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微创手术术后病人自己翻身有什么协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护理及功能锻炼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护理及功能锻炼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4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
腰椎能恢复正常吗?_焦点透视_新浪财经_新浪网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
腰椎能恢复正常吗?
  李小姐来电问:我被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已经1年多了,曾接受过口服中药、推拿、牵引、理疗、打针等治疗。治疗后症状有所改善,但上班一忙又开始复发。医生说我椎间盘突出比较严重,建议手术治疗。但我总有些担心,手术后腰椎能恢复正常吗?
  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脊柱骨科博士陈晓东副主任医师答:腰椎间盘在维持人体脊柱稳定、灵活运动中起着关键作用。绝大多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过保守治疗后症状缓解,可以恢复工作,但仍有少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需要手术治疗。
  一般来说,患者在手术后症状会得到明显改善,但需要在术后修养至少一个月。在这一个月时间内,血液填充了椎间盘内术后所形成的空隙。通过血肿机化过程,在软骨细胞诱导作用下,血肿逐渐形成疤痕。
  这个疤痕组织将取代髓核,维持脊柱稳定和灵活运动。因此,患者在术后一段时间内应尽量卧床休息,才能形成一个很好的类似椎间盘样的“缓冲垫”,这样的“缓冲垫”越柔韧,将来腰椎的活动就越接近正常。
  具体来说,患者在手术后应注意几点:一是术后患者需严格卧床休息,最好选择硬板床。二是术后1周内,患者应由护理人员协助翻身,不宜自行强力翻转,以保证腰部筋膜、肌肉、韧带愈合良好。卧床1个月后,可在腰围的保护下下地做轻度活动。三是术后,脑力劳动者2至3个月后即可逐渐恢复工作,体力劳动者需要3至4个月时间。真正恢复体力劳动需要6个月。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使术后复发的可能减少。
  (彭蓓 黄梅 王晓青 整理)&&&&&&&&&&&& & 正文
腰椎间盘突出术后5大注意事项
关于骨骼,很多的疾病,对此都是危害不浅的。其中的腰椎间盘突出问题,有时甚至困扰腰椎间盘突出,数年甚至十数年。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因此一定要遵循一定的方法。关于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治疗,就是很好的办法。那么,腰椎间盘突出手术后5大注意事项,这个您是否也知晓呢?请看下文。①手术后患者需严格卧床休息,床铺最好用硬板床,卧床时间约为4-5周。可根据患者年龄、体质及切除组织范围而定。②手术后早期翻身应由护理人员协助,不宜自行强力翻转,以保证腰部筋膜、肌肉、韧带愈合良好。③充分卧床休息后,可在合适的腰围保护下。下地做轻度活动,如果手术中有植骨,则宜用石膏背心固定3―4个月,待植骨完全愈合后再下地活动。④在恢复期,患者要逐渐加强腰背部肌肉力量的锻炼并注意纠正不良姿势,注意腰背活动的自我保护,以防止疾病复发。⑤手术后,脑力劳动者2―3个月后逐渐恢复工作,体力劳动者3―4个月后才能开始工作。工作应由轻到重,工作时间由短到长,并避免做强烈的弯腰成负重活动。说到底,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治疗方法的5大注意事项,其实还只是其中的一些“代表”。真正的从思想上,重视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治疗方法的问题,做到“时刻领会”,才是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治疗方法的5大注意事项中,更应该注意的问题。
(责任编辑:吴洁媚 )
文章关键词:
在生活中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慢性退行性疾病,腰椎间盘突出对患者生活、工作造成很大困扰。很多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患病的原因,一般与患者的生活习惯……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这种骨科疾病在我们的生活中日常生活中是很常见的。一些朋友们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的护理不是太明白。但随着现代社会压力的增大,……
在生活中我们知道腰椎肩盘突出是一种慢性退行性疾病,腰椎间盘突出这种疾病治疗慢恢复慢,所以腰椎间盘突出对患者生活、工作造成很大困扰。很多腰……
腰椎间盘突出的出现给患者带来很大影响,要想根治腰椎间盘突出,那就必须进行手术,手术也不是百分百就成功的,还有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下面就为……
腰椎间盘突出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疾病,患者现在越来越年轻化,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现在越来越趋向于学生、上班族,由于长时间坐着,这样会对腰部造成……
相关健康数据
擅长:专攻于脊柱疾病的诊疗,精于婴幼儿、青少年、成人及老年脊柱侧弯、驼背畸形和先天性髋脱位的诊治,研究方向...
