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吵架,父亲脾气不好当着孩子吵架有多不好

父母吵架,会影响三四个月的宝宝吗?_情感天空辣妈帮_热门推荐: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在亲子课堂上我常遇上这样的父母,当我提议他们为自己的孩子找找身上的优点时,他们左一句右一句,竟然挑出的都是孩子身上的缺点,甚至有的父母会直接当着孩子的面儿说,“我的孩子浑身都是毛病,我的确一点儿优点也没有看到。”每当这时我就发现,这对父母的孩子,不管他是7岁还是17岁,他都会把头深深地埋在胸前,脸上全是羞涩的表情。还有的孩子在父母的挑剔中会表现得特别不在乎,照样的我行我素,可孩子的眼睛是不会掩饰什么的,我分明从那不在乎的神情中看到了他们深深被伤害的心灵。
  那么,在这种爱挑剔,从不懂得宽容的父母身边成长的孩子对他们的父母会是一种什么样的行为呢?
  在我的“爱改变一切”亲子行动训练营中,有这样一个叫做角色互换情景再现的游戏,这实际上属于心理治疗中的戏剧治疗的一个环节。
  就是由父母和孩子任选一个题目,先由父母和孩子分别扮演他们本来的角色来表演,再由孩子和父母角色互换,也就是孩子扮演父母,父母扮演孩子来演绎这个题目,应该说在这个环节中父母和孩子们都表现得非常好,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但是,当我让父母们评价孩子们的表演时,几乎所有的父母挑的都是孩子的毛病,异口同声地说孩子演得不好。而当我让孩子们评价父母们的演技时,奇迹没有发生,孩子们照样挑的都是父母的毛病,对父母的表演不预认可。
  这其中有一对我们大家都认为演绎得不错的母子,结果,在让妈妈评价儿子时,妈妈丝毫没有觉得儿子的表演不错,反而处处不满意。同样,在我让儿子评价妈妈时,儿子脱口而出的是:“妈妈的演技真差,我们演的不好都是因为你。”
  这种场面让我感觉特别遗憾。平心而论,我认为这些爸爸妈妈跟孩子配合得都非常好,能够准确地演绎题目的内容,把握角色,因为只有五分钟的准备时间,所以,他们能够演成这样已经不错了。
  要知道这些父母带来的孩子大多是问题孩子,看到这些进营前跟父母关系紧张得水火不相容,或根本不愿与父母同行的孩子,能够在舞台上跟爸爸妈妈演出这个没有剧本、没有台词,甚至没有排练时间,全靠现场发挥的小品,光是这种合作精神就让我感动得想要流泪,而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才华和本色的演技更让我觉得他们的珍贵。但是,对于这些他们的父母居然没有看到,没有感受到。在这些最需要鼓励与宽容的孩子面前,他们父母的表现让我如此的失望和不可理解。从另一方面,也证明了我的观点是没有问题的,那就是,是挑剔而不会宽容的父母造就了这些孩子的问题。
  实际上,我特别懂得这些父母的挑剔是从何而来。做为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的家庭,孩子本身已寄托了太多父母的情感,很多父母的挑剔行为来源于对孩子恨铁不成钢的期望。很多父母的不宽容来自于对孩子过高的期望,可是,过高的期望,常常带来过多的失望,而过多的挑剔常常带来孩子过多的消极,很多孩子是因为达不到父母所期望的那样而选择逃避。
  逃避学习,逃避考试,逃避与父母相处的时间,有的孩子甚至逃避与父母共同进餐的时间,因为,父母常常会在这个时刻,挑起那个最不愉快的话题,让孩子的一顿饭也吃不安生。
