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烧多少度会发抖是要穿多还是少能不能吃

开心俱乐部
育儿网用户登录
欢迎您nickname
专家在线回答网友问题。
婴幼儿护理
情商与品德
赏识与挫折
感知觉训练
行为与习惯
艺术潜能开发
儿童常见病
玩具游戏运动
玩具游戏运动
发育关键期
发育关键期
&&&孩子发烧时应多穿衣服还是少穿衣服呢?   
孩子发烧时应多穿衣服还是少穿衣服呢?   
儿子五岁,我发现孩子今天发烧了,一会说冷一会又喊热,我刚给孩子吃了退热药,想问一下孩子发烧时应多穿衣服还是少穿衣服呢?
要捂,保证够暖,注意垫毛巾吸汗,毛巾湿要更换
如果发汗稍舒服点又把衣服脱了,容易又受寒复发,孩子没大人那么清晰暖冷的知觉,也不能稍觉冷马上添衣
发热木能抵御感冒,是免疫系统运行的特征,只要不超40度就没事,高热才吃发汗药,否则打乱自身免疫运作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许多父母争论究竟发烧时应该多穿衣服免得发抖,还是脱掉衣服帮助散热。  答案是,加减衣服要配合发烧的过程。  当设定温度点提高、体温开始上升,孩子会感到畏寒、怕冷,此时家长应适当给他添加长袖透气的薄衫,盖上薄被,帮孩子搓搓冰凉的手脚,同时可以给予退烧药。服药半小时之后,药效开始发挥,设定温度点被调低了,身体开始出现散热反应,孩子会冒汗感觉身体发烫,此时就应减少衣物,并采用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的方法帮助退烧。   
发烧不可以穿的太多的,根据宝宝的情况来穿,有吃了退烧药要是烧退了就按正常的穿,多给宝宝喝水。
少穿些衣服,多喝点水
相关未解决
高悬赏问题孩子发烧时应多穿衣服还是少穿衣服呢?_百度宝宝知道最近发烧的小孩很多很多夜半发烧39℃以上 要不要叫醒孩子吃退烧药?退热贴到底有没有用?
最近发烧的小孩很多很多夜半发烧39℃以上要不要叫醒孩子吃退烧药?退热贴到底有没有用?记者 王真通讯员 王雪飞 陈员摄影 胡聪 制图 高薇昨天,读者何女士致电:最近感冒发烧的小孩怎么这么多?我女儿的幼儿园,有个班级,25个孩子,有13个小孩因为感冒发烧请假了。昨天傍晚,我女儿也发烧了,39℃多,吃了退烧药,体温下去了。又到医院验了血,配了点药。但到了凌晨两点钟,体温又上来了,又是39℃多。看她睡得很沉,我很纠结要不要挖醒她吃退烧药。挖醒她吧,她肯定要发脾气,会好一会睡不着,影响她睡眠。发烧人很累的,需要好好休息,休息不好,对恢复也不好。不挖醒她吧,都烧到39℃多了,慌兮兮的,万一烧坏脑子怎么办?另外,在医院里我看到有的发烧小孩额头上贴块蓝色的退热贴,这到底有没有用的?如果有用,医生为什么不推荐,医院里也没得配的。有没有副作用?像我女儿是过敏性体质,会不会皮肤过敏? 天气预报,明天早晨前后,有一股势力比较强的冷空气影响,气温要下降五六摄氏度,根据以往经验,天气一变化,感冒发烧的孩子还会增多。趁着冷空气还未到,先听听专家对小孩发烧的建议。接下来几天要小心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主任陈志敏医师,很愿意和家长谈谈“发烧”这个话题。小孩子得了上呼吸道感染,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感冒,超过一半的孩子会发烧。而孩子身体其他系统有了感染之后,同样会引起发烧,包括肺炎、支气管炎,甚至脑膜炎。所以说儿科医院的发烧小病人非常多。就拿这两天来说,浙医儿院平均每天的门诊量在5000人左右,呼吸道感染的病人有一半,大概是2500人,发烧病人大部分包含在内,再加上其他的病因,每天因为发烧来医院的孩子超过1000人。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的情况也一样,儿科主任黄先玫医师说,感冒的小病人一半以上会发烧,而孩子一发烧,家长就特别紧张。