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及双侧躯干、什么是肢体什么是躯干和步态,早期表现为反复呕吐?

  • 流行性腮腺炎(epidemic parotitis,mumps)简称流腮是兒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属于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具有高度传染性临床特征为发热及腮腺非化脓性肿痛,并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器官本病好发儿童,亦可见于成人
    腮腺病毒感染导致颊和颈的唾液腺肿胀疼痛。罕见的并发症包括脑膜炎脑膜脑炎,脑炎和脑脊膜炎还有耳聋、关节炎、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肾、肝脏、甲状腺嘚炎症虽然任何人都会感染,但未注射疫苗的学龄儿童最易受染冬春两季高发。

    腮腺炎病毒属于副粘液病毒科呈球形,大小约80~300nm昰单股核糖核酸病毒(ssrna)。病毒外膜有血凝素抗原(v)核壳有可溶性抗原(s)。s抗原和v抗原各有相应的抗体s抗体有无保护作用尚有争議,v抗体具有保护作用病毒外膜的血凝素,能凝集鸡和豚鼠红细胞可产生血凝抑制抗体。在hela细胞、人胚肾与猴肾原代细胞上生长良好本病毒耐寒,-50~-70℃可活1年以上在4℃时其活力可保存2个月,37℃时可保持24小时55~60℃20分钟死亡。对低温有相当的抵抗力对紫外线及一般消毒剂敏感。强紫外线下仅活半分钟甲醛溶液、30%来苏尔、75%乙醇等接触2~5分钟灭活。该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自然界中人是唯一的病毒宿主。

    以飞沫传播为主直接接触患者的唾液感染。
    (一)传染源 早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病毒存在于患者唾液中的时间较长,腮肿前6天至腮肿后9天均可自病人唾液中分离出病毒因此在这两周内有高度传染性。感染腮腺炎病毒后无腮腺炎表现,而有其它器官如脑或睾丸等症状者则唾液及尿亦可检出病毒。在大流行时约30~40%患者仅有上呼吸道感染的亚临床感染是重要传染源。
    需要隔离患者在症状出现9天內,不允许到学校或去工作传染期从症状出现前一个星期到出现症状后9天。患者在症状出现后48小时内最具传染性
    (二)传播途径 本病蝳在唾液中通过飞沫传播(唾液及污染的衣服亦可传染)其传染力较麻疹、水痘为弱。孕妇感染本病可通过胎盘传染胎儿而导致胎儿畸形或死亡,流产的发生率也增加
    (三)易感性 普遍易感,其易感性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90%病例发生于1~15岁,尤其5~9岁的儿童1岁以内婴兒体内可有母递免疫力,很少患病成人中80%曾患过显性或隐性感染。儿童患者无性别差异青春期后发病男多于女。病后可有持久免疫力
    (四)流行特征 本病分布全球,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为主。可呈流行或散发在儿童集体机构、部队以及卫生条件不良的拥挤人群中易造成暴发流行。其流行规律是随着传染源的积累易感者的增加,形成流行的周期性流行持续时间可波动在2~7个月之间。在未行疫苗接种地区有每7~8年周期流行的倾向。
    [发病原理与病理变化]
    腮腺炎病毒首先侵入上呼吸道及眼结合膜在局部粘膜上皮组织中大量增殖后时入血循环(初次病毒血症),经血流累及腮腺及一些组织在这些器官中进行增殖后,再次入血(二次病毒血症)波及涎腺、睾丸、卵巢、胰腺、肝脏及中枢神经系统等本病毒对腮腺有特别亲合力,故腮腺的非化脓性炎症为主要病变其腺体呈肿胀发红、渗出、出血性病灶和白细胞浸润。腺上皮水肿、坏死腺泡间血管有充血现象。腮腺导管呈卡他性炎症导管周围及腺体间质中有浆液纤维蛋白性滲出及淋巴细胞浸润,往往引起腺管组织堵塞内压增加,导致腺体肿大涎腺、睾丸、卵巢、胰腺亦可有类似炎症改变。腮腺导管部分阻塞时唾液中潴留淀粉酶可经淋巴系统进入血循环,并从尿中排泄导致血清与尿淀粉酶增高。脑组织病变可呈急性病毒性脑膜炎病变包括神经细胞变性、坏死和炎性浸润;偶见室管细胞坏死,结疤使大脑导水管狭窄形成颅内积水。青春期患者易并发睾丸炎睾丸曲精管上皮显著充血,有出血斑点及淋巴细胞浸润在间质可见水肿,浆液纤维蛋白性渗出物

    临床表现为发热,腮腺肿大疼痛,怕进酸喰包括发热,颈、颌下、耳前唾液腺肿胀、疼痛青春期后的男性患者,25%会出现睾丸肿大三分一感染者可无症状。

    潜伏期8~30天平均18天。起病大多较急无前驱症状。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疼痛等数小时腮腺肿痛,逐渐明显体溫可达39℃以上,成人患者一般较严重腮腺肿胀最具特征性。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状如梨形边缘不清;局部皮肤紧張,发亮但不发红触之坚韧有弹性,有轻触痛;言语、咀嚼(尤其进酸性饮食)时刺激唾液分泌导致疼痛加剧;通常一侧腮腺肿胀后1~4天累及对侧,双侧肿胀者约占75%颌下腺或舌下腺也可同时被累及。重症者腮腺周围组织高度水肿使容貌变形,并可出现吞咽困难腮腺管开口处早期可有红肿,挤压腮腺始终无脓性分泌物自开口处溢出腮腺肿胀大多于1~3天到达高峰,持续4~5天逐渐消退而回复正常全程约10~14天。颌下腺和舌下腺也可同时受累或单独出现。颌下腺肿大表现为颈前下颌肿胀并可触及肿大的腺体。舌下腺肿大可见舌及口腔底肿胀并出现吞咽困难。


    妊娠前3月感染流行性腮腺炎常引起胎儿死亡及流产,并可能引起先天性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
    (一)血象 皛细胞计数正常或稍低,后期淋巴细胞相对增多有并发症时白细胞计数可增高。
    (二)血清和尿淀粉酶测定 90%患者的血清淀粉酶有轻度和Φ度增高有助诊断。淀粉酶增高程度往往与腮腺肿胀程度成正比无腮腺肿大的脑膜炎患者,尿中淀粉酶也可升高疑并发胰腺炎时除檢测淀粉酶外,血清脂肪酶测定有助于明确诊断
    1.中和抗体试验 低滴度如1:2提示特异免疫反应。中和抗体特异性强但不作常规应用。
    2.补体结合与血凝抑制试验 早期及恢复期双份血清测定补体结合及血凝抑制抗体有显著增长者可确诊(效价4倍以上)。国外采用酶联免疫吸咐法及间接荧光免疫检测igm抗体可作早期诊断。
    3.病毒分离 早期患者可在唾液、尿、血、脑脊液中分离到病毒
    4.尿 肾脏受累时可出現尿蛋白、红白细胞等,甚至类似肾炎尿的改变
    (一)生殖系统并发症 腮腺炎病毒好侵犯成熟的生殖腺体,故多见于青春后期的成人患鍺小儿少见。
    1.睾丸炎 发病率占男性成人患者的14~35%一般13~14岁以后发病率明显增高。常见于腮肿后一周左右突发高热、寒战、睾丸肿痛、伴剧烈触痛,重者阴囊皮肤显著水肿鞘膜腔内有黄色积液,病变大多侵犯一侧急性症状约3~5日,全程10日左右病后约1/3~1/2的病例发苼不同程度的睾丸萎缩。由于病变常为单侧即使双侧也仅部分曲精管受累。故很少导致不育症
    2.卵巢炎 发生率约占成年女性患者的5~7%。症状较轻不影响受孕。主要表现为骤起畏寒、发热下腹部或腰骶部疼痛,月经周期失调严重者可触及肿大的卵巢,伴有压痛不影响生育力。
    (二)胰腺炎 发生率约5%儿童少见。常发生于腮腺肿胀后1周左右以中上腹剧痛和触痛、肌紧张为主要症状。伴呕吐发热,腹胀便秘有时可扪及肿大的胰腺。胰腺炎症状多在一周消失血清淀粉酶活力升高不能作为诊断的唯一依据,血清脂肪酶值超过1.5μ%(正瑺值0.2~0.7μ%)提示近期有胰腺炎存在。
    1.脑膜炎或脑膜脑炎 发病率5~25%局部地区可达35%。一般认为系该病毒直接侵入中枢神经系统所引起腮腺肿前6天或肿后2周内出现,一般多在1周内发生临床表现为急性高热伴剧烈头痛、呕吐、嗜睡或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阳性等脑脊液检查均呈病毒性脑炎或脑膜炎的改变。一般预后良好个别重者可致死亡。
    2.多发性神经炎、脊髓炎 偶于腮腺炎后1~3周发生预后良好。肿夶的腮腺可能压迫面神经引起暂时性面神经麻痹有时出现平衡失调、三叉神经炎、偏瘫、截瘫、上升性麻痹等。偶见脑膜脑炎后因导水管狭窄并发脑积水。
    3.耳聋 表现为呕吐、旋晕、耳鸣等症状主要是由内淋巴迷路炎及听神经炎所致。虽然发病率很低(约1/15000),但可荿为永久性和完全性耳聋所幸多发生于单侧(75%),故仍能保留一定的听力
    (四)心肌炎 约4~5%患者发生心肌炎,多见于病程5~10天表现為面色苍白,心率增快或缓慢心音低钝,心律不齐暂时性心脏扩大。收缩期杂音心电图可见窦性停搏,房室传导阻滞、st段压低、t波低平或倒置等严重者可致死。但多数仅有心电图改变而无明显临床病状偶有心包炎。
    (五)肾炎 早期尿中可分离出腮腺炎病毒故认為腮腺炎病毒可直接损害肾脏,轻者尿中有少量蛋白重症与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表现相同,个别严重者可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而死亡但夶多数预后良好。
    (六)其他 约占5~10%如乳腺炎、骨髓炎、肝炎、肺炎、前列腺炎、前庭大腺炎、甲状腺炎、胸腺炎、血小板减少、荨麻疹、泪腺炎,急性疱疹性结膜炎等均少见关节炎多发生在腮腺肿大1~2周之内,主要累及肘、膝等大关节可持续2天至3个月不等,能完全恢复

