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氯蔗糖纤维素属于糖类类吗高中不是说糖类是由ch

当前位置: >>
为什么又把糖叫做碳水化合物 ? 糖类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是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来源: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 组成: 由 C、H、O 元素组成 人们对糖类物质的认识是从它燃烧总生成CO2和 H2O开始的,故认为糖类物质的组成元素是C、H、O; 而且很多糖类物质中H、O个数之比为2∶1,故把它们 称为碳水化合物,通式为Cm(H2O)n但实际上,糖类物质中,①在糖分子中,氢原子 和氧原子并不是以结合成水的形式存在,如鼠李糖的 分子式为 C6H12O5;②符合Cn(H2O)m的不一定是糖类 化合物,如CH2O 、C2H4O2 、C3H6O3等。 一、糖类【阅读与思考】 阅读P79前2段和资料卡片,思考下列问题:1、什么是糖? 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它们的脱水缩合物 2、糖是怎样分类的?如何进行相互转化?根据能否水解及水解产物的数目分 单糖 葡萄糖、果糖、核糖等 低聚糖 蔗糖、麦芽糖等 二糖 缩合 (2~10) 低聚糖 三糖 棉籽糖等 缩合 水解 水解 …… 缩聚 多糖 淀粉、纤维素等 多糖 单糖 水解 ( &10) 糖类 碳水化合物 强 3、是否所有糖都有甜味? 调 糖类 甜味物质4、多糖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不一定 【练习】 下列物质属于糖类的是 BA、HOCH2―CH―CH―CH―CH2OH 木糖醇 OH OH OH B、HOCH2CCH―CHOOH甘油醛C、CH3CCH―COOHOHD、OC=O N SONa乳酸糖精 二、葡萄糖与果糖1.存在葡萄糖存在于葡萄及其他带有甜味的水果、蜂 蜜中,植物的种子、叶、根、花中。而果糖存在于 水果、蜂蜜中。2.葡萄糖【讨论】如何来测定这种由C、H、O三种元素 组成的有机物的分子结构?测定有机物的分子结构, 应该从何处入手?分哪几步来完成? 确定元素组成 确定分子式 确定结构式 (1).葡萄糖的分子组成与结构【思考1】 如何通过实验确定该有机物由C、H、O 三种元素组成? 结论: 该有机物含C、H、O 【思考2】 如何确定该有机物的分子式? 根据下列所提供的实验数据确定该有机物的分子式。 ①、该有机物中C、H、O的质量分数分别为: 40%、6.7%、53.3% ②、该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为180。结论: 通过计算确定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6H12O6 【思考3】 如何确定该有机物的结构式? 【讨论】 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据此预测它 可能存在的官能团有哪几种?如何一一鉴别? A、可能存在―OH 鉴别方法: ①发生酯化反应; ②与Na反应,不与NaOH、Na2CO3反应 B、可能含―CHO 鉴别方法: ①与新制Cu(OH)2加热生成砖红色沉淀; ②与银氨溶液水浴加热发生银镜反应. C、可能存在―COOH 鉴别方法:①与Na2CO3反应放出CO2; ②与指示剂反应; ③与新制Cu(OH)2反应使蓝色沉淀溶解得 到蓝色溶液 葡萄糖结构的测定(官能团的测定)实验或论述 葡萄糖 + 新制 Cu(OH)2 不加热 现象 绛蓝色 红色沉淀 定量:1:2 结论 分子中有多羟基 分子中有 1个醛基加热根据实验证明,在理 论上1mol葡萄糖和5mol 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葡萄糖 + H2Ni 加热生成1mol五 分子中有五个 乙酸葡萄糖 醇羟基,且分 酯和5mol水。 