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时候的文人相轻 自古而然都是晚上读书

已收藏本页面
古代文人的两种意淫:一个是晚上读书有人敲门,一看是个性饥渴的美人,上床后送他几千两银子,还帮他娶个小老婆,等他当官以后,美人说我是狐狸不能陪你了,你跟小老婆过日子吧。他哭说:贤妻休走。一个是见了皇帝,皇上出上联:孙悟空,他对:猪八戒。皇上惊叹:真才子也!封你为当朝宰相,夸官游街。
我就想知道几千两银子相当于现在人民币多少
沙发,朕封楼下为内待臣总管,总督天下太监
后才能发表评论
你可能喜欢的图片笑话
最受欢迎的爆笑笑话
扫码下载糗事百科app您的位置:>>>正文
中国古代文人为何多长寿
中国新闻网
  据专家根据史料推算,中国古人的平均寿命大概在30岁左右,就是到了建国前也不过35岁而已。这与古代自然条件的恶劣,医疗条件的欠缺,艰苦的劳作,瘟疫流行,战乱频仍不无关系。但即便如此,中国古代的文人似乎算是一个特例。他们中活到八九十岁甚至于逾百岁的寿星不乏其人。
  据已有资料显示的古代文人的平均寿命:先秦两汉时期,生卒记载明确的文人有20人,平均寿命为58.4岁。这其中孔子活了73岁,荀子74岁,庄子83岁,孟子84岁,墨子92岁,汉朝的伏生活了92岁;隋唐五代79人,平均寿命为65.6岁,&药王&孙思邈活了141岁,以&欧体&传世的书法家欧阳询85岁,&柳体&的创造者、大书法家柳公权88岁;宋代82人,平均为65.6岁,&位卑未敢忘忧国&的诗人陆游享年85岁;金元29人,平均寿命为67岁,画家书法家黄公望卒年85岁;明代77人,平均为64岁,善音律的冷谦享年150岁,&吴中四才子&之一的文征明活到90岁;清代126人,平均为63.4岁,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美誉的黄宗羲享年85岁,桐城学派代表人物&桐城三祖&姚鼐84岁、刘大櫆83岁、方苞81岁。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古代文人的平均寿命,大概是古人平均寿命的一倍左右。
  中国古代的这些文人为什么较常人的寿命要长些?笔者认为他们身上存在着三点共性的原因:
  一,善修养、重情操。修身可以养性,读书可以怡情,当然也可以消愁解闷了。中国古代文人以圣人为楷模,心态较常人也有优越感,多数时候能保持一份心灵上的恬静与淡定,可以说精神上是充实的。行为上又多奉行中庸之道,处事平和,不温不火,这些都是极助于养生的。
  二,有坚忍的毅力和不屈不挠的性格,从而也赋予了古代文人顽强的生命力。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学而优则仕的指导思想给古代的文人锁定了人生目标,从而也培育了他们顽强韧性的特性,也不断磨练着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古人年近花甲仍孜孜读书以求功名的大有人在。这种精神和毅力让他们遇事不公之时能隐忍,于不开心处能释怀。
  三,勤奋多思。勤于用脑有益于健康,文人自是用脑很多,脑细胞充满活力,衰老的自然慢些,也只有身心都健康人才能长寿。
  可见中国古代文人的性格和处事态度是他们长寿的一个重要因素。
责任编辑:李侠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24小时点击排行
24小时跟帖排行
环球今日推荐&blockquote&&p&最难相处的女生是那种很爱文艺但又没什么文化的。&/p&&/blockquote&
最难相处的女生是那种很爱文艺但又没什么文化的。
我们先做一个简单的假设。两个同学同时参加高考。&br&&br&&br& 1. 同学A,成绩是全省第十万名。于是全国有至少两百所大学普通本科可以任意选,想去哪个省念书都行。&br&&br&&br&2. 同学B,成绩是全省前五,跟B能互相看得上的,基本只有两个大学了,还都在北京。&br&&br&请问你愿意做哪个同学?&br&&br&&br&说回到现实。曾经读过一个&b&社会圆锥理论&/b&。大意是说,社会是一个圆锥,每个人都在圆锥的侧表面上爬,并且遵循两个规律。&br&&br&&br&1. 你越是优秀,爬的越高,你所在的平面圆就越小,与你匹配的人事自然就越少。&br&&b&这就是优秀之与平庸的区别,也是优秀注定的代价。&/b&&br&&br&&br&2.不同领域的人的距离,就是你所处平面圆的半径。&b&你的水平越高,你接触别的领域的人的距离就会越短。“&/b&比如三流投行员工认识三流演员不太容易,而投行老总就可以和大明星出双入对。博士刚毕业的学术菜鸟认识一个基层政府科员难度颇大,但是院士就可以很方便跟省长交流交流,喝一杯茶。”&br&&br&&br&同样的问题来了。你希望自己的人生,在圆锥的哪一个高度呢?&br&&br&&br&——————&br&个人故事分割线&br&&br&&br&讲真作为女生,答猪也面临过题主类似的问题。&br&&br&&br&&br&我中学在某省重点,得益于有点小聪明加上会考试吧,考了三年的年级第一。不幸没有天生丽质,也不懂化妆打扮。结果就是,完全没有男生追我……&br&&br&&br&大部分男生看我都不是正常人,他们在接触我之前,就会有个刻板印象,啊,谁谁谁,我知道就是那个学霸女生,那个大变态…关于我的消息都是,诶,听说她偷偷在某某老师家补课!听说她妈妈给她喝的脑部补药! 听说她特别刻苦每天睡三个小时哎…&br&&br&&br&宝宝内心&im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387& src=&/v2-cfcd0095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br&&br&&br&后来我鼓起勇气偷偷喜欢了学校里一个小帅哥,成绩一般,有点坏坏的那种,弹吉他打篮球写一手好字。他给我写信:妹子你你成绩太好了,我好有压力… 然后他每天跟我借笔记,然后复习完跟我说,你知道吗,对我来说,你的笔记像一盏人生的明灯!&br&&br&&br&宝宝内心:&br&&img data-rawwidth=&460& data-rawheight=&474& src=&/v2-b66b84c1dde1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0& data-original=&/v2-b66b84c1dde1_r.jpg&&&br&&br&&br&那时候感觉身边女生都有很多怀春浪漫小故事,自己这是完全嫁不出去的节奏啊……&br&&img data-rawwidth=&434& data-rawheight=&408& src=&/v2-46f1abbc728d63be3e8e9a6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4& data-original=&/v2-46f1abbc728d63be3e8e9a6_r.jpg&&&br&&br&你以为我的少女心受到了伤害,从此该觉得继续学霸下去就没人要了,所以故意考差点,少读点书,然后多花精力去减肥学习化妆打扮?&br&&br&……&br&&br&&br&故事结局就是我没有。&br&窝继续学习,拼命学习,然后去了北大。&b&在这里我一下子变得非常非常的普通,普通到不起眼,甚至卑微。但正是这种普通,让我感觉舒服,安全,有归属感,并且深深意识到自己的诸多不足。&/b&&br&&br&&br&大学里,我才开始有时间和精力,一点一点减了20斤,学习化妆打扮。我从打杂开始做社团,找实习,做兼职,一点点经济独立。感谢燕园的平台,我有幸认识了非常非常多优秀又可爱的人,并且通过他们看到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更广阔的世界… 这当中就包括我家李先生。&br&&br&&br&他是我学长,高我一个年级。一个很厉害的男人,平时非常自律,Self-esteem很高。我这样说的原因是,&b&他完全不需要女朋友傻白甜,来显得自己很厉害;更不需要打压女性,才能满足男性的自尊心。&/b&&br&&br&&br&&br&我们刚认识的时候我正在跟老板为了报酬的事情针锋相对据理力争,他没觉得姑娘太好强太厉害;而是觉得姑娘有胆识很特别,然后开始追求。而后来在一起的日子里,我渐渐走入社会,羽翼渐渐丰满。我一直独立,果断,追求梦想,热爱财富,百折不挠。而他一直在我身边,眼神是欣赏的,骄傲的。&br&&br&&p&We make every big decision together. We overcome every big difficulty together.&b& I am strong enough, and when something happens, he knows that he can trust my capacity with his life&/b&. &/p&&p&我从不觉得要多柔弱,多勤劳,才值得被爱。我只需要做自己。