  所以,为什么现在问题孩子这么多?那是因为爱挑剔、不宽容的父母太多。为什么现在的婚姻如此动荡,真正幸福的夫妻没多少,那是因为如果夫妻之间也如此爱挑剔,不懂得宽容,那这种行为当然是你体会不到幸福感的决定性因素。
  灵灵是我在亲子课堂帮助过的一个12岁的女孩,她的妈妈精明能干,据说是一家国企单位的负责人,但灵灵和妈妈的关系非常糟糕,来参加亲子课程前,母女俩几乎两个月都没说过一句话,所有的事情都由灵灵的父亲来转达,来亲子课堂还是灵灵父亲把女儿给“骗”来的。
  在亲子课堂上,我发现灵灵是一个非常活泼的女孩,爱帮助别人,就是性格有些偏激,行为有些极端。
  在对灵灵妈妈观察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了来自这位自认为很完美的母亲的问题。
  灵灵的妈妈是典型的完美主义者,用她的话讲,“是那种眼睛里揉不了沙子”的那类人,因为过于要求完美,因此,她对女儿和丈夫都是极度的挑剔。
  女儿性格活泼,她认为是不稳重的表现;女儿喜欢帮助别人,她认为女儿做为一个女孩子一点儿也不矜持;女儿喜欢运动,她最不高兴,认为女孩子整天蹦蹦跳跳,一点儿也不文静,不优雅。在她的挑剔下,灵灵不知道怎么样做才遂妈妈的心愿,在无论如何也无法让妈妈满意的情况下,灵灵开始我行我素,自暴自弃,而且,妈妈最不喜欢什么,她就偏要去做什么,刚刚进入青春期的灵灵,行为逆反得让人受不了。
  灵灵妈妈看到女儿这个样子更是无法接受,于是,母女俩见面就吵架,甚至最后形同陌路人,谁也不理睬谁。
  在这种情况下,灵灵妈妈又开始对丈夫的挑剔,先是责怪丈夫不管教女儿,后又埋怨是丈夫把女儿给宠坏了,抱怨丈夫无能,无法协助她管理好女儿,本来对灵灵妈妈的做法就颇有意见的灵灵父亲,对来自妻子的挑剔与抱怨完全不能接受,他认为在教育女儿的问题上,首先是妈妈的错,其次才是女儿的问题,夫妻俩为此也不停地争吵,这个本来收入不错,衣食无忧的三口之家,从此陷入了不断的战火中。灵灵父亲告诉我,来参加亲子课堂前,他们一家三口已冷战多时了,三口人在家里的三个不同的地方进餐已成为他们家的保留项目,对这种局面,灵灵父亲也表示已承受到极限。
  在跟灵灵的接触中,我发现这个12岁的小女孩,对父母也充满了挑剔。她说:“不喜欢妈妈,因为妈妈太完美主义,总挑女儿的毛病,况且,她自己也不完美,个子不高,还总爱穿裙子,显得很臃肿。”我说,那你喜欢爸爸吗?灵灵一撇嘴,“我也不喜欢爸爸,没见过我爸那么无能的男人,整天让我妈指着鼻子骂,我长大了可不嫁这样的男人,太没出息了。”
  我不知道灵灵的父母听到女儿这样说会是一种怎样的想法,但我已经发现,灵灵父母的行为已经特别深刻地影响到了这个12岁的小女孩的行为选择。
  尤其是灵灵妈妈对女儿的挑剔,已经完全影响到了这个孩子的身心,在她眼里,事业很成功、很精干的妈妈,居然也是一点儿优点也没有,而她的爸爸直接成了她眼中的反面教材。
  本来应该受孩子尊重与爱戴的父母,在孩子的眼中沦为如此角色,我不认为这是孩子的错,孩子只是把她从父母身上得到的东西又还给了他的父母,对于女孩灵灵来说,这是毫无疑问的结论。
  父母过于挑剔和不宽容的行为习惯,会造成孩子成长中的困扰,一个在挑剔中长大的孩子,常常个性比较自闭,行为比较极端,并且,对别人也非常挑剔。
  因为父母挑剔行为的本身常常蕴含着过高的要求和期望,当孩子无法满足这些要求和期望的时刻,就会选择放弃或对抗。放弃的结果常常是孩子封闭了自己的内心世界,消极地面对与父母的沟通;对抗的结果则导致孩子突发极端的行为,酿成意外的后果。
  在我对一些青少年犯罪者的采访中发现,很多少年犯最初的犯罪冲动便是与父母对抗,而这些少年犯也都承认,与父母对抗的原因,是他们达不到父母的期望或满意度,大多数少年犯都认为如果他们的父母不过于挑剔,对他们能够更加宽容一些的话,也许,他们就不会有如此极端的行为。