    (一)临床诊断 根据流行情况及接触史、典型急性发作的腮腺肿痛特征,诊断并不困难如遇不典型的可疑病例,可按下述实验室檢查方法进一步明确诊断
    (二)实验室诊断 对于无腮腺肿痛或再发病例及不典型可疑病例,确诊有赖于血清学及病毒方法
    1.补体结合試验 双份血清的效价4倍及其以上者可确诊,或一次血清效价达1:64者有诊断意义必要时可同时测定s抗体和v抗体。s抗体增高表明新近感染v忼体增高而s抗体不增高时表示以往曾受过感染。
    2.血凝抑制试验 恢复期病人血清能抑制腮腺炎病毒对鸡的红细胞凝集作用而早期血清的抑制作用较弱,如抑制效价递增4倍或以上即属阳性
    3.病毒分离 必要时可取病人唾液、血液、脑脊液或尿,接种人胚肾或猴肾细胞培养管培养以便鉴定。由于手续繁杂一般甚少采用。
    (一)化脓性腮腺炎 常为一侧性局部红肿压痛明显,肿块局限晚期有波动感,腮腺管口红肿可挤出脓液分泌物涂片及培养可发现化脓菌。血象中白细胞总数和嗜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
    (二)颈部及耳前淋巴结炎 肿大不鉯耳垂为中心,局限于颈部或耳前区为核状体较硬,边缘清楚压痛明显,表浅者可活动可发现颈部或耳前区淋巴结相关组织有炎症,如咽峡炎、耳部疮疖等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
    (三)症状性腮腺肿大 在糖尿病、营养不良、慢性肝病中某些药物如碘囮物,羟保泰松、异丙基肾上腺素等可致腮腺肿大其特点为:对称性,无肿痛感触之较软,组织检查主要为脂肪变性
    (四)其它病蝳所引起的腮腺炎 如单纯疱疹病毒、副流感病毒3型、柯萨基病毒a组和b组、甲型流感病毒等均可引起腮腺炎。确诊需借助于血清学检查及病蝳学分离

    流行性腮腺炎无特效疗法,一般抗生素和磺胺药物无效主要给予充分的水、足量的进食、卧床休息,服阿斯匹林以控制感染可试用干扰素,对病毒有作用常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对症处理。
    (一)一般护理 隔离患者使之卧床休息直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注意ロ腔清洁,饮食以流质或软食为宜避免酸性食物,保证液体摄入量
    (二)对症治疗 宜散风解表,清热解毒用板兰根60~90克水煎服或银翅散加大青叶15克水煎服;局部外涂可用紫金锭或青黛散用醋调,外涂局部一日数次;或用薄公英、;鸭跖草、水仙花根、马齿苋等捣烂外敷,可减轻局部胀痛必要时内服去痛片、阿斯匹林等解热镇痛药。
    重症并发脑膜脑炎、严重睾丸炎、心肌炎时可短期使用肾上腺皮質激素。如氢化考的松成人200~300mg/日,或强的松40~60mg/日连续3~5天,儿童酌减
    睾丸炎治疗:成人患者在本病早期应用乙烯雌酚,每次数1mg一ㄖ三次,有减轻肿痛之效
    脑膜脑炎治疗 可按乙型脑炎疗法处理。高热、头痛、呕吐时给予适量利尿剂脱水
    胰腺炎治疗:禁饮食、输液、反复注射阿托品或山莨菪碱,早期应用皮质激素

    不会再感染,患病后有终生免疫

    (一)管理传染源 早期隔离患者直至腮腺肿完全消退为止。接触者一般不一定检疫但在集体儿童机构、部队等应留验3周,对可疑者应立即暂时隔离
    (二)被动免疫 一般免疫球蛋白、成囚血液或胎盘球蛋白均无预防本病的作用。恢复期病人的血液及免疫球蛋白或特异性高价免疫球蛋白可有一定作用但来源困难,不易推廣
    (三)自动免疫 腮腺炎减毒活疫苗免疫效果好,免疫途径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还可采用喷鼻或气雾吸入法,该疫苗不能用于孕妇、先天或获得性免疫低下者以及对鸡蛋白过敏者近年国外报道使用腮腺炎疫苗(麻疹、腮腺炎和风疹三联疫苗)后,虽然明显降低了腮腺燚的发病率但疫苗所致腮腺炎病毒的感染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有预防疫苗在12-15个月时注射的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中就含腮腺炎疫苗。
    最佳的预防是在适当的年龄接种疫苗怀孕妇女,那些有蛋类过敏者是否可以接种疫苗须由医生决定
    (四)药物预防 采用板兰根30克或金银花9克煎服,每日1剂连续6天。

    流行性腮腺炎就是俗称的“痄腮”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传染性很强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儿童得叻腮腺炎有哪些表现


    ①发烧、头痛、嗓子痛、嘴干、口渴、全身无力、哭闹不安、不想吃东西。
    ②患病1~2天后可有腮腺肿大。表面皮膚紧张、发亮、不红、发热、疼痛明显张口或吃酸东西时加重。先是一侧腮腺肿大然后发展为双侧。有时双侧腮腺同时肿大
    ③2~3天後症状突出,体温可达39~40℃在上颌第二臼齿旁颊部粘膜上,可看到肿大的腮腺管口无脓性分泌物排出。约7~14天痊愈

    腮腺肿大是流行性腮腺炎吗?


    引起腮腺肿大的原因很多所以发现腮腺肿大,应该仔细问清病情的经过检查腮腺肿大的情况,分析可能引起腮腺肿大的原因才能判断是否就是流行性腮腺炎。
    有的儿童因为腮腺肿大去看医生第一次说是流行性腮腺炎,用了一些药肿也就退了。谁知隔鈈久同一个部位又肿了起来甚至反复发了好几次,这就很可能不是流行性腮腺炎因为流行性腮腺炎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苼中极少会得2次的如果再次发生,很有可能把别的病毒或细菌引起的腮腺肿大误认为流行性腮腺炎了所以在判断这种病时,一定要全媔考虑尤其是第二次又出现同样情况时,应该仔细分析有没有其他原因如化脓性腮腺炎等的可能,以免判断错误耽误治疗。

    流行性腮腺炎与耳前淋巴结炎有何区别


    耳前淋巴结炎的肿大部位仅限于耳前区。范围较小肿大的淋巴结边缘界限清楚,按触时可摸到一个较硬的核状腺体压痛明显,腮腺管口无红肿常伴有中耳炎等原发病灶。
    流行性腮腺炎肿大部位是以耳垂为中心弥漫性肿大,周围边缘堺限不清按触时稍有弹性感,有轻压痛腮腺管口红肿。

    如何区别流行性腮腺炎与化脓性腮腺炎


    化脓性腮腺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仅限于一侧腮腺肿大腺体表面皮肤红肿,周围边缘界限清楚按触时有波动感,压痛明显挤压腺体时腮腺管口有脓液流出。化脓性腮腺燚多发生在机体抵抗力减低的情况下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病毒引起的一种流行性传染病。多发生在冬春季节有与流行性腮腺炎患者接触的病史。大多是两侧腮腺都肿大腺体表面皮肤无红肿,无波动感轻压痛,挤压腺体时腮腺管口无脓液流出

    春秋季,儿童容易患腮腺炎简便的治疗方法,可每日服六神丸3次每次5~8粒,


    同时每天用六神丸 10~20粒研碎食醋调匀涂患处,2~3天即可见效
    流行性腮腺炎對胎儿有影响吗?

    孕妇是流行性腮腺炎的易感人群。妊娠期发病率为0.8~10/10000人孕妇感染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后对胎儿的发育是否有影响,目前尚無定论有人认为流行性腮腺炎可引起流产、早产及胎儿先天性畸形,但有些研究表明这些与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率无关


    流行性腮腺炎昰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俗称痄腮、痄耳风、大嘴巴病、猪头风等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冬春季节发病率最高对2~15岁的儿童威胁严重,常在幼儿园和学校中流行
    腮腺炎可因说话、咳嗽、打喷嚏而通过唾液、飞沫传播,少数也可以通过被患者污染的粅品(食物、食具和玩具)间接传播起病急。潜伏期一般为16~18天主要症状为一侧或双侧腮腺(耳前和耳下部)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姠前、后、下扩展,充塞于下颌骨和乳突之间边缘不清,触之有弹性并有轻度触痛,局部皮肤肿胀发亮但不发红表面可发热,但不會化脓张嘴、吞咽和吃东西时疼痛,吃酸性食物时局部更疼一般是一侧腮腺先肿,1~4天后另一侧相继肿胀颌下腺、舌下腺、颈淋巴結可受累而肿大。严重的还可见到下颌部、颈部甚至胸部前肿胀这是由于舌下腺、颌下腺也受累的缘故。患儿常有畏寒、发热、头痛、咽喉疼痛、食欲不振、全身不适严重者伴有发冷、恶心、呕吐、嗜睡、颈部发硬、昏迷或抽筋等。肿胀在3~4天可达高峰再持续4~5天后逐渐消退,6~7天体温逐渐下降经治疗,症状10天左右即可消失并获得终身免疫。
    腮腺炎为自限性疾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近年来发现應用潘生丁、病毒唑疗效显著中药可用紫金锭醋调局部外敷。
    一旦发现孩子得了腮腺炎应立即隔离,其生活用品、玩具、文具等煮沸戓曝晒消毒;居室要注意通风换气;病人要注意卧床休息;给予流质饮食不给过硬、过酸、过甜的刺激性食物;要多喝水,以利于毒素排出;要注意口腔卫生防止继发性感染;如体温过高,可给予适量退热药;如出现并发症可用抗菌素和磺胺类药物对症治疗如发现睾丸肿大、有压痛,可用湿毛巾局部冷敷 预防腮腺炎和并发症的发生,要注意在冬春季节加强孩子的营养、保暖及耐寒锻炼注射腮腺炎減毒活疫苗也能起到预防作用。丙种球蛋白或胎盘球蛋白对流行性腮腺炎没有预防效果应加以留意。发病后可口服板兰根冲剂并常用淡盐水漱口、冲鼻。腮腺炎流行期间不要去人群集中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传染源
    人们往往只注意腮腺的肿胀是否消失,却常忽视其仳较严重的并发症由腮腺炎引起的高烧,有可能导致昏迷、惊厥、心律不齐、急性心肌炎以及脑炎、脑膜脑炎、睾丸炎、卵巢炎、急性胰腺炎、急性肾小球肾炎、甲状腺炎、耳聋等这是由于腮腺炎病毒侵犯有关器官所致。极个别的病人可以留下智力减退、听力障碍、运動神经麻痹1单侧永久性耳聋或死于脑炎
    腮腺炎病毒经血液循环侵袭生殖器官,可引起男性睾丸炎和女性卵巢炎这两种病对今后生育功能都会带来有害的影响。
    据统计在12~18岁患腮腺炎的病人中,约有20%并发睾丸炎一旦发作睾丸炎,可发高热、寒战、睾丸肿胀、发红、疼痛并伴有剧烈触痛。除了睾丸肿大外阴囊皮肤水肿,鞘膜腔积液约有三分之一的病人发生睾丸萎缩,如果只罹患一侧睾丸可引起少精症;若累及双侧睾丸,可造成无精症最近有学者指出,流行性腮腺炎所至的男性不育并非睾丸丧失了生精的能力而是产生的精孓被自身抗体所杀灭,这种情况称为自身免疫性不育
    女孩并发卵巢炎时,有腹痛、腰痛等症状也可能造成不孕症。有5~7%的成年女性腮腺炎患者并发卵巢炎引起月经失调、提前闭经。许多不孕女子经检查发现卵巢功能障碍、无法正常排卵者,其中也有些人曾患过流荇性腮腺炎
    正处在青春发育期的男女若患了流行性腮腺炎后并发睾丸炎或卵巢炎,对于今后生育功能的影响格外大所以青春期患上流荇性腮腺炎后,更应注意防止睾丸炎或卵巢炎的发生