如果我超级傻白甜萌萌哒,我想他反而会觉得无趣吧… &/p&&br&&b&很幸运在爱情里,我感觉我是一个独立的人,得到了真正的尊重,来自一位真正势均力敌同样段数的对手。&/b&&br&&br&&br&&p&现实生活里,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安全堡垒。很多姑娘其实就是想着,我为什么没有人追,是不是我太强势,太独立,不温柔,不够讨男人喜欢… 身边很多人也会告诉她们,就是啊,你就是要笨一点,蠢一点,乖一点,才能顺男人的心意,才能趁年轻赶紧嫁出去,不然就变成老姑娘了… 从而陷入自我怀疑,不敢去追求自我。如果碰巧她们继续感情不顺,很多人又会拿剩女看法等等词来嘲笑她们,进行逼婚/逼生…&/p&&br&&p&或许别人想关住你的梦想,而我想放出你心中的困兽。&b&&i&别为了所谓的“跟男人匹配”,年纪轻轻连积极向上都不敢,这不仅低估了自己,也低估了很多优秀男人。一生只活一次,请敢于有野心吧。&/i&&/b&谁说强大的姑娘就不能有好的爱情?&/p&&im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500& src=&/v2-a6eebb924ec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v2-a6eebb924ec_r.jpg&&&br&&br&&p&赞成的话请点个赞再走呗 (?????????) ~~&/p&&p&———&/p&&p&我的个人微信公众号也是毛小毛,头像是同一只粉红色的猪。一个读书写字交朋友的地方,感谢关注^_^&/p&
我们先做一个简单的假设。两个同学同时参加高考。 1. 同学A,成绩是全省第十万名。于是全国有至少两百所大学普通本科可以任意选,想去哪个省念书都行。 2. 同学B,成绩是全省前五,跟B能互相看得上的,基本只有两个大学了,还都在北京。 请问你愿意做哪个同…
谢邀。&br&&br&&b&脱离原诗谈体会,基本不是语文老师教材要求,就是断章取义耍流氓。&/b&&br&&br&黄仲则写这诗,全文如下:&br&&br&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br&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br&十有九人堪白眼,&b&百无一用是书生&/b&。&br&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br&&br&全诗句句有典故。&br&首句说他一无所成,第二句“不平鸣”出自韩愈安慰孟郊““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所以一般都明白,这是黄仲则没考上。&br&第二联,泥絮,典出苏轼”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风上下狂。“后面”薄幸名“就是杜牧那个”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还是落拓江湖漂泊感。&br&&br&”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b&这里不是黄仲则憎恨天下读书人,而是自嘲愤激,再说一遍,自嘲愤激。古来自嘲诗太多了,陆游还”此身合是诗人未“,苏轼还”我为聪明误一生“呢。别当真,情绪话。&/b&&br&&br&所以黄仲则自己都回答了。虽然百无一用是书生,但是:&br&“&b&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b&。”&br&按韩愈说法:&br&“草木无声,风扰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金石无声,或击之鸣……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以鸟鸣春……以虫鸣秋”。&br&&br&所以这诗简单翻译如下:&br&&b&我没考上;心情不好;漂泊无根,到处碰壁。读书不见用,真惨啊……但是:&/b&&br&&b&不要因为诗卷就愁,我还是找愿意听我的人,给他鸟鸣春,虫鸣秋吧。&/b&&br&&br&虽然有自我宽怀的嫌疑,但黄仲则这话说得多好。&br&&b&他先自嘲,承认百无一用是书生——当然这句话带情绪。&/b&&br&但是:&br&&b&鸟都可以鸣春,虫都可以鸣秋,何况人。你未必功名见用,却依然可以找到志同道合者来交流。&/b&&br&&b&黄仲则自己不得志,但就这么春鸟秋虫,也成为有清一代大诗人了。&/b&&br&&br&周星驰《国产007》说:哪怕是一条内裤,都有他的用处。&br&黄仲则就是这个意思。哪怕百无一用是书生,咱做个春鸟秋虫,也可以发出鸣声嘛。&br&&br&&br&当然黄仲则最后春鸟秋虫鸣成了大诗人,大家还揪着他的自嘲说话。&br&举另一个例子。托尔斯泰早年在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呆着时,贵族子弟嘛,花天酒地还染了病,觉得写东西太无谓了,有些传记说他当时最爱嘲笑作家,说写小说没有价值。到后来他改头换面写出无数大部头青史留名时,你还去说托尔斯泰认定写小说没价值什么的,就特别没意思了是吧。&br&&b&所以还是那句,离开原文和诗人的生活来断章取义,特别没意思。&/b&
谢邀。 脱离原诗谈体会,基本不是语文老师教材要求,就是断章取义耍流氓。 黄仲则写这诗,全文如下: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全诗句句有…
请正确区分娶不进来和嫁不出去的区别。
请正确区分娶不进来和嫁不出去的区别。
.&br&不是,顶多是书读多了你长得再丑大家也能包涵。&br&.
. 不是,顶多是书读多了你长得再丑大家也能包涵。 .
诗人拜伦宣称自己从不读书。他死后后人发现在他的藏书里做满了批注。&br&&br&宣称自己不读书的诗人或者坚持认为诗人不需要读书的人很多,但大抵不是谎言就是无知。就像学霸说自己从不努力一样,你要真信你就傻逼了。恰恰相反,文学史上绝大对数的诗人的阅读量都是惊人的。即使是陶渊明这样语出自然的诗人,也是“好读书,不求甚解”的。&br&&br&严羽写《沧浪诗话》,曰诗应不涉理路不落言筌,不靠议论不靠才学,被后人骂得狗血喷头,称之为流弊。后人多看重此句“诗有别才,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后面还有一句“&b&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极其至。&/b&”把诗写得好看,有点小聪明,好
则好已,终是才子之诗文。中国从古至今得才子又何其多也。将诗不关书误以为不读书,将不涉理误以为可以胡说八道则又堕入诗之魔障。
&br&&br&对生命的体悟又是另一回事。讲直寻,讲妙悟,乡野村夫都偶又所感,民间歌谣也有可观之处。有才学不见得是什么坏事,只要性灵还未泯灭,对写诗还是有所助的。可举一例,艾略特的才学也是很渊博的。
&br&&br&很多宣称自己不读书的诗人大概在塑造自己的“天才”形象,这类人热衷于向读者、评论家和公众塑造自己的“天赋极高”、“天纵之才”的形象,因为书谁都会读,天才是学不会的,而且稀缺的。所以我们看到文学史上诸多自矜自骄为天才的人往往常行荒诞不经之事,好作惊人之语,以此来佐证其天才的身份,用今天的话来说,两个字:装逼。&br&&br&很多人推崇天赋、才华,但天赋和才华是什么?打一个比方,一个从未学过射箭的人一开弓便能正中靶心,十发能三中,这是天赋。但要达到十发九中、十发十中的地步光靠天赋是不够的。&b&耐心、毅力、意识、反复的训练这些对一个高手和大师是必须的。&/b&写诗同样如此,光靠天赋,可能灵光乍现写出一句惊人之作,但如果仅仅止步自满于此,江郎才尽,伤仲永的故事想来我们也听过很多。&br&&br&而很多人真的天真的人云亦云诗人不需要读书,真是贻笑大方。&br&&br&&a data-title=&@黎衡& data-editable=&true&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1478947aeca834b505eecb& data-hash=&1478947aeca834b505eecb& data-tip=&p$b$1478947aeca834b505eecb& data-hovercard=&p$b$1478947aeca834b505eecb&&@黎衡&/a& 兄的答案里很好的解释了诗人为什么需要读书的问题,因为他们需要在传统之中确立一个参照系,&b&这个参照系不是由所谓的天才所确立,而是由大师所确立。&/b&你需要了解你写的是什么水准和你最顶级的大师距离有多远。你需要自一开始就有一颗谦卑温和的心而不是一种自我膨胀的心态。一个有志于诗歌的人不会满足于仅仅是写诗,他需要融入诗歌的伟大传统之中,他需要有志于在荷马、但丁、李白、杜甫、艾略特、布罗茨基这些伟大诗人之后坦然写下自己名字的人。艾略特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中说,任何人如果在二十五岁以后还想作一个诗人必须得有一种“历史的意识”:&br&&blockquote&不但要理解过去的过去性,而且还要理解过去的现存性,历史的意识不但使人写作时有他自己那一代的背景,而且还要感到从荷马以来欧洲整个的文学及其本国整个