  尽管有些孩子走向犯罪有一点儿的偶然性,但我还是比较倾向于父母的行为影响,在这其中所能够起到的消极作用。
  从不懂得宽容的父母会因为从来不会接纳孩子的想法,对孩子的创造力过度抑制与约束,而扼杀孩子的创造性与思考能力。现在的孩子凡事都依赖性很强,从来不愿意自己去独立的思考问题,跟父母从来不认同、接纳他的想法有直接关系。父母不懂得原谅对孩子的错误的意义,也会给孩子造成非常大的心理压力,进而导致孩子的行为问题。
  11岁的男孩豆豆是被父亲带来找我做心理咨询的,他个子小小的,黑黑瘦瘦的,一点儿也没有男孩子的活泼与顽皮劲儿,可就是这个眼神如此怯怯的男孩却经常从父亲的口袋里偷偷拿钱去花。最近,他跟父亲说,学校里要提前收取下半年的学费、住宿费共8000元钱,当父亲把这些钱给住校的他汇到卡里去以后,他在一个星期内就花掉了这些钱,父亲是在老师打来催交学费的电话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
  当我问豆豆的父亲,孩子第一次偷偷拿钱是什么时候时,豆豆的父亲说:“那是在豆豆6岁的时候,有一次过春节,豆豆从爷爷的口袋里偷拿了两元钱,去买的鞭炮,让豆豆妈妈给发现了。”
  因为豆豆偷拿的是爷爷的钱,这让豆豆父母觉得特别没面子,当着全家亲戚的面儿,狠狠地揍了豆豆一顿,手都打肿了,而且,从那以后,豆豆的父母就开始防着豆豆,每当看见豆豆一个人在屋里待着,马上就会提醒豆豆,“别犯老毛病呵,再偷什么东西,就把你的手打断。”
  为了让豆豆不再有这样的机会,豆豆的父母在孩子上学以后,给孩子选择了一家可以寄宿的小学,虽然学费很贵,但豆豆父母还是把孩子送到了那里,认为这样就万事大吉了。
  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豆豆这爱偷钱的毛病根本就没有改掉,尽管他们时时刻刻提防着豆豆,不停地提醒豆豆,别再做这样的事,可每次周末过完,豆豆回到学校,豆豆的父母总会发现家里的钱不是少了十元就是少了几十元,打电话问豆豆,可豆豆根本就不承认。
  豆豆的父母开始对孩子的这个毛病感到无奈,只好把家里的钱东掖西藏,可最后总会发现还是少了。一开始豆豆都是几元、十几元的拿,可这次连学费8000元都让他给花光了,豆豆的父亲觉得问题严重了,才急急忙忙带孩子来看心理问题。
  在我跟豆豆的交流中,我发现这孩子的确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障碍,这一方面跟他的父母在豆豆第一次偷钱时处理的方法特别的不当有关,也一方面跟他父母的行为有关。
  在豆豆的叙述中,我发现豆豆的父母属于特别不懂得宽容的父母。豆豆在6岁时偷拿爷爷的钱,实际上属于一种特别无意识的行为,本来是通过引导教育就可以原谅的事情,可小小的豆豆,不仅因为此事而招致了在全家的亲戚面前的一顿毒打,还从此成了父母眼中处处防范的“贼”。从6岁到11岁,豆豆每天面临的是父母怀疑的眼神。豆豆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那是旧式的大杂院,十几家人住在一个院里,不管谁家丢了什么,豆豆父母一准儿先回来“审问”豆豆。实际上,从第一次偷钱被狠狠惩罚了的豆豆,并没有想要再做这样的事儿,可就是父母的这种不宽容的行动,和处处不信任豆豆的态度,让豆豆开始破罐破摔。他开始觉得反正家里不管丢了什么都赖他,他就是没拿,父母也会认为是他拿的,索性拿就拿了,看他们能把我怎么着。
