具有连贯性价值的信息。
  五、一志愿落败≠gameover
  初试成绩出来后,没有达到第一志愿复试成绩的同学往往心灰意冷,认定自己读研无望而放弃了努力。其实在第一志愿落选后,如果能及时联系,很多人都争取到了调剂到其他学校读研的机会。
  其实,调剂并不一定就是退而求其次,最重要的是你能到喜欢的专业就读,建议考生也关注一些调剂信息,让自己多一次选择的机会。
  考生在知道自己的成绩达线后,要经常和所报考单位的研招办联系,尽早了解能否被录取的信息,若不能被录取,就要及早与可以调剂单位的研招办联系,看哪个单位能接收你。
  若有中意的接收单位,应及时向该单位表明愿意调剂过去的意向,请该单位研招办及时发函向你的报考材料所在招生单位(一般是你所报考的第一志愿的研招办)取得联系,索取你的报考材料。在材料转寄期间,考生应经常和两个招生单位联系,了解材料寄发接收情况。
备战2018年考研 你需要做这些!
考研圈 研友互动 发现导师
研究生留学qq群:
版权所有 赛尔互联(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CERNET Corporation
主讲:吴_ 陈成业 程黄维
主讲:爱情课堂
扩展阅读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北京大学医学部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招生专业:
&&所在院校:
 各地热招:      
记录教育点滴&&图研考研
专业人气榜
&&排名 专业名称       人气   开设院校
高校人气榜
&&排名 学校名称      人气   相关推荐
| 京ICP备号 |
CERNET Corporation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4083|回复: 15
考会计还是考金融,十分纠结中~~!
新手上路,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在线时间28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想请高人指点下,本人是会计专业,大三了,现在想考研,可是我认为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目,不是很适合考研(也许我的想法是错的)。所以就打算考金融的研究生了,但是遭到了家人的反对。他们觉得跨专业考很有风险。
我想问下,1.会计研究生和金融研究生的就业前景分别是怎么样的。
2 .会计研究生和金融研究生的难易程度比较。
3.国内这两个专业的比较好的大学有哪些。
4.请再说些这方面的建议什么的。
万分感谢!
新手上路, 积分 39, 距离下一级还需 61 积分
在线时间78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39, 距离下一级还需 61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39, 距离下一级还需 61 积分
考会计还是考金融,十分纠结中~~!
首先我不是高人,更谈不上指点拉。只是路过,感觉和自己有些相近(09年计划完成CPA最后2门考试,10年计划考金融学硕士),所以顶一下!
1、前景是一个时间价值很强的概念,说不准阿,否则,这次金融危机谈何而来!
2、个人认为:会计硕士和金融硕士的热度相当,这在各个相关学校的报、招数据中不难看出;很热,难度可想而知了,当然,还要考虑各个学校专业优势、公平与否等诸多因素;
3、网上很多排名;(吼吼)
4、just&&do&&it&&!
新手上路,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在线时间28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谢谢朋友的建议[em:40]
新手上路, 积分 16, 距离下一级还需 84 积分
在线时间8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6, 距离下一级还需 84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6, 距离下一级还需 84 积分
我也为这个纠结,听了你们的意见,还是继续纠结。。。
新手上路, 积分 7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5 积分
在线时间92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7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5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7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5 积分
这要看个人的性格以及爱好了。 会计技术性实践性很强,金融则更多学的是一种思维方法。
K币4315 元
在线时间2111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中财版第五代掌门人
K币4315 元
会计就业比较广,金融比较能开拓人的思维
一般战友, 积分 51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 积分
在线时间87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一般战友, 积分 51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 积分
一般战友, 积分 51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 积分
关注~我也在纠结中~
中级战友, 积分 178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17 积分
K币1032 元
在线时间674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战友, 积分 178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17 积分
中级战友, 积分 178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17 积分
K币1032 元
会计比金融好就业 微观基础也不错
我考的金融 不过我推荐考会计 尤其男生
K币4315 元
在线时间2111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中财版第五代掌门人
K币4315 元
好女不嫁会计男,虽然我也考会计
K币36892 元
在线时间983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K币36892 元
