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觉得找心理医生能解决问题,癌症晚期如何减轻痛苦苦吗

从【心理医生解决不了自己的心理问题】浅谈人性本能
&哎,我又忍不住通宵写文了。本文写作时间:日凌晨4:30-8:30。时年20岁8个月差2天。
大家好,我天才小屌丝又回来写文了。好吧其实一天前才写了那篇关于字母的,可鄙人实在忍不住又通宵熬夜,在神经元极度亢奋之际必然写点什么呀,不然灵感稍纵即逝又没机会写了。
嗯,其实心理专家解决不了自己的心理问题这个梗已经被很多小说家和导演们玩坏了,很多人在电影里看了很多神神秘秘的变态天才角色魅力十足,千方百计臆想着给自己对号入座,但说实话,盗用《功夫之王》里那个连中文都说不清楚的玉疆战神的一句台词,这帮凡夫俗子唠唠叨叨谈个不停,就像吸鸦片戒不掉,说实在话看一帮年轻人不断的在给自己对号入座进变态或精神失常的虚拟角色的行为里尝试给自己寻找让自己显得卓尔不群的突破点,实在招人厌烦不是么。你们不怎么混网络论坛的人可能不理解我在说些啥,其实说真的,每个人在年轻的时候都会千方百计让自己--不管别人认不认同,至少从自己的内心开始说服自己是与众不同的,而在这个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父母孩子代沟严重,网络发达而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有些,不敢说是多数,年轻人,就开始走偏了,比如给自己代入进诸如人格分裂(这个最经常被人当成卓尔不群的象征),食人癖,精神分裂,孤独症之类的角色,以造成“反正学习或是生活或是外貌上我是没啥特别出色的,也找不到改变生活里的一切的突破口,那至少我精神不正常就足够说明自己跟别人不一样了,还没准儿自己是个翻版汉尼拔呢”的心理效应。说实在话,我曾经也曾陷入过这个误区,不过那都是十三四岁时的事情了,我以前一个老师,Edith何,就曾说过她觉得我有点以自己患病和不正常为荣的倾向,其实虽然我在这种心理上并未走得很远,不过她当时说对了,我的确有点那种倾向,呃,当然,以自己遇到了烦恼和病痛而感到羞耻那自然也不是好的状态,但以自己遭遇的这些东西为荣就真的挺容易走向把自己朝不正常的方向越推越远,或者变得倚病卖病,要求别人各种顺从自己的那种更严重的病态的方向了。不过幸运的是这种心理的作怪并没有给我造成太久的影响,我对自己到底正常不正常,到底有病没病,病重病轻这事一直持不置可否的态度---让医生的诊断书决定吧。反正我自己给自己无论是贴标签还是强行申明自己没病都会让人觉得我更不正常。。。医生诊断书摆那,你们自己看去吧我懒得评论自己。
那么下面才是本文讨论的正题,心理专家是否真的会面临解决不了自己的心理问题的事呢?
首先给出一个我自己的答案,这种情况肯定是
存在的,但并非每个学心理专业的都是因为自己有无法解决的问题才去学的,也不是每个为了自己的心理问题而去寻求心理学上的解释的人最后都能凭着知识解决自己的问题。
让我们先举个例子谈论一下吧,比如反社会人格的人到底有没有病呢?