  本来,已经无意再去小偷小摸的豆豆,就在这种心态中开始有了他第二次偷拿父母的钱的行为。当然,这种事开了头,再想止住也就难了。结果,豆豆越玩越大,竟然把学费也给骗来花了。豆豆爸爸开始还为儿子花掉的那8000元钱着急,可后来,在他听了豆豆的叙述和我的分析以后,我想,他更应该着急的是他与豆豆妈妈的行为和他只有11岁的儿子的未来吧。
  父母过于挑剔和不宽容的行为不仅会影响到孩子的行为,还会直接影响到孩子成年以后的婚姻关系和夫妻相处模式。
  如果妈妈对丈夫过于挑剔,女儿也会模仿妈妈的行为习惯,对自己的丈夫非常挑剔,如果爸爸对妈妈过于挑剔,那么你的儿子在成为丈夫以后,也会对自己的妻子挑剔大于包容。这是一种行为习惯的延续,有时候,它只存在你的潜意识里面,是你的主观意志所不能控制的。
  如果夫妻之间充满了挑剔,这样的婚姻关系自然很难和谐。生活中有太多这样的父母,磕磕绊绊一辈子,可到了他们的子女成年以后,子女的婚姻关系也会再度出现这样的问题,这其中就有这种行为习惯的作用,有时候连当事人都没有意识到,可见这种行为习惯的影响是多么的可怕。
  过于挑剔的夫妻常常会在生活中发生矛盾冲突,不懂得包容的行为使他们无法和谐的相处、友善的沟通,这种夫妻模式常常是一种吵吵闹闹,打了又好,好了又打的状态,而在这样的家庭生活中长大的孩子,成年以后会有两种选择,要么拒绝婚姻,要么把他的婚姻也搞得像他父母的一样,充满了硝烟和火药味儿。
  由于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他看到父母的夫妻相处模式就是这样的,他也会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夫妻模式变成跟父母的一样。我在亲子课堂上就经常遇到这样的父母,夫妻关系紧张,整天为了一些琐事吵吵闹闹,可他们并不觉得有什么不正常,甚至有的父母还认为夫妻关系就应该这样,不打不闹不成夫妻,因为,他们的父母就是这样过了一辈子的。
  前几年热播的电视连续剧《金婚》,曾经让无数人热捧,其中的女主人公文老师就是一个典型的爱挑剔的女性,她对丈夫的挑剔从恋爱时就开始了,一直到俩人金婚大典,50年的婚姻充满争吵与冲突,几乎每一集的剧情都是在吵架中开始以吵架结束。尽管做为电视连续剧,这样表现有它的收视率的考虑,但《金婚》的确反映了中国人真实现实生活中,普通人的婚姻与夫妻关系相处模式。据此剧的导演郑晓龙介绍,《金婚》的创作灵感就是来自于他已经80多岁的老爸老妈的一次吵架,是这对历经人生风雨的老夫老妻的婚姻历程启发了他们的儿子对中国人的婚姻模式的思考。
  在剧中主人公文老师与丈夫佟志的婚姻一路磕磕绊绊,总算维系了一生,但他们的儿女的婚姻却均不顺利。大女儿离婚,又再婚;小女儿一直高龄难嫁;儿子对女朋友挑了又挑,最终却因车祸而过早离开人世。这些孩子在婚恋上遭遇的挫折,不能不说跟父母的行为选择有关,至少,文老师的小女儿和小儿子,之所以总是无法找到心仪的对象,跟他们过于挑剔的心态和行为有直接关系,这不能不说是母亲的挑剔行为给了他们深刻的影响,决定了他们一生是否顺利和幸福。
  我们说,电视剧就是在写人生,通过电视剧我们可以看到无数的人生经历,也可以把无数的人生经历当做自己的一面镜子,规避可以规避的人生风险。
  所以,挑剔的母亲常常造就挑剔的女儿,挑剔的父亲常常让儿子也成为挑剔的男人,不懂得宽容的父母,常常无法让孩子学会用正确的方式来解决矛盾。在发生问题的时候,过于纠结于别人的责任,对自己该承担的却不肯主动承担,而且,有时不懂得宽容别人的人,通常也不懂得宽容自己,容易在矛盾中钻牛角尖,对自己过于苛求,这样的行为很容易走向极端,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那么,父母怎样才能避免过于挑剔的行为,学会宽容地面对他人也面对自己,对此,我有如下的建议:
