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幼儿园儿童权利与保护论文如何保护儿童?

   英国的孩子从六个月到五岁,都可以被送到幼儿园,不仅让父母减轻看护压力,更会在这里接触学前教育。虽然在英国没有&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说法,但多数家庭都非常重视幼儿园教育,因为父母们认为,他们是这一成熟教育体制的受益者。
   英国的托幼机构形式多样,但大都遵循以下这几个原则。
英国幼儿园(图片来源于网络)
  幼儿园与自然环境融合
   城镇一体化,社区现代化让英国人习惯于就近送孩子上幼儿园。英国各地的幼儿园规模相似:室内饮食起居配套设施齐全,户外配有各种游乐设施,隔离墙保护工作井井有条。
   西斯菲尔德幼儿园的院长布鲁克斯对记者说,幼儿园一直以来都希望合理利用户外的空间,为孩子们提供更多的活动场地。
   幼儿园内,郁郁葱葱的种植园地和曲幽的休闲小路可以让孩子们随时走进大自然。布置精巧的沙坑、小河加上各种小动物的模型给孩子们创造了一片自由玩乐的天地。各种各样的小自行车、小跑车、攀登架、小山洞、滑梯等设施,让孩子在玩的同时,锻炼了攀爬、平衡、走跑等能力。此外,操场中还有用不同颜色的木块、数字等设计出的各种游戏图案,处处都体现了人与自然融合的理念。
  一半时间在户外
   多数英国孩子都能很快融入到幼儿园的生活中,因为他们觉得幼儿园&很有趣&,一点不沉闷。
   在伦敦西区,西斯菲尔德幼儿园是当地最大的公立幼儿园,周一到周五开园,每天40多个孩子,按年龄分成四个班级。因地处伦敦城外,西斯菲尔德幼儿园的绿地公共场所面积也较城内的幼儿园大一些,而让孩子们在蓝天白云下玩耍,是幼儿园最关注的活动,通常,孩子们有多一半时间都待在户外。
   幼儿园的户外活动通常有一定的主题。西斯菲尔德会在每月天气晴好时,组织孩子们参与泰迪熊野餐会,让他们自己带着心爱的泰迪熊毛绒玩具和家人为自己准备的午饭,与小朋友们一起分享,帮孩子们增进相互间的交流,培养他们的分享意识。而泰迪熊也不是只用来摆设的玩具,孩子们都会被老师提醒,&是不是泰迪也会饿呢?&,让孩子们从小就知道要关心他人。还有,在组织草地活动时,以爱自然为主题,帮助孩子们认识大自然;以观察小伙伴的言行、相互帮助等为主题,帮他们学会和他人交流等,通过一次次的活动,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户外活动时,也有很大一部分时间是让孩子们自由玩耍,锻炼他们的体质。孩子们可以把自行车骑得飞快﹑把秋千荡得比天高﹑把拖斗车玩得咔咔响﹑把滑梯变成脚朝上趴着滑下的大玩具。每个孩子都可以尽情地跑﹑闹﹑笑。只要孩子不累,再大的运动量,老师都不限制。
  动手&劳动&分年龄
   到了上课的时间,孩子们会乖乖地变成小绅士和小淑女,跟着老师学东西。幼儿园会给孩子们提供足够数量的玩具、参考图书,还会组织手工制作活动。他们可以听故事、看图画,但大部分孩子更喜欢动手&劳动&。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幼儿园的安排也不同。通常,幼儿园会给0~1岁的孩子提供一些细沙,鼓励他们用手去摸,去拿捏,从中感受物体的变化。
