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帮我出八题六年级四则运算计算题,家长没在家

四则运算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的教案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谁帮我出100道四则运算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谁帮我出100道四则运算
我有更好的答案
4×5/7×4/9×1&#47、 1/2+1/4×4/5-1/8 8、 3&#47、 2/9+1/2÷4/5+3/8 4、 10÷5/9+1/6×4 5、 1&#47、 2/3÷1/2-1/4×2/5 2、 2-6/5 7;13÷9/26-2/5÷4 11、 1/2 9;5+9/3-1/11 31;6+2&#47、 5/9×3/10+2&#47.347+45×2-4160÷52 34(58+37)÷(64-9×5) 35.95÷(64-45) 36.178-145÷5×6+42 37.812-700÷(9+31×11) 38、 5/8÷5/4+3/23÷9/3 3;2×2&#47.50+160÷40 32.120-144÷18+35 33;12×4/5 12;10÷9/20 6、 8/9×3/4-3/8÷3/4 13;7÷2/2+3/4×5&#47、 23-8/27÷1/27 10、 8×5&#47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家长八大心态误区
我的图书馆
家长八大心态误区
第三集&&&家长八大心态误区
(根据录像整理)
&&&&这一讲,讲一讲家长的心理健康的问题,我们非常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但是孩子要心理健康,家长首先要心理健康。
&&&&我们非常关注孩子成功的问题,但是如果一个孩子不健康,不快乐,成功又有什么价值?所以我们会发现,很多家长把孩子千辛万苦送进了重点大学,但重点大学呢,孩子自杀的比例比普通大学要高,他已经成功了,但保持不住,因为他是痛苦的成功。所以如果一个孩子他既健康又快乐,轻松愉快地成长,他在追求成功的过程当中,享受到了快乐,他的健康和快乐,又使他更有动力,更有实力,更有可能去追求成功。回过头来,我们就发现,之所以孩子心理不健康,孩子心理有问题,首先是家长有问题,而且很多情况下,家长的心理问题比孩子更严重。现在还有一个现象,成功或者说出色的孩子或者说聪明的孩子心理问题更多,一方面,因为他聪明,他有自我折磨的智慧和能力,要是笨的孩子,他吃饱了就睡,不想别的,他没有折磨自己的能力。聪明的孩子感觉细腻、记忆深刻、内心丰富,折磨起来一套一套的。所以特别曾经出色的孩子不再出色,比从来没有出色过的孩子更有问题。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不怎么出色,但还能跟上,从小学一年级跟到高三,他没事儿就玩,没人跟他玩他自己玩,他自得其乐,很健康很快乐。相反,一路走过来,总在为出色而努力,为成功而努力,总为失败而焦虑的孩子,反而心理问题会更多。
&&&&&刚才谈到,很多心理问题是由家长造成的,家长有哪些问题会导致孩子的问题?
&&&&&一、家长有依赖心理。很多家长不承认,我们大众的一个理念是,很多情况下是孩子依赖大人,孩子想妈妈,孩子想爸爸,但到底是孩子依赖大人,还是大人依赖孩子?有可能这么说,孩子在生活上依赖成年人,父母在心理上依赖孩子,这一依赖就出问题了。我遇到一个孩子,现在这样的孩子很多,叫“421综合症”。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非常有趣的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共同争这个孩子,这周周末到爷爷家,下周末到姥爷家,有一周要不去,有一方就很不愿意。我就问他们,是孩子离不开你们,还是你们离不开孩子?那么这依赖会出现什么问题?孩子承担着成年人的很多心理上的需求,他弱小的心灵和身躯是承受不起的,所以现在几乎所有的孩子,他自己说不出来,但都在承受着父母和成年人的压力,他们在扛着父母及成年人在前进,多么沉重啊!我们能不能说,只要孩子在基本规范能够遵守的前提下,让孩子自由地做他自己呢?很难。所以如果我们意识到这一点的话,比如说一个母亲是应该依赖孩子呢,还是依赖丈夫呢?很多情况下母亲依赖孩子甚至多于依赖丈夫,错了!母亲的情感失落,婚姻方面的波动,都让孩子来替你承担,这就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很多时候很多家长把自己的人生意义、价值、快乐,都放在孩子身上,孩子是没有义务也没有能力去做这个承担的。他只要做好他自己就可以。