擅长:1.各种髋、膝关节炎的诊断与外科治疗,包括股骨头坏死、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髋发育不良、关节畸形、...
擅长:复杂的髋关节置换手术,如先天髋和高位脱位的髋关节置换手术、骨性融合后强直的髋关节置换手术、各种翻修手...
擅长:骨关节损伤与疾病、脊椎治疗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专家在线解答网友疑惑
擅长:熟练掌握各种泌尿、男科疾病的诊断与处理……袁丹华(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 江苏南京& 210011)
【摘要】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术后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了自2008年4月至2011年4月接受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12倒,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注意正确翻身,严密观察肢体感觉,在术后麻醉消退后及时指导功能锻炼,讲授出院后注意事项及预防再次复发的方法。结果& 98例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14例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应用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周密的护理措施为促进患者康复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术后护理& 功能锻炼
&&&&&&& 腰椎间盘突出症也称为髓核突出或腰椎间盘纤维破裂症,是常见的腰部疾患之一。该病多发生在青壮年,病因多为不同程度的外伤及长期的体力劳动,约40岁左右发病[1]。对诊断明确、症状严重、经严格非手术治疗无效或有马尾神经受压症状者多采取手术治疗。我院自2008年4月至2011年4月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12例,现将其术后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1 临床资料
&&&&&&& 112例患者中男性75例,女性27例,年龄3l岁-64岁,平均年龄53岁。住院天数最多22d,最少10d,平均住院天数14d。中央型23例,侧突型79例。68例以腰痛、臀部及下肢放射痛为主,34例以腰部及骶尾部疼痛为主。均采取硬膜外麻醉下,行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术,术后给予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
&&&&&&& 2 护理
&&&&&&& 2.1术后护理
&&&&&&& 2.1.1 术后体位
&&&&&&& 应按硬膜外麻醉术后护理,去枕平卧6h。6h后定时协助患者翻身,白天2h~3h翻身一次,夜间3h~4h翻身一次,平卧位与侧卧位相交替,保持床单整洁、干燥,骨隆突处给予按摩,预防褥疮的发生。如病人惧痛不合作,要讲明翻身目的,必须让病人配合,3d后,病人应自行翻身。
&&&&&&& 2.1.2 生命体征的观察
&&&&&&& 患者回病房后,应立即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1次,以后每6h测血压1次,24h后根据医嘱定时测量。体温每6h测1次,连测3d,正常后改为每24 h测2次。如术后3d体温仍升高,诉腹痛,呈阵发性抽搐样疼痛,翻身时加剧,说明有感染发生,应及时报告医生。
&&&&&&& 2.1.3 伤口持续负压引流的观察
&&&&&&& 引流器应保持负压状态,放置在低于引流口平面的位置,并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应保持引流管通畅,尤其是翻身后应检查引流管是否受压或反折。
如挤压引流管时,管内引流液不随之上下波动或引流器内无液体引出,而伤口敷料渗血很多,说明引流管不通畅,应通知医生,给予及时处理。术后3d内有血性液体引出,一般为80mL~200mL,色暗红,若引流量每天大于400ml或2小时内大于200ml,说明有继发性出血,应平卧位压迫手术切口,并报告医生采取相应的措施。
&&&&&&& 2.1.4 注意观察下肢的感觉和运动情况
&&&&&&& 麻醉清醒者,嘱病人进行足趾背伸,跖屈;足趾背伸,跖屈以判断L4、L5神经支配区域肌力请况。术后3d内如发现患者疼痛加重,双下肢不能活动,感觉消失,应立即报告医生,检查清楚,尽早行手术探查。
&&&&&&& 2.1.5大小便护理
&&&&&&& 术后卧床胃肠活动减弱,易引起便秘和腹胀,故应指导病人进清淡、易消化、含粗纤维营养丰富的饮食,可沿结肠走向按摩、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留置导尿者,应每日消毒尿道口及擦拭导尿管分泌物,同时钳夹尿管,每2h或膀胱区膨隆、有尿意时,开放尿管,排空膀胱,可防止膀胱容量变小,有利于自主排尿的恢复。