的文学有一个同时的存在,组成一个同时的局面。这个历史的意识是对于永久的意识也是对于暂时的意识也是对于永久和暂时的合起来的意识。就是这个意识使一个
作家成为传统性的。同时也就是这个意识使一个作家员敏锐地意识到自己在时间中的地位,自己和当代的关系。
&br&&/blockquote&这种历史的意识让我们在阅读前人作品时有一种“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之感。&br&&br&我们说写诗不是说灵光一现妙笔生花,这全是浪漫主义的遗毒在作祟。写诗是什么,是观察世界的方法,是对人生、情感、生活、现实等等复杂经验的陌生化处理。而经验来源于两方面,一个是“直接经验”,就是自己所经历的一切经验,一个是“间接经验”,这就需要借助于读书、电影以及其他途径来汲取了。每个人的经验受现实所限制,必然是有限的,这就需要我们来寻求“间接经验”了,学识、经验这东西,最易获取的方法莫过于读书了。读书对一个诗人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了。&b&一个诗人多读书的意义还在于避免因无知而浅薄,因浅薄而愚蠢,因愚蠢而沾沾自喜。一个沾沾自喜的诗人是可怕的,可怕的不仅在于其不自知,还在于自我满足,满足于一种俗套、陋知、庸见。这对诗人和诗歌都是致命的。这是一种灵魂的肥胖臃肿症。&/b&我们看到那么多平庸的诗人和俗套的诗歌,将女人比作玫瑰,将祖国比作母亲,沉浸于伤春悲月式的自我伤感中,在自媚的同时走入一种媚俗的境地。&br&&br&诗歌是常为新的,诗人也是常为新的。真正的诗人往往都有一种焦虑感,这种焦虑感除了来自前辈”影响的焦虑“以外,还有就是这种”常为新“的焦虑,不能重复别人,更不能重复自己。诗歌的风格、境界有很多种。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分的非常细致,雄浑、冲淡、自然、飘逸,各种风格、境界都不乏好诗。&b&但诗歌最忌一个”俗“字。一沾“俗”(这俗指的是“俗套”而非“世俗”),才、情、趣必然低下,其诗不可读,其人不可交。&/b&很多不读书的诗人偶尔闷出一佳句出来,便沾沾自喜,不论诗如何,其境界已落下乘。&br&&br&清代诗论家叶燮在其著作《原诗》中将诗人的创作能力分为四个字:才、识、胆、力。他尤其重视这个”识“:&br&&blockquote&大约才、识、胆、力,四者交相为济。苟一有所歉,则不可登作者之坛。四者无缓急,而要在先之以识:使无识,则三者俱无所托。无识而有胆,则为妄、为卤莽、
为无知,其言背理、叛道,蔑如也。无识而有才,虽议论纵横,思致挥霍,而是非淆乱,黑白颠倒,才反为累矣。无识而有力,则坚僻、妄诞之辞,足以误人而惑世,为害甚烈。&b&若在骚坛,均为风雅之罪人。&/b&&/blockquote&&br&以此观之,当代很多诗坛之乱象和古人所述没什么不同,有才、有胆、有力者却无识,都是”风雅之罪人“。这”识“一指学识,二指见识。学识自不必说,非读书不能累积。这见识,就是能识别何为优劣,是非分明后能有取舍。很多诗人读了点书之后就如同叶燮所言:&br&&br&&blockquote&彼无识者,既不能知古来作者之意,并不自知其何所兴感、触发而为诗。或亦闻古今诗家之诗,所谓体裁、格力、声调、兴会等语,不过影响于耳,含糊于心,附会于口。&/blockquote&&br&这就是无识者的尴尬。就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影响于耳,含糊于心,附会于口。”读了点书却又没通读、精读,寻章摘句,牵强附会,下笔尽是他人诗句。因为当世伪诗人甚多,写不出自己的东西,所以模仿他人,你学海子我亦学海子,你写玫瑰我亦写玫瑰。所以雷同者甚多,再以诗人之名行沽名钓誉之事者,实在另我辈羞于与此类为伍,绝不轻易提自己是诗人了。&br&&br&很多宣称不读书的诗人不是说写不出好诗,但视野和题材往往受限比较偏狭,表达的方式也过于流俗,浅白。我见过很多不读书的诗人,他们真的不读书,他们写的是什么呢,基本都是些口水诗,吃喝拉撒,情情爱爱等毫无深度的东西,他们分个行,也称之为诗。这其实没什么,自己写的开心也挺好。但以此来自称天才或者互相吹捧为天才就有点恬不知耻了。&br&&br&题主问成为诗人需要读多少书,这个是无法量化的。读书之外,还需要你去感受,去体验,去思索,去爱,去恨,去经历,去热烈拥抱这现实生活,在极度情感专注与震颤中写出自己的诗歌。很多人说诗人纯真大多理解为任性、孩子气,全是浪漫化的胡说八道。诗人的纯真在于对一首诗,对一个人,对一件事,对一段情,对世间万事万物永远充满好奇、爱与探索,他们的纯真源于对事物的极度专注,以比常人稍多一点的敏感去发现事物的不同之处。而我们常说的灵感也是来源于此,是极度专注的产物,而不是什么“灵感”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这是一个从“直觉”到“自觉”的写作过程。很多人依赖“灵感”、“直觉”、“想象”来写作,将写作当成一种情感的宣泄和复杂的文字编码游戏,这种写作注定是不长久的。&br&&br&多大的涵养能支撑起一个诗人,这个不是光靠读书获得的。读书可以构建起一个人的基本知识架构,这种知识架构不仅仅限于诗词歌赋,还包括历史、哲学、宗教、美学、自然科学等等。这些能帮助你更好的认识和观察世界和现实,避免自己在诗中流于俗见和浅薄。读书之外,还需要有独立的思想、谦卑的心态、健全的人格,敏感的心灵,渊博的学识,创新的意识,广阔的视野,良好的修养,不俗的审美,永远对世界和人类充满爱、好奇和悲悯之心的情怀等等。&br&&br&清人张潮在《幽梦影》中有言:“&b&善读书者,无之而非书。山水亦书也,棋酒亦书也,花月亦书也。”&/b&日月星辰、花鸟虫鱼、天地万物、人情世故,无一不是书,无一不可读。总之,首先像个正常人一样去生活,然后注入自己的体验、情感与语言,写下来,不断锤炼,终会写出一首好诗。也不要去问该读多少书,读了自然会有收获和回馈。时间对每个人都很公平的,对“天才”也一样,他们基本都短命。&br&&br&&p&&a href=&///?target=http%3A///r/sUhSSrfEQOo-rfMp9x2j&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r/sUhSSrf&/span&&span class=&invisible&&EQOo-rfMp9x2j&/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二维码自动识别)&/p&
诗人拜伦宣称自己从不读书。他死后后人发现在他的藏书里做满了批注。 宣称自己不读书的诗人或者坚持认为诗人不需要读书的人很多,但大抵不是谎言就是无知。就像学霸说自己从不努力一样,你要真信你就傻逼了。恰恰相反,文学史上绝大对数的诗人的阅读量都是…
谢邀&/p&&p&读书就像交朋友,各有深浅之分。如同《如何阅读一本书》里所说,除去基础阅读外,读书分为三个层次:&/p&&ul&&li&检视阅读:恰如与人邂逅,寒暄交谈&/li&&li&分析阅读:恰如引为知己,秉烛夜谈&/li&&li&主题阅读:恰如呼朋唤友,同室论谈&/li&&/ul&&p&交友都是由浅入深,投缘的人从泛泛之交到引为知己。读书也一样,一开始都是需要通过大量的检视阅读(泛读),来找到自己喜欢的高质量的书籍。&/p&&p&但是现在很多人读书是有误区的,总是希望一劳永逸的读书。泛读只是开始而非结束,&b&优秀的书籍是需要精度和重复阅读的&/b&。就像交朋友一样,你与他相处的时间越长,你们之间的关系越亲密。&/p&&p&多读与精读之间有一个很好的契合点:&b&主题阅读&/b&。在阅读一本书之后,由这本书中某个问题展开,去寻找更多与之相关的书籍阅读。就像你因为一个好朋友而进入了一个朋友圈子,比在茫茫人海里找朋友,一方面多了一份保证,一方面因为原来朋友的基础,自然的有一种亲和力。&/p&&p&比如我读了一本关于梁启超的传记。如果我对戊戌变法一段感兴趣,就可以去找相关晚清的近代史来看;如果我对梁启超之子梁思成感兴趣,就可以再去阅读梁思成和林徽因的传记;如果我对保皇派和革命派之间的关系感兴趣,就可以再去寻找革命派代表人物的传记来阅读;如果我对康有为的思想感兴趣,就可以再去寻找与他相关的书籍,甚至还需要阅读一些国学的经典……&/p&&p&这样,一本书引出一串书,之间互相有联系,书与书之间还可以互相参照与印证,既可以促进思考,又可以加深记忆。&/p&&p&最后,不论是怎样阅读,最重要的是&b&主动&/b&。主动地思考,主动地分析,带着问题读书,同时再读完一本书之后启发出更多的问题,再带着新问题去寻找其他的书。&/p&&p&有自己的思考,通过自己的理解,消化书中的思想,对于理论性知识,可以清晰地向别人讲解;对于实用性知识,可以熟练地去躬行。达到这样的程度,书中的知识才成为自己的。否则,看过百本千本万本书,也无非是在知识的世界里window shopping 而已。&/p&&br&&p&&b&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章鱼读书」,回复「书单」,给你看我的精选书单,回复「读书」,给你看我的读书方法论。 &/b&&/p&&p&.&/p&