我们知道,一个人杀人,呃,仅限于主观故意杀人,理由可能有千万种,但在冲动上不外乎就一种---由动机引发的行为冲动驱使我干了这事,对吧?其实我们每个人做每件事,除了一些无意识行为比如迈步走路,扶眼镜,掏口袋一类的我不好跟你们再长篇大论从潜意识动机上解释,每件我们有意做的事情,都是由冲动驱使的,冲动是由动机发出的,动机是为了满足某种需求而诞生的,而这种需求,宏观地说,无论从小孩子要奶喝不然就哭,小孩子买玩具得不到满足会不高兴,我们想花钱买自己想要的物质,得到了就开心,得不到就不爽,到走投无路想结束人生逃离世界,或是严重的抑郁症患者无法忍受精神痛苦而自杀这无数种有意而为的行为,其实都是为了满足需求,按照弗佬的话,就是力比多,本能。当需求无法满足时,本能被压抑,需求被满足时,本能被释放。有人觉得有些人终其一生不断的赚钱满足自己的物欲是变成了欲望的奴隶,而电影《危险方法》里的奥图·格罗斯却给出了另外一种看法:压抑本能让之得不到释放会让人不悦,而不断的压抑自己的欲望终日生活在不断的压抑之中才是变成了欲望的奴隶;无论是哪种说法但都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人有意而为的一切都是因为某个本能引发的动机所发动的冲动才做出来的。而我们压抑本能的时候常常要么是因为现实社会因素不能为之,比如钱不够,权限不够,或者因为另外一个本能,或所谓的理性高于这个本能的冲动的优先级,比如道义上告诉我这事不能做,或者全局上来说我压抑这个欲望是因为我有另一个欲望比如希望别人过得更好或者希望事情往自己希望的方向发展而暂时抑制眼前的欲望等。
但回到开头,终究来说,一切都是本能所致。而至于我们称之为理性的东西,弗佬觉得人本身就是充满着欲望的,欲望压抑了人就会不正常,欲望释放了人就快乐了,而荣格在此基础上觉得人可以凭借理智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利于他人和社会,也就是变得更好。关于理性这个东西,为了不引发争论我就长久持不置可否的态度了,毕竟我是个不可知论者,我觉得以我的认知能力暂时还不能给这个词下心理学上的定义。
举个例子,杀人这种行为,有很多可能的动机或牵涉的本能,但我在这就举几个最常见的例子吧,愤怒,性欲,或为了达到某个目的。
先说愤怒,这个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多面临的东西,这个人惹我讨厌,我会愤怒。有些欲望得不到满足,我会愤怒,比如掌控欲(对方不听自己命令则发怒)。这个人让我联想到以前某件愤怒但被压抑掉了没发泄干净的事,我会冒出一股无名火。等等。而一个心理正常,精神不失控,道德观完整的人通常在遭遇愤怒的时候会有一道称之为理智的防线,衡量我们愤怒所驱使我们想干的事到底能不能干,干了会有什么后果,这个后果又触动了我某个心理机制,所以我觉得这愤怒我还是应该压着吧?而因愤怒杀人的人,排除那种真的苦大仇深恨意已经完全凌驾在理智以上的情况(包括那种被害妄想和假想仇恨的人,虽客观上来说不存在仇恨,但对于病患主观上他自己是真的恨得牙痒痒),会因为临时的愤怒而起意杀人,无非两种情况:①这个人在控制愤怒的能力方面有缺陷,或其常常突然产生的愤怒情绪强大到无法控制,说明这个人在神经递质上可能有点问题,这个算精神问题。②这个人根本没有我们平常人的那种衡量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后果是什么的理智,以及为他人考虑的能力,说明这个人可能具备反社会人格。
再说性欲,为什么这个世界上有虐待癖,恋童癖,各种奇怪的恋物癖,性虐症,各种奇怪的性爱方式(羞耻play。。。。)?因为每个人都有性欲,而有个词,叫做性欲倒措,呃,俗称性变态。我们每个人都有性欲(这里的性欲单指性方面的欲望,为了与弗佬的性本能这个词区分),很多看似没有性欲的人,很可能只是因为TA性欲的表现形式不一样。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男人看到女人裸露的肉体会硬,女人看到自己喜欢的类型的男性的肉体会湿,并且都会有希望和对方肉体接触甚至性交的想法,这就是性欲。恋童癖是什么?