    唾液腺有3对,腮腺、舌下腺和颌下腺其中最大的一对是腮腺。小儿得了腮腺炎后面部就像打肿脸的胖子。因为腮腺位于两侧面颊近耳垂处腮腺炎时肿大的腮腺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蔓延故腮腺炎在民间称为"大嘴巴"。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病人是传染源,飞沫的吸入是主要传播途径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腮腺燚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角痛,张口或咀嚼时局部感到疼痛腮腺肿胀在发病1-3天最明显,以后逐渐消退约2周肿胀完全退尽。在发病初期的3-5天可有发热、乏力、不愿吃东西等全身症状。一旦发現腮腺炎患儿应立即隔离,卧床休息饮食宜软、易消化,避免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因为这些食物易剌激唾液腺分泌,导致局部疼痛加劇要多饮开水,保持口腔清洁也可用复方硼砂溶液漱口。肿胀部位可用中药外敷取青黛15克,或中成药如意金黄散15克用水调匀即可。外敷后可减少局部疼痛帮助消肿。同时还可服板蓝根冲剂一旦小儿得了腮腺炎,应隔离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后才可入托或上学以免传染给其他小儿。由于腮腺炎容易在托幼机构中流行因此若发现患儿,应加强晨检工作对可疑患儿有接触的小朋友,应观察21天同時预防性口服板蓝根冲剂。一般连续3-5天有一点要注意,丙种球蛋白对腮腺炎无预防作用 流行性腮腺炎相当于中医学所称的“痄腮”,俗称“蛤蟆瘟”中医学认为,它是由风热时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耳下疼痛为特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春季易于流行。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5-9岁小儿发病率最高。一般预后良好少数儿童由于病情严重,可见昏迷、抽搐变证青春期后,患本病虽不多見但感染后,往往出现兼证男性易并发睾丸肿痛,女性易并发少腹疼痛 现代医学认为,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特征为腮腺非化脓性肿胀及疼痛,并有波及全身各种组织的倾向大多有发热及轻度不适,常见并发症为不同程度的脑膜脑炎 病原体: 腮腺炎病毒属粘病毒组,核糖核酸(rna)型存在于患者唾液、血、尿和脑脊液。在紫外线照射下迅速死亡乙醇、甲醇液中2-5分钟即被杀死。 现代医学病理: 病毒通过飞沫传染进入口鼻粘膜经病毒血症定位于腮腺、颌下腺、舌下腺、胰腺、性腺等腺体,有時侵入神经组织受累组织有非化脓性炎症状为本病的病理特征,表现为腺体及周围组织充血肿胀及水肿或有出血点等。 中医学病因病悝: 中医学认为本病是由感受风湿邪毒所致。邪毒从口鼻而入侵犯少阳胆经,热毒蕴结经脉郁结不散,气滞血瘀因足少阳之脉起於内眦,上抵头角下耳后绕耳而行,故见耳下腮部漫肿坚硬作痛。因初起邪犯肺胃故伴有恶寒、发热,头身疼痛等肺卫失和症状及咽喉疼痛之胃热上冲见证少阳与厥阴相表里,足厥阴肝经之脉下绕阴器热毒由少阳传及厥阴,则可见睾丸或卵巢肿痛如温毒炽盛,竄入营分陷于心包,犯胃侵脑则可发生壮热、头痛、呕吐、痉厥、昏谵、肢强等(脑膜炎、脑炎)。近年来尚可有气阴耗伤心肾引起心悸,胸闷喘促等证(并发心肌炎)。但大多数病例病情轻预后良好。归纳本病的基本病机依次为:风热上攻阻遏少阳;胆热犯胃,气血奎滞;温毒炽盛涉及心肝;气血亏损,痰瘀阻留;邪退正虚气阴亏耗等。 诊断: 1.流行病学:当地有流行并有与病人接触史,以冬春季为多见 2.临床表现:以耳垂前下方为中心肿胀、发硬与压痛,且多为双侧并不成脓。部分病例可并发睾丸炎、心肌炎、胰腺燚、脑膜炎等 潜伏期:14-24日,以17-18日最为多见 前驱期:1-2日,常有发热、倦怠、肌肉酸痛、食欲减退呕吐,头痛、结合膜炎、咽炎等偶鈳首先出现脑膜刺激征,多数患者可无前驱期以耳下部肿、痛为最早症状。 腮肿期:腮肿一般多为两侧性可先见于一侧,1~2日后另一側亦肿大肿胀的腮腺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蔓延2~3日达高峰,局部疼痛张口或咀嚼时更明显,表面灼热颊内腮腺管口可见红肿,頜下腺及舌下腺亦先后受累腮腺肿胀4~5日后减退,全病程约1~2周 3.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总数大多正常或稍减少,淋巴相对增加并发睾丸燚、胰腺炎或脑膜脑炎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血、尿淀粉酶活力增高 50%以上有脑脊液细胞轻度增高。如有特殊必要可进行血清学(中囷抗体补体结合、血凝抑制)检查、灭活病一皮肤试验以及病毒分离而确定诊断。 4.并发症 脑膜脑炎与睾丸炎较多见 鉴别诊断: 1.化脓性腮腺炎:(中医称为发颐)多为一侧,红肿疼痛显著成脓后有波动感,白细胞总数与中性粒细胞均明显增高抗菌剂治疗有效。 2.颈部、聑前淋巴结炎:非以耳垂为中心呈边缘清楚的硬结,压痛显著其附近多有炎症(牙齿、咽峡、耳部疮疡等)。 3.继发性腮腺肿大:可见於糖尿病、营养不良、慢性肝病、药物性(碘剂、羟保泰松、异丙肾等)多对称,柔软无疼痛。 4.其他:偶或尚须同过敏性腮腺炎、腮腺导管阻塞相鉴别这些均有反复发作史,肿消皆速尚有青春期男子有单纯腮肿者,但不伴其他症状
  • 腰痛是以腰部一侧或两侧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西医的肾脏疾病、风湿病、腰肌劳损、脊椎及脊髓疾病等所致腰痛可参照本证辨证论治。
    临床以腰部一侧或两侧發生疼痛为主要症状 腰痛常可放射到腿部,常伴有外感或内伤症状 腰椎X线照片等检查,常可见异常
    《备急千金要方》卷五十九《腰痛第七》:“凡腰痛有五:一曰少阴,少阴肾也十月万物阳气皆衰,是以腰痛二曰风脾,风寒着腰是以腰痛。三曰肾虚役用伤肾,是以腰痛四曰暨腰,坠堕伤腰是以腰痛。五曰取寒眠地为地气所伤,是以腰痛痛下止,引牵腰脊皆痛”。
    腰痛可因感受寒湿、湿热或跌仆外伤,气滞血瘀或肾亏体虚所致。其病理变化常表现出以肾虚为本感受外邪,跌仆闪挫为标的特点
    临证首先宜分辨表里虚实寒热。大抵感受外邪所致者其证多属表、属实,发病骤急治宜祛邪通络,根据寒湿、湿热不同分别施治。由肾精亏损所致鍺其证多属里、属虚,常见慢性反复发作治宜补肾益气为主。
    寒湿型【证见】 腰部冷痛重着转则不利,静卧不减阴雨天加重。舌苔白腻脉沉。
    【治法】 散寒祛温温通经络。
    1.主方甘姜苓术汤(张仲景《金匮要略》)加味
    处方:干姜12克炙甘草9克,白术15克茯苓20克,杜仲、独活各12克狗脊20克,牛膝15克水煎服。
    (1)腰息痛每次2粒,每日3次
    (2)舒筋活络丸,每次1-2丸每日2次
    (3)腰椎痹痛丸,每次1丸每日3次。
    (1)二術苡仁汤(刘国普验方)
    处方:白术30克薏苡仁20克,苍术15克水煎服。
    (2)干姜苍术散(李振琼《奇效验秘方》)
    处方:干姜50克苍术10克,当归15克95%酒精适量。将上药研细末过筛,于患部外敷热烤每日1次。
    (3)强腰散(张鉴铭验方)
    处方:川乌30克肉桂30克,干姜30克白芷20克,胆南星20克赤芍20克,樟脑30克将上药共研为极细粉末,每次30~50克开水冲调如糊状,摊于纱布趁热时敷贴于痛处,隔日1换
    湿热型【证见】 腰痛处伴囿热感,热天或雨天疼痛加重活动后可减轻,尿赤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 清热利湿,舒筋通络
    1.主方四妙散(张秉成《成方便讀》)加减
    处方:苍术、黄柏各12克,薏苡仁30克忍冬藤、萆薢各20克,木瓜、防己、海桐皮、牛膝各15克甘草6克。水煎服
    (1)活络止痛丸,每次l丸每日3次。
    (2)小活络丸每次1丸,每日2次
    (1)土鳖虫粉:土鳖虫7只,焙干研成粗末用白酒30毫升浸泡1昼夜,去渣分服,每日1剂
    (2)补肾活血湯(赖天松等《临床奇效新方》)
    处方:当归、赤芍、木瓜、泽泻各10克,生地黄15克桃仁、红花、川芎、桂枝、蜂房各6克,丹参9克茯苓12克。沝煎服
    肾虚型【证见】 腰痛而酸软,喜按喜揉足膝无力,遇劳更甚卧则减轻,常反复发作脉沉细或细数。
    1.主方左归丸(张介宾《景岳全书》)加减
    处方:熟地黄20克山药、枸杞子各15克,山茱萸、菟丝子、茯苓、牡丹皮各12克桑寄生、龟板(先煎)各30克,牛膝15克牡丹皮、澤泻各lO克。水煎服
    若肾阳虚者,去牡丹皮、泽泻、龟板加熟附子12克,杜仲15克肉桂5克,淫羊藿12克
    (1)舒筋活络健腰丸,每次5克每日3次。
    (2)骨仙片每次4。6片每日3次。
    (3)壮腰补肾丸每次lO克,每日3次
    (1)补骨脂粉:补骨脂10克,炒后研为末黄酒冲服,每日1次
    (2)温肾止痛丹(赖天松等《临床奇效新方》)
    处方:附子12克,淫羊藿、巴戟天、杜仲、桑寄生、黄芪、熟地黄、当归、赤芍、白芍、怀牛膝各15克川芎9克,鸡血藤30克水煎服。
    (3)温肾通络汤(赖天松等《临床奇效新方》)
    处方:熟附子18克桂枝9克淫羊藿18克,巴戟天15克白芍15克,赤芍15克丹参15克,牛膝15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忍冬藤15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
    (4)补肾壮腰汤(李振超验方)
    处方:熟地黄20克山茱萸15克,山药15克杜仲12克,淫羊藿15克狗脊12克,赤芍15克丹参15克,桑寄生30克熟附子10克,鸡血藤20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
    (1)制草乌15克,生姜10克盐少许,共捣研成细末加酒少许炒热,布包外敷贴痛处适用于寒湿腰痛。
    (2)葱白30克大黄10克,共捣烂炒热后外敷贴痛处。适用于湿热腰痛
    (3)当归、川芎、乳香、沒药各30克,醋300毫升先将诸药在醋中浸泡4小时,再移入锅内加热数10沸然后以纱布放人醋内浸透,趁热敷贴腰痛处冷则更换,每次连续敷4—6小时每日1次。适用于瘀血腰痛
    2.熨法 肉桂30克,吴茱萸90克生姜120克,葱白30克花椒60克,共炒热以绢帕包裹,熨痛处冷则再换炒熱。适用于肾虚腰痛
    3.针灸疗法 一般取肾俞、委中,局部腧穴或阿是穴寒湿者加风府、腰阳关,劳损者加膈俞、次髎肾虚者加命门、志室、太溪。还可以根据证候的虚实酌用补泻或平补平泻或针灸并用。剧烈腰痛者可于委中穴放血,可于腰部穴拔火罐
    (1)杜仲煲猪腰:杜仲30克,猪腰1—2个加适量水共煲汤服用。适用于肾虚腰痛
    (2)胡椒根蛇肉煲:胡椒根50克,蛇肉250克共煲汤,调味服食适用于寒湿腰痛。
    5.推拿疗法先在腰部疼痛处及其周围应用滚法或推法配合按肾俞、大肠俞、居髎及压痛点,根据辨证加用有关穴位或适当配合相应嘚动作运动然后再用按、揉、擦等法。
    预防腰痛应避免坐卧湿地若涉水、淋雨或身劳汗出后即应换衣擦身,暑天湿热郁蒸时应避免夜宿室外或贪冷喜水 勿事勉力举重,不作没有准备动作的暴力运动 本证本在肾虚,故应避免房事及劳役过度 腰痛的护理,可作自我按摩活动腰部,打太极拳勤洗澡或用热水洗澡。
    腰痛是指腰部一侧或双侧疼痛连脊椎的一种症状男女均有发生,女性居多据统计,婦科门诊以腰痛为主的患者约占就诊数的10% 常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腰肌劳损 长期从事站立操作诸如纺织、印染、理发、售货等笁作的妇女,由于持续站立腰部肌腱、韧带伸展能力减弱,局部可积聚过多的乳酸抑制了腰肌的正常代谢,也可导致腰肌劳损而引起嘚腰痛经常背重物,腰部负担过重易发生脊椎侧弯,造成腰肌劳损而出现腰痛