连在五个C上 正己六醇 分子中有双键, 且为直链化合物 葡萄糖的结构简式 H H H H H O 或 CHO HHCCCCCC(CHOH)4CH2OHOH OH OH OH OH 或 HOCH2(CHOH)4CHO 结论: 葡萄糖是一种多羟基醛(五羟基己醛), 它既具有醛的性质又具有醇的性质。 分子式:C6H12O6 结构简式: HOCH2(CHOH)4CHO 葡 萄 所含官能团: 醇羟基、醛基 糖 醛基(―CHO)的性质 化学性质 醇羟基(―OH)的性质 (2)、葡萄糖的物理性质无色晶体,熔点为146℃,有甜味,但甜度 不如蔗糖,易溶于水,稍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 (3)、葡萄糖的重要化学性质从结构上看, 葡萄糖和果糖 可能具有怎样 的化学性质?1、银镜反应 2、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 3、酯化反应 4、加氢还原 5、氧化反应 6、发酵生成酒精葡萄糖是一种多羟基醛 (3)、化学性质①有醛(―CHO)的性质:可氧化成酸,还原成醇 A、被氧化为葡萄糖酸 工业用以制镜 a、银镜反应HOCH2(CHOH)4CHO+2[Ag(NH3)2]OH ―→ 2Ag↓+ HOCH2(CHOH)4COONH4+3NH3+H2Ob、与新制Cu(OH)2反应――斐林反应HOCH2(CHOH)4CHO +2Cu(OH)2 +NaOH 加热 ――→Cu2O↓+HOCH2(CHOH)4COONa+3H2O用于糖尿病患者的医学检验 B、还原反应HOCH2(CHOH)4CHO + HOCH2(CHOH)4CH2OH催化剂 H2 加热(己六醇)②、有多元醇的性质(能与酸发生酯化反应) CHO(CHOH )4 + 5CH3COOH CH2OH浓H2SO4 加热CHO (CHOOCCH3)4 + 5H2O五乙酸葡萄糖酯 CH OOCCH 2 3 ③.生理氧化反应 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C6H12O6(s) + 6O2(g) →6CO2(g) + 6H2O(l) △H= ― 2804 kj/mol ④.其他的氧化形式⑤.发酵生成酒精C6H12O6(葡萄糖) ――→ 2C2H5OH +2CO2↑(4).葡萄糖的制法酒化酶(C6H10O5)n(淀粉)+ nH2O―→ nC6H12O6(葡萄糖)(5).葡萄糖的用途营养物质、制药工业 镀银工业、制酒工业酶 【练习】D 1.关于葡萄糖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葡萄糖具有醇羟基,能和酸发生酯化反应 B.葡萄糖能使溴水褪色 C.葡萄糖能被硝酸氧化 D.葡萄糖可被还原为1-己醇2.在一定的条件下,既可以发生氧化反应,又可以发 生还原反应,又可以和酸发生酯化反应的是 D A、乙醇 B、乙醛 C、乙酸 D、葡萄糖 3.葡萄糖是单糖的主要原因是 B A. 在糖类物质中含碳原子最少 B. 不能水解成更简单的糖 C. 分子中有一个醛基 D. 分子结构最简单 4.能说明葡萄糖是一种还原性糖,其依据是 B D A.与H2加成生成六元醇 B.能发生银镜反应 C.能发生酯化反应 D.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共热生成红色沉淀 5、下列关于葡萄糖的叙述错误的是 B A.葡萄糖的分子式是C6H12O6 B.葡萄糖是碳水化合物,因其分子是由6个碳原 子和6个H2O构成 C.葡萄糖是一种多羟基醛所以其既有醇的性质 又有醛的性质 D.葡萄糖单糖 3.