恋童癖就是他看成年异性(同性恋看同性)的身体不像其他人一样会有性反应,但唯有看某个固定年龄段的童年异性的肉体才会有一般人看成年或同龄异性的那种反应。所以他们不是连小孩都不放过,而是他们就他妈除了小孩以外看别的都硬不起来。。。。根据恋童癖不同个体的心理变态的情况不同,对异性的年龄也是都大相径庭,但有个规律,就是这人可能因各种原因导致性心理停留在童年某个阶段无法成长,而其停留的年龄位置,就正好反映这人在性方面嗜好哪个年龄的孩子。再说虐待癖,性虐癖,或者暴力狂。这些人可能因为童年创伤或先天精神异常导致其在普通人进行的性交或自慰行为里无法获得快感或无法获得足够强烈的快感,唯独在疯狂的虐待自己喜欢的对象,疯狂地击打蹂躏自己喜欢对象的躯体,甚至变态严重的还有必须疯狂的破坏,撕毁甚至剁碎自己喜欢对象的躯体方可获得我们一般人在性交时的那种感觉。或必须被自己喜欢的对象以各种形式给自己造成躯体或精神上的痛楚或羞辱感才能获得正常人性交时的感觉,这就叫SM。其实这些人很可怕也很可怜,说真的,你能想象活着几十年根本没感受过性快感和性满足的感受么?你能想象你活几十年从未撸管自慰过,从未性交过的感觉么?为什么那些人在无法改变这种变态的性欲满足机制的情况下难以避免屡屡犯罪,想必很多宅男都体验过饥渴难耐万蚁蚀心的感觉,那种感觉你多体验个十几年一次也不撸管我看你也忍不住宁愿坐牢也要疯掉。而这些人里真正去犯罪的,有的同时具备反社会人格,而有的其本身同样具备我们的道德和理智,但自己长久以来因性欲扭曲而无法通过正常的方式满足性欲,过度的压抑而最终爆发的欲望,冲动强度凌驾在了所有的道德,理智和别的东西之上,他们犯罪的时候甚至常常心理是极端矛盾的,在性欲突然得到满足的极端亢奋下,又极端的痛恨自己甚至恨不得一起自杀,对自己恨铁不成钢必须犯罪才能释放自己的欲望感到极端的痛苦,说到这里我还真的有点同情他们的感受。。。
至于为了达到某个目的这个,想必不需要多解释,举个例子就是为了抢钱而杀人,而如果在不需要钱的情况下犯人绝不会莫名其妙杀人那种情况。
再回到开头的问题,反社会人格的人到底有没有病呢?我上面在讲性变态这段已经用了十分露骨十分形象的文字描述了这种人的心理机制,那么下面我就再度用这种文字风格讲讲反社会人格的人的世界。
如果你有一天不再觉得杀人是很愧疚很羞耻的事了咋办?如果有一天你根本不知道为什么做人要避免让别人痛苦了咋办?如果有一天你反而不理解为什么杀人要坐牢,为什么生气了不能砸别人的东西或者杀人放火的,又怎么说?如果有一天你反而很困惑为什么别人都觉得杀人会很愧疚,杀人是不能为之的事情了怎么办?如果有一天你反而不理解为什么抢别人店子里的东西是侵犯别人了咋办?
我下面虚构一段对话,大概可以十分明了的解释这种心理。
“你知道你干了什么吗?”“我杀了跟我争吵的网吧老板,他骂我狗杂种,我很生气就直接捅穿了他的脖子,他老婆拿着酒瓶要砸我,我顺便把她也杀了,毕竟我不想被酒瓶砸到,很痛的好吗”“那么说你在作案时精神很清醒了?”“是啊,咋了?”&“你不觉得自己已经犯下灭门案了还问我?”“呃,是啊,我是杀了2个人,但你干嘛说的这么严肃怪吓人的。。。”“旁边他们6岁的女儿目睹了这一切,她当时的反应你能复述一下么?”“哦,她当时哭的很大声,很是让我心烦,本来杀2个人那么多血就吓我一跳了,她真的差点逼我发疯。”“一个小孩子目睹父母被杀了你没意识到给这家人带来了什么?”“不就是夺走两条人命,我认罪了还不行?他当时可是惹得我很生气好不?”“你不觉得给她带来了多大的痛苦和阴影?”“我知道她哭是因为怕和痛苦。”“你难道就没有一点觉得自己不该这么做?”“呃,已经做了能怎么样,再说了,她痛苦关我啥事。。。我当时被他骂杂种怎么就不问问我有多不高兴?”“你还觉得别人惹你生气了杀人是应该?”“也不是应该,但我很生气就那么做了嘛,你到底啥意思?”“你就不觉得自己当时应该忍忍,这一切就不会发生,孩子也不会那么痛苦,你也不会面临牢狱之灾?”“反正都已经发生了能咋样?坐牢就坐牢呗,反正我杀的人。”“你觉得坐牢无所谓,杀人也无所谓?”“坐牢就是换在监狱里活啊,我当时生气不就杀了他们呗,这扯得上有所谓无所谓吗?”“那你以后再遇到这种事你还是会选择不忍脾气直接杀人?”“你莫名其妙,以后是以后,我怎么知道以后生气会不会杀人,忍脾气又不会得到奖金,我说你们好烦啊,每天这也忍那也忍的,能比在监狱里过快乐多少??我看你们都神经病。”“你。。。。尼玛!”