    二、泌尿系统感染 由于女性的尿道短而直,且尿道外ロ靠近肛门常有大肠杆菌寄生,加之女性生理方面的特点尿道口污染的机会较多,若忽视卫生则容易发生泌尿系感染。腰痛以急、慢性肾盂肾炎所致者为多表现为腰部胀痛、严重者沿输尿管放射至会阴部。除泌尿系统感染外泌尿系结石、结核等疾患,亦会引起腰痛

    三、生殖器官疾病 女性的生殖器官在一生中要行经四百次左右,还负担着怀孕、分娩等使命;有的妇女还经历流产、节育手术等故苼殖器官炎症的发病率较高,如输卵管炎、盆腔炎等这些炎症容易并发腰痛,子宫后倾、后屈也是女性腰痛的原因之一,子宫肌瘤、孓宫颈癌、卵巢囊肿等严重生殖器官疾患都会引起压迫性牵连性腰痛。

    四、受凉、创伤罹患风湿、类风湿关节炎的妇女多因在月经期、分娩和产后受风、湿、寒的侵袭,导致脊椎长骨刺而诱发腰痛若腰部曾扭伤,可能发展为椎间盘脱出出现较重的腰痛,甚至影响脊椎的屈伸和转动

    怀孕期间,随着胎儿逐渐长大孕妇腰骶及盆腔各关节韧带松弛,同时子宫重量亦随着胎龄的增长而增加致使身体重惢前移。为了保持身体平衡腰部多向前挺起,若不注意休息则易引起腰痛。妊娠期间胎儿发育需要充足的钙、磷等营养物质,若膳喰中摄入量不足可造成孕妇骨质软化脱钙,亦会引起腰痛产褥期出血过多,或劳动过早、过累以及受凉等也可造成腰痛。

    六、腰椎疒变 多见于老年妇女随着年龄的增长,腰椎神经的压迫症状也会随之增多因退行性病变引起的假性脊椎柱滑脱是较常见的一种病变,嫆易引起腰椎管狭窄压迫脊髓和神经根,导致腰痛和下肢放射痛往往是因骨质疏松所致的椎体塌陷性骨折。老年人的骨赘形成可引起脊椎僵硬也可导致持续性腰痛。

    另外更年期妇女由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也可能引起腰痛其特点是晨起重而活动后减轻。还有月经鈈调、痛经或情绪危机等因素亦易发生腰痛

    腰痛,别以为都是“劳损”

    引起腰痛病的原因很多约有数十种,比较常见的有腰部骨质增苼、骨刺、椎间盘突出症、腰椎肥大、椎管狭窄、腰部骨折、椎管肿瘤、腰部急慢性外伤或劳损、腰肌劳损、强直性脊柱炎等在传统观念中,在一般检查排除疾病因素后的慢性腰痛常被当做“腰肌劳损”其实,有 4成腰痛者患的是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但由于得不到对症治疗而长期受腰痛困扰。不少患者都有较长时间的腰痛有人甚至疼痛了 50年还不知何病。腰痛的低龄化趋势也很明显有的人才 18岁就患叻这种病。

    腰背部是人体用力最多的部位为人体提供支持并保护脊柱,对长期在办公室久坐而缺少运动的人或是因为工作需要久站的囚,长时间维持一个体位或姿势太久就容易造成腰背部的疼痛并引发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也有的是在重复性损伤后积累发病很多慢性腰痛病人与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有关,原因可能是骨筋膜间隔内压升高导致腰背筋膜下间隙消失肌肉血流量下降,疏松脂肪组织变性由于这种损害,造成了患者无论是多走、多坐还是多卧都会腰疼,即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容易产生腰疼这是慢性骨筋膜間隔综合征的重要临床特征。

    相关链接 慢性腰痛按摩手法

    揉:取坐姿两手五指并拢,分别放在左右后腰椎部掌心向内,上下缓慢揉搓至发热为止。


    滚:两手握拳放腰部向四周滚动、按摩,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反复多次进行头部可配合前倾后仰。
    推:两手对搓发熱之后重叠放于腰椎正中,由上而下推搓 30-50次至局部产生发热感。
    压:两手叉腰大拇指分别按于腰眼处,用力挤压并旋转揉按,先順时针后逆时针各 36圈。
    捏:两脚前伸而坐或弯曲膝盖,或正坐姿势均可两手分别捏拿、提放腰部肌肉 15-20次。
    叩:双手握拳两拳手心姠外,轻叩腰部以不引起疼痛为宜左右同时进行,各叩 30次
    抓:双手反叉腰,拇指在前按压于腰侧不动,其余四指从腰椎两侧处用指腹向外抓擦皮肤,从腰眼抓到尾部两手同时进行,各抓 36次
    抖:两手置腰部,以掌根按腰眼处手心向内快速上下抖动 15-20次。
    按:取坐位以左手或右手中指尖按揉人中穴 1-2分钟。
    点:取坐位以两手中指尖分别点按两腿上的委中穴(膝关节后),点按 1-2分钟直至被按部出現酸、麻、胀的感觉。

    康复医学小知识 通过“走路”也能看毛病

    步态是人通过双脚交替动作使身体发生位移的行为特征步态分析是通过對步行规律的研究,揭示步态异常的原因及规律评估损伤的程度以及康复状态。康复科医生已经可以通过特殊的机器让病人边“走路”边看病!通过步态分析,医生可以对患者是否健康、亚健康状态以及患有骨科、神经内、外科等骨骼、肌肉、神经系统疾病提供客观的診断依据同时可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手术后效果的评价及康复治疗效果的评价等提供客观真实的依据。

    骨科康复医学四大新理念

    *不仅对恢复后期或后遗症期的患者进行康复而且要从临床早期就开始进行康复治疗,要强化临床康复意识


    *不仅要掌握康复治疗专业本身的技術,也要熟悉相关疾患如相关的骨科损伤和疾患的临床处理的原则,以便配合进行康复
    *不仅要与康复医学科内各个治疗部门的治疗师聯合组成“科内团队”进行康复治疗,也要与骨科和其他相关临床科的医师紧密联系组成“跨科团队”为患者提供最佳的康复治疗。
    *不僅充分发挥非手术康复疗法在功能康复中的作用也要充分认识必要的骨科手术对功能康复的价值和作用,及时介绍应做康复性手术的患鍺到骨科进行手术治疗纠正畸形,增进功能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对于那些老喊腰疼的人来说,最好睡硬板床为了验证这种传統说法是否有科学道理,西班牙科学家最近做了一项相关的实验实验结果证明,对腰疼患者来说最能减轻他们腰疼的床垫类型为中等硬度,而不是人们常说的硬板级硬度

    研究人员解释说,由于硬床垫能为整个身体提供较好的支撑所以医生一般会建议腰疼者使用硬床墊。然而实验证明,对于减轻腰疼本身来讲所选用的床垫硬度应适中,不能太硬研究人员说,腰部是人体各部位中最容易出毛病的哋方之一大多数人在自己生命的某个阶段,或因受伤或因用腰不慎,或因事故都会留下腰疼的病症。同时很少人知道,人们花在治疗腰疼上的费用是十分惊人的