&&&&&二、补偿心理。人生不能复制与重来,怎么办,关键时候我的孩子出生了,我的孩子可以从小培养他,把很多人生的失落、不如意,包括期待和希望,放在孩子身上。我们希望孩子做我们理想中的,或达到我们理想中的那种程度,但是孩子没有义务去完成我们做家长的没有完成的人生理想。这样的话,一个呢孩子会沉重,其实这个孩子即使是我们生的,但他是一个独立的头脑,独立的世界,他有自己的追求,他在成长过程中会对某些事情感兴趣,对某些事情不感兴趣,对某些事情愿意做,对某些事情不愿意做,即使跟我们是骨肉亲情,但他绝对有他独立的选择的。当家长希望孩子按我们的选择去做的时候,几乎都是要失败的。家长有时候会说,我操碎了心,为你铺了一条黄金大道、康庄大道,你为什么非要走羊肠小道呢,小一点的孩子说不明白,就压抑、难受、无力、反抗。大一些孩子能说明白,说你说那个黄金大道是你的大道,不是我的,我愿意走我的羊肠小道,因为我快乐。这就源于家长的补偿心理。这块特别讲一点,很多家长会说一句话,儿子,你爸这辈子就这样了,你妈这辈子也没希望了,可就指你了。我经常讲教育课,有的男同志和我讲跟孩子的沟通,父亲过一段时间跟我说,他现在最大的困惑是平时孩子吃饭时间很长的,很慢的,他们吃完孩子都不下桌,现在自己他开始和孩子沟通了,他吃饭吃得可快了,他吃了一半,孩子没了。我问他怎么沟通的,他说,我就语重心长,我的态度非常好说,儿子,你爸这辈子没啥希望了,你得好好努力啊,你一定得有出息啊。之后,这孩子受不了了,吃饭速度成倍地加快,一看要吃饭了,我爸肯定要和我沟通了,要说这些话,就很快地吃完了。我经常说家长有未完成情结,放在孩子身上,孩子反抗不了,只有逃避,逃避不了只有消极地对待。家长还在那里苦恼,他这么消极,我对他这么好,他怎么不跟我走呢,因为他心理不愿意,没办法只能应付了事,应付就不会有效果。当一个人应付一件事情的时候,他的潜在的能力和积极性发挥不出来,他这个事情绝对做不到最好。
&&&&三、攀比心理。有人研究中国社会,中国人很注重群体性,互相之间关系比较紧密,就会有一个比较,所以有人讲,中国家长,或者中国大文化圈的家长,包括华人在内,爱孩子更爱面子。比工作,比房子,比收入,比车子,实在比不了比儿子,连儿子都没有比那就没办法了。所以这种攀比,不一定是坏事,有可能通过比来获得动力,但当我们家长用孩子去比,孩子还是感到压力。家长能不能把自己和孩子分开,他的成败得失是他的事情,我们只是尽力去协助,尽力去促成,但不能设计孩子,大家要注意这一点,孩子的成长与未来,不能设计,只能促进,家长这时候一定要接受自己的无能。家长不是万能的,要接受自己的有限的责任,不要尽无限的责任,一个是有限的能力,一个是有限的责任,这样的话,家长也轻松,孩子可能也轻松。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心愿,但是孩子的成长没有速成,需要踏踏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走好,家长在陪着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怎样避免急躁和侥幸的心理呢?)
&&&&&四、急躁心理。现在普遍家长表现是急躁,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来不及了,东北话叫不赶趟了,他就非常急,总觉得好象世界末日要来了,你看初三了,高一了。其实急躁带来的唯一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没有心情没有情绪能够沉下来,做该做的事情。我自己总结过一句话,我发现很多孩子为什么学不进去,不是象很多家长说的,他不爱学习,他不懂事,他是太想学习、太想懂事了,太想做得好了,因为着急学不进去。所以很多孩子学习是两类,一类是根本就不爱学习,不求上进,还有一类是太想学习了,太想上进了,太想一口吃成胖子了,太想一朝翻身了,想得豪情万丈、激情满怀,一看到现实太残酷了,什么时候能学完呢,学不下去了。这句话呢,因为是我们地方的一个提法,但我觉得比较形象,叫精神上玩命,行动上放停。因为人没有累死的,只有窝囊死的,他紧着窝囊自己的时候,他精神上乱得一塌糊涂,他根本坐不下来,一道题一道题去做,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去背的。当家长有急躁心理的时候,会不会把这种急躁心理传递给孩子呢?孩子说,爸,我高一了,妈妈说高一得抓紧啊,就剩三年了,来不及了。为什么会来不及呢,高中三年,去掉零头,还有900天,实际上1000多天,我们每天进步一点点,高中三年会有多大的进步?得有信心,不要着急,要沉得住气,1000多天,每天我提高一分,也可以说每天捞一分,每天学10多个小时,就为高考捞回来一分,三年能捞多少分?1000多分,高考满分才七八百分哪,只要沉住气,只要每天进步一点点,只要脚踏实地地去进展,怎么能没有希望呢。