果糖物质性质阅读果糖部分,完成下表 葡萄糖水果、蜂蜜、 动物、人体内果 糖水果、蜂蜜中无色晶体,不易结晶, 通常为黏稠液体存在 色、态 熔点无色晶体146OC 有甜味乙醇,不溶于乙醚103OC―105OC 最甜的糖 属 于 多 羟 基 酮味道溶解性OH H OH H O OH 易溶于水,稍溶于 易溶于水、乙醇、乙醚分子式结构简式H―C―C―C―C―C―C―H C6H12O6 C6H12O6H OH H OH H 果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 ,其结构简式: O HOCH2(CHOH)3―C―CH2OH 果糖是一种多羟基酮。与葡萄糖互为同分异构体。【探究】 如何区分葡萄糖与果糖? 在碱性条件下,果糖分子中羰基受多个羟 基的影响有很强的还原性,所以,果糖能被新 制的银氨溶液和新制氢氧化铜氧化。 在酸性条件下,果糖不被溴水氧化,可用 溴水区分葡萄糖和果糖。也可用澄清的石灰水 来区分。 三、蔗糖和麦芽糖1、蔗糖的存在和物性蔗糖存在于甘蔗和甜菜中。无色 晶体,易溶于水,有甜味,是重要的 甜味剂。麦芽糖存在与发芽的谷粒和 麦芽中,主要由淀粉水解得来。 常用的甜味剂及甜度1、功能性单糖:高果糖浆、结晶果糖、L-糖等; 2、功能性低聚糖:异麦芽酮糖、乳酮糖、棉子 糖、大豆低聚糖、低聚果糖、低聚乳果糖、 低聚乳糖、低聚异麦芽糖等; 3、多元糖醇:赤藓糖醇、木糖醇、山梨糖醇、甘露糖醇、麦 芽糖醇、异麦芽糖醇、氢化淀粉水解物等; 4、糖苷:甜菊苷、甜菊双糖苷、二氢查耳酮、甘草甜素等; 5、二肽类:甜味素(阿斯巴甜)、阿力甜等; 6、蛋白质:索马甜、莫奈林、奇异果素等; 7、蔗糖衍生物:三氯蔗糖(又叫蔗糖精)等; 8、人工合成甜味剂:糖精、甜蜜素、安塞蜜、纽甜等; 【阅读资料】 http://user./?ptlang=2052&ADUIN=&ADSESSION=&ADTAG=CLIENT.QQ.2881_Fr iendTip_QzoneFolder.0 分子式都有甜味 麦芽糖 蔗糖 蔗糖和麦芽糖互为同分异构体C12H22O11 C12H22O11白色晶体,易溶于水物性 结构无色晶体,溶于水分子中无醛基 1.与银氨溶液分子中含醛基 有银镜产生C12H22O11+H2O→ 2C6H12O6 葡萄糖不反应化 性2、水解反应C12H22O11 + H2O → C6H12O6 + C6H12O6 葡萄糖 果糖 演示对比实验120%蔗 糖溶液热水浴银氨溶液热水浴无现象20% 麦芽 糖溶 液银氨溶液热水浴热水浴产生 银镜蔗糖: 无还原性 化学性质 麦芽糖:有还原性同分异构体 演示对比实验2银氨溶液 20%蔗 糖溶液热水浴热水浴无现象蔗糖 + 稀硫酸NaOH 中和酸热水浴催化剂银氨溶液热水浴产生 银镜C12H22O11 + H2O(蔗糖)C6H12O6 + C6H12O6(葡萄糖) (果糖) ●结论:蔗糖与葡萄糖的比较 还原性糖 葡萄糖 (有-CHO)不能水解单糖非还原性糖 水解成一分子葡 蔗糖 二糖 (无-CHO) 萄糖一分子果糖催化剂C12H22O11 + H2O(蔗糖)C6H12O6 + C6H12O6(葡萄糖) (果糖) ●结论:蔗糖与麦芽糖的比较蔗 糖C12H22O11 麦 同分异构 还原性糖 水解成二分 二 芽 (有-CHO) 子葡萄糖 糖 糖催化剂水解成一分 非还原性糖 二 子葡萄糖, 糖 (无-CHO) 一分子果糖C12H22O11 + H2O(麦芽糖)2C6H12O6 (果糖) 四.淀粉与纤维素1、多糖的分子通式(1).多糖具有相同的通式:(C6H10O5)n (2).其中含有的单糖单元(C6H10O5)的数值――n值各 不同,只有大致的范围; (3).当n=几百到几千时为淀粉,相对分子质量在十 几万→几十万。 (4).当n=几千或几千以上时为纤维素,相对分子质 量在几十万→几百万。 (5).它们的结构也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也不是同 系物。 (6)、均属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是混合物。 