“经过这几天的温暖,如果气温一下子跌下去,身体差一点的孩子就要小心了。”黄医师说。怎么算发烧?先说说发烧的概念,陈志敏主任说,一般测量孩子的体温,最标准的是肛温,称为“核心温度”。健康的孩子肛温在36.5℃-37.5℃之间;腋下温度要比肛温要低0.5℃,维持在36℃-37℃之间;口腔温度又比肛温低0.3℃,正常范围为36.2℃-37.2℃;耳温和肛温相等。以肛温为标准,如果超过37.8℃,可以认为是发烧。(如下表所示)陈志敏主任说,一般来说肛温在38.5℃的孩子可以用物理降温的方法,肛温上了39℃则要吃退烧药,或者带孩子上医院治疗。“但是事事没有绝对,以上的说法只适用于孩子精神比较好的状态下,家长大着胆子在家中处理。如果孩子精神状态很不好,老是想睡觉、四肢无力还胸闷气喘,即使体温刚刚过了38℃,还是要马上到医院来。”还有,当孩子肛温在39℃以上,为了少吃药,同时也要做些物理降温来配合。晚上要不要把孩子从被窝里叫起来量体温?半夜要不要挖醒孩子喂退烧药,可能是每个家长都碰到过的纠结问题。陈志敏主任的建议是,根据体温说话,如果用耳温计测体温,超过39℃,那是一定要吃退烧药的。这个时候,刚好可以借此看看孩子的精神状态好不好,如果宝宝被弄醒后很不高兴,哭得很大声,说明宝宝没什么大问题,吃了药,睡醒会好起来;而如果宝宝被弄醒,一副昏昏沉沉的样子,脾气很好,不哭不闹,反而要小心,宝宝的发烧可能不是感冒引起的这么简单。如果宝宝有抽筋、四肢冰凉等情况,马上去医院。退热贴的降温效果比酒精擦浴持久陈主任说,现在药店里卖的那种退热贴,如果宝宝只是有点发烧,但是温度不高,可以使用,比较方便,而且是体外用品,产生副作用的机会很低。如果贴在宝宝的额头,有点皮肤过敏,那就不要用了。浙江省中医院2009年对“退热贴”做了实验,把80例发热病人分成两组,一组用退热贴贴在额头和大动脉处,另一组用20%-30%的酒精擦浴,比较两组患者1、3、6小时后的体温变化,得出结论,退热贴比酒精擦浴的降温效果更持久。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急诊科,也曾就退热贴对夜间高热患儿的临床作用作过统计。方法:对505例夜间高热患儿使用退热贴进行物理降温,同时与491例使用其他措施降温的夜间高热患儿进行对照。结果发现,两组患儿在使用降温措施后,夜间体温最高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实验组患儿不适症状有所减轻,睡眠情况及患儿家长的焦虑情况均好于对照组。研究认为,退热贴由高分子水凝胶配合薄荷等天然成分制成,薄荷味辛、性凉,含挥发油,对皮肤有刺激作用,能刺激神经末梢冷觉感受器,产生冷感。其中又有重要成分,通过皮下渗透,减少脑部血液量,减少脑水肿,有宁神醒脑的作用,可以减轻发热引起的头晕头痛,降温的作用在6小时以上。不过专家也指出,退热贴贴在额头对降低体温效果有限,因为额头毛细血管比较少。降温效果比较好的是贴在腋下或腹股沟处,但贴在这里小孩会感觉不舒服。6个月以下婴幼儿,不主张用退烧药孩子脏器功能比较弱,不要急忙用药物退烧,特别是6个月以下的婴幼儿,陈志敏主任不主张用退烧药,因为婴儿受环境影响较大,少穿点衣服、多喝水体温或许会降下来;而大一点的孩子体温如果在39℃以下,最好也不要用药物退烧,而是用多喝水的方法降温。以下的方法,可以给爸妈一些参考,适用于体温没有超过39℃,或者已经吃了退烧药,用来辅助降温——维持家中的空气流通,打开空调,维持房间温度于25-27℃之间,可使孩子体温慢慢下降,空气流通了孩子会觉得舒服点。