   对于两三岁的孩子,他们会被鼓励去接触各种常见的颜料,用身体感知色彩的变化;幼儿园还会提供不同大小螺丝,让孩子们从中感受大小及形状的差别;在此基础上,增添不同形状、大小的瓶子,让幼儿的感知得到进一步发展。
   而对于四五岁的孩子,幼儿园所提供的材料就更具挑战性,如用面粉制作糨糊,让孩子们用手指或用过的笔在上面画画或学写数字,为日后的书写打好基础。
   在西斯菲尔德幼儿园,记者就看到,老师先通过生动的图片来教孩子们,怎样做出一份意大利通心粉,然后要求孩子们用幼儿园提供的胶泥,擀面杖及杯盘等工具,亲手制作一份&意大利通心粉&,同时还鼓励孩子们相互比较,看看谁的厨艺更好。
  每个孩子都有专门&课程&
   布鲁克斯说,他管理的幼儿园里,最值得一提的是区角活动场所。这里散放的是低结构、多功能的材料。这些材料虽普通又常见,但它能实现孩子参与挑战的愿望,能让孩子们享受到选择材料的自由。
   在这个区角,很多材料没有固定功能,也没有老师设定玩法,孩子们可根据自己的构思,变换着方法使用材料,且种类没有固定搭配,也不局限于在某个区域使用。教室里,孩子可以跨区域选择材料,自由组合。游戏类型不受区域功能影响,孩子可以在任何区、室用任何材料对教室、环境进行装扮,也可以创作出自己独特的&艺术品&,随意性特别强。材料的摆放也有指定位置,但前提一定是要方便幼儿收放。每一面墙上、每一个角落都贴满了孩子们的得意之作。
   西斯菲尔德幼儿园的老师克里斯蒂娜对记者说,从她在学校学习的第一天起就被告知,作为幼儿教师,需要关注每一个孩子,要为每一个孩子设计专门的&课程&。她说,在她工作的幼儿园,有的孩子被鼓励在电脑上学习认读字母、有的则要陪着玩捏橡皮泥,从中记住每个字母。她相信每个孩子的学习方式、模式都是独特的,而政府制订的教育大纲仅仅是为教师的工作指引了一个方向,真正有专业水平的教师,应该能够按照每个孩子的&图式&去设计课程。
  注重家庭参与
   除了和老师一起学习玩耍外,孩子的父母们也时常被邀请到幼儿园。家庭参与儿童在园活动,对幼儿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为此,英国政府规定,从1996年起,凡将子女送到公立幼儿园的家长[微博],都应与幼儿园签订合同,承诺与幼儿园合作教育子女,家长和幼儿园双方都要承担各自的义务,方式主要有:参加例行的家长&&教师见面会,家长代表列席幼儿园发展的一般性会议,家长参与儿童在园的各种活动;家长作为校董事会成员或志愿者为幼儿园提供服务;对孩子提供合理的建议和管束;家长学习有关幼教知识。
   此外,英国幼儿园会建立父母联系卡片、创设父母屋、设立布告栏、举办家庭教育讲座、邀请家长参观、成立邻里互助小组、成立家长委员会等,家长委员会的重要职能是为学校筹款,如通过组织游行、秋季时装表演、夏季家庭迪斯科舞蹈会、万圣节舞蹈会、圣诞欢歌艺会等来募捐、集资。
   英国多数的幼儿园,还会与社区附近的博物馆、美术馆或其他活动中心建立长期联系。这些场所会向孩子们免费开放,让他们随时可以进入参观静物、电脑模型、绘画、实物等,甚至还设有可以自己动手操作演示的项目。面对性侵,英国孩子如何保护自己?  