过于挑剔的人常常有完美主义的情结,甚至有强迫性人格,想要修正自己过于挑剔的行为,首先要对自己的心理状态有一个正确认知,如果确定自己的心态或人格存在一定的问题,那你需要寻求心理方面的帮助或专业机构的干预。
  有完美主义倾向的人本身就会具备一些强迫人格的特征,如果你了解了自己的心理状态以后,就需要有意识地去控制自己的行为。我们了解的许多父母中,不了解自己心理状态的占大多数,从来不懂得控制自己的行为的父母比例更是大得惊人。
  许多父母认为自己在生活中教育孩子,管理孩子是一种很自然、本能的行为,根本不需要有所控制,但是,正是这种看上去很自然、很本能的行为,有时却暗藏玄机,轻易就在不知不觉中伤害了孩子。
  由于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管理是直接的,每天都累加的,这种伤害的量积累起来,就会具有惊人的能量,这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到处都是问题孩子,到处都是问题家庭的现状。
  所以,在我看来,教育孩子、管理孩子一定是有方法,要讲科学的,这既不是一种自然而本能的行为,更不是一种率性而为,它需要很多学科的综合,知识的积累,需要为人父母者要为此而专门去学习。
  因此,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时时了解和学会评价自己的心理状态,已成为父母能够教育好孩子,管理好孩子的首要任务。
  做父母的只有自己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才能够让孩子不被父母不恰当的行为所伤害。父母的心理健康是行为健康的根本保障。
  而且,能够控制自己行为的父母,才会教出有行为控制意识和能力的孩子。父母的心态健康,孩子才会有健康的心理状态。
  爱挑剔的父母想要改善自己的行为习惯,首先就要从矫正自己的心态与人格开始,学会行为控制,尽量减少挑剔行为的发生。
  2.任何行为都会让人产生依赖的习惯,尽管挑剔性行为是一种不良习惯,但要修正起来可能也是有些难度,但只要父母们坚持,并掌握修正的方法,任何习惯坚持21天就会得到修正。
  我建议那些想要改掉挑剔性行为习惯的父母可以用一下“转换法”,做一些行为训练。
  行为训练是心理学中的很重要的矫正措施,是解决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的不可或缺的环节。
  “转换法”行为训练,就是要求父母们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行为,每当你想要挑剔或者表达不满意的情绪时,让思维换一下立场和角度。
  譬如说,孩子数学只考了60分,你非常的不满意,挑剔的行为会让你对孩子大加训斥,并且,表现出对孩子还能考得更好一点儿的不信任或绝望的情绪,但是,我相信你的这种挑剔而不宽容的行为只会让你的孩子陷入更深的绝望,他会因此而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对考试产生恐惧心理,接下来他的成绩会越来越糟。
  而如果这次你把挑剔的行为“转换”为欣赏与接纳的行为,在孩子拿着60分的考卷走进家门的那一刻表现出对孩子的惊喜:“宝贝儿,真没想到,这次这么难的考试,你居然考了60分,你太棒了,妈妈真为你骄傲,妈妈相信你下次会考得更好,表现的更棒。来,让我们看看这张试卷上都有哪些漏洞,把它们都掌握了,你的成绩会更了不起!”