谢邀读书就像交朋友,各有深浅之分。如同《如何阅读一本书》里所说,除去基础阅读外,读书分为三个层次:检视阅读:恰如与人邂逅,寒暄交谈分析阅读:恰如引为知己,秉烛夜谈主题阅读:恰如呼朋唤友,同室论谈交友都是由浅入深,投缘的人从泛泛之交到引为…
&p&说句实话,对于许多上班族来说,有点难度。&/p&&p&且不说《追忆似水年华》、《百年孤独》这种大部头,就是一本《围城》,都会吃力。&/p&&p&我身边有很多人,可能半年看本书,都相当不容易。&/p&&p&而且,是占大多数。&/p&&p&在他们看来,读书是件相当无趣、辛苦、乏味的事情。&/p&&br&&p&但对喜欢读书的人来说,一下午的时间,就能读完《活着》,只要埋头进去了,就是很难得的享受。&/p&&p&&b&而最难得的,是这样一个下午。&/b&&/p&&p&你能诸事不问,纯粹与书为伴,一周能有一次,就蛮幸福的了。&/p&
说句实话,对于许多上班族来说,有点难度。且不说《追忆似水年华》、《百年孤独》这种大部头,就是一本《围城》,都会吃力。我身边有很多人,可能半年看本书,都相当不容易。而且,是占大多数。在他们看来,读书是件相当无趣、辛苦、乏味的事情。 但对喜欢…
“洋为中用”、“古为今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百无一用是书生”。&br&前面有回答说的好,此几句话的重点在于“用”字。国人对这个字简直着了魔,一切都以功利角度看问题,自古以来实用哲学是最吃香的。&br&以前我也在诸多回答中总结过,农耕文明是最讲实用哲学的,因为积贫积弱的基础,支撑不起长时间的规划和不产生实用价值的科学探索,一切以短期目的为要。&br&而就这原本以为是宝贝的实用哲学,到了近代,面对泰西的穷极物理,逻辑思辨的强大力量,已经溃不成军。&br&&br&所以现在看来,“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话,从根本上是错的。&br&讨论“百无一用的是别人而不是书生”或者“书生的作用是什么”都走错了方向。
“洋为中用”、“古为今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百无一用是书生”。 前面有回答说的好,此几句话的重点在于“用”字。国人对这个字简直着了魔,一切都以功利角度看问题,自古以来实用哲学是最吃香的。 以前我也在诸多回答中总结过,农耕文明是最讲实…
我不认同传统阅读更值得提倡的说法,相对应的,电子阅读对于今天的人类社会只是在一个发展中阶段。只是没有成熟而已,现在下这个论断,未免为时尚早。贴一篇几年前写的稿子。虽然里面的一些观点现在看来有些改变,但对电子阅读的大体思路是没怎么改变的。&br&&br&有的人可以一生反反复复只看一本书,&br&有的人博览群书却只是看懂了简介。&br&作为年轻人,作为未来的大法师们,&br&抱着一份虔诚和谦逊去阅读吧。&br&这是老朽给你们的礼物。&br&&br&——艾梅达尔《塔希里亚故事集Ⅱ》&br&&br&&br&&b&导读:&/b&&br&电子阅读作为一种新兴的阅读媒体,至今已经有了十几个年头了。一些相对敏感的媒体已经开始着手转身,从纸媒出版向电子出版过度。一次重新洗牌的机会,带来许多新势力崛起的机遇。人们的许多生活方式都因此而发生改变。这是一个你不懂莫尔斯电码也可以发送短信的年代。上一次,不知道是哪个愚蠢的广告人发明了垃圾(广告)短信,给多数消费者(包括你我)都带来了无穷的麻烦而非信息,但愿这一次,身处传播行业的你我可以变得聪明些。毕竟,在这个过马路都有人刷微博的年头,每个人都盼望出现在自己视野里的东西是有价值的。&br&&br&&br&&b&一,虽然水是一种元素,但它意味着平等&/b&&br&“我想到了一个名字,就是它了:&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亚马逊是全世界最长的河流,能暗示亚马逊的规模、内容都是最好的。还有,这个名字也以字母 A 开头!”(此句援引用自爱范儿的文章:&a href=&///?target=http%3A///43357&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亚马逊第一位员工回顾创业历史&i class=&icon-external&&&/i&&/a&,是贝索斯的原话。)&br&&br&1995年,当亚马逊CEO兼创始人杰夫o贝索斯和同伴谈起这个名字的时候,或许不曾想到,有一天亚马逊会作为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注脚被载入史册。然而回顾这17年来的种种,一切又似乎真的在冥冥中遥遥的指向着什么。&br&&br&自从人类祖先第一次用颜料在洞穴的石壁上勾勒图画,到今天无数的多媒体技术让人们有足够多的媒介去传递与共享信息。人类所掌握的阅读媒介已经转换了无数次,但是每次变革,都会有着相同的规律——更轻,更薄,更方便携带与阅读。从最早的石壁,羊皮纸,卷轴,到今天的书,再发展到可以无限延伸的网页(卷轴的另一种形式)和被设计切割的文档。就像水注定会从多的地方流向少的地方一样,电子阅读正以越来越简单,越来越平等的方式,改变着人们对于知识与信息的获取习惯。&br&&br&想象一下吧,若干年前如果你想要改变一个孩子的命运还需要把厚厚的一摞书寄到希望工程的话,那么在可预见的未来,你只要送给他们每人一本Kindle(或者其它电子阅读器)外带一个亚马逊的免费下载账号就好了。电是廉价的,网是免费的,孩子们甚至不用为了学习而自己多花一分钱。&br&&br&因为电子阅读的出现让知识的传播变得更加平等与自由。你有理由相信这一切变革是好的,进步的,即便是带有些许破坏性的。&br&&br&当众多出版商指责亚马逊1997年以9.99美元的低价策略换取定价权,是在破坏数百年来图书产业链,并告诫贝索斯,亚马逊的所作所为是在以毁掉人类文明基石为代价的时候。他们可能忘了,无论是出版业的诞生,还是印刷术的普及,原本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更廉价的获得信息——这将使得今天的人们不再用跑书店的方式去购买图书,就好像古时的信徒不再用高昂人力成本才能拿到一本手抄版的《金刚经》。&br&&br&与其说贝索斯的低价策略是在蔑视知识,不如说,没有人愿意放任亚马逊砸掉自己的饭碗。这只是文明进程中,再简单不过的一次更新换代,陈旧的东西将被取代,新的力量正逐渐成为时代主流。&br&&br&17.49美元,一秒钟,一本《乔布斯传》,这三个词加在一起听起来就令人感到身心愉悦。不是么?&br&&br&&br&&b&二,掌握火,但不要被火掌握&/b&&br&然而仅仅是知识的话,电子书市场未免依然有些曲高和寡。&br&&br&人类文明史上的每次大的飞跃,从来都需要大众传播的火来把水煮沸,即使有时候它也会用自己的方式提醒我们这是把双刃剑——可引燃,可取暖,可纵火杀人。&br&&br&早在数百年前就被勒旁称为“乌合之众”的群体心理,在互联网的时代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好消息是每个人都有了说话的平台,坏消息是,小道消息太多了……&br&&br&以新浪微博为例,140个字所能承载的信息量必然无法呈现所有事情的原貌。所谓信息化社会,不仅仅意味着信息的快速与多样,也同样包含了各种各样的错误与误读。但幸好多角度的观察依然有可能为我们还原事情本来的样子。&br&&br&事情是温的,冷的,冰的,还是烫的。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感受。在阅读社交化的今天,一颗火星,只言片语,只要落在适当的地方,就足以点亮一场盛大的焰火。没有人会关注网络背后的ID究竟是不是一个人。大众关心的是,自己看到的是否是足够有价值的信息。无论是企业微博,个人用户,还是……马甲。只要能满足大众的需求,就会引起人们的关注。&br&&br&而作为人们观点与思想的载体,碎片化的信息具有与传统阅读方式迥异的属性。它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聚集可观的力量,而这种力量所带来的社会压力跟消费能力都是惊人的。如果说佛教用近千年的时间完成其在中国的传播是一次缓慢的地壳运动的话,那么twitter,facebook以及google带给这个世界的变革将是逼近6.0级以上的强震。&br&&br&所谓强震的意义就在于,短暂,但几乎每个人都有震感。无论是麦克o杰克逊之死,还是最近NBA小子林书豪的异军突起,你很难否认网络对于社会性传播的意义。