  晓 光  近年来,我国儿童遭性侵案件频频发生。是我们的保护不足、教育不当吗?其实,我国的家长在这方面并非没有采取一定的保护与教育,只是这些保护准则缺乏可操作性。相反,英国预防儿童遭性侵犯的教育方法直观、简单、易于操作,值得我们借鉴!  英国小学生守则的主要内容是:  1、背心、短裤覆盖的地方不许别人摸  对孩子提示时的用语,不可直接说隐私部位,因为孩子不懂这个词的含义,所以要用孩子懂得的说法,可以对照孩子的身体说,背心、短裤覆盖的地方不可以让别人看,更不可以让别人摸,这样的做法直观而又明确,孩子也能够按照大人的指示进行操作。
  2、小秘密要告诉妈妈,不保守坏人的秘密  在各种儿童被侵犯行为中,侵犯者往往会用“这是我们之间的小秘密”以防止孩子告诉家长。而孩子年龄小,甚至不能分辨这是侵害自己的行为,很可能会听从侵犯者的话。  如果平时就引导孩子有秘密要与妈妈分享,孩子就会习惯将自己的经历,包括有人对他(她)做一些不正常的举动,而自己也不喜欢这样的事情告诉妈妈。  3、不喝陌生人的饮料,不吃陌生人的东西  用什么诱惑孩子最能成功?答案是孩子爱吃的东西。无论孩子馋嘴与否,这是孩子的共同弱点、坏人的普遍招数。千万要让孩子学会对陌生人给的任何东西不为所动,不能吃、喝陌生人给的食物或饮料。同时,也不要让陌生人接触自己的食物和水杯、餐具等等。  4、不与陌生人说话  坏人通常会说,“我是你爸爸妈妈的好朋友”。要告诉孩子千万不要相信陌生人说的话;并且明确告知父母就在附近,或用“爸爸马上就要来接我”的话,把陌生人吓走。假如陌生人还缠着你,就乘其不备朝人多的地方跑,大声求救以引起路人注意。需要提醒的是,父母要嘱咐孩子“遇事不慌”,千万不要随“好心人”到人少的地方或他的家中。  英国小学生守则的主要内容,是教给孩子自保、自重,除了强调可明确理解的原则,就是对具体事件的处置和应对,一条条清清爽爽、毫不含糊,非常直观,易懂易做,且更显人文关怀。
了解更多资讯,请关注“木兰百花园”
更多关于“面对性侵,英国孩子如何保护自己? ”的相关文章
& 雅安市网友
& 上海市网友
& 天津市网友
& 天津市网友
& 广西柳州网友
& 哈尔滨市网友
& 太原市网友
& 广西网友
& 广州网友
品牌杂志推荐
支持中国杂志产业发展,请购买、订阅纸质杂志,欢迎杂志社提供过刊、样刊及电子版。
全刊杂志赏析网 2017实用《英国儿童十大宣言》,教孩子保护自己!
近年来,关于孩子被拐卖,性侵,绑架,失踪甚至谋杀的悲剧一直在不断上演。父母带孩子逛超市,结账后转身孩子就不见了;女童被熟人性侵;女大学生失踪被害;父母玩手机,孩子过马路出车祸等等,这些触目惊心让人不舒服的字眼,并不与你无关,是我们无法回避事实。或许我们只是当做新闻报道一眼掠过,好像离自己很遥远,第二天,依旧如往常,直到真切地发生在自己身边时才懊悔醒悟吗?
据中国最大的寻子网站“宝贝回家”统计,从2007年成立至2013年5月,该网站共收到全国寻子登记5000多条,其中90%是因为监管缺失导致孩子被拐走。诈骗和欺骗孩子的拐卖方式占37%,被解救的儿童仅有不到十分之一能够回到父母身边。中国每年失踪儿童不完全统计有20万人左右,找回的约占0.1%。
悲剧为什么会接二连三的发生?从英国儿童十大宣言(守则)分析深层原因是孩子从小缺乏安全教育,家庭和社会给予孩子的安全教育意识仅仅停留在:过马路不要闯红绿灯,懂礼貌等。孩子不懂“礼貌”的阿姨会把他拐走,孩子不懂熟悉的叔叔会伤害自己?孩子不懂,父母可以这样教孩子保护自己,勇敢说“不”......