2.淀粉 ⑴、淀粉的存在 ①、淀粉主要存在于植物的种子和块根里。 ②、其中谷类中含淀粉较多。 例如:大米约含淀粉80%,小麦约含淀 粉70%,马铃薯约含淀粉20% ⑵、淀粉的结构① 淀粉分子中含有几百到几千个单糖单元。 即几百到几千个(C6H10O5) ② 每个结构单元式量:162。 ③ 相对分子质量从几万到几十万 ④ 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⑶、淀粉的物理性质①、淀粉是白色、无气味、无味道的粉末状物质; ②、不溶于冷水; ③、在热水中能膨胀,部分溶于热水,产生糊化作 用(即食物由生变熟的过程)。⑷、化学性质①、通常淀粉不显还原性②、淀粉溶液遇碘变蓝色 ③、淀粉在催化剂(如淀粉酶或20%稀硫酸)存在 和加热下可以逐步水解,生成一系列比淀粉分子小的 化合物,最终生成还原性单糖――葡萄糖。 【淀粉的水解实验】试管1:淀粉 稀硫酸△ 水解液 试管2:淀粉NaOH中和液 变蓝碘水不变蓝蒸馏水 淀粉溶液 碘水银氨溶液加热试管3:中和液有银镜出现试管4:淀粉溶液银氨溶液加热无 银镜出现【思考与交流1】 如何设计实验判断淀粉的水解程 度。没有水解、部分水解、完全水解。 第1步:取少量反应液,用碱中和硫酸,加入银氨溶 液,水浴加热,观察有无银镜产生; 第2步:另取少量反应液,加入少量碘,观察是否有 颜色变化,如果无明显现象,则表明,水解已经完全。 ⑸、淀粉的用途①、淀粉是食物的重要成分,是人体的重要能源; ②、可用于制葡萄糖和酒精等; ③、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先转化为麦芽糖,再转 化为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转化为乙醇: 催化剂 C6H12O6 2C2H5OH +2 CO2 【思考与交流2】 解释为什么在吃馒头或米饭时, 多加咀嚼就会感到有甜味? 淀粉在人体内进行水解。人在咀嚼馒头时,淀粉 受唾液所含淀粉酶(一种蛋白质)的催化作用,开始水 解,生成了一部分葡萄糖。(淀粉在小肠里在胰脏分泌 出的淀粉酶的作用下,继续进行水解。生成的葡萄糖 经过肠壁的吸收,进入血液,供人体组织的营养需要) 2.纤维素⑴、纤维素的存在纤维素是自然界中分 布最广泛的一种多糖纤维素存在于一切植物中。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 基础物质。其中:棉花含纤维素92%~95%;亚麻含 纤维素约80%;木材含纤维素约50%。⑵、纤维素的结构①、纤维素是一种复杂的多糖,分子中含有约几千个 单糖单元;即(C6H10O5)n 中,n=几千; ②、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③、纤维素结构与淀粉不同,所以性质有差异。 DC6H10O5‖称为单糖单元,纤维 OH 素的“C6H10O5‖又称为葡萄糖单 (C H O ) OH 6 7 2 元。每个单糖单元含有3个―OH, OH n 故纤维素可写成: ⑶、纤维素的性质①、白色无气味无味道,不溶于水和一般有机溶 剂。但在一定条件下,某些酸、碱和盐的水溶液可使 纤维素溶胀或溶解。 90%的硫酸 ②、不显还原性。可发生水解,但比淀粉水解难。(C6H10O5)n+nH2O纤维素浓硫酸或酶 △nC6H12O6葡萄糖【思考】 如何设计实验检验纤维素水解已经开始?取少量反应液,滴加几滴硫酸铜溶液,再加入过 量NaOH溶液,中和作催化剂的硫酸,一直加到出现 Cu(OH)2沉淀,最后,加热煮沸,观察现象。如果出 现红色沉淀,表明已经开始水解。 ③、酯化反应纤维素分子由几千个单糖单元构成,其中,每个 单糖单元中含三个醇羟基,因此,能显示出醇的性质。 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酯。