  实际上,在表示对孩子的欣赏时,这位妈妈的心情也很愉快,而更快乐的应该是那个真的考得不怎么样的孩子。妈妈的笑容和鼓励会让孩子内心增加歉疚感,而妈妈的话会让孩子内心愉悦,使他把学习看做一次可以获得妈妈欣赏与奖励的机会,为此,他会对学习产生好感,并且,期待着下一次考试,因为,他想拿出更好的成绩来让妈妈的欣赏与笑容继续。
  这就是这个孩子在这一瞬间的心理变化,挑剔与训斥,让孩子内心充满了灰色,他的学习态度会更加消极,而欣赏与接纳,却让孩子的内心充满了阳光,他对学习更加有信心了。
  父母只不过在瞬间转换了行为的立场与角度,那事情的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
  这种被称做“转换法”的行为训练,有时完全可以取代你原来不良的行为习惯,如果你坚持这样做,你的挑剔性行为便会得到根本的扭转。
  实际上,只要找到挑剔性行为产生的心理原因,并在行为上进行一定的训练与控制,这种不良习惯完全可以被修正。
  3.不宽容的父母想要学会宽容其实也并不难,关键是你需要有这个意识和愿望,宽容自己也宽容别人,这是能够让你尽享生活的轻松与人间的温暖的重要品质。
  那些从来不懂得宽容的人通常都享受不到生活的快乐,而在不宽容的父母身边成长的孩子,大多也体验不到长大成人的幸福。
  实际上在我看来,从来不懂得宽容的父母,他们自己本身也很不快乐,体验不到人生的乐趣。
  所以,把宽容还给自己,把快乐还给孩子,当是有这种行为习惯的父母首要的任务。要学会宽容实际上很简单,放弃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允许世界的多元化存在,接纳孩子成长中的错误和缺点,用正确的方式来解决生活和夫妻间的矛盾,学会原谅他人,接纳那些不符合你的价值观的选择,并尊重这些选择。
  实际上要做到这些并不难,你只需要打开你的心扉,允许不同的声音出现在你的内心世界,当你真正做到懂得宽容,学会用原谅他人的方式解决矛盾冲突的时候,你会发现快乐不知在什么时候已悄然降临在你的生活中,要知道一个宽容的人,他的身边不仅有快乐的孩子,愉快的配偶,开心的朋友,还有数不清的好运气与从天而降的机遇。当你每天都感觉到机会无处不在,每个人都想与你合作的时候,你就已经成为一个懂得宽容的人。而一个每天都在生活中焦头烂额,感到处处都是墙壁的人,毋庸置疑,那一定是因为他不懂得宽容为何物。
  想要学会宽容,你也可以体验一些行为训练。
  ①微笑法
  不懂得宽容的人,首先就是从来不会主动微笑或压根儿就不懂得微笑的人,在亲子课堂上,我遇到最多的就是不懂得微笑的父母,所以,在他们身边找不到快乐而自信的孩子。
  学会微笑,并且是发自内心而真诚的微笑,是学会宽容,做到接纳别人的想法的最基础的行为训练。我们有很多父母,之所以从来不愿意给孩子一个微笑,就是因为他们从来不懂得接纳与认同孩子的想法的意义,所以,想成为宽容的父母,首先就要学会微笑面对孩子的成长,想要做宽容的人,就要学会用微笑来面对这个世界。
  ②心态平衡法
  不懂得宽容的人常常处理问题比较偏激,遇事容易走极端,这实际上都是因为心态平衡掌握的不好,一个真正能够做到心态平衡的人,常常会冷静而理智地处理问题,宽容而大度地原谅他人。所以,想要学会宽容,首先要使自己的心态放平,做到悲喜不忧,宠辱不惊,把握自己的情绪,掌握心态平衡的法则,经常给自己做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放松心理机制,尽量让自己的精神状态处于松驰的环境中,减少压力对自己的困扰,遇事学会换位思考,给自己也给他人留有空间。
  ③原谅他人法