如果四肢冰凉又猛打寒战,表示需要温热,要外加毛毯覆盖;脱掉过多的衣物,如果宝宝四肢和手脚温热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热,可以少穿点衣物;温水拭浴,将宝宝身上衣物解开,用温水(37℃)毛巾全身上下搓揉,使宝宝皮肤的血管扩张将体热散出,另外,水汽由体表蒸发时,也会吸收体热;另外,也可以用酒精擦拭宝宝身体,降温效果比温水更好;用冰枕或退热贴,冰枕有助于散热,但对较小的孩子并不建议,因幼儿不易转动身体,冰枕易造成局部过冷或体温过低,较小的幼儿也可以使用退热贴,退热贴的胶状物质中的水分气化时可以将热量带走,不会出现过度冷却的情况;多喝水,水有调节温度的功能,可使体温下降和补充宝宝体内的失水。吃退烧药不要超过3天退烧药是一种药,家长担心,是药三分毒,连吃几天,会不会对孩子不好?去年11月于北京召开的“2010年儿童安全用药国际论坛”上,有专家引用中国药物不良反应中心的数据,说尼美舒利在最近的六年里,已经出现数千例不良反应,甚至有数起死亡案例。“尼美舒利”是一种儿童退热药,属于处方药,医生开了才能到药店里买到。国家药监局新闻办曾发表过相关说明,综合国内外有关尼美舒利安全性数据的监测和关注,2008年曾对尼美舒利说明书做了修改:该药禁用于1岁以下的婴幼儿。用于儿童退热,疗程不得超过3天。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说,发烧儿童死亡和“尼美舒利”本身没有因果关系,而是患者用药过量或长期用药。比如有些孩子用了感冒药再用这种药,有些感冒药中可能已含有退烧的成分,重复使用,药量过度导致死亡。陈志敏主任说,现在医院的门诊中基本上不给孩子配“尼美舒利”退烧药了。建议家长可以去药店买些泰诺林、美林和百服宁等针对小儿的非处方退烧药,这些药的药效比较温和。记住,不要重复给孩子喂药,不要看孩子不退烧,加重重复吃。如果吃了退烧药,过两三天孩子的体温还没有下去,要到医院来看看。发烧的孩子最好吃半流质的食物发烧首先消耗的是水分。发烧的孩子吃退热药还是自然退热,都是以出汗的形式来散热的,会丢失大量水分和盐分。所以,孩子发烧时要补足水分和维生素,其次才是热量和蛋白质,饮食要以流质、半流质为主。周岁以内的孩子以牛奶为主要食物,适当加水稀释,也可加米汤,米汤可使牛奶的蛋白分子链变短,易于吸收;熬制米汤时要用好的大米,加适量糖或盐,可加绿豆,有清热、解毒的作用;鲜果汁主要成分是维生素、矿物质及碳水化合物,只含少量植物蛋白质,易于吸收,夏天用西瓜汁,秋冬天用梨汁。半流质的食物有藕粉、代乳粉和比较软的面等。发热急性期或高热期主要吃流质的食物,恢复期、退热期吃半流质食物。烧刚刚退下去,不要吃很油腻的东西,否则可能会腹泻。kb@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独家独到独立
凤凰网个人中心
请先登录再进行操作
记住登录状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48小时点击排行
财经 · 房产
娱乐 · 时尚
汽车 · 旅游
科技 · 健康孩子发烧应该多穿还是少穿?_百度宝宝知道
&孩子发烧应该多穿还是少穿?
橘子味的小宝贝
宝宝1岁3个月LV.13
同学的孩子发烧了,来向我咨询,结束的时候她问我:“孩子发烧到底是要多穿还是少穿?”
这个问题,从前我在儿科急诊的时候,每一天都会被问无数遍,每一次我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少穿,发烧一定不能捂,要多晾着!”我相信,大多数儿科医生也会有同样的答案,因为我们都见过不少被家长捂得密不透风高烧脱水的孩子。然而当我从急诊离开,静下心来再去回想这个问题的时候,却发现,这个回答虽然不能算错,但也绝对不是一个好的回答。
更好的答案应该是——
以孩子感觉舒服为准,怎么舒服就怎么穿。
年初的时候我自己曾经发过一次高烧,整整6天,每天几乎到40℃,每次处在体温上升期的时候我就剧烈寒颤,裹着被子还冷得直哆嗦,完全控制不住,老公一看见我这样子就问:“不是说发烧不能捂吗?你裹着被子还怎么散热呀?”
如果平时听见这么说,我一定会很高兴他在我的影响下已经彻底远离了传统陋习,可是在那一刻,我脑子里的第一反应是真想把他踹出去,我都冷成这样了你还叽叽歪歪,气死了!
