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初二,学黑客大学生村官有出路吗吗?

专家混进黑客圈3年:建议尝试给年轻黑客更好出路_发现频道_中国青年网
|||||||||||||||||
&>>&&&&&正文
专家混进黑客圈3年:建议尝试给年轻黑客更好出路
  十二年前,吴兴民决定去做一件事,至今他仍深受影响。
  “直到现在,公众对黑客的了解还是很有限。”吴兴民说,黑客一直被认为是威胁网络安全的主要力量,黑客群体是干非法勾当的人、犯罪以及具有颠覆性信仰和活动的大本营。黑客究竟是什么,他们究竟想干什么?大概只有熟悉黑客生活的人才能解答。吴兴民决定进入黑客群体,切实地深入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去,对黑客的文化及其日常行为进行描述与解释。
  那是2005年,互联网从科研领域进入社会生活尚不足十年。
  三年时间
  混迹在黑客圈子
  “我加入了五个黑客论坛和两个黑客QQ群。”吴兴民回忆着突然笑起来,说最开始其实是抱着研究互联网犯罪的想法,但当他与多名黑客进行了深度访谈之后,他发现大多数黑客其实是纯粹喜欢技术的一群人,“他们对互联网抱有单纯的好奇,崇拜技术,但本身的技术水平并不高。能写‘灰鸽子’(一种高级木马程序)等入侵小程序的只是其中的极少数人,大部分仅仅只是学习如何使用工具的人。其中还有相当部分十四五岁、好奇心很强的未成年人。”
  好奇心的萌芽,若没有正确的引导很容易误入歧途。“好奇心转化为功利性很快。”吴兴民说,在他接触的黑客中就有逃课的孩子,“逃课去网吧玩技术,没钱了就用学到的技术破密码、盗号、卖装备,或者在论坛里接点活。”
责任编辑:许丹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物质丈母娘歧视初中学历,他一怒之下自学开发黑客软件狂赚400万
物质丈母娘歧视初中学历,他一怒之下自学开发黑客软件狂赚400万
科技新资讯
一个男人作为一家之主,自尊心是大多都是非常强的。哪个成功男士的动力,不是背后被别人顶着枪(嘲笑,讽刺),不是身不由己的情况下,怎么会有强大的动力去改变自己,然而之后学习才能思变。但是被这种强迫的压力下去驱动自己的下,总有一天会走上社会的极端。这不我们今天的主人公,在丈母娘的歧视下,自学开发黑客软件狂赚400万,结果,往下往下看:3月10日起,公安部部署打击黑客攻击和网络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专项行动。昨天,江苏省公安厅网络安全保卫总队通报,过去3个月江苏警方破获黑客及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189起,抓获嫌疑人699名。当前,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形成了黑色产业链,黑客和“内鬼”成为公民个人信息泄露的最主要源头。当天,江苏警方发布典型案例,为市民保护个人信息支招。权威发布 699名嫌疑人落网 缴获个人信息40亿条根据公安部统一部署,江苏警方采取严打高压和综合整治等措施,重点打击制作传播黑客工具、实施网络攻击、黑客窃取数据和单位内部人员倒卖公民个人信息等方面犯罪活动。目前,江苏警方共立案黑客犯罪案件70起,破案4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48名;立案网络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案件162起,破案14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51名,其中“内鬼”源头18名,缴获电信、金融、汽车、户籍、通话记录、账号密码、外卖信息等公民个人信息40余亿条。5月中旬,江苏省公安厅出动400多名警力赴广东、湖南、湖北、甘肃等10余个省、市,对涉案犯罪嫌疑人开展集中抓捕,共侦破案件3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83名。同时,警方对省内2584家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重要信息系统和6765个重点网站开展执法检查,发现隐患500余个,约谈了10家未完成整改的单位。