嗯,大概就是这么回事。其实说实在的,对于这种情况,你说他到底是正常,还是不正常?对于这个人而言,他这个样子就是他正常的样子,这就是他本来的样子,本来该有的样子,谁都改变不了他。这就是反社会人格,以缺乏基本的羞愧感和人类社会本能为基本现象,人类是社会性最强的生物,每个生活在社会里的人每天都在为了别人而压抑和管制自己的部分行为,这是一种人类独有的能力,这就是人的社会性。而反社会人格顾名思义就是其心理机制本身就不具备这种社会性,他可以学习我们的道德观,可以向我们学习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但一切都只能仅限于书面和刻板的教条性的东西,他们永远都不会懂得真正什么叫为他人考虑,无法体验到为他人自律和为自己的行为对他人不利而感到羞愧的感觉。
那么说到这里,你们明白人类心理从深层上来说就是这么一回事了吧。本能-动机-欲望-冲动---满足or不满足?
满足-开心。不满足-压抑。就这么简单。甚至说句毁三观的,父母对子女的哺育本能也是人固有的本能的一部分,当然,这充分说明人的本能还是能指导人做出一些被人们所认为高尚的事情的。
再回到标题的那句【心理专家解决不了自己的心理问题】,这个就很好解释了。
心理问题通常都和本能得不到释放有关,但由于其中牵涉的本能和心理机制纠缠扭曲到一团太过复杂,常常给人蒙蔽性的假象,让非专业人士觉得本能和欲望这一套完全解释不了他们的想法,但又何尝不是呢?这些我所提及的本能和欲望都是潜意识层面的,到了意识层面都已经完全被包装起来了,从自己能察觉的意识上来看,真的没法用欲望和压抑的悖论解释,但一个真正从本能方面深层了解人性的心理学者,能够剥开意识的层层伪装和纠葛,最后发现里面所牵涉的,纠缠到一起的本能,最后像解开纠缠的自行车链条一样揭示问题的根源。这个用文字很难表达的清楚,但就我而言我觉得一个【心理问题】,或者叫【心结】,里头牵涉的种种本能,创伤,阴影,就像一环环的铁链一样,从来就不会是单一的,就像是几个喷气引擎卡住了,你喷一口气,另外一个也喷一口,然后这两口气形成90度角的方向,撞在一起以后,又向四面八方反弹,这时吹出来的气就不再是只有2个方向的了,懂流体力学的应该比我更了解这个意思。
但,并非所有问题都是找到了根源和问题本质就找到了解决的办法的!
就像我一直说的一样,本能最终得到释放,才是问题解决的唯一方法,这个就连对弗佬的理论很不满的荣格也不否认。如果你只是知道管子哪里堵了,但让管子通的方法,就只有把堵住的东西顺着管子排走,对吧?再扯远点,电影《危险方法》里的女主角萨宾娜斯比亨,从一个精神失常被家人认为患有歇斯底里病(当时1914年,就连学术前沿欧洲对心理和精神问题都没有普及认识,很多人认为发疯都是只发生在女人身上的,民间都被笼统的叫歇斯底里症,并且常常被偏见成女人性欲不满才歇斯底里撒泼的结果)的少女,到最后蜕变成前苏联地区第一位女性心理学家,第一位儿童心理学家,可谓已经是脱胎换骨了,她从最早的觉得自己肮脏低贱,到最后找到丈夫有了孩子,得到了真正的人生,但唯一没变的是,最初造成她发疯并极端讨厌自己的原因,她的受虐倾向(即SM里的M,此女因幼年多次被脾气暴躁的父亲暴打并被暴打后要求立即亲吻父亲而造成必须被虐被羞辱才能产生性爱的快感),到最后都没变过,她仍然是个受虐倾向者,这点连声称希望病人能改造自己的心理达到自己理想中的自我的荣格也没做到改变她这种早期心理创伤造成的扭曲的性欲机制,但她学会了正视自己的问题所在,不再像少年时困惑自己的异常并极端的厌恶自己,并且也渐渐学会了用正常人能接受的方式哪怕是不完全的满足自己的性欲,也就过上了正常的生活。
其实对此很多人可能觉得她很感人很励志,但我却要对此摊手做一个绝望的表情。为什么?这说明人只要正视自己的问题并学会用社会能接受的方式满足自己就可以了?不。这其实反面上说明早期经历造成人心理上的异变,造成的心理机制异常,对于大部分被印章上“已康复”的病患,其实他们异常的心理机制并未矫正回来,他们只是学会了用饮鸩止渴的方式让自己过上正常的生活罢了。也就是说童年创伤造成的心理问题,成年后根本就改变不了!!!