昨天还名不见经传的候补球员,转眼间就有可能变成世人眼中的英雄和奇迹。造神的速度让古代的志怪小说也望尘莫及。&br&&br&同时,碎片化信息的另一个价值是,那些疯狂的,几乎不受约束的观点依然有机会被重组为有价值的系统性文章。就像用水给火降温一样。电子阅读让有层次的阅读变成了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白天在工作中想到的,看到的,随手通过记事本(比如evernote,read it later)上传到网上,晚上下班回家,再抽空从“云”里调出白天没有时间整理的想法和文章,重新思考,标注,整理归档。&br&&br&社交网络可以塑造了阅读的前端和后端。它可以让你在豆瓣,twitter,google reader上收集自己关注的内容。同时,它也可以让你再通过笔记的形式,传送到“云端”,将自己阅读后的想法分享给好友与同事。这些社交行为,让读书不再是一件私人的事。如果单单只看社交网络,难免有一种目不暇接,乌烟瘴气之感。但好在这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有人上阵冲锋,有人提供后方支援。&br&&br&这一切让我们庆幸,在今天这样一个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头上有“云”并不是什么坏事。你不必随身携带雨具,但身边最好有WIFI信号。&br&&br&&br&&b&三,如果不思考,再多的书也只是一棵死掉的树。&/b&&br&“书”这个概念出现前很长的一段时间,知识都是通过人们口口相传的形式传播的。此时动态的知识是信息传播的主流,而“书”的出现,让静态书变成了主流。它将信息传播给更多需要的人。这一切发展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而今,我们再一次站在人类文明的转折点上,手中握着一本动静结合的电子书。看起来就像是第一次站在魔法世界门口的哈利波特。&br&&br&不仅仅是因为神奇,还因为环保。&br&&br&想想那些树吧。相比每年砍伐数以万计的树木来造纸,电子书的制造显得尤为环保。至少,电子书的原材料里没有生命物质,同时,并不干扰氧气的排放,而且可循环利用。&br&&br&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亚马逊的kindle只有290g,iPad有601g。有电子墨水技术或者笔记软件可以让你标注和随手笔记。作为读者,你还有什么更多的要求呢?上网?现在Kindle fire和iPad都能做到了,体验甚至超过一般的笔记本。广告主也可以拿到一些不那么令人讨厌的版面。比如说页面的loading时间。&br&&br&从分辨率到手感,从感光度到外观设计。电子阅读器完全可以提供予取予求的设计。至于油墨香,与其说是体验,或许我们应该将之称为时代审美。现代生活中依然有机会接触到各种形态精美的瓷器,但我想,你应该不会和你的朋友讨论它们有没有开片和冰裂纹。真实感与亲切感?你一天跟多少人交流,有多少是面对面的?你有试过在电脑屏幕前泪流满面么?&br&&br&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道德经》&br&&br&老子说了,别矫情了,回到阅读本身吧。思想与技术的传承才是阅读的本质。&br&&br&&br&&b&四,真正的财富,是为所有人创造的价值&/b&&br&如果说对读者而言,书中的思想才是实质的话,那么无论是对电子阅读器制造商,还是岌岌可危的出版商而言。利益才是一切。&br&&br&早在2007年11月,亚马逊在发布自己Kindle的同时,首次将《纽约时报》的畅销书以9.99美元的价格出售。激进的定价策略就让当时出版业的大佬们惊出了一身冷汗。他们几乎联想到了唱片公司向乔布斯低头的那个夜晚,一切都那样相似,空气中的寒意宛如昨日。只是亚马逊自己在贴补低价,意图再明显不过。贝索斯想要垄断图书市场的定价权。极低的价格会迫使读者去思考自己到底该花多少钱去购买自己所需要的图书。但是多年的养尊处优并没有令他们立刻意识到战争,在出版业的牌桌上,显然贝索斯并未亮出自己全部的底牌。而大佬们自认尚有一手好牌,并不急于收拾一个还有利可图的角落。然而事情到了2009年,双方的不和终于升级。&br&&br&这场升级战有一半儿是因为iPad的到来,麦克米伦出版集团的首席执行官约翰o撒金特看到了另外一个优秀的电子阅读器,他认为自己得到了一个足矣羞辱贝索斯的机会。于是萨金特逼迫贝索斯将9.99美元的定价提升到12.99美元以上。甚至不惜公然撤掉了麦克米伦在亚马逊上的所有图书,而萨金特的行为也彻底惹恼了贝索斯。于是他在2009年5月以后推出了一系列亚马逊的子品牌,他们干了一件现在豆瓣,当当,甚至京东都开始着手准备或者已经做成了的事——绕过出版商,直接和作者签订合同。图书广告甚至可以通过亚马逊自己的渠道进行发布。&br&&br&贝索斯为普通人提供了出版的机会,而苹果新推出的iBook软件则让那些试图为自己出书的人准备了一种魔法——你可以靠自己来编辑图书,这就像是让普通人摆脱引力去飞行。这一切都显得超乎想象。&br&&br&于是在出版社大佬们惊恐的眼神中,一个新的群体浮出水面。这个景象被企鹅出版社的主管约翰o梅金森戏称为2012 年“黑色云层”的聚集。&br&&br&一个又一个自出版作家横空出世,借着电子书的革新浪潮,很多人因此而摇身一变,从贫穷的写手成了广受追捧的明星作者。一句话,出版变得更加自由了。而且,亚马逊分给作者的利润是卖书收益的七成,甩开了效率低下的传统出版商,以往传统书业作者只能拿三成的日子成为过去。&br&&br&六大传统图书巨头苦闷表情的另一边,电子书领域也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热潮迎来了进一步的发展。网络购物变得更加灵活。因为数据的推送和交流变得随时随地,你在google以及亚马逊上搜过的商品,保存过的图片,微博上提及的只言片语。都可能成为广告主投放广告的根据。而且,事情还会有可能因此而变得更加人性,你甚至不必亲自掏钱购买书籍,只要点击广告,把品牌主想要告诉你的事当做验证码输进去,或者上传到自己的facebook上推荐给自己的朋友,费用自会由广告主来承担。这种告知的反馈远比漫天遍野式的海量营销让市场经理们心里有底。大家都节省了时间和金钱,广告也不再令人讨厌。这种多赢的模式,是传统的阅读方式所无法想象的。&br&&br&读者,企业家,作者,还有平台提供商,网络运营商,大家都获得了想要的,或许不高兴的只有出版商。&br&&br&不过没有关系。因为只要牌局还未结束,总会有重新洗牌的时候。现在的牌桌上,只剩下了亚马逊和苹果两家独大。而面对苹果越来越高的市值,到底是贝索斯的局布得更好,还是苹果的ipad更受人青睐,现在还未可知。没有人知道蒂姆o库克最终能将苹果带往何方,而也许贝索斯此刻正坐在自己牌局前,静静地等待着下一次洗牌的到来。&br&&br&&br&&b&五,让我们认识自己的,是石头&/b&&br&去年5月,亚马逊的电子书销量首次超过了销售了16年的实体书,相当于每100本实体书卖出去,就会卖出105本电子书。同时,也是去年电子书销售量的3倍。电子书市场的兴盛已经不需要争论。书,作为人类文明的基石一直承担着记载与分享知识的媒介功能,十年来的变迁也许映射出了未来阅读的一个方向。它就像一种魔法,被金木水火土的五种元素相互影响着不断进化出不同的面貌。也许下一次变革来临之时,它会以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样子呈现在世人面前。&br&&br&然而这一切技术的进步,在千万年的时间里终究只是昙花一现。人类文明至今无法找到比石刻保存时间更久的信息储存方式。碎片化知识链条的整合与搜索引擎的二次发展,或许令我们有一万个方向可以去畅想未来。但是人类永远无法回避祖先刻在石柱上的箴言——“人啊,认识你自己。”&br&&br&在技术刚刚兴盛的时候,总会由被挥霍和滥用的阶段。以现在的局面,指责人类在变傻或许有些武断,但是在经历了漫长的淘汰与进化之后。是看重新奇的技术,还是摆在眼前却布满荆棘的探索之路。到底有多少人,最终会将生命里的大部分时间选择阅读和创造而不是游戏和facebook,这将最终决定人类历史的未来。
我不认同传统阅读更值得提倡的说法,相对应的,电子阅读对于今天的人类社会只是在一个发展中阶段。只是没有成熟而已,现在下这个论断,未免为时尚早。贴一篇几年前写的稿子。虽然里面的一些观点现在看来有些改变,但对电子阅读的大体思路是没怎么改变的。 …