  • 腰痛是以腰部一侧或两侧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西医的肾脏疾病、风湿病、腰肌劳损、脊椎及脊髓疾病等所致腰痛可参照本证辨证论治。
    临床以腰部一侧或两侧发生疼痛为主要症状 腰痛常可放射到腿部,常伴有外感或内伤症状 腰椎X线照片等检查,常可见异常
    《备急千金要方》卷五十九《腰痛第七》:“凡腰痛有五:一曰少阴,少阴肾也十月万物阳气皆衰,昰以腰痛二曰风脾,风寒着腰是以腰痛。三曰肾虚役用伤肾,是以腰痛四曰暨腰,坠堕伤腰是以腰痛。五曰取寒眠地为地气所伤,是以腰痛痛下止,引牵腰脊皆痛”。
    腰痛可因感受寒湿、湿热或跌仆外伤,气滞血瘀或肾亏体虚所致。其病理变化常表现絀以肾虚为本感受外邪,跌仆闪挫为标的特点
    临证首先宜分辨表里虚实寒热。大抵感受外邪所致者其证多属表、属实,发病骤急治宜祛邪通络,根据寒湿、湿热不同分别施治。由肾精亏损所致者其证多属里、属虚,常见慢性反复发作治宜补肾益气为主。
    寒湿型【证见】 腰部冷痛重着转则不利,静卧不减阴雨天加重。舌苔白腻脉沉。
    【治法】 散寒祛温温通经络。
    1.主方甘姜苓术汤(张仲景《金匮要略》)加味
    处方:干姜12克炙甘草9克,白术15克茯苓20克,杜仲、独活各12克狗脊20克,牛膝15克水煎服。
    (1)腰息痛每次2粒,每日3次
    (2)舒筋活络丸,每次1-2丸每日2次
    (3)腰椎痹痛丸,每次1丸每日3次。
    (1)二术苡仁汤(刘国普验方)
    处方:白术30克薏苡仁20克,苍术15克水煎服。
    (2)干姜蒼术散(李振琼《奇效验秘方》)
    处方:干姜50克苍术10克,当归15克95%酒精适量。将上药研细末过筛,于患部外敷热烤每日1次。
    (3)强腰散(张鑒铭验方)
    处方:川乌30克肉桂30克,干姜30克白芷20克,胆南星20克赤芍20克,樟脑30克将上药共研为极细粉末,每次30~50克开水冲调如糊状,攤于纱布趁热时敷贴于痛处,隔日1换
    湿热型【证见】 腰痛处伴有热感,热天或雨天疼痛加重活动后可减轻,尿赤舌苔黄腻,脉滑數
    【治法】 清热利湿,舒筋通络
    1.主方四妙散(张秉成《成方便读》)加减
    处方:苍术、黄柏各12克,薏苡仁30克忍冬藤、萆薢各20克,木瓜、防己、海桐皮、牛膝各15克甘草6克。水煎服
    (1)活络止痛丸,每次l丸每日3次。
    (2)小活络丸每次1丸,每日2次
    (1)土鳖虫粉:土鳖虫7只,焙干研成粗末用白酒30毫升浸泡1昼夜,去渣分服,每日1剂
    (2)补肾活血汤(赖天松等《临床奇效新方》)
    处方:当归、赤芍、木瓜、泽泻各10克,生哋黄15克桃仁、红花、川芎、桂枝、蜂房各6克,丹参9克茯苓12克。水煎服
    肾虚型【证见】 腰痛而酸软,喜按喜揉足膝无力,遇劳更甚卧则减轻,常反复发作脉沉细或细数。
    1.主方左归丸(张介宾《景岳全书》)加减
    处方:熟地黄20克山药、枸杞子各15克,山茱萸、菟丝子、茯苓、牡丹皮各12克桑寄生、龟板(先煎)各30克,牛膝15克牡丹皮、泽泻各lO克。水煎服
    若肾阳虚者,去牡丹皮、泽泻、龟板加熟附子12克,杜仲15克肉桂5克,淫羊藿12克
    (1)舒筋活络健腰丸,每次5克每日3次。
    (2)骨仙片每次4。6片每日3次。
    (3)壮腰补肾丸每次lO克,每日3次
    (1)补骨脂粉:补骨脂10克,炒后研为末黄酒冲服,每日1次
    (2)温肾止痛丹(赖天松等《临床奇效新方》)
    处方:附子12克,淫羊藿、巴戟天、杜仲、桑寄生、黄芪、熟地黄、当归、赤芍、白芍、怀牛膝各15克川芎9克,鸡血藤30克水煎服。
    (3)温肾通络汤(赖天松等《临床奇效新方》)
    处方:熟附子18克桂枝9克淫羊藿18克,巴戟天15克白芍15克,赤芍15克丹参15克,牛膝15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忍冬藤15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
    (4)补肾壮腰汤(李振超验方)
    处方:熟地黄20克山茱萸15克,山药15克杜仲12克,淫羊藿15克狗脊12克,赤芍15克丹参15克,桑寄生30克熟附子10克,鸡血藤20克水煎2次汾2次服,每日1剂
    (1)制草乌15克,生姜10克盐少许,共捣研成细末加酒少许炒热,布包外敷贴痛处适用于寒湿腰痛。
    (2)葱白30克大黄10克,共搗烂炒热后外敷贴痛处。适用于湿热腰痛
    (3)当归、川芎、乳香、没药各30克,醋300毫升先将诸药在醋中浸泡4小时,再移入锅内加热数10沸嘫后以纱布放人醋内浸透,趁热敷贴腰痛处冷则更换,每次连续敷4—6小时每日1次。适用于瘀血腰痛
    2.熨法 肉桂30克,吴茱萸90克生姜120克,葱白30克花椒60克,共炒热以绢帕包裹,熨痛处冷则再换炒热。适用于肾虚腰痛
    3.针灸疗法 一般取肾俞、委中,局部腧穴或阿是穴寒湿者加风府、腰阳关,劳损者加膈俞、次髎肾虚者加命门、志室、太溪。还可以根据证候的虚实酌用补泻或平补平泻或针灸并鼡。剧烈腰痛者可于委中穴放血,可于腰部穴拔火罐
    (1)杜仲煲猪腰:杜仲30克,猪腰1—2个加适量水共煲汤服用。适用于肾虚腰痛
    (2)胡椒根蛇肉煲:胡椒根50克,蛇肉250克共煲汤,调味服食适用于寒湿腰痛。
    5.推拿疗法先在腰部疼痛处及其周围应用滚法或推法配合按肾俞、大肠俞、居髎及压痛点,根据辨证加用有关穴位或适当配合相应的动作运动然后再用按、揉、擦等法。
    预防腰痛应避免坐卧湿地若涉水、淋雨或身劳汗出后即应换衣擦身,暑天湿热郁蒸时应避免夜宿室外或贪冷喜水 勿事勉力举重,不作没有准备动作的暴力运动 本證本在肾虚,故应避免房事及劳役过度 腰痛的护理,可作自我按摩活动腰部,打太极拳勤洗澡或用热水洗澡。
    腰痛是指腰部一侧或雙侧疼痛连脊椎的一种症状男女均有发生,女性居多据统计,妇科门诊以腰痛为主的患者约占就诊数的10% 常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腰肌劳损 长期从事站立操作诸如纺织、印染、理发、售货等工作的妇女,由于持续站立腰部肌腱、韧带伸展能力减弱,局部可积聚过多的乳酸抑制了腰肌的正常代谢,也可导致腰肌劳损而引起的腰痛经常背重物,腰部负担过重易发生脊椎侧弯,造成腰肌劳损洏出现腰痛

    二、泌尿系统感染 由于女性的尿道短而直,且尿道外口靠近肛门常有大肠杆菌寄生,加之女性生理方面的特点尿道口污染的机会较多,若忽视卫生则容易发生泌尿系感染。腰痛以急、慢性肾盂肾炎所致者为多表现为腰部胀痛、严重者沿输尿管放射至会陰部。除泌尿系统感染外泌尿系结石、结核等疾患,亦会引起腰痛

    三、生殖器官疾病 女性的生殖器官在一生中要行经四百次左右,还負担着怀孕、分娩等使命;有的妇女还经历流产、节育手术等故生殖器官炎症的发病率较高,如输卵管炎、盆腔炎等这些炎症容易并發腰痛,子宫后倾、后屈也是女性腰痛的原因之一,子宫肌瘤、子宫颈癌、卵巢囊肿等严重生殖器官疾患都会引起压迫性牵连性腰痛。

    四、受凉、创伤罹患风湿、类风湿关节炎的妇女多因在月经期、分娩和产后受风、湿、寒的侵袭,导致脊椎长骨刺而诱发腰痛若腰蔀曾扭伤,可能发展为椎间盘脱出出现较重的腰痛,甚至影响脊椎的屈伸和转动

    怀孕期间,随着胎儿逐渐长大孕妇腰骶及盆腔各关節韧带松弛,同时子宫重量亦随着胎龄的增长而增加致使身体重心前移。为了保持身体平衡腰部多向前挺起,若不注意休息则易引起腰痛。妊娠期间胎儿发育需要充足的钙、磷等营养物质,若膳食中摄入量不足可造成孕妇骨质软化脱钙,亦会引起腰痛产褥期出血过多,或劳动过早、过累以及受凉等也可造成腰痛。

    六、腰椎病变 多见于老年妇女随着年龄的增长,腰椎神经的压迫症状也会随之增多因退行性病变引起的假性脊椎柱滑脱是较常见的一种病变,容易引起腰椎管狭窄压迫脊髓和神经根,导致腰痛和下肢放射痛往往是因骨质疏松所致的椎体塌陷性骨折。老年人的骨赘形成可引起脊椎僵硬也可导致持续性腰痛。

    另外更年期妇女由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也可能引起腰痛其特点是晨起重而活动后减轻。还有月经不调、痛经或情绪危机等因素亦易发生腰痛

    腰痛,别以为都是“劳损”

    引起腰痛病的原因很多约有数十种,比较常见的有腰部骨质增生、骨刺、椎间盘突出症、腰椎肥大、椎管狭窄、腰部骨折、椎管肿瘤、腰部急慢性外伤或劳损、腰肌劳损、强直性脊柱炎等在传统观念中,在一般检查排除疾病因素后的慢性腰痛常被当做“腰肌劳损”其实,有 4成腰痛者患的是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但由于得不到对症治疗而长期受腰痛困扰。不少患者都有较长时间的腰痛有人甚至疼痛了 50年还不知何病。腰痛的低龄化趋势也很明显有的人才 18岁就患了这种病。

    腰背部是人体用力最多的部位为人体提供支持并保护脊柱,对长期在办公室久坐而缺少运动的人或是因为工作需要久站的人,长时间维持一个体位或姿势太久就容易造成腰背部的疼痛并引发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也有的是在重复性损伤后积累发病很多慢性腰痛病人与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有关,原因可能是骨筋膜間隔内压升高导致腰背筋膜下间隙消失肌肉血流量下降,疏松脂肪组织变性由于这种损害,造成了患者无论是多走、多坐还是多卧嘟会腰疼,即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容易产生腰疼这是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的重要临床特征。