即使中考不理想了,还有高考呢,高考不理想,还有考研呢,考研究生不理想,还有考博士呢,实在不行我在社会的大学里面,闯出一片天地!我们谈到只要你心中充满希望,你是会有未来的。技工都会得到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但要用实践去证明。心理学有个研究发现,所谓的成功人士,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大器早成,二十七八岁,三十多岁成功了,除了能力才华之外,可能机缘巧合。但我们往往会忽略一部分人,大器晚成,为什么他会这样呢,发现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在坚持做,30没放弃,40没放弃,50没放弃,60……,大家想想看,人生这几十年就做一件事情,他能不成功吗,所以每个人只要能坚持,总有一天,他会达到他自己希望达到的高度。所以我们总结过一句话,一个人做一件事情,甚至不用废寝忘食,也不用卧薪尝胆,坚持做十年做不成功,上帝都不答应。现在我们整个社会都非常急躁、浮躁,根本不是十年做一件事情,是一年想一百件事情,一年做十件事情,结果没成一件事。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十年做一件事情。
&&&【成功的秘诀是坚持十年做一件事情。——沈健心语】
&&&&我经常跟一些下岗职工谈,他们说工作也不好找,就业也难,这个市场也不好做,实在不行怎么办,我开玩笑说你开小吃部去,他说开小吃部没人吃啊,我说没人吃你自己吃,只要你坚持,坚持十年没有挣到钱,但十年这牌子不倒,那十后就变成十年老店,知名品牌,十年没见到钱,十年之后卖牌子挣到钱了。对孩子来说,其实他有很多个十年,他是不是可以按照他的情况去设计,一步一步去成长,所以家长的急躁心理一定要克服。
五、侥幸心理。他们信奉树大自然直的想法,不用着急,来得及,对孩子处于放任的状态。我们知道,孩子的发展是有关键期的,三岁啊,七岁啊,初中、高中,这几个阶段,其实家长一定要及时地跟住。我很主张孩子到时间要上幼儿园的,不上幼儿园的孩子可能对小学的环境就不适应,幼儿园的环境对孩子特别有利。如果一个老人带着孩子,或者周围人保姆带着孩子,他的自我中心是很厉害的,大人都围着他,爷爷奶奶恨不得围着他转。我遇到一个孩子,三岁都不会说话,一问奶奶带的,怎么带的,奶奶没什么事天天盯着孩子眼神,孩子眼神一动,饿了,一动要尿,孩子根本不用说话,后来检查发音器官也没问题,发音能力也没问题,怎么办呢?我说非常简单,奶奶以后再给孩子东西的时候,给他饼干,不要没事就给他饼干,他要饼干的时候让他说话,他说干才给他饼干,语言能力就训练出来了。他为了达到目的他就很愿意按照大人的要求去做,就能发展他的语言能力。
大家再想想看,小学头三年很关键,培养习惯,但是有一个转折,在四年级,初小到高小,到高小四年级的时候,出现应用题了,四则运算、作文,孩子第一个适应困难期。小学到初中,初中和小学是有巨大差别的,小学大致三门课,初中呢,七八九门,孩子一上初中忙不过来了,小学的时候,只要听懂得题就能做出来,就能做对,初中特别是到初二以后,题听懂了不一定会做,会做不一定对,甚至看到题不知道从哪儿开始做。但有多少家长对孩子上初中有思想准备,能对孩子做一些指导。初中到高中,也是有巨大区别的,高中压力从来没有那么的大,越是好高中竞争越激烈,进度从来没有那么快,三年课程两年上完,难度从来没有那么大,今天听不明白,可能明天跟不上了,从来没有那么地累,作业突然加多了,所以很多孩子用小学的方法上初中,用初中的方法上高中,他肯定是困难重重,不断地在积累问题,最后唯有一个选择,放弃,因为跟不上。所以对孩子的教育,不能有侥幸心理,不能放任,甚至有时候想想看,孩子在小学这个阶段之前,不给他立点规矩,你到初一开始给他立规矩,根本就不好使,他成你的规矩了,到初中反抗期才开始回归。有这样一个家长,孩子小学毕业之前,一直在做生意,成绩也不太好,老人带的习惯也不太好,家长还挺有责任感的,生意也不做了,专职来培养孩子,可想而知,会有什么结果?12年了,孩子基本上见不着妈妈,早出晚归的,就给钱,习惯也不好,12岁的时候,妈妈突然“空降”,来管孩子了,没有感情基础,也没有那种习惯,母子二人冲突会非常激烈,妈妈说非常苦恼,说我的孩子怎么能这样呢,妈妈饱受摧残,孩子强烈反抗,孩子也很痛苦,所以,和孩子的感情要在初中以前建立,规矩要在青春期以前建立,威严也要在青春期以前建立。
&&&【和孩子的感情要在初中以前建立,规矩要在青春期以前建立,威严也要在青春期以前建立。——沈健心语】
&&&&眼睛一瞪,要解决问题,但也不能总瞪,那样也不会有效,关键时刻要起作用。毕竟孩子有些东西他想得不成熟,有时靠交流解决不了的时候,靠威严也是需要的,但威严不能总用,特别是越来越大的时候,偶尔用一下可以,用多了,基本上就失效了,所以侥幸心理是要克服的。
&&&(家长要把孩子当成事业来经营,要花时间了解孩子,花时间培养孩子,一个合格的家长需要具备哪些的品格,不健康的心理对家庭教育会产生哪些不良的影响?)