英国儿童十大宣言(守则)
NO.1 平安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告诉孩子:你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平安,你的平安才是最重要的
中国教育:你现在好好读书,将来才能成功,有美好未来
NO.2 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不许别人摸
告诉孩子:你的身体是属于你自己的,绝不允许别人冒犯
中国教育:要有礼貌,好孩子要听叔叔阿姨的话
NO.3 生命第一,财产第二
告诉孩子:生命永远是最宝贵的,生命第一,为财舍命不值得
中国教育:生命第一,道理都懂就是做不到,为财“飞蛾扑火”
NO.4 小秘密要告诉妈妈
告诉孩子:妈妈是你值得信任的人,永远不会伤害你
中国教育:告诉小秘密后的结果,可能是妈妈一顿责备甚至毒打
NO.5 不喝陌生人的饮料,不吃陌生人的糖果
告诉孩子:陌生人的东西,再好也不要,因为他可能会伤害你
中国教育:听话就是好孩子,很少告诉孩子怎样学会拒绝
NO.6 不与陌生人说话
告诉孩子:对陌生人,你有权保持沉默,不要理他
中国教育:要懂事,不能随便耍脾气不理别人
NO.7 遇到危险可以打破玻璃,破坏家具
告诉孩子:遇到危险时,你有权破坏所有规矩制度
中国教育:大声喊叫逃跑,但没具体教孩子该怎么逃跑,脱离危险
NO.8 遇到危险可以自己先跑
告诉孩子:你有果断逃生的权利,尽快自己逃跑再说
中国教育:怎么能抛下同伴自己逃跑,犹豫不决
NO.9 不保守坏人的秘密
告诉孩子:遇到坏人要勇敢揭发,这样才能保护自己
中国教育:万一揭发,坏人报复怎么办,默许
NO.10 坏人可以骗
告诉孩子:你有权骗坏人,保护自己
中国教育:要做诚实的孩子,不能说谎骗人
对比来看中国《小学生守则》,这是给孩子看的吗?小学生哪真正懂“热爱”“人民”这些词?遵守公共秩序,生活简朴,诚实勇敢,保护自己等,什么情况下怎么做才是他们要知道的。
《小学生守则》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
按时上学,不随便缺课。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
坚持锻炼身体,积极参加课外活动。
讲究卫生,服装整洁,不随地吐痰。
热爱劳动,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生活俭朴,爱惜粮食,不挑吃穿,不乱花钱。
遵守学校纪律,遵守公共秩序。
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对人有礼貌,不骂人,不打架。
关心集体,爱护公物,拾到东西要交公。
诚实勇敢,不说谎话,有错就改。
【重磅福利】思贝斯活动中心近期活动优惠,免费英语活动亲子体验课等你来!还有神秘到店礼品赠送哦!可直接电话预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想了解更多3-6岁幼儿教育信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CBeebies活动中心(微信号:cbeebiescentre)。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思贝斯活动中心,给您的宝宝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冬令营中包括英语阅读、戏剧表演、音乐表演等多项教学内容,帮助孩子培育自信!
今日搜狐热点您的浏览器不支持javascript,不能使用此页面的全部功能。
请换用其他浏览器或者开启对javascript的支持。
英国幼儿园如何帮孩子适应新环境
英国幼儿园如何帮孩子适应新环境作者:在其中关键词:入学通知书 入学手册
孩子被邀请参观幼儿园