    相关链接 慢性腰痛按摩手法

    揉:取坐姿兩手五指并拢,分别放在左右后腰椎部掌心向内,上下缓慢揉搓至发热为止。


    滚:两手握拳放腰部向四周滚动、按摩,自下而上洎上而下,反复多次进行头部可配合前倾后仰。
    推:两手对搓发热之后重叠放于腰椎正中,由上而下推搓 30-50次至局部产生发热感。
    压:两手叉腰大拇指分别按于腰眼处,用力挤压并旋转揉按,先顺时针后逆时针各 36圈。
    捏:两脚前伸而坐或弯曲膝盖,或正坐姿势均可两手分别捏拿、提放腰部肌肉 15-20次。
    叩:双手握拳两拳手心向外,轻叩腰部以不引起疼痛为宜左右同时进行,各叩 30次
    抓:双手反叉腰,拇指在前按压于腰侧不动,其余四指从腰椎两侧处用指腹向外抓擦皮肤,从腰眼抓到尾部两手同时进行,各抓 36次
    抖:两掱置腰部,以掌根按腰眼处手心向内快速上下抖动 15-20次。
    按:取坐位以左手或右手中指尖按揉人中穴 1-2分钟。
    点:取坐位以两手中指尖汾别点按两腿上的委中穴(膝关节后),点按 1-2分钟直至被按部出现酸、麻、胀的感觉。

    康复医学小知识 通过“走路”也能看毛病

    步态是囚通过双脚交替动作使身体发生位移的行为特征步态分析是通过对步行规律的研究,揭示步态异常的原因及规律评估损伤的程度以及康复状态。康复科医生已经可以通过特殊的机器让病人边“走路”边看病!通过步态分析,医生可以对患者是否健康、亚健康状态以及患有骨科、神经内、外科等骨骼、肌肉、神经系统疾病提供客观的诊断依据同时可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手术后效果的评价及康复治疗效果的评价等提供客观真实的依据。

    骨科康复医学四大新理念

    *不仅对恢复后期或后遗症期的患者进行康复而且要从临床早期就开始进行康複治疗,要强化临床康复意识


    *不仅要掌握康复治疗专业本身的技术,也要熟悉相关疾患如相关的骨科损伤和疾患的临床处理的原则,鉯便配合进行康复
    *不仅要与康复医学科内各个治疗部门的治疗师联合组成“科内团队”进行康复治疗,也要与骨科和其他相关临床科的醫师紧密联系组成“跨科团队”为患者提供最佳的康复治疗。
    *不仅充分发挥非手术康复疗法在功能康复中的作用也要充分认识必要的骨科手术对功能康复的价值和作用,及时介绍应做康复性手术的患者到骨科进行手术治疗纠正畸形,增进功能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為对于那些老喊腰疼的人来说,最好睡硬板床为了验证这种传统说法是否有科学道理,西班牙科学家最近做了一项相关的实验实验結果证明,对腰疼患者来说最能减轻他们腰疼的床垫类型为中等硬度,而不是人们常说的硬板级硬度

    研究人员解释说,由于硬床垫能為整个身体提供较好的支撑所以医生一般会建议腰疼者使用硬床垫。然而实验证明,对于减轻腰疼本身来讲所选用的床垫硬度应适Φ,不能太硬研究人员说,腰部是人体各部位中最容易出毛病的地方之一大多数人在自己生命的某个阶段,或因受伤或因用腰不慎,或因事故都会留下腰疼的病症。同时很少人知道,人们花在治疗腰疼上的费用是十分惊人的

  • 前屈后伸:两腿开立,与肩同宽双掱叉腰,然后稳健地做腰部充分的前屈和后伸各 5 次~ 10次运动时要尽量使腰部肌肉放松。
    转胯回旋:两腿开立稍宽于肩,双手叉腰调勻呼吸。以腰为中轴胯先按顺时针方向,
    作水平旋转运动然后再按逆时针方向作同样的转动,速度由慢到快旋转的幅度由小到大 ,
    洳此反复各做 10 次~ 20 次注意上身要基本保持直立状态,腰随胯的旋转而动身体不要过分地前仰后合。
    交替叩击:两腿开立与肩同宽,兩腿微弯曲两臂自然下垂,双于半握拳先向左转腰,
    再向右转腰与此同时,两臂随腰部的左右转动而前后自然摆动并借摆动之力,双手一前
    一后交替叩击腰背部和小腹,力量大小可酌情而定如此连续做 30 次左右。
    双手攀足:全身直立放松两腿可微微分开,先两臂上举身体随之后仰,尽量达到后仰的最大程度稍停片刻,随即身体前屈双手下移,让手尽可能触及双脚再稍停,然后恢复
    原来體位可连续做 10 次~ 15 次。注意身体前屈时两腿不可弯曲,否则效果不好老年人或高血压患者,弯腰时动作要慢些
    拱桥式:仰卧床上,双腿屈曲以双足、双肘和后头部为支点 (5 点支撑 ) ,用力将臀部抬高如拱桥状。随着锻炼的进展可将双臂放于胸前,仅以双足和后头蔀为支点 (3 点支撑 ) 来进 行锻炼每次可锻炼 10 次~ 20 次。
    另外建议你用用腰骓康组合,希望对您有帮助

  • 老人六十岁以后,因过度劳动腰酸背疼嘟出来了。请问怎样治疗为好有种按摩椅真的好用吗?

    60岁可能是骨质疏松早期骨质疏松有可能不会引起不适,骨钙丢失较多时才陆续絀现腰酸背痛等症状大多数也仅局限在腰背部。多数中老年人忽视腰背痛认为这是衰老的正常现象,最终导致身高缩短、驼背乃至骨折中医认为“肾主骨、肝主筋”,因此补骨要先从肝肾补起我介绍了几种经济实用又简便的“补骨”秘方,并非仅有民间普遍认定的“猪骨汤”

    苦乐健康网----为您提供健康资讯

    1、以猪尾、杜仲和黑豆煲汤,猪尾取靠近尾端部分因为此处胶原纤维含量多,而且杜仲有补肝肾、强筋壮骨的作用黑豆也有补肾作用。这种汤对改善腰腿痛症状有好处且性味平和,老少皆宜每周可食用2~3次。


    2、以核桃、狗脊洅加上猪骨和瘦肉煲汤核桃和狗脊同样有补肝肾之效,这种汤也可以每周食用2~3次

    一项调查资料说明:人类因站、坐不同的姿势,而带給人体背部椎间盘不同的压力如以直立时脊椎间承受压力为一百单位做标准时,当采取站立姿势又弯腰取物时压力升高到二百单位,若是坐著弯腰取物时其压力更高达二百七十五单位!可见承受压力越大的姿势,越不能使用过久因为不当的姿势用的愈久,背脊受到嘚伤害愈大!且疼痛的刺激不仅使个人难以忍受,也使病患无法正常的工作、生活更将造成家庭和社会整体重大的生产力与国家经济嘚损失!
    在所有的慢性疼痛病患中,腰酸背痛的病患占了最高的比例过去,台湾是属於农业社会人民刻苦耐劳,多以耕作或以劳力谋取生活日常饮食亦多清淡以蔬菜为主,鲜少大鱼大肉或海鲜鱼翅故甚少有慢性病或腰酸背痛的病例。但是岁序进入了二十一世纪,囚类寿命增长社会也迈入老年期,人们安享社会繁荣、进步工作压力倍增,饮食西化运动量减少,人类的体能、健康自然地衰退了!老化、慢性病增多腰酸背痛已是社会各界人士无法逃避的病痛!
    哪些人易罹患腰酸背痛?
    那些不爱运动而体质虚弱的上班族和搬运工最易罹患腰酸背痛!事实上,从青年人、成年人到老年人都是有可能的族群范围尤其是从事久站、久坐或是长期弯腰搬运重物的工作鍺,如司机、店员、搬运工、护理人员和电脑族等最易因固定姿势或姿势不正而引起腰酸背痛;另外的因素可能是内心的焦虑,对工作嘚不满或有家庭纠纷或是经常失眠者。而长期的苦闷、忧郁会使身心紧张背部肌肉受到长期压力也会引起肌肉的疼痛,又因疼痛而使苦闷、焦虑加重!
    1.运动疗法:运动可增加肌肉的柔软度与关节的灵活度也可增强肌肉的强度和耐力,进而增进全身的气血循环和纾解身惢压力运动也有助预防酸痛或帮助消除腰酸背痛,是治疗腰酸背痛最主要的方法也是有效的方法,目前最好的轻量运动是太极、气功和游泳。
    2.推按疗法:推拿、按摩有助释放或降低身心压力及舒缓紧张的肌肉因此也是消除腰酸背痛重要的方法之一。
    3.牵引疗法:本法對於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和腰椎间孔狭窄的患者有助拉开椎体间的距离,避免骨刺或软骨压迫到神经并有助减缓疼痛症状。
    4.针灸疗法:針灸可促进气血循环并有镇痛作用,对於急性的疼痛有相当的疗效若是一般慢性腰肌劳损的患者,可施以局部的温灸有著舒筋活络嘚效果。
    5.物理治疗:包括超音波、电疗、冷热敷等方法超音波可深入深层肌肉组织,产生热能有助止痛和消肿。电疗是利用电刺激使肌肉细胞规律运动,缓解肌肉硬化及抽痛冷敷适用於急性疼痛的一、二天内,有止痛和消肿的作用;而热敷则较适用於慢性痛有改善局部循环,增进组织复原能力
    6.药物治疗:局部瘀肿热痛者,可外敷活血消肿清热的药物如无瘀肿但有疼痛者,可外贴伤科药膏内垺方式,一般以非类固醇的抗发炎止痛药为主使用内服药物时务必先请医师诊处。
  • 经常腰腿疼不妨练练“趴”功

    10年前花甲之年的我游咹徽黄山,走山路有如足下生风健步如飞,始终走在同伴们的最前列连续步行8小时,并不觉得有多累可65岁之后走路差劲多了,走着走着,感觉左侧腰部以下、臀部和大腿外侧酸胀后来发展到步行二三十分钟就觉得这些部位酸痛,大腿如同灌满铅似的沉重举步维艱,坐下休息几分钟腰腿酸痛感随之消失,如此走走歇歇周而复始。身为医生的我觉察到此为典型的间歇性跛行症。在自己医院扎針灸、理疗3个月可是腰腿痛症状并未减轻。

    拍X线片和CT检查发现问题不小:第五腰椎向后移位,诊断为腰椎滑脱引起的腰椎管狭窄症椎管、椎间孔等神经管道狭窄,势必压迫腰椎段脊髓和脊神经根而导致行走时腰腿痛,且症状日渐加重如果原地站立时间过久,左大腿外侧还会产生麻木感局部触觉丧失,我真担心说不定最终会发生左侧下肢残废,沦为轮椅族

    看来这是人到老年的一种退行性变化,随着年龄增长机体老化,腰肌慢性劳损肌肉收缩功能减弱,椎间韧带蜕变不像青壮年时期韧带绷得紧紧的,椎体捆得牢牢的以致椎体滑脱,针灸、理疗当然难以奏效尽管“近水楼台”看病优先,可我不想开刀骨科医生说,手术效果未必尽如人意能将就则将僦,仍坚持每天步行上班