我们发现有一个规律,以前提到过不要让孩子输到起跑线上,不要有一劳永逸的想法,但如果小时候花点力气,大了后就会省劲,省力气,如果小的时候他错过了关键期,有些东西没有培养起来,以后你要去补充培养,难度要非常大。我们知道,现在在社会中生存是不容易的,家长们都在打拼,但事实上孩子的教育也是家长的一个事业,很多家长有感觉,如果说你自己事业再成功,但孩子发展不理想的话,你人生也是缺憾,所以我们把孩子当成一个事业来经营,当然要允许失败,可以有波折和起伏,但是要平均用力,这样少一点使劲,可能为以后打一个好的基础。
&&&&&六、求全心理。家长在拿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比较的时候,是用别的孩子的缺点比自己孩子的优点,还是用别的孩子的优点比自己孩子的缺点呢,回答肯定是后者,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是求全,求完美的心理在做怪。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好,表现也好,能力也强,得全面,别人会钢琴我也会,别人会美术我也会,别人会游泳我也会,家长现在都是这样思维,我们家长在培养一个完人,但这个世界上有完美的人吗?完美的人是痛苦的人,很多人在追求完美的时候,他就非常痛苦,因为超出了他能力所限,而且,如果我们总用别的孩子的优点比自己孩子缺点,会有什么后果呢,孩子首先没有信心,孩子会感觉,妈妈爸爸看不上我,孩子大一点了,他会抵触,你说别的孩子好,我不行呗,他会反感你的言行,会把你的好的话不好的话一块儿都排斥了,问题在这儿。所以你总在指责孩子,或者总在对孩子不满的时候,孩子会跟家长的心理距离越来越远。
孩子成长会碰到很多困难,有很多挫折,怎么才能让他有动力,能够坚持走下去呢?要用自己孩子的优点比别的孩子的缺点。最完美的办法是,不跟别人比,跟自己比。当一个孩子学会跟自己比的时候,他是很愉快的,他总在进展,总在提高,总在进步,当你的孩子总跟别的孩子比的时候,特别比别的孩子优点的时候,他越比越失落。我们发现一些孩子中考考试焦虑、高考考试焦虑,到高考阶段,他学不下去,因为他天天拿着一本书在听课,实际上眼睛在瞄着别人,看到别人学得比他快,别人学得比他好,别人反应比他强,这样孩子能学进去吗,所以总跟别人比的结果,使这个孩子越比越紧张,越比越自卑,越比越无力。
&&&&&第七,固执心理。我长年做心理咨询,做孩子问题的指导,我有一个非常强烈的感触,改变家长比改变孩子难得多,家长的主意非常正,有时候是固执心理,有时候是偏执心理。两类,一类是特别成功,特别能干的家长,他觉得自己没有错,他很少会做一些自我调整和反省,还有一部分是不成功没有业绩的家长,他可能听不懂。我遇到这样一个家长,哭着跟我说,我的孩子有问题,自从他出生后,我就没快乐过,我说,可能是你有些问题,是不是对他期待太高,投入太多?她不断地说她的问题,很少听我说,后来她旁边的人说,你听沈老师说啊,她不听,因为她整个沉浸在自己那种感受里边,把自己封闭起来,我就是对了,我付出这么多,我多不容易啊,他一点也不理解我,所以有的家长跟我会非常强烈地辩论,那你说孩子的问题都是家长的问题,他自己没有问题吗?大家想一想,孩子出生是一张白纸,谁给画的?还是成长环境给造就的。所以有时遇到家长我挺挠头,头疼,就是因为家长这种固执己见的状态,对孩子自我改变是很大的一个问题。
&&&&&第八,幼稚心理。虽然家长都是成年人,但很多家长并不是一个心理成熟的人。年龄到了,并不一定心理就到了,广告里说六十岁的人二十岁的心脏,属于生理年龄,还有心理年龄。我们发现有一部分家长,他年龄在长大,日历年龄在长,外貌年龄也在老,但他心理还停滞在年轻的时代。事业不理想,家庭也不理想,自己也不明白,人生他也看不清,这样的家长怎么去承担孩子的导师的任务?我有时候和家长开玩笑说,你成功吗,你如意吗,家长说正因为我不成功不如意,我想让孩子出息。这里要注意,正因为你不成功不如意,如果你当导师,你能导出个什么样的弟子来?然后家长还生气,孩子不听话啊,我说,太好了,他要听你话不麻烦了吗?所以一个孩子如果愿意听你的话,你绝对是一个有魅力的家长,怎么才能成为这样的家长呢?用人类的文化遗产用人类的智慧去武装自己。人,性格有魅力,幽默睿智,充满智慧,充满亲和力,充满吸引力,这就是一个心理成熟的家长,所以家长要把自己塑造成有魅力的人,丰富自己的学识才华,包括个性的修炼。家长当中女性听课的比较多,我经常讲一句话,男人40一朵花,女人40赛玫瑰。一个母亲有这么一个任务,把自己从20岁到40岁打造成一个玫瑰,因为40岁的女性从容、平和、人情练达、世事洞明、像春风拂面一样,多有魅力啊。当女儿或儿子感觉到自己的妈妈那么地有吸引力,有魅力,特别希望妈妈参加学校的家长会,这样的话孩子自然就会听你的话,孩子接受你这个人了,他才能接受你的思想,否则很难接受你的思想。这一节主要谈到家长如何去完善自己的人格,其实也是我们人生的一个课题,所以先做好人,先完善自己的人格,先让自己的魅力,我们才可能更好地做一个合格的家长,优秀的家长,也会更好地促进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
第四讲&&一劳永逸的助子方法(上)
(根据录像整理,本讲座的音像版由北京大学音像出版社出版。名字是《助子成才》)&&&