所以你们明白了么?心理专家们能发现问题的根源,但问题能否得到解决,要取决于病患的问题的性质,以及这个被压抑的本能能否通过【转移】或【升华】的方式换一种社会能接受的方式释放,还有就是这个病患的个人能力了。说白了就是你别指望心理医生有动手术般的能力像手术整形和药物一样改造你的大脑。这点就连心理医生对自己都做不到。电影《沉默的羔羊》里史探员在面对汉尼拔的挑逗的时候曾经反问过一句“博士你观察和分析的能力真的很强,但你可尝试过分析分析自己?或者说,也许你也会害怕分析自己?”这个问题在原电影里没有很好的交代和回答过,毕竟对汉尼拔这个人个人经历和心理刻画的信息太少,我再根据别的导演接手续拍的《少年汉尼拔》里补充的信息,形象的拿汉尼拔举个例子吧。汉尼拔是因为童年时经历二战,父母在空袭里意外身亡,10岁的汉尼拔和他3岁的妹妹在废弃的旧屋里相依为命过一段日子,然而不久后旧屋所在的丛林旁有几个掉队的几天没吃过东西的士兵入侵了他们家,打晕2个孩子,在实在在屋子里找不到食物,更没食物养2个孩子,看汉尼拔的妹妹得了肺病一副要死不活的样子心想反正她活不了两天了不如。。。杀了她吃人吧?呃其实在战争和饥荒里被逼吃人这种事并不鲜见,而汉尼拔目睹一切,在几个士兵还没饿到把他一并吃了的时候,本国的巡逻部队意外赶到他家,那几个兵开溜了。他活了下来。
&嗯,我的看法是,根据这部片子里对汉尼拔经历的设定,汉尼拔食人癖大概就是从童年的创伤,到成年后因愤怒而复仇,找到那几个曾经吃了他妹的已退役的士兵,杀了他们以后并嚼碎吃掉他们的部分身体,这里头应该是一种从最原始的愤怒和仇恨强大到单单杀死人的生命无法完全发泄,而不知道你们听没听说过,人觉得最解气最报仇的方法,就是最原始的兽欲的发泄---如糟践,毁坏敌人的肉体,尤其是直接用牙齿撕咬敌方的躯体。没错,要用自己的牙齿撕咬敌人或仇恨对象的躯体,那种牙齿咬到肉,牙龈的触感,会让人有一种十分极端的解恨泄气的感觉。。。而引导汉尼拔专门使用这一种原始的兽欲和感官的感觉来发泄仇恨的,怕就是那几个吃了他妹的士兵无意中教会他学会这招的了。。。而到了沉默的羔羊里,老年的汉尼拔在年轻时的复仇行动之后,似乎他已经迷恋上了食人时那种兽欲发泄的快感,食人对于他来说已经不限于复仇了,而更像是变成了一种原始的捕猎的动机,他每次用牙齿触及撕咬对方的肉体时会有种动物捕猎成功的快乐感,他对此已经变得乐此不疲。虽然他是如此的聪明,他并非不懂得正常人的心理是啥样的,他并非先天反社会人格,相反,他常常可以在回答医生做诊断的问题时装作正常人而让整个精神病院的医生们都难以分辨他到底是“康复”了还是想出院了装正常,毕竟之前这种事他就做过很多次因而一会杀人入院一会精神鉴定正常了又放出去了,然后周而复始。汉尼拔真的不了解自己为什么喜欢吃人吗?不。其实他想必是非常了解自己为什么会迷恋吃人,自己的心理问题在哪,自己早期经历给自己造成的变态心理的症结在哪。但,在他青年时复仇后,其实按我们正常人的看法,大仇已报,应该可以过上新生活了吧?然而,他在2个选项:①压抑自己食人癖好,找个别的能让自己满足的事情做,过普通人的社会生活。②继续迷恋用牙齿食人的快感,为了这种无可替代的快感而不屑被我们认为正常的社会生活,不屑与社会人为伍。
他明显选择了后者。
这再次说明了,童年创伤造成的心理异变,心理问题,即便是自己有了足够的心理学的知识,对自己有了足够的了解,有了足够的智慧以后,仍然是很难矫正回来的。但唯一让自己能在这个社会上立足并活得不痛苦的方法,就只有【转移】,找个同样能让自己快乐和满足的事情做,回归社会,哪怕这件事不能给自己变态行为能给自己带来的那么强烈的快乐;运气好的可能会找到【升华】的办法,就是找到一件同时能满足自己异常的心理机制,但不但不损害他人或引起偏见,反而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事情做,那自然皆大欢喜。