黑客和“内鬼” 成信息泄露主要源头省公安厅网络安全保卫总队负责人说,个人信息泄露的渠道很多,比如没有撕毁的快递单、网上参与活动登记个人信息等等。“不过,真正导致大规模个人信息泄露的源头主要是两个,一是黑客攻击,二是握有大量个人信息的相关企业、单位、平台的 内鬼 。”黑客利用自己掌握的网络技术,入侵相关网站后台,窃取公民个人信息进行贩卖;“内鬼”则往往是相关企业、单位、平台的内部人员,他们利用自己的权限获取公民个人信息贩卖牟利。几乎每一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案件中,个人信息的源头都不会单纯来自黑客或“内鬼”,而是两类犯罪嫌疑人都参与其中。起底泄露源黑客篇自学者建起“帝国”,全国卖黑客软件去年12月初,淮安市公安局网安支队发现,有本地网民买“X-Password”系列黑客软件。“交3888元成为会员,便可通过软件破解他人在网络上的账号密码。”淮安市公安局网安支队副支队长郑杨介绍。警方发现,黑客软件由“X-Password”和“X-Datebase”两款软件组成。“X-Datebase”是账号、密码查询库,交费会员将想查询的他人账户用户名输入后,其便能找到绑定该账号的相关信息。“X-Datebase”数据库中,关于公民个人信息的数据有数亿条。“X-Password”则能实现密码重组、验证、撞库、远程下马等功能,最终能实现强力破解他人QQ、邮箱等密码,盗取苹果ICLOUD账号,以达到进入社交软件、邮箱或非法解锁手机或远程控制他人手机等目的。经查,2015年7月以来,廖某制作“X-Password”系列黑客软件,由李某、朱某某、黄某等人作为代理,在网上进行销售。先后售出1000余人次,涉及30余省市数百人,非法获利400多万元。让人意外的是,作为黑客软件的制作者,32岁的廖某只有初中文化。他交代,因为文化程度不高,自己一直饱受他人歧视,尤其是丈母娘。于是,廖某“奋发图强”,自学软件技术,最终开发出“X-Password”系列黑客软件。廖某先统一软件价格,然后制定了分级代理的销售模式。他不仅自拍了10多分钟的黑客软件使用教学视频,在网上宣传,还建立了专用群,管理销售代理和会员,进行技术交流。“通过卖黑客软件赚钱后,廖某买房、买车,还给老婆买了不少高档用品。”据介绍,目前8名主要嫌疑人已被刑拘。内鬼篇保健品公司哪来那么多客户信息卖?今年3月,睢宁县公安局网安大队发现,有人在多个群内发广告,出售各种快递公司快递单信息。警方明确发布广告的嫌疑人,是睢宁当地一家保健品公司的工作人员胡某。睢宁县网安大队长王森介绍,这家保健品公司的实际负责人周某为推销保健品,需要大量公民个人信息,用来打电话定点推销。一个偶然机会,他得知河北人胡某手上有相关资源,便将其招聘进公司,负责保健品推销方面的工作。胡某一方面通过网络购买相关公民个人信息,并将用过的信息重新打包后出售或与人交换。“周某公司一度曾达到每天拨打上千个电话。”王森说。警方发现,犯罪嫌疑人通过非法获取、提供、交换买卖的公民个人信息种类,涵盖全国多个省市的电子产品销售、物流快递等多个领域,数量高达数百万条。“我们判断,这些公民个人信息泄露的源头可能来自黑客攻击、物流快递业内部员工。”徐州市公安局网安支队五大队大队长刘光伟介绍,警方很快明确了该犯罪链条上的20多人身份。4月20日,睢宁县公安局出动50多名警力,成立15个抓捕组,截至目前,抓获嫌疑人24名,其中23人被刑拘,从嫌疑人电脑中扣押公民个人信息500多万条。王森介绍,抓获的嫌疑人中,既有提供信息的黑客、“内鬼”,也有购买信息用于电话推销的人士。“内鬼”涉及多家小型购物网站和部分快递企业,他们有的利用自己网站管理员的权限,将后台的客户信息打包贩卖,有的则是快递企业员工,通过内部平台收集快递单上的公民个人信息。多名犯罪嫌疑人交代,他们贩卖出的个人信息累计1000余万条,非法牟利数十万元。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科技新资讯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了解最新科技,走进时尚潮流,引领最新风尚
作者最新文章专家混进黑客圈3年 建议尝试给年轻黑客更好出路
专访广东警官学院公共管理系副主任、珠三角公共安全研究所副所长吴兴民
我混进黑客圈的那三年
十二年前,吴兴民决定去做一件事,至今他仍深受影响。