家长全程陪同5岁多的儿子两年前来英国后,按照英国的教育体制已经有两次以新生身份入学的经历了。我这个土生土长的中国老学生,每次都怀着比他还紧张的心情跟随在儿子后面感受着他的环境,对儿子察言观色,随时做好给儿子“心理辅导”的准备,一边为孩子的成长和冒险而高兴、激动,一方面好像如临大敌一般紧张,生怕孩子不能顺利渡过这一关键时期而在心理上留下对新环境的长久恐惧。可是儿子就要走出我们的视线,我对他的新环境能做的其实极为有限,幸运地是,在儿子还小的时候,他得以在一个体贴孩子的教育体系下安然渡过他人生的几个第一次,获得了一些适应环境的正面经验,这对他以后面成长会少些心理负担。申请幼儿园07年在英国学校放暑假前两周我们来到英国,儿子那时三岁7个月,因为到9月时仍不满四岁,所以只能申请当地的幼儿园。我们来伦敦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我就带着儿子去了离家最近的一间公立幼儿园,因为爸爸已提前一年申请,我到办公室询问的时候,校长秘书Jane就拿出申请本核对,并告诉了我们儿子的排名位置非常靠后,因为有不少孩子从一出生就在此报名了。不过还是被告知,因为每年都有申请成功的孩子最后去了其它幼儿园,所以按悠悠的年龄及我们的家庭住址等综合条件,在今年9月按时入学还是很有希望的。在我与校长秘书对话时,儿子对这个到处都是色彩和玩具的地方充满了好奇,校长秘书就特意把一些Lego积木拿到儿子面前鼓励儿子玩儿。等我们谈完正事,儿子仍不肯走,而Jane却并非客套地对我说儿子可以在接待区再玩儿一会儿,只是她不能陪我们了。这是我第一次与英国当地人打交道,更是第一次接触外国的幼儿园,令我当时对这个完全陌生环境也有些紧张的妈妈来说感到了某些安全感,对于儿子来说,他已经相信这就是他要上的幼儿园了。&接到入园知书直到8月下旬,我们终于等来的幼儿园的入园通知书。兴奋之余,我发现有三点与儿子一年前在国内经历的幼儿园入园程序不同。首先是按通知时间,带孩子参观幼儿园。其次是明确了儿子第一天的入园时间,记得是9月21日9点半到10点,离园时间是中午12点。还有,明确了家访的时间,订在了儿子入园前一周的某个下午2点,并说明如果家访时间不合适,提前与幼儿园联系确定新时间。一切看似不可改变,也令我这个对一切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的妈妈,开始焦急地等待着这两个重大日子的到来。如此地如临大敌,也和儿子在国内已经有的一年的幼儿园经历有关,他的入园经历至今仍历历在目,可以说他长达三周的撕心裂肺的哭声,令当时正忙得连觉都没时间睡的我几乎崩溃,直到他上了一年后离开那里,他都说他不喜欢上幼儿园,当然也可能他那时还太小。&被通知带孩子参观幼儿园按学校规定的时间,带孩子再次参观了幼儿园。后来知道,家长在申请幼儿园时,也有权向幼儿园提出参观要求,在确定时间会有专人引导家长参观教室、观看孩子活动并介绍幼儿园情况。儿子幼儿园开学后,我们被正式邀请参观幼儿园,校长助理带我们去幼儿园各处观摩,因已不是第一次去了,详细情况都不太记得了,就是感觉幼儿园很小(在这儿还没见过有超过两层楼的幼儿园),各处布置和国内幼儿园差不多,色彩都很鲜艳,墙上到处都是孩子们的作品。印象最深的是,一路上见到的所有老师和教工,都会立即在脸上浮出善意的微笑,那种微笑我觉得更多是出于职业习惯。与儿子在学校出出入入两年,如果你与他们对视时没有看到他们的微笑,反而会有些异样。总之,已经脱离集体近两个月的儿子,对他的这所新幼儿园充满了向往,每次都不肯离去,完全看不出他对陌生环境的恐惧。他这样的表现也使我提高了对他的期望值,没想到这反而加重了对他真正入园后第一天表现的焦虑和担忧。这个以后再说。&家访在我的学生生涯里,从没有得到过老师家访的待遇,所以我很期待这一天。终于听到了门铃声,门口站着一老一少的女老师,岁数大的叫Liz满脸都是慈善的横向细皱纹,看上去是个很有修养并且还是曾经的大美人。年少的个子不高、但非常漂亮,大眼睛有些咄咄逼人,她穿着极为典型的在她这个年龄英国女孩常穿的非常性感的吊带背心,她的快人快语令我对她也产生极大的好感。两个人分工很明确,Liz拿出一个调查表通过让我回答问题了解孩子的性格、爱好、健康情况,并特意询问如果儿子大哭或难过,我一般采取什么方法安抚他,并让我给他们一些如果儿子在幼儿园发生类似情况他们可以怎么做的建议。