如:与硝酸反应,生成纤维 素硝酸酯(俗名:硝酸纤维)、纤维素乙酸酯(俗名: 醋酸纤维)。OH (C6H7O2) OH +3n HNO3 OH n O―NO2 (C6H7O2) O―NO2 O―NO2浓硫酸 △n+3nH2O纤维素三硝酸酯(硝酸纤维) (4)、纤维素的用途a、棉麻纤维大量用于纺织工业。 b、木材、稻草、麦秸、蔗渣等用于造纸。 c、制造纤维素硝酸酯(硝酸纤维)。根据含N量 分为火棉(含N量较高,用于制造无烟火药)、 胶棉(含N量较低,用于制赛璐璐和油漆)。 d、制造纤维素乙酸酯(醋酸纤维),不易着火, 用于制胶片。 e、制造粘胶纤维(NaOH、CS2处理后所得, 其中的长纤维称人造丝,短纤维称人造棉) f、食物中的纤维素有利于人的消化。 知识归纳分类 单 葡萄糖 糖 果糖 二 蔗糖 糖 麦芽糖 多 糖 淀粉 纤维素分子 式结构 简式 分子 结构 特点 化学 性质 【练习】回答淀粉水解的有关问题思考1、利用淀粉制葡萄糖,除了用酸作催化 剂外是否可以用酶? 思考2、如何检验淀粉尚未水解?用银氨溶液生成银镜或用新制的氢氧化 铜反应生成红色沉淀思考3、如何检验淀粉部分水解?用银氨溶液生成银镜,用碘水显蓝色思考4、如何检验淀粉已经完全水解?用碘水――是不显蓝色 葡萄糖分子式 结构特点 存 在 物理性质 多羟基醛自然界分布最广-葡萄及甜味水果中果糖多羟基酮 水果、蜂蜜不易结晶,常为粘稠状液体、 纯净的为白色晶体,溶于水C6H12O6(同分异构体)白色晶体,溶于水羟基:酯化反应 醛基:还原性[新制Cu(OH)2悬浊液、 银镜反应、溴水]、氧化性 生物作用:氧化反应化学性质 用 途可发生银镜反应及与新制 Cu(OH)2悬浊液的反应 (碱性条件下异构化)。 不与溴水反应。制药、制糖果、制镜食物制 法淀粉水解 蔗糖(甜菜糖)分子式物理性质 存 在 结构特点麦芽糖白色晶体,溶于水, 不及蔗糖甜 麦芽、薯类 有醛基C12H22O11(同分异构体)无色晶体,溶于水甘蔗(11%~14%)甜菜(14%~26%)无醛基 水解反应(水解一分子)化学性质生成葡萄糖和果糖各一分子本身不发生银镜反应,水解后可进行生成两分子葡萄糖本身可发生银镜反应用 途食物食物 淀粉分子式物理性质纤维素(C6H10O5)n (n值:淀粉 & 纤维素)无甜味,白色粉末状物质。不溶于 白色、无味丝状固体物质。 冷水,热水中膨胀破裂,部分溶解, 不溶于水及一般有机溶剂 部分悬浮,形成胶体。存 在大米、小麦、马铃薯等谷类食物 溶);无还原性木材、棉花仅为直链。无还原性 可水解为葡萄糖,与硝酸、 二乙酸酐发生酯化反应 制造纤维素硝酸酯、纤维 素乙酸酯、粘胶纤维,造 纸结构特点 直链淀粉(可溶),支链淀粉(不可 化学性质 用 途遇I2变蓝,可水解为葡萄糖, 具有胶体的性质。 食物、制葡萄糖、酒精 小分子式何种糖类 单糖结蔗糖 麦芽糖 C12H22O11葡萄糖 果糖 C6H12O6二糖银镜反应 菲林反应是否还原 性糖 是否水解 制备 存在√是√是×否√是否淀粉水解是 淀粉水解 糖类的相互转化(C6H10O5)n缩 合 水 解 水解 缩合C12H22O11C6H12O6氧 化 光 合发酵C2H5OH + CO2CO2 + H2O 【练习】BD 1.下列关于糖的说法正确的是 A.糖类中除含有C、H、O三种元素外, 还可能含有其他元素 B.葡萄糖是多羟基醛 C.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一定属于醛类 D.糖类可划分为单糖、二糖、多糖三类 2.葡萄糖是单糖的原因是 B A.在糖类中含碳原子数最少 B.不能水解成为更简单的糖 C.结构最简单 D.分子中只有一个醛基 【练习】 3.下列关于葡萄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BA.葡萄糖的分子式是C6H12O6 B.葡萄糖是碳水化合物,因为它的分子是由6 个C原子和6个H2O分子组成的 C.葡萄糖是一种多羟基醛,因而具有醛和多 元醇的性质 D.葡萄糖是单糖 4.