“直到现在,公众对黑客的了解还是很有限。”吴兴民说,黑客一直被认为是威胁网络安全的主要力量,黑客群体是干非法勾当的人、犯罪以及具有颠覆性信仰和活动的大本营。黑客究竟是什么,他们究竟想干什么?大概只有熟悉黑客生活的人才能解答。吴兴民决定进入黑客群体,切实地深入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去,对黑客的文化及其日常行为进行描述与解释。
那是2005年,互联网从科研领域进入社会生活尚不足十年。
混迹在黑客圈子“我加入了五个黑客论坛和两个黑客QQ群。”吴兴民回忆着突然笑起来,说最开始其实是抱着研究互联网犯罪的想法,但当他与多名黑客进行了深度访谈之后,他发现大多数黑客其实是纯粹喜欢技术的一群人,“他们对互联网抱有单纯的好奇,崇拜技术,但本身的技术水平并不高。能写"灰鸽子"(一种高级木马程序)等入侵小程序的只是其中的极少数人,大部分仅仅只是学习如何使用工具的人。其中还有相当部分十四五岁、好奇心很强的未成年人。”
好奇心的萌芽,若没有正确的引导很容易误入歧途。“好奇心转化为功利性很快。”吴兴民说,在他接触的黑客中就有逃课的孩子,“逃课去网吧玩技术,没钱了就用学到的技术破密码、盗号、卖装备,或者在论坛里接点活。”
吴兴民口中的“活”是指当时在黑客论坛和QQ群里很常见的信息帖,比如“当黑客如何赚钱”,有点类似招工信息,为黑客们提供黑产的工作机会。
“当时比较多见的是破解一些国外的网站和游戏,以此牟利。有一批人做(黑产),不多,但已经出现了。”吴兴民说,做黑产的人在论坛里是不受欢迎的,每次出现都会被群起而攻之,进而引起一番是与非的无休止争论,“大部分黑客不认为自己有错,因为他们热爱的是技术本身,这种兴趣可以用"痴迷"来形容,入侵网站是为了检测网站的安全性,技术也抱着非功利目的。”至于黑客技术最后被用来干什么,则是者无力思考的问题。“像那样纯粹抱有理想的黑客,越来越难看到了。”他不免有点感慨。
吴兴民花了三年时间混迹国内五大黑客论坛,并对两个黑客QQ群进行了近一年的观察,用三个月时间日夜跟踪记录,并对多位黑客进行深度访谈,走进他们的生活和内心,除了完成自己的博士论文,还撰写了《秩序、冲突与转变:黑客群体的日常生活实践研究》一书。
多年过去了,很多早期的黑客,大多已经就业,过上了正常的生活。
如何引导黑客走上正途
吴兴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正确引导那些边缘状态的黑客走向“正途”?
“任何一个群体,都需要有一个价值体系去激励他们,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把黑客理解为反面的状态,他们没有办法得到认可和激励,慢慢地,就可能会通过利益关系来强调他的技术水平高低,甚至是走上犯罪的道路。”吴兴民说,“黑客不是一项职业,他们一开始可能就是贪玩儿、好胜,当然和不良教育有关,但更多的是社会性的问题,不是他们自己能解决的。”
“对于情节严重,触犯法律的,就要按照法律来,《刑法》里有专门的条款,叫"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但是使用率不高。”吴兴民说,“大部分黑客的行为,后果不一定严重,在惩罚的同时,应更加注重教育和引导。很不容易,但是,有些事情必须得做!我们也都在做。”
他记得有媒体曾报道,当年被社会和媒体广泛关注的神秘的黑客高手,网上排名第一的“黑客站长”,高二时花三天时间写出了20万字的《黑客攻击防范秘技》并畅销,17岁时就出任三家网络公司的CEO,成为中国最年轻的首席执行官,经过计算机专家的知识考核和能力测试,作为特招生进入复旦大学。
“大多数黑客是出于爱好,自学成才。政府或其他机构,应该给这些年轻的黑客找一个更好的出路,让他们有一个合理合法的途径去展现自己的技术,这样转变的人,可以为网络安全事业多做贡献。”
为什么黑客都不愿被称为“黑客”
黑客(Hacker)曾经是人们对那些具有高超编程技巧,迷恋计算机代码的程序设计人员的称谓。
但很多黑客不再愿意被称为“黑客”,如果一定要,那么在前面加上一个前缀“白帽子”黑客,以作区分。
“过去几年所谓的黑客圈实在是令人发指。”一位黑客说,低龄、野蛮、不计后果,差不多就是现在所谓“黑客”的公众形象,真是说不上光彩。