我对这个问题非常感动,我说如果仅是磕碰引起的大哭给他一个紧紧地拥抱基本上就行了,如果是受了挫折后引起的心理难过除了紧紧地拥抱,恐怕要夸夸他是个“good boy!”(好孩子)。有一阵,我常到幼儿园帮忙,几次看到满脸泪水儿子被年轻的Saro 和另两个男老师抱着,我有时都觉得随着儿子年龄的增长一个紧紧的拥抱其实就行了,不过还是很感谢这些平和的老师们。在Liz对我进行问卷调查过程中,Saro一直都在努力和完全不懂英文的儿子做着游戏,她背着的大布袋子里还装满了玩具。儿子一句话也不说,眼里只有玩具,基本上只把Saro当成一个传送玩具的机器人。我在一旁提醒儿子说谢谢,Saro和Liz都纷纷表示没关系,他们理解孩子这时候不喜欢和陌生成人交流。我问为什么儿子这么晚才允许入园,Liz告诉我,入学时间是按照入园申请表上的排名顺序确定的。其实幼儿园也是9月初开学(忘记时间),只是悠悠的入园时间比较晚。为了避免新入园的孩子得不到老师最大可能的关注,也为减少老师的精神压力,幼儿园每年新开学每周只接收5个新人,并尽量分布在各天。否则20多个孩子同天入园,孩子的恐惧一定会互相传染,孩子很难喜欢这个混乱的、悲伤之地不说,老师也不能照顾到到处都在哭得孩子,对谁来说这种局面都是恶梦。我听了只有不断点头,脑海里仍在萦绕着儿子入园第一天响彻全楼的孩子们的哭声。而为什么家访,在与Liz的交谈中,我知道,这也是帮助孩子适应新环境的一部分,她说虽然每天只接收一个孩子,但对于孩子来说到处都是陌生面孔,而且老师也会有照顾不周的地方。在孩子入学前两个老师到孩子熟悉的家里探访,就是希望在孩子的新环境里,至少有两个面孔是熟悉的。当然,家长也可以拒绝家访或者选择把孩子带到学校与未来的班级老师会面。特别印象深刻的是,在从申请幼儿园到家访到现在孩子从幼儿园毕业,如果家长和孩子不主动说,学校是没有任何一个机会知道孩子父母的职业和身份等敏感信息的,在与老师的闲聊中也能感到他们有意回避这个问题,最多就是要在文件上填写来自哪个国家这样的项目。在英国所有需要填写的个人信息中,姓名、家庭住址和生日是最重要的信息。在这里一旦有人投诉学校歧视和偏见,那可是最严重的问题。至少,英国表面上从不会给你留下侵犯隐私和歧视的把柄,他们心里怎么想我们也不必费心猜了。&写累了,续篇和照片随后跟上续英国幼儿园如何帮孩子适应新环境(一)完成家访后的作业学习入园手册家访的老师走后,我专心阅读了留下来的入园手册。这个手册的主要内容是介绍幼儿园的主要工作人员,幼儿园的开门与关闭时间、孩子在园里的作息时间、孩子的服装(强调不要穿怕被弄脏的衣服),新生入园准备(主要是生活习惯的准备的)还有孩子如在幼儿园受伤幼儿园的处理程序等等,还有一些规定,比如如何给孩子请假、家长不按时接孩子应该支付的罚款标准等等。总之,没什么特别之处,但是的确很像一本手册,在儿子上的一年幼儿园中,我还真不时翻出来看看。给儿子照相按家访老师要求,儿子入园第一天要带几张生活照,主题是“我最喜欢的人”或“我最喜欢的玩具”或“我最喜欢做的事儿”等等。这些照片按老师的说法会在孩子哭闹的时候给孩子看,然后每个孩子各选一张照片贴到墙上。我给儿子照了一张被它喜爱的玩具包围着的照片,其他都是过去的照片。儿子要完成作业家访老师给我们留下了一个自制的小薄本儿(All about me),每页一个主题,也都是关于孩子日常生活的,包括最喜欢的人,最喜欢的玩具等等,可以让孩子自己画出来,也可以直接把选出来的照片贴上去。记得最后一页是:“当我难过时,我最需要-----”因为这个问题是让孩子自己回答并画出来,儿子先说:“要妈妈。”我说在幼儿园时难过,妈妈不在啊。儿子愣了一会儿怏怏地说;“老师别说我。”这幅画很难画,我只好用文字表达出来了。后来这个小本子被挂在班里的墙上,那上面的照片和儿子的涂鸦成为老师安抚哭闹的儿子时用来和他套近乎和“赞扬”他的材料。可惜这些提到的材料在今年春天回国探亲时被运回去了。&家长陪着入园终于盼来了儿子入园的日子,按规定的时间,在孩子们第一次Circle time(孩子们坐在地毯上唱歌,互相问候)结束,并开始自由活动后,老师打开了大门让我们进来。