  不懂得宽容的人常常是因为对自己要求比较高,对他人也严加苛求,这其实是一种强迫人格的表现,想要让自己成为一个宽容的人,首先要学会原谅他人,遇事多体谅别人的难处。尤其对于不宽容的父母来说,学会正确认知孩子成长的错误和缺点,接纳孩子的不完美和缺陷,这一点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来说特别重要。
  有很多父母犯了完美主义的错误,总觉得他们自己不完美,希望自己的孩子弥补这种缺憾,做得更加完美,这实际上只能算做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至于孩子能不能做到这一点,还有很多客观和主观的因素制约,盲目的不顾现实的条件,永远期望你的孩子是完美的,这只能说是一种极不成熟的人格表现,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形成障碍。
  很多问题家庭、问题孩子的出现,就跟许多不懂得宽容的父母那追求完美的病态心理有关。所以,要解决孩子的问题,让我们的家庭和谐,首先要我们的父母们,放弃所谓的完美,接纳你生活中的不完美,原谅你的孩子成长过程中所必然产生的问题,用宽容的胸怀,和豁达的心态来鼓励你的孩子成长得更加完美,实际上正是有了不完美,才让我们对完美有更为积极的追求。
  本身追求完美并没有过错,只是你不能超越你的实际现实去过于苛求完美,尤其是对于正在成长的孩子来说,有瑕疵证明他还有成长的空间,真正想要得到完美的父母,应该给孩子更多的成长空间,只有真正懂得宽容的父母才会让孩子成长得更加健康而完美。
  而只有真正懂得宽容的父母,才会造就宽容、大气的孩子,而只有宽容、大气的孩子,才会有充满未来的一生。
  <img src="http://5b0
500 Servlet Exception
java.lang.IllegalStateException: sendError() forbidden after buffer has
been committed.
Resin/3.1.10父母在孩子面前吵架,对孩子的危害到底有多大_百度宝宝知道
&&>&&帖子详情
&精&父母在孩子面前吵架,对孩子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宝宝6岁以上LV.20
孩子最渴望什么,不是父母有多少金钱留给自己,而是有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一家人父尽父责,母现母职。或是能父如山,母如水,或是能父严母慈,还有最重要的一个前提父母双方要和睦,不要一有大事小情就无原则的争吵,尤其是在孩子面前更要避免争吵。
为了孩子有话也要好好说
回忆我的童年,大段是美好的。但记忆之中,最伤痛的的掠影就是父母吵架,他们一吵架,我们小孩子就变得战战兢兢,仿佛天也是黑色的。
父母无疑是爱我们的,但他们也有矛盾,也有意见分歧,所以常常吵架。为了维护大人双方的尊严,他们双方互不相让,吵得针锋相对,吵得寸步不让,吵得孩子躲在角落里,不敢出声。
吵架过后,妈妈掉着泪说伤心,爸爸铁青着脸不说话,
父母吵架没有和好的那些日子里,我们几个孩子都是低着头过每一天的,在其他和睦家庭孩子的面前,仿佛我们小孩子的尊严都已尽失,再也没有因为成绩好而扬眉吐气的优势了。
从小我们最怕的就是父母吵架。那时候我们分不清到底谁对谁错,只是希望他们有话能好好说,不再吵架。
为了孩子要约法三章
后来,我渐渐长大了一点,就狠狠发誓:长大以后,我一定不和伴侣吵架,尤其是当着孩子的面吵架。
还好,我和老公有过约法三章,无论多大的事都不能在孩子面前吵,老公也很配合我。我们很少吵架。