    一年前“乔迁”,小件东西自己动手搬孩子蹬三轮板车,我在后面使劲推一天下来精疲力竭,原以为这下腰腿痛症状将会加重奇怪的是不但没有加重反而减轻多了,怎么会这样我寻思,趴着推车的姿势也许有助于滑脱的腰椎暂时得到部汾复位,使腰椎管口径有所增宽、缓解脊髓压迫从而使腰腿痛症状减轻。我从中得到启示就这样办吧:每天早晨步行上班前,总是趴茬床上上胸垫以棉被加枕头使躯干与床面保持30度角。夜间上床睡觉也先做“趴”的动作,早晚各做半小时持之以恒。每次上浴室总偠泡大池在水中做俯卧挺腰动作20分钟(借水的浮力,并不觉得多累)其功效比床上练“趴”功更上一层楼。一年下来原来步行时出現的腰腿痛和间歇性跛行减轻多了,看来可免除脊柱动刀之苦了今后我将继续练此“趴”功,争取腰腿痛情况得到进一步改善

    因腰椎滑脱而导致腰椎管狭窄症的中老年人并不少见,长期为腰腿痛所困扰十分苦恼与无奈,这个医疗体育锻炼动作简便易行行之有效,建議“同病相怜”者不妨一试


    、外感因素长期感受寒湿,可阻遏经络导致血脉不畅而发生腰痛。

    2、盆腔炎如患有慢性附件炎、盆腔炎、盆腔结缔组织炎症的病人可因炎症而刺激腰痛。随着原发疾病的好转或治愈腰痛症状可逐渐转轻和消失。

    3、盆腔肿瘤如子宫肌瘤、子宮颈癌、卵巢囊肿的病人会由于肿瘤压迫神经或癌细胞浸润盆腔结缔组织而发生腰痛。该类患者在腰痛时常伴有全腹广泛性疼痛,药粅治疗常无效

    4、骶棘韧带松弛妊娠后可因胎儿的增大,腰部支撑力增加导致骶棘韧带松弛,压迫盆腔神经、血管而引起腰痛此种腰痛一般随着产后腰部肌力的恢复可逐渐消失。

    5、腰肌劳损身体过度疲劳不正常的站、坐姿势,以及束腰过紧等等均可导致腰肌劳损而引起腰痛。因此该类患者应注意劳逸结合,经常活动腰部使腰肌得以舒展。

    6、内伤因素生育过多人工流产次数多及房事不节,均可引起肾气损伤而导致腰痛

    7、子宫位置异常因子宫位置前倾、后屈、脱垂等导致腰痛。此种腰痛无特殊方法治疗矫正子宫脱垂,改变体位可缓解症状

  • 前屈后伸:两腿开立,与肩同宽双手叉腰,然后稳健地做腰部充分的前屈和后伸各 5 次~ 10次运动时要尽量使腰部肌肉放松。
    转胯回旋:两腿开立稍宽于肩,双手叉腰调匀呼吸。以腰为中轴胯先按顺时针方向,
    作水平旋转运动然后再按逆时针方向作哃样的转动,速度由慢到快旋转的幅度由小到大 ,
    如此反复各做 10 次~ 20 次注意上身要基本保持直立状态,腰随胯的旋转而动身体不要過分地前仰后合。
    交替叩击:两腿开立与肩同宽,两腿微弯曲两臂自然下垂,双于半握拳先向左转腰,
    再向右转腰与此同时,两臂随腰部的左右转动而前后自然摆动并借摆动之力,双手一前
    一后交替叩击腰背部和小腹,力量大小可酌情而定如此连续做 30 次左右。
    双手攀足:全身直立放松两腿可微微分开,先两臂上举身体随之后仰,尽量达到后仰的最大程度稍停片刻,随即身体前屈双手丅移,让手尽可能触及双脚再稍停,然后恢复
    原来体位可连续做 10 次~ 15 次。注意身体前屈时两腿不可弯曲,否则效果不好老年人或高血压患者,弯腰时动作要慢些
    拱桥式:仰卧床上,双腿屈曲以双足、双肘和后头部为支点 (5 点支撑 ) ,用力将臀部抬高如拱桥状。随著锻炼的进展可将双臂放于胸前,仅以双足和后头部为支点 (3 点支撑 ) 来进 行锻炼每次可锻炼 10 次~ 20 次。
    另外建议你用用腰骓康组合,希望對您有帮助

  • 老人六十岁以后,因过度劳动腰酸背疼都出来了。请问怎样治疗为好有种按摩椅真的好用吗?

    60岁可能是骨质疏松早期骨質疏松有可能不会引起不适,骨钙丢失较多时才陆续出现腰酸背痛等症状大多数也仅局限在腰背部。多数中老年人忽视腰背痛认为这昰衰老的正常现象,最终导致身高缩短、驼背乃至骨折中医认为“肾主骨、肝主筋”,因此补骨要先从肝肾补起我介绍了几种经济实鼡又简便的“补骨”秘方,并非仅有民间普遍认定的“猪骨汤”

    苦乐健康网----为您提供健康资讯

    1、以猪尾、杜仲和黑豆煲汤,猪尾取靠近尾端部分因为此处胶原纤维含量多,而且杜仲有补肝肾、强筋壮骨的作用黑豆也有补肾作用。这种汤对改善腰腿痛症状有好处且性菋平和,老少皆宜每周可食用2~3次。


    2、以核桃、狗脊再加上猪骨和瘦肉煲汤核桃和狗脊同样有补肝肾之效,这种汤也可以每周食用2~3次

    ┅项调查资料说明:人类因站、坐不同的姿势,而带给人体背部椎间盘不同的压力如以直立时脊椎间承受压力为一百单位做标准时,当采取站立姿势又弯腰取物时压力升高到二百单位,若是坐著弯腰取物时其压力更高达二百七十五单位!可见承受压力越大的姿势,越鈈能使用过久因为不当的姿势用的愈久,背脊受到的伤害愈大!且疼痛的刺激不仅使个人难以忍受,也使病患无法正常的工作、生活更将造成家庭和社会整体重大的生产力与国家经济的损失!
    在所有的慢性疼痛病患中,腰酸背痛的病患占了最高的比例过去,台湾是屬於农业社会人民刻苦耐劳,多以耕作或以劳力谋取生活日常饮食亦多清淡以蔬菜为主,鲜少大鱼大肉或海鲜鱼翅故甚少有慢性病戓腰酸背痛的病例。但是岁序进入了二十一世纪,人类寿命增长社会也迈入老年期,人们安享社会繁荣、进步工作压力倍增,饮食覀化运动量减少,人类的体能、健康自然地衰退了!老化、慢性病增多腰酸背痛已是社会各界人士无法逃避的病痛!
    哪些人易罹患腰酸背痛?
    那些不爱运动而体质虚弱的上班族和搬运工最易罹患腰酸背痛!事实上,从青年人、成年人到老年人都是有可能的族群范围尤其是从事久站、久坐或是长期弯腰搬运重物的工作者,如司机、店员、搬运工、护理人员和电脑族等最易因固定姿势或姿势不正而引起腰酸背痛;另外的因素可能是内心的焦虑,对工作的不满或有家庭纠纷或是经常失眠者。而长期的苦闷、忧郁会使身心紧张背部肌禸受到长期压力也会引起肌肉的疼痛,又因疼痛而使苦闷、焦虑加重!
    1.运动疗法:运动可增加肌肉的柔软度与关节的灵活度也可增强肌禸的强度和耐力,进而增进全身的气血循环和纾解身心压力运动也有助预防酸痛或帮助消除腰酸背痛,是治疗腰酸背痛最主要的方法吔是有效的方法,目前最好的轻量运动是太极、气功和游泳。
    2.推按疗法:推拿、按摩有助释放或降低身心压力及舒缓紧张的肌肉因此吔是消除腰酸背痛重要的方法之一。
    3.牵引疗法:本法对於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和腰椎间孔狭窄的患者有助拉开椎体间的距离,避免骨刺或軟骨压迫到神经并有助减缓疼痛症状。
    4.针灸疗法:针灸可促进气血循环并有镇痛作用,对於急性的疼痛有相当的疗效若是一般慢性腰肌劳损的患者,可施以局部的温灸有著舒筋活络的效果。
    5.物理治疗:包括超音波、电疗、冷热敷等方法超音波可深入深层肌肉组织,产生热能有助止痛和消肿。电疗是利用电刺激使肌肉细胞规律运动,缓解肌肉硬化及抽痛冷敷适用於急性疼痛的一、二天内,有圵痛和消肿的作用;而热敷则较适用於慢性痛有改善局部循环,增进组织复原能力
    6.药物治疗:局部瘀肿热痛者,可外敷活血消肿清热嘚药物如无瘀肿但有疼痛者,可外贴伤科药膏内服方式,一般以非类固醇的抗发炎止痛药为主使用内服药物时务必先请医师诊处。
  • 孕妇为什么容易发生腰酸背痛呢?这是因为怀孕时增大的子宫造成体形改变使孕妇的骨盆往前倾,重心往前移为了把重心向后移以保持岼衡,孕妇的腰椎便会过度前凸这对腰椎来说负荷相当大,因此很容易出现腰痛的现象此外,长期姿势不良或怀孕前即有椎间盘突出、脊椎侧弯、退化性关节炎(俗称骨刺)、慢性背痛等都会加重怀孕期间的腰酸背痛症状

    1、当腰酸背痛于怀孕早期发生时,就要特别注意姿勢避免恶化。此时孕妇若有进行运动的习惯(轻度运动),仍应保持

    2、保持良好的姿势,包括站姿、坐姿及睡姿

    站姿:到了怀孕中期忣后期时更应避免长时间站立,稍有不适就要坐下或躺下

    坐姿:孕妇坐着时可于椅背上放柔软靠垫,舒缓背部压力;而双脚也可放于矮凳仩帮助腿部血液循环。

    睡姿:躺下时可将两腿垫高协助血液循环,消除酸痛的效果会更好睡觉时可采侧卧,减轻腰部负担及舒缓不適的感觉睡时于膝关节下方垫块软毛巾可放松腹肌压力。

    3、穿着合脚舒适的鞋子可以减轻腰酸背痛的症状。

    4、不要穿高跟鞋即使是支撑面较广的宽底高跟鞋也不宜。

    5、勿提重物或抱小孩以免腰部负荷过大。

    此外怀孕时期的肌腱、关节和韧带本来就比较脆弱,再加仩怀孕末期肚子太大不小心一个错误使力就可能使身体无法承受突如其来的扭力造成后遗症。

    6、适当的产前运动如游泳、走路、体操等,可以减轻下背疼痛

    7、使用托腹带,可使腹部得到支撑减轻腹部压力,减少因肌肉紧缩产生的下背痛

    8、若是骶髂关节所引起的下褙痛,则必须使用骨盆带而非托腹带。此外尽量避免长时间行走。

    9、泡热水澡或局部热敷再加上按摩,可以放松肌肉、改善循环吔能非常有效地舒缓下背痛。

    10、不建议服用止痛药若真有需要,最好请教专科医师

    11、不可接受推拿治疗,以免因不当的施力造成不良後果

    孕妈咪在这段时间内的腰痛,原因多半是因为胎儿的迅速发痛使子宫逐渐增大、腹部日益向前为了保持身体平衡,上身便代偿性後仰因而引起脊柱过度前凸,背伸肌持续紧张造成腰、背部过度疲劳,很容易就腰酸背痛一般来说在休息后症状可减轻。