下列有机物既能在常温下溶于水,又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 A.甲醇 C.葡萄糖CB. 甲酸乙酯 D.苯酚 【练习】5.关于葡萄糖的叙述错误的是 C A.是白色晶体,能溶于水 B.是一种多羟基醛 C.能发生水解,生成乙醇 D.经过消化过程,可直接为人体吸收6.淀粉和纤维素不属于同分异构体的原因是 A、组成元素不同 C B、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不同 C、包含的单糖单元数目不相同 D、分子结构不相同 【练习】7.向淀粉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并加热使之发生水解, 为测定水解程度所需下列试剂是 C ① 氢氧化钠溶液 ② 银氨溶液 ③ 新制氢氧化铜 ④ 碘水 ⑤ 氯化钡溶液 A、①⑤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8 .下列各有机物中不含有醇羟基的是 A、苯甲酸 B、纤维素 C、淀粉 D、葡萄糖 9. 下列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A.葡萄糖 B.淀粉 C. 纤维素 D.聚氯乙烯 【练习】 10.现有三个实验方案,用以检验淀粉的水解情况。稀硫酸 NaOH液 方案甲:淀粉液 水解 中和液 Δ碘水溶液变蓝结论:淀粉完全没有水解稀硫酸 方案乙:淀粉液 Δ 水解液 银氨溶液 微热无银镜结论:淀粉完全没有水解稀硫酸 NaOH液 银氨溶液 方案丙:淀粉液 Δ 水解液 中和液 微热 有银镜结论:淀粉已经水解 根据以上操作、现象,首先回答结论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 (1)、方案甲 结论不正确。因为淀粉可能部分水解,而未水解; 的残留淀粉会与碘水反应而变蓝。 (2)、方案乙 结论不正确。因为淀粉可能部分或完全水解,但 ; 在酸性条件下,生成的葡萄糖不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 (3)、方案丙 结论正确。说明淀粉已水解,生成了葡萄糖。并 。 在碱性条件下产生了银镜反应。 【练习】11. 淀粉和纤维素都可用(C6H10O5)n表示分子组成, D 所以它们是 A.同分异构体 B.同一种物质 C.同系物 D.多糖类物质 12. 棉花纤 维 素的 平均相 对分子质 量 为174960, 平均每个分子中所含葡萄糖单元的数目为 A A.1080 B.1800 C.972 D.1000 C 13. 下列物质中最易燃烧的是 A.棉花 B.黏胶纤维 C.硝酸纤维 D.醋酸纤维 棉 花 树棉花花苞棉花亚 麻麻麻丝 材木 树 桉 桉 树 竹 子
科学视野分子的手性碳原子上连有四个不相同的原子或 原子团,这样的碳原子叫做“不对称碳 原子”,也叫做“手性分子”。 象人的两只手,由于五指的构型不同,左 手和右手互为实物和镜像关系,但不能完全重 叠,称为手性。HCH3 C COOHOH例如:乳酸分子的中间碳原子就是手性碳 原子。它在空间的构型有两种:(呈镜像对称, 但不能完全重叠。)*
手性分子两种构型生理活性的差别(见教材P81) 【练习】 分析葡萄糖分子中存在的手性碳原子。OH H OH H OH OH―C―C―C―C―C―C―HHOH H OH H自然界的葡萄糖和果糖都是D-型结构