讲座的视频在百度视频里输入:沈健 助子成才可以看到一部分&在播客里也有一部分
&&&&从这一讲开始,我们将进入对孩子的教育的一些实际操作、方法和策略的分享。
&&&&我们谈到性格的重要性,性格决定命运。孩子有时候会出一些问题,包括心理和行为问题,家长会非常着急去解决孩子的问题,比如说学习不好、辍学、网瘾等,其实这些问题解决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家长一定不要忽视这些问题形成后边的性格原因。举例说,当孩子出问题相当于什么呢,大家都烧过水,当孩子出问题时就相当于这壶水烧开了,冒泡了,说明他出症状了,怎么才能让这个水不冒泡,不开呢?两种办法,一种是加凉水,一种是熄火,哪个办法快?当然是加凉水,一瓢凉水下去,泡没了,相当于不开了,但只要火还着着,一会儿还开,就是他治表不治本。另外一个方法是灭火,把火灭了,这个水还会咕嘟一会儿,还会冒泡,但因为它不再加热了,一会儿慢慢慢慢地,泡越来越小,从此再也不冒泡了,相当于他的问题和症状解决了,现在我们把注意力放在解决孩子的表面症状,不上学了,成绩不好了等,相当于往开水里加凉水,是治表不治本,真正怎么解决问题呢?从性格改善入手,把火给灭了,从此他不再冒泡了,他不再出现症状。我觉得有一个好处在: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其实非常有价值的地方,是提醒我们家长注意,你的孩子出问题了,你要注意孩子的性格里,有不太合理的地方,有需要完善的地方,所以孩子出问题,都是孩子成长的机遇出现了,关键是我们家长有没有这样的智慧和能力,去敏锐地察觉到这是孩子的机遇,同时能够把问题变成机遇。
性格的核心特征实际上是三个方面,就是对世界、对自己、对别人的态度和行为。
&&&【态度是性格的核心特征:良好的性格是,对自己的态度——充满自信;对别人的态度——学会接纳;对世界的态度——积极乐观。——沈健心语】
&&&&如果一个人对自己是充满自信的,对别人是接纳和能够和谐相处的,对世界万物是充满积极乐观的态度的,他的人生就会每一天都有新的变化。我们现在的孩子,对自己是充满自信的吗,很多时候,家长的教育是否定式的教育,或者启发孩子,让他觉得自己不行。比如说经常拿别人孩子的优点比自己孩子的缺点,有的家长还好一点,给孩子辅导作业,问孩子听懂没有,孩子说没有,就说真笨,再给你讲一遍,听懂没有,还没听懂,就说你实在太笨了,不断地用这个方式,来启发孩子说孩子笨,反应慢,不如家长。当我们总在挑孩子缺点的时候,孩子更多地会找自己的不足,找自己的缺点,他慢慢会形成对自己否定的态度,对自己信心不足,他会很痛苦的,他会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他会觉得自己做不好,会逃避很多事情,会不敢去尝试,会更多地否定自己,没做事情之前,先担心考不好怎么办,别人不理我怎么办,我跟不上怎么办,他总是做这方面的思考。比如说对别人的接纳,对别人的和谐相处,如果说一个人不能很好地接纳别人的话,这个人是很痛苦的,他看所有的人都跟自己过不去,对自己不自信,自卑,对别人不接纳,失落和痛苦,认为自己是一个孤家寡人,不能融入到人群当中去,人是特别需要有归属感的。再往下,如果一个人对这个世界不能是乐观积极的话,会看这个世界就是一团漆黑,所以我们说一个人如果经历得比较顺利,或者说比较成功和出色的时候,他乐观是容易的,其实真正的乐观是当考得不好的时候,是不是还充满希望,当做得不好的时候,还是不是非常有信心,当生活不如意的时候,还是相信会有未来。所以在对世界的态度里面,一个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一种智慧,能不能变挫折为机遇,变磨难为财富。现在我们发现,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过于完美地给孩子创造一个非常顺利的成长环境,这对孩子的成长是绝对不利的,因为从来没有遇到过挫折的孩子,他遇到一个小小的挫折,就会垮掉的,所以家长有一个任务,要帮助孩子学会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看待他周围的一切事物。
&&&举个例子,孩子拿着考试卷子回来了,说自己考砸了,你应该说,孩子,太好了,考不好不是人生的机遇来了吗,错题是有利于走向正确的前提,把错题改了,不全是对的了吗!所以发现错题是好的。当孩子考不好的时候,是高兴呢,乐观呢,跟孩子一起去面对呢,还是生气着急上火,训斥孩子呢,说你没有希望等,可能后者的情况要多一些。孩子慢慢地会紧张会焦虑,会害怕失败,会面对不了挫折,家长事实上有必要,给孩子有意识地制造一些挫折和磨难,甚至要有意识地去折磨孩子,家长不折磨孩子,社会会不会折磨孩子呢,社会对孩子的折磨是无情的,是没有准备的,有时候是劈头盖脸的。如果家长在家里有事没事的,给他创造一些情境折磨折磨他,再鼓励他面对折磨,能够战胜折磨的话,孩子是不是有承受力?
&&&&【家长需要让孩子学会,把挫折视为机遇 ,把磨难视为财富。——沈健心语】
&&&(要想让孩子有好性格,家长首先要有好性格。孩子的好成绩是学出来的,孩子的好性格也是学出来的,那么,家长要想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需要改善哪些性格缺点呢?)