吴兴民提到了“朽木”(其另一网名为“菜霸”)。这是一个曾经在黑客圈声名赫赫的人物,因为他攻破了腾讯的内部系统,并通过其内部平台找到了公司负责人的手机号码,发短信告诉对方“你们的系统有问题,请和我联系”。那是2006年,“朽木”17岁。尽管事后他声明,攻破系统后并未向任何人提出任何有关钱和物的要求,甚至还告诉了对方如何加强防范。但腾讯依然报了警,后因证据不足,法庭没有正式审理。“朽木”因此成名,但随后淡出了黑客圈。2011年, “朽木”在天涯论坛发了自己在罗布泊的照片,但点击量寥寥。只有圈内的网友留言说,“江湖还有你的传说,而那时,你还只是一个孩子!”去年有网友晒出“朽木”近照,据说在美国生活,衣食无忧,且瘦了很多。
几乎每个黑客都经历过“朽木”那个阶段,何淇丹称之为“黑站的快感”——攻破一个系统,只是为了证明我能。刚摸到门槛的黑客,很容易被黑站的快感所引导,这事儿,何淇丹干过、刘耕铭干过、朱梦凡也干过。“黑站的快感很快就会过去,当我知道我能之后,我想知道为什么我能,更想让别人不能,想更了解计算机本身。”何淇丹说,做一个黑站的黑客只要掌握点黑客工具,每个人都能干,但像他们这种“科班出身”的人接受过计算机系统教育,老干黑站的活儿,那真是太不拿自己当回事儿,“科班出身的,至少得拿计算机科学家的目标激励自己,不过我现在只能算个计算机研究者。”
相比“朽木”,何淇丹他们算是很幸运的,斯诺登事件之后,信息安全越来越受重视,也有越来越多的渠道让对计算机、对信息安全感兴趣的人有正当路径去获得能力认可,比如各种CTF比赛;知名互联网公司公开的漏洞提交平台;各种国内外技术会议……你的能力可以获得足够的尊重,并得到一定的经济回报。比如谷歌对一个安卓系统漏洞的奖金是1万美元,且不论高低,至少干净。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当你的能力处在行业顶端时,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排名第一的答案来自TK(玄武实验室领头人于旸),学医出身,被黑客圈昵称为“妇科圣手”,他说:“艺无止境,诚惶诚恐。”
(本报记者 詹丽华)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他混进黑客圈3年 建议给年轻黑客更好的出路(图)
广东警官学院公共管理系副主任、珠三角公共安全研究所副所长吴兴民
我混进黑客圈的那三年
十二年前,吴兴民决定去做一件事,至今他仍深受影响。
“直到现在,公众对黑客的了解还是很有限。”吴兴民说,黑客一直被认为是威胁网络安全的主要力量,黑客群体是干非法勾当的人、犯罪以及具有颠覆性信仰和活动的大本营。黑客究竟是什么,他们究竟想干什么?大概只有熟悉黑客生活的人才能解答。吴兴民决定进入黑客群体,切实地深入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去,对黑客的文化及其日常行为进行描述与解释。那是2005年,互联网从科研领域进入社会生活尚不足十年。
三年时间 混迹在黑客圈子“我加入了五个黑客论坛和两个黑客QQ群。”吴兴民回忆着突然笑起来,说最开始其实是抱着研究互联网犯罪的想法,但当他与多名黑客进行了深度访谈之后,他发现大多数黑客其实是纯粹喜欢技术的一群人,“他们对互联网抱有单纯的好奇,崇拜技术,但本身的技术水平并不高。能写"灰鸽子"(一种高级木马程序)等入侵小程序的只是其中的极少数人,大部分仅仅只是学习如何使用工具的人。其中还有相当部分十四五岁、好奇心很强的未成年人。”
好奇心的萌芽,若没有正确的引导很容易误入歧途。“好奇心转化为功利性很快。”吴兴民说,在他接触的黑客中就有逃课的孩子,“逃课去网吧玩技术,没钱了就用学到的技术破密码、盗号、卖装备,或者在论坛里接点活。”
吴兴民口中的“活”是指当时在黑客论坛和QQ群里很常见的信息帖,比如“当黑客如何赚钱”,有点类似招工信息,为黑客们提供黑产的工作机会。
“当时比较多见的是破解一些国外的网站和游戏,以此牟利。有一批人做(黑产),不多,但已经出现了。”吴兴民说,做黑产的人在论坛里是不受欢迎的,每次出现都会被群起而攻之,进而引起一番是与非的无休止争论,“大部分黑客不认为自己有错,因为他们热爱的是技术本身,这种兴趣可以用"痴迷"来形容,入侵网站是为了检测网站的安全性,分享技术也抱着非功利目的。”至于黑客技术最后被用来干什么,则是分享者无力思考的问题。“像那样纯粹抱有理想的黑客,越来越难看到了。”他不免有点感慨。
吴兴民花了三年时间混迹国内五大黑客论坛,并对两个黑客QQ群进行了近一年的观察,用三个月时间日夜跟踪记录,并对多位黑客进行深度访谈,走进他们的生活和内心,除了完成自己的博士论文,还撰写了《秩序、冲突与转变:黑客群体的日常生活实践研究》一书。多年过去了,很多早期的黑客,大多已经就业,过上了正常的生活。