。。楼上的终于抓住你了。。剁了你。。
& && &汪国真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既然钟情于玫瑰&&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 只要热爱生命
& && && &&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考研论坛2010年上半年优秀版主
考研论坛2010年上半年优秀版主
您还剩5次免费下载资料的机会哦~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使用手机端考研帮,进入扫一扫在“我”中打开扫一扫,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Powered by Discuz!11被浏览5031分享邀请回答83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摘要:金融是如今非常火的专业之一,很多相关专业的本科生都会选择在考研的时候跨专业,那么本文为大家介绍了一个本科会计的同学跨考的经验。
&&&&&& 与论坛研友交流获取更多考研信息,请关注:
&&&&&& 先自我介绍下吧。本科在一所财经院校学会计,考研算是稍微跨了一下专业,选择的厦大经院的金融学硕。对于专业的选择,已经不知道被别人问了多少次为什么不选会计要选金融,包括在复试时的英面和中面都分别被问到。关于这个问题,由于距离当初时间有些久了,其中的原因连我自己都有些模糊。对于会计,其实我还是很喜欢的,但是觉得要在研究生继续学个两三年,说不定我就会对它厌烦了;另外,也确实是因为自己对金融领域比较感兴趣,但是我所谓的兴趣其实并没有促使我在本科阶段来个双学位,也没有特意修过太多金融方面的课程,所以觉得自己对于金融这块还处于&初恋&阶段。最开始决定考金融,好像还是因为我哥的一句话&本科学会计,研究生学金融,这不挺好的嘛!&然后,我就开始囤积复习需要的书,开始我的跨考历程了。考研的成绩之前在酱菜君的晒分贴中晒过了,政治74,英语75,数学144,宏微观123,总分416。
  下面按照时间的顺序,讲一讲我的复试安排吧。
  我的复习阶段大概有以下几个:
  一.大三下学期,暑假之前
  我大三下学期课还是挺多的,所以不能够每天都有很多整体的时间集中复习。这一学期,我的复习主要是在数学,兼顾了英语和专业课,政治完全没有了解过。
  1.数学
  这个阶段的数学重点肯定是基础,打基础肯定就离不开教材了。不管你大学期间数学学得有多好或是多不好,都应该认认真真的把教材系统的学习一遍。而数学当中最难也是分值最重的部分毫无疑问是高数了。我的数学复习其实只有高数是认真的看过教材,线代和概率看了一些没坚持下去,就直接用的复习全书(这个后面再说)。这个阶段,我就只用了同济版的高数教材+习题解答。根据复习时间的多少以及自己的复习速度,每天给自己定下复习的任务,比如今天看几节内容并且做几节的习题,正常来讲,在暑假之前是能够看完书的。看书的过程中,切忌马虎,但也不要死磕,可能会有一些地方一时间明白不了,这时候我习惯先做好标记,等到过一段时间或是看书看到后面部分的时候说不定就有所理解了,当然,前提是你得对于自己的问题印象比较深刻。书中例题的解答过程和一些证明过程都应该仔细看看,有一些不一定是直接考你用它的步骤去证明,但是它的证明技巧和思维确实可以借鉴。教材中的习题没话说,肯定需要认真做,但是认真做不意味着你专门拿出一张干净的作业纸,一步一步的写出解答过程。我的原则是看到题目之后在脑子里过它的解答过程,同时用笔在草稿纸上写出关键的步骤和进行计算。对于参考答案的应用,我是计算题看结果,结果正确一般不看步骤;证明题不管会不会都看看解答,不会的认真看,会的就快速看证明中用的主要定理,顺带瞟两眼书写结构。
  2.英语
  首先说明下,不管是从考研的英语成绩还是我自己的感受来讲,我都觉得自己的英语复习不算好,我的单词一遍都没有背完,真题还有两套没有看过,写作在最后一个月开始让我真的突破不了瓶颈,但是也不能否定我对英语也确实是用了心去复习的。
  这个阶段我只是背英语单词,有空就看点英语报刊什么的。后来觉得背单词着实无趣,就到图书馆借了一本12年的新东方英语阅读训练,算是见识见识了考研英语的阅读模式。当时不了解4篇文章大概需要多久的时间做完,便天真的觉得用考四六级的10分钟一篇的速度和做题方法同样适用,结果自然是惨不忍睹。当时很郁闷,总是做不对,也找不到解决的方法,后来就看了一下新东方范猛讲的如何做阅读,看完后才发现自己的方法不对,就按照他的方法试了试,确实有所进步。他所讲的方法是70分钟之内做完4篇阅读属于正常,平均一篇15分钟,做题时先浏览问题,划出题干中的关键词(比如时间、地名、人名等),然后读一读首位段落,大概了解文章想要说什么,再针对每一道题定位到原文中的位置去读文章,对于次要信息略读,重要信息(比如有与问题中关键词同义或重复的词语的句子)就要仔细读,选择答案有一个潜在的原则就是一般是不选跟原文词语重复的选项,这一点跟四六级刚好相反。
  恩,总结起来,这阶段就是背单词、阅读练练手。
  3.专业课
  806专业课考宏微观,微观的书较厚,宏观稍微薄一点,并且大多数人都认为微观更更为重要些。这段时间我只是把微观的教材从头到尾老老实实的看了一遍,因为大二的时候学过宏微观,用的是高鸿业版本,虽然讲的内容比较浅显,但是好歹有些基础吧。若是完全没有基础的跨考,我觉得可能需要在这一阶段多付出一点了,应该需要在此阶段把宏微观都能够认真学习一遍,打下个基础。若是之前有经济学基础,个人觉得不用高强度学习,当做温习,为暑假的复习热身吧。
&&& 二.暑假期间
  快进入暑假的时候,数学基础应该打好了,英语阅读也算是见识过了,宏微观的内容也有了了解。而整个暑假期间,复习强度就需要提高一个水平,但还不至于达到最高强度。
  1.数学
  基础打好了,接下来就是李永乐的复习全书登场了。不同人对于这本复习全书褒贬不一,但我是比较推荐这一系列的书的(这个系列用了全书、真题、400题)。数学我报了一个班,暑假的时候有11天的时间都在上数学课,这个课程相当于在我看完教材的基础之上又把内容重头到尾着重的拉了一遍,起着夯实的作用,由于我是比较认真的听课,所以感觉对我帮助很大。所以如果有报班的同学,别的课我不好说,但是强烈建议数学课都认真的听听;没有报班的同学,可以自己来做这部分的总结工作。上课期间其实特别累,虽然7点钟基本可以回到学校吃晚饭,但完全没有力气去自习,我们当时都在寝室看韩剧去了&&真正开始全心投入到复习全书当中大概是在8月初了,当时也意识到自己和其他人的差距,别人复习全书都看第二遍的时候我才开始看第一遍,心中压力肯定是有的,但是也安慰自己按自己的tempo来就行。在加快复习的速度同时一定要保证质量。我应该花了一个半月的时间看第一遍全书,看完之后差不多都开学半个多月了,虽然速度是慢了点,但是感觉复习得很踏实。
厦门大学相关信息:
厦门大学论坛新帖:
考研帮最新资讯
厦门大学热点文章
厦门大学热门话题
课程预告,帮学堂出品
考研帮地方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跨考金融和会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