★科学视野 ――玉米及玉米核的综合利用 ★ 科学视野―― 甲壳质甲壳素(Chitin)又名甲壳质、壳多糖、壳蛋白,是法国科学家布拉克 诺(Braconno)1811年从虾蟹壳中发现的一种有用的物质。近代国内外科 学家又从虾、蟹、蛹及菌类、藻类的细胞中提炼出这种宝贵的天然生物 高聚物。 甲壳素在大自然中每年生物合成量高达数千亿吨,是一种取之不尽、用 之不竭、用途广泛的再生资源。 甲壳素的用途之一是作为辅助性治疗药剂及功能性保健品的添加剂 。有关专家认为,甲壳素是继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外 维持人体生命的第六要素。 甲壳素对人体各种生理代谢具有广泛调节作用,可强化人体免疫功 能,对甲亢、更年期综合症、各种妇科疾病、肝炎、肾炎、内分泌失调 等有一定辅助治疗效果,并能减轻放疗、化疗后的副作用。用甲壳素配 以其他药物可制成免疫促进剂、抗肿瘤剂、药物缓释剂、降胆固醇剂、 凝血剂、合成生化剂及各种保健品添加剂等。 甲壳素还应用于纺织、印染、化工、造纸、食品、化妆品、农业、 环保、塑料等领域。例如用甲壳素和淀粉等原料制成的薄膜,具有强度 高、可天然降解的特点,是替代目前大量使用的塑料薄膜的环保型产品 。甲壳素的开发利用在我国前景广阔。 膳食纤维又称为纤维素、食物纤维等,属于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 的多糖类物质。以前人们认为粗杂粮和蔬菜等食物中的纤维素不具有营养意 义,唯一的作用似乎仅是通便。现代研究表明膳食纤维对人体健康有着相当 重要的作用,从而把它碳水化合物中划出,被称为第7营养素。 膳食纤维主 要有以下营养功能: (1)可通过延长口腔咀嚼增强了牙齿的咀嚼功能,从而 促进牙齿发育健全,减缓成人牙齿功能退化。 (2) 可增加口腔咀嚼食物的时 间,促进肠道消化酶分泌,骨利于食物的消化。 (3) 促进结肠功能,预防结 肠癌,结肠癌因某种刺激或毒物如亚硝胺及酚、氨等作用而引起。这些有毒 物质在结肠内停留时间过长,就会对肠壁发生毒害作用。膳食纤维以其较强 的吸水性,增大了粪便的体积,并能缩短粪便停留在结肠的时间。粪便体积 大还能稀释毒物,降低致癌因子的浓度,从而有助于预防结肠癌。 (4)防治 便秘 膳食纤维以其吸水性强,使粪便体积增大,并使粪便软化。故可防治习 惯性便秘及一些相应疾病。可以说膳食纤维是肠道内“清洁工”。 (5)预防 胆结石 大部分胆石是因胆汁内胆固醇量过多所致,膳食纤维能增加肠道中胆 固醇的排泄,降低胆汁和血清胆固醇的浓度。从而使胆石症的患病率减少。 (6)预防乳房癌,在膳食纤维摄入量较多的人群,乳房癌的发病率显著减少。 (7)治疗内分泌代谢病―糖尿病(由体内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所致)。膳食纤 维在维持血糖平衡方面起很重要作用,增加食物中纤维含量可有效降低餐后 积压糖的浓度。 (8) 纤维膳食可胃内容物容积使产生饱腹感,以控制蛋白质 、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产热营养素的摄入理而起到控制体重,防止肥胖的 作用。
更多搜索: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红对勾】学年高中化学 4.2 糖类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5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图文】高中有机化学--糖类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高中有机化学--糖类
大小:2.67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图文】高二化学新人教版选修5 4.2 《糖类》课件1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高二化学新人教版选修5 4.2 《糖类》课件1
总评分4.3|
浏览量8863
用知识赚钱
大小:1.08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蜂蜜属于哪种糖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