如何引导黑客走上正途
吴兴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正确引导那些边缘状态的黑客走向“正途”?“任何一个群体,都需要有一个价值体系去激励他们,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把黑客理解为反面的状态,他们没有办法得到认可和激励,慢慢地,就可能会通过利益关系来强调他的技术水平高低,甚至是走上犯罪的道路。”吴兴民说,“黑客不是一项职业,他们一开始可能就是贪玩儿、好胜,当然和不良教育有关,但更多的是社会性的问题,不是他们自己能解决的。”
“对于情节严重,触犯法律的,就要按照法律来,《刑法》里有专门的条款,叫"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但是使用率不高。”吴兴民说,“大部分黑客的行为,后果不一定严重,在惩罚的同时,应更加注重教育和引导。很不容易,但是,有些事情必须得做!我们也都在做。”
他记得有媒体曾报道,当年被社会和媒体广泛关注的神秘的黑客高手,网上排名第一的“黑客站长”,高二时花三天时间写出了20万字的《黑客攻击防范秘技》并畅销,17岁时就出任三家网络公司的CEO,成为中国最年轻的首席执行官,经过计算机专家的知识考核和能力测试,作为特招生进入复旦大学。
“大多数黑客是出于爱好,自学成才。政府或其他机构,应该给这些年轻的黑客找一个更好的出路,让他们有一个合理合法的途径去展现自己的技术,这样转变的人,可以为网络安全事业多做贡献。”
为什么黑客都不愿被称为“黑客”
黑客(Hacker)曾经是人们对那些具有高超编程技巧,迷恋计算机代码的程序设计人员的称谓。
但很多黑客不再愿意被称为“黑客”,如果一定要,那么在前面加上一个前缀“白帽子”黑客,以作区分。
“过去几年所谓的黑客圈实在是令人发指。”一位黑客说,低龄、野蛮、不计后果,差不多就是现在所谓“黑客”的公众形象,真是说不上光彩。
吴兴民提到了“朽木”(其另一网名为“菜霸”)。这是一个曾经在黑客圈声名赫赫的人物,因为他攻破了某知名网站的内部系统,并通过其内部平台找到了公司负责人的手机号码,发短信告诉对方“你们的系统有问题,请和我联系”。那是2006年,“朽木”17岁。尽管事后他声明,攻破系统后并未向任何人提出任何有关钱和物的要求,甚至还告诉了对方如何加强防范。但该平台依然报了警,后因证据不足,法庭没有正式审理。“朽木”因此成名,但随后淡出了黑客圈。2011年,“朽木”在天涯论坛发了自己在罗布泊的照片,但点击量寥寥。只有圈内的网友留言说,“江湖还有你的传说,而那时,你还只是一个孩子!”去年有网友晒出“朽木”近照,据说在美国生活,衣食无忧,且瘦了很多。
几乎每个黑客都经历过“朽木”那个阶段,何淇丹称之为“黑站的快感”——攻破一个系统,只是为了证明我能。刚摸到门槛的黑客,很容易被黑站的快感所引导,这事儿,何淇丹干过、刘耕铭干过、朱梦凡也干过。“黑站的快感很快就会过去,当我知道我能之后,我想知道为什么我能,更想让别人不能,想更了解计算机本身。”何淇丹说,做一个黑站的黑客只要掌握点黑客工具,每个人都能干,但像他们这种“科班出身”的人接受过计算机系统教育,老干黑站的活儿,那真是太不拿自己当回事儿,“科班出身的,至少得拿计算机科学家的目标激励自己,不过我现在只能算个计算机研究者。”
相比“朽木”,何淇丹他们算是很幸运的,斯诺登事件之后,信息安全越来越受重视,也有越来越多的渠道让对计算机、对信息安全感兴趣的人有正当路径去获得能力认可,比如各种CTF比赛;知名互联网公司公开的漏洞提交平台;各种国内外技术分享会议……你的能力可以获得足够的尊重,并得到一定的经济回报。比如谷歌对一个安卓系统漏洞的奖金是1万美元,且不论高低,至少干净。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当你的能力处在行业顶端时,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排名第一的答案来自TK(玄武实验室领头人于旸),学医出身,被黑客圈昵称为“妇科圣手”,他说:“艺无止境,诚惶诚恐。”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学英语专业女生出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