这时让孩子进来,我想也是有意安排的,因为自由活动时间,孩子可以随意在幼儿园内走动,挑选自己的玩具,也可以到别的班里闲逛,气氛很轻松,有利于分散孩子注意力。孩子在入园初期,家长根据孩子的适应要随时听从老师的召唤的,这与中国的幼儿园很不同,我在国内刚送儿子上幼儿园时,常听到老师和其他过来人告诫我“一定要狠心,丢下来就尽快离开,不要回头-----”而这里的老师并不想让孩子哭得太厉害,按照入园手册的介绍,至少在第一天,家长必须全程陪护,但是孩子第一天在幼儿园只能呆两个小时,即午饭前离开。最理想的状况,第二天午饭前家长离开,孩子独自留下来吃午饭,午饭后如果孩子哭闹再接走(老师会随时和家长联系),如果头天孩子坚持到最后,第三天孩子就可以象老学生那样呆一整天了。据老师说,有些孩子一个月才能独立留下来,但是也有的孩子第一天就如鱼得水,留下来吃午饭了。总之,这一时期,老师与家长的交流非常多,我想这也是因为分批入园的好处,老师有时间把新来孩子的脾气秉性摸透,然后很自信的向家长提出建议,这时候的家长也特别听老师的。&儿子是在第三天开始独自留下里吃午饭,因为午饭后哭闹得太厉害,我又被老师召回。然后隔了一个无忧无虑的周末。周一儿子对幼儿园超级抵触,说什么都不肯进门,那哭声真是震耳欲聋,架势也如同豁出命般,岁数最大的老师Liz对我说,儿子上一周都是在意识到我消失后大哭五分钟,然后也就好了,这次我是留是走,自己拿主意。我下了狠心还是走了(现在回想做得一点也不好,因为儿子的哭声和我自己内心的挣扎已令我乱了方寸,记得在儿子抱着我的腿大哭时,我没有安抚,而是一直在往外推,嘴里还在不停地说“必须进去!”之类的狠话,其实这些都对儿子建立安全感没有任何好处,我觉得会让他觉得世界一下子全变了,连妈妈也不要我了。我想当时无论内心如何煎熬,都应不急不躁地、充满爱意的告诉儿子妈妈理解他,我们要一起努力适应,妈妈会准时来接)。按老师授意我没有走出幼儿园,而是回到幼儿园专门给新生家长准备的等候室,进来时,那里和上周一样已坐满了沉默的家长们,大家只是相互会意地一笑,从表情看出谁的心思都不在这个房间里。天下的父母都一样啊。这个房间的大门不时被老师推开传唤走某个家长,我则一直到中午也没人理会。等我主动出去询问,Liz告诉我儿子哭了一会儿,就独自一人玩儿起了一只恐龙,现在还一直拿在手上。她认为儿子可以留下来吃饭,可是我说,我在他早晨大哭时,已经答应午饭前来接,Liz马上说,那就接走吧,否则该对我不信任了。之后的几天早晨,Liz第一件事就是转身取下被她放得高处的那个大恐龙给一脸难过的儿子,年轻的男老师Steven则会一把抱走儿子,让他和我挥手再见后,消失在另一间教室,我每次也努力绽放笑脸向儿子竖起大拇指,并大声对儿子喊“加油”,感觉好日子就要来了。这第二周的后几天,儿子终于不再哭了。没想到从第三周开始,儿子居然还交到了一个好朋友——一个生在伦敦,父母来自塞浦路斯的男孩子,Dino。老师说,小Dino从两岁就在这个幼儿园了,像他这样的孩子在儿子班上还有几个,这些孩子虽然年龄不比其他新生大,可都是老油条了。至今我对这个孩子充满感激,因为不知为什么他对儿子特别有兴趣,这个每天都是第一个入园的帅气小伙子每次见到儿子他都会从教室里跑到门口给一脸不高兴的儿子一个大大的拥抱,然后急切地拉着儿子与他分享他喜欢的玩具,儿子也因此再也没说过不喜欢上幼儿园,直到下一年7月从幼儿园毕业,不过那时他已经交到更多朋友了。&我曾很好奇地问刚入院时尚一句英语不会说的儿子和Dino说什么话,儿子在我的一再追问下,居然敷衍了我一句;“中国话啊。”可见,儿子根本就没把语言当成一个障碍,他就没想过也没意识到语言是个问题,尤其在他这个年龄,能玩儿到一起,语言不是问题,是我过去多虑了。&总体来说,儿子在这个全新的环境适应的还算顺利,我很感谢那里的老师,很从容地帮儿子度过了那个焦虑的时期,并令我在最初见到他们时,使我对儿子的这个环境产生了信任,每次把儿子送到幼儿园,我都特别放心。&&幼儿园在旁边居民区的草地上开夏季运动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幼儿园儿童权利与保护论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