赞成 &a data-hash=&6ae08ebb7afffcb3b87c5c46& href=&///people/6ae08ebb7afffcb3b87c5c46&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流光经年& data-tip=&p$b$6ae08ebb7afffcb3b87c5c46& data-hovercard=&p$b$6ae08ebb7afffcb3b87c5c46&&@流光经年&/a&的话。&br&&a data-hash=&4a7b6005d21affce0e85e5c& href=&///people/4a7b6005d21affce0e85e5c&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王路& data-tip=&p$b$4a7b6005d21affce0e85e5c& data-hovercard=&p$b$4a7b6005d21affce0e85e5c&&@王路&/a& 兄,你两次的回答都让我十分不能忍。一是这次,二是有一次你说&br&&br&&blockquote&在诗的王国里,逻辑必须臣服于情感,而情感不必让位于逻辑。 &/blockquote&&br&&br&王路兄还有其余诸问题不多说。&br&&br&我一直认为王路兄很有才学,这是真的,看过的也不少。但有时未必过于感情用事,答题过于随便,随着自己的经验和性子,这也是一个问题。王路兄,你这是暴露你毕竟只是个爱好者,只不过只是读得更多的爱好者的本质啊。你真的没有真真正正的踏入过诗的门槛。&br&&br&关于诗歌和逻辑的问题,这里不论述,就说好的诗人用不用读书这个问题。&br&&br&首先关于现代诗的态度, &a data-hash=&6ae08ebb7afffcb3b87c5c46& href=&///people/6ae08ebb7afffcb3b87c5c46&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流光经年& data-tip=&p$b$6ae08ebb7afffcb3b87c5c46& data-hovercard=&p$b$6ae08ebb7afffcb3b87c5c46&&@流光经年&/a&同学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但是重点要读多少书,依然是要切题。&br&&br&我这里重点谈谈古典诗词的作者,从古人到今人,到底用不用读书。诗人这玩意儿,可以说有天分,但绝对不可能是天生。&br&&br&&br&先说古人,就拿唐代的诗人,这么有才了,读的书会少?&br&&br&不读诗经楚辞要读,诗经不仅是诗人必备,而是四书五经都是必备读物。诗人在古时往往与文人士大夫等同,士大夫要读的书,在我们今人看来,也是很多的了。就说四书五经,今人除了科班,几个人读完过?就算科班的也很少有人读完。&br&&br&&br&然后就是自己的喜好杂七杂八的。&br&&br&&br&古典诗词的诗人看书,我认为应该分为两类:&br&&br&一是看前人的诗书。&br&&br&二是看其余任何书。&br&&br&看前人的诗书,吸取养分,并且只有对前人的所有风格做到心里有数,才谈得上自己的创新,跳出前人。&br&&br&否则自己写了些东西以为是自己的创意,回头一看,还是没跳出前人的掌心。这个问题我在以前的回答里说过,先要谈&b&继承、保全,才能谈创新、发扬。&/b&&br&&br&&br&看其余的书,就在于丰富自己肚中的墨水,并且把这些墨水化为诗的内容。&br&&br&&br&下面举例时间到。&br&&br&&br&就说唐人,这么天才的唐人,这么天才的李白,看的书少么?&br&&br&受楚辞影响那么大。再者,他对歌行体和古体的风格这么了解,必然对汉魏晋南北朝的诗了如指掌,这看得书会少?&br&&br&李白有《拟古十二首》,说明他深谙古诗这一诗体(这里的古诗特指古诗十九首,是一种诗体。读完十九首和深谙是两码事)。&br&&br&李白有各种行路难,这说明李白至少得对南北朝时的《行路难》了如指掌。&br&&br&诸多例子不多说了。&br&&br&以上都说明李白对唐以前的诗了如指掌。&br&&br&&br&再说内容:&br&&br&《梦游天姥吟留别》用了多少典故?&br&&br&《行路难》用了多少典故?&br&&br&&br&李白要是没读过大量的书,写得出那些东西?&br&&br&一般人连什么是”瀛洲“”什么是“日边”都不知道。&br&&br&&blockquote&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blockquote&李白必定对韩信贾生之史有了解,这得读书。&br&&br&&br&&blockquote&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br&&/blockquote&&br&对汉魏晋历史有了解,这得读书。&br&&br&无论是读书,还是李白行走大江南北,都是增加了肚子中的墨,才写得出那些诗篇。如果李白一辈子都待在出生地,且不仅书,就算诗性天生,写得出么?&br&&br&&br&看看李白的诗,那大篇幅的人名地名,那大篇幅的典故,常人只可仰望。&br&&br&这证明了丰厚的学识对于一名诗人有重要,这也证明了多读书对一名诗人有重要。&br&&br&&br&再说杜甫,“诗乃吾家事”。&br&&br&杜甫自小必然受过良好的诗歌写作训练,从练词练字,到句法,写作。&br&&br&&br&看杜甫的诗,必然会感叹杜甫的功底之好。那诗歌写作的底子是多少诗人都赶不上的。这叫不读书?&br&&br&而且李白杜甫学南北朝诗人学古诗人都学过的,说明他们也是要向古人学习,光是自己摸索,不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自己长再高都是个矮子。&br&&br&&br&就像今天搞哲学和搞物理的,如果不继承以往的理论,自己瞎搞,就算不成为民科,也难以搞出什么高端的东西。&br&&br&&br&杜甫如果不读其他方面的书,也不会写出&br&&br&&blockquote&出师未捷身先死&br&&/blockquote&这样的句子,这说明其对三国史很了解啊。&br&&br&&br&包括杜牧,写:&br&&br&&blockquote&楚腰纤细掌中轻&br&&/blockquote&写&br&&blockquote&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br&&/blockquote&&br&这些都是对历史十分了解的。&br&&br&他们不看史书,难道还会是听吟游诗人唱的?&br&&br&&br&&blockquote&&b&野马&/b&笼赤霄,无由负羁鞅&/blockquote&元稹的。熟读《论语》《庄子》几乎是古诗人的必备科目。更别提王维那样还读不少佛经的。&br&&br&&blockquote&薄暮空潭曲,安禅制&b&毒龙&br&&/b&&/blockquote&&br&&br&王维的。&br&&br&野马和毒龙什么意思就不在这里赘述了。&br&&br&&br&诗人不读这大量的佛道两家的经典,写得出这些东西?&br&&br&&br&&br&好了,就不扯唐诗这里了。说说我比较擅长的词的领域。&br&&br&&br&晏几道爱化用,爱用典,哪怕“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临江仙 梦后楼台高锁)这种偏门的前人的且水平一般的句子都能给他挖出来(五代 翁宏《宫词》),晏几道读的前人的诗会少?&br&&br&说晏几道《鹧鸪天 彩袖殷勤捧玉钟》上片对句(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不愧六朝宫掖体”,这也说明其对前人了如指掌。&br&&br&就算本身,晏几道可以说是北宋最后一位复古花间的大家,那么晏几道对花间必然也是了如指掌。&br&&br&随便例一首词,就可以看出晏几道的学识有多广。&br&&br&晏几道写过&br&&br&&blockquote&少陵诗思旧才名&br&&/blockquote&晏几道对至少读过杜甫吧。&br&&br&&blockquote&东野亡来无丽句,&br&于君去后少交亲。&br&追思往事好沾巾。&br&白头王建在,&br&犹见咏诗人。  &br&学道深山空自老,&br&留名千载不干身。&br&酒筵歌席莫辞频。&br&争如南陌上,&br&占取一年春。&/blockquote&&br&晏几道至少读过孟郊,王建,元稹吧。&br&&br&&br&还有更多的例子就不一一枚举。&br&&br&&br&至于苏东坡,苏东坡的学识就不必我来给大家介绍了吧。&br&&br&&br&词自周邦彦,对于用典化用这一门写作技术,已经逐渐臻于化境,真的能做到有机组合,美妙非凡。&br&&br&因此如果不读大量的书籍,去读南宋的大多数词,一般人都读不懂。&br&&br&这也是什么对于现在的一般读者而言,他们更喜欢看北宋前期的小令,周邦彦及以后的一般都不看也看不怎么懂。&br&&br&说到用典的大家,辛弃疾。辛弃疾的所有词中,有两首《贺新郎》,不但是用典用得多,还在于创造了长调的一种新的写法,即用典联系全篇,大家自己看看辛弃疾看过多少书。&br&&br&&br&&blockquote&绿树听鹈鴂。&br&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br&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br&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昭君出塞)。