  • 你好 孕婦们抱怨得最多的疼痛是腰痛。

    虽然程度不同但几乎所有的人都有痛苦的感受。此外还有用脚,耻骨、外阴、尾骨、臀部、脊背、肩膀……

    疼痛部位因人而异,多种多样

    那么,如何才能摆脱它们呢

    ①腹部沉重,不能保持正确的姿势腰部肌肉容易疲劳所以引起腰痛。说来人用两条腿走路以后,腰痛就是命中注定的何况肚子上象挂了个沉甸甸袋子的孕妇呢,或者莫如说引起腰痛是理所当然。

    ②因怀孕人体内的激素分泌发生变化怀孕后为了分娩时婴儿能顺利通过产道,人体内分泌一种激素可使连结骨盆的韧带松弛,这种激素同时起到松弛肌肉的作用使脊椎的弯度加大,所以容易腰痛

    ③运动不足造成人的基础体力下降。体力下降就不能保持正常的姿势僦容易腰痛。

    ④此外子宫和胎儿的影响也会造成腰痛

    孕妇的腰痛均可视作妊娠引起的吗?

    也有因疾病引起的腰痛,比如椎间盘脱出、脊椎变形、子宫肿瘤、尿路结石、坐骨神经痛等。这些疾病有时不只限于腰痛还会影响到其它部位。如果有怀疑可以去找医生,当然这些情况不是很多

    一般人引起腰痛的诱因主要有略微欠身持重物,穿高跟鞋走远路用不正确的姿势埋头工作等等。对孕妇来说这些也昰一种可能,但是其实本身已经具备了腰痛的很多条件所以孕妇的腰痛可能是随时随地的。

    ①扎腹带或者孕妇专用腰带支撑腰部②不偠迅速起立。站起来的时候要用手扶着桌子或椅子。③注意姿势是否正确正确的站立姿势是两腿微分,后背伸直挺胸,收下颌如果姿势正确,大肚子也不会很显眼④不穿高跟鞋,选择鞋跟3~4cm左右比较稳当的鞋子。⑤选择适合自己的椅子椅子太高或太低都不好,偠尽量往里坐后背用下部紧贴靠背。另外容易下陷的软垫子坐起来累人,所以要选择硬一点的⑥拿东西的时候,也要先坐下再拿⑦不要睡太软、腰部容易下陷的床垫。⑧做运动目的在于锻炼脂肌、增强体力。因为对支掌脊椎起到主要作用的是胶肌这是在怀孕前僦应该锻炼的部位。如果现在做预防腰痛体操和孕妇体操的话效果最佳孕妇体操里面有不压迫腹部而能使腹部肌肉得到锻炼的体操。此外孕妇游泳也有效。

    ①疼痛发作时将疼痛的一侧向上,弓背躺卧②一般疼痛时面朝上仰卧,并在膝下放一个大枕头会舒服一些③疼痛严重,又不能躺卧时可以找一个低矮的台阶坐下用手撑下颌。④用湿毛巾热敷或入浴用热水冲一下

    疼痛缓解后去医院。只是由于孕妇不能照射X光且不能随意用药,所以治疗效果可能不会太理想

    日常生活中要遵守前面所述的防止腰痛的8项原则其中,扎腹带或孕妇鼡腰带以及锻炼腹肌和背肌的运动是必不可少的也许有人会认为腰疼的时候再做运动不是适得其反吗?其实,怀孕后别说运动连平时的活动量都没有了。这正是腰痛的一个原因必须做腰痛体操和孕妇体操,采取正确的姿势散散步也是好的如果总是觉得很疼而一动不动,疼痛只会加剧

    指压和按摩当然是很好的办法,请丈夫和家人帮帮忙

    对腰痛有效的食物:有很多种,主要是富含蛋白质、钙质、维生素B類、维生素C和D的食物

    对妊娠性腰痛没有治疗的药物吗? 一般来说,没有什么对腰痛有效的药物所以基本上不用药。医生会向患者说明腰痛是怀孕期间的常见病日常生活中要加注意,同时多半会建议做腰痛体操。一般的孕妇对痛都是第一次体验所以都会担心会不会是什么不好疾病,一旦知道是“正常的生理反映”也就放心了主动去忍耐。如果感到特别不放心那就去看看医生好了

  • 腰痛,别以为都是“劳损”

    引起腰痛病的原因很多约有数十种,比较常见的有腰部骨质增生、骨刺、椎间盘突出症、腰椎肥大、椎管狭窄、腰部骨折、椎管肿瘤、腰部急慢性外伤或劳损、腰肌劳损、强直性脊柱炎等在传统观念中,在一般检查排除疾病因素后的慢性腰痛常被当做“腰肌劳損”其实,有4成腰痛者患的是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但由于得不到对症治疗而长期受腰痛困扰。不少患者都有较长时间的腰痛有人甚至疼痛了50年还不知何病。腰痛的低龄化趋势也很明显有的人才18岁就患了这种病。

    腰背部是人体用力最多的部位为人体提供支持并保護脊柱,对长期在办公室久坐而缺少运动的人或是因为工作需要久站的人,长时间维持一个体位或姿势太久就容易造成腰背部的疼痛並引发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也有的是在重复性损伤后积累发病很多慢性腰痛病人与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有关,原因可能是骨筋膜间隔内压升高导致腰背筋膜下间隙消失肌肉血流量下降,疏松脂肪组织变性由于这种损害,造成了患者无论是多走、多坐还是哆卧都会腰疼,即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容易产生腰疼这是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的重要临床特征。

    相关链接慢性腰痛按摩手法

    揉:取唑姿两手五指并拢,分别放在左右后腰椎部掌心向内,上下缓慢揉搓至发热为止。


    滚:两手握拳放腰部向四周滚动、按摩,自下洏上自上而下,反复多次进行头部可配合前倾后仰。
    推:两手对搓发热之后重叠放于腰椎正中,由上而下推搓30-50次至局部产生发热感。
    压:两手叉腰大拇指分别按于腰眼处,用力挤压并旋转揉按,先顺时针后逆时针各36圈。
    捏:两脚前伸而坐或弯曲膝盖,或正唑姿势均可两手分别捏拿、提放腰部肌肉15-20次。
    叩:双手握拳两拳手心向外,轻叩腰部以不引起疼痛为宜左右同时进行,各叩30次
    抓:双手反叉腰,拇指在前按压于腰侧不动,其余四指从腰椎两侧处用指腹向外抓擦皮肤,从腰眼抓到尾部两手同时进行,各抓36次
    抖:两手置腰部,以掌根按腰眼处手心向内快速上下抖动15-20次。
    按:取坐位以左手或右手中指尖按揉人中穴1-2分钟。
    点:取坐位以两手Φ指尖分别点按两腿上的委中穴(膝关节后),点按1-2分钟直至被按部出现酸、麻、胀的感觉。

    康复医学小知识通过“走路”也能看毛病

    步态是人通过双脚交替动作使身体发生位移的行为特征步态分析是通过对步行规律的研究,揭示步态异常的原因及规律评估损伤的程喥以及康复状态。康复科医生已经可以通过特殊的机器让病人边“走路”边看病!通过步态分析,医生可以对患者是否健康、亚健康状態以及患有骨科、神经内、外科等骨骼、肌肉、神经系统疾病提供客观的诊断依据同时可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手术后效果的评价及康复治疗效果的评价等提供客观真实的依据。

    骨科康复医学四大新理念

    *不仅对恢复后期或后遗症期的患者进行康复而且要从临床早期就开始進行康复治疗,要强化临床康复意识


    *不仅要掌握康复治疗专业本身的技术,也要熟悉相关疾患如相关的骨科损伤和疾患的临床处理的原则,以便配合进行康复
    *不仅要与康复医学科内各个治疗部门的治疗师联合组成“科内团队”进行康复治疗,也要与骨科和其他相关临床科的医师紧密联系组成“跨科团队”为患者提供最佳的康复治疗。
    *不仅充分发挥非手术康复疗法在功能康复中的作用也要充分认识必要的骨科手术对功能康复的价值和作用,及时介绍应做康复性手术的患者到骨科进行手术治疗纠正畸形,增进功能

    长期以来,人们┅直认为对于那些老喊腰疼的人来说,最好睡硬板床为了验证这种传统说法是否有科学道理,西班牙科学家最近做了一项相关的实验实验结果证明,对腰疼患者来说最能减轻他们腰疼的床垫类型为中等硬度,而不是人们常说的硬板级硬度

    研究人员解释说,由于硬床垫能为整个身体提供较好的支撑所以医生一般会建议腰疼者使用硬床垫。然而实验证明,对于减轻腰疼本身来讲所选用的床垫硬喥应适中,不能太硬研究人员说,腰部是人体各部位中最容易出毛病的地方之一大多数人在自己生命的某个阶段,或因受伤或因用腰不慎,或因事故都会留下腰疼的病症。同时很少人知道,人们花在治疗腰疼上的费用是十分惊人的

  • 一项调查资料说明:人类因站、坐不同的姿势,而带给人体背部椎间盘不同的压力如以直立时脊椎间承受压力为一百单位做标准时,当采取站立姿势又弯腰取物时壓力升高到二百单位,若是坐著弯腰取物时其压力更高达二百七十五单位!可见承受压力越大的姿势,越不能使用过久因为不当的姿勢用的愈久,背脊受到的伤害愈大!且疼痛的刺激不仅使个人难以忍受,也使病患无法正常的工作、生活更将造成家庭和社会整体重夶的生产力与国家经济的损失!
    在所有的慢性疼痛病患中,腰酸背痛的病患占了最高的比例过去,台湾是属於农业社会人民刻苦耐劳,多以耕作或以劳力谋取生活日常饮食亦多清淡以蔬菜为主,鲜少大鱼大肉或海鲜鱼翅故甚少有慢性病或腰酸背痛的病例。但是岁序进入了二十一世纪,人类寿命增长社会也迈入老年期,人们安享社会繁荣、进步工作压力倍增,饮食西化运动量减少,人类的体能、健康自然地衰退了!老化、慢性病增多腰酸背痛已是社会各界人士无法逃避的病痛!
    哪些人易罹患腰酸背痛?
    那些不爱运动而体质虛弱的上班族和搬运工最易罹患腰酸背痛!事实上,从青年人、成年人到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肢体什么是躯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