我记得上学的时候听老师讲,婴幼儿体温调节能力比较差,过多的包裹容易导致体温更高,甚至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危险情况……
后来自己做了儿科医生,亲眼看见一个个发烧的小不点儿被家长裹成粽子,十个孩子里面也不一定能有一个穿得合适的,于是渐渐地,“发烧要少穿”成了口头禅,面对每一个家长的提问都是这么斩钉截铁的一句回答。长期以来, 这一句话确实纠正了不少家长的做法,减少了不少孩子身上多余的衣物 ,然而当我开始反思这个问题的时候,多年前遇到的一个案例瞬间回到了我的脑海里。
那是一个有过两次热性惊厥史的孩子,家长因此很紧张,一发现孩子发烧就赶紧来医院,在家长的强烈要求下,孩子住进了楼道的临时加床。
由于已经有过两次惊厥史,家长也已经被无数个医生教育过“一定要少穿、要散热”的概念。于是,当天夜里,当孩子的体温再次升高时,爷爷果断给孩子脱光了散热,那是11月的北京,在暖气不足的楼道里,孩子很快出现了明显的寒颤,爷爷吓坏了,慌忙大喊“孩子又抽了”,当我们听到喊声冲过去抢救时,看见的就是孩子光着身子站在床上,一边大哭一边发抖,身上皮肤都冻得发花,很显然是由于穿太少导致寒颤,而家长又错误地把寒颤判断为惊厥,因而带来了一场虚惊,只是那时还是菜鸟的我,只想着要跟家长解释寒颤与惊厥的区别,却没有去深思这背后的问题。
这个案例里面,家长走到了另一个极端,而导致他这样做的原因,则是多次惊厥带来的恐惧以及医生反复强调“少穿”带来的焦虑。
我们总在强调“少穿”,却没有意识到这样一个严重恐热的家长已经不存在“穿太多”的问题,我们没有能安抚他的焦虑情绪,反而反复强调的“少穿”又给他增加了一层心理负担,让他在担心体温的同时还要再担心有没有做到医生的要求,于是造成了最后的结果。
NICE2013版的发热指南
中, 关于退热处理的部分 有这样一句话: Children with fever should not be underdressed or over-wrapped. 意思是 既不能穿太少也不能穿太多 。在中国,由于家长普遍习惯给孩子多穿,于是儿科医生也自动忽略了“穿太少”的可能性,在千篇一律的回复“少穿”的时候,我们往往忽略了 问题的本质:针对发热的一切处理措施都应该以令孩子感觉舒适为准。
类似的情况很多,我们告诉家长超过38.5℃要吃退烧药,却没有人告诉他们,之所以会这样建议,是因为估计超过38.5℃的体温会比较容易引起孩子不舒服,吃退烧药也是为了缓解不舒服,如果没有不舒服也不是非吃不可,于是很多家长开始24小时盯着体温计,在吃完药2个小时体温还没降或者不到24小时已经吃了4次之后终于忍不住又抱着孩子看急诊;
我们告诉家长要少穿要散热,却没有人告诉他们少穿散热也是为了让孩子更舒服,在高热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孩子自己会感觉很热,这时候少穿能让他们更舒服,而如果正处于寒颤期,本来就感觉冷,当然不应该更加少穿,于是就有了上面那位特别“听话”的家长和大家的一场虚惊……
我们制定了很多条规则要求家长去逐一记住和遵守,看似简单直接,但这些规则最后却反过来束缚了我们自己,它们让焦虑的家长更加焦虑,也导致繁忙的我们更加繁忙。而解决的方法也很简单,如果我们能够花一点时间和耐心去解释这一切规则背后的原因,用强调“少穿”时的坚定去向家长反复传达 “让孩子更舒服” 的理念,假以时日,当这一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之后,很多现在经常被反复问的问题,或许就都不是问题了。
什么时候需要吃退烧药?——孩子感觉不舒服的时候。
半夜发烧需要叫醒喂退烧药吗?——能睡得好说明没有不舒服,那就不用喂。
发烧时能用温水擦浴吗?——如果孩子喜欢,觉得舒服,那就可以,否则就不要。
发烧时可以到楼下玩吗?——如果没有不舒服就可以。
这样岂不是更好?
(本文已获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本文作者 车宁
医生现已被邀请入驻公众号母婴家庭课堂:wylmykt
,有更多疑问可以 关注公众号 并点击菜单栏“
”,找到车医生进行咨询。
扫码或保存
邀请好友扫一扫分享给TA或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孩子多少度算发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