&&&&我们要思考一个问题,孩子的成长是两部分,一部分是生理上的长大,长肉、长高、长壮,不缺营养、健康;另一部分是心理和精神上的长大,就是良好的性格的塑造。当然家长不用着急,就是我小学没塑造明白,初中还来得及吗?答案是肯定的,只是说时间要更长一点,难度要更大一点,高中也可以做。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很多家长用这句话来说,性格改不了,我说要注意这句话,说本性难移,没说不能移,就是难而已吗,所以要给孩子时间,方法得当,持之以恒,孩子会慢慢地在性格上优化起来的。问题的关键在,要让孩子有好性格,家长首先要有好性格。
&&(要让孩子有好性格,家长首先要有好性格。——沈健心语)
&&&家长说,自己都三十多岁四十多岁,改不更难吗,那就变通一下,要想孩子有好性格,家长首先要装出好性格来。不求你改了,时间太长了,来不及了,能不能装出来?所以你希望孩子乐观,你装出乐观。卷子拿回来了,考砸了,乐观,太好了。这是以前一个教育专家讲一个例子,孩子考倒数第一回来了,家长说太好了,乐观不?非常乐观,孩子就傻了,说你是不是气糊涂了,考倒数第一你还说太好了。家长说你看,你考倒数第一了,你现在后边没人了,没有人能再追过你了,你就一个任务,怎么样往前追,追过一个算一个,乌龟和兔子赛跑,乌龟还能跑过兔子呢,我觉得你智力没问题,你可能有一些具体问题,咱们一块儿努力,追别人。在挫折的前提下,依然让孩子有上进的热情,上进的愿望,和上进的行动。过了一段时间,考试后,孩子提高了十多名,家长说,你看你行吧,我相信你行吗,咱们真行吗,再努力,又提高十多名。一个学期后,孩子提高到班级的前三名,家长又做工作了,说,孩子你看你多厉害,你这一学期追了四五十名啊,你说追四五十名难还是追那两名难?当然是追四五十名难,现在就差两名了,怎么办,追他们,就不怕了,有信心了,不顾一切了,结果再一次考试,考了班级的第一名。我们不是说孩子没必要总考第一,没必要总考一百,但偶尔的考个第一,考个一百,让孩子知道,我是能考一百的,能考第一的,就可以了。总考没必要,总考第一的孩子痛苦,因为他考第一考第二就失败,所以总考第一是家长的需要,不是孩子的需要,上得去,下得来,下得来还能上得去,这才是能够笑到最后的学生。这地方我可以给大家解开谜底,为什么前面说的那个孩子中考满分600分,他考了580多分,最后高考的时候,满分750分,他考了300多分,因为他初中非常出色,总在名列前茅,到了高中之后不再像初中那么出色了,他受不了了,他紧张害怕,着急,总想捞回来,总想上前面去,从来没有考过那么低的成绩和名次,越着急越上不去,成绩越来越往后靠,最后丧失信心了,也没有动力了,最后只能放弃了,是这样的一个心理历程。你让孩子乐观,你得乐观,你让孩子善于与人交往,你是不是表现出愿意跟别人交往,你希望孩子情绪是积极的正面的,你是不是也应该这样?所以我跟很多家长出过主意,当家长心情不好时,不要面对孩子,当你心情不好时,上厕所里呆一会儿,化化妆,照照镜子,调整好了,再出来面对孩子,不要把单位里遇到的事情造成的情绪带到家里去,在进家门之前,先抹一抹脸,换个表情进入家门。所以一个家长乐观的、积极的、比较民主的,甚至是很乐意跟人交往的,那么孩子可能就是这种情况,如果家长比较容易悲观,心情抑郁,遇到事情容易发作,很多家长是一点火就着的,那么这样家长的性格往往对孩子也是造成影响,因为孩子最大的能力是模仿。跟这个相关联,给家长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建议,一个出色的孩子,大概在七个方面去塑造他,特别有利于他学习成绩的提高和发展的顺利。我们也做过这方面的研究,在下面这个七个方面发现,很多学习好的孩子和学习差的孩子做比较,学习不好的孩子并不是在智力上,不如学习好的孩子,甚至学习不好的孩子在智力上比学习好的孩子还强,但为什么成绩不好呢?