&&&&&&& 2.1.6术后心理护理
&&&&&&& 患者术后可出现伤口疼痛、不能以正常的姿势大小便以及安置负压引流器等,都可使患者产生焦虑不安、烦躁的心理。护士针对上述原因给予解释及相应护理措施。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干扰,保证充分休息,以缓解不良心理反应。
&&&&&&& 2.2 功能锻炼
&&&&&&& 功能锻炼严格地讲应该在麻醉过后即开始,首先是上肢肌肉的运动,其次是下肢肌肉的等长收缩。功能锻炼的原则:先少量活动,以后逐渐增加运动量,以锻炼后身体无明显不适为度、持之以恒。正确的功能锻炼也是防止术后神经根粘连的有效方法。具体做法为:拔除引流管后,立即指导、协助病人做直腿抬高锻炼,由30&开始,逐日加大抬腿幅度,术后3天,鼓励病人主动做直腿抬高,并在医务人员或家属的协助下做压膝压髋等被动活动,以防止神经根粘连的发生。术后1周开始指导协助病人行腰背肌锻炼,提高腰背肌力,增强脊柱稳定性。按正确方法进行锻炼,强度以病人能耐受且不感到疲劳为度,循序渐进,具体有以下几种方法:先用飞燕式,每天3~4次,每次20~30下,然后用五点支撑法[2]。
&&&&&&& 2.3 出院指导
&&&&&&& 一般手术后4周,患者可起床活动,带腰围保护腰部,慢慢行走,但3个月内不宜做弯腰负重活动及重体力劳动,继续坚持腰背肌锻炼,至少达半年以上。避免剧烈咳嗽、打喷嚏、便秘等原因增加腹压,诱发或加重疼痛。饮食起居规律,注意腰部保暖。保持良好的坐姿体位,凳子高矮适宜。立姿与行走时,脊柱保持直立,向前挺胸。用膝、髋关节弯曲下蹲,腰背伸直拾取地上的物品[3]。
&&&&&&& 3 结果
&&&&&&& 112例患者出院时,80例直腿抬高可达60&,32例可达80&,均无腰痛及下肢放射痛,均无并发症,行走时患者感腰部有力,双下肢无不适,步态基本正常。
&&&&&&& 4& 讨论
&&&&&&& 腰椎间盘突出症一般首选保守治疗,但保守治疗无效时,手术治疗是其解除病痛的唯一途径。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是观察伤口引流情况及下肢的感觉运动情况,针对患者出现的各种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由于术中对硬膜外脂肪、神经根周围组织创伤及术后积血等易发生硬膜及神经根周围黏连[4]。因此手术成功只是完成了前期的治疗,其后的重点则是如何预防硬膜外及神经根黏连或减轻黏连程度,增强腰背肌、腹肌肌力。因为当下肢屈伸活动时硬膜囊可上下活动1.0cm~1.5 cm[5],神经根袖随之移动,神经根可在神经孔内活动。直腿抬高30&~40&时神经根开始外移,从而减少或避免了硬膜及神经根的黏连,可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使肌肉恢复平衡状态,改善肌肉萎缩、肌力下降等病理现象[6],对于防止腰椎间盘再突出是有益的。科学合理的功能锻炼是防止术后神经根粘连、肌肉萎缩的有效方法,可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使肌肉恢复平衡状态,改善肌肉萎缩,肌力下降等病理现象,有利于纠正不良姿势。另外,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影响人体健康的问题。因此术后及早进行全身骨骼肌的功能锻炼是预防骨质疏松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同时也是预防全身肌肉萎缩最有效的方法,为机体的全面康复奠定了基础[2]。
[1] 杨明玉,孙雪莹,崔松育,等. 腰椎问盘突出症的手术与护理进展[J]. 中华护理杂志,):375-376.
[2] 张志娟,李静.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前术后整体护理[J]. 当代护士,-13.
[3] 蔡文珍. 腰椎问盘突出症术后的护理[J].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83-84.
[4] 侯纪寿,郑宏军,吉耀召.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功能锻炼的意义[J].中医正骨,):15.
[5] 王秋根,项耀钧,侯春林. 防硬膜外黏连的实验研究与临床观察[J]. 中华骨科杂志,):40.
[6] 蒋丽华,李纯志,陈洁. 显微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56例[J]. 实用护理杂志,):20.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站长推荐
&&期刊推荐
&&原创来稿文章
&&网络读者服务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邮件地址:
写信给编辑
您的邮件地址: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腰椎间盘突出病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