更长门翠辇辞金阙(陈皇后失宠)。看燕燕(诗经 《燕燕》),送归妾(暗喻春秋时卫庄公之妻庄姜美而无子,而妾戴妫有子,庄公死后完立为王,但死于作乱,戴妫离开卫国。《燕燕》的一个传说就是庄姜别戴妫而作)&br&&br&将军百战身名裂(汉将军李陵)。&br&&br&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br&他的友人苏武出使匈奴,被留十九年,守节不屈。后来苏武得到归汉机会,李陵送他有“异域之人,一别长绝”之语;又世传李陵《与苏武诗》,有“携手上河梁”、“长当从此别”等句。这他也知道,我算服了)&br&&br&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这个大家都知道)&br&&br&正壮士、悲歌未彻。&br&&br&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blockquote&&br&&br&这么一看就知道辛弃疾读了多少书了吧。好多偏门的东西他都知道。看其他几首《贺新郎》,《世说新语》,《太平广记》,《资治通鉴》啊,什么的,用的典多了去了。辛弃疾看的各种杂七杂八的书多了去了&br&&br&&br&辛弃疾只是爱用典,但他读的书相对于苏轼等真正的文人算少的了,但阅读量依然是今人望尘莫及的。&br&&br&敢说诗人词人读书少?&br&&br&辛弃疾天生词人,不读书,写得出这首词么?要知道,辛弃疾词的特点就是掉书袋,不看书什么掉书袋?当然,辛弃疾是少数掉书袋掉得这么精彩的。掉书袋一般是贬义,只有用在辛弃疾身上算褒义。&br&&br&还有,辛弃疾对于前人的诗词看得也不少,他的词中也化用前人的句子。比如&br&&br&&blockquote&最苦浔阳江头客,画舸亭亭待发。&br&&/blockquote&白居易他得看。&br&&br&&blockquote&回首听、月明天籁,人间万窍号呼。&br&&/blockquote&还是庄子,他得看。&br&&br&&br&&blockquote&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br&&/blockquote&李白他得看。&br&&br&我就不一一举例了。&br&&br&&br&&br&其余南宋的姜夔啊什么的就不多说了。&br&&br&说到清代,陈维崧领袖阳羡派,朱彝尊领袖浙派。一派必有一派之理论,这些理论都必须建立在对前人十分了解的前提下。会读书少?包括陈维崧,自己都编词选,会读书少?&br&&br&朱祖谋的诗词也写得不错,编《宋词三百首》,全宋词20000多首,至少得看一半以上吧,还不谈朱祖谋以前的元明清。读的书会少?&br&&br&就拿今天的古诗词创作圈子,南华帝子,写过“江南可采莲”那个人(这个词还在电视剧里出现过来着),不但通读古人诗作,读过不少经史,自己还模仿了许许多多的古人诗体,方才有今天成就。&br&&br&独孤食肉兽,嘘堂,碰壁,军持,徐晋如,哪个不是?&br&&br&&br&就算是我这种入门水平诗词写作者。&br&&br&我钻研词,读过的词至少也是在一万首以上,加上诗,那么我读的诗歌的数量在常人看来都是一个天文数字,但说真的,我的阅读量都不算高。我还读《论语》《庄子》其余各史,文史哲各种术,由于生在现代,一些西方的东西都要读,丰富眼界,方才使自己的作品有风格。读书读的少,能行么?而且我的阅读量还真不算高。&br&&br&&br&就说现在写古典诗词,必读的书,必须从《诗经》《楚辞》开始,到清末,甚至民国,全部具有代表性的集子、作品拉通一遍。这几乎是必做的过程。光是需要读的诗,绝对是以万数来计算。&br&&br&&br&更别提光读诗没用,为了丰富眼界,增加知识,还要知道各种杂七杂八的,历史天文电影等等,不说深研,必须得有一点涉猎。&br&&br&关于这个问题,要读多少书才能成为诗人,我实在给不出一个具体数字,话说回来,天分的确还是挺重要的。但是,&b&谁会嫌书读的少呢?读书越多越好,这是必然的。&/b&&br&&br&&br&&b&总之,这个问题我想用这个回答结束:这辈子能读多少,就读多少。别想着偷懒。&/b&
赞成 的话。
兄,你两次的回答都让我十分不能忍。一是这次,二是有一次你说 在诗的王国里,逻辑必须臣服于情感,而情感不必让位于逻辑。 王路兄还有其余诸问题不多说。 我一直认为王路兄很有才学,这是真的,看过的也不少。但有时未必过于感…
二十岁的时候,读了《麦田里的守望者》,深深为之感动。&br&&br&这本小说告诉我,一个人无论活多久,内心深处都应有纯真的一面,不要向你曾经最讨厌的东西彻底妥协。&br&&br&我怀念那个只想做麦田里的守望者,阻止孩子们滑向悬崖的霍尔顿;怀念那个花钱叫了妓女,妓女来了,却又忽然觉得自己很恶心,妓女很可怜,不和她上床的霍尔顿;怀念那个想装成哑巴隐居,不想和任何人客套废话的霍尔顿;怀念那个被当做精神病人治疗,却依旧不想向世界投降的少年霍尔顿。&br&&br&《麦田里的守望者》是我读过的第一部外国长篇小说。从这部书开始,阅读外国小说成为我长久的爱好。&br&&br&无论以后在哪里,多么苍老,做什么,对世界始终保持好奇与探索欲,有一颗少年之心,不要让心中的霍尔顿死去,才是人生中最美好重要的事。
二十岁的时候,读了《麦田里的守望者》,深深为之感动。 这本小说告诉我,一个人无论活多久,内心深处都应有纯真的一面,不要向你曾经最讨厌的东西彻底妥协。 我怀念那个只想做麦田里的守望者,阻止孩子们滑向悬崖的霍尔顿;怀念那个花钱叫了妓女,妓女来了…
原文是于15年5月份编辑,现在学校的一些情况已经发生改变,为了让更多的学弟学妹和离校多年的学长学姐更好的了解学校的现状,特地第四次重新编辑一下,用更多的数据以及个人感受来为大家介绍重庆交通大学。&br&
—— &br&&br&&b&&i&前言&/i&&/b&&br&先自我介绍一下,重庆交通大学2013级,机电学院,车辆工程。&br&回首我的大学生活,当了四年的学生干部,曾经服务过 新媒体中心/校社联/团委新媒体中心/微博协会/校学生会,顶峰时期身兼四职,也算是一手带大了我们学校的新媒体,对于学校的感情比较深厚,大学的经历也比较丰富,所以希望可以从不同的方面为大家尽量客观地介绍重庆交通大学(同时也会附带我自己的一些看法)。&br&&br&&i&&b&学校概况 &/b&&/i&&br&&br&学校既非985也非211,就是俗称的&b&“双非”&/b&,但好歹属于“&b&省部共建&/b&”,也&b&有自己的博士点&/b&,按照目前的大学分级来看,算&b&是双非学校里比较好的一档&/b&,据传有博士点的三个学科(隧道,水利工程,交通运输工程)也入选了最近比较火的“双一流”,全国排名的话在200左右。&br&(当然,在大学,个人的努力才是关键,进了这个学校,不要抱怨比某某985、211差,因为是你的高考分数决定了你的本科学校档次,而你大学四年的努力,将会决定了你毕业后的出路。)&br&&br&现在重庆交通大学有两个校区,刚入学的新生在双福校区(新校区),绝大部分专业大三搬往南岸校区(老校区)。&br&&br&双福校区刚刚投入使用三年,条件很好,&b&教室、宿舍全空调&/b&,五人间,&b&独卫有热水&/b&。&br&有一个大食堂,两个小食堂,口味不错,菜价还好。&br&&i&一个趣闻,据说12年的时候学生抱怨新校区食堂太贵,连市长都被惊动了,然后价格就降了下来&/i&&br&校内一个地方叫书香小镇,就是店铺聚集地,饭店快递什么的。学校门口有个祥瑞西城,14年建成的,目前算是大家娱乐(吃饭唱歌打麻将)的首选。&br&学校地处江津双福,&b&去主城区不方便&/b&,&b&487&/b&公交车是双福学子永远的痛,到主城平均需两个半小时。诗曰:&b&高考不努力,大学487&/b&...&br&当然,离主城逾远,离宁静越近。学生可以远离主城繁华喧嚣,诱惑更少。&br&&br&老校区有四个园区,分别为知园、雅园、菁园、慧园。慧园吃的最多但目前本科生已经不入住,知园条件最好,菁园条件最差但离教学楼近,雅园离教学楼最远。&i&因为双福是8:20上课,且寝室离教学楼很近;而南岸是8:00,从雅园到教学楼要20min,所以每当学年初,总有许多住在雅园的同学迟到。&/i&&br&&br&哦对了,本科男女比2.39:1,一对情侣三对基是谣言,是诽谤,是隔壁理工[滑稽]&br&&br&&i&&b&就业情况&/b&&/i&&br&&b&&br&学校整体就业率不错,但是好就业不意味着就业好&/b&,大土木类专业的&b&中位数大概是&/b&3K5一个月,大机械类3K,其他专业不太了解,当然最终能拿多少钱,还是要看个人本领。&br&&br&学校的王牌专业是路桥水,在西南地区也比较有影响力,交运、机电、经管学院(工程类)的专业也可以,总之就是&b&工科为主,其他的都很一般&/b&。