&&&&第一、抱负和追求。我问过很多孩子,因为有很多家长带孩子来见我,说孩子学习有问题,比如说这个孩子上初中了,我说下一步怎么办,上高中啊,上什么高中,上重点高中啊,上完高中干嘛啊,上大学,上重点大学,为什么要上大学啊,我妈让的。大家看一看这个抱负是孩子的抱负还是家长的抱负,这样的例子很多的,比如说,我们流传这样一个传说,说一个记者到某一个地方去,好象是一个牧区,看到一个小孩在放羊,说你为什么放羊,为挣钱,挣钱干嘛,娶媳妇儿,娶媳妇儿干嘛,生儿子,生儿子干嘛,放羊。这就发现他是一个周而复始的,没有抱负没有追求,他就没有动力,现在很多孩子是这样,上学,学习,是我妈让我做的,做不好我妈生气嘛,做不好我妈啥也不给我买嘛,学吧,所以孩子上了大学之后,不学了。现在我们大学里抓学风,很多孩子上大学之后,突然开始松下来了,管得没那么严了,课也没那么紧了,老师也跟得不那么密了,放停了,所以上大学之后,有的可能十门二十门三十门那么不及格的,因为在高考前他是有目标的,上大学,至于为什么上,他没想过,进了大学之后,没目标了,他很迷茫,就迷失在大学阶段,因为没有抱负。那么抱负怎么去培养?有些家长带孩子来让我跟孩子谈谈怎么学习,我不跟孩子谈的,因为抱负没形成,我跟他谈什么。我说,学习累不累,太累了,愿不愿意学,不愿意学,我说,那好办,跟你父母商量一下,现在农村的房子也不太贵,地也不太贵,花个三万两万的在农村买块地,地上有房子,草房砖房也行,买了就给你,你就住去吧,你想吃点什么,就种点什么,你想吃点肉,就养点猪啊羊啊鸡啊,到年龄了,给你娶个媳妇儿,老婆孩子热炕头,我说怎么样,他说不去,我说为什么不去,他说没意思,累,心累。我为什么要说这么一番话,我要让孩子意识到,让你学习,让你发展,是你自己的需求,不是家长的需求,他想学得好了,我后面再给他讲方法,他不想学习的时候,没有抱负没有追求的时候,你给他方法,他不会用的,你就灵丹妙药起死回生都不好使,他不吃啊,所以方法策略永远是第二个层面的。就象我前面跟家长讲自我改变的必要性,后才给家长讲对策,上来就讲对策,是不会用的,用了也用不长的,我们鼓励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带他什么呢,现在名校旅游比较时兴,上名校看一看,但不一定让他上,就让他有想法,就让他知道什么样的人生是有价值的,我们要做那些追求,你还要体现出来,现在家长就说让孩子学习,但另一方面在家里边总跟孩子讲钱,这家有钱,那家有钱,孩子就想上什么学啊,我做买卖不就有钱了吗,家长对孩子讲的是一套,你自己在那生活追求又是一套,也是有问题。抱负就成了一种追求一种理想,就会给他持久的动力,比如对科学的追求,对未知的探求,包括说我们要自我实现,让别人肯定我,让别人尊重我,我要做个出色的人。为什么刚才那个孩子说上农村去过累呢,别人看不起我,被别人看得起也是一种追求。
&&&&第二,好胜心。培养孩子就是自己去跟别人比追求的,不是跟别人比谁好谁坏,就是我要比别人更出色,这里有一个问题。我们常讲,再穷不能穷教育,再富不能富孩子,如果在物质上过多的满足孩子,让孩子过于富足的话,这个孩子不会有追求的。名校的孩子们是不是在一起比,你家房子多大,爸爸收入多少,谁车多好,我穿的衣服怎么样。当一个孩子,他的所有的自我实现,或者说满足感虚荣心,他靠物质可能满足的话,通过物质可以得到的话,他是不会有通过努力比别人表现得更出色的这种愿望和行动的。为什么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家里满足不了,穿不了名牌衣服,用不了名牌用品,也没有机会坐名牌车,但自己仍然需要被别人尊重,仍然需要被别人肯定,就靠自己的努力。但我们也理解,很多家长为什么不断地,用物质条件去满足孩子,因为我们这一代人是苦出来的,我们这一代人小时候没有享受着,不希望孩子和自己的童年一样,那么辛苦和得不到满足,于是不断地用自己的努力来满足孩子,这实际上是在毁灭孩子,再富不能富孩子,富孩子富一个毁一个。
&&& 第三,独立性。很多时候,家长不愿意放弃对孩子的这种控制、把握和管理,但随着孩子的越来越大,他需要通过他独立性的满足,培养他的责任感。很多家长说孩子没责任感,对自己不负责任,如果从来没有让孩子去尽过责任,从来没有让孩子对自己负过责任,那么孩子会有责任感吗?很多时候,我们家长是不是在代替孩子做很多东西,孩子学习不好,我们着急,皇上不急太监急,我常开玩笑说,在太监急了皇上就不急,有人急了他肯定不急,那着什么急啊,我妈着急了,我妈会想办法的,不行找人,不行拿钱,不行出国,我着啥急啊。他不用为他的行动承担后果,这就是可怕的事情。我遇到过一个女孩,初二,长得也不太好看,家里也比较穷,学习不太好,进屋就跟我说,说实话,我恨死我妈了,我问为什么,她说,你看我妈妈找对象,不找个儿高的,所以我这么矮,不找个帅的,所以我这么丑,不找个有钱的,我家这么穷,她对妈妈只有恨,她没想到自己的责任,结果我看到她妈妈了,觉得她的父母很般配。但大家想,初二的孩子,十四五岁了,她没有想过我自己怎么样去改变我自己的处境,通过自己的努力。其实很多家长是这样,即使自己再苦再难受,都要为满足孩子去付出,这样的孩子,他从来没有考虑过,他也不可能去考虑,父母的艰辛和不容易。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富不能富孩子,疼爱孩子不一定给孩子富足的物质生活,但一定要让孩子受到好的教育,家长如何去端正心态,培养出好性格的孩子?)