当然,哪有不吵架的夫妻,实在忍无可忍时,我们两个人肯定就有一个不出声,躲开了事。在女儿面前也几乎不吵架,因为我不希望女儿重踏我童年的伤痛记忆。
伤了你心,也伤了我的尊严
但我见过许多夫妻当着孩子的面吵过架,更有一对夫妻,在孩子面前吵架当做家常便饭,虽然那对夫妻也是恩爱的,只不过他们已经吵习惯了。孩子的童年,就在父母吵架的硝烟中熬过。
那孩子从小还算懂事,也能品学兼优,父母也常常为有这样一个孩子感到骄傲。但孩子没有十全十美的,她慢慢也显露出一些缺点来,比如,自理能力不太强,傲物等。在这个孩子升入初中的某一周末的上午,孩子犯了点小错误。夫妻二人又因为孩子的小事大吵起来,吵声越来越大,吵架的内容越来越多,一个说:&孩子这样都是你惯的!&另一个说:&你不也一直都在旁边监督了吗?怎么成了我的责任?&
孩子在一旁处于尴尬的境地,不知该怎么办才好?眼看就要月考,家里吵闹得无一刻安宁,想要安心复习是不可能的事了。孩子一直就在一旁沉默着,好久没有出声。
或许应了鲁迅的那句话: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突然孩子大喊一句,你们别再吵了!然后摔门而去。
父母当时也没有在意,但到了晚上,孩子仍没有回家,父母就才心慌起来,打孩子手机,手机已关,又急忙四处找,仍没有踪迹,后来孩子用别人的手机发来短信,告诉父母她想去出去散心几天,也已经和老师请过了假。父母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才知道孩子因为他们的频繁吵架离家出走了。万幸的是孩子走了,还能通知父母,后来又平安的回来了。孩子在短信的最后几句说:爸爸妈妈,我爱你们,但我觉得你们总是吵架,我很没有尊严,我离开是不对,可是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做。
后来,这次这对夫妻反思已过,真的吸取了教训。这样的情形再也没有出现过。真是庆幸!
奉劝吵架的夫妻,快从冲动中醒过来,吵架是解决问题的下下策,你们的吵架之争,输掉的不光是各自的尊严,还有孩子那颗幼小但同样有尊严的心。
为人父母的人们啊,为什么就不能有话好好说呢,夫妻之间争强好胜有什么用呢,你一时的逞强之胜,多少都会伤害另一方的心情,又有何意义呢,况且,长久的争吵,不光影响的你们二人的感情,还有孩子那颗弱小而又易碎的心。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宝宝6岁以上LV.6
约法三章做的好
楼主月翘楚
宝宝6岁以上LV.20
为了孩子也要忍住哦
花醉树阴:约法三章做的好
宝宝3岁6个月LV.24
每次吵架我儿子都会大吼.....后来就不敢吵了
宝宝1岁7个月LV.7
楼主月翘楚
宝宝6岁以上LV.20
宝儿好好:分享
楼主月翘楚
宝宝6岁以上LV.20
灰妈明智,咱为了孩子也得忍一忍
泯萱灰妈:每次吵架我儿子都会大吼.....后来就不敢吵了
宝宝3岁4个月LV.10
谢谢分享,受教了
孕6周LV.11
?果然哈哈?
宝宝2岁LV.11
七七八八的家
宝宝1岁11个月LV.9
学习了,分享
孕21周LV.20
宝宝1岁8个月LV.8
[黑线][黑线][黑线]
宝宝1岁1个月LV.13
Summer喂喂
宝宝1岁6个月LV.7
宝宝1岁LV.15
宝宝1岁4个月LV.11
135*****006_NzDa
宝宝2岁8个月LV.6
宝宝2个月LV.6
男人忍不住
扫码或保存
邀请好友扫一扫分享给TA或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父母年纪大了吵架父亲不好我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