然而,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么幸运的。比如我。即便找到了【升华】的方法,可,那件事,以我的社会地位和经济能力,根本做不到。
而我已经找不到别的办法了。哪怕是饮鸩止渴的【转移】。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我觉得我总得抑郁症了,或者是别的什么,老失眠睡不着,一年前开始经常这样.有时候不是不想谁,是自己不让自己睡,累了也弄到累的不能再累才罢休.我就总想找人信息,找人聊天,有时候甚至都不能满足我.总想有人陪,有时候陪也满足不了自己.总想有人关心我,爱护我.像是缺乏安全感,缺乏依靠,缺乏归属感.我父母离异,跟妈妈,但我读书关系,妈妈工做关系,分隔两地4年了差不多了,爸妈长久不在身边,平时联系也少,也不会没事总联系他们.越来越少.我觉得自己已经扭曲了.总象要释放什么,没事了闲了就想找人信息,还竞想找男的,虽然自己也有男朋友,但总不可能无时不刻陪着我.晚上男朋友也都会睡的比我很早.这样总想找人信息已经有两年多了,刚开始到处发,飞信也玩,但是后来觉得没意思,信息的也觉得无聊了,有些腻了,最近一年来虽然没有以前那样疯狂信息但是总失眠,晚睡.我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办,很想改变现状,想活的轻松些,愉快些!也想过看心理医生,但还是学生没钱,也不想和家里人说,说了怕会有负面影响.第一次补充提问:(3:08:47)我平时会给自己安排很多事情,补课,找兼职,再有空闲了就联系朋友,约她们出来联络感情.在学习方面对自己也较有要求,完成每次作业基本都会较认真,有些感兴趣的会特别认真,在大学里现在成绩也较优异.但是总不想老问爸妈要钱,特别是妈妈,我读艺术系,平时总会开销比别的普通学生大,但是每次要钱都觉得很烦,妈妈会说怎么用钱像烧钱一样,虽然家境还算可以,不怎么缺钱,但是妈妈平时也是从不轻易浪费,从小也教导要节约.我总想自己赚钱,不到万不得已不喜欢问妈妈要钱.小学开始就总是住那个老师家这个老师家,由于妈妈比较忙.初2时周一到5住老师家,双休回阿姨家,妈妈这时已经不在上海工作,阿姨是省到不能再省的,我妈有时还会挥霍下,但是阿姨真的是像活在解放前,住好房子,却不享福,省的让我看着都觉得有病,她一家三口也都有点问题,丈夫平时很大男子,在我看来挺自私,不像个男人,他儿子一直被父母压抑着努力学习,开始叛逆,向往社会上的男生穿着打扮,耍帅.住在她们家有些压抑.初三时我自己要去医院补牙要问阿姨要钱,当然她会问我妈妈报销,但是她有次就问,你怎么又要去补了啊?不是补好了么?我说医生还让我去补的啊.当时就感觉她看鄙视我的样子,像是我在骗她,要骗钱一样的.我就很气,那时候性格也很容易冲动,就摔门回了房间,整理了大包小包就要走,她一把把我从电梯口抓回来,对我又吼又扯.从此我对她的态度彻底改变,平时不喜欢理睬她,在她家也尽量不说话,尽量不出房门.有断时间一直很压抑.现在大学了又住在了她家里,虽然比起那是稍有改观,但是还是不喜欢她,不喜欢她们家的整个氛围,曾想过自己一个人住,妈妈不同意,觉得我一个女孩不放心,后来我也就这样一直寄人篱下了.现在很希望有自己的空间,画画看书什么的.也可能是这个原因让我总无法在家里静心学习.当然我知道自己也有很多惰性.原因也不绝对.大学还有3年,不知道是否真的就要这么一直过下去,想想也没什么不好,有的住有人定时烧饭也算不错了,有人气的生活总比一个人孤零零的好.我不知道这些经历是否对我现在的失眠,常很容易哭泣,多愁善感,想的太多造成影响.