&&&随着孩子的长大,孩子会越来越把权力拿过去了,权利在孩子手里,责任在家长手里,这是可怕的,因为一个社会如果权力和责任分离的话,这个社会可怕不?杀人不用偿命,犯罪了不用进监狱,就像酒后驾车,一直不太好控制,因为说抓没有行动,现在非常有效果了,发现酒后驾车,拘留15天,马上就执行,就是因为权利和义务一致,所以我们要做一件事情,把权利给孩子,把责任也给他。
&&&&【家长应该把责任和权力给孩子。——沈健心语】
&&&&&为什么我说,当孩子做得好的时候,我们要给他一些满足,或者说要有条件去满足,当孩子做得不好的时候,所有的满足都要取消。我经常遇到辍学的孩子,家长着急,让我帮忙把孩子弄上学,我说这个可以,但是马上做我做不到,咱们商量商量,我问他,这孩子不上学了,你家里怎么安排他生活的?孩子上学与否咱们左右不了了,他不去你不能抬他去,不能押他去,但有一点可以做,那就是你不上学了,按点起床,你不能不上学天天睡懒觉,我们吃什么饭,你吃什么饭。否则他学也不上,有吃有喝的,在家待着可以,不准看电视,不准上网,没零花钱,我也不打你不骂你,但是因为我们做成年人的,必须上班才有工资,才能满足,责任就是这样的,你完成不了你该完成的任务,我上不了学了,我要求你也做不到,但是这些事情全面撤销。孩子两天就待不住了,但相反,如果不上学了,可以睡懒觉,可以上网,看电视还有零花钱,还有的家长做得更多更到位,中午回来跑回来给孩子做饭,孩子要说不好吃,家长就上饭店给炒个菜回来。这样的孩子不上学了,在家里有吃有喝有玩的,谁愿意上学啊,就是把责任和权利分离了。那么回过头来,独立性,你是否让他做需要做的事情,他该做事情,比如说穿衣服,你可以建议他天冷了加衣服,他不加,是他的权利,责任,你不穿,冻着,吃饭,你建议他吃,他不吃就饿着,房间不收拾,乱着,家长能不能挺过孩子这一点?往往挺不过,你不收拾我帮你收拾,你不穿衣服我想尽办法帮你穿,我发现到青春期后,家长会因为穿衣服的事情,跟孩子不断地发生纠纷,这就是家长死死地拿着自己的责任不放,不给孩子负责任的机会,这是独立性的问题。这样的例子非常多,我一次去讲课,一个家长带孩子来见我,讲完课,家长说,沈教授这是我儿子,这个家长跟我说话的时候,她儿子站在我前面,家长站在孩子身后,我就非常民主,想给孩子点信心,下去和孩子说,小伙子,多大了,几年级了,家长发现我跟孩子说话的时候,一个箭步冲到前面来,告诉我12岁了,六年级了,这是什么概念,家长说沈教授跟我儿子说话,他说不好,我上。这种情况很多的,当孩子面对一个事情的时候,处理一个问题的时候,家长觉得你做不好我上,孩子怎么办,抄着手,你们上,你上得不快他还不愿意呢,所以在大学里就可以发现,大学新生报到的时候,最悠闲的是新生本人,最累的是家长,扛个行李,拿个盆,揣着钱,孩子插着手,你们上,快点儿,就这样,家长是要培养他尽自己的责任,他才会有独立性,才会对自己负责任。对孩子独立性的培养,我们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说小时候,让他自己洗袜子,洗手绢,但当他洗一只袜子的时候用了一块肥皂,家长还让不让他洗了?家长会说不值得啊,太费了,让你洗不如我自己洗了,但这时候就是一个不合理的行为。一块肥皂的价值,和一个孩子独立性的价值,哪个更大,咱宁可牺牲一块肥皂,也让孩子培养独立的性格。我们还可以培养孩子洗碗,当孩子洗得一水池水都没洗干净,家长会说不如我自己洗了。标准的做法是,当孩子洗完碗之后,你一顿表扬,夸奖孩子长大了,太能干了,可以帮妈妈干事情了,把孩子哄上床睡觉了,这时候你默默到厨房,把碗拿出来再洗一遍。有时候家长带孩子来见我,我经常会跟孩子说,孩子,照顾好你妈妈,妈妈会说,不用他照顾,我照顾他,应该给孩子行使责任的机会,应让孩子有长大的感觉,其实孩子特别想帮大人做点事情,但大人不给他做事情的机会,你剥夺了他做大人的机会,也剥夺了他尽责任的机会,也剥夺了他找到自我感觉的机会,这是一个很贴切的问题,你不让他做,给他传递了一个信息,你无能,你做不好,你不如我,最后他一次一次地去尝试,去争取,你永远不给他机会,他后来就放弃了。家长说孩子不尽责任,是你不给他机会,他怎么会尽责任,怎么做事情?家长有时候要适当地学会慢一点,笨一点,晚一点伸手,少替孩子做一点,当然不是说不替孩子做,或者说少替孩子做,是在物质上少替孩子做,精神上,做朋友做姐妹,做哥们儿,所以物质上可能少做一点,精神上给他更多的满足,恰恰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很重要的营养。
馆藏&100953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六年级四则运算计算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