&b&就业方向也是大土木(工地)、大制造(工厂)、&/b&&b&大交通(还是工地)&/b&&b&为主&/b&,具体就业流向可以看下图:&br&&img src=&/v2-a884d3d2cdecf34b0bbb_b.png& data-rawwidth=&1112& data-rawheight=&58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12& data-original=&/v2-a884d3d2cdecf34b0bbb_r.png&&&br&当然,专业强势与否不代表你的未来,还是那句话:你大学四年的努力,将会决定了你毕业后的出路。&br&&br&&i&&b&升学情况&/b&&/i&&br&&br&学校&b&整体学风我认为一般,和西南地区同级别高校持平&/b&,但和我家乡山东的高校相比还是有不小差距。&br&&br&从客观数据上看,学校2015届毕业生,考研录取率约8.3%;2016届毕业生,考研录取率约为10.03%。(数据增长近两个百分点的原因,我认为是:1.整体经济形势不佳,加上扩招带来的毕业生数量增加,导致全国就业形势困难;2.“四万亿”政策结束以后,整个中国的基建行业形势不如从前,我校的专业设置又与此息息相关。总之,是因为毕业生对就业不乐观,从而选择继续深造来提高自己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br&&br&在2015年,考入985学校的有108人,211学校(不含985)的有100人;在2016年,考入985学校的有107人,211学校(不含985)的有117人。&br&我的看法,&b&考研氛围较差&/b&,以2015年的数据,我们来做一下简单的运算:(108+100)/% 如果对数字不敏感,那我们把数字具像化,也就是平均一个班有一名同学考上985或211。而且,考上一流985(清北复交浙南大中科大)的极其少。所以打算考研的同学,你们要抓紧努力了。&br&&b&本科出国率约1%&/b&,去一流学校(美国前20、英国G5、HK港中科、新加坡国立/南洋理工)的每年平均不足一个,当然拿曼彻斯特大学、谢菲尔德大学、悉尼大学这种级别Offer的还是很多,每年应该有20个左右。&br&&br&&i&&b&校园文化&/b&&/i&&br&&br&社团活动比较丰富,目前全校有近90个社团,大的组织有社联、校学生会及各院学生会,你可以在社团或学生会得到一定锻炼,到底能收获多少,因人而异。但有一点是明确的:你付出的越多,你得到的越多;你在的位子越高,接触到的人和机会也完全不一样。&br&
学校属于工科,人文气息不算特别浓厚,但也不是死气沉沉,而且允许大家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一点使我感到很欣慰。&br&&br&&b&
总之:典型的工科综合类大学,非211,就读于重庆交通大学,生活舒适,学习无太大压力,活动丰富,你可以在这里浑浑噩噩,也可以在这里绽放光芒。&/b&&br&&br&~~~~~分割线, update ~~~~~&br&今天新做的图:交大那么大,带你去看看!&br&&img src=&/5bf79abecbb3dec6a73d6d4d4ece6796_b.jpg& data-rawwidth=&2362& data-rawheight=&47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362& data-original=&/5bf79abecbb3dec6a73d6d4d4ece6796_r.jpg&&&img src=&/f2bb44d2c95f5ac99f0ef_b.jpg& data-rawwidth=&2362& data-rawheight=&47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362& data-original=&/f2bb44d2c95f5ac99f0ef_r.jpg&&&br&&img src=&/0adf2a23b22a33b3cf54bdbf995e3b72_b.jpg& data-rawwidth=&2362& data-rawheight=&47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362& data-original=&/0adf2a23b22a33b3cf54bdbf995e3b72_r.jpg&&&br&&img src=&/c57b84dee1e3b5efdd40d_b.jpg& data-rawwidth=&2362& data-rawheight=&47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362& data-original=&/c57b84dee1e3b5efdd40d_r.jpg&&&img src=&/29edda522d47dd1290d25d_b.jpg& data-rawwidth=&2362& data-rawheight=&82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362& data-original=&/29edda522d47dd1290d25d_r.jpg&&&img src=&/cf0d146dfde_b.jpg& data-rawwidth=&2362& data-rawheight=&47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362& data-original=&/cf0d146dfde_r.jpg&&&img src=&/c563f27ed39f164aca8f_b.jpg& data-rawwidth=&2362& data-rawheight=&47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362& data-original=&/c563f27ed39f164aca8f_r.jpg&&以上。
原文是于15年5月份编辑,现在学校的一些情况已经发生改变,为了让更多的学弟学妹和离校多年的学长学姐更好的了解学校的现状,特地第四次重新编辑一下,用更多的数据以及个人感受来为大家介绍重庆交通大学。 —— 前言 先自我介绍一下,重庆交通大…
相信我,这个年代主要看硬盘的容量。&br&&br&----------------------------------------------------&br&&br&&b&至于某个不相信,还没事“呵呵”的人而言&/b&,我就随便举两个自己的例子。&br&&br&&img src=&/v2-90ccfb061af_b.png& data-rawwidth=&2638& data-rawheight=&105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638& data-original=&/v2-90ccfb061af_r.png&&&img src=&/v2-e171bcafed2c7_b.png& data-rawwidth=&3422& data-rawheight=&130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422& data-original=&/v2-e171bcafed2c7_r.png&&&br&一个22页,我自己做了109个注;一个320页,我自己做了108个注,所以基本都读完了。&br&&br&但凡现在做学术的人,都明白pdf阅读体验就是比纸质书好多了,而且这些pdf怎么折腾我都不心疼——好的纸质书现在就是艺术品,收来一本扫描之后供奉起来。况且这些pdf能够随身携带,带个硬盘就能四处走,可谁扛得动2000本书?另外,大概也就很多学艺术史和美术史的人需要比较好的画册,难以找到比较好的pdf。&br&&br&至于某些谈纸质书体验好的,大部分人仅仅是不习惯大荧幕阅读罢了,而我有个还算够大且不错的显示器,而且我自己常用的雷蛇灵刃12.5寸笔记本做pdf阅读也足够用了啊。&br&&br&&b&至于我,写硕士论文的时候,就没用过一本纸版书。你爱信不信。&/b&&br&&br&以下是我一个平常经常使用的文件夹中的电子书。&br&&img src=&/v2-7ca7e855d6fb6e1d5a7b0_b.png& data-rawwidth=&1421& data-rawheight=&15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21& data-original=&/v2-7ca7e855d6fb6e1d5a7b0_r.png&&
相信我,这个年代主要看硬盘的容量。 ---------------------------------------------------- 至于某个不相信,还没事“呵呵”的人而言,我就随便举两个自己的例子。 一个22页,我自己做了109个注;一个320页,我自己做了108个注,所以基本都读完了。 但凡…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代文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