总觉得自己活的有些累,至少比其他同龄人累,比他们的压力多,我很想将来靠自己创造优越的生活.很想给自己一个稳定的居处.第二次补充提问:(:17:02)平时在宿舍里我经常会搞怪式的发疯,和室友嬉笑,歇斯底里.但是一回到教室就完全不同,我会在人前表现的很冷静,很理智,很专心学习,不喜欢多说话,感觉自己无法完全融入集团.课间休息女孩子们之间会经常凑在一起说笑,但是我总觉得自己无法加入,总觉得会有其他人在看我的一言一行.但是又不想让人觉得自己是没有朋友的被孤立的人,有时也会听听她们说话,假装笑笑,再或者正好有还算熟的人座我边上,就喜欢盯着她说话.听到上课铃会感觉突然释放,终于可以不用再演戏的感觉.当然有时候有个很要好的朋友在身边时,感觉又会不一样,有些顺理成章的感觉.我不知道这是否也是一种病太.也许也是不自信的表现,虽然在大多同学面前觉得我很自信,成绩不错,上课也很敢和老师直接对话,投入课程.但是有时上课也看心情,有时就不喜欢理睬老师,没办法兴奋起来.平时走出学校开始社交,则又会以不同的姿势.有时很斯文随和,有时很个性,有时装的很开朗健谈,有时也会不喜欢说话.但是多数给人感觉都是比较随和礼貌.我感觉自己毛病很多,不只是抑郁,还有点强迫症的感觉.平时很经常容易想的很多,特别是在一个人的时候.经常感觉很矛盾,很冲突.在第一次补充问题里,讲到有关我阿姨什么,其实也不全面.我虽然不喜欢她,但是也会经常试图与她沟通,表示有好.时常会买些礼物送给她.看她整天多愁善感,呆在家里喊人生无聊透了,也会经常安慰她.她经常和老公,儿子闹的不开心,哭闹,我也会经常去关心.可是有时候又总感觉没办法,她经常拒绝的态度,比如我想带她去哪里玩玩逛逛,她会面无表情的说不用了.我感觉也一下子被泼了冷水.这还算好,有时她会说话很刺人,然而她自己感觉不到.有时候真的很想和她好好相处,但一看到她冷淡的表情,以及不友好的话语就打消了念头.继续在她家里少言语.继续我也少表情.我知道她在她家里活的的确挺不开心,家庭主妇,没有太多的业余活动,然后在家里还要看丈夫脸色,儿子也经常叛逆不顺她心意,然而她还要每天准备三餐,他丈夫还经常会一副嘴脸的嫌弃那嫌弃这.我也看不下去.但是也很无奈.我自己觉得自己有病,但又觉得似乎她病的更严重.
A:  抑郁症急性期进行治疗,一般吃药2-3个月即可好转,但如果患者拖延就诊,使病情转入慢性期,则至少要吃药2-3年才能恢复,甚至终身吃药,或者好了又
何日辉副主任医师
黄全主任医师
黄雪仪副主任护师
潘集阳主任医师
潘集阳主任医师
挂号科室:
疾病症状:
广东省中医院
擅长:& &颈腰腿痛及痛风性关节炎、中风、帕金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擅长:& & &对本专业常见病和疑难
北京协和医院
擅长: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内科疑难杂病、妇科病、睡眠障碍、抑郁症
疗效:主要治疗躁狂症,对躁狂和抑郁...
疗效:对淡漠、退缩、木僵、抑郁、幻...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643393',
container: s,
size: '990,90',
display: 'inlay-fix'
名医在线回答
每周三下午,邀请广州市三甲医院副主任级别以上医师,在线一小时免费解答网友疑问
千万个答案
已解答网友超过1千万个问题,并有多个医生对同个问题进行不同解答,提供多个解决方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胃癌晚期怎么减轻痛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